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青少年传统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传统文化青少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论语》、《孟子》等都是其中出类拔萃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是文明的精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化身,不管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的磨砺,它们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永不收敛它们夺目的锋芒。正因为如此,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它们的意义仍是极其深远的。
这些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它们本身就有很深很浓的古典韵味,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休养我们的品性,对我们自身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这样说,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们应选择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在身边,种在心里。
而另一方面,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必定要经过它们的双手代代相传。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融入今后每个国人的灵魂,也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
一日,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句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同学们在台下茫然的看着老师。老师问道:“你们知道这个‘子’是谁吗?”大家面面相觑,一阵交头接耳的唏嘘声后,仍是无人应答,只有一位同学似乎略有所思地喃喃道:“是孟子还是庄子?”老师见此情此景,几乎无言以对,只好大吼:“是孔子!”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似的“哦”了起来。老师呆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所中学的初一课堂上。
或许你会认为是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太差,但是,《新闻周刊》曾于2004年5月4日在《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一文中公布了一组数据:“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而对于四大文学名着,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在对于传统艺术的喜爱程度这方面上,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
尽管这已经是2004年的事了,可直至今日,这种问题并未随着时间的年轮而销声匿迹,反而又“重出江湖”了。近日,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了《红楼梦》的“非主流”版。图片中的林妹妹剪着碎发,颓废地坐倚在阑干上,死气焉焉的样子;薛宝钗也染了发,一脸的盛气凌人。这还是昔日的古典名着《红楼梦》吗?这简直是在亵渎,在糟蹋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是曹雪芹先生还在世,看到这些,必定要失声痛哭了。
全世界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书,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就是中国的《老子》。国外的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人们捧着《圣经》的影子,而在中国,又有几个人曾翻开过《老子》的扉页呢?
这些所有,都向我们极其严肃的揭示了一个问题,并督促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有问题就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在这里,我仅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1、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让青少年认真学好一样东西的前提就是兴趣。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在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关于诸子百家及中国古代各派名人的故事,可配有观动画、看电影等多媒体娱乐活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津津有味地听课。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日韩元素成为青少年追逐的对象。从坎坷走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理性。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在世界上逐渐处于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这也正是挖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的大好时机,但现在学校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国人的“大节”,在历史教学、语文教学中都可以进行。 “精忠报国”的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的林则徐,无不给人一种正义感和令人敬仰的民族气节,这都是极好的素材。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内容上,应加以拓展,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浩然正气,并让这种感觉能长时间的留驻学生内心,激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
2.和谐理念教育
通过古圣先贤的社会追求方面思想的熏陶,给学生心中留下一丝美好的理想,对学生的将来也许会有积极地影响。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并不以对外扩张为目的,即使在最强大的时候,也能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不以强凌弱。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经常性地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肩负起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3.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伦理规范,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不仅是学生将来立人,立业的根本,也是建设良好社会秩序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更会有积极的影响。对学生应进行必要的诚信宣传,给以实例,结合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诚信正面及负面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可以尝试给学生建立诚信档案,约束其在学习中或与人交往中的行为,如独立完成作业,考试建立诚信考场,无老师监考等,让其自我约束,互相监督,这些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加强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传统人文文化的教育
中国自古是重人文教育的,历代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人文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人文文化,尤其是非物质的,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当这些思想留在学生脑海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渐渐体会理解到其价值的时候,一定会开启他们丰富的人生。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课堂是主阵地。但是,除了课堂之外,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诵读一些经典诗文。不以背诵为目的,只是反复地读,经常地读。文以载道,诵读得多了,当这些优秀的文化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学生的生命,自然就能形成一定的人文文化底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OL].http://.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 3.htm,2010-03-01.
〔3〕乔湘平.论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求索,2005,(9):105.
〔4〕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5〕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99.
