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学校的管理机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3 14:50: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校的管理机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校的管理机制

篇(1)

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高职学校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条件下管的问题,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等问题。德育管理机制是把德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探究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内容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组织又是德育管理的客体,正因如此,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建立组织、管理组织。学校德育管理也不例外。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不是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法律、章程成立的,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组织又是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组织正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从结果上说,德育组织还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有了这种稳定结构,构成德育组织的所有要素就能在其位、做其事、建其功。

2.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除了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德育常规管理来实施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达成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活动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许多学校正是通过常规来进行德育管理的。我们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校内一日常规、校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来控制、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

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必须依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拟定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德育常规。这种常规既能够控制、调节师生员工的行为,同时又不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要提出鲜明的行为、活动特征方面的要求,好的德育常规应是本校行为活动特点的鲜明化、概括化,是本校良好传统和校风的体现。再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必须培养一批模范带头执行常规的积极分子。模范人物、积极分子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是学校德育常规和风气的载体与传递者,起着承担、象征、延续的作用,有了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就能形成很强的同化力。第四,实施德育常规管理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说过,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必须狠抓“细”、“严”、“实”,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最后,德育常规管理光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做到校内外结合。

3.德育管理方法

所谓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德育管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引导人们采取合理方式,实现德育目标,就是因为它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是对德育管理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的结晶,并在人们的德育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德育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德育管理认识和实践方法。德育管理认识方法是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据此进行德育决策的方法。德育管理实践方法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就是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方法。由于人们的品德行为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即思想―动机―行为,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可分为行为控制的方法、动机激励的方法、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建立良好德育管理机制的措施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

要建立权力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按德育规律办事。

2.要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各种制度,都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篇(2)

1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机构不健全,分工不明确

由于学校总体人数不多的原因,造成体育教师人数稀少,几百人的学校往往只有2―3人的体育教师,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对于只有2―3名体育教师的学校来说显得师资力量非常的薄弱,体育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更不能合理分工,各负其责。

1.2 体育学科得不到重视,成为边缘学科

由于现行中专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体育课所需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体育课正常开展收到很大的影响,体育课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收到重视,久而久之体育课逐渐被贴上小是三门儿的标签,无法得到重视。

1.3学生多兴趣需要与体育教师专业资源稀少不匹配

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和观看一些体育项目,甚至会对这些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的缺少,以及体育教书数量少、体育教师技能、专业技术单一,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实现,只能逐渐被扼杀,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和信心。

1.4 体育课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体育教师不能够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依然停留在原始的体育课状态,体育课缺乏必要的活力和动力,学生尽管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体育课,体育老师不愿主动的去学习新的技术技能,不能及时更新自己固有的知识与技能,原有的技术技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继续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显得滞后、陈旧、老化。

2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构建的研究

2.1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

321.1 以体育教师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

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校体育这一块进行的控制行为,学校体育管理从人、财、物三个方面进行,包括体育行政管理、体育教学管理、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育活动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及经费管理、体育档案资料管理。[2]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在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体育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需要针对学校体育的现状开展管理工作[3]。

2.1.2 校、班、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机制是关乎学校体育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能否有效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激情,也可以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评价机制要具有公平性、实效性以及很强的可操作性。学校体育工作需对体育教研处、体育竞训处、学生体质健康处的工作给予评价,同时体育竞训处和学生体质健康处更要对学生体育锻炼请进行及时的评价。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体育课上课的态度、积极性、认真程度、纪律性,还包括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加情况、课间操、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锻炼情况等进行评价。具体的来说,正常体育课的内容要进行单独的考核,体育课的评价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体育教师根据上课情况,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ABC三个级别的评价,严格考勤制度,缺勤的同学一律给予当节课C级的评定,,连续请假或见习的同学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B级的评定,因重大疾病不能参加体育课的同学应给予免考或平均值的评价。第2个部分是把全班学生分成5―6小组,小组之间相互pk进行评价,简称小组互评。第3个部分为考试部分,就是把每学期中所学的技术动作作为考试的内容进行考试,把考试结果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不超过50%。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比例把3部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作为学生体育课评价的最终结果。体育教研处应定期组织学生对体育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价,做到以学促教。把学生的年终体育考核成绩与文化课成绩一并纳入评优评先的评比条件。

2.2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的统筹运作控制

2.2.1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评价机制的建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锻炼的负荷与强度,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最终目的。所以,以上的评价机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而进行调整各部分评价所占的比重,要有所侧重点。体育意识的提高往往比身体素质的快速提高更重要,要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抓起,就好比建大楼一样需要牢固的根基,不能本末倒置。学校要积极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把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利用校园展板做好体育宣传,张贴体育新闻报纸,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体育重要比赛及新闻。

2.2.2 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下载和检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健身素材,并加以加工,使之变成新型的体育教材内容,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尤其是对于体育器材缺少、师资力量、专业技术薄弱的学校,更需要开发网络多媒体体育课程资源,弥补自身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

2.2.3 建立良好的医务监督团队

及时对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等进行科学健康体育锻炼知识的培训,以及出现意外伤害、休克等情况时的处理方法,保证体育运动在科学合理的医务监督下安全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小结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应因地制宜,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各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跟踪,有总结,有奖惩,有反馈,反馈的结果作用与计划的修改。如此反复,必将逐步推向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前进。总之,各种计划、制度的实施,都要着眼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方可以把学校体育工作做的更扎实,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篇(3)

