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化转型进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
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
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
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
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
“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
(1)“互联网+期刊平台” 的形式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
(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
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
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
(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
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
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三、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索实践
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相比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我们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已经初具规模。比如美国赫斯特集团、康泰纳仕集团、阿歇特集团等世界传媒巨头及其下属的《好管家》《纽约客》《名利场》等杂志,已经“冒险一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什么我国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笔者认为,我国期刊社可以通过研究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经典案例,获得一些启示,找到适合自身的新的发展模式。
1.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
HDS(日立数据系统)或许是合适的候选者之一?但仅仅是存储,似乎又满足不了HDS今天的胃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和软件定义为核心的崭新的IT时代到来之前,HDS早就开始了新的布局谋篇。从存储应用到云计算,再到今日盛行的物联网(IoT),无论前台的应用如何变化,HDS作为后台的基础架构提供商的位置一直是稳固的,而且做到了随需应变。记者于10月27日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16日立社会化创新论坛(Hitachi Social Innovation Forum 2016),对HDS逐步转型为IoT基础架构提供商印象颇深。
与其说是成功转型
不如说是回归本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HDS一直是高端存储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全球高端存储俱乐部的少数几个玩家之一。HDS在高端存储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存储虚拟化,以及存储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技术等方面的成就,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
不可否认,存储依旧是HDS的看家本领,而且也是HDS向数据中心整体基础架构供应商不断扩展的基石。从存储到融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于一体的统一计算平台UCP,再到云基础架构,HDS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以HDS提出“三朵云”――基础架构云、内容云和信息云为分水岭,HDS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开始转型为云基础架构提供商。HDS横跨基础架构、内容和信息三个层面的战略为企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从解决方案层面看,HDS可以为所有数据提供单一的虚拟化平台,并拥有从底层动态基础架构到更加流畅的内容管理再到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用户将大数据转化为信息和洞察力,从而走上信息创新之路。
直到这时,HDS才真实还原了它名字的本义――日立数据系统(Hitachi Data System),HDS不是一家单纯的存储硬件提供商,而是一家数据公司。从数据的存储、管理到分析,HDS可以提供一条龙的数据服务。与其说HDS是成功转型,不如说它是成功地回归了本质。
数据战略有四大主柱
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的大潮已经席卷了全球。现在,无论是中国的创业企业,还是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在大会小会上言必提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成了每个企业的必答题。以本次日立社会化创新论坛为例,大会的主论坛是由可爱的机器人EMIEW 3作为开场嘉宾,引出了接下来的主题演讲;在展示区,记者真实感受到数字化引发的制造、交通、能源、医疗、社会公共安全等众多领域的变革,数字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榱似拦栏髌笠凳字化转型的成熟度和进展,IDC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阶段的数字化转型评估成熟度模型,按企业数字化的成熟度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随机型、机会型、可重复型、管理型和优化型。IDC的报告显示,45.4%的亚太地区企业目前处于随机阶段,还是数字化的入门者,需要建设最基本的数字化能力,并系统性地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而许多美国的企业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
《福布斯》杂志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当前大多数的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早期阶段。不过从亚太地区的情况看,《福布斯》的调查结果显然更乐观:42%的亚太地区企业认为,它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处于高级或领先的阶段。
“如今,亚太地区的互联网用户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亚太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数字化创新的重点。”HDS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经理马克・阿尔伯特(Mark Ablett)如是说,“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60%的亚太地区1000强企业会把数字化作为核心战略。Gartner的数据则显示,未来5年内,全球一半的企业会数字化。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最经典的一句台词,现在用来描述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时的心情最合适不过。在面对新的挑战时,企业可能要具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气魄和胆识,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现在,已经有个别走在数字化转型前列的企业尝到了甜头,银行就是其中的代表。IDC的调查显示,澳大利亚、中国、印度的一些知名银行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一站式的信息管理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洞察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满足合规性的需求。其中,中国的一家顶级银行通过实施高级的数据保护和容灾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风险,确保业务的连续性。而这些技术正是HDS的强项。
2015年初,HDS首次提出“社会化创新”的战略。这又是HDS转型旅程中的重要一站。从那时开始,HDS确立了向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HDS先后成立了针对医疗、电信等垂直领域的业务部门,同时开放HDS的应用堆栈和软件堆栈,方便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在HDS的基础架构平台上开发和灵活扩展。与此同时,HDS还通过收购Pentaho、oXya等公司,将其技术与自身的基础架构平台进行整合,更好地将运营技术(OT)与信息技术(IT)融为一身,从大数据和物联网中充分挖掘价值,在创新业务模式的同时,也帮助客户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只有采用正确的数据策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马克・阿尔伯特表示,“建立正确的数据策略,必须做好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移动、数据分析四件事。”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以及数据类型的多样化,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IoT数据等,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数据的抽象化、自动化和编排,提高数据的访问性能,同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数据治理的核心是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用户始终掌握对数据的控制权。数据的移动指的是可以从任何应用中收集数据,并将数据应用于任何场景,不管是本地还是云中。只有实现数据的集成与虚拟化,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而数据分析是实现深刻洞察的前提。一句话,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移动、数据分析是企业数据战略的四大支柱。
“软件定义、融合、闪存,以及自动化是实现IT即服务的根本保证,再加上开源、容器技术、微服务、DevOps等技术创新,就可以实现更灵活的应用开发。我们正是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向企业云平台的转移,既能满足企业用户对服务水平的要求,又可以确保对数据的掌控,保证安全性。”马克・阿尔伯特告诉记者。
