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3 14:50:0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

篇(1)

2、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防范汛期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成立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汛期防灾领导小组。编制汛期防灾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检查相关工作落实。加强汛期调度和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到位、隐患治理方案到位、信息接收与值班工作到位。

3、建立汛期巡视制度。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在汛期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对矿井、尾矿库、露天矿边坡、矿区道路、通讯、电力等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裂隙和可能影响矿山安全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矿区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当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水量变化情况。

4、建立紧急情况下人员撤离制度。非煤矿企业和尾矿库应当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矿、滑坡、尾矿库垮坝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离人员的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启动的标准、范围、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及撤人的程序等,发现灾害严重可能引发事故时,应当立即撤人,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凡没有落实防范暴雨洪水等引发事故灾难的治理计划和防范措施,存在重大隐患的,汛期应当采取停工撤人的措施,不得进行作业。

5、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制度。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在汛期前应当全面检查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二、加强汛期防灾基础工作

6、非煤地下矿山、凹陷露天矿山及尾矿库企业应当查清矿区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和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查明当地水库、水坝、江河大堤、河道、河道中树木和障碍物情况。掌握当地历年极端天气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存在隐患的要采取积极的防范和整改措施。

7、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在汛期来临前,应当组织力量对防排水设施、蓄水设施检修、清挖、泄流,保证在汛期有可靠的蓄水能力和水路畅通。位于地表河流、洪水部位、水库等附近的矿井,矿坑、尾矿库、工业场地等应当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分洪设施,有效防止地表洪水倒灌。

8、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应当定期对供电、防排水、防雷电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在汛期前应当进行防排水试验,保证汛期各种防汛设施可靠运转、发挥作用。

9、非煤地下矿山应当按设计规定留设各类防水矿(岩)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应当留设防水矿柱。已经破坏的防隔水矿柱应当注浆加固并建立隔水闸墙等设施,保障隔水安全。

10、非煤地下矿山企业应当准确、及时地将矿井的采、掘工程绘制到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纸上,定期收集相邻矿山和关闭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矿区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和地面积水情况,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威胁情况。

11、非煤地下矿山对地面采空区裂缝应当及时充填加固;对采矿后形成的塌陷坑及时进行彻底治理;关闭废弃的矿井井筒应当充实填死。

12、非煤地下矿山企业应当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通风系统。保障通讯系统畅通、通风系统可靠,提高矿井防、抗灾能力。

13、企业应依法做好停用尾矿库的闭库工作,并落实人员和措施,做好日常管理和汛期安全渡汛工作。

三、认真开展汛期防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4、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应当认真组织开展汛期防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隐患排查的重点是位于地表河流、湖泊、水库、山洪附近的矿山、尾矿库的防洪设施和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有可能与矿区联通的采矿塌陷坑是否填平压实;井口标高低于历年最高洪水位的矿井是否采取提高井口标高的措施;违法违规开采安全防水隔离保护矿柱的矿井是否采取了加固和阻隔工程措施;关闭废弃矿井是否充满填实;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存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洪灾及可能导致溃坝、溃堤、淤积河道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是否落实了防范治理措施;尾矿库坝体是否稳固;露天矿边坡是否稳定;预防暴雨洪水预警机制和制度是否建立等。

15、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分类定级,制定专门治理计划,落实责任、方案、资金、人员、物资、期限和预案,并在当地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整改并组织验收,确保整治到位。

四、建立健全汛期防灾应急救援体系

16、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应当将防范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落实防范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建立抢险救灾队伍,或与专业抢险救灾队伍签订协议,每年汛期前应当进行救灾演练。加强对职工防范暴雨洪水自然灾害知识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互救、自救能力。尾矿库垮坝等涉及企业外部人员财产安全的应急救援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救援预案对接。

17、非煤矿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发生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险情后,应当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18、各非煤矿企业和尾矿库企业应当按规定储备必备的抢险物资和装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发挥作用。

五、加强汛期防灾监督管理工作

19、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当地气象、水利、防汛等相关部门建立暴雨洪水预报预警协调联动机制和通报制度,并及时将预警信息和可能引发洪水的情况通知到有关矿山和尾矿库企业。

20、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辖区内汛期可能导致引发事故灾难的矿山和尾矿库的重大隐患建立档案,督促企业和协调有关部门治理,落实除险加固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21、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矿山和尾矿库汛期防灾的监管检查工作。督促矿山企业成立汛期防灾组织,落实所需物资和救援人员,跟踪落实隐患排查和整治情况。对企业上报的重大隐患,应当协调相关部门限期完成整治工作;对未落实汛期防灾措施、存在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事故隐患的矿山,要责令其停产整改,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提请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22、对未开展汛期防灾隐患排查治理的矿山和尾矿库企业,要依法查处,存在重大隐患的要暂扣相关证照,责令其停产整改;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3、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将汛期预防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矿山事故灾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研究部署汛期防灾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篇(2)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17-3