2009年,淮北市先后被确立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和安徽省四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至此,淮北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由一种被倡导的观念转变成了淮北市所有建设者的现实责任。实现城市经济发展转型,不仅要在新的工业领域发展持续替代产业,而且还要重视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人才支撑来源,更要在体察民生的基础上,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作为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被摆上了淮北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淮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城乡区域统筹的角度来看,淮北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不足

一方面,中、高级职业教育投资的规模和比例不协调,没有形成合理的阶梯规模结构,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职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缺乏有效的衔接。

2.体制不顺,条块分割

市区现有的职校分属于教育、劳动、体育、文化、卫生和淮北矿业集团等主管部门分管。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上步调不一,各自为政,并形成管理分散、专业设置重复、无序竞争、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缺少宏观管理、统筹协调的机制。

3.办学规模偏小,发展后劲不足

淮北市现有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基础弱、条件差、办学空间局促等问题,其规模总量、结构质量、培养能力、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与工位等,与快速发展的中职教育极不适应,特别是民办学校在申请办学用地时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淮北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4.专业设置趋同,缺乏竞争力

全市各职业学校专业相对集中在二产,无一产类专业,三产类的专业也较少。除了淮北艺校、淮北卫校外,几乎每校都开设了机电、电子、计算机应用专业,生产服务性专业则相对较少。由于开设专业大致相同,设施设备重复购置,资源效益不高,总体规模不大,培养能力不强,影响特色专业作用的发挥。

5.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主旋律,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和“保鲜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业企业的建设和指导。目前淮北市几所中等职业学校都有合作企业,但这些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程度不一,影响力强弱不等,急需进一步发挥其参与热情,使其在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养、职业标准统一规范、实训基地建设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统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和体会

坚持以大职教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从淮北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和职教结构布局出发,统一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协调和控制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以保证区域内职教系统得以顺利运行,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职教自身发展的协调统一。

1.推进“四个统一”,突破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

(1)统一发展规划。根据淮北市人口、产业、经济等因素,把职业教育纳入教育整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合理调控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规模和培训规模,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合理布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

(2)统一招生平台。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整合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招生信息资源,构建市、县(区)两级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平台,营造良好招生环境。通过统一制定和实施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办法和年度指导性招生计划,统一编印《淮北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指南》,统一编制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招生代码、专业代码,统一在初中学校安装职业教育宣传橱窗等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国家职业教育的资助惠民政策和职校学生成才典型,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

(3)统一资源配置。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多种形式,加快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重组。优化全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统一办学资源和信息资源;鼓励职业院校相互开放教育培训资源,联合开发新的课程标准和精品教材,畅通师资互聘渠道;加快建设全市职业技术教育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统一的学生、师资信息库,统一的教学数据库,统一的职业培训信息平台,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信息平台与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互连共享。

(4)统一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规范各级各类全日制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设备配置标准、评估标准和教育质量监控制度。统一技能鉴定机构审批标准,建立动态职业标准体系。推行专项职业能力认证,着力构建技能人才与社会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

2.创新机制,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

(1)加强领导,强化市级统筹力度。2011年,淮北市委、市政府确立“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成立淮北市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市长担任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分管人事、教育、财政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负责对全市职业教育进行总体规划、领导、指导和组织协调。成立淮北市职业教育局,作为职业教育委员会办事机构,统筹协调管理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作。

(2)统筹财政资源,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助学体系。一是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中职学生资助体系。2006年以来,市政府每年从市财政经费中列支专项资金100万元设立职业教育助学券和助学金,用于资助接受中职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中职学业;二是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制度,对各项资助所需市、县(区)财政配套资金全部及时、足额到位;三是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从学杂费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经费,用于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教育、财政部门定期督查;四是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对职业教育学生资助的“全覆盖”。2011年出台的《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技能教育资助工作实施意见》规定:凡就读淮北市所属全日制职业院校的淮北籍学生,如没有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者,由市政府发放1000元的技能助学金,连续资助三年,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优化布局,强力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启动淮北职教园区建设,按照“政府统筹、整体规划、集约用地、统分结合、专业整合、资源共享、分校建设”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职教园区位于淮北市东部新城区,2012年9月破土动工,2013年年底投入使用,占地约2297亩,投资概算为20亿元,建成后的职教园区将成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特色和影响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可容纳学生约8万人。

(4)整合职教资源,统筹专业建设。以启动职教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大对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改变职业院校各自封闭、专业设置趋同的办学模式。合并淮北工业学校、淮北师范学校、淮北二职高和淮北艺校,成立淮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和集约化发展,并以合并后的淮北工业学校为基础,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积极支持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推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将淮北卫生学校并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两校专业资源,做大做精高护专业,努力打通中职、高职学习渠道。通过推进中职教育改革创新,统筹专业规划建设,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为实施“城市转型”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5)统筹社会资源,营造良好职教发展环境。一是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民办与公办享有同等优惠政策,通过公办和民办两轮齐转、并驾齐驱,促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二是搭建投融资平台,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兴办职业教育;三是优化师资队伍,2009年6月,淮北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开通引进高技能师资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了“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和符合职教特色的教师培训和到企业实践制度;启动建立职业教育兼职教师人才库建设;实施校企“双挂”行动,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见习,并选派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挂职任教。

