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智能化监理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建筑工程的开展如火如荼,现代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下,施工管理相对其他管理任务而言较为复杂。由于现在建筑的多方向发展,怎么样才能建造出一个质量高、效益高、合理运行的工程,一直都是建筑工程领域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在研究时不得不在施工监理方面谨慎考虑,从而涉及到智能化监理的全部内容,在此方面,关于优化方案、现场监测与信息反馈等较为少见,这就间接体现了建设监理在智能技术上存在的不足。
如今,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或不利于工程实施的一系列现象,监理工作在工程施工中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由于建筑工程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施工过程中有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工程出现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智能化的监理给建筑工程带来了一定的时代挑战意义,而智能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无疑决定着信息设计的优劣与否,它一方面对工程的施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决定着工程的设计方案。所以说,根据工程的现场量测数据与资料,建立一套系统、方便实用的建筑参数位移反演方法和数值模拟监测技术,势必有利于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效益,对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将会有非常好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2 建筑监理智能化的基本原理
施工技术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取着无法替代的位置,站在质量控制的角度上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施工技术的原因,更多情况下都是施工管理人员所造成的,因此,从策划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监理工作无疑是技术管理工作取得成果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营的保证与前提,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是建筑监理智能化的核心内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最初的地质勘探资料,通过现场监测获取施工工作以及施工技术等相关信息,再利用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等信息技术最终明确优化施工方案,并多方位地对获得的信息实施整理和分析,以此判断建筑工程工作状态以及稳定性能,再反馈到设计与施工内容中去,优化和改进建设任务,并保证在建建筑在今后的运营使用中投入监控设备进行安全判定,以满足建筑安全运营的目标。
在对施工场地地质调查工作结束后,智能监理按照数值模拟分析或施工经验开展预施工工作,并初步确定施工参数;紧接着,再根据监测所得信息,对设计和预设施工计划实施调整和修正。与传统模式下的“新奥法”相比,建筑监理智能化与施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大量地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比如电脑软件模拟、数据更新等信息化手段;而“新奥法”在反馈数据时,多数使用的是传统的量测工具。由此可见,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中,信息化的监理技术无疑是新时代的一大趋势,也是未来工程所要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3 建筑监理智能化技术措施分析
3.1 监测技术
作为建筑监理智能化的关键性内容,信息的获得无疑至关重要,而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就是监测技术。一般而言,通过地质勘察所得到的资料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地质、施工方法等内容,开展监理工作,通过信息的反馈与分析,修正初步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以保证工程按照最优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因此,监控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针对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如塌方、地下室渗水等不利于工程实施的一系列现象,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监测技术在工程监理上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它不但可以很好地掌握施工环境的工作状态,利用测量数据对设计进行整改,并指导施工作业;还可以预见事故风险,采取一系列的事前措施,给建筑的安全施工提供信息,将工程的事故突发率降至最低;在分析处理量测数据后,通过反馈上来的信息,可以很好地保障施工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另外,通过积累相关的工程资料,也可以作为以后相似工程的实施的重点依据。
现场监测作为智能化监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左右着信息的来源渠道,可以毫不过份地说,监控量测技术和仪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智能化监理与施工的实施。它是监督现场施工的法眼,是监视施工现场的有力手段,更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总而言之,现场监测内容涵盖了地质与支护的现状观察、位移监测、应力与应变监测、扰动及弹性波测试、建材质量检查等等,至于具体的量测手段、工具和时间,要根据工程现场具体要求而设定。
3.2数值模拟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越来越广,这也推动了工程数值模拟理论方法的迅猛发展,这一阶段,数值模拟技术也不断成熟,其优点是可以对施工环境下的复杂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其应用步骤大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地质调研阶段、概念模型抽取阶段、力学模型建立阶段、数值计算以及结果检验阶段。将数值模拟技术运用到监理工作中来,不但可以将工程结构同岩土整合起来并建立理论模型,还能通过“仿真试验”获取最佳设计方案。
比如说,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地质变形而导致土层规律发生变化时,监理人员可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在这种土质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下,数值模拟技术远远不能仅靠简单的运算就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它更多地是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到室内试验研究、计算模拟、地质力学模型抽取以及野外验证的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准确性与可靠性都决定了工程对地质认识的正确性。
3.3 智能优化施工技术
从工程质量方面,还是工程进度方面来看,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二者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人员要熟悉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勘察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对比,当发现地质报告与所选用的施工技术方案不符时要第一时间通知甲方单位,并对施工技术方案实施优化。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工艺越来越复杂,因此在设计方案组织施工时,除了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以防止工程中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将风险降至最低之外,还应该在工程施工以前,监理人员应通过智能化手段了解设计图纸以及施工环境,建立施工模型,保证施工设备正常运转,严格按设计方案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务必保证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切忌随便更改。如果发生特殊情况,施工技术方案必须重新进行评审。
4 结语
由上述可知,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采取智能化监理无疑是必要的,这种监理技术既可做到安全施工,也可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需要声明的是,智能化监理与施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都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等技术进行实施,这是建筑监理智能化技术在未来时间里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引文:近年来,人们的认识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提升,对环境保护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提倡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因此,智能化建筑便得以实现和发展。电气施工作为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也面临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智能建筑的施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如果要促进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就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
1智能建筑概述
1.1概念
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并且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建筑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组合,从而为用户创造一个舒适、高效、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就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它集成了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
1.2发展
人类对于建筑内外信息交换以及对建筑物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节能性的要求使得智能建筑随之产生,当然,这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来说,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暂,我国预计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建筑的完全智能化。
