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管理的原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作者简介]徐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44―03
在通常情况下,有关大学教材使用的争议并不像学术研究那样锱铢必较,这一点也与中小学教材使用的情形截然不同。原因在于,大学教师在其从事的教学领域内基本上都学有专长,其中部分已经具有博士学位甚至高级职称,他们无疑具有建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能力和编写教材的实力或潜力。对于教者而言,大学教材在多数情况下只是教学参考材料而已。而且,大学考试的方式与内容,在多数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自行决定,这使得教材的重要性与权威性大大降低。在学习者方面,情形则大有不同。对于那些才走进专业门槛的大学生而言,如果守着一本教材听讲与自习,他们会觉得有规可循,特别是对期末考试复习感到踏实。综合这两个方面看,大学教材的使用实际上是教与学相互妥协的结果。本科阶段公共管理学课程之所以选用特定教材,也没有例外,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跟那些已经成熟的专业课程相比,公共管理是新兴学科,市面上出现的多种公共管理学教材,在结构内容的安排上各有千秋,有些甚至在基本原理、学术依据和编写观念上大相径庭。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以帮助本科阶段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成为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将公共管理列为一级学科,而教材建设工作紧接着在21世纪全面展开,据笔者统计,至今市面上已经出现各种公共管理学教材30余种。多种教材并行,开课单位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大学本科阶段公共管理学教材的选用一般有如下基本方式:上级管理(权威)部门建议;院、系和教研室讨论决定;任课教师自行指定;或者是上述方式相互结合。选用公共管理学教材既是教学和学术论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各方权力和利益博弈的过程,并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尊重教学惯例的原则
公共管理虽然是新兴学科,但在我国大学里也已经有10余年的开课历史。任何一个设有公共管理专业的院系,在此前都已经使用过至少一种公共管理学教材。由于公共管理学教材编写在我国方兴未艾,在争夺发行量和发挥学术影响力的诱惑下,换教材是一种经常性的强劲呼声。所以在选用公共管理学教材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是:旧的(通常是前一两年使用的)公共管理学教材是否应该更换?我们认为,经过合乎教学程序的调查后,如果学生和教师对旧的公共管理学教材满意,教学效果较好,应坚持选用;如果旧教材需要改进,应将所发现的问题汇总提交给相关出版社和编写者并敦促修订改版,仓促更换教材并非良策。当然,旧教材也不是不可以更换,但无论是个人还是教学单位提出,都必须基于充分的教学根据和学术理由。这一原则主要为了强化教材选用的教学主导方向和学术主导方向,而防止行政权力或金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学教材选用的主导力量。
二、有策略地从众的原则
有策略地从众原则即是根据所在高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公共管理学教材选用的既有经验。公共管理学的主要教材有如下几本:(1)黎民主编的《公共管理学》(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主要课程教材);(2)苏保忠、张正河主编的《公共管理学》(适用于公共管理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3)曹现强、王佃利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概论》(可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及MPA教育的教材);(4)丁美东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可供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使用);(5)汪大海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6)倪星、付景涛主编的《公共管理学》(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以上文所列教材为限,假设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选择2012―2013学年公共管理学教材,则笔者认为应当选用黎本《公共管理学》。理由如下:黎本《公共管理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教育部推荐教材,不少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招生资格的“211”高校一直在使用,在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中反映也较好,比较切合广西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苏、张本《公共管理学》有为专科学校服务导向,不符合广西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曹、王本《公共管理学概论》以服务山东高校为目标,地域色彩太强。丁本《公共管理学》属于高等学校经济与工商管理系列教材,相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而言,教材形象不够专业。汪本《公共管理学》推荐读物部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本科教学而言,显得大而无当。倪、付本《公共管理学》发行时间短,其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类别学生的教学适应性尚有待于验证。
三、自编教材适度优先选用的原则
长期以来,在教学界有一种流行看法,不提倡一般高校使用自编教材。对于传统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和其他较早成熟的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而言,经典教材往往已经形成,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对于公共管理学科而言,则失之片面。公共管理是新兴学科,我国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阶段使用的公共管理学教材编写情况整体而言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较大的竞争空间。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要依靠学术竞争,也要依靠教学竞争,而本校教师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的能力与影响力,集中展现了专业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综合实力,是为本校公共管理学科谋求教学和科研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地说,有公共管理硕士点(如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单位,就应该鼓励本院教师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并考虑优先选用于本科教学实践。应该澄清的是,所谓的公共管理学教材自编,包括完全由本校教师编写和本校教师参与部分编写的情况。完全由本校教师编写,主要包括两种情形:集体合作编写,个体教师独立撰写。而参与部分编写,也主要分为两种情形:担任主编(副主编),作为一般编者。针对上述四种情形的自编教材,优先选用可相应地区分为以下四个层级:集体合作类著作体现了本校公共管理学科的集体智慧,应努力创造条件选用以示尊重;本校教师担任主编(副主编)的这类著作体现了本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外在影响力,应尽量选用;本校教师作为一般编者类著作体现本校公共管理学科个别成员的教学科研实力和专业活动能力,在质量接近的若干备选教材中,应考虑优先选用;个体教师独立撰写类著作虽然体现本校公共管理学科个别成员的较强教学科研实力,但个体编写教材容易附带学术偏见,因此在是否将其选用为通行教材的问题上,反而要慎重。
四、多种公共管理学教材辅助的原则
上文所述选用的教材,在学生方面大致可以理解成是需要购买和上课随身携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程,可以“只此一本”;在教师方面则是备课所用的基本教程,必须同时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备课。笔者觉得,选用参考教材要达到交叉互补、方便定位的目标。兹结合笔者近几年备课所参考的书籍略加说明。笔者近几年参考的书籍如下:(1)黎民主编的《公共管理学》;(2)陈振明主编的“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丛书”之《公共管理学》;(3)严新明主编的“劳动与保障系列教材”之《公共管理学》;(4)欧文・E・休斯“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译丛”之《公共管理学》;(5)黄健荣“当代公共管理精品教程系列”之《公共管理学》;(6)张康之“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之《公共管理学》。
笔者讲授公共管理学课程,选用的是黎民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原因如上所述。选用其他五种主要参考教材,理由如下:陈本《公共管理学》特别适合于作为MPA学生教材和公务员培训的教学用书,与一般本科教材反差大、对比性强;笔者参与编写了严本《公共管理学》其中的第三章、第五章,对全书编写宗旨、流程与细节有深人了解;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学导论》在西方已经出到第三版,“既可以作为学习与了解公共管理科学的基础性、入门性读物,也可作为研究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黄本《公共管理学》适用于研究生教学,笔者攻读博士学位时,曾听过主编黄健荣开设的相关课程,对该教材的特点认识比较到位。张本《公共管理学》是公共选修课教材,服务于本科阶段所有院系的学生。在备课过程中,笔者通过对上述参考教材的研读对比认识到,作为“211”高校具有公共管理硕士授予权的单位,其本科阶段“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该达到应有的水准。
五、教材评价机制保障选用质量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教材选用质量,主要不是指所选公共管理教材学术质量(知识水平)状况,而是指所选用的公共管理教材能够满足所在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的程度,即是否适合学生学,是否适合教师教,是否适合所在教学单位的学术层次和社会影响,是否适合所在大学的校园文化。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通常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而忽视教材评价机制的建立。由于教材质量全程监控的意识欠缺,教材选用质量的论证和评价环节缺失,结果往往是教材一经选定,发到学生手中即告万事大吉。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我国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教材的选用,就多半缺乏后续效果调查,而使教材选用状况整体而言难尽人意。那么,选用一本公共管理学教材,怎样才算严谨呢?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大致要经过以下步骤:首先,由任课教师(1人或多人)提出1―3种备选教材,并出具书面意见详细说明选用根据,上报系或教研室。接着,系或教研室经过讨论,由负责人出具选用建议,送交院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讨论。然后学院教学部门根据院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的讨论结果,将选用教材的结果告知任课教师、相关学生和教材管理部门。教材付诸教学实践后,一方面大学教务处组织专家(督导)组深入听课,考察教材的课堂适应性;另一方面教务处相关职能机构制作“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详细全面地搜集并分析听课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务处方面据此得出对前一学年公共管理学教材选用的整体评价,并反馈给开设该课程的院系,以决定下一学年是否续用前一学年的教材。