篇(4)

一、中专学校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中专学校没有建立相对健全的管理机制,使得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呈现较为混乱的局面。学校的职责在于为社会培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中专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吸取知识的程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中专学校的教育对象为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地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思维,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

2.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中专学校的管理者普遍认为,评定学校发展和地位的标准为学校规模的大小。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想法,评定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对护理人才的培养。只注重学校规模是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当落后的表现之一,它严重阻碍了学校更全面地发展。

3.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中专学校中年龄高于4O岁的教师比率为30%,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教师比率为50%,年龄小于31岁的教师比率为20%。这一组数据显示了中专学校教师年龄的分布情况,这三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拥有不同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很多中专学校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使得学生得不到有效地指导。

二、激励机制

人员激励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从20世纪5O年代起,随着管理的重要性和难度的加大,管理学家纷纷把激励作为管理的一项职能;也可以说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人的管理,而激励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且已经融入到其他的管理职能中。

1.薪酬体系

对教职员工要实现有效的激励,必须是对收入分配要有差距的区别。薪酬具体操作可分为几大块,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为基础的岗位工资部分之一,第二个是与教师的能力与绩效考核相连接的一部分绩效工资,在一个就是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工资组成的组合,如年中奖金,学校的福利等。通过以上的原则,加上有效的执行,员工的薪酬制度将是能够有效地满足内部需求,体现了付出就一定有回报,以实现有效的激励。可以说,薪酬激励制度是学校的核心。建立新的薪酬制度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就单一的形式,金钱形式的激励效果是最好的,但与复杂的需求相比,中专学校的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制度的形式单一货币可能不是最大的影响。高层次人才知识更新更渴望追求自己的发展,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是必要的,他们都非常迫切需要。如果培训和进一步的深造的机会能够容易到其中的话,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薪酬制度无疑更合理,更具吸引力。人力资源只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薪酬体系,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激励薪酬制度。

其次,要建立差异化的福利制度。我们的中专制度与现有的薪酬制度,福利制度,缺乏对教师个性化需求的重视。在未来的福利制度构建系统中,差异化是一定要走的路线。应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设计具有差异化的激励福利制度,福利计划由教师自己选择,与薪酬激励制度相互补充。在进行福利发放的时候,同样的金额可以设计各种形式可供选择,你需要货币你可以直接接收;他们甚至可以转化成各种娱乐,体育门票,凭证等形式,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2.职业生涯管理

学校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工作经验随着工作要求的变化也在不断的积累,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是必然的。原来中专学校办公系统的基础是建立在传统的职业路径上的,学校的工作人员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地位和尊重的回报,必须依靠每个职级晋升才能得到实现。换句话说,即使某一个老师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但如果工作不能提拔,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限制。这也是很多老师为什么千方百计要求调配的重要原因。我的建议是在学校在规划职业生涯路径的时候,可以建立多元化,同一级别的工作人员可以有不同的职业道路选择,在一所学校的教师可以选择成为学校管理者,你也可以选择成为一所学校的核心专长或学术专家或者高级讲师,高级讲师和学术专家和学校管理者相比,你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权力,地位和尊重。

三、竞争淘汰机制

1.竞聘上岗制度

学校一方面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内部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挑战,这些在客观匕对学校教职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工作岗位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对教职工还是对学校而言,都面临着重新选择和重新安置的问题。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上岗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途径之一。竟聘上岗制度有利于强化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利于更广泛的发现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等落后的传统观念。

在学校完善激励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推行学校系统的人力资源竞争就业。大学教师可以实行全员聘任制,以确保教师的流动,动态管理,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学校和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外除了待遇上有不同的地方,聘请老师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但在我们国家是非常困难的,许多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学校政策限制这些方面发挥主动性。例如,由于社会条件不同,我们的中专学校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校的管理方式,但你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上去学习,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合同管理,这样就业明确,责任和权利划分清晰;合理流动,稳定骨干,这样才能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的中学教师管理。

在操作层面上,心理测试,自我介绍,面试,小组讨论,公文处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来进行专家评估,通过公开竞争,这样你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竞争的人的资质特点,兴趣,爱好,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和经验,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因此,可以了解到一个人从事这个工作是否恰当。

2.末位淘汰制度

学校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内部教职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实行奖优罚劣,对排名后面的人员通过调岗、降职、辞退这一系列的手段来达到激发在岗者的工作潜力,结合竞聘上岗制度促使全校教职员工形成“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的强烈危机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从而使学校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确定合适的淘汰比率是保证末位淘汰制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27-01

结合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发展状况,实现其中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持好课堂秩序。在构建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小学班级管理特点的深入分析,确保激励机制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提升小学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案例分析

某小学班级在教学活动开展及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秩序混乱的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加强该小学班级管理,为学生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由于该小学班级管理中各种问题的发生及管理效率的低下,给后续教学计划的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客观地决定了构建有效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目标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目标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具体表现在:

1. 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状况,设置总体的管理目标,促使学生们能够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断地努力,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地树立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

2. 通过对学生个性差异性的深入分析,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状况的目标激励机制。比如,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学生背诵课文的流利程度、记住字词的数量等给予必要地降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3. 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符合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并根据学生不同时间段内的表现给予更多的鼓励,确保激励机制作用下的目标能够顺利地实现。

