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7 18:08: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

篇(1)

作文教学具有严格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方式以及规范的教学要求,是语文学科中与阅读教学相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作文的教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学科体系的构建;二是中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系统的构建。

所谓作文学科体系主要是指教师教给学生的和写作文有关的语文专业知识、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思维等知识;所谓各年级作文教学系统是指初中三个年级不应该各自为战,而是应该整体构建作文教学的体系,各年级应有明确的分工,明确各个年级所应当完成的任务,低年级应当为高年级打好基础,高年级应当及时向低年级反馈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

二、作文学科体系的内容

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作文学科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的体系,根据写作实践的要求,可以明确作文学科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词、成语、短语、句子、名言警句、诗词、名家名篇以及钢笔字等。

2.语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标点符号、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汉语语法、文体知识等。

3.作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的把握。

初中作文的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4)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5)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6)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8)书写规范、整洁。[1]

准确把握作文写作要求有助于学生在作文学习和写作的时候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控,并以此来检验、修改自己的作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朝着符合写作要求的方向去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作文的质量。

4.写作技巧训练

作文的写作技巧主要包括审题的技巧、选材的技巧、拟题的技巧、开头的技巧、布局的技巧、结尾的技巧等等。技巧的掌握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驾驭作文的写作,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5.写作思维和写作习惯的培养

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我们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种思维能力系统的培养:观察能力、回想能力、联想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晨读大声读书的习惯、课上认真习作的习惯、课下记笔记的习惯、平时阅读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等。

三、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初中三年各个学段的分工应当具体明确并且上下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年级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没有把作文教学当成一个整体的任务来完成,这直接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有一部分内容被多个教师重复的教,即“重复劳动”现象;二是,一部分作文写作的知识没有教师去教,即“无人劳动”现象。

造成这两个现象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每个学年都分班以及更换教师;三个年级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各年级教学任务分工不明。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1.初中学校应保持班级和任课教师的稳定性。

很多学校出于各种原因,会在某个时期进行重新分班,这导致学校需要重新安排任课教师,最终的结果是不同的语文教师又要面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虽然各个教师在总体的教学进度上是相同的,但是在细节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就拿作文教学来说,有些教师讲了作文学科体系的一部分知识点,一些教师没讲;或者一些教师讲了这一部分知识点,另一些教师讲了另一部分知识点。那么就对下个学年的任课教师带来了麻烦,最后只能是重新再讲一遍或者干脆不讲。

任课教师的流动也造成了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造成教师流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为了保证整个教学的连贯性,学校要尽量保证任课教师人员的稳定。在发生教师更替的情况时要确保做好接任教师与离任教师工作的交接,使接任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作文教学体系以及整个教学进度。

2.三个年级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在作文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情况,因此,各个年级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由三个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专题交流,以此确定各年级的教学分工、确定教学进度、交流教学经验等等。

3.各学年作文教学任务分工要合理清晰。

各学年的教学任务分工是初中作文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应当充分分析语文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此作基础,明确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下面针对教学任务的分工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工作,各个学段完成各自的任务即可。

第二,七年级上学期进行标点符号和修辞方法的重点讲解和练习,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是作文写作的基础。作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应当在七年级第一次作文习作时就进行讲解,并在历次习作中进行强调,以使其深入到学生的写作思维当中,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自觉。

第三,七年级下学期进行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系统讲解和练习。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不仅应当进行专题讲解,而且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相应的课文进行巩固,以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熟练运用的程度。

第四,八年级重点进行汉语语法的讲解和练习。

汉语语法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自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类、句型、常见的语法失误、复句、句群。其中标点符号作为语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讲解。

将语法知识分解成以上几个模块,根据各个模块的内容多少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在上学期和下学期进行集中讲解。

篇(2)

本学期,教导处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县局“四个一目标”,以强化教学管理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基本完成本学期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教导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学习,促业务

为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导处对教师假期业务学习笔记进行了检查、评分、签字、盖章。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外出培训活动,开阔视野,增加见识,转变理念,改进方法。

