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写在前面
当前我国在校研究生124万,今后十年,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将在2020年使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44万人,即平均每年将扩招2万研究生。同时,特别是研究生来源也越来越广泛,仅以我们学院为例,2009年招收博士生16人,硕士生155人,来自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所高校。由于来自于不同经济、社会和地域文化环境,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比例有上升趋势,因而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对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显示,研究生群体中73%左右的同学基本具备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意识;大约27%左右的同学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有18%左右的同学认为心理健康与高尚人格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15%左右的研究生认为违纪行为、个性孤僻与心理因素无关;30%的同学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是因为思维存在障碍、精神欠正常;其中不足5%的研究生愿意找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和研究生辅导员沟通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研究生在心理健康认识上存在较多问题和偏差。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纠正这些问题和偏差的不二选择就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方法。
2 提出问题
近三年来四所高校的研究生规模有逐年扩大的明显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也发现在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存在诸多较难解决的心理问题,有关学校和学院加大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各自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这项工作在四所高校的开展还较为不平衡。有的高校或学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内容、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深入探究,导致教育过程存在以下偏差。
2.1 忽视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有的认为,研究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素质之外,必然还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各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包括入学前或入学后的心理测试工作也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和《人格测试量表》阅卷结果不能受到充分重视甚至束之高阁。还有的认为,研究生就是搞研究的,因而其财力物力不如直接投到请专家开学术讲座上。而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科研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个性表现,可以不接受治疗。上述种种看法和现象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被明显忽视。
2.2 混淆了有关概念和定义
比如,片面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患,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意识较浓,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意识则较淡,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调适研究生心理障碍的问题较多,解决他们在学习、科研、经济、婚恋、交际、求职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以致于部分研究生无法接受“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实,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神秘感和恐惧感,有的甚至持鄙视态度,更不要说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2.3 单一了有关理论、手段和方法
表现在自上而下没有形成一套契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对研究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倾向从本科生时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此外90%多的研究生求学经历顺利,受到社会尊敬,易形成较强的优越感;研究生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的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讲求实效等等。
2.4 出现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偏颇的现象
当前四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老师侧重于德育工作者队伍,比较容易把本来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乱纪行为来处理,从而导致了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当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时,一些人又认为传统的德育已经过时,主张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取代传统的德育方式,片面地把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问题与心理问题划等号。有些人更过分地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这种倾向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
3 方法探幽
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和偏差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因而必须采取积极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工作方法予以解决,以期达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1 全面巩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要大力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促进交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更新设备。重视和加强对规模大、周期长、有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的支持,保证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各高校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教育力度,优化教育环境。寻求适合本校、本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广大高校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进一步确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
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就是培养研究生健康、完善的人格,这与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咨询服务机构中的心理诊断和治疗不同,使他们克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排斥感,逐步接受并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当前高校应更加强调一些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以人格主要内容的教育和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婚恋、求职、交往中的发展心理问题的教育,如研究生的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以及应付挫折、情绪调节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以期实现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3.3 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互动和融合
首先,研究生德育应突破传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三结构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其它组成部分互动和融合,以形成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四元模式。师生逐步认识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的优势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其次,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促进研究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借鉴和吸收心理学学科理论知识和心理技术不断探究研究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提供健全的新指向、新观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不断走向规范、科学、有序,更加具有实效。