IoT是终极目标
在本次社会化创新论坛上,提及最多的词就是IoT。IoT的核心其实就是两方面:一是数据,二是连接。IoT除了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传感器,以及无所不在的网络连接以外,最核心的还是数据。而这些数据最终的归处就是存储。从这个角度说,HDS占据了有利地位,它为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利用提供了安全、可靠,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基础架构。
HDS有魄力也有能力成为IoT基础架构供应商。
今年,日立推出了物联网平台LUMADA,而HDS大数据平台Pentaho正是LUMADA的核心之一,它进一步增强了LUMADA的整合、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Pentaho目前已经规模应用于金融、流通、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在全球有上千个用户。举例来说,货运行业利用Pentaho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可以提高装货和运输的效率,为货运行业的客户每年节省数十万至数百万美元的成本。
正是Pentaho的出现照亮了HDS的大数据征程。HDS官方数据显示,目前,HDS在大数据分析基础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大数据的关键技术领域,比如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并行分布式系统、数据防篡改保护等。
数字经济释义
数字经济就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所以,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
数字经济在中国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18.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对于中国来说,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民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数字,反映着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效应。“双11”购物节再创全球在线交易新纪录、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形形的O2O等无不显示出,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更是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点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体性突破是构建现代技术产业体系、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先进的信息生产力将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数字经济阶段演进。
按照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到2020年,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以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7万亿元;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数字红利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能力的提供,对运营商的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高速扁平、融合业务、降低成本、灵巧易运营。虚拟化、云计算、软件定义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技术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运营商、大型企业还是华为这样的供应商,整个传统的网络产业链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又不得不为。来自谷歌、亚马逊甚至是国内的BAT互联网巨头,在某种程度上占领了先机。
为此,华为下决心全面重构自己已经那么成功的架构,走向全面云化。在全面云化的进程中,徐直军提出华为仍旧致力于成为“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用2-3年的时间,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云化,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而全面云化,并不意味着华为仅仅要把硬件资源集中起来就完成了重构,而是将研发、产品设计、操作系统、支撑体系等一揽子的再造。此外,华为还不得不改变端到端的思维,变得更加开放。
从Single战略到全面云化
“ALL IP时代华为提出了Single战略,有效支撑了运营商客户的发展。如今,面对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华为倡导‘全面云化’,打造高效网络和敏捷竞争力。”徐直军表示:“如果说在2015年分析师大会上,我们提出的ROADS体验模型,定义了什么叫好的用户体验,那么今年的全面云化战略,就是要解决如何实现ROADS体验。ROADS体验需要业务、网络、运营系统来共同支持才能实现。受最终用户体验提升的需求驱动,华为公司积极倡导全面云化战略,推动网络升级,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满足最终用户需求来帮助客户成功。”
华为判断,未来整体网络将彻底转型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架构,所有的网络功能和业务应用都运行在云数据中心上。
相应的,华为“全面云化”战略的核心是从设备、网络、业务、运营四个方面全面升级基础网络,带来硬件资源池化、软件架构全分布化、全自动化的系统优势。
为此,华为将重点投资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数据中心交换的硬件设施,以及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大数据平台FusionInsight和分布式PaaS平台FusionStage,通过统一开放的架构,满足客户公有云、私有云、行业云、混合云等不同场景的业务转型需求。
关于设备云化,徐直军强调:“NFV实现了ICT网络设备硬件的标准化和虚拟化,但在软件架构、运营模式上,还是沿袭传统方式。如果能够在虚拟化的积累和成果上再向前一步,用云化的理念,把网络软件变成‘全分布式化、全自动化’,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设备云化(NFC)”。华为致力于把云化技术引入和延伸到基础网络的各个领域。
徐直军说,我们既然要转型,首先就要有目标。
去年,华为结合互联网业务体验,提出了对ICT服务的服务目标即ROADS: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服务自助(DIY)和社交化(Social),力求以此为牵引,使能客户实现能力提升。
在这个目标牵引下,华为面向三大客户群,提出了对应的发展策略。
对运营商客户,就是以ROADS体验为目标,整网统筹协调,全面实现云化。包括打造基于云的IoT、视频和云服务业务平台,抓住新业务机会窗;推动运营系统云化,帮助运营商构建敏捷竞争力;借助SDN和NFC,加快基础网络和IT基础设施的云化,提升自动化和弹性伸缩能力。
对企业客户,充分利用云计算、SDN、大数据,帮助企业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数字化升级。具体而言,首先要牵引企业IT系统向云架构迁移,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效率提升。其次是加快企业网络走向SDN,通过统一的SDN控制器打通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实现全程敏捷;最后是聚焦大数据平台,使能企业智能化。
对消费者业务,品牌、质量、体验、生态是消费者业务健康成长的核心。华为后续会加大全球服务体系和核心服务能力的构筑,把用户服务打造为终端独特的竞争优势。最后,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打造则是华为未来的投入和发展方向。通过生态联盟汇聚业界最优秀的资源,保障终端用户的极致体验。
全联接世界
全面云化,是为了实现华为两年前提出的”全联接世界”愿景。
今年的大会围绕“加速数字化转型、共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主题,全面阐述了华为在全联接世界进程中的公司战略。
“全球数字化进程正在加速,在垂直行业、公共服务、个人生活等领域正全方位提升社会效率和个人体验,根据2016年全球联接指数(GCI)研究发现,过去一年全球联接水平上升了5%。”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表示,“我们可以在增强联接能力、使能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联接体验、拓展全场景接入等方面,共同努力加速这一进程。”
徐文伟表示,未来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做VR,但做网络传输的公司却只有几个,这是所有行业的机遇,挑战部分我们来解决。千亿美元级的视频产业,未来也必将发展成万亿元空间。谁抓住了新的机遇,谁就掌握了新的生产力。
这一切与全联接世界的愿景息息相关。
全联接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2014年开始华为每年全球联接指数(GCI)。2015年华为GCI研究发现,全球联接水平相比去年提升5%,意味着从联接供给、需求到体验的全面提升。
在肯尼亚,华为提供了城市安全方案,犯罪率下降了46%。对消费者来说,联接意味着更好的体验。
GCI2016年选取了50多个国家进行研究。在国家层面,GCI研究发现,联接发展分起步、加速、领先三个阶段,35分是重要拐点。起步阶段的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和协同规划,实现供给、需求、体验三者的均衡,抓住机遇,尽快跨越35分。
“没有千层底的鞋,走不了万里路。我们要聚焦战略机会点,厚积薄发,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徐文伟说。
朝日新闻社是日本也是世界大型报业集团之一,《朝同新闻》的晨报日发行量为800万份,发行量排名世界第二,超过《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每日邮报》《泰晤士报》和《卫报》的总和。其竞争对手《读卖新闻》的晨报日发行量约为1000万份,排名世界第一。日本报业在全球报业不景气的今天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发行量,与其特有的送报上门的发行体系密切相关,对广告相对较低的依赖程度也使其撑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朝日新闻社亦进行了积极的数字化转型,通过付费墙等方式寻求传统大报在大传媒时代的生存之道。
报业转型的未来之路
崔保国:十年前我曾经来贵报社访问过,当时见到了您的前任箱岛社长。那时候,我们就谈到过报业的转型问题,此后,我也做过很多对报业转型的研究。现在朝日新闻在报业转型和数字化方面怎么样了?有什么新举措?
