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3 14:50: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

篇(1)

一、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

经过对500名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在校学生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有:为了金钱、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了增长社会阅历、为了学习一些实用技能。

从表1可以看到,“为了钱”而去勤工俭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7%,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家庭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去勤工俭学,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而去勤工俭学。经过调查,在这57%的为钱而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的家庭并不贫困,他们去打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在校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有的是为了追求时尚,有的是为了支付谈恋爱的开销,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等。总之,这些学生将勤工俭学当成了挣钱和满足自己对物质需求的一种手段。

除此之外,“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性趋于简单和绝对,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也不难看出“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学生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手段单一,甚至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及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还反映出高校学生对学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

经过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提供的一些在校内为师生服务的岗位;另一种是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打工一族”。两者相比,通过勤工助学中心获得的岗位多在校内,安全、便捷、工作量小,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同时工资待遇也比较低;而“打工一族”一般工作地点多在校外,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量较大,常常会影响“打工一族”的学习和生活,但工资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诱惑较大。

三、勤工俭学的现状

1.高校学生获取勤工俭学途径单一,勤工俭学内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有家教、服务员、广告传单的发放、推销、策划、设计、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员、教师助工等,其中最受广大学生青睐的是家教,从事勤工俭学人员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保洁和广告传单的发放。

2.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完善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多设在校团委或校学生处等下属职能部门,虽有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多因没有专职教师进行管理和拓展,因此很难得到有序和有规模的发展。即便有的学校勤工助学中心较为正规,但要不就是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对于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要不就是所提供的岗位薪酬太少,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经济需求。因此,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勤工俭学需求远远大于勤工俭学岗位的矛盾。

3.勤工俭学的用工秩序混乱。一些公司或个人常常利用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把高校学生的勤工俭学视为“廉价劳动力”,不但肆意安排加班加点,还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甚至有打着勤工俭学“招工”的旗号进行欺诈和行骗的行为。而一旦高校学生在校外的勤工俭学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想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校方出面都无法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勤工俭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高校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一个经济收入的平台,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如今许多大学生已经将勤工俭学作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一个途径,甚至因“打工”而旷课和夜不归宿的现象也在高校屡见不鲜。这不仅扭曲了高校勤工俭学的初衷,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师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勤工俭学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勤工俭学对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让高校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社会、学校、广大师生认识到勤工俭学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规则制度。勤工俭学既然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其管理和发展就应列入高校的学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就应围绕如何让勤工俭学有序健康的发展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人才供需信息库,不仅与学校各部门,也要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及时有效地建立起供需双方的桥梁。最主要的是为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建立强大的后盾,不仅提供信息、提供维权等方面的支持,更对高校大学生的勤工俭学进行监督。

3.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奖学金制度,国家对高校学生也有奖助学金的制度。一个真正努力学习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平均每年能得到学校和国家的奖助学金大概在3000~5000元左右,学习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甚至能得到更多。因此,仅仅是为了钱去勤工俭学外出打工的同学就不如踏下心来好好学习,去争取奖学金。所得的奖助学金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荣誉。而出去打工所得到仅仅是那有限金钱,而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在大学的这些学习资源,更失去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美好的学习时光。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

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

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法制教育和德育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程晓丽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法制教育和德育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4]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21,145.

篇(4)

关键词:体育文化;校园文化;精神建设

Key words: physical culture;campus culture;spiri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50-01

0引言

什么是和谐校园?有许多不同看法。

一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学校各要素间及个子系统的协调运转;以学生、教师及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二是指学校各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协调促进、均衡有序的和谐状态,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基本内涵和目标又是基本模式和途径。三指的是以协调发展、内和外顺、和谐共济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以校园为纽带的各教育要素的整体优化、协调、全面的育人氛围;以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和谐”的本义是指某事物或现象“配合得当和匀称”,“校园”是一个特定对象,用“和谐”来修饰“校园”,应该是说明“和谐校园”是第三种观点。

1体育是校园文化中最积极的因素和原动力

1.1 体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智力、体力、审美情操与道德品质及多种多样才能在一个人身上自由、充分、和谐、统一地发展。因而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多种素质的发展。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指导思想的体现。而体育教育是其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也都把体育列入学校基本教育的内容之中。大学阶段,体育肩负的重任就是使大学生体质增强,身体完美发展。紧密结合起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共同实现对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进行培养的教育目标。就社会学来说,体育还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高级需要及身心发展这个基本目的而从事体育,利用体育来改造与升华自己的躯体与精神,进而使自己趋于完美。体育文化和政治、科技、艺术、社团文化、伦理等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体系。

1.2 体育文化营造出教育和文化的氛围学校有了体育,便有了体育文化,且营造出了教育与文化的氛围。比如:学校每年举行校运会及多种多样单项比赛,这时候学生们是最开心的,活跃的校园气氛能够将学生的进取精神与爱校热情激发出来,自觉遵守维护校规校纪。在校园这片沃地上对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进行开发,使学生的才能在充满协作、竞争、快乐、活力及创新的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施展,锻造健全高尚的人格,达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让体育精神成为学生精神的有利承托。主席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是载知识之车…,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

1.3 体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体育教育是采取身体活动、锻炼及竞赛等形式来进行“身体锻炼”与“健康教育”的学科,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推广及应用,与体育氛围、体育教学及体育竞赛是分不开的。只有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学生才能自觉地热爱、从事体育,并在体育教育中受益终身,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体育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校的等物质基础,如办学规模、师资水平、占地面积、配置的器材设备及运动场地是否一流,体现了学校的有形资产。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地结合树立了学校的公众形象,学校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就是有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学校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2.1 体育是展示和谐校园文化和精神的窗口每天都承受很重的学习负担的学生们需要有一种方式使疲劳的身心得到放松,发泄心中的孤独、烦恼与忧郁。体育是一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促进人际沟通及交往的活动方式,它能够使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得到有效缓解与调剂,对学生心理障碍进行调理,使其竞争能力得以提高。体育文化是展示学校精神与和谐校园文化的窗口,象征学校活力的象征。

