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现行的教育方针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5 16:37: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行的教育方针

篇(1)

杨希文说,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在建设教育强省的进程中,我们着力抓教育改革创新、抓人才队伍、抓规范管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做好这些工作,离不开优秀的老师、优秀的校长,更离不开优秀的教育局长,这次培训是提升教育局长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杨希文指出,教育局长既令人羡慕又叫人头疼。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体制,县区是教育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教育局长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具体而复杂的,工作系统是多元而繁重的,在政治系统担任着政府管理者角色,在教育系统担任着教育领导者角色,在社会系统中担任着公共服务者角色。这种重叠多元的角色定位,在现实中有时会不一致,从而导致职业角色冲突、责任权力冲突、管理角色冲突、理想现实冲突。就如何看待教育局长的角色定位、教育局长怎样在多重困境中进行自我调适,杨希文指出,做好教育领导者是教育局长的天职,做好政府管理者是教育局的本份,承担社会服务是教育局长角色职能的放大,应理顺这些关系,审视、反思、提升自己的工作,把既让人羡慕又叫人头疼的教育局长干好。

杨希文深入阐述了“教育形势任务怎么看”的问题。他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看法”决定“干法”。市县教育局长应对教育所处的环境、形势和当前的任务了然于胸。他说,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尤为重要,发展教育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进而从国内国外、省内省外多个角度分析了我省教育当前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他指出,振兴教育是国家发展基本战略,我省教育事业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具有前景乐观的经济支撑,承载着非常高的社会期望,外部环境给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给予了教育发展足够动力,但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们抓理顺、抓提升,教育发展有4个特点: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教育基础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内涵发展迈出新的步伐,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总体来看,我省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教育改革发展上升势头明显,已经蕴积了建设教育强省的基本实力。在肯定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杨希文也指出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4个方面困难和问题:在发展环境方面,个别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在促进公平方面,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不高;在完善体系方面,职业教育成为新的薄弱环节;在条件保障方面,学前教育保教条件和保障水平需要提高。他说,总体来看,与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和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上好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建设教育强省必须真抓实干、克难攻坚。杨希文强调,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我省《实施意见》是全省教育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市县教育重点承担着4项任务:扎实办好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平等的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为幼儿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知识和能力储备;创新发展职业教育,让学生成为适应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篇(2)

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核心概念界定

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基础,在《辞海》的注释中,其本义是指“建筑物的根脚”,其比喻义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基础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一般是指中、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充分肯定和突出强调,说明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也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小学阶段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最重要阶段。中小学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大军的“双重任务”。从根本上说,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奠定基础,是为我们祖国繁荣富强、发达兴旺造就数以亿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基础。这个基础的好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三、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七条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的这段话,对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这就是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实现《纲要》的要求,实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在基础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育既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定性,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统一体。

四、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第一,使学生体力和智力同时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第二,使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可以获得充分、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使学生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导向是科学、合理的,可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却成为了应试教育的遮羞布,学生要成绩、家长要成绩、学校要成绩,逼着老师也不得不要成绩,成绩代表一切,分分学生的命根时代并没有真正终结。如果不彻底改变现行的应该教育体制,那五育并举并不可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改革课程设置,加快全人教育进程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课程表中设置的课是科学的,但是不排除有的学校阳奉阴违,使得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应设置文化课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劳动实践课。以文化基础课为重点,其他两种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四)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全人教育的实施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获取知识;不仅要“授业”,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五育并举有心动,更要有行动。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全人教育的实施。

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际能力。这是21世纪的需要,并不是对现行教育体制、教育方针的否定。同志曾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教育任重道远,要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使学生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坚持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个性、有热情、有尊严、有知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一期来,我校全体教师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以课程改革,校本教研为契机;以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为落脚点;以实施《教师目标管理责任制》《班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小学生一日常规》为重点。在上级部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通力协作下,加上本人的勤奋努力,做了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导处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成绩:

