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金融危机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1 16:43: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危机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金融危机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24-02

一、引言

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会伴随大量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事件发生。本文考察了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事件,发现在金融危机中发生的金融机构重组并购有其内在的特点。分析和研究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重组并购的特点,对于我们发现危机中蕴含的机遇以及正确认识危机中并购重组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重组并购的主要特点

(一)金融危机中的并购以问题金融机构的重组为主

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总体估值水平通常会大幅下降,这不利于资产的出售,所以金融机构一般不会选择在金融危机中出让股权。金融危机中要出售或处于要被重组地步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是陷入困境的问题金融机构,有的甚至处于破产边缘。进行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吸纳新资金偿还债务以摆脱困境。[1]

20世纪90年代的两次金融危机后,拉美和东南亚地区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大幅贬值,急需资金支持,欧美许多金融机构纷纷趁机在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开展跨国并购业务,取得当地金融业的经营权。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后,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亚银行收购了墨西哥普罗布尔萨商业银行70%的资产;随后,其他外国银行也并购了墨西哥一些银行。1998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发展银行出资1.53亿美元购买了泰达努银行(Thai Danu)50.27%的股权;英国标准渣打银行出资3.088亿美元购入泰国第十二大银行拿卡森银行(Nakornthon bank)75%的股份;1999年4月28日,渣打银行注资约9500万英镑收购泰国那利银行,获得了68%的普通股权,并取得控制权;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还收购了曼谷投资公司;美国花旗银行收购了泰国的大城银行。[2]2008年金融危机中,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英国劳埃德银行(Lloyds TSB)收购英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哈里发克斯银行(HBOS)以及富通集团的重组也都是由于被收购机构陷入困境造成的,有的甚至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二)政府在金融危机的并购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三次危机中并购重组活动的考察,可以发现政府在促进金融危机的并购重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放松限制,对境外投资者开放本国市场。例如,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之前,拉美各国严格控制外资的介入。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拉美国家的金融业逐步对外资开放,金融业并购重组开始活跃,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已有55家银行实行了合并或兼并。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逐步放松限制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资购买金融机构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泰国1997年10月起将限制外国投资者拥有银行业股份的比例从25%提高到50%以上,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全国91家金融机构和15家商业银行一半以上的股份;印度尼西亚也取消了外国股份不能在本国银行业超过49%的限制;菲律宾1998年2月通过法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拥有的股份从40%增加到60%。

二是帮助金融机构完成重组并购。比如为收购方在税收、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有时候政府甚至还会亲自参与到并购重组中,1998年金融危机中的韩国政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8年12月31日韩国政府与美国新桥资本公司达成协议,新桥公司牵头的国际财团将购买韩国第一银行29.8%的股份;1999年10月25日,美国新桥投资有限公司与韩国政府就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签订协议,购入该行51%的股权,韩国政府持有49%的股权。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大力推动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开展重组,倡导地方性银行并购计划。在这次危机中,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发达国家政府还出资持有问题金融机构的股权以避免其陷入破产境地,典型案例是美国国际集团和富通集团的国有化。[3]

(三)换股、零成本收购等非现金收购较多

金融危机中,金融业并购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股权交换、零成本收购等非现金或低现金的收购方式完成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金融危机中获得并购融资的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二是由于被收购方受危机影响背负大量债务或者不良资产,收购完成后可能需要大量现金去偿还债务或不良资产损失等。[4]2007年由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西班牙国际银行(SBP)和富通银行(FORB)组成的财团以711亿欧元(956亿美元)的天价击败竞争对手巴克莱银行,成功收购了荷兰银行,欧洲银行财团的收购方案中股份支付的比例相当高。2009年初,富通集团与比利时政府达成的重组计划也是以换股的方式实现。

三、对我国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并购重组活动的启示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受到了较大冲击,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受影响相对较小。加上在上一轮全球经济增长周期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的实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因此,本次危机给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带来了一定的机遇。[5]同时,危机中开展的并购重组面临的风险也较非危机时期要高。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开展并购活动以壮大自身实力。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开展海外并购带来机遇

一是国家和地区间的市场壁垒、隐有所减少。当危机发生时,受损严重的国家急需资金来弥补损失和偿还债务。因此,为吸引资金度过危机,受损国家通常对外部投资的限制会有所放松,从而有机会达成在繁荣时期几乎没有可能的并购交易。

二是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资产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收购成本。本次危机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去杠杆化过程,使得资产的估值回到了合理的水平上。这个估值回归的过程一方面将孕育出一些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意图扩张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个去杠杆化的过程也将为其创造一个低成本并购扩张的机遇。

(二)危机中开展并购重组须克服更大挑战

在机遇面前,更大的是挑战。对于本次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开展并购活动面临的挑战,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看。

外部的挑战主要是危机中将面临更高的风险。金融危机时期开展并购要比非金融危机时期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形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将更为显著,因此面临的风险也更高,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收购目标的不确定性等。例如,金融危机是否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政府可能会对并购交易进行某种干预,或由于一些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影响收购;收购的目标是否还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等等都需要进行慎重抉择。

内部的挑战主要是对于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发达国家金融业遭受重创,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的在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普遍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存在差距。在金融危机中实施并购的金融机构必须对自身实力有足够的信心。收购方需要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强大的财务实力和高超的管理能力等。因为危机中发生的并购通常需要收购方向被收购方注入资金偿还债务以盘活资产,同时要对被收购方进行重组,并要在短时间内与自身有效整合,以达到并购目的。

(三)我国金融机构应抓住时机,审慎灵活地开展并购

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进展,加快自身调整,结合需求慎重选择并购对象,抓住时机、果断出手。在时机选择方面,可以考虑在危机全面爆发以后以及恢复阶段加大海外并购的力度;在目标选择方面,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现阶段的经营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可以重点考虑目标市场的中小型机构,并力争取得控股权。

参考文献:

[1]王双平.九十年代全球银行并购热潮缘起及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10).

篇(2)

【作者简介】王国兴,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尹翔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中图分类号】F1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3)06-0065-1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各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美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在经历了3个季度的衰退后,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自那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处于持续但又有波动的复苏中。经过长达4年的经济恢复,美国经济并未走出衰退的阴影进入新一轮扩张和繁荣。考察过去4年左右的复苏,可以发现美国经济的这次复苏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本文将对这些特点予以归纳,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

一、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复苏特点

第一,经济持续复苏但不够有力。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并延续至2009年第一、二季度,使得这两年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比上一年度下降0.3%和3.1%(图1、2)。自2009年第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开始从衰退中复苏,但总体而言复苏力度比较温和。2010―2012年的GDP年度增长率在2.0%左右徘徊,也明显低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数次危机后GDP的年度增长率,图2清晰地显示了这一点。从季度情况看,本次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已经历了两轮循环: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一季度为第一轮,GDP季度年化增长率从2008年第四季度负增长8.9%逐季加快至2009年第四季度正增长4.0%,再逐季放慢至2011年第一季度的0.1%;第二轮从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四季度,GDP季度年化增长率从增长0.1%逐季加快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4.1%,再逐季放慢至2012年第四季度的0.4%。目前正在进入第三轮,可能会延续至2014年底。由于第一轮循环前低后高,第二轮循环前后一样高,所以第三轮循环GDP季度年化增长率摆脱上述循环走势、进一步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但距美联储新设定的调控目标仍有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2010年的失业率高达9.7%,创下自198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图3)。月度失业率则从2008年1月的起5.0%上升至2009年10月的10.0%(图4)。此后,美国失业率持续缓慢下滑,2013年6月已降至7.6%。与失业率在22个月中上升5个百分点相比,失业率下降2.5个百分点用了43个月,失业率下降的速率几乎是上升速率的1/4。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按此速率,美国失业率至少要到2014年下半年才能降至美联储的调控目标6.5%,要到2016年底才能降至5.0%。与此相对应,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16岁及以上非机构就业人口总量从2008年的14536万减少至2010年的13906万,即有630万人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失业。2011年起美国就业人口开始增加,达13987万,接近2009年的水平,2012年进一步升至14247万(图5)。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6月已上升至14406万(图6),即迄今此轮复苏已增加就业岗位500万个,但与2008年相比还差130万个。

