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7 18:08: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发展措施

篇(1)

目前,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农业产品跟农业产业,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效益。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经营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企业化管理的实施;区域化布局以及加工系列化灯。多种因素包括农科教、农工商、产供销等。这样一来,在一体化经营体系的前提下,就可以做使我国农业逐渐走向与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一系列有效的自我调节、约束、积累以及发展。并且还可以促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得到强化,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促使农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程度的提升,最后满足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1.新时期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趋势

在农业产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也将会朝着几个方面发展:

1.1现代化发展

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也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2信息化发展

农业产业经济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也不断地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农业产业经济来说也必将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农业产业经济当中,不但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农业产业经济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还能够提高农业技术的信息交换,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

1.3生产化发展

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生产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合作政策出台之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利益政策所连接起来的农业产业经济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对于农业中的农产品生产也逐步走向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生产化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问题

2.1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还使用传统形式进行生产,几乎没有引进新品种以及新技术。对于农业市场信息掌握力度不够,在实际过程中,整个农业生产还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其劳动形式也是处于传统的状态:高投入,劳动密集型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农民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只有少部分农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产品价格因素非常低,所以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很难形成特色产业发展。

2.2龙头企业规模有待扩大,带动性明显缺乏

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设立龙头农业产业,就连现有的龙头农业企业数量也非常少,规模非常小。并且在经营过程中,发展慢,带动性差。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是没有进步,导致企业自身效益就非常的低,没有在实际过程中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导致大企业家的魄力明显缺少,最后可能会被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抛弃。

2.3没有紧密结合生产基地跟市场活动

在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还需要有一个适销对路的市场,两者缺一不可。农业产业是否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是否有效连接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想要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的有效连接,就要设置相应的连接纽带,最为常用的是专业合作组织跟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更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市场中集中带入群众生产的产品。因为市场是不稳定的,如果采取传统的形式,也就是说,一家一户的农民进入市场,风险非常大且市场成本非常高,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且冲击着群众未来的农产品生产工作。

3.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措施分析

3.1鼓励农头企业建设发展,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增加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那部分有实力的公司以及有新技术的公司大力引进农业发展领域。实现龙头企业的构建发展。并且还需要实现现有的龙头企业的巩固壮大,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对于那部分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跟培育,从根本上提升这部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在市场中,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跟辐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构建,例如: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_产业项目大发展。并且跟当地农业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一部分农字号龙头企业积极引入建设,这部分龙头企业实力非常强,带动能力也非常强。例如:山东省微山县留庄镇,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就采取了上述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对于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来说,这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的有效案例。在实际过程中,这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以下运行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企业本身在收购湖产品的过程中,以一个高于同时间市场的价格完成基地农户农产品的统一收购。这样一来周边万余户农户。在2013年,北京睿特环有机农产品开发项目被有效引入,实现了有机水稻种植产业的积极推进。以示范园区为中心,实现农业高品位,高效益发展的有效带动,这一项支柱产业,将会促使农业增效跟农民增收。

3.2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工业化理念为基础

在实际过程中,想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农业自身发展,那么想要实现现代化农业就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农业生产想要进入大市场环境,并且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分工,就需要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想要实现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想尽办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且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以及新技能,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效现代化,同时还可以促使农副产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提升农业效益,实现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最大程度提升。并且还需要支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走向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要扩大国际市场参与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3.3做好基础工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的有效优化

在实际过程中,如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缺乏,并且还存在特色优质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这部分主要生产基地跟生产区,实现相关水利工程的全面加强跟有效完善,例如:引水、蓄水、提水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善排涝工程,并且促使防汛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推广大棚栽培技术,引进使用地膜覆盖设备,实施有效的设备栽培技术。如果条件允许,就是要将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大力推广使用。实现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发展。

3.4优化农业产业经济中的产业结构

传统的农业产业经济管理更加侧重于对农产品生产水平进行管理,这也导致一味地侧重与农产品的生产水而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使农民在进行农业工作时丧失了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经济中产业的机构进行一定的优化,努力发展出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机构。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寻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利用其优势来扩大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农业生产还需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在农产品的销售中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农业经营者与生产者需要积极探索农产品的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产品仓储、保鲜、运输以及包装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项技术,并通过培养农产品深加工领头企业的方式来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才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使农业得到稳步的发展。

3.5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的投资力度,一方面能够增加农业技术的效果,防止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能够推进农业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质量,改善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农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政府还需要重视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并普及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技术,使农业产业发展能够与信息化技术形成有机的融合,加快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过程中,也使得农业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出了许多新农业的新景象。而对于农业产业经济管理,一直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手段来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以此来提高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如何在实际过程中强化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起点问题:首先,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导致整个农业生产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迫切需要引进新品种跟使用新技术来促使整个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生产形式。其次,是农业生产龙头企业规模非常小,带动性不强,所以需要政府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实现大力发展,带动农业生产活动。最后,是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之间的脱节。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跟一个合适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环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所以需要发挥市场媒介作用,降低风险跟市场成本,鼓励农民生产,从根本上强化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茂松.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分析[J].湖湘论坛,2004(05):77-79.

[2]武艳茹.浅谈凉城县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基层农技推广,2017,5(02):54-56.

[3]周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7(01):23-24.

[4]张俊飚,程琳琳,何可.中国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7,2(02):36-51.