六、结语
在大学本科阶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材选用是一个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环节。随着本科阶段全外文教学课堂的推广,公共管理学教材的选用问题将越发显得突出。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大学本科阶段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教材选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苏保忠,张正河,公共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曹现强,王佃利,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丁关东,公共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汪大海,公共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倪星,付景涛,公共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7]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严新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新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义与新的经济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目的是构建非官僚制度的政府,为了改善市场竞争模式的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人力资源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不断创新,才能真正的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一、公关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长久以来,“以事为中心”,“官本位”的思想占据在大多数人的脑中,人力资源管理忽略了对人才自身发展,忽视他们应该享有的培训、发展的权利,从而影响员工自身能力的提高。单位也没有完善奖励考核制度,人才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中小型企业对人力资源认识淡漠,管理随意等弊端都抑制了企业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并没有被管理层所接受。同时,因为人才流动大,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急聘,管理层未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理念的落后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2.培训体系不完善。在市场经济下,员工培训应该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有组织、计划的统一安排,是管理部门重要的职责。虽然公共部门在员工培训等各项工作中获得成效,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还不完善。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忽视了员工培训的个人需求,不了解员工的职业计划与职业技能方面的需求,也没有结合单位的业务需求,使员工的自我培训技能没有得到提高,甚至下降,影响了工作效率;其次,管理部门只重视理论知识,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缺乏针对性指导,不能满足员工多样化的要求,使员工对培训内容失去兴趣;3.考核机制不规范。绩效考核是公共部门评定员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考核机制中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一方面,考核的方式主要是民主测评,但这个方式缺乏公正性与客观性,只有部分领导才能看到评定过程,这种评定方式们缺乏透明性,一些员工在评选中会也受到领导意见、论资排辈等想法的影响,许多员工还存在不想得罪人的想法。这种考核主观性太强,缺乏公正性。另一方面,没有规范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太笼统,例如,员工只要不违规乱纪,考核就会合格。这样的考核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4.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落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相对西方国家要落后,我国虽然吸收了国外的合同制、聘任制等手段,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先进的手段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根本原因:一方面,管理部门不能灵活运用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手段,不能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运用;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先进手段陌生,不习惯运用,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单一,日常的报表制作、统计分析、信息检索多以人工为主,一些基础性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和工作就会复杂,资源也不能有效的共享,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并且浪费财力、人力,占住员工大量时间。
二、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树立正确管理理念。在西方国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各个行业,人本管理是在认识到人的社会价值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使员工感受到了尊重,并潜移默化约束本身的行为,实现部门效率最大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应该摒弃“以事为本”的理念,强化人本思想,把人当做活动的核心,尊重人的价值,人本身就是一种比其他物质更加优越的资源,具有高回报率。公共管理部门也应该更具人性化,关心员工的需求,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从而使员工尽心尽力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还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在尊重员工个性的同时有效的进行管理,将单位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以上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2.完善培训体制。公共部门必须拥有学习精神,塑造学习型单位。培训要摒弃提高工作强度,增加人数的做法,应该注重员工素质培养,提高业务素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定期为人员培训,可以将能力较强的员工与能力较弱的员工组成一组,实现资源内部交流传播;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挖缺员工的潜能;建立健康的竞争机制,培养员工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员工对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良性的竞争模式。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人力资源知识,对职业也会有更好的规划;当员工培训之后会更加熟悉了招聘流程、员工转正流程、员工试用期流程,都能避免工作陷入混乱;培训也会提高人力资源员工的综合素质,例如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员工在工作中灵活处理危机,善于创新;人力资源的工作内容也有很多,而在工作中员工学会了工作方法与技巧,才能建立容易操作,可实行的绩效体系,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就是法律法规,只有熟悉劳动法之后,依法工作,制定的劳动合同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条例的内容,才会避免法律风险,防止公司造成损失,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社会保险每个地区的具体流程都会存在差异,通过培训,了解当地社保制度规定,熟悉社保所需要的材料,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运用综合性的培训,使员工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要想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就要从以下三方面讨论:首先,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注重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并且把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绩效量化考核是用具体的数据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是一种科学、客观的考核机制,能够推进考核机制完善。其次,制定合理的考勤制度,将员工在非工作场合的工作也作为出勤考核标准,建立新型考勤制度。将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间,完成质量。完成数量作为考核标准。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重视考核结果,根据结果对员工评优、晋升进行选拔。考核的结果是评价管理能力与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据。规范的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纪律性与组织性,客观的考核员工的工作成果,依据考核结果,适当制定奖惩机制。此外,采用竞争上岗机制,使员工充满竞争意识,促进员工主动提升业务水平。4.