2.2 体育是培养协作与团队精神的最积极因素竞赛是体育的“杠杆”,是培养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最积极因素。通过竞赛人们可以对自身的价值、水平及能力进行验证,培养顽强拼搏、勇敢果断、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的工作作风;增进师生、同学、年级、班级之间的友谊,促进人际沟通及交往;提高团队精神与班级凝聚力,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积极进取的集体荣誉感。并且,人们在欣赏高水平体育竞赛与表演的空闲之余得到身心愉快的享受,做到自我的实现。因此可知,竞赛的发展根基及生存环境依靠的是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展现出“公平公正、团队协作、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精神,极好的表现出校园文化与体育精神,在和困难、挫折作斗争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在人类和自身惰性、自然环境的抗争中有助于其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困难,从而铸造出健全、高尚、伟大的人格,成为学校的精神依托。

2.3 体育文化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理念发展的第一竞争力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它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情感的投入。学校教育不知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关心及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而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

3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和精神建设中价值观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

在校园本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体育文化是最积极、活跃、直接的因素。因此,学校发展的长久之计就是要注重文化建设及学校文化理念约束,体育文化在未来学校发展中将成为首要竞争力,其价值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健康发展,更是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所在。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整体联动。高校要创造一切条件,使校园里人与人、人与环境得到和谐发展,体育才能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本研究采用自编《小学生劳动技能调查问卷》,经试测修订后的问卷除学生基本情况外,包含劳动态度、劳动机会、劳动知识与技能和劳动品质四个维度,其中前三个维度涉及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与社区劳动四个方面,劳动品质维度则以学校劳动中较为典型的值日情境为内容进行设计。在样本选择方面,考虑东中西地区分布,从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广西、四川六个省(市)随机选取12所小学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681份,回收有效问卷1656份,有效率98.5%。有效被试中,男生841人,女生778人(其中有37人性别信息缺失);城市地区学生1105人,乡镇地区学生551人。此外,三、四、五、六年级有效被试分别占总样本数的22.4%、27.7%、32.4%和17.5%,问卷题型以封闭式回答为主,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良好

小学生是否爱劳动呢?调研结果表明,九成小学生认同“劳动光荣”和“劳动重要”,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八成小学生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较强,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上是良好的。本研究中,小学生的劳动态度包括小学生的劳动喜好和小学生的劳动观念与看法。首先,在劳动观念方面,九成小学生觉得劳动光荣(91%)、掌握劳动本领重要(90%);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72%)(见图1);其次,在劳动喜好方面:在自理劳动方面,六成小学生喜欢洗自己的袜子(62%);在家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家拖地(72%);在学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学校做值日;在社区劳动方面,如果有机会,近七成学生喜欢参加社区里的义务劳动(68%)。这表明,当下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积极的劳动态度为其形成劳动能力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两成小学生虽认为劳动光荣,可是自我报告并不热爱劳动。这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有关系,需要循序渐进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调研还发现,小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总体上也比较突出。为了解小学生的劳动品质状况,本调查以在学校值日为典型情境,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考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助人品质、责任心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生病没上学,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80%的学生选择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替同学做值日”,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12%的同学选择了“找别的同学来帮忙”;7%的同学选择了“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务”。

其次,在回答“如果你不是值日生,但是有值日生请你帮忙做值日,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77%的学生选择了“不管是谁请,都会热情去帮助”,表现出良好的助人品质;11%的学生选择了“如果这位同学帮助过自己,就帮助他”;6%的学生选择了“如果喜欢这位同学,就会去帮忙”;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最后,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去操场玩耍而没有值日,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50%的学生选择了“坚持独自做完值日”;47%的学生选择了“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1%的同学选择了“自己也去玩,不值日了”,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在完成小组值日任务时,五成同学不会被其他人的缺席干扰,表示会坚持完成任务。另有接近一半的同学选择“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这表明这部分同学考虑到了管理、监督和提醒不完成任务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

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是否充足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其中,传统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围绕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包括值日和手工劳动)和社区劳动,本次调研设计了部分劳动机会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自理及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劳动几方面共有22个项目。小学生“经常”参与比例达到与超过六成的项目仅有4项。此外,半数以下的小学生“偶尔”或“从来没有”参与的项目有15项。可见,小学生劳动机会总体上是缺乏的,而且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相较而言,小学生在学校值日的机会、自理及家务劳动机会多于其手工劳动机会和社区劳动机会。(见图2)

小学生整体劳动机会缺乏,这与长期以来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关系。同时,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科成绩,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理劳动及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有关系。

(三)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

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怎么样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小学生对贴近生活且技能简单的劳动技能掌握较好,如会独立扫地、拖地、整理房间的学生接近或超过了90%,而对与自身生活联系不太紧密或技能较为复杂,需要专门设备与工具、同时涉及安全问题的技能,如切菜炒菜、使用针线及缝纫机、十字绣等技能,掌握状况不佳。例如,66%的学生会做一些剪纸手工,64%的学生会用螺丝刀拧东西,54%的学生会用针线缝沙包,50%的学生会用针线钉扣子,而会编一些中国结、使用缝纫机及做一些十字绣的学生不足30%。(见图3)

此外,与小学生的自评状况相比较,实际技能掌握状况并不乐观。例如,91%的学生自我报告会独立拖地,但仅有44%的小学生将拖地步骤正确排序。当然,我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受到阅读能力的限制,知道怎样做但没能正确排序,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还需要注意,会拖地和能把地拖干净也有差距。“会”说明其基本知道相关劳动常识,但不等同于完全掌握该项劳动技能。因此,不能简单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等同于其真实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

(四)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

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女生的劳动技能好于男生,城区学生的劳动技能好于乡镇地区的学生。本研究选取了小学生自评问卷的第三部分“以下事情你会做吗”,即劳动技能自我报告部分,将20道题目的选项赋分,“会,可以独立做”赋3分,“需要大人协助”赋2分,“完全不会”赋1分。赋分后将各题目得分加总,即为小学生劳动技能得分。以城乡、性别为自变量,进一步考察了部分影响小学生劳动技能的因素。

1.城区优于乡镇。调研以小学生家庭来源(城区、乡镇)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显著优于乡镇地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城区平均数54.82,标准差7.66,标准误0.23;乡镇平均数51.72,标准差7.47,标准误0.32;T值为7.807***,***p

