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7 18:08: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

篇(1)

一、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师的角色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和权威,教师负责知识的教授而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传统教学下,高中生物教师也是一种生物知识传递者的角色,通过对教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解使学生记住相关知识应对考试的要求。而对于一些争议问题教师也是知识的权威,课堂讨论往往以教师的总结和结论的给出结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负责知识的灌输而学生被动接受,很少有学生自己思维的表达,教师主导整个课堂的进程,通过学校的集体备课等形式实现学校范围内的教学的相对统一。

二、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而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起着引导、指导和参与的作用。因此新课标对于高中生物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首先,高中生物老师应以新课标为指导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且提倡学生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升等。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从新课标的内容和实践要求出发对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相应的更新和完善,并依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影响,明确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方向,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其次,新课标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以教材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教师便应该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了解,通过深入的阅读和知识结构的分析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实现对教材知识内容的重新构建,以此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还要分析其语言应用的特色以及编写思路等,尽量讲编者的思维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出引导学生思路的教学方案。当教师对教材内容充分掌握时才能更好的将书本知识以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传递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最后,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不仅仅是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也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为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高中生物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可以体现为教学方式、内容等的创新,只有当教师以创新思维来进行课堂教学时才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生物学科的发展动向,将新的学科发展融汇贯通到教学中。

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作用的实现便要教师对自己正确定位,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并且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实现新课标赋予高中生物教师的使命。

第一,教师应该认识到其在教学中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该角色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师应该从教学和研究的角度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的每个环节并勤于思考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研究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基于教学的思考而产生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教学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以优化的教学方式将自己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作用发挥好。

第二,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并进行反思。教学中的反思能够使教师更好的认识自己,能够更理智的审视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能。教师的角色反思会让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会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自己角色的同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更好的发挥自身角色的作用。教师可利用的资源不仅限于课内及教材内容,两者之外的以许多资源都是可以被引入到教学中。对于高中生物教师而言,便要结合教学实践的需求充分利用自然界、实验室等条件并且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其知识构架。并且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与教学的联系来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第四,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自己角色并充分发挥该种角色的作用。新课标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便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这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因此教师便要放下传统的权威,尊重学生的新思维和观点,为学生观点的表达和交流提供有效的平台,使学生们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教师又是引导者的角色,该种角色便要求教师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并将该种学习能力贯通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指导者便是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验操作等给与一定的指导、对于学生的疑惑进行相应的解答,为其思维的养成提供一种可行的路径等。当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三种角色的内涵和要求时,其教学行为也便得到规范,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目标也便易于实现。

参考文献

篇(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解决中学生物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生物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与学习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课程标准为标志的生物学新课程对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1.新课程下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

1.1实验数量大幅增加。

在新课标高中教材中实验数量与原来老教材相比大幅度增加, 比如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人教版2004年6月版)必修3个模块中设置了常规实验23个、探模拟实验8个、究实验7个、观察5个、调查7个、建构模型6个,等等[1]。从实验数量的变化上不难看出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1.2实验类型趋向多样化。

在新课程下生物学实验类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观察实验、探究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模拟实验、基本技能实验这五类实验上。实验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同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1.3实验内容大幅更新。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很多内容都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选择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比如《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怎样检测常见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日常生活中怎样酿制米酒和果酒?怎样制作腐乳”等很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实验。新课标倡导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学生具体需求自定实验探究内容,也可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师资水平,对某些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努力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保证至少2周能够开展一次生物学实验教学活动[2]。

1.4 探究性活动备受重视。

新课程下的生物学实验融入了探究性学习理念,过去的生物学实验课程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一般按部就班地操作。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熟悉实验的原理、步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改后,生物新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的数量比例明显降低,却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探究温度对真菌生活的影响”等实验。

在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给当前的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中学生物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急需提高。高师院校生物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因此,如何提高准生物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已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师生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针对我院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同类高师院校提供借鉴。

2.建议

2.1开设专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课程。

调査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课程是培养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十分重要且非常有效的途径[3]。该课程是一门系统研究中学生物实验的教学原理、内容、方法、策略和技术支持,以及设计与改进生物实验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学科性。这门课程区别于植物学实验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和动物学实验课等,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师范生形成和建构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技能;其以师范生已掌握的中学生物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为基础,重点在于如何有效提高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水平。本课程让师范生不仅会做实验,还会分析实验,钻研实验,从而反思实验,最终能设计实验。

2.2让师范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

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会做实验,还会准备实验。在实验准备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仪器和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实验材料的特性,因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选择容易得到、且能够达到同样实验效果的材料。所以,我们应让师范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这样可以为师范生走上中学生物学教师这个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中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熟练地操作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进行的实验,这就对老师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考验。而通过调查发现作为准教师的生物专业师范生较少接触中学生实验,对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中学生物学实验不够熟悉且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在已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的基础上,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走进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训练,以此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2.4以合作学习为手段,提高师范生的相关实验技能。