篇(2)

如何深化发展,是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点,也是步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平稳发展的关键。在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中,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充分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效,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肯定。但是,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正日益凸显,深化发展的思考题持续发酵,构建绿色经济发展理念,推进绿色经济的战略性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存在诸多的发展困境,困境背后的症结所在,强调深化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立足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困境,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如何深化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困境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依靠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型,显然无法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达沃斯的“环境可持续指数”报告中,中国在全球排位133位(全球144个国家(地区)),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就是,资源开发、环境污染都处于超负荷状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日益突显。我国地域辽、资源丰富,但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基数、有着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窘境。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PM2.5值爆表”,“北京被雾霾笼罩”……,这些环境问题成为热搜词。转移、停产、限行等措施相继出台,“人心惶惶”的环境问题被点燃。

因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症结,绿色经济发展的推进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增速的高,带来的不应是污染的高排放、也不能是能源的高消耗,而是高效、洁净的经济体系,这才符合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党的十报告中,“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共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虽然我国在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之上,做了诸多的努力,但发展的困境依据存在。首先,我国资源丰富,但能源资源的空间布局呈现出“双重性”不平衡,绿色经济的发展成本过高。绿色经济发展还是过于依赖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供应格局,仍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因此,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尚未完全体现,转变能源供应格局,走清洁、新型能源之路的困境仍然存在;其次,绿色经济单靠政府一方参与,显然无法形成有效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恰恰就是政府“一肩挑”,而企业、个人鲜有参与,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未能充分体现。于是乎出现,国家大力倡导并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而企业、个人无动于衷,基于利益的考虑,高烟囱、暗流排放等问题依据十分严重。这就说,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面临参与面狭窄、政府单打独斗的困境;再次,经济要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但要实现传统粗放型经济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如何实现平稳状态下的过渡,依旧是绿色经济无法回避,也需要有待进一步克服的重要问题。

二、深化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策略

当前,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在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出现。但相比于国外,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困境构成,有着中国的国情因素,有着改革发展大背景下的因素影响。因此,实现绿色经济的稳步推进,是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必然举措。绿色经济的发展,应走友好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打造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建立绿色经济长效发展机制,形成发展合力,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

首先,立足基本国情,把握经济发展方向。绿色经济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战略发展选择。因此,发展的基础点在于牢牢立足基本国情,把绿色经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为绿色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其功劳,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充分立足基本国情,强化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通过减轻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在绿色产业上的投入力度空前。国家用于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建设的4万亿元投资,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打造了发展的道路,让绿色经济发展的方向更加明朗、灿烂。

其次,借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转型。步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经济,如何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关键还是在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激活产业经济活力。为此,绿色经济的转型发展,应借力于此次的产业结构升级,在资源节约、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1)逐步解决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资源问题,提高清洁、高效能源在产业发展中的供给比重,进而转变当前以煤炭消耗为主体的能源供应格局;(2)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新能源的发展,着力打造“绿色产业”,进而形成绿色经济产业带;(3)倡导绿色经济发展,在行政管理、政策导向上,部署更加全面发展的绿色经济。不仅是政府,还有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都应积极参与,将绿色经济的“蛋糕”做大,让绿色经济发展的惠及每一个人,将绿色经济发展成为一种共识,更是一种责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是一个过程,现有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不可能让绿色发展一蹴而就。因此,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在所难免,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措施,深化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何新安.河源市绿色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07).

篇(3)

(一)存在问题

《决定》是指导新时期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实施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决定》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决定》提出加强地质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地质勘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地质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地勘单位的改革。加强地质工作的主体应该是地质勘查单位。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好地勘行业管理职责,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方针政策,依法规范地质勘查行业准人,引导、监督和检查地质勘查单位实施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另一方面,地质勘查单位要发挥好人才、技术设备手段、已掌握的地质资料等组合优势,认真履行好实施地质矿产勘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职责;组织实施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完成全省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应急调查、地质环境监测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服务;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实现事企分体运行。由于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地矿改革存在诸多不适应我省社会与经济发展与地质有关的主要问题:

1.地质矿产勘查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矿产资源的保障涉及国家安全,地质科学研究与地质工作程度不高,保障程度不够。如饮水安全、地热资源勘测查与开发利用、地学旅游资源调查、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

2.生态、城市及矿山环境治理方面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西电东送”、交通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一批重大工程、矿山建设安全与生态保护、地下水污染治理都需要作大量地质调查工作。

3.地质灾害预报与环境监渊方面贵州省地处高原斜坡地带,又为岩溶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突发性地质灾害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测未来新的地质灾害预报与环境监测工作任务将不断增加。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一层次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决定》要求,转变观念,促进改革。

1.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完成“厅管政务,局管事务”的目标

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组织机构,切实履行职责①在省政府的层次上,首先要明确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方向。关于几家省级地勘单位改革重组问题,鉴于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勘局等主要地质勘查单位在20。。年前后才分别下放省政府管理,时间比较短,各项管理工作正在规范。这三个单位队伍大,内部管理、队伍结构等存在较大差异,除共性问题外,个性问题还比较多。重组改革是方向,但进程过急,势必会影响到队伍的稳定。建议在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上,应稳妥推进。各局完成内部改革后,再适时推进此项工作。②全局干部职工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同主动稳妥推进内部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体制。把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其核心就是将投资主体、运行机制和队伍分开。对于地方地勘队伍而言,改革的一个难点就是很难把现有队伍分成两支性质不同的队伍,即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与商业性矿产勘查队伍。按公益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原则,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需要人员精干并相对稳定、装备精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调查与科研相结合,能担当重大战略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同样,商业性矿产勘查队伍也需要一支适应全球化竞争、能在市场中立足的队伍。在一个地质勘查局范围内,如果专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公益性地质队伍,并从地质勘查局分离出去,而把非骨干人员、甚至家属留给商业性地勘队伍,很难想象这支队伍还能闯市场。由于人才资源是地质工作最主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离过程中,要想从原有队伍中分离出两支都是“精英”的队伍,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建议地勘单位改革的原则为: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改革途径,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推进、逐步深人、择机到位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激发活力,促进地勘事业发展。因此,对地勘单位内部改革应先做好定位,分类进行指导,强化公益性事业职能,稳步推进准公益性企业职能,渐进过渡,最终实现事企分体运行。

