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从直观教学入手,充分应用多媒体动画和其他教具,加深概念的理解和运动规律的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直观教学手段,以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如:讲解机器的概念,可以先拿出带轮传动机构的模型给学生看,讨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运动关系。另外,还可列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事例来帮助概念的理解与消化。比如讲链传动时,以自行车为例;讲“死点位置”就以缝纫机的踏板机构为例,等等。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更是现场直观教学的好机会。
二、突破难点,难易相辅;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我们知道,学生对某一问题不懂往往是因对与其相关的概念理解不透,或因相关的理论掌握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各个击破障碍,比如:“渐开线齿形”这一节,是个难点。但是如果先把“渐开性的形成”这一问题讲解透彻,学生对其形成过程有了深刻理解,那在讲渐开线的性质时就容易多了。学生一旦掌握了渐开线性质,那又为下一个难点――“渐开线齿形的啮合特点”扫清了一大障碍。《机械设计基础》课内容表面看起来很散,重点不很突出,但教师在讲课中则要注意突出重点,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如在关键性的地方,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弄懂弄通:学生易懂的内容则适当简略一些,有时甚至可以不讲,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提示指导的方法。例如:轮系这一章及其应用特点和分类的教学,可以结合模型演示启发学生自己总结。而教师可以少讲、精讲。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则要突出,先举出具体实例,从看传动机构图,写传动链结构式到计算传动比,每一步骤都要详细讲解。详细讲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专设习题课,挑选典型的习题给学生做,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采用与内容特点相适应的具体教学方法。所以,备课应当包括教学内容的备课和教学方法的备课。要有周密细致的计划、设计和安排。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的“双边”活动,就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就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设疑法,提问法、检验法等。
1.设疑法。设疑法是收效较好的方法,要求在讲某部分内容时,一开始便抓住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提出一个或几个关键性问题,把学生吸引到探求知识的兴趣中去。然后把要讲的基本概念、定义等融入所设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再经过推理论证或演示得出结论(或答案),使得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带着疑问和求知欲望听老师讲课。如“铰链四杆机构”一章,用设疑法,一开始,在交待了本章学习目的之后,便让学生通过教具演示一个现象:用四个杆件分别铰链在一起,然后以不同杆件为机架,及不同的长度比值的四杆机构,分别进行演示。学生亲眼看到的结果是,出现不同的运动情况。几个教具演示出三类运动现象,这时向学生提出;这是为什么呢?这些不同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为解决此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和思考这几个教具不同点。待学生有了一些思考后,再顺势指出:问题的原因在于几个教具中,是由于构件是以不同杆件为机架和各杆之间的长度比值的不同而引起的。要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一些基本概念。这样带着问题讲解四杆机构的一系列概念,收效颇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85-02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是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将教学任务融入每个任务中,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扮演情境创造者、任务设计者、资源提供者、活动组织者及方法指导者的角色,以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在这种模式下,任务的确定、完成、评价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直至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建筑制图基础与CAD》作为建筑类专业与学生对口就业直接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应以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为主线,加强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更好地胜任工程实践。因此,基于“能力培养为本位、工作应用为导向”的思路,对高职《建筑制图基础与CAD》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结合我院院级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实施效果,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制图基础与CAD》课程中的设计及应用。
教学内容的选取整合
根据“必需、够用、实用”的教学理念精选教学内容 据后续专业课教师反映,虽然已经学过了《建筑制图》课程,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看不懂建筑施工图纸,甚至需要从头讲解,从而大大地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突出的感觉是《建筑制图》教学与实践相脱离。从教学内容上看,基础理论内容过多,与建筑专业联系较少,对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识图帮助不大,上课时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用途。所以,要改革,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突出高职教育重实践、重应用、重动手能力的特点,删掉画法几何,点、线、面的投影,圆柱体、圆锥体相贯这类实际工程中罕见的内容,在讲解制图基本知识后,直接学习各种形体的三面投影,接着再学习形体表达方法即剖断面的形成和画法。
建筑制图教学融合建筑CAD 以往《建筑制图》与《建筑CAD》都是进行分离式教学,两门课程分在两个学期开设,甚至有时还会间隔一个学期,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有效结合。CAD绘图和手工绘图一样,也要具备扎实的建筑制图理论基础,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学生上机画图时,可能因淡忘有关建筑制图规范,导致所画图纸不符合国家建筑制图标准。CAD教学一般是单一命令的练习,专业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应用CAD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较差。以建筑制图内容为主线,结合CAD教学,将二者相对应的内容进行整合,比如,学完图幅﹑图框﹑字体﹑比例﹑图线﹑尺寸标注等基本知识后,直接用CAD进行绘图练习,这样既可巩固所学的建筑制图内容,又可将所学内容运用到CAD绘图中,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任务的构建
课程任务是学生能力训练的主要载体,选择、设计合适的课程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用任务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独立或通过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教师应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再根据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尽量结合建筑专业,多引用建筑构件为模型。