在模拟中学实验课堂教学及开展自主设计实验的教学中, 可以将师范生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从高中生物教材中选择不同的课题进行教学实践,主要实践内容包括对实验教学的设计;实验前的准备、预实验;实验讲授和评价反馈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教学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徐作英,赵广宇.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生物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篇(3)

经过多年的实践,高考命题已经相当成熟和稳定,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难度比较平稳,紧扣考试说明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生物试题命制立足于考纲和课标标准,较为全面地考查课标标准和考试说明中所列知识点,各教材内容所占比例较为稳定。分子与细胞、稳态与环境考点始终占分值较大,遗传与进化考点分值稍小(表2),难度基本稳定,尤其是2012年,突出了稳态与环境模块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了对基础知识与理论的考查。选修模块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大,但难度小,多数都是从教材知识直接引为答案。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39题植物组织培养,40题的基因工程。

2.知识考查注重基础,重主干

生物试题共有6道单项选择题、4道必考非选择题、2道选考非选择题,共12道题目。试题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又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试说明中||类要求的基础知识。

试题中找不到偏题、怪题,但基础题却屡见不鲜。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试题命制主要来自必修1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中的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必修2的遗传基本规律及变式应用,必修3的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神经与体液调节、免疫、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修1的植物细胞工程、微生物的培养。选修3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这些知识是历年重点和高频考点。如:2012年生物试题的1、5、31题等,都是平时的重点。

3.能力考查全面到位,立意新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设计特别强调“以能力立意”,试题的素材来源于“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具有新情境的新材料”,也就是说,高考以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为依据,所考查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但编制试题所用的素材或背景不一定来源于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设问也不拘泥于大纲,不要求考生单纯地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知识的应用比知识的再认和再现是更高一级的认知水平,所以,加大能力考查力度,就可以通过考查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

对识图、析图及绘图能力的考查,是考纲中能力要求之一,是“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体现。通过图表、图形、实验探究等考查能力的试题来使考生的分数拉开差距,体现选拔性。因此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创新题(识图、析图、绘图、图文转换等),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多项能力。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非选择第29题以玉米种子萌发为命题材料,考查考生析图和图文转化能力。31题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素养考查处处体现,关注高

“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力求促进考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考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考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学实验题目是考查考生探究性分析问题能力的最佳载体。三年实验题目平均分值超过总分的20%,其中2010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4%以上,这些实验题立足于教材,实验情境在教材中能找到原型,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如2012年选择题第5题,以胚芽鞘的向光性为基础,注重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分析和推理能力。

5.关注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命题情景及考查知识点与生产、生活、人类腱康和环境保护的联系更紧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考查知识的切入点主要是联系人体健康、生活、生产等,并关注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生物科学新进展即注重紧密联系实际。例如:生态热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温室效应等);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人造生命);国内大事(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干细胞技术、航天生物学);人类健康热点(H1N1、艾滋病、糖尿病、肥胖症、甲型流感、癌症)等。

1.试题整体上应体现稳定、基础、能力等特点

由于考纲基本相同,所命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命题范围、考点分布等总体上也应该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有新的突破的话,应该不是知识难度的突破,而是命题情境和命题角度的突破,是基础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的突破。

2.突出主干知识,加强学科内综合

尽管近三年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较厂,但试卷的分值没有平均分配到各个章节,而是主要分布在细胞、新陈代谢与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重点章节,这些章节的分值与平时教学的课时分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有关细胞、代谢、遗传、调节与免疫、实验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仍将是今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

3.注重图形、图表、曲线等的考查

图形、图表、曲线等能够形象地表达生物学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过程,能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因此,图形、图表、曲线题的数量和分值有可能会增加。题型会越来越全面,如曲线图、结构图、示意图、模式图、柱形图、数据表格等多种形式,通过读图、识图、识曲线、绘曲线、读表等形式考查考生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

4.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实验的考查力度还会加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2013年,高考生物实验部分的考查角度:考查考生的表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或修改,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探究课题以及用图形、图表处理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探究性试题能较好地体现能力要求,并且有良好的开放性等特点,这将会是今后试题命制的重要方向。

进入5月,高考也已经开始第三轮复习了。在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大部分考生已经做了很多各类练习题,可还是有不少考生觉得自己的生物成绩仍不是很理想,不知道这一阶段怎么复习才可以把成绩提高的更多,有的考生还产生了畏惧情绪,心理压力很重。其实,只要在最后的复习中调整好心态,做到下面几点,就一定可以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1.回归课本,梳理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

2.错题再看,查漏补缺。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加强记忆,澄清概念。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来说,仅有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够的,考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考生一定要注意记牢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结论。

4.选做真题,提高技巧。在冲刺阶段,大家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作模拟卷的关系。两类试卷相比,前者由专家命题,较有科学性;前者答案紧扣题意,应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后者科学性较差。如客观题:前者难度适中,规范性强,后者或过难或过易,不一定都非常规范。主观题:前者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后者有的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后者有的过于庞杂,主次不分、有的扣题不紧且有疏漏。这一阶段,考生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但应该选做一些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