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1 16:43: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

篇(1)

生态立县 破解难题

按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战略部署,地处库区腹心的巫山,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抢抓机遇,破解瓶颈,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是关乎巫山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生态立县”之路。

“生态立县”突破口在哪?有哪些路子可走?县委书记何平表示,巫山根据生态涵养发展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破解发展与生态矛盾的路子――对高寒山区村民实施生态扶贫搬迁。

经过多年的人口梯度转移,巫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6万多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偏远高寒和地质灾害区,生活水平较低,脱贫致富难度大,而且他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生态搬迁规划,明确3年搬迁3.3万人,实施1个村6个社“整体搬迁”,建成66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减少人口载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侵害,不断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弘扬生态文明进步,帮助村民走上自我发展、脱贫致富路子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打造、小城镇建设,巫山县规划建设搬迁集中安置点,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选址,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核算,统筹安置,并注重贫困户搬迁承受力。

目前,全县已启动建设集中安置点46个,基本完工25个;已签订搬迁合同3650户12785人(含4种搬迁方式),占任务的100%,实施搬迁2956户10355人,占任务的81%,其中贫困户4722人,占搬迁户的45.6%,集中安置和相对集中安置比例达75%。基本完成“一村两社”整体搬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亮点纷呈,多次得到市领导和市督查组的高度肯定,万州、丰都、巴东等区县纷纷到巫山考察学习。

探索经验 全力推进

从2007年以来,巫山投入1.87亿元,采取农村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式安置、进城进镇安置、县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搬迁了3.5万人,实施了“一乡两村”的整体搬迁,庙堂整乡搬迁创全市乃至全国搬迁典范,效果十分明显。搬迁户中有70%以上的贫困户能脱贫,有50%以上找到了致富门路。

短短几年时间,巫山县就使深山村民斩断了“穷根”,具体举措是什么?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表示,巫山成功探索出四条经验,让深山村民搬家搬出了新生活。

第一是确立搬迁原则。巫山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安置、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县外投亲靠友安置、县内分散“插花”安置、县内农村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进城镇安置等模式,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引导、帮助和促进农民自愿搬迁、主动搬迁、多渠道搬迁。

第二是进行科学选址。首先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避免政府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其次要向城镇建设拓展区倾斜,以此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再次要向重点产业发展区倾斜,以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最后要向文化旅游重点区域倾斜,使搬迁农户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第三是部门通力协作。整合农业、建设、扶贫、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卫生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主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巩固和改善人居环境,改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培育农民增收特色产业;组织开展安置地群众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并优先安排其就业。

第四是强化保障措施。出台《生态扶贫搬迁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将生态扶贫搬迁作为单项考核。县里统筹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生态搬迁资金问题,并由县财政配套200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简化搬迁手续办理程序,全程为搬迁户做好服务工作。

村民“下山” 自我发展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由于区位的劣势,尽管高山地区群众十分勤劳,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即使解决了温饱,也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斩断“穷根”,必须走出新路。从2006年以来,巫山把生态扶贫搬迁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偏远高寒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帮助3.5万余人逐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目前,在主要安置区,已开发整理土地3000多亩,修建公路30余公里,并大力发展了烤烟、柑橘、中药材、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同时新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高低压线路及学校、村级卫生室等,基本解决了搬迁户用电、饮水、上学、就医等问题。让村民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还能通过发展产业逐步致富。

“不光是居住有了新家,政府还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从金坪乡大红村搬迁至茶园村安置点的村民李宗天说。

“通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生态扶贫搬迁已初见成效。”县发改委主任陈恭福说,全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行差异化分类补助标准,突出向困难群体倾斜支持。同时,有效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对原有的仙桥、乌龙、茶园集中安置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对新启动的杨坝、福坪、柳池、伍柏集中安置点强力推进,认真策划庙梁、龙溪、三合集中安置点建设相关工作。