木村伊量:箱岛社长是我前任的前任了,那时的报业和今天报业面临的局面真正是今非昔比。现在是高度数字化时代,是智能手机媒体时代,我现在也每天在摆弄手机哦(他拿着手机比划着)。手机这个东西可能真会带来一个不再需要“纸”的时代。
目前情况下,社会还是需要报纸的,因为,报纸的读者还存在,数字媒体虽然已经做得不错了,报纸的数字化转型还谈不上成功。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还有日本的《日本经济新闻》在数字化方面做得更好一些,采用了付费的方式也获得了不少的用户。但目前来看只是限于财经类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好一些。财经信息是有刚性需求的,信息本身就能赚钱,就会有人出钱买信息,我们这种综合性媒体要实现收费就难度大得多。这里很重要的是数字媒体产品的组合方式,数字媒体产品需要重新打造和包装。要考虑用户消费者新的需求,要选择全媒体的渠道,有门户网站的、社交媒体的、垂直网站的、手机版的、平板电脑版的、数据库的等等。
朝日新闻社在1995年设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2009年开始面向手机网站提供新闻,2011年创刊电子版,截至2013年3月朝日新闻的免费会员达到100万,付费会员达到10万。同时《朝日新闻》也积极地使用着社会化媒体。在20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中,我们的记者利用推特消息,也利用推特收集消息,再通过专业判断将有用信息出去,这场灾难让我们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与以往大不同的媒体环境,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全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职业记者的专业性。《朝日新闻》目前有超过200个官方推特账号,其中包括不同地区分社、记者站的宫方账号,也包括约90个擅长不同领域的专业记者的官方账号。2010年我们还创办了一个叫做《新鲜日本》的中文版电子杂志,以旅行、文化、流行等为中心,将《朝日新闻》的报道翻译成中文,通过iPad的app和电子书店等方式,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为中国民众提供一个更好地了解同本的窗口。
崔保国:报纸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报纸的数字化转型一直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数字业务的经营规模一直无法突破瓶颈,这是世界范围内的传媒经营难题。中国的报纸和报社也对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很多积极尝试,就像您参观过的人民网是中国报纸中数字化转型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但是报纸办的数字媒体在关键的赢利模式上和规模化经营上却进展缓慢。也许数字化媒体并不是报纸转型的唯一出路。
木村伊量:日本报业的数字化盈利能力还很不理想,商业模式也不够清晰。报纸数字化进程虽然很慢,但不做是不可以的。在这方面《朝日新闻》也在不停地进行各种尝试。(目前《朝日新闻》的订阅用户只需要每月多付不到四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同时享受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除了可以更便利地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纸质版的全部内容外,还会提供更加丰富、清晰的图片或视频报道,以及专门面向电子版所提供的报道,亦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制作一份内容由朝日新闻提供的、属于自己my报纸。)为能够更好地应对科技进步对报业以及新闻报道的影响,《朝日新闻》还在2013年6月建立了媒体实验室,希望可以借此突破传统报人的思维定势,为报业提供一个可以不探索和创新的场所。
报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朝日新闻》除了很早就开始办朝日新闻网站,在手机报、平板电脑版方面也进行了全媒体的尝试。目前最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和最下力气抓的新业务是《赫芬顿邮报日本版》。《赫芬顿邮报》是美国的阿丽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lington)在2005年创办博客新闻网站,短短五六年时间,其访问量就超过了《纽约时报》网站,并实现了3coold美元的盈利。目前《赫芬顿邮报》已经扩张至英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在每—个国家都与当地最有影响的媒体联合经营该地区的《赫芬顿邮报》。《朝日新闻》抓住这个机会与其进行了合作。
崔保国:《赫芬顿邮报》是具有全新的新闻理念的新媒体,是一个创新型的媒体形态,集合了新闻内容、网站及博客等多种形态为一体。在社会化媒体流行的时代,读者不再是消极的“受众”,而成为参与新闻的重要环节,这种参与不仅仅包括“用户生产内容”,更重要的是用户对新闻的选择、评论和传播分享行为。据说美国的《赫芬顿邮报》网站拥有3000多名博客作者。用户是网站评论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网站内容的分享者与传播者。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希拉里等政界首脑都有《赫芬顿邮报》的主页。我对你们办的日本《赫芬顿邮报》有很多期待,希望你们能探索出一条报业转型的新路来。
另外,我们对报业的未来很关注,您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未来的报业会是什么样呢?比如,2020年左右媒体会是什么样子呢?
