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3 07:19:2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

篇(1)

“现在美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就像一个倒在路边的病人,政府的救市如同给了这个病人几百伏的电力让他的心脏恢复跳动,虽然生命得到了延续,但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健健康康地回家了。”一位华尔街的资深评论员如是说。

来自各方面的消息都表明,美国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陷入经济衰退。10月5日,比尔•盖茨还在宣称,现阶段金融危机不会导致美国经济整体衰退。仅仅10天之后,同是这位盖茨便在参加哈佛商学院百年庆典时说,由于个人和政府债务高企,美国经济正在走向“非常严重的衰退”。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研究咨询公司的研究指出,富人们已放弃脸面,涌入打折店。这家公司的副董事长泰勒(Jim Taylor)在路透财富管理峰会上说,对于富人们而言,在折扣店买东西已经没什么丢脸的了。

对于全球信息产业,衰退也在逐步显现。

瑞信证券预估,2008年手机业营收增长率将降至1%,而明年将下滑1%,出现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Gartner认为,2009年的IT支出将增长 2.3%,比早先预测的5.8%要低。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和西欧,受影响最严重,但新兴地区也不会幸免,2009年欧洲将经历负增长。Gartner还下调了今年全球PC销售的增长预期,并警告说,由于经济衰退,今年全球PC销售增长率甚至可能跌到10%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舆论要求“拉中国直接介入拯救危机”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德国总理默克尔14日表示: “八国峰会成员国一致认为,要尽快把中国、日本或印度拽到谈判桌上来,让这些国家也一起参与共同行动。”法国总统也有类似表示。与此同时,西方一些主要媒体登出文章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中国。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兼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文章称,以中国为首的顺差大国把过剩的美元返投美英金融市场,直接导致美英能够压低利率,因此巨额顺差国是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在西方陷入危机的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GDP增长率将为10.1%左右。我们有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银行各项存款近42万亿元,总体经济形势良好。

篇(2)

《中国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前行者,小岗村从30年前强调个体积极性,到现在重视集体力量,小岗村的这一变化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所处的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如何才能把握时代机遇?

于建嵘: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符号。小岗村30年前发起的家庭联产承包和今天实行土地流转、走向合作经营,并不矛盾。自由和合作都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的权利。30年前他们强调个体积极性,是因为那时的制度大大束缚了他们的自由和生产自主性,肆无忌惮的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果实,打击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包干到户正是要重新获得自由和生产自主,政府肯定了他们的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但是我们知道,小岗村的以及随后的家庭承包制,立竿见影地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但是30年来小岗村并未致富。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可以保证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但是劳动生产率却是极低的。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单靠一亩三分地的务农经营,农民致富基本不可能。再者,3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农民早已被迫卷入了市场竞争,一家一户的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太弱。所以,农民要进行合作,包括小岗村在内的中国农民在土地流转上都可以在遵循自愿进入和自由退出等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合作,成立土地合作组织。

《中国改革》:面对市场的风险,作为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于建嵘:一般而言,在市场竞争体制下,能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就由市场来解决,政府不要做全能政府。农民进入了市场,他们也要在市场中接受锻炼和考验。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府就可撒手不管,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针对市场风险对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破坏这个问题,我想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可以有所作为。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既不违反WTO规则的约定,恰恰相反,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就是对农民和农业补贴的额度,我们用得远远不够,税费改革前甚至是反运用,美、欧、日等各国都是保护农业,我们国家反而是掠夺农业;其次,政府可以在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改革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农业保险可以减少农民在市场风险、自然灾害中受到的损失,但因为农业的特殊性和它面临风险的系统性,农业保险政策的推行不能是市场行为,不能由保险公司来主导(他们毕竟是逐利的企业),而应该要各级政府负责绝大部分的支出。其他,如政府帮助农民建立现代合作组织、创造健康的法治环境等都有助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政府在关税、法律援助上都要有一套完备的应急机制。

《中国改革》:对于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您有什么预见性的建议?

于建嵘:我想,农村土地流转最乐观的局面就是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各种农产品总产量,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农民流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坏的后果是中央出台的这一规则和制度,被一些强势集团利用,出现土地兼并,农民失地问题更加严重,土地的用途被非法更改,乃至冲击粮食安全等。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土地流转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制定严格的相关配套法律规章并严格执行,促进乐观的局面出现,预防坏的后果发生。

土地流转过程,有三个比较普遍、比较严重的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是,地方政府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名义,违背农民的意愿,强迫进行土地流转,甚至借土地流转谋取私人利益。因为农村土地的实际控制权很大程度上在基层政府及其官员手上,往往是部分官员代行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土地流转提到这样一个高度之后,地方官员可能会好象拿到一个尚方宝剑,把土地流转当做政绩来追求,农民的意愿和声音更会遭到漠视。如何防止这种问题普遍发生?我想最关键的就是如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所说的,农村的土地流转以农民为主体,遵循农民的意愿,在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前提下实行流转,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这个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规章来保证。

篇(3)

具体措施:

1、强化第一要务

把防汛抗旱水文测报预报作为*水文工作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防大汛、测大洪”、“抗大旱、测墒情”的意识,全力做好水文测报预报工作,主动当好耳目和参谋。

2、加大两个力度

一是规范化管理的力度。按照“参公”管理的有关要求,围绕“水文形象建设年”主题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加强作风建设,下大力气推进*水文规范化管理。二是水文宣传的力度。办好*水文网站和*水文简报,完善宣传奖惩措施,调动宣传积极性,抓住典型人物、事件,充分利用网站、电视、报刊、广播等新闻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水文氛围,扩大水文的社会影响。

3、培育三支队伍

一支是水文管理队伍,重点是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机关科室及测站负责人等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一支是水文专业技术队伍;一支是水文监测技能人才队伍。

4、办好四件实事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推进部分基层测站的危旧房维修改造;二是想方设法解决一些基层测站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办公条件;三是组织优秀干部职工代表上井冈山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或者赴兄弟省、市学习水文先进技术和经验。四是筹办局机关食堂和老干部活动中心。

5、抓好五项重点业务工作

(1)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水文测报预报工作。加快推进*水情分中心的建设,尽快投入使用,提高自动测报水平;抓紧水文测报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进一步修订完善测报预报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制,加强水雨情和旱情监测预报工作,切实提高测报精度和时效性。

(2)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防灾预警体系。抓好上高水文勘测队防汛大楼的建设,推进萍乡芦溪、奉新晋坪水文站危旧房与观测设施的维修改造,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二期工程扫尾及三期工程的建设,开展地下水监测站网一、二期工程的建设。

篇(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益受到破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有效应对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重大课题,成为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保也因此成为人们的新理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和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都要求中小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将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德育目标。目前,许多农村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肆意践踏花草……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环保教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新课改下我们应该重视农村中学政治教学这块重要的德育阵地,广泛利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阵地

关注环境问题、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并且充分体现在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本中,如高中《经济常识》中关于“科学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生态农业”等内容;《哲学常识》中关于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态价值观的内容;《政治常识》中关于“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今人类共同的课题”等内容,此外,高考时政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专题教学,都是环保意识教育的教材。如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从人类的朋友、自然的哭泣、做大自然的朋友等方面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要达到的目标是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让学生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培养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如教科版九年级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认识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等等。

通过挖掘这些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指导农村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理解人类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全面看待环境问题,提高环境素养,树立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理念。

二、报刊媒体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供广阔视角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算

机网络以及学校、村社订阅的报刊杂志,为我们查找环保资料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上网、翻阅报刊,搜集环保信息,关注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当今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忧患意识;掌握党和国家关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广泛收集环境保护及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习惯培养和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政治课教学,能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环境问题,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切身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和参与环保实践的能力。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指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广阔农村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阵地

广大农村是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依托。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深入村社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环境问题、反思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增强参与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行动的意识;就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围绕环境问题,设计、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案,增强责任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农村服务活动,明确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积极投身环保行动,学会关爱自然,尊重生命,形成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中使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村民确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

总之,在农村中学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的交叉点,走出单纯的说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善于捕捉农村中学的环境教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渗透环保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篇(5)

1 当前县域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变革和金融创新的强有力推动下,我国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从县域金融发展的角度看,一些体制因素制约着金融业在县域范围内更大的作用。

1.1 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

1.1.1 商业银行自身加强管理与县域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198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从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优化资产质量的角度出发,较大规模地收缩基层网点,上收管理和审贷权限,实行扁平化管理,这在客观上带来了县域金融服务的消弱。

