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一体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5 16:37: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一体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发展一体化

篇(1)

一、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解剖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已达到19216座,城镇人口16984万,平均每座城镇只有8千多人,若扣除1689座县级城镇,平均每座非县级城镇只有5千多人,不足5千人的城镇有1万多个;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出路探讨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就长三角而言,上海是这一区域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而杭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金融中心,是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因此正确认识杭州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杭州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发挥杭州自身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杭州综合经济实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

长三角22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杭州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杭州的生产总值达到7019.05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3323.79亿元、3458.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与上海、苏州相比,杭州劣势仍然非常明显。2011年,苏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0716.99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为5957.74亿元、4581.50亿元 。同样上海实现生产总值19195.69 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为7959.69亿元、11111.06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同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经济领先发展的城市,杭州在经济规模上与苏州、上海仍有较大的差距。

2.在长三角城市中的地位

就长三角而言, 上海、南京、苏州对杭州已构成很大威胁。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 全国的金融、经济中心, 目前已经吸引浙江省一大批企业总部迁入。苏州凭借其区位和文化优势, 近年来经济总量更是大幅超越杭州。杭州湾跨海大桥缩短了宁波、温州、台州、绍兴、舟山这五个浙江较发达地区与上海的距离,进一步削弱杭州的区位优势,使得杭州在长三角的地位日益下降。

由此可见利用杭州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杭州经济,提升杭州在长三角中的优势地位已经迫在眉睫。

二、杭州在长三角中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国家级博物馆9个。“最佳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金星奖”、“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等成为杭州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杭州还是中国东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航空、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发达,沪杭、杭甬、杭宁、杭徽、浙赣等交通走廊贯穿其间,是整个杭州湾乃至长三角沟通内陆地区的要冲和枢纽。

2.产业优势

杭州的产业基础良好,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娱乐示范产业基地。杭州的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竞争优势明显。杭州还是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金融总量在长三角22个城市中位居第二,国内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杭州设点,是名副其实的金融集聚地,金融界称此为“杭州现象”。

3.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杭州有38所高校和近40万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年毕业生1.8万人,杭州还每年面向全球柔性引进外国专家、 “两院”院士, “钱江特聘专家”等等。这一切都为杭州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知识性、技术性人才。

4.经济体制优势

杭州民营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民营企业的数量、实收资本和营业收入等各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据统计2012年中国民企500强中,浙江占据142家,位居第一,其中杭州就有50家,也就是说,中国民企500强中,有十分之一来自杭州 。

三、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下杭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杭州要有所作为,提高自身经济实力,提升自身在长三角城市中的影响力,就需要以都市经济圈的发展为依托,充分利用有利要素,抛弃不利要素,争取形成杭州对接融合长三角经济的有利格局。

1.走出产业同构误区,寻找符合自身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目前长三角大部分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部分在0.97以上,高度的产业同构将会加剧地区的竞争程度,造成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杭州在长三角各城市中并不能凸显其优势。特别是面对上海,宁波等开放程度更高,港口优势明显的城市,杭州在与其产业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将会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杭州在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生产业的过程中必须以差异化的姿态走出产业同构误区,寻找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突破口。

2.积极促进体制一体化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是推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其障碍是因体制因素而来的壁垒,进一步解构区域间壁垒就成为继续推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杭州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应该首先进行突破,首先实现都市圈内的体制一体化创新,探索跨区域体制一体化整合的路径,积极推进体制一体化,逐步减少要素流动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障碍,为杭州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外部有利条件。

3.加快建设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杭州要立足区域金融发展现状, 积极发挥杭州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一方面可以加强金融招商,积极发展证券、期货、保险、租赁、信托、担保等行业;另一方面要加深金融创新,积极引入包括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融资票据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引入利率类、汇率类、股票指数类等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4.加大外资引进力度

外资能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品位的提升,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大动力。杭州2011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500项,合同利用外资47.22亿元,苏州在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16亿美元,同比之下同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经济领先发展的城市,杭州在利用外资方面明显落后于苏州。

杭州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土地储备紧张,在许多方面缺乏出台更优惠政策的条件,想靠单纯的模仿取胜是不可能的。由此,杭州应该利用自身经济体制优势,打“民营经济牌”,“以民引外,以外促民”,整合民营经济的优势,结合自身的产业特色,灵活制定政策,加大利用外资力度。

参考文献:

[1]杨风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11(5).

[2]吴其川.杭州与苏州宁波招商引资竞争力比较研究[J].决策参考,2004(1).

[3]刘璐.浅谈杭州接轨长三角发展定位[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8).

[4]吴桂福.杭州城市发展定位研究[J].城市开发,2003(10).

篇(3)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十分缓慢,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东北部地区交通枢纽,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1]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交通的发展,不仅对京津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关系着整个东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2014年京津冀公路里程共计达到2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56万公里,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3月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规划以及投资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体现了铁路建设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京津冀还形成了“一环六射”的运输通道,2020年,将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极大地缩短各地的交通运输时间。京津冀地区交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交通一体化发展必将极大加速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二)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对于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力量雄厚,因此充分利用该地的人才等优势资源,协同带动津冀地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输出到津冀地区的相关技术合同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3475项,其中成交总额约为83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时京津冀地区共用大型科研仪器也是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体现,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就有单位44家,474台(套)价值2.5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实现对外开放共享,汇集科技需求200余项、开放实验室21家,研发服务合同总额达4688.86万元,其中河北省作为北京科技主要共享单位,积极引进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对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共有的科学网络技术平台缺乏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部门间缺乏共享意识,不愿意将自己的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共享,降低了平台的存在价值。同时由于地区间发展差异的存在,使得人才流动较为困难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经济包括农业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河北省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高素质人才,阻碍了当地农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协同发展一体化现状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融合,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北京搭建的产业合作平台就已经拥有40个左右,其中中关村在河北以及天津等地创立的企业合作机构达到了1500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除此之外,京津冀在资源要素流动对接对流以及区域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极大的推动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首先三地之间的交通不断的得到完善,为产业协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地之间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三地产业协同的发展。其次三地之间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这就为三地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北京地区拥有充分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而河北地区拥有土地等资源优势,双方通过合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内联系不断加强,产业间协调合作力度不断加大,跨区域投资总额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经济较为落后。如能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受益,将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影响的分析

