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5 16:38: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农业市场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

篇(1)

近日,记者从农业部办公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农业市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加强农业市场信息系统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决定举办2014年全国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业务知识培训,培训规模1000人,涉及全国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市场信息业务工作人员。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亲临2014年4月第一期培训班,并作题为“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题报告。报告深入细致解析了如何认识现代农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研判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形势、把握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改革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体系制度等关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此外,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两位司领导围绕当前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形势和热点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各处处长全面介绍业务发展情况,多名专家学者、地方和企业代表围绕电子商务、监测预警、农产品期货等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到良好效果。

在第一期培训班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2期培训班于6月4日全面启动。张合成司长在开班式上,阐述此次培训的目标,即各级市场信息工作人员要通过此次培训形成三个概念:一是学市场分析之法。通过分析农产品供求情况、价格高低、农民盈利与否等,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决策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农民知道“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二是寻求解决卖难之路。思考实现农产品“存得住、运得出、卖得掉、赚得到”的一整套思路和方法;三是悟农业信息化之道。深入理解农业信息化是什么,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如何加快推进。他在题为“加快农业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的主题报告中,着重从农产品市场形势、市场化改革、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信息化等4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现代农业市场化与信息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边讲解边与学员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学员学习热情高涨。

为实现以培训促工作的目标,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全司“总动员”,各处处长轮流走上讲台,针对授课对象就多个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晚上继续与学员分组进行深度互动研讨,听取各地学员的意见和建议。据了解,本期培训还安排了多位知名专家、企业家进行现场授课,设置了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演示方面的现场教学活动。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余名农业信息业务人员参加了本期培训。通过紧张的培训和交流研讨,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案例生动鲜活、业务精深细透,对农业市场信息工作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为今后干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培训开市场信息业务培训之先河,务实之处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覆盖面广。此次培训对象包括全国省、市、县三级千余名农业部门市场信息业务工作人员,重点为省级农业部门市场信息工作人员,各级农业信息化工作管理人员,农业监测统计(物价、成本调查)基点市、县业务员及农村经纪人。二是形式多样。此次培训共8期4万学时,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和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其中,第1-5期培训,学员在北京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进行集中学习,第6-8期将赴福建省南安市、江苏省宜兴市和辽宁省东港市进行现场学习。三是聚焦准确。此次培训围绕农业市场化与信息化工作展开,主要包括农业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农业信息采集基础理论及业务要求,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理论和市场分析案例,农业信息化理论和农业信息服务实践等多方面内容。

篇(2)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13-02

Abstract With the case of Tong'an agricultural park in Xiamen City,the meaning of the agricultural tourism park conceptual plan to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nature,the target,the resource and the tourist resource market of parks.It showed that the conceptual plan should become a supplement and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to the existing planning syst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ourism park;conceptual plan;Xiamen Fujian;Tong'an District

概念规划是规划体系中的新星,通常不被列入传统完整的规格体系中,其与总体规划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成型的总体规划,属于一个可修改的变量型规划;概念规划更着重于对未来发展、可能的经济效益、市场增长点等内容的预测,更侧重理论上的参考意义;而总体规划着重界定园区的建设格局、内容、方向、步骤等,其约束力和指导性更强。

国内在20世纪后期开始兴起概念规划热潮,从城市规划体系的概念规划逐步向其他行业规划领域延伸,但在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建设规划实践中概念规划的应用极为罕见。2012年受到委托对厦门同安农科乐园进行概念规划,以帮助投资方和有关政府部门判定该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本文以此案为例,探析农业观光园区概念规划对项目目标定位、功能模块、开发方向、资源及客源分析等内容的参考指导意义。

1 项目现状

园区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交通便捷,厦门本岛可30 min内方便到达,同安区内10 min即可到达。场地周边现为大型蔬菜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已有一定规模,享有一定的声誉,农业景观本底较好,具有与城市景观完全不同的异质性,具有强烈的景观吸引力与开发潜力[1-2]。

2 项目性质与目标

2.1 性质

本园区将建设成为都市高效植物工厂样本,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和现代农业休闲园区,融研究、生产、示范、教育、休闲、产业模式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现代农业园。

2.2 目标定位

本园区建成后,在市域、省域范围内成为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现代农业展示与体验中心、商业城市高效现代农业模式推广示范中心、现代智能化农业研究中试基地、厦门新兴农业休闲观光胜地。

3 发展战略

3.1 园区景观吸引力营造

建设区域范围内技术与设施水平领先的智能化现代植物工厂,展示新型都市(市郊)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与现代农业科技景观,凸显园区景观吸引力的第一层面。展示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高效、安全与可控、可追溯的生产体系与产品;展示现代农业文明,构成园区景观吸引力的第二层面。设立温室花园餐厅和蔬菜卖场,强化休闲观光设施和功能建设,促使产业模式的当场转化,提高生产经济效益。集农业文化、现代温室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科教文化于一体,通过文化创意展示园区景观吸引力第三层面。通过区域农业景观与城市景观间的异质性比较,园区现代农业景观与周边传统农业景观异质性比较,创意休闲景观与自然景观异质性比较三方面提升园区景观异质性和吸引力。

3.2 宣传与市场运营策略

借助政府与公众媒介平台宣传迅速打开知名度;通过诸如食品安全生产体系等热点话题提高园区知名度;融入区域旅游系统,提高园区知名度并获取更多的游客和市场资源;通过各类旅游创意、文化创意活动提高园区知名度并获取更多的游客和市场资源;结合科教宣传,赢取基础游客群体。

4 重点分区与项目

根据融合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和人工生态、景观体系,并使各分区拥有不同于其他分区的景观中心点。有利于行政管理、开发建设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建设简明的游览组织结构的原则进行园区内部分区。将园区分成植物工厂、休闲观光温室、附属综合服务休闲区3个功能模块。3个分区分别承担一定的功能需求,展现不同的特色景观。

4.1 综合服务休闲区

建设停车场、旅客服务中心、旅游品商店、电教宣传室及休闲景观区。总体风格控制为现代自然式景观,建筑为与智能化玻璃温室相协调,强调线条形式美,糅合古典和地方特色的小组团形式。停车场为树阵隔离的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与旅游品商店可以互相依存,提供各类商务服务,并与电教宣传室一起构成室外建筑主群体;电教宣传室主要承担科普教育的功能,拓展、弘扬传统与现代农业文化,增加园区服务与赏玩项目,提领园区农业文化创意;景观区以园林植物与果菜作物混合造景,营建优美景观,着力营造3类公共空间以达到增加园区空间容量,延长旅客在园区停留和消费时间从而提高园区效益的目的。3类公共空间分别为儿童活动空间、游客休憩空间、游客过渡休闲空间。

4.2 植物工厂区

植物工厂区内,根据作物生长所需最佳条件,由智能化系统协调有关系统、装置及设备有规律运作,综合调控各环境因素,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农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上市,实现生产高速度、高产出和高效益。

