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政治学与哲学的区别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今学生能否使用规范语言答题,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学,政治学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分析原因
1.政治学科的性质和农村中学的现实条件影响
政治课是一门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语验要求的课,对学生而言,其学术语言表达水平越高,其思维的逻辑性就越强。而政治学科强理论性、强抽象性的特点,使很多学生望文生疑。难理解,失信心,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政治术语。另外,政治课还是一门时事性非常强的课,提供的资料大多是当前发生的重大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当前的重大时事政治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其中的学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由于农村中学实际条件的限制,除了少量有点过时的报纸外,学生再无其他更好的途径去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很难准确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政治术语。
2.政治学科学术语言所用的专业术语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先入为主的其他学科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缺少广泛而真实丰富的语言体验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包含的意义时面临困难。如,哲学中与经济学中及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哲学与’物理学的“质量~运动”;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发展~联系”,哲学与逻辑学的“矛盾”等。
这些不同语域中的学术语言,很容易混淆,学生容易处理不当,使概念产生歧义,以致学生在实际答题中隐患无穷。
3.旅村学生相对较差的基础使教师降低了原有的要求
一般来说,留在农村中学的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基础较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农村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
二、解决方案
学生进入高中后,政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学术语言能力呢?
1.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
政治教师在政治术语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学科学术语言,要讲求课堂语言艺术,做到“言传身教”,在课堂教学中,切不可重理论、轻语言。在材料或课文分析与引述之后,还要让学生确认、描述出该章节重要的政治术语。
2.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一味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自己在回答问题上。组织学术语言的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大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
3.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学习政治学术语言
教师应该创造环境或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新鲜活泼的语言。这样一来,常常训练。自然有利于学生提高答题精确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答题规范化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高考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且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这需要学生根据平时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术语言,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政治问题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学术语言的规范化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我们几个政治教师谈到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政治教师都会提到这么几个问题:“他们做题时,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们的答案,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他们写了一大堆,但没有中心词”“他们了解材料要表达的涵义,但却不能找到合适的词句将之表达出来!”……尽管每个具体的答案可能都不近相同,但几乎所有的答案最终都会归于一个问题即——学生的政治学术语言的规范化表达能力太差。
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大多数政治教师来说,他们自己在如何使用学术语言这点上也是完全不自觉的。他们很少去分析自己在传达特殊含义和达到预期反应与回答时运用的技能,也很少会有人去留意自己在表达语气和立场时选择了什么样的语言。对于很多政治老师来讲,老师只是关心学生懂了没有,忽略了对政治学术语言的掌握。只有当语言被怀疑是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的内在原因时,它才成为讨论的主体。
二、分析原因
第一,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中学教学的现实条件影响。政治课是一门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语言要求的课,它要求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具有全面的素质。对政治课来说,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就必须注意对学术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术语言表达水平越高,其思维的逻辑性就越强。因此,平时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语言表达要清楚、流利、严谨,政治术语要准确、规范。而政治学科理论性强,使很多学生望文生疑,难理解,失信心,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政治术语。另外,政治课还是一门时事性非常强的课,提供的资料大多是当前发生的重大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当前的重大时事政治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其中的学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由于中学教学实际条件的限制,除了少量有点过时的报纸外,学生再无其它更好的途径去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很难准确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政治术语。
第二,政治学科学术语言所用的专业术语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先入为主的其他学科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缺少广泛而真实丰富的语言体验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包含的意义时面临困难。如,哲学中与经济学中及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哲学与物理学的“质量”、“运动”,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发展”、“联系”,哲学与逻辑学的“矛盾”等。
这些不同语域中的学术语言,很容易混淆,学生容易处理不当,使概念产生歧义,以至学生在实际答题中隐患无穷。
第三,部分学生相对较差的基础使教师降低了原有的要求。一般来说,基础较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
三、解决方案
林德福尔斯曾说过,“在如何观察和看待我们所教的孩子这一点上,存在着不同的做法。……但在语言领域,孩子们却是超级健康的有机体,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他们会不断地茁壮成长。我们不应试图消除孩子们的语言“问题”,而应努力培养他们持续而突出的语言发展能力”。学生进入高中后,政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学术语言能力呢?