随着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与京津两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便捷,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使得河北省农业粮食可以较为迅速地销售到京津地区,广阔的市场环境极大激发了河北省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河北省对区域内农业经济的需求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能够及时把握农业市场的经济走向,调整相应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农民生产损失,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从2005年到2014年,河北省农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年到2010年增加值尤为巨大。农业总产值的不断增长,反映了河北省农业生产的不断加大,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京津冀一体化为河北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生产市场。[3]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影响的分析

随着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农业科技水平在此机遇中也得到了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内部区域合作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北京以及天津等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不断向河北地区输出科技设备,提高了河北地区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其产业化发展程度的提高。由表2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图表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6年到2013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增长。除此之外,河北省还充分吸收北京等地的高知识人才,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壮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4]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急速涌现,培育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粮食新品种,同时还有许多国家级科研成果。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生产资金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内部资金流动更加便捷,河北农业发展在资金方面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同时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河北省经济投资也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人,从而不断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2014年1月至11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18962万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33242万美元,其中期末投产企业33个,新批合同项目个数为8个。[5]同时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河北地区农业竞争力,地方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产出。2009年全省农林支出为253亿元,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河北省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多,在2005年达到了11142万元,2010年达到了8402万元。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显示了有关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

(四)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加快区域内部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已经达到了6666.1亿元,同比增长8.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4.2%,同比增长1.2%;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个数为688个,同比增长2.5%;龙头经营组织个数为1974个,同比增长7.5%。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水平,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河北省如何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对接京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关系到整个河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6]

(一)大力引进资金和人才,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京津两地作为我国北方的主要经济中心以及环渤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在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应的人才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投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才能够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总体产量。而只有高素质的人才对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支持,才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不断改善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因此,加大对河北省农业经济的资金和人才投入是改善河北省农业经济状况,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区域之间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区域政府势必会在一些政策上给予河北省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主动引入外部资金,支持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主动引进优秀人才,给予优秀人才以优惠政策,提高农业经济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河北承德充分引进北京地区的资金,建立京承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总投资额达200多亿元,惠及农户20余万户,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改变。2015年4月,北京顺义和河北威县合作建立“威县•顺义产业园”,通过此次合作,河北威县将会大量引入北京顺义的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顺义区企业的进驻,将会给河北威县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等带来极大影响,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成经济发展的保障

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前进,维护社会稳定,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比如对农村粮食种植实行补贴;提供支持,促进农业土地流转;对粮食价格实行保护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水利环境,提高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同时鼓励粮食生产,对粮食生产大县实行相应的奖励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在实施中央政策时候,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等现象,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坚决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民生产的培训力度,让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7]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大力鼓励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落户,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更好地落实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河北省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够相应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北京和张家口农业合作过程中,张家口的蔬菜产品大概占北京市场的40%,而北京市人民政府每年给予张家口的农业补贴也达到了2000万元左右,同时还向一些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厂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开发了各种支农合作项目。因此河北省政府需要及时落实好各项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改良经济发展的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面向市场进行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市场竞争力,是农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需要面向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结构进行调整。[8]京津冀一体化之后,区域信息更加流通,农业生产市场灵敏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也有了很大发展。因此河北省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机遇,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搞好农产品区域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科学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因地制宜,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扩大作物种类,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来源。[9]2015年3月在北京举办了北京农业嘉年华,通过该活动,京津冀三地区的农业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同时通过该活动,让河北省更准确地把握了农业市场的需求,为调整农业结构做了很好的参考。

(四)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的布局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下,还存在着三方各自只顾自己利益发展的情况。比如在资源等方面不愿意做出共享;在区域规划上只顾自己利益,一些规划难以达成共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北农业获得外界资源支持的能力。[10]因此京津冀地区要建立好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协调和各方利益,促进区域合作的长远发展。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展。例如随着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也在加速进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交通“一卡通”给他们带来的无疑是巨大的好处,如果实现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市民只要持有一张卡就可以随时去到自己想要去的京津冀城市,但是目前河北省以及北京交通部门给出的答案是该项目未有实质性的推进。京津冀“一卡通”项目的实施困难,虽然有很大部分为技术原因,但是同时区域利益难以协调也占据了很大因素。“一卡通”在实行过程中将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机制,比如北京地区公交公司、河北地区的公交公司等,如何更好地协调各区域机构之间的利益,是促进交通“一卡通”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农业经济在河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一直是当地政府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好各种优势资源,最大程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来臣军 王磊 卢恩平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华继坤,詹国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J].中国商贸,2013(34):146-147.

[2]从佳琦.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与河北省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2):7-10.

[3]赵晓明,郑思海,阮小鸣.基于DEA的河北省农业生产超效率分析[J].商业时代,2009(22):117-118.

[4]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5]李媛媛;孙文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0):139-141.

[6]王振国.论农业经济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J].科技信息,2009(30):164.

[7]哈妮丽,曲兵.探索先行先试首都经济圈人才一体化[J].投资北京,2012(9):37-40.

篇(4)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3):63-67.

[2]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5-20.

[3]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篇(5)

1廊坊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缺乏品牌效益

近年来,廊坊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蔬菜、花卉,以及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以上农产品规模已经初步成型。同时,带动了农产品的深加工。与此同时,廊坊的农产品在京津消费市场中,已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推广的过程中,小烧鸡、窝头、大城驴肉等农产品因为包装粗糙、保质期短等原因,不能体现品牌的效应,从而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2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

调查显示,很多地方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第一,在种养品种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产品。其中,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比例很少。第二,在种养方式上,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第三,在协作方式上,以农业合作社为基本单位。然而,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影响力,不能对农户进行有效的管理。

1.3劳动对象素质不高

在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涌入到城市当中,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劳动力以知识分子、青壮年居多。由于人才的流失现象,导致了廊坊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同时,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影响,使当地的劳动力质量不断降低。与此同时,真正有文化、懂管理的农户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严重阻碍了廊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1.4农业培训服务不完善