<一>、坚定不移的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校风校纪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没有全体老师的齐抓共管是不可能完成的。本学期开学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基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并坚定不移的实施,操作如下:1、教师目标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向全体教师征求意见,教师对现行的制度的任何一块提出的可行性意见,只要是合理的予以考虑,适当采纳。此举使我校的目标管理具备了群众基础。

2、学校行政会讨论。综合教师反馈意见,对现行的目标管理制度做了一些修正。修正后,召开全体教师会,学习讨论通过每一项细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让全体教师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实施者。3、构建评价机制。规则关键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此我校实施了系列评比检查制度。除了行政值日外。还安排了学生大队干部值日。坚持做好几项常规记录。如教师出勤登记,学生出勤登记,学生一日常规检查登记,校务日记等。通过系列检查评比,使学校各项常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督促全体教师开展自学和同伴互助式学习,每期要求做10篇的学习笔记,定期写学习心得。为我校校风校纪的优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教师都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可喜的发展态势,学生也能较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深受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全面、优质的教学质量是我校锲而不舍的追求。在此方面我们也有新举措。1、抓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向40分针要质量。2、抓学生的作业练习,做好知识的巩固一环。3、抓学生的培优补差,做好面向全体与因才施教的工作。4、分阶段及时检测,让教师时刻明了学生学情,有的放矢的做好复习补漏工作。5、严格期末检查评价,做好阶段总结评价及奖勤罚懒工作。对期末考试中成绩优异的科目任课教师实行重奖。6、开展教育教学先进评比表彰活动。教师的作业批改、教案按月评比,期末进行综合评比,优秀学生作业7科,优秀班主任2名,优秀任课教师2名,优秀班集体2个。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负责。

篇(4)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91-01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不良生活方式传播,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头号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1]。社区健康教育指的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活动[2]。以下是对社区2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5月,选取社区20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患者中男109例,女91例,患者年龄65-96岁,平均年龄80.5岁。患者中高血压49例,冠心病7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5例,脑溢血23例,脑栓塞12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分析:在对患者问诊和调查时,对患者进行评估,据了解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

1.2.2 社区健康教育内容:(1)疾病有关知识指导:向患者讲解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何防治,治疗过程中要遵照医嘱按时服用口服药,不得自己随意加服、减服、停服,如有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2)饮食指导:嘱咐患者要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因为钠盐的过度摄入会引起体内钠水潴留,从而导致体内细胞外液、总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也随着增加,而心脏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量增加,而血管的外周阻力不便,这样便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限制钠盐的摄入不但可以配合治疗心血管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食瘦肉、鱼类、豆类等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食肥肉、油脂、动物内脏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3)运动指导:向患者介绍运动可以增加肠蠕动,防止和治疗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运动还可以起到减肥、降低血糖的作用;鼓励患者进行一些运动量小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走等,运动要适度,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高血压老年患者要尽量避免晨间剧烈体育运动,防止血压骤升。(4)劝导患者戒烟、酒:向患者讲解吸烟、酗酒对心脑血管的影响,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的运动中枢兴奋,收缩小动脉,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酗酒会降低心肌收缩力,影响肝功能;戒烟戒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所以在劝导患者的同时也要家属的监督,保证患者持之以恒的坚持,才可以达到目的。(5)心理指导: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疾病,长期的治疗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导致患者抑郁、悲观、焦虑,所以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做自己喜欢的事,多向家人倾诉自己的心声,以缓解压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1.3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 结果

社区200例老年人心脑血管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变情况见表1。

表1 社区200例老年人心脑血管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变情况(n=200)

