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p#分页标题#e#
2职校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1)倡导自主学习,使教与学更为紧密,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独立,清醒认识自身学习的目的,主动自觉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的推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意识,使教与学的互动更加紧密。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实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开展老师讲评活动,对学生进行阐发、引导、深化。先讲理论知识,再给一些实例,让学生去分析,然后老师指导大家开展讨论,交流各自的认识。在人文课程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离社会生活近,使学生更能看到知识的应用效果,从而激发学习欲望与兴趣。“鲜活”的素材与例子直接运用于教学,做到教学相长,不仅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也编辑整理出体现本校专业特色、代表本校文化的书籍和资料成果。2)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提升,开展多样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课堂的教育主战场作用,通过多样性的课堂发言交流,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经受锻炼。发言环节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组织语言,表达心中所想,避免人文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一堂灌的弊病,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反应能力,使学生不仅是听众,更是教学的主体,自如地表达观点与设想。同时针对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比较强的特点,塑造踏实学习踏实工作的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如完成综合性大作业时强调个人与团队的分工协作,加强同专业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每个班可设一名“社交委员”任班级联络员,专门带动大家选择新鲜话题开展交流讨论。学校还可设立多个综合优秀和单项优秀的奖学金活动,鼓励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提升,如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校园创业者、校园歌手、校园舞者、校园书法家等正面典型形象,形成素质出众而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3)从学习到生活各个环节,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中。通过校训石、校徽、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等方式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文化、班级教室文化、学生寝室文化、学生社团活动文化等结合在一起,并实现互动补充,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宽口径的专业通识教育相结合,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做好职业规划,进而作出职业方向选择。围绕职业目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扩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考核考试方法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革,如开卷考试、写调查报告、设计调查表、组织专项调查活动、写作小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提高考查课教学的趣味性、连贯性,进一步加大平时学习状况考核的比重,达到纠正偏科和平时学习不认真的不良习惯;同时基本分加上特长分的综合考评,也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放在实处;还可以借助社会“考证”的方式,既满足学生职业上岗的需要,又能够通过考证方式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把隐形的素质教育体现为显性的能力结构证明上,不断适应社会选用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是一门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性课程,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自1999年始,国家教育部就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并作为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高校应抓好《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之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文化教育功能,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文化体系和文化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文化的分科知识和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到的、接触到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不少,但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就是要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理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树立中国文化历史概念,实现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高校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需要,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大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过大;人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比重太小。作为人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相应地被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校选课,有的高校甚至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
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他们对《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人文课程认识不够充分,态度不够端正,不能认识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使得校园文化氛围薄弱。高校学生毕业后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念已经逐渐向西方式的偏移,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渐渐变得陌生。大学生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对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已然忘却。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大多选择《基督教研究》、《外国名著导读》、《西方文化精讲》等,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论语导读》、《中华诗词之美》、《国学导读》等的极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学生素养低。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令人担忧。有的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无聊,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QQ、微信,有的道德缺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唯物主义、唯利主义、唯乐主义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2]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学科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高校应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有赖于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大学生首先必须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实现这种内化和升华。因此,各高校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在文理各专业的必修课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并确保每周两课时的教学量,开满一个学期。另外,高校还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文类师资队伍,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文学、史学、科技、外交、教育、宗教、音乐、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多方面,内容繁多、知识涵盖面广。《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博大精深而授课时数却校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讲授繁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根据《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特点,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演示文字、图片和影视资料,以及超级链接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配合教师的讲解,将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注重弘扬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弘扬中国文化。当前,中国经济腾飞,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同时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小。文化素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必修课程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应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理论,把握中国文化现象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民族的文化特点。
4.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宗旨,就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
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未来,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生价值的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正是富含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进行思考的一门课程,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和蕴涵了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2-0118-03
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是一门调查、分析、研究社会的综合性学科,是社会历史与现实社会相统一的学问,社会学类的课程既注重社会学理论知识,也重视社会调查方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社会,同样也离不开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理念及方法,在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教育体系中,开发和建设社会学类的课程,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干预社会的素质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便是这样一门既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集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融汇诸多生活化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