植物工厂区以高顶玻璃大棚为基础结构,外观加以现代建筑形式的美化修饰。植物工厂主要包含四大区域,分别为组培播种区、育(炼)苗区、生产收获区和包装储藏区。为了方便展示、参观和示范,设有3.0 m宽的参观走廊。

4.3 休闲温室区

休闲观光温室以蔬菜主题餐厅的形式加以体现;以食品安全、绿色蔬菜为基本要素,开发主体餐饮系列,融合文化创意,成为园区主要的经济支撑点之一。

5 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和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围绕食品安全,技术创新传播,商品创意新颖、人性可爱,服务贴心到家这四大特色从两大商品品系3个层次进行园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两大商品品系分别为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系和科教及服务商品品系。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系是是一个以实物商品开发为主的商品品系,分为绿色无公害蔬菜销售(绿色、反季节、高附加值品种)、专题饮食创意蔬菜饮品等附加服务、衍生的旅游农产商品三大类。

科教产品品系:以思维与服务产品为主体,适当的实物支持为体现的一个产品品系,分为科教服务与宣传、科教商品销售服务(书籍、光盘、培训、讲座、咨询等)、创意科教产品的销售与服务(家庭菜园的设计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壁垒的创意型服务项目)。

6 资源和客源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6.1 景观资源分析

借鉴目前国内风景区总体规划通用的景观资源分析指标体系,对未来本园区建成后的设施和景物进行评价与分析的结果见表1,综合评定本园区的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自然景观以现代农业科技建筑、农田自然景观、乡村自然景观为主,与都市景观具有迥然不同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景观吸引力;现代化全智能温室蔬菜工厂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的吸引力,在厦门市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显著性是园区主要吸引力所在;人文景观以农业科教景观为主,虽然比较单调,但科普宣教活动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典型性吸引力,可以作为园区辅助吸引力。

6.2 客源市场分析

据资料显示,福建总人口约3 700万人,城镇人口约占40%;而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厦门人口约为4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例更高达约80%;厦、漳、泉闽南三角地区普遍经济较为发达,人口总数约1 000万人,城镇人口比例较高,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出行潜力。因此,分析园区客源分级如下。

主客源来自厦门市区的常住人口,前期以散客游或者自驾游形式居多,中线以后要通过旅行社组织客源为常态客源,散客自助为节假日重要客源。第二客源来自闽南三角经济发达区域的城乡居民。借助发达的区域交通和大力宣传以及厦门本岛的旅游中心城市优势,闽南三角经济发达区的城乡居民很快将成为本园区的主要客源组成部分之一。第三线客源来自省内其他城市的游客,比如福州等省内中心城市的游客,在交通、宣传和接待工作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园区客源的一个重要组分。第四线客源为特定的参观人群和部分来厦门旅游的省内、国内游客。这部分客源的可预期值变化较大,主要取决于整个旅游系统的资源整合和融入,但对于提升园区知名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3 客源组织策略

融入区域旅游大体系,开发以组团游和自驾游等各种形式一日游为主线策略。以各种群体的科普教育游为另一类组团游的重要形式。以绿色蔬菜配送和家庭菜园服务等延伸服务形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固定一部分基础客户群。

7 结语

农业观光园区的概念规划可以在项目投资建设之前预测明晰项目性质、目标、投资方向、效益增长点、客户市场、建设格局等关键因素趋势状况,对判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合理性,投资的安全性、回收预期等具有相当的参考指导意义,是对现行园区规划设计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园区建设前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8 参考文献

[1] 吴春波,于强.我国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7):25-28.

[2] 李志强,黄锡隆,李超.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初探:以眉山农业观光园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1(9):55-57.

篇(3)

丰富市场 调剂品种

李增加局长说,长沙的蔬菜供应,主要依托2个大市场。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每天成交量450万公斤,红星市场60万公斤,以及市内180多个小型农贸市场,200余家超市,20余家蔬菜配送公司,能保障大型酒店、超市、市场的及时供应。

保障供应,组织好蔬菜生产种植是根本。长沙300万亩耕地面积中,蔬菜地50万亩左右,加上复种指数,蔬菜生产面积80万亩。2007年蔬菜总量突破了40.2亿公斤,其中放心菜39.3亿公斤,产值收入34亿元,亩平均产值4200元。

蔬菜产业重在提质增效,主要是抓住龙头企业集团进行蔬菜集约化生产。长沙蔬菜生产基地50多个,放心菜基地48个,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的大型种植基地有10多个。其中,宁乡超大集团(福州的上市公司)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浏阳天野公司3000亩有机蔬菜;隆平高科农业集团,规划1万亩,已建成4000亩;开福区的陈家坡朝阳基地等,着力培育无公害蔬菜品牌,“陈家渡”、“柯蓝”、“绿光”等深受长沙市民信赖。通过扩大反季节栽培、设施栽培等途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在满足长沙市的需求后,其余30-40%还可外销。

提前预警 防患未然

2007年长沙遭遇50年一遇的夏秋冬三季连续干旱,给粮食和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农业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改种土豆、玉米、萝卜、辣椒等,收入比去年同期还有增长;时令蔬菜的生产主要靠自然气候条件,而长沙大棚只有5万余亩,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小白菜、莴笋、萝卜等速生菜的种植,政府给予每亩补助1000元的补贴,其1.1万亩的种植面积有利保证了长沙的蔬菜供应。

连续的冬旱之后,2008年又遭遇连续的冰雪天气,长沙每天的蔬菜价格稳定、品种丰富,源自于农业部门根据天气预报分析,提前做好了应急准备,在11月和12月通过冬季农业扩种了26万亩蔬菜。当前菜园待收的有46万亩,总产量10多亿公斤。

时值湖南“两会”召开、春节和全国“两会”的临近,湖南10年一遇的冰冻,李增加还是感觉有些被动。紧急情况的出现,提早采取的应急措施派上了用场。长沙市农业局早在2007年11月,对天气预报和市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一是及早准备,把蔬菜种植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冬季农业。目前包菜、大白菜、萝卜、土豆等存栏充足,保证了全市人民的生活所需。同时采取预案及时外购,在岳阳、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各订购蔬菜300万公斤左右。二是在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给予菜商免除进场费的优惠,外调入的蔬菜按每公斤0.2元补贴,补贴总额达120万元。这样不仅使菜商有利可图,也及时保障了人民的生活所需。

篇(4)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79-0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广西城镇居民外出旅游人数逐年增长,休闲农业消费市场日渐成型。如何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充分开发广西休闲农业市场、探寻一种休闲农业市场开发模式是本文探析的重点。