第三,通胀趋势仍不明朗,通缩威胁尚未完全解除。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消费者物价(CPI)同比上涨率曾一路走低,2009年3―10月甚至连续为负值,即持续8个月通货紧缩(图7)。自2009年11月起,CPI开始回升并于同年9月达到3.9%,为本次金融危机以来的峰值。此后,CPI基本呈下滑态势,至今尚未完全摆脱下行压力,2013年6月仅为1.8%。总体而言,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对CPI的提振作用更大。相比之下,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走势相对平稳,基本上围绕着1.75%的中位线上下波动,也没有出现核心CPI为负即通货紧缩的情况。2013年6月的核心CPI最新值为1.6%,低于美联储预订的核心通胀目标调控值。从目前趋势看,美国通胀进一步上行的风险小于下行的风险,未来一段时期即使通胀上行,其风险也不会失控。

第四,进出口连创新高,贸易不平衡有所改善,但进出口增速逐渐放缓。2009年美国进出口因全球金融危机分别暴跌达22.8%和14.2%,贸易逆差大幅改善(图8)。但自2010年起,美国进出口即转跌为增,且持续增长,其中2010年出口就超过了2008年的水平,2011年起进出口更是连创历史新高,2012年分别达22106亿美元和27452亿美元,合计近5万亿美元。不过2010―2011年的贸易逆差又有所扩大,但未超200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也未达2008年的水平,而2012年又收窄了4%。从图9所示月度情况看,进出口自2008年8月起同步下跌,分别至2009年6月和5月止跌回升。其中,月度出口在2010年12月超过2008年7月创下的1656亿美元危机前最高值,此后基本保持上升态势,目前稳定在1800多亿美元。与之相反,月度进口额仅2012年5月略高于2008年7月创下的2319亿美元危机前最高水平,其余月份均低于该值,贸易不平衡因此改善。总体而言,奥巴马政府的“出口倍增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与2009年相比,2012年出口增长了40.1%,其中货物出口增长了46.0%,服务出口27.6%,贸易逆差对GDP的拖累逐步下降。但出口增速却连年连月持续下滑,2010―2012年的出口年增速分别为16.9%、14.5%和4.6%,而出口月同比两位数增速在维持了22个月后,2011年11月起降至个位数,2013年3月甚至出现40个月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实现2015年出口比2009年的15782亿美元翻一番目标已无可能。

第五,公司营运情况良好,税后利润增长强劲。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2007年美国公司税后利润总额从上一年13495亿美元下降至12929亿美元,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进一步下降至10509亿美元(图10)。但自2009年起美国公司税后利润总额便率先复苏,且恢复了强劲增长之势,2010年即超过2006年创下的50多年来最高额14430亿美元,2011年和2012年又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分别达14751和17129亿美元;而2012年的美国公司税后利润额已接近2004年的两倍、2002年的三倍。 从季度数据看,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美国公司税后利润总额于2006年第三季度达到阶段性最高额13685亿美元后逐渐下滑,至2008年第四季度 6437亿美元见底(图11)。此后,美国公司税后利润开始掉头向上,5个季度后即2010年第一季度便收复危机前的失地,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14341亿美元,后又连续刷新纪录,2012年第四季度创下1773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2013年第一季度略微回调至17495亿美元。可见,美国经济的微观基础相当坚实,如果美国公司税后利润继续强劲增长,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第六,服务业复苏快于制造业复苏,经济失衡状况依旧。私人服务业复苏较快,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2011年私人服务业增加值已超2008年水平,创出历史新高;2012年再创新高。私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额的比例也比危机前有所上升,2008年为68.0%,2012年为68.7%(图12)。私人服务业中,除了“批发”和“除政府外其他服务业”外,其他八个子行业2012年增加值也已超过2008年的水平(图13)。出人预料的是,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租赁”的增加值不仅继续在服务业中位居第一,而且该值仅2008年比2007年减少200亿美元,2009年后连年创下历史新高,可以说几乎没有受到危机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股市连创历史纪录,道指、标普和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分别站上15400点、1600点和3600点关口。只要美联储继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美股仍可能再创新高。“教育医疗与社会救助”增加值在私人服务业中位居第三,也未受到危机影响,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应该说,奥巴马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对金融监管和医疗保险进行的历史性改革是成功的。

相比之下,私人制造业复苏较慢,其增加值在2012年才超过2008年的水平,但尚未恢复200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相应地,私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总额的比例也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2012年该比例为18.4%,而2008年为19.0%。由图12可见,上世纪末以来,私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迄今未扭转。由图14可见,建筑业是拖累私人制造业复苏的主要子行业。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其增加值在2011年触及近期最低值4495亿美元,2012年反弹至4637亿美元,但距2008年的5240亿美元还差近13.0%,低于2000年655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41.3%。另外,农林牧渔增加值也未恢复到2008年水平。不过,制造业已基本复苏,2012年其增加值已超过2008年的水平,接近2007年创下的近期峰值,反映了奥巴马政府重振制造业和出口倍增计划取得的成果。采掘业几乎没有受到危机的影响,2009年增加值就比2008年增加了25.2%,其中油气开采增加值就比2008年猛增了50.3%,显示了页岩油气革命的成效。但2010年起油气开采增加值下降,与此同时采掘支持增加值上升,前者反映了页岩气革命导致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后者体现了页岩油气开采热对相关设备需求的增加。

私人部门在美国经济中地位最重要的五大子行业依次为金融保险房地产与租赁、制造、专业与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和社会救助和零售。结合其在GDP中占比变化(图15)和上图12,可以认为,危机后不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对地位几乎没有变化,上述最重要的五大子行业在美国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也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其中“信息通讯技术生产”包括私人制造业和私人服务业中的计算机和电子、印刷(含软件)、信息和数据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反映了由计算机推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深化带来的成果。尽管“信息通讯技术生产”在GDP中占比呈逐步上升之势,全球金融危机也没有冲击到这一趋势,但总体上这个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不如上述五大子行业。

第七,房地产市场呈现更多复苏迹象。2013年4月,美国成屋销售年化为497万套,为2009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成屋销售中间价为19.28万美元,新屋开工年化数升至85.3万套,均为2009年以来最高;房屋营建许可年化数100.5万套,更为2008年以来最高;房价连续16个月上涨,创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长上涨周期,2013年3月标准普尔公司衡量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的凯斯―希勒(S&P/Case-Shiller)指数同比更上涨了10.9%,是自2006年4月以来最大年度增幅; 至2013年3月建筑业支出已连续13个月同比正增长。上述迹象表明,美国房地产市场已触底回升,有助于支撑疲弱的经济增长并增加相关行业就业潜力。2011年房地产相关行业就业人数779万,比2006年的1019万峰值少了240万。 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市场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首先,美国房地产市场去库存过程尚未结束,不仅仍有数以百万计的止赎房产,还有1110万户住房按揭贷款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其次,美国住宅建筑商人气指数2012年底升至47 ,为2006年4月以来最高值,但尚未突破荣枯线;第三,美国银行业2013年起面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势必收紧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标准,抵押贷款利率有上升的压力;第四,与以往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由家庭和个人刚性需求推动不同,本次复苏投资需求推动成分居多,投资者或投机者获利离场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复苏出现波动。

