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教育的活动策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
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幼儿给树木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养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
2、大水桶一个(装满水),幼儿人手一个水壶。
四、活动过程
1、谈话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向幼儿介绍植树节的由来。
(2)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幼儿互相讨论)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风沙的危害”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居住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教师小结: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温、防风遮雨;另外,树木还可以制成各种家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树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教师与幼儿一起为小树浇水
(1)教师提出要求:
①按顺序给路边的小树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朵。
②水壶里的水不要装太多,以免水洒出来弄湿衣服、鞋子。
③取水时不要拥挤,要按照顺序排好队。
④给树木浇水只要浇满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师示范给小树浇水。
(3)幼儿动手给小树浇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
3、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2022关于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一、活动目的: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激发学生的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中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绿护绿行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达到为教室、为学校、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三、活动时间:
20xx.3.2——20xx.3.18
四、参加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五、活动内容:
(一)播种行动:利用午谈课及校园网向学生活动通知
(二)实施行动:
1、我为班级添绿:学生自愿带绿色植物进班级,进行养护,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
2、我为园添绿: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级及公共区的卫生工作。各中队可以成立添绿小队,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清理垃圾)等活动。
3、我为家庭添绿: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种一些小树木,养殖一些小盆景。
(三)主题活动:
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内容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为主,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大队将会进行优秀作品展览。
1、3月17日班队课,全校以中队为单位,围绕“植树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主题自定,形式可以是讨论交流、专题讲座、演讲、观看专题影片等。活动要求:各中队要上交主题班会的活动设计,利用好40分钟,确保每位少先队员从中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并将主题班会班会的活动设计上传至少先队ftp。
2、我给小树写写诗,结合植树节各项活动,写几首儿童诗。
3、“我知道……”植物生长知识交流会:队员们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知识,在十分钟午谈课上交流、宣传;
(四)表彰先进,评选“绿色环保小卫士”。
评选出3名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同学,学校将授予他们“绿色环保小卫士”光荣称号。
2022关于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园内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说出为何喜欢它。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学习准备:
1、活动前对园内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4、小桶。
学习过程:
1、在观察了解园内不同树种的情况下,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次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讨论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3、领养小树或大树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教育家马卡连珂谆谆告诫做父母的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跟儿童说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么跟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或怎样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么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家长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懂孩子的教育,实际在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根本没有从幼儿的内心世界出发来解决问题,常常出现教育反效。
一、对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误区的分析
(1)父母过度保护,孩子性格孤僻,社会交往能力差。每个人一生的成长应该独立经历和面对很多风雨和挫折。孩子从小躲在大人的庇护下,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外界接触的能力。这样的孩子走向社会后,是经不住多少困难和挫折的。
(2)父母要求太高,孩子压力大,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年轻父母接受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对孩子要求太高,事事力求完美,导致孩子压力大,造成不良情绪,在幼儿园就通过不良行为发泄出来。
(3)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唯我独尊,而且任性。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的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中心,他们会表现出缺乏爱心,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给予爱。
(4)父母教育不得法,孩子缺乏纪律性、责任心和义务感。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往往更放纵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出现的越轨行为采取了过于温和的态度,使孩子对行为没有正确认识,使孩子内心无善恶的界线。
(5)父母过度包办,孩子依赖性大,各种能力差。父母过度包办,导致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开拓精神,使孩子智力也受到了限制。
二、家庭教育之反思及解决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界已进入开放时代、信息时代。中国也进入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因此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文化修养,道德个性、行为习惯,家庭生活环境等,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主动性,积极地引导我们的家长,家园共育,促进孩子发展。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1.加强家园联系,反馈孩子在园表现