1广西休闲农业市场开发潜力分析

首先,参与休闲农业的游客大都为城市居民。据悉,2011年广西市镇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1.8%,达到1942万人。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活跃的贸易氛围必会进一步带动区内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人口多具备休闲农业出游能力,这就形成了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客源市场。其次,广西外来游客较多,是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的重点。据统计,2011年广西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75602万人次。庞大的群体及其可观的消费能力是广西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的要点,要重视且须做好。最后,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旅游出行的动力。广西经济腾飞,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增大,随着人口的聚集,城市问题日渐突出。这加深着城市居民对生态田园生活的向往,经济实力提高与国家假日制度的完善,使这种向往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另外,以广西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为载体开发出的产品吸引力十足,可开发的有农事度假类、渔业畜牧业休闲类、林业休闲类和历史文化民俗类等多种产品,种类较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广西休闲农业虽初具规模,但多为是初级观光采摘园和农家乐,经营规模小、品牌单一,市场开发不充分,挖掘深度不够。这与广西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禀赋名不相符。随着市场的科学开发和产品的完善创新,休闲农业将会加速发展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支劲旅。

2目前广西休闲农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产品单一,针对性不强

目前,广西休闲农业产品主要为两类:以“看”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和以“吃”为主的农家乐。用单一雷同的产品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是难以持续的。

以“看”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如令广西 “引以为豪”的现代农业园区招牌——八桂田园,园区农业科技建设较成功,也取得一定经济社会效益,但经营状况仍然不理想,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淡旺季分明、游客参与度不高、园区接待设施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难让游客“乐在园中、寓情于园”。以“吃”为主的农家乐。如桂林和巴马地区的农家乐游客较多,但多为外来游客,很难吸引周边城市居民。这些农家乐无非是吃农家饭、睡农家屋,经营特色单一,卫生状况较差,很难让游客在农家“乐”起来。农家乐注重“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产品”,但目前似乎只做到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家产品”,离“享”农家乐还有一定距离。

广西休闲农业产品形式的单一,源于市场分析的不足。拿着单一雷同的产品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是注定难以持续的。没有详尽的市场分析与细分,就没法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和需求来深度开发挖掘不同的休闲产品。

2.2营销匮乏,覆盖面较小

广西多数休闲农业产品推广主要运用传统的营销手段,如通过旅行社线路推荐、印发传单、海报或在平面媒体刊登广告等。休闲农业客源市场主要是周边城镇,游客对当地的情况了解,更倾向于自驾游、群体游等形式,所以传统的营销手段很难奏效。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上网搜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可以了解同类产品的特点价格,对传统的营销手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冲击[1]。通过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丰富营销手段,还能提高营销覆盖率。

2.3缺乏人才,体验质量低

休闲农业消费者有其特殊性,要真正吸引并服务他们,关键在于有一支熟知其心理特点和掌握相关服务技能的从业人员队伍。纵观目前广西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多数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人员,非专业人才,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从整体上来看素质偏低[2]。广西旅游业发展早,模式较成熟,服务质量较高,处于产业发展稳步提升阶段。但要认识到,旅游业服务质量高不能代表休闲农业服务质量同样高。因为广西旅游业的载体资源开发管理较休闲农业成熟,市场分析较休闲农业科学。服务水平问题会让游客产生低质量体验,所以,服务水平问题是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大坎儿”。

2.4忽视售后,重游率不高

良好的售后服务不仅能使旅游者消除不好的感知,而且还可使旅游经营部门及时处理管理中的漏洞,为其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忠诚顾客[1]。很多旅游经营者以为,旅游产品作为无形产品没有售后,这种观点为经营失败埋下了伏笔。广西休闲农业经营企业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很难借此完善自身,更难以培养真正的忠实顾客。许多经营者凭借着资源优势和游客选择面窄的因素来维持经营,这很难让休闲农业健康发展,最终结局无非资源用尽、游客流失、行业烂尾。

3广西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策略

3.1细分市场,产品多样化

依据目标市场的游客需求来确定产品开发的内容和方向,是旅游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娱乐旅游产品得以永葆生机活力的保证[3]。如可根据年龄差异开发适合不同年龄的休闲农业产品和线路设计,也可根据游客出游形式开发对路的产品等。据调查,青年人群(7~30岁)倾向于新奇、激情与浪漫的旅游产品;中年人(31~50岁)更倾向于具有建设性、温馨性的旅游项目;而老年人(51~70岁)则倾向于修身养性、传统圆满型的旅游产品[4]。根据青年特点,设计一些特色技能型的竞技科普、激情四射的山林体验和浪漫温馨的花海日落等产品。根据中年特点,开发一些成就型农事体验、家庭农园承包和水上娱乐养殖等产品。老年人则追求怀旧与安稳,回到农村遥想当初,在产品设计上要体现出健康养生特色,如农家度假、“上山下乡”时光、康复疗养等产品。

3.2政府公关,营销体系化

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不仅发生在企业之间,也发生在区域之间,政府公关和企业营销的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区域和企业的竞争力[5]。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政府责无旁贷。基于休闲农业市场特殊性,在政府公关基础上,相关主体构建体系化的营销策略是休闲农业市场营销的必需模式。

政府公关下的休闲农业体系化营销策略为:①城乡之间互动营销,如休闲农业进社区、城乡和谐对对帮、星级饭店与“农家乐”接对等。②目的地主题的品牌营销,如打造一村(屯)一品、一镇(乡)一特色、地区休闲农业业态创新等,可推出“广西最美农场(村)”等评选活动。③网络虚拟平台的沟通性营销,所谓沟通性营销即买卖双方之间的回合式营销,可以充分了解市场最新需求,如台湾各农场均开通精美制作的官方网站,清境农场还借助 “清境农场Facebook粉丝团”来了解顾客的最新需求。④舞台社区的节庆营销,如宾阳炮龙节、十万大山旅游节等。⑤横向联合营销,与广西成熟的旅游营销主体横向合作,借助区内特色山水民俗资源和古镇村落资源壮大休闲农业营销载体,如与广西西部旅游联盟和美在广西旅游联盟等合作,共用资源,共享品牌,壮大休闲农业营销力量。

3.3招贤纳士,服务个性化

旅游服务水平是通过从业人员实现,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区内各高校要积极培养休闲农业人才,根据地区特色培养本土人才。对经营企业而言,要致力招贤纳士、不拘一格招人才,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定技能的培训,结合游客心理特征与群体特征,让其重新整理审视改正旧的接待服务思想,将游客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善于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政府而言,要积极出台休闲农业人才吸引政策,确保企业经营有广阔的人才选择面,这也是发展地区农业和旅游业的动力所在。

3.4售后追踪,顾客忠实化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想赚钱必须彻底改变旧观念,接纳游客售后服务新观念,树立良好口碑,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网站、电话、现场等各种渠道,搜集游客意见及建议;并设立专门的售后追踪服务机构来执行监督,将意见投诉整理之后分别交至总经理、市场部门及产品开发设计部门。高效处理售后意见投诉是休闲农业大产业不断科学发展的保证,科学采纳游客的建议是休闲农业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管理方式进一步科学的推动力。

4休闲农业市场开发模式

基于对广西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策略的总结分析,可得出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的DSIL模式,如下图:

DSIL休闲农业市场开发模式图

由上图和对广西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策略的分析可得,产品多样化是基于市场细分,营销体系化是基于政府公关,服务个性化是基于人才积聚,而顾客忠实化是基于售后追踪服务。这种休闲农业市场开发模式可应用于宏微观层面的休闲农业市场开发,有关理论方法及实践论证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蕊,等基于旅游心理的乌鲁木齐夏令营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3).