二、组织的环境

(一)存在问题从制度的第二层次分析,面对竞争与地矿改革的制度环境极待改善.(l)政府规划指导不力。统一协调布局差,造成部门之间相互封锁、力量分散、工作重复,超前意识不够。

(2)投人保障不足,勘查资金短缺。总体_L看从“八五”至“十五”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总的勘查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新的资源地的发现和已发现的资源地工作程度的提高。

(3)政府监管不力。实施《矿产资源法》管理不到位,矿业权是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问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可归结为四种基本权利,即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在一个资源不稀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但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是一个资源十分稀缺的环境,每个人的自利行为都要受到资源的约束。如果不对人们获取资源的竞争条件和方式作出具体的规定,亦即设定产权安排,就会发生争夺稀缺资源的利益冲突,以产权界定为前提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产权制度对资源使用决策的动机有重要影响,并因此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对矿业权产权保护不力,最明显的是矿业权的申办程序,其过程存在“权力寻租”的漏洞,干扰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展市场的健康成长。

(4)政事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体制不顺,权责不明,不利于地质工作的加强。

(5)改革成本不足。地勘单位有很多长期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对策建议从制度的第二层次看,要落实地勘单位改革政策。1999年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后,〔1999〕37号文、[2003〕76号出台了许多支持地勘队伍改革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部分得到了落实,但是,为进一步支持地勘单位的发展,还需落实的政策有:

(l)按照《决定》精神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切实实行政事分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工作投资体制。①按照“十一五”计划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在用好中央财政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各类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加大投人,解决事关民生的基础地质研究和调查工作。②改革一家独营,形成多元(国有、民营、国外及混合型)投资格局。③设立专项基金,保障重点投人。主要设立“风险地质勘查专项基金”,严格审批和筛选对地勘单位自身发展有利的矿产勘查项目,用于地质勘查前期投人,建立风险地质勘查经费补偿机制,加强矿产地质工作,为矿业开发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④保障风险收益,形成风险投资机制。

(3)财税等政策支持。

(4)加强监督、规范市场,扩大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领域开放。

(5)解决历史欠账,促进改革发展。

三、组织治理机制

(一)存在问题

从制度的第三层次分析,我局从治理体制机制方面要大胆改革。(1)事企分离的改革任重道远。这涉及职工的思想观念、改革成本、改革的配套措施,需要创造条件循序渐进推进。(2)地勘事业拨款严重不足。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三层次看,我局要着力用好政策,夯实基础,,推进改革。(1)争取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人支持,突出重点,统筹部署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建议按照《决定》精神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突出重点,统筹部署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重点突出以煤与煤层气、铝土矿、金、锰、磷矿、重晶石、硫铁矿、水泥原料、新型用途非金属等矿产的勘查工作。(2)归口省国土资源厅管理,做好政府部门的技术支撑。(3)地勘单位改革原则。“总的原则是改革要符合‘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大目标,而且使这支队伍(地勘队伍)更具活力。”①我省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问题多,要实现生态立省的战略目标,达到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除现在有关部门开展的有关工作外,需要地质工作进一步出力。无论是改善饮水条件、防治地方性疾病、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对能源原材料的需要,还是开展国土整治,恢复矿山环境,治理地面塌陷,都需要地质工作提供服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现有地勘单位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决定》要求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必须落实政策措施,必须给足改革成本,必须解决好地质勘查单位的后顾之忧,只强调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不落实好有关的政策措施,是不符合《决定》精神的。②自1999年地勘队伍体制改革以来,[1999〕37号、〔2001〕2号、[2003〕76号3个文件已经明确给予地勘单位改革的扶持政策共12条,但在我省尚未全面落实到位。我局希望,除原12条政策在我省应尽快全面落实兑现外,在我省落实《决定》中,既要要求地勘单位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又要体现出对现有地勘单位给予关心、扶持的意见,达到《决定》和曾培炎副总理要求的“总的原则是改革要符合‘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大目标,而且使这支队伍(地勘队伍)要具活力”的目的。(4)地勘单位改革的定位。①地勘单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全省地勘行业统一构建为一个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事业单位,作为我省资源环境保障工作的技术支撑,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改革过程。“十一五”期间各地勘局主要进行内部资源整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类管理的要求,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发展地质经济,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地勘单位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工资缺口较大,住房、基地建设、福利等历史欠账较多,技术设备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需要把以上问题逐步解决后,方可实现改革的目标。②局改革定位。局机关定位为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地质调查院、地质科研所、环境总站、实验室、地质学校定位为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国家及省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地质队定位为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和部分社会性地质工作。局属公司及野外地勘单位多种经营实体对外创收,弥补地勘经费的不足,最终改造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鉴于上述情况,地勘行业局机关应列人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③今后改革的主要工作。一是建实建强纯社会公益性地勘队伍。《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实施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地质教育。大力发展地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推进地质科技进步。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长期观测站网等科技平台建设。”“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建实建强纯社会公益性地勘队伍(地调院、实验室、环境总站、地质学校)。二是适时推进准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地质队伍以资质为纽带,以区域相近、产业相似进行整合重组,使其资质、人员、工作性质、工作覆盖范围、竞争能力等适应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需要,满足我省资源环境保障工程各项工作的需要。目前地勘单位改革仅在管理形式上完成了从部管划归省管的管理体制的转变,在人财物整合,组织结构制度改革,投人机制等深层次改革方面并没有大的突破,延续着部管模式。地质工作已纳人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但省财政投人基础地质工作经费不足,属地化以来,局主要是抓住资源开发的机遇发展经济,解决了部分职工历史欠账,实现再就业,稳定职工队伍,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质工作,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贯彻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方针,按照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地勘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稳步推进,要避免脱离省情和地勘单位实情搞改革,又要避免畏难情绪止步不前。由于我省的省情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为特点的省份、从全国各省各兄弟地勘单位来看,我省人才实力不足,经济发展落后,从我省事业单位来看,地勘单位历史负担较重,历史欠账较多,因此,地勘单位的改革要比兄弟地勘单位和省内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要慢半拍为宜。总之,地勘单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健全,政策环境改善的条件下逐步推进。通过不断精简队伍,把地勘单位改造为一支地质事业技术支撑单位,剥离商业性地质队伍和其他经营性实体,实现事企分离。