整体扶贫开发 推进效果明显

2013年,巫山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施项目400多个。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困难6500人,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213公里,实施生态扶贫搬迁10355人,开展各类扶贫培训3892人,完成21个村整村扶贫并接受市级验收,新发展党参、金槐等中药材3万亩,集中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点3个,推进2个小片区扶贫综合开发。

篇(2)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对于构建新农村的和谐社会的环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河南宝丰的新农村艺术文化教育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尤其是魔术、曲艺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教育基础,近两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当代“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建设中,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以艺术致富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扩大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新农村的“三农”工作建设及艺术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形成与传播

宝丰位于河南省西部,现人口约48万,有13个乡镇,320个村。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魔术、曲艺音乐的群众基础深厚,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的称号。影响较大的艺术文化教育形式为马街书会和魔术表演。

马街书会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现今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聚集在马街村展示说书音乐艺术,已成为马街、宝丰等农民的重大节日和曲艺盛会。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历史,据《宝丰县志》记载:“此会源于元延佑年间(1316年),当时有一老艺人,演技精湛,广收门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农民艺人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负鼓携琴,吹拉弹唱,为其献艺祝寿。以天为棚,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冈上、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台台相连,说书献艺。时间仅一天,到会艺人多时达3000人,千余台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听书群众多时达10多万人。”①在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中记载:“马街书会源远流长。”②马街书会在当今,既是艺人的展示与农村群众的自娱,又是节目演出的交易会。艺人的表演,称之为“亮书”,如被人请到他乡继续演出,称之为“写书”。这种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马街书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它的延续和发展与河南宝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丰魔术表演艺术源于唐宋时期,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宝丰民间剧团和农民表演有着历史的传统,解放前每年遇灾年,常出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外出表演戏法,以求得温饱,混口饭吃。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术民间剧团。民间魔术剧团开始在赵庄乡出现,至90年代,民间剧团迅速增加。目前,宝丰县13个乡镇拥有民间表演团体12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务、赵庄、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7个乡镇。其中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成比较集中的是在赵庄乡,有魔术专业村6个,民间表演团体600多个,演出专业户2000多户,从艺者2万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国内许多地区,形成了农民魔术表演艺术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宝丰文化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村剩余劳动人员的增加和广大基层群众艺术消费的高涨,为“宝丰文化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则是其直接的推动力。

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新农村的文化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50个团体以上的民间表演专业致富村达15个,平均每年演出42万场次,观众达500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亿多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出总收入达2.86亿元,约占全县GDP的5.6%,成为宝丰县经济发展的六个主要产业之一。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了解,全国共有200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10万多人的民间艺人,宝丰县均占了一半。他们走遍了全国农村演出市场,到过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办文化、政府扶持农民办好文化,农民办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发展新路子。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团体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小部分团体坚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集魔术、杂技、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团体;另一类是以武术、气功为主的表演团体。较大的团约有120人,较小的团以家庭成员为主。从经营状况看,有部分的团体演出、管理水平较好,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团曾到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另一部分团已与我国香港、澳门等文化演出公司签约演出。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主要演员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团体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演出地点主要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有时在集贸庙会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车、大盖棚为主,有的在城市剧场。还有200多家团体演员素质较低,装备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远乡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对宝丰文化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外国电视台为马街书会拍摄了电视片,题为《当田野成为舞台》。河南省和宝丰县文化部门也对民间演出团体不断提高认识和管理,改变针对个别表演团体在演出中存在问题进行围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针,促进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形成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宝丰的民间文化发展,不仅是一种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它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

(一)开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篇(3)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对于构建新农村的和谐社会的环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河南宝丰的新农村艺术文化教育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尤其是魔术、曲艺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教育基础,近两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当代“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建设中,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以艺术致富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扩大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新农村的“三农”工作建设及艺术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形成与传播