二、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因素分析

总的来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从宏观上看,美国经济复苏过于温和,失业率下降缓慢,通货紧缩的风险挥之不去,经济失衡状况并未改善,但出口表现良好,尤其是货物出口增长强劲,贸易不平衡有所改善;从微观上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税后利润创历史新高,微观经济基础非常扎实;从行业上看,服务业复苏快于制造业,但总体上看,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都在复苏。微观经济基础如此扎实,宏观经济复苏却步履蹒跚,其原因主要可从供给、需求、外部因素及政策因素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供给因素。首先应考察劳动生产率。美国私人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速近年来显著放缓(图17)。 由图16可见,次贷危机以来6年里,美国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年增速仅为1.6%,远低于战后年均2.25%的水平,是战后第三低增长期。这一方面是周期性因素所致,劳动生产率通常呈现出顺周期性,即劳动生产率增速随经济增速放缓而下降,随经济复苏而上升。另一方面,非商业周期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其次是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美国私人非农部门全要素生产率自2005年起即显著放缓。 图18显示,2007―2012年非农部门多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仅为0.6%,比2000―2007年下降了近60%。 原因一是始自20世纪90年代由计算机推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红利至2004年前后已基本耗尽, 二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技术进步步伐放缓,促使高科技企业放慢了资本深化进程。好消息是,2012年美国私人非农部门多要素生产率比上年提高了1.4%,是2007至2012年平均年增速的2倍多,可能预示着高科技企业资本支出增速加快,技术进步也可能因此加快。

第三是资源尤其是能源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页岩气革命方兴未艾,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是传统能源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二是因天然气价格自2008年以来下跌超过60%,企业经营成本下降,带动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长;三是在就业方面新增了逾170万个工作岗位,到2020年可望由此增加300万个就业岗位,并且这些岗位的薪水将高于美国平均水平;四是石油进口减少,天然气出口正在推动中,对平衡贸易收支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需求因素。总需求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又都可以从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两方面去分析。

政府部门方面。从图19可以看到,2009年第二、第三季度政府消费支出与总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增加了投资,表明奥巴马政府2009年2月启动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35%用于减税,65%用于政府投资)发挥了作用,为美国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但由于美国债务急剧膨胀,政府继续增加消费支出和投资力不从心,所以自2010年以来的13个季度中,有11个季度政府部门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为负。同时,政府消费支出与总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季缓慢下降。在过去9个季度中,该比例已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20.6%下降至2013年第一季度的18.9%(图19)。展望未来,由于每年850亿美元的自动减赤机制于2013年3月1日启动,政府部门消费支出与总投资削减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私人部门方面。个人消费支出始终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除了2009年第一、二季度继续受到危机冲击外,此后15个季度个人消费一直是GDP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且贡献率相对起伏较小,GDP占比始终在70%以上(图20)。但2012年个人消费支出季度环比和同比增幅均有所放缓(图21),原因在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幅下降。美国商务部2013年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个人收入增长陷入停滞。由图22可见,按2005年不变价格,2013年一季度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环比为负增长,同比增速则大幅下滑。由于收入增长陷入停滞甚至下降,人们不得不动用储蓄,致使美国人的储蓄率从2012年第四季度的5.3%迅速下降至2013年一季度的2.3%, 为2007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回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就私人投资而言,除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受危机冲击大幅下降外,此后15个季度中,有13个季度私人国内总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是正的。与此同时,私人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也缓慢上升,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11.9%上升至2013年第一季度13.4%(图19)。但是,私人国内投资总值处于极低水平,迄今尚未恢复到2008年及之前的水平(表1)。由于公司营运情况良好,税后利润增长强劲,私人部门投资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有进一步增强的潜力。

第三,外部因素。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复苏造成了负面影响。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表现之一是美国对欧出口增速最慢。与2009年相比,2012年美国对欧出口仅增长了21.8%,与同期美出口总额增长39.0%相距甚远,也远低于同期美国对美洲、亚太、中东和非洲的出口增长水平(图23)。表现之二是相互投资出现疲软迹象。2012年美对欧直接投资流量甚至低于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图24),而欧对美直接投资流量在金融危机后几乎连年持续下降(图25)。不过,美欧相互直接投资的存量仍然十分可观,互为首位(图26、图27)。

与美洲密切的经济关系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支撑。多年来,美洲始终是美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一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图23)。2012年美国对美洲地区的出口与2009年相比增长达49.1%,进一步与美对亚太和欧洲出口拉开了距离。美洲也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重镇,无论是增量还是存量,美洲一直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图24、图26)。美国签订的20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有12个伙伴国在美洲(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占60%。在美国签订的41个双边投资协定中,有9个伙伴国在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格林纳达、洪都拉斯、牙买加、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占22%。正是多年来苦心经营美洲经济一体化战略,造就了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对美洲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推动了美国经济复苏。

亚太对美国对外经济的重要性正进一步上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仅亚太依然保持着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且美国对亚太出口的增长率高于美国出口的平均增长率。同时,亚太对美直接投资存量一直高于美洲,且亚太与美洲对美直接投资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图28)。更重要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亚太对美直接投资流量已连续超过美洲对美直接投资。美国在亚太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动员参与谈判的国家既包含了亚太国家,也包含了美洲国家,其目的之一就是把美国与美洲密切的经济关系向亚太地区延伸,进一步推动美国对外经济增长。

第四,政策因素。从货币政策看,除了将利率维持在0―0.25%的超低水平外,美联储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实行了首轮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作用明显。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GDP从下跌8.9%转为增长4.0%,实现了从止跌企稳到强劲复苏的急剧转变。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于2010年11月出台,至2011年6月结束,使美国经济避免了在2011年第一季度陷入衰退,GDP增速勉强维持在0.1%,并在当年第四季度提升至4.1%,但刺激作用明显不如上一轮。美联储于2012年9月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但效果不理想;美联储于当年12月决定每月再购买450亿美元长期国债,以替换原有的扭转操作(OT)措施,使量化宽松规模达到每月850亿美元。同时,美联储确立了失业率高于6.5%、通胀率预期不超过2.5%情况下0―0.25%的超低利率保持不变的新目标,使美国经济在2012年第四季度避免了衰退,GDP增速勉强维持在0.4%,2013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推高至1.8%。可见,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总体上与复苏进程的三次波动相关。