一、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既是风险凸显矛盾叠加的特殊时期,又是社会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的时期,立足社会学的立场,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树立他们牢靠的参与意识、公正意识、批判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社会学与生活”这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旨在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融合到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将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紧密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视野,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指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批判性地看待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传统。该课程帮助学生训练一种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imagination)[1],通过这种想象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解、思考专业,改变学习的态度和思路,实现学习的主动性。“社会学”不仅是个名词,更是个动词,通过社会学这个动词来帮助学生洞悉社会生活的“全景”,深刻理解“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像的那样去想”和“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的答案[2]。通过社会学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反思自我、认识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培养起愿意为社会服务并极富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理念
1.常识性知识传授与社会学素养的深度共契
当前大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总体来讲还是比较欠缺的,在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更需要这方面的功课。“社会学与生活”旨在强化和训练学生主动观察社会的能力,在给学生传授社会学常识或知识的同时,注重强调社会学的视角和社会调查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提供社会学的思维和技能。社会学“与其说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3]“社会学与生活”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紧紧围绕自我与社会的社会学大观念、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与我们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教育、就业、信仰等基本常识展开,同时也详细讲解用来分析当下社会现实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固化、社会冲突、社会失范、社会变迁的社会学基本概念以及概念性知识,这些概念将成为大学生阅读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利器。
2.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
“社会学与生活”的课程内容必然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贴近日常生活,问题的探讨更为社会化、生活化。社会学是一条在常识之外寻求日常生活心仪的自由之旅,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我们在社会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着我们对资源的获取,也决定着我们能否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2]10。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将主动把课程教授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结合起来,通过丰富详实、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来解读晦涩难懂的概念,比如用大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电影作品来分析社会时尚的发展潮流,联系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恋爱、网络游戏、十一黄金周、自驾游等话题来理解消费社会的基本样态,利用已有研究的蚁族、工蜂等概念来思考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规划等。总之,只有生活地的来讲授社会学的知识,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教师讲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幻化深邃的理论于无形的具体生活中,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社会学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问题的探讨,并不是要将社会学知识碎片化,而是要有意识地渗透社会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视野,既考虑社会学学科的特色,也兼顾教学对象非社会学的专业性。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接地气。
三、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的筛定
“社会学与生活”课程不同于作为专业课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在展示社会学学科独特视角的同时,也需要展示其学术特征,肩负着从学理上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重任。而“社会学与生活”既考虑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活,也考虑生活中的社会学,尽可能地将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或常识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课程内容始终能够触及他们对当下社会的认知,这样就更直接地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来分析评判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学与生活”教学内容的筛定也不例外,需要综合宏观与微观社会学的基本见解:“我们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既要解释社会的现实问题,也要评判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既要引导大学生凭自己的趣味嗅觉发现社会问题,也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在当下中国,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资源的配置、社会公平正义以及社会秩序的实现,都是生活中的社会学或者是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活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初步确定了社会学总论、社会、社会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基本内容,保证这些社会学知识的传授可以促成大学生社会生活意识的提升。社会学的概念、理论是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的总结概括,因此,以我国社会生活为基础,提炼出解读与指导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概念、理论、方法,才是中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任务。[4]在社会学的课堂上有意识地穿插讲授社会学的发展史与当下我国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互构也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方式的探索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生命线,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5]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定要跳出过于系统、过于专业、甚至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视频或影视剪辑,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现象的敏锐性和敏感度。采取联合授课的方式,杜绝单一思维的“满堂灌”。一般的课程教学都是一位教师从一而终,当然这能够保证教学逻辑的严密性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但是这也损害了教学思维的多元性和教学思路的多样性。由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这个层面,所以尝试两位教师的联合授课,突破了单一教师的思维局限。既创新了课堂教学要素,也活跃课堂氛围,很好地实践了社会学的思维和社会学的想象力。采取课堂辩论或讨论,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教师投身其中,笔者也不例外,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知识的联动建构效应和学习的群体效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的课堂辩论或讨论提前布置一个主题,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做好事先准备,在课堂上唇枪舌战,辨明真理。同时,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实践证明,这种社会学视角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大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3.考核形式的尝试
正是因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方式要以能力评定为目标,课程结课采取“嘴皮子”和“笔杆子”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探索将学生的整个动态学习过程纳入到考核中来,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教师认真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资料的收集、课堂的讨论、发言的水平、知识的理解等“嘴皮子”功夫,肯定并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思考,敢于表达。同时最后的结课考试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理念和方法的能力,重在考察“笔杆子”能力,将“嘴皮子”与“笔杆子”能力的考察通过一比一的比例集中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四、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启示
笔者经过两轮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本身、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工科院校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等三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希冀能产生现实的积极影响。
1.社会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旨在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形成独特的思维视角,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现象,理性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增促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社会学的内容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应该让社会学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个体只有准确地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打造幸福生活,也只有个体良好的生活态势,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只有生活化的社会学知识传授才能更为有效地对接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更好地锻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2.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再思考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社会学需要将社会学知识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将学生单纯的理论性学习向实践性学习转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能力,真正地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应以“应用”为主线,灵活运用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学用结合的有效路径。社会学知识的讲授结合现实更多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一些,但是教学也不能将理论基础抛之脑后,既要把社会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要让学生理解社会学学科的价值所在,还要让他们从中悟道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视角,进而转化为清醒地审视和思考自己当下生活境遇的能力,增强适应并改变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工科见长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再评判