(二)榜样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

无论对于任何人来说,榜样无疑具有很大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他们在这一阶段最需要有一个效仿的目标,而小学生也会自行在生活中为自己寻找榜样,但是如何使榜样促进小学生的正确发展就需要有效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向小学生们提供一些可以做榜样的例子。比如说对我国历史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战斗英雄等等,他们都可以作为榜样促进小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榜样的存在,比如说助人为乐、做好事的人等,班主任都可以激励小学生向这些榜样看齐。另外,在班级管理中,其实给予小学生们最大的榜样是作为班主任的存在。因为小学生与班主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带来影响,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学习中必须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以身作则的效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三)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

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加强小学班级管理,需要注重竞争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的时g内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结合班主任的具体要求,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需要做到:

1. 在班级管理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根据所有学生对于不同任务的完成状况进行综合地评估,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促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班级管理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可靠地保障;

2. 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班级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促使这些小组之间的成员能够在无形之中保持一定良性的竞争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3. 结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竞争学习模式中,并加强彼此间的协调合作,实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渗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科学评价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

小学阶段的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客观地决定了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必要性。因此,结合小学班级管理及学习性格特点,应注重科学评价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具体表现在:

1. 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整体的表现进行评价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做出良好的科学评价,激励学生能够在未来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表现自己;

2. 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合理引导,通过学校、班主任及家长的实际作用做出全面的评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互评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总结,促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整体学习水平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自信心,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科学评价激励机制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良好情感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

在良好的情感激励机制作用下,班主任在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及时地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进而采取情感诱导的措施确保班级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小学班级管理中良好情感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需要做到:

篇(6)

高校是知识群体高度聚集的地方,也是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社会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不仅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成长,也影响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甚至会造成大范围恐慌,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加强高校应急能力建设,增强校园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成为当前高校和谐创建过程中重要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是指高校为了避免或减轻学生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保障学生权益和维护学校正常发展状态,所从事的长期性规划及不断进行计划、预测、干预、执行、评估、追踪、考核和修正学习的动态性适应过程,是一种针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危机情境所作的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它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情境管理。尽最大的努力来保障学生权益、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发展状态。2.资源管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配置校内外资源,使学校(学生)转危为安,化危机为契机。3.沟通管理。重建师生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减少组织的损失和负面影响。4.行为管理。形成一套集事前预控、事中管理和事后恢复于一体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策略。

二、我国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现状

(一)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首先,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传统观念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科研等日常管理工作,危机管理是“祀人忧天”,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其次,在危机管理的理念上存在误区。一般认为所谓的危机管理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如何进行处理,其实,危机管理应包括危机事件前的预防、危机事件中的处理、危机事件后的总结,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应该是在危机潜伏期预防和解决。再次,现有的教育管理理论和高校管理理论中极少讨论校园安全与危机方面的问题,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缺乏危机管理的元素。

(二)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不成熟

危机管理组织是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组织保障。现在的高校危机管理还是注重事后处理,缺乏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机构,往往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临时性成立一个专门处理事件的小组,一旦事件得到解决,该组织机构就会被解散,危机管理职责难以落实,也难以在日常管理中对危机进行预防和监测。

(三)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缺乏健全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学生反映意见和建议、愿望和要求的渠道不畅通,学校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不及时、不得力,反馈机制不健全。并且缺乏统一计划,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往往无章可循,只能采取临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学校各部门充当“救火队”,这种缺乏预案的危机管理,常使学校陷入被动境地。

三、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增强师生的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是体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种警觉和行动。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强化自身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危机预防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学校要加强危机意识教育和宣传,注重培养学生早期察觉危机警讯的意识,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利用校广播电台、校园网、宣传板等大力宣传相关预防知识,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预防处理能力,在危机发生时将生命、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二)建立危机管理组织体系

危机管理组织可以确保危机管理工作快捷、有序、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组织可以分为四个小组,指挥决策组、危机现场处理组、后勤保障组和信息管理组。指挥决策组是进行危机管理全面统筹的指挥中心,由学校领导牵头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学生工作政工干部组成;危机现场处理组要在事件现场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应急对策,以确保应急任务顺利完成;后勤保障组要为前方提供急需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组除提供其他组所需的各类信息外,还要负责向师生危机处理信息,同时与校外媒体保持良好沟通。

(三)建立危机管理预警系统

危机前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采用“四级网络”联动的模式,一级网络是学生宿舍,二级网络是班级,三级网络是二级学院,四级网络是学校,由指挥决策中心下设的办公室完成,任务是信息收集、信息加工、进行决策和发出警报。

(四)建立危机管理应急预案

为做好危机时刻的危机管理,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危机预案,制订科学的危机预防计划。一旦危机来临,则立即启动预案,全校统一部署,各部门协同作战,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带淼乃鹗АV贫┪;预防计划时,要明确管理目标,并对各种可能威胁校园安全的因素加以评估,要按照威胁的程度和时间上的紧迫性对各种危机进行排序,最后,调拨应对各种危机所需的资源全力应对。

(五)建立危机管理舆情机制

在危机事件面前,媒体应该是保障学校稳定的稳压器,是调适学校各系统动态平衡的协调器和促进事件向有利方向发展的推进器。危机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尽可能地将完整的信息传达给公众,只有及时、客观地信息、通报危机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六)建立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