由表1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情绪波动、烟酒嗜好、高脂高盐饮食、缺少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干预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社区健康教育的方式:(1)可以将患者集中在一起,由护士(主要指社区护士)向其口头讲解,讲解过程中要鼓励护患互动(患者随意提问,由护士解答),以加深印象,并将具体内容制作成文字图册和光盘等,便于患者经常阅读和观看。(2)家庭随访的方式传播,社区护士定期的到患者家里了解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并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指导。(3)还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周刊等形式传播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避免实用医学术语,尽量将专业知识口语化,易于患者接受;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避免语言繁杂引起患者的反感;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差、听力下降,所以护士要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方法;护士要收集所有患者的主、客观材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变化、个体差异提供相对应的健康指导,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3]。

综上所述,老年人生活行为的形成是生活习惯长期积累和民族风俗的体现,与我们生存的环境、家庭、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4],所以要纠正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就必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向其宣传平衡膳食、适度活动等重要性,才可以真正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蓉,侯永兰,黄晓波,等.重庆市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 27(3):225

篇(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四法一纲要”为指针,以教学课标为依据,以新课程方案为准绳,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注重实际,培养创新精神”的思想;以为了一切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体育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基本出发点,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着眼点,深化教研教改,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我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二、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与德智美育相结合,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教材是遵循“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初中体育与健康理论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3、教材的构建和选编是以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改革精神,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综合功能。教材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身心两方面协调发展,充实反应了国内外体育与健康研究最新成果的内容,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生动活泼一发展,使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另外,新教材在注重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大量充实扩展了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教学内容。

四、基本情况分析: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深入领会有关精神,全面考查本校的实践,从实践出发,认真制订好各项计划。

2、坚持集体备课,并结合网络备课,使教研教改深入化,经常化,落到实处。

3、搞好课堂常规管理,重视入学教育,给学生上好第一堂课,切实搞好“形成”教育。

4、搞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娱乐体育活动。

篇(6)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地处郧丹公路的一侧,交通方便,掌握信息速度快。领导管理有方,上档次学校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是湖北省村级示范学校的定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随着学校的不断进步,来我校参观、交流、学习的领导及有关的社会人员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特别是思品教师,担负的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指路灯,引路人。我校正有一批教学过硬,思想端正,工作扎实,方法灵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我校共有学生五百多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居峪、前湾、槐树、肖沟、钟家河、雷家等。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去心。我校现有思品教师10名,教学班10个,相信经过这学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我校撑起另一片天空。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

4、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5、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6、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2、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统一。

篇(7)

近十年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主体构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明确进一步改革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特点

基础教育领域的办学体制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由谁来举办、谁来投资、谁来管理等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办学主体“一主多元”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普及性、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所以投资兴办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学校的举办被完全看成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由此形成了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的现象。”但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长期短缺是客观事实,只有改革办学体制以更多地吸纳社会资源,才能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办学主体,企业事业组织、派、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学术团体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为办学补充的“一主多元”的形势,“可以预见,多元化主体办学将出现一个新的”。

(二)办学形式“一主多元”

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构成不再是单一化的公立中小学,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公立公办、民办、公民合办(公转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在内的多种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并存的格局”。形成了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一主多元”的办学形式。

(三)办学经费多级财政分担

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合理分担的基础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机制。同时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金融入到基础教育办学中来。“对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印度和韩国等六国的义务教育办学体制考察看,无论在财政上采用集权制。还是分权制,凡是义务教育成功的国家。均采用‘基层地方政府为主,多级政府分担经费’的办学体制。”

(四)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伴随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投资人与办学者、管理者相分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对基础教育学校的直接管理转向通过立法、拨款等宏观调控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二、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在社会力量办学营利问题上的认识与实践有偏差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由此可见,社会力量办学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保护其办学的积极性,可以给予适当的合理回报。但在实践中部分民办学校还是打着兴办公益事业的幌子,行营利之实。

(二)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不够规范

在对民办学校的审批中,有的主管部门为了提高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比例或者其它目的,草草地批准本不符合条件的举办者,尤其是对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资产来源等方面的审查不够细致。给以后的非正常中止办学留下了隐患;还有一些主管部门可能在观念上没有转变过来,抑或是其它种种原因,对那些符合办学条件,本应批准设立的学校不予批准,痛失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办学的良机。