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部门应该引入信息技术的手段,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薪资计算是人力资源复杂的一项,工作人员为了及时、准确的发放薪资,就要结合计算机电子表格。员工应该重点学习电子表格技术的应用,电子表格可以自动计算薪资,并且在表格上也会具体展示财务信息,准确的掌握人员的变动、绩效、薪资情况。对于大规模的企业来说,计算机高速度、高效率的解决了手工效率低,错误多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员工还要学习集中管理个人职业、培训、绩效、职位、薪资、个人信息,这就要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一目了然的数据信息库。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使员工从复杂的业务中抽身出来,招聘流程、员工培训、发展流程、员工入职、离职等程序都会井井有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新的公共管理视角下,树立正确管理理念、完善培训体制、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体系与机制,最终才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自产生于英国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其主要观点就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引入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得公共部门长期固有模式能够在运用工商部门有效竞争机制和灵活管理模式中得到突破,进而全面整治公共部门的官僚作风。在公共部门引入公共管理时,因为公共部门的制度化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企业的市场人力资源管理,一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虽然在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中没有被完全革除,但是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也被不断地推出,有效的加快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步伐。其中私人管理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是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引入时充分结合公共部门现有的管理理论基础和制度,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科学性。
二、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是建立在公共权力基础之上,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生产管理要求通过管理社会公共事物,发挥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形式。公共事物管理部门、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是当前我国社会公共部门的主要形式,其中为了满足社会愿望和意志,利用多种形式组织统一管理公共事物,进而实现社会公民权力和保障民众利益是公共部门的功能。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僵化、受限诸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通过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新公共管理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成效意义重大,进而推动公共部门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
三、新视角下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主要通过借鉴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进入新公共管理。运用科学的新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让公共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的扩大化管理中获得新的生命力,通过科学考核制度的构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最终提升公共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水平。
1.完善管理体制。
通常来说新理念是变革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通过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拓展公共部门的责任、强化公共部门的工作要求,建立和创新公共部门的新管理理念。公共部门工作不仅要服从于上级要求,还应当有效的服务于社会,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还应当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进行充分考量,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效。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保障补助、职称、待遇、工资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只有在工作人员自身获得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迅速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2.实现人力资源扩大化。
评定、考核是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的主要方式,这种情况下新人力资源的引入受到了限制,在参考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公共部门应利用竞争、培训、市场等方式扩大化人力资源。在扩充人力资源时,应当运用多样化的人力资源选聘方式选择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的保障环节中,应当采用专业素养和专业培训的方式推动员工队伍的稳定发展。在人力资源日常工作中应当充分运用健全的考核竞争机制,增大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让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工作中获得提升。应当在具体的公共部门管理、培训活动中贯彻社会发展要求和政府主要职能,在综合考虑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扩展进而推动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实现。
3.完善考核制度。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XU Hong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rrangements, establish realistic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professional buil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manage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conditions, problems of practice patterns,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o build the system,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Key words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lection
实践教学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必备的教学环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强的管理学分支学科,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较高。我们既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又须认真执行各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以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因而,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2009年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现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首次招收了34 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通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生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构建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12年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本文将立足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困境,为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一些尝试。
1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五年来,一直执行创办初期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即人才培养方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若干问题。
1.1 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比例不合理
“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理解和体会课堂内学到的东西意义十分重大。如何在教学计划中合理体现实践教学,这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本专业已建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际上只有一门电子政务实验课在实验室上课,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在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时,需要对一些核心专业课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社区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
1.2 集中实践环节相互分割