2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希望通过建筑的智能化,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都加大对于智能建筑的建设力度,从而使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得以缓解,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我国当前的智能建筑施工由于受到发展时间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尚处于起步阶段,比如在电气施工方面,存在许多的缺陷和问题,从而使施工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2.1技术力量薄弱
首先,因为我国的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所以,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故而,电气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其次,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缺乏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就目前来说,为了我国使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大部分都是借鉴的国外的电气施工技术,因此,不利于我国的电气工程施工的发展。
2.2缺乏完善的施工规范
目前,虽然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配套设施和施工规范的缺乏,从而使得施工管理不足,并且处于混乱状态,对相应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也缺少,从而导致对电气施工的质量无法进行明确的判定,使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2.3施工人员素质低下
影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施工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方面,建筑开发商强调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并且对于电气施工的期待过高,没有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情况,就聘请专业的电气设计人员进行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从而使设计方案与现场施工严重脱节,难以满足实际施工的设计要求,使电气施工的质量很难保证;另外,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工作上是没有直接的交点,是相互分开的,从而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得到设计人员的技术指导,使施工难以达到设计的标准,进而使的电气施工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提高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措施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也有了新的内容。为了确保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切实保证电气施工的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智能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
3.1确保基础施工的质量
要做好电气施工工作,首先必须做好基础工程的施工工作。例如,在建筑主体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电缆电线穿墙管和防水板的预埋和预留工作,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电气施工应该尽可能在土建防水施工前完成,保证线路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同时不会对建筑的防水施工造成影响。其次要加强对于电气施工的管理和控制,提升管理水平,把好电气施工的质量关。
3.2加强对于电气施工人员的培训
电气施工人员的素质是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有效保证,也是影响电气施工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于电气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一方面,要对企业现有的电气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建设高素质的电气施工队伍;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储备,通过“传、帮、带”的模式,互帮互带的形式,强化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加强对于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
首先,在进行电气施工时,要对工程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管理,在保证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例如,在电气施工中,配电装置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也是施工的重点工序。因此,可以对配电装置的施工进行重点控制,在其施工完成后,围绕配电装置进行电线电缆的施工工作,从而确保电气施工的整体质量。
其次,在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电气施工和土建工程是交叉进行的,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确保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真正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例如,在对电线电缆进行敷设时,为了保证美观和安全,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其埋设在墙体之内。因此,电气工程的施工需要配合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逐步完成,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切实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工程实例
某居民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智能化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理念,对建筑的电气施工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等的影响,建筑的室外配电设施容易受到水的侵蚀而产生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与设计人员的探讨后,施工人员采用了厚度超过2mm的新型防水合金板材,作为配电箱的外箱体,由于其自身良好的强度和抗腐蚀性,有效解决了配电箱的锈蚀问题,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
5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然,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建筑企业电气设计和施工人员如果要推动智能化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全面分析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切实解决电气施工中的不足和缺陷。
参考文献:
[l]李洪祥.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时策[J]黑龙江科技信忠,2013,(G):2G2.
[2]李杰.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G):589-590.
[3]叶昊.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75-79.
[4]刘安香.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时策[J].民营科技,2011,(7)341.
前言
在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进而确保整个智能建筑的质量,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促进建筑的良好使用,下面针对于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1、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现状分析
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由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智能建筑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建筑,在电气的施工方式上和应用的技术方面与普通建筑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一些体现智能建筑智能化的一些电气设施,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才能够确保智能建筑一方面满足智能化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其在日后的应用中能够让用户满意。但是,从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方面来看,却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很多的技术难题还没有很好的攻克,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并且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严重的制约了电气施工质量的提高[1]。另外,在施工人员方面,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的第一线,很多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施工人员最有发言权,而由于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影响到电气施工技术的发展,施工人员只有在施工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电气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气施工技术的水平,更好的进行智能建筑电气的施工。因此,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当前的施工技术形势,更好的进行电气施工技术的创新,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2、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
虽然,在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气施工技术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下面针对于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2.1配电设备安装
