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4 16:31: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

篇(1)

刺绣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长期男耕女织分工下出现的手工艺文化。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的刺绣产品生产,如上海的顾绣、北京的京绣、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湖南的湘绣、河南的卞绣、山东的鲁绣、湖北的汉绣,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刺绣,如苗绣、侗绣、瑶绣、土家绣等。其中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秀。而原产于温州瓯江两岸的瓯绣位次排列仅次于四大名绣,被称为中国中国五大名绣之一。道光末期(1853 年),温州就开始有专业绣铺。传统瓯绣由于具有构图精巧、色彩绚丽、运针灵活善变、排线平齐匀薄、针法严谨、绣理分明等特点,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宝贵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瓯绣面临着人散艺绝的危机。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属性。罗正副(2008 年)指出,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使之有效地得到保存、延续、继承,并传之久远,惠泽后代。李雪则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应建立在相信文化内在选择机制的前提下适当引导,这样才能给文化最大的发展空间。李于昆(2005 年)对文化传承的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郑一民(2008 年)、王大为(2007年)、伍振(2008 年)、刘锡诚(2006 年)、马岩芳(2009 年)、祁庆富(2006 年)等探讨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价值与保护策略。刘海燕(2013 年)提出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会市为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宣传;通过信息咨询、发送资料、举办展览、专题展演、进行座谈等形式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对策措施。陈中权(2012 年)认为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和产业化是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非物质文化保护对策。

陈明艳(2009 年)等探究了通过把瓯绣艺术融入现代高档服饰,提升瓯绣商用价值,促进温州瓯绣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对于瓯绣的传承和保护,王小明、杨军明(2012 年)指出:瓯绣一直就有产业化的传统。但近年来生产规模缩小,产品良莠不齐,市场萎缩。瓯绣从业人员收入微薄,人才传承出现断层,处境艰难。尽管当地政府和传承人尝试了多种拯救途径,但收效甚微。关于刺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很多,值得本研究参阅和借鉴。在众多文献中,关于刺绣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也有很多文献提出了从政府、市场化角度实施保护的策略,但这些建议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而探讨通过机制设计原理,充分利用机制要素的激励相容原则,通过机制要素之间的博弈及力量均衡,实施开发设计自动力可持续发展保护机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还较少见。

一、瓯绣保护、传承及发展现状调查

为全面了解瓯绣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传承危机,本文作者于2012 年6 月28 日至2012 年7月8 日期间组织学生对普通公众进行了走访调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收集有效调查问卷样本293 份,本文作者并且组织学生对温州瓯绣研究所所长、原温州瓯绣厂厂长、瓯绣专卖店经营者、瓯绣大师、瓯绣传承人等人次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笔录近20 万字,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公众认知度低,保护前景不容乐观

公众对瓯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较低(34%),由于调查是在瓯绣发源地温州进行,这个调查结论说明问题实际上更加严重。公众对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保护和开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缺少公众认知的瓯绣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前景都不容乐观。

2.瓯绣定位空间狭小,市场规模受限

瓯绣在传统发展中,产品用途主要定位在服饰用品、馈赠礼品和家庭普通装饰用品等较狭小领域。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审美观念、消费理念的改变,瓯绣用于服饰用品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购买用途则主要集中在了馈赠礼品和家庭装饰用品上。但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商品种类的异彩纷呈,馈赠礼品和家庭饰品的选择空间也在无限扩大,瓯绣在市场竞争中的份额不断受到挤压。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市场规模的萎缩。

3.培训周期长,从业人员少

瓯绣作为一种手工技艺具有非常复杂的技术要求,初学者需要10 12 个月时间才能基本掌握,技法纯熟需要5 15 年时间,还要看学习者是否有天分和悟性。这对于习惯使用按键操纵机器、讲究便捷高效的现代人,可以说是一个很难适应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市场需求小、绣品售价低、绣工待遇低,职业发展前景不理想也成为求职者远离瓯绣行业的重要原因[7]。

4.传承方式单一,缺少系统教学

瓯绣的发展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类传统文化一样,主要采用家族继承、师徒传授、手工制作、家庭作坊等方式,教学也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当从业人员急剧减少、只采用口口相传、缺少文字记录和系统教学的情况下,瓯绣将随着老艺人的退休和去世,艺种濒危、技艺失传。

二、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分析

在瓯绣很难借助自身条件和功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困境下,借助人为机制推动其进入新的生态循环系统就成为必要和必然选择。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机制设计理论起源于赫尔维茨的开创性工作。它所讨论的一般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

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简单地说,假定人们都会按照博弈论所设计的方式行动,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的话,当我们要实现某个社会经济目标时,就可以通过对博弈主体关系的设计、博弈形式的选取,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那个预期的目标,或者落在目标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它。机制设计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可以在不对博弈主体施加外力干预下进行机制设计,完全借助机制自身产生的效能解决现实棘手问题。

借助机制设计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包括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博弈主体的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机制三力并举自动力机制。即在对瓯绣的保护中,不对传承人、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提出超道德要求,而是通过设计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和部分社会群体为辅动力的三方推动机制,完全借助机制产生的内生动力,实现对瓯绣的市场化保护。三力并举自动力机制中,以利益驱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机制主动力,该动力也是机制良性自动运行的最终推动力;地方政府作为机制设计的主导者,负责机制运行前期的资源投入和激发;第三种推力来自于媒体、高校、博物馆等社会性组织。

在自然竞争状态下濒于灭绝的传统瓯绣文化已不具备自动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的功能。因此,政府在瓯绣自动力保护机制中必须起主导作用,担负起机制设计和早期机制激发的重大责任,当主动力机制(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机制)得到激发和正常运转后,政府使命则基本完成,可减少资源投入。在主动力、政府动力之外,以媒体、高校、博物馆等组成的第三方推力也不可或缺,该部分机制要素在社会使命和责任感驱动下加入瓯绣自动力可持续保护机制中实施推动。它们在瓯绣保护中担任着扩大宣传、提供理论指导、培育支持者和购买者等作用,其辅助推动力在三力并举机制中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和社会保护为辅动力的三力并举非物质文化保护机制,是一种自动力机制、长效机制,是在减少公共资源投入情况下,唯一能保证瓯绣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建立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的市场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瓯绣发展过程中,完全借助市场力量实现自身造血功能,以创新焕发生机,以利益引导培育产业发展壮大。

1.与市场接轨,实施生产性保护

瓯绣只有走向市场、接轨市场、融入市场,才能形成系统的创作、绣制、营销专业分工的产业链,也只有与市场全面接轨,才能有效实施生产性保护。瓯绣可以借鉴苏绣传承经验,以非物质文化为依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使非物质文化

2.完善产业结构,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发展相关的创意设计企业或部门以及下游的市场营销部门,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是瓯绣市场化传承和保护的另一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着力发展瓯绣艺术产业的创意企业,提升瓯绣产业现有的创意设计能力,提高瓯绣作为商品本身的艺术附加值。另一方面,瓯绣产业要拥有自己的商业营销渠道,不断创新营销方法,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

3.借助现代技术,降低管理成本

借助现代技术,实现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改革,也是瓯绣突破困境的重要途径。刺绣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完全可以借助电脑辅助设计和数字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生产加工中,设计一件产品,从图案设计、绣制实样到计算成本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如果通过电脑计算成本,则可大大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瓯绣商用价值

市场是保护瓯绣的最好平台,市场是瓯绣动力机制激发的关键制约点。瓯绣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瓯绣可作为厅堂陈设、室内装饰、高档礼品、收藏珍品和贵重纪念品。在现代服饰设计中,服饰设计者还可在把瓯绣工艺运用于个性化服饰、正式礼仪服饰及高级单品定制服饰以增强这些服饰的形式美感和实用功能的同时,满足服饰穿着者豪华、尊贵与脱俗的心理需求。

5.提高品牌意识,打造瓯绣商业品牌

品牌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的、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瓯绣产业,要树立起自身的商业品牌,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要从简单、被动的加工者,向拥有独立商业品牌的生产者过渡发展,才能真正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

6.树立现代公关理念,加大促销力度

当今社会,再好的产品如果缺少了市场推广和宣传,也会被人们遗忘。瓯绣产品的宣传手段主要停留在平面广告、展销会洽谈、商铺店面等一些传统的促销方式上,缺少与当今信息时代相匹配的多元化促销方式。瓯绣企业应借助名人效应事件公关网络营销冠名体育赛事冠名电视节目等手段提升产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建立以政府主导、政策倾斜为辅动力的保护机制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时代要求,政府必须担负起主导作用。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应动用公共资源和政府影响力在辖区范围内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精神传承、城市竞争力提升、公众福祉增加方面的巨大价值和作用,树立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理念,为瓯绣的传承和保护奠定意识基础;并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教育,增加公众的鉴赏力,为培育消费市场做出努力,加强宣传,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共识。