木村伊量:我想首先是报纸到那时还会存在,还应该像现在的报纸一样存在着。但是,报业规模会大大地收缩。无论媒体的技术形态发生多大的变化,报纸在社会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还不会改变的。未来并不可怕,未来的社会无论怎样变,总是需要信息服务的,内容为王是不会变的。
崔保国:您的判断给报业注入了信心。现代报业除了与时俱进还需要有一种信念和坚守。纸媒的市场还存在,我们自己要珍惜,一方面坚守越来越收缩的市场,一方面还要去培育市场,引导年轻人看报纸,否则将来就真的没有市场了。今天的传媒界令人困惑的不仅仅是报纸,连风光一时的门户网站和众多PC互联网媒体也进入了困惑期。拯救报业的最好办法就是好好热爱报业,想办法留住报业。报纸的重要价值在于整理和加工信息的专业性和媒体的操守与信念。只要坚信报业对社会是有意义的,并让报纸真正对社会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就能够留住报业。
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崔保国:最近的中日关系由于问题闹得越来越紧张,令人担忧。比如在冲突问题的报道上,中国媒体、日本媒体、以及其他国家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会出现差异很大的立场和观点,中国和日本作为该事件的当事国,在各自报道中无一不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家立场,受众所能获取的信息几乎都来自于媒体,媒体不同立场的报道会对受众的认知产生完全不同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下,特别是在扑朔迷离的国际关系中,媒体的报道如何保持它的公共断口客观性?
木村伊量:办报纸会受到各种各样社会力量的影响,至少是三种压力是非常明显的:来自政府的和宪法的压力;来自商业利益集团的压力;来自消费者的压力。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捍卫新闻报道的独立和自由。任何压力也不能动摇我们的新闻理念和办报原则。比如,我们的一些报道遭到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狂威胁,甚至有时有生命危险。比如我们批评参拜靖国神社的报道也受到一些政治家的指责,当时我们仍然要坚持我们的报道。
[DOI]10.13939/ki.zgsc.2015.02.068
1 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出版被公认为21世纪出版业的发展方向。近十年来,在技术推动和新媒体企业的带动下,我国的数字出版取得了快速的进展,成为整个出版产业中最具增长力的领域。2013年7月8―10日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召开,会上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总产出达到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增长40.47%。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数字出版产值实现了从千亿元向2000亿元的迈进。其中,互联网广告、手机出版与网络游戏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书和数字报纸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增长幅度均超过30%以上。其中,电子图书(Ebook)的收入规模为31亿元,是2011―2012年度7亿元的4.43倍,呈快速增长态势。
在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出版的数字化程度较高。在基础教育领域,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推出了教学资源库、在线学习平台、辅助教学系统等多种数字化教学产品。相对于国际大型教育出版集团,国内教育数字出版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国内也有不少教育出版单位积极致力于搭建自己主导型的数字出版资源集成平台。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平台的建设,目前建成的平台有:网络出版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和移动出版平台。高教社、人教社、外研社等一些大的出版单位也都建成了较成体系的教育资源平台。其中,人教社的数字资源建设起步较早,已初具规模,包括微课程、课程教材资源、教学辅导资源以及教学拓展资源等。
2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2.1 业务形态――内容资源匮乏
从业务形态上理解,无论是前面哪种形式的出版模式,数字化出版的核心业务资源都是内容。“内容为王”是出版行业的金科玉律。按常理说,教育出版在长期的生产中,应当具备了积累大量内容资源的优势。但现实情况是,教育类图书出版市场需求大,利润丰厚,市场竞争不充分且门槛低,内容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使得教育类出版海量信息中可用于数字化的有效内容资源贫乏,缺乏特色和竞争优势。这些都最终削弱了出版单位对内容资源的掌控能力。除了“量”的压力以外,“质”的束缚也十分明显。数字出版对知识内容的丰富程度、实用性、可操作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纸质图书内容更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梳理,大多局限于考试要求的范围和程度的练习,单纯讲题做题的内容注定直接把纸质转化为数字出版意义不大,而且内容展示的丰富性大打折扣。
2.2 实现渠道――形式单一
从实现渠道上理解,目前不少教育出版单位已做到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的同步出版,逐渐规范排版公司提交的电子文档格式并存储了大量的ceb等格式的电子书,或制作成了光盘。这种以光盘、电子书等形态为主的数字化大多仍是对原书内容的简单重复。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有待对教育资源进行大规模更深入的转型工作,包括标准化整理、系统化存储等,这就要求出版单位进一步扩大其数字化外延和功能。但越来越多的教育出版单位在发行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面临更沉重的生存压力,同时,深度的数字化开发前景不明朗,使出版单位不愿花费更多资金探索数字化之路,因此,数字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简单地制作配套教材教辅电子书和附赠光盘这一初级阶段。
2.3 过程支持――复合型人才紧缺
数字出版的特性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出版和编辑流程,也要懂得技术研发、营销发行、管理、数字产品设计、版权引入、网络编辑、美术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传统出版单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出版和编辑的流程,大多数编辑为内容编辑,对数字化了解较少。当前,虽然很多出版单位已设立数字出版部门,但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人员,缺乏编辑、出版理论知识,无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中涉及数字出版专业的少之又少,而且师资力量不足,在资源配置、教学模式与理念、数字出版教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2.4 整体框架――行业产业链断裂
数字出版的行业产业链是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我国目前数字出版产业链仍存在不少问题。教育出版单位作为上游内容提供商,大多数由于对盈利和产业链分配现状不满意,对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热情不高,内容提供商的参与力度不够以及能力有限,导致数字出版上游的内容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数字内容制作能力。而中游的企业由于缺乏优质内容无法充分挖掘数字出版的最大价值,同时下游分销渠道过于单一,终端厂商与运营商一心要做全垄断产业链的思维,导致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这些都给我国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3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新探索
3.1 “内容为王”――积极开发优质的内容资源
数字出版,短期看技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内容在所有出版形式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内容提供商是产业链的源头,内容的丰富性对于产业链的整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专家多次强调:“教育是特殊的,教育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低学段也不同于高学段。相信每一个教育出版单位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都积累了专业领域的优质的内容资源,如果能把专业领域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并牢牢坚守和扩大这些内容优势,与数字技术商相互联合,优势互补,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整体和部分,整合营销,立体式满足阅读和读者需求,也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