从财政政策看。自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从布什政府到奥巴马政府都采取了减税、扩大财政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致使2008至2012各财年赤字分别高达0.455、1.416、1.294、1.297和1.089万亿美元(图29), 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1%、10.0%、9.0%、8.7%和7.0%,其中2009―2012财年每年超过1万亿美元的赤字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各种减税、政府投资、金融监管改革、医疗保险改革、救济等构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一系列的法案构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法律基础。 但从2013年起,美国财政政策逐渐转向中性,强调促进增长与减少赤字的平衡,税收增减和开支增减相结合,标志是财政悬崖法案,内容包括从2013年1月起调高年收入40万美元以上个人、45万美元以上家庭的个税税率、取消薪资税减税优惠、维持其他减税政策、延长一年长期失业救济金、2013年3月启动每年约1100亿美元政府开支削减计划等。可以预计,实施中性财政政策后,美国财政赤字将趋于下降,但公共债务总额仍将维持在高位。自2010年第二季度起,美国累计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已超过90%的警戒水平, 相隔半年后的2011年第一季度又进一步突破了100%,对美国经济增长形成了抑制。2013年5月公共债务最新值为16.739万亿美元; 好消息是该值比上个月下降了0.54%,为2011年7月以来首次下降。尽管如此,未来数年美国公共债务状况恐难显著改善,因为医疗、社保等福利开支是政府开支的主要组成部分,而2011年其占GDP的比例已高达65%。由于福利开支在美国被定义为“强制性开支”,削减的难度很大。

从对外经济政策看,奥巴马政府围绕实现美国经济复苏和提升美国竞争力,调整并实施了相关对外经济政策:一是在更高标准(如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中立、服务业市场准入等)基础上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包括:与韩国、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就布什政府时期达成的3个自贸协定部分内容重新谈判,然后予以批准生效;主导跨TPP谈判并推动更多国家加入谈判;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协定谈判;启动诸(多)边服务业协议(PSA);等等。二是大幅提升投资在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为此修订出台了新的双边投资协定范本,并在美韩等双边自贸区协定重新谈判和TPP、TTIP等区域自贸区协定谈判中把投资列为重要内容。三是启动出口管制改革。2011年11月7日的《美国军品清单》第8类目“军用飞行器及相关零部件”草案修订版,标志着美国对敏感技术进行更恰当出口管制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三、基本结论

第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趋势仍将继续。由于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维持较长时间,私人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租赁业,将继续在美国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房地产市场复苏预示着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可能逐步加快,因其不仅会助推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租赁业,还可带动建筑业。公司营运情况良好和税后利润增长之势可望延续。

第二,美国经济实现潜在增长率的条件尚不具备。首先是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放缓,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并呈长期化趋势;其次是经济结构失衡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制造业复苏滞后,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大量流动性一直存在;第三是尽管企业赢利情况很好,但未来预期并不乐观,投资意愿低下,制约了就业增长和个人收入增长,加上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因自动减赤机制而削减以及薪资税优惠取消,威胁到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

第三,美国经济未来的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和对外贸易与投资。奥巴马政府正实施以生物科技带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以加速生物科技取得突破,使美国国民更健康、生物能源产出更多、制造业转型加快和农业生产效率更高。仅使美国国民更健康一项,就有助于大幅降低政府福利开支,破解公共债务高企之难题。同时,奥巴马政府正通过推进TPP、TTIP和PSA谈判,并于2012年推出了双边投资协议新版本,试图用所谓高标准的贸易和规则来帮助美国公司开拓全球市场。

篇(3)

(一)进出口额增速下降伴随着绝对值同步下滑,对外贸易进入古典型增长周期

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我国出口连续13个月负增长,严重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我国外贸发展历程中,1995年11月起出口曾连续8个月负增长,1998年8月起连续9个月负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贸易增幅变化与德日荷等主要顺差国家有所不同,我国是进口增长急刹车,下滑程度比出口更强烈,2008年11月、12月、2009年1月进口增幅较上年同期水平落差达43个、47个、70个百分点,直到2009年5月份,进口降幅才好于出口。2009年12月份,进口已连续两个月转为正增长,出口首次正增长17.7%。从单月贸易额看,2008年前10个月中有8个月份超过2000亿美元规模,这表明进出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0月份以后,单月外贸值迅速回落,截至2009年7月份,才逐步恢复到同等水平。降幅明显收窄,环比增长明显。2009年四个季度外贸增长率分别为-24.9%、-22.1%、-16.5%、9.2%;截至2009年底,出口额环比已连续9个月正增长,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已连续8个月超过50%。顺差增幅大幅减缓。2009年全年顺差1960.7亿美元,同比下降34.2%,比上年减少近千亿美元。出口下降主要是出口量下降所致,进口下降主要是进口价格下降所致。2009年前10个月,出口价格累计下降6.4%,进口价格下降16.9%。主要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降幅超过两位数,前11个月,铁矿砂下降43.9%,大豆下降26.5%。

(二)两种贸易方式所占比重发生逆转,2008年成为一个“拐点”

1994年加工贸易比重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并一直持续至2007年。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48.2%,比重首次超过加工贸易7.1个百分点。2009年,两者相差7个百分点。出口方面,2009年头5个月出口降幅一直大于一般贸易。6月份以后,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回升,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5870亿美元,同比下降13.1%,一般贸易出口5298亿美元,同比下降20.1%。进口方面,一般贸易表现明显好于加工贸易。2009年加工贸易进口额下降14.8%,一般贸易下降6.7%。截至2009年底,一般贸易进口已有4个月份转为正增长。过去几年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部分连创新高,增值率2008年末达1.78,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增值率还是有所扩大,为1.82。

(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好于整体水平,初级产品进口降幅明显

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依赖传统发达市场,2008年,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261类产品中有103种30%以上的份额为美日德三国,其中22类产品一半以上的出口市场是这三个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三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弹性小,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轻纺产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其他产品,前11个月,服装、箱包、鞋类、家具和玩具出口额分别下降11.6%、10.5%、6.1%、7.9%和11%,低于18.8%的整体出口降幅;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下降16.7%和13.2%,也好于总体出口情况。进口方面,2008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其中非食用原料(SITC2),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SITC3)一跃成为第二大、三大类进口产品。2009年前11个月,初级产品降幅更为明显,原油、成品油、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下降37.5%、47.7%、32.7%和22.3%。

(四)国有企业受影响最大,私营企业表现较好

2009年前11个月,国有企业出口1702.2亿美元,同比下降28.5%,超过整体出口降幅9.7个百分点,5月份以来月度降幅都超过30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23.3%,超过整体进口降幅7.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波动程度基本上与整体水平相当。其他性质企业(民营企业为主)降幅明显低于整体贸易降幅。各种企业表现不同的直接后果就是国有企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显著上升。前11个月,国有企业出口占比15.9%,比2008年下降2.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所占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口2559.1亿美元,占比28.7%,下降2.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所占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

(五)传统市场份额上升,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难度加大

增速方面,2009年,出口美国2208.2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出口日本979.1亿美元,下降15.7%,稍好于总体水平。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难度在加大,对韩出口536.8亿美元,下降27.4%,巴西下降24.9%,俄罗斯下降47.1%。保份额方面,据日本海关统计,2009年前10个月,日本自中国进口992.2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2.3%,所占份额提高了3.9个百分点;美国自中国进口2423.5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9.1%,提高3.5个百分点。前7个月,欧盟自中国进口1614.3亿美元,占欧盟进口总额的17.4%,上升2.9个百分点。但在某些新兴市场上,份额有所降低。

二、三次“大落”的异同

1995年11月起、1998年8月起、2008年11月至今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明显大落的三个时期。相同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出口下降对GDP影响很大。1996、1998年出口增幅低于GDP增长7个百分点左右,预计2009年增幅差距在25个百分点左右。2009年前三季度GDP7.7%的增幅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负3.6个百分点。二是在每次大落之前,都是国内面临经济过热的压力,进行了大范围的政策“强势调整”,再加上人民币币值波动、国际市场形势急剧变化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外贸形势异常严峻。

