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清明节周记大全11篇

时间:2022-08-07 09:29: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清明节周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清明时节,正是四月,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耕种的最佳时间,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时候,天气很难把握,刚刚还是晴天,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来。所以农民下田的时候,经常被雨淋湿。于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种用艾草拌和制成的食品,如糕、饺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坏这样的说法。

我的家乡在绍兴。绍兴人过清明节也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过法。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又到了清明节。

早上一出门,老天爷愁眉苦脸,满眼泪光,好像有了伤心事,难以言说。我和爸爸一起去小店买了几束假花,十沓纸钱、一团鞭炮,一张黄纸,一捆香和一箱元宝。

带着东西,来山上祭祖。山上的风景,真美。满眼都是绿,墨绿、翠绿、青绿、碧绿、浅绿、嫩绿,应有尽有,绿的出奇。我和爸爸一起插花,摆好香纸,用打火机点燃。后来,我和爸爸一起清理杂草,并在坟前一起磕头。磕头时,我心里想着: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些逝去的亲人,但我的心里会一直想念他们的。

下山的时候,想着逝去的亲人,我有点悲伤。

篇(3)

清明时节,正是四月,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耕种的最佳时间,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时候,天气很难把握,刚刚还是晴天,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来。所以农民下田的时候,经常被雨淋湿。于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种用艾草拌和制成的食品,如糕、饺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坏这样的说法。

我的家乡在绍兴。绍兴人过清明节也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过法。

篇(4)

"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流行于宋元时代,"湖广熟,天下足"则流行于明清之际,这两句略带夸张的谚语表明了苏湖(常)和湖广地区粮食生产不同时期内在全国的重要地位。"苏湖(常)",代表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所谓"湖广"其实主要指令湖北、湖南境内的沿江濒湖平原地带,前者可上溯至古代的吴越文化,后者则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河姆渡稻作遗址,而两湖平原也有令人惊异的彭头山水稻遗存,这表明两地的稻作文明也可能是各自独立起源,且发展难分伯仲。实际上战国时期荆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一度领先于吴越,只是后来荆楚经济渐衰而吴越日盛,到宋元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已居国之首,其时的两湖地区在不少人眼中却仍是"火耕水耨"、"地旷人稀"的化外蛮邦。明清两湖平原农业经济的勃兴有渐振昔日雄风之势,"湖广熟,天下足"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斯时湖广地区渐成全国新的米粮中心,但还不能说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超过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对这两个地区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已有不少学者作了大量卓有见地的精辟研究。因此本文无意对"苏湖(常)熟,天下足"及"湖广熟,天下足"二谚本身及其传布进行详细的考证与诠释,而想从这两条谚语的转变表象探究它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含义,对诸如发生这种转变所代表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异同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外条件、结果与影响等问题进行粗线条的勾勒。如果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两湖平原可以作为封建晚期发达地区与已发展地区的各自代表的话[①b],则这对发达地区与已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互补似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农业经营重点的次第转变

 

在开始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两湖平原明清时期农业经营重点转变之前有必要简要引述一下两地的自然经济地理条件。从全国地理区划角度来看,这两个地区同属于一个经济地理单元,即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光、热、水、气、土壤等条件大致相当,差别甚微。

 

长江三角洲地区通常是指围绕太湖的苏、松、常、镇、杭、嘉、湖诸府所属(明清时期行政区划),扩大时有时也包括宁绍平原。该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苏南平原和杭嘉湖平原海拔只有2-5米,宁绍平原也低于20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00-1700毫米;水源丰富,太湖集水面积19000平方千米,最大蓄水量可达43亿立方米;土壤条件好,有机质含量高,熟土层厚,保肥性、通透性良好;热量条件好,年均气温15-19℃,年均无霜期230-280天[②b]。

 

两湖平原主要指江汉-洞庭湖平原及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及鄂东沿江平原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大多不到35米,较高亢平原与湖沼洼地沿江河成带状相间排列;年均降雨量1100-1400毫米,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期内;无霜期250-280天;区内大部分耕地系冲积土,富含有机质与矿物质,自然肥力高,土质疏松易于耕作[③b]。洞庭湖平原亦属湖积平原,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年均降雨量1300-1400毫米;无霜期250-280天;年均气温16.5-17℃。[④b]

 

这两个地区的共同优势是宜农、宜渔,水上交通便利,贸易条件优越。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不断发展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因此有"苏湖(常)熟,天下足"之谚的广泛流传,该时期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的种植是当地种植业,也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渐次下降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渐次上升,不但如此,农民投入经济作物生产的人力也更多,技术更细腻,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⑤b]。这种转变在不同的小区域内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农业生产总的发展态势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概括而言大致在太湖以东、以北的水乡地带仍基本以种植水稻为主,并辅之以麦类、油菜、席草等粮食、经济作物;在濒江临海的冈身沙土地带则以棉花、水稻为主,杂植麦、豆、靛青等作物;太湖沿边及浙西平原地势高亢而近水的地区则以植蚕桑、水稻为主,并兼植麦豆、烟草、乌桕等粮食、经济作物;苏南浙西的低山丘陵地带以植旱地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竹、木、茶等。当地农民在种植上述不同经济作物时往往有与之相宜的生产活动互为关连,如植棉与纺纱、栽桑与缫丝等,并渐渐在不同自然区域或生产个体间形成分工,甚而演化为专业性生产,其收支盈亏与市场需求大小紧密相连。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内容即这些多样化生产及由此而导致的农业生产综合化、专业化和商品化发展趋势。[①c]。

 