廊坊市在推广农业技术时,主要以充实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为主力军。但是,这些技术人员在农业方面的知识、技能长期不能得到更新,不能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生老病死,导致技术培训出现断层现象。可以看出,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农技培训的范围。不仅如此,该培训手段由于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提高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办法与手段

2.1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地政府就农业发展而言,本着“同城化”发展的理念,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一,争取京津地区在人才、市场、技术方面的支持,打破农业发展中的体制障碍。第二,建立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重点发展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中,努力创建合作关系。第三,从决策层面出发,与京津地区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促进京津冀农业的健康发展。

2.2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

与其他都是农业发展现状相比,北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5个发展圈,分别是城市农业发展圈、近郊农业发展圈、远郊农业发展圈、平原农业发展圈,以及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以上农业发展圈包括了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如生态农业、景观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等。因此,廊坊市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借鉴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

2.3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

首先,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使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加深对环保养殖的理解。其次,选择优秀的农业合作社为示范基地,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让有文化、懂管理,农业技术强的人担任培训专员,负责对农户的培训。最后,各地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生产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廊坊市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比如建立京津发展合作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实力。

2.5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

当前,京津旅游观光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廊坊市可以借鉴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发出种养、垂钓、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是要发挥以特色养殖为内容的体验式休闲产业。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京津冀周边多数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可见,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鉴于此,可以采用错位发展的办法。总而言之,在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中,应该重视品牌、特色效应,提高休闲农业的品质和服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2.6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求进一步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型环保农业模式。首先,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次,定期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方面的宣传,提高在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再次,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理念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重视宣传的作用。

3廊坊市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3.1立体现代农业

立体农业的含义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的优势作用。具体来讲,立体农业主要是加强农作物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联系,达到互相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发挥以上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多种功能,进而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其发展的特点是:第一,节约了土地,实现了技术、劳动力、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二,充分利用了光、水、热等自然资源,提高了作物的产出率。第三,减少了有害物质残留,保护了环境,增强了土壤的肥力。第四,促进了经济、环境、农业的协调发展。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包括:农田立体现代农业、菜地立体现代农业、林间套种立体现代农业。当前,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北方林地被大面积砍伐,加重了环境污染程度。同时,林地的生产周期比较长,短时间很难见效。鉴于此,采用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其中,廊坊某技术学院研制的食用菌已经通过了验收,并在很多地方进行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具有投资高、收益高等特点。该发展模式依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反季节农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设施农业中,首先要采购质量高、效率高的设施设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根据农业种类的特点,将设施农业分为设施养殖、设施园艺两个部分。其中,设置园艺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以上温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与管理的水平要求比较高。另外,在设施养殖中,包括两个类别,分别是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

3.3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当前,观光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5个大的类型。分别是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实践证明,观光农业不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带动了教育、卫生、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3.4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指的是: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农户与购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农产品的数量、价值,付款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该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不能盲目跟风,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5特色农业

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产业资源等优势,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廊坊市拥有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完全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在于: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3.6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指的是: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促进环境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绿色农业中,包括多项现代化技术,比如生物学技术、深耕轮作技术、农药安全管理技术等。当前,大部分农机农业就属于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农业更注重环境、经济、农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4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结构。本文以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农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具体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比如,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构筑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最后,介绍了当前廊坊市的几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探究――以廊坊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为例[J].北京农业,2015(21).

篇(6)

【Abstract】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which i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and the market system, etc., to break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the phasing out various administrative levels commerce, transportation, cash flow, the flow of talent, market integration promote industrial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Shijiazhuang should clear the ideas of development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arge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Bo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strategies to achieve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make Shijiazhuang maintain, develop and achieve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Key words】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Shijiazhu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为石家庄市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如何利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完成生产方式、布局谋划和经济战略的调整,以及部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目前石家庄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城市发展进程中采用区域联合、重构产业、改革创新等手段实现石家庄的经济飞升,就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构建一系列与京津相衔接的体制,以适应石家庄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向。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暴露出石家庄的问题

2.1 服务于京津,缺乏深度合作

长久以来,河北省一直沿用服务于京津的发展战略,从京津的角度寻求自身定位。作为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长期担负着京津冀农副产品和劳务服务等传统合作领域的稳定工作。然而,长时间量的服务并没有给石家庄带来质的变化。现在石家庄市企业数量、规模均达不到一线城市的标准,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仍然不够完善,这不利当地经济发展。

换而言之,石家庄目前主要扮演了一个服务者的角色,虽然承接着京津企业的能源共享与原材料供应,但却缺乏区域规则,没有完整的城市战略定位。京津的行政影响力过强,导致石家庄一直处于受制行政区域的貌合神离状态。

2.2 从属于京津,缺少自主发展战略

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从属城市,石家庄长久借力北京、天津的发展战略,而没能在“自主发展战略”方向上寻求突破。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因北京特殊的首都定位和政治因素使得京津冀之间的经济关系变得相当复杂,尚未迈步于一线城市的石家庄,城市功能尚不完备。人口规模偏小、经济发展受限使得石家庄在京津冀区域中处于中等城市水平。但是,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源以及优越的战略位置有助于石家庄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另外,石家庄在承接大城市的产业、技术、信息等方面也具有核心优势。扩大规模、注重品质、适度发展是石家庄城市体系构建的引领方向,有利于实现石家庄的自主发展。

2.3 区域经济失衡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缺乏经济增长点,合作现状稍不理想。北京、天津的发展受制于河北地区环境资源的供给,但河北地区单纯的资源供应并不能有效的带动自身区域经济的发展。廊坊、唐山、石家庄等周边城市虽然填补了中心城市所缺乏的人才、资源等,但是,依然无法突破中心城市的经济壁垒,缺乏一系列融入中心城市的制度建设。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石家庄市缺乏利用区域资源协调的新机制和区域分工新机制,缺乏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与北京、天津相比,石家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某些政府部门不作为,导致公共服务匮乏,公共制度建设滞后性非常严重,市场经济环境相对较差。

