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3 14:50: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

篇(1)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衍用.对旅游资源应该进行深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1-12.

[2]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田.旅游科学,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23(5):11-12.

[4]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5]郭文.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0,3(5):566-571

[6]谢彦君.在旅游普查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审视目前国标的得失[J].旅游学刊,2005(4):8-9.

[7]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2):30-34.

[8]程遂营.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12):9-10.

[9]简玉,峰刘长,生徐钮.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长沙与张家界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0,3(6):756-762.

[10]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88-90.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2]李洪涛.我国自助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

[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11.

[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6-126.

[5]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82一84.

[6]克莱尔.A.冈恩(美),特格特.瓦尔(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_5:4.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8]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_5-16.

[9]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_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_5:19_5-207.

[10]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8.

[11]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9:17.

[12]丁磊.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6,(3):9.

[13]陈秀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理性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14-17.

[14]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1995,(3):53-56.

[1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会基本论的视角[D].广州:中山大学,2009:1-7.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28.

[3]郭小东.基于旅游心理动机视角的无景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10:31-60.

[4]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14-18.

[5]钟丽娟.武汉市无景点旅游者行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6-40.

[6]钟丽娟,钟丽姬,涂建华.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5):473-474.

[7]袭金红.服务场景中的“其他顾客”.商场现代化,2009(34),27-28.

[8]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

[9]兰龙耀.邮轮旅游体验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3),77-78.

[10]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杜,2002,320-378.

[11]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609-611.

[12]李祗辉,白讳,马琪,等.体验经济视角下服务场景对顾客满意影响的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14,34(6),197-200.

[13]金立印.服务接触中的员工沟通行为与顾客响应一一情绪感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9(18),28-35.

[14]倏静,张丽华.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过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3.

篇(2)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重实践操作的特点,要求在课程的设置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二,由于旅游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更多是无形的服务性产品,这就决定了行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关的技能之外,还应具有更多的非智力因素,如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应变能力等,这正好吻合了CBE内涵中提到的能力要求。

2.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是进行重构的客观需要

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总体的现状是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难以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身规律和特点。虽然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也重视实践实习,但更多的是简单的操作实习,难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容易造成本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问题,导致在就业中出现“高知低能”的结果。

二、运用CBE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开发与重构过程

(一)以技能为需要分析职业岗位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按照职能岗位可分为两个大方向,即饭店管理方向和旅行社管理方向,具体涉及的职业岗位如下:

1.前厅服务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前厅接待服务知识和操作前厅各种设备,处理对客接待、问讯、收银、行李、话务等工作,并能灵活地处理对客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前厅服务员”、国家职业资格“公关员”(中级)。

2.客房服务员。岗位要求:掌握房务知识,负责楼层的清洁保养和对客服务工作,保障楼面的安全,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待人接物热情、反应灵敏,使楼层服务的各环节顺利运行。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客房服务员”(中级)。

3.餐厅服务员。岗位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服务知识和娴熟的服务技能及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将精美可口的佳肴和尽善尽美的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客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获得满足,达到餐饮服务的最佳效果。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餐厅服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营养配餐员”(中级)。

4.酒吧服务员。岗位要求:熟练掌握酒吧接待服务基本知识和酒水的配制及茶艺技能,能进行酒吧调酒、酒水推销或茶食推销、茶艺展示等酒吧服务工作。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调酒师”、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中级)。

5.导游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导游基本操作技能,独立地分析、处理各种问题,完成旅行社委派的旅游团队接待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

6.旅行社计调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旅行社的各种设备,核算团队价格,联系目的地旅行社、调度导游、旅游汽车公司等相关接待部门,完成旅行社的接待协调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7.旅行社外联员。岗位要求:能够利用各种信息,主动地协调、联系旅行社主要合作单位、完成旅行社的各种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产品的促销和招揽客源的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国家市场推销员(中级)。

(二)以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CBE提出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原则,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按课程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这课程体系中,从三个层面分别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充分贯彻CBE提出的知识(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2)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学科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为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等。同时在专业课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选修课,设置关于旅游新业态的相关课程,如温泉旅游、邮轮服务与管理、旅游美学、休闲旅游等,学生可根据兴趣好爱进行选修。

(3)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在课程体系别独立设置了实践环节,具体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技能鉴定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环节主要通过岗位能力课程的仿真实训,如旅行社导游与计调技能实训、酒店岗位能力实训等,让学生掌握符合本科旅游管理的专业基本技能;校外实践主要是将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接受现场培训,掌握职业岗位的实际专业技能,技能鉴定环节是在职业技能鉴定前,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培训,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在学生在毕业前,可选在到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等相关部门,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实习,专业教师要在实习期间指导学生,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为进入工作单位奠定基础。

篇(3)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众多模式中,“2+1”模式是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形式,能有效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借助社会力量,促进“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三年教学中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践。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并在校企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能较好地实现校企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泰州师专旅游管理专业自2006年起实施“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步取得一定成效。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是学术型的人才,而是应用型的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好地面向市场进行应用和实践。因此学校应当以满足旅游行业应用需要为主旨,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标准化服务技能。

2.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面向社会需求,重视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把握好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与技能课程、平台素质课程等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严格进行课程结构比例设置,强化应用类课程的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于内容有交叉或重复的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和调整;在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前提下,接受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行业企业的合理化建议,作出相关课程的增删等调整。