宝丰位于河南省西部,现人口约48万,有13个乡镇,320个村。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魔术、曲艺音乐的群众基础深厚,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的称号。影响较大的艺术文化教育形式为马街书会和魔术表演。

马街书会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现今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聚集在马街村展示说书音乐艺术,已成为马街、宝丰等农民的重大节日和曲艺盛会。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历史,据《宝丰县志》记载:“此会源于元延佑年间(1316年),当时有一老艺人,演技精湛,广收门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农民艺人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负鼓携琴,吹拉弹唱,为其献艺祝寿。以天为棚,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冈上、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台台相连,说书献艺。时间仅一天,到会艺人多时达3000人,千余台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听书群众多时达10多万人。”①在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中记载:“马街书会源远流长。”②马街书会在当今,既是艺人的展示与农村群众的自娱,又是节目演出的交易会。艺人的表演,称之为“亮书”,如被人请到他乡继续演出,称之为“写书”。这种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马街书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它的延续和发展与河南宝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丰魔术表演艺术源于唐宋时期,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宝丰民间剧团和农民表演有着历史的传统,解放前每年遇灾年,常出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外出表演戏法,以求得温饱,混口饭吃。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术民间剧团。民间魔术剧团开始在赵庄乡出现,至90年代,民间剧团迅速增加。目前,宝丰县13个乡镇拥有民间表演团体12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务、赵庄、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7个乡镇。其中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成比较集中的是在赵庄乡,有魔术专业村6个,民间表演团体600多个,演出专业户2000多户,从艺者2万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国内许多地区,形成了农民魔术表演艺术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宝丰文化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村剩余劳动人员的增加和广大基层群众艺术消费的高涨,为“宝丰文化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则是其直接的推动力。

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新农村的文化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50个团体以上的民间表演专业致富村达15个,平均每年演出42万场次,观众达500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亿多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出总收入达2.86亿元,约占全县GDP的5.6%,成为宝丰县经济发展的六个主要产业之一。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了解,全国共有200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10万多人的民间艺人,宝丰县均占了一半。他们走遍了全国农村演出市场,到过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办文化、政府扶持农民办好文化,农民办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发展新路子。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团体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小部分团体坚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集魔术、杂技、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团体;另一类是以武术、气功为主的表演团体。较大的团约有120人,较小的团以家庭成员为主。从经营状况看,有部分的团体演出、管理水平较好,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团曾到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另一部分团已与我国香港、澳门等文化演出公司签约演出。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主要演员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团体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演出地点主要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有时在集贸庙会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车、大盖棚为主,有的在城市剧场。还有200多家团体演员素质较低,装备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远乡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对宝丰文化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外国电视台为马街书会拍摄了电视片,题为《当田野成为舞台》。河南省和宝丰县文化部门也对民间演出团体不断提高认识和管理,改变针对个别表演团体在演出中存在问题进行围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针,促进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形成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宝丰的民间文化发展,不仅是一种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它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

(一)开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篇(4)

近年来,福建精准发力农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福建已经建成一批带动扶贫的优势特色产业与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一批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多元合作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和直接参与的农村新业态,并发展一批贫困户直接受益的资产收益模式。

据统计,在福建省7个千亿产业、10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7%,毛茶产量、产值全国第一,食用菌产量、出口量、出口额全国第一,并且在扶贫开发县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县。

“基层是个大舞台,群众是首创主体,创造了很多模式。我们要当好学生,善于发现、总结、提炼和借鉴。”伍斌表示,福建贫困地区资源特色不一,贫困户发展条件不同,要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来帮助贫困农民增收。

例如,屏南县就探索了一条以支柱产业牵动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该县鼓励经营主体吸纳贫困人员务工,与贫困户签订蔬菜生产订单,提高贫困人员从业意愿和产业技能。全县规划建设30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经济实体+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700多户。

与屏南县不同,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的脱贫致富路则是靠村级经济引领。

该村支部通过村委会成立合作社,依托联社经营的客家山寨丁屋岭乡村古村落发展旅游产业,直接带动13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占全村贫困户的80%。