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复杂多样,人多地少也许是所有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如杭嘉湖三府洪武年间人均尚有耕地3.5亩,所产有余;至乾隆中期人均耕地已降至仅1.2亩左右,以当时平均约2石的亩产量估算,人均得粮仅2.4石[②c],尚不敷日食之需,遑论税粮、饲料、种子等其它方面用粮。

 

以常理论,在传统农业社会,人多地少粮食不足当更应加强粮食作物的生产,如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以尽量增加粮食总产量。但该地却恰恰相反,他们反常规的作法主要基于利益的考虑,因为种植粮食尤其是水稻不仅花工多、对季节要求严格,受自然条件如水旱影响大,且在生产技术未有重大突破的传统农业前提下,水稻增产潜力有限(御稻在苏南推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不合算,农民对它不感兴趣,封建帝王出面推广水稻品种也竟然无果而终,这说明当地民众对实际利益看重的程度),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栽桑,用工虽多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更主要的是潜在产出值高,可获得比种粮食高出数倍的收入。有的地方最初只是在土壤条件较差的田块或田旁路边植桑,后来干脆用上好的稻田栽桑,即所谓"桑争稻田"。桑树部分取代水稻不仅仅是作物种类的简单置换,它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农业经营重点从集约化程度较低的生产部门向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生产部门的转移,由于栽桑比种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因而又有从劳动力密集向资金密集转移的特点,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③c]。类似情况还有因改种棉花、烟草而出现的"棉争稻田"、"烟争稻田"等。

 

当地农民用在经济作物上获得的、远远超过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不仅可以完纳赋税(一条鞭法施行后可以以钱代粮),也可以从市场上购得自己粮食需求中的不足部分。显然,要到市场上购买粮食就必须有足够的粮食进入流通领域作为前提条件,即要有充盈的卖方市场,此时的两湖地区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

 

弘治以后两湖地区能大量输出米谷同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基于该地农业生产的勃兴和中转沿边省分米粮[④c];其次是该地人均耕地较多,赋税漕粮负担较低,米价较低等[⑤c]。明代初期,两湖地区开始大兴垸田,并在明代中叶形成一个,垸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土壤特性较适宜于种水稻,因此垸田的大量垦辟实际上即不断扩大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的种植面积[⑥c]。这是明清两湖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演变中最为瞩目的事情。尽管明清时期总体而论两湖地区的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及单产量均不及长江三角洲地区[①d],由于在有明一代两湖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得以有大量余粮输出;沿边省分如四川、江西等地米谷亦藉此地(主要是汉口米市)转运,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吸引了大量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将其转运各方;加上漕粮、军米等官粮的大量调拔,遂给朝野人士形成"湖广熟,天下足"的感觉。

 

"湖广熟,天下足"一谚中的"湖广"经今人考证并非整个两湖地区,而主要是两湖境内粮食生产最发达的几个农业经济区,即今湖南境内的洞庭湖平原和湘中丘陵盆地,湖北的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按有的划分方式,这其中的大部分亦可归为江汉平原[②d]),亦即广义上的两湖平原。所谓"天下"则主要指南半个中国,尤其是长江、珠江两流域对湖广米粮的依赖[③d]。当然其中也有相当数量逆汉水而上陕晋中原[④d]。

 

"天下"皆赖"湖广"的态势在清中叶后发生蜕变,两湖地区由于人口日多、水灾频仍等原因出现生产停滞,其米粮输出也盛极而衰,雄风不再。虽然两湖米粮济运江浙的现象直至解放前并未停止,但其可使"天下足"的米粮济运规模与声势已成昔日黄花[⑤d]。如果两湖平原在水稻生产达到一定程度难以再有突破时能循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轨迹开始结构转型亦属理想,然而两湖平原在此方面虽有发展趋势,但没有取得成功。该地区明清时期在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其实并未偏废经济作物的生产,两者甚至可以说并行不悖,并终至形成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总体生产格局[⑥d](洞庭湖平原的经济作物比重较小)。虽然两湖境内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超过粮食作物的地区不少,但主要集中在丘陵地带及沿边山区,平原湖区鲜有这种情况发生。而且该地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棉花和麻类为主,均属劳动密集型种植生产,需要资金投入的蚕丝业则极不发达。麻类主要以原料形式自用或出售,棉花则用于家庭纺织或直接进入流通领域[⑦d]。当湖广棉布行销天下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并未在棉布上与之一争雌雄,而是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效益更高的蚕桑业[⑧d]。两湖地区的农业发展较之三角洲地区总是慢一拍,但当清中叶之后两湖平原出现严重的农业人口相对过剩时却没有发生如当初三角洲地区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生产的大规模倾斜转移,粮食作物生产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性质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完全不同。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种粮自食、经作换钱,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分离,副业商业化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两湖平原粮食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二位一体,粮食商品化亦即主业商品化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⑨d]。

 二、两地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正负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人口的相对过剩现象出现较早,这些相对过剩农业人口的出路大致有内外两种消化途径。内部消化或称内部转移是指农民并不离开土地抛弃田作,而是在努力经营好大田生产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包括丝织、纺纱、编织、烧窑等业。这些家庭副业、手工业在当地农村经济生活中作用甚巨,不可或缺,农家既以其收入维生计、纳赋税,还要靠它反哺农业,谁家的副业和手工业收入高,对农田投资就多,田也种得好,反之则否。从事农村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的有农闲的青壮劳力,也有劳动力机会成本几乎为零的妇女儿童,他们昼耕夜织终岁辛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富庶正是建立在农户日夜劳作的基础之上,甚至有以此而致富者[①e]。

 