第一,做好示范,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曾经说过:“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战士,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教师的语言怎样,有的话语象患呆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有的话语象枯草的影响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则象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⑵。政治教师在政治术语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政治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哲学用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由此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
第二,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学生兴趣的提高,就能导致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术语言表达能力就不断得到锻炼、完善。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课本上一些理论性的文字材料学生本身看了就不感兴趣。如果教学总是一味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不愿意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那么,自己在回答问题上,组织学术语言的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在课堂上大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多读多讲多议多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学习政治学术语言。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政治课新教材时代感强,贴近生活,比如广告语言、宣传语言、新闻语言等,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不少语言本身就是政治术语。它们既形象直观,也利于学生掌握。.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术语言的规范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术语言以及学术语言的运用能力,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应该做到的也能够做到的。
简化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形式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浓缩,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和实际水平,从而使教学内容活化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框题内教材内容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要熟悉课本内容,敢于调整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内在联系大胆调整,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如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一框题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个先后秩序的小调整:课本原来先介绍什么是世界观,然后是什么是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包括联系与区别)。但我教学中介绍完世界观后,接着讲授什么是方法论,顺势也把“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讲了。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忆相关内容。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关系密不可分。回头再讲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讲清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观点就自然水落石出,非常清晰了。另外,这节课对另一个知识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也作了个小调整:先介绍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对哲学发展有推动作用;然后再讲授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和反思,因而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另教材中部分哲学原理与相应方法论并不对应,尽管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毕竟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把世界观与方法论混为一谈。应该让学生把不同的世界观与相应的方法论对照着学习。如教材讲“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讲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我认为,虽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尽管同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但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它们有自己相应的方法论。在这节课,我是做了调整和补充: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对应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先讲,然后再讲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原理要求抓本质,不可忽视支流,最后才讲两点论和重点论。因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区分。应该说,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框题间教材内容的整合。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进行编写。以生活逻辑为主取代过去的理论逻辑为主,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上我们应该按要求认真落实。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又要灵活处理好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首先,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框题内容偏多,一课时讲不完;有的上一框题的部分内容与下一框题的部分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此时我觉得应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如在《矛盾》的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两个问题,一是矛盾的同一必性和斗争性,二是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教学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偏多,一课时难以完成。同时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可以把“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这一问题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起讲,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则单独用一课时讲。
二、科际间教学资源的整合
所谓科际资源整合,主要是指利用政治与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密切关联来提高政治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27-02
一、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与现代化理论
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它一般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与以上方面相对应,在学科设置上存在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和发展社会学。
一般认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20世纪五六十年展经济学所提出的资本形成、双元结构、进口替代等理论至今仍有其价值。而发展社会学着重于探讨社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包括职业分工、社会流动、城市化等方面。发展政治学则探讨政治发展与传播、官僚机构、教育、政治文化、政党之间的关系,发展政治学一般采用比较政治研究的视野。
以上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与发展政治学大部分内容也包含在“现代化理论”这一框架下。现代化理论探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因而当然需要分门别类地探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甚至文化发展。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一方面,作为传统社会科学之一的管理学竟然对现代化或国家发展问题持续冷漠;另一方面,学术界在探讨现代化过程中也未引用管理学相关理论。
二、发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
穆尔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受过高度训练的专家、广阔的市场和细致的组织结构等。伊斯顿通过《政治体系》描述了政治生活的现代化。阿尔蒙德将现代化理解为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等。上述研究大多属于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罗斯托提出,根据经济指标把所有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大众消费。以上研究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亨廷顿总结了现代社会的九个特点,主要是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而言。英克尔斯将现代人格认为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因素,这是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此外,现代化理论中的结构主义、依附论等主要基于国际经济与政治的视角。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现代化或国家发展的管理学视角被严重忽视。管理通常被理解为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达成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要素之一是目标规划,这是管理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重要区别。现代化理论尤其是发展社会学大多采用一种演化的视角,而在管理学看来,现代化应该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由此制定达到目标的方案、组织形式以及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机制。管理的目标指向性也称为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管理的第二个要素是效率:管理不仅关注能否达到目标,还关注达到目标的效率。因此,管理学研究如何对计划进行优化、如何设计最佳的组织结构、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协调和控制,这些对于一个意欲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至关重要。
由此看来,当涉及到国家发展或现代化这一主题时,我们应该引入管理学的视角,这一学科领域可以称之为发展管理学。发展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也可看成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发展管理或国家发展管理。
发展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就是如何有效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它以国家发展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等内容。但与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不同的是,发展管理学强调国家发展的整体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规划目标。与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一般理论相比,发展管理学重在国家发展目标及其实现。从学科体系而言,粗略地说,发展管理学应保持传统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即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发展的特点进行专门研究和细化,包括国家发展环境、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国家发展优势和发展劣势、发展能力、传统文化与国家创新、发展协调机制、发展或改革中的冲突管理、国家发展中的组织转型、转型与改革领导、改革与发展进程控制等。从研究方法而言,既有实证分析,也有规范研究;既研究影响发展的因素,也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发展管理学与国家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根本性、系统性回答和“为实现管理目标怎么做”的根本方法。有关“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本体论。管理本体论中涉及到价值的部分可称之为管理价值论,而有关“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方法论。当然,如何得到上述系统性的认识,本身就值得研究,这一部分研究内容可称之为管理认识论或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哲学是“是”与“做”的统一,是本体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管理哲学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使用。一是普遍性层面,即有关一般管理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理论体系;二是具体的管理者和组织层面,这一层面上管理哲学指的是管理者或组织对于自身管理的根本认识和方法,处于该层面的管理哲学是可以进行实证分析的。处于第二层面上的管理哲学大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正如管理学以管理哲学为基础,发展管理学也以国家管理哲学为基础。国家管理哲学是对国家发展的根本性、系统性认识以及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整体性与根本性思路。国家管理哲学包括如下内容:(1)对于国家发展环境、目标、发展过程的根本性认识;(2)达到发展目标的根本思路和一般性指导原则;(3)根本性看法和根本思路的高度统一。
