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历史古代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作者简介:宋英梅(1971-),女,吉林公主岭人,大连世达重工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工程师;王芳(1981-),女,河北张家口人,大连世达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师。(辽宁?大连?116023)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8-0149-02
带式输送机是火力发电厂输送煤炭和灰渣的主要设备,它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并且维护方便,能实现不同距离的输送物料的要求。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和设备的联锁性,其中任何一条带式输送机发生故障都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在生产中必须特别注意输送带的运转状态,防止因输送带故障而造成事故。火力发电厂带式输送机的常见故障主要有:电机减速机故障;输送带跑偏,撕裂,断带,打滑;输送机撒料;设备异常噪声等。
一、电动机故障
1.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后就立即慢下来
(1)线路故障。应及时检查线路,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是否有断点,并修复。
(2)保护电控系统闭锁。检查跑偏开关、零速开关、拉绳开关等保护电控装置。
(3)继电器问题。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应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
(4)电源电压过低。检查电压,如果长时间电压偏低,很可能是电线过细导致线路压降太大,应更换较粗电源线。
(5)电动机超载。减轻电动机负载或更换大功率电动机。
2.电动机发热
(1)超载,或输送带受卡阻,使运行阻力增大,电机超负荷运行。需找出超负荷运行原因,减轻负荷。
(2)轴承工作不正常,造成电机发热,如轴承的油不足,导致电机功率增加。应检查轴承各传动部位,及时补充油。
(3)煤尘在电机风扇进风口或径向垫片中堆积,使散热条件恶化。应清除煤尘。
(4)断路器或接触器一相烧毁或接触不良造成缺相运行。应正确选用低压电器和保护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
二、减速机故障
1.减速机升温过快
油量过多,散热性能差,或系减速机被原煤埋住造成的。应调整油量,清除原煤。
2.减速机漏油
密封圈损坏,减速机箱体结合面不平,对口螺栓不紧。应更换密封圈,拧紧箱体结合面和各轴承盖螺栓。
3.减速机断轴
减速机断轴一般发生在减速机高速轴上,如果在安装电动机和减速机之间的液力偶合器和制动轮时偏差过大,偶合器和制动轮在运行时也会产生过大的震动而出现断轴。处理方法是调整减速机和电机轴之间的同心度。另外,皮带运输机的减速机的承载能力不够即驱动减速机选择过小,也是造成减速机断轴的重要原因,当减速机的实际使用功率超过减速机的承载能力后,在一定时间里会使皮带机驱动减速机断轴。
三、输送带跑偏
输送带在运行中,如果输送带沿带宽方向的偏移量超过带宽的5%时,称为输送带跑偏。
1.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问题
(1)传动筒与改向筒轴线与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不垂直。头部驱动滚筒或尾部改向滚筒的轴线与输送机中心线不垂直,造成输送带一边松,一边紧,输送带自紧边向松边移动,发生跑偏现象,造成胶带在头部滚筒或尾部改向滚筒处跑偏。应当调整紧边的轴承座位置,以使带的横向拉力相等,消除跑偏,如果尾部滚筒为螺旋式张紧滚筒时,尾部跑偏的原因可能是两边螺杆预紧力不相等,造成失衡而引起的,可通过调整两侧螺杆预紧力来解决。
(2)滚筒轴线不水平,两端轴承高低差引起输送带跑偏。可以通过在滚筒两端轴承座适当加减垫片的方法调平滚筒轴线,消除皮带跑偏。
(3)滚筒表面黏附煤粉,相当于加大滚筒局部直径,引起输送带跑偏。及时检查和维护输送带的空段清扫器,以减少煤粉的黏附或灰尘在输送带上的积聚。
2.支撑架问题
(1)传动架和改向架的刚性差,在载荷作用下变形较大,引起输送带跑偏。应调整变形,提高传动架和改向架的刚性。
(2)托辊支撑架不水平,托辊安装不正,造成输送带偏向托辊较高一边,使得输送带跑偏。表现为输送带跑偏方向,距离一定。可以在跑偏方向对侧垫高托辊若干组,消除跑偏。
3.托辊问题
(1)托辊转动不灵活,使输送带两侧受力不均,引起输送带跑偏。应确保托辊的制造精度,使用好的材料,如采用锂基脂,采用向心轴承及迷宫式密封。
(2)各托辊轴线与带式输送机中心线不垂直,引起胶带在托辊处跑偏。应将跑偏侧托辊向输送带运行方向调整,往往需要调整相邻几组托辊才能达到消除跑偏的目的,调整角度不宜过大。
(3)应适当配置调心托辊,以预防及纠正输送带跑偏。
4.输送带问题
(1)输送带的接头不正,胶带切口与胶带纵向中心线不垂直,使胶带承受不均匀拉力,运行时引起接头处输送带跑偏。应重新联接,校正输送带接头与输送带中心线垂直,提高带的联接精度。
(2)输送带本身质量有问题,薄厚不均,或带两边边缘的长度不一致,运转时引起震动导致输送带跑偏。
5.拉紧装置问题
(1)当输送带跑偏忽左忽右,方向不定时说明输送带过松,可以适当调整拉紧装置以消除跑偏。
(2)张紧处上部的两个改向滚筒除应垂直于皮带长度方向以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即保证其轴中心线水平。
下面,以本人《望江南》一词的教学为例,谈谈古代诗词教学的课堂结构。
第一步骤:诵读
诵读环节,我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四种诵读方式:一为齐读,二为个别读,三为配乐读,四为配乐自由读。设计这些诵读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该词的情感氛围,便于后面的理解分析。经过预习,该词的齐读,学生在发音、停顿上均很好,但语气、语调尤其是在语速的控制上做得不好,难于传达出该词的思想感情。学生也认为读得不好。我随即提议个别读,选了一位男生和两位女生进行诵读比赛。在师生共同评判了三位同学的优劣之后,我在《梅花三弄》乐曲声中进行了范读。学生在伤感缠绵的乐曲中已受感染,老师的范读亦给他们启示,同学们跃跃欲试,均想以己声传情。我顺从民意,再次播放《梅花三弄》,让学生自由情感诵读。事实上,该节课诵读效果非常好。
第二步骤:理解分析
初中所选诗词,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叙事、写景、抒情三个方面。古代诗词的教学,文本理解亦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才能让学生知其然。因此,在让学生简介作者、背景之后,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这首词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请指出时间、地点、事件。三、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四、这首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哪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上问题,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回答起来并不难,但它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把握这首词的内容——人、事、景、情。
第三步骤:研读、欣赏
在《望江南》一词的研读欣赏环节,我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运用、品位。
首先,引入《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用“首如飞蓬”同《望江南》中的“梳洗罢”进行细节对比,感悟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明白《望江南》一词女主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守望的孤独,如火的期待,似水的柔情。我班有一位同学甚至评价“梳洗罢”一语可以表明《望江南》一词中的思妇爱自己的丈夫甚于《诗经·伯兮》中的怨妇,因为她不仅思念丈夫、盼望丈夫早归,且时时为丈夫着想,希望回归的丈夫能见到“美丽”的自己。