3.4 重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五个方面重构其工作模式。第一,建立组织保障。制定契合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课程计划和管理规则。在各高校应配备专职的研究生心理辅导老师和稳定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为做好相关工作夯实基础。第二,建立转变机制。采取措施使研究生院(部、处)老师、各学院分管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实现在工作依据、重心、原则和习惯等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转化。第三,健全研究生新生“入口”审查和教育考核实施规范。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活动。第四,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和活动内容。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第五,强化导师负责制。高校和研究院所应定期对指导教师加强提高研究生指导能力培训和考核。指导教师应发挥好示范指导作用。研究生如遇心理问题等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指导教师要视情节被问责。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6-01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1]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当前的中职生相对普通中学生更缺乏完整人格,他们需要更早地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学科教学渗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授予学生一定知识、技能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结合学科内容,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超声诊断是临床主要的辅助检查之一,在中等卫生学校超声教学是临床专业课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临床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把握良好的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超声实验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全的人格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子师以正,熟敢不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积极的心态、信任的眼神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 ;相反,教师如果喜怒无常,冷漠粗暴,奖罚无度,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中去,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恰当的教育行为去感化、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此外,教师还要掌握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把微笑、尊重和民主带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中心,让其在轻松愉快中得到学习。这样,不但有利于身心健康,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很大帮助。
2.2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者、组织者。在超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依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打出准确的器官切面,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其对所打出的器官切面总是不满意,对自己的操作就会失去信心,这时教师再手把手地帮助他打出标准切面,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比如,在练习肝外胆管下段时不易找到,教师除按正确操作要领指导外,还要举例说明临床上若找不到下段胆管就会出现很多失误,以致给患者生命造成难以挽回的代价,以此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
2.3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一种教来使人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忧,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员与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感情得以沟通。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挚师爱,师生才能彼此尊重、理解、信任。怀着“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时刻紧绷着脸的师道尊严。
2.4 尊重、关爱学生
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关爱学生,才会被学生所尊重和信任。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和产生自信心、成功感。教师多表扬少斥责多鼓励少挑剔,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努力不够。赞扬、肯定的教育方式带给人的是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时时感受到教师浓浓的师爱,对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大有益处。虽然中职生要比中小学的学生年龄大一些,但是他们的自尊心更要强,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在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时常给予肯定的语言,“很好,你的手法很不错,再接再厉”,等等。
3. 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住院脑梗死初发的患者85例,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3.8岁。对这85例首次脑梗死患者设立健康档案。同时,按随机原则对该8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健康教育跟踪组(n=43)和无干预对照组(n=42)。
1.2研究方法
无干预对照组除医师出院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宣讲外,不给予任何的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跟踪组,给予患者以下健康教育宣教内容,并打印成书面内容下发给患者;同时保证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电话健康教育的跟踪护理,跟踪周期为1年。
1.3健康教育跟踪的内容
1.3.1健康教育护理培训
为了保证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对科内1O名护理人员进行脑梗死专业知识及如何实施健康教育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使考试达到标准要求,具备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素质。
1.3.2建立健康教育计划
以护士长、主管护士、责任护士为系统,针对每一个脑梗死初发患者的各自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全面但重点突出的健康教育计划。
1.3.3健康教育内容
患者入院后, 应给予热情接待,
(1)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绍负责护士、主管医生、科室情况、住院环境等。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和要求,可找医护人员帮助解决。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案。鼓励患者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定能取得好的结果,同时让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应尊重患者、同情患者、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轻松环境,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安心养病。(2)基础知识教育:利用宣传栏、疾病专题讲座、个别教育指导等方法向患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脑梗死的概念、病因、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及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病意识、康复意识,丰富其保健知识,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主动配合康复治疗,提高从医性。(3)用药指导教育:脑梗死病程相对较长,很多患者有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长期的药物治疗往往对治疗缺乏耐心,并且由于文化程度、家庭支持、职业、经济条件等原因,导致服药依从性的下降。护士通过耐心地指导、讲解遵医服药的重要性。(4)心理教育:患者突然由健康变为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预料不到的打击使脑梗死患者常存自悲、孤僻、焦虑、抑郁、急躁、固执甚至强制性哭笑等病理心态[2]。①通过与患者的接触和交谈,掌握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及心理反应和情绪状况。 ②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 分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知道心理因素对疾病转归和康复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帮助患者减轻和克服消极悲观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情,以主动、积极、健康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5)饮食指导:①给患者宣教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采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清淡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鱼虾类。②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喝茶。注意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后再活动,以减少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血液循环。③指导患者饮食应有规律,勿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④告知患者应戒烟酒, 以免引起血管改变,而致血压升高,不利疾病康复。(6)出院指导患者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休息,保证睡眠,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稳定情绪,避免过于紧张和焦虑;同时,建议患者合理的膳食,坚持锻炼;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血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最后对患者强调注意脑梗死再发的先兆,如出现手指麻木,短暂的失明,说话困难,眩晕,步态不稳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就诊。(7)对出院的患者采取每两月一次的电话健康教育的跟踪护理,强调上述健康护理内容,同时根据当前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内容整改,并记录在案。