1.1.2 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县域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转型快、效益好,因此发展趋势较好,对整个县域地区的经济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这些中小企业所在地大部分在农村乡镇,并采用租用土地和厂房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些土地和厂房有的属当地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制,无法办理两证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设备抵押则存在按年限折旧后抵押率低的问题,无法达到商业银行提供流动资金需要抵押的要求,虽然现行信贷政策允许由专业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担保,但需要企业支付担保费,综合计算后的贷款费用达到10%的年息,企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了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支行采取授权授信的经营方式,对信贷客户有着严格的客户评定条件和抵押担保条件,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信贷在县域范围的投放比较集中在大项目、规模企业、非生产性基础建设项目上,限制了部分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同时,商业银行在信贷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抵押和票据贴现两种方式贷款,而中小企业又无法满足抵押条件,以上原因造成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方面商业银行放贷难的局面。

1.1.3 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从三农经济的特点来看,这是一个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两种风险影响的生产过程。也必然造成影响农业收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众多小农户或种植户的生产相对分散,地域分布广,收益性又较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多属长期性投资,风险高,收回时间较长,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经济的交易成本和资金的使用都较高,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遵循的原则只能是商业银行原则,为了应对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带来的更激烈的竞争,为了降低管理和监督成本,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对支持“三农”经济只能是避而远之。

1.2 农发行、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主要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虽然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开发方面的业务有所拓展,但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仍受到很大限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重点地区和行业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对于庞大的县域资金需求也是独木难支,加上农信社在贷款定价方向拥有的单身决定权,利率普遍偏高,和现在农民、中小企业需求相对比较低成本的信用服务是不相吻合的。

1.3 配套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县域金融的发展还迫切需要担保、抵押、保险等配套金融服务,在抵押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农户所能提供的抵押物品(没有房地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等),商业银行普遍不愿接受。而且双方在估价上差别很大,即使银行能够接受这些抵押品,到时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在担保方面,目前县域经济的担保公司存在商业化趋势,他们从商业角度出发,更愿意为一些有规模的企业进行担保,县域内欠缺为中小企业、农产品生产等提供小额担保的机构,在保险方面,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远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 县域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县域金融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支持,还需要着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进一步深化县域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城乡统筹建设提供必须的金融组织保证和金融制度保证。

2.1 人民银行应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篇(6)

1县域金融在实践中主要问题分析

1.1 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

1.1.1 商业银行自身加强管理与县域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198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从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优化资产质量的角度出发,较大规模地收缩基层网点,上收管理和审贷权限,实行扁平化管理,这在客观上带来了县域金融服务的削弱。

1.1.2 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县域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转型快、效益好,因此发展趋势较好,对整个县域地区的经济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这些中小企业所在地大部分在农村乡镇,并采用租用土地和厂房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些土地和厂房有的属当地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制,无法办理两证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设备抵押则存在按年限折旧后抵押率低的问题,无法达到商业银行提供流动资金需要抵押的要求,虽然现行信贷政策允许由专业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担保,但需要企业支付担保费,综合计算后的贷款费用达到10%的年息,企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了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支行采取授权授信的经营方式,对信贷客户有着严格的客户评定条件和抵押担保条件,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信贷在县域范围的投放比较集中在大项目、规模企业、非生产性基础建设项目上,限制了部分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同时,商业银行在信贷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抵押和票据贴现两种方式贷款,而中小企业又无法满足抵押条件,以上原因造成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方面商业银行放贷难的局面。

1.1.3 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从三农经济的特点来看,这是一个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两种风险影响的生产过程。也必然造成影响农业收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众多小农户或种植户的生产相对分散,地域分布广,收益性又较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多属长期性投资,风险高,收回时间较长,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经济的交易成本和资金的使用都较高,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遵循的原则只能是商业银行原则,为了应对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带来的更激烈的竞争,为了降低管理和监督成本,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对支持“三农”经济只能是避而远之。

1.2 农发行、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主要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虽然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开发方面的业务有所拓展,但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仍受到很大限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重点地区和行业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对于庞大的县域资金需求也是独木难支,加上农信社在贷款定价方向拥有的单身决定权,利率普遍偏高,和现在农民、中小企业需求相对比较低成本的信用服务是不相吻合的。

1.3 配套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县域金融的发展还迫切需要担保、抵押、保险等配套金融服务,在抵押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农户所能提供的抵押物品(没有房地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等),商业银行普遍不愿接受。而且双方在估价上差别很大,即使银行能够接受这些抵押品,到时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在担保方面,目前县域经济的担保公司存在商业化趋势,他们从商业角度出发,更愿意为一些有规模的企业进行担保,县域内欠缺为中小企业、农产品生产等提供小额担保的机构,在保险方面,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远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 县域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县域金融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支持,还需要着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进一步深化县域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城乡统筹建设提供必须的金融组织保证和金融制度保证。

2.1 人民银行应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一是积极协调和督促指导基层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基层银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增加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切实改进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好政、银、企之间的关系,帮助银行和企业构筑信贷、项目交流平台,推动银企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三是强化政策引导,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各市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向县域提供以增加信贷投入为主的金融服务,适当扩大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放松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控制,调动银行支持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四是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县域企业的信贷投入。五是实施信用工程。完善银行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以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在县域努力营造诚信观念和信用文化。

2.2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机构应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县域金融新体系应该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体系。①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重新确定其性质和定位,其信贷支持的重点应从流通领域转移扩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科技开发和推广的贷款,一是支持大型农副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万村千乡”工程为重点,支持新型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二是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农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三是支持农业科技重点开发和推广。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四是开发中间业务,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结算。为县域经济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②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的示范作用。国有商业银行要改变经营方针,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负起支持县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并把有发展潜力、诚实守信、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要重新构建信贷管理机制。在贷款方式、抵押担保要求、风险控制等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要建立对基层银行和信贷人员的正向激励机制,制定对县域信贷业务特别是小企业贷款的鼓励、促进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鼓励其充分发挥贷前调查和贷后监督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县域信贷业务。商业银行重点支持方向是:一是支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上规模、有特色、科技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实现市场带企业,企业拓基地的有效传动作用,二是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三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支持当地的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四是大力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再就业。五是对日益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提供各类消费信贷业务,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此外。商业银行在支持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除了加强信贷支持外,还应在金融服务手段及其他业务功能上提供安全、快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做好金融法规与知识宣传,信息咨询工作、完善结算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和延伸性业务,为客户提供一个优美的金融服务环境。③进一步发挥合作金融组织的生力军作用。农信社与邮政储蓄银行应该担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作用,要进一步深化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政策将使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撬动了农村金融的杠杆,也给农信社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历史性机遇,农信社应抓住农村土地流转的契机,积极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收益权抵押等符合土地流转的贷款品种,更好地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全会公报中明确“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信社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快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一是注重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信贷政策与新村镇规划有机结合,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基础设施贷款,支持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农村住房和有还贷能力的公共设施等方面基础建设,积极配合政府和各部门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二是对新兴发展的加工、物流、商贸等“公司十农户”、“公司十基地”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优势产业重点支持,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字号企业做强做大,三是要倡导农民创业的有利时机,开发新的信贷品种,扩大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发放农民创业贷款和再就业贷款,解决他们自主创业中的融资难问题,全力支持农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守住农村金融服务阵地。

篇(7)

根据近年来村镇建设统计公报和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我估计,截至2007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城镇和村镇房屋建筑面积已经达到510多亿平方米,村镇房屋建筑面积达到330亿平方米左右,其中村镇住宅270亿平方米左右,村镇公共建筑近30亿平方米左右,村镇生产性建筑30多亿平方米左右。

目前通过带房入城、旧城改造、合村并镇、新农村建设、城镇居民依法建造、村集体直接开发、合作开发、各种形式的信托持有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发的房屋中,涉及城市居民和公司拥有的农村小产权房已达到现存全国村镇房屋建筑面积330亿平方米的20%以上,其中涉及村镇住宅的大约50多亿平方米;涉及村镇生产性建筑的规模也很大,甚至已成为许多中小企业、三资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

成因:诸多社会原因不改变,小产权房的存在基础就不会改变

导致小产权房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近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进程。中国目前城镇人口已达到5.8亿,城镇化水平已超过了45%,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化转型。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期,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截至2007年年中,全国共有建制镇、集镇3万多;村庄300万个左右;村民委员会所在地50多万个。但是全国近年来每年村庄减少数万个,建制镇、集镇减少千个左右。《2005年建设部村镇建设公报》显示,截至2005年年末,全国建制镇数量比上年末减少了59个,集镇减少1134个,村庄减少70215个。全国小城镇平均现状用地面积由2004年的0.76平方公里提高到0.82平方公里,其中建制镇用地由1.26平方公里提高到1.34平方公里,集镇由0.36平方公里提高到0.38平方公里。2005年年末,全国建制镇平均人口8352人,比2004年增加293人,比2000年增加1496人;集镇平均人口2501人,比2004年增加74人,比2000年增加395人。