3.2 “人才计划”――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任何一项生产过程中,人是最为关键和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数字出版的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靠培养,另一方面要靠引进,同时还要建立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的考核录用机制。优良的考核录用机制既加大了激励竞争机制的建设步伐,也有利于强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数字出版复合式人才的培养要达到两个层次的能力结构要求:一是知识结构,二是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包括教育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储量;中级层次的知识包括编辑、出版的流程、媒体经营管理、数字出版技术、版权法律等多方面知识;高级知识层次即了解数字出版产业前沿知识。能力结构则包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较好的审美能力等。
美国在培养出版人才方面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美国的出版单位为员工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采取措施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和参加继续学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都设有专门培养出版人才的专业和培训出版业务的机构。纽约佩斯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出版中心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出版人才培训体系和浓厚的出版研究学术氛围,每年向美国输出大批数字出版人才,世界各地的年轻学子和出版人才也纷纷来到这些高校深造,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3.3 “合作至上”――完善和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
传统出版单位拥有居于出版核心地位的内容资源,但因缺少技术,在数字化转型中却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与技术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的利润也相对较少。要改变在数字出版中的被动地位,传统出版单位就必须习惯从自我主导产业链模式转变到集成合作的运营模式。目前,从国外的电子书、数字报纸出版发展来看,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数字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产业链,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使得产业链上各方都能发挥和获得应有的价值。传统出版单位可以借助技术提供商的技术和平台,发挥自身的内容编辑优势。技术服务提供商通过不断开创新的技术,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互动。终端厂商要不断开发新的设备,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终端,读者在体验数字出版产品时,不仅可以享受丰富的内容资源,还可以享受个性化的服务和附加价值。我们的数字出版企业必须通力合作,形成联合体,群策群力,从内容、渠道、产品、人才、资本、技术等角度探索横向、纵向以及网状一体化整合的可能性,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使得产业链上各方都能发挥和获得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尚莹莹.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2]胡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3]郝振竹,魏玉山,张立.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4]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李倩.数字出版时代欧美出版企业成功经验与启示[J].中国出版,2013(8).
随着信息时代与数字化潮流的兴起,新媒体依托全新的技术创设了更经济快捷的传播手段,其中以网络、手机的发展最具代表性。新媒体是高科技技术、媒体内容和通讯传输的结合,其特点集中表现为传播速度快、信息高度聚合、有效覆盖率高、时效性和互动参与性强等。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日益改变:从读刊转变为读“库”,由原来的纸质刊转向为数据库下载。数据库信息容量大,为读者量身定制智能化检索,方便快捷,数据库及时更新可以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加的需求。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期刊的冲击是巨大的。学术期刊的地位随之发生改变。传统期刊以纸质印刷为基础,提供信息显然是十分有限,且受制于经济因素,期刊的印刷数量和传播范围都在有限范围之内,这些都难以与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率相比。数字化的发展对于学术期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传播迅速、无障碍,人们可以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2)大量学术信息高度聚合,读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准确、快捷收索到相关信息;(3)加快编辑出版流程,使得作者的研究内容被及时发表,对于作者和期刊是一个双赢的局面;(4)新旧时代的交替,形成更为开放的公共学术平台,下游传播反逼上游学术期刊。在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清晰的学科和问题边界,形成更加灵活多样的组合形式[1]。在压力之下,一些学术期刊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对传统出版流程和模式全方位革新,开始踏上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然而,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也不是水到渠成的,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就学术期刊而言,在传统出版中,学术期刊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要求严谨,注重栏目策划和学术前沿报道,具有权威性高、可信度高、有深度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对深度信息和真实准确信息的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期刊的数据库建设与使用过程慢慢显现出一些局限和缺陷。首先,期刊出版单位由于受到技术手段、人才资源、发展思路、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限制[2],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意识还比较滞后。一些学术期刊以纸质内容为依托,借助数字化的传播平台,但是整个过程还有待进一步协调。“库”的内容仍然依赖于聚集在传统的学术期刊领域编辑和专业人士,仅仅停留在把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千刊一面”变成了数字出版的“千网一面”,缺乏对网上信息的管理与更新,终究只是在纸质版的基础上发行的网络版,并无实质性进展。其次,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技术支撑不力,传统管理体制面临发展瓶颈,另外行业标准滞后,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再次,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等系列流程和模式变化,期刊评价标准变化,许多编辑不能及时适应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一、综合性出版单位转型成为电子图书产品提供商
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抓住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市场机遇,一些大型出版商加快了从提供传统阅读服务向数字阅读服务的转化步伐,开始加大对电子图书等数字内容的开发力度,积极涉足电子书业务。
在数字出版转型的产业链中,作为上游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出版单位,开始向内容服务商转型,不再局限于做内容提供商。他们抓住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市场机遇,从提供传统阅读服务向数字阅读服务转化。最典型的当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5月,全球第一款由传统出版机构自主研发和设计的移动终端阅读器“辞海电纸悦读器”,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款阅读器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品,内置《辞海》、泱泱巨著《中华文化通志》十典百志101卷,拥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27家图书编辑出版机构的图书资源,44种期刊,5种报纸的电子版,以及众多华文出版集团正版图书资源共享,更可在线写作、发表、出版。同时,阅读器“辞海”还是全球第一本真正实现用手指直接触屏翻页、书写的电子阅读器。
