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1 16:43: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

篇(1)

在“关于医院业务发展”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拥有病床数量“51~100张”的医院占到了大多数,达到42%,拥有病床数量“100张以上”的占25%,拥有病床数量“5~20张”的占21%,拥有病床数量“21~50张” 的占12%。医院现有牙科诊椅数量“150张以上”的占到了70%,“76~150张”的占30%。这些数据对了解国内口腔医院现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信息化力度

口腔医院向来“自成体系”,信息化建设劲头相比综合性医院要弱一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营口腔诊所的兴起,口腔医院和口腔诊所面临着 “争宠”于消费者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忠实度的信息化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份重视直接体现在医院对信息化建设部门和人才的投入力度上。根据调查,74%的医院投入在300万左右,9%的医院投入达1000万以上。调查显示(图一),绝大多数医院设置有独立的信息部门,65%的医院专职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数是“4~6人”,13%的医院是“7~10人”。

医院现有计算机工作站数量(含办公、业务用台式机、笔记本,不包含设备工作站等专业计算机设备)的调查显示,硬件部署情况要好一些:有44%的医院部署了400台以上计算机工作站, 31%的医院部署了101~200台。从系统部署来看(图二),住院电子病历、门诊电子病历、LIS实验室信息系统和RIS/PACS系统为配备较为广泛的系统。

口腔电子病历

“关于口腔电子病历的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医院在口腔专科电子病历的投资金额呈现了较为健康的“枣核型”。18%的医院投资金额在50万以下,35%的医院在50万~100万,23%的医院在101万~200万,24%的医院投入在200万以上。接受调查的口腔医院中,25%的医院已经建成门诊电子病历和住院电子病历;有40%的医院已经建成住院电子病历,还未建成门诊电子病历;有15%的医院已经建成门诊电子病历,还未建成住院电子病历;有20%的医院还未建设电子病历。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来,建成住院电子病历的医院更多一些。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大多数专家认为,对口腔专科电子病历来说,门诊电子病历更复杂、更难建设,这是由口腔专科的独特性决定的。口腔诊疗过程是“大门诊、小住院”,门诊病历的撰写要求繁多,标准不齐全等等,都限制了普通口腔医院建设门诊电子病历的能力和步伐。

篇(2)

2016年度,全国公立医院数量持续减少,且减少数量为历年来最多。与之相反,民营医院的数量在几年里持续增加,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超越公立医院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民营医院物资管理是民营医院对所需物资进行计划、采购、供应、保管等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是民营医院财展芾碇械囊桓鲋匾环节。对民营医院物资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防范物资风险,落实各级管理责任,才能保证民营医院资产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资产利用率,并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不断提高民营医院的管理水平。

一、医院物资的分类

医院物资分类方式比较多,可按流通状态分,也可根据功能来分类。当前我们国家的医院物资一般是根据其价值、用途来进行的。

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包括了房层以及建筑的附加设备,包括了专业设备,如医疗器械、制剂设备等。一般的设备包括了劳动用品、办公业务设备等。其特点在于在业务活动中,能长期发挥且不会改变原有的物资形态。

2.低消耗品

包括医疗用品、公办用品、卫生维修工具、小型手术机械等。这类特点在于价值比较低,属于容易消耗类,更换时比较频繁,但有时在使用中常常需要维修,在报废时也有一定的残值。

3.其他

如药品,包括了中药饮片、丸剂等。西药的包括注射剂、粉剂等等。再如材料,医用的卫生材料,如棉絮等。

二、民营医院物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薄弱

民营医院的物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不够健全完善的地记。有些虽有物资管理相关制度,但大都流于形势,而未认真执行;有些虽然意识到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但在物资的计划、采购、保管和报废等环节存在脱节现象,各部门职责不清,计划、采购、物流、财务等各部门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信息交流不够畅通,未能构建完善的物资管理系统与流程。

2.物资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民营医院的物资账面数与实际库存数经常不一致,导致账实不符。有些民营医院不按规定设置保管岗位,不按规定设置明细账,不定期进行物资盘点,保管员岗位职责不到位,出入库手续不够完善,使得会计核算不清,会计信息失真。

3.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

物资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对民营医院管理的支撑作用很大。目前,有些民营医院物资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主要依靠手工来进行。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核算的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实时、动态地了解各种物资信息。有些民营医院虽然建立了一些小范围的信息系统,但仍局限在部门内部或是单位内部,物资管理效率低下、准确性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严重时会对整个民营医院会计数据的可信度产生影响。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错误观念普遍存在。由于民营医院行业的特殊性,往往追求手术成功率、医疗安全等医疗目标,认为物资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只重视使用,不注重管理。由于管理工作薄弱,可能导致无偿使用、流失浪费现象发生。

2.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民营医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民营医院管理层多为外聘医疗人员,重点关心的是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头脑中没有意识到民营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物资内控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缺乏认识,从而造成内部控制的缺陷、管理的漏洞。

四、民营医院加强物资管理的措施

1.强化物资管理意识

首先,民营医院领导层应重视物资管理,完善民营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和健全权力约束机制,将物资管理提到民营医院经济考核指标的完成、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节约的高度来认识,将物资管理纳入民营医院管理层的议事日程,重视物资的控制、分析和管理。其次,提倡全员管理的观念,使全体人员树立起物资的“实物与价值管理并重”、“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观念,让民营医院的采购、仓库、财务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物资的管理中,共享物资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整合来提高效率,更好地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2.建立科学高效的物资管理制度

民营医院应建立科学高效的物资管理制度,并随民营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物资的日常管理方法应采用物资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参照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物资资金计划指标给民营医院采购、仓库等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其次,制定明确的采购、结算、保管等岗位职责制度,加强对这些岗位职员的职责考核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再次,严格物资的出、入库控制;最后,在财务部门设立物资明细账,仓库设立保管账,保证账账相符;建立物资清查制度,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

3.建立健全民营医院物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合理保证民营医院健康前行的基石。建立资产管理业务岗位责任制,实行物资分级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物资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明确权责利等,明确审批人对物资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不得越权审批。制定物资业务流程控制制度,明确物资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库保管、领用与处置等环节控制要求。建立库存分类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定期盘点制度。此外,民营医院应加大对物资管理的监督与检查力度,做到奖惩分明,使各项物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4.加强物资的日常管理