大规模的城市扩展直接促成了小产权房以规模化的方式不断蔓延。目前,小产权房住宅数量总体上已相当于我国120亿平方米城镇住宅的40%以上,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房产权利类型之一。而且,由于中国城乡房屋不采取一元化的管理体制,伴随着高速度的城市化,小产权房的运转规模不断扩大。

导致小产权房产生的第二个根本原因,就是近20年以来中国没有根据《宪法》落实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制宪原则和法规运转体系,有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非常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空白,突出表现就是城乡不平等的国家垄断性征地制度。有数据显示,2006年各级政府通过招拍挂和协议转让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13168.98亿元,相当于同年国家财政收入的30%,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推进改革的主要资本。不可否认,土地的开发肯定有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贡献,但是对原土地权利人的利益侵占也是关键的利润来源,这是村民和村集体推动小产权房发展的巨大利益动因。目前仅依靠广东、成都、重庆、天津、上海等地的集体土地流转试点方法已不足以应对小产权房利益的调整,以新的、全国性的法规统一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已成为改革的必然。

导致小产权房产生的第三个根本原因,是近10年以来中国的房改没有根据1998年7月3日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规定,推进房改进程。该通知强调: “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事实上,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没有广泛发展个人合作建房、合作社建房、单位建房、集体改扩建原住房等合作建房形式,以平抑急剧住房商品化的运转风险,而主要依赖商品化房屋的开发以解决城市住房需要,导致了中国最高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和最高城市房价并存的“怪胎”。以上海为例,利用了这个改革缝隙,营造了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带动资产高速膨胀的中国财富运转形态,引发了住房消费的恐慌,影响了社会和谐,形成了购买小产权房的整个社会基础。与此同时,有关公务员等利益相关者也充分利用集体土地限制流通的低价土地政策,营建了比较高档的小产权房。

倘若政府依据当年国务院全国住房改革要求,提供足够的低价房以适应从福利分房为主到商品化住房为主的过渡时代的需求,就会极大抑制小产权房的发展。因此,小产权房是一项改革的历史欠账,目前中国已经没有完全取缔小产权房的道德力量了。

导致小产权房产生的第四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在对付通货膨胀和管理人民币纸币本位制的经验不足。近几年,中国通货膨胀指数统计剔除了房价,导致政府使用的通胀数据与居民客观上承受的通胀严重不符。政府不以房价为通胀指数的统计内容,同样民众也不以小产权为非法的通胀对冲。过高的城市房价也构成了金融过剩,截至2007年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40.34万亿元,与年初比增加了5.1902万亿元。这客观上使外国纸币本位币绑架了中国的资产价格,推高了中国通胀指数,也使小产权房成为防止人民币贬值最理想的投资、投机目标。

总的来说,导致小产权房的社会原因不改变,小产权房的运转规模也就不会改变。

《城乡规划法》:拉开了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序幕

治理小产权房应该土地和规划两法并用,而且理想的方法应该是先有土地法立规矩,后有规划法划方圆,但是目前恰恰相反。

2007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法自2008年1月1日施行,原《城市规划法》废止。《城市规划法》转变为《城乡规划法》表面上仅一字之差,却标志着中国将从2008年起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制度,进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时代。而与此相反,商品化的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却仍然用征地制度这个独木桥来连接城乡两

个世界。

本来,集体土地制度应该是《城乡规划法》运转的前提,也是其实施的基础,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土地管理法》还没有根据《宪法》的原则建立集体所有土地完整的法规体系,集体土地使用权也没有根据《宪法》的原则进入市场流转,由此导致了《城乡规划法》成为一部跛脚的法律,本应与《城乡规划法》同期出台的集体土地管理法规延缓出台,导致了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问题获得了巨大的灰色运转空间。《城乡规划法》的施行将使中国的600多个城市、1600多个县获得村镇规划的主导权,这是中国规划史上最大的一次放权,也是地方政府主导集体土地利益调整的最大的历史机会。一些“有本事”的地方政府借此机会可以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转为合法,比如对于小产权房和农村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县、市政府就完全可以通过补办手续等进行行政调整。因此,《城乡规划法》实际上强行拉开了解决中国小产权房问题的序幕。

解决途径:分步骤逐步建立中国集体土地管理制度

彻底解决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小产权房问题,大体可以有四个途径:其一,修改《土地管理法》,建立有关集体所有土地特别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体系和权利安排;其二,在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同时,制定有关行政条例,初步建立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其三,国务院或国土资源部有关集体的行政通知,以行政政令的方式确立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路径和架构;其四,确立由地方政府试点解决的过渡性安排,因为《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并没有限定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是地方制定的法律法规。

从目前情况分析,《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不仅是主体内容的问题,也不仅是抽象的立法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当代中国转型和城乡居民利益的革命性调整。因此,近期以《宪法》为基础,全面实现《土地管理法》的体系修改是不太可能的,全面修改的历史机遇大约应是2010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

也正是基于此,目前解决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可以选择两个路径:其一,由国务院有关行政通知,这是《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修改的前置程序。但由于它还不是法律法规,仍不能据此解决集体土地的系统性问题。当然从形式上看,这种政令也可以是系列的通知并分多次颁布,但其效力和影响力都必定是有限的。其二就是采用分步骤的方式逐步建立中国集体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土地管理法》的个别条款的修改。

目前来看,小产权房和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违规问题,决不可能因为一两个严格的行政通知就会得以纠正,也决不会因为若干法律条款的修改就会得到有效解决,中国集体土地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需要全面的、整体的制度突破。

现行法律:有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空间

由于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宪法》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对农民是比较有利的,这是中国集体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基础。但是,作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等法规对农民集体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财产还是不明确的,它事实上确立了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土地利用的垄断权,这致使中国土地权利运转具有诸多困难,致使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推进现代化的主要原始资本积累,致使开发商成为土地资产价格暴涨的主要受益人,也必将导致农民集体的社会抗争。

对此,既要推进改革,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法律的除外条款解决实际问题。目前中国的法律中也保留了多条途径可以使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合法转移,这实际上是打开农村土地流转的一道大门。

例如,《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这里确定了农村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前提条件有三个,即: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破产、兼并等并购手段实施权利转移。据此,一部分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实现转移。

除此以外,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还有两种情况也可享受除外条款待遇:其一,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其二,依法抵押的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由此,当农村土地使用权实现转移和流转时,土地上的房屋也就可以转让了。

篇(8)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结合基本国情选择的农业发展道路,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也离不开高科技的装备,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总结和探索。

1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是系统性的和理性的,必须尊重和符合规律

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利用资源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而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确是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农业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农业产业服务,包括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产业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需要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现代农业即是保障性产业,也是消费性产业,要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作用。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不良好的生态环境导致生产问题矛盾突出

污染或者复合污染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安全性、不稳定性。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外来生物入侵、大气污染等等都对农业生态环境在空间尺度和时空尺度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仅以土壤污染为例,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时空长期性等特点,一旦农田土壤被污染了,就很难短时间内根除,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很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方面降低土地本能的自然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有可能影响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总量和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技术投入的成本。此外,也导致农业污染事故增多,导致的群发事件增多,也增加了社会投入成本。

农业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是增加了资源紧张的局面。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仅1.59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4%,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要吃饱到要吃好、吃安全的消费转变,一方面要求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大量安全的产品产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所需,二是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产出足够数量的农产品。三是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加剧了资源利用的矛盾,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度降低、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降低,导致农业生产力的超满负荷运行,更是加速了资源环境系统平衡更替,导致系统环境外部经济减弱,不经济增强,也使得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为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基础型需求支撑,这种需求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的相对滞后产生的矛盾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运行。

1.2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系统性和理性的回归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选择农业的发展道路,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高、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等,都是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上世纪70年开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也逐渐开始了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进程,基于市场利益的驱动,高投入高产出甚至掠夺式的开发和生产模式,造成了大量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降低与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丰度降低等也造成了大量的生态问题。上世纪70-80年代,也是西欧国家农业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密集投入给种、养业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综合农业等企图替代常规农作物的思想和方式在发达国家不断出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开始倡导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实践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第一,极大地丰富了对农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认知,第二,更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资源,是农业生态资源的科学利用、稀缺性和有限性等特征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第三,促进了和维系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功能与支撑、服务功能的有效结合,在产业发展方面,生产了更多的生态系统产品,实现提供食物、工业原料等可商品化的产品功能。在支撑与服务方面,发挥了固碳侍氧、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功能、维持营养物质循环以及生态旅游功能,从而产生了生态观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等新型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当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业本身就是治理国土保护生态的基本方式,二是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也是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1.3 发展现代农业也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的发展举措,顺应了世界农业发展潮流