二、抓常规,促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教好国家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校阳光2+1特色课程及德育美育课程,有效推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二是细化学籍管理,专人负责,电子化管理,严格把控学生流动状态,对转校学生,及时督促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做到即转即办。落实“控辍保学”目标,积极开展清零行动。本学期,教导处明确规定,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严格按照县局核定的应考人数计算,杜绝因教育功利思想和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随意流失现象。同时对疑似辍学学生,教导处统一部署,先后两次安排教师入户走访,动员学生返校。三是切实加强教师日常候课、上课、坐班、早晚自习跟班的巡查工作,严格教师考勤,做到周统计,月公布,进一步规范教师日常工作行为。四是切实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学校特教资源室专人负责,对特教对象登记造册,制定特殊教育方案、计划、活动内容,做好活动记录。对因身体原因不能到校上课的特殊学生,每两周一次进行了送教上门活动。

三、抓检查,促落实

本学期,教导处精心制定方案,合理安排人员,对教师的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听课记录进行了2次全面集中检查,进行量化评分,作为教学过程年度考核依据之一。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读书计划、业务学习笔记、开校第一课教案进行了及时的检查、签字、盖章。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特别指出存在的问题,如二次备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教学反思肤浅、听课笔记闭门造车、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作业布置不精、作业批改不细、作业纠错不实等,促使教师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将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落实到位。

四、抓听课,促改进

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课堂观察,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教导处会同教研室先后组织进行了由学校领导牵头、分学科听课的历史组对比教学研讨、生物组分组实验教学展示、七年级语文教学研讨、化学分组实验教学展示、八年级语文组教学研讨、物理组分组实验教学展示、八年级英语对比教学研讨、七年级数学对比教学研讨、政治组对比教学研讨、七年级英语对比教学研讨、八年级数学对比教学研讨、地理组对比教学研讨等共计12项教学听课研讨活动。全体教师在活动中积极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促使教师完成学期规定的听课任务。

五、抓考试,促提高

加强了考试工作的管理,严格学生学业检测。本学期,精心组织进行了假期作业检测、期中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期末学业全县抽测,适时组织各年级阶段性学业检测,做好试题命制、监考、阅卷、成绩分析等各项工作,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强化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扎实做好中考体育测试项目的强化训练,顺利进行中考体育测试,取得了优秀成绩。全力以赴打好文化课攻坚战,制定复习计划,落实复习策略,紧扣复习进度,精选复习内容,提高复习实效。组织进行了三次九年级联考,尤其是在九年级各学科组的积极配合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提前着手,及早准备,顺利完成了三次联考的各项工作。每次测试后,及时组织分析研讨,针对发现的问题,调整复习策略,改进复习方法,确保复习实效,提高教学成绩。

六、抓反思,促改进

本学期以来,教导处全体人员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但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工作思路僵化,没有主动创新,只有被动应付,工作效率低下。二是教学过程管理时紧时松,犯“冷热病”,不能持之以恒,形成常态。三是教学常规检查形式固定,方法单一,缺乏机动灵活,时抓时促。

篇(3)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利用的材料以及方式也实现了丰富化、创新化、全面化。教师要积极开发材料、扩充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发展性、开拓性的眼光,不仅要从课本中发掘教学资料,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学为例。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教师可以引入杜甫《三吏》、《三别》以及《登高》等诗篇,通过比较阅读与鉴赏,让学生深入了解杜诗的韵味与语言特征;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等文章时,笔者特别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进行了图片赏析,让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敬佩与欣赏之情,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本单元课程的学习中;而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则是围绕着中华民族各个传统节日进行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印象,笔者在单元课程开始前就引入古代文献、绘画作品以及纪录片材料,凭借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各个民族在节日上的差异,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关注点,这让学生在学习单元课程时更能够身临其境。但是材料的活用不仅需要笔者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主性地探讨。因此,笔者在引入的同时,还注意灵活发问,例如在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时,笔者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耐心观察:以下节日与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思考、分析的主动性,提高了材料运用的灵活性与渗透性。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其必须要认识到不同内容的教学需要利用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因此自身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了解,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要勇于打破教材的禁锢,从而为高效利用传统文化提供积极的帮助。