3 借助京津冀一体化之机遇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河北地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石家庄又是其中的重要一极,相对于其他周边城市来说,石家庄市在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市场体制、人才体制、科技体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说,石家庄市既要与国家改革方向相一致,也要与京津相协调,加快体制改革创新,形成适合城市本身发展的市场环境。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加强深度合作为目标,努力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利益驱动机制。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各方要注意突出机会公平、利益共享。但并不是平均的共享,也不是“扶贫式”的恩惠,而是通过地区之间的差异互补,让各个地区的个体化优势展示出来,以利益调节为杠杆,引导不同的生产要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流向不同的区域,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使得各地区都能从中获取需求利益,以实现地区间按照比较成本与比较利益的原则进行分工合作的新格局。

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首先,要结合生产发展实际,加强职业培训力度和应用技术的推广程度。其次,针对特殊人才开展学习培训,使特殊人才吸纳、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提高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再次,要建立健全与智力资源资本化要素分配的制度,探索一系列高度开放且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化制度,最终形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求与智力资源供给相适应的互动格局。此外,石家庄市还可以与京津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办学、设立分校,也可以建立科研基地,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到石家庄各大高校或教育机构开展培训活动,变化形式,为石家庄市培养高素质人才。

以保证科学决策为宗旨,建立健全咨询体制。针对涉及到各方的重大问题、重要项目等,京津冀之间应建立相关主体平等参与的决策平台、决策程序,以利于进行咨询或信息收集等反馈体系,切实维护各方利益。

3.2 以实现自主发展为目标,完善创新各项服务体制

以发展自由贸易为核心,建立现代贸易体制。京津冀之间要更加开放,打破区域封锁与市场分割,促进商品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各区域经济活动实现均衡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石家庄市要以京津为模板,重点推进产业接轨、政策接轨、基础设施接轨和观念接轨。同时,更新观念、超越理念,以更大的勇气和气魄,建立健全灵活机制,真正的融入京津。

以发展现代金融为核心,建立现代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区域内和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稳步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鼓励有实力的公司扩大规模、发行股票。比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金融政策,打造京津冀次金融中心,为全省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以服务人民生活为目的,建立现代社会服务体制。谋求同京津冀区域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比如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网络,使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从根本上保障沟通无阻碍。同时,完成环境保护联防机制、统一环境执法、统一公共服务标准,真正的实现公共服务的衔接,努力完善区域内部公共服务的对接,实现交通、通信、供水、医保、住房等设施与服务的全面保障,推动资源、人才、信息、技术共享制度的建设等等。发挥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中的战略作用,不断的拉近三地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3.3 以引导市场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竞争合作机制

以引导市场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竞争合作机制。强调竞争,重视合作,弥补经济市场的不足。在京津冀三地间建立一个沟通协调、统筹规划的平台,通过长期性、经常性的对话,兼顾各地区的当前与长远安排,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减少恶性竞争。

以谋求联合发展为目的,建立合作型发展模式。石家庄市在谋求同大城市的联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稳步扩大城市规模,注重与其他周边城市的合作,吸收优质资源,形成集聚效应,通过联合带动,扩大效应,同步提升城市品质。建立健全过硬的城市内部经济,以地方特色为抓手,发展地方经济,比如建设低碳城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等。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建设,确立石家庄的优势地位,努力从依附于京津的发展战略向自主发展战略转变,逐步从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取主动权。

篇(7)

中图分类号:TE65;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207-01

引言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概念向自动化领域的渗透,使得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也必将对机电一体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机电一体化在煤化工生产企业中作用

1、提高劳动效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应用使过去落后的生产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变,大量新型自动化电子设备的使用彻底转变了煤化工企业的作业模式,明显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2、提高了劳动安全保障;传统的焦化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高负荷地工作会严重影响到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采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运输、阀门的开启等,不仅可以使操作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且减少去有毒有害场所的次数故能降低发生事故和危险的几率,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3、增加了经济效益和工人的劳动收入;焦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焦炭的产量大幅提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样使工人的劳动收入有所提高,改善工人的生活质量。煤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市其它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传统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国家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直接拉动着自动化制造装备的整体需求。另一方面,新兴技术发展刺激了新的技术装备的发展,如信息、材料、生物等。还有战略性可持续发展所迫切要求的特种高精尖自动化装备的研究发展,如海洋、空间、地下资源开发,国防工业精密加工,微机电器件制造,等领域。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持久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的应用。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和电子行业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如数控机床(ONC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应用于化工部门,能预先报警,减少停车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电能和化工原料消耗,并提高产品质量:应用于电力部门,能提高发电输电稳定性,优化电力分配并避免重大事故;应用于生活方面,电子化家用器械减少了人们的家务劳动量;应用于现代管理部门,自动化办公机械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辅助人们决策实施各种战略方案。

3.机电一体化与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技术进步表现在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由于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使得生产方式向“柔性”转化,并向综合(集成)自动化发展,使信息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显著增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出现,使得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社会服务自动化成为现实。

在企业管理中,机电一体化就是将市场信息供需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依据,所以把信息的收集、分析、技术经济预测和经营决策结合起来,用于指导生产、强化销售和技术服务是保证企业常胜不衰的重要工作。

在未来的企业里,一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机电一体化在管理中的应用,将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

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必要的。

2.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DCS人格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事实上,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是受动物的启发研制出来的。

3.网络化

早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军事、教育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變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4.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5.绿色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生战略性的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其产品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多功能的特性。其发展趋势是朝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系统化方面发展。

作者:许文裴

篇(8)

摘要: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提升与发展变化之中。目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尚不能适应未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思考和研究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培养、聘任和管理机制就成了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65-03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的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的光荣使命。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技术的升级,各行各业对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既懂理论知识又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院校拥有一支能够将“课本理论”与“企业实践”有机融合的能文能武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所以,建设一支满足职业院校教学要求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也就成了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体化教师应擅长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专项操作能力教学融为一体,并善于将企业实际生产、管理过程和社会核心能力的教学贯穿于其中。一体化教师应该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专业操作、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专业研发和工程实施、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改造、专业开发、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现状

总量和比例偏低 目前,从全国职业院校的整体情况来看,真正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教师总量和比例都严重偏低。

