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3 14:49: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55-01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类、环境的协调统一、持续发展为特征,其中尤为重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主要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其中情感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对人的一生发展意义深远。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主体活动的心理动力,情感状态影响着主体能力的发挥,影响着主体活动的效果。”情感发展是人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促进人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当今社会的发展表明纯粹的知识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对人才的培养重要阶段一一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尴尬因素影响,高中生对政治的关注很少,甚至出现务实而不谈政治的极端现象。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年龄范围大致是15-19岁,这个时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迅速发展,这些能力的运用都是伴随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认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准确性和效率性显著提高。高中生思维能力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地位。

在高中教育阶段,人格塑造面临由波动向稳定过渡,运用纯粹的理论分析的方法渐成主流,无论是社会学基于尊严和价值而定义的人格,伦理学开启道德和品质视角的人格,还是心理学认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反映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人格,在实践领域均很难明晰高中生人格教育的目标[2]。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家庭等社会各方面更多的关注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情感的培养少之又少,而实际上情感对高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力巨大,待问题出现时,往往已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得到了教育专家的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关注。

1 理论意义

情感作为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是个体的基本心理要素之一,是对于外部因素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体验。政治情感培养作为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分支,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要体现,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卓有成效地开展政治情感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目标”的延伸,为更好的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有益补充。

2 现实意义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0-0036-03\[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和实践”(2012JGB262)。

\[作者简介\]李博豪(1981―),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肩负社会责任、传承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合格的大学生。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理论与实际联系脱节、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供需矛盾未得到有效解决等原因,致使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研究型教学注重发挥学生探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问题导向和针对性较强,可以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是指在综合把握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宽松、民主和务实的创新型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理论的科学认知和主动实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双主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突出教师的“话语权”,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设计,且知识诉求基本被忽视。而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学生被推到教学前台,教师成为学生知识追求和价值诉求的服务者。学生不仅可以参与教学方案设计,而且可以登台组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总结教学结论。

(二)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解决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为主要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主,理论和实际联系不紧密。而研究型教学则在教材理论知识指导下,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周围寻找佐证理论的素材,关注并解决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三)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教学方法或手段应灵活、多样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主要表现为填鸭式教学。而研究型教学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形式全方位或立体式地展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问题导入、师生研讨、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剖析教学内容,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和培养。

(四)社会实践方面,主张开辟第二课堂,拓展实践空间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基本忽视实践教学的环节;而研究型教学则坚持理论来源于现实、理论应指导现实的原则,主张学习小课堂必须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五)在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评价方面,注重评价因素的合理性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期末一张卷的方式,用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评判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学生能力的高低。毋庸置疑,这种评价模式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容易误导学生把考试当作一种目的而非一种工具或手段。而研究型教学模式则主张建立科学的过程性考评体制,增加课堂教学考评环节,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判。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研究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贯通,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现实需要。\[1\]

(一)实施研究型教学能更好地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价值观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它除了要遵循大学教育的一般规律,还有自己的学科特殊性。

第一,在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限于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它更注重价值观教育,且科学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和归宿。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遵循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服务于科学价值观教育的规律。而要做到让学生认同理论是科学、实用的,首先必须让学生认可和接受其理论的真理性及方法论的可行性。这就要求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须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对相关真理进行思考、揭示和讨论。教育者要善于倾听受教育者的声音,不能用压迫或强制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德育不是简单的灌输或压迫式的说教,它是一种“由言到行”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进行自我教育。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主客体交替与互动的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主宰课堂的弊端,营造师生间平等、民主、积极的交流和学习空间。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教育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内涵的深刻认识,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因此,课程教学必须将学生动员起来,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证实理论的科学性,而非仅仅在书本上模糊地接受理论。

(二)实施研究型教学是基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成长变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思潮和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独立自主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有所降低,期望摆脱来自各方面的约束而展现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及自己的诸多困惑,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对课堂的参与意识增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决定对各种观点的取舍。

第二,平等、民主意识增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作为心智发展相对成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平等、自尊观念,希望社会能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群体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话语权,能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诉求。因此在包容性和开放性都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以一种民主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不应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思想强制和说教。