落后的农业耕作技术不仅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浪费了大量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各种优化技术的组装和实践,创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农业具备精准、细化、高效、安全的特点。从促进和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的部署,提出更高的期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对应,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农业的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十七届三中全会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党的十更是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的优先发展方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既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

2 现代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是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 用生态系统和生态思想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态系统理论和思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思想,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观点。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依靠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思想,构建大农业发展体系,要必须既要照顾现实发展的利益,也要着眼长远发展利益,要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替代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资源为一体,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初始利用、再生利用等等效能,尽最大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遵循农业自然科学规律,实现人为发展和农业系统的自我生态平衡,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和生态风险。

2.2 社会需求是生产生态安全产品的重要动力

需求――供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吃饱、吃好到吃安全吃健康的转变,实现从追求数量型到质量型再到数量――质量型的升级转变,要求农业生产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质量更安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这种变化要求,也使得农业从产业型向市场服务型转变,提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支撑力,发展现代农业既能实现生态安全目标又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协同发展相关产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产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稳定提供基础保障支撑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也体现了生产和保障稳定的社会责任。

2.3 现代农业是综合性的农业工程,要用现代科技解决好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和市场接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好农产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包括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环境技术、现代农艺技术等等,解决好技术发展的对接,一方面解决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问题和产业化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确保农业环境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实现农业系统内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合理平衡、交换等等。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撑,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及时将农产品产地环境标识信息、产品种类信息、产量信息和价格变化等与市场实现对接,解决好现代农业生产产品的出口问题。

2.4 现代农业建设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农村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特殊地位和优势足以体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技术高度集成装备,环境与产业友好融合等等,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基础。

3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技术和经济支撑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既是知识技术型的产业也是经济型的产业,涉及到现代技术体系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也涉及现代经济体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要建立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场运行体系。

3.1 建立可信高效的技术体系,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国情的选择也是发展道路的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高,近年来经济的高速盲目扩张也带了环境生态问题,特别是农业的粗放式的开发经营,导致了大量农业资源的浪费,农业化学品的高投入造成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加剧、农业资源环境时空变化差异明显、区域性的污染事故频发等等。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解决好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降低或者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问题。现代农业发展要依靠现代技术装备,要提高各种现代农业技术的集成、高效开发和安全可控程度。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是高智能型技术投入,也同时要求是生态关系高度和谐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也是各种高新技术高度集成的农业,因此必须建立可信赖可控制的技术投入体系,一方面降低技术投入风险,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二是提高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设施化、工程化、工厂化;三是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度,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控化、安全化。

3.2 建立可信的生产、投资与消费体系,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或者规避

篇(9)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是指生产主体对生产投资所形成的需求,基本包括农业、工业及政府的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三大需求。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成为我国扩大投资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了一批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宏观决策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投资项目建设。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国内外经济实践,约有40%的投资需求通过工资等形式转化为消费需求,而最终投资需求有赖于外需和消费需求来实现其最终价值目标。由于投资中信贷的放大作用和产能的不断扩张,往往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总书记在十七报告中强调要“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总理强调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特别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农村改革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作为重中之重。可知,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无论是促进投资还是最终实现社会产品的价值,都有赖于社会总需求去实现,扩大消费需求都是扩大内需增长、消化外需不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现结合__实际,围绕扩大消费需求的课题,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力求寻找扩大内需的对策。

一、近年来我市扩大消费需求取得成效

进入新世纪,全市消费需求快速增长,20__年虽受“非典”影响,全市消费需求膨胀,增速达到10.12%,是十多年来首次超过10%。20__年,农村消费市场提振,消费增速也超过10%。此后,我市城乡消费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一)我市消费需求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我市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一批大型流通企业发挥龙头作用,扎实开拓市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不仅城市消费激增,更重要的是农村市场消费攀升更快,拉近了与城市消费需求发展速度上的距离。20__年,我市实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全市消费增速达到13.9%,超过当年gdp和财政增速,最关键的是农村市场消费继续发力,增速达到13.5%,与城市消费增速差距缩小到0.7个百分点。

20__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升全省第二,达到167.57亿元,占全省消费总额的8.29%,标志着我市消费市场迈出了一个新台阶,稳定而强劲的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表一可知,农村消费增速基本上以高于全市的速度以增长,由于农村消费基数高于城市,从而推动了全市消费需求的高速增长。

表一:20__~20__年全市社会消费需求情况

年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城市消费县及县以下消费

总额%总额%总额%

20__167.5715.1277.1414.290.4315.92

20__198.0718.2091.7218.06106.3518.32

20__241.7622.1112.27*22.4133.05*21.4

数据来源: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因20__年公报中城市消费与县及县以下消费数据有误而修正。总额:亿元

(二)消费热点加速消费结构调整升级

由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的大作耐用消费品、品牌服饰、汽车、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住房等消费热点保持高位运行,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住宅、通讯、汽车、文化教育等消费持续升温。20__年,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9.8%,通讯器材类增长39.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4.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2%,食品、

饮料、烟酒类增长18.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6.56%。20__年,热点消费结构再次升级,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高速增长5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6.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99倍,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6.7%。同时,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8%。20__年,消费结构在升级中继续调整,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164.5%,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增长41.6%。受次贷危机影响尤其是原油价格高企,汽车类增长0.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3.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7%,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7.6%。

(三)居民购买能力和实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从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看,如表三所示,我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自20__年以来连年提高,除少数年份的个别指标增幅较小外,绝大多数指标保持高速增长,基本超过同期gdp和财政收入水平

表二:20__~20__年全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

年份在岗职工城镇居民(人均)农村居民(人均)

平均

工资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纯收入消费支出

数额%数额%数额%数额%

20__14712234318.99585.914.26485.014.42969.613.72485.910.0

20__19191447930.41071011.77754.019.63502.017.92854.014.8

20__22107291615.212418.916.09256.219.44132.818.03050.66.9 数据来源: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额单位:元

从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是食品、交通与通讯、衣着、娱乐教育文化、居住等,并保持了持续增长太好,但由于受宏经济环境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城市居民的住宅、汽车、服装等消费支出的增长变化波动较大。相比较而言,农民的消费支出主要是受农产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和促进消费的政策影响,同时还因为绝大多数农民有着农业耕地的保障,宏观经济变化对正常生活影响较小,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交通通讯和住房三个方面,而且异常波动的情况也相对较小。

(四)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稳定增强

近年来,虽然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我市居民储蓄意愿和即期消费能力都在不断增强。通过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在岗职工实际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释放,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增长较快。而20__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居民储蓄意愿增强,从居民储蓄存在与全市金融机构存款的比较看,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147.05亿元中,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02.68亿元,占69.8%,而上一年只占54%。从居民储蓄的纵向比较看,20__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增加额占居民存款余额的13.4%,比年初增加额只比上年多2.47亿元,而20__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增加额占居民存款余额的20.2%,比年初增加额则比上年净增48.3亿元。居民储蓄增加虽然抑制了消费,但仍然表现为潜在的消费力。

表三:20__~20__年全市及居民储蓄水平比较

年份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余额比年初增加余额比年初增加

20__507.3380.32350.9351.91

20__607.87100.58405.2154.38

20__754.96147.05507.94102.68

数据来源: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单位:亿元

二、金融危机下我市扩大消费面临新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概莫能外。尽管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联手应对金融危机,但世界经济的颓势还没有发生根本逆转的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可能调降其对20__年全球经济预估至负成长。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2月份报告称,全球信贷危机可能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信贷活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里进一步收缩。美联储指出,经济滑坡的影响正在向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之外蔓延,裁员和招聘冻结日益普遍。今年1月份,日本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同比下滑12.3%,降幅创历史最高纪录。可以预见,外需还将持续减少,资本缩水与投资意愿下降产生的叠加效应将更加突出。受此影响,我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贸、外资不仅增长乏力,而且下行态势明显,虽然消费需求继续保持高位增长,也已开始下挫,增速放缓。

(一)受金融危机导致消费需求呈下行态势

我市消费需求由去年9月增幅23.6%的高位,尔后逐月下降到年底22.1%。城市消费先于农村市场3个月下滑,从去年6月份的23.66%,逐月下降到22.4%。对比20__年和20__年的消费需求发展速度,可以看出我市消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20__年1月虽是春节黄金消费期,但全市消费增速却在下降,仅为21.9%。在金融危机下,去年国际市场上原油、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高企,通货膨胀加剧,尤其是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破产,拖累我国沿海地区企业,并向波及我市企业,农民工返乡增加,失业率提高,导致居民审慎消费甚至是保守消费,出于对就业压力的担忧和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城乡居民不敢放心消费。