从国家发展哲学出发,发展管理学就不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和发展政治学的简单综合,而是以发展环境、目标以及路径为主要对象的探讨。它当然会涉及发展经济学等的内容,但它的着眼点不是单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是国家发展――正如企业管理的目标不指向单独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或市场营销一样。
四、发展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国家辩证发展逻辑
发展管理学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必然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企业管理学有很大区别。不同于企业,国家管理的传统、环境与制度非常重要,且以上三项皆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发展管理必然是基于本土的。基于此,合理利用本土传统管理思想就非常重要。对于中国发展管理学而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4602
概念是构建政治学科的基础,是正确理解、运用政治学科知识的前提,准确阐释概念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首要环节。从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来看,概念教学陷入了一些误区。
一、高中政治概念教学的误区
(一)弱化概念教学
当下的高中政治课堂中,概念教学正面临着越来越弱化的趋势。尤其新课改推行后,许多教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概念教学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全国各地新高考中]有名词解释这类型的题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对很多概念一带而过,甚至不讲。还有部分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能够创设各类问题情境,并且充分利用探究、体验、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对概念的相关现象进行描述,从而解决相关问题,但是对政治学科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不够。
(二)无视学生已有的生活概念
政治学科概念,是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这注定了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意味着在学习政治学科概念之前,学生或多或少已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对认知对象有了一定的感知。然而,不少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仍然把学生看成零基础,进行重复讲解,结果要么让学生对政治概念学习失去兴趣,要么让学生搞不清楚重点,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产生曲解或误解。
(三)忽视相关基础概念的运用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教师在讲授某一概念时,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给学生搭好支架。高中政治教学中,不少教师还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做法的必要性,还是一味地强行对学生进行灌输。比如在进行经济生活“货币的本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了解一般等价物的含义和货币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理解货币的本质就水到渠成了,但有的教师就是不能做到这一点。
(四)片面强调概念的机械记忆
学习概念需要理解到位,但是不少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还是片面强调概念的机械记忆,疏于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把高中政治课堂变成了读书、背诵和默写课。有的教师只满足于让学生简单复述概念的大意,不注意政治学科概念表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还有的教师不重视概念的运用,不指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利用概念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经济生活试卷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商场里一台电视机标价2000元,在这里货币执行了什么职能?对这一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后,学生应该很容易写出答案。教师在讲解时,需引导学生从价值尺度和价格两个概念入手来思考,但不少教师想不到这一点。
二、高中政治概念教学的反思
(一)概念教学出现误区的原因
1.对概念教学的意义不了解。概念是高中政治学习的起点,是进行逻辑推理、判断的依据,也是形成政治学科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只有形成正确的概念,才能全面理解政治学科的体系和结构,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政治学科知识,从而形成学科素养和能力,体现政治学科价值。
2.曲解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适当淡化知识讲授,不少教师就把适当淡化等同于弱化,认为政治学科要弱化概念教学,弱化基础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生活逻辑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不少教师就认为高中政治教学不需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不少教师就认为高中政治教学要少讲甚至不讲基本概念和知识。
3.教学功利主义的影响。教学功利主义直接表现为强烈的应试导向。应试导向下,考纲不涉及的概念和知识坚决不讲。应试导向下,学科知识体系被碎裂为一个个考点,教学日常设计不再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直奔考试这一主题,教学中应试训练成为常态,解题套路强化成为重点。
4.缺少基本的教学素养。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基本理论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如果教师缺乏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了解,其就不能理解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而教师在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担任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进行具体知识讲授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的主动建构。如果高中政治教师缺乏对认知同化理论的了解,其就不能理解在概念教学时应该与相关知识有机联系,将零散的感性认识系统化、理性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经济、政治、文化概念是高中政治学科知识的细胞,学生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概念的实质。为此,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避免概念教学中的误区,重视概念教学,寻找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1. 重视概念教学的主次性。政治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它们在教材和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各个概念的讲解要有所区别。教师要从高中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区别对待各种概念。有些核心概念必须要讲清讲透;有些一般概念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到为止;有些概念虽然出现在教材的辅助文中,但教师还是需要进行专门说明。比如经济生活中“价值”这一概念,新教材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把它放在辅助文中,但这一概念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核心概念,教师还是要给学生阐释到位,否则经济生活的很多知识学生很难弄清。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答题规范化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高考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且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这需要学生根据平时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术语言,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政治问题[1]。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学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1.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我们几个政治教师谈到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政治教师都会提到这么几个问题:“他们写作业时,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们的答案,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他们写了一大堆,但没有中心词”,“他们了解材料要表达的涵义,但却不能找到合适的词句将之表达出来!”……尽管每个具体的答案可能都不近相同,但几乎所有的答案最终都会归于一个问题即――学生的政治学术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大多数政治教师来说,他们自己在如何使用学术语言这点上也是完全不自觉的。他们很少去分析自己在传达特殊含义和达到预期反应与回答时运用的技能,也很少会有人去留意自己在表达语气和立场时选择了什么样的语言。对于很多政治老师来讲,老师只是关心学生懂了没有,忽略了对政治学术语言的掌握。只有当语言被怀疑是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的内在原因时,它才成为讨论的主体。
2.分析原因
2.1 政治学科的性质和农村中学的现实条件影响。政治课是一门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语言要求的课,它要求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具有全面的素质。对政治课来说,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就必须注意对学术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术语言表达水平越高,其思维的逻辑性就越强。因此,平时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语言表达要清楚、流利、严谨,政治术语要准确。而政治学科强理论性、强抽象性的特点,使很多学生望文生疑,难理解,失信心,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政治术语。另外,政治课还是一门时事性非常强的课,提供的资料大多是当前发生的重大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当前的重大时事政治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其中的学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2 政治学科学术语言所用的专业术语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先入为主的其他学科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缺少广泛而真实丰富的语言体验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包含的意义时面临困难。
2.3 学生相对较差的基础使教师降低了原有的要求。一般来说,中学的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基础较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
3.解决方案
林德福尔斯曾说过“在如何观察和看待我们所教的孩子这一点上,存在着不同的做法。……但在语言领域,孩子们却是超级健康的有机体,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他们会不断地茁壮成长。我们不应试图消除孩子们的语言“问题”,而应努力培养他们持续而突出的语言发展能力”[2]。学生进入高中后,政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学术语言能力呢?