物资的日常管理就是保证物资增减业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物资保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加强物资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物资管理风险,保证物资信息的账实相符。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管可以有效预防串通舞弊的发生,关键岗位的采购人员实行不定期强制轮岗或休假;对大型仪器设备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和有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形成报告、购置方案要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划,进行实地考察,参加竞标签订合同后予以购置,增加透明度,遏制“暗箱操作”。外购物资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核对一致。对仓库保管人员实行授权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物资。

5.推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推行电算化管理,加强对物资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完善规范基础工作。民营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选择最佳的财务软件,建立电算化物资管理系统;其次,要重视并完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环节,实现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物资信息共享,随时掌握物资状况,确保民营医院维持较低的物资持有成本。

加强民营医院的物资管理,有利于促进民营医院廉政建设,改善经营管理,维护民营医院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民营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篇(3)

中图分类号:R8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世纪将是信息化时代,现已成共识。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信息化成度的逐渐提高,如何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协同发展,创新医疗服务的模式,从而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日趋成熟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手段。医院的信息化技术提供了一个以相对合理的成本为基础,跨整个护理流程管理、临床和行政信息管理、由经济核算到经济分析的机会,从而帮助医院建设起高效、全面的质量管理服务平台,达到患者满意、管理者心中有数的目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改变很多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一)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医院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科室,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医疗、医技、药品、科研、后勤、财务等,以我院为例还包括了教学管理。医院信息系统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他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系统。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改善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1、优化了就医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患者看病时间,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实时划价收费使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收费放心,还可以通过提高医疗规范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医务人员的劳动力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医疗照顾和交流。

2、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医院医疗经费和物资管理,涉及部门和人员广、流通环节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模式下,可实现医疗经费、药品和物资的更有效管理,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节约和利用卫生资源。②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由于病人的医嘱与后台自动划价系统直接相连,所有医疗活动都自动记录经费消耗而很少人工干预,每个病人的检查与治疗申请都在网上传递,并经各执行科室确认,一旦确认就自动记录成本消耗,这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种原因引起的漏费、错费和多记费等人为误差。这种严格的医疗经费管理机制减少了医院医疗经费管理的漏洞,有力地保护了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

二、我国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两年国家加大了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各地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形势令人鼓舞,但由于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受国家政策、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下面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政策与法规支持力度不够。医院信息化的推进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发展和推进医院信息化,离不开好的宏观环境。医院信息化不仅需要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参与,更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政府推行的各种制度往往具有各自为政的特点,相互之间缺少统一性和协调性,单个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使各地、各部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可依。

(二)标准化水平低制约信息共享。由于医疗市场的开放,国营、民营、外资、专科、综合等各种形式医院的并存,加上各个医院的工作流程、理念的不同,需求也不一样,导致系统开发商为各个医院开发的系统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开发商的产品,在不同医院间都存在不可互接的可能。商品软件从信息表达的分类代码,到信息处理的流程、接口、习惯、算法直到报表的内容、格式均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这样就造成多种系统平台和非标准信息格式,严重阻碍同行间及行业间的信息交流。

(三)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信息化建设已经是现代医院的一项基础性建设,需要长期、持续地投入。虽然,这两年政府加大了信息化的投入,但大都分给了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地、市级医疗单位还是要靠自筹资金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如果没有相应配套资金,信息化就不可能发展。

(四)缺乏高素质、高水平技术人员。由于编制的限制,目前多数医院的信息技术人员缺乏;医院信息工作发展环境不如IT公司,待遇低,使得高水平的特别是系统级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而当前信息化工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现有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只能进行一般性的维护工作,无法承担系统级的维护管理及系统建设任务;对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研究不够,知识面不广,不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甚至无法高质量的应用新的信息系统。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领导,确保医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和协调任务重的工作。为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必须加强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要经常抓,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大中型医院成立了信息科,医院领导要切实重视对信息科建设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提出工作目标,配备专业人才,配置必需设备。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加快医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网络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医院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大量的医疗统计信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没有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没有把死的数字变活,大量的统计数字在“睡大觉。”因此,必须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摆在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把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到病案、统计、人事、设备、医学情报资料储存等各个领域,建立起信息源可靠,应用范围广的数据库,同时,要提高医院信息联网程度,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信息服务、利用功能。

(三)注重人才发掘和机构建设。医院信息科是高技术、多学科的技术密集型专业科室,要有从事计算机专业、医学专业、统计专业、病案专业、卫生管理专业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③深化医院改革,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一支信息化专业人才,从我市各医院现有人才结构看,高级信息化人才不具备,高中以下学历人数占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人数占多数,精通两种以上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在职人员的培训,鼓励在岗自学;另一方面要多方挖掘人才为我所用,尽快建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医院信息化骨干队伍。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必要的基础设施。医院信息系统应建立在适合本院情况的医院管理模式之上。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要求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决策者对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

篇(4)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70-02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平台,同时也赋予档案管理崭新的工作内容,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深化。为此,笔者在探讨档案信息化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1 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纸质档案,应有适宜的储存环境,为了避免纸张受潮、虫蛀和火灾等的发生,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来做为保证;如果档案没有得到备份,在反复查阅过程和保管中,不可避免地可能造成档案的损坏甚或丢失的发生,不利于档案及其信息的保管和利用。在采用低档平板扫描仪将文档电子化信息化的过程,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涉及到如何解决电子化档案的管理、查阅和应用等问题。档案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应加以充分利用。

医院管理的实质是对包括档案在内的信息管理。医院制定并遵循既定的目标,通过信息化的过程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医院档案。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既定的方法加工处理各部门运转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这些档案信息有利于医院管理者的决策,充分发挥医院组织功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提高医院决策和控制能力。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医院管理提供准确的综合信息务,构建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有利于医院实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档案。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能够整合和共享档案资源,在一定权限范围内能够方便快捷地检索和利用档案提供的丰富信息,实现了系统性、有效性和共享性的医院档案模式,提高了档案原件及其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为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发展。

2 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2.1 软件无信息管理功能,通用性不强

档案管理部门应用的计算机型号、操作系统等硬软件各不相同,应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尚不统一,甚或档案管理软件只有档案检索功能,而无档案信息管理功能,通用性不强,这不能利用电脑完成档案信息管理,更不能充分利用软件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2 缺乏统一的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用于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缺乏统一的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难以做到档案信息的规范性、开发性、共享性和服务性,难以满足社会和单位发展需求。