2.给予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市场自然选择状态下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做出积极努力加以保护。在瓯绣重新振兴之前,政府在引导瓯绣建立瓯绣产业实验区、实践区的同时,应对电脑刻花、花线生产、绣品装裱等辅产业发展统筹考虑,打造完整的瓯绣产业链。在相关政策制定中,还可把瓯绣企业定位为社会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特别扶持。在传承人保护中还可采用政府订单政策。政府所购买瓯绣产品可用于承办的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奖品和纪念品,还可以用作外事交往馈赠礼品。

3.拓展瓯绣发展空间,实施旅游开发

旅游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作用历来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和学者们的推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以唤醒旅游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对瓯绣的保护热情。地方政府可采用在旅游区开设专营点,也可以在城市商业街区建设非物质文化工艺品一条街,推进瓯绣的市场化保护进程。瓯绣等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采用购物、鉴赏、体验学习等多种形式以激发旅游者在鉴赏、体验中的购买兴趣。

4.保护传承人,对从业人员实施补贴

在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常被授予人间国宝称号,每年可以从政府得到大约200 万日元(约十四万人民币)的资金。在韩国,也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较丰厚的补贴,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我国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成功经验,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四)建立以媒体、学校等公众参与为辅动力的保护机制

1.媒体参与

媒体所具有的媒介功能和传播手段上的优势,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宣传平台。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广播、纸质媒体及新媒体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长,它们可以运用录像、录音、文字、图片、照片等各种形式,对瓯绣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宣传,建立系统的档案和数据库,切实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存、研究和传播工作作出贡献。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意识,所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将为瓯绣自动力保护机制的顺利运行提供巨大的支持作用。

2.学校保护

瓯绣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保护、传承和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现实矛盾,存在着高端技能人才偏少、创意设计人才短缺、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战略的支撑。当地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开设选修课和瓯绣艺术培训班,请瓯绣工艺大师和专业人才实施授课,引导更多的人了解瓯绣、喜欢瓯绣、保护和传承瓯绣。地方教育部门还可将瓯绣工艺制作流程作为本土教学内容加入地方中小学教学的教材,加强学生对家乡和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由于学校保护是一种最稳定、最可持续的力量,因此可以成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选路径,它也理当在瓯绣保护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持力量。

3.博物馆保护

当地博物馆利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积累的经验,探寻瓯绣的普查、保护和展示方法,发挥其在展示、传播上的独特功能,将成为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将富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瓯绣产品及工艺流程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选择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篇(2)

从开拓创新方面来看,大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一个城市藉以增强经济实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与“原材料”。城市的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形成不仅需要依靠一些像农业、工业、商业等等的传统产业,而且还需要依靠各种具有新型时代特点的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在这方面,大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大都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但是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价值却并没有完全局限在“传统”的范围内。它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具有现代文化产业理念的开发与创新以后,完全可以转换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来增强现代城市的经济实力,促进现代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上海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蕴藏量极为丰富,它们主要表现在各种以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形态呈现的故事、传说、歌谣、曲艺、戏曲,各种以民间生产技艺与工艺美术形态呈现的雕刻、剪纸、绘画、塑艺、扎艺,以及各种以民间社会礼俗形态呈现的节庆、庙会、婚丧仪式等方面。自2004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政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号召下,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抢救工作,挖掘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深厚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有50多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0多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量的资源蕴藏,为当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当今上海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创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综观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总体情况,主要呈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上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上海西部的青浦地区,早在公元5-6千年前就有人居住。上海的老县城建立至今,也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种悠久的区域发展历史,致使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十分深厚,它们大致可分为明清以前――明清――近代三个阶段。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一部分早在明清以前就已形成,例如龙华庙会、乌泥泾棉纺技艺、青浦田山歌等。上海的龙华庙会大致形成于宋代以前。据史料记载,在唐代垂拱三年时龙华寺就具有一定的规模。到了元代,江南一带成为避乱的好去处之一,龙华寺的香火日盛,僧徒日众,庙会也逐渐兴盛。从明代开始,龙华寺成为江南地区的名山道场,位列台宗十刹之一,龙华庙会活动更是极为兴盛起来。明清两代,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最多的年代,此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日益繁荣,上海的民间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如江南丝竹、昆曲、锣鼓书、顾绣、灯彩等都是在此段时期中形成产生的。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其文化形态也快速地由原来的城镇型向都市型转型。适应着这一时代特点,上海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近代城市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如码头号子、浦东说书、独脚戏、石库门生活习俗,以及木雕、竹刻、泥塑、扎艺等各种民间美术技艺和餐饮、首饰、制衣等各种手工技艺。

二、形式多样,多元并存。上海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大都市,因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上也体现了鲜明的形式多样,多元并存色彩。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的产物,如青浦田山歌、金山民间故事、豫园元宵灯会、徐汇龙华庙会、南汇锣鼓书、乌泥泾手工棉纺技艺、松江顾绣,以及各区都较为普及的丝竹清音、打莲湘等等。它们大都与古代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农业文明色彩以及吴越文化共性。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工商文明与都市文化的产物,如码头号子、石库门弄堂习俗、叫卖喊摊习俗、文明结婚、集团婚礼、游园娱乐习俗、滩簧戏、沪剧等。它们反映了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所具有的工商文明以及都市文化的特点,反映了生活在上海都市社会中民众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心态。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各种行业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鲁庵印泥制作技艺、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海派旗袍制作技艺、南翔小笼馒头制作工艺等等,它们反映了上海作为一个工商业大都市发达的手工业经济,与上海都市行业门类众多,行业分工细密有极大关系,因此这类遗产也应该可以看作是上海非物质文化资源中一个颇具特色的门类。

篇(3)

常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浓郁的文化氛围,融山水为一体的城市风貌,水陆相间、纵横错致的阡陌街巷,构成了一道极具江南风韵的景色。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古城区通向各城门的主干道,西门大街、北门大街、东门大街的拓宽,一些历史街区被拆除,常熟古城的风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丢掉了旧城老街,也带走了城市的记忆,使常熟这座文化名

作者简介:陈颖,女,45岁,工作地址: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职位:办公室副主任;职称:馆员;文物保护;电话:13962367912;联系地址:常熟市文广新局,常熟市枫林路152号 邮编:215500

城大伤元气。好在目前尚存南泾堂、西泾岸、琴川河、南门坛上这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南门坛上这一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街区相对保

存最为完好,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虽已有相应规定和规划,但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延续保护历史风貌,保持街区活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需要整体保护街区历史格局与风貌,使其成为体现传统主流市民文化、见证常熟近代民族工商业繁荣发展的区域。整体保护街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常熟传统产业、传统艺术、民风民俗的延续展示地。利用历史资源,调整提升功能,使其成为既有历史环境风貌,又与现代生活相融,充满城市活力的传统商业街区。下文就“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的历史街区保护原则,和“情境再生”的文化空间保护方法,谈谈本人的一些思考。

1 南门坛上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及保存现状。

1.1 历史沿革

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位于常熟古城以南,紧邻环城河,自明代始,兴盛于清末民初。街区核心区域称为坛上,因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此建有城隍庙祭坛而得名。清末民初,坛已废,坛旧址场地周围四周改建市屋,形成商业闹市,茶馆、酒家、商肆鳞次栉比,其中著名者有得意楼茶馆,为翁同题匾,以及亚洲饭店、新都大戏院等,甚为繁华。又因为所处位置是水路交通的枢纽地区,南门坛上成为最繁忙的大水码头,是汇集各路乡镇民众经济生活的会拢点,也是群众通俗文化集中点。当年这里无论茶馆、浴池、听书、艺术表演,都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所谓“要走走、坛上去”,可谓人流不息,百货云集,商铺连绵,遂使南门坛上成为常熟市井风情最为浓郁的街区之一。

1.2 保存现状

建国后,街区基本保留了清末民初的风貌,并为远近居民提供农贸、日用百货等日常生活型服务。街区内居住和商贸两个区域分区明确,元和塘以西地段和横经塘地段内为居住区;元和塘以东至红旗桥南路地段为商贸区。居住区内充满宁静安详的生活气息,商贸区又是繁华热闹的场所。这是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依存的融于整个街区。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显示,该区域内有3处市级文保单位、17处控保建筑,其中古民居13处,商业旧址3处。2008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苏州市首批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价值较高,是典型的水乡街市的风貌,近代工商业建筑保护利用价值巨大。

2 南门坛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望

2.1 集中财力,做好南门坛上历史街区的维修保护

地面的文物古迹维修和保护。南门坛上历史街区内并没有传统江南园林的遗迹,但其宅院资源较为丰富。目前保存完好的清民宅院建筑多达数十处。有东市河俞宅、君子弄季宅、义庄弄倪宅、上塘街曹宅、上塘街马宅、四丈湾顾宅、平宅、周宅……这些宅院虽都为民居,但兼职有一定的规模。例如,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民居宅院马宅,前后共有五进,建筑主体保存完好,在常熟传统民居建筑中较为少见。所以说,传统民居宅院是南门坛上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主要街区特色之一。经过了百年沧桑,历史建筑老化严重。由于年久失修、蚁害、潮湿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在加上一个宅院都是一户多住,院落内搭建现象普遍存在。整个街区得建筑风貌业不尽协调。街区内插建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多层住宅,与街区风貌有较大冲突。本人认为“循环更新”是保护和利用这些宅院资源的最有效途径。将混居在宅院里的居民合理置换出来,对宅院的建筑和庭院进行原貌修复和提升。