2.女生高于男生。调研以小学生性别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劳动技能显著高于男生的劳动技能(男生均数52.33,标准差8.06,标准误0.28;女生均数55.31,标准差7.04,标准误0.25;T值为-7.933***,***p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家长放手还孩子劳动的机会

调研发现,小学生的整体劳动机会比较缺乏,尤其是家务劳动、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我们的孩子知道劳动光荣,知道掌握劳动本领重要,但是参与劳动的机会却太少,真正掌握的劳动技能也不足。目前,不少家庭存在剥夺孩子劳动机会的现象,当孩子们主动选择做家务的时候常常会碰壁。调研访谈中有孩子们反映,当自己兴致勃勃想学十字绣、编中国结的时候,家长往往是婉言劝阻而让孩子们去学特长班或者英语、奥数班,这就自然减少了孩子们体验与学习劳动技能的机会,长久下去,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仍然不能自理就积重难返了。因此,学校有责任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一是引导家长明确劳动重要的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和劳动技能置于孩子全面发展和立足社会的高度;二是引导家长及早放手,把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日常劳动机会适时还给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孩子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通过小步子、多循环、及时表扬的方式教孩子逐渐学会相关劳动技能。

(二)开发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缺乏的现象客观存在。无论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乃至拔尖创新人才,都应以加强中小学生职业陶冶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为基础。学校教育首先要从立德树人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其次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在开发劳动课程内容时可结合以下几点:一是阶段性,即各学段各年级的劳动课内容要与各年龄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二是生活化,即在劳动相关课程中体现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三是因校制宜,即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之上,结合城乡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将某些劳动技术教育项目如串珠、编中国结、茶艺、刺绣、蔬菜种植、果园劳动等开发为校本教材。当然,学校还要结合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和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设备、材料以及劳动技能教育专兼职教师,并保证适当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时。

(三)探索学生劳动品质与技能形成的有效途径

篇(6)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114-05

1问题的提出

2010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三个坚持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1]。

从目前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各高等学校都将教育实践作为必修课程之一。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及获得相关的情感、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其过程是围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目的而开展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教师与知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2]。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等都被明确地列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艺术实践也列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这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但在实践教育的运行中难以否认还存在教育实践的内容不够全面、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不够规范、各个环节相互脱节、联系不够紧密、运行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晰等问题。有的学者在研究高等学校运行机制时,从事物的有效性角度,提出了高等学校运行有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3]。毋庸置疑,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实践育人的意见,并在实践育人理念指导下,开发、研究教育实践的属性、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形成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实践育人合力,设计系统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2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现状

2.1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形式内容分析

《意见》中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明确了高等学校教育实践的主体。但作为体育院校的表演专业在实际的运行操作中还有一些探讨的空间,实践育人中的实践分类根据不同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类。如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可分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有组织、有要求的教育实践和自我教育实践等三种形式[4]。张文显在探讨实践育人格局中,将吉林大学实践分为教育型、服务型、专业型、文化型、组织型和职业准备型六种形式[5],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分类,必须要保证实践育人目的的达到。

根据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实践教学应包括教学课内实践、课外校内实践、校外教学实践、教育实习和科研实践五大方面。这些实践的落实主要由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学小组共同负责和实施(见表1)。表1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形式及内容

实践形式1实践内容1具体要求实践教学1教学课内实践1实训、课的部分实习、编写教案或动作创编设计等1课外校内实践1组织裁判实习、考级、毕业汇演、校内演出活动等1校外教学实践1除校内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外的一切活动1教育实习1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活动1科研实践1组织学生调研、学术交流、实验等活动,达到学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水平军事训练1队形队列1立正、稍息、原地转法、行进间步伐、阅兵式等1内务整理1清洁卫生、物品摆放、室内布置等1兵器的掌握1基本枪械的掌握、射击练习、实弹演练等1军事技能1军体拳的掌握、地形的利用等社会实践1社会调查1专题调查、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会等1生产劳动1听从安排、完成任务、总结报告等1志愿服务1专项咨询、大型活动服务、文化宣传、知识普及等1公益活动1扶贫资助、无偿献血、募捐活动组织与参与等1科技发明1表演健身器械的研制、项目组合的编排创新等1勤工助学1兼职教练、校内外有偿劳动、大型活动的有偿服务等1就业实践1校内外兼职、就业规划制定、就业市场的了解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2月 刘志云,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机制的研究No.1 2014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实践能力可通过基本技术能力、实践创编能力、组织竞赛能力、训练指导和管理能力来体现。体育院校与艺术类院校在技能方面有着共性的要求,强调实践、注重创新、重视能力、突出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表演专业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校内代表队训练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考取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有关项目的考级员、裁判等级等;参加省、市、校不同层次比赛的裁判工作和组织工作;到社会健身俱乐部参与教学和指导工作;参加各种演出或进行创编活动等。这些实践的运行,需要各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及教师相互沟通、相互衔接、共同管理。

2.2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开展现状分析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现状的调查问卷针对表演专业学生实践教育的内容、方式、时长、学校支持及参与目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题目的设计,并重点关注了对实践教育结果的评价,统计情况如下:

2.2.1实践教育的内容。在所设计的专家调查问题中,提到“您认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有哪些内容: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竞赛参与、毕业论文、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统计结果显示,调查19位专家对教育实践内容进行选择,大部分专家认为实践教育内容应该包含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竞赛参与、毕业论文、劳动教育、军事训练,其中认为应当包含教育实习的人数最多,达到100%;认为应当包含社会实践和竞赛参与的人数则相对较少。分析可得,目前的实践教育内容繁多,但重点不够突出。

2.2.2学生参加实践教育的组织方式。在学生调查问卷中,问及“你参加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为:学校统一分配实践单位、自行联系实践单位、他人介绍实践单位”。在192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中,学生进行了自主选择,64%的学生教育实践的组织方式是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学校统一分配实践单位的人数占25%。在专家调查问卷中,问及“在学生教育实习管理方式上,您认为哪种方式最佳:统一安排、学生自行安排、统一安排为主,自行安排为辅、自行安排为主,统一安排为辅”,58%专家认为应该是统一安排为主,自行安排为辅;没有一位专家认为应当采取自行联系实践单位的方式;学校统一分配实习和自行安排为主,统一安排为辅两种方式的支持率相持平。