不同点主要有:一是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目前远远高于1998年水平。1996、1998年外贸依存度为30%左右,2008年已提高至60%左右,国际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对我国产生极大的“蝴蝶效应”。二是1996、1998年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超过50%,为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开始占据主体地位。三是1998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为47.8:48.7:3.5,2008年调整为23.9∶55.1∶21.1。当前,民营企业适应能力强,成为带动进出口恢复增长的重要力量。四是1998年我国对德日美进出口占总额的39.3%,2008年降低至27.9%,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推进。

上述外贸领域各种新的变化启示我们,下一步应该把调控重点逐步转移到一般贸易、民营企业和非传统市场上来。

三、调控成效及发展趋势

2008年以来,国家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同时,在贸易、非贸易领域密集而频繁地出台了稳外需保份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来看,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当前,我国外贸增长企稳回升势头明显,考虑到2009年贸易规模基数小,且鼓励外贸发展等政策措施正在产生效果,预计今年外贸将转为正增长。但是,还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回升加快等同于实际运行状况出现了根本性改善,准确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必须认真研究以下5个因素:

一是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头号难题。今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预期总体好于2009年,但需求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复苏仍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短期内迅速复苏的可能性不大。二是融资环境没有明显改善。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贸易融资成本的上升和融资缺口。根据WTO报告,2008年年底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250亿美元。当前,我国贸易融资缺口也较大,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并未明显改善。三是贸易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综合出口退税率已上升至13.5%左右,进一步提高将给财政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此外,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我国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对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明显不利。四是本币持续升值压力很大。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2005―2008年,本币分别比上年末升值2.56%、3.35%、6.9%、6.9%,这对部分中小企业出口影响比较大,对大量使用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行业和企业比较有利,但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缺乏大宗商品进口定价权,往往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商品,什么商品价格就飞涨,这对我们极为不利。五是贸易保护主义肆虐。2009年前11个月,我国遭受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约120亿美元。在我们高度关注发达国家对我国频频发起贸易争端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趟这潭浑水。比如,金融危机以来,印度成为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远远超出美国和欧盟。

四、政策建议

出口方面,短期内,应继续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可以适当微调出口关税率;对一部分生产成本上升明显的制成品出口,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对资源密集、土地密集、能源密集和高污染产品,降低或逐渐取消出口退税,从而达到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进一步修订或调整加工贸易禁止性、限制性目录,突出区域差别、行业差别,放松银行保证金台账要求,减轻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负担。

篇(4)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54-01

引言: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析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积累和人才储备。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协调能力、亲和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一般说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企业实力有限、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理想,管理水平不高,往往成为企业核心部门,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工作成为广大企业的发展瓶颈,人才发展和管理战略将直接影响企业业绩好坏,进而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员工数量较少、各类资产拥有量小,这些特征使得大部分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都不够。基本属于人治管理和经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随着市场波动,最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没有任何风险承担能力的企业。市场变动是不可控的,但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提升,却是经营者必须应对并可以主动改进的方向。

2、人力资源管理复杂性

我国企业数量庞大,行业分布极广,地域性特征显著。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从而使其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营销队伍的流动性较大更是加剧了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局限下,不同员工的资历、接受培训的时限和机会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共同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3、人力资源规划的多样性

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及估计,而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内容进行整体性计划。这样才能降低因企业人员频繁流动、岗位多样化而造成的不确定性。职位编制是确保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必须适合企业的需要,以确保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用人政策相适用。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在职位编制中要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加大其灵活性。同时,对如何配备相关的人才和提供相关的培训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层次差别很大,因此,制定详细的人员配备规划和管理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留住有价值的员工。

4、绩效评价系统的持续更新性

企业包含着不同层次的人员,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为复杂些。在绩效评价系统中,就是需要不断地对绩效考核和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的更新,来保证员工的公平和效率。由于基层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如果绩效考评和管理不完备或者有失偏颇,就有可能招致员工的抱怨甚至给企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因为绩效评价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就无法对多层次员工的行为采取有效的监督。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层次员的特点等,所制定的考评方案也应该有所不同。另外考核应定时定期进行,并且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制定相关的绩效改进计划,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成长。

5、薪酬体系的灵活多变性

如今很流行采用会员制的营销模式,通过吸纳会员来保持顾客的忠诚度。营销方式的增多,使合理确定处在不同营销模式中的企业员工的薪酬成了新的课题。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使用合理就会使员工工作热情升高,忠诚度增强,反之就会人才流失、企业利润下滑等。新的营销方式的出现,对薪酬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企业比重最大的基层销售人员的报酬设计,成为了企业留住员工的重要法宝。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能实现内外均衡且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6、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运用性

现代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当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以促使企业快速、高效发展。企业要着力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和建立计算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实现网络化,这应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大特色。总之,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状况有全面的把握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内外兼修”才可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结语: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内涵。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不仅需要从业务模式上进行反思,更需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反思,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在危机风暴过去之后的快速崛起提供强劲持续发展的管理平台支持,是所有企业在金融危机仍在肆虐的今天,需要思考并找到答案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迁安市锦江饭店

篇(5)

中图分类号:C97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25-02

一、调查情况

根据对返乡后的80后女农民工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大

此次经济危机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生产线上的70%是80后女农民工,在广东的一些地方,80后女农民工的比例甚至达到90%,企业减产、停产或减薪,使这些女农民工失业或返乡。

(二)女农民工就业年龄局限大,普遍较年轻

通过调查发现,16岁就外出务工的80后女性最多,20岁左右再返乡结婚生育,然后再继续外出打工。但是她们受年龄的约束性较大,好多企业排斥已婚的女农民工。为了避开女农民工孕、产、哺乳期,有的企业只招收19岁-25岁未婚未育的女农民工,甚至禁止女农民工在合同期内结婚生育,怀孕即失业。为了保住工作,她们都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更不敢生育。即使结了婚,也对外隐瞒。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女农民工中76.3%集中在16岁-30岁。

(三)文化程度偏低

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0%。她们大都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仅仅接受过初等教育,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现代经济机械化、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又制约了其向上流动。

(四)收入普遍较差,待遇低

80后女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月薪大约在600-1500元之间,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根据统计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专项调查显示,女农民工平均工资为1025元。她们干得再好也就是一次性地多得到一些报酬,并没有改换身份或者获得累积式福利的机会,她们与单位的关系只是以劳务换取工资的单纯交换关系,缺乏恒久的保障。

(五)劳动关系不稳定,流动性大

根据调查显示,80后女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定率很低。

(六)劳动技能单一,就业门路窄

受文化素质低的制约,80后女农民工从事职业主要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

(七)缺乏竞争优势

由于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性别歧视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结婚、哺乳之后,以初中文化为主的80后女农民工外出务工,无论年龄还是生理状态都不再在竞争中占优势。结婚生子后的她们,无疑最有可能在危机效应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中率先出局,成为第一波受伤者。

(八)心理压力较大

80后女性农民工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他们追求独立、自立的意识不比城里的女性差,外出打工就是这种不甘居于人后的表现。但是由于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缺失,一部分80后女农民工回到农村还要“啃父母的老本”,这让爱面子的她们很不适应,焦虑、无奈等不良情绪就会郁结心头。已婚80后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对婚姻家庭的牵挂,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差等,使她们同样会出现心理问题。并且这些人正处于婚恋的黄金时期,常年的漂泊,不断地流动,交往空间的狭窄以及过大的生存压力几乎使她们的婚姻“窒息”,诸如焦虑症、失眠症等也会随之袭来。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心理保健常识,即使有了心理上的不适也不知道如何自我调节,更不知道求助心理医生,给80后女农民工的生活与生存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九)再就业愿望强烈