3.任务驱动型课程改革的原则。在高职教学中,强调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化实践课程比重,加强任务驱动型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校期间,为学生开设基础管理类课程等入门课程,培养学生一定的管理意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践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重头戏,结合岗位要求和标准,设置模块化、项目化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一线工作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加强校内仿真实训操作训练,缩短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依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整合,取消与专业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专业性强且内容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增设必须的技能性实践课程,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1.专业核心平台课程。核心平台课程设置核心理论课程和核心技能课两大模块,内容根据旅游行业职业群共有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整合而成,同时是教学和实训的中心内容。

核心理论模块:这类课程覆盖本专业对应旅游行业各职业岗位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等,教学上侧重于原理、方法的讲授。

核心技能模块: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如《导游服务技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行社外联计调操作实务》、《旅行社门市操作实务》、《海外领队实务》、《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重在专业基础技能,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旅游接待服务第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2.职业指向平台课程。职业指向平台课程设置了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考证和就业方向三大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是指除了专业核心平台以外需要开设的专业课程。例如将景点导游解说等技能纳入《演讲与口才》、《导游综合实训》等课程中。这是对核心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强化技能操作,以熟练和丰富操作经验。

职业资格考证模块:为落实“双证书”制度,设置本模块可以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之中。根据导游资格考试需要,开设《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江苏导游基础知识》、《泰州导游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根据饭店中级服务人员资格考证的需要,设置《餐饮服务与管理》、《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酒水知识与酒吧经营》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加强应试技巧训练,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模块:就业方向模块以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立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等方向,在第三、四学期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对他们进行有重点的实践训练。此模块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以适应多层次岗位的需要。

在本模块下,通过课堂讲授、校内实训、旅游企业见习和实习交叉进行。根据旅游活动淡旺季明显的特点,可利用每年4-10月的旅游旺季安排学生校外实训,11月至次年的3月安排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活动。

3.公共基础平台+基本技能模块。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基础层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第三学期增开行业英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体育等课程以及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等环节。其课程设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同时也为学生获得必备的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提供课时保障。

基本技能模块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英语写作和沟通、普通话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本模块面向基本技能考证,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全国普通话等级二级乙等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等。

4.素养拓展平台。就业指导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旅游礼仪》、《形体训练》、《演讲与口才》、《旅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针对旅游行业的特殊要求,注重学生个人形象和内在素质的提高,提升综合职业竞争力。

选修课模块,兼有理工类、艺体类的公共限定选修课,文化类、心理健康类、语言交流类等公共任意选修课程,另外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提高型的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如《旅游公共关系学》、《会展概论与实务》、《休闲学概论》、《乡村旅游概论》、《旅游产品营销》、《旅游日语》、《旅游韩语》等,为学生个人兴趣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搭建平台。

泰州师专旅游管理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特点是:各平台、各模块均紧紧围绕职业技能,突出为职业岗位打造人才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围绕核心,环环相扣。在时间安排上,突出实践课程的实用性,利用一年一度的溱湖会船节暨中国泰州国际旅游节实行“旺进淡出”短期实训,穿行导服技能的阶段性实训和考核等,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旅游岗位需求。这种课程体系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体现出职业技能核心、实践操作能力和注重全面素养提高的高职课程设计原则,贯彻了从高职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胡晓晶,俞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1).

[2]冯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3]张孝利,肖岁利.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J].科技信息,2006(1).

[4]汪永根.创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7(7).

[5]何建军,文录凤,刘联党.实施“新洛桑”人才模式 探索顶岗实习运行机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6]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研究报告,2005.

篇(4)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产业,包括影视产业、音像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与数字产业、网络游戏、艺术品市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化博览、文化会展等,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成为近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概念、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文化人力资源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产业经济学、管理学、语言文学、美学与艺术概论、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演艺传播、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文化建设等工作。

推荐院校: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其民族文化产业极具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专业代码:120206;专科专业代码:650204)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专业课程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六个模块而展开。

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组织理论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选聘与测评、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人力资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前景:在企事业单位及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

旅游管理

(本科专业代码:120901K;专科专业代码:64010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

篇(5)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2.1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2.1.1明确目标定位,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工作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不仅要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还要能适应岗位发展、变化的要求.在对整个体系进行优化时必须将专业知识要求、职业或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选择、整合,以保证教学内容、方向要立足于就业,服务于工作岗位,即要与社会需求接轨,防止“供需错位”现象的出现.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岗位、行业较为广泛,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乐等六大方面的范畴,要把握好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并依据岗位来设置课程难度较大.但经过简单梳理后不难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或职业,均为服务性行业,虽然岗位不同,但存在较大共性,可以将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能力细化为“旅游服务基本技能、旅游服务活动策划能力、数理统计与分析能力、管理理论与知识应用能力……”等.因此在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时,一方面应该重视职业通识能力(能力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行为素质课程等)设计与构建,以满足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传统的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相关课程的开设就应该与企业需求目标紧密结合,与企业用工标准相结合,注意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础课程、岗位核心课程和岗位拓展课程)课程的设置,如旅游项目策划、导游实务、前厅服务技能实训、客房服务技能实训、餐饮服务技能实训等课程.总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相比,职业教育倾向突出,更加强调社会及岗位的适应性.2.1.2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业是对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基层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标准,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一般不可能直接为旅游行业输送高级管理人才,而只能为旅游行业培养同时具备最基层业务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潜质潜能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12]这种观点反映了员工从层到管理层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观点的存在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不仅模糊了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界限,也为目前旅游教育存在的就业质量差、“供需错位”的现象找到了借口,使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遗忘了对旅游管理专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与研究.应用型人才虽然可以划分为一线操作人员、行业管理人员、行业精英等层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旅游人才应该是行业管理人员、行业的精英,应该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走出“重实践,轻理论”培养基层员工的误区,知识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局限于技能培训,还应该注重学科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总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学科为支撑,专业为基础、岗位为核心,坚持通识课实用、专业基础课管用的原则,来搭建一个既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又能满足培养一线员工的基本能力的要求.2.1.3进一步明确面向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有相应课程与之相呼应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时,应该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加大地区文化类课程的比重,尽量做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接轨,让旅游管理专业接地气,增强专业实用性.本着服务于地方、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建设,为地方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的原则,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和特色,增设相关课程,例如云南历史文化、东盟旅游概论、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等课程,进一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拓宽就业口径.