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中,部分出版商已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如集中了上海地区所有传统优秀出版企业和人才的我国第一家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基地――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立短短几年间就聚集了盛大集团(包括盛大文学、盛大游戏等)、上海方正、中文在线、聚力传媒、世纪创荣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和其他中小数字出版企业300多家,基本形成网络文学、互动教育、网络游戏、艺术典藏、手机出版等特色产业聚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30亿元,成为我国数字出版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聚集区域之一。
二、传统出版商转型成为手机阅读服务商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的迅速普及,手机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手段。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统计,在38.6%接触过数字阅读的人群中,有27.6%的人进行手机阅读,每天阅读时长40分钟,比2010年增幅20%。现今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手机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为数字技术提供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底,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比台式电脑网民用户多出800万户,手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10亿手机用户中,手机阅读用户近2亿。庞大的手机网民用户群,多样化的阅读终端选择,使得移动阅读持续升温。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自2010年5月开办以来,每月的访问用户超过5000万,月信息费收入突破1亿元。截止2011年6月,中国移动已与130多家传统出版企业在内的内容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推出正版数字图书超过23万册,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的书达到1140本,其中收入最高的一本图书仅一年多时间销售额就超过了2800万元。
面对手机出版这块炙热的蛋糕,一些受到数字浪潮冲击的传统出版机构如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新华出版社等,也相继涉足手机出版领域,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手机阅读基地平台合作,进行跨媒体出版经营转型,利用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推动双方共赢。以张正隆新作《雪冷血热》为例,长江文艺出版社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联合首发该书时,手机阅读基地为此专门策划“读书”彩信周刊,特别推荐该书,1000万移动阅读用户被覆盖,每天到手机阅读活动专区访问或留言的用户达数千人。在销售该书的纸质版本时,书中赠送的手机阅读点播方式书签,可让读者体验在碎片化的生活间隙里不间断阅读的多样化阅读方式。正是这种互动效应与规模效应,创造了该书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共推共赢的新模式。
三、部分厂商拓展为平台提供商
一些国内实力较强的技术提供商、发行中盘等单位从2008年开始已经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开始采用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大相关领域的跨系统、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力度,打通产业链,进一步强化其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0年4月,新华传媒、解放日报集团与易狄欧公司联手,共同注资成立全新的新电子书品牌“亦墨”。新公司以手持移动阅读器终端为切入点,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数字出版内容,在传统业务之上搭建全新的数字出版发行平台,从而打造完整的阅读器产业链。其中,易狄欧主要负责提供阅读终端产品,新华传媒提供旗下新华书店的渠道资源和内容资源。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一是提供旗下多家报纸的内容资源,另外,解放报业作为传媒集团也将在宣传推广上为新公司提供帮助。成立伊始,新公司就与全国100家出版社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他如北京报刊发行局、四川文轩、深圳书城、安徽书城也已纷纷进入该领域,搭建数字内容分发平台,开始了数字产品销售业务。
四、音像电子出版企业转型为全媒体内容服务商
数字出版业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媒体出版,这对传统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部分音像出版商已从原有的音像制品为主的光盘出版方式,迅速向以视频教学、网络课程、课件等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在线内容服务方转化,以期在数字化领域中抢占市场份额。
2012年4月7日,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更名为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宣告以“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链”为经营方向,以手机出版、网络出版和应用出版为三大主攻方向,立足多媒体教育,实施立体化出版,跨媒体、多元化经营,从而成为我国首家主动战略转型至新媒体出版领域的音像电子类出版机构。同年10月,时代新媒体社与安徽电信共同组建的iTV“健康频道”上线。该平台由时代新媒体社自主搭建,通过互动点播向观众传播各类主流、实用、原创的健康养生节目。健康频道的上线,意味着该社已从传统内容提供商转型为内容服务商。在转型过程中,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紧扣“像”和“音”的出版优势,求变读屏时代,涉足的手机出版业务收益稳定,其中一块就是彩铃业务。作为全国首个在移动运营商平台上线的中国戏曲数字音乐平台,他们用新媒体传播极具安徽地方特色的黄梅戏,使传统文化通过新的出口进入到大众视野。
五、教材出版商转型为教学服务提供商
在数字化转型中,传统教材出版商改变原有的纸质教材销售模式,在提供教材的同时,提供互动、全媒体的综合教学服务,配套发展教学网站、电子教案、音视频等数字出版物,这不仅有效支撑了教材发展,还降低了成本,拓展了市场。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人教学习网”于2010年6月开始正式上线运营,该网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拓展了个性化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突破了时空限制,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目前,许多学生和家长通过该平台进行与学校教学同步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学校老师也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这种产品、服务领先的战略,不断增强用户体验,培育巨大用户群的消费偏好,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六、传统出版企业积极参与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等电子文化新兴出版发行业态
从“跟”着走到“创”着走
“一样的《读者》,不一样的阅读。”这是“读者电纸书”的一句广告语,巨幅的广告在集团、在所属公司随处可见,而“读者电纸书”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不是别人,正是《读者》前主编、现任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彭长城。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作为畅销中国近30年的著名文摘类期刊,《读者》杂志积累了丰厚的内容资源,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多媒体出版,目标是实现“一种内容、多种载体”的战略发展。“读者电纸书”就是其推出的一张最亮的名片,这是国内乃至世界期刊企业中,第一家推出自主品牌手持终端阅读器的企业。
2010年7月,大众版DZ60A推出;2010年9月,时尚版DZ60B面世;2011年4月,典藏版DZ60C上市;2011年6月,彩屏典藏版DZ70A出笼。在11个月内推出了4代“读者电纸书”,让业界不得不刮目相看。
“电纸书不能只是一台可以显示的储存器,它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传统出版物的排版习惯结合在一起,让人们的阅读在电子时代真正快乐起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董有山对记者说:“在电纸书生产企业中,我们是唯一一家当年投入、当年产出、当年实现赢利的。”据金大时介绍,今年在电纸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读者电纸书”销售额仍有望突破2000万元、利润200万元。