1 相关研究回顾

中国是农业大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之一,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也就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较一致的共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升高、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扩大、灾害强度加大、灾害发生周期缩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何静,1997;王国敏等,2007);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巨大(尹成杰,2009;龙方等,2010);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关联度呈现周期变化(龙方等,2011);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王春乙等,2007;佟远明,2006;王道龙等,2006);极端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影响加剧(黄国勤等,2005;李帅,2010)。同时有学者对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张颖华,2010)。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包括恢复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张营等,2007)、减灾和农业风险管理意识(孔圆圆等,2007;徐雪高等,2010);完善灾害防御体现(王桂荣等,2007;矫梅燕,2010);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马九杰等,2005;何燕等,2010);提升灾害研究、预测水平(黄国勤等,2005;颜晓飞等,2009)等等。

目前学者们有关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成果,但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从宏观研究对提升抗灾水平、保证粮食产量稳定作用有限。因此,本文在于通过研究自然灾害对贵州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提升贵州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产量稳定。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其中,1978~2007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稻谷播种面积、稻谷产量、小麦播种面积、小麦产量、玉米播种面积、玉米产量、水灾受灾面积、旱灾受灾面积、风雹灾受灾面积和霜冻灾受灾面积数据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2008~2010年对应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2 数据处理

在中国发生的多种灾害中以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干热风、霜冻、台风、雹灾、尘暴、寒潮等)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统计年鉴中统计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雹灾和霜冻灾,根据贵州粮食生产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特点本文以水灾、旱灾、风雹灾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在统计年鉴中没有单独的粮食作物受灾资料,因而本文假定粮食作物受灾状况等同于农作物受灾状况。相关指标计算方法为:

(1)、(2)式中,N表示单产,单位千克/公顷;TN表示产量;S表示播种面积;P表示受灾率; 表示受灾面积;TS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

3 播种面积和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

3.1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贵州粮食生产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43.5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1168.3万吨,增幅81.55%。贵州省的粮食生产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0年低增长时期,粮食由643.5万吨增长到721.0万吨,增幅12.04%;第二个阶段1991~2000年快速增长时期,粮食由885.5万吨增长到1161.3万吨,增幅80.47%;第三个阶段2001~2009年低增长时期,粮食由1100万吨增长到1168.3万吨,增幅6.18%。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各自特点,其中稻谷所占比重由52.0%降至38.8%,小麦所占比重一直低于16.0%且在1993年以来有下降趋势,玉米所占比重由27.0%增至34.7%。由此可见,研究贵州粮食生产必须要研究稻谷和玉米的生产。

3.2 播种面积和单产对贵州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

粮食产量主要是由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决定的,即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产量的变化。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分别有多大,需进行计算和分析。

粮食产量(TNt)的年际变化(TNt),可分解为单产(Nt)变化影响( ,其中 为单产的年际变化量, 为前一年播种面积)和播种面积( )变化影响( ,其中, 为播种面积的年际变化量, 为当年单产)两个部分,即:

(3) ; 表示年份。

用(4)—(6)公式分别表示单产、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6)式中, 表示单产、播种面积对稻谷总产量的总影响程度, 表示单产影响所占比例, 表示面积影响所占比例。

表1 稻谷、玉米单产和播种面积对贵州稻谷、玉米产量的影响(%)

利用上述方法对贵州1978~2009年稻谷、玉米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表1。由表1可知:①总体而言,单产变化是影响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稻谷单产贡献约为82.97%,面积贡献约为17.03%;玉米单产贡献约为75.96%,面积贡献约为24.04%。②总产量减产、增产年份单产贡献都在70%以上。这表明,在粮食产量变动中单产的提高起了主导作用。

4 稻谷、玉米单产与自然灾害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4.1 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提取及处理

物质投入、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基础建设及农田治理和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根据发挥影响的时间长短可以把主要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长期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农机投入、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基础建设和农田治理;一类是短期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鉴于此,本文把粮食单产分为长期趋势单产和短期波动产量。

(7)式中 是实际单产; 是长期趋势单产,反映物质投入、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基础建设和农田治理对粮食生产影响产量; 是短期波动产量,反映自然灾害影响单产偏离长期趋势的产量,即自然灾害影响下的产量。目前,测定产出长期趋势的方法很多。本文中选择HP滤波法。

表2 贵州1978~2010年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稻谷、玉米产量

注: 表示稻谷短期波动产量, 表示玉米短期波动产量,单位:吨/公顷

利用Eviews软件得到代表稻谷、玉米长期趋势单产的HP值并计算出自然灾害影响下的产量(见表2)。

4.2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自然灾害受灾情况分析

根据公式(2)对贵州1978~2010年农业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旱灾受灾率( )、水灾受灾率( )、风雹灾受灾率( )及霜冻灾受灾率( )。

由于自然灾害受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下的产量之间呈现反向相关关系,而灰色关联分析是分析变量间一致性,为研究的方便,故令 ,得到未受旱灾率( )、未受水灾率( )、未受风雹灾率( )及未受霜冻灾率( ),见表3。