篇(6)

如何将旅游这一学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旅游业市场需求的人才?这是国内开设旅游专业教育的所有高校都在进行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为例,对旅游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思考。

1.云南高校旅游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A.云南高校旅游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a.开办旅游专业的状况

云南省本科院校中开设有关旅游专业的学校有8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学院、昆明学院、大理学院和玉溪师范学院。各院校的旅游专业都是依托于其他学科,形成了二级分科或者三级分科,但也各具特色。

b.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制状况

在云南省的8所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如云南大学的旅游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专业下的分支专业,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是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开设的特色专业。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本学位下设有有两方向:旅游与休闲管理和旅游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分两个方向:旅游教育(师范类)和旅游策划与规划(非师范类)]四个方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是追踪国内外旅游研究动态与应用前沿,以云南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旅游经济强省为依托,充分应用多学科综合集成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各具特色的旅游地规划、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等进行研究,努力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等学科理论、方法和技能等,能在旅游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旅游管理、旅游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旅游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旅游教育、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中等旅游学校、旅游职业学校从事旅游教学、旅游教育研究及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可在旅游管理部门从事旅游规划、旅游信息系统技术、旅游管理等工作。可在旅行社、景区、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导游、市场营销以及旅游项目创意与宣传等工作;可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社区等从事休闲管理工作。

各高校本科学制均为四年,专科一般三年,研究生学制三年。本科生、硕士生毕业时符合条件者分别授予管理学学士、硕士学位。

c.课程设置状况

1997年,国家教委将旅游学科归属于工商管理类的二级学科。纵观我省高校的旅游专业,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旅游专业目录开设课程。如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

主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旅游地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等基本理论类课程;大学英语、英语听说、旅游英语、旅游信息系统等语言类与信息类课程;并开展系统的旅游区(点)、旅游企业、休闲企业实习实践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旅游教育方向主要课程:旅游美学、旅游策划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电子商务及旅行社、酒店、客房及餐饮服务等经营与管理类课程外,尚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件制作以及教学实习等。

休闲管理方向主要课程:旅游广告策划、休闲管理、休闲设计、休闲资源开发与规划、休闲产业市场营销、主题公园规划与设计、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

虽然全国旅游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才的输出数量和输出质量却令人担忧。

B.云南省高校旅游专业存在的问题

a.实践目标不够明确

学生们在没有充分了解专业情况,清楚专业方向之前,学习无目的,实践无方向,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实践能力差,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专业失去兴趣。另外,经过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培养,有的学生本身对实践课程不感兴趣,只求在理论课程上获取高分,这样即使学校设置了实践课程,他们也不会真正的融入实践。其次,在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即使开展了实践活动,学生们也会因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使实践盲目、低效。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与市场相结合。

b.实践环节投入力度不够

从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来看,教育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实践培养的态度上,高校方面通常只是迫于学计划的压力,部分学校安排只有2~3个月的实习时间,甚至更短;各级旅游高等教育机构对实践课程的重视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实践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能力的实际作用。旅游实践的意识还不够深刻。另外旅游专业下各个方向在教育实习中内容一样,并未按所学的方向进行合理安排[1]。

据调查:我国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必须实习,其中要求学生实习时间超过半年的院校比例为56.7%,3~6个月的院校比例为32.8%,3个月以内的为31.04%。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达到了旅游企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教学中大量引入实践的做法在我国还并未成为主要的方法。这也是目前我国旅游专业教育的问题所在。

c.选修课时所占比例小

从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课程的开设上具有特色,但是不管是哪个方向开设的基础理论课时在课程中的比例都很大,而选修课所占的课时比例却很少。在研究生阶段,专业选修课更少,基本上到研二就是跟着导师做课题。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向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吸取经验,比如日本的立教大学,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或者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来深入,总共有124学分,专业选修课专业选择科目30学分,占了总学分的24%①。

d.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足

旅游教育既是高层次的,又是应用性的,在确立培养方向和目标时,要在坚持旅游教育与旅游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重视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随着就业观念、人才供需和企业用人的变化,职业道德和职业养成类的课程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予以安排,给予高度的重视,应将学生的学习观转到“社会承认的是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学过什么”上来,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在旅游企业中充分施展才能。

2.云南高校旅游专业的对策分析

A.明确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所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云南本科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来看,各具特色。但是在培养目标上仍是较模糊,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所需脱节,并未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专业结构要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相适应[2]。围绕培养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编制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可考虑通过设置不同选修组课或设置不同档次课程进行组合等办法达到使同一专业有不同培养模式的目的[3]。

B.理论学习、实践环节并重从学生到老师,从基层到管理者,从学校到部门,都应该重视旅游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

从领导思想和老师态度上要进行根本的改变,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条文和教学规定来规范老师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意识。并配以科学的教学计划来贯彻实施,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来重视旅游实践教育,把它当作振兴旅游教育、振兴旅游业的大事来抓,为学生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

C.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

现代旅游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就业竞争的激烈,因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结合学生兴趣,在课程上也要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4]。如云南师范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分出四个方向,即旅游与休闲管理方向、旅游经济管理方向、旅游教育(师范类)方向和旅游策划与规划(非师范类)四个方向,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另外,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大选修课的量,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这也是拓宽口径的一个方面。