二、主动辨识,捕捉文化精髓

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但是可利用的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为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水平,教师必须要提升辨别能力,摒弃糟粕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即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基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观念等多个角度捕捉文化精髓。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的教学为例,此次课程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诗歌在语言以及结构上的特点,借助诗歌来弘扬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孝文化。但《木兰诗》与其它诗词相比,其中的文言词语居多,这为学习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受到了严重打击。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意引入了传统孝文化,从道德观念、情感体验入手发掘这篇课文潜在的深意,让学生能够透过课文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在解释“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揭示了在逐渐消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而将《木兰诗》中所蕴藏的“孝”更加直观、全面地呈现于课堂上,也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加鲜活突出。另外,《木兰诗》虽然歌颂了中国传统美德,但是从中也能看到中国传统制度等方面的弊端,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环境的认识,笔者亦从中国古代征战、国家征兵的实际历史情况入手,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对文化、习俗产生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是教师需要认识到在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应该灵活捕捉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困难。从学生的难处入手、从教学的重难点入手,积极鼓励学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传统文化利用的整体效果。

三、开展专题,促进文化渗透

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了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与规范作用,积极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自、支配权,能够自行搜集传统文化材料,有效促进文化的全面渗透。

以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的教学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发生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的了解,笔者特意开展了“举人的荣耀与悲哀”这一专题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与举人相关的资料。诸多学生都从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儒家文化的影响等多个角度,通过ppt制作、微课录制等不同方式呈现了所搜集的素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变迁进行了总结、展望,在课堂上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由来与发展。随后,笔者又开展了辩论赛,让学生围绕“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利弊”进行讨论,在争论中树立合理的史观,并对中国文化制度有一个理性深入的认识。最后,笔者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上台来说出对话题活动的看法,从而为下次专题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铺垫。这次专题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不仅鼓励了较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从合作的角度入手,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使学生勇于自主理清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的发展脉络,从而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范进的悲哀以及当时社会的悲哀,也对《范进中举》全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虽然专题活动的开展能够打破课堂的拘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师仍然需要把握活动开展的度,既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看法,同时还需要协助学生理性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动态性、发展性的眼光去为文化渗透融入更多的活力。

四、倡导阅读,提升文化认识

相对而言,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情感体验水平以及文字功底还有待提高。为了加深中学生的文化认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读多看。这里的多读多看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强调“精”、“全”、“准”,即能够围绕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促使学生开展课外文本阅读,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笔者结合七年级上下册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论语》、《唐诗三百首》、《山海经》等中国传统优秀作品,从而为相关文言文、诗词的教学做好准备;在八年级阶段,笔者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杜甫的诗词,组织学生去详细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而为本学期开展《桃花源记》、《杜甫诗三首》等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九年级阶段,笔者除了让学生阅读中国经典四大名著外,还让学生去主动探究中国的历史,从《史记》等作品中理清中国发展的整体历程,从而形成一种爱国情感。在一段时间之后,笔者会安排时间随机抽取学生在这段时期撰写的阅读读书笔记或者演讲稿,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其他同学分享,提升文化阅读与学习价值。这种课外性的阅读不仅能够加强传统文化的互通与交流,也能促进思想的传播与互动,为创设和谐稳定、合作友爱的班级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是,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不能过于强硬地要求学生去读书,而是通过游戏、竞赛等展示活动的举行,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阅读,更加主动地去领会与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倡导的目的,才能发挥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为语文教学提供全面的服务。

五、切入生活,凸显文化魅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91-01

学生从小学阶段迈进初中阶段,由于科目的骤然增多,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明显差异,给他们造成了诸多的学习上的困惑。因此,如何让学生由小学阶段的学习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成了初中各科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当然,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一领域,我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我就将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简述如下。

一、缓步慢行,逐渐加速

在初一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学生之所以跟不上教师的节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课的进度太快。这也不能全怪教师,因为初一语文的教学任务远比小学的重,需要完成六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所以很多教师不得不开快车。从这个角度讲,七年级语文的内容就显得过多了。要求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下子掌握这么多内容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进度上要放缓速度,缓步慢行,采取逐渐加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一个逐渐适应初中语文学科学习的时间。

首先,教师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不要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人物而开快车。要先教给学生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的方法,让学生逐渐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其次,在进度上要采取逐渐加速的方法。也就是在讲上册的头一两个单元时,尽量要将细一些,尽量降低难度,尽量多讲一些学习方法。等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有了足够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后,再加快进度。这样也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再次,还可以采取重点课文详细讲,自读课文指导学的方式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初中语文。不管哪种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都分为必读和自读两种,教师可以重点讲必读课文,通过讲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自读课文,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慢后快,逐渐加快进度,这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其实,在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中存在着缝隙,比如,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相关的文言知识成了两边教学的真空地带。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课本上仍然没有这些知识,一些教师只是按课本上课,认为课本上没有的就没有必要给学生补这些知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教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孔子说:“因材施教”,学生缺少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补充哪方面的知识。教师不是课本内容的传话筒,而是教材的利用者和整合者,照本宣科是要不得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的给学生补充必要的语文知识。这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或者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以集中补,也可以分散补。总之,查漏补缺是小升初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授之以渔,点石成金