实际上,“读者电纸书”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理念、技术的不断创新,而且受益于其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细分市场,“读者电纸书”独辟蹊径。
“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销售策略,相较于业内电纸书长期关注的‘礼品电纸书’市场,‘读者电纸书’巧妙地在专业教育、培训的细分市场上打开了新路。”金大时说。“目前,我们已与甘肃地税、工商银行等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准备走一条专业化订制、专业化服务之路。”“税收、银行等行业涉及大量的表格、公式、图表,既复杂又极容易出错,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专门针对这些内容去进行数字化转换。我们就是帮助从业者完成这项工作。这一类细分市场尽管总量不大,但只要能占领,也能保持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在电纸书市场上,我们‘跟着走’但决不盲目走,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式创造。”董有山如是说。
从卖产品到育市场
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总监梁学成给记者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在第三款“读者电纸书”DZ60C刚上市销售的一天,营销部突然接到一个从国外打来的电话,说自己是加拿大籍华侨,在国内时一直坚持看《读者》杂志,每期必买。移民到加拿大后,想购买到《读者》杂志很不易。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看到了“读者电纸书”的相关信息,想利用近期回国探亲的机会购买一部。接到电话的第三天就是这位老华侨返程的日期,可老人所在的城市没有“读者电纸书”的销售网点,为了能让老人顺利地把这本装有30年《读者》杂志经典内容的电纸书拿到手,公司特派一位离老人家乡不远的区域经理,连夜赶路把这本充满无限温暖的电纸书送到了老人手中。
这则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的是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类似这样的感人故事,可以说是经常发生,记者在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还听到了很多。
卖产品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市场的培育。梁学成经常讲一句话:“我们不仅是卖机器、卖产品的,更是卖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新的更大的市场。”2010年年底,经甘肃省发改委批准,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省级数字出版研究中心甘肃省数字出版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数据加工中心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数据处理中心。
“一人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一走进数据加工中心,记者就被墙上的这句话吸引了。金大时说:“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读者出版集团通过控股民营文化企业的方式于2010年5月成立的,是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镇,布局从内容开发到手持阅读器的系统产业链。数字化内容的加工、数据库的建设是最重要的,在数据加工上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关乎未来的竞争力、未来的市场。”
从今年7月起,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的数据处理公司――法国助飞集团(Jouve)、美国阿派特(Aptara)等企业合作,在读者数字出版基地设立国际化的云计算性质的工业化数据加工中心,将国外先进加工生产线搬迁至读者数字出版基地,按照数据加工中心的发展规划,将积极与国外数据加工公司合作外包业务,承接国内外数据加工业务等。
与此同时,为了做好人才储备,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已派出了30多人,到法国助飞集团驻华企业――北京博森伟业数据公司进行培训。正在北京受训的员工樊杰告诉记者,他正在接受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他说:“数据处理是一项系统性、集成性很强的工作,从技术到管理,都是全新的。”
“他们将是公司未来的骨干,我们计划在2011年内培养500人的加工队伍,争取3年左右将加工队伍扩大到3000人,实现2亿元的年营业收入,将兰州逐步发展为华文图书和政务数据加工的重要基地。”对于公司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金大时这样对记者说。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电纸书只是新媒体战略布局中的一项,我们更看重《读者》品牌旗下产业链的完整。推出电纸书,是读者出版集团拓展新媒体业务的尝试之一,也是对于《读者》品牌这项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作为集团董事长,吉西平的思路非常清晰。
[报纸应该成为网站的“活招牌”和“导航站”,而网站也应天然地成为报纸电子化,视觉化的物理延伸,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延伸,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难道报纸也需要录像吗?如果我对你说,一个报纸的记者采访时不仅要带着纸笔和相机去写稿拍照,而且还要带上摄像机去录音录像,你也许立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报纸又不是电视台,难道也需要录像吗?”不过,我可以郑重地告诉你,报纸不仅需要文字图片稿件,也确实需要录像节目,而且这还将会成为“数字时代”、“网络时代”和“图像时代”报纸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其实,这并非痴人说梦。这样的情景早已开始在美国的报社出现了。我是从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新闻学教授卡罗尔・里奇著的一本书中知道这件事的。这本书的名字叫《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三版),早在2000年就面世了。不过,它的中译本2004年4月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之一推出。卡罗尔・里奇教授在书中这样真实地描写了发生在美国一家报纸的事情――现在是周一上午11点钟,《费城问询报》的十多位编辑正在开每天例行的编前会,讨论第二天的出报计划。城市版的编辑说刑侦记者正在追踪一起三角杀人案。娱乐版的编辑描述了对当晚将揭晓的奥斯卡奖获奖情况的报道,而体育版的编辑正在策划对当地一场主要的高尔夫锦标赛进行报道。
“我们要不要在高尔夫球赛过程中拍摄一些录像?”另一位编辑问道。难道印刷报纸也需要录像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像许多其他报纸一样,《费城问询报》已经不再是一份单纯的印刷报纸了。高尔夫球赛的录像剪辑也会被放到报纸的网站(省略)上去。不仅如此,奥斯卡获奖名单以及参与获奖者竞猜的读者姓名也都会被放到网上。
以前,读者只能从电视上或者第二天早晨出版的《费城问询报》上了解奥斯卡获奖情况。现在,读者在获奖者名单被公布几分钟之后就可以从网上得到消息。
据了解,美国一些建立了独立网站的报纸,在网上进行的新闻传播和信息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原来的纸质报纸不同,基本上是一个多媒体的、结合声、像、文的复合型的新闻信息,开始体现了“第四媒介”的综合立体式传播特性。它能够巧妙地运用技术优势,将海量信息通过适当的策划、设计、加工,转化成容易理解和阅读的文字、图像、图表,甚至变成音频或视频等,从而以更加感性的信息形态呈现新闻,使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第一,世界新闻传播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融合媒介”和“融合新闻”的诞生。融合媒介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二,报纸新闻的视觉化传播和表达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图表,报纸也需要录像报纸新闻的视觉化传播和表达方式也不仅仅拘泥于报纸媒介本身,它完全可以用图片或者录像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途径来传播表达,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延伸、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我认为,今后在现代报人的眼中,报网二者应该是血脉相连、互动共融的统一体,有报就应有网,有网就应有报。前生的报纸本来就应该成为网站的“活招牌”和“导航站”,而后发的网站也天然地应当成为报纸电子化、视觉化的物理延伸,千万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
(二)
[报纸与其网站要相互紧密嵌入关联,演绎报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彩,给读者在纸上或网上阅读带来更多便利。读者喜欢什么形式的新闻,我们就应尽力以那种形式呈现和传播,从而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难道报纸不需要录像吗?