很多成家的80后夫妻,都不会干农活,由于收入少积蓄更少,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并且常年在外打工且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所以,80后女农民工有强烈的再就业愿望。务工收入不仅是她们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她们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这些由80后女农民工失业而引发的社会压力日益加剧,从调查情况来看,她们最想从事的行业主要有:种植、养殖业、服务业、服装加工、电子等,目前最想参加的技能培训为: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缝纫等。

(十)对城市的向往强烈

80后女农民工处于求新求异、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年龄。很多人抱着长见识、多挣钱或将来有发展的念头而选择进城务工。城市的繁华,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对她们有着强烈的诱惑力。虽然因金融危机暂时回到农村,但城里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环境好仍是吸引80后女农民工的重要原因,并且90.0%以上不愿意就近在县城就业,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仍是她们的首选。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就业岗位多,能满足年轻人出远门、看世界、能闯荡的心理。

二、对策和建议

根据80后女农民工就业状况及需求调查,就进一步促进女农民工就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女农民工岗前职业技能培训、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帮扶机制

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工作或实习经验,因此缺少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已成为女农民工就业的瓶颈。要突破瓶颈,就要为女农民工提供增加社会实践、积累职业技能的实习和见习岗位,不仅能够让女农民工提前感受职场氛围,体会职场人际关系,还能帮助她们积累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建议构建属于女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妇联组织可以联合企业界、政府劳动部门、劳动派遣机构等建立健全针对女农民工的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帮扶机制。

(二)实现就业促进政策的集成化、信息化和及时化

各级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制定了众多促进就业、创业的措施,但有些措施和相关信息未能系统化地呈现给需求者。建议通过各种适合的途径和渠道向80后女农民工群体提供针对就业的信息,最好能做到整体编排,探求值得借鉴的经验加以推广。建议以区县为单位,使有关见习、就业、创业促进措施集成化、信息化,并做到及时更新,使大家能够通过同一平台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学习经验。

(三)就业服务应扎实、有效、深入、人性化推进

篇(6)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41-01

1 中美贸易摩擦新特点

1.1 贸易摩擦手段多样化

反倾销仍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但近年来,保障措施尤其是专门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337调查”、反补贴等也已成为美国对我国实行贸易保护的新手段。2002年8月21日,美国对自华进口的轴承传动器实施特别保障措施,首开对华实施特保措施之先例。2006年11月,美国开始对来自中国的铜版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开创了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反补贴调查的先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对美国贸易商品数量、品种的日益增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日趋激烈,中国已经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国。

1.2 贸易摩擦频率加快

就反倾销而言,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平均每年有1.7件,而在进入21世纪后平均每年达7.5件,2007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2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在美国对外反倾销中所占比重也呈上升之势,20世纪80年代平均为3.9%,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12.53%,2000年以来达到22.1%。2006年,美国共提出5项反倾销指控,其中4项(占80%)是针对中国产品的。

在反补贴方面,美国于2006年首次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07年,美国对华发起的反补贴调查就达到7项,占当年美国对外反补贴调查的77.78%。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不断有新的行业和新的产品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对象。中美贸易摩擦针对的产品呈高附加值化趋势,涉及的产品从最初的农产品、化工原料、鞋类、纺织品或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向钢铁、彩电、电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转移。近年来,美国还利用所谓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对中国出口设置大量贸易壁垒。

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已由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层面,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履行入世承诺等问题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

2 中国的应对策略

从经济因素方面来看,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出口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水平不大而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对美出口,并且是大批量的出口,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遭遇其贸易壁垒的限制。另外中国外贸企业的恶性竞争,中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差、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战术不强,中国外贸战略过于强调出口,外贸依存度过大,中国企业协会乏力,预警机制不完善,中美外贸标准不一致以及中美经济制度不同等也是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些重要经济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则主要包括,美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施加的压力,美国选举政治的推波助澜,中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以及国家、民族利益冲突等。这些因素制约了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是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篇(7)

经过数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人们逐渐认识到,无论风险控制水平有多高,总会有剩余风险(Residual risk)。正如巴塞尔委员会所指出的:“监管本身不能也不应该绝对保证不出现银行倒闭”。因此,金融监管的目标不是保证每家银行都生存下来,而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监管机构需要持续监测金融体系的稳健程度、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和金融信息的充分程度以及各金融机构遵守审慎规定的情况。另一方面,凯恩的管制辩证法也指出,金融监管不是静态行为,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金融监管制度的设计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而相应改变。因此,金融监管应在风险平衡的基础上鼓励创新,监管的目标是控制风险,而不是为了单纯地维护现有管制政策。否则,要么以延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为代价,要么以牺牲金融稳定为代价。

制度安排更加注重“激励相容”

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收益最大化,而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监管者的目标与监管对象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而且,监管效果必须通过监管对象的行为表现出来。因而,审慎监管是建立在尊重金融机构自基础上的一种规范性的品质管理,不仅仅从外部力量介入的角度来考虑有效的金融监管策略,更应注重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内部激励相容的方面来探索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自觉、主动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合适的监管制度应该能够激励被监管者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各国在强调金融法规监管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严格自律。自律监管虽然不是借助于政府的强制力量实行的,但是参加自律组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信誉的象征,这会促使参加者自觉遵守“行规”以维护在同业中的良好形象,并且,众多参加者还可以互相监督。如果各个金融机构都遵守自律规则,则全部金融机构都能做到稳健经营,金融监管的目的就达到了。其次,在强调外部控制的同时,更加重视金融机构自身积极作用的发挥。高效率的监管是建立在被监管对象健全的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90年代的几次危机表明,缺乏足够的内部控制是导致银行倒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巴塞尔委员会特别强调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1997年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专门要求银行监管者务必确定银行是否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1998年又了《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第一次为监管者提供了可遵循的实用框架。各国监管当局开始采取多种形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自身状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检查发现其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另外,各国监管当局也开始更多地借鉴金融机构内部开发和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控制风险的新技术。1995年,巴塞尔委员会文件,同意具备条件的银行采取以内部模型为基础计算市场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并具体介绍了VAR(风险估值法)模型及其用于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合理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经济学家Kupiec和O'brien同时提出了“事先承诺”(Pre-commitment)监管方案,这种监管方法一方面可以使监管机构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而不是在过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自身监管的能动性,提高监管效率。

注重市场纪律的作用 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

市场在所有时间和所有地点监督所有机构,从不间断,监管效果最佳,所以各国日益强调市场约束。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实施、2001年《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以及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使金融监管中的市场约束受到高度重视。各国监管当局正采取各种方法将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如加强市场信息披露、发行次级债券、借助信用评级加强监管等等。

这些措施旨在鼓励或强迫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全面、公开地向公众披露信息,在信息可得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市场参与者以自由选择行为来发挥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也即通过市场经济力量本身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约束,这是金融自由化下金融监管的精髓。