四、组织资源脆笠

(一)存在问题

从制度的第四层次分析,我局要改善内部资源配置。(1)地勘单位事企不分。(2)目前贵州地矿局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才总量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二是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凸现和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均衡,制约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引进和留住人才面临挑战。在当前的地勘市场中,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地质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偏低,时有人才流失的现象.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还面临较大的挑战。四是培训的软、硬件急需改善,培训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3)地勘单位历史包袱沉重,管理成本高。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四层次看,我局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1)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工作分体运行。从200。年开始,由于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除国家外,社会对地质矿产、地质环境的投人增加,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逐步建立。野外地勘单位在从事公益性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工作之外,也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促进地勘工作的发展,国家提出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的体制。这是大势所趋,应积极稳妥推进,这有利于地调院、环境监察院、实验室、地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顺应国家改革的潮流,通过重组改造,打造有竞争实力的商业性地质队伍。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产品的,非公共产品应由企业提供,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在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由一个权威(组织领导者)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科斯分析了企业相对于市场(价格机制)具有成本优势的原因:一是因为企业存在减少了签约数量。二是企业可以以低于它替代的市场交易的价格得到生产要素(否则要素交易将重新回到公开市场)。三是企业契约关系的特性在于,生产要素通过签约获得一定的报酬(固定或浮动的)并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企业家在限定的范围内,利用其权力在不确定环境中将生产要素配置到“最优”的用途。由此可见,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是在利用价格配置资源存在较高交易费用时对价格机制的替费用和企业组织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可以配置的资源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的边界)。当追加的交易由企业家组织时,企业就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会变小。这对我局规划事、企业单位的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追求满意”而不是最优化,仅限于停留在某些较好解决方法,而不是继续寻找最好的方法。简言之,人类倾向于追求“满意”水平,往往“设定”一个渴望程度进行探索,直到发现了满足渴望程度标准的办法,选择该办法,从而解决了问题并制定了决策。这有助于我局设计事、企分离的办法、条件和时机。集体行动的选择标准是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率是考虑经济成果的大小,公平是考虑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间如何分割。公平、道德、平等、正义、分配等作为一个社会可能追求的意愿目标,都属于公平这一标准。当效率和公平这两个标准在某一议题上不能在相同方向起作用时,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基于其他人可以接受或拒绝的明确标准,判明我们的建议。有效率可能不公平,公平的也许无效率。因而,在集体选择中,必须经常进行效率和公平的取舍。明确标准和进行取舍这两种活动,有助于集体选择。要有一些手段能对选择结果进行评价和判定。一般而言,集体选择的标准具有模糊而非清晰、暗含而非明显、多重而非单一的特点。经济学家已发展了净经济价值的思想,即商品和劳务提供给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货币价值量,以此作为进行比较效率的统一尺度,最有效率的行动是能够导致净福利最大化增长的行动。这有助于我们判断改革成败。

(2)积极推进地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作出了修正,对人的行为内涵作了一些新的分析和假定。可归结为三点假定:一是人的行为动机的双重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物质财富预期,另一方面又追求精神财富预期。二是人的有限理性。这一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有限理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客观上看,环境是复杂的,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从主观上看,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即心智有限。三是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指人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意思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甚至不择手段以便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这有助于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行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按照“定编、定责、定岗”的办法设定岗位,岗变薪变,一人多岗,发放岗位绩效工资。按照两低于原则,即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切实贯彻按贡献大小领取报酬,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处理好分配与效益、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建立适应地勘经济的人事人才管理模式。①继续围绕我局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人才结构调整,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②建立激励人才和广揽人才的新机制,完善人才竞争和选拔激励机制,建立人才评价机制。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创造有利于实现人才价值的有利环境。④突出培养创新人才,建立起人才创新的培训体系。造就一批既有科研能力,又有管理才干,敢于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地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带头人;要培养一批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又有市场头脑的经营管理人才。对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型人才实行动态管理,以中青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形成我局高级人才队伍。⑤建立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允许系统内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合理流动,高级专家可实行延退政策,鼓励已经退休的老专家进行二次创业,发挥退休人员的作用,继续为单位作贡献。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人才培训和引进等各项工作。根据贵州局的实际,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主要围绕地质勘查、工勘施工和矿业开发,加大人员结构调整力度,以实现地质找矿突破,推进矿业开发,构建和谐地矿的目标。

篇(4)

1海原县七营镇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特色经济特色不明显,产销结构不完善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发展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是促进当地农业经济进步的必要措施。在七营镇的农业发展中,枸杞、葵花、西瓜及养殖业都作为提高当地农户收入的必要手段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市场信息的不够通畅和及时获得,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通畅,导致农户在种植、养殖上容易盲目跟风。结果造成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售困难,难以以商品的形式转化为货币,这样就严重打击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农户经济条件有限,难以承受农产品积压和低价销售所带来的损失,这样就对农户脱贫致富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作用。

1.2分散的家庭农业土地经营机制

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施行,曾经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粮食的的自给自足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改革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分散的农业土地经营模式就难以适应市场化的农业经济。