将教学内容整合后,《建筑制图基础与CAD》课程可构建如下课程任务:
模块一——简单建筑图样识读和绘制。
任务一:院落灯饰平、立面图绘制;
任务二:CAD绘制院落灯饰平、立面图;
任务三:房屋两面投影图绘制;
任务四:CAD绘制房屋两面投影图。
模块二——建筑构件三面投影图的绘制。
任务一:台阶三面投影图的绘制;
任务二:拱门三面投影图的绘制;
任务三:带助独立基础三面投影图的绘制;
任务四:CAD绘制带助独立基础三面投影图;
任务五:CAD制作建筑构件三维造型。
模块三——建筑形体的表达。
任务一:杯形独立基础剖面图的绘制;
任务二:建筑水平剖面图的绘制;
任务三:建筑垂直剖面图的绘制;
任务四:牛腿柱断面图的绘制;
任务五:CAD绘制建筑剖面图。
以上学习任务的构建均是以单位任务为载体,从简单到复杂,可逐步实现《建筑制图基础及CAD》的课程目标。在模块一中,通过院落灯饰平、立面图绘制和房屋两面投影图绘制两个任务,可让学生掌握建筑制图基本国标知识,包括图幅、图框、标题栏、线型、线宽、尺寸标注、比例等知识。在模块二中,学生通过完成台阶三面投影图的绘制、拱门三面投影图的绘制和带助独立基础三面投影图的绘制三个任务,可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三面投影体系、三面投影图的画法、基本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复杂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在模块三中,学生通过完成杯形独立基础剖面图的绘制、建筑水平剖面图的绘制、建筑垂直剖面图的绘制、牛腿柱断面图的绘制四个任务,可掌握剖面图的画法、断面图的画法、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形成及画法。这些任务的设计与建筑专业紧密结合,可使学生从学习制图开始就接触专业、了解专业,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
课程任务的实施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任务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才能保证学生能力的培养达到预期目标。
教师分析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在提出任务后,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与计划。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时,并不是将问题提出后,所有要解决的问题都交给学生探究,而是在合作中、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习。任务包含的新知识,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讲解,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知识点背景的支撑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同学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点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可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完成的任务能够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合。
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完成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过程以自主探索为主,形成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来,在问题讨论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倾听他人的意见,互相帮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教师可根据每一组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互帮互学,共同完成任务。
评价任务,总结提高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目的是评价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总结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设计任务的同时设计好任务评价标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首先,在分组内让学生参照评价项目内容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定,其次,在分组内互相进行教学评价,再次,由教师总结并给出客观评价或得分。这样就可创造出一种开放式的评价机制,可让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交流与评价中锻炼能力,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扎实的专业应用知识。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实例 下面以本课程模块二中的任务三“带助独立基础三面投影图的绘制”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首先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建筑基础,讲解基础在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然后提出任务,让学生思考“带助独立基础三面投影图”怎样绘制。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任务。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带助独立基础是由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的,让学生回忆这些基本体三面投影是怎样画的,然后再让学生思考绘制带助独立基础三面投影图的步骤,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绘制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比如表面交线问题,1学时)。
3.探究协作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自主完成带助独立基础三面投影图的绘制。在此环节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当学生小组出现问题时,教师帮助解决问题(2学时)。
4.评价任务,总结提高。任务完成后,参照评分标准,先让学生自己给出一个客观评价,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互评,指出对方的不足,最后每组推选出一份作业参加最优作业评选,将选出的最优作业在展示栏展出,供大家学习参考。其他学生的作业由教师收回,课后评价,以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行总结提高(1学时)。
任务驱动教学法完全颠覆了传统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的设计者、引导者、辅导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具体,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组后,必然导致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可促进小组内部的凝聚力,激发小组内部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竞争与协作中完成任务。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学习、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家善.任务驱动法在Auto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9(13).
[2]裴丽娜.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的探索[J].科技教育,2010(13).