2 结 果
2.1健康锻炼的情况
对照组自觉进行健康锻炼率为21.43%(9/42),健康教育跟踪组为81.40%(35/43),健康教育跟踪组健康锻炼率高于对照组(X2=18.95,P
2.2治疗依从性情况
对照组定期门诊随访并按时按量服药率71.43%(30/42),健康教育跟踪组为95.35%(41/43),健康教育跟踪组按时按量服药率高于对照组(x2=3.84,P
2.3再入院情况
对照组患者有47.62%(20/42),健康教育跟踪组为11.63%(5/43),健康教育跟踪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x2=8.32,P
2.4脑梗死再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2-0018-03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将团体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拓展训练揉合起来并应用在心理辅导中,我们称之为心理拓展训练。
一、理论背景
根据心理分析学者埃里克森(Erikson)心理社会期的理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中,每阶段的生活,都可能形成个人的心理危机。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的青年期,此时正是发展自我概念、进行角色认定、社会地位形成的重要时期。依据 Erikson 的看法,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危机主要与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有关。如果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深刻,知道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并且知道人生的意义与方向,将有助于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使个人的生活哲学得以建立,并使人生具有方向与目标,不至于产生迷失或混淆。
因此,青少年急需有认同及归属的团体,与同伴建立密切的友谊对促进其社会能力的充分发展极为重要,有了友谊作基础,青少年在个人兴趣与活动上就能获得共同分享的对象,在个人遭遇问题时也能获得协助解决,或在情绪上得到支持。
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统一的教育教材和公认的教育模式,中小学校专职心理咨询师严重紧缺,基本以班主任兼职心理健康辅导。
班主任由于多方面局限,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差:一是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很少从心理教育方面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把一些道德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这样做很容易强化一部分学生的逆反情绪,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从总体上看,在国内既往的研究中,做调查分析性研究的比较多,做干预性研究的比较少;而且提出教育建议的多,研究操作方法的少;在干预研究中,治疗性干预多,发展性干预少。迄今为止,尚无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心理技能和学习技能进行综合干预的研究。
因此,探索一套对儿童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技能和社会心理技能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内容、方法、途径,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之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就更具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拓展训练
团体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多数的团体都处于一种持续改变的状态中,一般会经过团体热身、转换、工作和结束几个阶段,通过这几个阶段,团体会从最初的焦虑、抗拒和冲突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再通过团体成员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以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
1.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1)团体辅导使其成员在人际交往与互动中增进对自己与他人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消除不良情绪,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在团体辅导中,由于成员间的人际互动,他人的存在对自己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让成员认识到有不少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处境,有助于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与孤独感;这面“镜子”也为成员提供了改善适应行为的多个榜样,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增强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2)团体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专职辅导人员不足的矛盾。
(3)辅导为来访者提供了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更易于将辅导产生的效果转移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4)团体辅导对孤独、退缩等社交障碍者有更重要的作用。团体辅导创造了浓厚的团体感染气氛和支持效应,有利于社交障碍者勇敢地走出惧怕与孤独,学会同别人交往与相处。这有利于丰富个体的社会化经验,改变其不适应行为。
(5)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成功打破学生的阻抗,促进学生与辅导老师咨询关系的建立,为下一步个体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6)团体心理辅导的局限性。团体心理辅导对领导者的要求较高 。领导者是团体心理咨询成功的四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团体咨询成功与否的关键,其素质、条件、能力、经验、训练等直接成为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团体领导者在具备一般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本条件之外,还需要具备团体咨询对领导者的特殊的要求。如职业角色、广博的知识与实践经验、设计组织能力、良好的人格特质、咨询基本技能之外的团体咨询技能,等等。这种专业化的要求大提高了团体心理咨询的操作难度,专业咨询师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普及。
2.心理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又称体验式学习或体验式培训,是在对传统课堂教育进行补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生动、活泼、有趣、安全、易操作等特点,非常符合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拓展训练的教育方式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参与者在“虚拟”而安全的环境中产生真实的情绪体验,进而领悟到教育者要传达的理念。与传统教育形式不同,拓展训练更强调让受教育者主动领悟要学习的内容。将团体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拓展训练揉合起来并应用在心理辅导中,我们称之为心理拓展训练。
在拓展训练中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可以分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定训练目标前,要使用心理学问卷调查参与拓展训练的人群,通过数据分析目标人群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为设定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根据心理学理论设计个性化活动方案。
第三,应用心理实验设计的方法设计活动方案。
第四,可以应用心理学方法设计记录本,对活动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全程记录,并进行分析。
第五,活动过程中,应当引入团体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
第六,项目的整体效果和每个项目的评估也可以用心理问卷方法进行。
三、应用心理拓展训练方法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
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于2008年10月到12月对某中学初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将心理拓展训练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见下表。
实验组SCL-90以及学习成绩前后测差异检验
由表中数据可见,在SCL-90测试中,前后测差异极其显著,说明实验组在参加心理辅导团体前后心理健康状态出现了巨大改变。各科成绩以及名次前后测差异检验中,除历史课成绩外,各项P值均小于0.05,历史课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已接近临界值,说明团体干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影响效果显著。
这种差异也表现在人格的相关维度上,体现适应性与焦虑性的次级人格因素Ⅰ和神经是否过敏的次级人格因素Ⅲ有改变的趋势。再如乐群性、兴奋性、紧张性、敢为性和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等均有较大程度变化,接近于显著水平差异。其中,敏感性和自律性前后测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在0.01水平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说明在团体干预过程中,达到了加强情绪自控、促进人际交往、发展责任性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也说明人格虽然是较稳定的系统,但是青少年期有较强可塑性,心理干预对青少年人格形成会产生影响。
另外,在团体过程中我们坚持了个体咨询贯穿其中的原则,对多名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进行了跟踪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讨论
1.建立心理拓展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尝试
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应用在拓展训练中。