危机平息后,高校应立足现实,明确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组织工作的目标取向和政策导向,并能够巩固危机处理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完善高校的危机管理体系。因危机事件导致学生利益受损时,学校必须承担起责任,给予受损学生一定的精神和物质补偿;出现重大伤亡事故的,依法进行必要的赔偿和一定的人道补偿。危机管理善后阶段,高校还应帮助学生认清危机状态的危害,减少心理震荡,增强学生对危机的免疫力。

高校学生危机不能完全避免,但重视高校学生危机的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并弱化危机本身对学校和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只有建立反映迅速、调控灵活的危机管理机制,才能在危机发生时沉着应战,有效化解。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高职院校不断的创新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的人生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管理层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理应加快步伐。高职院校的危机管理机制是为了面向在校学生,减少其在受到各种危机时所受到的伤害。高职学校不同于其他的中小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独生子女、贫困学生、行为表现偏常的学生等等各式各样的学生。改建和完善学校现有的危机预警机制,将学生们作为主体,纳入相应的预警机制当中,帮助学生们一同解决危机,保护学生们在校的人生安全、心理健康、财产安全等,都是各大高职院校应当做到的。可见在现今的高职院校教育中,仅仅做好教学的本职工作已经远远不够,建立健全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一、高职院校危机预警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说到危机管理机制,现今的许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相应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校学生对于危机意识的单薄、危机意识教育的缺乏、院校安全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都存在着。比起危机的预警,学校做的更多的则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相应的补救措施。是什么使得高职院校无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危机预警机制呢?

一方面,校方低估了危机在学校会发生的几率,没能大力向学生宣传足够的危机意识,使得学生们都疏于防范。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现存的危机管理办法不够健全,许多规则都过于粗浅,危机管理的流程不够顺畅,许多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这就使得危机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排除。

可见,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还需要大力的加强,重视危机的预警,才能为学生们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

二、高职院校学生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危机预警管理机制的建立中,各个高校必须遵循“预警”二字,危机预警机制的意义并不在于事后如何解决,而是在事前如何预防。在危机发生之后,总会产生不安定的因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危机。而建立、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从源头上消灭可能会引发危机的根源,经过疏导、预防、解决等层层措施,才能真正的将高校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产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1.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危机意识。学生们作为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主体,理应放在首位考虑。提高学生们的危机意识,加强学生们对于危机的防范,就能行之有效的减少危机的产生。例如:在校园中刊登宣传图画或者文章、不定期发放宣传期刊、拟定“危机意识宣传日”,请消防或警方的宣传员开展讲堂等多种方法,都能够帮助提高学生们的危机意识,让学生们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的时候不至于惊慌失措,使得学生们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们的人生、财产安全。

2.加强高职院校的安全制度建设。危机往往就存在隐患之中,许多高职院校的危机多发地,往往就是在寝室楼的区域。寝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是能够帮助减少校园内发生危机事件的另一重要方法。例如:陌生人进出寝室楼必须进行登记、制定学生寝室电器使用规范条例、学生寝室张贴寝室楼结构图以便突况方便逃生、定期察看学生寝室是否有使用违章电器等许多方式都能够较为有效的减少在寝室内部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的危机。

3.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建设。校园中存在的危机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由于学生们一时产生的心理偏差而酿成的危机,在校园中也不是少数,可见对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心理咨询室,让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在心理导师的辅导下得到舒缓。或是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课程,在课程上让学生们懂得相处之道、增长危机意识。通过对学生们的心理建设,从而降低因心理偏差而导致的危机。

三、总结

危机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虽然无法做到将校园中的危机“连根拔起”,一下子彻底处理干净,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在高职院校的正常管理运行中默默的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学校的安定和谐往往都离不开完善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建设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首位,建立了好的危机预警机制,才能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校园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甄珍,池卫东.论高职院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实施[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篇(8)

中图分类号:G718.3;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53-01

一些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对待班级管理已经很尽心尽责了,但还是管理不好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看你做不做,更关键的是看你做得怎么样,即要做到有效管理。中职学校班级要想做到有效管理,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一、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1)全员参与,相互制衡。教师提倡人人参与的班级自主管理,每位学生都要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确定自己的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岗。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的管理岗位,教师还尝试进行“自定岗位行动”,让学生寻找、发现、确定自己的管理岗位,使学生在自己确定的岗位上主动、积极地履行管理职责,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在这种交互的管理活动中,学生能真切体验到管理工作的价值、意义,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

(2)照章办事,明确责任。在入学教育期间,教师要向学生大力宣讲为什么要制定制度,讲明道理,然后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校纪班规,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班级学生管理实际,对一些不良的现象提出批评,指出问题,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制度具体明了,要求严格,奖罚分明,并且在开学第一周内宣布执行。

(3)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制度一旦制定,便要严格执行,全体学生都应该将自己置身于制度管理之下,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使班级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纪律上主张“先后民主”,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

二、建立班级民主管理机制

现在的高中学生自主意识普遍较强,一旦他们真正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班级管理效率将成倍提高,班级的发展将获得强大的原动力。教师制定了一套班级制度制定民主程序:酝酿讨论表决通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定班规班法,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更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

三、确立多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1)班级目标激励。所谓班级目标,就是班级学生共同的期望、追求和达到的成果,它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班主任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的指南。具体做法是:一般来说从文、理分科开始,就可以制定长期、中期、近期的班级及个人目标。目标制定的原则是:既符合个人实际,又要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