配电设备的安装工作要做的具体和全面,而在安装中,要运用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安装。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表量,也是电力负荷在现场的直接控制器。如果要实现建筑的照明和动力等功能,是离不开配电箱的。因此,在实际的电气施工中,要做好配电箱的安装工作。由于配电箱的型号较多,其适用的范围也不同。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智能建筑的实际情况,结合建筑的需求等进行配电箱的选择,并且选择之后进行有效的安装,进而促进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
2.2电线管的敷设
在电气施工中,需要做好电线管的敷设工作,其电线管敷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施工的质量,如果电线管敷设存在着问题,将会导致智能建筑在日后的使用中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是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电线管的敷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运用科学的敷设方法,运用先进的敷设技术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具体应该按照如下几个方面的步骤进行电线管的敷设。首先,在施工之前,应该的电线管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电线管的型号以及半径等符合相关的规定。其次,在进行电线管的敷设过程中,根据电线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敷设方法[2]。像在墙体内敷设电线管,电线管距离地面的高度应该大于15cm。再次,在进行电线管敷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厚度较薄,密度较好的电线管的进行敷设,有助于更好的敷设电线管,确保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
2.3电气设备调试
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调试电气设备,由于一些施工人员忽视了电气设备的调试,进而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要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试,一般人认为,电气设备的调试工作非常的简单,实际不然,调试电气设备实际上也是一项技术,而在调试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具体应该采取如下的技术措施进行调试,首先,应该将电线整理整齐,然后将其固定在在线盒内。其次,电气设备的绝缘性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检查,检查好之后,应该在对设备进行空载后负荷调试。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点,要对消防泵进行控制,如果发现电气设备的绝缘有问题,应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
2.4开关插座的安装
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还要进行开关插座的安装,是实际的安装中,首先需要对电气施工图纸进行研究,尽量按照施工图纸上的位置进行安装,如果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应该与电气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开关插座的安装。另外,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施工的随意性,以免在智能建筑日后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确保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
2.5电气的防雷接地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若想长远发展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加快研究,才能以强有力的技术优势来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筑市场上站稳脚根发展状大。
一、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项目的有效性,而土建施工技术作为配套建设的主题阶段性工作,它的技术是否高效率地应用到整个建设程序中,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
建筑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大型的项目,它包含着工程的各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一旦某个阶段出现错误的衔接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整个建筑项目建设的瘫痪。因此,土建施工技术参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项目成本等。
二、土建关键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混凝土施工工程方面的关键技术
1.1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是采取由低到高的分层方式,使用类似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的水泥砂浆,不间断地浇筑结构混凝土的一种技术。具体来讲,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严格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等,将如实将此进行记录;在浇筑的过程中,应保持将地基上的淤泥和杂物清除干净,并时刻注意防水工作,避免浇筑的离析现象,与此同时,还应随时观察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基本变化情况,一旦出现错误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在浇筑完毕之后,应保证混凝土的整体均匀、有效衔接和整洁。
1.2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指在浇筑完毕之后的初期,使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创建延缓水化反应的基础条件的一种技术。养护技术的措施主要有三种,即自然养护、标准养护和热养护。具体的养护方法需根据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待浇筑后的12个小时之内,需要利用草帘、薄膜等进行覆盖,并定时浇水以保证表面湿润,另外,严格的养护时间应该超过14天。
2、钢筋施工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2.1钢筋的绑扎技术
钢筋的绑扎技术是按照设计图纸留足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的高度和范围、预埋件的位置等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进行绑扎的一种技术。在此过程中,将扎丝的丝头留在保护层外,以及水泥的强度等级要高于该部分的水泥强度等级等。
2.2钢筋的连接技术
钢筋的连接技术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钢筋连接的一种技术。钢筋的连接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要注意的是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宜控制;在进行直螺纹连接时,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能超过1?个;先安装地板后安装立壁等。
3、砖砌筑施工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砖砌筑技术是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选择砖的适时湿润度,在盘角之后开始砌砖墙的一种施工技术。在进行砌砖墙施工之前,需要保障砖是完全湿润的状态,而且要求砖的含水量不低于百分之十;在砌砖墙的过程中,砖墙的两侧必须挂线,使之水平缝保持均匀一致。
4、防水施工工程的关键技术
防水施工工程的关键技术是在对整个工程进行施工时,要注意有害的裂缝和漏、渗等情况的一种施工技术。在施工时应严格把握砖的含水量,还应当使用聚合物的水泥基复合涂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防水施工的正常进行,从而为以后的防水用途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5、土建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与建筑工程的配合
在建筑工程中,土建的施工技术应该是与其相互配合的,只有将它们完美的配合,才能够使工程的质量高,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机械设备被运到施工工地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技术上的封堵措施;同时,运到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都封存起来,避免在使用的时候出现零件丢失等状况。二是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对每个机械应该怎么用,在什么时候用有清楚的辨别;同时,也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管理其的人员,施工班长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使用机械设备的话,必须要管理人员签字才能够使用。施工管理人员还应该严格的按照施工计划中所需要的机械进行细致的审核,并且制定相关的策划书,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有序的进行,而不是在使用的时候手忙脚乱。除此之外,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监测原来预留的孔以及截面等,保证其能够正常作业。
6、建筑外墙时土建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外墙之前应该把握好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在施工之前应该向相关的技术人员询问技术方面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在利用土建专业来建筑风道时,要充分的利用建筑外墙起到挡风的作用,在对消防通道和卫生间的通风设计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施工技巧的实施。注意将制好的钢丝网固定在设计好的位置上,并按照相应的比例将胶水和水泥进行混合,然后再进行粉刷。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要装备的甩口位置还有甩口的截面,还要注意将楼顶上预留的孔与图纸上进行比对,认真的核实,并且要将得出的有关数据进行记录,方便在会议上进行分析。当然,除了以上这几方面,还要对管口的焊接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焊接口不合格的话,就会造成质量上的问题。因此,在检查时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改正。
7、现代土木结构的研究内容
7.1智能化设计
现代土木结构的首要研究内容就是对传统结构智能化的概念设计策略性研究。需要针对结构类型及其重要性的不同,以及现有工艺技术水平和经济资金情况等多个方面因素,合理地确定智能化目标,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节省的前提下采用合理功能层次的现代土木结构。确定了智能化目标以后,就需要着手做一些准备工作,它们是:对结构在使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预测,对结构在力学物理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反应进行预估,以确定结构中需要实现智能化监控的部位,确定整体监控方案。
7.2由传感元件实现智能控制