外部消化或称外部转移是指农民离开土地,向其它行业或异地谋生,这种途径的农民又可细分为三类:1.离土不离乡,指被迫沦为奴仆,依附于富家大族卖身过活者,总人数当不多;2.流入城镇成为工商人口,这些失去土地的城镇新成员不仅为繁荣当地工商业经济作出了历史贡献,其中在劳工市场上靠出卖自身劳动力生存的人还是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滥觞;3.流向开发中或未开发地区,既有政府的强制移民也有向未开发地区或开发中地区寻求拓展的自然移民,其流向地便包括两湖地区[②e]。以上各种转移方式或途径当然并非泾渭分明,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发生,其中以亦工亦农亦商型的转移方式或称"不完全转移"的比例最大,属于可农亦可非农的过渡形态[③e]。

 

两湖地区开发滞后在移民上亦有所体现。西晋八王之乱及唐中叶安史之乱时大量北方移民迁居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他们对该地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而直至明清时代两湖地区才成为移民出入的主舞台,在这次始于元末止于清代的长江流域内东西向移****动中,迁入两湖地区的移民来自十余省分,而主体源于长江下游,尤其是江西。与此同时,大量的两湖人又移居四川,在这一进一出的过程中两湖地区人口结构与数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移入者多集中在平原湖区和河谷地带,而移出者多是毗邻川省的居民[④e]。外地移民入籍之后增加了对耕地的需求,而两湖境内平原地带的大量湖荒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不断开发,康熙末年至嘉庆年间两湖人口高速发展而垸田开垦也达到高峰并及至于滥。两湖地区劳动力转移与此密切相关。乾隆初年两湖平原的农业人口相对过剩已表现明显,"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渐失其往昔诱人之魅力,该地农业人口相对过剩之后的出路也有内外两种消化途径,内部消化主要通过更多地垦殖进行,外部消化主要是向平原沿边山区移民[⑤e]。

 

靠扩展耕地面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农业内方法消融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粮食需求是传统的解决方式,但在某一具体地区当耕地扩展告罄而无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其容量受到限制,当人口增长到一定临界点之后必然会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准,因此更积极的方式是依靠农业外的力量如进行择业的改变(其前提是整个社会有粮食供应,哪怕是洋米)来消融相对过剩的农业人口。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努力,他们放眼于狭义的以种植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之外,或者虽仍不离农业,但徙居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异地,以先进者身份带动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并同时获得相应的酬报,这些无疑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两湖平原相对过剩农业人口的转移显然逊色不少,入城镇务工商的农业外择业变化极其有限,主要靠的是垦荒与向外移民。从宏观和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式不仅不具备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反而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无穷的后患。两湖平原跨荆江而立,荆江乃长江水文最复杂、矛盾最多的地段,江南洞庭湖平原并无巨大堤岸屏护,向系长江自然调蓄池,但明清沿湖不断被垦,湖面日渐缩小并阻壅洪水自然渲泄,洪灾年甚一年,化解人口压力的恶果是环境的严重破坏与生命财产的不断损失。江北江汉平原襟江带汉,以堤为命,一旦堤决则漫漶无边、积水兼旬,恢复生产较难。明清由于不断滥围滥垦,把洪水大部逼入主泓,加大堤防压力,结果使得荆江两岸在清代后期几乎无年无灾。向平原沿边生产条件较差、生产水平较落后的山区移民效果亦极不理想。川陕楚交界地带、湘鄂西山区均曾掀起过垦山的,虽则初期的垦荒为移民换得了一时之温饱,然而垦山对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却是深刻而久远的,其后果用"灾难"一词形容并不为过。首先,毁林开荒得来的耕地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表土层侵蚀殆尽,几年之后人们只好弃地他往,与藉此地化解人口压力的初衷背道而驰。其次,也是更为可怕的是盲目的毁林开荒不仅大大降低了长江中游大小支流两岸地带蓄留水分的能力,致使山洪频发,加大中游主干流蓄泄洪水的压力,且流失的水土在各支流下游及荆江河段沉降淤积抬高水位又增加对堤防的威胁;不断的泥沙淤积还迫使堤岸不断增高,致使汉水、长江部分河段成为地上河。因此,即或无灾之年,由于水悬地上,许多地方地下水位偏高,极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两湖平原水灾之多、之重鲜有能匹。到清代后期,该地水患已严重到阻滞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①f]。其结果受害最重的竟正是输出这些移民的两湖平原地区[②f]!直至今天洞庭湖区及荆江沿岸地带仍饱受潴水之苦而乏解决之良策。

 

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业相对过剩人口的出路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具有本质区别的转移方式。两湖平原相对过剩农业人口的转移属于平面拓展耕地的最低层次,主要属内部转移,也是同一时期内中国农业的普遍和典型代表方式,这种方式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为前提,它要求耕地面积(或至少是作物播种面积)与人口成线性比例增加,当可利用耕地增加到极限程度而转移方式不变的话,人地矛盾就不可避免地总爆发,降低生存标准、社会剧烈动荡等情况都有可能相随而生。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过剩农业人口的转移则已开始突破单纯内部转移的方式向外部转移过渡,并在局部地区取得成功。它并不要求耕地数量的等比例增加,但强调收入的等量增长,它仅代表了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农业经济区(另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外部转移是建立在内部转移已成熟或完备的基础之上,因此三角洲地区农村相对过剩人口的转移方式当更具有借鉴意义。

 