2.2.3实践教育的时长与学校重视程度。在专家调查问卷中,提问专家“您认为学生实践教育总计开展的时间为:10周、12周、15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的专家认为实践教育开展时间不宜过长,10周最为合适;16%认为18周最为合适;12周和15周的支持率均为26%。在学生192份问卷和指导教师28份问卷中提出同样问题“您觉得学校对于实践教育重视程度如何”。结果显示,有97名学生和12名教师选择了一般重视这个选项,占据了调查总数的绝大部分;还有16名学生及1名教师选择了不重视,这些数据足以体现实践教育的开展并未引起大部分体育院校学校的重视。

2.2.4对实践教育评价的认识。在192份学生调查问卷中,提出问题“你对学校实践教育成绩评定方式的看法:非常清楚评定方式,且比较公正;非常清楚评定方式,但不太公正;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但比较公正;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也不公正”。37%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但比较公正;23%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也不公平。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学校实践成绩的评定方式,且其公正性有待考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积极能动性的发挥。

2.3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机制分析

机制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的一种系统化和制度化方法[3]。如果将教育实践或者说实践育人作为一个系统,那么在系统之间必然发生各个环节相互作用和内在的紧密联系,机制决定着事物的运行状态。教育实践运行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方面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管理制度方面形成规范机制,激励发展方面完善评价机制。

2.3.1组织领导层面的决策机制缺乏协调整合。目前,各院校已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都是决策的分析者,他们对决策的裁定者负责。如教务管理部门、院、系主要负责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管理的事项,武保部门主要负责军事训练与理论的事项,后勤、学工部门主要负责勤工助学、劳动教育等方面的事项,宣传部、思想政治课部、团委、学工部门负责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事项,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由教研室负责,学生的社会兼职、对外表演则由院系、辅导员负责,但作为学校统一进行实践育人的规划与协调还缺乏一个充当教育实践决策分析者的“常务”角色。换言之,教务部门是教学实践决策的分析者,武保部门是军事训练决策的分析者,宣传等部门是社会实践决策分析者,对于决策的裁定者和审批者来说分管的领导如何根据总体实践育人规划进行科学决策还需要一个整合,从而才能保证实践育人工作落实到实处。特别是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具有实践性强、范围广、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学生表演活动多、竞赛频繁,使得体育院校的表演专业具有体育和艺术的双重特性,如何建立决策的整合机制整显得尤为重要。

2.3.2管理制度层面的规范机制内部“各自为政”。目前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教育实践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教育实践的信息缺陷,包含2个方面:1)信息的分类不够清晰。教育实践所包含的内容及分类不很明确,如艺术实践的问题不仅涉及教学实践还涉及到社会实践。2)信息不够集中。如目前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就业信息,相关职能部门只能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与提供服务,不可能将就业市场的信息集中,导致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各高校不断完善教育实践的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与运行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马鸿韬等就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进行了综合的阐述,并列举了三所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实践环节[6];英对健美操“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7]等,但这些研究仅仅从实践教学的角度、从一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与研究,而从教育的大视野、系统性的角度还缺乏系统衔接。也就是说,从管理制度层面上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教育实践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状态,管理信息不够集中。教学是教学,实践是实践,这就导致了表演专业的教育实践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2.3.3激励发展层面的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系统。1)评价指标不系统,缺乏专业针对性。经过调查统计,从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开办至今,教育实践的模式一直在体育教育专业及其他相邻的艺术类专业的基础上摸索前进,目前的实践内容分为:一是表演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即课内实践,内容相较完整,但针对性不强。二是课外的实践活动,由于内容的宽泛,分散性大,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容易受到时间和内容的限制约束。最终影响到评价指标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2)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教育实践能力的塑造是教与学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内实践多采用由任课教师评分的办法,从而判断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任课教师有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小界定缺乏公平、公正的评判,从而无法客观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全貌。课外实践能力的评判存在过于粗糙和笼统的现象,如学生在社会团体参加艺术实践时,在递交实证材料的同时,有时指导老师多半依据表面现象给予相同分数,这样就无法体现学生在艺术实践发挥的作用及影响,过于主观[8]。3)评价目的欠缺理性认识。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实践能力的开展多半体现在对任课教师上,而直接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对健全和完善,而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相对欠缺和薄弱,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判呈现出考试与主观判断两种,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真实水平。

3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机制发展思路

3.1组建“监控团队”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得知,目前表演专业实践教育由于其内容多样化、时间不固定化,整个实践过程监控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实践教育问题的流失,实践教育开展现状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组建专门的监控团队势在必行。由教学副院长、督导、教学办公室、指导老师、年级辅导员、学生干部信息员为主体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形成教学管理与教育实践质量双运行的管理模式和教学委员会、教务部门与院系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组织保证体系[9]。其主要工作内容涵盖主持教育实践指导性文件(手册)的撰写;建立健全各项教育实践各项教育实践活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质量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地位;提高师资队伍、学生综合能力、实践基地的质量标准;整理总结教育实践相关资料归档,为提高教育实践评价的质量监控提供科学的规范和依据[10]。特别是教育实践专职监控人员要随机跟踪监督,强化教育实践过程管理,及时整理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研究相关解决方案,达到提高教育实践监控机制的目标。

3.2构筑“教育实践共同体”

随着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近年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跟不上实际需要的增长,为了优化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市场,有序地开展教育实践工作,可以参考“企业大学”或“公司制”办学方式[11],在校内与学校职能部门(学工处、保卫处、团委等)构筑“教育实践共同体”,制定教育实践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通过职能部门的社会影响力,扩展教育实践平台。如通过团委中介,高校资源共享,参与种高校内比赛、表演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一方可以提供教育实践的平台及宣传手段,另一方可以得到锻炼和展示及检验个人实践能力的机会。在校外,在与学校、俱乐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拓展与机关单位、社会其他团体的合作,结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及创业为导向,提高学生专项技能的同时,可以合理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真正实现“校内校外一体化”,教育实践不仅在校园里实现,同时在社会上检验,利用个人所学在社会上展现自身魅力与价值,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3.3建立“监控体系”