我们都知道点金术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阐述的道理在教育中同样适用。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很多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读和背,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而升入初中后对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侧重点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困扰着众多的学生。这时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然后,引导他们去领略初中语文的无限风光;而不是自己摘取一朵花戴在学生头上。学生只要掌握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就等于学会了学习这门学科“点金术”,教师还用发愁学生学不好这门学科吗?

篇(5)

1 精心设计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兴趣。比如在学习“荷”专题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1)荷花对我们人类有哪些价值?(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为什么要褒莲花贬牡丹?(3)荷花这么具有魅力,为何作者会发出“同予者何人”的感慨?

2 加强直观教学。直观、形象的东西,易于学生接受。比如在“荷”专题教学时采用图片展现法,在“叶”专题教学时可采用实物展示法,在“长城”专题教学时可采用多媒体演示法,从而使学生对探究的对象首先形成必要的感性认识,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3 采用竞赛方式。在专题教学中采用竞赛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成功感。如在专题教学中设计一些与文本相关的竞赛题。(1)看谁背的咏荷诗多,而且赏析得精彩。(2)你能说出叶子有哪些非凡的本领。(3)对学好语文,你有哪些建议,看谁说得最好。

4 开展实践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如在学习“汉字”专题时,开展纠正错别字活动,并形成书面总结;在学习“广告”专题时,结合学校创建兴化市文明校园活动,为此次活动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专题教学的内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学生主体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授之以渔,训练自主探究的技能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在教学专题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

1 教给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检索、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可以结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教会学生在图书馆检索书目、检索名家名著和查检工具书的一些方法。结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教会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百度等查找资料。

2 教给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方法。教师在专题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轮读、分角色表情朗读等形式,读熟、读通、读懂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探究,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又能把自己带进作品的情境中,自觉接受作品内容的熏陶感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活动行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对作品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作品的精妙之处反复品读,反复品味,让学生在阅读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保证时间,注重自主探究的实效

新课改中,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是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不是重复问题,就是忙着启发、暗示,甚至因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而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试想,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深度吗?学生的答案能周全吗?学生能擦亮多少思维的火花呢?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配合老师的教学需要匆忙举手,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冗长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问题提出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虽然会花费一点时间,但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对于那些课堂上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难题,教师要在课外安排时间,组织学生探究,并且要及时反馈、交流探究结果。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究才会真见实效,而非流于形式。如我在教“气象物候”专题时,要求学生说出一些物候诗,并解释其中的物候现象,探究物候成因,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只说出有限的几首,而且有的还解释不清。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留到了课后,要求学生查资料,并以书面作业的形式第二天上交。第二天一检查,实际效果比在课堂上好得多。

篇(6)

我的手中有一本美国中学语文的教材,是同心出版社翻译的中英文对照本。这本教材较为忠实地反映了美国现行语文教材的原貌,使我们能够较为容易地读懂并了解美国中学语文教育现状。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语文教材的重要作用: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据和工具。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果例子示范得好,那么教学效果就好;反之,效果就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也正逐步走向全球化,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闭关自守,而要睁眼看世界,看看教育发达国家的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并分析这些教材的优缺点,对照我们自己的教材,扬长避短,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

目前江苏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选用的是由洪宗礼老师主编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为了行文的方便,以下我把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简称为“苏版”,把美国语文教材简称为“美版”。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分别对苏版与美版进行一些比较。

一、苏版与美版的差异性

1.教材编写的类型不同

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是综合型的,苏版语文教材同样如此,命名为《语文》。美版语文教材是分科型的。一般来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步教程:一部是《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是《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综合型的语文教材的好处是将语文知识、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同时训练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苏版只有一本教材,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分科型语文教材的好处是语言与文学分科,重点突出,便于学习的深入。它们各自的优点正是对方的缺点。