(1)方案设计:整个方案设计将实验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其中。首先,按照心理实验的理论与方法设计整个干预过程,为2*2方案设计。其次,使用14PF量表与SCL-90量表对参与者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作为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再次,建立团体活动的项目库,提高了团体活动的可操作性。在团体活动过程中关注发生的问题,并对活动方案做出微调,使活动方案更加灵活。
(2)活动过程:首先,在整个过程中,遵循了团体与个体咨询并重的原则,在对特殊成员进行个体干预的同时,引导团体成员随时关注同伴的反应,使团体成员都得到成长。其次,在活动中应用了行为训练、图画咨询、催眠以及音乐等多种心理咨询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丰富了拓展训练的手段。再次,在团体运作阶段引导成员意识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团体结束阶段回顾全过程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与要求,保证了团体效果的延续。最后,活动的全过程中让接受干预班的班主任全程参与,使其能了解并运用一些方法。
(3)效果评估:首先,每次活动结束后,与班主任访谈,评估活动的效果。其次,随机抽取受成员进行访谈,评估活动效果。再次,团体结束后使用相同量表进行后测。通过对前后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对照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而试验组差异显著,说明干预有效。
(4)整个团体活动过程中,从项目的设计到执行与总结,都尽量使之流程化,在保证干预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可操作性。
2.心理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作用
如前所述,应用心理拓展训练的方法对初中学生进行干预,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提升,并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出来。这个结果表明,心理拓展训练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虽然实验组14PF前后测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某些维度上,如乐群性、自律性、敏感性等维度,有较明显提高。这说明心理拓展训练在培养青少年优秀心理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正如我们在论述有关拓展训练的理论时所说的,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激发人体的兴奋状态,从而对心理因素产生影响,这正符合青年人的身心特点,很适合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应用,所以,继续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拓展训练揉在一起,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拓展训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3.心理拓展训练可能产生的问题
由于心理拓展训练加强了项目操作的流程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团体心理咨询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对团体领导者的专业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项目与游戏混为一谈。实际上,领导者的专业素养恰恰是参与者能得到更深刻体验的关键因素。所以,绝不能因为心理拓展训练的可操作性很强就放松对领导者进步的要求。
最后,笔者认为在使用心理拓展训练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方案的针对性。设计方案前,要使用心理学问卷调查参与训练的人群,通过数据分析目标人群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为设定目标、设计个性化方案提供依据。
(2)活动的科学性。要应用心理学方法对活动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全程记录,并进行分析。项目的整体效果和每个项目的评估也可以用心理测量方法进行。
(3)坚持以项目为工具、收获为目标的原则。本项课题的研究是探索性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研究结果显得相对粗糙,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还不够完备。另外,这次研究中测试的项目均为室内项目,对户外、高空以及水上项目均未能测试,这是研究中存在的缺憾。但我们有信心以此项研究为基础,对心理拓展训练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使心理拓展训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建立起系统的心理拓展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稿件编号:090727001)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订,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不同水平的内容体系。因此,以“快乐体育”为学习内容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表现与创造体育的艺术美,灵活运用体育的多种功能,参与和发展体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获得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群体学习的社会感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方面快乐的体验,从而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持之以恒。
1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意义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快乐体育”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获得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及感受集体学习的责任感、团体协作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快乐体育”强调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学生失去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动机,不能体验和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具体运用
2.1 表现艺术,体现乐趣
在新课标下的“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表现与创造体育的艺术美的体育舞蹈、集体舞等,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参加体育学习,并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发现”及“成功”的快乐,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的目的。
以音乐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即把优美欢快、激昂热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气氛中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如:在引入情景阶段中安排节奏欢快的“兔子舞”,在恢复调整身心阶段中安排轻柔的音乐或瑜伽音乐做放松练习。
以舞蹈为主的快乐教学方法。即根据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健身性等特点,以男女生喜爱的现代交谊舞、健身操、啦啦队等活动内容为主。另外,也可选用民族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为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新课标的不同水平的要求下,适当的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看到体育的艺术美,学生积极的参与表现体育艺术性的表演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锻炼身心。
2.2 灵活运用,功能益多
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锻炼意志等多种功能,新课标下的体育教育在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都有不同的要求。以“快乐体育”为内容和方法运用体育的多功能,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摘 要:“建筑抗震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震害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石河子大学“建筑抗震设计”课程建设经验,介绍了基于震害分析的建筑抗震设计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并以在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为例,具体分析以震害分析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以及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震害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09-02
收稿日期:2014-12-28
作者简介:袁康(1982—),男,重庆合川人,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博士,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工程研究。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建筑抗震设计”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以及来自北西伯利亚板块的挤压,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区域,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进入20世纪以来,新疆境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100多次,平均每年一次以上,全区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以上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7度以上高烈度区域面积占60%以上,面临严峻的抗震形势[1]。因此,新疆地处地震高发区和高烈度区的抗震形势对当地建筑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建筑抗震设计在当地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随着近年来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强震频发,大量的工程震害为学生学习抗震知识和技能提供了生动的教学素材,尤其是汶川、玉树等一系列大震灾害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对典型震害的分析成为了促使相关抗震设计、构造施工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如汶川地震后,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2010 0011-2010)就进行了相应的修编[2]。因此,开展基于震害分析的“建筑抗震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也是石河子大学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组一直探索的目标,在多年课程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在分析“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剖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基于震害分析的研究型教学思路,并以在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为例,具体分析以震害分析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以及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的应用,以供参考。