2.3 基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工作是实行电子化档案信息管理的前提条件。由于存在各种主客观因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和案卷质量相对较差,尤其是档案种类不同著录细则不尽相同;档案自动化管理往往仅限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尚无全国的统一标准,无法全面实施和推广,即使使用统一管理软件也难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档案的技术和组织工作程序标准问题

现行档案收集、整理、分类、著录标准及其有关规定与现行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已不能完全适应。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来考虑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仅将磁盘、光盘等作为归档“文件资料”。

2.5 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管理人才,由于难以引进人才,多数人没有掌握现代科技,尤其是缺乏档案和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再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无人精通,无人能用,只能当成废物,难以实现档案信息化。

3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制定规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要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坚持以利用为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化工作的效用。单位管理者要从具有的人财物基本条件出发,制定中远期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利用为本,讲求实效,追求投资效益,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软硬件基础设施,是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计算机的优点众所周知,在文件管理方面,运用计算机可完成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包括查找、借阅、接收、归还和辨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在档案管理方面,运用计算机可完成收集、整理档案过程,可用于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完成库房管理之工作任务。因此首先要配备电子计算机这一符合中远期发展的硬件设备,逐步提高各类档案馆(室)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之目的;另外,各单位要完善局域网络建设工作,以网络为基础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到医院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3.3 加强档案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显著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技术性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的规范为管理性标准规范,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规与标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合法化和确认标准等;对档案文件信息化处理的规范为业务性标准规范,包括电子文档的标准和管理规范;存储、压缩电子文档数据,数据的交换和加密,水印技术和系统软硬件设施技术标准规范等称为技术性标准规范。对上述各方面工作应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档案信息化的质量。

3.4 重组档案信息化业务流程

在网络环境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化,这可避免繁重的手工作业管理模式,并使之转变为自动化集成管理模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转变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重组档案信息化业务流程。在收集档案信息时,在文件处理阶段就能完成数据处理,从而有机融合公文处理与档案管理于一体,自动完成档案资料统计和各类统计报表等工作任务。在检索和利用档案信息时,分类、标引、编目和检索等应在网络环境下自动完成,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查阅和利用多数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将有形实体转变为虚拟网络,逐步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改善环境条件,发挥档案信息的社会作用。

3.5 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技术处理和保存工作

档案工作者要指导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接收、处理和存储电子文件工作,要将归档的电子文件属性改为“只读”文件以保护其原始信息和基本结构。在介质层上存储的电子文件相对较为安全。但是,如何长久保存电子文件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必须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读性,不得丢失其中的任何信息。

3.6 档案系统同时保存电子与纸质文件

要同时保存同一内容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并使用不同的编目方法和存贮装具进行归档。为便于利用时参照互补,管理者应在同一内容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备考表或卷内目录“备注”项中标示对应档案文件的档号和存地。保存电子档案后不得将纸质档案丢弃或疏于管理。

3.7 提高档案人员整体素质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档案工作的政治性和服务性决定了档案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完成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重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问题。

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树立大人才观,秉持人人皆才、人人皆可才的观念,充分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通过培训、继续再教育、学历提高等形式,掌握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前瞻性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业务能力,引进新鲜血液,较好地完成档案信息化工作。作为现代档案工作者应当有丰富广博的专业和与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关的计算机、网络、缩微摄影等其他技术知识,提高其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并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适应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切实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3.8 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证信息安全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要素,这是我国《档案法》中规定的重要内容。档案信息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档案管理系统硬件自身的安全,即系统不为外人所侵入;二是档案信息传播的安全,即档案信息不为权限外的权利人所获取。为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物理安全,应从机房管理、软件管理、操作监督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硬件方面的安全管理,即在考虑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和设计档案管理系统。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应用仅供内部人员使用,封闭式网络,不得与因特网连接。为保证网络安全,建网时应实行物理隔离,合理确定安全等级和信息安全要求,并且据此来判断信息系统运行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授权违规操作,切实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9 网络化传输档案信息

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真正价值,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为充分利用档案信息提供先决条件。这要求在单位内部要利用局域网络建立档案信息网站,实行网上档案新信息,为利用人员提供电子邮件服务、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和光盘远程检索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与用户之间要开展定向、定题的档案信息咨询服务;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提炼和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为利用者提供更多二次、三次或以上加工的档案信息,拓宽和拓展医院档案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档案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发展。信息资源是档案数字化的基础,必须保证其数量和质量,这也是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核心之所在。

3.10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树立全面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在遵守保密制度和安全许可的范围,为不同档案信息利用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整理、分类、提取、分析和加工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局域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针对单位内部和其他利用者提出的具体需求,满足档案信息的需求。必要时,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不同载体的档案进行图、文、声、形的再次或多次合成加工,直到利用者满意为止。

要主动为利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管理者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把握档案信息利用和服务的大方向,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质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讲求时效性和质量观,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为利用者及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信息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档案信息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存储和处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已势在必行,档案中蕴藏的丰富信息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重视和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加快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孟世恩,王颖,何芳.对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2004(5):29-32.

[2] 牛家旺.档案管理信息化下档案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00-201.

[3] 刘斌.信息化时代的档案安全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08(6):160-161.

[4] 黄华,李艳梅.关于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2(3):56.

[5] 陈芳.信息化背景下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低碳世界,2014(19):319-320.

[6] 代全贺.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创新研究[J].民营科技,2014(9):117.

[7] 周萍.信息化背景下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207.

[8] 邓小兵.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6):42-43.

[9] 吴学志.纸质档案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J].兰台世界,2014(5):78-79.

[10] 李h.浅谈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档案,2015(1):50.

[11] 赵群.解析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23):150-151.