(二)因我市经济欠发达致使最终消费率不高

衡量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消费率。消费需求通常是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我国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约占80%,政府消费只占20%。目前,我国消费水平不高,20__、20__年最终消费率仅为55.4%和53.6%,居民消费率为43.3%和41.9%,而20__年世界平均消费率就已高达77.2%,20__年又提高到79%,发达国家则更高。

表四:20__~20__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与消费比较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消费率

(%)

总额%总额%

20__494.1912.6167.5715.1233.91

20__593.5113.4198.0718.2033.37

20__704.7212.2241.7622.134.31

数据来源: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单位:亿元

虽然我市是消费规模居全省第二,但从表四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市消费仅为地区生产总值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超过50%有很大差距,而居民的最终消费率则更低。客观上,地区最终消费率与国家的最终消费率具有不同意义,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并不是限于该地区最终消费,况且地区之间产品流通又不能准确统计。对于一个国家,产品进出口贸易有各国海关精确统计,除了出口,就是作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服务消费了。因此,有其研究的参考价值,从一定意义上它表明我市社

会生产的产品并不是社会热点消费的产品,其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不高,社会劳动成果中更多的表现为生产成本,因此经济效益较低,显现出欠以达地区经济特征。

(三)较低的居民收入水平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张

__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崇尚节俭消费,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各消费观念在时代的发展中悄然改变。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是消费需求的重要标志,反映出一个地区社会消费水平,而决定消费水平的是重要指标是居民收入水平。以20__年为例,我市城区住户耐用消费品百户调查百户调查显示,前10位的拥有量依次为,移动电话136.6部、彩电125.49台、空调118.95台、接入有线电视108台、电冰箱98.69台、洗衣机96.08台、固定电话93.46部、淋浴热水器90.2台、微波炉54.25台,家用电脑39.87台,其余均没有超过30%,家用汽车作为标志性消费,其拥有量很小。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20__年,农村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的数量15.17台、电冰箱从35.1台、空调机12.9台、热水器29.8台、摩托车64.3辆。实际上,这样的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并不高,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全省居民收入水平可以大致找到答案,当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73.6元,比上年增长17.4%,高出我市763.6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比上年增长19.8%,高出我市54.3元。由于收入水平的制约,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储蓄养老防老的思想还根深蒂固,从而制约我市城乡居民消费。

(四)大批人员外出务工分流了我市现实消费能力

我市经济欠发达,并与长三角地区有着地缘优势。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30万人次,约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3,加之城市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约有140万人在外务工经商,这部分人既是我市劳动和创业主体,同时也是居民消费的主体,由于他们常年在外务工,多数情况下是将其个人收入积存起来,蓄积创业的资金、购置或建设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真正回乡消费只集中在春节期间。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们并不真正在我市消费,他们的生活及其商务活动都消费在其旅居的城市,我们推测这部分在外务工人员的每年消费至少在50亿元以上。

(五)经济结构不够优化抓不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从国家从宏观政策上制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从我市20__年对外贸易情况分析(见表五),我市十大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纺织服装,然而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作为高成长、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制造业的总体产业优势都不强,船舶以通过装配出口为主。以这样的产业结构,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条件就显得较差了。

表五:20__年涉及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产业产品出口情况

合计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

299643473431 2796177792658342253666 数据来源:__市海关统计数据。单位:万美元

为开拓消费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国家实施运用财政政策激活消费,目前主要是家电、汽车(包括摩托车)、农机,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我市市场潜力巨大,在已经实施的家电下乡进展情况看,我市表现较为突出,但从促进我市工业生产的角度看和扩大投资需求看,因我市符合这一政策导向的产品甚少,故对促进我市投资需求十分有限。

三、扩大我市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形势出现了回暖迹象,在进出口下降的情况下,支撑经济增长的是投资与消费。我市作为一个欠以达地区,经济外向度和依存度都不高,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仍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措施。鉴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重要投资项目和财政信贷政策的决定权在政府手中,扩大投资需求主要由政府主导,而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是由居民个人决定,扩大消费需求更多的是市场行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助推和引导消费并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消费需求通常是居民消费和公共(政府)消费,既包括物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对于政府来而言,扩大消费需求是不需要政府花费太多成本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前我市宏观经济政策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需要从产业导向、财政与信贷政策、社会保障与就业、培育消费热点与开拓农村市场等多个层面着力,扩大投资和培育消费热点创造消费需求,确保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开拓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活力,发放消费券以“四两拨千斤”带动城乡消费,强化信用消费促进全社会放心消费。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投资需求

项目是扩大投资需求的载体,决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加快项目建设,不仅可以扩大社会有效投资需求,解决金融危机下社会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培育经济发展后劲,促进消费需求提升。

从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看,投资性项目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对重要项目的决策权在政府手中,随之就是配套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到位实施,一经决策就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作用,因此在金融危机下,加强项目投资是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最容易也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比扩大消费需求的宏观政策效果来得更直接、更明显。同时,扩大投资需求,可以蓄积发展后劲,有效地间接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不失时机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从扩大内需对经济结构调整看,支持和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十大振兴规划的产业项目,鼓励和引导各地有效承接具有良好前景的产业项目,可以使我市能够获得更多的产业政策支持,加快培育产业集群。20__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市主要工业产品为纱、布、化纤、白酒、啤酒、能源生产总量、原煤、发电量、原油加工量、汽油、柴油、水泥、化肥、化学农药、合成洗涤剂15类产品,其中:日用消费品只有6种、能量6种、生产资料3种,而且价值、附加值都不高。根据来自消费市场的判断,在我市较为优势的产业集群中,由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消费性产品少,国家鼓励扩大消费的促进政策对我市生产性企业直至全市经济的增长收效甚微,因此发展适应现代消费特征、更具有高成长性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投资项目十分必要。

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看,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我市商贸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太多,制约了大型商贸物流企业的发展,国内外众多知名商贸企业到我市发展找不到发展平台,使我市城市商业发展的集中度不高,城市的接纳能力、消费能力因此受限。

(二)开拓消费市场尤其要重视开展农村市场

解决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市建设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内容。我市最终消费率多年徘徊在3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0个百分点,甚至还低于全国居民消费率10个百分点。如果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我市20__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算,当年可以增加140亿元,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社会最终消费规模将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翻一番多,达到570亿元,这些都表明我市扩大消费需求有着巨大的空间,也表明扩大消费可以帮

助商贸流通业提高社会贡献度,对保障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城乡市场建设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

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是影响消费总水平的重要原因,既存在居民收入不高,也存在着较大的城乡收入差别和消费差距。以20__年为例,当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73.6元,高出我市763.6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高出我市54.3元,以全省高出我市的居民的收入水平计算,我市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就会增加14亿元。以20__~20__年为例,我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0.31、1:0.33、1:0.33,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为1:0.38、1:0.37、1:0.3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支出差距有如此之大,因此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所在。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下降、即期购买力不强,从而导致消费热点的热度不够,住房价格作为一个指标性指数也印证出我市消费市场扬而不沸的状态,高档次的企业商务用汽车不多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不高,并对市场竞争持有保留态度,农村家用电脑市场处于起步状态

新兴消费的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对促进就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开拓农村市场都具有现实意义,也表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巨大。随着生活节奏和商务活动频度的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有新的消费需求,现代化的大型家政服务中心、经济型快餐业、婴幼儿护理、婚庆与家庭等有着良好的消费需求。人们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健身、观光农业等新兴市场已经成为新的消费时尚,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态农业和无公害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而市场竞争加剧了企业对创意产业、3g业务、3c业务、信用评估、规划策划等中介组织、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等市场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三)千方百计确保城乡居民充分就业

保就业是保增长的重要基础,不有充分就业是不可能持续保持消费快速增长。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人均耕地不足0.7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而同时我市人口密度大于全国、全少平均水平,既表明我市有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又表明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形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处理得不好将激化矛盾上升。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30万人次,劳务经济收入占到了农民收入的60%以上,劳务人员收入占其家庭收入的近70%,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自去年9月份至今年元月25日(春节前),我市返乡农民工达110万人;截止目前,外出务工人员90万人,尚有10余万返乡农民工滞留未外出务工。可想而知,确保农民工就业,是保农民增收、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前提。

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是扩大内需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农民工回乡创业,不需要扩大投资需求,同时还要吸纳劳动力就业,既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回乡创业,可以有效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将在沿海地区务工收入转回家乡投资,带回信息、技术和市场,使大量农民工实现离土不离乡,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既是创业主体,又是扩大消费的主力。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十分有益。近年来,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喜人态势,据初步统计,已有2.5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4500多个,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近8万人实现就业。

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大学生创意产业园区,开展技术创新,发展新型产业,推进产学研结合,逐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持有条例的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吸纳大量返乡人员参股,通过新的项目实现新的创业。鼓励企业将闲置的资产支持大学生创业。