来源途径单一 目前,职业院校引进师资的途径无外乎到相关高等院校招聘、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留校以及招聘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招聘的应届优秀毕业生年轻、有活力、理论知识扎实,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相对较弱、教学经验不足。这种“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大凡遇到职业院校授课内容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情况,问题便凸显出来。比如,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不少年轻教师自己从未到过企业,也从未进行过实际的汽车保养及维修,讲课只能是照本宣科,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部分教师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才可能成为一体化教师。留校的优秀毕业生在职业院校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他们对学校的感情与信任比一般教师要强烈得多,他们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管理等一切都了如指掌,他们非常容易进入角色。然而他们也有诸多不足,如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理论的深度及广度不够、真实企业锻炼缺乏等。当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职业院校引进了符合教师要求的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他们中很多人理论造诣较高,有多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对企业的技术、技能、环境、管理、文化等非常熟悉,他们的专业经验、专业技能水平是普通职业院校教师难以具备的。应该说,这部分人才是现阶段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中坚力量。

一体化教师培养的误区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是由不同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别承担,二者之间很难做到有机融合。这样的结果是容易形成教学“两张皮”现象。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即与课程相关的所有理论与实践授课内容均由一位教师担任,这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途径

构建面向企业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职业院校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选拔和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建立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激发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开发符合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为企业培养能为企业所用的优秀毕业生;三是职业院校要心系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进行员工学历提升,与企业一道进行项目研究等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共议“一体化”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要在行业企业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学校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岗位工作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条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分析,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课程与工作任务融为一体,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师队伍 (1)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一体化教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认定、颁证制度。(2)校企合力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一体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制定和实施一体化教师国内外考察、企业实践等发展提高的计划举措。要鼓励一体化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生产一线见习和实践,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与社会及行业发展同步。要针对每位一体化教师的不同特点,设定不同层次的培养培训目标要求,采取达标过关的办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开阔教师视野,促进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提高。要建立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等有关情况作为教师的聘期考核指标,并与教师的职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挂钩。(3)建立严格的一体化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认真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要求教师带着任务去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充分了解企业的现代生产和管理过程。

引入激励机制,提高一体化教师的待遇 我们应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和完善一体化教师激励政策,使更多企业单位符合教师条件的技术人员愿意进入学校从事教师工作。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师资充足,是因为其职业院校教师工资高、福利好,享有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待遇,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政府和职业院校有必要在薪酬、福利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一体化教师的待遇,努力为一体化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使一体化教师岗位真正成为专业课教师追求的目标,进而促进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拓宽职业院校教师引进渠道,广泛吸引企业高技能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应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使更多企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进入学校成为可能。(1)建立多元化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选聘渠道,实行面向社会、积极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师招聘方式,广泛吸引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符合教师资格要求的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一体化教师。(2)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注重技能型紧缺教师的引进和储备。(3)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多渠道从社会上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待岗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承担专业课或实习指导教学任务。

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的督导及考核管理制度建设 一要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技能提高进行目标管理及考核。根据情况,给每个教师定一个技能提升目标,确定达到的时限,并进行实时跟踪考核,从制度上促使教师去学习和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准一体化教师。二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促使已有的一体化教师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自己。三要设立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荣誉称号,如“优秀主讲教师”、“教学名师”等,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及精神鼓励,使优秀的一体化教师成为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目标。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提。因此,不断探索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新途径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职业院校当前的重要工作,也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琴.变化着的工作世界与职教师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56-60.

[2]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闫志刚,张韦韦.透视中职师资“困境”[J].教育与职业,2011(34):37.

[4]杨京楼,申小军,陈新.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23.

[5]高艳,荆静,高丙云.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6]菲利普,葛洛曼.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7]童华强,蔡夕忠.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培训,2013(8).

[8]赖建斌.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0(12).

[9]刘学军.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J].职业,2012(3).

[10]潘意志.试析职业院校物流类专业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3).

[11]张凤林.论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

[12]王建林,陈亚.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资格标准的初步研究[J].职业,2013(15).

[13]薛魁国.浅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3(8).

篇(9)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5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群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为更多的国家、地区所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泛指两个或多个经济实体联合成经济区域的过程。如果把一个城市群看成一个系统,把城市群内部各大城市看作子系统,只有当各子系统加强联系与合作,打破子系统间的边界,才能产生有机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换句话说,只有各大城市真正建立联系,打破行政壁垒,才能提升区域的总竞争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核心,其一体化发展已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下面就从京津冀一体化内容下的几方面问题进行简要探究。

1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构建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可以为地区内部的信息、物质交流提供途径。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高速公路网的兴建有力地推动了其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圈”“两小时圈”已基本覆盖了长三角所有城市。

打造首都经济圈政策出台后,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启动,京津冀一卡通服务已经开展。然而在基础设施方面,京津冀地区仍存在不足。以物流业为例,由于行政区划观念、“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等局限,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面临诸多挑战。此外该区域紧邻渤海,拥有一大批港口,然而各港口缺乏交流,没有形成分工合作,使京津冀地区的港口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再有,京津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这为产业对接增加了难度。

京津冀地区应继续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首先通过京津交通一体化实现京津联动,实现区域交通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转化,完善并推广京津冀“一卡通”服务。促进各大港口的合作发展,形成合理分工,构建综合型沿海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京津周边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欠发达城市与发达城市间的信息流通通道及高速公路、铁路等,应重视京津冀地区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硬件环境,缩短其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为产业转移等措施提供便利。

2产业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合理明确的产业分工有利于各地区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天津已经完成产业构成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化,河北的实力相对较弱,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在资源方面,北京作为首都,具有雄厚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天津有显著的港口优势,且制造业基础雄厚,又设立了滨海新区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潜力,河北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钢铁等原材料资源丰富,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耕地资源丰富,为发展第一、二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产业密集区,京、津、冀三地的优势不尽相同,为构建全面综合性产业结构提供了条件。