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统一性和连贯性,相互割裂。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四项。为了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本专业先后建立了增城市荔城街光明村村委会、广州市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广东省佛冈县招商局等实习基地。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时,基本上全安排在这四个实习基地。按照教学计划,学年论文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教育部规定先要写学年论文,主要为以后写毕业论文积累经验。但是我们培养方案把学年论文时间仅安排一个学期,而且还是第六学期,第七学期就要开始写毕业论文,这么短时间的训练根本难以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往往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还不知道毕业论文该怎么写。所以必须重视学年论文的撰写,凡经过学年论文的写作训练,到写毕业论文时便驾轻就熟了。毕业实习时,由于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很多毕业生不是要参加招聘会,就是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加上还要毕业论文答辩,往往不得不频繁请假,根本就达不到实习的预期目的。最后,由于实习基地不能完全理解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往往随意指导敷衍学生实习,使得部分实习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实习的要求。
1.3 课外实践重视不够
关于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或多或少的表现得有些流于形式。因为没有安排课时进行社会调查、调研、研究和参观,也没有相应的指导老师,多数实践都表现得可有可无,难以保证效果。加上学生对实践环节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眼高手低,或因找工作或参加各种考试而耽误参加各种实践,使得实践不能落到实处。所有这些情况都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面临着许多困难。
1.4 实践教学师资弱
目前本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多是行政管理,专业性不强。且大多是应届毕业生直接走上讲台,几乎没有太多的关于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目前,从事专业实验课教学教师仅1人,实验课指导老师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学生的疑问。
2 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应重新区分各个实践环节,合理地安排以建立不同层次的实践。
2.1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实验教学。首先,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使用多种方法来转换和更新实验室设备,提高其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可以利用经管专业实验室进行诸如办公自动化操作及办公软件应用等课程实践。其次实验室配套软件也要加大投入,以确保及时更新。如本专业的电子政务实验室,使用南京奥派电子政务系统已经好几年,其中个别实验已经过时,好几个实验步骤还基本类似,学生做完其中一个实验基本上已经没有兴趣再做下一个,配套软件的更新很有必要。此外,对于专业课程实践,比如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和经管专业联合建立一个模拟招聘场所,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的实验资源。
(2)实习教学方面。首先,增加认知实习环节。本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平时的社会实践课、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专业实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建议在第一、二学期增加认知实习来弥补专业实习的不足。时间为期一周。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大致分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和保障、社区等诸多方面,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来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较快地了解公共事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和政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结合一定的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由不同的专业教师带队,对行政服务中心、人才服务局、文化局等进行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通过这一认知过程,让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切身体会公共事业管理的运行过程。
其次,适当调整实习时间。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同时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在此期间既要找工作又要准备论文答辩,不得不频繁向实习单位请假,从而影响实习效果。建议将毕业实习提前到第七学期,这样可以避开学生考研、找工作、准备论文答辩、考公务员等时间段,以提高毕业实习效果。
再次,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尽量拓展和挖掘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可以分别和民企、社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合作。此外,充分利用院内丰富的管理资源,建立“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把学生派遣到学院内各个行政管理部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管理,了解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运作过程和办公要务。这样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的相互转换,既拓宽了实践教学渠道,又节省了实践教学成本,实现了双赢。
最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管理细则》等规章文件,规范实习管理。为确保毕业实践实习工作,成立实践实习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实习带队教师,辅导员、教研室主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实践实习指导教师,确保实习教学质量。严格制定和执行实习及实践计划,确保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专业实习计划、毕业实习计划及社会实践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负责人员组成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与管理。采取实地巡视或不定期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随时监控学生是否在指定单位(岗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对每位学生每月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阶段逐日填写实习工作日程,每周书写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
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第3章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一、职位分级分类的基本理论
1.职位分级分类的涵义和特征
职位分级分类又被称为职务分类、职位分级,英文是Positional Classification,概念源于工商企业的职务分析(job analysis),与管理学理论的工作评价制(job classification)意思相近。它是一种以职位为主要依据的分类方法,此种分类方法是将部门中的职位按照工作种类和业务性质横向划分为职门、职组和职系;再将各职系中的职位按照所含的职权范围、责任程度、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职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及经验水平纵向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进而给予每一个职级和职位以准确的定义和标准的描述,制定“职级规范”(或称“职位说明书"),以之为实施管理的依据。
2.职位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职位分类结构体系。我国职位分类结构由职门、职组、职系、职等、职级、职位组成。根据《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横向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大类。但就相配套的细分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根据原方案,划分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2个职门,33个职组 ,138个职系。
(2)职位分类评价体系。职位评价体系是职位分类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建立职位分类纵向结构的依据。原职位分类方案在职位评价体系的确立上,充分体现了“以事为中心,兼顾人的因素”的原则。
(3)职位分类的适用范围。由于《公务员法》颁布后,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故此,这里援引原分类的使用范围。大致如下:①政务类公务员及国务院各部门副部长级职位,不实行职位分类;②中央机关中,国防部、公安部、安全部、外交部、司法部劳改局和劳教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等实行品位分类。其他各部、委、厅、局、办、署、行,一般实行职位分类;③在实行职位分类的部门中,低层次的办事员职位及工作不易量化的机关党委、纪检、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有关职位实行品位分类;④某些特殊地区和特殊职位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品位分类。
二、我国公务员的级别
1.级别的确定
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进行分级,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它既借鉴了国外职位分类和品味分类的经验,也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公务员法》第19条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其中,职务与工作实绩属于职位因素,德才表现与资历属于品味因素。公务员晋升职务可以带来级别晋升,但公务员不晋升职务,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晋升级别。