篇(5)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145-04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计算机在医疗日常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各科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形成较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医院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2]。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医疗技术、护理水平信息化两方面,我院呼吸内科联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平台给呼吸内科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格局,促进了呼吸内科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共36人,年龄23~59岁,平均(33.9±3.7)岁;工作年限3~22年;其中医生7名,护理人员29名。职称: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11名,助理护士6名。文化程度:本科9名,大专27名。

1.2方法

1.2.1信息化管理前 2014年1~12月我院呼吸内科未实施信息化管理,仅给予常规诊疗措施。

1.2.2信息化管理后 2015年1~12月我院呼吸内科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医生工作站平台建设。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是医疗系统中的核心系统之一,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叫号系统:包括排队、医生呼叫、排队信息显示、语音播放等功能模块,各模块间数据同步。叫号系统有助于保障就诊秩序的有条不紊,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成本核算系统:成本核算收费模块操作灵活、准确,可对治疗项目的增减,支付方式的选择应付自如,保证了账目的准确性,与医院的收费系统衔接完好,同时避免了手工记账现象,降低了对账工的工作量。移动工作平台:医生在查房时使用移动工作平台,将患者的信息进行实时录入,可通过网络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沟通,方便快捷;同时,通过移动平台查房系统整合患者的医疗信息,方便随时提取信息,大大提高了医务工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信息安全评估系统:建立信息化医院的同时面对着涉及信息安全的严峻挑战,信息化管理体系可通过内部网配合网路信息安全系统密钥来保障科室的信息安全。日常事务:工作站平台可提高科室日常工作的便捷性,科室每日所需的物资、耗材、器械等由电脑自动生成,且经网络直接传输给相关部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人力和物力浪费。②病历信息系统:我院呼吸内科对每位收治的患者都进行了信息平台录入和信息化的处理,保证了患者病历资料的安全性,查询的便捷性。病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整理患者的疾病谱,了解疾病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以便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③质控系统:通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查询患者信息,并对辅助检查资料等进行详细查询,提高了对患者综合信息的了解程度,还可以对呼吸内科医疗文书质量进行监测,也有助于病历的长期保存。④信息辅助系统:信息辅助系统主要管理呼吸内科的日常业务工作,可通过医院的内网公告系统、院内邮箱等收发邮件,保障了医护人员之间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便捷性,更有助于高效办公。⑤健康干预系统:健康干预系统内容丰富,包括营养配餐、运动指导、慢性病管理,跟踪随访等,随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而生成,根据患者要求制定健康干预具体方案,个性化的营养配餐、运动指导与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相对应,实用强,患者依从性也高。

1.3判定标准

满意度评价[3]:出院前就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采用中文版HPOI(翻译后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6~1.0,Cronbach′ α系数为0.770),选取其中相关问题。患者满意度包括服务等待、服务主动性、健康干预指导、就诊便捷、总体满意度等,各项满意度内容均采用0~10级计分制,满意≥7分,5分≤较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前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信息化管理后取药时间、交费时间、诊疗等候时间、配药平均时间较信息化管理前均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信息化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7.0%,较实施前(83.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信息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医护人员满意度(86.1%)较实施前(55.6%)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一些大型医院已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医疗数据信息经过输入、整理、归纳以及输出等处理,全面对整个医疗云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4]。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以计算机为准则,减少了人为差错,在临床上有很大作用,主要有如下优势。

3.1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成本核算系统通过共享中间数据库的方法,以接口方式每天定时快速地从链接系统中采集当天数据,包括门诊的数据如挂号、收费数据、药品收入、护理工作量、医生工作量等内容;住院信息的数据如入院人次、出院人次、患者费用信息、药品使用情况等信息[5-7]。

3.2 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建立信息化医院以后,将以往手工信息录入转变为通过重复信息快捷录入,减少了工作量,信息化体系相匹配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避免了错误信息的输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信息采集效率,简便了工作流程,以往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不配合和不理解的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使诊疗更加方便、快捷、专业化。

3.3 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科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体系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量身设计,使科室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为院部与科室之间的直接沟通提供了有效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绩效考核结果更加及时、准确、透明。通过采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核算系统中的数据,实现科室绩效考核的自动归集与分配,完全取消了过去根据各项报表重复录入数据编制科室绩效考核表的繁琐工作,逐渐提高数据源的准确程度,同时改变了以往散漫的工作态度,真正实现了制度化,促进了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8-10]。

3.4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确保为患者服务的有效时间

信息化管理体系依靠其快捷、高效的支持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药材、药品信息、阅片等均可在网上完成,并可及时通过内部网络发送给相关部门,保障了医护人员之间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便捷性,确保了办公的高效性;通过移动平台查房系统整合患者的医疗信息,方便随时提取信息,大大提高了医务工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缩短了医生等待各项报告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保障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11-13]。

3.5信息化管理体系可提高病历管理质量、降低差错率

病历是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的详细记录,也是临床重要资料及现代医学的法定文件,当出现医疗纠纷时,病历是重要的法律证据。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为医疗信息的录入和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减少了医护人员因患者较多而引起的差错,避免了由于错别字造成重写以及人为性的配药差错等,同时患者病历信息可通过患者随身携带的健康卡来传输,共享性好,给医疗带来极大的便利,电子病历中有关患者所有的诊疗信息都可以追溯,查询方便,也有助于缩短急症患者的等候时间[14-15]。

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与其相匹配的信息化人才建设也应成为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医院应采取创新培养模式、营造育才环境等方式,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懂管理、精业务的卫生信息化人才,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本研究中,信息化管理后取药时间、交费时间、诊疗等候时间、配药平均时间较信息化管理前均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医护人员从繁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参考文献]

[1]刘天健,方淳.云终端技术在医院排队叫号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7):99.

[2]卢林发,王俊梁,李越.远程健康咨询服务行业的现状调研及发展建议[J].医学信息,2013,26(7):291-292.

[3]朱桂娟.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22-24.

[4]董虹.浅析电子病案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7):43-45.

[5]吴津成,周晓龙,王建文,等.浅析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22(11):24.

[6]李丽娟.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8):250-251.

[7]杨云富,刘鹏.浅谈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9):16.

[8]张晓萍,梁云朝.构建医院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2):75-77.

[9]崔福荣.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20-21.

[10]杨仁祥.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4):301.

[11]林少虹,罗少红,黄艳红.电子护理文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12(2):103.

[12]舒象武,李碧娟.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2):183-184.

[13]王健.基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医院财务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12,36(15):182-184.