2.教材的编写者和发行者不同

我国语文教材一般都是由国家教委统一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个别实验区除外,如苏版)。美国的语文教材没有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联邦政府把权力下放到各州。各州自己编写出版教材,具有较大的自由性,能够体现各州不同的特色。相比而言,我们的语文教材缺乏灵活性。

3.选文的思想基础不同

美版《文学》教材,内容庞大,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学样式,包括日记、神话、小说、散文、诗歌、游记、戏剧和讲演稿等。内容多以介绍美国历史演进、文明传承及社会发展为主,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美感、人文素养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使教材具有人文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所以美版语文教材不仅是语文教材,还是历史人文教材、思想实践教材。而苏版语文教材传承了中国语文传统的教育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负载了一定的政治和伦理。如初中选用的课文《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词二首》《我的中国心》等,高中教材选用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这些文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但过于强调政治色彩,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会削弱选文的人文性。

4.教材的学法指导不同

苏版语文教材的学法指导主要表现在单元之前的阅读提示上。这种指导概括了全文的基本内容,但是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如苏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阅读提示:

“在世界人物的星空中,有许多像太阳一样光彩夺目的明星,也有无数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发光的小星星。他们都在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贡献着自己的一切。在这个单元里,你可以领略到这些人物的风采;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为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挚爱着孩子们的女教师,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还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走近这些人物,会提升你的精神和品格。”这与其说是学法指导,还不如说是“内容提要”。而美版教材注重较为系统的阅读策略的指导,注重具体方法的训练。如课文《富兰克林自传》正文之前,有“阅读指导”具体介绍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其人其事,然后“背景知识”具体交作背景,再后是“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等栏目简要介绍了自传的文体知识及写作自传的注意点。这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概括能力和写作过程中的模仿借鉴能力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5.语文能力训练模式不同

苏教版语文教材所设计的能力训练,重在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教学要求非常简明,侧重训练学生从文本中得到的知识能力。如写作教学方面,我们大多数的模式是从范文的分析入手,得出一些特点和规律,然后给出训练题目,最后呈现写作提示。而美版教材在作文训练上狠下功夫,每篇课文后都有“微型写作课”,步骤合理、有条不紊。其中涉及课文本身的文体常识、“写作技巧重点”、课文中的范例分析、“构思”“写稿”“修改”,指导较为具体、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在“构思”时,他们习惯采用的是“头脑风暴法”,短时间内对某个问题提出若干个构想或提问,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分散性思维。

二、苏版和美版的相同点

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法,使苏版语文教材和美版语文教材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作为人类的思维成果,必然还会有一些共通的东西。

1.它们都是“文选”型教材

我国从古至今的语文教材,多是文选型的。美国的《文学》教材也是文选型的。当然,两者的选文标准、选文数量质量不尽相同。

2.它们都重视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苏版教材对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安排了评价语文能力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美版语文教材也是如此,强调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3.它们都强调语文的教育和审美功能

苏版和美版的语文教材所选的大量作品,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各时代的经典,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时代的特色、人民的意愿。所以,选用这些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实现语文的教育功能。

三、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建议

有比较,就要有鉴别。我们应该从比较中看到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些优缺点。古语云:“变则通,通则久。”我认为,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如果苏教版语文教材要做一些变动的话,可以考虑下面的建议:

1.选文时可以适当减少考虑使用政治性很强的文章,否则会削减选文的人文性。

2.选文的导读系统应该再次强化,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3.作业,特别是作文指导方面,还应该对各种文体知识进行适当强化,对各种作文技巧应该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马浩岚译.美国语文[G].同心出版社,2004.8.

篇(7)

关键词 教学理念;语文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33-02

最近,笔者有幸作为公安县农村均衡教育迎检专家组成员,到全县各乡镇巡回听课问诊。闸口中学建议笔者听语文骨干教师郭老师的课,执教的是七年级的《伟大的悲剧》。就课来说,他上得很传统,就是按部就班,教室里都有“班班通”,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分成“复习检查、总体感知、问题探究、文句品析、延伸拓展”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设计2~3个问题,算起来共有十几个问题。