(四)适时实施发放消费券的对策

消费券通过政府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引导和刺激消费需求,以激活消费市场,保持最终消费持续增长。发放消费券是一个种政府行动,是运用政策来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张,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起到“减震”作用。

从政府的立场看,算是花小钱办大事,既可以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出现的“振荡”,又能促进经济有序发展。家电下乡政策,政府为最终销售价格的补贴13%给农民,农民受益了,也扩大了农民认识世界的视野,但从整个产品的生产链上看,13%的补贴低于产品的17%增值税,相当于政府对企业实行减税政策,只是将减税的部分让渡给农民,而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各企业、职工都还在持续缴纳税收,同时各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就可以保就业、保增长,企业就能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开拓市场,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社会稳定等各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不再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政府最终还是获益的,稳定了财源,稳定了企业发展。家电下乡虽不是直接发放消费券,由此可见发放消费券的功效。

消费券与家电下乡政策异曲同工,都可以起到点亮消费市场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产品生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家电下乡是通过消费补贴的方式,发放农村居民,因此建议消费券发放给城市居民。

消费券不同家电下乡政策,在于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先转化为消费,城市居民的消费不完全局限于特定的商品。消费券的功效实质上同家电下乡政策一样,取决于政府的实际承受能力、发展对象和范围、使用领域和有效期限。

消费券的使用范围,从__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可用于困难职工购买日用消费品和餐饮、旅游业,特别是对餐饮、旅游业的指向作用,可以更好地引导其发展,并对促进产业发展。我们主张消费券定点、有限使用,鼓励商业零售和服务型企业对使用消费券实行价格优惠,以增强消费券的扩张力。以旅游业为例,若消费券限于购买门票,就可以带动餐饮、交通、旅游商品等消费;如果用于定点酒店,若每桌限于一券,就可以带动相关产品和服务消费;若用于消费我市品牌生活用品,就能间接促进我市工业企业生产。

消费券的发放对象,原则上主张全民享用,视财政状况也可只对困难家庭。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家庭将消费券捐赠出来,支持城乡困难家庭,培育社会公众的爱心,发展慈善事业。虽然政府增加支出,但通过捐赠等方式,经过二次分配到困难家庭,又可以减少政府对困难家庭救助的补贴。

消费券的使用期限,我认为不宜集中消费使用,要有一个时间界限,时间过长,不利于达到公众所期待的社会效果,时间过短,会使居民盲目而集中消费,原则上以半年期为好。由于只有货币特定的支付职能,而没有货币的流通职能,居民在使用消费券时会更加审慎,会在经过比较后作出购买决策。而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时间对其经营策略作出调整,吸纳持券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和服务。

我们主张,有条件的企业购买政府消费券,发放给困难职工,或通过慈善捐赠的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扶持,也可以鼓励所有者购买其经营的产品和服务。

(五)积极有效地扩大信用消费

信用消费信用消费作为一种消费形态或者消费模式,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有助于扩大内需。以信用卡为例,根据国际经验,银行卡支付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增长0.5~0.8个百分点。如果我们充分挖掘信用消费的潜力,将其在消费者零售总额中的占比提升60个百分点,将拉动gdp增长3~4.8个百分点,以20__年我国gdp总量25.7万亿元计算,将拉动gdp增长0.77万亿元到1.24万亿元。

篇(10)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43-0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三农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统筹城乡的关键。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个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农地金融促进土地流转,带动农村要素区域的土地价值,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

一、农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

1.农地金融内涵。农地金融主要是围绕农地开发、生产、经营所进行的资金融通。包括对购买或租赁农地进行的资金融通;对农地的开垦、整治、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所进行的资金融通;对购买牲畜、肥料、农机具以及进行农业经营活动进行的资金融通。其主要特点是期限较长,盈利性较差,风险较大,政策性较强。

2.农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农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在开放的环境下,农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在制度、技术的作用下,其总量、结构和速度会有配合适当的良性循环态势,从而实现土地资源在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可持续优化配置,实现帕累托改进。但协调的关键是金融制度。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农地金融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大小和作用力的强弱,影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土地流转,而土地流转速度的快慢,流转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农地金融。

二、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土地金融现实考察――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用地537万亩,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高达250平方米,其中近80%是宅基地。1997―2007年,重庆市城镇化率增加了近26个百分点,但农村宅基地减少率却不到1%。2007年6月,重庆和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改区。过去三年,重庆的综改以为重点,进行了一系统农村土地金融的试点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金融现状

1.利用地票等金融工具将现有财产变成资产。现在重庆市在全面开展土地整治工作,重点是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开展土地确权,有了产权,将集体建设用地股权化,通过市场定价,就成了资产。资本化后,金融机构就可以介入了。一家一户,通过产权抵押,可获得金融贷款,农民就有了发展的资本。现在正在探索的“地票”是进行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尝试,全市每年交易量控制在1.5万亩左右。重庆市地票交易的特点是:第一,重庆的“地票”交易超越了传统的“挂钩”试验的行政区界限,把远郊区纳入“挂钩”试验的范畴。第二,实现价格统一化。“地票”将不同区域的挂钩指标打包进行拍卖,然后按照面积分配拍卖收益。“地票”价格的高低与项目区无关,与级地租无关,仅与拍卖价格有关,实现指标价格的统一化。第三,把土地的交易转化为票据化的模式。“地票”模式是把挂钩指标票据化。通过“地票”形式,土地从空间上不可转移的实物形态资产转化为可交换的票据,使固化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可流动的资产。第四,先复垦后占地,减少了“挂钩”风险。

2.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成立。2008年12月4日,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首次开市。开市当天成交两宗1 100亩地票。3个月后,第二次开市,成交五宗共1 300亩地票,成交价格均超过每亩8万元。截至2010年6月8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交易“地票”20 000亩,成交额为21.36亿元,成交均价10.68万元/亩,最高成交单价14.50万元/亩。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的品种分为两类。一种是实物交易,包括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权交易等;另一种是指标交易,即地票的交易。其中,地票交易是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最具有突破性的创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除为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供交易平台外,最重要的创新就是推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重庆市远距离、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

3.农地金融为土地流转服务主要是转包和租赁。重庆市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五种形式。从每种形式占流转总面积的比重看,从大到小依次是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和入股,所占比重依次为51.53%、20.79%、17.59%、8.87%、1.21%。转包、租赁是重庆市农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两项合计占72.32%。同时为支持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重庆市在财政上建立土地流转专项基金,建立农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和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

(二)重庆市农村土地金融存在的问题

1.土地经营权抵押及其缺陷。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首先面临着其能否抵押的难题。从现实情况看,农村土地产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产权主体虚置,农户并不能随意处置土地,并且缺乏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和抵押物处置市场等,农村土地经营权并不完全具备抵押品的特征。特别是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内,《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以及《担保法》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根据农用地性质规定了两类不同的承包方式,即,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该法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可以看出,除以公开竞争或协议方式发包的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外,以普遍的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却不能抵押。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2005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中,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也只有转包(自行协商或委托租赁)、土地入股、互换等,并没有抵押方式。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样也没有涉及抵押形式。因此,土地经营权抵押在现有法律制度和产权制度框架下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

2.农地金融风险的化解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一是法律风险。虽然《物权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物权,但因为中国《土地法》和《担保法》明确规定,包括农业用地和宅基地在内的与农村居民联系最为紧密的生产资料不能进行抵押或者转让。受现行法律法规限制,金融机构如对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的申请贷款行为进行支持。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其抵押权因缺乏法律支持而无法处置,债权无法得到清偿。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将遭受巨大损失。二是经营风险。农业是受自然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的弱势产业。因此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不可测、不可控因素多。加之中国缺配套的农业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一旦经营者出现经营失败,金融机构对其投入的信贷资金将很难收回。三是信用风险。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信用体系不健全,无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是农民个人,信用意识普遍为淡薄。另外,农村金融对农村潜在借贷人的信用也不对城市居民那样有相对完善的信用评价和监督体系。四是评估风险。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估价是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由于缺乏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构,使土地流转的透明度降低,土地经营权价值的真实性、合理性没有合法的权威专业机构评估论证,给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安全性带来较大风险。

三、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构建

(一)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原则

建立中国的农地金融制度,应当充分利用国外已有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此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有制原则。从国外看,土地金融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私有制,农民以私有的土地作为抵押,获取中长期信用支持。而在中国建立土地金融制度,并不意味着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土地用于贷款抵押品,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产权发生分离的前提下,通过农户对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拥有及转让而实现抵押过程。因而,中国土地抵押是农户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抵押工具是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证,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抵押。土地抵押是在社会主义农业中,为农业发展筹集资金,实现土地流转,优化土地配置的一种形式,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政府支持原则。土地抵押贷款不论是用作土地的整治与开发,还是帮助农民进行农业基本建设,都需较长的时间,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十年,这样的长期贷款并非一般的银行所能办到,加上农村土地十分分散,其单位价值又远比城镇用地低,现有银行一般不会接受农村土地为贷款的抵押品。因而政府应通过有效的手段。特设土地抵押组织机构。如土地银行、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同时应投入大量的财力支持土地抵押组织从事业务经营(主要用于土地债券发行利率和向农民贷款利率间利差的补贴)。并在土地债券的信誉和安全、 土地抵押业务及债券发行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这也是所有实行土地金融制度国家的普遍经验。