其次,让学生回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写景名句,同本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进行比较赏析,感悟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表现手法的妙处,同时理解《望江南》词中女主人公希望落空、幻想破灭的苦痛与凄凉。
第四步:总结、概括
本词短短27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这就显示了本词语言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TD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0-0092-02
我们经常在煤矿采集的时候使用皮带运输机,但是这种机器,经常会遇到一些在所难免的故障,比如断轴或者老化等,这样一来就不能够及时地保证矿井顺利的生产。下文是笔者对皮带运输机在煤矿使用中的故障及处理方法的分析:
1 异常噪音的问题
输送带运行的时候,必须要驱动相关装置,还要对滚筒进行驱动,滚筒如果出现了问题,会经常发出一些不明噪音。根据当时噪音发出声音的情况,对噪音出现的故障进行改善。
1.1 噪音的出现跟托辊偏心有关
托辊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明噪音,皮带运输机还会发出振动。对于回程托辊来说,它具有长度,还具有质量,噪声比之前的要大得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是一个没有缝隙的钢管,能产生比较大的离心作用。第二,它的轴承在加工的时候,中心孔稍微偏外了一些,这说明是离心力过大造成的。如果轴承出现了问题,噪声还存在的话,我们还可以继续使用。
1.2 联轴器不同会发出噪声
电动机一旦跟带制动轮轴器之间发生了噪音的时候,噪声旋转的电动频率跟旋转电机转动的频率是一样的。这说明两者的频率根本没有差异,在发出噪声时,我们应该调整下减速器相对的位置,避免减速器的骨折。
1.3 全面改善滚筒、驱动滚筒发出的噪音
如果改善滚筒的噪声会很小,改变滚筒驱动方向时,噪声也会很小,出现了不明的噪音,这都是因为轴承出现损坏造成的,这段时间应更换轴承。在轴的上部,因为有过渡圆角,容易产生疲劳损伤。如果半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角度太小的话,会让减速机的轴部断掉的,这对推力轴并没有什么好处,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及时更换修改器。另外就是高速轴有点不大一样。该车将减缓输入轴的径向负载轴和齿轮箱高速轴偏差的增加,这样一来会增加轴弯曲度,如果长时间运行,出现断轴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我们必须对两个通信位置进行仔细的维系和调整,要确定在一般情况下,电机轴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原因跟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电机轴直径应力集中比较好些,电机轴也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2 皮带运输机出现跑偏
一是传送错误的安装位置,一般都是由于承载托辊组中心线垂直位置错误造成的,使胶带在承载段出现了偏差。胶带跑向前时,会产生一种比较强大的牵引力,牵引力分解成支撑组件旋转辊和横向力。对辊的轴向移动的横向分量,滚子托架固定辊不能轴向移动,它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磁带如果在另外一边出现,这会出现跑偏情况。调整的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在制造的过程中,承载托辊组是要安装的,在安装的过程中,这也是很容易调整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便捷的方法是,托辊组带动的方向偏向一侧前进或者偏向另外一侧移动。还有一种方法,托辊组要安装适当。自调心托辊组的类型比较繁多,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中间轴,其力和支承辊挠度力是在同一组。
二是头或尾传动滚筒和滚筒输送带偏离中心线不垂直,使凸出的头部或尾部发生修改。当导向辊上的皮带,滚筒的两边松紧不一致,沿宽度方向牵引是不一致的,易出现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将连接到磁带的下降方向时,使胶带松散的横向出现偏差。调整方法:轴承应该放在右边最前面的位置当中,之后左边的轴承也要向前面移动。调整驱动或改变,最准确地弄好安装位置。
三是如果滚子外表面的加工出现误差或者磨损出现不均,会造成煤不同直径或肿块,出现直径较大的偏差。所谓的“跑”,是说运动件的粘着牵引力,大径侧带错位。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的办法是坚持煤炭清洁表面,对误差和不均匀的磨损进行减少,最后取代再生塑料包装和
加工。
3 关于皮带寿命分析
质量和皮带的使用寿命。皮带式输送机运行中清洗装置应保证可靠性。如果上述内容并不保证返回驱动辊和改变皮带材料,材料这方面任务做错了,会损坏硫化橡胶辊的表面层。会出现裂缝,降低皮带的使用寿命。常规检查是否有一个缺陷,如果老化,则不应该购买。
4 凸凹段曲率半径对皮带运输机的影响
第一,中部拱凸带。拱带输送带接头通常中间有凸起部分,即中央隆起方向,并会使皮带出现打折,主要打折在损伤严重度驱动辊型区间。主要打折原因,在中央和横向的单位长度的样带,张力值太高,使带滑入中拱或折扣。单位长度的张力和曲率半径,会影响辊槽角。坡口角度的增加,弯曲半径小,拱和打折更严重。当带式输送机槽角大于或等于40°时,甚至在带式输送机直头或尾辊槽角过渡时间间隔也可以出现拱和打折。这时应该减少槽角或延长距离过渡区间长度,使槽角缓慢过渡。对带式输送机的凸部,托辊应增加凸曲率半径和较低的槽角满足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高运输能力。
第二,凸段皮带卡入平辊与斜辊之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散装物料移动传输机上。例如我们常见到的装载机,堆取料机。本设备容易出现悬臂梁下降的现象,这是与凸条等效的。由于几何位置尺寸的约束,在悬臂的凸面曲率半径所需的大小和定位的转变,只在一个或两组滚轮组形成的凸段皮带或辊之间发生。解决的办法是,这里将是一个凸部分由气缸组的一个或两套四或五或更多组。例如,后带式输送机水平设置在悬臂梁的前12°,凸部的角度是12°,如果五辊,弯曲过渡,只有6°到12°到2°弯角度的变化。修改之前的辊,辊经常发生卡的现象。换了一个位置,滚轮架座可以用四连杆或后续帧的方法。
第三,凹部。带式输送机在启动时如果没有材料,在带凹部会反弹,遇到大风天气带来的打击,最好是添加带轮避免带或吹在带式输送机凹部。
5 皮带出现打滑的问题
第一,皮带运输机的皮带出现了打滑的现象。使用重锤皮带,我们要注意一些事情,皮带运输机在用锤子的时候,要采取一些办法来防止皮带打滑,比如添加权重,如果添加了一次,皮带还打滑,那就继续添加,直到皮带不会打滑现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螺旋张紧或液压张紧带机。使用螺旋张紧或液压张紧的皮带打滑,可以调整张紧的带中增加紧张力。然而,有时拉紧行程不是足够,带永久变形,然后可以关闭皮带硫化。
参考文献
[1] 刘西健.煤矿皮带运输的故障与处理对策探析[J].硅
谷,2012,22(12):107-109.
[2] 曹国堂.皮带运输机的调试与常见故障处理[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1,47(28):108-109.
[3] 胡延平.皮带运输机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太原
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6(17):145-149.
[4] 侯可中,靖长财.输煤皮带机跑偏原因分析及对策
[J].电站辅机,2011,38(107):357-359.
[5] 容严.皮带随机性跑偏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广
西电力技术,2010,44(28):254-257.