D.突出特色,注重能力培养

旅游行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要求。在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中,首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如旅游礼仪、旅游外语、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特色课程不可缺少,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其次,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将能力培养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当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5]。

E.重视职业素质的教育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旅游行业人才。但是,在一些调查中,旅游企业在评价旅游人才时,不管是哪个层次的人才,对于其职业素养都不甚满意。为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首先,可以开设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或是职业指导方面的教育课程,让学生理性、全面地看待旅游业。其次,教师要积极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手段,逐步建立起学生的专业感情,培养职业素养,奠定其以后事业成功的基石。

篇(7)

1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现状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培养计划

学院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完成了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使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课程教学大纲更加规范和具体,可执行性增强。

1.2以教学团队为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在旅游管理专业内根据需要划分出三个团队:管理学团队、旅游规划开发教学团队、应用实践性课程团队。打造年龄、知识、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同时,不断采取加强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全部参加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积极联系旅游企业业界高层来校为师生开办讲座,增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3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塑造专业模式特色

突出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特色,将旅游休闲管理和会展旅游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外语能力和旅游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强化英语教学四年不间断,设置日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到国际集团化经营企业和境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塑造“厚基础重应用、多元化强外语、高素质富能力”的专业特色,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4以教学改革为载体,促进课程教材建设

制定课程发展规划,以省、市、校各级精品视频课建设为目标,形成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特色课程群。重点建设由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等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同时以教学改革立项为载体,在教学内容、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教材编写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以教材编写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和学科发展。

1.5以实习基地为平台,推动实践教学开展

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双向指导制度,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类型,开辟旅游景区、旅行社、会展公司、展览中心、文博院馆、休闲娱乐中心、大型节庆活动组委会等教学实践基地。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大连大学创想宾馆和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训和实习活动。依托学校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建立多功能实训室、礼仪实训室等。与大连、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海南、澳门的高星级酒店、景区景点和旅行社等30多家旅游企业建立多层次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关系。

1.6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充分发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学生信息员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学院、教研室、学生三级管理网络,形成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积极落实三级听课制度,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认真做好期初、期中和期末各项常规教学管理工作,通过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等工作,对各项教学活动加强管理和质量监控。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尚需要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予以解决。

2.1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不够合理,具有博士学位、行业经历的教师数量不足。着眼于旅游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需要继续引进若干品学兼优的青年博士,培养优秀的青年师资,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同时,也要加强现有教师博士学历培养。另外,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深入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深入如,精品课门类少,级别偏低;教学成果数量不多,缺少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2.3教学改革成果有待突破

教师发表教研论文的数量不足,省级以上教研项目与教研成果奖有待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还停留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上,对专业建设的整体性研究及课程体系整体建设的研究还较少。

2.4实践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有待改善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生均值、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数量不足。必要的旅游管理专业纸质图书资料、专业电子图书资料需要采购;仿真模拟实训软件尚需采购。

2.5学生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意识不强、参与比例不高。学生参加综合素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的主要措施

3.1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对旅游人才培养实践进行探索和提升,人才培养立足大连、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完善“厚基础重应用、多元化强外语、高素质富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建立“专业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习—服务社会”四个环节的社会化协同培养平台,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2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打造教学团队

通过实施“迎进来,派出去”战略,采取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的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丰富行业实践经验,聘请客座教授、实践教学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大青年博士的引进力度,加强现有教师博士学历培养,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师博士比例,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3.3重视课题项目申报,提升科研水平

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向国内外的期刊,尤其是高水平的核心期刊投稿。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申报不同级别的课题立项,尤其是要实现国家级课题的突破。打造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研实力。

3.4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尝试实行MOOC、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确立与现代旅游相适应的教学标准,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课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3.5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在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和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方面,积极与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设高层次、多元化的境内外实习就业基地。鼓励专任教师必须自己先走出去,深入行业实践,同时,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兼职教师请进来。合理安排校外实习,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推进创新与创业教育。

3.6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专业素养

不断拓展双语课程教学,推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积极探索与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通过开设研讨课程等方式,开拓学生视野。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比例和参加综合素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7实施专业奖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

继续实施专业建设奖励方案,鼓励教师注重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与探索,凝练教学特色,为在今后全面实施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相结合打下基础。

篇(8)

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应用的能力,旅游行业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高度应用性特点,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教学环节。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一、培养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教学目标要求

(一)确立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l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不断研究旅游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调整办学思路,创新思想、整合资源,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只有那些基础厚、知识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是未来旅游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更应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懂经济、会管理、善沟通、强应用,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除了笼统地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之外,还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和师资对培养的人才进一步细分定位,使其在旅游管理的某一领域成为专业性人才。这里的领域既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又包括职业院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和部门。

(二)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不仅具有多学科和多专业交叉的特点,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必须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方式,特别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做导游你要知道接团、送团的注意事项,知道游客的性别、年龄不同,他们的旅游行程安排也不同,做酒店你要了解客房部、餐饮部、前厅部的职责和分工,要熟悉各部门的工作程序,要了解客人房间内用餐,信用卡结账等如何处理,这些处理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的。

2.综合性

旅游人才是一种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质等,特别是在培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一流旅游人才方面,更加需要强化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观念,着力塑造培养旅游人才的先进意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自我学习,不断学习,具备创新能力,才能使旅游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工作中将所学致以所用,保持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3.适应性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行业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多学科知识为背景,由专业性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其他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构成的多层次、较为宽泛而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对专业工作的适应能力。