[2]冯健冰广西休闲农业发展成效及对策探讨[J].吉林农业,2011(8).

[3]张淑萍郑州娱乐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J].经济师,2009(10).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要依靠大量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支撑,才能有效提高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调整地区经济结构,转变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由制造到创造的产业升级除了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外,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为确保产品和技术成果顺利占领市场,也迫切需要大量懂市场会营销的一线营销人员。

广东农垦是国家农业部直属垦区,在国内拥有南亚作物生产、加工(农场)企业200多家,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贝宁、北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许多实业项目,橡胶、剑麻和蔗糖生产位居国内前三名,松香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已发展成为拥有260多家企业总资产15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内最大、最强的南亚作物产业集团。广东农垦以“建设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为发展理念,现已拥有广垦橡胶、丰收糖业、燕塘乳业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东方剑麻、广垦糖业、广垦畜牧、华海糖业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广东农垦对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极为重视,近年来,广东农垦对农产品商贸流通领域专业人才特别是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迅速扩大。广东农垦正在全面迈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轨道。市场经济环境下,垦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既需要大龙头企业做载体,也需要大量熟悉南亚热带作物,掌握现代营销技术和服务手段的农产品营销和现代服务业营销一线岗位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广东从2004年起约有3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广东一直处于需求的前列。随着农产品商贸流通在广东的快速发展,农工品方向营销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升温。而省内本专业开设农产品营销方向的院校寥寥无几,农产品营销人才培养滞后不仅影响省内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而且制约广东农垦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各类农产品贸易企业对具备市场分析、营销策划、产品销售、客户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农产品营销方向专业人才形成了大量需求。

以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由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组建一个集教学、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综合性的校内工学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中心,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供销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以服务“三农”和提升供销行业为目标,以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端技能型商贸营销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校企“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效益共增”为运行机制,以项目建设为合作纽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下面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中心为例,以市场营销为核心的商贸流通类专业农产品营销方向所开展的实训项目,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开创性地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在此方面的建设发展过程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建设目标:使学院的农产品实践基地和广东农垦企业合作,成为其线上(农产品网络营销)和线下(农产品营销中心)展示中心和农产品营销实体之一。

主要功能:满足农产品专业教学实训、实习需要,可以同时提供200个学生的实训和实践,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冷链物流等技能训练;能够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科研活动;能为社会和广东农垦企业提供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等培训服务。

建设内容:建立学院农产品基地和农垦企业新产品展示推广区,主销产品销售区、网络农产品销售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产品储藏区;冷链物流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是由农产品流通运营实训中心和农产品流通岗前实训中心组成。结合学院地处广州市商业中心和依托广东农垦企业的优势,随着农业产业蓬勃兴起,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中心特色,就是培养服务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营销人才,能够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科研活动;能为社会和广东农垦企业提供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等培训服务。为了强化学生的市场营销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农产品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鼓励学生关注特色,即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和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提炼,做好记录。凡是参与的时间活动,学生都应该详细记录实习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参与人、心得等内容,形成工作日记。

学院通过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建立学院农产品基地和农垦企业新产品展示推广区,主销产品销售区、网络农产品销售区,分设了茶叶经营、农特产品展销、网络营销、生鲜经营等四大区域。农产品实训基地运行遵循“校企一体”的运行机制,采用理事会管理模式,由学院和参与企业共同成立了理事会,实行共同经营,共同管理。管理人员由企业管理骨干和学院挂职的专任教师组成,员工则由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专业的学生担任,由企业一线专家和学院专任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指导工作。农产品实训基地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实现学生即员工,教学即经营,学业即创业。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将实训基地建设成学院农产品营销专业群学生进行各类农产品营销、店面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等相关专业技能生产性实训和举办各种相关技能竞赛、进行顶岗实习的场所。同时,基地还可以成为专任教师挂职锻炼、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不但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网点与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而且解决了学生实训实习与真实工作岗位脱节的难题,实现了专业发展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掌握了农产品营销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又了解了农产品营销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

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协同平台

1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的农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地分散使用,农产品不能进行专业化、标准化销售,并且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作为农业技术人员,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现实需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制定电子商务阶梯式的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产业从传统线下交易到线上交易模式化的转变[1]。

2技术发展趋势

从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成4个层次:

1)电子商情,即在网上做广告或者提供商情。凡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商务活动都可被看成广义的电子商务。这是广泛的低层次的电子商务。

2)网上撮合,有了明确的买卖双方,撮合的过程实际就是电子商情的扩展。网上撮合的结果是网上签约,这就会牵涉到法律认证和法律效力问题。

3)电子交易,其主要功能是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逐步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网上结算。

4)产业协同,这是电子商务的最高层次,其核心是将农业作为一个类似工业的大产业来对待,通过对产业链上各环节商务活动的协调,实现产业相关企业、农民等的协同发展[2]。

3电子商务平台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3.1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建设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协同系统对现代农业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农作物种子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建立,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经营;促进农产品虚拟市场的形成;农业培训体系的形成;农业物流体系的建立;促进大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3]。

3.2对其他产业的影响

1)对IT业的影响,在软件领域,促进农业应用软件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硬件领域,远程培训、流媒体、——————————————作者简介:李嘉琪(1996-),女,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新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远程监测系统等。

2)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可以促进物流自动装置、农业远程检测仪器与控制成套设备、远程/移动信息终端设备、新一代互联网设备、移动互联网设备等领域的发展[4]。

3)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对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形成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发展模式。

4直接带动市场分析

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发展将整合多种农业资源,从而可以同时在多个专业市场产生影响。项目主要在下列市场有所表现:种子交易市场;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业培训市场;物流业市场。电子商务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含量高,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和人才储备。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使农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有了物质基础和人才保障,这是值得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因此,电子商务在农业企业全面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加入WTO后,我国有些产业面对国际竞争机遇和挑战,一般认为,农业属于挑战大于机遇的产业,只有通过技术投入,使产业全面升级,才是根本出路。同样处于受挑战的汽车产业已经出现可喜的变化,相信农业产业同样可以借鉴汽车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变压力为动力,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杨国才.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丁建吾.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及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1.