而福建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走的是龙头企业带动的路子。

该村充分发挥东坂畲医传统和药源优势,在村口建设畲药科普园,带动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由公司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并提供苗木,带动村民增收近60万元。

“一产接二连三”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但是,受种种因素影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农业拓展能力有限,一二三产业未能有效融合发展,成为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瓶颈”制约。

篇(5)

养猪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峨蔓镇长荣村委会塘坎村有一位极为普通的农民---王咸学,他自2007年开始尝试养猪,在不断地学习、摸索中,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带头人。

王咸学具有高中文化,他有着北部农民特有的坚韧和执着,有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2007年初,夫妻两人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后,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于5月份开始尝试养猪。那年就盖起了三间砖石结构的标准猪舍,由于缺少资金,当年只养了3头良种母猪,经过精心饲养,母猪产仔率高,猪仔成活率好。当年就净赚了2000余元。初获丰收,他更加坚定了发展养猪业的决心和信心。第二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养了30头育肥猪,并带领村里的农户发展养猪业。至今为止,全村共24户人,已经有20户成为养猪户,养殖肉猪将近600头,母猪上百头,成为了我镇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并对邻近村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邻村的农户纷纷上门求经,成为农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好路子。

谈到今后的打算,王咸学向我们畅谈了自己今后的想法:听说今年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对农户进行贴息贷款,扶持农民发展经济,村里的养殖户纷纷表示:要抓住这个大好的发展时机,扩大养殖规模。我也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建一座可饲养200头肉猪的标准化养殖场所,实行现代化的管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自己富裕的同时,我也会毫不保留地向当地乡亲们传授养猪的先进经验,继续探索好科学养猪的路子,引领乡亲们把这项致富产业做大做强,使全村人共同走上小康之路。

篇(6)

近年来,盘县紧紧围绕和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的决策部署,深度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沉睡的资源换发新活力,把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促进投资、创业、就业、收益多元化,让群众走上致富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出一条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0.26万亩土地资源变股权,6246万元资金变股金,5万余名农民变股民。

资源变股权

让沉睡资源换发新活力

农村精准扶贫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农村集体资源产权归属不清,导致一些资产躺着“睡觉”,没有发挥效益。盘县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推进资源变股权,让“沉睡”的资源迸发出新活力,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盘县滑石乡岩脚村、普古乡舍烹村、淤泥乡岩博村等通过盘活“土地、水体、森林、人力”等资源,促进多点增收,让村级集体的腰包鼓起来。

滑石乡岩脚村将38.89亩集体土地按每亩2.86万元总计111.23万元人民币入股到贵州农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全村人均增收600元,使151人脱贫,其中贫困户60户。

普古乡舍烹村将村内120亩银湖水面以承包方式交给娘娘山旅游公司用于游船、垂钓、水上儿童游乐园等旅游项目发展,在30年承包期内,每年按水面游船项目经营收益的8%提留村集体。自游船项目投入经营以来,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总收入34.5万元,舍烹村按比例分到股金2.76万元。此外,舍烹村还将村集体生态林及湿地入股到合作社变为股权,按比例分红。其中,生态林3817亩,由娘娘山旅游公司开发温泉别墅、休闲养生、林下养殖等产业,所产生的利润扣除建设成本外以2%的股比分红;湿地320亩用于开发生态观光旅游项目,所产生的利润扣除建设成本外以5%的股比分红。

2014年,盘县启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覆盖全县454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总量达3200余万元,预计2015年10月前将全部消除“空壳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量4500余万元。

资金变股金

让分散资金集聚裂变增效

推进山区农村精准扶贫离不开资金,如何把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让它发生裂变,实现增效增收,是推进山区精准扶贫开发必须面临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盘县采取集体投入、个人投入、社会参与等方式,把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实现资金变股金,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实现抱团发展,推进农村、农民快速致富。