第三,关注自身个性发展和展示意识增强。随着社会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个人发展受到的约束逐渐减少,大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及在更大空间寻求得到认可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他们非常希望课堂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分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独到见解,当然也非常期待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第四,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责任感增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发声并期待自己的呼吁能落地践行。因此在剖析社会问题的课堂上,他们希望不要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灌输层面,而要和现实挂钩,不回避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并用合理的途径和方法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2\]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研究型教学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网络信息化和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社会问题曝光率迅速提升,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带来较大冲击,也由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正能量带来一定的压力。如何有效地规避来自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纯粹理论上的说教和美化无法回应学生的质疑,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并消除学生内心的偏见。

第二,网络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信息量激增,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地动摇了教师对知识的主导权,并使得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系列现实问题,教师要做的不是死抱着“权威”去主宰课堂,而应和学生友好地分享课堂,努力给予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研究型教学的举措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它不仅肩负着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价值观、真理观和实践观的教育功能。因此,将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的教学理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给学生充分的主体地位。当今大学生展现和突出自我的意识增强,对知识、价值和真理的需求趋向多元和丰富,因此教学也应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努力建构师生间双向互动或“群言堂”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拓展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充满想象力的思维和敢言敢为的冲劲为课堂增添活力。

第二,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致使学生缺乏基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勇于尝试,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灵活、多样和信息化时代接轨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第一,采用专题模块教学。采用专题教学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相关知识聚集在一块,增强解读的说服力和针对性,同时便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参与空间,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第二,力求使教学方法具有丰富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涉及范围广,有的是理论解读,有的是现实剖析;有的需要庄重严谨,有的需要活泼有力。同时学生因专业而异,学习心态、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教师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它在理论解读和现实案例剖析的灵活展示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传递知识的效率提升。另外QQ空间、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课后探讨延伸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这种时髦的教学手段不仅让学生乐于接受,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三)积极拓展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研究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印证理论的科学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和传播真理。研究型的实践教学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外操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主要形式是教材研读、社会热点讨论、经典进课堂、学术沙龙、理论争辩等;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可以就社会上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亲自体验等,让学生直面社会、直面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对现实的体验感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斯云.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教学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9(7).

\[2\]吴倬.论研究型教学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9).

\[3\]李雅莉.近代新媒介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3).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61-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实效性较差,无法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对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较少。因此,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新生事物,没有其他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要摸着石头过河,难度很大,但我们还是做了大胆的尝试。

一、广泛进行调研活动,寻找问题,确定教改目标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意识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在“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改革、建设要求下,我们根据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和问卷调查,发现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诸多原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教材缺乏吸引力,不论国编教材,还是省编教材,都是按照传统模式编写的,虽有突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但可读性不强,学生除了上课看看书,其他时间基本不看,有些甚至上课也不拿书。第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教材进行解读,并没有很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只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形成被动的、单向灌输的学习状态,课堂效果欠佳,主阵地作用较差,有时还会出现师生对立的状态,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起了负面作用。第三,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存在评价简单、片面,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行为的倾向,造成学生课程考试成绩与日常政治思想和行为严重脱节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当作一门课来学习,没有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难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教改的主要目标:一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新体系,逐步形成适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新模式;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两个转化”,即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完成教师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的角色转换,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三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和特长,解决学生的人生困惑和关注的社会问题,让学生真心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四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环节,让教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改变课程考试成绩与日常政治思想和行为严重脱节的现象,让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当作一门课来学习,而把它变成认识社会、解决人生问题的手段,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自由的思考空间和环境,搭建出一个能供学生自主思辨、自主认知的平台,要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促使学生产生共鸣,完成从理论知识的接受到行为实践、信仰追求的转变。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识和德能,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学理论和学做人的统一,培养技能与提升素质的统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真正受益、终身难忘的课程,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首先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开始,由教改团队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展开的。目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探索。