当代社会结构复杂多变、风险丛生、矛盾凸显,刚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必要系统学习社会学基本知识,夯实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工科见长院校不管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向社会,但是,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入门课程“社会学”也理所应当进入通识必修课程,而不仅仅是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列入选修课程,然而工科见长的院校似乎并未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这一点与许多发达国家有差距,也与国内诸多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差距。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让社会学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为他们理想地融入社会立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郑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美]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M].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甘雪慧.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9).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与发展,人类社会日益为各种媒体所包围,不断从中获取信息、感知变化、调整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影视作为众多媒体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视听综合优势已经渗入千家万户,并以其生动而形象的魅力,让大学生们为之倾倒。因而,积极发挥影视教育的功能,让它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创新人才的一种手段。
一、媒介素养教育功能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大学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使他们既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也知道怎样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
大众传媒是培养现代公民的一个主渠道,在公民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商业化运行,面对媒介数量的高速增长和传媒信息内容的无限量增加,如何引导或创造条件使大学生科学地、理性地接触和使用媒介,业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影视作为已兴起并深刻影响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的传播载体,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影视教育依托媒介社會化的背景,着重于对传播媒介的电影、电视的本质进行揭示,让大学生认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生产流程是怎样的、谁在控制着影视节目的生产。影视教育中让大学生学习批判地审视影视所传播的内容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了解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传播,以及这样的传播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影视的媒介素养教育,正视媒介化社会带来的新挑战,正视影视传播的高仿真性,从而调整行为方式与影视媒介消费方式,使大学生能具备批判接受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影视媒介活动和其所传播信息的鉴别、鉴赏能力,看清影视传播的本质而不是深陷其间无法自拔,并能利用影视媒介参与社会,实现发展自我的目的。
二、艺术素质教育功能
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综合艺术,它既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又高度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雕塑、舞蹈、摄影等艺术元素。影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一,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活动,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中实现审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第二,影视作品是一个经过精心组织和构建的符号系统,其中存在着许多的艺术闪光点,影视音乐、声画组合、剪辑艺术、叙事手法等等,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有其突出之处。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与水平,贯穿在影视教育的始终。它的视听综合艺术的特点,大大增强了受众的接受兴趣,使得其在艺术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大学生可以通过影视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影视作品的侵蚀;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微观到宏观直观形象地学习知识;通过欣赏影视节目,使学生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利用视听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影视艺术的真谛。
三、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影视教育能需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普及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具备的德育功能。影视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具备多个层面的育人作用。
第一,它具有教化功能。影视作品相对于传统的政治教育,显得更为形象、生动、直观、清晰,同时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激情,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第二,它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优秀的影视作品在运用电影电视语言叙述故事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了文化的信息,而这一信息,是需要通过认真地观摩、揣测后才能够体会领悟的。大学生都是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修养的群体。他们在观看影片时,或多或少地会从娱乐试听层面转向思考层面,加上影视教育的推动作用,他们必然会对于深层的文化内涵有所知有所觉进而有所想,这样,优秀的文化也能够得到继承和弘扬。大学生通过影视教育这样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去接触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影视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起着积极的作用。影视教育如果只是表现事物之“美”,而没有宣扬事理之“德”的话,恐怕是难以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影视教育的内化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能使这些主题品格与大学生意识逐步融合,并让大学生在主动的思辨过程中得到感悟与升华,最终转化为自身的品质特征。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加强影视教育势在必行。在社会日益媒介化的大背景下,在影视作品以互联网等为平台进行更为广泛传播的新形势下,大学影视教育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突破专业教育的框架,多角度、多层次利用影视媒介,使其更好地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功能、艺术素质教育功能和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同时,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影视教育教学规律。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海昀.高等学校应加强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1999.6.
[2]孟建.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J].现代传播,1999.
[3]燕国财.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14-03
三亚学院,是三亚市首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民办院校。它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十分迅速,短短八年多时间,就已经达到近两万人的办学规模。目前,三亚学院在教学硬软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社会认知度也在快速提升,已经步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行列。本文以三亚学院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三亚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思路,总结三亚学院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经验,与从事民办本科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同仁们共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在做人的过程中自然体现出的人的德性,表现出的人性之美。人文知识的认知和积累,有助于人文理性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养成。但是,人文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将人文知识化为人文素质[1]。
(二)人文素质教育及其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内容,以提高教育对象内在气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塑造其美好人性为宗旨的教育,是一种需要外在启迪陶冶和内在省悟修养的复杂而有机的教育活动[2]。它能够为人的活动提供科学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信仰[3]。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其面向未来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三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通力协作[4]。三亚学院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树立,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工程。构建科学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用了更多笔墨介绍。
(一)实施“2+2”模式,加强人文通识教育
三亚学院为更好地贯彻“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和“311”人才培养规格,从2009级各本科专业开始实行“2+2”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2+2”模式的内涵和定位。“2+2”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一、二年级进行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进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进行专业教育。同时,学生四年学习期间,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育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文通识课程模块在“2+2”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按“2+2”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六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人文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教学。