(三)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由于民办学校办学者的成分复杂,内部管理混乱及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在学校的实际运行中存有诸如乱收学费、乱发文凭、乱招生等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行为,同时由于较一般公立学校享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随意度大,对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有效地保障。

(四)对转制学校的审批和监管失范

公立学校转制是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实现公立学校形式多样化的积极探索。但现实中对转制学校的审批和监管失范。导致国有资产的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流失;“名校”的转制或变相转制,反而刺激了不正当的择校行为愈演愈烈。使刚刚起步的民办学校陷入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三、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严格教育法制,巩固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

“能够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教育一定应该是可供选择的教育。而可供选择的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多样化。”为此,要加强依法治教。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贯彻落实《教育法》、 《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保障基础教育在“一主多元”的办学格局中健康发展。

(二)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采取不同的教育投入政策和办学管理政策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普通高中教育在继续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应坚持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同时鼓励民间办学的方针。义务教育阶段,即小学和初中。更应坚持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强调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办好公办学校的责任。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即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和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可更放开些,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

(三)规范、引导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篇(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综合性大学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第二,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第三,不断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第五,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六,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应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综合性大学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深”——深厚的基础;“大”——大量的信息;“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新”——新的艺术视野;“宽”——拓宽的专业口径;“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1.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2.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综上所述,我课题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篇(9)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美德在物质文化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社会群体日益漠视了传统美德教育,随之而来的就是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这些道德沦丧的事件委实让人痛心,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校园自杀事件和青少年犯罪事件屡屡发生。这些事件无不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道德教育缺失有关,我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下的传统美德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精华集中体现了古圣先贤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这些文化珍品可归纳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最后浓缩成两个字---“道德”。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治国经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一贯遵循的原则,祖先教导我们要把做人的大原则和大规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无德的人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而我们现行的教育方针确恰恰是智育为先,忽视德育教学,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思想,几十年来,从社会导向到学校,然后到家庭。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只重视了教书,重视升学,而忽视了育人,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让人们逐渐沦丧了道德的底线,所以今天我们从孩子们身上越来越看不到仁爱了,社会也越来越暴露出诸多的不和谐因素,现在的孩子有学历没能力、有教育没教养;个子在长,体质在降;经济在长,素质在降。这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

《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道德的根本就在一个“孝”字。我们的老祖宗是非常有智慧的,我们看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文”就是在告诉我们先有孝后学文,才叫教,不孝不教,一个不孝父母的人,学的东西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人生五伦孝当先”的说法,传统美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孝”入手,以孝为根本,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这实质就是教育孩子感恩报恩的思想,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在他懂得孝道的同时,自然也就明白了“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道理,进而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成为一个心胸宽广,有仁爱大爱的有道德的人,一个人孝门打开了,万善之门就全开了。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藏中的瑰宝,《论语》《孝经》《道德经》《弟子规》等经典是中华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源泉,孔孟之学以“仁义”为根本,老庄之言以“道德”为宗旨,这些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的用来纠正青少年思想错误倾向,引导孩子正面发展,使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的传统美德教材。校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培育未来国家人才的摇篮。在学校开展传统道德教育。能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营造道德文化氛围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极力营造传统美德浓郁的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中华传统美德的温馨旋律中陶冶心灵。国家应把传统美德教育设计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安排适量的道德教育课程。如果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能够把这些经典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来学习和力行的话,那么今天这些让人头疼的德行教育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篇(10)

二、工作成绩:

<一>、坚定不移的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校风校纪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没有全体老师的齐抓共管是不可能完成的。本学期开学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基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并坚定不移的实施,操作如下:1、教师目标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向全体教师征求意见,教师对现行的制度的任何一块提出的可行性意见,只要是合理的予以考虑,适当采纳。此举使我校的目标管理具备了群众基础。