然而,由于京、津、冀三地的城市功能定位相似,加之财税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出现了产业趋同现象。京津冀地区各自为政,没有突破地方性保护政策的藩篱,区域合作意识薄弱,导致三地在产业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在产业发展规划上片面追求大而全,导致产业重叠现象严重。由于产业重叠造成的过度竞争,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又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京津冀地区应建立统一规划,在产业方面进行错位发展,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加工的经济链条。通过统一协商,确定各地区的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对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北京应充分发挥其行政地位及现金资源的优势,以第三产业为绝对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研发中心,同时将基础产业、高能耗产业等进行外迁,减轻北京的城市压力。天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港口优势,发展海运业;另一方面应抓住滨海新区的建设契机,大力发展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产业。河北的经济实力与京津相比有一定差距,首先应加大对河北的政策扶持,提高河北的经济实力,保证产业的顺利对接,其次河北应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夯实第一产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北京的高污染类企业外迁及河北重化工业的影响,河北省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注重环境承载力,重点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3市场一体化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将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欧盟为例,其迅速发展就得益于1992年建立的以自由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欧洲统一市场。然而京津冀地区存在市场垄断、行业垄断的现象,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阻碍之一。

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是生产要素一体化,即生产要素跨区域无阻碍流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指出,各区域在要素的自由流通中可以获得双赢。然而,由于京、津的集聚效应,聚集了京津冀地区的大部分生产要素,特别是以高技术人才为首的人口资源,形成了空间的超负荷集聚,出现了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又因为缺乏相应的扩散机制,使得河北的经济损失无法得到弥补,拉大了河北与京、津的差距。

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不仅要靠市场本身的调控,政府的干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较强的政府干预体制和运行机制会对市场经济起反作用。就京津冀地区而言,因地方保护主义而制定的地方性保护政策就是政府干预过强的体现。地方性保护政策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正常流通,使科技成果不能被其他地区分享。以农业为例,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被广泛运用,使京津冀地区的农业水平无法等到显著提升。

京津冀地区应立刻采取措施,推进市场一体化。首先,应完善交通网络,促进物质资源的流通;其次,淡化行政区划的观念,取消地方性保护政策;再次,京、津、冀三地应加强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确保先进技术的分享,拓宽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渠道,实现科技要素的自由流通;此外,应建立一定的企业、人才外迁的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等,以确保人才要素的均匀合理分配,缓解京、津两地的超负荷集聚问题;再者,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推动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最后,消除市场壁垒,将京、津、冀三地的产品划入统一市场,通过消费者购买力带动三地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徐刚,恽晓方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3(4):365-374

篇(10)

2.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抓住机遇走特色发展道路。一些紧邻城镇的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市域、镇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尤其是城市近郊的镇村,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抓住机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位于望亭镇最南面的项路村与苏州高新区相接,近年来抓住环市区企业撤向的机遇,在新312国道、230省道、苏锡绕城高速等城市交通动脉沿线建设工业小区,完善配套设施,统一招商,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2012年,全村180多家企业实现销售13.5亿元,上交税收4590万元,为村级经济贡献595.5万元。作为苏州现代农业产业核心区域,项路村还把6000多亩土地流转出来规模经营,让当地农业的生产效率翻了好几倍。借力土地复垦、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等涉农项目建设,使“田成方、树成行、渠成连、路相通”农业景观成为现实。全村2013年农业、工业和三产服务业的续租合同发包收入将达到152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

3.探索资本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新模式。在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方面,苏州部分村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成立和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社。近年来,各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进一步盘活现有资产,实现集体经济的不断保值增值。进一步深化实施的股份合作社改革,有效完善了让本地村民持续增收与集体经济长效发展的运作平台。这些合作社在加速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民可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相城区新巷村全村村民自愿入股成立了集果品生产、销售和花卉苗木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把4500亩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出来,成立新巷农艺科技园,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运营管理,明晰集体产权,创新运行机制,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进优质品种,重点开发新巷林果基地,生产培育出的花卉、苗木已销往全国。2011年以来,苏州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迈入集团化发展进程,为了让合作社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方式,2011年吴中区湖桥村三个合作社共同出资6500万元,组建了湖桥集团,将村域内8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进行规模经营,打造高科技农业园,下设五大子公司扩展经营范围,全面进入三产服务业领域,2012年村级集体总资产达到8亿元,村级经济收入突破8000万元,增幅“七年翻六番”。

4.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创新村级集体资产有效运营模式。近年来,各村整合资源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从建设标准厂房等二产物业项目,到加快三产服务业项目发展,以多种项目建设为载体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途径转变为以资产性收入和项目投资收入为主。例如,太仓一直鼓励各村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厂房、仓储物流、三产服务用房、综合商业体等多元化的物业项目。并整合了一批优质资源,使各村(社区)抱团发展,使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目前,太仓已相继建立了7个镇区抱团发展的市场主体,累计注册资本4.95亿元。同时,各镇(区)将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优质资源逐步向村集体倾斜,规划并启动了10个富民强村载体,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5.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走高附加值、生态化发展道路。一些邻湖、邻风景区的村,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生态农业及其配套设施,农民、集体双得益。吴中区的三山岛、旺山,吴江的同里,相城区的阳澄湖等都是苏州特色旅游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典型。拥有五分之三太湖水域的吴中区,把区域自然资源巧妙地转化成了独特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优势。吴中区多个村庄临近环太湖各个景区,拥有生态美景、绿色农产品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规划起一条特色休闲旅游产业链,不仅引来全国各地游客,而且鼓了农民的钱袋子。相城区的阳澄湖镇充分利用“阳澄湖”自然资源和历史优势,在阳澄湖畔建立了一个以规模化高效渔业为主导产业,以科技型精品农业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了高效生态渔业区、农耕体验区、休闲垂钓区和农业科技研发区等“四大功能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挖掘农业附加值,累计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农户除了享受14%保底分红外,还可以劳动力形式参与合作社经营,获得每月1500元的保底工资,因此,人均收入较传统生产养殖增加约30%以上。

二、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加快发展,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基本实现农民人人是股东,家家有股份,年年有分红的农民增收新机制,农村财产性收入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农民每年获得的股份分红收益、土地出让收入人均已超过200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2012年,苏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396元,其中财产性收入1389元,比上年增长19.8%,占比7.1%。租金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股息红利和投资收益都是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例如,位于苏州西南角的吴中区湖桥村,由农村“三大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全国首家农民集团“苏州湖桥集团”,全村村民以各种资产入股,实现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据统计,2012年全村农民户均股红分配可达户均10000元。地处相城、常熟、无锡三地交界的相城区灵峰村,10年来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成立股份合作社村民人均纯收入也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人均23000元。