1.鲁班
鲁班字依智,人称公输盘、班输,尊称公输子的春请求时期鲁国人,在2400多年间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均集中在其一人身上,并先后制作出墨斗、多种木工师傅的手工工具、农业机具、锁钥、伞等作品的中国土木建筑鼻祖。
2.蔡伦
蔡伦字敬仲,是于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的东汉宦官,在位尊九卿兼任尚方令后开始总结人们以往的造纸工艺,改进造纸术,并最终制成蔡侯纸,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后世将蔡伦奉为造纸鼻祖。
3.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也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隆中的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除了创作过出师表、诫子书的散文代表作,还先后发明出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是中国传统文化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4.马钧
马钧字德衡,是出身贫寒的家境,有着口吃的毛病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并且在魏国担任官职时,先后还原指南车、改进织绫机、发明龙骨水车、制作轮转式发石机、制作水转百戏图,改制诸葛连弩的发明家。
5.僧一行
僧一行这个唐朝著名的圣人,本名为张遂,是有着大慧禅师谥号,博览经史,并通晓阴阳、五行之学的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最主要的成就就在于编制大衍历,并在制造天文仪器、管泽天响、主持天文大地测量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
6.毕升
毕升是在杭州书厮中专事手工印刷的北宋发明家,是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汲取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的发明家,而这个传奇人物的事迹也仅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7.张衡
张衡是举孝廉出身,先后出任太史令、侍中等职位的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也是先后创作出灵宪、浑仪图注、归田赋、二京赋等作品,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对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技术有着杰出贡献的汉赋四大家之一。
8.苏颂
苏颂字子容,是出身闽南望族的北宋中期著名官员、天文学家和药物学家,是于1042年登进士第,入朝后长期广涉古籍,留心医学,对算法、地志、山经、本草等学术无所不通,并主持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了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
9.杜诗
杜诗字君公,是于光武帝时期入朝,成为侍御史,于建武七年担任南阳太守时创造了水利古风器、水力传动机械等设施,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的东汉著名官员、水力学家和发明家,并因使得郡内因此富庶起来而被后人冠以杜母的美称。
一、美、德两国的立法
(一)美国
1.衡平居次原则
“衡平居次原则”(Equitable Subordination Doctrine)又称“深石原则”(Deep Rock Doctrine),源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39年的泰勒诉标准石油电力公司(Taylor v. Standard Gas&Electric)案(又称深石案)。[1]这一原则为法院在破产程序中基于衡平法的公平正义理念对破产债权的受偿顺序进行自由调整奠定了基础,成为美国法院处理类似案件的标杆。
“衡平居次原则”诞生后一直以判例法的形式存在,直到1978年美国制定新的破产法才被正式纳入成文法。美国现行破产法第510条c款第1项规定:“尽管存在本条(a)和(b)的规定,经过通知和听证后,法院可以根据衡平居次理论,将参与分配的一项被认可的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从属到另一项被认可的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之后,或者将参与分配的一项被认可的利益的全部或者部分从属到另一项被认可的利益的全部或者部分之后。”
深石案和1978年美国破产法都没有明确“衡平居次原则”的具体适用条件。长期以来,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都是以深石案为指导,基于衡平法的公平正义理念,运用自由裁量权解决股东债权的受偿问题。1977年的Benjamin v. Diamond案(又称Mobile Steel Co.案)第一次明确了“衡平居次原则”的具体适用条件。根据第五巡回上诉法院对Mobile Steel Co.案的判决,“在行使衡平居次的权力之前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ⅰ)原告必须已经从事了某种不公平的行为;(ⅱ)该不公平的行为已经损害了破产人的债权人或者为原告带来不公平的好处;(ⅲ)对其债权的衡平居次绝对不能违反破产法典的规定。”[2]这就是著名的“衡平居次原则”三步测试法。
在举证责任分配上,美国破产法院一般采取两步举证方式。首先由提出异议的权利人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即必须提供一些实质性的事实基础(substantial factual ba-sis),以质疑股东债权的表面证据效力(prmi a facie validi-ty)。如果异议方达到初步举证责任要求,举证责任则转移给股东,由其证明行为的公平和善意。[3]这种分步举证的方式减轻了异议人的举证责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
2.重新定性原则
美国破产法典第105条(a)款规定:“法院有权做出任何对执行本法必要或者适当的裁定、程序或者判决。本法任何允许有利益的当事人提出质疑的规定都不得被解释成阻止法院自由地采取或做出对执行或实施法院裁定或规则而言,或者对防止程序滥用而言必要的或适当的行动或决定。”美国法院据此认为破产法典已经授权其在破产程序中对股东贷款的法律属性进行重新判定,并在破产司法实践中通过判例发展出了“重新定性原则”。[4]“重新定性原则”最初也如“衡平居次原则”一样没有具体的适用条件,1986年的Roth Steel Tube v. CIR案总结出著名的11项测试条件。根据该案的判决,对股东贷款重新定性主要考虑11项测试条件:(1)法律文书的名称(如果有)表明是债务。如果法律文书明确表明为债务关系,该股东贷款应该视为债权,如果缺乏相关的债务法律文书则应将股东贷款视为股权投资;(2)固定的到期日和偿还计划的存在与否。如果存在固定的到期日和偿还计划,则将股东贷款视为债权,反之视为股权投资;(3)固定的利率和利息支付的存在与否。如果存在固定的利率和利息支付,则视股东贷款为债权,反之视为股权投资;(4)债务清偿的来源。如果预期的债务清偿仅仅依赖借款人经营的成功,则将股东贷款视为股权投资;(5)资本的充足或不足。如果借款人资本不足,则将股东贷款视为股权投资;(6)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如果股东提供的贷款与他们各自的股权成比例,则视股东贷款为股权投资,如果两者之间严重不成比例,则将股东贷款视为债权;(7)为贷款提供的担保(如果有)。如果不存在针对股东贷款的担保,则视股东贷款为股权投资;(8)公司从外部贷款机构获得融资的能力。如果不存在其他外部融资的证据,有理性的债权人不会象股东那样提供贷款的事实足以证明股东贷款为股权投资而不是债权;(9)贷款后于外部债权人的债权受偿的程度。如果股东贷款在全体其他债权人的债权之后受偿,则将其视为股权投资,如果只是在部分其他债权人的债权之后受偿,则视为债权;(10)贷款被用于收购资产的程度。如果股东贷款用于借款人的日常经营需要,而不是用于资产收购,则视股东贷款为债权,反之视为股权投资;(11)偿债基金(Sinking Fund)存在与否。如果没有建立偿债基金用于偿还债务,则将股东贷款视为股权投资,反之视为债权。[5]这11项条件没有轻重之分,法院重新认定一项贷款债权时并不需要11项条件都能达到,其可以根据具体案情取舍。
“重新定性原则”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同于“衡平居次原则”,美国破产法院一般让提出异议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6]
(二)德国
德国以“替代资本原则”(Eigenkapitalersatzrecht)解决股东贷款问题。“替代资本原则”是指股东在公司陷入危机时向公司提供的贷款视为对公司资本的补充,在破产程序中只能作为劣后债权在其他债权人之后受偿。
1.替代资本原则
德国原《有限责任公司法》第32a条第1项规定:“在股东作为通常商人应向公司充实自有资本的情形(公司危机),一名股东不向公司充实自有资本,而向公司给予借贷的,其在对公司财产开始的无支付能力程序中,只能作为后顺序的无支付能力债权人,主张返还借贷的请求权。”[7]该项规定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其主体只限于股东。如果第三人向公司提供贷款则不适用该规定;第二,股东贷款提供的时间为公司发生危机时。如果股东提供贷款时公司经营正常则不能适用该原则。如何判断公司危机呢?德国的司法判例(BGHZ 81,252,263及BGHZ 90,381,390)[8]确立了信用标准,即一个经济上理性的第三人是否会以市场条件贷款给该公司。如果其不会,则视为该公司陷入危机,此时股东提供的贷款自然后位受偿,反之则否;第三,危机中的公司自有资本不足,需要股东注资才能恢复原来的资本水平。股东不向公司直接注资,而是以提供贷款的方式解决公司的融资困境;第四,该股东贷款在破产程序中只能以后位顺序的破产债权人主张贷款返还请求权。虽然其债权并不被否认,但在功能上视为替代公司的资本。