3.1 做好示范,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政治教师在政治术语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政治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哲学用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由此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学科学术语言,要讲求课堂语言艺术,做到“言传身教”,切忌顾此失彼,活了形象,失了本质。政治课学术语言的积累首先应该从课堂入手。
3.2 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在课堂上大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多读、多讲、多议、多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讲议给予真诚的肯定,热情的鼓励,给他们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教师真诚热情的评价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受到自尊的滋养,提高讲话的信心和勇气。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术语言能力。
政治貌似熟知,其实无法定义,因为政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固定在哪种含义上。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达尔曾说:“确切地说,任何人都能懂一些政治,但政治是格外复杂的事物,很可能还是人类所遇到的最复杂的事物之一。如果不具备处理政治复杂性的技能,人们就会草率或过分地简化政治,这就是危险。公正地说,我们认为,大多数人确实都把政治简单化了。”①所以,认知人类的政治,需要从历史和逻辑两个角度展开。从人类政治历史演变的“历时态”看,政治与国家、经济、社会关联。与国家关联的政治,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政治现象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即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因而,各种复杂纷繁的政治现象所体现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社会中各阶级围绕着“国家”的统治权力而展开的激烈斗争。因此,从与国家关联的角度来认识、把握、研究政治,是贯穿人类几千年政治思想史的主线,直至当代仍然如此。与经济关联的政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还没有什么独立性,在很大的意义上政治生活就是他们相对于私人家庭生活的社会生活。当人们的维持生活与生产资料的经济生活逐步凸显出来越来越具有独立意义的时候,人们便从与“经济”相对应的意义上认识、把握和对待政治了。应该说,在当下社会里,人们对于政治的认识更多的是从与经济对应的意义上,或者说是从与经济关联的维度来把握和认识政治的。与社会关联的政治,从社会维度对政治的认知和把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诸多领域混沌不分的早期,人们的政治生活就是“社会”生活,这种政治、社会生活可能仅仅只是相对于私人家庭生活而言。如果说,这可以视为从社会关联或意义上的“政治”,那么毫无疑义,这种界分是完全不自觉的。随着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突出及其对政治的制约,人们从与经济对应的意义上认知和把握政治,而当人们能够自觉地从高于经济和政治本身的境界来把握政治的时候,实际上又是从“社会”的境界和意义上对政治的把握。这正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从国家、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所规限的政治,即政治的“历时态”生成过程,可以归纳为政治的国家化、经济化、社会化过程。这种过程既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历时展开过程,又是空间意义上的横向扩展过程。这种过程正是政治从无到有、从己到人、从私到公、从内到外、从一到多的通过“传播”这一根基性路径的生成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在被理解为“人类社会的特质”的基础上与政治的本质取得同一性,可以通俗地表述为:没有不通过传播而形成的政治,正像不存在没有被统治者的统治者一样,即所谓的“政治即传播”。这种看法的深度与视角,可能不同于现在人们对政治传播的理解与解释,尤其是传播学学者对于政治传播本质的看法。我们没有具体展示所谓政治传播的历史形成过程。比如,在中国历史上从尧、舜、禹及上古时期《尚书》《左转》等所记载的“口传”政治,先秦诸子百家的“说服”政治,秦汉时期的“书刊”政治,唐宋时期的“进奏”政治,元明清时期的“特务”政治等;在西方历史上,古希腊罗马乃至中世纪的辩论修辞政治,近代资本主义时期英法德的报业新闻政治,美国的宣导性政治,以及传播学创建后在传播技术与新媒体引擎下的说服政治、修辞政治、沟通政治等。在我们看来,展示这样具体的对政治的传播过程,在理论上并不能揭示传播的政治本质和属性,而只能展示政治是怎样运用传播来实现自己的。毫无疑问,展示政治是如何运用传播或者在政治范畴中讨论政治,无法说明我们上述的政治在“国家化、经济化、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生成自己的规定性这一理论见解。所以,这种理论,看来看去,还是一种传播学,而不是政治传播学。
2.政治统摄传播
传播是一种交流,交流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信息流动的过程。在这里,实际上“信息”是传播的核心,比“流动的过程”更为重要,至少说二者同等重要。但传播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预设了这种信息,即把这种信息当做一种既定的东西,认为传播的变化就是传播过程的发展,认为传播学就是研究这种过程之规律的学问。毫无疑问,传播的“过程”本身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确实越来越复杂,但是,研究者们把这种过程研究得更加复杂。打开现在任何一本传播学著作,浓墨描写的是过程。诸如线性的、非线性的、单向的、双向的、立体的、直接的、反馈的、系统的;还有所谓拉斯韦尔模式、神农———韦弗数学模式、奥斯古德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德弗勒反馈模式、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模式、鲍尔———罗克希依赖模式等等,纷繁复杂,眼花缭乱!说实在的,不仅仅是非传播学研究者们很难理解和消化,就是有些研究传播的学者自己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和消化。为了使问题回归简单朴素,我们也就不古今中外地往前追溯了,就让我们回到“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当年对传播的认识和研究上来。施拉姆确认传播的“人类社会特质”的基本思想后,认为传播是一种信息流动的过程,虽然之后他对“传播关系”“传播行为”“传播契约”“传播过程”等展开不断深入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与他对“信息”的认知是同一的。就是说,传播过程的展开与被传播之“信息”的生成扩展相互依托,是同一个过程。这一点,被后来的传播学研究者忽略了,注意力都放在了对传播过程的研究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看传播学只看到传播形式而看不到传播内容的原因。事实上,施拉姆当年创建“传播学”时,首先研究了传播的内容———“信息”。在他《传播学概论》里专门有一节是谈“信息的性质”。他指出“信息是传播的材料”,那么,“信息究竟指什么呢”?他借用了香农和韦纳的思想,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问题的重要性在于,施拉姆接着所讲的大量的通过信息流动“减少不确定性”而形成“确定性”的过程,正是信息的“社会性内涵”的生成与展示过程。换句话说,我们是要通过人的社会性本质的生成与展示过程,才能知悉“传播”究竟在传什么!这也是“传播”必须由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来说明的原因。施拉姆当年这种研究思路清晰易懂:“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在这些关系中,某些信息是共享的。我们要明确了解的一点是:人类传播是人做的某种事。它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本身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除非是传播关系中的人使之成为不可思议。讯息本身并无含义,除非是人使之有含义。因此,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②当我们认为,传播过程受制于所传播的内容,而传播的内容即“信息”的内涵是人类社会性本质的具体生成与展开的时候,传播本质中的政治要素便凸显出来。也就是说,传播的“使不确定性不断地走向确定性”的过程,正是一个传播的内容不断地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播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政治化的过程。传播的社会化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也是一种政治化过程,这是我们观察与探究“传播究竟在传播什么”的一种理论视角。其实,现实发生着的传播历史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点。