在整个历史街区的保护中除了古民居的保护修缮外,还有许多古桥梁、古码头、古驳岸和近代商业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传承去保护。历史街区的整治整合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大量的财力。经过改造后的南门坛上,能否恢复几十年的商贸繁荣景象,能否吸引各路商家和各地游客,弘扬虞城传统文化,提升城市第三产业,也是我们在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2 整合资源,注重地方文物资源特色优势的发挥

南门坛上历史街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尤以市井生活文化为主要特色。历史上,南门坛上地区曾是常熟城南一处市井热闹之地,然而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居民生活空间挤占历史文化资源的现象严重,自建行为对历史建筑的破坏程度极大,一些重要的水乡特色资源并没能保存,传统街巷风貌支离破碎。

打造南门坛上历史街区环境风貌的唯一性。是江南典型的清民街坊的荟萃之地,传统商业的集聚之地,市井文化的繁荣之地,水巷风情的怀古之地。故在规划历史街区文化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地方特色的保留和发挥,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对弘扬常熟文化特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一些传统字号及常熟各地工艺、商业和特色风情的汇聚,也是南门坛上趣味性的重要组成。

2.3 修旧如“旧”,通过彰显古韵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南门坛上历史街区的改造不仅是一笔巨大的历史资源的恢复,更是一笔巨大的旅游经济资源。历史街区的整合和利用,必将给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更大的影响,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文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双重体现。但是我们要防止借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来大兴土木,制造新景观,假文物,这是我们作为文物保护的亲临者最不愿看到的。要尽量减少对文物保护单位和控保建筑和一些古民居在维修过程中的添加成分,要通过修旧如故的原则来对待地面文化遗存,使它保持原来的面貌来彰显清末民国时期南门坛上这个历史街区的所特有的人文特点,它所赋予的文化魅力。针对性的各宅院进行旅游功能的有机更新。在更新过程中注重宅院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宅院资源保护不变,业态功能循环更新的合理模式。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

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方面,前者是重点,后者是难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有一个恰当的物质性载体才能有效传承,二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创造出亮点和特点。常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种类丰富。近年来,常熟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其列为全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2007、2008年,常熟文化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基本摸清了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普查,确认了10大门类51种类758项的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147项,传统音乐58项,传统舞蹈63项,传统戏剧6项,曲艺9项,传统美术104项,传统医药29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23项,民俗类161项,其他2项等。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历史、科学价值的重点项目近200项。由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体制、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保障,因而在非遗的申报、传承、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走在了苏州、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建立立体化的传承保护载体,巩固非遗保护基础。更是我们当前应该要做的工作之重中之重。

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作为常熟古城南门外一片市井繁华之地,有着大量的传统老字号、餐饮品牌小吃。有餐饮茶馆、茶糖酱酒、熏腊卤菜、戏院书厅、园作雕花、制秤刻字等二十多类,商铺二百多家。涵盖了吃住游玩、娱乐购物。原有的清民商业建筑形态及其小体量、多样式的型制。且大多为下店上坊、前店后坊、下店上宅的小店铺。可考虑沿袭传统,保持历史上形成的商业模式,把常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小吃,鸭血糯、石梅盘香饼、松盛糕团等非遗项目在这集中展示。对一些传统老字号餐饮商铺的恢复建造有利于快速形成南门坛上热闹繁盛的市井街区氛围,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瞻行保护。

4 结语

作为常熟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南门坛上历史街区的整治开发,必须坚持尊重传统街区整体风貌,局部优化街巷肌理的原则,保留历史街区传统水乡特色,保护好区域内的文物资源,适当恢复老字号商业特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城市休闲游憩功能的定位,将整个街区打造成为既具有历史风韵的文化特征,又有当代风尚的城市休闲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这座典型的江南名城感受山水生态、走进深秀文化,探寻民俗风情,品味江南滋味。

参考文献

[1]束有春:《传统与现代》,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

篇(4)

一、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创建适宜环境

(一)吉林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

发展创意旅游可以将吉林文化要素运用创意手段进行产业化,更会为吉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吉林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倡导创意旅游的发展,把它提到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将创意旅游产业做大做强”。[1]65

(二)吉林省各相关部门实行联动协调

与创意产业相关的部门有文化、科技、城建、发改委、工商、税收等,旅游主管部门应该与这些部门尤其是文化部门形成稳定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沟通联系,协调和解决两个产业在融合发展中的问题。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的建设就是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胜利成果。具体到某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白山满族剪纸的旅游商品开发,也需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与旅游部门合作。所以各个部门应实现联动,促进利益最大化。

(三)构建创意旅游园区

吉林省已有60家文化产业园区和23家文化产业基地,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园区达14家。可以将成熟的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等开发出旅游功能。创意园区建筑富有特色,园区的企业文化、生活形态等可以形成综合旅游吸引物,所以可以适当开发创意园区的旅游功能。

目前在建的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20亿。区内项目包括景区4D特效影院、小型演出、天池探秘等娱乐文化项目,以及林海雪原主题餐厅、长白山奇石馆等商业购物配套项目。这相当于一个创意旅游园区。吉林市也将打造一个世界童话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吉林省可以适当构建这样的创意旅游园区,更加有利于开展创意旅游。

二、利用创意思维创新吉林省节庆旅游产品

吉林省节庆旅游产品类型较丰富,发展也较为成熟,形成了吉林雾凇冰雪节、长春电影节、长春消夏旅游节、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等知名品牌。现在欠缺的不是节庆产品稀少,而是缺乏创意元素提升节庆旅游产品内涵。在发展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沉寂的故事、符号等文化要素完全可以被旅游业所用,提升旅游产品文化价值。

如自1999年举办首届吉菜美食节以来,尽管每次具体项目都有创新,有比赛评选、美食爱好者观摩品尝、吉菜献给最敬爱的人等,也有曹保明先生的《吉菜民间故事》在第六届吉菜美食节首发,但是发展吉菜、举办吉菜美食节还需要继续运用创意思维,深入挖掘吉菜文化。对于有文献记载的“满族碗”(《满族旗人祭礼考》)、白肉血肠(《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仪注篇》);有传奇故事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回宝珍饺子”等吉菜菜品,在美食节上可以尝试情景再现的模拟方式加以刻画宣传。有关部门不仅应该把吉菜推到省内外旅游者面前,还应该挖掘吉菜文化内涵,引导其走创意发展之路。

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吉林鹰屯打渔楼猎鹰文化节,注重挖掘满族捕鹰、驯鹰、放鹰文化,进行多角度诠释,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明哲收徒仪式、萨满祭祀鹰神仪式、“鹰把式”祭拜山神活动等。体验鹰屯的满族大秧歌,观看鹰屯“鱼灯”、“鹰灯”、冰灯、雪灯,欣赏鹰屯的雾凇奇观。这样的创意节庆旅游应该继续开展。

三、采用创新的商业模式促其发展

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与方式。这是市场“无形的手”,属于内在动力。台湾埔里酒厂经营困难时开发了酒厂观光旅游,通过旅游者的购买无意中实现了大规模非常规销售,足可见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如针对《长白神韵》这样的大型文化表演创意产品,可以由吉林歌舞剧院集团有限公司与省内大型旅游企业等成立项目制股份公司、面向省内外旅游者,“综合运营项目,实现创意产品、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共赢发展”。[2]80

综上,可以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发展吉林省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吉林省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新形式,更好地整合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要素,延伸其功能,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红.河南省创意旅游发展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

[2]张建.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及其整合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09(2).