在粗略比较了两地相对过剩农业人口转移方式及作用后,这里附带提及一下两地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差异。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经济繁盛冠于全国,亦是天下人文渊薮,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这不但表现在纯思想、文学等方面人才之多,作品之盛,即或地主小农亦多以"耕读传家",有一部分士绅由于不同的原因参与了农业生产并记下心得要点,以农书形式传世。在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中指明着者为江浙籍人的便有130部之多(全书共辑录存佚农书545部),其中属于反映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着名地区性农书有《沈氏农书》、《补农书》、《浦泖农咨》等(姑不论松江人徐光启所撰之集大成的煌煌巨着《农政全书》)。这些农书记载了当地较其它地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掌握了这些先进生产技术的农民其素质亦当较其它地区农民素质要高。

 

明清两湖地区虽曾有公安三袁、湖湘学派等领一时之,但就农业文化而言,其地的农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却都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两湖地区未曾见有发生重大影响的综合性传世农书,寥寥数部小型专业化农书亦且散失殆尽,所保存者其价值无一堪与《补农书》之类农书相比较。如果从各地农书多寡与质量高低可以判别各地当时业农者农业技术水平高低的话[①g],则两湖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低于三角洲地区也是影响两湖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②g]。从这项比较可否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人口的多寡并非一地经济落后与否的决定条件,人口作为一柄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阻滞其发展,这其中包含一个适度的问题,在适度的前提下人口素质的高低则起主要作用,相同密度但相对较高素质的人口显然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否。

 三、城、镇工商业经济对当地农业的不同反馈作用

 

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过剩农业人口部分移入当地市镇,一方面减轻了对有限耕地的压力,一方面也促进了市镇经济的繁荣,该地区市镇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周围农村的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一地市镇数量的多寡往往与当地农村经济的盛衰相辉映[③g],而市镇的类型及发展规模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地农村副业、手工业的特色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保证了城镇非农产业人口对农副产品如粮食、菜蔬等的需要,不足部分才输自外地;农业生产同时也为当地市镇手工业、城市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及半成品,包括供纺织印染用的棉花、棉布,供丝织用的蚕茧等,也正是因为当地城镇工业、手工业对丝、棉等原料或半成品的不断需求才保证了周围农村的农民能尽心于栽桑养蚕种棉织布等属于传统农业中副业部分的生产(实际上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副业在许多地方很大程度上已成主业)[④g]。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农村市镇按重要性依次为丝绸业市镇、棉布业市镇及粮食业市镇[⑤g],其与农村经济的紧密相关程度不言自明。

 

明清两湖平原的农村市镇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功能上都无法与同一时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同类市镇相比拟[①h],影响较着、稍可比拟者唯几个大中城市。按照区域市场经济理论,每个经济区都有它的中心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充当此类角色的大中城市较多,如苏、锡、常、杭、嘉、湖皆然,沪、宁作用更大。尤其是上海,晚近曾是远东第一大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该地许多新镇即由于设立新工厂、出现新行业而形成[②h]。汉口是两湖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国也享有盛名,其名不在生产而在流通,因其处江、汉交汇之宝地,扼"九省通衢"之要冲,舟楫往来、百货充积,通过该地转运的绝大多数是粮、棉、茶、木材等农业初级产品,两湖产品在其中占了相当的份额[③h]。江汉平原是两湖境内的富庶之地,其境内的沙市在宜昌、汉口等城市未崛起前是荆江两岸即两湖腹地的重要中心市场,该城也是一座贸易城[④h]。两湖地区的大中城市极少具有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相同的生产功能,它们的单纯转口贸易性质未能形成足以自立的手工工场或大型专业化手工业市场,也没有发生大量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⑤h],因而未能有效吸纳周围地区的相对过剩农业人口,未能形成相当规模的早期产业工人后备军,未能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初级产品加工增值,整个地区的经济格局亦完全未能突破传统农业的樊篱。至于散处各地的市镇功能更形单一,除了是政治中心以外,商业功用多仅交换货物而已,鲜有从政治、军事功能分离出来成为以经济功能或生产中心面貌出现的市镇,而这样的市镇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显然较多[⑥h]。

 

由于两湖地区的市镇主要只能吸纳当地农村的农业初级产品,极不利于该地农业过剩人口的非农转化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农民主要是追求如何多垦荒地来增加总产而较少考虑择业的变化,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业(又主要是水稻种植)一直是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其经济作物生产的大宗是种植棉花,两湖平原地区(尤其是江汉平原)虽亦以输出棉布闻名于世并曾一度挤占长江三角洲地区所产棉布的市场[⑦h],但细究发现这几乎全是农余的手工制品,它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其产品用于到墟市上交换农户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或完纳赋税,个体生产规模未能扩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转运贸易主要是靠贱买贵卖套取利润,无助于商业资本向生产的转移,它可以更多地利用闲暇时间,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时间,反正他们的机会成本在当时生产条件下几乎为零。这一点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较相似,但此类劳动的使用在两湖平原地区并未导致青壮劳力从农业中分离,而且当两湖平原地区所产棉布挤占长江三角洲地区所产棉布市场之时,后者也已向经济收益更高的产业如丝织业进行转移了,倒不是这一地区棉纺织技术落后了或产量降低了[⑧h]。

 