在藕池中学听了八年级马老师的课,马老师是一位中年女教师,上的是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课也是分成几个环节:一是背诵积累,复习检查;二是查阅资料,说说文体;三是概述内容,整体感知;四是理清结构,问题探究;五是品析句段,赏析语言;六是拓展延伸,补写结尾。也是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两位老师都是中年教师,有近30年的教学经历,都属于经验丰富的教师了,课堂上显得沉稳,不慌不忙。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板块明确。问题全是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多媒体使用很熟练,能充分显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有些教学环节很有创意,马老师在检查学生的生词掌握情况时采取央视《成语大会》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一个说解释,一个猜词。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能上成这个样子,已属难得。

一周时间听了16所农村初中的30多节语文课,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占70%,在与老师座谈时,感受最深的是有效的语文课不多,低效的语文课比比皆是,共性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以郭老师和马老师的课为例来说明。

一、少些“套路”,多一点“个性”

他俩的教学环节基本相同,只是所教的课文不同而已,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教学思路推进。笔者心想,这两位教师平时上课可能也是按照这个套路进行设计,万变不离其宗,把活的语文按照死的套路进行教学。比如,这两节课的教学思路几乎完全相同,顺序不变,不分重点、不分主次,上课时轻车熟路、按部就班。教学固然需要模式,但要灵活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理,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教师要建立模式,让课堂教学沿着规律进行。但不能模式化,不能使模式僵化,不能僵化不变,要创造性地使用模式,有时要完整贯穿模式,有时只能使用模式中的某一部分,有时要跳出模式,另谋高招。一节课不应该也不可能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这两节课,任课教师都花了不少精力和热情,研究了这一节课实现有效教学的模式,为这节课认真准备了课件,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环节,甚至详细到连导语该怎么说,后边结论该怎么讲,中间该怎么弄……虽然模式是引领教师规范教学的好做法,但它同时僵化了教师的思维,实际上是引领着教师往匠师的路上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重点,要有侧重,有些环节可以不要。例如,这两节课都有整体感知部分,总要设计一两个问题,这个部分和后面的“问题探究”有些是重复的。但为了显示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还是硬性设计了一些琐碎的问题。

二、少一点“以教为中心”,多一点“以学为中心”

因为问题设计得比较死,都打在屏幕上,学生回答后还要将答案呈现在屏幕上,总是不敢回答,期待着教师的“标准答案”。有的学生不是读课文根据思考来回答,而是不停翻找《教材全解》一类的参考书寻找答案,这类现象还是教学理念出了问题。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曾经把课堂教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二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回答;三是师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成果共享。很显然,这两位教师的课还是以教师教为主,虽然都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但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在课堂没有体现出自主性,更没有合作学习。虽然有“问题探讨”这个教学环节,但光有问题没有探讨,叫上几个学生支吾了一阵,回答支离破碎,教师就把标准答案打在屏幕上。没有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好像套在无形的框里没有被激活。

一节课的成功,既要看学生参与的广度,又还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广度上看,两位教师的课因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多少兴趣,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低着头在《教材全解》中寻寻觅觅,或者静静地记录课件上给出的标准答案。

三、少一点“老生常谈”,多一点“语文味”

整节课没有听到读书声,尽管这两篇课文篇幅都很长,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通读,但可以读一段或读一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时,教师让学生说“斯科特的悲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其中的片断来体会“悲”,这比教师直接把答案概括出来要好。语文,特别是文学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沉的感情来表达主题,语文教学应“以声传情”,通过朗读让学生来体会感情。另外,没有语言的品咂,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修辞的得当、句式的丰富等活动,虽然也有“品味佳句”这个环节,但最终落脚点却在对句意的理解层面。

语文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要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目标,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特别是语文课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文字的韵味,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来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而是主要靠读,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与作者直接心灵交流。很多专家型教师都把读推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语文课的读,不是一遍又一遍毫无起色地朗读,而应读一遍有读一遍的效果,要有朗读水平的提升。课堂是训练学生朗读水平的主阵地,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觉悟诵读去感悟、体会语文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

两位教师都有顾虑: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学习进修或外出学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地处偏僻很无奈;由于人数少,很难开展像样的校本培训;年龄比较大,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就显得慢等。这也令笔者感受到接受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不是通过听报告、在暑期里接受几天继续教育培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多到农村学校走一走,倾听一线教师的呼声,解决他们在工作上遇到的具体难题,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进修的机会。

篇(8)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八年: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三册,内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从到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共22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 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初二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有考的任务,所以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1)