篇(6)

当前,在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民营医院对外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内要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因此,民营企业要通过创新适应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才能为民营企业在医疗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模式能够降低医院的财务支出,提高了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降低了医院的经营成本,降低了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使得民营医院能够按照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稳定发展。

一、民营医院成本管理模式应对的发展环境

首先,在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环境中,由于人们对医疗制度和医疗服务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医疗各项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就必须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我国政府对民营医院的发展给予政策鼓励与支持,使民营医院能够更积极地开展医疗服务,加大了对医疗设备与服务的投资,提高了民营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要能够适应医疗市场的外部环境。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使人们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服务,城镇居民都能够得到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大部分患者不必因为医疗费用问题而害怕去医院。这样医疗保险制度惠及了广大城镇居民,也激活了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潜力,使得民营医院获得了发展空间。

最后,民营医院面临着管理机制的问题。民营医院在获得政府支持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还需要解决自身管理机制的问题。由于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受制于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创新自身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医疗技术、员工专业能力,改善医院的经营成本,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民营医院在成本管理中遇到的困难

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是其自身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还不够规范与科学,使得民营医院的管理机制不够灵活,这样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率,也使得民营医院的医疗成本急剧攀升。因此,民营医院必须分析成本管理中的制约因素,并且要逐步建立与创新适应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

首先,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由于民营医院的管理机制不灵活,使得成本管理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成本管理得不到其他相关部门或管理职能的支持,造成了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成本管理理念滞后,成本管理执行力比较弱,成本管理目标模糊不清,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决策。

其次,民营医院成本管理不够合理,不能实现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由于医疗服务涉及到多种成本管理,给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压力。一些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不规范就造成了成本的失控,财务管理人员与医院员工的成本意识比较淡薄,成本管理的制度与流程还不够完善。

最后,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缺乏专业化能力,造成了成本管理的低效。由于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成本管理方面还需要提高业务能力,他们还没有对医院的各个部门与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掌握,这样产生了成本管理与医疗服务的脱节,造成了成本管理低效率。

三、民营医院创新成本管理模式

首先,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民营医院要建立与完善成本管理机制,要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并且将其与员工的经济责任与业绩考核进行联系。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目标可将其分为相对固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及变动成本目标。对成本目的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如预算控制,确保了成本预算的有效执行;支出控制,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执行;采购控制、库存物资控制,降低物资在采购、使用环节的成本。

其次,提高全体医院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与专业能力。民营医院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医疗行业的一些基础知识,要熟悉一些基本药品的药理、要熟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病案管理体系,熟悉医疗、护理常识,更要掌握医院的物价管理体系。

最后,提高医院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加强医院的后勤成本管理。民营医院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成本管理拥有自动化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网络的成本资源的配置、使用及管理,提升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民营医院的后勤管理应采取社会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降低民营医院的经营成本。

四、结束语

通过对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的探究,得出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模式是其在医疗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因素。一些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还不成熟和完善,这样就限制了医疗服务的全面发展。民营医院要创新成本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促进民营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引导民营医院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民营医院的良好的成本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能够改善财务管理状况,避免投资与费用支出的盲目性,降低了财务管理风险与经营风险,促进民营医院的费用支出的合理化与投资科学化,提高了民营医院的经济效益,使民营医院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源泽.浅谈民营医院的预算及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1)

篇(7)

关键词:

民营医院;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引言

自2010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以来,新的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鉴于当前我国医院中的固定资产管理还较为混乱,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现状,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显得越发地有必要。民营医院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增强竞争力,往往会选用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民营医院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性、舒适性、服务好等方面。如何体现其专业性舒适性则在于其提供设备的先进性,医院设施的全面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涉及到医院的固定资产部分,因此医院想要提高其竞争力、增强资金利用率的关键恰恰是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则成为了民营医院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办法往往很难发挥它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而这同时也暴露出医院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所不足和其相应职能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的问题。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其使用效率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之上。行之有效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仅应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核算、清查等,还应包括职能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责任的明确细则等内容。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管是从制度内容上还是从具体细则上来说都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些条款更为容易流为形式。相关管理部门的结构设置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很多医院往往存在一部门兼多职、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这些部门职责的划分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配置专职监督检查人员等。

(二)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会计制度不规范

从传统观念来看,医院对会计的要求并不像商业企业那样高,因此大多数医院会选择专业素质并没有那么高的财会人员,同时也没有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鉴于民营医院也完全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也需要置于市场上竞争的这一特殊性,则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较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一定欠缺,因此反映出医院在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上存在着漏洞,正是这些问题恰恰阻碍着我国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相关器材的采购上缺乏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细则,财务人员可以较为自主的处理设备的采购,这便给有效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还有在器材的采购以及维修上并没有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审核,这些都会对医院固定资产及其评估的真实可靠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未能及时对其进行盘点

大多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很低,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得固定资产在领用后无人管理和记录,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变动情况无法如实及时地反映给相关管理人员,基于此,使得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地维护和保养,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甚至由于过度使用减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新《医院财务制度》中要求各医院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实地盘点。精确的固定资产盘点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基本上所有医院都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及时的盘点,从而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无从下手。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从当前情况来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相应的软件对其予以支持,但是问题在于与医院财务核算软件相对独立,财务软件不能直接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不能实时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者之间协同作用的发挥,既增大了使用科室管理台账与资产管理部门账目核对的工作量,又造成了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信息不同步的问题,所有相关信息都需要同时录入两套系统,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重复,增加了无谓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低,使得财务人员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许多无谓重复劳动中,因此占用了不少原本能够亲自到使用科室核对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的时间和精力,使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率明显较高,也使财务人员对医院实际的资产情况做不到心中有数。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界定、购置、折旧等事项已经做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这便为各医院制定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民营医院需针对其专业性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入账管理环节上,应当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所采购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并对该资产的用途和使用环境进行规范,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及成本核算。至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则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流转登记制度,对资产的增减、处置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对流转记录进行抽查,以保证流转记录与医疗设备的实际位置相符。

(二)引进高素质专业财会人员,按照规范会计制度处理相关事务

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专业性程度不足的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上升不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对固定资产管理比较随性。要达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则需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财会人员,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对在职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及专业性。在高专业性及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配置齐备情况下,能够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从而增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三)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及时清点盘查医院固定资产

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及时盘点医院的固定资产。通过执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可以确保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同时也能够使医院有关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便于对资产的管理使用。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确保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清查。另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现场监督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卡片的记录与实物对应一致,并对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迅速做出处理。要将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在现场实物清点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在册,使得医院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购置决策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周转效率。