滑石乡岩脚村11组村民将每户扶贫资金2.4万元入股光伏发电,在76户农户屋顶和村委会屋顶安装发电装置,所有发电装置由村委会统一管理,村委会的发电装置产生效益为村集体所有,农户房顶发电装置产生的效益由村集体与农户按比例分成,并向贫困户倾斜。一般农户的收益,村集体占20%、农民占80%,贫困户的收益集体只占10%、农户占90%。

淤泥乡岩博村按照“以债转股、村民持股,市场运作、保本付息,村企合一、共同富裕”模式,筹集资金7000余万元成立盘县岩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企业与村民参股分红,保本付息。公司兴办了砖厂、酒厂、特色养殖、火腿加工厂、休闲山庄5个村办企业,村民以土地、现金入股到公司后既是生产者、劳动者,又是企业所有者、管理者。村办企业集体股、个人股每年产生的收益,除兴建村公益设施和改善民生支出外,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通过“滚雪球”式发展,岩博村走上跨越式发展道路,实现全村家家有产业、个个受培训、人人有事干。

目前,全村参与养殖的有120户,参与酿酒的30多户,从事运输的有130 余户。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050元,村集体资产从无发展到5250万元,集体经济累积达到380万元,由过去的贫困村变为现在的全国文明村。

农民变股民

走上致富路

盘县立足农村、农民,坚守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两条底线,做好“山、水、土地”三篇文章,跳出农民抓农民增收致富,全方位培育“新农人”,把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使农民变成股民,提高农民在土地收益中分配比例,走上了快速致富路。

说起村子的变化,普古乡舍烹村村民刘美芬笑得合不拢嘴:“我还能当上股民、分到股金,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篇(7)

乡积极探索帮助解决困难党员和群众发展致富的“党员信贷”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架起了致富“桥梁”,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摸清底子,搭建平台。2***年的一次经济普查中,乡对5**余户农户的经济收入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发现:缺资金、贷款难、少帮助是限制农村党员发家致富、增效增收的“瓶颈”。群众想贷款,农村信用合作社又不敢放开“手脚”贷,是造成群众贷款难的原因。如何搭建这座“桥梁“,乡实施了“党员信贷”工程。由乡政府出面,为党员提供贷款担保、承担贷款贴息,鼓励有路子、缺资金的党员积极申请信用贷款,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党员贷款信用户。党员贴息贷款金额一般在2***元至5***元之间,如果发展的项目和产业投入资金较大、有示范作用的,贷款金额可适当放宽。

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制定《乡“党员信贷”工程管理办法》,对党员提出申请、审批、核实、提供证明、发放贷款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二是建立服务制度。党员领到信贷资金后,乡党委、政府委派和指定与党员发展项目相联系的乡直站所技术服务部门人员挂钩联系该项目,为信贷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建立监督制度。该乡“信贷办”工作人员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人员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受助对象所发展的产业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信贷贴息资金挪作它用的,及时取消其受助资格,限期归还贷款,并建立“信用”档案,三年内不能贷款;贷款到期未归还、但发展势头较好又需要增加投入的,可先归还本金,继续提供贷款;严格按《办法》规定实施的党员信贷户,继续贷款可增加信贷金额。

创新载体,形式多样。目前“党员信贷”的主要形式有:一是群众要致富,支部来帮助。群众需要贷款,党支部根据平时掌握的农户“信用”程度,提供证明,农户即可到农村信用合作社顺利贷款。二是党员先致富,带头找出路。“党员信贷”工程中,很多党员依靠信贷,发展种植、养殖,自己跑市场、捉信息、找出路,先富了起来。三是农户想致富,党员同帮助。村党支部鼓励党员为群众作担保人,共同发展致富。