2、学校行政会讨论。综合教师反馈意见,对现行的目标管理制度做了一些修正。 修正后,召开全体教师会,学习讨论通过每一项细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让全体教师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实施者。 3、构建评价机制。规则关键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此我校实施了系列评比检查制度。除了行政值日外。还安排了学生大队干部值日。坚持做好几项常规记录。如教师出勤登记,学生出勤登记,学生一日常规检查登记,校务日记等。通过系列检查评比,使学校各项常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督促全体教师开展自学和同伴互助式学习,每期要求做10篇的学习笔记,定期写学习心得。为我校校风校纪的优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教师都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可喜的发展态势,学生也能较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深受家长的一致好评。

篇(11)

    1、现行基础教育的内容,根本是为了培养专家学者,而不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是“成龙”教育,而不是“成虫”教育,而大多数人是注定要“成虫”的。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现在提出素质教育总算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谓素质,它应该既包括审美和艺术的文化素质,又包括意志和毅力的心理素质;既包括理论素养又包括实践能力;既有做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养,还应有做一个特长人的个性素养;等等。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现行的教育内容,就不难发现我们培养的范围太狭窄了。它不仅把教育的内容设定在文化的小圈里,更重要的是把文化圈割在诸如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等几门小小的课程里。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的实用的教材设定应该体现两点原则:一是广,二是精。这就需要两套教材,第一套是泛指常识性的教育,第二套是针对个人特长,应当专而精。对于常识性课题不应做太高要求,及格就可以了;而对个人特长必须从小发现从小培养。

    一个人不可能这也行那也行,走上社会毕竟只需要一两种技能就可以了。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上大学才重视,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受了基础教育就要走上社会。所以基础知识教育是究竟为升学服务培养专家,还是为做老百姓服务,即是“成龙教育”还是“成虫教育”,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大问题。

    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内容由于是为升学、培养专家而设定的,促使教材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专业化,从而也就使基础教育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需要,这种恶性循环早已使我们的教材变成了教条。

    比如语文。由于过于提倡语法分析和文词夸张,要么对文章肢体分解,要么牵强附会,流于形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实用。其实,在社会上,一个会说话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最近报上不是说着名作家王蒙做语文高考标准试卷,最高只得了60分。这正好说明了打乒乓球的世界冠军,看不懂大学教授写打乒乓球的教材这样浅显的道理。

    再比如数学。初等数学内容还比较实用,一到中学,数学就远离生活和生产而走上科研之路。试想,除了科研与专业技术人员之外,我们的正负数概念、方程概念、函数概念、几何概念,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商人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

    再比如英语。虽然它是搞科研、外交的基础,但它有必要向全国人民实行普及教育吗?现在的问题是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究竟与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两样?关键是我们花费了太多的代价去学,走上社会后又有多大作用,这难道不是浪费吗?如果让中国人都懂得英语,那还何须国语教育呢?众所周知的现实是我们一边普及英语教育,一边在电脑软件的开发上却要尽量汉化,难道这不是绝妙的讽刺?

    再比如其它课。如物理的热胀冷缩,力的反作用,杠杆原理,电的绝缘材料,这些知识应当给人们以常识教育。但力的数量、方向,电的流量、强度,磁的力量、方向,这些内容显然不应当让普及教育的学生全部掌握。总之,现代科学文化、人文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重在常识性和了解性,而不应专业化和科研化。当然,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地培养他们升入高一级学府,而对于现在不愿学习的后进生,我们应发掘他们的特长来培养他们。

    要知道大多数人必定要成为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社会不仅需要一部分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者;而社会更需要普通的大批的高素质的工人和农民。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是“成虫”教育,如果有的“虫子”要变成“龙”,我们的高等教育在等着他。基础教育应该转变方向,面向普通民众,而不是面向专家,面向升学。这一点应当从转变教学内容开始,科学地、全面地、发展地设置教学课程,使基础教育由“成龙”教育走向“成虫”教育。

    2.现代学校教育方式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高分低能现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