三亚学院的人文通识课程是三亚学院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支撑。三亚学院的执行院长陆丹教授曾亲自指出:人文通识课在我院育人理念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它的授课目标不单是学生知识面的增长,而是以学生的人格建构为根本,是专业工具的功利要求与人文价值超功利要求的均衡。
(二)三亚学院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成及要求
人文通识课分为两部分:一是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共10门,限选6门,各1学分。二是任意性公共选修课,每门课为0.5学分,各专业学生必须修够8学分。人文通识课范围涵盖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理工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和技能类等十大类。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具体课程是西方哲学、经济学概论、中国古代史概要、管理学概论、西方史概要、法学概论、社会学、科技史概要、心理学和文学史概要等十门课程;任意性公共选修课的具体课程如下:(1)法学类:合同法、婚姻家庭法、劳动与就业法、金融法;(2)社会学类:民俗风情与人文地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俄罗斯风情、社会调查技术、人学导论;(3)文学类:中国文学史概要、电影与文学、西方名著鉴赏、中西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台湾文学、中国戏曲文化、美学与艺术鉴赏、唐诗宋词鉴赏、英美影视文化、古代文化入门、大学生健康教育、大众天文学;(4)艺术类:舞蹈鉴赏、音乐鉴赏、东方电影鉴赏、形体与舞蹈、卡通漫画设计、话剧语言艺术、西方钢琴艺术、相声语言艺术、计算机乐谱的制作、中文经典广告赏析时装与流行时尚、中外时尚产品赏析、现代时尚礼仪、化妆造型;(5)外语类:广告英语、实用文秘英语、求职英语、剑桥商务英语、英语歌曲与英语文化、英语习语、新概念英语一至四级;(6)经管类:当代中国经济、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设立与改组、资产评估操作技术、经济与管理热点问题、理财知识导论;(7)理工类:flas制作与应用、线性代数选讲、高等数学选讲、计算机绘图CAD、DV拍摄与制作、图论与逻辑推理、机械工程概论、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精讲、计算机系统检测维修、恩科网络技术与CCNA考试辅导、楼宇智能化系统读图与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8)宗教类:宗教学;(9)体育类: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瑜伽、自由泳;(10)技能类:手绘POP海报设计与制作、英语演讲与口才、楼宇智能化技术、面试技巧、形象与礼仪、网络维护与布线、演讲与口才、速录师培训教程、篮球裁判规则、裁判法解析。[5]
(三)三亚学院提高人文通识课程授课质量的措施手段
1.竞标选聘优秀的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限制性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在全校范围内竞标选聘,任意性公共选修课在各学院范围内竞标选聘。凡自愿担任公共选修课的教师需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教学大纲、教案和选用的教材信息,学院和教务处分别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分别在学院和全校进行竞标。竞标内容为教师进行说课和试讲。说课时间为一刻钟,阐述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课序、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
2.采用各种激励手段提高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竞标动力。人文通识课程的考评办法、等级、流程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单列进行,授课质量好的教师该门课可以单独评优。人文通识课程的课酬虽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同时给予另外的奖励和补贴。
四、三亚学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其他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亚学院每年都开出各类艺术、文化专题讲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人文知识面。三亚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开展支教、慰问孤寡等相关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环岛自行车赛、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等各类大型活动,三亚学院的学生每年主动为其提供礼仪、翻译、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另外,三亚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各种全国性比赛,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主持人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种大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和学习平台。
2.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多年来,学院以德育为轴心,把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从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把优秀文化的蕴涵,化作学生自身的精神品格,融入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学院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份绝密的心理健康档案,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建立、普查和更新。另外,每年都有“心理活动月”,通过举办有关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阳光心态,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3.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愉快学习,自主成长。三亚学院一直提倡有目的、有兴趣、有计划的主动学习方式,不断搭建和营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让学生在讨论、实践、反省、体会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自主成长。
总之,高等院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应长期思考的问题。三亚学院若能坚持自己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自身特点的育人之路,一定能更好地屹立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中。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的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伏永祥,高明,郭万牛,乔旭.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2).
[3]蔡毅.人文社会科学是引领自然科学前进的有力保障[J].学术月刊,2002,(08).
[4]秦维宪.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2,(01).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欠缺,引起了党和政府、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做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玄、虚、浅、散”的现象。所谓“高”,就是表现为把文化素质教育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旁边靠;所谓“玄”,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说得很玄乎,难度很大,贪大求全,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即;所谓“虚”,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做表面文章,花样文章;所谓“浅”,就是内容上表现为单项化,把文化素质教育肤浅地理解成唱歌、跳舞等技艺型的单项活动,或者简单地归结为让理工科生学文史,让文科生学理工;所谓“散”,则是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文化活动设置上,没有明确的和前后一致的指向和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而言则集中表现为:缺乏认识上的统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关联性、对象上的针对性、活动上的系统性;实施中表现为临时性、随意性、不持久,内容浅层化、活动表层化,没有很好把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文化素质教育。
二、实践的基本路径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上,对理工科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为有力支撑,强调教化养成、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教化养成;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并由此,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办学格调。
三、实践的具体方法
1. 厘清内核把握重点,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
(1)确立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的目标。分析总结多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可以发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整体性、弥漫性、渐进性等特点。要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首先要厘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校近年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上,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行为,升华美好心灵,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而人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氛围优化都要以此为目标,并由此来整体把握和设计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2)确立“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构成一个整体,深化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学校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之所在,找出文化素质教育生态链上的“裂点”、“缺点”和“断点”。不难得出结论,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最需要链接的是人文素质的培育,而其中最紧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因此,学校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人文素质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构建中一以贯之。通过活跃和丰富学术文化、科技文化、体艺文化、心理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等,把学生生活转化为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使人文素质教育饱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气息,融入和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充满生机活力,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开展。
――人文化就是从关心人、尊重人入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和核心内容,更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着力之处,是由外在的教育进入大学生内心世界,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钥匙和媒介,正所谓要以爱心育爱心。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活动开展,都注重从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中去感化人,把人文精神的理念外化为人文关怀的行为,以人文关怀的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诗意化就是以精神生态和审美趣向来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以审美活动为载体,以情境互动为表现,通过凝练和宣传学校“红柳精神”,打造红柳品牌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强化引导作用,以高尚,高格,高雅,熏陶之,感染之,化育之,引导大学生从中体味、感受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幸福,使大学生在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里诗意地栖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滋润。