自“党员信贷”工程实施以来,共发放贴息贷款***万元、带富农村党员3**余名、群众624户;养羊业也得到空前发展,山羊存栏136**只,户均存栏5*只以上的有12*户,山羊养殖年产值1***万元,乡也成了马龙远近闻名发“羊财”特色乡。

篇(8)

一、自强自立,艰苦创业。随着经济发展,她也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在工厂做过小工,干过家政,后来年经越来越大,做体力生活力不从心,也挣不了几个钱,在她42岁那年,她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山区老家,看着乡山多、荒田多,人均耕地少,农民的人均收入低等到现象,她想如何靠山吃山,变荒山为宝山,增加收入。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发现吊瓜子不但经济效益好,而且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又可以利用荒田,荒地,也很适宜时下休闲食品。她就想建立一个吊瓜为主的食品有限公司,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帮助下,于2000年,用120元钱从长兴买了1斤吊瓜子,自已培育出200株苗,发动全村姐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在山上进行大面积种植,当年有的姐妹收入800元,有的300元不等,虽然不多,但是给山区的姐妹带来希望。2004年,在前杨村建立了首个“妇字号”农业专业合作社。

二、引进品种,扩大规模。为了加快发展步伐,2005年她又开始自已进行炒制,在各级妇联的帮助下,她用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炒制机器、包装机器、建起厂房等设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建立起了3000余亩“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为各村农妇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从而带动了周边近3000户农妇种植吊瓜,她还与前杨、山头郑、下杨、下辽、永和、下汤等18个行政村农妇签订收购合同,直接为农妇实现增收400万元,户均增收5026元左右。同时,她也积极提倡节能减排,洗剥出来的吊瓜皮统一回收,晒干,并修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农村的循环经济。

三、打响品牌,拓宽渠道。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她带领各示范基地姐妹多次到上海、杭州、椒江等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倾听大家对吊瓜子的意见和建议,引进和更新各种设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实行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强化板块经济效应,逐步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通过企业qs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利用参加各类农产品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并成功打入省内外86家超市。

篇(9)

一、自强自立,艰苦创业。随着经济发展,她也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在工厂做过小工,干过家政,后来年经越来越大,做体力生活力不从心,也挣不了几个钱,在她42岁那年,她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山区老家,看着乡山多、荒田多,人均耕地少,农民的人均收入低等到现象,她想如何靠山吃山,变荒山为宝山,增加收入。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发现吊瓜子不但经济效益好,而且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又可以利用荒田,荒地,也很适宜时下休闲食品。她就想建立一个吊瓜为主的食品有限公司,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帮助下,于2000年,用120元钱从长兴买了1斤吊瓜子,自已培育出200株苗,发动全村姐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在山上进行大面积种植,当年有的姐妹收入800元,有的300元不等,虽然不多,但是给山区的姐妹带来希望。2004年,在前杨村建立了首个“妇字号”农业专业合作社。

二、引进品种,扩大规模。为了加快发展步伐,2005年她又开始自已进行炒制,在各级妇联的帮助下,她用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炒制机器、包装机器、建起厂房等设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建立起了3000余亩“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为各村农妇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从而带动了周边近3000户农妇种植吊瓜,她还与前杨、山头郑、下杨、下辽、永和、下汤等18个行政村农妇签订收购合同,直接为农妇实现增收400万元,户均增收5026元左右。同时,她也积极提倡节能减排,洗剥出来的吊瓜皮统一回收,晒干,并修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农村的循环经济。

三、打响品牌,拓宽渠道。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她带领各示范基地姐妹多次到上海、杭州、椒江等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倾听大家对吊瓜子的意见和建议,引进和更新各种设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实行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强化板块经济效应,逐步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通过企业qs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利用参加各类农产品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并成功打入省内外86家超市。

篇(10)