2.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级别就是公务员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公务员法》第19条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这就规定了公务员既有职务,又有级别,且职务与级别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职务高级别就高;反之,职务低级别就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把公务员的级别分15级,并分别与公务员的12个职务等次相对应。具体体现为:
(1)国务院总理 一级
(2)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二至三级
(3)部级正职、省级正职 三至四级
(4)部级副职、省级副职 四至五级
(5)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 五至七级
(6)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 六至八级
(7)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 七至十级
(8)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 八至十一级
(9)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 九至十二级
(10)利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 九至十三级
(11)科员 九至十四级
(12)办事员 十至十五级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公务员的级别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级别的设置过少,职务对应的级别段过于狭窄,职务与级别的联系过于紧密,“以职定级”难以发挥各自的功能。职务晋升应当侧重“给官”级别晋升应当侧重“给钱”。由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待遇,那么只有“给官”才能“给钱”这样就混淆了职务与级别的功能。而合理区分职务与级别的功能,是级别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在职务晋升之外,试图确立一条级别晋升的职业发展渠道,是级别设置的基本目的。
三、我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
1.综合管理类
综合管理类职位主要是指机关履行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这类职位是我国公务员职位的主体,目前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主要是采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相关办法管理
2.专业技术类
专业技术类是指在机关中职责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二是低替代性,三是技术权威性。
3.行政执法类
行政执法类是指在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履行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中设置的公务员职位类别。它主要分布在这些机关的基层部门中,即在这些部门中直接履行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
四、我国公务员的职务序列
职务序列包括职务的层次和职务的级别。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不同的职位类别,由于不同的职位类别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因此,需要设置不同的公务员职务序列与之相适应。
1.领导职务序列
以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为标准,将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是指在机关中,具有决策、指挥、组织、监督等职能的职务。根据《公务员法》第16条的规定,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2.非领导职务序列
非领导职务是指在厅局级以下的各级机关中设置的,不具有决策、指挥职能的职务。非领导职务是实职,不是虚职,但不具有领导职责。
设置非领导职务的目的是,减少领导职数,领导职数少容易形成集中意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稳定行政机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公务员法》对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非领导职务没有列举,由国家另行规定。
参考文献:
【1】徐银华.公务员法原理[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2】王术信.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简介[J].党政干部论坛.200l(1)
【3】卫涛.公务员制度备览[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0
“大政府”治理模式曾经是世界上主流的公共管理模式,但是从20世纪下半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反国家主义观点的流行,“大政府”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失灵,其必然导致的官僚制政府体系纷纷成为全社会普通民众、社会精英、政治家、学者的共同批判目标。由此,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得以展开,并且呈现出了由浅到深、由狭到广的加速度推进态势,并且由此推广成为一场持续性的全球制度创新活动。
但是,由于新的公共管理制度诞生不久、社会欠缺相应的理论和经验,导致一些问题随着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浮现在人们眼前,其矛盾和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由此,如何真正发挥公共管理的效果、目的,如何体现其内在的根本价值都成为了目前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决定了公共管理制度所起到的最终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共管理制度最终的走向。
一、公共管理发展的基本概述
新公共管理运动发源于西方国家,其本质上是公共行政改革的一次实践活动。目前,其指导思想大多为实干家自身实践而形成的,即其自身的构思、实验和推广,此外还有对于原有的“大政府”管理模式的批判和借鉴。这就导致了当前世界各国进行公共管理制度改革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价值观念和改革模式,从而产生了当前的混乱局面。
许多学者都对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和基本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观点,目前学界的普遍看法是,管理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内容,其重点在于:管理高于政策、以对绩效和效率的评估作为评价标准、划分公共官僚体制结构、将准市场化和签约外包工程作为促进竞争的主要方式;消减政府开支成本等各项内容。
此外,西方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从“共识”的角度需要自身的要旨,即:将行政结果是否实现和管理者是否履行自身责任作为根本评价目标;通过摒弃原有的传统官僚制度来实现政府自身的组织和人事管理运行的灵活及效率提升;组织和人事目的明确化、制定相关绩效指标,方便测定和评估任务;政府将公共服务的购买者和提供者进行分割,以此来接受市场的检验;尽量以民营化和市场来调节社会事务,以此来削减政府的权力。
二、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核心
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核心不仅是其自身价值的最终体现,而且通过对现代公共管理本质核心的了解可以对于研究当前公共管理的主要价值规范起到指导作用。
(一)公共性。作为现代公共管理的首要规范性取向,“公共性”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实现民主价值的基础,更是对于政府活动性质和基本价值进行分析的基本工具,而其中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政府对于长远活动的长期目标,以及政府公务人员的个人职业道德。
可以说,“公共性”的制度性界定是以制度术语作为公共行政的理解,将各级政府、政府内的各级机构作为表现,保障公共利益能被社会最广泛的成员享有。总而言之,所谓的“公共性”现代管理,其根本目标便是公共利益和民主参与价值。
(二)合法性。公共过程和公共价值制约着公共管理,目标也受着社会认同、价值观及统一性和法律原则保持一致,也就是合法性要求。具体而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正当性,这种以保障社会正义为目标的要求对于政府这一公权力而言,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具体而言便是实现效率与公平、权力与责任之间最大程度的平等关系;其次是要具有可理解的目标,这想要求的本质来源是公民对于公权力的信任和依赖,也就是在公民现实情况下确立的公共管理目标,主要形式便是民主政治的相关结构和程序。
(三)效率。没有效率,真正的公共管理便无从谈起,所以,为了能够像公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更多的公共物品,必须总是公共管理的效率问题。但是,对于效率的重视也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公平的丧失,这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解决和平衡。
三、新公共管理应当具有的重要特征
在对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反省中,现代公共管理的特征已经日益浮现,可以说,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今后进行公共管理改革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新公共服务。这一点的理念便是在人民的前提之下,将服务公共利益作为基本职能,作为主体的政府必须树立服务公共利益的观点,而不是管理整个社会的具体事务。
(二)参与式国家。这是现实中的一种制度,其根本价值便是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范围,体现其价值的优先性,一般而言,参与式国家应当具有监督、授权、对话、选择四项内容。
(三)行政文化伦理化。民主本质是公共管理的特点,也是区别于以往行政学最为主要的特点,将行政文化进行伦理化对于当前社会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不仅是对于行政文化而言是一种规范性制度,也是公共管理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结语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障碍和问题,这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当以客观、科学的眼光对其加以分析和研究,建立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和保障,以期能够促进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健荣,杨占营.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价值根源[J].中国行政管理,2004(1).