4.3 稻谷、玉米单产与自然灾害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上文计算得到的贵州1978~2010年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稻谷、玉米产量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等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结果,如表4、表5所示。

注: 表示未受旱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表示未受水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表示未受风雹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表示未受霜冻灾率与自然灾害影响到的玉米单产的关联度。

根据表4、表5可知,①四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对稻谷单产的影响强于对玉米单产的影响。其中,四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与稻谷单产的关联度在0.7760~0.7792,与玉米单产的关联度在0.6125~0.6191。有两个原因:一是稻谷和玉米的抗逆性不同;二是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与稻谷、玉米的生长时间不同;②四种自然灾害未受灾率与稻谷、玉米单产的关联序差别较大。其中,未受旱灾率对稻谷单产的影响最强,以此为未受水灾率、未受风雹灾率和未受霜冻灾率;未受水灾率对玉米单产的影响最强,以此为未受霜冻灾率、未受风雹灾率和未受旱灾率。因为稻谷是喜水作物,抗旱能力差,故旱灾发生对稻谷单产影响较大;玉米是喜温怕湿作物,抗涝能力差,故水灾发生对玉米单产影响较大。同时说明一方面该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的抗旱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基础农田治理有待加强。

综上可知,①稻谷和玉米的抗逆性强弱的不同;②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③农田基础设施存在不足和不合理的问题;④农田治理有待加强。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对粮食作物研究,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一方面加强粮食作物育种研究,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另一方面加强粮食作物栽培研究,推广科学栽培管理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

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一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少的地区加强建设;二是在农业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的地区加强管理;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5.3 加强农田治理

一是发展农田防风固沙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平整农田,避免旱时不便灌溉,涝时不便排水;三是推广深耕改土,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

另外,考虑到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等特征,要减轻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一是要提高农业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二是健全农业自然灾害服务体系,三是加大救灾补损力度,提升战胜自然灾害能力。

总之,应对自然灾害就要积极搞好防灾、抗灾、减灾准备工作,努力做到未受灾地区多增产,轻灾地区不减产,重灾地区少减产,努力保证粮食产量稳定。

参考文献

[1] 何静.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问题,1997

(6):37-40.

[2] 王国敏,郑晔.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杨修,钟秀丽,李正,李育慧.50年

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5,

142:55-60.

[4] 尹成杰.粮安天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 龙方,杨重玉,彭澧丽.粮食生产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9):97-104.

[6] 龙方,杨重玉,彭澧丽.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5):33-44.

[7] 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37-43.

[8] 佟远明.当前我国稻米市场特点及趋势分析[J].农业展望.2007年第6期.

[9] 王道龙,钟秀丽,李茂松,杨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减灾对策[J].灾害学.2006年第7期.

[10] 黄国勤,钱海燕.江西省近年来的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灾害学,2005,02(2):61-65.

[11] 刘年喜.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形势与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7,6:41-43.

[12] 杨正周.极端气候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29-330.

[13] 李帅.浅析极端天气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和对策[J].决策观察,2010(8):33.

[14] 张颖华.论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J].消费经济,2010(3):2-84.

[15] 张营,徐刚.陕西省农业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50-1451,1454.

[16] 孔圆圆,徐刚.重庆市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12-3413.

[17] 张平,索志林,唐立兵.刍议农业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8(3).

[18] 徐雪高,沈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现状、成因及应对机制[J].天府新论.2010(1)

[19] 王桂荣,李志宏,王慧军,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李敏.河北省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2(3).

篇(3)

1.2人为因素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多数灾害的发生都与人为因素有关。滥砍滥伐、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等因素是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大面积森林的破坏,不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将会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矿山的过度开采,不仅会使植被遭到破坏,而且将产生的矿渣与废土倒进河流中,直接造成河道淤积。如果气候发生变化,会导致河水流量猛增,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

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地质灾害监测1)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我国现已建设全国范围内的气象、水利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因此,各个地区在针对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做好彼此之间的衔接工作。尤其是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以及山洪的人口密集城镇、高山峡谷带,要对气象、水文以及地质灾害等加强专业的设备监测,尽可能地将这些地区的监测盲区消除。2)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要能将“感”“传”“知”“用”这几个层面做到准确地掌握,其中“感”是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通过移动终端对所采集的信息加以传递,通过卫星传回监测的数据,再对这些数据加以处理分析并建立模型,对地质灾害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加以判断。最后采取辅的决策,提出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以及搬迁转移等措施提出。

2.2地质灾害预防1)建立健全防控机制。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采取多样化的防治措施,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促进形成,所以,为能够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要从源头上进行消除。2)做好防治工程设计。结合实际岩土工程所受的灾害情况进行防治途径的确定,然后再按照灾害的发生程度以及对防治目标的确定等对防治实际强度和工作量进行详细的制定,例如采取支挡、排水以及加固等方面的措施进行实施。3)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4)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以及草坡护理等方式实施防治,这在环境保护以及防治的时间上都有着较好的效果呈现。还可用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避让措施能够对地质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2.3对地质灾害展开积极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做好山洪灾害的防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加固病险水库,做好容易发生灾害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这些工作都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已对上述灾害的治理有了相对应的规划,下一步是做好彼此之间的衔接工作。