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年均降雨量可靠值仅383毫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82元,有贫困人口7.04万人,贫困面16.1%。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县把扶贫开发作为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坚持基础先行、产业突破、整村推进、区域开发“四位一体”发展,有效地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01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722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24个,使13万贫困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全县贫困人口由20.04万人减少到7.04万人,贫困面从47%下降到16.1%。二是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栽植果园80万亩,户均8.42亩,人均1.83亩。预计今年果品总产量40万吨,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收益2650元,果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三是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全县梯田化程度达到85%,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建成了甘泉调水等一批人饮解困工程,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2.1%,耕作难、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群众素质逐步提高。每年培训农民2万人(次)以上,大部分群众掌握了果园管理、科学养殖和旱作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广大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谋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县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围绕瞄准扶贫主体,走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路子。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以整村推进为抓手,以科学规划、超前启动、连片开发为前提,每年通过“三看三比”,即:看项目规划、比特色产业,看工作基础、比建设热情,看扩展延伸、比示范带动,择优确定项目村,不仅帮助贫困村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而且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治穷致富的积极性。二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走结构调整、产业支撑的路子。始终把整村推进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壮大增收产业上,大力发展果品、草畜、洋芋等特色产业。124个项目村中,有71村实现了果园全覆盖,16村成为养殖专业村,辐射发展果园化专业乡13个,养殖大户4500户,年种植新品种洋芋30万亩以上。群众从三大产业中人均纯收入201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三是围绕改善发展条件,走基础先行、综合治理的路子。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项目村共完成工程造林13万亩,建成提灌、塘坝等水利工程52处,集雨水窖1.8万眼,完成自来水入户2.7万户,新修梯田13.6万亩,道路1476公里,建成村小学96所,村民服务中心124所,改造农村电网270公里,贫困村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四是围绕提升发展能力,走技术推广、科教扶贫的路子。从破解群众思想贫穷、观念落后、技能缺乏入手,实施了“领出去看、请进来讲、沉下去教”三步走培训计划,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使项目村劳动力基本实现了3次以上轮训,贫困家庭主要劳力基本掌握了1—2项先进实用技术。五是围绕扩大扶贫效应,走以点串线、连片开发的路子。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产业培育难、设施共享难、巩固提升难和脱贫速度慢“三难一慢”的问题,县上提出了以点串线、轴线开发、整村整区域推进的扶贫新思路,最大限度地推动公共服务向周边村覆盖,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延伸,特色产业向相邻村扩大。近10年,辐射周边197村同步发展,带动建成了8个整区域推进扶贫开发示范带。六是围绕创新扶贫机制,走部门联动、高效运作的路子。县上立足推进大扶贫、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在组织领导上实行县级领导划片包干,跟踪问效,在布局安排上注重整合涉农项目,实施拼盘开发,形成了各把一关、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注重强化项目后续管理,取得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抓巩固,三年上水平、五年大发展”的良好成效,有力地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项目效益。

通过多年的实践,县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出了五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坚持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由点到线,集线成片,块带结合,整流域推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效益。二是坚持改善基础与发展产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特色,才能实现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坚持外部“输血”与自我“造血”相结合,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科技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才能达到扶贫扶志、治贫治本的根本目标。四是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集合民意,集中民智,集思广益,才能增强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五是坚持持续开发与巩固提高相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后续管理,巩固建设成果,才能提升发展水平。

篇(11)

那么,四楼村致富的经验是什么?通过记者了解,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狠抓村支两委队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打破传统种植模式,走“人才兴村、科技致富”的路子。自李成海上任后,为打造坚强有力的两委班子,使之成为村民奔小康的基础。他经常深入党员和群众家中调查走访,多次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召开座谈会。一是让每个群众都发表意见,推荐自己信得过的人加入两委班子队伍;二是按照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组织群众自主选举致富带头人。由于工作做得精细到位,不仅选出了务实精干的新两委班子成员,还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制度,以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并处处要求大家在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下功夫。另外,还要求村两委班子要做到“四讲”,即讲团结、讲大局、讲公道、讲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