明确监管者责任 加强监管当局的治理

金融监管者的监管行为涉及多方利益当事人,既包括企业股东、高层管理者和员工,也包括政府、存款人和社会公众,因此,金融监管当局的治理至关重要。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了两份关于监管治理的研究报告,其中较早的一份是Marc Quintyn和Michael W.Taylor所作的《监管的独立性和金融稳定》;随后的一份是Udaibir S.Das和Marc Quintyn所作的《危机防范和危机管理:监管治理的角色》。第一份报告指出,恰当的监管独立性是保持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屏障对监管过程和行为的政治干预和监管浮获促进监管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监管的独立性只有与互补的、适度的尽职尽责安排相结合,才能带来有效的监管以及市场行为和市场竞争的改善。后一份报告在前述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监管治理的4条标准:监管机构的独立性(Independence)、负责和尽职性(Accountability)、透明性(Transparency)、监管人员的正直、诚实品质(Integrity)。同时,两份报告都提到了实施良好的监管治理需要的一些前提条件。但是,报告只是给出了一个构建良好治理的原则以及需要考虑的内容和方面,并没有给出一个最优的监管治理模式,可以说,同金融监管模式一样,并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于各国、金融业各部门的最优监管治理模式。

篇(8)

前言: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身上,金融专家应该结合时展的特点,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的作用,通过提供透明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掌握金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因此,只能说公允价值会计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的运用

1.公允价值会计随着金融危机的转变

公允价值会计的表现形式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差异较大。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的经济受损,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的发展出现衰退的现象。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波及,使得我国房屋的价格不断的升高,人们在选择购房时,都成为了金融危机下的“房奴”。随着房屋价格的飙升,人们无法接受这种高额的住房,在购买房屋时就会选择贷款的途径来购买,逐渐产生了资产抵押的现象。经过公允价值会计对其资产进行计算之后,固有资产都产生了贬值的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逐渐成了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金融专家以及金融投资者发表的不同意见,使得很多国家都减小了公允价值会计所行使的权利,减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在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着转变。

2.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发展的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周期效应,从而影响了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的计算不仅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下降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情况,所以,在公允价值会计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时,往往会传递出经济受损的情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也促进了经济平稳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会反映出经济市场的波动,使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同行业之间的巨大影响,使其更加容易掌握缓解的措施,来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3.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分析金融危机产生原因时,公允价值会计都会从自身找到容易引起危机发生的原因,也产生了很多会计信息不全的纰漏,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的过程中,认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响着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据公允价值会计对自身问题的不断探索,我国会计界也要从根本出发,对内部的信息处理进行管理和监督,杜绝危机发生的可能,要懂得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规范会计的行为,整理会计界的风气。根据反思也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很多的不足,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公允价值计量的价格不一定能达到公允的标准,金融危机使市场的经济波动非常大,而企业的经营却没有那么大的浮动,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的价格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产品价值的估测不准确,这样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就需要根据很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经营模式和资金的适应。

二、金融稳定情况研究

1.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原因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金融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货币的流通以及金融的管理都是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中央银行作为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具有着维持金融平衡发展的责任,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货币要保持畅通的流动,解决资金运作紧张的问题,中央银行对金融的监管也很重要,要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变动,以便做出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金融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中央银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金融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争取在第一时间掌握好金融的发展情况,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实际的帮助。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很多行业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人们在为危机担忧时,应该想出更好的方案来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只有我国金融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金融的稳定性才能不断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才能越来越长远,实现我国经济壮大的发展目标。

2.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保持金融稳定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产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金融市场应该加大金融创新的能力,来合理的发展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正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才能更好的适应宏观金融市场的需要。金融企业部门应该明确知道,金融创新是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发展的,可以抓住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新的过程应该结合金融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创新出新的主体经济,根据现有产品具有的特征,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了金融的创新可以使货币更好的流通,更多金融交易的过程也更加简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金融企业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提高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不断创新出金融产品,增加企业的业务水平,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危机的抵抗能力有限,给我国很多金融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破坏了金融稳定性。公允价值会计很长时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最大原因,随着金融专家对金融危机的不断分析,逐渐探索出了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的作用,证明了公允价值会计并非罪魁祸首,只是向金融企业传递了金融危机存在的信号。所以,人们在分析金融危机时,要全面的结合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从而找出原因,进而驱使金融稳定性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创新来应对市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1,10(25):102-103.

[2]丁友刚,梁冰.对我国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及核销制度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2010,15(45):48-49.

篇(9)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思想以货币危机为基础,商品与货币价值形态的对立与转换是导致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原因。其表现之一为商品的买卖之间分离就存在危机的可能,买和卖在时间与空间上分离,因此导致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转换具有不确定和随意性,因此导致了商品生产与价值实现间有危机存在;表现之二为信用发展导致了商品买卖活动中的商品与货币在时间上的差异加剧。因为信用可以促使统一货币进行支付职能的多次执行,但是如果企业发生了支付障碍,那么可能会牵连其他企业或者信用机构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社会中支付链条的多处中断,金融危机由此产生。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危机无法阻止,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一般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与银行信用两种危机种类。在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就属于银行信用类别的危机,也可以称为货币危机,但是与生产过剩也有一定联系。当年主要是由于银行家们要解决资本家的生产过剩状况,并分割超额利润,从而想通过设计超现实的买卖商品金融衍生品来解除生产过剩的现状,但是却导致货币和支付能力不足的百姓在其设计下超前消费,从而将信用资金链延长,一旦资金链过度拉长就会形成货币危机以及全社会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商品出现贬值,在于商品不能正常转换为货币,而无法如期偿还债务在于无法让债务转变为现实的货币,而信用货币不充足则引发银行与企业的破产倒闭。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具有突发性、传递性等特点。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在之前亚洲的飞速经济增长被人们视为契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快速的增长,然后就是在此背景之下突然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让很多国家、企业都有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足以凸显出了金融危机的突发性特点。此外,传递性也较为突出,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所有国家的经济都牵连在一起,一旦发生了金融危机,将会快速、有力地波及到更大范围,从最近几次的金融危机中就可以很好的感受到这一特点,金融危机绝对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中操纵型主要是由于货币资本家进行货币市场的操纵来达到获取暴力的目的。如在市场上进行公债的抛售,然后得到等额的银行券,相当于是可支配的借贷资本,从而让市场的紧迫情况高涨,如果主要银行联手操作,就可以让这种紧迫情况转变为一种市场恐慌。贵金属外流型主要是国内的贵金属有减少的发展趋势,促使银行的贵金属储备低于市场的中等水平,从而让国家的信用情况受到波及。如果国人对货币形式没有了信任感,那么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在这个情况之下,人们希望得到更多现金,过度地支配信用手段。而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市场过剩,信用的迅猛收缩,从而双方面导致形式的激烈化。而信用膨胀型主要是由于信息的错误引导导致了商业投机的活跃,从而导致信用膨胀,进而又让商业投机增高,引发商品过剩而导致金融危机发生。而信用收缩型则与膨胀型相反。举例来说,商品销往远方或者囤积在国内的商人资本的回流速度较慢,数量少,从而银行进行催收货款,或者进行商品购买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卖出前就到期,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2经济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以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其主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在2008年开始波及到其他国家,是由于美国当时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大规模破产、投资基金的关闭、股市震荡导致的金融海啸。有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由此又引发全球金融动荡,进而导致全球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人们开始对按揭证券失去信心,虽然许多国家将巨额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但是也无法改变危机局势的继续发展。在2008年时金融危机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同时引发大型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甚至部分金融机构开始被政府接管。2007年的金融危机,如金融思想所认为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不断激化所致。当年的金融危机广泛影响了股市、楼市、银行、保险等多种经济领域,甚至影响到全球所有地方。而当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产生的经济影响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信贷危机,最后是经济危机。

篇(10)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两个方面,而中国特有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模式,更容易使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出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外贸发展特点,对提升中国外贸竞争力,抵抗类似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的影响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大多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导致外部金融危机不易直接冲击金融业的发展,也很难引发金融危机。从总体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影响主要是基于需求效应、投资效应和汇率效应。而发展中国家外贸受到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初级产品、劳动力丰裕产品的出口上。