(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管理软件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医院各部门管理终端相连接,打破信息隔阂,实现信息在医院内部的自由流通,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固定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例如上海长宁妇幼保健院曾在很早就实施了其信息系统的建设,并积极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医院,同时建立正规的IT管理机制,以保障信息化系统在医院中的有效利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覆盖到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去,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从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使用、维修、直到最后报废处理,整个过程需进行连续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既能够轻松实现各部门的全方位沟通,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同时还能够避免固定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等情况,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四、结论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民营医院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重视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医院,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有效抑制资源的浪费,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地增强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有助于民营医院在经济市场条件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蒋春艳 单位: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有限公司财务部

篇(8)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全县人民的健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维护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为了充分发挥委员界别优势,更好地围绕深化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14年重点工作安排和省政协《关于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的安排意见》精神,近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教育、文化、卫生界委员,先后深入县人民医院、李二堡镇中心卫生院、核桃庄乡里长村卫生室等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就进一步促进医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统一安排,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医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41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29个,村级卫生室、医疗点52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个,民营医院7个,个体诊所、医务室49个。机构改革中上级编制部门核定我县卫生系统岗位906个,其中县人民医院岗位300个,县中医院岗位150个,县二医院岗位31个,乡镇卫生院岗位总量425个,现有职工889人,其中同工同酬401人。

(一)

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医改工作启动后,我县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县、乡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设备得到逐步改善。在加强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建设的同时,投资3160万元完成了松树、转导、李二堡、巴州等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和职工生活用房建设。为29个乡镇卫生院配发了价值约1300余万元的小型救护车、电脑、DR数字影像系统等医疗设备,极大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落后问题。拟投资15508万元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总投资2100万元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业务楼建设项目、核桃庄等3个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建设项目、峡门等18个乡镇卫生院的职工生活用房建设项目、32个村卫生室的扩建项目在2014年全面实施。

(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水平。采取县级医院到省内外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到县级医院、乡村医生和妇幼保健员到乡镇卫生院派员学习培训的方式,有效促进了各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县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仅2013年,县级医院选送63名业务骨干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205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垂杨柳医院进行学习培训,乡镇卫生院选派85人到县级医院进修学习,636名乡村医生和妇幼保健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业务培训。二是开展对口帮扶,提升服务能力。通过解放军205医院、**市中心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外三级医院派专家到我县县乡医疗机构开展对口帮扶,县级医院选派医务人员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三是通过组建“医联体”、建立双向转诊流程、开展“家庭医生团队式医疗服务”、实施“先住院后结账”服务模式等,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创建县域内“优质、方便、快捷”医疗服务体系。四是加强村级卫生室管理,采取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履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和财务“五统一”管理,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提高了村级医疗服务水平。五是吸引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使社会资本成为推动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我县现有博爱、仁德等7家民营医院。

(三)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全县城镇居民实际参保18408人,参保率99.4%;新农合实际参合336628人,参合率达99.5%。城乡居民医保在三、二、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付标准分别提高到70%、80%、90%。坚持医疗保险周转金和医疗救助资金预付制度,通过“金保工程”建设,实现了省内异地医疗费用及时结算。同时,开展了以临床路径管理为主的按病种控费、付费方式,完善了监控管理机制。

(四)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10月起全县乡、村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12月起县人民医院实行药品和一般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2012年12月县中医院、二医院实行药品和一般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均达到100%,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达到90%。自2011年12月执行药品网上统一集中采购以来,截止今年2月底,已在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及一般医用耗材10857.6万元,其中基本药物4519.6万元,配送率达86.91%。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一是加大政府医改投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5元提高到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4类44项。二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29640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管理并进行健康检查,完成体检23910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达到24601人和8577人。发现的642例重性精神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建立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41.3万份,建档率达95%。三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在电视媒体开办专题栏目、制作宣传栏文化墙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意识。

(六)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2011年全面完成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从改革人事制度,实施全员聘用;加强学科建设,发展特色科室;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调研中了解到,医改后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医院药品总收入比例、门诊和住院每人次药品费用明显下降,公立医院开始回归公益性质。2013年县中医院、二医院借鉴县人民医院试点改革经验,根据《民和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制定了岗位设置方案和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此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医疗岗位不能满足需求。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群众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县乡医疗机构就诊及住院患者逐年增加,现有的医疗岗位已无法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和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县级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骨干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医人才匮乏,致危急重患者因县级医院救治能力不足、得不到有效诊治转至省级医院就诊。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队伍在结构、数量和技术上还未达标,医务人才缺乏,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难以取得群众信赖。尤其是村医素质普遍较低,服务能力不强,县乡村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财政补偿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县乡医疗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由于我县属国定贫困县,县级财政保障能力薄弱,在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药品零差率补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

(四)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化建设因成本高,实现跨区域、跨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共享难度较大,尤其是村级卫生室联网仅为20%,严重制约县域内“优质、方便、快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三、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全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

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我县实际足额定编,并以实用为核心放宽人才引进门槛,研究出台留住人才的机制和政策。二是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夯实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加大医院学科建设和医务人员及村医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快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篇(9)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051-02

近年来,各类民营医疗机构纷纷成立,药店遍地开花,再加上原有公立医院,整个医疗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医院就必须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实践证明医院信息化是支持临床、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建设信息化医院已成为当前卫生管理人员的共识。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学有效的管理,建设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继而形成数字化医院是医院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1 数字化医院概述

数字化医院是由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疗和数字化服务构成的现代医院经营管理模式。它是基于现代数字技术和电脑信息处理技术产生的网络集成信息系统,是当今信息社会一个组成部分。