2.4加强应急救援工作①加强我国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要将公安消防、武警官兵以及的力量充分运用到地质灾害的救援中去,同时要加强对交通、通信以及专业设备的配备,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以便加强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②加强基层防范地质灾害的能力。提高乡村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在汛期的时候,要加强监察检查,同时安排专人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察巡视。除此之外,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至少每年在汛期之前组织一次应急避险的演练。

篇(4)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街道办事入东 2公里,辖区有企事业单位8个,4个家属院落,2个物业小区及1个城中村,另有学校1所,辖区共有常驻居民2187户,4000余人。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xx(社区主任)

副组长:xx(社区党支部书记)

成 员:xx(副主任) xx(委员) xx(委员) xx(委员)xx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3)成员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社区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社区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社区居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社区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篇(5)

Abstract: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outh, heavy snow and ice disaster shocked the world is exposed to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f infrastructur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we need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public emergency prevention,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as the analysis object,contingency plan for sudden natural disasters in. How to us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ory, coordination,further improve the analysis ability of the emergency pipe in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emergency rescue missions toquickly complete the natural disasters.

Keywords: municipal bridge; natural disasters; emergenc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每年造成的损失都超过上千亿元。近年来的南方特大冰雪灾、震撼世人的汶川大地震均暴露出我国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和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迫切需要我们科学系统地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预警及应对机制和措施。

一、市政桥梁工程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救灾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紧急的工作,必须拥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制度用以指导救灾工作的开展,才能使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我国救灾工作是以在政府为主导,结合所用能发挥作用的力量,发动社会团体、求助企业单位,号召人民大众,多方面组合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的抗灾体系,使抗灾工作更具有计划性和主动性,务必做到随时随地都能迅速、高效的进行抗灾工作。整个救灾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障交通的顺畅。发生区域性灾害时,市政桥梁的畅通无阻往往起着生命线工程的作用,对抢险救援、交通疏导、人员物资运输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山区桥梁来说,在天灾面前显得是如此的脆弱。一旦桥梁交通出现问题,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灾害时,很难及时救援和运送物资。所以,在突发自然灾害时,保证市政桥梁的畅通至关重要。

市政桥梁工程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措施

2.1在市政桥梁规划建设时注意提高的其抵抗突发自然灾害地能力

规划时,要调查当地的环境条件,历年发生灾害情况,确定抗灾的层次,明确所需的抗灾能力,同时分析各种桥梁桥梁的构造功能,适合什么样的抗灾水平,按照不同路段抗灾能力需求做出规划,并对抗灾的薄弱路段及时做出改造的计划或者建设辅助桥梁,保证市政桥梁在灾害条件下突发灾害时的可靠性;设计时,如果是突发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要提高设计标准,或者着重考虑易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问题,优化线形设计、避开灾害多发地带,以提高桥梁桥梁自身抗灾能力。

2.2制定市政桥梁抗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通过分析历来突发自然灾害的数据,按照自然灾害类型、发生区域、影响范围及其破坏桥梁交通的程度,将灾害分级,并分别配合不同级别的预警,一方面桥梁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警报的级别启动与之相配的应急预案,另一方面它可以告知广大出行者,将要发生什么灾害,让出行者有所准备,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市政桥梁应急响应预案内容主要包括救援方案、应急通组织和管制方案等。既要保证预案的完整性,涵盖应急组织机构、预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处置、信息、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各方面,模拟各种自然灾害事件的情景,设计培训程序和演练计划、行动战术和程序和事故后清除和恢复程序。尽量细化和明确各机构及其运输队伍的职责、权限、响应流程和时效、处置技术与手段、安全防护、应急保障队伍的建设等各方面,使预案更具可操作性。突发自然灾害时,可以根据桥梁的破损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救援方式进行救灾;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及时按照交通组织和管制方案疏通交通,保证桥梁的正常通行。

2.3做好应急管理保障

为了能使应急系统在灾害发生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做好应急保障工作,保证管理部门的领导指挥人员、能发挥作用的人力物力、可用资金、先进设备和GPS先进技术手段的配合,全面提升桥梁的管理能力,保障应急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号召群众、调配设备、协调社会团体、增强物质储备、及时传递信息等方面形成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灾前预警、提高应对突发灾害时的能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开发出更好、更先进的救灾设备和救灾的科学方法。

构建完备的抵抗突发自然灾害的管理系统是应急管理的关键,只有有了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才能在突发灾害发生前,有效整合救援相关部门的资源,在灾害发生时,合理的选择救援方案或及时制定抢救措施,完善调度资源,采取交通控制和协调等措施,以保持救灾灾后重建时的道路交通的运输能力,保证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将灾害损失所造成的各种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4保障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