3.土地抵押的合作原则。农地抵押业务操作起来相当复杂,这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地域性明显,加上土地利用的分散性,决定了每一项贷款都分布在广阔的空间与众多的农户或经营单位相联系。抵押品( 土地) 的考察测量。分等评级估价。贷款的发放与收回,以及贷款用途的规定和管理,手续复杂,并要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因而,为了降低整个过程的交易费用,必须让农民联台起来,按合作的原则组成基层土地抵押组织,使土地金融的活动,均通过基层组织与借款人发生联系,基层组织是借款者自己的组织, 土地抵押的大部分基础工作都可由基层组织完成,并负责信用的管理和监督,这样就会减少土地抵押制度的费用,提高制度效率。因此,中国土地金融体系中,基层组织应为借款农民的合作组织。从国外看,不管是德国的土地抵押台作社,还是美国的联邦土地银行,都是以借款人联合起来的抵押合作社为基础的。

4.坚持群众自愿、典型示范的原则。农地金融制度在推行过程中要先在几个地区搞试点,不能强迫农户参加,应积极引导农户自愿参加农地金融的试点改革,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聆听群众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因地制宜地制定改善措施,为农地金融制度的进一步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农地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

根据土地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国外的经验,按照土地金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可做以下探讨性设计:

1.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的建立。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由国家农业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银行等部门出面,在各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成立土地银行,政府授予其推行农地金融制度的权力;在各县成立土地抵押信用联社,在各乡成立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土地银行是各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办理农地金融业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具有管理、指导、监督、协调、 服务等职能。土地抵押信用联社是农地金融业务的中间管理层,它在职能和任务上和土地银行基本相同,起着承上宿下、上通下达的作用。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是农地金融业务最基层的组织,是农地金融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它执行土地抵押的具体工作,如土地的考察、分等评级估价、抵押手续的办理、贷款的发放等。

2.土地债券化及债券的发行。土地金融业务的关键问题是土地的债券化及债券的发行, 每个合作社应将辖区内的全部土地作为抵押品,按其面积、位置、质量将其债券化,债券发行应由土地银行组织实施。土地债券化及债券发行的要点如下:(1)土地价值评估。土地债券的发行以土地为抵押,其发行总额则以地价为依据,所以土地债券发行之前必须进行土地价值的评估。由于中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农户只享有土地使用权,所以应以土地的有偿使用费来计算其抵押价值。计算可参照以下公式:

土地有偿使用费=(Ri-Ci)-

式中Ri为第i年单位土地年收益;Ci为第i年单位土地总费用;为地区社会平均利润。(2)债券发行金额、利率。土地债券的总金额应根据抵押土地的总价值而定,一般是抵押土地总值的60%~80%,最多不超过90%。债券利率应参照同期银行利率和其他债券利率而定,以不低于这些利率为原则。(3)债券的还本付息。债券到期后,由土地银行负责还本付息,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农民归还的贷款本息,政府补贴,土地银行吸收的一部分存款,利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土地抵押贷款的发放。土地经营者需要借款时,可向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提出申请,注明请求借款的数额、用途、期限等。借款额通常应为所抵押土地估价的1/2或1/3,最多不超过估价。一旦借款申请被获准,借款者与合作社订立贷款契约,规定利率、期限及偿还方法。贷款利率应低息为主,否则会增加农民还本付息的负担,一般可低于土地抵押债券利率 10个百分点左右,两者间利差由国家补贴。土地投资的回收期较长,因而贷款的期限应以中长期为主。贷款的偿还可以分期进行,通常一年一次。贷款契约签订后,由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按契约规定向借款农户发放贷款。

4.土地抵押贷款的偿还。土地抵押贷款的期限较长,农户应该分期偿还,归还的方法有:

(1)先还息,后还本等额偿还法。计算公式是:

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息=AI(1+I)T/(1+IT)-1

其中,A为本金,T为期限,I为利率。

(2)本息偿还法。计算公式是:

月归还本金=借款额/借款期(月)

月归还利息=[借款期(月)+1]×借款额×月利率/2×借款期(月)

月均还款额=月均归还本金+月归还利息

在贷款期限内,借款农户未按契约规定的期限偿还本息,有一定的宽限期,但是要收取一定的罚息。宽限期满后,借款农户仍未还清贷款本息的,合作社即按契约规定自动拥有该农户抵押土地的使用权。合作社拥有土地使用权后,可以依法对该土地进行处分,土地银行每年定期举行土地使用权拍卖大会,让愿意耕种的农民以竞价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收回的资金土地银行用以偿还债券本息。

参考文献: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33-336.

[2]肖艳霞.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3]姜新旺.对构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思考[J].金融与保险,2008,(1).

[4]叶剑平,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段文技,孙航飞.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06,(1)

[6]王小映.论中国农地制度的法律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2,(2).

篇(11)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3-0067-05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一、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容松懈

从发展角度看,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离不开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四要素的支持,我们首先在这一部分分析河南省资源、劳动力、技术等对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支撑情况,在第二部分分析金融对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支持情况。

(一)粮食生产的土地、水等人均农业资源少,农业资源危机严重

河南的土地面积为16.7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73%;截至2007年末河南省总人口达到9869万,占全国总人口13.06亿的7.56%,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全国人均土地面积为0.74公顷,而河南人均只有0.17公顷,不及全国的1/4;河南省农业人口7643万,占全国农业人口的10.57%,而河南省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6.24%,人地关系紧张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邻近省份。

河南水资源较为短缺,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21.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1。2%,是全国15个主要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342.8立方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8%,居全国第24位,所以河南的有效水资源相对短缺。

(二)人力资源上具有资源数量优势,并存资源素质劣势

人力资源状况表现在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素质两个方面。河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联合的《200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河南省总人口达到9869万,占全国总人口13.06亿的7.56%,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其中农业人口7643万,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河南省劳动力结构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的劳动力有5251万左右,拥有丰富的劳动力数量资源,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学历结构偏低,大部分集中在初中学历层次,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占2.5%。河南粮食生产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并不少于其他省份,但在质量上却不及其他省。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陈旧

目前,全省已修建水库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农业有效灌溉面积479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7179.2万公顷的6.67%,可见大多数地区还是看天吃饭。

(四)农业科技的投入上还显不足,科技转化也比较少

2006年河南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2006年河南省有关农业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情况如表2。

由表2看,河南省在农业科技的投入上还显不足,科技转化也比较少。河南的农业大县,科技队伍总体水平不高,科技人员待遇低,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农业科技推广运用缓慢、转化率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业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二、金融对河南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支持较弱,存在金融排斥

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是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和保障,河南农业资金供给主体主要有财政、银行资金投人,各自投入特点如下。

(一)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较低

近年来河南省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表现为河南财政支农绝对数量在增长,但细分结构后会发现一些问题。

1.农业的生产性投入不足,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持续增加;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及时扩建修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水利设施短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用于农村投资的比重下降(见表3)。

2.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较低,财政支农部分赶不上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近几年,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困难,对河南农业大县的资金投入的绝对量虽有所增加,但相对量却大大减少,河南省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12.1%下降到2004年的7.6%,此后常年在7%到8%之间徘徊。从河南农业在总产值的贡献程度看,2006年河南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15.5%,2007年这一指标为14.8%,而2007年财政支农占财政总额的比例为8.2%。可见财政支农支出相比农业在GDP的贡献率明显偏低,与其地位不相符。

(二)农业发展银行局限于政策性目标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完成了政策性目标,经营性目标远远没有达到。当收购旺季到来之时,收购资金需求的刚性又不得不投放足额资金,结果只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迫使中央银行扩大基础货币在粮棉油收购上的投放。

(三)银行不愿将资金投放到弱质的农业,信贷支农投入十分有限

在支农信贷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2000年时全省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的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57%,2007年这一比例已经急速下降至4.9%;至于全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纷纷把竞争重点放在城市,对农村的存贷款非常少;2007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业贷款则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4.7%。在较多地区,农信社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唯一机构,但农信社不良资产积累高,亏损状况严重,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同时,由于思想认识和经营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银行业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金融排斥,与河南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县以下机构网点覆盖率较低