(1)将心比心。天下父母心,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只要老师能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孩子在园的点滴表现,关注到孩子的闪光点和需要,及时地反馈给家长,首先在家长心里得到了认可,为接下去的工作开展奠定了扎实地基础。
(2)创设平台。①利用早上来园和下午离园时间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早上要善于发现孩子今天的特殊表现,比如今天的衣服穿得真好看;脸上怎么有点受伤了;今天跟老师打招呼真响亮等等,从细微小事中拉近距离,自然地展开与家长的话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家长聊天中孩子的信息,针对性地给予自己的建议。下午离园时针对孩子的在园表现及时反馈,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交流。②建立班级QQ群,QQ群建设的好对班级工作的帮助是不可忽视的,但家长群最怕形同虚设,冷冷清清,家长之间本身不熟悉,这就需要老师的带动。在群内老师应该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聊孩子的趣闻、聊时事、聊好玩的地方等等,促进全体家长相互交流,形成教育合力,相互借鉴,相互学习。③“家长请进来”活动,可以把家长请到幼儿园参观在园幼儿活动,了解孩子在集体环境中的状态,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园教育同步。
2.更新家长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儿知识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知识是改善家庭教育的重要保证。通过家长会和保育窗等渠道,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根据班级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以下建议:
(1)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勇敢精神。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孩子生活的强者,成为有所作为且能独立面对纷杂社会的人。如果家长们永远让孩子躲藏在家长的羽翼下,孩子就不可能像雄鹰一样搏击蓝天。
新时期家长的角色要由对孩子遮风避雨的保护角色改变为培育孩子的辅助角色和助力的提供者,使家长们自己现有的知识、能力、家庭环境成为培育孩子的肥沃土壤,可以让孩子们在这片土壤中自由呼吸、良性发展、快乐地健康成长。家长要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社会,融入社会;要努力让他们参与家庭活动,使他们感觉是家中平等的一份子。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在集体中成长,鼓励他们到外面锻炼,增长知识。
(2)要理智科学地爱孩子。父母把过量的爱护“降降温”,对待孩子更理智一些,不让孩子感觉他在家里是众人关注的中心。种种溺爱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觉得你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不会与他人相处,不懂得回报感恩。二是客观、正确地评价孩子,要承认孩子之间的智力、能力差异,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地攀比,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兴趣,顺着孩子的天性,鼓励和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不能孩子听话了,考试成绩好了,就喜欢,否则就恨得责骂、甚至殴打。这种变化不定,很可能让孩子形成扭曲的性格。
(3)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中也要有一定的规矩。孩子在生活起居、学习等方面,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按要求做好的,表扬鼓励;不按要求做的,批评,监督其去做好。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受益终生。
(4)加强劳动教育。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也能让他们知道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靠自己去争取,不能单独靠向父母伸手。
(5)既关心物质生活也关心精神生活。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精神上的富有才是完整的生活。因为纯粹的物质生活的优越是不能替代精神生活的。物质生活固然必要,但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会使孩子以为美好生活得来轻而易举,易丧失对未来的追求和人生奋斗目标的斗志;同时过于富足的生活,令人空虚状态。青少年儿童时期是独生子女的一生中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要按孩子的求知兴趣因势利导。家长要经常关心孩子的思想动态,爱孩子并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扬长避短,认真思考、分析、处理现代社会给孩子带来的困惑及错误理想观,帮助孩子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如何与人竞争与交往。在不伤害孩子心灵的前提下,鼓励孩子们多锻炼自己的意志,教导孩子学会关心、爱护他人。精神富足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他们大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不易被生活工作的挫折和困难吓到,不至于因为一些打击做出过激的事情,甚至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多对一的家庭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会更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会更加成熟。
3.创设亲子活动,促进家长达成共识
以主题活动为背景,设计不同的亲子活动,从而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共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使家长从中获得恰当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通过亲子活动获得的方法和经验进行迁移,运用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
比如我们中班组在开展主题《软和硬》中,首先组织了家长与孩子进行了软和硬大搜索,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家长用文字记录,又组织家长参与了亲子服装秀活动策划,安排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用各类软和硬的纸制品制作孩子的服装,参与孩子的走秀训练,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举行了“中班组梦幻时装秀”活动,整个活动家长通过做一做,讲一讲,赏一赏,增进了融融的亲情,看到了孩子、家长们的心灵手巧;每次亲子活动都在一个特定的主题背景下开展,每次亲子活动都推进了主题的开展。
通过在主题背景下开展一次次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促进了相互的沟通与理解,同时增强了家园间、亲子间的互动,更丰富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参考文献:
“以文笃行”,就是在学生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以文化为载体,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之成为一种可长久坚持和持续发展的品行。
“以文立人”,就是在以文明德、以文笃行的基础上,用源于儒家精髓的学校文化核心润泽师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写的人”。这也是“文化德育”的至高境界。
“以文明德、以文笃行、以文立人”德育理念的核心是“文”,即文化,是“文化德育”“文化育人”的精髓;“文”又是手段,强调的是用文化的方式对学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人格塑造、道德情操以及行为习惯施以良好的影响和引领。