2.4.1成立一支救灾专业素质高的队伍。

政府建立一整套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目前与相关大学的合作办学,加强应急专业教育培训,开办应急职业技能培训,并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对象应是事故和救援过程中的各类人员,并包括一些社会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救灾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通过培训进一步推动建设与社会工作者相关制度,使他们也成为应急管理和救援的生力军。

2.4.2桥梁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指健全桥梁沿线交通安全设施的配备和实施桥梁交通应急反应系统的设施和事故处理设备。特别是应急管理中心下属的各应急处理中心应储存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器材。更多的简易应急设备可向社会团体或个人临时借用或租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过分闲置。

2.5市政桥梁灾害的修复治理

修复时按照“先急后缓、先通后畅,修复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遵循桥梁工程相关技术规范,科学整治,提高抗灾能力。灾后治理修复时,应准确了解灾害性质和成灾机理,有针对性的选择防治方案和措施,根据自然环境、资金、技术条件等因素选择一次性根治、分阶段治理、维持性治理等方式。对修复工程,做到科学设计、精心施工、确保质量。主要通过“先绕避、后整治,少挖填、增桥隧,重防护、强支挡”的原则实现,将“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有机结合起来,避让灾害、增加桥隧比例,合理掌握标准、避免大挖大填,科学整治灾害、确保安全稳定。

结束语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关系国家和人民安全,关系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开发出适应我们独特环境的救灾技术与设备,以更好的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袭击。国家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切实把自主创新思想和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加强社会公益性的技术研究,应对自然灾害事件的专性科技设备研究。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储备具有处理各项事物的装备技术,以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家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篇(6)

二、组织领导

市住房城乡建委成立汛期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重点

重点检查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准备情况;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把做好汛期宅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各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委属相关单位,各施工、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汛期强降水、洪水、台风、泥石流、雷电、高温等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认识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要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并指定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层层落实责任,将防范、应对由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特别要抓好施工现场汛期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彻底解决。

(二)切实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篇(7)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整理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中国整理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整理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

篇(8)

我国是一个滑坡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在南方潮湿多雨和西部川藏山区滑坡灾害频发,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开展了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很多交通、水利工程在西部建设起来,随着大型机械化的使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随之出现的滑坡灾害也很让人烦恼。在一些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常发生因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所以治理滑坡灾害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滑坡发生的原因

滑坡的发生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斜坡上的部分岩石、泥土在重力作用下,受到来自人为或自然条件的影响失去原有的稳定性,沿着某一坡面发生滑动的现象。

发生滑坡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作用。内因是指当地的地质构造和岩土的物理学性质,存在破裂断层、节理发育、褶皱构造、岩层倾斜和线路走向趋于较大倾斜角的岩层,是发生滑坡率很高的地质构造;岩层的物理特性也是引起滑坡的重要原因,比如页岩、云母岩、含有有机质较高的易水化岩,还有如疏松粘土、松散的土层堆积,这样的物理构成因为其水稳性和粘性不足,很容易发生滑坡。此外,外部作用也是引发滑坡的重要因素,包括:积水渗漏、地下水上涌、人工挖掘破坏了原有的地表撑力、地表植被破坏或是受到较大的冲击力等,都有可能引发滑坡。

二、常用的滑坡处理办法

滑坡发生后,首先要查明发生滑坡的原因和性质,对于滑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做出基本的判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勘察和测绘,确定处理的办法。比较常用的治理滑坡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一)清理滑坡体。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一般颇高小于15m、整体坡面长度小于50m的土质边坡,并且已无向两边发展的可能性。这样的滑坡因为工程量不大,发掘处理后没有再发生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采用一次清除干净的方法,彻底根治。

(二)排水工程法。排水工程应在滑坡治理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降雨情况,相应制定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方案,也可二者结合使用。

进行滑坡地表排水时,一般要先在滑坡体外修建截水沟,把地表水引到自然河沟中。可在滑体内部修建分散的排水系统,在修建时,主沟应保持与滑坡倾向一致,其他分支要与滑坡倾向程30°~50°的倾斜角度。为了防止地表水的渗漏,应该将地表填平夯实,有发生风化或裂缝的地方应采用加固或灌浆的措施,另外还应重视保护地表植被,发挥植物对土壤的固定作用。地下排水大致可分为浅层排水、深层排水和截水。对于浅层排水的方法主要是修建盲沟,其深度从数米到数十米之间,当地下藏水量达到10~15m或是更深的时候,应该考虑做地下隧洞或钻孔法的技术处理。