2003年,法国学者埃里克•麦格雷出版了他的著作《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这部优秀的著作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西方传播理论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麦格雷提出了研究传播的“三个维度”:“要更准确地定义传播这个词,必须选取不同于空想家和诡辩论的角度,接受社会科学奠基人和继承者以不同方式发出的邀请,把传播看成一个我们永久居住的三维空间。……我个人赞同的表述是:传播现象是一个‘自然的’‘文化的’和‘创造性的’现象,三层意思的重要性逐层递增,分别对应的是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政治秩序。”③关于三个维度的关系,麦格雷突出了他的“政治统摄传播”的学术思想:“把握上述三个层面、三个世界的关系,是传播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传播首先是文化事实和政治事实,其次是技术事实。”④“客体、社会关系和政治秩序,是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一种传播学理论都是由几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人与人交流的功能化模型、对权力/文化关系的判断、统领全局的政治秩序观。……任何理论都是由科研预设以及意识形态、伦理观念和政治判断组成的。无视理论某个部分或多个部分事先已经纳入的观点,就可能冒倒退的风险。学术研究思潮的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⑤可以看出,麦格雷在这里已经突破了社会学的视角,讲的是研究传播所应坚持的哲学和政治学立场,是从传播的社会本性出发超越了社会学本身。他据此非常推崇马克思侧重于意识形态的关于社会关系本质的理论,推崇涂尔干关于社会共识与社会整合的理论,推崇韦伯关于社会行动的理论。麦格雷尖锐批评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由于互联网、新技术和新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传播学研究的“技术决定论”的死灰复燃。他认为这种对传播的研究,偏离社会与政治的轨道,是传播研究的“回归客体”式的“不可能的倒退”。
二、政治传播与传媒政治
在理解政治传播的内涵与廓清政治传播的边界时,还应该说清楚政治传播与“传媒政治”的关系。现在,很多的研究自命为“政治传播研究”,而其实质是一种传媒的政治研究。现在的研究状貌,与其说是政治传播研究如火如荼,不如说是“传媒政治”研究如火如荼。有学者认为:“传媒政治是从传媒的视角研究政治和从政治的视角研究传媒的一门政治学的分支学科。就它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来说,它指传媒与政治关系及其一般规律,是政治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是关于传媒的权力构成和权利分配。”⑥很明显,这种界说似是:传媒政治是从政治的视角研究传媒,而无法达到从传媒的视角研究政治,从传媒是无法深入到政治的。这种情况下,是根本无法探求“传媒与政治关系及其一般规律”的。在我们看来,所谓传媒政治,已经是下沉到政治传播很低层面———以媒介作为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的媒介研究,正像我们同样可以从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角度研究媒介一样。如果非要给传媒政治寻找一个“归宿”,勉强可以归为“传播政治学”(如果能构成一种“学”)。当年麦克奈尔在她的《政治传播学引论》中已经非常明确把“政治传播”与“传播政治”做了区别:政治传播讲的是“关于政治的有目的的传播”⑦,而传播政治指的是以政党等为主体的通过政治广告、政治公关等形式为自己的竞选而做的具体行为。媒介,只是其中一个角色而已。若再深究一下,在我们看来,政治传播,着力的是人类社会中政治与传播的本质性融合,它立足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政治生活。这种理解中,政治与传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均居“本体”地位;而所谓传媒政治,或传播政治学,是立足于被工具化的传播,以单纯的传播为“本位”,研究传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传播在政治生活中的角色与功能。因此,这种研究的着力点是“政治的媒介化”与“媒介的政治化”。最近出版的美国学者米兰•本奈特和罗伯特•恩特曼主编的《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虽然以“政治传播新论”作为副标题(这种标题误导了很多读者),其实,正是一本研究“传播政治学”的著作。在我看来,作者在书中把“传播政治学”说得很清楚:“本书旨在探求媒介是如何通过影响信息交换,从而影响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的。”⑧这个“宗旨”准确地说明了传媒政治或传播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那么,为什么会把“媒介”在政治生活中看得如此重要,作者声明道:“媒介化的政治传播已经在当今民主政治和公共生活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尽管传统政治的诸多形式,诸如挨家挨户式的游说、政党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开展等仍然没有消失,人们也依然可以在没有媒体参与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政治讨论。但是很多的政治组织已经认识到,如果没有多方面的运用,政治统治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步骤(诸如形成舆论等)是不可能以其现有的方式顺利实现的。”⑨政治传播与传媒政治或传播政治学的差别在于,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生活中政治与传播的地位及其关系。那么,这里的传媒政治或传播政治学是如何认识政治与传播的,作者在书中的观点是颇具代表性的:“在此,我们讲‘政治’宽泛地定义为社会中‘对价值的权威分配’。这里的‘权威’指的是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决策者借由其权威地位,依靠公民自愿分配或强制行使权力,以控制、管理社会内物质、服务、卫生福利、人身安全和其他价值的流动。毋庸置疑的是,在任何民主社会,从统治权的角度来看,个人的权力并不平等。因此在现代民主之中,传播顺畅与否是衡量权力大小与平等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传播,人们不仅能够使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利益(或‘偏好’)为人所知,而且还能够了解政府的活动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这些偏好。传播可能会掩盖政治决策者背后的动机和利益瓜葛,从而对社会中的权力和政治参与产生负面影响。但传播也能够通过促进公众参与政治决策,在这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⑩将政治传播与传媒政治或传播政治学区别开来,有利于回归政治传播的本原,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研究政治传播。
三、政治传播与传播政治经济学
在研究中,还有一个核心命题就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它也往往与政治传播纠结在一起。从外部形态看,传播政治经济学比前面所说的“传媒政治”的研究对象要规范、系统,因此,说到传播政治经济学,人们似乎容易接受,而把“传媒政治”当作传播政治学,人们可能还不以为然。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研究中一个独特的流派。“这个流派完全有别于美国的实证学派,它着重分析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从而揭示传播与文化工业的复杂性,以及通过资本实现的传播与文化活动对社会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传播的所有权、生产、流通和受众消费等层面的分析,传播政治经济学试图展现传播的社会权力关系。”瑏瑡一般来说,传播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范式在传播学中的具体应用,或者说,支持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性理论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范式是从政治、经济即权力和资本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现象的世界观及其研究方法。它被定义为并聚焦于对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的研究上。众所周知,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是马克思。19世纪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其核心的理论是唯物史观。具体到传播学领域,传播的政治经济学范式认定媒介及其信息传播是社会控制的一部分,把媒介的整个传播过程看做是一种包括传播资源生产、分配、流通、交换、消费各环节以及宏观决策的经济活动,把所有的媒介产品当商品,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关系。归根结底,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关注大众媒介的所有权结构、所有制关系及其控制。到21世纪,跨国传媒集团对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垄断或渗透,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重点批评指向。传播政治经济学貌似是对传播的一种“经济机制”的分析,然而这种分析却是从“政治视角”出发,或者说,这种经济分析是建立在特定的政治立场上。正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看到经济的政治意义,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所每每得出的结论总是政治的。据此,它被命名为“传播政治经济学”,与传播政治学便难解难分。对于传播的研究,当从“政治经济”的宽泛视角“浓缩”到独有的政治视角时,它就成为一种传播政治学。无论是传播政治经济学,还是所谓研究传媒政治的传播政治学,其着力点都是对“传播”的分析,因而自然地被划归到纯传播学的“流派”。而政治传播,既不能说是着力于单纯的“政治”,也不能说是着力于单纯的“传播”,它着力的是“政治传播”。这就是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大学生与政治》、《公共舆论的结构变化》和《理论与实践》三本著作清晰的表现了哈贝马斯政治与哲学的紧密结合。