油气田工程的人员管理
油气田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不同的环节,从而保证整个生产的正常运行。人员管理中的重点项目在于工程的质量监理。对于工程生产而言,监理制度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例如,在生产设备方面,如何做到质量的合理监管,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监理工程师,应该能够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对整个油气田工程进行合理监督,从而保证其生产的质量。此外,油田生产以及气田生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石油的泄漏或者是天然气的泄漏,不仅仅会造成生产企业在经济上的严重损失,更是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与危害。例如,可燃冰的开采一般都会在海上。海上作业就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一旦没有合理控制好可燃冰的溶解度问题,在开采的过程中造成了天然气的泄漏,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生产工程的进度。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一旦遇到明火或者是高温高压的环境,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人员管理表现在安全方面的管理。在发生油气田意外事故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人员的安排与分配等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就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到人员的紧急疏散。并且在应对紧急措施的时候,还要有专门的指挥人员进行安全疏导。因此,油气田工程中的人员管理将主要及中国在对安全防护以及安全生产等两个方面进行开展。
一、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来塑造形象、协调关系的一种活动或职能。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公共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运用相关的公关知识和方法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吸引优秀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保留住人才。
二、公共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在招聘中运用公关知识
将优秀的人员招聘到公司,是每一个企业都希望的。员工的招聘,其实是企业和员工彼此的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即优秀的人才会得到企业的争宠,形象良好的企业也是优秀人才所向往的。所以企业为了能够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首先应该树立好自己的形象,这就需要运用公关策略。在对外招聘信息时,应该做好有关企业形象的宣传工作。可以强调一下员工所关心的,如工作环境、福利制度、企业的信念、精神等,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应聘者,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态度,同时也能够促使应聘者为进入该企业而不断提高自己。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最先接触到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他们的形象和素质代表着整个的形象,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对于已录取的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好相应的通知工作,引导、帮助员工顺利进入企业;对于未被录取的应聘者,应该通过电话等方式表达对其能力的肯定,并表示感谢,这是一个体现企业良好形象和负责的态度,也许他们正是企业未来的潜在客户。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会让应聘者感到温馨,对企业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
(二)在培训中运用公关知识
新员工入职时,由于他们对企业的环境和人员构成不熟悉,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好相应的指引,引导员工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为实现其个人利益而更好地服务企业,让新员工能够在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公关的人情性告知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讲人情味,要有感情的投入,这是人的根本属性;公关的双向性告知我们在做任何决策或下发政策前,应注意倾听他人的心声,不要主观臆断;公关的广泛性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事实上的公关人员”,他们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如企业在给新员工培训时,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培训方案之前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能够做到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不应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在培训之前调查一下员工的需求,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员工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培训方案,达到培训的根本目的。
(三)在激励中运用公关知识
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激励制度对促使企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运用公关理论,建立良好的内部企业氛围,开展人力资源工作。首先,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既是企业内部公关的重要工作,也是人力资源得以稳定的基础。涉及到员工利益时,要保证有员工代表的参与,及时的把企业的事件、政策、措施等与员工进行沟通商量;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摩擦时,应该及时解决,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我们不仅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关心员工的生活,关注内部情感联络。若企业遇到突发事件,那么必须在黄金24小时里做好对外的声明和对内的安抚,否则企业就会承受很大的损失。
人力资源部门就是一个“大姐”的角色,要兼顾好各方面的关系,切实保证员工的根本利益。员工的切身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知识如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而且包括精神方面如组织认同、民利等。再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领导层应该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进行心里和行为的分析,挖掘出员工真正的、深层次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每位职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分配好相应的激励制度。
(四)在绩效考核中运用公关知识
人力资源工作中,绩效考核是最难做的一项工作,因为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影响员工的工作心情,如果实施得不好,会引起影响员工的不满和抵制,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组织的凝聚力。有效的公共关系工作可以帮助企业顺利的实施绩效考核,并能够安抚员工的情绪,避免由考核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好前期的沟通和宣传工作,与大家共同商量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形成明文规定,作为以后的考核依据。形成明文政策后,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发放工作手册、电子邮件群发,企业内部会议等方式告知全体员工,保证每位员工都知晓。尽管有了明确的规定,但也有可能出现特殊情况,人力资源部应做好相应的备注,有一定的公关意识。
(五)在稳住人才中运用公关知识
人力资源是企业与组织最可宝贵的资源,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运动的,不会一劳永逸,也不会一成不变。公共关系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把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当作“救火队”,而应把他们当作“常备军”。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应该是经常性与计划性的,这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一种长期性工作。企业的人员流失率高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遇到的问题,这也正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危机公关的体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具备一定的公关意识,对于不确定的事情做好相应的备用方案。人员的流失率高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如:降薪,转岗,利益分配矛盾,非正式组织,高管离职等。一个人员的离职,也许会引起整个组织内部的轰动,毕竟在企业里非正式的小组织是存在的,他们也许就会借此而兴风作浪,通过小道消息,内部员工论坛等多种传播方式,将事情放大。
所以,企业在辞退员工时也应是谨慎的,以避免不要的麻烦。人力资源部门应密切关注优秀雇员的动向,对于有跳槽倾向的员工,应做好公关工作。可以采取私下里他们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发现企业还有哪些做的不足尽量弥补,做好挽留工作。但优秀的员工往往难留住,不妨采取内部晋升机制,刺激其他员工努力工作,争做优秀员工。公关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效果,又能塑造企业的形象,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公共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总之,人力资源就是处理好人的关系工作,一般只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不为外界所知晓。而公共关系主要是做好内部的员工和雇主工作,对外部做好消费者、竞争对手、社会公众等的工作。将人力资源与公共关系相结合,即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运用公共关系沟通与传播手段,让外界广为知晓,帮助提升组织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所谓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国家政权组织与公共事业单位,对下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预测,考试录用,以及对其工资与保障等事项进行活动与管理的总称。而进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不仅要制定战略战术,还要明确目标和把握策略;将人力资源管理变得科学化与法制化。这些,都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去不断研究与探索的。
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1.用人思想保守