(二)有效改善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了发展良好的村级集体经济保障,村集体能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村庄公路、农村水利、道路硬化桥梁及环境整治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环境优美了,又能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甪直镇澄墩村从2009年到2011年,通过引进玫瑰园、水果采摘园、观赏鱼养殖等5个现代农业项目,继而投入资金修桥铺路,建设休闲农庄,既发展了生态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从两方面惠民利民。又如吴中区湖桥村,自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开始飞速发展的同时,七年来,村在优化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进行了村内道路改造、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污水洁化等基础设施项目,为村民提供了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舒适便利的新农村生活环境。

(三)加快了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文体活动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广大农民的覆盖村级集体经济是村民集体所有制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了,村级收入增加了,就能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所积聚的财力,用于为村民改善民生,为村民兴办各种福利事业,增进群众的福利保障,提高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湖桥村2012年村民享受股金分红和社会保障补偿、医疗补贴、扶贫帮困、大病救助、尊老金、数字电视实施高清化等各种政策性、福利性补贴户均达到15000元。村里建起了医疗保障、文体活动中心,村民全方位享受到了均等化公共服务。又如灵峰村201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6083万元,随着村级财力的增强,灵峰村投入数千万元在全村核心位置建造了社区服务中心,篮球场、图书室、健身房、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村民业余生活提供各种便利,全部免费为村民开放,让农民也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

(四)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农村社会成员福利有了保障,生活质量有了改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人民群众对村党委村委会满意度也有极大的提高,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团结,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如吴中区湖桥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区治理、组织建设等六大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形成了“办事有规矩、说话有诚信、处事有底线”的良好风气,全村连续七年保持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上访、无计划外生育、无违章搭建等“六无”,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高达98.6%。

三、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在体制、机制、运行上仍然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消极滞后的思想观念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软阻力,有的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纷纷改制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打造民营经济的目标,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应该让位于个体私营和民营经济。还有的干部认为,市场经济下,谁有本事,谁致富,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村级集体经济能保证村里的日常开支即可,不必追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搞不好还要担风险。也有些村虽然认识到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但与外界联系不足,缺乏信息资源,缺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抓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迈不开“步子”,找不到“路子”。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组建过程中,对自身资源优势认识不足,盲目学习其他地区经验,造成有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有限。观念的滞后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导致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村级组织受地理环境、财力状况等方面的限制,对人才引进的投入不足,在人才引进、用才观念上相对落后,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偏低。在管理体制上,现行的人才管理体制较难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在政策环境上,人才政策还不够完善配套,人才施展才能空间还不够宽松。另外村级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物质基础。

(三)村级集体经济的主体收入来源单一虽然苏州在发展村级集体收入上不断创新思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主体收入仍然是土地、房产等出租收入,导致对企业依赖性较强,一旦企业效益不好或从村内迁出对村集体经济影响较大,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的波动性风险。

(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影响,部分处于城乡结合部、拥有各种自然资源的村,其集体经济发展就比较好。而一些地理位置偏僻、无明显特色资源的村落,由于种种原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就明显慢半拍。村级集体年收入相差数百倍。区域位置好、管理水平较高的村,依靠城镇建设和工商业发展,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实力较强。而区位和资源优势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村,村组织服务功能差,公益事业难于兴办,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难以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三大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实施到位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其涵盖范围较窄,仅限于以农产品为中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而目前的“三大合作社”中的农村社区和土地合作两大股份组织形式不属于上述定性范围,实际上从法律上来讲,它们的法人地位没有明确,在进行工商登记时,仍然登记为非公合伙制企业。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明确的相应税收优惠也不能享受。此外,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组织,税法尚没有对其明确的优惠政策。在目前实践中,地方政府主要采取地方留成部分税收返还的方式鼓励和扶持“三大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虽然形式上行之有效,做法上也合情合理,但是作为地方政府没有税收优惠权,这样的做法不利于维护税法权威和保障财政收入完整,其合法性存疑。

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完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行村集体建设留用地政策,将一定比例的村集体土地作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并且给予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的留用地开发经营相关土地税费的减免。不断探索创新农民宅基地置换增量土地政策,从土地要素上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二是尽量减轻村级集体经济税负负担。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增值税等先收后返扶持政策。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各种财政性补助或奖励资金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营业性收入,免征营业税。三是积极扶持村级合作农场发展。发展村集体经济主导的村级合作农场有利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经营。应出台对村级合作农场,特别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村级合作农场的扶持政策。对村级合作农场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特色农机具、加工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土地流转费给予补贴。财政可安排奖补资金,按村级合作农场经营规模、对集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带动本地农户生活水平提升等效益指标分档奖励。积极落实村级合作农场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突出强化税收政策对“三大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一是建立税收优惠政策提醒告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电子网络、定期上门等形式及时向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宣传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及时把各类涉农税收政策梳理归集、汇编成册,告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纳税人,帮助他们用好优惠政策。二是积极开展纳税辅导、纳税评估、查前告知等人性化服务举措,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避免因不知法而违法或享受不到优惠政策。三是加大对一般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扶持,比如对农产品经纪人、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纳税人等也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四是出台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单位和个人向农业和农村的捐赠给予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增加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

(三)充分发挥财政“一事一议”、生态补偿、良种补贴、金融支持等各种政策的作用,支持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财政加大对涉及生态保护村的支持力度,鼓励村级集体经济以健康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农业发展需要考虑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源于土地、河湖等自然生态环境,要规划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二是先行先试,允许有条件的村成立金融担保公司,制定规范合理的农村小贷公司审批程序,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小额贷款贴息力度,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担保。三是积极帮助申报村级各类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农村基建等优质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向上争取省级奖励补贴资金和税费减免。四是做大“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盘子,拓展使用范围,通过以奖代补、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鼓励和扶持。五是不断减免和取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合理不合理费用负担。目前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收费项目主要涉及广电、电力、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应归并整合各种收费项目,并降低收费标准,减轻负担,使其轻装上阵。