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是相辅相承、次第进行的。当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将经营重点转向经济作物种植、进入城镇成为工商业者时,依赖的正是以两湖平原为代表的地区的米粮供应,或者说两湖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正是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经营重点发生改变而提供了机遇。两者经营重点的次第变化虽说是当时经济条件下专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理性分配,有利于全国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但这两个地区的发展却相差了一个层次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两湖平原农民以低效率、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支持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逐渐转型。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与两地农村相对过剩农业人口的不同转移方式及市镇经济对农村的不同反馈作用密切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剩余劳动时间的农业外转移(这里的农业主要指狭义农业即传统意义上的种植业)有利于当地农村经济结构向专业化、商业化转变和整个地区工商业经济的繁荣,而两湖平原相对过剩农业人口的平面转移(即尽量扩大作物种植面积)不仅融纳程度有限,垦山围垸反而带来阻滞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发达的市镇工商业、手工业经济无疑也有助于当地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而两湖平原地区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的缓慢转变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发达的整体社会经济基础,为以后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该地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萌生的乡村工业及80年代经济改革以来强大的乡镇企业均与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一脉相承。相反,两湖平原直至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仍依然以农业为主,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农村工业的艰难起步。

   

————————————

①a本文所指明清时期下限在前,后涉笔不多。

 

①b按郭松义《清代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分类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2)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发达地区,包括两湖平原在内的绝大多数传统农业区列为已发展地区。

 

②b转引自洪焕椿、罗仑主编《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③b本书编写组:《湖北农业地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④b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编着:《湖南省农业区划》,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⑤b张履祥:《补农书》。

 

①c平:《论明清江南经济的多样化发展》,《中国农史》1989年第3期。

 

②c范金民:《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

 

③c李伯重:《"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

 

④c张国雄:《"湖广熟天下足"的内外条件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

 

⑤c张建民:《"湖广熟天下足"论述》,《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

 

⑥c最近龚胜生撰文(《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及其梯度分布研究》,《中国农史》1994.2)否认了这一公认的观点。他认为垸田集中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没有提到江汉平原)湖区州县水田比重的均较周围地区低,而且愈往湖区中心比重愈低,其原因是①怕水淹而植麦非植稻;②洲渚涨塌无常宜旱作。但作者同时指出"湖区成为重要的稻米产区并不在于其水田比重高,而在于其垦殖指数高,水田绝对数量多和水稻单产高"、"水田绝对数量多"实际上佐证了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种植面积随垸田扩大而增加的观点。

 

①d对此有争议,本人对清代江汉平原的研究(《清代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详析》,《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持此论,对两湖地区的考察待刊。

 

②d本书编写组:《湖北农业地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③d张国雄:《"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地理特征》,《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④d谭天星:《简论清前期两湖地区的粮食商品化》,《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⑤d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外运粮食之过程、结构、地位考察》,《中国农史》1993年第3期。

 

⑥d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区特征》,《中国农史》1993年第2期。

 

⑦d梅莉:《清代湖北纺织业的地理分布》,《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

 

⑧d这是中国学者的主流观点,但美籍学者黄宗智先生在其近着《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就耕地面积的总收入而言,栽桑养蚕显然比种水稻要高得多,但如果考虑单位劳动报酬则养蚕的工作日均毛收入远低于种稻,极少例外,这并不排除劳动力年收入(而非日收入)和家庭总收入(而非人均收入)增加的可能性。因为许多闲暇时间和没有机会成本的家庭成员都得到了利用。在这样的前提下,在耕地严重不足的地区发展蚕桑业亦是势在必行。该书提出了许多类似与中国主流学者相左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与讨论显然已超出本文的范围。

 

⑨d方行:《清代前期湖南四川的小农经济》,《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作者在文中论述的是湖南四川小农,但笔者认为在粮食商品化方面湖南湖北的平原湖区地带比较相似。旱作区或经作区则当别论。

 

①e范金民:《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

 

②e从翰香:《论明代江南地区的人口密度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3期。

 

③e马学强:《试论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内变迁"与劳动力转移》,《史林》1993年第1期。

 

④e张国雄、梅莉:《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⑤e龚胜生:《清代两湖地区人口压力下的环境恶化及其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期。

 

①f张建民:《清代江汉-洞庭湖区堤垸农田的发展及其综合考察》,《中国农史》1987年第2期。

 

②f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开发与环境变迁初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

 

①g大致当正确,但不尽然,同时代的四川盆地及江西地区均有较有影响的传世农书,而两湖地区没有。此点同事王利华先生提及,惜未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②g农业人口素质高低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此暂不申论。

 

③g吴仁安《明清上海地区城镇的勃兴及其盛衰存废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

 

④g张华:《明代太湖流域专业市镇兴起的原因及其作用》,《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4期。

 

⑤g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粮食业市镇与米市》,《学术月刊》1990年第12期。

 

①h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清市镇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的盛况相反,学者们对明清两湖地区农村市镇的研究较为冷漠,与该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不甚相称。此处提出的说法原自一些附带性的研究,如李华:《清代湖北农村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地方商人的活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中国农史》1995年第4期;等。

 

②h详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附录),中华书局,1992年。

 

③h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④h陈关龙:《明清时期沙市商品市场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⑤h宋平安:《明清时期汉口城市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⑥h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篇(5)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人眼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所以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这个习俗在《红楼梦》中就有:当风筝放飞升高后就有意把引线剪断,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它可以带走晦气、烦恼、苦闷、忧患与病痛。于是有人便将自己的苦恼事写在纸上,扎在风筝上,让它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还常常在清明节放风筝。放风筝作为清明习俗之一,流传已久。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古时放风筝是一项具有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掉身上的“晦气”。

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放风筝早已冲去旧时的“巫术”色彩,人们只不过是借此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如今放风筝成为了一项颇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人们在户外放风筝大大舒展了平日紧张严肃的气氛,调节了忙碌的生活节奏。

篇(6)

2021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2021年清明时间:4月5日09:51:21,农历2021年三月(大)初一

2021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5日~4月7日放假3天。

2021年清明请假攻略:4月1日(周一)~4月4日(周四)请假4天,与周末衔接,可拼9天清明节小长假。

清明节介绍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有时是4月4日,有时是4月6日。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清明节踏青的句子