县(市)城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密度相对较大,县(市)城区内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普遍设有机构网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机构调整后,在部分县城保留有机构和营业网点;乡镇机构网点严重不足,虽然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营业网点覆盖了大部分乡镇,农业银行机构调整后,也在部分乡镇保留有营业网点,但仍有5个乡镇因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或人口偏少而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盲点”。

2.银行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由于农村市场是不完全竞争性市场,其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固有特点,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开发农村市场,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基本上仍只是传统的存款、贷款和汇兑“老三样”业务,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结算手段落后,与农业生产特点和生产周期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3.银行业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放不够

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的贷款权限被上收,部分分支机构已演变为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邮政储蓄回流农村的渠道还未得到根本畅通;部分农村信用社通过购买国债或金融债券等方式也将部分资金转移到了非农领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农村资金的流失。如2004-2008年,全省银行业机构县域存贷比为79.27%、70.24%、60.48%、60.54%、53.32%,呈逐年下降趋势,并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3、4.32、14.16、15.57、14.74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末,全省银行业机构县域余额存贷比为46.61%,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61个百分点。

从以上分析可见,20世纪90年代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受资本逐利性和避险性的影响,金融机构大,规模“非农化”和“城市化”,坚守农村的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其实际支农能力有限,其他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缓慢,农村金融困境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图1)。河南金融机构在农村退出、资金投放少,加剧本已稀缺的农村金融资源大量外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下,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金融生态环境难以改善,正规金融机构“惜贷”,其结果必然使农村金融进入下一轮回的金融排斥。经济与金融的恶性循环圈将引发农村步入金融更加排斥、经济更加落后、社会更加不稳的境地,从而给粮食生产、新农村建设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金融机构在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粮食生产上各自作用的理论研究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研究,从发展角度看,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离不开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四要素的支持,而四大要素的增加都是有限的。受报酬率递减规律和恩格尔定律的影响,农业的比较利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受比较利益机制的驱动,农业资源不断向非农部门转移,而外部资源却很难依靠市场的力量进入农业领域。短期内,资本存量像土地一样是固定的,但是中长期资本供给对于风险和回报率等经济因素非常敏感,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是弱势产业,见效慢、利润低,长期以来的资金匮乏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而低水平的简单再生产又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投资回报率阻碍了更多资金的介入。因此,依靠传统金融自身选择,金融是不会支持农业生产的,如何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政策金融支持河南粮食生产能力,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河南省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加强投资力度,而这些仅靠农民和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因此,相对金融的需求迫切,而商业银行从广大农村地区的撤出,仅仅依靠商业金融难以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这必须依靠财政支持、农村政策性金融对现代农业发挥诱导性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等来支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

(一)把握粮食问题的实质是财政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三农”欠账太多,以致在过去的1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增加近12倍。因而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缩小城乡差距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农业不但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粮食产业又是弱质农业产业中的弱质产业。而且农业、粮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应当尽快尽多得到工业和城市的反向支持。因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要加快财政反哺农业的进度,加大财政反哺粮食生产的力度。自2002年试点到2003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反哺粮食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坚持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购买农具补贴的财政支持政策。仅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三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正是这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现了近5年连续增产的可喜局面,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285亿公斤。由此可见,财政支持政策与保障粮食生产息息相关,财政支持政策明显向粮食生产环节倾斜,是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演变中最富时代特征的一个亮点。

(二)认清政策金融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特殊功能

农村政策性金融对现代农业发挥诱导性支持,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现代农业上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以下两种其他资金无法达到的功能。

1.积极诱导和示范功能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并不能满足全部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要求,因此要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诱导性和示范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首先倡导性地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放,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随之进行投资,对现代农业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形成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商业性投资趋向的倡导和诱导功能。

2.逆向选择与补充辅助功能

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低于市场贷款利率的优惠贷款方式,向难以得到商业性金融机构或合作性金融机构贷款的农业项目提供贷款,弥补商业性金融资金不足导致的农业项目“债务性缺口”,通过这种反向选择起到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这种补充作用是政策性金融适应商业性金融的结果,但是对于这种反向选择或逆向选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市场的选择,也不能理解为完全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

(三)认识村镇银行在支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

针对农村金融困境,国家银监会2006年底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始了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思路,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而被认可,随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2月,银监会已累计批准22家村镇银行新机构开业。中国银监会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所确定的概念,即“村镇银行是指经银监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一级法人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一般要按照商业化原则进行经营,追求利润,规避风险,要求可持续发展,这与一般的金融机构是一致的,但村镇银行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经营目标和经营特点方面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从其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二是作为村镇银行,本身具有地域优势,信贷风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对于其他的金融机构来说也能够较好地得到

解决,安全盈利的空间相对较大;三是村镇银行通常将本地区吸收的存款投入到本地区,能够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村镇银行开展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上具有优势,能够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进而实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

四、提升金融支持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一)从战略上认识政策金融支持粮食生产的重大意义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核心产区建设需要数额庞大的资金投入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河南省拟于2020年实现粮食增产150亿公斤目标,约占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增产目标的30%。据此测算,项目总投资1027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支持734亿元,占总投资的71%;河南省自筹220亿元,占21%,项目单位和群众自筹73亿元,占8%。在2008年一2012年五年期间投资675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支持485亿元,占近期投资的72%;河南省自筹138亿元,占20%,项目单位和群众自筹52亿元,占8%。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完全靠地方财政来筹措配套资金,显然有一定困难,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在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各类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但由于农业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利润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大,投资回收期长,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投资,个体农民又无力投资。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和效益覆盖成本的原则适时地介入这些风险相对较高但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既是内在要求,又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还具有倡导性职能作用,通过对核心产区建设的大量信贷投入,不断完善生产条件,进而增强其他金融机构、经济组织和个人的投资信心,使政策扶持项目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以推动更多社会资金投人“三农”领域。

(二)制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增加农业、粮食生产上的投入

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方向,一是乡、村的道路以及省道、国道及高速公路连接线等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提高高速公路、省道、国道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连通城乡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用于解决农村的人畜饮水、沼气工程、小型水库、池塘、小水电等真正使农民受益的项目,切实解决农民生存方面的问题。三是用于农村的公共医疗和卫生,建立农村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和保健体系,彻底解决农民看病难、医药费居高不下的状况,改善农民的健康保健状况。

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措施,农业科技的每次突破都会带动农业的长足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财政应加大农业科研教育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省农科院和农业大学在农业科研及农业教育方面的作用,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员,推动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同时,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投入。

财政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应主要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可提高300%。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整个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平均年限每提高一年的作用,可使GDP增加1%―1.5%。要加大国家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财政农业投入除规模问题外,还有资金使用结构和效益的问题,要不断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结构,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政府财政支出中,政府将有限的财力多用于消耗性支出,将很大一部分财力用于经济建设,用于公共部门的财力十分有限。今后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世贸组织农产品国内支持政策的原则,逐步扩大对农业事业性投入的比重,压缩对农业生产性投入的比重,注重对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农业病虫疫情防治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

(三)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转换农发行的“角色”定位、拓宽农发行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在巩固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从农业产后服务领域向产前、产中延伸;从面向农业生产服务逐步拓宽直至面向农村社会经济服务,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同时,要加强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合作,带动农村金融体系全面强化支农作用。

(四)充分调动原有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涉农贷款积极性

反思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行、信用社一直直接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在自身利益特别是内部人利益的诱导下,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农村经济主体贷款,只在农村吸收存款,把农村大量的资金转移到城市,导致农村广大经济主体因缺乏资金而无力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因此,政府必须担当起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任,真正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行全面的规划,充分调动原有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涉农贷款积极性,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要允许和鼓励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农民自发地建立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格局,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督促村镇银行履行服务“三农”职能

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是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为使村镇银行更好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目标,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与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基于村镇银行功能的特殊性,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考虑由农信社或农发行组建村镇银行,人民银行给予村镇银行相应的支农再贷款支持,并降低必要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必要的征信服务,扩大村镇银行资金实力;二是鉴于村镇银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人民银行应该放松村镇银行的利率管制,给予相应的利率浮动空间,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确定浮动利率,既保证村镇银行的生存又保证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功能的充分发挥;三是考虑到村镇银行初创阶段的资金压力和盈利能力,政府在税收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免收或少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对自愿在偏远山区、国家级贫困县等地设立村镇银行或营业网点的提供税收激励,如可以10年或15年内免收一切税收、对服务“三农”业绩显著的村镇银行提供税收返还或减免等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壮大;四是考虑到农业的弱质性和河南部分区县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出面组织、引导和鼓励相关保险机构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可以成立河南省农业政策性机构,专门为河南省农业发展服务,进而为村镇银行资金安全运行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凤霞.加大农村政策性金融对河南现代农业支持的路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