学校在“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原则的指导下,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较好地解决了“高、玄、虚、浅、散”的问题,使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认识更加统一,目标更加一致,内容更加系统,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由空中落到地面,由虚浮变为实际,由散乱趋向系统,渗透融合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对原有的文化素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增强了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内的,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文化素质在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1)整合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学校从1994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经过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校本科生中逐步开设了100多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读5个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2006年、2010年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收缩战线、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服务学生的要求,对分散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规划、整合、完善,凝练为历史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经典名著赏析教育课程、思维及道德养成教育课程、政治法律素养教育课程、知识普及教育课程五大课程模块,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规划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哲学导论、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读、西方文化概论、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等13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同时,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使二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同一性。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学校积极推进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参观、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积极开展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特点规律的研究,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普遍采用了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和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启发思路,加深认识。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文化素质类课程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加重论文及答辩式、案例分析式考试的份量,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思的目的。
(3)加强队伍建设,编选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配备了专业老师,制定了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加大引进力度等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购买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类书籍、影视资料等,丰富学习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文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材,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的质量。
3. 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教化养成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是一个知行合一、教化养成的过程,而其主体实践和切身体验活动,是将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学校通过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为三大支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系列化、届次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堂拓展到实践,从课堂外延到校园,延伸到社会,由耳濡目染到身体力行。近年来,学校先后在校内、省内外建立了一批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红色圣地参观研讨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知识储备服务社会,亲身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不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挖掘了自己的潜力,体验了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和主体认知,升华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实际行动。
4. 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近年来,学校以红柳品牌文化为引领,通过积极拓展、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红柳精神是兰州理工大学90余年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光荣传统,学校深入挖掘红柳精神的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富于创造性的红柳品牌文化。学校推出的“红柳大讲堂”,受到师生员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创作的诗歌《红柳颂》,已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的校园文化经典作品;创办的红柳网,月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在红柳品牌文化的带动、示范、辐射、提升下,红色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心理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从学校到学院、社区、班级、社团等各层面全面展开,系列化、届次化的科技学术、文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推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覆盖,使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浓厚氛围里得到浸润和熏陶。
四、实践体会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深化了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
首先,要遵循“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建立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任务、方法渠道提供了基本遵循。就是要坚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为目标,以课堂教育、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用体系化的知识教育,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人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诗意化的熏陶环境,使教化养成、知行合一、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相统一,让大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这样的文化氛围,乐意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从内在素质上整体提升文化品位和素养
其次,要把握整体性、一致性、覆盖性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尽管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蕴含丰富,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在内容上,要通过建立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整体优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学积淀、实践养成、熏陶浸润等要素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在组织领导上,要通过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和工作制度化,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能够围绕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地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坚持课堂教学、学习实践、氛围熏陶相结合,并积极利用网络传媒等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研习文化知识,开展主体实践活动,接受文化熏陶,立体交叉、动静结合的环境氛围,使文化素质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84-02
一、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概述思考
201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在杭州落下帷幕,此赛事是教育部主办的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宴。比赛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403所高校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有100多所高校的172个节目进入现场比赛,展示了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作为一名理科生,有幸代表学校舞蹈团参加了此次艺术节的舞蹈比赛,并荣获了甲组一等奖的佳绩。舞蹈比赛分设甲组(非专业类)和乙组(专业类),比赛更具公平性和广泛性。虽然是非专业的理科学生,但是通过一年专业化的舞蹈训练和演出比赛的历练,倍感受益于实践经验的积累,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个平台不仅为具有理性思维的非艺术类学生提供了尝试形体艺术内涵美的广阔平台,完善了个人优良品格、丰富了社会阅历。同时也打造了大学生艺术团队合作拼搏与创新凝聚的精神,突出体现了大学生社会属性所赋予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就感。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润泽着大学生的心灵,并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使其主动地、充分地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以兼容提升,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与学习交流。艺术教育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一次观摩、学习、借鉴艺术教育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平台,同时迫切地呼唤大学实现文化自觉和校园文化建设,使有效提高全面素质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
二、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滞后成因剖析