篇(5)

1999年,唐xx回到苍南正式开门市,大力传播钩绣技艺,免费为城乡妇女提供培训指导。为让更多妇女能掌握这份技艺,她还开始着手编撰钩绣技艺方面的书籍,2002年、2004年,她编写的两册《娇娇教钩绣》分别正式出版。2006年参加教育局精品课程评比,获市三等奖《非遗类高中选修课钩绣一钩的理论与实验》草稿完工。

此后,唐xx相继在苍南县强制隔离戒毒所、苍南中学、灵溪中学、灵溪二高、苍南县实验三小等场所开设钩绣课程,教授钩绣技艺,传播钩绣文化。

篇(6)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湖北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涉及剪镂、修造、雕艺、塑艺、陶瓷艺、彩饰、编制、刺绣等类(湖北省民间工艺分类办法)。入选非遗项目就有几十项之多――在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民间美术类有12项(含3项扩展);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39项(含9项扩展)。多年来,各级政府对非遗的发展给予了政策、经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多方面都的支持。值得肯定的是,非遗整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阶段。然而,通过长期的跟踪调研,非遗生存现状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理论研究空前壮观,市场生存之道难见成效

从文化社会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手工艺”、“创意产业”等领域开展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政府、企业、学校积极参与,建立的传承园、产业园、社科研究基地比比皆是。毫无疑问,对非遗的重视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此时比肩。以上研究尽管涉及面广,但针对创意产业背景和当下消费文化时代工艺美术的现代转型及开发问题,仍缺乏具体而行之有效的路径。如果把非遗保护局限在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层面上,与市场脱轨,实则不是保护,而是伤害和破坏。

1.2非遗品类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宏观湖北美术类非遗,品类个体发展受政策、个体艺术形态、艺术品市场认可度、艺人素质、培育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政策的影响:武汉牙雕因原材料限制,艺人只有选择猛犸象牙等代替材料,但是这种材料又不被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收藏市场所欢迎,于是有的艺人就改行,转向玉雕、木雕行业以谋生计。这些中途转行的,很难与已经牢牢占据市场的专业玉雕、木雕艺人抗衡,市场销售不容乐观。个体艺术形态的差异,导致艺人们几家欢乐几家愁。例如,玉石雕刻和泥塑,二者在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市场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一个是高端、贵气、细腻,一个是低廉、乡土、粗犷,市场价值自然天地之别。有些艺人立足工作单位(工艺美术研究所、群艺馆等),在政策、经费、对外交流上,要比纯农民艺人的日子好过多了,培育条件相对较好的,发展自然良;相反则发展缓慢,举步维艰,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

1.3依靠政府扶持,难以“断奶”,“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如前所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艺人的作品市场行情并不乐观。非大众喜好的收藏品类,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调研结果显示,市场最为乐观的非遗品类是玉雕、青铜器、木雕、陶瓷这些传统收藏大类,艺人每年的收入不菲,并且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稳定、优质藏家群体,甚至完全不需要政府的扶持。而泥塑、膏雕、贝雕、布贴、麦秆画、剪纸等小众门类,市场反响并不乐观。大多数艺人都在另谋生计,对非遗的坚持纯粹是出于情怀在维系。这种尴尬会使非遗的生存更加恶化――越没有市场,就越没有人气,没有良好的收藏爱好者群体,非遗在市场的对话中就没有优势。小众市场的非遗品类,如果再失去政府的关怀,情怀不在,非遗就不在了。

1.4文化影响力不够,难以形成软实力

大多数非遗项目是民间的、乡土的,有的甚至难以走出自己的起源地。品种自身艺术水准、文化内涵、技艺特色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开发、延伸、融合发展的可能,决定着品牌是否能建立、传播、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非遗,作为一种宽泛语境下跨学科、跨行业、重商品、重消费的研究,国家强调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湖北省也有“将湖北工艺美术发展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支撑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软实力、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需要(蒋祝平、欧阳万坤,2012)。因此,研究消费文化时代湖北民间工艺的现代转型和开发很有必要。

1.5对现代市场,尤其是艺术市场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研究

限于艺人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对现代艺术市场、收藏市场、创意产业的发展难以有系统、深刻的认知。那么势必对受众群体、消费模式、工艺美术品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等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产业”行业之一的工艺美术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既要注重保护和抢救,从文化解析入手,寻根固本;又要通过“工艺的再发现”,寻找设计之源,进而借助“创意产业”的热浪,推进工艺美术在当代的生活化、大众化和时尚化。要实现后者这一目标,首先面对的就是工艺美术的转型升级问题。工艺美术及经营主体的定位至关重要,改变企业经营形态,进行产业战略或者市场战略的转移、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需要探究。

2策略及建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决定;“十”会议精神强调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解放和发展工艺美术生产力”、“提高工艺美术文化影响力”、“民间工艺美术功能的现代转型及价值取向”、“现代艺术市场的接入”、“高素质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和评估机制等前瞻性研究将是“十三五”期间,改善非遗生存状态的研究重点。

2.1加大对现代市场,尤其是艺术市场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

尝试采取工艺品收藏化与市场标准化并举的策略来传承和弘扬它。所谓“工艺品收藏化”的策略是将非遗产品精品化,进入收藏市场;市场标准化,并不是产业规模化,而是将相关部件、工具、贴和缝的操作说明等做成一个 DIY 卖品(类似十字绣)进行推广。这样现代人在比较忙碌的生活中通过亲手制作表达“亲亲”之心的手工作品,能够更好地认识非遗艺术。只有在系统论视域下努力培育非遗产品在新形势下的新土壤即儒家的“亲亲”理论,才能使其在脱离原先文化母体的情况下存活和发展;只有将人类永恒的“亲亲”之心与现代人的生活特点相结合,从“爱”的角度来营销 DIY 式的非遗产品,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产品的认知度,进而为产品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工艺美术鉴赏品作好准备。

2.2大胆创新,寻求融合发展新机遇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若不能基于系统论视域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势必限于片面。2014年4月国务院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为工艺美术研究提供了切合实际的理论视阈和阐释方法,研究当前时期非遗的跨界融合发展很有必要。

2.2.1与设计、文创产业融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未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积极推动非遗产品与设计、文创产业融合,提升文化含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以增加非遗产品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让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推动非遗产品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2与旅游、农业、体育产业融合

与旅游、农业、体育产业融合,既是政策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支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和设计”、“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不断丰富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创意和设计”、“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活动,促进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等等政府要求,为推进非遗产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

2.2.3与现代装饰产业融合

充分利用非遗产品艺术本质属性,将其与现代装饰产业进行互动融合,在提升大众日常生活及人居环境质量上开展创新研发,这对非遗产品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非遗产品根植于人民群众生活,其形式和内容起到了“成教化,助人伦”善化社会风气、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它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以视觉的审美意蕴饱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如“鸳鸯戏水”、“鱼戏莲”、“比翼双飞” “鲤鱼跳龙门”、“喜报三元” “福”、“寿”、“孝” 等吉祥寓意的图形,都可以作为优秀的民族民间视觉符号加以利用。

2.2.4与互联网产业融合

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加速非遗产品产业跨界融合,为相关中小企业打造创新、创业渠道,营造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可以在非遗产品在产品网上交易、精品网上拍卖、产品和设计众筹、展商+电商模式创新、移动支付等多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

3结语

篇(7)

0 引言

传统手工艺是民间文化的代表性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手工业时代,无论从实用价值还是审美,传统手工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工业化的到来廉价工业制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曾经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传统手工艺品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即使在强大的工业文明面前,人们也会不自觉地怀念起手工艺带给人的感觉。而另一方面,在对中国设计的呼号中,中国传统手工艺在设计中的运用也是其中一条可行之路。竹是极具现代意义的传统材料,竹丝镶嵌为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竹制工艺中有较高难度与较长制作时间的工艺之一,通过对手工艺商业模式的探寻,建构切实可行的产品策略,完善具有现实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设计,开发其商业价值,运用新的设计及商业模式增加竹丝镶嵌的体验性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1 竹丝镶嵌的工艺特征及现状

1.1 竹丝镶嵌的工艺现状

竹子是气节的象征,竹子及竹编等也是中国本土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工业化的到来廉价工业制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曾经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传统手工艺品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也曾一度失传。

1.2 竹丝镶嵌的工艺流程及特征

1.2.1 竹丝镶嵌的工艺流程

竹丝镶嵌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骤:制丝,镶嵌竹丝,镶嵌木花。

(1)制丝。第一,取竹:截取竹段,根据不同用途与工艺要求选取相应竹子。竹丝的竹子要选用66cm以上没有划痕的两年青壮竹子来制作。第二,锯竹:截取竹段,根据用材长短的需要,应尽量减少竹节的数量,锯截要平直,避免损裂。第三,去节:将竹节突出处用刀刮平。第四,剖竹:即劈竹,将竹段纵劈成多片竹条,剖竹时要手稳刀正用力均匀。第五,启条:根据所需要的规格.将大条劈成若干小条,宽窄厚薄都需均匀。第六,刮青:将竹子表面青色胶质层刮掉,只留下竹黄部分。竹丝镶嵌仅取用留有竹青的那一层。第七,劈篾、劈丝:将竹条加工成较薄的编织篾片。一般竹丝镶嵌所用为2mm厚、3mm宽的篾片,根据用途不同尺寸略有不同。分丝采用的是纵向分丝。

(2)镶嵌竹丝:第一,切齿:将竹篾同一方向码好压紧,在远离竹青一侧切齿,切齿的深度为篾片的一半,齿宽为篾片厚度相同,齿间距根据花色确定。一般分为长短两种,长条竹篾作为骨架,短齿多做花纹所用。第二,染色:根据不同需求,将篾条漂白或染色。第三,搭长篾:将长篾按经纬扣到相应的槽中,连条成板。第四,嵌入短篾:用镊子将短篾按花纹嵌入长篾相应位置,多为正反两面拼插,暗榫相扣。第五,打磨:将拼接完成的篾丝篱整理扣紧,整面打磨平顺。