查阅更多 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四)在教学环节方面,学校对小班数学教学的备课、上课、练习与辅导、考核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1.备课要做到“三备”:(1)备教材,要有统一的目标;(2)备学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要有不同要求;(3)备过程,要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特别注重分层备课,要针对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分别安排不同的课堂练习和不同的课后作业。

2.上课要做到“三关注”:(1)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2)关注分层施教,注意个别辅导;(3)关注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练习与辅导都要双轨并行。练习要做到分层练习和教师面批这两点,辅导要坚持进行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

(2)

篇(9)

追求中学语文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我们说教学的高效率,包含两方面的意思,“教”的高效率,和“学”的高效率。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形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技能,所以,我们谈教学的高效率,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的高效率。由此可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关键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而要提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根本的是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怎样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新的教学情景

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纯语言文字方面的内容,有研究地理的文章,有探讨天文的课文,有介绍人物的传记,有数理化计算机方面的科普知识,有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的内容,有故事、小说、散文、戏曲、电影等表现形式。其中,相当一些内容学生无法用直观去感受。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讲解教材,难免落入机械重复的俗套,学生会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然而,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置身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景之中,就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掌握语文知识。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请五个同学分别扮演两个骗子、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让他们走进19世纪的丹麦宫廷,再现课本内容,亲自体会课文里人物的心理。把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自欺欺人的丑陋嘴脸就“暴露”在课堂上了。中学语文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组织学生讨论,很少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用课本剧教学《皇帝的新衣》,使学生耳目一新。让学生表演《皇帝的新衣》,能够给学生比较强的刺激,有助于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1、开设文学欣赏课。在鲜花怒放的校园里,在充满生机的蕴蓄着国家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的青少年的学生中,美育教育是促使他们成长的阳光、雨露。因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每周开设一节文学欣赏课,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陶冶审美情操。例如,课外文章《天山景物记》一文中,作者以绚丽多彩的笔墨,展现了天山的美丽多姿:矗立蓝天的巍巍雪峰,飞悬峭壁的雪水溪流,幽深寂静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无边野花……处处奇丽美不胜收。学生在理解分析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倾泻于其中的情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2、实地观察。笔者在学习《活板》时,该文是按程序来说明事物的,就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去。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砖窑厂,让学生身临其境观看一堆烂泥是如何变成一块块坚硬的砖头。由于学生亲眼目睹了砖的制作过程,写起这篇文章来有条不紊,而且也能恰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也显得准确、通俗、自然。

3、配图配音。在教《沁园春·雪》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听这首词的录音,感受一代伟人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再利用课件,在屏幕上显示一幅幅画面:秋天,万山红遍;满江,竞帆点点;蓝天,鹰击长空,在这样开阔的背景之下,独自站在这北国,思绪万千……图音像并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抒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三、注意创设课堂导语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因此,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比如,教学《黄河颂》一文时,我采用这样的导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导语,言简意赅,充满激情,寥寥数语,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轻松欢快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这有利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思维,引起联想,为下一步的课堂学习留下想象的空间。

篇(10)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最初近十年中,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而怀疑又是创新的基本条件。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尽情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以教师的问题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从而养成质疑问惑的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可能会提出许许多多问题,五花八门。那么,就可以从中选取与单元目标相关的问题来组织讨论,范围主要集中在爱国主题,思想内容、精彩段落、词句理解及语气运用的技巧的理解。具体的如:“拿一支粉笔写两个字”为什么会“使出全身力量?”“钥匙”是什么?如何理解“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等。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范围来提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是人,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篇(11)

参加南通市“文化语文”工作室已经快2年了,作为工作室仅有的两名初中语文教师中的一员,我惊觉着自己的成长。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当属工作室领衔人祝禧校长《意象构建——读出文学的真美》这本书。在《意象主题阅读文化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一文中,她明确指出:当确立了某一文化意象为主题后,这一意象便会被视作联结学生生活、精神世界与历史文本、典故、风土人情、民俗地理的“纽带”。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和儿童一起走进意象的世界,再以文化阅读和文化活动为拓展,在与意象相联的诗文、音画活动中,统合文化资源中的“相似块”,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无疑为儿童的文学阅读推开了一扇窗,让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复活,在儿童心里埋下最有意义的文化种子。而到了初中,随着时间的积淀,这颗文学的种子就该生根、发芽,并开始茁壮成长了。