一些公共部门仍然沿袭这传统的用人思想,这些思想保守,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源没有获得良好的生产环境,而且没有办法为工作人员提供进步的氛围,阻碍了管理创新的步伐。
2.选拔与录用机制存在弊端
公共部门进行人才的选拔与录用,并没有做到完全的公平与公开,仍然残留着传统的选拔机制与录用机制的弊端。这使得人才没有宽阔的与良好的发展空间,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无法有机的进行结合。进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
3.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不少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过于重视管理的方法,而忽视了开发的作用。使得员工的自身素质得不到提高,自然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而且也会使员工缺乏工作热情,消极工作。进而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4.人才流动机制僵化与激励机制相对落后
人才的流动机制,一是人才的进出机制,二是人才的晋升机制。这两个机制相对僵化,而且机制的设置也不是特别合理,这就严重的阻碍了人才的流动,也会减少员工的公正热情。对于激励机制,一方面是薪酬制度。因为公共部门的员工薪酬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并下发,所以很难根据个人表现而获得额外的奖励,这就减少了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虽然公共部门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进行运作的,但是不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很难检查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
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内容
1.树立新的管理观念
树立新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就是树立以人为本,战略性,竞争性与全球性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是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现代的人力管理工作,都是以人,以及人的积极性作为工作核心。战略性,是在进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要放眼未来,多支持人才发展,更多的去开发人才潜在的能力,并且用战略性的方法去组织和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竞争性与全球性,是指目前的人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竞争,这必然会要求公共人力资源的管理具有竞争性与全球性的管理理念,来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2.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属于行政性的工作。而要进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就要把这些传统的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我们需要重新定位人力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之后的职能主要就是进行职务分析。之后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责范围, 以及具体的奖惩方法。这样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并且在此之后,要建立系统的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促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有序进行。
3.制定新时期的用人制度
需要管理者打破干部终身制,并且取消干部与普通工作人员的界线,建立一个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一些部门使用的是劳动合同制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这样使政府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使传统的行政管理过度到了法律化与规范化的路线上来。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既有效又科学。
4.创新激励制度
进行创新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创新激励制度。如果可以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的福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也会使原有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所以需要管理者研究不同员工的需求,可以通过事业发展与优化环境等方法,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建立创新的激励制度,从物质方面来满足员工的需求,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热情。
5.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可以为公共人力资源的管理打好基础,而主要方法就是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员工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深度,才能适应公共部门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就是这样一种可以改进员工能力水平的方法,并以此来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
6.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服务,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方向。公共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根据当下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宏观调控,以此保证公共人力资源的质量,并且要与依法治国相一致,要适应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这样的宗旨下进行公共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做到切实的为国家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 钊: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基于行政组织认同的战略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9(02).
[2]杜治洲: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信息化的策略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9(09).
关键词 :员工忠诚度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一、员工忠诚的概念
所谓忠诚,意为尽心竭力,赤诚无私。员工忠诚度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它是一个量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员工对于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即员工对所服务的企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程度。多数研究者认为,忠诚度是员工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有机统一,行为忠诚是态度忠诚的基础和前提,态度忠诚是行为忠诚的深化和延伸。
二、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猎头公司的出现,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以下从社会、企业、员工个人三方面来阐述。
1.社会因素
(1)经济发展现状。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加之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成熟,我国经济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给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员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选择越多,诱惑就越多,员工朝三暮四的几率就越大,继而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就业机制。就业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就业方向多元化,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人们就业方向多样化,特别是自主创业的比例越来越大,主要由于国家采取多种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以及有巨大的创业市场需求;其二是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才市场的完善,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特别是我国猎头行业的逐渐成熟,能为企业从其竞争对手中挖掘人才,促进高级员工的频繁流动。
(3)文化观念。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仍秉持旧有理念,认为企业是员工的控制者或施舍者,没能和员工达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西方就业观念的影响,员工终身忠于一家企业的观念逐渐淡薄,甚至有些人认为一直从事于一家企业是能力欠缺的表现。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降低员工忠诚度,提高员工流动率。
2.企业因素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软实力。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如果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吻合或相似,则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越高,忠诚度越高;反之,则员工满意度越低,忠诚度越低。
(2)工资福利制度。薪酬和福利在员工的心目中是影响其忠诚度非常重要的因素。“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无疑是很重要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良好的薪酬福利制度,保证了员工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员工对企业才会有最初的忠诚度.
(3)企业的发展潜力。员工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以后,他们就会更加注重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的满足。企业的发展潜力能够给员工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获得快速成长,很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潜力尤为看重,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会相对较高。
(4)培训机会和晋升空间。自我成长是任何人的需求,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技能,才能让自己不断升值。如果培训机会少并且晋升空间小,容易使人失去工作的激情。若企业能提供有效培训和设计良好的晋升通道,会让员工始终感觉到自己在企业有发展空间,从而愿意长期留在企业并积极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增强忠诚度,和企业一起成长。