一、“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特点及现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在石河子大学开课学时为48学时,包括理论教学40学时和试验教学8学时,是建筑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广、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涉及知识面广,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要求高
该课程主要涉及数学、力学、材料、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其先修课主要有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等,尤其是“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章节与结构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联系密切,是典型的“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章节。
(二)课程与规范联系紧密,条文规定多
该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场地、地震作用计算、各种结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减震技术等章节,其设置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编排思路大致相同,可以说是规范的说明书。因此,教材中有大量的规范条文规定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进行抗震设计,如何让学生印象深刻地去理解各种条文规定背后的含义是关键。
(三)实践教学缺失
该课程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极强,抗震设计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学生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至关重要,而目前多数高校在抗震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缺失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抗震的试验手段主要有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种,均需要较长的试验准备周期和较高的经费投入。
综上,由于“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要“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地讲解这门看似枯燥、却对工程技术人员又十分重要的课程,需要借助地震灾害这个天然的试验场。工程震害分析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是抗震技术发展的基本手段[3],在地震灾害频发的今天,震害分析已经成为了抗震技术验证的最佳场所,如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凡是按照新的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均实现了相应的抗震目标,没有出现房屋倒塌的现象。因此,在抗震教学环节中,专业教师更应当以震害分析为核心,来引导学生研究、学习工程震害,使学生能够有血有肉地理解书本知识。
二、基于震害分析的研究性教学思路
从各版“建筑抗震设计”教材不难发现,其在具体结构抗震设计中均是基于震害分析—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构造的基本思路,可见震害分析是学习本课程的入手点,每种结构形式的震害现象对于后续的内容都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当重视“分析”二字,在重视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当下,应当引导学生去理解每种震害发生的原因,设计、施工中如何去避免,从而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后续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构造中大量的定量条文规定。
基于震害分析的研究型教学思路,即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震害分析这一前提,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分析解决问题,在震害分析章节将震害现象归类为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几种情况,设置研究问题,并告诉学生将在后续学习中逐步解决;在讲解到具体涉及前面设置问题的内容时,再带着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三、基于震害分析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本文以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教学为例,阐述基于震害分析的研究型教学实践过程,具体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
(一)基于震害分析的问题设置
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体系,尤其是在公共建筑当中。在历次地震中框架结构表现出了较好的抗震性能,但也有一些共性的震害现象得到了体现,因此,在讲述本章内容时,有必要将一些常见的震害现象集中梳理,设置研究问题(如下),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解决。
1.框架结构中某一层集中倒塌现象。
2.建筑平面中角部破坏严重。
3.楼梯间框架柱剪切破坏。
4.邻近房屋碰撞破坏。
(二)基于震害分析的概念设计
中国的抗震设防采用“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4],其具体实施主要通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三个方面,其中概念设计是对结构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的总体把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最为重要问题。但由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未通过毕业设计的综合实践锻炼,尚停留在碎片化的阶段,无法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此外,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学生更喜欢依靠计算解决问题的特性,认为只要进行了抗震计算就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对概念设计的认识不足。因此,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将各条概念设计规定与相应的震害对应起来,并逐条解决,基本主线为:概念设计条文—对应工程问题—工程震害现象—解决途径,即通过工程实例中发生的震害现象,追溯其在设计阶段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情况,引导学生探寻相关解决途径。
(三)基于震害分析的抗震计算
结构抗震计算包括地震作用计算,地震力分配、内力组合及调整、截面承载力抗震设计、节点设计等内容,其中内力调整是此部分内容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框架结构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了“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内力调整思路[5],以及底层柱、角柱的内力放大。在讲述这些关键问题的时候可回到历次震害中发现的震害问题,引出震害分析中设置的问题:大量的结构并未实现梁端出铰的合理破坏模式,而是某一层柱集中倒塌的情况;以及底层柱和角柱的破坏往往更为严重的现象。带领学生以工程师的角度去从设计、施工角度查找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理解按照合理破坏模式要求的内力放大调整方法。以汶川地震为例,当出现远超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几乎没有一栋建筑实现了强柱弱梁的破坏形式,是值得工程人员深省的,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2010 0011-2010)在内力调整系数上进一步放大。
(四)基于震害分析的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是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主要包括对梁、柱截面尺寸的限制,钢筋直径、间距的限值等等,此部分内容与震害分析中的构件层面破坏密切相关,讲解中若采用完全“顺向讲授式”教学,学生很难记住相关的条文规定。教学中应结合震害分析,采用“反向研讨式”教学,即思考若不按条文规定会出现什么震害问题。例如,在讲授节点核心区配箍率的要求时,可联系震害中典型节点破坏的现象——由于节点区箍筋不足或间距过大,柱纵筋压曲外鼓,引导学生明白节点对结构维持大震不倒的重要性,以及箍筋体积配箍率可确保节点延性的意义。
“建筑抗震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涉及大量的规范条文,如何生动地让学生理解相关条文背后的依据是关键,而大量的规范条文修编都是以无数次强震为代价。因此,震害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课程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成效表明,不断穿插震害分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更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工程质量意识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在毕业设计环节中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张勇.新疆农村抗震民居房屋结构类型及应用[J].震灾防御技术,2006,(4).