篇(7)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低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形势下,受产业结构调整深入、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以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用电市场呈现发展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态势,该电网公司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经营压力。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管理战略的逐步推进实施,国网公司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管理要求向县公司全面延伸覆盖。该地区近年来也加强了县公司的上划工作。截至目前,该地区共有43个县域供电公司,县域用电市场已成为该地区用电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近14个月县公司全社会用电量占该电网公司的比例基本在60%左右。因此,加强县域用电市场分析能够辅助电网企业经营决策层在当前用电市场疲弱态势下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和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各项因素,挖掘盈利潜力,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进程,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对下一步工作做出正确决策。为了更好地掌握县域用电市场的特点,并对未来用电发展进行有效的预判,本文结合多维尺度分析法和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体系,开展该地区43个县域供电公司用电市场分析研究,分析县域用电市场变化趋势,辅助该电网公司制定有效措施应对当前用电疲软态势,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2 县域公司用电市场现状概述

该电力有限公司肩负着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首都北京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使命。营业区域包括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5市,43个县(区、市),面积10.4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77万人。以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14个月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43个县公司全社会用电量占社会用电量比例在60%左右,而且县公司用户数占全部用户数据的比例达到74%以上,可见县公司用电市场具有用户数量多、用电分布广、中小企业用户集中等特点。

当前该地区县域公司用电市场整体上呈现两类不同的变化特征:以传统高耗能行业用电为主的区域,过去由于高耗能行业粗放式发展,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型工业企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大幅放缓,用电量大幅下滑;京津周边及沿海地区,受国家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的利好,不断涌现以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用电量稳定增长。

随着该地区用电市场增速的进一步放缓,迫切需要深层次、细粒度地了解该地区用电市场变化情况,传统粗放式的分析模式不能深层次、更细粒度分析用电市场变化,从而无法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无法满足企业经营辅助决策的需要。为能准确分析该地区县域用电市场变化趋势,精确把握该地区县域公司用电市场变化特征,利用MDS建立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体系,并基于此开展县域公司用电市场聚类分析研究。

3 基于MDS的县域公司用电市场聚类分析研究

3.1 基于MDS的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体系

传统的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结合电力企业特点,将用电市场以全社会用电总计为根节点,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各行业类型之间具有相应的从属关系,共分为99个行业类型。

一般的用电市场特征分析,是针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用电4大行业类型进行分析,由于对象不超过10类,分析结果往往针对性不足。为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行业细分研究,通过应用多维尺度分析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构建多维统计分析视图。通过行业用电体量、行业类型的产业归属、行业用电特征、行业产值特征4个维度构建行业用电市场细分的指标分析体系,对99个行业类型进行整合重组。如图2所示:

多维尺度分析法(MDS)是分析各行业用电市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多维变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可以将不同行业用电市场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对各行业之间的总体联系进行深入观察。

应用MDS开展行业用电市场聚类,确定出13类用电及行业特征不同的分类,分类结果见表1:

在此基础上,以2015年1~7月的用电数据为基础,确定出不同分类的用电情况如下:

3.2 基于行业用电市场聚类模型的县域公司聚类分析

在用电市场行业细分的基础上,构建数据聚类分析模型,对43个县公司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相应的聚类结果。聚类分析模型通过应用Clementine12.0进行建模,综合比对:K-均值聚类、两步聚类、异常聚类、Kohonen聚类4种聚类分析法的基础上,最终选择聚类效果较理想的两步聚类法。数据分析模型如图5所示:

3.3 聚类结果分析

在用电市场行业细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据聚类分析模型,对43个县公司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相应的聚类结果,结果如下:

第一类:高耗能行业集中分布,用电体量整体较大,第二产业用电下滑明显的县级供电单位,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遵化市供电公司、国网迁安市供电公司、国网迁西市供电公司、国网卢龙县供电分公司等11家单位。

第二类: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新型产业聚集,第三产业用电增长速度较快的县级供电单位,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唐山市曹妃甸区供电公司、国网电力有限公司张北县供电分公司等9家单位。

第三类:现代农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用电增幅明显的县级供电单位,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电力有限公司怀来县供电分公司、国网玉田县供电公司等9家单位。

第四类: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乡居民用电增长明显的县级供电公司,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三河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香河县供电有限公司等7家

单位。

第五类:全社会用电量下降明显的地区,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电力有限公司怀安县供电分公司、国网电力有限公司青龙县供电分公司等7家单位。

4 县域公司聚类分析启示及地区用电市场发展应对措施建议

通过开展县域公司用电市场聚类分析及用电市场特征研究,总结该地区县域用电市场未来的变化特征

如下:

第一,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以高耗能、矿采选业为主导的地区用电需求将持续低迷。受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的调整阵痛将无法避免,短期内将增加这些行业的下行压力;唐山迁西县、遵化市、迁安市受当地企业整合的影响,用电量将持续下降。

第二,京津冀产业转移带动该地区对接区域城乡用电稳步增长。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不断落实,该地区迎来了区域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先天的环京津地缘优势,受京津冀一体化辐射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特别是以廊坊为代表的北三县,其人口已突破70万,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另外,固安、大城、香河、三河等地随着北京服务业的疏解,大量人口也涌向该地区,人口的爆发增长促进了居民用电量的高速增长。

第三,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新型产业用电将步入高速增长期。从该地区各地市“十二五”规划及各地市“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情况,结合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总体基调,可以预计,未来该地区将继续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将步入高速增长期。例如,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吸引了华为、富士康、京东方、微软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齐聚廊坊。张家口张北县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2015年8月,《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规划(2015~2020年)》正式

获批。

第四,发展新型农业成为带动地区第一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张家口怀来等地区的特色食品加工业、承德丰宁等地区的绿色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水平居河北省前列,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各类农业园区数量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前三季度两市第一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6.09%、16.34%。

针对上述发展趋势,提出若干该地区用电市场发展应对措施建议:

第一,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市场。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重点关注新兴产业用户,提前了解新兴产业用户特性。

第二,深化用电市场分析。开展重点企业信息调查,建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库,对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施标签化管理,形成常态化的市场调查机制,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趋势,利用多种途径保持与企业的顺畅交流。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技术优势及社会责任,为重点企业提供节能增效解决方案,做到互利互赢。

篇(8)

2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与体系结构的设计

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农业物流作业、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筛选、储存、分析、评价、反馈、、管理、控制和决策的信息系统.它能提高对用户需求和农业物流服务的响应性;保证农产品运输的快速、可靠、准时;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农产品库存和管理成本;整合物流资源,使农业物流资源配置更合理、更优化;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决策的科学性;强化政府对农业物流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6-7].

2.1系统功能设计

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农业物流的数据采集功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等实体相关数据采集,包括农业政策法规、要闻和热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如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等所有环节和整个物流流程数据.这里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

(2)农业物流的运输管理功能.农业物流的运输综合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及时跟踪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并优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运输路线和快速响应,节约运输成本和减少时间,同时注意农产品流通保鲜特点,采用不同运输方式.