另外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就是传感元件。感觉是现代土木结构的基础,它利用在传统建筑材料中埋入传感元件来采集各种信息,经过处理分析,才可实现自诊断、自驱动等智能控制功能。特殊要求如下:①尺寸细微,不影响结构外形;②与基体结构耦合良好,对原结构材料强度影响很小;③性能稳定可靠,耐久性好,与基体结构有着相同的使用寿命;④传感的覆盖面要宽;⑤信号频率响应范围要宽;⑥能与结构上其它电气设备兼容;⑦抗外界干扰能力强;⑧能在结构的使用温度及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结语
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是在保证土建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特点,严格遵守施工的流程、规范进行作业。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完善中,对土建施工技术的掌握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牛丙震(1981-),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工程师;徐淑文(1981-),女,山东德州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工程师。(山东?淄博?255032)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114-04
目前,国内外电力行业的“精益生产”正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国际上,一些电力公司引入了精益生产管理,收到了明显成效。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西班牙恩德电力公司等通过实施精益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大幅提升,逐步迈入欧洲先进电力公司行列。
近年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积极启动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理念,工作中关注质量、关注规程、关注标准,用标准管人、按流程办事。对覆盖规划设计、电网建设、安全生产、财务营销、信息通讯和人力资源等业务领域的各专业标准体系和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和优化。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作为二维对标和设备状态检修的试点单位,在这两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开展了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国际对标工作,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全面启动了17个地市供电公司以及超高压公司的二维对标工作。建立了输变电资产运行维护绩效管理系统和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系统,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实时采集设备台帐信息、设备健康状态信息、设备检修成本信息、员工绩效信息、电网运行信息的电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为实施供电企业精益生产方式打下了基础。
2011年4月27日,山东省首座11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110千伏李家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顺利结束并一次送电成功,开启了淄博电网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化运行的新局面,标志着淄博供电公司精益生产方式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
一、精益生产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现场的精益化管理,主要通过材料设备管理、电气设备安装、现场人员安全管理实现。
1.精益生产管理工作的流程图
(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现场材料设备管理流程图(见图1)。
流程介绍:
节点1-12:变电检修工区根据生技部制定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计划制定施工方案,准备工程需要的装置性材料清单,经过生技部审核后由物流部门进行采购,采购的材料经过生技部审核后由检修工区接收入库,并和智能化改造工程需要的实验仪器、工器具和设备运送至现场。
节点13-25:智能化改造工程需要的材料设备和工器具在施工现场实行定置管理并搭建现场临时仓库,工程施工时用料需办理材料领取手续。旧设备拆除后,需要留作备品的,进行备品备件入库管理,其余物资一律由物流服务部门进行回收。
节点26-29:智能化改造工程结束后,需将剩余的材料入库,同时将设备的资料信息完善归档,经过检查无误后方可结束。
(2)现场电气设备安装流程图(见图2)。
流程介绍:
节点1-8:检修工区接到生技部下达的智能化改造任务后,召开工程协调会向施工班组介绍整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设备安装班组进行现场调查后制定施工方案,检修生产办针对施工方案审核制定相关的作业标准并对设备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节点9-23: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二次设备的安装调试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保证智能化改造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在变电站设备停电前由二次班组进行二次设备的电气安装和保护、远动设备的静态调试。一次设备安装班组在此阶段进行材料和工器具准备并送到现场。
节点24-35:变电站设备停电期间,设备安装班组进行电气安装,在一、二次设备安装结束后进行分系统调试和整组传动试验。
节点36-37:电气设备安装结束后,由生技部组织设备验收送电。
节点38-40:智能化改造工程竣工,进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经验总结,由检修工区完善智能化改造的规程规范。
(3)现场人员安全管理流程图(见图3)。
流程介绍:
节点1-3:作业人员要对作业内容、工作计划、时间进度有清晰的认识,根据本次作业内容,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组织作业人员学习新颁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节点4-7:组织作业人员参加安全知识考试,考试合格者允许上岗,并佩戴工作证,对于考试不合格者重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事故紧急处理措施,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学习。
节点8-11:根据每日工作计划,开工前现场负责人、工作负责人要向作业人员交代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重点交代现场施工进度、质量要求、危险点,履行开工手续,确保施工进度按期完成和安装质量不出问题。
节点12-15:履行开工手续后进入工作现场,遵循凡事有人监督原则,工作负责人穿红马甲,厂家和第二班组负责人佩戴红袖标,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监督。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子系统界面的互联,及装饰工程、土建工程等施工界面交叉。其中,建筑环境是智能大厦的支持平台。然而由于市场以及设计与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与技术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下面详细介绍施工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1.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一)设备材料方面:缺少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缺少设备进场的产品型号规格、外观检查记录及按规范规定项目的试验记录。缺少进口材料和设备的商检证明及按规定进行复试的记录,材质证明手续不符合要求。材料、设备不按规范和设计规定适用的场所使用,设备材料选用淘汰产品等。部分产品只具有搭建单项子系统的能力,不能与其他子系统接口组网,个别设备未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组网能力测试。
(二)设计图纸方面:设计图纸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建筑智能化设计与土建设计的不相一致,表现在通道预留上不符合要求,如在某项目中发现设备构架与土建尺寸不符,导致消防监控室安装位置不合理,设备布置维护间距不够,需要进行改进。除此,还发现存在平面图上安装的电视、电话、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等弱电设备终端,如用户面板、探测器、手板、信息点等的数量与系统图上的不符。个别控制或信号接点设计遗漏,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控制的接点缺项,致使排烟、正压送风、电源强切、电梯迫降等功能无法实现。
(三)承包单位资质方面:承包单位超资质规定范围承揽工程。实际承包工程能力与资质不符。资质不全,缺少安全施工许可证等。部分系统集成商有资质没有建筑智能化集成技术实力,虽有极少数的系统调试技术人员,但这些技术人员大多数对工程管理缺乏了解,施工时不考虑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系统集成以后难以安全可靠运行,照搬他人的建筑智能化集成设计方案或者把设备厂商提供的单项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施工技术队伍以没有实践经验的新手为多,大多数人不认识仪器设备端子符号,所做的连线端子接头出现短路、虚焊、断路,电气接触不良与接错设备接口导致调不出系统功能效果。目前,有的承包商只具有某一子项或某几子项的资质和经验,有的仅仅是供货商和代销商,调试、联机等工作尚需专业厂家来人指导。
(四)子系统间接口方面: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往往互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系统的报警联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需要设备之间或系统与设备间的软、硬件连接,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可靠运行,但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与技术规则不统一、各承包商间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2.解决措施
(一)严把工程材料与设备的报验关。对于设备、材料、软件(组件)和各种系统接口,以及重要的附件必须做到:认真检查合格证。合格证应含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字,材质证明应详细明确,应明示其原产地或分装地。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系统接口的制造商、供应商、承包商,应按规定提供工程设计、产品使用、接口规范、通信协议、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的必要文件,保证工程质量。检查材料、设备、规格、技术说明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场所的要求。检查进口材料的设备应有商检证和复试记录。
(二)加强设计图纸审查和优化。设计人员按照建筑智能化设计规范、有关标准规定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建筑智能化项目的设计方案、内容及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进行审核是进行工程质量把关的首要工作流程,对此,必须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应核定房间尺寸、标高,设备保护距离和维护距离符合设计规范规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核查。将会审出的设计问题书面提供建设单位。