1、今天清明节,又是一个思念亲人的日子,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的几个亲人。带着这种思念,我和姐、妹、弟一行五人去了城区公募,在父亲母亲、亲人的墓前静静地守候着,陪伴着,小声念叨着:“我们看你们来了!”鼻子酸酸的,酸酸的……

2、清明节已经到了,每每看见一束束鲜花插在坟头,就知道又有一个生命永远离我们远去,而他们且可以远离这充满险恶的人世间,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唉,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时生死并不能由你自己。

3、清明节,我来到妈妈的坟墓,思念之情越发沉重;深呼吸,放松;也禁不住黯然泪下!想将泪水吞到肚子里,比什么都难;难道是对母亲想念的一种方法吗?难道是对母亲思念的一种表达吗?

4、清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祭奠已故的先烈与亲人。在这一天往往下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说。

5、清明节是缅怀故人的日子,是充满悲伤之日,这一天连老天爷都与我们这些失去至亲的人们一同哀伤,一起落下思亲之泪!

6、马上又到清明节了,突然有一种想要尽情宣泄的感觉,积攒了许久的思念突然被一种强烈的念想驱动着,灵魂深处隐忍的痛处,还有那总会不由在梦境中出现的回忆,似乎终于可以在某一个日子里,独自默守着一座刻着亲人名字的石碑诉说了。

7、清明再一次带着哀伤静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那一天纷飞的细雨打湿了祭奠亡灵的鲜花。墓碑上那熟悉的名字让我们忍不住潸然泪下,雨与泪连在一起,流向了我们九泉之下那安睡的亲人。

8、清明节已经到了,人们纷纷到去世的祖先或亲人坟前祭扫,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开始用各式各样的仪式怀念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饮水思源,我们在清明这一天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追思祖先的艰辛。

9、清明时节让我倍感凄凉和酸楚,本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每逢佳节倍思亲;近日听母亲突然离世,顿觉有些心痛和惊讶,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在春节我带着孩子去看过他老人家,当时的他是那么的精神和力量,真难想象今天他离开了我们。

10、记得听过一首诗:有的人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他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活的人,人们将永远记住他!我愿做一个帮别人更好活的人用我的行动来报答人民。想到这,心头骤然感到轻松。烈士,一个多么庄严的字眼,我们要用无限崇敬的心来读他!

清明节踏春的作文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带我去姥爷家。姥爷的家在农村。我们骑着电动车。一路上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和煦的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风一吹好像在对我们点头招手。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飘舞。

地里的小草也从地底下探出了小脑袋,好似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已经来到了。我们到了姥爷家,附近邻居家的菜园里,种着绿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园里还长着两棵大桃树,粉红的桃花开满了枝头,看上去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勤劳的小蜜蜂正在花朵上采蜜。田埂上开着一朵一朵的小黄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问好,多美的田园风光啊!我最喜欢去姥爷家村头的小河边玩。吃完午饭,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块儿去河边玩,河边的树木都换上了新装,看那高大的杨树嫩绿的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绿光。榆树上结满了一串串的榆钱,令人垂涎欲滴。河边的柳树抽出了新枝,绿色的枝条随风摆动,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姑娘在水边梳洗它的长发。小河里有一群小蝌蚪在欢快的游来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群会游泳的“逗号”。河中的芦苇也呈现出了嫩绿色。几只鸭子在河面上游玩儿,还不时的潜入水中像是在抓小鱼吃。我看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学过的一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欢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清明节踏青的日记

时间胜似流水,当冬天的最后一片雪花融化时,当我脱掉厚重的棉袄时,才发现清明节已经到来,春天也已经悄然来到。清晨,我走出家门。清新的空气迫不及待地飘到了我身旁,使我心旷神怡。空气中,似乎参杂着一丝花香,四周全是一片绿的海洋。小草软绵绵,湿漉漉,我情不自禁躺了下来,闻着泥土的芳香,我陶醉了。

朝山上望去,山色空蒙,此时最耀眼的是映山红,它们点缀着整个山体,这里一丛,那里一片,团团簇簇,在青山翠竹之间环绕,美不胜收。我和伙伴连忙上山采映山红。来到山边,眼前忽然一亮,一簇粉红色的映山红正笑吟吟地绽放着。我连忙将它采下来,嗯,真香!

远处的草丛中突然传来一阵呱呱的叫声。我扒开草,发现一只拳头般大小的青蛙正奏着圆舞曲。见到我,青蛙立刻跳开了,我也跟着青蛙跳。他跳一步,我跳一步。“扑通”青蛙跳进水里不见了。

在乡村的春天会有许多植物,野芹菜,野香菜,野草莓花争芳斗艳,可最招人喜欢的还是一种俗称“草籽花”的小花了。这种花是紫色的,指尖一样大,嫩嫩的,叶子是心形的,成千上万簇拥在一起,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我爱春天,我爱踏青!