(三)修建支挡工程。当发生滑坡时可以采用修建支挡物的办法来增加地表的抗滑能力,保持下滑岩体的稳定。

1、修建抗滑挡土墙。修建挡土墙是在治理滑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建筑物,采用较多的是重力式抗滑挡土墙、锚杆锚索挡土墙。这种建筑物可以单独用来阻挡滑坡,也可以与其他防滑措施结合使用。抗滑挡土墙区别于其他一般土墙的特点在于:抗滑挡土墙的修建要根据滑坡的平面范围、滑坡岩土的推理大小以及挡墙修建的基础地质条件等多方因素确定。挡土墙的结构和尺寸要随滑坡体的压力,角度、方向和作用点的不同而确定。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是比较常用的挡土墙形式,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挡土墙的高度不应大于8m,否则就应采用其他特殊形式的挡土墙,或者每隔4~5m建构厚度不少于0.5m的钢筋混凝土造层。为了克服挡土墙过高的状况,出现了钢筋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和预应力锚索等新型挡墙,它大大加强了挡土墙的受力能力,而且减少环境破坏,节约成本。挡土墙的位置应设在滑坡主滑段的下部地区,当滑坡面长度较长而且厚度较小时,应该沿着滑坡体的倾向建设多级挡土墙。

2、设置抗滑桩。抗滑桩是一种借助周围岩层的支撑,把滑坡体的推力传递到其他稳定的岩层的抗滑结构。抗滑桩适合于中、深层滑坡,采用抗滑挡土墙难以治理的情况下使用。抗滑桩的修建是在滑坡体上钻口打桩,不会因为施工破坏其整体的稳定性,具有工程量小、环境污染少、桩点设置灵活的优势。当前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在我国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桩。包括:大截面排式抗滑单桩、承台式抗滑桩、排架式抗滑桩等形式。

3、锚固法。锚固法是指使用预应力锚索或是锚杆来加固滑体的一种抗滑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主动受力、工程简单、耗费时间和成本低的优点。锚杆加固多为辅工程,配合其他防滑措施结合使用。能够成为治理滑坡主体的是预应力锚索,适用于岩质滑坡。预应力锚索主要是由内锚固段、张拉段以及外锚固段构成。内锚固段可以分成粘结式与机械式,采用较多的是粘结式,就是用水泥浆把锚索和孔壁粘结为一体;外锚固段主要是由外锚头夹具与钢筋混凝土垫墩构成。

4、土质改良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改善滑体的土质,提高滑体的牢固性的方法,以达到稳定滑坡的作用。目前这种办法在国内使用很少,多作为辅助的办法。包括:电渗法、动力固结法、化学加固法等。

比较常见的是化学加固法,也就是灌浆加固,灌浆加固的目的是通过对岩溶角砾岩的堆积体、滑坡物堆积体和松动的岩体注入水泥浆,使堆积体或岩体粘合成稳固的整体,提高整体稳定性。

三、修建工程时如何预防滑坡

很多滑坡现象实际上是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在治理滑坡灾害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办法。

(一)避开大型易滑坡地区。对于已经存在的大型传统滑坡或者很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段,在采矿、选址、选厂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避开,比如岩层倾斜地段、断裂带以及堆积物沉淀地区在选址施工的过程中都应该避开,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滑坡。

(二)严防已发生变形的滑坡地段大滑坡造成灾害。在某些山区施工建设中,由于对山体的挖凿造成山体边坡和山坡变形开裂的现象。当山体发生开裂的现象时,一定不能再进行施工,先进行勘测和变形测量,判别变形的性质,看是滑坡变形还是坍塌变形,然后在采取应对措施。

总结

滑坡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灾害,其发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目前治理滑坡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还不能完全克服滑坡的危害,对于自然灾害我们还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山体植被,在施工中注意顺势而为,避开易发生滑坡的地段,遵循自认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篇(9)

2输电线路巡检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里,为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我们可以从输电线路隐患排查及输电线路隐患治理两个阶段对于重点区段、重点杆塔及重点防汛区域的杆塔进行重点巡检消缺。

2.1输电线路隐患排查及预防阶段

根据季节的变化,输电线路隐患排查预防阶段。

2.1.1春冬交替、冬季主要预防覆冰。覆冰在低温雨雪天气里,天气寒冷时,由于湿度高,大量水气凝聚在导线表面造成覆冰,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的冰冻灾害。主要防范措施是电流溶解法、机械除冰法。

2.1.2随着雷雨季节的到来,恶劣气候如暴雨、洪水、泥石流、雷击等情况,给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其遭受障碍事故的机会很多。结合输电线路特殊区段,以及重负荷线路,我们所做的工作较多。提前排查河谷、山体易滑坡、冲刷区段的杆塔,做好防洪墙、排水沟、护坡、护墩、散水面等加固措施。线路遭受雷击情况较多,提前进行线路接地电阻测量,对不合格的杆塔区段进行接地网整改及加装避雷设施。

2.1.3输电线路设计初期提高设计标准及初期现场勘查。

2.1.4加强巡视力度,缩短巡视周期。根据线路运行状况及周边小气候变化,细致到位地检查。对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缺陷立即进行消缺工作。

2.2输电线路隐患治理阶段

2.2.1输电线路隐患治理阶段。根据排查阶段排查出的问题,逐级进行监督,对线路本体的隐患必须消除,无法近期消除的要做好现场监控,防止隐患升级。

2.2.2要求每位工作人员以及各个班组在巡视中发现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及时上报,巡视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相应作出应急处理。

2.2.3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再次认真仔细对线路的杆塔本体结构及线路周围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缺陷、隐患及时进行消除。