第一,树立教改理念,明确教改目的,奠定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首先建立教改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实现“两个转化”,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做到“三个结合”,即必须将要给大学生传递的理论同大学生规律性的成长需要相结合;必须将课堂内容同社会热点、大学生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他们的引导相结合;必须将对大学生的培养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成长的具体需求相结合。教学改革伊始就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是在完成育人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实际需要出发,要更多地考虑“社会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为此,我们打破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有的教材体系、学科界限,重建课程教学体系,在整体课程设计和单元课程设计中,更突出了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如在“人际关系”这一专题中,在课程单元设计中,我们就非常具体明确提出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任务设计”、“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反思、回馈”等内容,对老师、学生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所用的时间都有具体的要求,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要掌握什么知识,受到什么教育,培养何种能力和素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在课前准备课堂学习活动的素材。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在问卷调查中,学生100%支持教学改革,学生们谈到,“教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同学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更有团队精神”、“开拓了思维,有了主见,得到了锻炼”等,学生的认同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构教学体系,实现教育目标,创新教学实效性的手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培养的一门课程。课程从大学生发展的新阶段导入,从人生目标、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以及人生道路上需要处理各种关系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实践性。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分主题进行教学,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分为道德和法律两个部分,又依据每一部分的内容设置不同的主题,内容的取舍完全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确定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当指导者、组织者角色。为了更好地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每个主题都有课堂单元设计、PPT展示,课堂教学活动分小组进行,学生根据内容提前准备,采用PPT演讲、表演小品、演讲故事、制作视频、诗歌朗诵、演唱歌曲、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生活回放、专题论坛等方式诠释课程内容,形式灵活多样、新颖,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知识是主线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展示了学生的个性魅力和优势。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突出。

第三,突出教学特色,提高教改效果,实现教学实效性的目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一直在坚持的、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课前“时事新闻一刻钟”,虽然名称和形式有所变化,现在有的老师叫“PPT演讲”,有的叫“时政论坛”、“话题讨论”等,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没有变。每节课都要针对学生的成长阶段和教学内容,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不是让学生随意地选取内容,也不是老师代替学生选题,但是要暗示和引导学生选题。通常的做法是,国际、国内、校内各选一题来准备。选取国际新闻,是要让学生放眼世界,具备博大的胸怀,不做井底之蛙;选取国内新闻,是要让学生有爱国情怀、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选取校内题材,是要让学生熟悉本专业、本行业问题,主动关心身边事、身边人,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爱心,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三方面也是要有内在联系的,不能国际新闻说体育比赛,国内马上转入物价高涨,校内又评论学生会选举。的新闻要由一个主线串联起来,如国际谈论美国债务危机,国内新闻就要找其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新闻,校内可以联系这个社会对就业的影响、对物价的影响、对生活的影响等,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新闻完后,让其他学生先来讨论、点评,“这则新闻好不好?新闻的学生讲得好不好?好在何处?不好在哪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学生的智慧和判断力。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并做记录,作为学期末的考核指标之一,对表现好的、能独立思维、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加分鼓励。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教育和锻炼是全面的,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实效性突出,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亮点和必备环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也得到了学院的认可和鼓励,但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学生的课外辅导问题、知识容量问题、社会实践问题、活动经费问题、实效性考核评价问题、学生能力全面培养问题、教学设备保证问题等。因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策略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只有情感因素在最佳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对所接受的事物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取得最佳成果,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一、兴趣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老师,就在于通过种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高中学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宜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支柱,他们就往往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着重于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二、影响高中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了解到学习某一学科确实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后,才可能把“要我学”的要求转化为“我要学”,才会决心产生志趣。学生缺乏对政治的思想道德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致使他们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教师因素

教师在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信息加工理论知之较少,教学缺少科学性,无论是皮亚杰的“图式”,还是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皆提出新知识必须通过“同化”或“顺应”纳入知识的结构,信息加工是有序的,对现代主要的六种信息加工理论无知必然影响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导致认知低效,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不能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又怎能对政治课产生兴趣呢?