(四)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目前,中央、省、市、县都仅有针对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专项资金,但是从基层反映看,普遍认为财政扶持专项资金规模较小,在扶持方式上基本上以示范项目为主,扶持条件门槛太高,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覆盖面还不够。各级财政应该尽快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一是向省财政争取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江苏省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的政策可以在苏州先行先试,发挥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联系点的作用。二是苏州市、区两级财政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惠农支农项目资金,优先安排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土地整理、资源开发、发展二三产业。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信息、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篇(11)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发达的经济区和最大的产业密集区,具有地理位置佳、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强等多方面的优势。而在京津冀都市圈中,“京津唐”是在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中心,地区以更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加快京津唐的区域合作,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活跃,联系最为密切的“黄金三角区”,是形成京津唐一线的新技术工业区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对于唐山市来讲,京津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京津冀区域合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突出地位。

一、增强合作意识,促进京津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京津冀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应在基础设施、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建立起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机制,在宽领域、大范围、深层次上实现各种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只有不断加强京津唐经济一体化合作发展,才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要树立先进的“合作”理念,正确处理好“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区域壁垒特别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唐山市应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市场化配置等原则指导下,在可能的调控范围内,尽力减少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影响。要彻底消除计划体制和行政区划壁垒,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合作,共同改善区域整体环境。要本着统筹规划、梯度对接、互惠互利、功能互补的原则,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充分利用唐山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港口等特色优势,把鼓励政策、限制政策和引导政策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错位发展,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又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推动差异化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从区域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个体“共赢”;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错位发展,消除壁垒,优化环境,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促进区域居民对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享用,最大限度地促进京津唐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发展。

二、唐山市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加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协调作用。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大多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形成行政区经济,作为行政区的政府自然成了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和协调者,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到协调、服务作用,制定发展规划,控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事业服务,培育市场,实行市场监管等职能作用。作为唐山市政府的首要作用在于协调本地区的利益,消除行政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成本。由于地方政府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代表不同地区利益,事实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唐山市政府只有在政策上与京津步调一致,保证京津发展的基础上,为本地区市企业进入争取政策支持。如果政府不作为,就可能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另外,市政府还应加强社会服务的协调进步,打好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这主要包括: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项目。其中,交通是重中之重,是区域一体化的硬件基础,是区域各类物资人员流通顺畅的保证。目前,唐山与北京的东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已经签订了区域经济合作协议。北京与唐山合作开发建设了京唐港,北京首钢也搬迁到了唐山曹妃甸。同时,三地将建立政府间对话与协商机制、三地招商合作机制,资源、人才共享机制。最终,新唐山将建设成为现代化沿海城市和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与北京、天津一起共同构成环渤海经济区域中的三大核心城市。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积极开展跨区域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其特定功能,是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加快曹妃甸工业区和休闲旅游业的基础建设。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唐山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顺应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趋势,发挥环京津、环渤海优势,加强区域经济统筹,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唐山作为北京、天津的能源、原材料、建筑材料和农副产品基地,既为满足京津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又使自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山市将着眼于京津冀参与全球竞争,利用曹妃甸的天然优势,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曹妃甸设计吞吐能力是5亿吨,2009年超过1亿吨,已进入全国亿吨大港的序列。曹妃甸正是唐山潜力之所在,也是领航区域经济的关键,其旨在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冀东经济区的龙头、新唐山的重要增长点。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势头旺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唐山市将着眼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建设京津唐快速通道。一是建设城际客运快速通道。在京津城际轨道快速通道的基础上,建设从天津经唐山到秦皇岛的快速客运通道、北京经唐山到东北的快速客运通道。二是充分利用北京、天津旅游资源品牌,建设京津唐旅游快速通道。在区域统一规划下,不断加强京津唐旅游区域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实施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唐山市可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部长城度假旅游区、南部滨海休闲旅游区、城市中心的文化科普旅游区等,作为老牌重工业城市,唐山的工业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地震科普游更是唐山独一无二的资源。此外,市中心还有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红楼文化园、陶瓷文化产业博览园等特旅游产品。山海休闲,人文唐山,一小时经济圈将带动唐山成为最具活力的一个城市,未来的唐山旅游将是一幅崭新的繁荣景象。

(三)促进京津唐经济一体化合作发展,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从京津冀三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看,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强劲的驱动力与现实基础。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市将依托自身优势,以京津两大市场为导向,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化沿海城市为目标,积极参与京津冀产业分工与合作,重点发展重化工业。打造全国精品钢材基地、京津冀区域化工基地、基础能源基地、优质建材基地和机械加工基地。同时,着眼于京津冀餐桌经济,建设农副产品基地。

目前,京津冀在产业布局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融合。北京到唐山的投资已达到256亿元。唐山与天津滨海新区签署了合作协议,现在天津-唐山-秦皇岛的高速铁路已经开工,京津冀呈现出一个好的合作势头。唐山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曹妃甸设计吞吐能力是5亿吨,2009年超过1亿吨,已进入全国亿吨大港的序列。此外,唐山机场已在2010年6月通航,它将成为北京、天津的备降机场、空港物流的集散地,与北京的空港物流形成“直通车”。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引京津的各大企业到唐山市实施产业扩散、技术扩散、资本扩散;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对口建立原材料、配件加工基地;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围绕唐山市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条等方面遇到的关键性难题,组织京津两市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加大科技进步因素在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作用。

三、唐山市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策略中的意义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唐山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唐山作为北京、天津的能源、原材料、建筑材料和农副产品基地,既为满足京津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又使自身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山市将着眼于京津冀参与全球竞争,利用曹妃甸的天然优势,建设北方深水大港。

为贯彻国家“加快环渤海区域发展”、“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部署,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两地将围绕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两地将合力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双方将加强在冶金、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等产业上的互相协作,以及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精细化工、建材等产业上的互补合作,实现产业链相互延伸和对接,形成上下游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两地之间将加强全方位、多领域的密切合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共同构建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共同打造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门户,全面加快环渤海港口和临港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局服务。唐山一个屹立在渤海之滨的现代化的重化工城市,在面向国际,依靠两种资源、利用两个市场的大背景下,将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这是唐山和河北经济发展的需要,京津冀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