(2)师爱激励。一是学生的感受能力较差。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爱的蜜糖里泡大,教师虽然付出与过去同样的爱,学生却体察不到,甚至觉得老师的所有付出都是应该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多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爱、感受爱。二是教师爱的方式不当。一些教师过多偏爱那些所谓的尖子生,对普通学生比较严厉,往往态度强硬、武断甚至偏执、粗暴,使得普通学生对教师敬而畏之,敬而远之。因此,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甚至对那些不太优秀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

(3)格言、警句激励。名人名言、谚语、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一句名言,只要教师让它在学生的心田上根植,所取得的效果就是惊人的。如教师总是要求学生把课本上的格言、警句理解、记牢,还要每天从课外书上搜集一条写到日记本上。这样,每位学生都学会了用格言警句激励自己。另外,对学习有不同态度的学生,教师采用针对性的警句;对有侥幸心理的学生,教师总是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诚信做人的品质;对班级的优生群体,教师引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防止他们在成绩和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对那些特别贪玩的学生,教师常讲“先做最要紧的事,然后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四、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没有定法,需要教师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去开拓、新。教师要倡导“以人为本”“以法治班”的管理理念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角。同时,教师要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下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学会自立、自治、组织与合作,从而认识并促进自我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学科竞赛 高校

1.引言

近些年,随着国家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高等教育逐渐的大众化,国家年轻一代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规模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也逐渐的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同时如何不断的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及应用技能也成为了各高校工作的中心任务。随着国家政策及各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大专及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也成为了各高校教务系统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转变的过程当中,学科竞赛由教育部所倡导,并符合现阶段社会需求能够起到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同时起到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实际教学质量的目的。

目前如何在高校中开展和建立系列化多元化的学科竞赛活动,如何将常规的科学竞赛活动形成规范和系统化的科学竞赛体系和管理机制,并能广泛的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成功的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搭建更好的平台,如何以学科竞赛为基础,促进全面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值得各高校广大职工去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

2.在高校中开展学科竞赛的意义和作用

学科竞赛是能够由广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的有特定学科方向的一项科技创新活动,它是检验学生通过利用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知识,运用某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比赛,对我国现阶段高校培养人才,尤其是 应用和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举办学科竞赛的初衷正 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可以说是 溯本同源,目的一致。同时,学科竞赛主要侧重于考察参赛者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意识和 思维亮点,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1)学科竞赛活动是一项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科学实践活动。学科竞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其实上就是一个从无到有,是运用实际掌握的原有基础知识,进行重组提炼,提出更先进理念的一个过程。高校中各专业可以结合专业特色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活动,进而营造激励创新、和谐公平的人文科技和学习氛围。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科竞赛可以辅助并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在高校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更新过程中中,难免会有许多新的理念、好的新方法涌现,而在把这样探索出来的新成果付诸于应用之前,要求有一个重要的测试和修正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学科竞赛中合理的融入这些新成果,通过分析研究竞赛过程反馈出来的应用情况,根据其竞赛结果则可以有效的反应出这些新成果的成效。

(3)在学科竞赛的实施过程当中,各高校校和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实践以赛促改的教学方针,全面的总结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进一步开展一系列具有直接针对性的教学课程改革工作,最终带动学科及相关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鉴于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教育部在所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 学改革工程的意》中已经明确提出,要以持续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方式来推动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4)高校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有利于学校声誉的提高。首先通过开展学科竞赛,能够使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同时,高校学科竞赛小组在学科竞赛中所获得的名次和奖励,更是有利于学校声誉的提高。然后通过学科竞赛活动的进行也可以使学校更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长处和所欠缺,从而使自己知道如何去完善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现阶段高校学科竞赛的基本情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堂的大众化教育体系作为学生主要的接受知识渠道,已经发展的相对比较完善。相比第一课堂较而言,学生接受教育及实践的第二课堂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与发展。而由国家认同及倡导发展的学科竞赛活动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它所具备的功能与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科研及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各高校及其所属各院系目前对学科竞赛活动的发展及建设也愈来愈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仍然非常不完善。根据近年来对高校学科竞赛发展概况的考察研究,其仍然存在了以下几种主要问题:

(1)不同学院对学科竞赛活动的推进不平衡,机制保障不够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一些学院没能够很好的结合到自身学科特点上,没能够根据学科竞赛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总结和梳理,以至于没有合理的承担起作为实施学科竞赛主体单位的责任。另外要组织好学科竞赛活动,还必须建立一个基本完整的管理体系,必须首先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因为学科竞赛它大多作为一个辅助课外活动不同于正常教学,它不是各院系内部常规的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长效机制来保障,学科竞赛工作很可能就无法正常有序开展。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学科竞赛机制还在机制保障上有以下几种表现:针对学科竞赛活动培训没有达到常态化和参与竞赛的各种激励机制不够规范明晰等。

(2)组织保障不够成熟,很多学生以及部分教师参与的热情不够高。要成功的组织好一个学科竞赛,除了要有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制度之外外,还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的组织管理机构用来协调相关关系。部分学校因为没能够建立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各个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从而无法正常的保证学科竞赛活动各个因素与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配合,最终导致无法保障竞赛活动高效运行。