时下,当国内报界的核心话题还在讨论怎么办好报纸、如何提高报纸的发行量,把目光仅仅盯在如何应对报纸广告下滑趋势、改善报纸广告经营的时候,英国新闻界争论的第一新闻议程却是: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欧美的许多报业大亨们早已开始把眼光转向了报业的另一个发展极――如何尽快实施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先来看看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些举动和做法。2005年,《华尔街日报》“变脸”:欧洲版和亚洲版同时改为小报版。在报纸网站中,华尔街日报网站(省略)别树一帜。互联网上资讯免费,可其网站作为最大的收费新闻网站,自1996年创建以来,华尔街日报网站像华尔街日报一样赢得了商业成功和极高的专业评价。财经报纸上寻常可见的数据、图表、走势图等,新版的欧洲《华尔街日报》大斧砍下,仅保留部分有较大变化的数据。不过,读者会被邀请前往网络版,那里提供3万多家公司的丰富数据。
当很多报纸的网站还只是报纸的“电子版”,当很多报纸网站还在挣扎着尝试各种盈利模式时,这里,《华尔街日报》及其网站,彼此嵌入、深深地嵌入,演绎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彩。因此,有人借用“向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来评价《华尔街日报》:报纸改版,意在网站。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英国的报业一点也没比美国落伍。《金融时报》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数字化扩张战略。《卫报》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其老板最近宣布,他们要在未来18个月投入1500万英磅用于网站的建设,相当于2.25亿人民币。对于一张报纸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虽然它的发行量目前只有40多万,但它的网站注册用户已经有1700万了。卫报的网站做得也很有特色,比较专注于知识阶层的网上阅读,相当精致。网上的广告也已经开始增加了。英国《每日电讯报》最近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采取了几乎革命的手段,力图在报纸的数字化时代,夺取更多读者,更年轻的读者。今年《英国新闻评论》(春季号)报道了其迁到维多利亚中心后报网互动互融的办公情景:抛弃过去老气横秋的机关式的办公室,改用大平台来办公,“在那里,每日电讯报的布局是一个中心式的,一个圆形的桌子为它的编辑和11部门的主编而准备,如本地新闻,体育与财经新闻。”他们把网站的编辑全部调过来,与报纸的编辑们在一起工作,“每一个部门都围着那个中心,他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制作报纸,也做网站、无线下载、视频等其他内容。”目的是推行“一个内容三个介质”(一拖三,报纸、网站、短信)的联合工作模式。据报道,《每日电讯报》现在实现了全天候的运转节奏。每天早晨,印刷版开始投递到用户手中(发行91万份,在英国大报中排第一),然后有一个在线的下午报纸,实际上是一个电子报,你
可以自己打印,也可以在线阅读,主要针对青少年。它的网站也不断更新。早晨版是时政为主的印刷模式,中午版就是以体育和文化为主的轻松内容安排,到了晚上,它的网站就会强化娱乐新闻(这一点国内的新浪网在去年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实践,从下班时间开始,新浪就把首页的财经新闻调到体育与娱乐新闻之下)。英美的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迪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前景大大超出人们想象,更多报纸将与电子媒介发生关系,从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再度传播给受众(读者、观众、听众、网民、手机用户等),以让同一内容在多媒介平台上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我们可以这样畅想未来的报纸会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媒体,即记者采访的新闻文字、图片、录像等在第一时间先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到达受众,随后在网站上事件的实时进展情况,然后是报纸上的全面报道,最后是记者在博客上的图文视频深度报道和分析。
卫星数字发行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具有独特优 势:卫星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域环境限制,快速将文化产品传播到全国任何角落,用户使用小型天线直接接收卫星传输的数字出版物,无运输流通等环节,大大提升了发行速度,卫星具备高速传输能力,无论用户数量多么庞大,每一用户将同时以同一速度接收信息;卫星数字发行节省了包装、物流、损耗、存货、库房、渠道等发行成本,通过全国性的统一平台实现集约经营、绿色环保;卫星数字发行上传通道唯一,网络严格管理控制,数据双重加密,确保传输内容健康、安全、合法。
卫星数字发行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应用,为新闻出版的文化拓展了新的传播渠道,将加快文化信息的资源共享、提升先进文化的传播力,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促进我国文化产品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