一、 相关概念的内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是指在中小学工作,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知识,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能充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首要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高度重视。不过,由于现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学的强烈需求存在相当距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的概念,来源于1973年戴维?麦克里兰( McClelland) 提出的职业胜任力,指为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出的专业知识技能、专业职责、专业价值观的综合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胜任力研究的一部分,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而且也是对总体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有效补充与完善。
二、国内研究评述
1、 研究成果。尽管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行业刚起步,不过,研究者们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特点,针对这一岗位对其职业群体进行具体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研究方法日趋成熟。国内学者根据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特点和教学环境,在较为成熟的职业胜任力研究方法中,萃取出最合适的研究方法,现有研究主要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360度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方法的有机结合。同时,在这些主流方法外,还有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补充,比如文献综述法等。
(2)研究模型初步构建。一般模型的建构标志着研究的成熟。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的胜任力理论及其研究范式,采用实证研究探讨胜任力内在的结构,初步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在陈虹构建的模型中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包括六大因素:职业人格魅力、研究与指导能力、有效的教学与咨询能力、对学生真诚关怀、寻求个人发展的能力。曾玲娟则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由三个方面组成:职业要求的人格特质;职业理念和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
2、研究不足。国内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教师胜任力的现有理论和知识体系。但是,由于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推广等还有待完善。
(1)研究成果较少。在国内教师胜任力研究方面,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特定岗位的胜任力实证研究还比较少。研究对象大多是高校教师,即便有研究开始关注中小学教师,也少有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特定岗位的胜任力进行的专门研究。
(2)研究过程不够完善。在建立胜任力模型时,国内学者对胜任条目的选取往往是理论上的推断,构想效度不能得到保证,且相关研究主要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其误差难以控制并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一些研究人员偏重于定量研究,仅停留于数据统计层面,没能结合实际对研究结果深入分析,研究的实际价值有限。
(3)难以确立统一的绩效标准。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个新兴职业,很多教师的职业生涯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对于评价一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否优秀,还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另外,胜任力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再加上国内各地教育环境的不同,很难建立一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的范式。
3、研究展望。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将保证今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现有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理论是基于某些特定视角,在研究应用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其自身局限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构建与研究对象文化环境特征相匹配的理论模型 ,深入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形成过程及其相关因素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
除此之外,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要将纯理论研究转向理论和实证相结合,采用更加科学化的人才测评方法,努力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使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道路更加通畅。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J].American Physiologist
[2]Schippmann J.S.,Ash,R.A.,Battista,M. 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 modeling. Personnel psychology
[3]吴发科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4]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开明出版社
[5]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1]。输液港能否长期留置和使用除了需要医护人员正确维护和使用,还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故对首次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同时不断提高其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就十分必要。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2]。有文献报道,品管圈活动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3];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4]。为提高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我科于2013年11月~2014年4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于我科首次行输液港植入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2013年11~12月)的输液港植入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2014年4~5月)的输液港植入患者设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对照组52例(男34例,女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行口头教育和发放普通健康教育单一份的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后的健康教育方法。
1.3品管圈活动方法
1.3.1培训 通过专家授课、病区讨论和自主学习等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和考核,使圈员熟悉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会运用品管圈的方法进行护理质量改进。
1.3.2组圈 该圈有10名护理人员组成,选出圈长1人,取名"彩虹圈",寓意"风雨过后见彩虹"。
1.3.3选定主题和拟定活动计划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和主题评价法最终选定"提高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圈长负责拟定和绘制活动计划书,详细拟定了各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活动日程与相应的工作安排,并对活动进度及时监控与反馈。
1.3.4现况调查和目标设定 全体圈员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当日进行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调查,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对照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7.71%。通过绘制柏拉图并根据80/20法则明确改善重点,并根据公式计算设定目标,计算得出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应提高至93.61%。
1.3.5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展开讨论,并绘制特性要因图(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得出影响我科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主要原因为:①护士的健康教育方法不当、沟通缺乏技巧;②健康教育资料单一、内容死板;③护理监管不够;②部分患者理解记忆差。
1.3.6对策拟定与实施
1.3.6.1护理人员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读书报告、早会提问和情景演练等多种方式对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输液港护理专科知识的再培训和再考核。新护士和低年资护士为考核培训重点对象。
1.3.6.2完善健康教育资料 将原有健康教育单内容进行整合、制作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表格式教育单;新建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走廊展板和健康教育手册。
1.3.6.3实施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灵活运用各种健康教育方式 有研究显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保证健康教育按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5]。我科按健康教育路径分阶段即输液港植入前、植入当日、植入后第1d和出院前各有侧重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既往术后单纯口头教育的方式,在结合改善后的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口头教育的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理解记忆能力等情况适当演示一些动作、姿势等以助患者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强调重点,另外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的控制和把握。
1.3.6.4加强护理监管 护士长定期和随机检查护士输液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和效果,将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1.4评价方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输液港首次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按照"知道1分、不知道0分"进行评分,最后算出被调查患者的知晓率。
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的人数/被调查总人数)×100%;健康教育知识总知晓率=被调查者共知晓健康教育知识题数/(被调查总人数×每人回答问题数)[6]。
2结果
2.1有形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见表1。
2.2无形结果 圈员对本次彩虹圈活动的评价圈员在团队精神、工作热情、专业知识、品管圈手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见表2。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创导,早期用于企业管理,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陆地区有医院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用于护理质量改进,均受到显著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此次开展的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患者输液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输液港的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地提升。此外,品管圈活动不仅增强了全体圈员的团队精神、工作热情,巩固和提高了专业知识,在学习和运用品管圈手法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望,张艳华.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护理及并发症[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05-307.