(三)严格分包单位资质审查。选择建筑智能化承包商时,要核定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挂靠、借用资质现象,坚决清退。在审查承包商资质证件的同时,还要审查建筑智能化项目负责人的资质证件,必要时对该承包商、该项目负责人的已完成的项目进行考察。考察的重点是承包商的技术实力、质保体系、服务体系。对有系统集成要求的工程,承包商必须具备系统集成的工程经验。
(四)注重施工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应有建筑智能化部分的进度计划及质量、材料的要求。较大工程(有建筑智能化专业工程设计,诸如消防、电视、电话、监控、综合布线、建筑设备监控等)应由施工组织设计,其它工程有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在施工前交底,班组签字齐全。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五)做好施工安装界面管理。加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界面管理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工序交接,建筑结构、建筑装修、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与暖通、通风与空调、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分部工程的设备与系统应做好接口的确认、界面上的划分和协调。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施工安装总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设备及其传感器、执行机构的安装;线槽管线敷设及穿线、接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各专业之间接口界面的穿线接线由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承包商穿线,并在相关专业工程承包商的指导或确认下接线;子系统的调试由各子系统承包商负责;集成系统的调试,由系统集成商负责。
(六)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好设备及线路的绝缘电阻测试,在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应测定接地电阻的数值,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或有关规程的要求。除此,还要按各相应专业的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对各个项目进行试验、调试,并作好记录。
(七)加强建筑智能化工程验收。建筑智能化工程验收分为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程三项步骤进行:(1)隐蔽工程:隐蔽工程在被其他工程覆盖前必须进行验收。隐蔽工程的开工、检查、验收和过程检查记录应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的,不得实施隐蔽工程作业和进入下一工序。(2 )分项工程:各个子系统根据各自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验收方案。内容包括: 各种传感器的安装情况、工作状况;通信网络系统的工作状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状况;系统集成的工作状况;应在各子系统验收的基础上,检查系统集成的硬件、软件质量。(3 )竣工工程: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功能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检查,应严格按相关专业的质量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对于无行业归口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如共用天线、厅堂音响等)可根据建设要求,参照设计图纸、产品说明书等进行验收。
3.结语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施工具有信息点多,管线敷设复杂,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需要土建、设备、管道、电力、照明和空调等多专业的密切协作,任何的疏忽,都可能会成为安全质量隐患,因而,我们必须按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加强组织与管理,采用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加强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控制,运用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使建筑智能化安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参考文献
[1]王天富.空调工程[Ml.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黎连业,及延辉,朱卫东.入侵防范电视监控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 电力配网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工农业生产对于电力的需求增加等因素,使得我国电力的负荷在逐年增加,并且增长速度也呈上升驱势。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管理就成了保障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重要工作之一。配网管理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配管理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工农业是否能够保障生产,人民是否能够保障生活所需。
然而,当前的电力配网管理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有80%的用户述电故障原因是配电网故障。我国农村覆盖面积广,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水平逐年增高,对于电力需求也逐年递增,由此带来的“低电压”投诉事件也多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认真研究,合理设计,保障电力配网管理是保障供电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急待提高的重要瓶颈之一,需花大力气,尽早解决。
2 新时期电力配网管理的新思路
2.1 硬条件改善――智能化、自动化
电力配网之所以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与硬件设备的故障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元件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老化、故障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发生,就有可能会造成影响供电的情况发生。因此,在电力配网管理方面,应当从硬件入手,加强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使用自身故障率低的新产品。尤其是对于农村供电网络的改善,也必须提上日程。具体措施为尽量选用自动化控制产品与智能化产品。在农村电网中应用绝缘导线、高压电线等基础材料,以减少“低电压”事件的发生。用真空断路器替换油断路器。避雷器元件更换为金属氧化物式避雷器,从而增强避雷效果。
另外,为了更好的进行智能化控制,建议在主控端引入智能化电子产品,其对于电力网络设置更为简单、对于电力配网管理更加智能化。
最后,在巡检设备上,必须要尽早引入智能化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PDA、车载电脑等,只有应用了这些信息化的设备才能在电力巡视工作当中与信息化平台通信、对接,顺利定位、接收导航,按系统提示进行巡检,并将巡检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系统平台当中。
2.2 软件环境改善――信息化
运用信息技术,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实现配网全自动化、智能力是新时期电力配网管理的新思路。当前,虽然电力配网的管理基本是系统化管理、人工参与,但是其智能化水平却远远不够。如今,网络通信技术十分发达,对配网系统的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故障未发生就能及时消除,甚至自动修改等已经成为技术可能。
因此,电力配网管理上一定要引入信息化、系统化软件平台进行全面的管理,以期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能自动将故障段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通过选择合理的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电网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管理情况、潮流动向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优化方案,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使99.99%的供电可靠率得以实现。另外,联络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可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它系统,恢复供电,从而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
当前,电力配网GIS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它是针对输配电资料(设备台帐、运行记录、电缆资料、上墙图表等)管理而设计的一套专业地理信息配网管理软件。它包含配电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和CAD图档的GIS管理。可以布属于省或地市级供电公司的信息中心机房,实现对所辖各级供电单位输配电专业资料和CAD的GIS管理。所有(资料,线路地图)均以CAD形式在网上。
电力配网GIS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各设施的图形及属性编辑功能,可以根据需要绘制准确的管理图。另外,电力配网GIS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特殊化管理,例如提供交叉跨越管理、特殊区域管理、线路耐张段管理等非输配电网设施信息的管理。同时,还可以为电力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包括设备缺陷管理、线路检修管理、线路带点作业管理、测试记录管理、设备定级管理、线路巡视管理等。按照拓扑关系实现电网的电源分析、供电路径分析、停电范围分析、刀闸影响范围分析、输电线路追踪故障源、负荷转移、业扩报装等电网分析的功能。
同时,智能化的电力配网系统还可以配合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实现电力巡视工作的导航指引、巡视定位、定位报错等。可以为巡视人员制定巡视计划、巡视路线,使巡视人员按路线高效巡检。为维修人员定位维修点,甚至制定维修方案、提供维修设备清单,指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后及时更新系统数据。
3 小结
总之,电力配网的管理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设计规划电力配网的管理,将更多智能力的硬件、软件引入到管理当中,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参考文献
[1]陈建涛.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优先出版[J].科技与企业,2015-06.