4.国际性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所提出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有更高的国际性要求。这就要求旅游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通晓中外历史文化,了解国内外环境,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和电子商务技术,懂得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惯例等。

二、旅游专业的教学现状制约教学效果的体现

(一)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设置是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的根本和基础,是专业发展方向正确性和内容设置先进性的保证,也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近几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各高等院校也纷纷将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系科或专业改造为旅游专业,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的旅游专业都是从原有的历史、地理、经济、英语等转轨而来的。这些院校初涉旅游专业,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都不规范,课程安排存有所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

另外,旅游专业特色不突出,因科设课、因师施教现象较为严重。课程设置五花八门,有些课程明显重复,有些课程完全是多余的,但实践课程却安排甚少。如在基础理论课方面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而在旅游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又涉及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学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饭店管理概论、饭店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面对我国旅游行业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变化,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会展旅游管理、主题公园管理、高尔夫球场管理、旅游信息化建设等专业课程开设得很少,甚至缺位。由此可见,不尽合理的课程设置,也暴露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旅游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一所学校构成的最主要的因素。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多是“半路出家”是从其他专业转化过来的,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也不够了解,缺乏旅游专业所需的具体的实践经验,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另一类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学习的教师,这类教师虽然拥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由于受制于自身所受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局限,往往缺乏深厚的基础理论支撑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学往往是蜻蜓点水,做不到深入,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师资问题,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关键。

(三)旅游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旅游管理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性课程设置比重较大,教学活动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实践教学活动。加之专业教师缺少进修学习和实践锻炼及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机会,教学从“书本”到“书本”,对当今国内外旅游管理的新方法、新问题、新趋势知之不多。虽然旅游管理专业有实习安排,但因内容单调且时间过于集中,与理论教学不同步不协调。目前,高校的教学方法仍采用“注入式”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听的现象,考试也是单一的以理论为主,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动手操作能力很差,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效果将导致毕业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工作。由此可见,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已成为教学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有效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根据旅游专业课程的性质,通过课堂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巩固积累知识,课下实践模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力,以此来达到双效合一,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最早是在法学和管理学科领域首先流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观察到旅游专业的概念如何适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从而刺激学生的积极思考。根据教学的目的,筛选一些取材新颖,能配合教学重点难点的虚拟或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描述性、理论性的内容较多。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些特征,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需要,采用案例教学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所造成的“闭门造车”现象,另一方面又能够避免由于学生完全走出校园而带来的“开门过渡”行为产生。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与老师进行广泛交流的热情,从而有助于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主动学习与“动手”过程中使理论学习走向实务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游业务等,很容易落入纸上谈的俗套,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要求,选择一种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半走出去”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将创新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竞争性学习融于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引进旅游管理教学过程当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摸索出一个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人才的基本模式。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接触和感受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强调学生直接实践,采取模仿、效仿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所以,模拟的环境和条件均应力求接近真实,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模拟教学的重点不是传授新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和复杂的条件下,应用所学知识与决策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建设餐饮或客房模拟实验室,效仿真实环境,让学生得到近乎真实的训练。

四、实施有效教学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措施

(一)完善旅游专业课程,更新教学体系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应力求突破传统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设计的课程体系,强调以能力为导向设计“模块型”课程体系。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四个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课时可占25%,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可占35%,专业方向课程课时可占15%,实践课程可占25%(不含毕业论文设计)。这样的课时比例基本上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较宽广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和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时,应紧跟旅游发展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补充调整专业课程。如加强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文化性趋势;加强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以适应旅游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增加休闲学的相关内容和课程,拓宽旅游专业的内涵,以适应新的行业发展需要。

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又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既要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又要为他们今后更广阔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经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形成“一条培养主线(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两种资质证书(学业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三大实践训练(社会实践、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紧密相连,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思路,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师资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高校目前师资现状,我们有必要重构师资素质,既要重视教师学术水平与理论素养的提高,又要注重在新形势、新条件下教师开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方面可以适当考虑引进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或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家学者。也可以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初步形成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可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加行业经验,譬如到全国知名的酒店、旅行社或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充实、更新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更新业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融教师和技师为一体的“双师型”素质的目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强化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以致用的水平。

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重在“应用”二字,我们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实践的需求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教育将不复存在,所以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重要。

基于传统实践教学的缺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主要从课堂教学着手,大力引进实践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认知、感知。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讨论、课堂演示等方法,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第二,校内实训。应当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本校实际,提供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场所,诸如酒吧实验室、达到星级宾馆水平的模拟餐厅和模拟客房、培养学生形体礼仪的形体房、模拟导游实训室、大学生旅行社等,供学生平时模拟实习使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校外实习。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高等院校应选择专业对口、设施环境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效益良好的旅游企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企业签订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形成产学合作体,为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提供保证。

总之,由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向新型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是现代教育理念对传统观念的一种突破,是符合经济社会发趋势的一种历史进步。因此,我们只有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够成功地培养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翁鸣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李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双轨双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管理,2010,(3).

[3]李喜梅,孙刘伟.河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教学艺术,2010,(6).

[4]王秋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索[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1).