为了平衡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原《有限责任公司法》也规定了“替代资本原则”的两种例外情况。其第32a条第3项规定:“对于一名股东或一名第三人实施的、在经济上符合依第1项或第2项给予借贷的其他法律行为,准用此种规定。贷予人在公司危机中以消除危机为目的取得出资额的,对于其现存的或新给予的贷款,不适用关于自有资本替代的规则。对于在股本中的出资额为10%或10%以下的、不执行业务的股东,不适用关于自有资本替代的规则。”[9]因此,凡是为拯救陷入危机的公司而获得公司股权的人以及所持股份等于或小于百分之十的不执行业务的股东,不适用替代资本原则。这是为鼓励外部投资人拯救公司,而对不执行业务的小股东,则因其不享有公司经营决策权,不具有内部人的信息优势,存在关联交易和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
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德国法院一般让股东证明自己的贷款不是替代资本的股东贷款。这是因为股东相比于其他债权人享有信息优势,对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了解。[10]
2.自动居次原则
“自动居次原则”的诞生是伴随《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的全面修订而来。1999年欧盟法院(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在Centros案的判决中对《欧盟条约》的开业自由条款进行了解释,其认为商人可以在欧盟任何地方设立企业,即使其唯一的目的是逃避比较严格的国家公司制度。据此,任何人都可以在英国设立有限责任公司(Ltd. )而在欧洲任何地方做生意,即使该公司不在英国经营运转。该判决对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原因很简单:英国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更快,并且一般没有最低股本要求,而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过程相对繁琐,并且有25000欧元的最低资本门槛。[11]为了增强整个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竞争力,提高其效率和确定性,德国废除了“替代资本原则”,不再区分股东贷款是否于公司陷入危机时提供,而将全部股东贷款都视为公司的债务,但在破产程序中必须于其他债权之后受偿。[12]对此可称为“自动居次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替代资本原则”的两项例外在新修订的《德国支付不能法》中获得保留,即所持股份等于或小于百分之十的不管理公司业务的股东以及为拯救陷入支付不能的公司而获得公司股权的人向公司提供的贷款,在破产程序中并不后位受偿,而是按其贷款性质根据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处理。[13]由于“自动居次原则”让所有的股东贷款后位受偿,也就不存在举证责任的问题。当然,如果要适用两项例外规定,则谁主张谁举证。
二、美、德立法的评析
(一)衡平居次原则评析
“衡平居次原则”根源于衡平法的公平正义理念,其目的是矫正实施不公平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或使自己获得不公平利益的人的行为。
从深石案可以看出,“衡平居次原则”最初只针对控股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贷款债权,因为控股股东非常容易基于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其他债权人的利益。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衡平居次原则”逐渐用于调整公司的所有债权,而不局限于最初的控股股东贷款债权,其适用主体也从控股股东扩展到公司的任何债权人。这样,包括董事、高级职员、控股股东、关联企业在内的内部人以及其他非控股股东和债权人都可以列入“衡平居次原则”的审查范围,只要上述人员对公司的债权涉及不公平行为,就可能在破产程序中后于其他债权受偿。因此,“衡平居次原则”审查的焦点是不公平行为的存在与否。
(二)重新定性原则评析
“重新定性原则”也是基于衡平法的公平正义理念而来。在公司实务中,有时股东名义上向公司贷款,但其交易内容实质上构成股东出资。针对这种虚伪的股东贷款,“重新定性原则”直接撕开贷款的外衣将其定性为股东出资。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股东贷款债权,但现在也扩展到股东对公司的其他债权。
“重新定性原则”与“衡平居次原则”不同,其审查的焦点是股东贷款的真实性,即股东向公司提供资金的真实意思是借款还是出资,并不审查股东贷款是否涉及不公平行为。但“重新定性原则”和“衡平居次原则”的适用存在交叉。一项股东贷款既可以根据“重新定性原则”构成股东出资,也可以基于“衡平居次原则”后于其他债权受偿,至于具体适用哪项原则取决于异议人的意愿。另外,这两大原则的适用结果类似,都是股东贷款后于其他债权受偿,但被审查的股东贷款的最后权利属性并不相同。被重新定性的股东贷款属于股权,而被衡平居次的股东贷款仍然是债权。
(三)替代资本原则评析
“替代资本原则”适用于特定的情况,即股东本应向公司充实资本但却向公司提供贷款。但是,该特点恰恰是其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为了适用“替代资本原则”,当事人需要证明股东作为诚实的商人需要充实自有资本而没有充实。为了明确上述模糊的判断标准,德国于1998年颁布的《有关加强企业控制和透明度法律》增加了附加条款“公司危机”,但“公司危机”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为此,德国法院又通过判例发展出信用标准,即一位理性的商人是否愿意按照当时的市场条件向公司提供贷款。由于上述推理过程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模糊的法律概念之上,给当事人的理解和把握带来很大的困扰,其不确定性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很多争议。
“替代资本原则”的立法理由不同于“衡平居次原则”和“重新定性原则”,比较流行的是融资后果责任理论:在公司危机时股东可以选择清算公司或者向公司注资,虽然其没有补足公司缺少的资本的法定义务,但如果其决定向公司贷款,就意味着股东采用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借以摆脱自己的责任,并使债权人处于不利地位的境地。如果股东提供的贷款在功能上代替了自有资本,其就必须对这种融资措施承担法律后果。[14]由此可见,德国“替代资本原则”根源于德国的法定资本制。德国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判例(BGHZ 90,381)从另一个角度对其立法理由进行了说明:当公司面对财务危机时,股东必须决定是清算公司还是向其提供财务支持以维持其经营。如果股东选择后者并使命运未卜的公司继续经营,其不得以债权人利益为代价进行冒险。如果股东在行动时相信凭借其内部人地位,其能赶在公司破产之前尽早撤回资金,则其很容易以债权人利益为代价进行投机。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将股东贷款作为替代资本有双重效果:第一,财务困难没有解决,贷款就不得撤回;第二,贷款在公司破产时后位受偿。[15]但是,德国最高法院阐释的理由并不为学者接受。因为如果立法者仅仅是担心股东会利用内部人地位在公司破产之前拿回贷款,只要规定在公司申请破产之前一定期间禁止公司清偿股东贷款就可以消除上述忧虑。[16]
(四)自动居次原则评析
“自动居次原则”诞生,是德国通过全面修订《有限责任公司法》来实现有限责任公司的竞争力和效率。其制定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动居次原则”比“替代资本原则”简洁明了,省却了判断公司是否处于危机或是否资本不足,破产案件当事人无需对此进行复杂的举证,效率大大提高。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债权人利益。德国公司法的传统理念是注重债权人利益保护,其一直采取法定资本制。公司成立后对债权人的唯一保障是注册资本,所以德国公司法禁止股东以各种方式将股本返还给股东。由于新《有限责任公司法》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资本额从25000欧元(其中12500欧元必须在公司成立时缴纳)降到10000欧元(其中5000欧元从一开始就要缴纳),过低的注册资本已不足以保护债权人。采用“自动居次原则”之后,所有股东贷款都后位受偿将使股东充分分担公司风险,同时也可以抑制股东从事高风险投资的冲动,以免损害债权人利益。[17]
但是,学界对“自动居次原则”的批评更加激烈。除了前述对“替代资本原则”的质疑理由之外,学界还提出了新的反对理由。“替代资本原则”只是使公司陷入危机时的股东贷款后位受偿,而“自动居次原则”使公司正常经营过程中的股东贷款也后位受偿,这样就会极大抑制股东的投资活动,从而错失一些很好的投资机会。因此,“自动居次原则”可能导致矫正过度。[18]
三、我国的立法构想
(一)立法思路之选择
1.分类规定或自动居次受偿
笔者认为,自动居次受偿虽然简单明了,减轻了破产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但打击了股东向公司贷款的积极性,很难实现实质公平。我国新破产法的立法取向之一是鼓励拯救困境企业,但自动居次原则的实际效果恰好与之相悖。从新《破产法》施行以前的破产司法实践看,投资人掏空转移破产企业财产的行为频繁发生,很少见到投资人用自有资金帮助企业脱离困境。新破产法正式实施以后,虽然投资人肆意侵害企业财产的现象因法律制度的完善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投资人主动向困境企业贷款的情况仍不多见。笔者查阅了我国21家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材料,发现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存在股东贷款。因此,现阶段的破产司法实践也需要鼓励股东贷款。分类规定的思路平衡了立法的刚性与柔性,可以让不同国家的立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规定。