(3)很多学校对于学科竞赛的物质保障度不够高,教师和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科竞赛需要大量的的物质基础包括竞赛场所、经费以及竞赛设施和相应的竞赛环境等等。随着现在学科竞赛的逐渐发展,各学校和院系都已经逐步加大了对学科竞赛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但是在物质条件相互的“供”与“求”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矛盾。在相应的学科竞赛活动中,一定离不开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勤劳付出,而有的学科竞赛没有得到充足的经费支持,没获得有合适的训练场所,这大大的打消了相关团队的积极性。

4.对于学科竞赛系统构建的建议

如何来加强学科竞赛的管理,并探索出学科竞赛更有效的先进模式,以使得在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科竞赛活动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科竞赛的积极作用,已经是高校用以完善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教学改革任务当中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近些年对一些学校在学科竞赛工作方面如何取得较好成绩的一些摸索和总结,在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改进学科竞赛运作模式等方法来有效地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进行全方位、交叉式学科竞赛体系的建立和深入深入开展教学内容等,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一些见解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1)积极完善学科竞赛组织运行的管理机制。只有首先建立健全学科竞赛组织运行管理机制才能使学科竞赛有效稳定的规范化开展并健康发展。完善学科竞赛活动的管理制度可以通过成立“专/兼职能部门~院系~竞赛小队”一系列相关管理机构,并积极利用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来配合组织学科竞赛。另外可以积极宣传明确学科竞赛活动的宗旨、并规范竞赛组织程序以及相关运行条例,还要明确各层次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这样可以使竞赛组织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有效和有持续性。通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还可以加强区域性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并逐渐形成具有规模的学科竞赛群。通过加强建设区域学科竞赛体系,建立起相应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方案,必然可以对今后区域学科竞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各院系或区域内各兄弟院校之间的的资源共享,以共同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物质条件(如场地、设备、原材料及竞赛指导教师等)为基础条件,进而最终实现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各等方面的融合和共享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

(2)寻求合适合作单位,共同进行学科竞赛项目设计,更直接的为生产建设或用人单位服务。作为意欲举办或进行部分特殊学科竞赛的高校可以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共同来设计学科竞赛项目,这样综合教学和使用各方的意见能更好的起到学科竞赛初始设置目。由用人或技术研究成果的使用者来参与通题目设计并分析解决思路和成果考察并通过学科竞赛活动过程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增强理论知识并提高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又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这种新形式形式的学科竞赛,增进对未来可能加入的单位的了解,还可以使其对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实际定位有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此外,通过这种合作也增强了企事业单位对学校及参赛学生的了解,为学校进一步的生产实习安排和解决就业工作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可以有效利用企事业单位的有利资源补足学校的不足之处减小了学校的压力。

(3)开设专门的学科竞赛培训和指导相关课程,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各高校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来开设相应的学科竞赛培训和指导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和竞赛能力。另外学校应当根据竞赛情况召开赛前讨论准备会,进行相关的讨论以方便相互学习和借鉴来为学生团队参加学科竞赛并为其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打下基础。学科竞赛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或者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竞赛活动营造教与学互促的良好氛围。想要在学科竞赛中保障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要有优秀的教师参与到指导工作中来,组建一支专业指导教师团队。

(4)完善W科竞赛相应的奖励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完善学科竞赛的成果转化。学科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不断的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调动从学校到学生再到竞赛组织的相关参与人员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奖励激励约束机制。学校既要重视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科竞赛活动的进行,又要对于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学分认定,这样尽量的让学生的投入看到回报,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组织或参加竞赛活动的相关学院及相应指导教师,要肯定学院的努力及教师在竞赛过程中的辛勤付出,除了在物质上考虑相应奖励之外可以在评优评先和学院考评等层面上给予一定的考虑或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当中。在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涌现出一些在学科领域中表现突出的队员在相关领域中发现或取得新的知识或科学方法等先进成果,而这些成果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也是各高校应该重视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相应基金或通过成立小组进行科研立项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将先进成果成功的转化到应用和实践当中。

5.结语

放眼整个社会,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需要的正真人才,而作为培养人才的各高校,必然会也不得不越加重视作为将理论等知识转化并实践创新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会不断的发展。它既是培养人才的方法也是提高高校差异性优势的重要手段,本位通过对学科竞赛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希望能在学科竞赛的发展当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25(5):8-10.

篇(10)

一、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现状

1.高校学生组织缺乏自主性

当前我国的高效学生组织缺乏自主性,为保证学生组织中每个个体的愿景具有代表性,还需要在学生组织的日常运作中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加以应用,我国的高校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组织进行管理,不能够放任学生组织,任由学生个体为寻求自我价值而创立学生组织。但对于管理也应当适当,不能够使学生组织丧失其个体的自主性,从而使得参与的学生个体从一开始就缺乏融入组织、发展组织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学生的组织制度不够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组织常常收到学校管理的过分约束而造成高校全权把控学生组织,学生组织的自主性极弱。