[3]丛培丽.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
1.程管理体制与学生发展。
在程管理方面,澳大利亚中小学实行分权型、民主化的管理体制。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全国基础教育程,只对各州中小学程发展给予指导和资助。以联邦政府关于程改革的意见和州政府关于程设置的纲要为基础,校长有权根据社区的要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现有师资力量,提出学校特定的程体系,好的学校会将某一“重点学习领域”的教学作为学校办学优势。校长还负责决定和批准各类学科的教学计划,而教师则在学校设定的程门类范围内,决定如何组合程内容、选用何种教材和教学方法。这样的程管理充分行使了学校的办学自,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改变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程管理,增强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是我国21世纪实施的基础教育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施就是要加大地方、学校的程自,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改革起步较晚,许多地方还有待完善。
2.程目标体系与学生发展。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程目标由“学识与理解”“处世态度”“技能”三个方面组成,这和我国新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似,但内涵还是有所不同。澳大利亚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成果是技能,而不是知识,因此教学以教给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和观点为主,强调个性发展。这也体现于澳大利亚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而是执行教学技能大纲。各州政府教育部门下属的学科董事局研发自己的教学技能大纲,除各学科必须教授的专业技能外,所有学科的教学还必须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组织信息资料的能力,交流思想与信息的能力,策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他人(尤其在组织内)合作的能力,应用数学概念和运算的能力,应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文化概念与现象的能力”等七项基本技能。教学技能大纲对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其中有指导教师如何用技能指标选择教学内容的案例。这给了教师最大的教学自和灵活的空间。
我国基础教育程改革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一改革目标的指导下,中小学的堂教学发生了诸多变化:由单一的“传授式”教学转向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多种方法优化组合的教学,由“灌输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由“教材唯上、教师唯上”转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程组织方式与学生发展。
澳大利亚中小学实施共同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程组织方式。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业、教育与培训部同各州政府教育部门以及教育界人士协商,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共同的程领域,即小学6个程领域、中学8个程领域。选修程由各州、各校根据学生愿望、兴趣、才能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需要来确定、研发。这种程组织方式既保证了程体制的基本统一,又保证了机会平等和教育水准,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基础教育程改革开始,就努力改变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程(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以综合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程,高中阶段实行分科程。鼓励学校积极开发程资源,创造条件开设选修程,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情况和需求,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程内容的拓展与学生发展。
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程内容在不断拓展、丰富。中学程主要围绕联邦政府教育部制定的重点学科领域设置,分为基础程、扩展程、职业技能程和生活技能程四类。如今的澳大利亚中小学又增设了许多实用的商业程、新技术程、环境教育程、社会问题研究程。多元化的程分类和时代性的程内容是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程最为显著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小学都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通过为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知识,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这些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我们获得的启示
1.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程设置和灵活多样的授方式。
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以技能的掌握为教学第一原则。以英语程为例,虽然英语是澳大利亚的第一语言,但因为每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不同,而且大学各学科及社会各行业需要的英语交流水平也不同,加上移民学生越来越多,所以中学英语分为初级英语、中级英语、高级英语、特级英语四个层级的程(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层级的英语程。这种灵活性的最终社会效益表现在,既有少量的高级语言人才满足大学和语言研究机构的需要,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则可不必去学习与自己工作生活关系不大的高层次的语言理论知识。为了达到教学的灵活性,澳大利亚的中学几乎都采用了“走班制”授方式。这样的程设置及授方式使学生有了很大的自,可根据自身能力和爱好灵活地调整所学各门程的比重和进度,并向不同方向发展。近年来,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一些中学开始试行“家庭式班管理制”。
2.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为教学原则。
教学是快乐的活动,这是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程实施中的显著特征。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师以启发智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作为选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堂灌输极少,教师先集中讲授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或讲授一些学习方法,之后大部分时间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或者提出学习任务、要求之后,即开始分组学习,教师分组指导或发现问题后集中解决。此外,教学活动也不仅局限在堂。学校的操场和草地,社区的海滩、大学、博物馆,城市的艺术馆和展览馆等都是学生上的场所。
3.以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训练为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中小学的教育活动、教学过程、程设置丰富多彩,但重点都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如,学校每年的新生入学时间,都会成为高年级学生的实践机会。高年级学生以固定的“伙伴关系”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生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生经常需要和他人合作完成某一项专题作业,作业质量不是评价的重点,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合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强调团结协作是成功的关键。学生可以参与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或加入各种“学生委员会”,负责组织学校的各种外活动,以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十年级的学生可在社区做兼职工作,体验他们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学校根据社区的需求、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研发校本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多元文化的差异,促进社区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4.以“尊重、理解、包容”为教育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