2.美国式分类规定或德国式分类规定
笔者认为,美国式分类规定的立法思路更为科学合理:第一,德国模式调整范围有限。德国模式将公司危机作为判断股东贷款是否后位受偿的唯一标准,如果股东在公司正常经营时提供了虚伪的贷款或在贷款过程中实施了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不公平行为,则其不能有效调整。第二,德国模式不能实现实质公平。股东贷款只要不存在不公平行为,一般对公司都是有利的,特别是公司陷入困境时更是如此。德国将公司财务状况作为处理股东贷款的唯一标准过于机械,因为公司财务状况与债权人利益保护没有必然联系,实际情况往往是困境企业获得股东贷款反而有利于债权人的利益。股东为了帮助困境企业,真实善意地向其提供贷款,主观和客观都没有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故意和行为。德国模式将这种真实善意的股东贷款也置于其他债权之后受偿,有违实质公平。总之,德国模式的问题恰好能为美国模式克服,所以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分类规定的立法思路。
(二)美国式分类规定的具体问题
1.补偿性后位受偿或惩罚性后位受偿
美国对存在不公平行为的股东贷款不以惩罚为目的,而是以补偿债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害为限,超出补偿范围的股东贷款按照破产法的规定与其他债权平等受偿。以德国立法为代表则采取惩罚性后位受偿,因为德国的“替代资本原则”与“自动居次原则”都不关注股东是否实施了不公平行为及债权人是否遭受了损害,所以其规定股东贷款全部后位受偿。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引入补偿性后位受偿。第一,这符合实质公平。补偿性后位受偿的目的是让债权人的损害获得填平,恢复到损害没有发生之前的状态。如果实行惩罚性后位受偿,则会导致用一种不公平来纠正另一种不公平。第二,补偿性后位受偿符合我国现行民事法律的救济理念。我国现行民事法律的救济理念是以补偿为原则,惩罚为例外。就现行民事法律而言,明确规定惩罚性赔偿救济的只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和《侵权责任法》第47条,主要是基于社会政策考量对弱势的消费者和人身因产品缺陷受损的被侵权人进行特殊保护。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其债权人并不符合上述两种特殊主体的要求。因此,美国的补偿性后位受偿值得借鉴。
转贴于
2.判定不公平行为的标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司法判例认为股东对公司的债权的获得并不一定要和不公平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即两者可以是同一行为,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行为。[19]因此,股东获得债权并不一定是整个不公平行为的一部分,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关于“不公平行为”的认定,美国司法判例将“不公平行为”概括为三大类:(1)欺诈、非法和违背受信责任;(2)资本不足;(3)权利主张人将债务人用作纯粹的工具或替身。[20]“欺诈”是指股东欺诈债权人,美国司法判例通常所指的情况是股东指使或串通债务人或者单独向第三人提供虚假的债务人财务资料,从而使债务人从第三人获得贷款。如果公司最终走向破产,该股东对公司的贷款债权后位受偿。在极端的案例中,股东对公司的所有债权都会后位受偿。“非法”概念源于衡平法格言:“寻求衡平法救济的人必须保持双手清洁。”所以,如果债权的发生违反法律,则只能后位受偿。“违背受信责任”是最频繁使用的判断标准。它是指控股股东、高级职员或董事与公司进行了不公平交易并产生了债权,从而损害了其他债权人利益。“他们的权力是信托权力。他们与公司的交易要严格审查,如果他们与公司的合同或交易被撤销,举证责任由董事或控股股东承担,其不仅要证明交易的善意,而且要证明从公司和无利益关系人的角度看,该交易具有内在公平性。该项测试的本质是根据所有情况判断该交易具有常规交易的特点。”[21]美国的资本不足标准与德国的公司危机标准有些类似,但美国法院对资本不足一般从两个角度同时进行考察:第一,一位经验丰富的财务分析师根据破产人成立时的情况认为其资本明显不足以支持破产人那样规模和性质的营业,则构成资本不足。第二,在贷款提供时,破产人已经不能够从知道破产人所有情况的第三人处获得类似数额的借款,则构成资本不足。[22]据此,美国的“资本不足”标准比德国的公司危机标准要严格。“股东将债务人作为工具或替身”是指控股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通过其控制地位损害其他债权人。由此可见,工具论或替身论主要是为了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但是,单纯的控股地位并不是后位受偿的理由。法官在Branding Iron Steak House案的判决书中指出:“在破产公司的高级职员、董事或股东的债权可以后于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受偿之前,该主体必须有能力和意图控制该公司,而且其必须实际上行使了控制权损害了其他债权人。”[23]
笔者认为,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资本不足”目前不宜作为不公平行为判断的标准,因该标准比较模糊,难以把握。美国和德国的司法实践都表明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德国更是基于效率考虑抛弃了“替代资本原则”,以我国法院和法官的地位和素质,如果适用资本不足标准,只怕会给司法实践带来更多的争议。此外,以公司财务状况作为判断股东贷款是否后位受偿的标准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因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一般来说越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股东贷款对其债权人越有利。因此,对存在不公平行为的股东贷款,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规定:股东存在下列损害债权人利益,或者使自己获得不公平利益的行为,其对债务人的贷款在其他债权之后受偿,但其后位受偿程度限于填补债权人受到的损害或抵消其获得的不公平收益:(1)指使或串通债务人或者单独向第三人提供虚假的债务人财务资料,债务人因此从第三人获得贷款;(2)向债务人提供贷款的行为违反法律;(3)股东向公司提供的贷款存在不公平的交易条件;(4)控股股东利用控制地位损害债权人利益。
3.判定虚伪的股东贷款的标准
虚伪的股东贷款是指股东宣称其向企业提供的资金是贷款,但相关证据表明其实质是注资。就美国总结的11项测试标准的实施情况看,并不需要相关证据达到全部11项测试标准才能重性定性股东贷款的虚伪,而是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灵活把握,这就可能出现不同法院裁判的冲突,这种司法不一致削弱了投资机制的可预测性,破坏了当事人的合理期待,从而阻碍了股东拯救困境企业。[24]因此,对此标准与做法我们需要根据国情确定取舍。
第1项“法律文书的名称(如果有)表明是债务”、第2项“固定的到期日和偿还计划的存在与否”、第3项“固定的利率和利息支付的存在与否”是评价合同性质的一般要件,均应采用。第4项“债务清偿的来源”、第7项“为贷款提供的担保(如果有)”和第11项“偿债基金存在与否”是测试股东对贷款安全的关注程度。通常,股东向公司贷款,首先会考虑本金的安全,其次才是可能的回报。如股东没有要求公司采取必要的贷款保障措施,表明其内心是将其视为投资而不是贷款。这一标准可以借鉴。但第4项缺乏独立性,需要和第7项、第11项一起使用。第7项应限定为第三人为股东贷款提供担保,因为由公司自己提供担保只是便利股东将融资风险向其他债权人转嫁。第11项目前并不适合我国,因为我国未规定偿债基金制度。因此,这三项标准的实质为一项,即是否有第三人为股东贷款提供担保。但如果没有第三人提供担保,并不能推出其一定为出资,需要结合其他测试标准和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第5项“资本的充足或不足”和第8项“公司从外部贷款机构获得融资的能力”指向公司的财务状况,该标准并不妥当,理由参见前文。第6项“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指向股东持股比例与其在公司所有内部融资中的比例的相当性,因股东一般是根据持股比例承担义务的,如比例相差悬殊,则认为是贷款。但仅据该标准不能判断股东贷款的性质,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和其他参考标准。第9项“贷款后于外部债权人的债权受偿的程度”依据的是股东后于全体债权人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的公司法理。但如股东没有明确表示其贷款后位受偿,并不能推出其提供的资金就是贷款,需要结合其他测试标准和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第10项“贷款被用于收购资产的程度。”存在一定的误导性。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虽然有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但更常见的是技术设备工艺的落后或既有项目盈利能力低下,这需要购买新资产才能解决。如果股东贷款只限于补充困境公司的流动资金,结果往往是延缓其破产的步伐,而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其破产的命运。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美国的11项测试标准中的第1项、2项、3项、6项、9项可以借鉴,第4项、5项、8项、11项不宜适用,第7项可以修改后引进。因此,新破产法可以规定“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将一项股东贷款视为出资:(1)合同是否明确约定是贷款;(2)合同是否明确约定贷款到期日;(3)合同是否明确约定贷款利率;(4)合同是否明确约定还款计划;(5)贷款利率是否按照约定实际支付;(6)股东持股比例与其贷款在债务人内部融资数额中的比例是否相当;(7)合同是否明确约定股东提供的资金在全体债权人之后受偿;(8)股东贷款是否有第三人为其提供担保。”