一、《大学生与政治》
从《大学生与政治》开始,哈贝马斯逐步完善了一种将哲学与政治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说。这篇著作立足于1957年对法兰克福的一个被作为样板的学生的经验性调查研究。哈贝马斯编写了其中本文由收集整理关于政治参与概念的理论介绍和关于学生的“政治习惯”及“对社会的想象”的部分。
序言中,哈贝马斯对展现在他眼前的当代资产阶级法治国家的形象做了描述,并着重强调,他的考察遵循的是“批判理论的规范”,特别表现在他对资产阶级先发过间的看法上。本应表达民众意见的议会,越来越丧失了自身功能,与民众的意志愈来愈隔绝,仅仅成了各党派代表聚会的场所,他们接受各个利益集团的指令,对早已作出的决策讨价还价。哈贝马斯指出,现代福利国家模糊了立法与执法之间的界限,即使是司法也不拥有独立的权力。它已经被党派的法官人事政策所严重侵蚀,在民主宪法国家中,通过党派、集团和行政机构的统治,权力分散的宪法思想被遗忘。哈贝马斯的理论旨在建立一种具有规范性指向的社会科学,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或者接近它,仅对它作为传教士的道德说教是毫无意义的,而应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该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
二、《公众舆论的结构变化》
哈贝马斯与1962年发表了《公众舆论的结构变化》。通过这本著作,它不但找到了批判现代社会的一个突破点,而且找到了合理话语和理性具体的体现在历史文化中的承载着:公众舆论。他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试图通过批判公众舆论来解释宪法国家所呈现出的矛盾现象。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于私人领域的利益冲突无法以私人方式得到解决,而只能诉诸国家的干预。公众舆论成为利益竞争的一个重要场所,彼此冲突的私人团体不得不在其中达成妥协。公众发表批评意见的职能被集团和党派所代替。在政治上,重大的权力行使和权力操作过程直接在私人管理机构、集团、党派和行政体制之间进行,公众在这种权力循环中变得无关紧要,仅仅为了宣传目的而被利用。今天公众舆论仍然应当做一个社会和政治权力行使的合理化形式得到实现,而这种权力行使又必须被置于相互竞争的、在其内部结构、与国家的交往和彼此交往中,建筑在公众舆论基础之上的组织的相互监督下。
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所说的公众舆论是一种自由自主的政治讨论空间,其中人们通过各种民主的论坛讨论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和重大社会政策、交流思想和观念。公众舆论的目的是通过公共讨论,一方面对政治权利加以监督,另一方面加强政治权利的合法性。通过写作《公众舆论的结构变化》,他找到了建立他的关于现代性的理论的方法,与此相适应,他试验了他的批判理论哲学的概念以及他的新的民主理论。
三、《理论与实践》
1963年,哈贝马斯的第一本论文集《理论与实践》出版。哈贝马斯把这些研究称为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对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历史性概括。在此书中,哈贝马斯试验着他的非纯粹的“实践—政治哲学”的概念,他试图分析和回答,哲学怎样才能成为政治上可实践的,而且探讨了哲学、政治、理论、实践的辩证关系。可以说,深藏于科学的象牙塔内的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此已经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哈贝马斯指出,科学务实自身得以成立的条件,以客观主义态度对待其对象领域,与此相反,哲学始终牢记自己产生的背景,并以本体论态度,将其看做自己理论的前提。批判理论明白它的有效性要求只有在成功的启蒙过程中,即在相关对象的实践话语中才能实现。批判理论摒弃了独白式建构起来的理论的玄学性质,而且看到,迄今为止的哲学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宗旨,变成了一种纯思辨的玄学。哈贝马斯则认为,政治和道德的分离当然只是一种幻想,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即使是客观主义的的理论,也植根于某种社会关联之中。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我们几个政治教师谈到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政治教师都会提到这么几个问题:“他们写作业时,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们的答案,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他们写了一大堆,但没有中心词”“他们了解材料要表达的涵义,但却不能找到合适的词句将之表达出来!”……尽管每个具体的答案可能都不近相同,但几乎所有的答案最终都会归于一个问题即――学生的政治学术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二、分析原因
第一、政治学科的性质和农村中学的现实条件影响。政治课是一门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语言要求的课,它要求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具有全面的素质。对政治课来说,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就必须注意对学术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术语言表达水平越高,其思维的逻辑性就越强。因此,平时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语言表达要清楚、流利、严谨,政治术语要准确。而政治学科强理论性、强抽象性的特点,使很多学生望文生疑,难理解,失信心,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政治术语。
第二、政治学科学术语言所用的专业术语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先入为主的其他学科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缺少广泛而真实丰富的语言体验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包含的意义时面临困难。学生容易处理不当,使概念产生歧义,以至学生在实际答题中隐患无穷。
第三、农村学生相对较差的基础使教师降低了原有的要求。一般来说,留在农村中学的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基础较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农村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
三、解决方案
第一,做好示范,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政治教师在政治术语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政治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哲学用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由此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为了把课讲“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政治老师们常常借助大量的笑话、故事、比喻、歌曲、影象资料等手段来激活课堂,这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也是人们所称颂的。但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学科学术语言,要讲求课堂语言艺术,做到“言传身教”,切忌顾此失彼,活了形象,失了本质。政治课学术语言的积累首先应该从课堂入手。
第二,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学生兴趣的提高,就能导致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术语言表达能力就不断得到锻炼、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讲议给予真诚的肯定,热情的鼓励,给他们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教师真诚热情的评价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受到自尊的滋养,提高讲话的信心和勇气。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术语言能力。