实践教育质量监控是集多种相关因素于一身的系统工程,根据教育实践的内容制定各个环节的标准和制度。形成完善的教育实践质量监控制度体系,是教育实践质量监控体系的中心工作[12]。在表演专业已有的理论教学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配套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管理办法,如“教育实践大纲”“教育实践管理规程”“教育实践指导书”“教育实践奖惩办法”等,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有规定可依、有章程可循,进行实践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反馈。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注重鼓励与规范并举机制,为了提高教育实践质量监控力度,应进行教育实践计划、课程等资料的建设。制定“教育实践档案管理规定”,了解学生参与教育实践动态,清楚教育实践内容,敦促教育实践进度,提高教育实践质量。教育实践大纲是指导性文件,对每个教育实践环节、内容、要求、形式、手段等要与理论教学衔接以及考评方法等做出全面规范,使教育实践正规化[13]。

3.4推行“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在教育实践开展与管理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见图1)。由决策系统直接输出指令后,教育实践过程与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启动,反馈系统通过信息采集,运行反馈循环机制,从而将修饰的信息指令传送给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通过这种有效的循环路径使教育实践达到积极的效果输出。决策系统是整个反馈机制中的核心结构,整个实践教育过程由它指挥。正确的决策使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优化教学教育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决策系统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必须遵守实践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信息反馈系统的逻辑起点是信息源,它制约着信息督促的质和量。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评价依据主要取自信息反馈系统,推行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为决策系统的依据。

图1教育实践反馈系统

4结语

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教育作为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指导,自然而然成为重中之重。针对体育院校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结合表演专业学生学科特点,找出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个人表现欲强、性格开朗及适应性强等特性,有针对性地发现现行实践教育的不足之处,并从决策管理的层次上,明确学校对实践教育的总体规划;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对实践教育的管理,明确部门职责,整合教育资源;在实践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表演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深化实践教学、强化军事训练、规范社会实践;重视教师主体保障作用,不断拓展教育实践新形式,不断完善教育实践新内容,不断创新教育实践管理方法;在评价机制上建立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评价机制、管理制度,分门别类加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实践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2012.

[2]冉婷.实践教育与术科专项课程教学研究——健美操课程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08,26:120-121.

[3]肖昊,周丹.高等学校运行机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翟廷立,刘志云,李芳,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形式的分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79-83.

[5]张文显.弘扬实践育人理念,构建实践育人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3):7-10.

[6]马鸿韬,吴梦晗,李敏.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一三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77-81.

[7]英.对健美操“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2):258-259.

[8]邹道生,谢辅文.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0).

[9]莫艳云.基于过程的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168-169.

[10]王建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国际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54-57.

[11]姜大源.日本:企业职业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08-14(2).

[12]陈小玲,张兴旺,王敏.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320-322.

[13]黄旭,刘江海.高职会展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4):88-90.

(上接第84页)

[9]Anders C Günther, Matteo Bottai, Anna R Schandl,et al.Palmar skin conductance variability and the relation to stimulation, pain and the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J].Critical Care,2013, 51(17): 2-7.

[10]Julian Wiemer,Antje B M ,Paul Pauli.The effects of an unexpected spider stimulus on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 and eye movements: an inantinational blindness study[J].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3, 77(2): 155-166.

[11]蔡菁.皮肤电反应信号在情感状态识别中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2]Ziyu Lu,Ling Chen,Changjun Fan,et al.Physiological Signals Based Fatigue Prediction Model for Motion Sensing Games[J]. Advances in Computer Entertainment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2, 7624: 533-536.

[13] Ajay K Banga,Yie W Chien.Iontophoretic delivery of drugs: Fundamentals, development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988, 7(1): 1-24.

[14] Gerald B Kasting, J C Keister.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diffusion theory for a homogeneous membrane to iontophoretic transport through skin [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989, 8(3):

195-210.

[15]P M Birchall, G S Claridge.Augmenting-Reducing of th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as a Function of Changes in Skin Conductance Level [J]. Psychophysiology, 1979, 16(5): 482–490.

[16]Sarah J Banks, Jenny Bellerose, Danielle Douglas,et al.Bilateral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 to Emotional Faces [J]. 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and Biofeedback, 2012, 37(3): 145-152.

[17]李盼盼.抑郁个体对情绪声音的反应偏向[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51-03

所谓工业文化价值观,就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对人们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和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工业人才的摇篮,工业文化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业文化价值观总体上与新型工业化要求是相符合的,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懂、不爱工业,对我国现代工业文化认同和自信度不高,工业文化价值取向、价值标准扭曲等问题。究其原因,有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的共同影响。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才能收到好的实效。准确把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状况,并探索有效教育对策,提高学生工业文化素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尽之责。

一、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特点

课题组于2016年4月在柳州市3所高职和4所中职学校的1000多名师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工业的认知不足,对工业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度总体不高。调查中,27%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职业院校读书是因为想进企业工作;32%的学生认为,选择就读的专业是因为“自己喜欢”;53%的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的对口职业只是“有点了解”,18%的学生完全不清楚,也就是不到三成的学生较为清楚地知道所读专业今后干什么工作的。学生盲目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表明他们对工业的认识是不足的。调查还显示,仅有27%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会在柳州工作,65%的学生表示“说不准”,9%的学生表示不会在柳州工作。在表示毕业后会在柳州工作的学生中也仅有42%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柳州这个工业城市。不会在柳州工作的学生,14%是因为不喜欢柳州这个工业城市,22%的学生是因为觉得在企业工作太辛苦,22%的学生是因为工资收入太低了,11%是因为柳州工作、生活的环境太差。在关于工业文化认同和自信度的调查中,当问及“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你在别人面前有何感受”时,仅有10%的学生会打内心里感到自豪;32%的学生觉得很正常,没什么特别感受;4%的学生会觉得低人一等,其他的则表示“不好说”。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工业缺乏挚爱的精神,对工业的情怀不深,对工业文化缺乏足够认同和自信。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在校期间往往缺乏努力学习、苦练技能的内生动力,毕业后在工作中往往缺乏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难以成为现代工业化的生力军。