1.3分散的土地经营机制,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目前七营镇的土地所有制是的分散的土地所有权,全乡镇的土地所有权都分散在广大农户手中,这样分散的土地所有权,使得农户各自经营,盲目种植,种植规模小而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1.4分散随意的种植模式,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在当前的土地经营机制下,农户在解决基本的温饱之后,难以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由于小而全的种植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需要规模性的农业生产,这就大大挫伤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在市场化的农业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科技难以推广,都对七营镇的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滞后作用。

2推动七营镇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措施

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农业发展趋势

在当前七营镇农业经济发展中,个别农副产品出现滞销情况,这并不是这些农副产品过剩,而是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难以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高的需求,从而产生的相对过剩。要解决这种农副产品过剩现象,就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优质高效的水准,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生产出健康的农副产品。还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绿色健康食品。

2.2建立新型农业发展结构

2.2.1建立企业经营模式

在组建龙头企业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一是在项目选择上,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眼于群众参与面大、资源支撑面广、受益面宽的品种;二是在产品结构上,把名优产品、新产品作为重点,科技含量要高、市场潜力要大,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尽量避免小而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形成专业批量生产;三是在组织形式上,提倡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四是在利益分配上,引导龙头企业通过预付定金、提供信用贷款、赊销种苗和饲料、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或采取联营、、反利、股份分红等分红形式,处理好与农户的关系,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2.2.2加大农业投资

农业产业化具有集约型、高投入、高产出的特征,需要采取一定的配套政策措施加以扶持。特别是搞好产品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还要培养农民的投资意识,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组建几个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在集体与农户、工商企业与村、户之间通过股份合作的关系,扩大资金规模,增强竞争力、分散风险,以达到利益相关、互利双盈的目的,使之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篇(5)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尤其是出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此次经济危机而生发的国外市场的变动使我们意识到,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缺乏灵活性、多样性,甚至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一旦国外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中国的多数企业就会面临着产品滞销、工厂停产甚至破产倒闭、工人下岗失业的危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因此商品以及服务的国内市场是庞大且有巨大潜力的。在当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效拉动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将成为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一条必由之路。当下国内扩大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法减小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城乡、行业以及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收入差距过大又是多数人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重要原因,少数富人的消费毕竟有限,此种情况长期存在便不能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减少税收、藏富于民,是有效拉动内需的另一途径。富民才能强国,中国的税收体制面临必要的改革,税种过多、税率过高、税负过重始终是困扰中国老百姓的重要问题,而分步骤适度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家庭为单位征收,尽量做到公正公平、藏富于民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步骤。再次,控制房价等生活消费品价格、保持物价稳定。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适度的物价上涨是必要的,但如若物价的增长或通货膨胀超越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会反过来抑制消费需求。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已经成为加重老百姓生活负担、干扰物价稳定甚至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加大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物价体系等方式,降低人们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让人们放心消费、大胆消费,有效拉动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开发新能源

当今世界面临着能源安全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能源的供应,还包括能源需求、价格、运输、使用以及环境在内的一系列风险和威胁。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无论在开发还是使用上都面临着诸多制约。如传统能源多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存量有限,按照目前的消耗量,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至多维持一百多年。一旦找不到来源突破口,便会出现供需矛盾,由此引发地区争端,甚至爆发战争,引发全球性的能源灾难。另外,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也与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无关联。臭氧层急剧损耗、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有害化学品污染,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都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一问题又是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关键性命题。中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则更为严峻,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在中国都是极其短缺的能源,石油需求量的猛增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构性矛盾正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最大威胁和问题。因此,产业调整势在必行。2009年以来,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逐步启动了对国内几大行业的调整发展规划。作为重点产业的汽车工业规划决定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逐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亦会通过补贴资金的方式,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的示范推广。钢铁产业则提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确定了今后三年的三大重点任务,即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应用带发展,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等。此次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适时之举。调整国内产业结构,首先要改变部分行业发展散乱的局面,如汽车产业和钢铁企业,都明显存在着布局无序的现象,这对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其次,产业需要升级和优化,低碳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能源的高消耗,这种状况必然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逐步改进。最后是加强科技研发的投入,逐步改变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的高度依赖局面,争夺国际新能源开发的主导权。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低碳经济

篇(6)

物流业和展览业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在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已渐渐成熟。物流业已渗透到我们衣食住行中,各种实物的运输几乎都离不开这种企业传递。展览由于其自身的特征,为进入展览的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空间和新的机遇。所谓展览物流,是为满足展览的特殊需要,由展览活动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将与展览相关的物品及展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再经过会展中转流向购买者或是展览结束后再将展览相关物品及展品从展览地运回的过程。与一般企业的物流体系相比,展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展览物流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服务的专业性

展览活动本身的特点要求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的展览物流服务商,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要提供全程的专业化服务而不简单是运输和仓储等业务,面对不同参展商,制定专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2.物流手段的多样性

不同地域和类型的展览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展品及展览所需物品的特性上差异较大,多样的物流手段是重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展品需要不同工具确保展品安全性,不同区域和范围的展览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也有较大的差异性。3.展览物流的双向性从展览过程看出,现代展览无论国际展览还是国内展览,参展商的目的地是展览场馆所在地,展览结束后参展物品甚至是展览临时场馆可能还会到达第三国或地区参加展览,最终返回参展商所在国或地区。由此可见,展览物流具有双向物流的性质,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积累经验,从而使整个运输过程更流畅更便捷。

二、展览物流经济的发展——从“空缺”到有意识地“走入”

伴随着我国展览业的快速发展,展览物流在各种展览中初见雏形,展览物流的经济效益也日趋明显。更多的物流企业关注到这个具有光明前景的特殊领域,展览物流经济也经历从“空缺”到“走入”展览业的过程。虽然展览物流经济已经得到了相应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小型展览所采取的物流模式,仍多是传统的展览物流模式,即各参展商携带自己的物流服务商单独运作。这种模式因参展商的唯一性,物流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单位物流成本较高,参展商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服务。随着展览业管理的日渐成熟,形成由展览主办方指定的唯一展览物流企业,各参展商将需运送品统一至主办方进行统一安排,这种物流模式可以增强展览协调性也大大减低了物流成本。众多物流企业看到了这块经济的蛋糕,但想成为展览物流业的专业服务商,却面临着巨大挑战,与国际先进展览物流服务企业相比我国展览物流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展览物流经济的核心思想——服务与利益共存