一、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健康问题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博大精深,意境悠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
当前的青少年德育从总体上来说,精神世界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较差的心理素质。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经历都是一帆风顺,他们缺乏挫折感,当他们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面对极大的信息量和宽广的信息来源,面对挫折时,却一下跌入人生低谷。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容易进入一种自我估价错误的模式,继续下去,对于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宽容心的缺乏。现在有些孩子缺乏良好的礼仪和高尚的情趣,在家不做家务一切依赖父母。有的中学校园里,有的学生追求高消费,讲排场,穿奇装异服、染发、说脏话、拉帮结派,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宽容之心。
(三)无理想、无目标。目前,在中学生中,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考试作弊不感觉到难为情的现象。这些学生没有健康的荣辱观,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做为青少年应有的远大志向。对于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混个毕业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部分学生的道德出现“滑坡”现象。
(四)诚信意识浅薄。有的青少年面对父母和老师的辛勤付出,不懂得感恩图报,而是感到厌烦;对社会日异发展而带来的物质上的极大丰富,不是对国家心存一颗感恩之心,相反总是抱怨太多;还有的办事说话不守信,不诚实,缺乏应有的纯朴,常常给人以一种浮躁感。
基于在青少年中存在上述不足,我认为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势在必得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以经典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用传统文化去建构青少年的品德美,用传统文化去培养青少年的才能美,用传统文化去铸造青少年的行为美。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最终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一)搞好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传习和普及要自觉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并突出符合时代要求和校园精神。而对于传统文化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承受、不知反思地接受,以至于背上了传统文化的包袱,应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并以之指导实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一、传统文化青少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论语》、《孟子》等都是其中出类拔萃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是文明的精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化身,不管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的磨砺,它们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永不收敛它们夺目的锋芒。正因为如此,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它们的意义仍是极其深远的。
这些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它们本身就有很深很浓的古典韵味,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休养我们的品性,对我们自身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这样说,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们应选择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在身边,种在心里。
而另一方面,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必定要经过它们的双手代代相传。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融入今后每个国人的灵魂,也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
一日,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句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同学们在台下茫然的看着老师。老师问道:“你们知道这个‘子’是谁吗?”大家面面相觑,一阵交头接耳的唏嘘声后,仍是无人应答,只有一位同学似乎略有所思地喃喃道:“是孟子还是庄子?”老师见此情此景,几乎无言以对,只好大吼:“是孔子!”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似的“哦”了起来。老师呆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所中学的初一课堂上。
或许你会认为是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太差,但是,《新闻周刊》曾于2004年5月4日在《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一文中公布了一组数据:“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而对于四大文学名着,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在对于传统艺术的喜爱程度这方面上,“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
尽管这已经是2004年的事了,可直至今日,这种问题并未随着时间的年轮而销声匿迹,反而又“重出江湖”了。近日,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了《红楼梦》的“非主流”版。图片中的林妹妹剪着碎发,颓废地坐倚在阑干上,死气焉焉的样子;薛宝钗也染了发,一脸的盛气凌人。这还是昔日的古典名着《红楼梦》吗?这简直是在亵渎,在糟蹋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是曹雪芹先生还在世,看到这些,必定要失声痛哭了。
全世界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书,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就是中国的《老子》。国外的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人们捧着《圣经》的影子,而在中国,又有几个人曾翻开过《老子》的扉页呢?