3保障人员安全的一些措施

3.1交通安全

由于输电运维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和车辆是分不开的。然而,我们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了日常行车的安全,这直接涉及到了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保证车辆和司机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才有可能保证我们的人身健康安全。

3.2线路检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线路检修前,我们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察工作,人员的配置分工,工器具的准备等等,一方面在工作中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质量。

篇(10)

公共财政是政府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政府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政府收支活动的模式,即国家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

巨灾风险是严重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集体损失,并且会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引发连锁反应,如灾后大规模重建造成的严重财政资金短缺、由预算调剂导致将部分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转向短期的紧急解困需求、对口支援可能会加重援建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等。而这些有可能使严重自然灾害逐渐演变、衍生、扩散到社会的众多领域,最终形成系统风险。

个体和私营经济体是巨灾风险的首要冲击对象,然而随着灾害强度的提升,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责任界线会变得模糊,直至在极端严重灾害发生时消失,从而政府成为主要损失主体。巨灾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影响深远等特点,公共财政承担主要救助责任时面临财力限制、公权约束、预算对接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导致救助成本过大,同时也给财政预算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以2008年“5・12”汶川地震为例。此次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0亿元人民币,相关救助资金包括政府提供救援资金672亿元;建立灾区恢复重建专项资金700亿元,其中600亿元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加强中央对地方和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转移支付,2008年,中央对四川一般性转移支付达244.4亿元,同比增长33.1%,此外,按“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建立了中国东中部地区19个省份对四川省18个县(市)以及甘肃省、陕西省受灾严重地区的对口支援制度,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量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考虑,连续支援三年。除此以外,国家还颁布了税收优惠政策,以减免受灾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进出口税等。

巨灾保险如何防范财政风险

巨灾对于财政的最主要冲击在于造成财政支出的巨幅波动,甚至产生资金缺口。巨灾保险作为灾前融资,可以有助于降低政府的金融风险敞口,在面对巨灾时为政府预算减少潜在负担。并且,巨灾保险可以盘活财政涉灾预算存量,通过杠杆作用高度放大产生增量资金用于政府的应灾救灾工作。

巨灾保险的核心是科学化计算自然灾害可能对居民和企业产生的或有财务责任,以及对各级政府产生的或有财政责任。这需要对灾害、风险暴露、易损性这三大模块进行深入的研究。大量细致的工作要投入到地质、气象、经济等多个领域,具体研究涉及投保地区的巨灾特点、经济活动特点、社会资产累积、风险敞口、历史损失记录等,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建立风险模型,并由此计算出投保地区在不同严重程度的灾害下可能产生的各种损失规模。同时,合理的巨灾保险设计还需要研究并计算居民和企业的抗灾财务能力,以及政府的制度化抗灾财政能力。它们与因灾社会或有财务责任和因灾政府或有财政责任之间的差距,即社会财务和政府财政的剩余责任,由此明确巨灾保险防范财政风险的保障额度。这是巨灾保险设计的基础。

保险作为高度杠杆化的因灾或有资本,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和再保险,连接更广泛的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甚至通过再保转分保和巨灾债券等衍生品,连接国际资本市场。强大且专业的资本杠杆工具,使得巨灾保险可以有效对冲因灾财务和财政巨额或有责任。当然,现实中的严重巨灾如汶川地震、美国东海岸飓风等给政府财政造成的缺口远非保险业的承保能力所能提供。但是,巨灾保险能够缩小实际经济损失和商业投保损失之间的差距,减少政府在巨灾后筹集资金的需求,从而减少财政风险发生的几率。

2016年在黑龙江省落地的我国首个农业巨灾保险项目旨在保护投保的28个贫困县的财政刚性。在当年的局地干旱和局地强降雨灾害中,该农业巨灾保险项目共赔付超过7000万元。其中,有五个县单在强降雨一项的赔付率超过2000%,意味着超过20倍的杠杆放大作用。

巨灾保险如何优化财政

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财政治理在应对巨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防灾减灾预备费的使用限制,“无灾不能用,有灾不够花”。政府公共财政在面对巨灾这种偶发性公共利益风险时,往往由于刚性预算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及时发挥有效作用。

榱嗽诰拊种后筹集资金,地方和中央政府常需要采取重新分配预算、增加政府债券、或募集捐助等措施。然而,这些措施一般来说都有其局限性。

比如财政专项预算,因为财政各个应急应灾专项预算科目多为灾难预防和应急响应等工作,使得专项灾难救助、灾后重建、灾后社会救助等预算甚微;再如重新分配预算,其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而且还会从其他重要的公共支出需求中抽走资金;而转移支付这一方式则因为应急应灾转移支付比率基本依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由上级财政和中央财政进行,所以它往往并不能制度化保证足额财政资金到位;增加债务的方式由于灾难救助和灾后重建财政资金支出巨大,多会导致公共债务的进一步增加,进而加剧整体公共债务负担,影响宏观经济指标,为金融体系带来负担及隐患。除了这些以外,巨灾之后常常会有捐款及国际援助,但它们多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有可能附着政治和经济副作用;同时,重大自然灾害产生的困境有时会迫使政府将民生和重建相关的直接税费减免,可这一举措的另一面常常却是迫于资金压力提高和新设间接税费用于补充财政空缺,其副作用显而易见。