[2]李绘卓.电力配网线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电子科技大学,2004-04.
[3]周凤华.浅谈电力配网工程的管理模式[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12.
[4]丁林.试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J].通讯世界,2013-09.
[5]刘盛浩.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07.
[6]陈汝棠.东莞供电局电力配网缺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J].云南大学,2015-06.
电气工程(本文所指的电气工程泛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计算机,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建筑装饰相当于计算机的外观,通风相当于计算机的散热通风,那么电气工程就相当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同时提供所有硬件运行所需的能源。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这里所说的安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电气设备、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
二、电气工程师应具有的责任心及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
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弱电各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有关主管部门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规定等,这些比施工规范要多得多,而且涉及面广,更新快。而且近几年兴起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尚无全面的国家级规范和标准,仅有个别子系统的规范和一些地方规范,目前来看,可以把这些地方规范作为设计的参考。
尽管强电各系统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改进、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不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
要及时跟上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掌握各系统的技术状况,哪些是成熟的、可应用于工程中。智能建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而且在技术和应用上发展很快,投资比例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发展动态以充实自己,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建筑智能化系统和产品的技术性能、工程业绩(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投资情况、投入使用后的效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电气工程师还必须具有综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工序衔接及工种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等等。
三、电气工程师在设计审图及图纸会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要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应是开放型的,便于有条件时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
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的原则,许多成熟的技术及材料是否在本工程中有所体现和运用。比如对高层住宅的设计,有些部位配电线缆可以不必采用耐火型,供消防用的采用阻燃型即可,可以节省一半的材料费用;尽量用阻燃PVC线管或镀锌电线管取代钢管,既节约投资又可方便施工。很多设计过于保守,变压器容量偏大,导致初期投资增加,投入使用后基本电费过高,只好报停,既麻烦又浪费。
作为电气工程师,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不能走过场、应付了事,要认真审图,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现在是市场经济,从事工程设计的单位大都人员流动性大,加之有的单位设计项目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图纸中“打架”、不一致的地方多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早提出、处理,影响的不仅是工程质量,还会因返工而影响工程进度、造价,甚至引起纠纷。审图时主要应注意几点:1)高压、通讯、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2)户外如果有照明、闭路监控摄像头(防盗报警探测器、公共广播等,也要预埋合适的套管,避免后期剔凿。3)动力配电、控制设计是否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一致。4)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及便于安装,避免与风管、水管等“打架”。5)预留套管、洞口是否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图,标高、尺寸是否标注清楚。6)浴室等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保护是否符合规范及验收的要求。总之,在审图时要做的细致工作还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质量是几代人的事,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有失败,不能拿工程做“实验”。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对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分阶段进行交底。明确现行实用的规范及操作规程和顺序。对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中所有的材料、设备进行考查和确认,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
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建筑项目的档案资料的控制
项目资料管理人员要熟悉工程项目的特点,从工程项目立项关注起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不但项目经理要对整个项目负责,而且要对工程项目竣工资料负责。因此,为了使项目档案管理的工作与建筑工程项目同步进行,项目经理应当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程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立项开始时就要设立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担当责任,并做好工程项目阶段验收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建筑项目档案工作还要求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制度。项目敬礼可在建筑项目建设的初期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在其中需要明确施工和监理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在建筑工程的档案形成过程中所各自应履行的职责。
二、 建筑项目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分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以及配套的工艺设备,比如有电梯、通风设备等,它们属于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设备,其中包括各类运输设备、操作工具、各种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等,属于施工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工具。机械设备在影响工程质量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接卸设备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是否能符合工程施工的特点,其性能先进稳定与否,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难免会对工程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影响。通常,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两个步骤:其一是根据建筑项目合同中的相对应合同、相对应的技术文件的要求,抑或是参考单位所制定的机械化施工方案后确定施工的机械类型和型号,然后交付给监理工程师做最后的检验和最后的确定,从而有效保证施工设备满足施工需求;第二是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相应检验,使用之能确保各项性能以及技术状况和文件说明能够相匹配,以达到顺利施工和保证符合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的事前控制则主要包括了机械设备的选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及施工机具计划编制方面内容。