数字化医院整合医院建设中以‘管理为基础’、‘医疗为核心’、‘病人为中心’的传统理念,最终为医院提供一个可靠的、实用的、规范的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最突出的优势有两点,一是数字信息技术直接服务支持医疗,最大限度的帮助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例如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PACS利用计算机采集X光、核磁、CT、B超、内镜和病理等医疗设备的医学影像,并通过模数转换为数字化形式加以存储和检索。结合HIS系统,医务人员可以快速便捷地在计算机终端上检索并查看病人的影像资料和影像医师的诊断说明。实验室信息系统(lab information system,LIS)数据库和条码技术,将病人的个人信息和生化检验结果存入LIS服务器,再结合HIS提供给医务人员快速便捷地查询。在PACS和LIS的基础上,直接利用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实现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从而为患者建立起一套终身健康档案,为医务人员全面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健康史、既往病史和治疗用药史提供了可能和很大的便利。二是数字信息技术服务支持医院管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医院管理者忠实的情报员,是管理者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把医院一线的最原始的数据无差错的汇总给管理者,所有的数据都取自于源头,绝没有人为的差错和水分,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医院管理者管理思想最忠实的表达者和执行者。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决定着医院不同岗位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固化下来,再以医院信息系统为载体在全院不折不扣的执行。医院信息系统规范了医疗流程和就医模式,规范了医院物资管理模式和药品材料管理模式,使医院的工作模式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 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院从1997年在本地县级医院中率先引进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建成了我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改变了我院传统的管理、医疗、服务的模式,使其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建设给医院带来的切实好处,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医院人深有体会:财务科可以方便实时的查询药品、医疗等各项收入、支出情况;经济管理科可以对任意不同时期、任意科室进行成本绩效核算;药品和医疗耗材实现了从金额管理到数量管理的转变,而且可以动态跟踪药品和医疗耗材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库存;医生可以直接查询病人的数字化资料、开电子处方和生化检查;院长可以及时获得就诊人次、住院人数、各个科室医生的工作量,药品、医疗耗材和各种物资的进、销、存情况,财务各项报表,核算各项报表等各项微观和宏观数据,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了真实的原始数据。

我院的信息系统是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院,逐步建设,分步完成的。1997年建成基于DOS操作系统的NETWARE/FOXPRO服务器,下设十几台无盘工作站,最初实现了门诊收费和门诊药房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接着后续工程又新增了病区医嘱管理模块、药库药房管理模块、器械和总务库房管理模块、财务和经济管理模块、院长查询模块。最后建成了覆盖全院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的建成和使用规范了我院的管理手段,增强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系统使用了4年之后,我院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建成了基于WINDOWS SERVER 2000操作系统的SQL SERVER服务器,客户端采用以WIN98为工作界面的有盘工作站,补充完善了门诊收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医嘱管理系统、出入院系统、器械/总务库房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等等系统模块。2008年院领导以医院数字化建设为切入点,狠抓医院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面向临床发展,直接为临床服务,建设数字化医院。建成了以条码输入为特点的检验信息系统(LIS),以X光、CT、核磁为主体的医学影像存储和通信系统(PACS),转变提升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建成了医生工作站,实现了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但是,我院目前的医院信息系统只是整个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在一定范围、一定功能内的实现,数字化医院建设之路仍然很长。

在硬件方面,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建成了四通八达、性能先进的网络硬件环境。以三条光纤为主干,把医院的门诊楼、住院楼、综合楼和后勤楼连成一体。主交换机采用HUAWEI Quidway s5600 series光模块千兆交换机,使得我院的网络性能大大提高。六台不同功能的服务器更是为我院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7.06.128

1 医院财务管理在信息化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专业人员缺乏

在我国信息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能够真正服务于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人才较少。而专业的财务人员是医院信息资源科学规划的执行者,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当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现阶段财务人员的缺乏使得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1.2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设施不完善

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之中,由于资金的缺乏,信息化发展所需的技术设备尚不能得到完善。另外,由于部分医院的管理者对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到位,对于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更是缺乏认识,因而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得不到重视。

1.3 医院财务数据库尚不成熟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缺乏一个成熟合理的数据库使得医院的信息运转无法流畅进行,这就使得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不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数据库使得数据在计算统计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错误,对医院实际的财务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2 新常态下医院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探究和建议

新常态下探究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实现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要结合人才培养、基础体系、基础平台的建设,要把握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改造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大方向,在内、外两个方向,上中下不同维度上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医院财务管理的平台和体系构建,做到对医院财务管理持续性地完善与系统性地提升。

2.1 做好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专业培养

信息化时代进行的医院财务管理要有专业人才和综合型人才作为基础,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就应该从人才培养和资源挖掘层面上入手,激发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成长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专门型、综合型人才,组建起医院财务管理的“资源平台”和“后备军”,为医院财务管理稳定发展和高效率实现信息化目标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一方面,要在医院财务管理队伍中挖掘对信息化发展感兴趣,对专业成长有良好前景的发展意愿的员工,使其通过医院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加深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认知,再将信息化、数字化的医院财务管理技巧通过讲解、宣传和教学的方式加以呈现,真正做到对员工专业发展的有效引导和不断强化,在全面掌握医院财务管理知识,系统把握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特点的前提下,形成高水平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技能、水平和素养。另一方面,医院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要敢于引入人才,通过招聘、合作、兼职等方式将有高水平专业化、信息化基础的人才引入到医院财务管理队伍之中,在壮大医院财务管理队伍的同时,丰富医院财务管理的层次,提升医院财务管理队伍的技能水平,增加医院财务管理队伍的战斗力,通过引进人才的高水平工作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效能和产出,建立起一支具有活力、能力的高水平医院财务管理团队。

2.2 科学管理医院财务管理的设备、信息和数据

面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管理不严格、设备科技水平落后、数字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提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体现全面性和科学性。要制定具有可操作、可扩展、可调整的动态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医院财务管理中对信息化应用的过程,制定出考核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体系,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从管理系统上做到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方向强化,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确立在科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大趋势下。医院财务管理要加强对信息和数据的管理,确保信息和数据具有可加工、可挖掘的特性,并做到信息和数据具有可追溯、可拓展,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上都可实现对信息和数据的有效利用,让信息和数据真正发挥出资源价值,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深层次提升和进一步深化提供数理上和功能上的支持。

2.3 建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数据库

从制约医院财务管理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分析角度来看,没有系统、完整、真实的数据库和加工分析系统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弊病。因此,要在医院财务管理强化的过程和细节之中,突出数据库、资源库、信息库的建设。要利用信息时代行业和社会已经广泛应用的互联网、计算机和医院财务软件系统建立起医院财务管理数据库,整合医疗信息、财务数据和业务资料,形成全面覆盖医院各项经济、专业和管理活动的数据库和信息库,更好地为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改革服务。一方面,要建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平台,将医院各部门、各时期和各项活动产生的信息纳入医院财务管理数据库系统,形成对数据和信息有效地存储、加工和开发,为医院财务管理提供理论、数字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全面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时的信息收纳和全面的数据存储形成对医院财务资料的真实、全面的掌控,在及时调用、深层次加工的前提下,推动医院财务管理顺应规范化、数据化、科学化的时展大潮。