(3)农业物流的储存管理功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储存管理既要满足现有的储存要求,又要为预期的农产品储存高峰做准备,同时农产品的季节性脉动产出与连续性消费之间的矛盾需要农产品物流的储存活动来调节.储存管理包括农产品或农业生产资料出入库信息管理、库位资源管理、库存管理、报表管理以及流程监控,并提供计算机辅助决策,对即将达到或超过上下限库存量范围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级预警.

(4)农业物流的流通加工与配送管理功能.农业生产结束后,农产品进入后续加工及物流阶段,其“生长”活动的生命属性和生化特征还将不同程度地延续至最终消费,因而农产品的流通过程兼具生物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特点.如连锁超市所需农产品的加工配送、分类分级、管理、包装、营销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中心和配选中心等.

(5)农业物流的包装管理功能.包装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具有保护功能、定量功能和标识功能.改进特色农产品包装,分级分类包装、加工后小包装,实现包装增值服务.

(6)决策支持功能.在现代农业物流中,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库存控制、运输车辆调配、流通加工与配送中心的选址、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等,需要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智能计算方法提供决策支持,分析和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

(7)接口管理功能.上述各功能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接口,与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接口之间的数据融合等.

2.2体系结构设计

从现代农业物流管理现状和需求出发,综合国内外最新现代农业物流管理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专业模型等,对现代农业物流进行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与决策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划分为现代农业物流实时信息采集综合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知识库、用户接口等4个层次.

(1)信息采集传输和综合数据库、数据仓库子系统.此子系统是由信息采集传输、综合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对数据的存取、查询、更新、维护等功能,并实现对模型库、知识库的连接和会话功能.数据包括农业物流经营主体数据、经营企业成员和农户数据、主体经营报告数据和公共信息等,这些数据大多汇总到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仓库技术提取处理、转化加工,成为数据挖掘的数据源.数据可以是Web数据、GPS数据、GIS数据和其他农业物流相关数据.此子系统能够完整地描述、组织和管理农业物流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使农户、农产品配送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

(2)模型库和方法库子系统.模型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存储所有的计算公式、预测模型与仿真模型.通过人机交互,使决策者能够方便地利用模型库中的各种模型支持决策,得到的结果通过中间数据库输出到用户接口系统.方法库建立在模型库基础上,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提供求解算法,并依据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

(3)知识库子系统.知识库是应用人工智能原理、方法和技术,根据技术指标和专家知识、经验建立规则库.它支持知识的入库、链接、修改、删除、分类及调用和维护等.知识库中存储的农业物流领域知识是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及其他智能处理方法、技术发现的知识.一般是在确定决策的需要和任务的基础上,对于经验性强、较为模糊的知识可以从领域专家那里直接抽取;对于系统性强、需要精确描述的知识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其他智能技术或统计分析技术,如关联规则、神经网络、决策树、聚类、粗糙集、支持向量机、时间序列等,从数据库、数据仓库中提取出隐藏的、新颖、有效的模式或规则,即知识,加入到知识库[8].知识表现形式可以是图表、图形,也可以是规则,为决策者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

(4)用户接口子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是系统的人机接口界面.它负责协调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之间的通信,输出系统的结果、信息供决策人参考.

3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

篇(9)

1、项目名称

大涧山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园

2、资金类别

财政支农资金

3、项目属性

∨新建   扩建  改建

4、总 投 资

800万元

其中:申请财政补助

80万元

5、项目单位

名   称:

***正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   址:

***保税区天智大厦9楼

法人代表:

周宗智

法人代表电话:

0532-86959085

开户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银行帐号:

69040154740001057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1

·

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

 

该项目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涧山,面积约3000亩。集种植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融合"生态与生产、观赏与休闲、民俗特色与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体现"市场供应、示范推广、旅游观光、素质教育"现代生态农业四大"循环经济"功能。园区现有各种特色果树300亩左右、蔬菜种植约10亩、200亩的水面用于水产等养殖、品种繁多,面积广阔的绿化树木形成一个天然氧吧。示范园将以加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以科技为支撑,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走"公司+科技+农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拓展出一条"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营造出一方"绿水环保、田园渔歌"的农牧生活。创造"健康、生态、绿色、环保"的现代生活模式;将农业生产、经营与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构建现代化的生态农业。

***正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是以港口与航道、市政公用工程和土石方工程及基础工程为主的国家二级资质施工企业。集团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亿元,下设10个全资公司,1个控股公司,1个参股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工程设计、施工、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矿业开发、国际贸易、生态旅游等多项领域,形成了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为主导,集矿产资源型、社会服务型、生产制造型、外向型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2

·

投资必要性分析

 

***开发区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崇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八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不带为***开发区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通过示范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开发区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建设该示范园是示范必要的。

3

·

市场分析

 

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时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欢迎。

蔬菜生产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月严重,不少地方出现过使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别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的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既要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是人们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

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但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的无节制应用,使水果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成为市场的热销水果产品。

大涧山有较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建立具体生产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生态果园,亦是***开发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力方向。同时,监理生态果园,为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开发区农村水果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将逐步上升,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水果,将进入世界水果市场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4

·

生产

建设条件分析

 

大涧山有较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建立具体生产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生态果园,亦是***开发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力方向。同时,监理生态果园,为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开发区农村水果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将逐步上升,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水果,将进入世界水果市场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5

·

建设方案

 

在地势较平坦处建设蔬菜大棚及实验室、员工食堂等附属设施。蔬菜生产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有条件可设置太阳能装置,解决升温的所需的能源。

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各种水果,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蔬间隔地间种种草药、绿肥,既有原始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观光的游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在劳动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中。

道路设计:主要道路东西穿过,各组团均有石子铺就的次干道。主干道采用石子路面,5米宽,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次道路路宽3米,联系各分区,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支道路为原土路,宽1米左右,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给排水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井水。灌溉用水来自塘、库。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排水工程设计:各示范基地就近与水塘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排水沟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沟或水塘,再排出。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水沟。

电力工程主要为示范基地就近介入各用电场所,采用地下套管式输送。

绿化各基地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势,自然平衡生态链、现实生态农业美景。各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

 

6

·

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

 

1、蔬菜大棚及实验室的建设;

2、果林基础建设及果树品种的引进;

3、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原生态山体、植被等的保护。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单位:万元

7

·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来源

金额

一、申请财政补助

80万元

二、项目单位投入

720万元

三、银行贷款

四、其他投入

 

 

 

 

 

 

 

 

合计

800万元

 

 

 

投资构成

金额

其中财政补助

蔬菜园区

50万元

10万元

果树园区

200万元

20万元

园区硬件设施(水、电、路等、)

300万元

30万元

旅游休闲

250万元

20万元

 

 

 

 

 

 