展览物流的出发点是为现代展览业提供专业的全方位服务,并从中获取相应利润,其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服务与利益共存”。服务——由于展览是一种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交流展示活动,通常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特征。因此展览物流的服务性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物流经济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它已经成为一个展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利益——展览为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但怎样才能让物流企业从中获得更大经济利益,这便要求物流企业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成为展览中唯一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带来了更大利益空间,挑战要求物流业跟上展览需求的脚步,使企业本身更强大。

四、展览物流经济发展对策

1.物流企业打造自身的品牌效应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明确的品牌定位,物流企业尤其如此。展览物流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一个物流企业要在展览物流市场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握这个行业的特性,针对特殊客户需求,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打造出自身的品牌,利用品牌去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提高展览物流服务和管理水平

篇(7)

2、继续下放登记权限。全面委托基层工商所办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各类注册登记业务,方便业主就近办理注册登记事务。

3、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对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允许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提供即时办结的高效率名称预先核准服务。

4、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控股子公司3个,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4000万元的,允许依法申请设立企业集团。对符合区域布局、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且是农业产业的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和集团母公司,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500万元人民币,控股子公司3个,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的,可以申请设立集团。

5、积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刚施行为契机,运用登记事务助导制,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引导以多种利益联结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企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6、简化台湾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和身份证明手续。台资企业和台湾居民,视同大陆的企业和自然人申办各种类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台湾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可凭其所在地真实有效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办理登记;属于在中国大陆境外第三地投资设立的台资企业来投资的,凭第三地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即可免予提交主体资格证明的公证和认证。

二、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投资软环境

8、开展“合同帮企”活动。加大合同法律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合同法律法规知识和履行合同的自觉性。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审查规范合同。发挥工商合同调解职能,及时调解企业合同纷争。开展诚信经营活动,积极引导、推出一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对区政府重点扶植、有一定产业规模的企业和对台小额贸易企业,重点帮扶、培育诚信品牌,尤其要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支持他们做大做强。

9、积极拓宽行政指导领域,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不断完善登记事务助导制、查处违法疏导制、规范经营劝导制和维权兴企引导制等四项行政指导机制的配套措施。围绕企业设立、成长、壮大的全过程,开展以投资创业指导、企业改制改组指导、品牌兴企指导等促成式行政指导;围绕企业守法规范经营,开展以采取建议、意见、提议、倡导、劝导、警示为主要方式的规制式行政指导;围绕和谐消费,引导企业建立化解消费纠纷机制,开展调停式行政指导。扎实落实行政指导的项目和措施,促进工商机关监管执法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围绕上塘珠宝、南日和石城鲍鱼、木材贸易加工区等特色产业,开展全方位行政指导,扶持特色产业成长、壮大。

10、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全区企业普及CA证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企业资讯服务,为包含台商在内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依据。

三、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营造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环境

11、发挥品牌功能,服务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在做好全区“名、特、优、新、稀”农产品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和培训,有针对性地扶持和培育一批商标品牌。凡符合商标注册条件的农产品,积极推动当地政府动员相关协会和团体,力争申请注册商标;对当地具有产业发展优势的农产品,力争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注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指导帮助农民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农村致富,为海西新农村建设服务;着力扶持和培育农字号商标申请认定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

12、加强对商标国际注册工作的指导。将我区主要出口企业商标注册情况及时录入工商所,由所指定专人负责指导服务,每年定期组织出口型企业商标培训,普及商标国际注册知识。

13、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力度。加强与法院、公安、海关等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跨部门商标联合保护工作机制,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联手打假机制。突出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的重点保护。

四、完善行政执法机制,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15、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对AA级别中的优秀经营者,免予年检验照审查,优先推荐参加“守合同、重信用”、“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等各级评先创优活动。减少对A类经营者的日常巡查,对A类非特别关注经营者除专项整治、被举报或上级督办外,免于巡查及各项检查。对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安全隐患的经营者予以锁定,暂缓年检验照。

16、做好流通环节商品尤其是关系民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针对流通环节食品的不同来源渠道和不同经营方式的特点,进行分类监管,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一条街、诚信市场、共建规范市场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对源头性批发市场、超市和集贸市场、零售网点的监管,适时在食品批发市场、超市的宣传栏、公示栏或新闻媒体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推动名优食品进乡村,引导生鲜超市进乡镇,扩大农村食品市场的优化比例,优化农村食品市场的购物环境。

篇(8)

在林分质量方面:林分结构普遍较差,树种相对单一,林分质量普遍较低,中低产林面积大(达13.686万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4.3%。林权方面:村组集体拥有林地所有权的林地资源比重大,占99.35%,国有林仅为2000.00hm2,集体林为30.67万hm2。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到户率高,在全市30.03万hm2应确权的集体林中,确权到户的为25.968万hm2,其中自留山7.75万hm2,责任山18.22万hm2,集体林均山到户率为86.47%。五是发展不平衡。中部、西部、南部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物质储量较大,北部、东北部森林资源偏少,覆盖率偏低,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达67.88%,最低的乡镇仅为14.1%。总之,宣威市区位特殊、林农交错、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结构典型、发展不平衡等特点限制了宣威林业经营管理方式和林业效益的发挥。只有针对上述特点,抓住实质性问题,找准林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才能找到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路子,才能在发展壮大林业经济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发展和壮大林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鉴于宣威市公益林面积比重大、林农交错等特点,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土地、林地资源,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在培育好已建的逾4.67万hm2核桃的基础上,每年栽植4000hm2核桃,建成规模达6.67万hm2的核桃特色产业,力争每户农民拥有0.2hm2以上核桃,10年后确保户均核桃产值达1.8万元;着力发展以光皮桦、柳杉和杉木、滇杨等为主的人工用材林基地;管理和培育好现有云南松、华山松等用材林;构建“林农+基地+企业”的林产业体系,提高林地生产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1]。