篇(9)

一、旅游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1 课程体系成形,建设成绩显著

经过近20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极大成绩,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首先,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已经比较全面且具备一定系统性,很多旅游高等院校都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和思路,比较清晰地设置了课程体系,其内容和结构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旅游专业建立了一批特色的课程,比如,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知识与技能、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等。同时,理论性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国外旅游专业较为普及的理论性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在国内普及程度同样很高。

2 课程内容老化,滞后于产业发展步伐

旅游业本身以及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然而旅游管理课程的设置并未很好地响应这一变化。由于人们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对旅游专业课程与教材内容的改革缺乏足够认识,旅游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总体上缺乏预见性,而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通常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现在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

3 课程结构固化,缺乏对社会需求的响应

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在不同地域出现了一定的特色课程和优势课程,但另一方面全国各地院校也出现了不顾社会需求变化一味坚守自己特色和优势,自我盲目发展,抱残守缺,与社会需求错位,课程体系缺乏对社会需求的响应。造成这一结构的原因归咎于师资缺乏与产业界的足够接触,缺乏自我更新的机会和能力。因此,出现了一门课可以养一生的观念,教师不求变,不求新,甚至出现了因人设课的课程设置规则。基于以上原因,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在同一所学校和同一个地区出现了固化现象,而对社会需求的响应能力基本缺失。

二、动态课程体系的价值与意义

1 避免短周期专业增设与破产,响应社会需求

产业升级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学科专业设置“计划不如变化快”。目前,教育界为了应付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主要采取增设新专业。但社会暂时和局部的人才需求往往不足以支撑一个专业的长期发展,导致某些新成立专业成立就破产,毕业生也不知何去何从。倘若通过对原有专业进行课程调整来响应社会需求,就可以避免应急性短周期专业的增设与破产。

2 积累办学资源与经验,节约办学成本

增设新专业的弊端是成本高,且对现有相关专业具有替代效应,造成专业重复建设,加剧相关专业毕业生之间的同业竞争。因此,通过对老专业课程进行调适来满足社会需求,不但能够积累办学资源与经验,节约办学成本,也有利于学科的深度发展,减少学生同业竞争。

3 培养学生新素质和新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学生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基础要扎实,二是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满足社会变化的新素质和新技能。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而响应社会需求的新课程则培养学生新素质和新技能,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监测与评估

本文以云南民族大学旅游专业为例,主要选择往届毕业生、网络、旅游业态和旅游组织机构四个端口对旅游就业需求进行监测和评估,获得实时的旅游人才需求信息,根据信息建立响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毕业生端口监测

1 就业岗位与原专业关系

2008年云南民族大学旅游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从事与旅游行业直接相关的岗位占就业总人数的22%,与旅游行业间接相关的岗位占就业总人数的39%,完全与旅游行业不相关的岗位占就业总人数的27%。旅游毕业生按专业就业的比例较低,表明专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识较差,同时反映了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脱离或不适用。旅游相关岗位就业的比例较高,表明旅游管理专业要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完全与旅游行业不相关的岗位比例超过了旅游岗位的就业数量,表明学生自主选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提高学生非旅游领域的就业能力。事实上学生的选课行为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岗位需求信息。由于该校旅游管理调剂生比较多(这在全国也是一个普遍现象),调剂生不一定对旅游专业发生兴趣,对该类学生必须要赋予他们自主选课的权利和自由,并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师因材施教,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 旅游就业岗位的集中度分析

在旅游就业岗位的12个毕业生中,从事旅行社工作9个,占75%;从事饭店业工作2个,占16.67%;从事旅游营销策划工作1个,占8.33%;而餐饮、景区、购物、娱乐、交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就业人数均为零。可见,旅游岗位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旅行社,这可能与该校现行的课程体系有关。该校旅游专业课程主要偏重于旅行社和饭店宾馆,未设置与餐饮业、景区业、购物业、娱乐业、交通业等相关课程。宾馆就业的比率低表明教学与实践的脱离。2009年的旅游专业学生在海天酒店实习过程中,部分实习生对酒店业务的认知几乎空白,甚至出现了“大学生不应该刷马桶”等幼稚言论。

3 相关岗位和无关岗位分析

相关岗位就业的就业结构,数据显示教育岗位是毕业生的优势就业领域,就业量较大,这与该校长期设置与师范教育相关的系列课程有关,应该说是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响应。应届生考研继续深造的也有一定占比,但受研究生就业预期和培养质量预期的影响,该比重趋于变小。受云南通道建设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从事非旅游服务领域和商务贸易的毕业生有增加趋势。技术类岗位出现零的突破,但财务和会计类岗位就业明显低于学校预期,这反映了学生基础课程学习不扎实。

旅游无关岗位就业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政府的部门机关,以及机电、电器和建材行业。前者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追求稳定、名誉和福利的倾向,而后者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并无明确的信息暗示。

(二)网络端口监测

通过百度搜索,《今后几年具有热门就业岗位 需求的产业一览》中包含了旅游业、餐饮业、宾馆业、娱乐业,这四个产业是旅游业中重要的子行业,其旅游岗位需求旺盛符合业界预期,但学校和社会对娱乐业的就业相对忽视。

通过中国就业网查询,两个月以内对酒店和餐饮业需求的岗位数为148个,旅行社为9个,娱乐为53个。总职位需求数为1169个,旅游业岗位需求210个,占需求总量的17.96%。可见旅游行业的岗位需求规模并不小,而且对酒店和餐饮业的需求量相当大。

通过60位专家对上海十大热门职业进行预测,其中与旅游相关的休闲职业被专家选中率为88%,位居十大热门专业的第2位;而会展被选中率为39.2%,位居15位。其中休闲职业中主要涉及都市旅游、邮轮、游艇制造、郊区休闲、都市娱乐等。上海的职业信息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领先性,因此对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三)旅游业态端口监测