2.高校学生组织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组织的自我控制力、约束力,普遍较弱。高效的学生管理整个系统中,学生所扮演的往往是被管理者。高效的横加干预使得学生组织在创建以及运行中的自我管理都缺乏自身的价值体系。高效在进行学生组织的管理制度拟定工作中,对于学生组织的管理实际上过于严格,使得学生组织自身无法充分的发挥自我管理职能。自我管理的只能不能够有效发挥又导致高校长期全权把控学生组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高校中,对于学生组织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支持,学生组织就自治这一功能,需要高校管理制度的允许下才能够得以生效。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效的学生组织中,对于学生组织的自治管理制度基本空白,在高校中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的学生组织管理机制,并没有充分的照顾到学生组织的自我核心价值。并且对于学生组织的管理缺乏可运作性以及科学合理性。对于学生组织的考核指标仅局限在组织所举办的活动量,以及活动中奖项的情况等,并以学生工作总结的形式进行考核。最终仅能够起到形式主义的作用,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学校主导学生组织自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实际考核开展时所选取的考核指标也很单一,不能够形成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学生组织起到激励作用,并没有形成有效且系统化的绩效管理体系。

二、对于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现状的对策研究

1.明确学生组织的管理定位

高校学生组织的建立愿景应当建立在学生个体的共同目的上,在这种具有集体全面性的基础上,建立自发的非营利性组织需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而学生组织也应当是其组织本身的权利所有者,能够主导组织的发展方向以及组织的自治管理。校方所扮演的角色应当倾向于引导着与监督者,而非在学生组织的运行中横加干预。

2.校方引导学生组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目的仍是学习,教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很重要,学生参与学生组织的管理实践不仅能够达成自我愿景,对于自身的自控力培养也很有效。作为校方,应当多加引导,带领学生营造良性的学生组织发展规律。对于组织中的管理者,要设定培训项目。作为校方需要为学生组织提供培训,帮助学生组织合理的展开运作,学生组织的管理者也需要积极参与培训、学习。在管理实践中多参考成功案例,吸取经验,对于管理工作要组织管理者的定期会议,讨论学生组织当前面临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法。

篇(11)

1.1抓好组织,强化引领

学校将教学改革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学期会、每月会和周前会,都安排时间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领导不仅重视教学改革工作,而且都积极地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

1.2抓好管理,强化监控

为了确保教学改革工作有序开展,针对学校自身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包括《教导主任工作职责》《教学管理条例》《教学奖励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们注重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努力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创设良好的条件。

1.3抓好机制,强化保障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的源泉,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做好教学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在构建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我们着重建立了四项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研究目标管理机制;二是建立研究考核激励机制;三是建立互动培训长效机制。四是建立研究活动保障机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教教学改革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学校都给予了有力支持。

2抓好切入点,促进教师成长

2.1精心组织,提高认识

平时我们密切关注权威性杂志中有关新课程的论述、诠释,精选一部分推荐给教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讨论。让教师“走出去”,先后有30多人次分赴外地参加新课程的培训与学习活动。我们每月还组织了一次集中进行的新教学改革的专题学习活动,让一部分对新课程理解较深的教师进行微型讲座,及时把教学改革的信息传达给教师。以提高对教学改革的操作场面的实践认识,增强教师加强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2团队协作,合作共享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方案,这是我们对教师集体备课的总要求,各教研组每周一次,具体要求是教师先自备,再教研组集中讨论,后形成自己研究课的教案。集体备课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加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研究意识。

2.3着力培训,提高素质

本着“学校即实验室,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我校在校本培训上明确思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实行责任制,保证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方法上注重讲座与实践、观摩、研讨等参与式培训相结合,走“学习―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提高”培训之路。

2.4关注梯队,促进成长

一所学校要办好,要充满勃勃生机,必须拥有精于业务、勤于育人的教师群体。我们针对学校实际,进行了梯队教师的培养。以“树立典型、学有榜样、分层发展”为重点,参与听课评课,充分发挥其示范、辅助作用。落实梯队教师的义务与职责,并与其签定协议书,着力构建梯队教师的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学校梯队梯师的评选、培养和考核机制。并强调青年教师做到“一精、二会、三懂”,继续完善师徒结对制度。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抓好关健点,聚焦课堂教学

3.1强化常规,规范行为

我们严格按省颁计划,开足各科课程,严格执行课程刚性化管理,注重劳技课,活动课的开设,按规定配有专职教师,设备、设施基本齐全。按要求控制好学生周活动总量和课外作业量,做到活动时间保证,活动正常开展,有教学总体目标,教导处、教研组、课任教师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3.2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我们目光聚焦于课堂,把精力投放在课堂,努力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倡导师生平等对话,淡化教师“教”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我们推行“五课”制。为了形成学习、研究、观摩、互勉、共进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一如既往地开展了“五课”活动,即领导汇报课、骨干示范课、青年成长课、老年创新课、随机调查课。这一硬措施引导教师每节课都要以上公开课的态度来对待,充分发挥了以“一堂课”带“百堂课”的作用。

3.3加强监控,评价激励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我们在评价上关注两个方面:(1)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我们的评价不是就一节课的优劣作出价值判断,而是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连续的系统,对它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价值判断。(2)学生发展评价。我们进行学生成长足迹的评价研究,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了自己收集、整理、记录,养成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改进自己学习方式的良好习惯。

4抓好立足点,整合教学资源

4.1利用乡土,创特色

我校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征,展示教师风格,发展学生个性,扬长避短,结合本地经济、文化特色和社会的需要,挖掘地区乡土资源,开发出有实践意义的校本课程,形成了自己学校的特色,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2深入研究,促特色

我校以引导学生关注乡土特色资源为主题设计的,探究茅山革命老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寻找文化与育人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