实施项目拉动是增加林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大力实施天保、退耕、森林抚育、公益林建设等项目,建议逐年加大项目投入,提高公益林补助,继续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并且每年下达一定数量的退耕地建设指标,稳步推进坡耕地绿化进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满足山区林农业县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要加大中低产林改造力度,加大改造投入,提高改造质量。就宣威市而言,每年改造中低产林0.33万hm2,进一步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从而提高森林总体功能。三是启动实施碳汇项目,消减工矿企业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效改善气候环境。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碳汇功能强大,宣威市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共29.31万hm2,每天至少可吸收二氧化碳产林改造区块产油量分别为90、165、210kg/hm2,改造后的第2年就取得了明显的增长,到第3年产量分别达到285、330、360kg/hm2,与改造前相比,增产率分别达到216.67%、100.00%和71.43%,增产效果明显。技术改造的第3年比第2年产量要高,表明持续的低产林改造技术的实施,会不断地提高低产林分的油茶产量。此次油茶低产林技术改造,虽然最终结果与国家油茶丰产林的标准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对于盘活舒城县乃至全省的大面积油茶低产林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作者:尹富鸿单位:云南省宣威市林业局

篇(9)

一、先谈一下我乡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我乡的特色经济“不特”,农副产品的销售面临巨大挑战。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曾经尝试通过发展林果业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可是刚刚等到果子成熟,收获在望时,却面临市场疲软的问题。我们知道,产品能否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这是决定产品命运,从而决定它的生产者命运的“惊险跳跃。”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摔坏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生产者。对于农民,他们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脆弱,经不起折腾和打击。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能变为商品,不能实现其价值,会极大地损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许多干部和农民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仍然沿袭“短缺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思想来指导和组织生产,根本不看市场的变化,不问消费需求,一味在扩大生产,增加总量上做文章,这是十分有害的。

2、带来的土地使用权的分散,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吃饭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经济向市场化方向迈进。首先千家万户的农民在极为分散和极为闭塞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带着极大的盲目性,很难适应市场变化莫测的需求。而且这种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使每一户农民平均经营少量土地,产品仅能满足自给性需要,投资容量小,无法发展商品生产。对农民来说,即无利益驱动力,又无现实需要对农业进展较大规模的投入。因此,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致使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率都很低下,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很难推行,成为阻碍我乡农业向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针对我乡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要打破发展瓶颈,走现代化农业之路,带动经济腾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1、调整农业生态布局,优化产品结构

近年来我乡出现的农副产品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是一种低水平下的结构过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买方的挑剔性增强,选择性增加,对农产品的结构提出新的挑战。所谓调整结构,第一位的就是调整品种结构,大大提高优质产品的比重,政府要扶持它们根据农产品绿色化的趋势,尽快使其生产过程达到生态农业标准,使产品真正成为绿色健康食品。要加大力度,促进农业和工业的结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摆脱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困扰,除了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抓好结构调整之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是要大搞农产品的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逐步实现农业和工业的结合。

2、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前面对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种种弊端已经作了分析,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走现代化农业之路,我们的切入口是进行农地制度改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有些地方通过改革实践创造出“两地制”,我认为值得推广:即把农村土地先进行回收整改,然后分为口粮地和责任地,两者的比例通常定为1:2。口粮地按人口均分,无偿使用,保证农村人口基本口粮提供对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责任地引入市场流转机制,实行有偿使用,采用招标方式,可跨地区择优选择承包者。招标土地尽可能形成规模,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此外,对荒山、荒地、荒坡、等土地可实行使用权的拍卖。把它的使用权由承包关系变为“买卖关系,”实行谁购买谁投入治理,谁收益。使用权的集约化经营,为农业向产业化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即根据农业市场化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合同契约为手段,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依托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围绕区域性经济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1)要以市场为导向,走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培植和建设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成为联结农户和市场的中介组织。在组建龙头企业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一是在项目选择上,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眼于群众参与面大、资源支撑面广、受益面宽的品种;二是在产品结构上,把名优产品、新产品作为重点,科技含量要高、市场潜力要大,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尽量避免小而全,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形成专业批量生产;三是在组织形式上,提倡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四是在利益分配上,引导龙头企业通过预付定金、提供信用贷款、赊销种苗和饲料、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或采取联营、、反利、股份分红等分红形式,处理好与农户的关系,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篇(10)