(三)其他相关问题
1.对股东贷款偿还行为的撤销
美国破产法没有专门对股东贷款偿还行为的撤销问题进行规定,但是,管理人可以根据破产法对撤销权的一般规定主张撤销偿还股东贷款的行为。美国破产法规定的撤销权主要涉及两类行为:偏颇性清偿和欺诈性转让。偏颇性清偿的法律含义在美国破产法第547条(b)款得到严格界定:第一,对债权人或为债权人利益;第二,为了或基于转让发生前已经存在的债务;第三,转让发生时债务人失去清偿能力;第四,转让发生在破产申请前90日内,或者如果债权人是内部人,转让发生在破产申请前90日至1年之间;第四,转让使债权人获得的清偿多于没有转让时债权人根据第7章所能获得的清偿。[25]欺诈性转让的判断标准大致为三个:第一,所转让的必须是债务人的财产;第二,转让行为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债务人实施;第三,转让必须发生在破产前一年期间之内。[26]原《德国支付不能法》专门针对股东贷款偿还行为的撤销问题进行了规定,其第135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为系为合伙人或股东享有的、以返还替代资本的借贷为内容的债权提供清偿的,或为具有同等地位的债权提供清偿的,以行为是在程序开始申请之前最后一年的时间内、或在此项申请之后实施的为限,可以进行撤销。”[27]需要注意的是,该条规定只规定可以撤销视为替代资本的股东贷款的偿还行为,而对其他的股东贷款的偿还行为不得撤销。为了配合《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的修订,《德国支付不能法》也于2009年修订,修订后的《德国支付不能法》不再区分替代资本的股东贷款和普通的股东贷款,所有的股东贷款在破产申请提出前一年内获得偿还的,都可以由管理人撤销,但关于小股东和为拯救公司而获得公司股份的投资人的例外规定获得保留。
美、德两国立法都将可撤销的股东贷款清偿行为限定于破产申请前1年内实施的清偿行为。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德两国的立法,明确规定破产申请受理前一年内实施的股东贷款清偿行为可以由管理人撤销,同时对小股东和外部投资人贷款的清偿行为做出例外规定。
2.对股东贷款物权担保的处理
通常,债权人的债权设定了物权担保,则可以在破产程序中获得优先于普通债权人的受偿地位。美、德两国对有担保股东贷款的担保利益一般持否定态度,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保障股东贷款的担保利益,则会激励股东从事一些高风险投资活动,而将投资风险转嫁给普通债权人。第二,如果保护其担保利益,则无论是美国的“衡平居次原则”和“重新定性原则”,还是德国的“资本替代原则”和“自动居次原则”都会被规避。第三,公司向股东担保贷款还不如以担保方式向外部第三人借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利于债权人的关联交易。因此,2009年修订的《德国支付不能法》明确规定破产申请开始之前10年内设定的有担保股东贷款的担保利益可以由管理人撤销,不再将管理人的撤销权限制于替代资本的有担保的股东贷款的担保利益,这也是为了与《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的修订相配套。笔者认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单独否定股东贷款的担保利益显然不妥,还是应该根据股东债权是否属于应当劣后清偿的债权来确定其担保是否可以撤销。当债权本身属于应当劣后清偿的债权时,其设定的担保债权也应随之撤销,不能再允许其据此优先受偿。
注释:
[1]Taylor v. Standard Gas& Elec. Co.,305 U. S. 584 (1938)。
[2]Benjamin v. Diamond (In re Mobile Steel Co. ),563 F. 2d 692,700 (5th Cir. 1977).
[3]施建州:《论公司法中名义上之资本不足——德国法与美国法的辨证》,载《玄奘法律学报》第三期,第176页。
[4]虽然有些法院认为其无权对股东债权重新定性,但多数法院持相反意见。否定的意见可参看Pacific Express Holding,Inc. v. Pioneer Commercial Funding Corp. (In re Pacific Express,Inc. ),69 B.R. 112,115 (B.A. P. 9thCir. 1986)。肯定的意见可参看In re Autostyle Plastics,Inc.,269 F. 3d at748;Summit Coffee Company,et a.l v. Herby’s Foods,Inc. (In re Herby’s Foods,Inc. ),2 F. 3d 128 (5th Cir. 1993)。
[5]Roth Steel Tube v. CIR 800 F. 2d,625,630(6th Cir. 1986).
[6]Shu-YiOe,i Context Matters:The Recharacterization of Leases in Bankruptcy and Tax Law,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Fal,l 2008)(Vol. 82),p651.
[7]《德国股份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德国公司改组法·德国参与决定法》,杜景林、卢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187页。
[8]施建州:《论公司法中名义上之资本不足——德国法与美国法的辨证》,载《玄奘法律学报》第三期,第137页。
[9]《德国股份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德国公司改组法·德国参与决定法》,杜景林、卢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10]参见施建州:《论公司法中名义上之资本不足——德国法与美国法的辨证》,载《玄奘法律学报》第三期,第176页。
[11]Gregor Bachmann,Introductory Editoria:l Renovating the German Private Limited Company–Special Issue on the Reform of the Gmbh,German Law Journal(September1,2008),(Vol. 09 No. 09),p1066.
[12]See Jochen Vetter,Christian Schwandtner,Cash Pooling Under the Revised German Private Limited Companies Act(Gmbh),German Law Journal(September1,2008) (Vol. 09 No. 09),P1171-1172.
[13]See Michael Beurskens,Ulrich Noack,The Reform of Germany Private Limited Company:Is theGMBH Ready for the 21stCentury? German Law Journal(September1,2008)(Vol. 09 No. 09),P1088.
[14]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吕迪格·法赛尔:《德国资合公司法》(第3版),高旭军、单晓光、刘晓海、方晓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32页。
[15]See Dirk A. Verse,Shareholder Loans in Corporate Insolvency - A New Approach to an Old Problem,German Law Journal(September 1,2008)(Vol. 09 No. 09),p1114.
[16]See Dirk A. Verse,Shareholder Loans in Corporate Insolvency - A New Approach to an Old Problem,German Law Journal(September 1,2008)(Vol. 09 No. 09),p1115.
[17]See Dirk A. Verse,Shareholder Loans in Corporate Insolvency - A New Approach to an Old Problem,German Law Journal(September 1,2008)(Vol. 09 No. 09),p1115.
[18]Robert Charles Clark,The Duties of the Corporate Debtor to Its Creditors,Harvard Law Review(January 1977),p540.
[19]Mobile Steel,563 F. 2d at700;In re Kansas City Journal-Post Co.,144 F. 2d 791,803-04 (8th Cir. 1944).
[20]In re Fabricators,Inc.,926 F. 2d 1458,1467 (5th Cir. 1991).
[21]Pepper v. Litton,308 U. S. 295 (1939).
[22]Matter of Multiponics,Inc.,622 F. 2d 709,717.
[23]In re Branding Iron Steak House,536 F. 2d 299,302 (9th Cir. 1976).