第三,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学习政治学术语言。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政治课新教材时代感强,贴近生活,比如广告语言、宣传语言、新闻语言等,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不少语言本身就是政治术语。它们既形象直观,也利于学生掌握。教师应该创造环境或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新鲜活泼的语言。
第四,加强训练,熟练掌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把政治专业术语变为学习的工具,变为灵活的答题语言,平时要求学生对语言进行反复练习是必要的。例如,可以通过提问、辩论和讨论、讲演、竞赛、写小论文等形式逐步培养锻炼学生的政治术语表达能力。这种训练,内容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训练,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自然熟能生巧,答题的信心自然也会增强。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高中政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学术语言以及学术语言的运用能力,是每个政治教师应该做到的也能够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005年9月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与挑战。相比于其他学科,初中政治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也存在一些属于成人的政治内容,对部分中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也不易激发其政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
一、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初中政治教育中,虽然人们对政治观念有一定的改变,但却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政治学习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加之政治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也不易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政治课堂上的参与性不高。
政治是与时代关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影响着学生世界观、情感价值观、人生态度等的构建,所以政治课堂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存在的。而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质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坚守政治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做好思想指导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政治教学的参与性,提升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性的策略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新课标提倡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突出,所以初中政治教学中,应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教学目的,并知道怎么努力去学。而问题教学法是当前比较受教师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与思考获得答案,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比如,在“感受法律的尊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典型的实例分析题并巧妙提出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为什么要有规矩?法律与道德、纪律之间的区别?这些教学案例与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贴近,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案例思考,进而掌握所学政治知识,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
此外,对于那些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设计提纲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构建阅读思路,并通过自主阅读与思考寻找问题的相关答案;而对于需要重要讲解的内容,教师则可以依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真正实现政治学习的高效性。
2.利用多媒体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新型的电子多媒体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初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利用多媒体播放设备展示教学,能够从各种感官给学生形成刺激,从而激发其参与政治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并打开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政治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2012年奥运会我国一些体育健儿的视频短片或图片,促使学生为中国健儿的出色表现喝彩,促使其感到骄傲与自豪,并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感悟:成功需要自信、成功需要勇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人生观与价值观却可以正确地树立。
这样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内容与效果,学生会比较感兴趣,进而产生参与积极性,在丰富初中政治教学的同时,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3.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与实践能力
初中政治的理论知识比较重要,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政治学习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驱动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用更为广阔的思维去探究,去创造,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真正深化政治学习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从书本中的案例联想到生活实际中的案例,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并将实践结果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分享,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践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极大地促进学生实践的欲望与参与性。
4.以时事拓展学生的思路与视野
事实上,政治学习并不是背诵一些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而中学政治仅学好理论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政治教学应带有一定的时效性,促使学生关注国家时展中的一些大事,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与素质;教师也应加强自身时事概念的学习,科学地将时事内容与书本理论知识有机结合。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看报纸、杂志新闻,经常观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关注国外的政事,了解世界大趋势。在开拓学生的政治视野的同时,促使其形成自身的思维,进而提升其政治学习水平与效率。
总而言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初中政治教师应立足于中学生的特点,灵活应用丰富多彩的科学教学方式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好当前的政治知识,奠定未来生活与发展的坚实基础。
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工具和指南,是师生教与学的依据,也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互动的平台。对教师而言,教材使用是否正确、熟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正确、熟练使用教材必须以正确分析研究教材为基础。分析、理解教材,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章可循,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高中政治教材分析的实质是分析研究高中政治各模块教材的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掌握基本的事实、概念、观点、原理、方法、政策等,明确教材的地位、作用、任务、内容,达到准确掌握、恰当处理、正确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政治教学任务的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分析是教学准备阶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圆满完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的需要。