(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定位的认知模糊不清。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应该怎样发展”时,42%的受访学生选择“不好说”,11%的受访学生认为在企业里当“白领”,10%的受访学生认为在企业里当“蓝领”,17%的受访学生认为先当“蓝领”后当“白领”,8%的受访学生认为无所谓,要根据自身能力和企业需要而定。对当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工作后频繁跳槽的现象,20%的学生持赞同态度,32%持不赞同态度,48%的学生则是不清楚。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职业认知是模糊甚至错误的,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其择业和就业势必会受到不利影响,容易缺乏劳动观念,好高骛远,工作不安心,甚至成为“啃老族”。

(三)部分学生的诚信、忠诚意识淡薄。调查中当问及“如果您将来工作的企业因为一时效益不好,给您的薪酬达不到原来的水平,您会怎么做”时,29%的学生选择“与企业同甘共苦”,14%的学生选择“哪怕违约也要另寻出路”,46%的学生选择“还是先留下来,实在不行了再另寻出路”,9%的学生选择“不好说”,甚至有1.3%的学生选择“宁愿回家呆着”。对当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应聘简历造假的现象,虽然高达65%的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但也有11%的学生持赞同的态度,还有23%的学生不清楚。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诚信、忠诚意识是淡薄的。这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若得不到正确培养,在实际工作就可能出现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惟利是图等不良观念和行为,这与拼搏实干的工业精神是完全相背的。

(四)部分学生工作价值取向扭曲。受访学生在回答“评价工作有何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时,28%的学生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36%的学生选择“能够给工作单位带来多少经济利益”,26%的学生选择“能够给社会带来多少满足”,还有16%的学生“不好说”。在就业条件方面,25%的学生把工资待遇作为就业的首选条件。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工作价值取向是有一定程度的扭曲的。

(五)部分学生质量、责任意识淡薄。当问及“如果一件产品在生产流程中在您的这个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您会怎么做”时,虽然选择“如实报告,自己承担一切后果”的学生高达71%,但16%的学生选择“如果对自己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就如实报告”,2%的学生选择“能瞒则瞒”,还有2%的学生选择“坚决否认”。当被问及“如果您所在单位有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您知道后会怎么做”,虽然有35%的学生认为会坚决举报,21%的学生认为会极力阻止,但也有17%的学生认为只要与自己无关,决不多管闲事,12%的学生认为会离开该单位,14%的学生觉得不好说。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是不强的。

二、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特点的成因

(一)历史因素。具体如下:

1.缺乏悠久的工业文化传统的熏陶。我国近现代工业的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一个多世纪,广西的近现代工业起步更晚,发展至今还不足百年历史。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到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这些工业文化成果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但相对于迅速发展壮大的工业产业,工业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尚未被广大群众广泛认知、认同,尤其是工业文化价值观作为工业文化的核心没有得到凝炼和发展,更没有成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正是这样的工业文化基因的缺失,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之一。

2.深受农耕文化的长期影响。相对于工业文化,我国的农耕文化则相对悠久。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乡镇和农村。而乡镇工业历来都比较落后,工业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能够代代相传的工业文化价值观也就缺乏其社会存在的基础,学生先天就缺少了工业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而相对繁荣的则是农耕文化,这种文化有诸多优良的传统观念,比如敬畏规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吃苦耐劳、天道酬勤的劳动观等,但其也有糟粕,比如由小农经济而产生的小富即安、保守落后、自由散漫等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出生在、成长在乡村的学生继承的自然是这些农耕文化的基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的现象,就是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3.深受士大夫传统观念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士大夫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着学生对工业文化价值的取向和评价,使他们形成扭曲的工作价值观。比如一些学生把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作为脱离“劳力者”的途径,尤其是一些高职生总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今后理应成为“劳心者”,成为企业的管理者,而不应该成为“劳力者”的工人。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又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毕业后更大可能成为企业一线工人,因此产生失落感。

(二)社会因素。具体如下:

1.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资金本主义不良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进入我国,干扰人们的思想观念,职业院校学生也不能幸免。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择业方面,他们往往把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地点作为择业首选条件,收入丰厚、环境优雅、工作轻松几乎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择业的共同价值取向。而工作是否与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相适合往往关注很少。在职业精神方面,一部分学生缺乏诚信、忠诚意识,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如果工作单位待遇不好就会另谋高就”。课题组在企业一线调查时发现,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只是把目前的工作单位看成是“跳板”,一旦有待遇更好的工作单位就跳槽;一些毕业生嫌一线工作累、待遇低、没尊严,工作没有积极性,甚至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安全观念、协作观念淡薄,消极怠工,随意迟到早退旷工,稍有不顺就轻易辞职。凡此种种现象,与不良社会思潮的作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受社会对待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学历导向的影响,与普通高中和本科相比,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更低等级的教育层次,而非另一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社会上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看法。加之一些企业招收应届生时过分强调学历,甚至直接把职业院校学生“拦在门外”,结果导致了职业教育陷入很大的困境。当前,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工业文化自信,不能不说深受社会对职业教育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

(三)学校因素。具体如下:

1.学校教育出现工业文化教育的空白。长期以来,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中小学教育,历来缺乏工业文化的启蒙教育,这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先天不足。调查发现,职业院校作为工业文化教育的重要主体,普遍对工业文化教育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各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业文化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专业入门教育、思想政治课、专业课等以渗透教育的方式开展一定程度上的工业文化教育,但由于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科学的教育内容、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在工业文化价值观方面先天不足,后天缺补。

2.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工业文化素养欠缺。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没有足够的企业工作经历,加之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校企分离的培养模式,使教师对工业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这些教师的工业文化素养十分欠缺,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也就缺乏对学生开展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意识,更不可能科学地进行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设计。这是导致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家庭因素。具体如下:

1.家庭教育缺乏工业文化价值观基本要素的培养。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是“90后”,中职学生基本上是“00后”,他们多数是城镇独生子女或者农村少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长辈往往以宠溺的方式来爱孩子,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使世代的农耕生活所积淀的勤劳、勇敢、朴实等传统农耕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发扬,相反,现代农耕生活形成的某些与工业文化格格不入的观念和意识却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比如淡薄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质量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等等。因此,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后,崇尚劳动光荣、创造光荣的工业文化价值观缺乏了应有的思想基础。

2.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言传身教的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有的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自觉意识,有的家长则信奉实用主义的家庭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做事能力,不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有的家长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形成的勤劳勇敢、朴实节约、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没有变成为他们的自觉自信,也就形成不了他们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内涵,这也导致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先天不足。

(五)学生因素。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普遍相对较差,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不强,对学习缺乏主体意识、自律意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成长成才和职业教育目标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认为自己进入职业院校只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普遍不重视思想理论学习和品德修养,对思想文化类课程的学习普遍兴趣不大,学习自觉性不强。所以既不会认真接受工业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更不会自觉地学习和培养。

三、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由于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因此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一)政府发挥主导和推进的作用。政府要主动行使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管理职能。一是要有推进职业院校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意识,发挥好引领作用,引导职业院校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二是政府要积极加大工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应突出工业文化元素,营造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政府要创建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条件。四是政府要动员、支持、鼓励中小学做好工业文化价值观的启蒙教育工作,把工业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范畴。五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强化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政策,给予社会参与主体、学校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社区、社会团体、社会媒体等社会主体要积极参与到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工作中,主动给学校和学生提供条件、创造条件。首先,企业要正确认识到自己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与学校一起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尤其在接纳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主动对学生开展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其次,社区、共青团等社会组织要通过社区宣传窗口、各种团体活动,积极向学生宣传工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业文化价值观。再次,报纸报刊、电台、广播、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也要大力宣传工业文化,传播科学的工业文化价值观。

(三)学校担负起组织和领导的重任。学校是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主体,要承担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领导和组织重任。一是要做好课程设置,把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性质和地位,统一规定学时学分、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保证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常规化。二是要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工业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负责人、企业兼职教师构成,学校要通过理论辅导、实践锻炼等渠道提高这支队伍的工业文化素养,由这支队伍承担具体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程教学、信息反馈等具体工作。此外,也要提高其他课程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工业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工业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教育。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工业文化建设,使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更多地包含工业文化元素,使学生在隐性教育中得到工业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四是要依托校内工厂、实训基地、企业、博物馆等建设好工业文化价值观实践教学基地,并把实践教学也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计划,切实开展好实践育人工作。五是要利用好校园网络、课程网站、广播、校报、板报等宣传媒介,加大工业文化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主动占领思想阵地。

(四)家长做好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工业文化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其次是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成才观,农村的家长更要转变小农思想和士大夫传统观念,正确看待子女的成长成才问题。再次是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用优良传统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中的精髓教育子女,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工业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欧阳娟.论高职大学生的工业文化价值观[J].传承,2014(1)

篇(8)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此课程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时,应将教学活动置之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让《品德与生活》的魅力在生活中升华,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从而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使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这就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架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使传统的思想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品德课堂绽放光彩。

一、善用资源,认识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所接触的学习内容和他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与联系性时,内心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会被充分激发。教师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利用的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教师更加应该善用校园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感知,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感知,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春天在哪里》这一课时,我带领全班学生去观察校园,去寻找校园的春天,去亲身感受春天的到来,亲自发现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来到校园,我请小朋友说出我们校园春天有什么特点。有的说,大树的枝丫上已经长满了嫩绿的新叶;有的说嫩绿的小草从地底下探出了脑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好奇地看着身边的事物;还有的说,木棉树的叶子落光了,长出鲜红的花骨朵……最令同学们好奇的是校园里的十几株木棉树,有孩子追问:老师,为什么木棉花春天开花时树上没有叶子?怎么这株木棉树花朵的颜色跟那株的不一样?木棉花有什么用呢?这时我感到异常高兴,知道孩子们开始留心身边的事物了,而且对事物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小脑袋中跳跃着无数个“为什么”。 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太阳光的利用》,上课伊始,我以一组学生在阳光下玩游戏的照片唤起学生对阳光温暖、美好的回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无处不在。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善于利用生活资源,特别是小朋友身边的生活资源,引导他们去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养成喜欢提问的习惯,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认识生活。

实践证明,品德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真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孩子的心弦。将课堂上的教学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资源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才更精彩,品德教学才真正起到提高实效的作用。

二、活动体验,感悟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教学中用活动把课程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一课时,我在了解学生把自己调查到的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自己做过的好事后,我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盲人取物的感觉――一位学生蒙上眼睛,拄着“拐杖”,摸索着走到讲台前面,这时我在讲台摆上几种水果,让同学们说出其中一种,由盲人辨别挑选出来,这位“盲人”反复触摸各种水果,根据已有经验进行辨认,这一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盲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艰辛,让其他学生讲述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感受,使他们懂得平时要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体验做好事后愉快心情,养成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德和习惯。在教学《太阳光的利用》时,我设计了几个基于学生生活的体验活动。比如:让学生通过看、摸、闻、尝,比较番薯和番薯干的不同,体会经阳光制作的食品的神奇;让学生说说家里面有什么太阳能用品,玩一玩太阳能小玩具。让学生的体验直观、快乐,建构属于自己的利用太阳光的知识和经验,探究利用太阳光改造生活的欲望更加强烈。

教师根据教材实际,努力创设丰富的情境,采用多种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活体验,使学生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引起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明理厚德,引导生活

《品德与生活》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动身,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领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高兴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头脑有创意地生活,内容极为普遍,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教师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被儿童接受。