(三)评价体系因素――应试教育带来的偏见

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工作中的问题,往往造成理论上的失误和混乱,尤其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偏见,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人们向经济一边倒,只顾眼前现实利益,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们对政治考试分数的关心要远远多于政治课本身的兴趣,而且即使是那些喜欢学政治的学生也在繁重的学业之下,无暇顾及政治了。

三、激发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学生兴趣培养途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已经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和人生有较深入的认识。学生的间接兴趣占明显的优势,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间接兴趣。首先,进行全面掌握各科知识的教育。各科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思想政治课学不好,眼下会制约其他课的学习,将来会影响到创造。其次,进行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政治课学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不学好思想政治课就会造成继续学习的障碍。再次,进行做人的教育。思想政治课是“育德课”,事关人的一生发展,将来步入社会,小的成功靠“智”,大的成功靠“德”。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兴趣就会增强。

(二)教师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技巧,如实物、图表、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形象化的语言等,使知识传授从静态到动态,并“二维”为“三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形象化教学培养兴趣。形象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良好的动机,强烈兴趣乃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如果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产生就较为容易了。

(3)通过设疑培养学生兴趣。教师通过提出疑问,唤起疑难,使学生产生悬念,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

(4)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的好坏,关键在开头。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开始着手,精心设计新颖特别的导入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篇(5)

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的主要阵地。在我国民族政策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并且具有地域上的特殊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环境的考验,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外来思想文化也随之进入,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政教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的新疆和地区,还有不少西方的存在,影响着我国的统一和民族大团结,更是增加了思政教育的挑战性。其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分配方式的不均衡,使得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了当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最后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使得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度加大。当学生的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发生冲突,结合当前的实际生活,学生会更倾向于自己的民族信仰,对接受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会出现抵触情绪。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说服力不够

教师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进行说教式的教育,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还会使教学的理论说服力降低,更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有限,对很多专业术语无法理解,再加上思政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不可能解答每一个学生的疑问,所以很多高中生根本无法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降低了他们思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

因为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都来自汉族,所以他们在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往往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汉族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授课,所以少数民族的高中生就很难完全理解教学内容,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事倍功半。另外,他们对少数民族的高中生不够了解,不能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大大降低。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能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说教。还有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老师只注重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缺乏活力,单调枯燥,完全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除了上述四个问题之外,全国统一使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因素,无法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社会现实,积极对待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以要顺利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要正确地对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教师要取其精华,这种开放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让高中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对于因为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矛盾,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矛盾,列举一些事实来激发出高中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信心。对于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防止各种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利用他们的进行渗透。

(二)从以教材为本转变为以教学为本

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现以教学为本并不代表要抛开教材,而是指教师在尊重教材,不改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因为目前全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使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所以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来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而且受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水平的限制,教师在开展教育时一定要更加细心,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改变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舍弃传统的教育方式,使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特殊性,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由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学校可以尽可能地聘请一些本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这样可以使师生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实在无法满足条件,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少数民族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降低沟通张傲,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为了调动学生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的思政教学,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少数民族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民族大团结带来的利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遇到了一些困难,阻碍了当地思政教育的开展,但是在政府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对高中生的思政教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发展,也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之间的大团结,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古力斯坦・亚生,木塔力甫・买合木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状况的实证研究[J].实事求是,2011(10).

篇(6)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问题

(1)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对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

(2)教师观念落后,对教学纲要和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透彻,教师的权威意识太强,习惯于给学生标准答案。

(3)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更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2、学生问题

(1)学生对政治课存在厌学心理。一方面,由于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置学生的诸多疑问于不顾而高谈阔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课枯燥,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代沟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会引起群众的议论,而观点不尽相同。还有学生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和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教育尤其是政治课教学产生了强大冲击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厌学心理。

(2)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观念和对课程的认识有待提高。由于高考"指挥棒"和社会教学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将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要应付的课程来看待,并未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采用"识记--考试"的基本方法,只求将此课程应付完毕,因而就出现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些条条中。

二、高中政治课改进措施

1、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兴趣

笔者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学情绪是政治课教学内容跟不上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所致,因此,必须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关注知识的热.点,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革新快。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一些高新科技的热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例如,结合我国三峡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别从财政、税收、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职能等方面分析。又如,当今的伊拉克战争问题,让学生结合经济常识,来分析美国的经济、综合国力、财政与税收等;结合政治常识,分析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以及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等问题;结合哲学常识对美国的所作所为做理性的解剖与分析评价等等。

2、组织课堂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热情

政治相对其他文科科目而言,有些枯燥。大段的文章,严谨的表述,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不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可能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具有消极影响的。