提到理工类学科,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还有充满异味的实验室。而理工科的学生常被偏颇的列入虽聪明理智但却不懂艺术、古板呆滞、不善言表、原则性强且协调能力差等。但这些认识都是片面且缺乏根源性的,从专业特点上来看,理工科的学习相对难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长期以来形成了逻辑思维模式和谨慎推敲的学习习惯,学生得花费许多的时间去解析科学理论和获得数据的实验等。究其艺术素质滞后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扩建,大力投入设施建设以此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加强竞争力,因此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外的培养尤其是艺术素质教育的拓展。第二,高校理工类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不得不花费大部分时间去学习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做实验或编程序来获得数据结果,长期超负荷的脑力劳动致使他们无暇也没有机会去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展览和文艺活动。第三,不少院校的理科专业注重专业性的培养,致使一些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且比较单一,只专一于自己领域的研究,而对于“艺术”的理解有偏差,无法接收到文艺的熏陶。第四,为了弥补理工类大学生文艺素养的不足,各大高校均开设了艺术选修课程,看似有效地课程的安排,却由于课时量少,涉及内容不全面,未能使理工类大学生系统深入地得到文艺素养的提高。第五,一些理工科学生对艺术素养提高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认识过浅,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或完成学校教学任务而勉强选修艺术类课程。第六,院系更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关注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减少了娱乐社团活动,忽略了艺术素质的培养。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学业的超负荷和就业竞争的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精神抑郁、性格内向等等。因此,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高素质规格及其后续发展空间来看,提高理工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其全面发展已势在必行。
三、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
有些观点认为,艺术是意识形态,学艺术的人惯于用形象思维和直接感受。而学理科的人则重视逻辑与理性思维能力相结合,要求准确的数据,严密的论证,是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不甚相关。其实则不然,二者从本质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很多成功科学家、教育家的事例都足以证明理工科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互补相宜。爱因斯坦从6岁开始练习小提琴,他在创建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一遇到思维陷入困顿时,就不由自主地拿起琴弓拉一曲。“音乐往往催化出爱因斯坦的科学创见和思维火花。在音乐的自由流淌中,深奥的理论物理学有了美妙的旋律。”[注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是一个体现数学、音乐公共规律的和谐世界,开普勒据此规律终于找到了相应的行星运动规律;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借助形象思维和大胆地想象提出原子结构说;柏拉图美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学”。钱学森说:“理性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艺术教育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独特作用,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赋予人更敏锐的直觉,造就创新型人格,同时,艺术沟通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有相通互补功能。可见,只有将艺术给予的灵感和理工科带来的思维结合,才能擦出创新的火花。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际交往的高品位与高质量,要求理工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同时具备综合素质和艺术素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夏初认为,艺术教育能活跃思维,能激发科学精神,有助于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要充分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必须探寻艺术与理科二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艺术素养是拓宽理工类学生学习与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其艺术化思维方式是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秘密机制。艺术素质的提高,不仅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协调发展,并且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科交叉融合的社会机制的大背景下,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理工类专业的师生能通过形象思维训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对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四、提升理工类学生艺术素质的策略
1.高校管理层观念的转变是确保重视理工类学生艺术素质有效提升的保障
大多数普通高校的理工类学生由于受专业学习与就业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精神抑郁、性格内向、艺术素质滞后于专业知识的状况令人担忧。近年在高校发生的诸多大学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因此,艺术教育独有的作用不是其他意识形态所能代替的。各高校管理层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将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中,责成相关部门及校级领导负责。在明确高等教育基本任务中,通过艺术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
2.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加强艺术选修课和特色艺术课的开设,明确教学指导纲要和教学要求,完善管理与监督机制。
为了让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全面提高,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合理有效地制定理工本科学生大学四年的艺术学习课程,规定相应的艺术学分的比例。使众多的理科学生能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学里共享其优越的资源,并依据生源背景的多样性,文、理、艺皆有的特点,培养出厚基础、宽专业、综合素质全面的设计人才。给学生以足够的艺术素质培养的空间,使他们在萌动迷茫之时拥有陶冶情操和精神寄托的艺术归宿,这将是确保理工类学生艺术素质有效提升的保障,也是高校教育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3.积极开展课外文艺活动,有效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在课程开设的同时加强课外文艺活动的支持与指导,在活动中充分运用各种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开展寓教于乐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健康发展,是提高学生艺术品味,鼓励师生参与艺术实践的重要途径。加强艺术理论研究,关注大学生艺术教育需求,让大学生深刻领会艺术的核心价值和人文内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艺术教材和教具,以艺术为纽带,促进文理交叉学科的对话,鼓励跨专业的艺术实践和创新研究。
4.组织高品位的综合艺术和音乐文化的系列讲座,崇尚艺术名著与经典的解读,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大学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高等艺术教育品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人文教育与艺术修养,利用高等学校学科齐全、名家荟萃和国际交往频繁、畅通等优势,把组织高品位、广视野的综合艺术、音乐文化系列讲座、艺术名著与经典解读等列入常规定期举办的活动中。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已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完善我国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促进文理交叉学科的对话,鼓励跨专业的艺术实践和创新研究,加快改革的步伐已迫在眉睫。重视提升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正是契合了学生当下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文化需求和职业生涯的精神动力。理工科院校应加强艺术理论研究,关注大学生艺术教育需求,让大多数的理科生能深刻感受和领会艺术的核心价值和人文内涵。相信在不懈的艺术魅力的感召下,我国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注 释
1 库兹涅佐夫著.爱因斯坦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参考文献
1 《艺术概论》编著组编著.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医学教育模式已有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也逐渐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人本主义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二十一世纪的医生,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医术,而且还需要人文素质,需要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 S E深刻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1]1984年美国医学协会在其“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缺乏人文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源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2]但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据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在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17大问题中,医患关系紧张名列榜首。[3]医疗纠纷常常发生在青年医生中,青年医生医学知识、医学技术经医学院校培养并不差,但由于态度生硬、与患者沟通能力差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由此可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系统工程。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的综合体现,是由知识、观念、情感、能力、意志力多元素综合形成的一种内在品质,外化为个人的气质、修养、品德等。[4]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亲身实践、人文环境熏陶或人文知识传授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拓展学生视野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因此,医学是一门最具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科学。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人文素质,即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等。综上所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环境熏陶、知识传授和形式多样的亲身实践,使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两个层面,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二、独立设置医学院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相当数量的独立设置医学院是由专科层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广大的乡村,是理工类考生。面对这样的校情,客观评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对今后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合格的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高中实行文理分班,加上高考的压力,理工科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人”现象,侧重学习数理化知识,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人文社科类书籍阅读相对较少。因此,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
2、二本的医院院校生源主要来源于乡村社会。农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很难为子女提供较好的人文熏陶和教育。
3、新升格的独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和人文学科较少,校园的人文气氛不是很浓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受环境、师资队伍、课程等因素的制约而受影响。