合计

800万元

80万元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8

·

主要财务指标

销售

收入

 

 

销售

利润

 

税金

 

投资

利润

 

9

·

社会效益分析

示范

带动

作用

 

通过本项目的带动可以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起到优化调整的作用。

通过本项目示范园和周边地区的技术推广及辐射,可迅速提高***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文化素质,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接受技术培训,可较快的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和科技应用水平。

 

促进

农民

增收

 

示范园将以加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以科技为支撑,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走"公司+科技+农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增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公共

服务

覆盖

范围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预计每年可提供5万个就业工日,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提供无公害、绿色优质保健农副产品,丰富城镇居民的餐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使产品质量上档次,补充淡季供应的缺品,本项目实施后,可以推动项目区经济发展。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上缴税收,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以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地区,促进该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

环境

影响

   

本项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以蔬菜、果树为主的生态模式。在实施前进一步计划对各子项目的生态效益的具体数据,达到定量分析、科学评价实施生态农业产生的效益,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10

·

结论

 

 

建设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保证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供应***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各项相关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11

·

结论

 

项目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篇(10)

1、全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从上半年农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种植园区虽有6家钢架设施大棚在建,但数量与质量远远没有达到都市农业目标任务,规模养殖基地亮点还不多,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其功能还不全,做好今年的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在农业园区建设中建议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进一步量化工作任务。今年全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中明确要求农业园区总投入11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园区70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其中钢架大棚净面积连片300亩以上的基地23个。各地要按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数,进一步加快落实,确保全年任务完成。二是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推进。任务落实是关键,任务推进式重点。各镇乡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设施农业推进力度,要利用省、市扶持经济薄弱村的政策,不失时机的发展设施规模种养业。要利用市鼓励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推进,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各类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积极鼓励镇村创办设施农业基地,凡有镇村集体领办创办意向的项目要及时提交申请,市将及时讨论研究。三是进一步加强考核检查力度。2013年农业工作千头万绪,年初组织镇乡长和分管领导进行参观、讨论、交流,要求各镇乡形成具体的、明确的、富有个性的年度奋斗目标。建议市政府及时出台考核细则,仍实行每季度考核制度,对现代农业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按照完成进度、质量和成效进行综合打分,对完成情况好的单位予以表扬,不理想的进行交流,共同分析任务完成迟缓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使重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着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会议进行积极宣传,引导和鼓励各乡镇重点发展智能温室、标准连栋大棚、防虫网等设施类型,加强高科技设施装备及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和研究。二是强化指导服务。对新增的设施类型基地,明确专人全程跟踪服务,每个基地安排1-3名专家技术人员,为基地提供品种引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三是加强考核督查。加大对部门和镇乡的考核力度,对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实行百分考核。职能工作实行减分考核,创新工作实行加分考核。做到任务细化分解到位,目标责任明确到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加快产销有效衔接。一是突出做大龙头企业。围绕都市农业,在上半年已完成6个新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2013年重点做大做强10个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培养成企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技术指导员+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一批四青产业、特经特粮等衔接密切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在已完成农业实际利用外资额2780万美元的基础上,下半年通过努力力争全年完成5000万美元,农产品出口额上半年已完成2500万美元的基础上,下半年通过努力力争全年完成6000万美元,同时做好省农洽会、上海农展会各项工作,充分展示农产品加工业形象,在实现龙头企业带动上做大文章。二是全方位拓宽营销平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拓宽进沪营销平台,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制定营销计划,努力实现:经营思路各异,特色产品共享,质量安全达标,沪启直销顺畅,店地达到共赢。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点:第一,规范各种、养基地在沪建立的直销和批发门店。我市各种、养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在上海建立的直销门店势头强劲,目前己设直销门店并开张营业有3家,在上海市场设立批发门店有6家,在建和准备建的有六家。下阶段,一方面做好已开门店与种养基地的农产品供求衔接和调度,协助各门店建立和完善采购、营销、质量安全、物流等内设机构,使其正常有序展开。另一方面,对在建和准备建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市场分析、贷源分类和采购、营销方案等可研报告的策划和制订,协助做好其门店装潢和门店设置的规范工作。其次,督促各镇乡大力度招商引资,力求完成年内每镇乡不少于三个在沪直销门店开张任务。第二,协助市供销社和“农超对接”基地的农产品配载工作。目前,供销社牵头的市场蔬菜超市已建五个,种植基地进入超市有三家。下阶段我们尽力协助配载中心和种养企业,做好产品调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供货正常,安全放心。第三,全面接洽上海禾盛农产品集团公司。力争与上海禾盛农产品集团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共赢联接框架,充分利用和盛公司在沪组建的500家直销店以及网购和团购平台,把地产三宝、四色豆、四青作物、梅干菜等土、特、优农产品挤进禾盛公司营销平台,农委与和盛公司努力做到“三同步”,即年度计划同步设计,产品目录同步策划,种养基地同步建设。三是品牌培育。2013年我们要加大名牌农产品的培育力度,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努力使品牌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组织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要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从销售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要着力加强农产品的包装、推介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强化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工作,努力形成地方特色品牌。要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展示平台建设,高标准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展示中心。

4、围绕生态农业发展。一是猛攻绿化植树造林。扎实推进干线公路绿色通道通达工程、沿江沿海防护林工程、骨干河道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创建工程、农村道路绿化示范工程、绿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工程、新造林抚育工程、林农复合经营工程、优质苗木基地工程、休闲农业绿化工程等十大工程。确保全市新增造林面积5万亩,其中新增成片林面4万亩、四旁树200万株。二是加强生态健康养殖。加快畜牧生产方式由稳定发展向质量型、环保型转变,加强规模畜禽场生态治污,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料和废水处理等综合利用方式,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高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能源再生和多级利用。2013年,力争每镇乡争创1—2个示范点,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市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的快速发展。三是放大休闲观光农业。随着沪崇启大通道的贯通,桥港时代新的到来,休闲观光农业集种养、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新兴农业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重点培育10家正常运转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5、扎实推进为农服务。一是要加快队伍建设。2013年对现有农技人员素质提高,全年参加不少20天的脱产培训。进一步按照“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要求,推进基层农技服务的全面到位。二是突出“三新”技术推介。通过不断的为农服务,及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新模式,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实现品种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主要农作物关键生育期及时印发技术意见,我市主要农作物主推技术,集成有特色、有创新的配套技术,力争完成全年新增粮食1700万斤的目标任务。认真完成高产创建和科技入户项目。今年粮棉油高产创建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必须加大关键技术推广力度,注重宣传、现场指导,做到物化补贴及时到位、新技术推广普及到位,增产增收,通过项目带动成效到位,使实施区农户得到实惠。继续围绕“农业部测配方施肥试点县项目”,切实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通过农业生产需求和市场引导,促进企业调整肥料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加快肥料行业由生产主导消费向消费引领生产的根本转变。注重化验质量控制,逐步改善化验室装备条件,保证化验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测试高效率和测试水平,满足测土服务的要求。以蚕桑科技入户为抓手,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活动。计划以蚕桑科技入户工程实施镇为单位,组织专家组成员下基层到农户,开展区域集中式到户头的面对面技术培训,旨在解决农户共性的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水平。做好秋蚕种催青等技术服务工作,指导秋季小蚕共育,确保蚕种催青和小蚕共育安全。在秋蚕种催青上,做好各项物资准备,配备充分的技术力量,确保安全高质,为稳定生产打好基础。三是进一步改变服务方式。2013年继续加强示范县项目和科技入户工作。开展好“三电”合一服务,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开展第二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做到培训时间适应农时。做到农民在培训后,能够适时地将所学的新知识、新理念用在实际生产中,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继续与其他部门合作联合办班,计划在7月份与民政局共同举办一期三峡移民培训班,8月份与妇联举办一期农村妇女培训班。为方便农民接受培训,计划在相对偏远的乡镇,根据他们的农业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农业信息化技能培训。利用农广校电脑教室,开展农业信息化技能培训,普及电脑使用基本知识。根据报名情况,继续组织5期培训班,10月底前完成培训。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今年农民创业培训由市农广校独立完成,培训任务数为400人。