(5)领导的领导风格和个人魅力。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个人魅力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员工都愿意在魅力型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积极而努力地工作。当今有太多的员工因为不喜欢领导的做事风格而导致直接跳槽.具有魅力的领导往往能够凝聚人心,团结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奋斗,此时员工会积极为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且对企业忠诚度更高。
3.员工个人因素
(1)个体人格。每个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经历不同,性格也会不同,因此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忠诚度也会不同。一般来说,性格内向,追求安稳的员工较倾向于长期留在同一个组织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较高,而性格外向,追求变化的员工较倾向于在不同的组织甚至不同的行业中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较低。
(2)个人就业动机。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需求不同,因此就业动机就会有所差异。例如,刚走出校园的高校应届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会偏向于能够提供学习机会,助其不断成长平台的企业,这时对薪资的要求相对来说可以稍微降低一些。再如,肩负着养家糊口的农民工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对职业的薪资的渴求度更高。因此,员工所在职业与其就业动机的契合度越高,员工忠诚度就越高。
(3)其他因素。其他因素有员工职业成熟、技术和年龄等。调查发现,已婚员工的忠诚度普遍高于单身或离婚员工,而老年员工比年轻员工的忠诚度高,这是由于已婚和老年员工的跳槽机会成本较高,为了避免跳槽得不偿失的后果,他们一般不会轻易跳槽,对所在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会比年轻员工强。
三、提升员工忠诚度的策略
为了有效提升员工忠诚度,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下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根据每个时期的情况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措施。
1.招聘期——以忠诚度为导向
招聘是员工忠诚度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招对人很重要,万一选错人,企业很难让忠诚度低的员工提升自身对企业的忠诚度,因为一个人的人格特性,价值观,工作态度等在就业前已经形成,其后很难改变,最后往往无奈裁员。裁员不仅造成被解雇员工的焦虑和沮丧,还会导致留下的员工心理压力加大,精神负担重。企业为了避免不必要损失,在招聘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招聘前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对岗位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任职资格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明确目标岗位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岗设人,招到合适的人才。
(2)擦亮眼睛,识别跳槽倾向。企业在招聘和甄选过程中,除了重视对求职者工作能力的考察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跳槽倾向高的人选。招聘人员要认真查看求职者的申请材料、简历,对求职者的面试回答加以分析,通过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工作持续时间、对上级(同事)的看法、离职原因等等辨别其跳槽倾向。另外,在招聘时使用有效工具实施心理测验,比如气质类型测验、职业倾向测验、人格测验等均可以对应聘者的忠诚度进行评估。
(3)识别求职者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价值观决定行动力,求职者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越高,忠诚度越高。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深谙其中的重要性,其用人之道也体现了这点,录用的先决条件是求职者是否认同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认同,即使再优秀的求职者也不能录用。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并且融入其中才能全身心地为企业做贡献,以表忠诚。
(4)真诚沟通,保持信息对称。招聘是双向选择、相互承诺的过程。求职者在如实阐述自身的条件时,企业也应坦诚告知岗位报酬,做到双方信息互通、互真、互忠,才能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有些企业为了招到优秀的人才往往夸大企业的实况和职位报酬,当求职者正式上班时,发现并非之前所说而大失所望,心里落差较大会降低忠诚度,甚至马上离职。
2.供职期——培养员工忠诚度
供职期是企业培养员工忠诚度的最佳时机,虽然培养员工忠诚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方法科学合理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以人为本的文化即是人性化的软实力。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企业员工的手相互牵起来,形成一股攻不可破的力量,那是一种凝聚力、向心力。何为人性化?即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和服务人。企业只有意识到这点,并付诸行动才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升忠诚度。戴尔公司的惨痛经历充分表明塑造人性化文化的重要性。戴尔曾经凭借独特的直销模式取得辉煌的成绩,继而成为全球知名企业。然而在21世纪初,浮华的戴尔却有着让人无奈的心酸,即员工的忠诚度缺失,员工流失率高。具体表现为:选择离开公司的人数占到64%,就连位高权重的CEO也是走马观花灯般换来换去。从朱兆琛到金明,从陈大伟到黎修树,他们在戴尔有过不愉快的接触后便都匆匆选择离开。当问到戴尔普通员工为何选择离开,90%以上的人叹气说:“戴尔没什么文化,我在这里学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戴尔被外界评论为人文价值观迷失、除了挣钱、不懂得关心人的企业。戴尔这种急功近利,简单和直接的管理理念追逐过渡的控制与重视结果,损害了员工的创造性,它自私地专注于企业自身的股东利益上,对外界竞争对手表现敏锐、反应迅速,而从不体察内部员工的内心世界,只是把人看作生产的工具,才会落得“众叛亲离”的惨状。
(2)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无疑是很重要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是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工资因素往往是求职者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也是留住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条件。企业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更好地提升员工忠诚度。而所谓科学合理,是指既能体现内部公平性,又能展示外部竞争性。
(3)提供培训机会及晋升空间。成长是每个人的需求,企业应当使员工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希望,激励员工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为其自身事业发展规划蓝图,使其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和一致。企业还应当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学习、培训的机会,并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晋升的阶梯,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激发员工更多的工作热情。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越大,员工忠诚度就越高。
(4)有效的激励措施。根据双因素理论我们知道,能够真正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是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因此在提高员工忠诚度方面要注意通过信息共享、员工参与、职业生涯设计、工作丰富化、团队合作等方式方法,创造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员工参与可以大大提升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3.辞职期——完善忠诚度的管理
辞职期,除了重新招聘合格的员工以填补空缺职位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首先要找到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对发现的离职原因按照合理程度进行归类,然后再制定有针对性的挽留员工的具体措施,包括谈话、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福利待遇等。忠诚度管理面谈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离职员工真正的离职原因,以及其对企业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发现目前在员工忠诚度管理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缺陷,为今后员工忠诚度管理的完善提供依据。
4.辞职后——延伸忠诚度
员工离开企业并不代表从此就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离职后的员工仍然可以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毕竟离职后的人员对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企业应该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把忠诚度管理的范围延伸到离职后,充分利用这一低成本资源,如变成企业的拥护者、客户或商业伙伴。变成拥护者会心甘情愿为企业的形象代言宣传,而变成忠诚的顾客或商业伙伴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四、结论
员工忠诚度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着重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时期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包括招聘期、供职期、辞职期、辞职后四个时期,企业应明确各个时期应采取的最佳措施,各个环节前后呼应,全面系统地管理和提升员工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赵聪.如何培养员工的忠诚度[J].人才资源开发,2009(2)
[2] 贾林蓉.探析企业员工忠诚度[J].商场现代化,2008(4)
[3] 王东霞.浅谈企业员工的忠诚度[J].经济师,2009(5)
1、开关管工作原理是就是利用电子开关器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闸流管等),通过控制电路,使电子开关器件不停地“接通”和“关断”,让电子开关器件对输入电压进行脉冲调制,从而实现DCAC、DCDC电压变换,以及输出电压可调和自动稳压。
2、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相比,二者的成本都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长,但二者增长速率各异。线性电源成本在某一输出功率点上,反而高于开关电源,这一点称为成本反转点。
3、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这一成本反转点日益向低输出电力端移动,这为开关电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