[2]张辛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3]张红,贺娟秀,耿春密,等.品管圈在移植病房患者入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146-148.
[4]卢保恋,陈伯香,吴祥和.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黎族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9):147-149.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狭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课程体系。黄金来根据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证调查,认为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以相关心理学分枝为拓展和以系列专题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是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邢静南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显现出“三大模块”的特点,即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为主导;支撑课程模块———以应用心理学课程为支撑;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可以看出,当前大多学者认为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以专题讲座、心理训练实践等为必要补充,多维度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体系内各部分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主导,整合学科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标准、环境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生涯辅导、挫折教育、网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多是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或是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理论知识过多,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大多都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因此,在选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因素,构建多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邱开金、周晓玲通过对浙江、江苏、云南、河南、广东、湖北等六省42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函调查,认为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制为纽带,不同年级教授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通识类课程、职技类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吴娴兰、高霞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很多,但侧重点不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时应当以多种教材作为基础,同时针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时应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知识,二是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三是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四)课程实施的过程研究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要素,二是条件性要素,三是过程性要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授活动中是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发挥着自觉能动性。但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总量匮乏,二是教学参与态度不积极,三是专业化水平不高。黎凤环基于教师胜任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选择有利于提高胜任力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加强培训的组织实施,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应金萍等人借鉴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资格准入。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要素主要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的教学环境。教学的物质条件作为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指教室及其配套设施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精神条件是一种无形环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等。王慧秋认为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应该生活化,和谐的互动式心理环境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色,它通常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缺失感,激感共鸣,诱发行动愿望。同时,她强调了对话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陈丽华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三大要求:不应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而应是联系实际的应用课;不应是教师的理论“说教”课,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同时,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研究者们在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中集中探讨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只能另辟蹊径。教师通常运用自我述评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开放平台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也有研究者探讨了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如心理社团、团体咨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五)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学者们围绕两种方式,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一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考察,二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针对学生成绩考核,应该扩大考核范围,降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期末考查成绩与上课出勤守纪情况、课堂讨论、作业质量、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调查研究等平时成绩和表现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温娟娟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将随机抽取的4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课程“整体教学”干预实验,探讨心理课堂教学对提高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实际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职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发展(t=-2.101,P<0.05)较对照班有了显著提高。这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六)课程管理的机制研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首先,管理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诸多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其次,教师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哗众取宠的游戏课,同时也要加强师资水平培训。再次,学生层面也要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看法,不是应付性的学习,而是为自我发展的学习。另外,发挥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工作站、学生心理自助组织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管、办的职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来自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上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时间较为短暂,但还是涉及了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此应予以肯定。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一)研究内容方面首先,已有研究大都从研究者所在学校从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课程实施进行探索或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侧面展开研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较少。其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研究也多为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提升尚显薄弱。
(二)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应该是健康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交叉研究。但是,目前研究者多从健康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普遍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开发与设计。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共性为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准职业人”特殊心理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较少。
(三)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总体上讲,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特殊性,应该采用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缺乏对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精英群体,研究生教育培养是我国最高层次教育。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最近几年,无论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还是高等院校和其他类型研究生培养单位,均开始关注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未来国家发展这一战略高度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现状
2005年~2009年之间,我国学者的研究焦点是对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而相应对策研究较少。2007年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开始转向应对方法研究与实施。我国目前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
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问题,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看法。林金辉教授认为衡量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水平时,一般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硕士研究生个体心理发展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大都是成人期早期);(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4)能否与社会和谐一致,即能否和社会保持良好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2]。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没有像对大学生那样提出心理健康指标,缺少制度性指导和约束,许多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和理解。这种状况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有关理论研究几近空白,表现为研究范式没有建立,缺少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论著数目寥寥无几等。就论文而言,作者通过访问中国期刊网了解到从2000年至2012年,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的论文共有31670篇,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有10477篇,占总数的33.1%,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有438篇,仅占总数的1.4%。而这438篇中2009年至2012年发表的有233篇,占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数的53.2%,并且这些文章大多散见于医学类刊物和学报,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心理学权威期刊上还没有出现。由此不难看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这方面研究还十分薄弱。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当前阶段,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尚处于摸索与初创阶段,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力度都不能让人满意,难以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研究生教育实际需求[3]。最突出表现就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中没有提出心理健康指标,缺少制度性指导和约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有关理论研究几近空白、研究范式没有建立、缺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论著数目寥寥无几等[4]。