2针对我国房产经济现状提出的调控措施

2.1加大中央政府行政及法律的干预力度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制订还有待强化和补充。一些开发商正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或利用法律方面的漏洞,钻了法律的空子,来为自己进行不法牟利。所以,针对这一方面政府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加大执法惩戒的力度,不让房地产开发商有机可乘。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行政机制来调控房地产价格,对房产价格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保证房价的稳定性。在土地出让环节,政府也必须严格把关,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通过稳定土地出让价格降低开发商的开发成本,进而控制房价的上涨。2.2购房者要加强自身对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学多数的购房者和投资者对房产投资领域的理论知之甚少,盲目投资给自身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尤其在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过多的情况下,购房者和投资者更应该趋于理智,尽量避免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在作出购买决策之前,可以参考政府部门或社会舆论对房产行业动态做出的科学分析,从中提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其次,要全面了解研究房产行业当下发展的大环境,作出比较科学客观的判断;再次,要强化自身对房地产行业理论的学习,掌握其变化规律,抓住购房的最好时机,最大化减少房产泡沫对购房的影响。只有加强预防,理智消费,才能最大程度的阻止风险的发生。2.3国家要合理利用土地,限制土地的过度开发土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最基本要素,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程度的开发其使用价值是人类一直以来所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现状是人多地少,只有采取有效办法缓解人地矛盾,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平稳有效的向前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土地开发热潮,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难免有土地滥用,价格虚高的现象产生,房产开发商受到利益的驱使,不惜高价购地,而政府也趁势抬高地价,两者结合更是催生了土地高价的现象。而开发商将巨额的土地成本通过高额房价的形式间接转嫁给了终端购房者,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针对这一土地市场乱象,政府必须通过和制订和实施相关的土地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予以严格打压,从根本上遏制房产涨价的源头。只要政府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对症下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利趋势必将扭转,房产行业回归正常也指日可待。这是因为:其一,房地产行业也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它的发展必然存在着波动,只是波动幅度的大小不同而已,但最终肯定要回归到正常水平。其回归的速度和时间不确定,这还要视政府和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及政策实施效果而定。当然还会受到客观因素诸如地区差异和地区政策不同的影响。其二,找到泡沫经济的突破口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在结合政府措施的同时,要从自身出发,主动出击,胆大心细,尽快找到造成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关键并制订相应对策,以求有效的规避房地产市场所带来的价格风险,摆脱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否则将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冲击,使其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被新的经济形式所取代。

篇(11)

1.宏观环境欠佳,基础条件薄弱吉林省一些基层单位因循守旧,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由于相关政策法律环境欠完善,行政审批事项依然偏多,审批程序复杂,使投资人望而生畏,县域内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也不尽理想,从而导致了县域经济资金、技术、人才的进入渠道不畅,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从财政上看,吉林省财力,特别是县级财力相当大一部分用来支持农业,因而从客观上也阻碍了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人力资源上看,县域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技术和人才严重短缺,导致科技力量薄弱,缺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缺少了科技能力的依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从基础设施上看,一些县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城镇化进程不快,承载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强,电子网络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阻碍了与国际信息交流,经济吸引力差。

2.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从经济总量看,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仍较严重。2010年经济总量最大县的GDP是最低县的14.4倍,比2005年扩大了1.5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县是最低县的20.3倍,比2005年扩大了6.9倍。从高低水平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县市发展不平衡逐渐加剧,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一是各县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10年,县域GDP增速最高的扶余县达24.0%,最低的磐石市3.8%,两者相差27.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延吉市达46.44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4.5%,最低的长白县只有2.29亿元,只占全部县域的0.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延吉市达9133.68元,最低的扶余县只有431.15元。2005年人均GDP最大县与最小的县之比是3.9∶1,到2010年该比值扩大到4.5∶1。2005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6263元,到2010年上升为44937元,差距扩大了286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延吉市为7866.76元,而最低的镇赉县为3414.98元,相差2.3倍。二是各县市内部发展水平同样不均衡。整体上看,全省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城镇或少数几个乡镇,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从强弱县实力上看,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前10位的强县GDP为2107.45亿元,占全部县域的39.4%;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后10位的弱县GDP为706.04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强县为144.34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4.9%;弱县为36.52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强县为682.89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2.9%;弱县为194.31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2.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强县为1545.02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0.0%;弱县为520.47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3.5%。

3.产业结构不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吉林省县域经济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特征不够明显,第三产业虽比重相对最高,但因起步晚、规模小,根基不够牢固,不足以支撑经济的发展。县域工业大多是在传统产业上发展起来,传统工业、小型企业居多,因此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所占比重更少。同时产业布局规划滞后,资源整合和组织程度不高。“十五”末,全省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31.7∶32.3∶36.0,到“十一五”末变为19.5∶43.5:∶37.0,仍呈现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格局。与全省12.1∶52.0∶35.9的结构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高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则低于全省8.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第二产业支撑力不够。县域产业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产业结构落后,缺乏主导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大型骨干企业少,中小企业多,传统工业比重大,影响了整体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4.城镇化建设不足,民众创业积极性不高城镇化的“三化”统筹思想,即“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推进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扩大经济发展空间,集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双向带动作用,推进城乡一体转型发展。但吉林省目前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脱节,存在“今天建、明天拆”等问题,城乡建设、村庄建设和风景名胜的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小城镇基础建设条件差,导致私营个体业主和有条件的农民不愿意到小城镇落户,因此农村剩余人口、生产要素向中心集镇流动缓慢,农村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和相关政策不协调、不到位,造成创业的激情不足、氛围不浓、动力不够。

二、吉林省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虽然吉林省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在调整产业结构,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取长补短,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也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较大突破。

1.发挥农业优势,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特色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项目就没有经济发展后劲。吉林省投资相对不足,因此要集中财力投资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及投资少、见效快的大中小项目。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要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发展块状特色农业经济,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培植优势农产品品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产业档次,促进县域农产品生产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要重点培植和建设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加工型、流通型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整体开发。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工商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开发,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全省支柱和优势特色产业,精心谋划县域工业发展。注重在省内外产业梯度转移中承接配套,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中延长产业链条,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建设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农林特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皮革、纺织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构筑起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加速推动县域的工业化进程。

2.加快城镇化建设,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改善全民创业环境,激发全民创业意识,鼓励全民创业实践,推动全民创业由思想发动到实际操作的转变,由零星扶持到集中推动的转变,由零散摊点到产业集聚的转变,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和外出务工,促进劳动力的更大范围流动和更广领域配置,使劳务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要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乡村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建设、村庄建设和风景名胜规划。要以城镇和中心、集镇为重点,提高城镇化水平。要坚持建管结合,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走多方融资之路,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