因此,教师可以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角度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活动的组织改变课堂严肃并稍显沉闷的气氛。组织课堂活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看教师教学策略的安排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一般来说,课堂活动的组织都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更愉快的接受课堂知识。如在学习"兼顾效率与公平"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效率与公平"为主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对"公平和效率"进行讨论,看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学生在辩论中,会深刻地感受到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性,就会对我国的收入与分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有深刻的体验,并且能够通过课堂活动的展开,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当然,在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毕竟教学是有目的性的,是有基本目标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的,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活动场所,而学生一无所获。如在上述主题的辩论中,教师应该作一个点评者,对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点评。

3、培养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现实中,学生对于政治课的看法其实也是相当落伍的,他们认为政治课比较枯燥,考试也只要背背就行了,所以对于政治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其实,我们把政治课上得生动有趣可能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些,因为政治课涉及面相当广泛,不管是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它的知识含量和时代特征都相当突出,学生本身也需要这些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兴趣,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并勤于积累各种资料和素材,设计问题情境要巧妙,寓言、歇后语、诗歌、民谣、谚语、漫画都可以为我所用,让学生在课上有新感觉,新体验,诱导他们去探寻新的发现,从而可以使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造意识。

4、改变学生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高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现实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要使他们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就必须触及和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使其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的应试教育必须彻底打破,更应使学生转变其对待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态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体现,是教学活动进行的依据,对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中政治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采取多策并举,因材施教的方式,对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案。

篇(7)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不断地浸染着我们中学生的心灵,这对我们中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把思想政治课当成了一门副课,思想上不够重视,工作和学习上没有积极性,这种现象尤其在乡镇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主要途径,它是对中学生系统的进行常识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对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专业教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须首先培养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笔者根据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在心理上相容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古语说的好:“爱屋及乌”,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一旦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这位老师所任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位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反之,如果学生对哪位老师产生厌恶的心理,就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产生逆反心理,这样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吗?显然不能。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必须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关心我们的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和老师产生良好的感情基础。对于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来说,我们要利用自己专业的优势和学生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兴趣学习的基础。

二、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自尊心强,所以他们一旦在学习中受点挫折就会萎靡不振,对学习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打击和讽刺、侮辱学生,应该给与更多的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一旦经常性地受到老师的鼓舞和激励,在心理上就会体验到愉快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老师只管教,也不管学生吸收和消化了多少知识,往往造成的结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实践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学生的内在潜力,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真正做到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篇(8)

一、树立正确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观

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是个别老师对高中思想政治这门课程的教学都存在些许偏见,认为政治课教学,老师讲讲理论,学生听听、记记笔记,再死记硬背一下就可以了。这是应试教学模式下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偏见,当今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一系列现象对人才培养的危害,全国实行素质教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并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也必然得到提高。

二、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往往导致教师看重一堂课教学的量是否完成而忽视这堂课教学的知识学生是否理解和把握。教师一般都认为一定要充分利用一堂课的时间尽最大可能多上几节课的内容,认为这样课堂容量越大学生学得就越多。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了“一堂言”和“填鸭式”教学现象,课堂也就变成了教师的个人才华展示的舞台,课堂上学生听得枯燥无味、云里雾里、身心疲惫,课后更是懵懵懂懂、稀里糊涂、毫无印象;这样不仅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还毫无效果;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让学生在现行高考中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此,为了响应素质化教育,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素质化,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不仅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和带动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可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最好途径。

三、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方法,就应该还课堂于学生。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喧宾夺主。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过度讲解,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封闭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道路,忽视了学生自我锻炼和提升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学习能力,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探究、大胆发言,让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四、理论联系实践,政治教学生活化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理论知识讲解的再面面俱到,学生没有掌握,这也是失败的教学。高中学生的高考压力和学习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再了无生趣势必会把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推向学生和学生学习的对立面,因此我们政治课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本来就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发生的事例,通过与学生进行问答式或其他方式来进行讨论,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之中去体味、探究、理解和把握知识,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就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爱屋及乌,学生如果喜欢这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自然也会喜欢上他的课,当然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度的师道尊严现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敬畏,对课堂产生了敬畏,对知识产生了敬畏。这种“敬畏”,让学生不敢轻易提出有异于教师、有异于课堂、有异于课本知识的观点和疑问,有时学生哪怕有新颖的观点也不敢或不愿与教师、同学交流、共享,这明显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亦师亦友。