2.4 推进医院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利用

医院财务管理要将信息和数据的加工和利用作为推进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水平,打造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础。通过对医院各环节、各部门、各时期财务信息和管理数据的多层次分析、多维度加工,形成大数据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的真实应用,开发出财务信息深层次的价值和功能,更好地展现医院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潜在的优势,凝聚医院管理层面、财务层面的共识,搭建起为医院财务管理顺利实施,为医院高效率、全方位发展提供支持的数字基础和信息网络。一方面,医院财务管理要将现有的模式进行大数据技术条件的主动转变,增加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的维度,深化医院财务管理数据的利用,建立起医院科学管理和协调管理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另一方面,医院财务管理要加强对现有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将信息和数据反映出的问题与实际医院财务工作相联系,找寻问题发生的经济、财务和管理层面上内在的联系,变革医院财务和管理的策略和方式,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和医院整体发展更为紧密而完整地契合在一起。

3 结 论

医院财务管理必须结合新常态下新医疗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医疗机制建设的实际,要将飞速发展和迅速扩张的科技元素整合进医院财务管理的系统和工作之中,适应医院对社会发展、患者需求和组织成长的新特点,在供给侧建立起医院财务管理的新样式,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降低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成本支出和难度,顺应时代和发展带给医疗行业的新要求和新情况,整合出医院财务管理的新方式、新模式,有效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组织化、信息化、科学化的平台建设,将医院财务管理发挥出更为深刻、更为彻底、更为系统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彦华.新时期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8):400-401.

[2]张春萍.分析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109-110.

篇(11)

在中国医药流通领域,湖北民营企业九州通被誉为黑马。十几年间,从在医药流通“国家队”的夹缝中生存,到如今成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民营老大。在业界看来,九州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物流与信息化的支撑。

“三年前,多数人眼中的九州通只是搞医药流通的,但是现在的九州通早已不是单纯经营药品,她同时也是一家医药行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供应商、集成商。”九州通技术总裁谷春光接受《鄂商》记者采访时说。

九州通医药集团创建于1999年,是一家以药品、医疗器械批发、零售连锁以及药品生产与研发为核心业务的股份制企业,在全国近万家医药商业企业中,九州通位列第三名,在中国民营医药商业企业中排名第一。

在医疗行业,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客户的需求逐渐从少批次、少品规、大批量向多批次、少批量、多品规的方向转变,医药物流是物流领域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九州通技术总裁谷春光说,优化医药物流企业供应链有着重要的意义。药品名目种类繁杂、货品周转快、进出频繁,对物流有着严格的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决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经营质量,加速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降低成本,促进销售,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003年,九州通业务规模扩大后,每个物流中心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个客户订单,原有的手工仓储、物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因此开始兴建现代化的医药物流中心,并自行研发了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随后,九州通集团陆续建立15个省级物流中心、25个地市级配送中心,从而形成了覆盖华中(武汉、郑州)、华北(北京)、东北(沈阳)、华东(上海、南京、温州、济南、福州)、华南(广东、广西)、西南(重庆)、西北(新疆)地区的医药物流网络,并通过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整体物流运营效率。

记者在九州通湖北事业部现场感受到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强大,只见净空高 25 米的库房内,货架高达 22 米,却看不到员工的身影,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同样高达 20 多米的堆垛机在货架间的悠长巷道里沿着铁轨运行,不断伸出长长的钢铁手臂,准确快速地将药品从堆码整齐的托盘放入或取出。 而此前,九州通对于信息化的运用局限于,运用软件系统规范和优化核心业务流程,整合企业的业务、财务、办公、人力等资源,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规范的GSP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和创办了医药行业最早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之一――九州通医药网,配合批发业务,通过B2B方式进行网上交易。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九州通不仅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还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业绩是集团正确发展战略指引的结果,清晰的信息化战略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素。”谷春光说。

“我们是做流通行业的,不仅要服务下游几万家医院和连锁药店,还有上游四千多家供应商,我们要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包括技术服务。经过七八年自主研发成果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软件产品线”。2009年以前九州通的信息服务只针对企业本身,后来技术成熟了,就思索着向上下游推广。

一般情况下,医药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而九州通的优势正是在于此,九州通在全国已建立起 15 家省级现代物流中心、25 家地级配送中心,都是通过企业本身的技术来完成的,这也为九州通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物流信息化成另一拳头产品

“2009年以后,我们在保障企业自身使用的前提下,开始向外的技术输出。”谷春光说。如今,一直被业界乐道的九州通物流技术,也被打包成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

九州通针对医药行业客户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医药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与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仓储管理系统与集成、药品供应链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ERP系统的开发与实施、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实施等服务。

“只要客户确定园区用地后,我们就可以帮助客户完成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基建工程的管理、设备的集成与调试、软件的开发与实施、整体运营模式的设计直到客户可以‘拎包入住’。”

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九州通,下游面对的是医院、药店等终端。对医院而言,“药品与耗材的库存管理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配送企业只把药品送到医院中心库房,很少有人关注医院是如何将药品配送到各个科室的。”谷春光说。

在考察了国内一些知名大医院之后,谷春光发现不少医院对于其药品的库存管理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于是九州通开始关注医院物流。

九州通为北大人民医院搭建了库存管理系统和采购平台,采购平台与九州通的业务平台直接对接,整个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对接,系统实施后,九州通可以将医院所用的医疗耗材直接补货到北大人民医院的各个科室。 针对二级及以下的小医院,九州通也研发出独特的产品。在四川遂宁,九州通为其实施了“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平台”,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收支两条线、降低供应链成本,而且便于医保、卫生、财政、药监等多个部门的协同监管。

结合医院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与药品相关的技术服务,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从而与医院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在九州通内部这个模式被称为“技术营销”。

在进行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同时,九州通也积累和提升了专业团队。2009年,基于九州通的物流与技术研发团队,组建了湖北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