通过对中国旅游业态的监测,特别是新业态的监测表明:一是旅游智业(包括旅游咨询、策划、规划)对旅游毕业生的需求增加,目前全国相关旅游智业类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二是旅游技术与工程类就业岗位对旅游毕业生需求的增加,随着全国各地旅游景区景点大规模开发和建设期的来临,对于旅游景区景点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存在较大缺口。三是高端休闲类就业岗位对旅游毕业生的需求增加,比如高尔夫、SPA、养生等。但这些新兴的旅游业态找不到对口的毕业生,相关院校也缺乏对应的专业设置。四是高级营养美食类专业人才,随着中国餐饮企业的高级化,高档饭店等增加了对营养师等职位的需求。

(四)旅游组织机构端口监测

通过对云南省行业管理处、云南省文山州旅游局、砚山县旅游局、海天酒店人事部、温泉协会、餐饮协会等机构相关负责人的访谈,综合各方信息,旅游组织机构对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一是高层旅游管理者;二是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与运作人才;三是懂得旅游资本运营的旅游金融和财务管理人才:四是高层次旅游设计和规划人才。旅游组织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有两个特征,一是要求受教育层次较高,二是对技术和专业的要求较为苛刻。但旅游组织机构提供的待遇相对较高,工作也较为稳定。高校毕业生经过若干年历练之后才有可能获取该类职位。而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工程技术类人才;二是中高层管理者,尤其是酒店面临整体就业人员素质偏低,本科以上的人才无法储备等问题;三是与产业规模匹配的特色和特种专业人才,比如SPA人才和高尔夫人才。

四、响应社会需求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监测与评估信息,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增加“社会需求响应课程模块”。旅游专业动态课程体系包括四块: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响应社会需求课程模块。这种设计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期望;也表达了学生的自我兴趣需求和自主选择自由。

(一)基础课程模块

按照教育部对旅游管理课程教学的要求,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9门。根据2008年监测数据,学校在此模块中首先应相对突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以利于学生考研和转专业方向。其次应加强统计学和会计学等技术性基础学科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在统计、财务和会计岗位的就业能力。目前,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毕业生在这些领域的就业能力极差,仅有1位毕业生获得会计岗位。

(二)专业课程模块

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11门课程。从2008年多端口监测到的岗位信息来看,应该强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规划与管理、旅行社管理,目前云南民族大学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虽然很好,但与业界的联系以及学生实践的机会几乎没有,因此,强调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外置”相当重要。

(三)选修课程模块

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选修课程模块包括17门,但根据学分要求,学生只能从中选择7门次。特色模块课程其实质为研究类课程,对就业的响应能力较弱;兴趣模块对就业具有一定的响应性,但也日趋老化,滞后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学校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响应需求的课程,并强化这些课程的建设以及新课程的培育与更新。

(四)社会需求响应课程模块

社会需求响应课程模块是本文尝试的一个创新。针对本次旅游岗位需求与监测结果,旅游管理专业至少可以新增以下7门课程。

篇(10)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现在情况怎样,在此仅以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进行初步考察。

一、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环境背景

《世界人权宣言》宣告:“人人都有休息、消遣、周期性带薪休息日,利用假期进行旅行和在本国或国外旅游中获益的权力。”世界旅游组织也预言:“2015年,世界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我国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和大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旅游和休闲也日益成为普通人民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我国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国际出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全面发展。为顺应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发展中国的现代旅游业,早在2000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便确定了建设“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世界旅游组织也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从而预见了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2.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背景

旅游强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旅游强才,强才需要一流的旅游教育作保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便成为培养旅游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部基于对这种形势的判断,适时地提出了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的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的举措,并明确提出“为推动高职院校正确定位,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要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向三年逐步过渡为两年;今后,凡新批准设立的高职院校原则上都实行两年学制”(教高〔2004〕1号)。从而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改革的目标及其政策保障。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参与两年制的试点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部署,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参加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工程的院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相关专业,要从2004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实施两年制试点。据此,经教育部批准的两年制试点学校全国有216所,涉及数控、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当然也有部分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试点实践之后,意见并不完全认同。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学院招生情况、教学效果、就业率、学生家长反映、社会认可等因素考察,认为“操作类专业比较适合二年制教学改革”(张建,2007),在其认可名单中便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而根据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试点实践认为,社会急需、专业性强且校内实训条件很配套的专业能推行两年制,而且在其认可的名单中就包括了旅游管理专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行两年制教学模式试点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又改回三年制,宣告改革失败,但其中也有成功的范例。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改二”的困惑

1.旅游管理人才需求市场大,但替代性很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新型的旅游饭店等企业大量涌现,特别是旅游业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都必经员工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对客人提供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这方面劳动力需求市场很大。但旅游业就业岗位层次多,特别是旅游业很多服务岗位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可为广大家庭妇女和尚不具备技术专长的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一般来说,上述人员只需接受较长时间的培训便可胜任工作[1] 。因此,一般旅游人才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实际上工作中甚至中专毕业生比高职毕业生更受欢迎。目前不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即为一般中专生甚至短期培训生的就业岗位。由此判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市场需求并不像数控技术、电子技术与维修、交通运输、软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等专业那么急迫,两年制或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学生家长有疑虑,学校领导不积极

受中国“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家长一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起码能读一个本科,甚至读硕、攻博,将来能谋一个好点的职业,无奈自己的子女分数只在高职高专分数线之内,即使如此仍希望能搞一个“专升本”,也就希望能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三年制高职院校或专业学习。至于两年制的高职课堂理论教学相对薄弱,“升本”难度较大,后续发展困难多。两年制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症结即在此,尤其是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吃的是“青春饭”,无疑增加了学校招生的难度。从规模效益而论,两年制的办学规模和效益确实不如三年制的规模和效益,这就是目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在内的高职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普遍实施难的奥秘。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是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亦非真正的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有改革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生在学期间,2年在校内进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为背景,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包括模拟导游实训、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旅游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普通话等级考试实训、毕业论文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在内的理论教学;1年在校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以实现理论和实践、学习到就业乃至于创业的平稳过渡”的人才培养培训[2]。这种模式真正落实了工学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加强和提高,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接受。同时,也不影响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效益,故而为大家所接受,发展迅速。