篇(9)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高中重要的课程,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来看,存在着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

一、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认识不足

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同时,教师不够重视,一些教师自己就觉得思想政治课程没有语文、数学、英语重要,因此,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作用。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变压力为动力,重视讲授效果,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评价,并对学生的考试成绩给予中肯的评价,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根据,教师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及时反思和评价,并提高教学效果,重视实际的评价,形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大提高。

2.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观念要提高,要深化对课程的认识

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和人们观念的束缚,学生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课程来应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识记到考试的学习方法,并完成好课程,避免出现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的现象,解决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一系列问题。

3.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挖掘思想政治的教育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包括经济、哲学和政治常识等,理论效果强,具有新时代的意义,也具有抽象的学习效果,因为学校和家长,甚至学生都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不够,存在着误解,因此教师难教学,学生难学习,教学质量不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提高高中思想教育教学的质量,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顺应素质教育的新的要求。因此,要全面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存在的价值,增加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用效果,提高可操作性,并不断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并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能力。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的策略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确立的科学常识,也要顺应环境的变化。当前,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改变过去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的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现状。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并改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积极探索出新的教学策略: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引导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

教师角色由传授转变为促进者,教师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并改进教师的工作方式,增强教师的民主教学的意识,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课堂,并积极创新,创造民主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追求教学的和谐和民主,和睦和融洽的环境。民主平等的教学要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关系和睦,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动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策略,并实现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优化,实行学生差异性教学,并灵活运用启发式、谈论式教学方式,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追求深层次的教学意义,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更新学习观念,全力挖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动力

高中生思考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思考人生,规划未来,并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的转变,消除思想的疑虑,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教师要为学生的考试而进行教学,改变教师教,学生背的局面,教师要实现转变观念引导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要时刻把握住学生的思想的脉搏,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知识为学生的知识和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文化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内心的全面发展,形成学生的讨论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提升学生的认识,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提高合作的精神,挖掘学生学习的持久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拓展教育教学的渠道

教师要实现教学向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辐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行学习情况调查,收集教学材料,运用教学材料来增加理论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和动力。

篇(10)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找到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接班人,其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中职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思想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所谓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指政治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一定的媒介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收到的实际的效果。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社会环境、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教学测试方法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政治教师只有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影响提高政治课实效性的因素

学生的心理状态就是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状态。学生是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主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认知基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都是影响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作为政治课教师,只有认清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动因有多大,兴趣有多少,对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理论观点的认同程度有多强,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政治课的时效性。这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增强实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国内环境和国际大环境给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上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理论产生模糊、怀疑、动摇甚至抵触情绪,极大地影响着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同时,还要认真开展时事政治教育,让学生人清楚当前社会环境,在国际大背景下把握政治方向。

三、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途径

首先,学生是政治课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是主体之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学习政治课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更高的兴趣,从而增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确立新的师生观和教学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改变以往传统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策略。同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课成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阵地,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

篇(11)

1、教师问题

(1)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对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

(2)教师观念落后,对教学纲要和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透彻,教师的权威意识太强,习惯于给学生标准答案。

(3)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更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2、学生问题

(1)学生对政治课存在厌学心理。一方面,由于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置学生的诸多疑问于不顾而高谈阔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课枯燥,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代沟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会引起群众的议论,而观点不尽相同。还有学生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和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教育尤其是政治课教学产生了强大冲击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厌学心理。

(2)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观念和对课程的认识有待提高。由于高考“指挥棒”和社会教学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将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要应付的课程来看待,并未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采用“识记――考试”的基本方法,只求将此课程应付完毕,因而就出现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些条条中。

二、对策建议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多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教师角色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教师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教师应当以主阵地的地位审视课堂,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从创新的角度驾驭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意教与学之间和谐、融洽的氛围。教师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育“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和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被动局面。教师不但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终身学习的行动,学习《考纲》,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学习课程理论、课改信息,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应积极参加市、区培训,对自己的目标要高标准、多层次,突出实用性,加强典型引路,强化榜样作用,多与参与教改的兄弟学校、同行交流经验与心得体会,学习他们的长处。

2、改变学生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