三、 建筑项目施工工序的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发现工序中的质量偏差和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消除制约的因素,使工序质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此确保每道工序质量的合格。工序质量会产生不稳定和不确定,不稳定性是由于人工操作难免,不稳定性则是由于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不会像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一旦进入了流水线之后就可以等待成品成型,建筑项目的工程施工工程量大,同步操作人员众多并且不少交叉作业,这些使得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工序会带有连续的相互搭接的特点,所以对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就是要求我们对每道工序把好关,每个环节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以及相应预防措施和检测检验结合的合理控制。
四、 运用智能化管理
运用智能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首先必须了解智能化系统工程对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标准才能真正做好对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一般是《只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的规定为主。做好智能化系统管理工作要根据合同和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智能化系统工程里的工作界面,与相关公众的关系要协调好,吃透设计要求和图纸,做好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对于其中施工难点,工艺要求较高的,还要制定相应专项技术措施,并且提供补救预案。
管理中要分系统,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检查与验收。智能化系统工程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智能化系统工程工期较长,除了包括前期施工准备、管线预埋、设备安装、系统调试阶段,还包括了系统联调、试运行和过程空中控制阶段,我们只有分阶段,分步骤地检查与验收,才可能实现质量目标。
总结:
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在建筑项目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当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细致的管理经验以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对于建筑项目工程来说,质量控制尤其重要。施工企业必须坚持以现代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实施控制,针对以上对档案资料的控制、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运用智能化管理四方面进行合理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万新.论智能化忠诚项目的管理[J].建筑知识,2012,(2)
[2] 唐两松.建筑施工管理中提高工程质量的几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
[3] 来金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9)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智能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能按照合理的程序与规范的方式进行运作, 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的建设进度、质量、投资, 使得建成后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反之则可能花费巨资而收效甚微。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
一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 必须牢牢把握工程各环节的要点并进行质量评估与控制。
1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
主要是把握该工程的系统的功能定位和设计标准, 也就是从功能需求定位出发, 结合本工程项目总体定位、项目所在地智能化工程的基本配置情况, 其总体设计能反映该工程的功能特色或者某些“亮点” 。
2智能化工程承包商的选择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根据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和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成败的分析表明, 通常由系统承包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 选择一个称职的承包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以及对设备产品的熟悉程度, 也直接影响到智能化工程如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进行。承包商对智能化设备功能、技术参数要求、设备的接线方式例如福州某施工单位对视得安产品较为熟悉而对其他产品如安居宝、青岛韩昌、厦门立林等不够熟悉,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 设备的日益更新换代, 承包商对新设备、新材料、新要求标准的认知与熟练程度以及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水平例如设备接线错误, 特别是因电源线与信号线接错, 或地线接错引起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质量保证不了, 接线混乱给现场调试及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有些设备供货商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希望从工程安装开始承包, 事实证明这种办法能够有效保证现场调试与系统的正常投运。但甲方能否接受, 承包商能否同意就很难保证。
3智能化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是工程业绩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证
智能化工程的开通运行是该工程实施成败的重要标志, 智能化工程虽然通过了验收, 但系统维护和管理是该工程取得成果的基本保证。加强对设备维保期间维护, 承包商对物业公司技术人员及业主关于设备性能、运行进行必要的解说, 对系统稳定运行相当重要例如加强对物业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演示。智能化设备供货商及其产品质量也是影响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行不正常, 产品设备质量不稳定, 设备系统之间功能配置不符合技术功能要求,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 造成投资浪费大都指智能化工程中楼宇智能化系统, 因为楼宇智能化系统运行不正常往往是无法保证智能化工程正常投入运行, 或者无法实现智能化工程系统转换, 因此楼宇智能化系统瘫痪造成整个智能化工程无法正常运行, 引起业主的投诉, 而其他部分智能化工程在有效保证一般功能正常运行下, 由于不直接影响工作, 就引不起业主的高度重视。智能化工程其产品质量在完全合格保证下, 其设备供货商在现场调试, 人员培训, 后期服务等方面不能保证, 特别在与甲方及施工单位配合上更难做好。设备到货, 有些安装调试一结束, 再进行联系就相当困难, 后期服务费用甲方难以承受, 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现场调试及后期维护问题最近几年也引起了设备生产公司的重视, 他们有的在各地寻找商或合作伙伴, 有的办事处也开始配备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开始承接工程并负责现场调试与后期服务。所以最近几年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正常投运率提高了很多。
二、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控制
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 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 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 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如可视对讲系统设备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之间配套连接; 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 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 确保设备清单、功能技术要求与施工图三者完全一致。智能建筑中所涉及到的智能化工程设备材料都是当前科技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 设计单位很难一下掌握,熟悉起来要有一个过程, 设计单位对选用系统不熟悉, 施工图设计就相当困难, 对每个系绞包括的那些内容, 人家都有分歧,这两个系统施工图设计与产品的关系比较密切, 各个厂家的产品在网结结构、产品功能及价格上判别也比较, 施工图设计如果定了某一家产品, 随着建设周期的拖延, 资金的变化等原因,很难按设计图纸进行订货, 订货一旦有变化, 设计就要变化, 所以工程项目智能化工程中各系统施工图设计只能作到综合布线, 并提出一个概算, 由于设计上认识的不统一, 加上一个工程设备订货往往变化多次, 这也是造成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基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2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按图示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 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表格;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例如福州一些小区多表远程计量系统计费没有与有关部门沟通,会造成许多管理问题。有的建成后长期无法工作, 造成浪费,有的选用一些价格低、质量差、性能不稳定的产品, 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或系统的误差很大, 结果形同虚设, 仍需人员每月入户抄表, 完全失去远传和集中检测的作用。