(3)镶嵌木花:第一,锯外形:画面各部形状用薄纸勾摹下来粘贴在白桃木板上,按照勾摹图形锯出画面形象。第二,粘贴画面:将白桃木板片按照画稿位置胶着于篾丝篱底板上。第三,浮雕:在胶着的白桃木板片进行深浅层次不同的浮雕。

1.2.2 竹丝镶嵌的工艺特征

竹丝镶嵌多用作屏风,本身所具备的竹材自有的清凉古朴感,加之自身简约空洞的传统花纹,使竹丝镶嵌作品更加通透。

2 竹丝镶嵌工艺的商业模式探索

2.1 手工艺相关商业模式简析

随着青年人们的成长和意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及青少年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更多的生活体验。手工艺作为体验的一种,也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寓教于乐项目,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既早期的陶艺到近期的皮具工坊,木艺工坊等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出现。且已然从一线城市进军至主要的二线城市。这种提供相关材料工具及场地的工艺体验课的模式,在手工艺类别中是常见的运营模式。对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比较有代入感的传承方式,从另一个方面,也对手工艺人才枯竭的现状也是一种缓和。

2.2 竹丝镶嵌工艺的体验式商业模式的拟建

着眼竹丝镶嵌的工艺三大步骤来看,第一步制丝是趣味性较弱危险性较高,而且是对工艺要求较高的部分;第二步除切齿需要机械辅助以及染色需要蒸煮染色外其他步骤相对较简单,拼插阶段是比较入手比较有操作性跟趣味性的制作部分,而且有较大的主观创造的余地;第三部分装饰意义为主,雕刻部分有一定的难度。拼插的难度跟成品的尺寸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较大尺寸的镶嵌竹丝有一定的困难性,而相对较小的尺寸上,可粘贴的白桃木装饰内容有所局限,精细度要求对于新手体验也有加大的难度。

对于工艺体验来讲,根据体验者所选纹样色彩,向其提供竹丝,制作好的白桃木装饰素材,裱边框及镊子等相关工具,使体验者使用半成品来制作相关产品、相关装饰品。提供素材半成品,使制作者能更轻松得到工艺的体验与学习,简化冗长的工艺链,将最具体验性、趣味性的步骤得以强化,也更容易体会到制作的乐趣,是一种更加开放的模式。

除上述体验式的商业模式的半成品策略外,还可将竹丝镶嵌应用于名片盒、首饰盒、小收纳盒香盒等装饰面。作为商家提供装饰面可拆卸的盒体,及可自选的竹丝镶嵌素材包,消费者可自行完成相关产品的制作,形成良性的可循环的商业模式。

3 结语

包括竹丝镶嵌在内的手工艺复兴,是当代青年人体验式的生活方式下的必然结果。如何结合当代青年人性格特征,强化工艺的体验性,简化工艺步骤,也是商业模式多元化,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激发当代青年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进而探索研究,也是对工艺本身的一种结合现代的商业模式,现代的制作工艺,现代性实践方式的一种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剑.论竹编的设计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

[2] 张力丽.技道合一――由竹编饮具看日用器具之美[J].装饰,2011(2):27-29.

[3] 李演.基于传统竹编工艺的现代化日用品设计实验与研究[D].浙江:中国美术学院,2012.

篇(8)

――访东来顺集团总经理周延龙

文/本刊记者 万江心 张云龙

企业史记,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东来顺创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1903年,他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后来又增添了贴饼子和粥。由于生意日渐兴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

东安市场前身是个马场,当时是由一个叫魏延的太监主管,他挺爱吃粥摊的抻面,经常光顾丁德山的粥摊。丁德山也特别有眼力见儿,每次魏延来,他都非常周到的招待、奉承,博得了老太监的欢心。魏延瞧丁德山人挺机灵,又会来事,一来二去,就认了干儿子。1912年,东安市场失火,粥棚也被焚。魏太监出面张罗,并拿出了若干银两,帮助丁德山重建了三间瓦房,起了字号为“东来顺羊肉馆”。开始,只是做一些羊汤、羊杂碎等,后来又把“涮羊肉”引进了店堂。

丁德山把涮羊肉这一风味引进店铺,又经过了细心琢磨,涮羊肉肉嫩、味美,主要仗着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于是他用重金从前门外正阳楼饭庄挖来一位刀工精湛的名厨,帮工传艺。这位切羊肉片的高手对羊的产地、用肉的部位、切肉的手法做了规范性的整治。切出的羊肉片,铺在青花瓷盘里,透过肉能隐约看到盘上的花纹,形成了“看东来顺师傅切肉是一景,吃东来顺涮肉是一种享受”的说法,东来顺由此享誉京城。

近百年来,东来顺人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创造了独特的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形成了风味涮肉的特色:选料精,刀工美,调料香,火锅旺,底汤鲜,糖蒜脆,配料细,辅料全。2008年,“牛、羊肉烹饪技艺・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掌柜堂训,老树开出新花

东来顺发展到今天已有113年的历史,虽然几经时代更迭,但是东来顺老掌柜留下的这段“堂训”却始终印在东来顺人的心里――“能来咱铺子里站一站的人,那是缘分人;能到咱铺子里坐一坐的人,那是瞧得起咱的人;能到咱铺子里吃饭的人,那是照顾咱的人。”

这是中国百年老店企业文化的最本源愿望,也是中国商人经商待客之道的精魂。

除了不忘老掌柜的“堂训”,周延龙在此基础上,把东来顺的企业文化落到“和谐快乐”这4个字上。2016年2月1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小年”,东来顺集团以“和谐快乐 情聚人心”为主题的第二届新春联欢晚会在全体员工的殷切期盼中拉开了帷幕。东城区图书馆礼堂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集团领导和企业员工共计600余人一同观看了演出,喜迎猴年的到来。

第二届新春晚会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节目流行古典兼收并蓄,温情与火热并举,各具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既有大家喜闻乐见的相声魔术,又有动人心弦的器乐配唱;既有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又有异域风情的新疆舞和时下流行的现代舞。

周延龙满怀激情的介绍到,整台晚会突出一个“情”字,11名预备党员在大合唱《绣红旗》的映衬下对党旗庄严宣誓,抒发了广大员工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特别是情景剧《时间都去哪了》,非遗传承人陈立新与开发总监叶建海通过聊天的形式带着全体员工共同回顾了东来顺品牌近半个世纪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所经历的荣耀与艰辛。现场观众也跟随时间的车轮,被这一幅幅、一张张充满无限回忆的老照片感动得潸然泪下。最后,东来顺领导班子及分公司经理演出的《明天会更好》将晚会推向了,大家手挽手、肩并肩,一起共同高歌,充分展示了东来顺“和谐快乐、情聚人心”的企业氛围。

周延龙说:“此次晚会的举办,全面展示了我们东来顺员工文化生活的特色与魅力,营造了热烈喜庆、欢乐祥和、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反映了东来顺人在历史新机遇面前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全体员工奉上了一道丰富精美的节日文化大餐。”

小善计划,激发全员探索精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餐饮行业表现出万马齐进的态势。面对内、外在的主、客观因素,周延龙有了新的想法――东来顺集团围绕着首旅集团工作要求和4项重点任务,在“实”字上下功夫,将2015年定义为“产品年”,逐步推出了“小善计划”,实现了在突围之路上跑起来、活起来。

“小善”源于古语,修善如春日之草,未见其长而有所增,而修善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小而成大,也是可以成大事的。针对产品而言,“小”表示不刻意追求高价格,高规格,品种可以分散,持续不断开发亲民产品;“善”则包括对它的完善、规范,运用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形成累计效应,切实将产品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提升。

东来顺卖羊肉卖了110多年了,爆炒烤涮四大传统烹饪技艺,搭建了东来顺相对完善和立体化的产品结构。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慢慢改变和选择的多样性,靠一道菜打天下恐怕不太行,所以“小善计划”第一个目标是丰富和完善产品结构,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以“小瓶饮品”为例,餐饮分公司率先推出的“小瓶”,包含传统奶酪、焦糖布丁、山楂酪和核桃酪4种口味,在包装上面突出了品牌文化,用篆字大印的方式刻上了东来顺的标识。从上面包裹上的油纸到方印,甚至到了包裹油纸的这个麻绳无一不体现了设计者的别具匠心。销售模式以店堂销售和外卖销售相结合,仅仅是在地坛庙会5天就销售1万余瓶,实现销售额10万元。据统计,全年销售7.6万瓶,累计销售金额超过了60万。

周延龙介绍说:“小瓶的容量大概仅仅只有80毫升左右,但是消费者吃完后,更多的是把小瓶带回家,装了调味品或用作装饰品,把东来顺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不一而足,小善计划中的创新产品还很多,小瓶的成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但它来源于员工的智慧和生活,并被企业永远载入史册。”