三、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成功范例原因分析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2004年之前所实施的是三年制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素质和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三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先后被遴选为学校重点专业和广州市示范建设专业,初步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1.本阜人才需求市场旺盛,专业定位准确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处珠三角的核心部位。而珠三角地区向来是劳动密集区域,简单制造业、服务性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不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两年制高职教育恰好契合这样的实际需要,培养出一批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充实到生产与服务的第一线。这批人才充实到了生产与服务第一线,既具备一般劳动工人缺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也比本科生更熟悉生产、服务的环节,这才是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人才[3]。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即属于此例。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依托珠三角地区旺盛的旅游需求市场,将原三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变成两年制的“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前者定位为主要面向旅行社及相关旅游企业,重点培养导游员、景点讲解员、计调员、门市接待与销售人员[4];后者定位为面向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培养能够从事酒店餐饮、前厅、客房等一线接待服务与相应的中、基层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能人才[5]。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准确定位,其相应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命力便可想而知。

2.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推行工学结合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两年制的“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遵循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首先,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三段式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核心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课—职业能力课—拓展能力课”等模块组成的课程新体系。并明确要求,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而且要求“职业能力课模块”的每门课程的50%学时为实践学时,还特意安排学生第四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期[6]。其次,大力推行“双证”制度。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和衔接,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7],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工学交融,全真实训。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即校内通过仿真实训室进行技能培训,并按照技能鉴定的标准进行考核;校内实习是指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即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顶替某一具体岗位的全真实习,能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节假日到附近相关企业进行有报酬的打工实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

3.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质的教学团队

真实的职业环境有赖于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在这方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下了大本钱的。如“酒店管理”专业,学校投资400万元建起了青年旅馆、中西餐服务实训室、调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机房等5个主要实训室,还有11个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实训专业同样耗巨资建立起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旅游实训中心,下设旅行社实训室、导游实训室、旅游交通实训室和旅游开发实训室等4个校内实训室。其中,旅行社实训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室,配备了复印机、传真机、电脑销售和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等设施设备,还可以开展旅游咨询、旅游接待、线路设计、线路销售、门票车票销售等生产性实训,可以开展旅游门市接待、外联销售、计划调度财务控制等实训项目,从而保证了实训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这也是他们的强项。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总共12人,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占50%。专任教师中50%具备高级职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与具有“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已达90%,企业兼职教师中50%具有技师职称,故而近三年内其教学团队具有公开发展论文38篇、出版相关教材12部的业绩,从而为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教师基础。

四、结论

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造成的原因有多种,但成功的经验具有示范性,值得重视。总体而论,不可操之过急。在旅游人才需求市场很旺的区域,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教学条件优越、教师队伍素质优良的区域或学校,可以继续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其成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五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奚敏.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56-58.

篇(11)

上述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教学实践课5大模块,总学分在170分左右。在主干专业课程方面,由于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所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各校往往依据自身优势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除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较为统一外,其他主干课程差异很大,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财务会计等众多课程。

从专业课程结构比例来看,各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见习。大致专业基础课占50Yo以上、专业选修课约占26%一30%、实践教学约占15%左右、专业实习、见习仅占5%-9%。

二、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科目门数多,课程过于庞杂,缺乏行业的指向性。尤其是相关技能,职业素养等有关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较少。第二,实践课比重小,理论课比重大。大部分学校实践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5%左右,且在课程目标要求和具体安排上较为模糊。见习、实习学分不到总学分的10,6,这对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第一,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点重复多。江西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都以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专业主干课中的部分课程,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景区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都会涉及到管理学相关知识,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也会与经济学、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有所重复。第二,本专业知识点整合不足,内容交叉重复较多。部分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时,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导致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出现基本相同的授课内容,这不仅浪费基本教学课时,还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无特色

各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差异性过小,涉及到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课时大致相同。所有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置能针对江西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利用江西本地资源,将地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服务于江西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结果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够

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设置明显滞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意味着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有了根本变化。然而,各校在课程设置中,能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开设的新课程不多。第二,开课计划是本科生入学初期就拟定的,分四年按计划修学分,较少中途变动。这就使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发展变化来调整,导致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和需求。

三、优化整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及建议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1)各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诸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和实践拓展等课程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在专业选修一块,可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模块课程。不同的模块可由相应的课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注意了学科性、专业性、特色化、地方性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

(2)公共基础课要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课内容应围绕专业需求来选择。

(3)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我们建议将实习改为一年,分阶段进行。此外,在不同学期可安排多次的实践活动,如教学见习、专业考察、校企合作项目等,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发挥实践课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2.以行業需求为依据,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在课程设置优化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作用,删减那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课程:合并一些知识点重复多的课程:压缩那些所包含知识并不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核心知识课程的课时。

3.服务地方经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发特色课程。

我们建议各高校应增加一些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的新课程。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发展,旅游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休闲旅游、饮食营养、文博知识、、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等:开设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型的课程。如旅游策划、手语导游服务、服务运营管理、贴身管家服务等。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增设课程还应包括那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旅游美学与旅游摄影、旅游文化学等。此外,各校还应围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尽量增设贴近本地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如江西旅游专题、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茶文化研究、江西旅游与名人名胜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口径。

4.培养岗位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此对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的旅游发展趋势,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创建、大数据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目前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关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创新型课程。要结合各种技能大赛,技能考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开发创新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