3系统调试
包括系统调试前文档检查; 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 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 记录、检查、确认按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 并经相关部分确认; 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三、.搞好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了解和掌握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首先必须要了解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才有可能做好工程质量的过程管理。一般以《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的规定为主。验收规范中没有涵盖的技术参数,可以采用厂家提供的参数。
2做好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 确定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工作界面,协调好相关工种的关系。吃透设计要求与设计图纸,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难点、工艺要求较高的地方,要有专项技术措施,并提供补救预案。
3实行分系统、分阶段、分步骤检查与验收。智能化系统工程由多个子系统构成,例如:综合布线子系统、计算机系统集成子系统、安防监控子系统、背景广播子系统、门禁子系统、会议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都不相同,必须分系统检查与验收。智能化系统工程工期较长,一般分为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管线预埋阶段、设备安装阶段、系统调试阶段、系统联调阶段和试运行、验收阶段,每个系统都必须进行质量把关和过程控制,只有分阶段、分步骤检查与验收,才有可能实现质量目标。
4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建安装、装饰装潢、空调系统、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而且在智能化工程某种意义上属于辅助工程,服务为主,因此在工地现场应与上述相关专业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在装饰装潢、机电安装、开孔位置、线槽位置的配合等,都必须与相关工种协调配合,避免因协调不到位造成返工、误工。
结束语
些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建设不断发展,要求也不断提高。与通常的建筑工程相比,智能化系统工程集合了机电安装、通讯网络、计算机系统集成、自动化控制、光纤传感以及多媒体会议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涉及到建筑安装、信息系统、广播电视、公安消防、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对很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工作者而言,如何做好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高峰,杨福生,汪荣. 浅议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J]. 陕西建筑. 2010(06)
一、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技术的应用
1、强电工程
电气工程在施工之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准备施工图纸,各种工具、设备、材料应清点完毕,一应俱全,确保质量没有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在进行底板、结构施工时,要进行预埋和预留工作,主要是针对各种管线、孔洞的预埋,根据要求和规定,将不同材质的线管进行合理预埋。进行浅表预埋时,需要留下标记,防止线管受到损坏。
进行楼道暗敷管线工程时,除了要按照要求敷设管线,还要注意敷设的先后顺序。楼板中有两层钢筋网,需要从第一层开始,逐层敷设。楼道暗敷管线工程是一项需要未雨绸缪的工作,敷设之前,要结合实际,在经过充分的各项准备之后方能开始工作。管线除了要在楼道暗敷,还要在墙壁内暗敷。墙体砌筑后,线盒的位置已经固定,因此要确保线盒位置准确,方便管线敷设。敷设管线之前,最好是等待墙体砌筑完全干硬以后再进行,利用界石机沿墙壁划分出管线敷设前的沟,敷设完毕后再进一步修正即可。
2、防雷工程
在防雷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注意防雷接地体环节的工程实施。此工程包含三个阶段:焊接、防腐与隐蔽验收。需要根据要求进行上述工作,每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焊接工作要注意接地体的长度;防腐工作是为了防止防雷接地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腐蚀;在进行隐蔽验收时,必须要严格监督和监测,验收通过方可继续开展施工。其他防雷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均要根据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并结合建筑物的特征进行施工。
3、照明电气安装
在照明电器安装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照明的效果,尤其是在进行开关、灯具等安装操作时,照明效果至关重要。将灯具等设备统一布置,根据灯具安装的位置采取合理的安装方式,确保灯具安装顺利,美观大方,这样整个天花板的外观就会十分自然。其他用途的灯具要注意密封效果,尤其是与线管连接处的封闭措施要到位,并做好线路敷设工作。此外,不管是开关还是插座,要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安装。
针对照明配电箱进行安装时,要保持面板线孔的光滑程度,防止导线出入时受到损伤,同时要加设绝缘护套。照明配电箱在安装时要保证其稳固性,不能有缝隙,同时做好防腐工作。
4、弱电工程
与强电工程相比,弱电工程的工期较短,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因此对于设备的采购和维护需要认真谨慎,采购前要进行仔细检查,确定合格以后方可投入使用。其中,管槽、末端设备、中央设备安装要安排在工程的不同时期,一般来讲,前者在工程早期安装,后两者在工程后期安装。弱电系统的中央主机与末端设备安装一般是在工程后期开展,中央主机集合了多种技术,结构非常复杂,安装时要小心处理,按照安装程序逐一进行。
弱电工程在施工之前同样要做好万全准备,包括施工人员的选择与确定,施工设备与材料的采购和检查,施工图纸的确定与施工环境的检查。在进行预埋工作时,要暗敷部分线路,确保线路能够顺利敷设。进行导线敷设时,要注意线路的材质和敷设的距离满足要求,敷设以后做好标记,避免损坏线路。此步工作完成以后,要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线路保持正常状态。
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监督、衡量工程过程,保证工程质量。在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中,要认真负责,有理有据,确保工程顺利交工。对于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审批、监督、验收,确保项目可以更加顺利开展。审查承包商的信誉度,是否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稳定的施工人员,招标之前,剔除所有企图浑水摸鱼的承包商,还要根据规定对分包商进行严格审查。对承包商进行有关工程需要的设备、设计图纸等内容的交底。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检验制度、审批制度要健全,严格把关、审核承包商提供的各项资料和报告。
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许多因素影响的,每个阶段的施工都要严格把握,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需要参照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施工前的准备到开始施工,从施工的每个阶段到竣工,都要进行详细、全面的策划和监督。要成立专门的项目负责团队,由项目经理带领,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关负责人,切实将责任落实。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灵魂,而材料、设备与技术是决定工程质量的硬件。操作这些项目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因此提高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与考核,考核通过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要掌握必要的机电设备安装知识、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并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安装的过程中要互相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顺利完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工程是较为复杂的工程之一,机电安装工程是负责这机械设备安装的工程。现代各种设备具有很高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因此,在进行安装的时候也要求有较高的施工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工业亦在迅速发展,当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为此,施工企业必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挺.分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