“小善计划”的第二个目标就是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挖潜销售能力。所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指的是清真熟食、底料、礼盒等销售,要在目前全国500多家商超及现有主流电商、电视购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一定要和好的渠道相结合,大家可能对电视购物还记忆犹新。随着网络电视的推出,互联网的风行,有太多消费者在关注网络电视购物。东来顺尝试着选择了优购物、央广电视等购物平台携手合作,仅以两款产品为例,东来顺的羊蝎子和冷冻产品累计销售了9万余组,截至目前,实现销售金额1800万元,仅央广电视上线第一天的销售额就达150万元。

通过“小善计划”的推动,周延龙深有感触地说:“东来顺人在思想上,自上而下的灌输创新的风气,形成创新的氛围。在创新工作上,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因为创新源于市场,创新源于消费者需求,而市场和需求最贴近一线员工。”

文化传承,锤炼工匠精神

在东来顺的“传家宝典”里,周延龙主推手切肉和腌制糖蒜这两项传家本领。这是对老字号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工匠精神的重新锤炼。

东来顺对羊肉的质量,从羊的产地、种类、羊龄到用肉部位都有严格的规定。 其羊肉片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涮即熟,久涮不老,吃起来不膻不腻,味道鲜美。

据周延龙介绍说,东来顺的羊肉好,刀功更好,羊肉切出来讲究形如帕,薄如纸,软如绵。

东来顺对切肉片的刀工要求十分严格,要薄厚均匀、排列整齐,切出的羊肉片舒展开来,放在青花磁盘上,透过肉片,青花花纹清晰可见。如此精细的工艺都是源自东来顺人对传统技艺的“讲究”。一斤羊肉手工能切成多少肉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来顺技艺第四代传人陈立新能切100片,而且每片羊肉20厘米长、8厘米宽,仅重4.5克。

在周延龙看来,陈立新老师是东来顺的“镇店之宝”,是东来顺技艺与精神文化的传承人,是东来顺企业文化精髓的灵魂人物。

2015年,东来顺品牌在其起源地王府井大街隆重举行了主题为“百年商街、百年品牌、百年工艺、原汁原味”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陈立新向观众们讲述了东来顺糖蒜的历史传承、加工技艺和品质特点,进一步展现出老字号企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2015年糖蒜的开坛仪式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了。

东来顺传统自制糖蒜百分之百采用纯手工技艺,需经7大步骤、百天腌制才能完成,无添加、纯天然发酵,腌制好的糖蒜呈琥珀色半透明状,口感酸甜脆爽,有助开胃、解腻,促进消化吸收。沿袭百年、代代相传的糖蒜传统制作工艺已成为东来顺涮羊肉技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但形成了“东来顺特点”之一的“糖蒜脆”,更是在2014年5月被北京老字号协会列入首批“原汁原味北京老字号最具代表性产品”名录。

对于东来顺的刀法技艺与糖蒜考究的腌制工序,周延龙很专注也很坚持。对于“非遗”这块招牌更是珍爱,如何把老字号的品牌擦得更亮,周延龙认为,东来顺借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团队来培养技术人才。目前,非遗传承人陈立新大师已收了30多名记名弟子,他们根据技艺水平不同,分配不同等级的切肉刀。

周延龙说:“近年来,我们加强了理论知识、实操演练等方面的培训,我们将优中选优,并从中竞争选拔新一代技艺大师,将‘东来顺’精髓代代相传。”

餐饮触网,互联网+涮肉

“互联网+”可谓是踏着春风而来,没有哪个企业可以拒它于千里之外,因为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作为餐饮企业的佼佼者,东来顺正迎着改革的春风……面临新模式、新理念,东来顺人曾经扪心自问“我行吗?”,周延龙坦言,试过才体会到蕴藏其中的商机。

东来顺早在2012年就开始尝试O2O,之后在京东和天猫上开设了旗舰店,并在美团上推出团购套餐,最近又入驻拍拍微店,传统的餐饮行业开始深度接触互联网。猴年除夕前,东来顺等众多老字号也纷纷搭载天猫、京东、一淘、味库、青年菜君等电商平台推出了年夜饭半成品套餐,且价格更亲民。

篇(9)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其名声在外,湘绣艺术作品栩栩如生。湘绣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其所发展而成的多种刺绣技艺能够传承下来,实属不易。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传承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艺术产品的欣赏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在国力日渐强大的同时,人们更乐于接受我国传承下来的文化艺术形式,并有自信将这些艺术形式推广至全球。湘绣本身具备很强的工艺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一种值得传承应用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因此,在非遗传承视角下来看,湘绣技艺不但要传承下去,还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符合当下群众的审美和适用需求,在设计上加以创新。

一、非遗传承视角下的湘绣艺术概述

(一)湘绣艺术介绍

湘绣,顾名思义,是起源于湖南湘西地区的一种刺绣艺术。湘西地区是汉族和苗族杂居的地区,湘绣既受到了顾绣的影响,也受到了苗绣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苏绣和粤绣的一些技法优点。湘绣本身属于民间刺绣,自古以来,湖南湘西区域及长沙周边区域就形成了以刺绣为主的手工业,并成立了诸多知名的绣坊,古长沙县就曾有“绣乡”之称。从考古挖掘出土的湘绣艺术作品来看,湘绣艺术产生于2000年前,那时的湘绣艺术就已经比较成熟,出土绣品的图案就有十多种,绣线的色彩也多达18种。现如今,湘绣传承下来的技法十分丰富,有70多种,并且有上百种色彩的绣线,结合起来运用,可以绣制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从花鸟鱼虫,到动物人物,再到书画的绣图等等,广大的湘绣艺人传承下来很多优秀的作品。

(二)湘绣艺术特色

湘绣艺术有着其自身的特色。首先,湘绣所使用的技法就有平绣、网绣、织绣、立体绣、双面绣等多种,采用不同的刺绣技法所绣制出来的图案样式不同,在绣制不同图案时,也会考虑到技法的选择。所以,从湘绣的发展来看,相应的刺绣技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些技法的掌握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湘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其次,湘绣的针法千变万化,正是在这些针法的应用下,湘绣才能形成极富表现力的刺绣作品,而且,湘绣的绣图都有着相对严谨的结构,经过构图设计之后再进行刺绣,这样所绣出的图案更加栩栩如生,特别是花卉以及动物图案的绣制在湘绣中极为传神。再次,湘绣的彩色多样,十分鲜艳,湘绣的作品色彩明亮,绣制时通过对不同线的选择,还可以造成不同的明暗、反光效果,比如,丝线和绒线的效果就不一样。最后,湘绣还有较强的立体感,相比原画稿来说,进行了立体效果上的处理,湘绣是在画稿上的再创作,特别是基于双面全异绣技法绣制出的湘绣狮虎作品,则更为生动立体。

二、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一)发挥出湘绣艺术的商业价值

湘绣是一种民间刺绣,所以其所绣制的图案不仅仅是用于一些大件的摆设中,比如,屏风等,主要还应用于服饰以及生活装饰品中,这些与生活相关的湘绣产品更能发挥出湘绣艺术的商业价值。湘绣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但是,现如今存在湘绣艺术作品价格较高的情况,属于有价无市,湘绣艺人制作一幅湘绣艺术作品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练习和积累多年,但是久而久之,湘绣艺术作品成为了收藏品,而非生活中可用的产品。创新湘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让湘绣艺术作品走进大众生活,提高商业价值。

(二)在青年群体中实现湘绣文化的推广

在青年人的视角中,非遗文化项目往往都与传统文化有关,都属于较为古老的文化艺术项目,与新时代的文化艺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大多青年人知道湘绣文化,并且尊重和乐于承担保护非遗文化的重任,但是,在生活中青年群体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和理解湘绣文化,无法在青年群体中形成湘绣文化的传承热潮。而在湘绣的创新设计下,湘绣文化才能更加适应青年人的审美需求,推动其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推广。

(三)与设计专业联合培养湘绣传承人

非遗传承视角下,通过促进湘绣设计的创新,还可以推动湘绣文化艺术的传承渗透到设计人才培养中,达到湘绣与高校设计专业联合培养湘绣传承人的积极效果。尤其是在湖南省的高校中,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湘绣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其可以借助湘绣来开拓设计思路,湘绣也可以有更多创新设计,从而实现双赢。

三、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创新的不足

(一)湘绣设计仍以传统的图案形式为主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度不足,其在设计时,对传统的图案的应用较多,对图案形式的创新较少。在新时代背景下虽然湘绣的传统图案都比较漂亮,以花卉图案为主,但是在人们审美多样化的需求下,更期待看到与众不同的湘绣设计。为了实现湘绣的商业价值,其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就要拓宽视野,在保留湘绣技法的同时,对传统的图案加以创新。