2.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质的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认为尽管实验、测量、调查等定量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这不能充分揭示深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因素。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以人文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多处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味良药,但是这方面深层次干预研究及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心理疏导与咨询角度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具体干预理论还不曾出现[5]。
3.我国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坐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6]。人们对研究生这类高学历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外,还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课题量都很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达到的水平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入学和毕业时严格把关,而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必要培训,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7]。不少人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缺乏全面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偏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出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硕士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价值这一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调适心理障碍问题较多,而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交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使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5.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他们有意无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出发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促进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的不足,从而在不自觉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6.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同质化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作为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的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只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赖于探索和完善,教育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8]。
三、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探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9]。
1.正视和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10]。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手段,提高咨询业务水平。鉴于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兼任这一现实,要特别提醒这些教师注意角色转换,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其次,围绕心理咨询本身开展公关活动,让研究生了解心理咨询,形成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愿意提出心理咨询,愿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接受辅导和帮助。
2.建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组合各种有机要素,得到1+1>2的效果。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的教材;其次课程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
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现行研究生教育实施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5.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诱因,特别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实现,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成才提供良好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6.关注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差异性,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已从本科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多数研究生经历一帆风顺,受到社会厚爱和同龄羡慕,更易形成较强优越感,自尊心和虚荣心过强,对挫折的耐受力减弱。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社会大环境相关,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这些心理特点是实施教育内容、采取教育方法的基础。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形成适合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完整、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1]。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提高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自我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琴,刘永莹.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和特征[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4:102-106.
[3]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兰兴妞,郭谧.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5]李梅,李浩.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6]孙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7]楼成礼,林良夫,曾超.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8]贺香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江西教育,2005(11).
60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最大53岁,最小19岁,平均(38.2±4.5)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0.5~30年,平均11.5年。学历:本科56名(9.3%),大专350名(58.3%),中专194名(32.4%)。职称:副主任护师9名(1.5%),主管护师380名(63.3%),护师及以下人员211名(35.2%)。600名护理人员所在的49个护理单元均实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象为住院病人。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①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②护理人员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③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包括健康教育的时间,主要目标、方法和内容以及现阶段对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认识。问卷的信度、效度均>0.80。由专人统一发放问卷,发放时充分讲解各项问题和填表注意事项,使护理人员完全理解后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97.8%护理人员均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重要;2.2%认为可做可不做,健康教育应主要由医生完成。
2.2护理人员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
600名护理人员中接受健康教育培训138名(23.0%),未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452名(77.0%);护理人员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方式主要靠自学,通过阅读相关的期刊、报纸和专著等途径获取。
2.3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情况
2.3.1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600名护理人员中开展健康教育<1年54名(9.0%),~2年75名(12.5%),~3年185名(30.8%)、~5年166名(27.7%)、>5年120名(20.0%)。
2.3.2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目标、方法及内容。
2.3.3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认识。
3讨论
3.1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2]。社会需求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是促进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当倡导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时,健康教育便提到了学科发展的日程,没有健康教育的护理,不能称其为整体护理。在调查的5所医院中,普遍开展了整体护理,促进了各医院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7.8%护理人员均认为健康教育重要,49个护理单元均开展了健康教育。这说明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临床护理人员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医院以功能制护理的模式开展工作,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整个健康教育事业处于低潮。1978年以来,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至1997年,随着医院整体护理的推行,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逐步落实。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健康教育时间:5年以上120名(20.0%),~3、~5年居多,分别为185名(30.8%)和166名(27.7%)。说明医院的健康教育发展慢,目前仍处于初、中级阶段。
健康教育是护理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应用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不同的教育方法具有不同的教育效果。我们常采用的教育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技术操作法、咨询法、小组法、劝服法、展览法、影视法等20余种。表1显示,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交谈法、讲授法和读书指导法,其方法的单一必将影响教育的效果;临床护理人员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研究病人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需求,突出医院健康教育的特色十分必要。医院健康教育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原则:教育必须符合病人的利益;病人的个别情况能受到关注;提高健康教育服务程度后病人的预后亦相对提高。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调查中,89.3%护理人员认为让病人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是主要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也赋予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新目标,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和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3]。本次结果显示,70.8%护理人员达到了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