清明节踏青的周记

篇(7)

新课程注重语文教学生活化,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并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要使学生愿意学,必须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关系。生活中,对学生说真诚的话,做真诚的事,课堂上会很容易建立师生间的互信关系。

谈及庄子的无为思想时,笔者对学生说:“我非常羡慕庄子的境界,但说句老实话,目前我还是无法达到老庄的境界,因为我还要想着评职称。”笔者的真实引起学生的会心微笑。在教学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往事,并谈到自己幼时的生活片段。讲到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爱”时,笔者又针对“母亲”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学生写周记,笔者跟着一起写,并与学生分享写作成果。语文课成了师生思维碰撞的阵地,学生的创造力也因此提高。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收获学生信任和尊重的同时,语文课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浓墨重彩话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设法选择契机,设置生活情境,作为语文课堂的内容,使语文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从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入手,最便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在学习《金岳霖先生》一文时,笔者将徐志摩、林徽因以及金岳霖的相关资料作了详尽介绍。学生被生活中的金岳霖深深震撼,带着好奇和崇拜,学生很快读完了全文,并进一步了解金岳霖先生的为人风范,并轻松掌握了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课后,不少学生找来相关书籍,开始对徐志摩、林徽因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语文学习的拓展。

在介绍司马迁时,笔者生动讲解大汉天子、将军卫青、小将霍去病以及李陵事件。学生满含兴趣、充满期待地走近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枯燥乏味的古文学习也因此活泼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字背后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挖掘文本的生活元素,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彩

挖掘文本中的生活元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丰富有趣。

教学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时,读到“我真的看见过……大风……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时,笔者让学生回忆类似生活经历,有人谈到自己下水摸鱼的情景,有人谈到等待自己回家亲人的身影,谈到儿时的烦恼。

当学生把已有生活经验和文本相结合的时候,会点燃思维的火花,在文本与生活的对比中,理解课文内容。

四、寻找课外生活亮点,引导学生用笔去感悟生命

陶行知先生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会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动机。

篇(8)

每一位任教过我班的老师无不称赞我班是个优秀的班集体,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品德修养高,集体凝聚力强。我觉得最突出的有二点:一、热爱学习。我中队队员的学习习惯都不错,上课认真听讲,回家按时完成作业,善于提问,善于思考,求知欲非常强。学校的图书馆都不能满足他们,还提议在班级里搞了个小图书馆,里面的书内容丰富多彩,有文学的,有数学的,有科学的……他们还很喜欢写日记、周记。有些文章都非常好,于是我和班委商量了下,决定出一份班刊,让每位同学把自己得意的作品打好字,发送给各个编委(我和班委组成)进行修改,最后装订成本,取名《七彩路》。当我把凝聚着集体智慧和汗水的这份班刊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时,他们的那份喜悦真是无以言表。二、团结互助。我们中队就像拥有50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大家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刘苗苗的爸爸腿摔伤了,在家休养,生活很拮据,这情况被几位同学知道了,就与我商量组织大家给她捐些钱。我很是赞同。短短几天时间同学们就为她捐了近千元钱。最近“手口足”病流行,我班的龚昆被列为疑似病例,他在家休养期间很多学生隔着窗户去看望他,给他带去同学们的问候和近况,病愈回来后很多同学抢着给他辅导落下的功课。

二、干部管理有条有理

有着这样优良的班风,当然离不开一群班干部的辛勤付出。我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班干部在同学们心目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如我班岳亭同学,在他的督促下,同学们在佩戴标志上可以说是整齐划一的。我班的班干部能主动到老师面前,请缨帮助处理班中各类事务。在本职岗位上更是能各负其责,如在劳动方面:两个劳动委员轮流负责,做到不让教室一处有垃圾,并制定好值日轮流表,让每个小组取好组名,如“洗涮涮组”、“教室美容师”、“劳动光荣组”等,还给每个组打分,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劳动中;纪律方面:纪律委员在老师未到时,让同学们自觉背诵诗词,上课结束后让老师登记当堂课的情况,若有违规同学就组织班委进行教育;学习方面:课代表们能负责做好每日收发作业本工作,并做到及时记录;体育方面:体育委员负责带领大家出操和体育课纪律,协助老师做好体育器材准备。除了班委,班级里还有一批能力强的学生们愿意为同学服务,帮助同学共同进步的。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在五年级时我就采取了班委制和值周班长轮流管理制相结合。值周班长的职责是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并做好值周记录,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作汇报,让学生了解一周的情况和自己的不足,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三、队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我中队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扎实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并将此项工作与学校德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全面结合。通过“雏鹰争章”活动,激发他们不断让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让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比一比,不比基础比进步,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大的成功。现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争章计划,人人参与,积极投身于“雏鹰争章”活动中来,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只只雏鹰将大鹏展翅,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其他中队活动的主题我也是针对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选好主题展开活动。如我比较喜欢在节日上做文章,清明节快到了我让学生收集关于革命烈士的资料,在队会上进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周六组织班干部去西山烈士陵园参观,并让他们写下观后感。母亲节到了,我就以“感恩母亲”为主题开展了一次队活动,还邀请了一些母亲到场。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有的深情唱《烛光里的妈妈》;有的动情讲述与妈妈间的故事;有的热情跳出《白发亲娘》之舞……那次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无不为之动容,甚至有的学生和家长流泪了。当然少不了儿童节了,今年是学生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主持,自己排演,让儿童节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节日,自己的狂欢节,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四、辅导员工作尽心尽责

自我担任本中队的辅导员以来,工作尽心尽责。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要作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学习上,要求自己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智能和技能;在越是特殊的日子,越是艰巨的任务,自己身先士卒,坚持到底。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感染和熏陶。二、重视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在"学习园地"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全班向他们学习。尽管这些学生并不是各方面都拔尖的“三好学生”,有的成绩并不出色,有的并不是班干部,但是,通过这样的宣传,学生自信心普遍得到提高,同时也促使优秀生更加追求卓越。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辅导员,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交流更能了解学生。家长会上,能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篇(9)