(二)湘绣设计创新的领域拓展不够全面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需要其覆盖更多的商业领域,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湘绣产品领域。湘绣本身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格,有浓浓的中国风,其能够有更为广阔的设计应用领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湘绣的设计创新领域拓展不够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活的更多方面,大多湘绣的设计还是停留在服装以及家居装饰品方面。

(三)湘绣设计与市场对接的不够精准

湘绣是一种手工刺绣工艺,在湘绣设计应用中,往往呈现出来的都是大件作品,作品的完整度高,从设计到制作都十分精美虽然这样的作品有很高的人文艺术以及收藏价值,但是与消费市场的对接不够精准,对此类湘绣设计制作作品有购买能力的人并不多,所以,湘绣艺术的社会传播程度不高、传播范围不广,不利于湘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湘绣设计与手工生产效率比较低

为了突出绣工,湘绣的设计都是精雕细琢的,目的就是通过设计和刺绣能够展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但是,正因为湘绣制作的难度较高,设计越复杂,其手工生产效率就越低,想要大规模地推广湘绣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创新的策略

(一)结合时展创新图案设计

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有几个传承人,将古老的手艺保存下来即可,更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湘绣是一种刺绣艺术,在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手工刺绣艺术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机绣技术的应用可以生产制造很多花样的图案,随着人们对于手工传承技艺的逐渐重视,湘绣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成为高端定制的宠儿。这两种对湘绣艺术的态度都不利于湘绣的广泛传播和传承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时展的要求来创新湘绣的图案设计,让一些具有时代特性的图案成为湘绣设计的新图案,还可以促使湘绣走出一条多元风格的设计路线,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图案设计中,也可以将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抽象派、印象派等的艺术风格融入图案设计中,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湘绣的市场发展潜力。

(二)拓展湘绣设计及制作产品的领域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及产品发展的领域应进一步扩大除了湘绣服饰之外,可以创新拓展一些其他的生活类湘绣用品,比如,丝帛制作的团扇,团扇上可以绣上简约大方的湘绣作品;又如,家具布艺装饰品中,可以设计一些湘绣制品,湘绣的图案纹样不需要很复杂,纹样面积也不需要很大,重在风格点缀,从而给家居生活带来更多的审美和传统文化体验;再如,湘绣的婚庆用品礼服、喜帕、手绢、床上四件套等,也可以采用湘绣和机绣相结合的设计制作手法,重在展现传统文化。湘绣设计和制作的领域还可以拓展到旅游产业中,不仅仅是在湖南本地进行销售,更是可以将湘绣艺术推向世界,让高端湘绣作品成为西方人所崇尚的奢侈品、艺术品。

(三)加强湘绣设计与市场的对接

从非遗传承视角来看,现如今的湘绣艺术有着传承人体系,但是仅有传承人是不够的,传承人的责任是将湘绣艺术传承下去,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为数不多的正统传承人很难有精力将湘绣艺术推广到全社会。想要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并喜爱湘绣艺术,愿意为湘绣艺术买单,能够在生活中用的起湘绣艺术产品,就需要将湘绣艺术进行设计上的创新,实现湘绣艺术与市场的对接,既保留湘绣艺术的艺术特色,又简约化湘绣艺术的制作,形成不同难度层次、不同刺绣面积的湘绣艺术设计图样,实现湘绣设计的普及应用。

(四)采用部分手工绣提高生产效率

现如今,湘绣的正统传承人并不多,但掌握湘绣的一些基本技法并不难,想进入高阶层次则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练习。为了推进湘绣的传承发展,有必要采取部分手工绣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湘绣制品的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湘绣,从而将湖南的湘绣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部分手工绣即在机绣的支持下,只在较为重要的设计区域进行手工绣,既让消费者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湘绣,又让消费者认识到湘绣工艺的价值,能够更好地珍藏湘绣产品,让这些珍贵的湘绣设计创新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五、总结

综上所述,湘绣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湘绣设计没有及时推陈出新,影响了湘绣艺术的广泛推广和传承,因此,湘绣的传承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图案设计,拓展设计和制作产品的领域,加强与市场的对接,甚至可以与机器绣融合应用,重在将湘绣推广出去,达到非遗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2茶文化资源业态范式的现实应用

茶文化资源价值转化的学理基础,是认定茶文化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本。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认为,文化资本是继物质、人力、自然资本之后的第4种资本。本文分别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产茶省、一个产茶区、一个茶企等3种不同类型产业开发主体,来研究茶文化资源转化的业态范式。

2.1福建模式: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在一个省市内公共文化资源相似性较高,茶文化资源也是如此,产业开发具有社会集体性,易文化同质。参照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同区域间可以根据比较优势来差异化开发,形成错位竞争,从而促进整体发展。以福建为例,在中国茶文化资源库中福建无疑是最为丰富的省份。茶文化遗址和历史文化资源比比皆是。且福建茶叶生产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密切关联,茶文化以诗词、美术、歌舞、小说等形式融于民风民俗之中。福建境内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武夷岩茶3种茶类所属县域围绕彼此产业,挖掘自身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商业资源,并将之扩展成茶文化产业。安溪作为茶叶交易中心所在地,铁观音市场高度竞争发展出独特的茶电商产业。武夷山依托岩茶母树资源和武夷山自然风光,围绕大红袍传说开发旅游演艺产业。福鼎依托太姥山资源和白茶特性,重点开发庄园产业和休闲度假经济。漳州则依托台商企业天福的品牌优势和茶博物馆资源,发展教育产业。厦门则依托成熟的休闲经济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成为现代茶空间的集中地。整个福建省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已发展出演艺、庄园、教育、空间、电商等五大茶文化产业,彼此联动形成福建模式。

2.2武夷模式:集聚效应的点轴开发

区域茶文化资源内涵非常多,需要确定何种内涵为首要增长极,从而吸纳其他文化生产要素,形成一个极化区域。在产业经济学中,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曾提出点轴开发模式,即在区域经济中确定一个增长极,通过具有“增长极”地区带动相邻地区共同繁荣。依照佩鲁观点,增长极以不同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轴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笔者仍以福建茶产业为例,用主题分类法,对武夷山地区的茶文化资源进行基础梳理,深度探讨该地区的茶文化产业。既然武夷山有如此丰富的茶文化资源,那么该以何种资源为首要增长极,以何种文化产业形式作为呈现载体?综合考虑文化资源稀缺性和久远性价值来看,地理遗迹成为首要核心内涵。围绕母树资源,结合武夷山地区丹霞地貌的自然资源,开发茶资源旅游,形成一个旅游极化区域。再结合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并融合茶礼茶俗开发出综合性舞台演出《印象大红袍》。《印象大红袍》作为呈现载体以“一叶带三业”,促进当地文化产业、旅游业和茶产业整合发展。2012年武夷山茶旅游收入为150亿元人民币,“印象大红袍”成为重要的文化产业知名品牌,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兴业态,武夷山模式为全国茶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促进由茶叶到旅游到文化创意的产业链整合发展。

2.3大益模式:产业延伸的增值模式

茶文化资源中包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茶叶加工到中华茶礼,这些文化资源也反向促进了基础农业的发展。笔者继续以一个企业品牌为例,深入研究茶文化资源在整个产业链中所起到的延伸增值作用。作为中国茶标杆企业,大益具有独特文化形象。其普洱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当时唯一一个直接以生产企业品牌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1940年至今,直以“非遗大益”为大益品牌注入人文精神和文化魅力,围绕“非遗”,扩展了产业产品线,开发出一系列文化产品。其中,北京大益皇茶会所于2007年9月试运营,融合了茶文化交流、茶道茶艺培训、茶餐茶宴等多种文化元素。大益茶道院开展茶道教育,目前已在海内外开办各类职业茶道班、茶业经营班百余期,培训学员12000余名;帮助40余所高校开设了大学茶道公共选修课,并在全国数十所高校成功举办茶道系列巡回公益讲座。同时,成立艺术团,独创“大益八式”茶道进行舞台演艺。2009年成立云南弘益茶文化传播中心,为云南省振兴茶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合作。另外,作为大型茶文化品牌推广活动的大益嘉年华,自2011年起已举办两届。这些以“会所、表演、旅游、活动、推广”为主的文化多元化呈现形式,将大益作为普洱茶加工工艺的“非遗”文化在其有形物质产品之外,延伸了文化产品。同时也反哺了云南茶山基地,增加基础农业效益,形成完整的茶文化产业链。

3对茶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建议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使茶文化不简单表现为一种日常习俗,而是发展出各种与茶有关的经济实践、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文化传播,构建起茶文化产业。但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茶文化资源开发转化还缺乏有效机制。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3.1用文化绘图系统构建地方茶文化资源体系并进行价值评估