[24]See Hilary A. Goehausen,You Said You Were Going to Do What to My Loan? The Inequitable Doctrine of Recharacterization,De Paul Business& Commercial Law Journal(Fall2005),p136-139.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2-0102-01
初中历史课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能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主要渠道就是学习历史课程。作为一名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十多年的教师,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对历史课程和历史教材有着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历史课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它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学生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我校一直使用人教版的历史教材,笔者对此版教材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国家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着课程标准的改革。以中国古代史为探究对象,可发现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自主探究能力。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如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朝代的发展特征,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教材主要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鲜明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按照这七个时期,基本上对中国古代史有了大致的了解,主干知识也能够梳理清楚。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特点
第一,内容结构主要以版块和主题为主。中国古代史作为一个大的版块,其内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三个发展阶段,以三个不同的主题按照顺序构建一个体系,使这部分的知识脉络清晰,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第二,教材精简。新版教材将以往一些难懂的历史术语和概念进行了删减。尤其是中国古代史这一版块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觉得较难,教材进行精简后,通俗易懂,学生也能更好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第三,图文并茂。新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都是彩色插图版,如古代农具、甲骨文、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书法和美术等。如果单靠文字描述这些知识,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然而配上相应的图片,学生的形象和抽象思维同时受到启发,学习兴趣增加,学起来也较轻松。第四,每课内容编排中增添一些新栏目。如课文后“活动与探索”栏目。笔者在处理“活动与探究”这一部分时,重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效果明显。第五,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笔者在给学生讲述秦始皇时,提到万里长城,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显示出长城的修建过程。学生在边听边看的学习中,对这部分知识就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秦始皇的看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人物的习惯。
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部分的不足
历史教科书承担着“以史为鉴”的作用,教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身为教师,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依赖课本,也不能脱离课本知识。因此,教科书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巨大。根据笔者对人教版教材的剖析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了其中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课程主题单一化。单一化的主题确实让课程的结构和理论知识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学生容易掌握。但是,对课本中的主要知识和课本外的拓展知识分析能力十分缺乏,对历史问题的关注也不够全面。在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史这方面的知识时,笔者发现学生能记住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框架,脉络也基本能理清,但是让他们深入到主干知识时,就会比较困难,思维发散能力并未得到拓展。第二,教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现在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虽然精简了,难杂的知识被删减了,在课本缩水后,教材一目了然,学生更容易懂,但是,这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发展。笔者在给学生组织开卷考试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找不到答案,虽然有一些知识是不限于课本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部分知识是没有脱离课本的,只是进行了深化和细分。如这样一道题:比较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个人物。在回答这道题的时候,很少有学生能呈现出条理清晰的答案,教科书中对这两个历史人物都有介绍,但是并没有进行比较,如果教师在平时上课也未曾提到过,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可能就会出现偏差。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对课程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了教材编写的重要部分。人教版历史教材在今后的编写中还需要不断创新,增强它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教材内容呈现要更加现代化,更加明确学生主体性,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装卸设备运行过程所出现的故障在所难免, 随着对设备了解的进一步加深,通过完善设备的管、用、养、修制度, 严格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并通过加强系统设备的巡视和定期保养, 对以下发生的故障必将通过工艺改进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手段得到根本解决, 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皮带跑偏问题分析与研究
皮带跑偏是最为常见的皮带机故障之一, 所谓皮带跑偏, 是指皮带机运行过程中胶带超出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允许范围, 而出现的皮带运行异常的现象。技术规范要求皮带机运行中的允许超出滚筒或拖辊端面左右+ 0. 05B( B 为胶带宽度) ,在空载和重载调试中基本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受天气、物料等运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超出这一范围, 达到 0. 07~ 0. 1B,当出现这种情况, 将会造成重载皮带物料洒落,给过往车辆及现场巡视等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与此同时, 回程皮带将会与拖辊及滚筒机架严重摩擦, 影响设备性能的稳定, 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现将皮带机运行过程中所常见的跑偏现象及所采取的措施分述如下:
1、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皮带首、尾滚筒的轴线不平行, 首尾滚筒错位导致皮带运行中的跑偏现象; 为克服这种现象给今后的生产带来不良影响。①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对机架纵向轴线的直线度、各滚筒轴线平行度和胶带接头硫化的直线度进行合理适度的调整;②同时在重载和回程皮带的合适位置分别安装防偏控制开关, 当皮带跑偏超出正常范围时, 控制开关及时动作, 可避免皮带与支架摩擦造成皮带和支架结构损坏。③对连续运行设备投产前的重载和空载调试过程加强监督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设备安装过程中所存在的皮带跑偏等设备安装质量问题。
2、皮带本身质量问题所导致皮带跑偏, 如胶带带芯松动, 厚薄不一致, 以及胶带粘接环行的内外两侧尺寸相差过大等;①皮带本身质量问题, 在运行中不容易被发现, 但是, 一旦发生问题给公司所造成的损失却是非常严重的, 为避免损失的发生,设备、技术主管人员应积极参与皮带选型采购, 特别是长距离皮带更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材料的选型, 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妥善保管防止皮带老化出现人为质量问题。 ②在保证皮带质量的基础上, 皮带粘接尺寸严格遵循工艺要求避免喇叭形状外, 在热粘接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周围环境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确保皮带的粘接质量。
3、当出现皮带机作业运行过程中落料点与皮带中心位置发生偏移, 造成传输物料偏置, 从而使皮带朝重载侧偏出现象; 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因落料造成皮带机跑偏现象主要包括 3 种情况:①可调落料口, 这种与皮带连接的方式在调整皮带偏置现象时, 相对较容易, 可通过调整落料当板的倾角, 使物料落点对准皮带中心位置; ②不可调落料口, 这就要求我们对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认真测量分析, 做好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的监督, 避免设备投入运行后再对设备进行调整, 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③上述2 种连接方式均存在因煤质及含水情况, 而出现落料口一侧堵料造成落料点偏移, 导致皮带跑偏; 这种现象可通过皮带巡视发现所存在的问题, 并利用作业间隙及时疏通。
4、采用连杆式锥型可逆自动调心拖辊调整控制皮带跑偏, 这种拖辊与皮带的接触面改为目前的线接触, 并且自动纠偏拖辊采用连杆机构, 可以自动复位保证左右两侧辊同步转动, 调偏效果稳定可靠。
二、皮带机承载拖辊事故分析与研究
作为专业化装卸作业的散货物流公司, 在整个工艺设备中, 拖辊运行质量对皮带和驱动装置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拖辊数量多, 故障发生频繁, 主要表现为:
1、运行过程拖辊轴承坏死, 与皮带硬性摩擦过热加速老化, 严重的可导致皮带烧毁, 如: 某港煤码头就发生过取料皮带与拖辊摩擦致使拖辊发热变红, 幸亏被现场巡视人员发现并采取了紧急措施, 避免一次重大机损事故的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①拖辊轴承质量不高,性能差; 为避免因拖辊质量影响皮带运行事故的发生,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更换拖辊等措施,保证设备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 可针对拖辊运行质量和稳定性与生产厂家进行联合研究攻关,不断提高拖辊产品及运行质量。②皮带巡视力度不够, 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 加强皮带沿线设备的巡视力度, 特别是长距离皮带设备的巡视工作对减少皮带机运行事故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运行过程脱落, 被回程皮带卷至滚筒造成皮带破穿或撕裂, 这种故障后果严重, 经济损失大。尤其是没有卡槽的拖辊,轴端面与支架外表面平齐,如果支架支撑强度差, 大震动等外力作用下支架变形,拖辊极易脱落。可在拖辊轴端面钻孔攻丝, 然后用螺栓固定一块眼板,可以起到卡槽的作用。
三、驱动装置和减速机故障分析与研究
驱动装置故障造成的原因很复杂, 并且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维修困难且费用高。为避免驱动装置故障的发生, 对驱动装置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皮带偏载造成多驱动电机之间作功不平衡,偏载一侧的电机作功多, 能耗高, 加之流程超载、频繁启动必然加速电机的损坏。
2、皮带漏斗堵料, 得不到及时清理, 使皮带机带载启动, 加大电机运行负荷, 容易造成电机损坏。
3、驱动电机设计能力低, 电机出现故障前电流表指针周期性摆动, 带载能力下降电机发热, 并且超来超高, 直至电机发出异常响声, 不能正常工作。为避免电机故障的发生给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加强系统设备的运行监控, 通过 PLC 控制系统, 对设备尤其是皮带驱动装置运行电流的实时监控, 当发现动电机运行电流发生上述现象时应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②通过相同皮带不同驱动装置能耗变化情况反映电机的运行状况, 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机故障提供基础数据依据;③通过仪器、仪表、红外测温、帖感应片等, 对现行皮带机驱动装置进行温度变化测试和振动测式等。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民族英雄事迹、艰苦卓绝的等,积极运用这些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不仅仅是时代对青年的需要,也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的要求。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呢?