一、形成科学人本、有效执行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当它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转化成一种心理习惯时,便凝固成了一种文化。因此,学校依据教育规律,结合时代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总结汇编出了一系列的学校管理制度。我们在规章制度中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文化方面的条款,注重把“软文化”与“硬文化”熔为一炉,给制度以灵魂。在制度规范下,学校逐步形成了每周一次班会课、每周评选一位校园之星、值周班每周寄语、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或专题研讨、每月一期黑板报、每月一次仪容仪表检查等德育常规。
尊重原则,有效执行,是管理的真谛。为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我们努力加强对德育制度意义的宣传,使师生对德育制度的内容从正确理解到内心认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同时,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情,引导师生从规范入手,向模范迈进,从他律走向自律。我们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广播站、橱窗、校刊、校报、家长会等宣传阵地的优势,大力宣传教师和学生遵规守纪的典型事迹,在榜样示范中促进规章制度得到更快更好地实施。
在制度建设中我们发现,当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和谐的学校文化的形式呈现时,便不仅仅是一种准则、一种约束,更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教师在共同建制度、学制度、用制度的过程中,学校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并外化为行,同时还寻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二、建设秀外慧中、人文和谐的环境文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环境是陶冶师生情操的有形熔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审美观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外壳”,也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
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我们借助校园改造工程进行校园文化策划,注重环境文化的净化、绿化、美化和教化功能,打造了秀外慧中、人文和谐的绿色校园。学校以西禅古寺后山遗址龟岗南北延长线为中轴,按照中国古代庠序的布局,突出对称和谐之美,东西分别为教学区与运动区,中片为文化广场功能区。广场前方是中央喷泉,含涌泉报师恩之意;广场普植桂花,取折桂登科之意;院士路、博士路贯通南北,体现学校科学教育的特色。学校还将象征新锐人才展翅高飞的雄鹰作为品牌标识广泛运用于校服、校门、墙报栏和围栏等处。步入校园,雕塑、花坛错落有致,荷塘、喷泉逸静优雅,小桥、凉亭搭配和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清新宜人的水墨画。建筑大楼墙面上,学校 “执锐志四方” 的育人目标引人注目。锐志广场、锐泉、灵泉、明德楼、知新楼、体艺楼等建筑及景观承载着学校文化的核心,充分体现了物态环境的人文化。校道、课室、走廊随处可见的宣传阵地,校园里边边角角的细节布置,都站在育人的高度加以设计和利用。通过环境的暗示,将学校文化渗透于学生的心灵,让校园空间蓄满文化底蕴。
独具匠心的文化建设使整个校园成了一部生动活泼的教科书,使学校成为了能够滋养师生精神的文化场,熏陶、感染、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三、营造自主发展、幸福成长的活动文化
办一所让学生终生怀念、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学校,是历届四中校长的目标与信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情怀,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规划,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结合学校文化核心――“崇礼明德,日知日新;重道尊贤,亦师亦友;治文学理,求博求专;强体塑艺,且刚且柔”,我们从四个维度提出发展要求,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和谐的支点,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
在时间规划方面,我们提出“日知日新”:强调遵循成长的规律性,努力学习,吸纳新知,日日进步,形成良好的学风。学校广泛开展“崇礼明德”系列活动,如定期举行“十佳学生”评比、每周之星评选、每周寄语、公民教育、礼仪教育、成人宣誓、毕业典礼等活动,突出以“礼”“德”为核心的自我体验与感悟,采取“榜样激励、星标引导、活动造势”等方法,引导学生要有明确的、健康的人生楷模和学习榜样,使学生成为文明知礼、求学上进之人,以实现个人成长历程的和谐。
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提出 “亦师亦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尊重与理解。学校广泛开展“重道尊贤”系列活动,如我心目中的良师评选、美德少年评选、感恩教师节、爱心环保义卖、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与爱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品质,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人士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近三年,学校先后发起为困难学生治病募捐活动,为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募捐及祈福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善行善举中接受生命与爱的教育,在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宽容中形成健康向上、正直乐观的人格品质。
在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我们提出“求博求专”:强调学生应兴趣广泛而又学有专攻,学校通过 “治文学理”系列活动,如科学大讲堂、科技节、英语节、数理化知识竞赛、微型小说创作、设立紫蓝奖学金等,培养学生成为文理兼通、博学创新之执锐者,促进学生学业生涯乃至职业生涯的和谐发展。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健康人格形成方面,我们提出“且刚且柔”:强调培养刚柔并济的人。学校通过 “强体塑艺”系列活动,如军事训练、“三防”演练教育、劳动教育、体育节、艺术节、“男拳女操”活动,结合体育和艺术课程、社团活动,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示,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目前,四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了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美术俱乐部、国旗班、轮滑社、蕴风文学社、锐风校报社、DIY创意社团、青年志愿者社团等20余个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
为了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平等”的原则,学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平台,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每年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等,为喜欢活动策划、舞台表演、志愿者服务、书法艺术、电视摄影、文学写作、体育竞技、宣传设计、播音主持、新闻报道等学生搭建锻炼、提升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开拓视野、发展爱好特长、释放潜能。
四、建设传统与现代、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色课程文化
学校以特色课程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创建特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身体素质,发展其特长,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中的校本课程,古意盎然,西关蜡染、舞龙、竹竿舞、传统武术、民乐、厨艺、射击、经典诵读等,集民族与传统之精华;四中的校本课程,生动给力,电子竞技、传媒、轮滑、机器人、平面设计、电视摄影、科技、魅力脸谱制作等,聚时尚与现代于一体。学生在兼具传统精华与现代风尚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学习中,享受着丰盛的精神大餐,促进了他们人格的挺拔和长远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