高中政治教材分析方法很多,比如:根据学科特点分析教材,即根据学科研究对象、学科表达术语等进行教材分析;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分析教材,即根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叙述方法等进行教材分析;根据教材的符号标志分析教材,即利用标题掌握教材知识体系,利用不同字体理解教材内容的分析方法,等等。本文着重谈谈教学中普遍使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教材分析方法,姑且称之为教材构成要素分析法。
所谓教材构成要素分析法,就是按教材的构成要素逐一分析研究,弄清各要素的作用、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教材分析方法。以下谈谈具体步骤。
一、了解教材构成要素
教材构成要素分析法,顾名思义,首先是要了解教材由哪些要素构成。高中政治教材的每一模块均由标题(模块标题、单元标题、课题、框题、目题)、正文(包括宋体字和穿插在其间引导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等)、单元综合探究等要素构成。
二、明确各要素作用
不同教材模块的要素作用大体相同。例如模块二《政治生活》各要素作用:(1)单元,以生活主题组织知识内容,每单元都有各自的序言和知识结构图表,简要介绍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意义。(2)课,是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课题提炼课文的中心,每课的导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明了本课要讲述的主题。(3)框,是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模块的框题基本采用复合结构,例如:人民民主:本质是人们当家做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方面,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本框的学习主题,另一方面突出了政治观点,彰显了教材倡导的价值导向。(4)目,既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又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内容,也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政治生活》每框均由三目组成,目与目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第一目是情景导入:提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案例、问题和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第二目是情景分析:对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有些部分在情景回归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第三目是情景回归: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之外,还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而且教材内容的展开都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引入,围绕问题展开叙述,引导学生探讨、思考问题,然后实现问题的解决。(5)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文字包括宋体字,也包括穿插在其间引导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即虚线框内的内容。这两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在内容上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6)辅助文,设三个栏目:“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或拓展性说明,“名词点击”是对相关概念、术语的介绍或解释;“相关链接”是对相关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阐述。例如,《政治生活》教材第5页的相关链接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资料的补充。辅助文的功能是帮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7)单元综合探究:通过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参与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这是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本单元学习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体现本单元相关知识联系的功能,也有益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各要素作用都弄清楚了,教师在分析教材时才能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明确,有的放矢。
三、分析教材内容
(一)宏观上分析教材内容,包括模块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等。模块内容分析主要从模块教材的基本理念、主要特点、设计思路、活动设计(包括课内探究活动设计和单元综合探究活动设计)进行逐一分析、把握。以模块二《政治生活》为例。教材的基本理念:(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2)以学生发展为本;(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转变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⑸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的主要特点:(1)教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培养学生公民思想政治素质。(2)教材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教材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组织教材内容,其知识体系为: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知识体系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有利于深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4)教材语言文字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教材设计更具开放性和实践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教材设计思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线索,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容是编写《政治生活》的基本思路。教材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提炼具有整合意义的四个生活主题,即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以政治学科知识为背景回答政治生活主题的有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点的教育。宏观上分析教材内容,目的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单元(课)内容分析主要从单元设计意图(目标)、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活动安排)、重难点问题、课时安排等进行逐一分析、解决。例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本课的设计意图:⑴能够认识货币的本质,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基本职能;⑵能够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⑶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本课的逻辑结构:由商品引出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由纸币到信用工具—由中国货币到外汇。本课重点:商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本课的难点:信用卡、外汇与汇率。本课课时安排:共安排三课时,第一框两课时,第二框一课时。由模块内容到单元内容的分析,可让教师对教材的认识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