4、医学基础和专业课程多,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课外阅读时间少,虽然开设了一些人文课程,但大多数为选修课,收效不大。以某医学二本院校为例,临床专业总学分239分,人文科学选修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12学分、选修2学分,大学英语必修14学分。由此可见,二本医学院校通过人文知识传授途径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明显不足。
5、从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既有人文知识背景又有医学知识的教师少之又少。现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多数是单一的学科背景,或半途因课程调整而转行的教师,很难完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
三、不断改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面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身为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救死扶伤的医生。而对病人,医务工作者既需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慈善的心,一缕悲悯的情,要真正了解患者的痛苦,更好地治疗疾病。因此,对如何不断改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包括《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概论》、《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主要是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等环节,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特别是《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概论》和《基本原理》这两门课教师,可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经常深入医院,参加或观摩医疗活动,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用医疗实践鲜活的实例,加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如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等,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2、构建结构、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
构建结构、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首先,是要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文精神。拥有较高人文科学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其次,是组建结构合理的人文科学教师队伍。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和挖掘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人才,鼓励有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相关人文课教学,现有人文课教师通过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培训和深入医院体验生活等方式建立医文相融的知识结构,成为具有交叉科学学术能力的教师。最后,是加强学术交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可提高教师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视野的扩大有助于其人文素质的提高。
3、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在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优化课程设置,把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不断增大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努力构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效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部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生精神和理念,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影响他们的心态、气质、知识和性格的健康形成。
5、抓住临床实习的契机,加强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生的实习阶段既是在校学习的实践期,又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备期。一年的实习阶段,医学生要深入不同的临床科室,必然会接触不同的典型病例和实例,这正是医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外化的良好时机。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组织学生联系临床实例进行人文专题的研讨、或请德高望重的专家对医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因此,医学生的一年实习期对其职业生涯影响重大。
总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应全员重视,树立由重专业教育向重人文素质教育转化、由封闭性教育向开放性教育转化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人文知识的内化和外化, 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人文素质的有血有肉的医务工作者,从而真正实现医生“救死扶伤”、“仁爱救人”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胡燕军,谢幸,黄丽丽 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 [J].医学教育探索 2007,6(5):390-391.
[2]雷娟,薛声能等 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3:12.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47-02
大学生作为中国梦实现的主力军,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的当下中国,国内部分高校过分追求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尤其是要构筑完整的、科学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造就富有人文关怀意识的健全人格。
1 国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状况
二战以前,由于社会物质生产过度发展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然而,二战结束后,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20年黄金时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凸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纷纷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这些高校在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理念、内容和组成等层面,都有非重点高校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理念上,体现重全人格、重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地知识掌握。西方教育者们普遍认同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格的完善,而不仅仅是培养某种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因此它们在培养的目标上将大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地位的一般规律,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就应突出课堂与课外结合,讲课方法上注重讲授与研讨结合,所设置的人文素质课程既考虑到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让学生学会思考和独立评价。
其次,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体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交融与和谐共生。人文素质课程内容广泛,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美学、艺术、伦理等,如何将这一系列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内容完整呈现而非分割、独立,国外的著名高校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例: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将两者合二为一,开设法律道德教育课程。
最后,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组成上,体现“通中有专”的设计理念。“通”指的是课程设置要覆盖几乎所有人文学科,“专”指的是要求学生选课在广博的基础上也要有所偏重。国外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不尽相同,笔者将常见的模式分为三大类: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模式”,即将全部的人文课程分为七大类:外国文化课、历史研究课、文学与艺术课、道德课、科学课、社会分析课及定量推理课程。哈佛大学要求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期间,7个大类中都要求至少选择一门,总共修完8-10门课程,否则无法获得学位。哈佛的做法,既让学生知晓各个大类的一般知识,照顾到知识基础“广博”的要求,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多选择一到两门辅修,照顾到知识基础“专精”的要求。哈佛之所以为哈佛,在课程设置的高屋建瓴、文理交融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麻省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两层”模式。早在19世纪建校之初,麻省理工大学就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了学校建设的突出位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建设,麻省理工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形成了规范化,具体体现为“两个层次、多门课程”。“两个层次”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不同要求的:一类是对于人文学科的集中展示和全面介绍,另一类体现分布介绍和重点研究。前一类的课程包括文学和文本研究,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包括语言、思维和价值,视觉与表现艺术,文化与社会研究,历史研究等。在这一类课程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分布介绍课程,如在地域的区分上有美国研究、欧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在学科的区分上有伦理学、经济学、人类学、考古学、音乐、哲学、政治研究、心理学等;在时间意义上有古代、中世纪研究和近代、现代研究。第二类层次的课程,进一步将整体研究当中的一些问题细化、专门化以供一些具有研究兴趣的学生选择,这样整体概览和局部研究的相互结合方式,既增加了学生选择的兴趣性,又可以让学生在专精方面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以圣约翰学院为代表的“经典著作选读”模式。圣约翰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又较为精密的具体安排。按照历史沿革的时间顺序,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有不同历史阶段的经典著作让学生选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包括15位大思想家和一些著名科学家的40多篇传世之作。到了二年级则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后的经典著作为主,包括33位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作品50多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主要研读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到了大学四级年,学生侧重从18世纪和19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包括26位思想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作品30多部。国外这些著名大学的做法,都有其合理之处,这些思路、实践或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对国内非重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2 国内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国内一些著名高校也开始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视起来。上个世纪末,教育部设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使各高校将此类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国内高校纷纷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尝试,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代表的“文理交融”模式。清华大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人文素质课程的探索,学校提倡理工类大学生选修一系列人文素质课程,以此推动文科与理科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并不作硬性规定。相比之下,复旦大学的人文素质课程分类设置则更为清晰、具体,但也体现着“文理交融”的特点。该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三大部分:综合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是指大学德育课设置的一系列课程,和可以选修的美育、法学基础、计算机与艺术等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包括汉语基础和课程写作等,对文科、理科生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指的则是学生的专业课。其中前两类课程有利于培养的历史眼光、世界视野、文化素质、人生态度、核心素质和生活能力。