篇(11)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9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95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是国民经济中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对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阻碍,这也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随着营口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和农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展农产品市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设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1 目的及意义

我国农业现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各涉农单位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正逐步提高,并积极探索本地区的农业信息体系如何向广大农民、合作社、示范基地、农企提供更加有效地服务。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加快调整农业结构,促进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产与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是新阶段农业的新的使命。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开展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建成一批信息化示范站和示范村是“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中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求。可见,农村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的重要手段。

营口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产业化三大优势,并以“三水”(水果、水稻、水产品)著称,是国家无公害水果和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水产品年产量多万吨。“营口大米”“营口小米”“盖州苹果”“营口海蜇”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国内较大的种养殖基地,客观上对市场信息更加敏感、需求更加迫切。由于获取、存储、传输等手段导致的信息不畅、消息不灵则制约了本市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级市纷纷建立信息中心,搭建农业信息平台,这些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与壮大对当地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营口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平台的建立,现主要依托于“营口科技信息网”,并于“营口益农网”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营口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完善“营口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营口科技信息网”是营口市科技系统政府门户网站,由市科技局主管、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多年来对营口市科技动态信息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科技工作网上办公等发挥了重大作用,先后多次被营口市政府评为“十佳网站”。“营口益农网”是市供销社主办的公益性网站,积极开展信息服务“三农”工作,对促进我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站被评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示范单位。2008年下半年全面启动的“营口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由市委组织部主管、市远程办和市广电中心联办,现已建成覆盖我市全部乡镇、村终端站点565个,利用视频系统定时为农村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培训。三套系统同时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纵向有市、县、乡三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市级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为主体;县级信息采集、整理为基础;乡镇、企业、农户信息提供、反馈。横向有涉农单位、涉农企业、宣传媒体、金融等部门参加,及时反馈农企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形成了一个综合、立体、高效率的农业信息体系,各级农业科技信息机构立足自身特点,宣传本地特色农业,引导、帮助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大户宣传自己的产品。该平台的运行,将运用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科技服务手段,进行信息收集与、开展市场分析预测、建立科技成果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经过资源整合,通过声讯、视频、网上农展等系统功能,努力提高涉农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该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包括:(1)提供普及性农村公共信息,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动态信息、政策法规、农产品价格行情及市场需求、气象信息、各涉农单位公开的需要让农民了解的各种信息等。通过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系统,农民可在家里就能获得简单便捷的服务;(2)提供农业技术含量高、可供技术成果转化的科研成果以及针对农业生产、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信息。通过完善视频服务网络,开展视频点播服务;(3)提供网上互动交流,对农民提出的农业技术问题,及时组织专家给予咨询解答,对共性问题适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

2 主要内容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2.1 主要内容

第一,在升级“营口科技信息网”的基础上,增加“农业信息化服务”窗口,开设“农业科技动态”“农业法律法规”“农业科研成果数据库”“农业专家数据库”“农业特色产业”“网上交流”“视频点播”等栏目,将在数据库建设、网上互动沟通交流、视频点播、直播等方面等完成软硬件的提升,扩充功能,增强服务能力。

第二,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采集、加工、的能力,实现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共享。(1)联合涉农高校、科研单位、技术专家等,在网站上定期最新科技成果;(2)以覆盖全市农村乡镇和村的远程教育网络的乡镇服务站和村的终端站点为信息传播与接入点,做好网络系统维护和站点管理员的培训指导,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基层的农业信息。

第三,建立长效的农业技术服务机制。以公益服务为主导,按照“政府监管、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组织以农业专家、科技工作者、农技推广、农村土专家为主的科技服务队伍,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利用电话热线、视频培训、专家远程、集中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民技能培训、农技指导和诊断咨询等服务,实现互惠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平台拟在以下方面增加建设投入:

第一,提高系统安全性、网络运行稳定性及运行承载能力。扩大服务器端的数据存储能力,购置硬盘存储阵列等,添置硬件防火墙、UPS等设备,增加服务器端的网络带宽。

第二,引进开发服务资源管理软件、视频直播软件系统等,添置音视频采录编播系统设备,改善视频信息技术推广的软硬件服务环境。

第三,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培训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升级平台主会场及各级培训分中心的终端设备及应用环境。

2.2 创新性

第一,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培训向现代化视频网络手段转变,农民学习、了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可以足不出户,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

第二,实现互动交流、视频点播。农民在生产过程或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直接通过远程系统,随时向专家提问,得到专家的帮助,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服务平台反馈,由专家智能系统给出答案。解决农民生产问题更直接、更快捷。

第三,学习资料更全面、更丰富,而且能够结合本市农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专家、安排培训内容和视频资料。让农业科技培训充分体现地方农业发展特色,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

3 推广及应用前景

营口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是农业科技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也将是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又一次创新。平台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开发推广、信息、培训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吸纳人才,引进技术。平台增设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农业专家数据库和互动交流、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功能,在视频点播中可查看大量的实用技术视频资料和专题片,解决农民居住分散、路途遥远、接受培训难的问题。专家还可通过视频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加以指导,使技术推广活动更高效,专家及广大农民可以足不出户进行新技术推广和服务交流,以极为简单的、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基层农技人员以及广大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把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到温室大棚以及水产养殖场、畜牧饲养场等,实现设施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促进我市农业科技信息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 白玲,王霖,李欧,等.辽宁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门户网站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4,(2).

[2] 阮怀军,赵佳,王利民.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研建[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6).

[3] 龙兵,杜同庆.农业信息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2,(5).

[4] 方凤玲.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