此外,这些措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时间上的滞后,即救灾款项难以在灾害刚刚发生最需要的时刻到账。最紧急的救灾应急资金需求压力主要落在政府身上。

篇(11)

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的地质条件,地质地理环境是经过几千万年的地质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在变化的过程中就会造成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的产生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以及强度,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是无法阻止和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当地的地理状况,对当地发生自然灾害的时间、频率进行分析,使人们在得知测量结果的同时能够顺利的躲避自然灾害,最大程度的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虽然说自然灾害不能阻止也不能直接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必然规律,这也是人们顺应自然,改变自然地一种好的办法。

1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

1.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地质学的专业术语,主要是指在自然因素条件下,由于人为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对环境造成破坏,对生命财产产生威胁。目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就是突发性,其次就是隐蔽性、最后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强,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通常很难有预兆,而当灾害发生之时有无法迅速的撤离现场,所以说地质灾害发生后会给人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每次大型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农田、水利、公路、建筑物等基础设施都会遭到破坏,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止过程中,难度是非常大的,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崩塌、火山、地热、土地沙漠化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本身的自然作用,或者是人为的一些因素造成的环境恶化现象,这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都会造成人类生存资源的破坏、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说灾害防治工作是迫在眉睫的。

1.2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的发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主要就是指岩石圈,地表下的坚硬的外壳,是几千万年来地球不断演变成的产物,地质环境与生物圈、大气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是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但是他会受到地球表面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地球表面的环境会一直影响着各个圈层,地质环境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从缓慢的变化到突变的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他的变化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当处于突变的阶段时,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2.1地质灾害的防治———调查、评价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的防治方案,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防治体系,在进行灾害治理时,要从全局出发,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防治,每一项防治工作都有他自身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灾害制定出相应的预测方案。在进行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过程中应该建立以相应的体制关系,在调查过程中,对当地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做详细的调查并记录下来,明确记录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前后,地质条件发生的变化,并对其产生的危害性,危害等级进行分析,进行评价,并划分出明确的危害等级。每种地质环境产生的灾害的等级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等级作出相对应的预警预案方案。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区域划分体系,划分区域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特点,确定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并对灾害发生的危害性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区域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等级以及灾害的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这样不仅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资料,而且还能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对为地质灾害的管理提供更加可靠地数据性的支持。

2.2地质灾害的防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

目前,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手段通常来讲主要有两个:行政手段、技术手段。行政手段就是指当信息预测准确之后要根据预测预测的不同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用行政手段对预测到的信息进行公布,技术手段就是指利用科学技术产品,在地质环境发生之时进行详细的检测,检测准确的灾害位置,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状况,并通过先进的仪器对灾害信息进行详细的捕捉,从而作为行政手段的依据,为灾害的应急、防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2.3地质灾害的防治———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就是突发性,其次就是隐蔽性、最后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强,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通常很难有预兆,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状况,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下,应该建立整合的应急预案,建立起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平台,为现场的工作提供信息上的支持,这些平台设施的建立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予灾害应急初六和最大地帮助,从而科学有效的做好灾后防治工作。经过调查、侦查找出危害性最大、灾害性最严重的中心点,在经过调查之后,让群众尽快搬迁,以免还存在后续隐患,搬迁之前,要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对搬迁地做好完善的准备,保证搬迁方式的准确有效性,在进行灾后治理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实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做好后续工作。

3探讨地质环境的利用

通过我们以往的救援经验以及地质灾害的发生的现场可以就肯定,对地质灾害的控制需要全面的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合理的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策略才是最有效、可行的策略。

3.1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有效地评价

在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时,整个体系要充分体现可行性和实用性。我国的疆域非常辽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在进行评估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勘察、调查是可以利用的主要的地质环境的评价方式,对当地地质环境进行勘测可以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开发的时候可以将危害降低到最小,建立良好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有效地措施,这整个体系中包含五种体系: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多水区地质环境的工程建设评估、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设置防范措施时应该尽量符合周边环境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地质灾害的防范要求。再设计措施时,要让整个措施更加适应实际情况,要掌握最新的咨询,利用科学有效地手段,降低灾害的发生。

3.2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评价,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灾害

经过对地质环境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想要对地震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必须要充分了解地质环境,合理的进行规划,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在治理的过程中科学有效。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改变的特别快,无论是灾害发生的强度还是频率都有所增加,主要是是由于人们不断改造自然地结果。人们对于自然地过度开发,导致森林承载能力降低,

4结论

本文主要是对地质环境以及资质灾害对人们的危害进行分析,过度开发资源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开发利用,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地质环境的可承受的范围,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这样才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灾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向茂西,贺卫中,等.陕西汉中汉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