以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文史哲”模式。复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文”“史”“哲”三大类,并作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文学类课程包含唐诗宋词赏析、中西音乐赏析,美学概论;史学类课程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哲学类课程包括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古典哲学等。学生必须按照较为严格的课程安排在规定的学期内选择这类课程进行学习。上海师范大学的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大体类似,但特别突出语言类课程在师范生培养中的突出作用。因此,该校人文素质课程分为人文学科类(大学语文、现代西方哲学、古典诗词鉴赏、中外文学赏析、西方古典哲学、应用文写作、西方文化概论)、语言类(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和艺术类(电影艺术、音乐赏析、书法、舞蹈欣赏)三部分。
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通识教育”模式。独特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香港中文大学,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化所提倡的通史教育,另一方面也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该校的通识课程按照不同标准又分为多个层次,如必修通识课程与选修通识课程、书院通识课程与大学通识课程,正式通识课程与非正式通识课程等。通识课程课程在该校总共开设有200多门,每学期都会开设100多门。学校要求选课学生在规定时间修完,合格后方可记入总学分。
3 启示
我国高校开始探索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时间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较短时期内也积累丰富经验,尤其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文理交融”模式,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文史哲”模式和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通识模式”,为国内其他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据权威部分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的非重点高校(新成立的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堪忧。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文化积淀,缺乏国家补助资金,学校为了招生因而顶着热门专业上导致的专业结构单一,学校管理部门以经济效益来衡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学生成材意识较差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普遍不被重视。通过对国内外著名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思路及实践的考察,以下几点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一是高校应从顶层设计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国内外的著名高校早在二战后就开始注意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危害,着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要重视,但绝不是随意开设几门人文素质课程就能解决问题,学校管理者要从全人格培养、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建立比较全面、系统的人文素质课程。
二是课程设置应体现文理交融、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中,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充斥,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专业课使学生会“做事”,而人文学科让学生会“做人”,让他们活出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在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有序地融入人文素质课程,不仅是文理交融的需要,更是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
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音乐教育是知识性教育、素养性教育,也是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充分参考现有各个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制作了《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问题调查问卷》,于2012年10月―12月,分别对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院、新乡学院等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抽样调查,从1―4年级每个学校随机选择了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同时每个学校还随机抽取了5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高校对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音乐课的开设情况、课外活动中开展音乐活动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分析。调查中,共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回收792份,有效问卷790份,有效率98%;共发放教师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5%。
总体情况上看,尽管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念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事实上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上,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基本上在回答“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选项时,选择“重视”的总计13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而“不重视”选项则有340人,占调查高校生总数的43%;“不清楚”的学生有130人,占调查总数的17%。其中男生有不清楚的人数较多,这与男生的兴趣爱好有关,男生大都喜欢运动比较激烈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从总的统计情况看,对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选择中,“不重视”和“不清楚”的比例占调查总数的60%,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加强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高校音乐课的开设情况
学校教学计划列入音乐教学是开展音乐活动的重要保证。统计结果显示:总计有596人都认为学校“开展有”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76%;有164人认为学校“曾经开展有”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占调查总数的21%。他们认为学校曾经开展有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曾经在选修课程时,看见过选修课表有音乐教育。在以后的学习中,因为音乐选修课只在一定的年级开设,他们没有再看到音乐教育选修课,因此便认为学校曾经开展有音乐教学。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一些从事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师认为,即使学校开设音乐活动,也只能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学校对音乐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很多高校不是专业的音乐院校,除了开设有音乐院系的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开设音乐教育外,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只能采取选修的形式开展。目前很多非音乐专业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开展主要是选修的方式开展。
但是在对高校有关主管教育教学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是认可的,可是由于现在受学校师资力量限制,再加上缺乏应有的音乐场地,尽管也开设了音乐教育的选修课程,但现有的音乐教师不能满足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一方面很多学生因为教学人数限制不能参加音乐选修课学习,另一方面一些规定的音乐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了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在课外活动中开展音乐活动情况
目前在课外活动中,高校基本上都开展有涉及音乐活动的内容。尤其是在一些学校举办的“月末文化活动广场”、“素质教育活动周”、“周末舞会”以及一些文艺联欢活动等场合中,不管是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能看到大学生在表演。另外在一些学校还成立有大学生音乐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活动,主要是现代的交谊舞、街舞类。
从调查统计整体情况看,有755人都认为学校课外活动中开展有音乐活动,占调查总数的96%,也就是说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开展音乐活动是基本认可的,并且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但是也有35人选择学校“偶尔有”,仅占调查比例的4%。。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对于课外活动不够关心,没有刻意去参加课外的音乐活动,但有过参加音乐活动的经历。总体情况来看,作为音乐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尽管音乐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课外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参加音乐活动的。
从统计的情况来看,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满足了大学生不同的需要。调查中:有154人选择了“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选项,占调查总数的19%;有229人选择了“提高精神境界和身体素质”,占调查总数的29%;有212人选择了“训练了思维方式,培养了创造力”,占调查总数的27%;有182人选择了“激发了学习兴趣”,占调查总数的23%。这表明,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非常有必要。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素质教育理解的错位,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和地位。在高校开展音乐,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专门的音乐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力、音乐鉴赏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最终全面推进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宏健.音乐概论[M].文化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