1."勤"字

现在的中学大多是寄宿制学校,这个"勤"字就显得尤为重要

1.1在班务管理上要勤。一个班集体成为优秀的班集体,纪律很重要,初一学生一进校,我首先和学生一道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学生一起制定一些奖励遵守纪律的好方法,由值周班干纪录,每周公布一次,每月一小结,对纪律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使学生从心里和行为上觉得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班主任老师跟班要勤,因为学生有一些违纪现象并不是在教室发生的,如: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抽烟,这些违纪行为很隐蔽,跟班勤,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对学生予以教育与纠正。班风好了,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打下了基础。

1.2在思想道德教育上要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我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灾区捐款,植树活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等,另外还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五心"教育,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次心灵的教育,陶怡了情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1.3在安全教育上要勤。安全是我们的必修课,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火、水、地震、意外情况的自我预防救助,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放假,学生周末回家,都要向学生讲安全问题,尽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4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要"勤"。我校学生、独生子女占的比例较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看得很重,大多数学生在家很少做家务,生活所需基本上由父母包办,初一学生进校后,我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抓起,每天要讲究卫生,每天都有要求,他们美化寝室整理床铺,叠好衣被,摆好课桌,整洁有序,讲究卫生,每天都有要求,经常进行检查,每星期对卫生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做到有章可循,违纪必改,经过一段时间后,班上的学生都能把这些要求变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1.5在日常生活的照顾中也要勤。初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班主任要经常提醒他们就餐要吃饱,不要挑食,少吃零食,请生物老师对已进入青春期的男女生分别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对生病的学生要多一份关爱。

2."情"字

初一学生进校后,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应作较详细的了解,班主任要真心真意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特别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因为他们比其他学生更缺少关爱。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并热爱学校生活,我要求他们每周给爸爸、妈妈打一次电话或在网上了聊一下自己一周来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少数单亲家庭或留守学生的情绪有时不稳定,不时有逃课,不上学的现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班主任应立即家访,了解情况,找回学生,若学生一时找不到,应向学校汇报。留守学生的这种情况,实际上他们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太少了。作为班主任多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及时反馈他们孩子在校的表现,用真诚的态度与家长交流孩子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缺点,让家长感受到那份关心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也要求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每年应抽时间回家看看孩子,使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亲情的感照下,改正了缺点,在学习和纪律等方面有了较快的进步,他们的脸上又开始露出灿烂的笑容,他们愿意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喜悦告诉老师,把班主任老师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晴"字

篇(10)

一、爱心感化的常规教育

五年来连续担任班主任,语文科教学。多年的教学工作生涯,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带好一班学生,必须从小学入学常规教育入手,面对山区孩子,离开父母踏入小学校门,要适应受管理、有约束的学校生活模式,要做到进得来,留得住,这一点在个别学生身上常常犯难。为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向学生倾注爱心,因为师德的核心是师爱,没有爱就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记得刚任一年级班主任时,李娟同学每天离开牵着她手的妈妈走进教室时,总是痛哭流涕,稍不注意就逃学了。怎么办呢?于是我就让自己的女儿出面与她交朋友,并把买给自己的小吃食品分给她,中午让她在家里吃饭,一周后她与我们之间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她逐渐由怕教师、厌学习成为爱学校生活的好孩子。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学校,班主任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楷模,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很快就会在他们身上得到潜移默化,所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得从个人的衣着、仪表、言行举止着手,严格要求自己,并孜孜不倦地对他们进行礼貌常规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课堂教学力求新颖,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不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为他们的成才奠定基础。

二、勇于开拓的创新教育

做为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教改动向,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建设人才不可忽视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应一丝不苟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要多提富有创造启发性的问题。在接收学生反馈信息时,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天天向上。特别对学生的创造性回答应予以鼓励,激发学生勇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年的一天》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提出:假如人们不听忠告,继续破坏生态环境,你打算怎么办?学生众说纷纭,大致意思不外乎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二是加大法制力度。可杨骄阳的答案是:尽快研制一种多功能高功效的环境保护器,来适时调控管理。这种回答自然不现实,但却带有创新意识。我没有肯定他的回答最好,只是勉励了几句,并告诉学生要实现这一宏伟设想,就靠你们这一代人。几周后在一次手工作品展评中,就有杨骄阳等八名学生用废品仿机器人的装制做出了十几件自命“地球保护仪”的手工作品,有几名学生还在每一装制上贴有纸条,注明了功能。没有创新,人类就难以进步,社会就不会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三、积极进取的实践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情感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措施。主题班队会、秋游、扫墓、公益劳动等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二二年清明节组织的扫墓活动中,我专请了一位知烈士情的老,对烈士的生平作了介绍,当他介绍班长刘富贵时说:“这位为国捐躯的烈士,年仅岁,他临终时的遗言是‘告诉千千万万个翻了身的穷孩子,要他们好好学习……’”那位老说到这里声音泪了,在场的孩子全部流了泪。回去后,在近两周的周记上,都有强烈的反响,怀念烈士情,立誓言,表决心的言词感人肺腑。更让人吃惊的是有名的双差生贾向军,变得判若两人,每天早晨到校特别早,上课了能踊跃回答问题,期未双科成绩都在分以上。

篇(11)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 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起来效果还不错,本班在这一学期连续被评为文明班级,班级中也没有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

2.“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个组织不能是静止不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

值周班长是经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班长,每六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中一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五位学生分工负责。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3.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 “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小组,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二、 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比如“三八”妇女节,举行“只要妈妈露笑脸”的作文竞赛、“五一劳动节”举行“今天你休息”的班级晚会、“清明节”举行“接过先烈的旗帜”的扫墓活动、“十一”国庆节举行“我爱你,祖国妈妈”诗歌朗诵会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