但阅读是要时间的,初中和小学毕竟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社会和家长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考,所以在教材的运用、时间的安排和课程的开发等方面都必须动更多的心思。既要保持小学和初中文化阅读的延续性,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学段的特点,巧妙整合多方资源,这样才能把意象主题文化阅读进行到底。鉴于以上因素,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我尝试在七、八年级的阅读课上开展“中国符号”主题阅读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

一、与时俱进,构建“中国符号”文化课程

祝校长告诫我们意象主题阅读文化课程必须要有一定的体系,不能是零散的、随机的、模糊的,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不同年段儿童的特征,把意象安排到每个年段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而放眼世界,“中医药、中国服饰、中国美食、功夫熊猫、龙、孔子”等名词会让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迅速联想起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中国风。自古“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在这个世界看东方的时代,开发“中国符号”文化阅读主题显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另外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所以要构建7、8年级的主题阅读课程必须考虑中学生已有的语言心理机制,利用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师生共同开发阅读主题,以便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清晰的学习内容、完善的实施过程和科学的评价标准。

二、师生携手,共同开发“中国符号”主题

和小学不同,初中的主题阅读活动中老师对孩子们的期待更多,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元。因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中国符号”文化主题开发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是友好的合作关系。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寻找“中国符号”主题过程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4大组,分别是时事组、教材组、新教育组、生活组。而每一大组又根据不同标准,分为相应小组,专人专职。例如,教材组本来有8个人,他们专门负责研究世面上现有的中学教材(很多都是从网上找来的电子版),因为时间关系,他们自己后来又进行了分工,一人负责一个版本的主题(有苏教版、人教版、上海版、鲁教版、广东版等),整理好后再合并同类项。因为目前的初中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主题来编写的,所以整合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比如苏教7上有“民俗风情”主题,人教7下有“文化文艺”主题,结合生活组提取的“运动”主题,时事组抓取的“功夫熊猫”主题,最后提取出“中国功夫”这一中国符号阅读主题。此外还开发出“亭台楼阁”主题,“中国酒文化”主题,“中国传统年文化”主题,“中华玉文化”主题,“中国龙文化”主题,“中国红”主题,“中国功夫”主题,“清代服饰文化”主题,“中华百家姓”主题,“印章·篆刻”主题等。

当然开发的过程,同样也是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积淀的过程。

三、结合教材,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以在开发和确定其教学目标过程中都必须二者兼顾。比如我们准备在七年级下半学期开展一个“亭台楼阁”主题。因为教材组找到了相关的现代文《凡尔赛宫》、《苏州园林》,古文《黄鹤楼》、《于园》,古诗《黄鹤楼》、《登岳阳楼》;新教育组找到了《新阅读 新写作》中的建筑单元;生活组则提供了“上海世博会”的活动材料。几相结合,开发出“亭台楼阁”的“中国符号”主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确定好主题后,就该考虑“教什么”的问题了。和小学阅读教学不同的是,初中主题阅读的目标相对来说“知识性”比较强,学科教学计划的影子比较明显,这或许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带着镣铐跳舞”。综观手边的苏教版七下语文教材,发现可以把本主题和教材中的两个知识板块进行整合:一是第五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一是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网络平台获得知识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网络阅读、写作和交流的技巧。2.借助文字、3D、音乐、图画、线条等方式,捕捉“亭台楼阁”中蕴涵的诸多“中国元素”,感受“亭台楼阁”的造型美,并挖掘它们的历史价值、文学内涵以及文化意义。如此一来,参加本次主题活动的同学们既能学到网上读写的知识,锻炼了口才,更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考,浸润了心田,从而让心中的文化幼苗一点点茁壮成长起来了。

四、编写学案,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抓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还必须具有编写切实可行的指导学习阅读的“学案”能力。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因为“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所以一份切实可行的学案对于“中国符号”主题文化阅读的价值尤为重大。它主要包括:学习要点(目标)、重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同步练习、自我测评几部分。其中“学习思路”“学法指导”部分要提供老师自己通过广泛阅读所精心挑选出的与该主题相关的“诗文、小说、故事、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材料或网站供学生阅读,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特点让他们组成合作小组,通过网络、报刊、影视等途径进行质疑、探究。这样才能读出真我、才能让孩子们借“中国符号”的东风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进得更快、更远。

五、加强储备,做学生文化阅读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