目前,茶文化资源体系在各地发展中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地出版的一些地方茶书主要围绕历史传说,缺少从文化资源角度挖掘的文化档案。区域茶文化资源体系需要统一构建,可利用文化绘图(Culturemapping)工具记录各种文化元素形成文化资源档案。文化绘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创建文化对话的工具,主要是将其独有的文化特性用地图形式表述出来。并按茶文化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应对地方茶文化资源进一步进行价值评估和等级分类,根据重要性程度合理开发。在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上,有一定数理方法和理论基础。国外学者Mazzanti对文化资源价值构建框架性研究;AndyS则用CM方法分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来进行文化资源评估。国内学者黄雪英按照品相、价值、效用、预期、传承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苏卉则提出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开发潜力评估。对于地方茶文化资源体系,可参照上述数理方法定量评估。在指标体系上建议按照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传承能力等设立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分值,构建评估模型。

3.2将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载体

茶文化旅游是资源价值转化并规模化为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茶园生态环境、茶产品、茶民俗、茶遗迹等融为一体进行开发。目前,国内外茶文化旅游按照功能主要分为4种类型:寻源求知、文化体验、庄园度假和生态观光。寻源求知是围绕有形资源,开展对古茶树、古茶园等原产地探寻活动。文化体验是通过对无形资源挖掘开发体验型产品,诸如民俗、节庆、表演等。庄园度假是当前新兴范式,福鼎地区品品香、绿雪芽,依托生态茶园打造茶庄经济;云南柏联借鉴法国波尔多地区红葡萄酒庄园理念模式,建成普洱主题茶庄。生态观光则以茶乡风貌为核心开展休闲旅游,如贵州茶海之心、杭州梅家坞、台湾木栅等。

3.3依据茶的泛文化性开发衍生产业实现跨界发展

传统茶业要转型升级,需要从农产品到文化饮品,再到创意产品。通过茶的泛文化性,创造新型创意产品。不仅停留在传统茶叶和茶具等领域,而且跨界进入多元产业领域,比如会展、教育、影视及服装业。以节庆为例,目前茶业领域节庆以原产地开采节为主。形式较传统,多为领导发言、茶艺表演、炒制大赛。节庆本身缺少文化底蕴,而且短期效应无法对产业经济进行持续有效推进。在中国的传统节庆中,也鲜有茶主题节或文化日。茶的节庆活动还未发展为独立的文化产业类型,尚有创意开发空间。而将创意与茶文化资源结合开拓出全新产业类型的还有茶空间。这股空间美学之风,从台湾食养山房、台北书院引入大陆,目前在内地普遍盛行。从茶馆到茶艺馆再到茶空间,不仅是社会空间向个体空间的社会学转化,同时彻底改变传统茶馆单纯茶水销售的服务经济模式,带动了茶会经济、茶美学设计、茶文化教育培训等多项相关产业,实现跨界融合。另外,也有必要关注到另一茶文化产业的兴起,即茶与服装的跨界。目前,茶服产业已成为一种有别于旗袍、汉服等类型的独立概念。通过百度搜索“茶服”,可以找到约1620万个相关结果;从淘宝网搜索“茶服”,显示有5.44万件宝贝,6873家相关卖家,茶服已成为茶文化产业中一个重要产业子类。这些多产业开拓,是建立在茶文化资源多样性基础上的。

篇(11)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称其为“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博大精深且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洗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灿烂的一部分。赫哲族的鱼皮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文字记载的鱼皮艺术品至少也有2500年的历史,同时具有很高的研究传播价值。

一、鱼皮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困境

所谓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由于新媒体的发展未达到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更加艰难,面临着如下困境:

(一)鱼皮艺术传承人年龄结构老龄化,对新媒体知识了解甚少

据了解,传承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的众多限制条件构成了使用新媒体的障碍。首先,老人的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限制,识字水平较低,不能读懂新媒体产品的使用说明甚至是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其次,老年人收入偏低,甚至大部分没有固定的收入,这样的经济状况和条件也制约了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最新的媒体产品。再者,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较深,对金钱态度谨慎,并且更多地将重心分配在子女和养老方面,因此在新媒体的花费上比例较小。

(二)鱼皮艺术特色的趋同化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时期的大众媒体的即时性、碎片性特点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有的文化在传播介质上被无限压缩,从“面”到“线”,最后从“线”到一个个几乎辨别不出某个单独文化特征的“点”,这导致受众在接受鱼皮艺术相关知识时也呈现出碎片化、转瞬即忘的特征,鱼皮艺术的特色不再,也就失去了传播和继承的最大价值。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娱乐化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严肃性

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满足受众群体的娱乐性需求,这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鱼皮艺术文化传播过程中被渗入了娱乐性成分,如鱼皮服饰被当作戏服进行表演等,这使得鱼皮艺术的文化底蕴受到了一定影响。总体上看,以鱼皮艺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一是传承人的主观因素使得新媒体无法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去,二是新技术本身的特性造成的文化落差。

二、鱼皮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可行性

新媒体在给鱼皮艺术传播带来挑战之际,也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不同文化在新媒体介质上彼此碰撞与交融,进而获得发展新活力

新媒体除即时性外另一个重大的特征在于交互性,体现为传播沟通时的互动、对文本解释的互动,信息的发出者与接收者是可以相互沟通的,而且不存在哪一方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两者可相互转化。以普及最广的手机为例,当一个人在使用连通网络的手机时,他既可以接收信息又可以发送信息,这就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赫哲族的鱼皮艺术可以与土家族的吊脚楼文化相互碰撞,也可以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接受任何自己欣赏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这种过程中,鱼皮艺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也不断丰富自身,丰富了文化内涵,提高了文化价值。

(二)新媒体的虚拟性使得鱼皮艺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新媒体的虚拟性具体体现在空间、环境、现实状况、身份等层面的虚拟。传播者可通过各种软件制作出逼真的虚拟物件,受众可以透过屏幕身临其境般地观摩鱼皮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体验其制作成果,相比传统传播方式节约了成本,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民族、年龄等因素而造成歧视和偏见,消除了沟通困难和障碍,使鱼皮艺术单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进行传播输出。

(三)新媒体的数字性大大提升鱼皮艺术的传播速度

数字化带来了媒介文本内容可以和物质载体相分离的机会,而且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和非线性的方式处理,这无疑在传播过程中省去了不必要的烦琐的步骤。例如,通过视频可直接呈现鱼皮艺术制作的全过程,受众轻点手指便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了解鱼皮艺术的内涵与精神,既便捷又快速高效,有的放矢的同时取得了有效的传播效果。当新媒体具有的交互性、虚拟性以及数字性等特征被运用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时,无疑对鱼皮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探究提供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三、鱼皮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向的探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较2016年6月增长1932万。我国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那么网民自发地传播以赫哲族鱼皮艺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似乎是条必经之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探索鱼皮艺术传播的新方式:

(一)基于社交媒体的“微传播”

“微传播”是指借助各类移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的方式,包括微信、微博、QQ等,据统计,2016年底微信、QQ空间的使用率分别达到85%、67%,各类社交应用持续稳定发展,互联网平台实现泛社交化。借助“微传播”中的人际互动、口碑传播能够实现鱼皮艺术的有效传播。以佛教文化传播为例,延参法师因一段接受采访的微博视频而意外走红,至今粉丝数量已达4536万,成为网络平台上佛教文化的代言人。“微传播”也为佛教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媒介平台。社交网络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在人际交互中形成裂变传播的趋势,鱼皮艺术依托“微传播”,通过生产优质内容、引爆社交话题、吸纳受众参与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传播。

(二)借助直播平台的互动传播

网络直播日渐成为当下最火热的媒体之一,接近半数网民使用移动直播软件。网络直播具有较好的即时性、互动性,能带来更好的“临场感”,将鱼皮艺术的观赏价值最大化。丽江古城内的许多商铺皆采用直播的宣传模式,店员们除了在门口击打手鼓招徕顾客以外,还同时进行网络直播,与各地网友进行实时互动、线上交流,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鱼皮艺术以各类服饰、绣画为载体,便于在网络上进行视觉传播,通过展示鱼皮服饰、鱼皮画的制作流程与制作工艺,加深大众对于鱼皮艺术的理解、认同,实现互动传播。

(三)依托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

文化的传承由文化自身的积淀决定,同时也有赖于物质基础支撑,良好的商业模式能维持鱼皮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O2O电商模式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百度糯米已经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2015年,国内首家官方授权的非遗电商平台“e飞蚁”也强势上线,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电商”的运营模式。因此,鱼皮艺术可以同步发展实物售卖与旅游业两条线路。一方面,在线上推出鱼皮服饰、鱼皮图画等实物产品吸引各类文化爱好者;另一方面,与线上旅游平台达成合作,以鱼皮艺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四、结语

近些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效果式微。这就要求当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灵活地运用新媒体来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增添活力和色彩。新媒体作为现代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传播作用。综合运用新媒体,增强以赫哲族鱼皮艺术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可以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充足的活力和有效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良荣.网络与新媒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7.

[2]孙钰钦.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J].编辑之友,2013(8):68.

[3]崔玉范.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