(一)对贸易的直接影响

即使发展中国家没有爆发金融危机。但依然会受到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对外贸易。全球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影响发展中国外需和相对汇率波动,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条件的恶化。

1、需求效应。美国、欧盟、日本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这些地区是金融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经济发展的放缓和需求投资的下降,这些国家或地区外需减少,从而导致对贸易伙伴国的进口规模下降。

2、汇率波动效应。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救助国内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以及平衡内外收支平衡,伴随着汇率的下降,未发生金融危机贸易伙伴国相对汇率将上升,从而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

(二)对外贸的间接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变化效应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或是跨国公司,往往会通过缩减对外投资或是将对外投资回收,减少或是缓解本国企业受到的影响:同时跨国公司也会调整对外投资策略,选择风险小、收益大的地区或国家作为投资对象,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下降,发展中国家多为投资净流入国,所以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引入外资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外资企业中外向性企业所占比例较高,流入外来投资规模增速放缓,就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外向性外资企业生产与出口规模相对或绝对的下降,从而导致出口水平总体下降。

(三)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影响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特点有:出口以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产品易被仿制和替代,因而产品出口竞争力低、价格需求弹性较高,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进口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替代性和仿制性低,价格需求弹性较低,总体需求受外部经济波动较低,国际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爆发,往往会带来发展中国家出口和净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外资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竞争力往往高于内资企业,所以外资企业出口贸易条件变化对影响也较大。

从总体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外贸的影响主要有:初级产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受到影响较大,尤其是加工贸易是最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产品:从贸易模式看,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受到波及的程度较高:净出口增长规模下降,甚至出现贸易逆差。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外贸发展的特点主要有:贸易依存度较高,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较大,中国是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和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这些特点导致外贸发展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和投资。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两条重要渠道,中国具有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缺乏技术和优质资本比较优势,所以在世界分工中处于生产链的最低端,中国外贸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则以资源、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劳动力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导致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占有很大比重:从企业类型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05年以后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到了总出口的近60%,已经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贸易模式: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主要以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为主,所以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被替代性和复制性较高,容易受到外部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增长迅速。但主要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其出口占到了中国总出口的90%,且以加工贸易为主,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2000-2007年高新技术产出口85%为加工贸易。80%以上为外资企业出口,2006年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到了总出口额的91%,且其中6096以上为外商独资企业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加工贸易模式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样容易受到外部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从中国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历年80%以上出口均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而且西部地区出口多以原材料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出口竞争力,因此受外部市场需求波动影响程度:西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总体来说,中国外贸缺乏竞争力、没有技术优势,并且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容易引起整体贸易波动。中国具体情况请参看表1数据。

(二)中国外贸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与中国历年出口增长水平相比,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情况发生如下变化:

第一,从中国出口总体增长水平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2008年、2009年1-5份,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7.2%和―21.8%,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6和40个百分点。

第二,从产品结构来看,高新技术以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为主导的贸易模式,受到的冲击比较大,2008年以后增长速度下降幅度远远高于总体出口增长水平,2009年头5个月达到了23%负增长。

第三,从出口企业性质来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2008年以后的增长速度远远小于全国总体水平,

第四,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高于总体水平。2009年前5个月的增长速度为25.7%负增长:从中国

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海关网站数据库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一些资源型省市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2009年前4个月出口规模缩减较为严重的省市有: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吉林省和青海省。出口增长率分别为―69.8%、―55.2%、―46.9%、―44.8%和―36.4%。具体情况请参考表2数据。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中国特有的贸易模式特点使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外贸所受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外贸模式缺陷。在制定对外经贸政策时,更应注重区域、行业特点,注重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

建立对中国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扶持、危机救助机制。显然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模式,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利于中国外贸长期持续发展,提升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既符合中国发展民族企业的需要,也符合中国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由于中国金融业发展水平落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在国家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危机救助机制情况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往往采取缩小生产规模、转产、甚至是倒闭的措施以应对。设立相关救助、扶持机制,尤其是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是增强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直以来,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处于生产链最低端,出口贸易总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但同时中国也是教育大国,国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受教育程度较高,所以实现从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向人力资本禀赋竞争优势的转变,是提升中国在国家分工中的地位和获益水平重要方法。加大高技术产品投资,大量吸纳高知识水平人才,从而变劳动力为人力资本。既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又可以提升中国外贸竞争力。

从中国区域外贸发展水平不均衡情况来看,实现以国内贸易带动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即以东北沿海城市为基地。利用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本优势,将东部地区的技术、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和西部地区生产原材料比较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东部研发、投资、出口。中西部地区生产的模式,减少原材料、能源产品的出口。提升中国总体出口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篇(11)

对于金融危机来说,其产生原因不能单单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专家在分析金融危机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发展特点,通过全面分析查找危机诱因。这样,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尽量降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金融稳定性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它能够提供透明化的信息,让人们对金融经济发展方向和特点加以明确。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其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已。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

(一)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公允价值会计会从自身寻找原因,也会发生很多信息不全的纰漏。在公允价值会计的计算当中,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作为产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随着公允价值会计探索自身问题,我国会计行业应当监督和管理内部信息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会计行为加以规范从而是会计行业的风气得到改善,避免发生危机。在反思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也得以暴露。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价格难以达到公允标准。由于市场经济波动较大,企业经营难以浮动的与之相适应。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市场价格,难以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在企业发展中,没有准确估测产品价值,因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就增多了。因此,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金适应和经营模式加以改变。

(二)金融危机下的转变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公允价值会计会具有较为不同的表现形式。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在此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衰退。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房价不断上升,使得很多购房者都无奈成为了房奴。由于大多数人的存款已经无法购买住房,因此,都采取贷款的方式,从而产生了很多的资产抵押。对于这些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之后,都发生了贬值,使得人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所造成的。基于很多金融投资者和金融专家的不同意见,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权利,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削弱,以期能够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对金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会计,主要是由于其能够引发周期效应,会对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利用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经济,在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同时,避免了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如果经济发展下降,企业的收益情况就会受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直接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中,一旦公允价值会计参与,都会伴随着经济损失的信息。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对于发展的平稳性也具有一定的贡献。它能够对经济市场波动加以反映,从而在同行业之间使金融市场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这样,对于缓解措施就更容易掌握,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金融稳定性情况研究

(一)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金融危机下的金融稳定性将会遭受极大的打击。主要包括金融管理、货币流通、银行监管等方面的因素。在金融危机的防范中,中央银行具有重要作用,其需要对金融平衡发展加以维持,降低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货币流通应当保持畅通,从而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中央银行应当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动态及时掌握,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金融不稳定的情况。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金融稳定性,因此,中央银行应当针对金融市场交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金融发展状况,应当及时掌握。对于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金融危机都具有十分巨大的破坏性。人们应当积极探索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只有确保我国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才能维持金融稳定性,从而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稳定性的维持

在金融危机下,金融市场应当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改变了我国宏观经济,因此金融市场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金融企业部门来说,创新金融产品有利于金融稳定性的维持,可结合现有的产品特征,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进行探索,从而推动经济的更好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有助于货币流通的畅通和交易过程的简化。对于经济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因此,金融企业应当重视金融创新,提高业务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结束语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金融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公允价值会计造成的。实际上,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更加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重视其在金融危机下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确保金融稳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忠,赵玉洁,周冬华.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J].金融研究,2011,04: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