一、利用常规教学渗透爱国情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学习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爱国意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思想及行为的理解也就更加有效。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素材,不仅有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知识,还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如爱国英雄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钱学森、王进喜等,还有许多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激情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的素材。总之,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爱国主义因素众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挖掘爱国主义因素,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媒体、人物故事、文本素材等方式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渗透。
二、利用历史课外活动培养爱国情感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值得不断探究和完善的问题。本人从教二十多年,始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就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对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更是娇生惯养。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肯吃苦,不尊敬师长,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对青少年的德育教学方面还比较薄弱。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历史教师应该以历史教学为突破口,运用好历史教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从中受到感化,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继承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中考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所看重的仍然是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是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不仅使历史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1.在历史教学中,仍然是注重学生的历史成绩,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分数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具有主要地位。一切教学为了考试服务。只要学生成绩好,其它方面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机械记忆,以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德育教育被忽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着制约作用。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仍然是成绩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优秀的品质,学生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教学观点是相违背的。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德育教学内容
历史学习包括丰富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出对学生品质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古代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 以德治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民族荣辱感。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介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狱中忍辱负重,坚韧顽强,谱下历史巨作《史记》;张骞不惧路途的遥远与劳累,勇于开拓,出使西域;李时珍用毕生的经历,尝遍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等等。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2.树立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深化思想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的杰出人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的选择正面的人物,对其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介绍与点评,指出积极学习榜样的哪些方面。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等等,都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联系现实生活,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自己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应该是综合教育。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视。初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出学科教学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找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汉国.初中历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朱汉国.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教师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目的性不强,此时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育。而想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师个人的良好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俗话说“亲其师则重其道”,初中时期学生的好恶心理明显,对于教师的印象也就决定了他们对于某个科目的印象以及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魅力,进而“爱屋及乌”,提升他们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气质,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崇拜期”,对于优秀的人或事物他们就会有明显的向心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充当他们的知心朋友、“忘年交”,日常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难题,这对进一步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对这个学科也会“刮目相看”,有了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不再是难题了。
其次要让学生感受课本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知识载体,要陪伴学生走过三年的初中生活。让学生感受书本魅力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传输一些理念,比如关于爱惜书本、研究课本、分析课本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对于课本有一个良好的认知,让他们能够发现课本中的一些隐含知识以及知识特征。现行课本中有丰富的图片资源,这些资源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节课的时候,开头就用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的墓地的图片来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通过一个昭君来学习匈奴与汉朝的故事,这其实就是当今历史课本“深入浅出”、“由小见大”的一个体现,由点到面的带出一系列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课本知识的魅力。此外,在世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入相关中国历史内容,通过二者的对比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发现更多趣闻。比如在教学“新航路开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入中国历史的“郑和下西洋”,将二者的时间、目的、规模、航路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对于世界的不同探索方式,通过课本内容的回顾,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当前知识,也能够复习旧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最后要让学生感受成功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身体迅速发展,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却还处在青少年时期,一方面是他们要求师长的认可,要求获得与大人一样的“待遇”,但是在一般家长眼里,他们还是小孩子,所以这种压抑与打击往往会消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多从他们的角度进行分析,让他们多体验到认可、让他们获得成功,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时候,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我就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方法,“情境模拟法”:我们知道有个歇后语叫“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解释一下,立马就有学生答了出来:“孔子是处于春秋时期,那时候纸质的书还没有出现,书都是竹简,由重又多,孔夫子是学者,书肯定多,所以孔夫子搬家的时候就都是书了。”他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再比如在进行古代史的复习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说:现在模拟我们是一个剧组,我是导演,你们都是剧组人员,我们要去拍摄商朝的皇帝寝宫的一个特写,我们要准备哪些东西?学生们立马就兴奋起来了,他们进入了角色,有的说要准备床,有的说要准备枕头,有的需要准备书桌,还有的说要准备几本书,我就及时的追问:“什么书?”那位学生举起自己的书说:“就是这种啊!”立马就有学生提出了异议:“不对,商朝的时候还没有纸质的书本,纸质的书是在蔡伦改造造纸术后才逐渐出现的”,很多学生也都支持他的见解,我就引导学生:“很好,大家能发现这点,如果我们准备道具的话就只能用竹简了对吧?”用这样的方法虽然复习到的知识较少,但是只要我们多设置情景,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相信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直以来讨厌学习历史的中学生大多总是抱怨历史的内容太复杂,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记不住,尤其是为了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伤透脑筋。很多学生更是抱怨上课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自己学得晕头转向。而目前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推广,所谓高效就是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帮助学生最大获益,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做好准备、教授和实践等工作,以期进一步强化高效课堂的使用效果。
一、知己知彼,准备很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准备工作,导致课堂上超出自己的预料出现很多问题,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学生的了解,到备课的资料,再到课堂的把控等这些都要精心安排布局,确保自己教授的内容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1.加强师生交流。
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准备阶段,要提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工作。这就需要教师提前与学生做好沟通和交流,把握好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课过程中,处处才能心中有数,步步可以稳扎稳打。
2.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可以说是教学准备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没有充分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把握不住,导致教学的混乱。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水平,制订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获益。
3.把控好课堂进度。
把控好课堂的进度很重要。历史教师只有把控好课堂的进度,才能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承前启后,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历史事件的高度统一,而且要巧妙地留有余地,让学生有更大发挥空间。
二、活学活用,能力是关键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接受的都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对于历史知识死记硬背,仅仅是用来应对考试而已。这种方式虽然历来饱受诟病,但是的确面对中考的压力很多师生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换汤不换药”,课堂形式虽有所变化,但是方向还是应试。而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却不仅仅是以考试为重心,重点是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
1.认识历史,明确思路。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教案的研究可谓竭尽全力,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历史是什么,让中学生理解历史并对历史产生兴趣,肯定是要让他们知道历史是什么,学习历史的目的和价值在什么地方。如果明确了这个思路,那么在教案的编写,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再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就能取得“活学”的效果。
2.运用历史,联系实际。
很多人都会觉得学习古代史,距离我们很遥远,联系不到实际生活,无法做到“活用”,其实这是不对的。不论我们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都是与当今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如巴以冲突就可以追溯到世界古代史,而我们阅读的那些古诗,比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牵涉唐朝的安史之乱。部分教师无法做到联系实际,就是因为自己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今后仍然要加强学习。学习历史就是要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当今世界,当今的很多现象,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这样就会便于我们认识世界。所以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上,教师应该发挥历史这门学科的优势,利用具体事件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知识体系,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模仿这种思路,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摸索出适合自己记忆和掌握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结合,提升能力
1.多媒体工具的课堂运用。
多媒体技术集图像、音乐、视频等于一身,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上也被广泛运用。曾经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保留大量图片和录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工具,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当时历史事件的影响。例如,目前就有很多影像资料,在教学中可以插播一两段视频,就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那段苦难的岁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适当开展社会活动。
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历史遗迹,然后让学生现场当解说员,将历史遗迹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而且回来后再让学生一起沟通交流,写一些感想等,这样更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历史的真实感,提高对于历史的兴趣。
总之,历史并非像某些学生所想象的那么枯燥乏味,简单死记一些内容只能应付考试,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的增强都是无益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好高效课堂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