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我为集体添光彩》这一课时,我结合学校开展的“灵卉班级”评比活动,按照评比细则中“文明礼仪、行为纪律、卫生、两操、加分项目”等内容,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展开小组讨论,围绕“如何为班集体添光彩”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发学生对个人表现与集体荣誉关系的关注和思考,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最后指导学生制定争创灵卉班级的行动计划,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班集体争光添彩,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这些活动性设计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内化了品德教育,起到了明理导行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指导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内心反省,重新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不是外加的,而是学生自主获得的,它在学生的心理也会是根深蒂固的。这样使课内所学沉淀为学生本身的个性品质,用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完善自我,从而使个体的生活得以升华。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自我教育。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各种方法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安全常识,然后叫同学们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再让他们结合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你在上学路上遇到了哪些交通情况?你是怎样做的?上学路上还有哪些情况要特别注意安全?最后进行模拟演练,让孩子们获得感性生活经验。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之后,我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同学们进行实地演练安全上学。他们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指导生活实践,学以致用。通过一系列的强化活动,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本领也提高了,遵守交通规则也必将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实践证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或体现,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触动了他们的情感。通过品德教育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才能使他们的道德J识不断内化、升华,才能让品德教学焕发生活的气息,才能让品德课堂真正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51-0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分支,其载体的形式、特征及应用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所类似,但也有其特殊化的一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传输载体、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媒体载体四个方面。

(一)理论传输载体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传输也相应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授可以大致分成理论课和讲座两种形式。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在高校的理论教学中会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讲授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基础与常识等。通过理论的灌输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正确认识国家政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吻合的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讲座也是理论传输的一种形式。讲座的内容会针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特点、学历层次、存在问题进行,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说清一个问题或者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相关讲座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趋势。

(二)实践活动载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学科建设的完善成熟,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越发丰富,专题研讨、读书活动、志愿服务、竞赛竞技、参观调研等均属于实践活动载体的内容。教育者借助活动形式对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并与其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2]。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群体容易接触新鲜事物,信息交流通畅,能力素质较高,加之受教育者社会背景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也呈现丰富性。

1.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可以使学生就某一思想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与他人交流看法和观点,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吸取有关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形成优良的政治素养。

2.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将读书活动而不是书籍,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虽然书籍本身承载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书籍本身不能担负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功能,因此,只有读书活动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3]。

3.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又一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备受推崇。志愿者通过社会服务工作,能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树立为他人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成贡献社会的思想觉悟。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主要体现在“三支一扶”,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推动高校大学生为边远地区、基层组织进行服务。通过思想和物质的双方面激励,使在校学生建立服务基层的信念、理想,在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4.竞赛竞技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还有一种形式是竞赛竞技,使学生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形成潜在的思想政治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五四演讲比赛、歌唱祖国合唱比赛、党建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使参与者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从而在思想觉悟上、理论体系上、政治感悟上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活动使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大学生活之中,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举而多得。

5.参观调研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研,能够促进学生在观察调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在实际观察调查中寻找真知,从而树立牢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仰,为校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现在许多高校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旧址,倡导各种形式的红色旅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参观考察中形成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校园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进行教育,以达到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4]。在校园生活日益精彩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论灌输和教育教化,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讨的话题。

校园文化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归功于各类校园文化产品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和养成。美观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和谐宁静的校园文化底蕴都能够对在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消除思想偏差,引导正确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规范;坏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从而走上弯路,产生不良行为,危害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心理、个性、人格。

(四)校园传媒载体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了新趋势、新变化,以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媒技术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传媒载体主要包括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

1.校园网络

为方便信息的传递,现阶段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形成自己的网络站点。在网络逐渐普及的发展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领域也相应得到了扩充。利用网络传媒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辅导和政治教化,同时,通过视频、图画进行直观的思想、心理、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吸收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校园传媒中的又一种形式,以广播的形式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广播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传媒工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学生进行信息的传递。比如,午间新闻报道,使得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探讨和思考;再如,校园点播,可以无形中形成友爱和谐的校园气氛,使学生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3.校园报刊

校园报纸、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另一个阵地,占领了校园报纸刊物阵地,更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报纸、刊物以文字为主,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和意图。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对象具有能力看懂报纸、期刊的内容,因此,克服了社会中报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与网络、广播分庭抗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又一项关键形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多重特性,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探索和分析,不难发现其具体属性可概括为:内涵丰富性、目的明确性、创新发展性。

(一)内涵丰富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多样,内涵不断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分支,其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致可以分为校园理论传输载体、校园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传媒载体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涵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体系中有动态载体也有静态载体;有传统载体也有现代载体;有显载体也有潜载体;有物质载体也有精神载体。这些载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引导作用,通过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配合,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目的明确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的特定性,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能够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工具,具有特定的目的,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很明确。衡量一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可以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取、设计和采用方面,载体的形式、内容都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生密切相关的,一切均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和道德规范,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宗旨。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标,有利于考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适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和应用提供了引导和规范。

(三)创新发展性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吸收消化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高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接受过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纳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和要求。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创新和发展。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数以理论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主,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论从整体的形式、类别还是从某类载体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的前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具有的创新发展性使之能够围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端人才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方面不断上升、不断进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原则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发展快,没有特别要求如何进行使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在对载体的使用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际应用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遵守和维护。

(一)重视载体结合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丰富,形式多变,载体的功能和特性纷繁复杂,为使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方面,应当将有效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一类载体都有其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文化载体虽然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化,但其也存在着引导速度慢,见效期长的劣势。又如,理论传导载体能够很快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主流意识传达给教育对象,但是,它也有可能会引起教育对象的不满和排斥,使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阻碍。因此,如果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靠一种载体来对教育对象进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多种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类载体的优势,弥补不同载体劣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佳、见效更快。

(二)把握载体适度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在载体的选取和应用上会出现迷茫,也有部分教育者会存在采用载体多多益善的误解,企图用各种载体的罗列来达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变化快,但是在使用上,依旧存在适用性原则,教育者需要把握好载体使用的度,才能够得心应手,相得益彰。如果不经过思索和筛选就将各类载体进行应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造成教育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目的,对载体进行差异性选择,确保“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注意载体互动原则

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要满足对教育对象的教化和引导作用的条件,还要满足主客体之间产生互动作用的条件才能够称之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用,增加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运动,达到感情的交融和人格的升华[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上,要特别注意主客体间的互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载体使教育主客体间产生联系,互相作用,充分发挥载体的传导、枢纽功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联系方面以及教育功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各种形式,掌握载体的特征,遵循载体应用的原则,从而承担起高等院校培养思想品德、政治素养、道德规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万长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刍议[J].社科纵横,2008:(5).153-156.

[2]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7):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