这些所有,都向我们极其严肃的揭示了一个问题,并督促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有问题就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在这里,我仅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1、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让青少年认真学好一样东西的前提就是兴趣。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在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关于诸子百家及中国古代各派名人的故事,可配有观动画、看电影等多媒体娱乐活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津津有味地听课。
2、将传统文化作为学生学业考核项目。这是通过考试来引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又必须区别于其他考试,否则岂不是又要让学生们叫苦连天了?因此,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考试时,只需回答最基本、最简单的填空选择题,而想获得高分,就得靠平时的努力。老师将根据你平时在课堂上的认真积极程度进行主要评分,此外将测试你的古典作品阅读量来作为另一个评分要点。而这门课的总分值又占得不是很大,以20~40分为最佳。这样就能达到既不给学生施加太大压力,又能更好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完美目的。
3、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举办夏令营活动。在夏令营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孔庙、名人故居或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地方,还可以举行演讲传统故事、诵读经书、诗歌、唱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细致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践中思考,在娱乐中学习,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让传统文化渗入他们心中。
教育部于2014年4月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确定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分学段有序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中小学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成为国家层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1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意义
传统文化隐含着积极的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追求,又渗入多种多样的价值理想,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的,相互关联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主要包括“爱人”的人道原则、“修己以安人”“尚同”的群体原则、“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谋道不谋食”的理性追求、“内圣”“外王”“善”等品质要求[2]。青少年自觉接触与内化传统文化,就会潜移默化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引导,为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根基。价值观发展需要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对青少年具有建构作用,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相应地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然后在生活、学习中就会用什么样的理念、原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3]。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青少年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水平,鼓励青少年以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生活中自律自强。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价值标杆,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如传统文化中彰显的“爱人”原则,可以塑造青少年人道主义精神;“修己以安人”的精神可以在实现个人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尚同”思想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意识、集体意识等。
2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小学校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且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教育内容需要整合,实施途径与社会影响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有待克服。
2.1教育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
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内容不成体系,与青少年生活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重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还要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书法等学科都可通过相应内容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等方面。从表面上看,内容的设置似乎很全面,但呈现在每册教材中的内容却显得支离破碎,学生在学完一个阶段之后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仅限于选文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零碎,难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课本选文涉及《世说新语》《论语》《礼记》《西游记》《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及古代诗歌等内容。研读这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青少年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杂乱无章的内容不利于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难以形成价值观培养的合力。
2.2教育途径单一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中小学纷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在相当大程度上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相对而言,语文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依然停留在经典诵读的阶段,没有深入到文化内涵深刻把握的层面。教师对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的通常做法是,在讲完知识点后便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这种教学方式用来应付考试是无可厚非的,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却比较小。这样的教育只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知识,短期内背得了一些课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逐渐淡化。社会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重于内容。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类电视节目,比如中华好诗词、成语大赛、汉语听写大会等,确实营造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但参与人数有限、实际效果有限,同经典诵读一样还不足以使青少年自觉深入传统文化精髓。因为绝大部分青少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观看此类节目的机会不多,另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够,很难让他们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
2.3影响有限
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特点在对青少年的影响方面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作品不仅年代距今较远,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当时社会的经济水平都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隔阂,导致传统文化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负面冲击,影响有限。如今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等发展迅速,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课余时间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这类娱乐方式。这些“快餐文化”视觉效果强烈,轻松愉快,能满足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但是其内容较少涉及传统文化,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往往容易沉湎于此。另外,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报纸等被现实利益所迫,对传统文化的部分涉及较少,全社会关心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有待形成。总体来说,社会导向不利于引导青少年主动关注传统文化,不利于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功能将会削弱不少,因此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的办法。
3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路径
文化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实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为解决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当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1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其一,应该发挥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修改课程计划、增加传统文化课时比例,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处理等方面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如语文教学需要改变教材的老套路,结合课文教,以教材为中心拓展课程资源,挖掘析出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4]。其二,要综合考虑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整合。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教育内容谱系,通过主题教学等方式,把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知识整理出来并系统化,联系生活实际安排,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整理过程,主动学习传播传统文化。其三,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这种体系需要具有四个特征,即内容要有丰富性、体现基础性、编排要有序列性、在内容与现有课程体系结合上增强灵活性[5]。同时,鼓励青少年课外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作品,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个人视野。
3.2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如,可利用青少年爱读故事书、爱玩网络游戏、爱看电视的特点,编写一系列解释详尽、通俗易懂的故事书、生动有趣的漫画书、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网络游戏等供青少年选择,寓教于乐,达到用传统文化塑造价值观的目的。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主要通过优秀动画视频和电化教育课程的反复播放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门学科教学要各有侧重。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目前推荐背诵、阅读的选文作为必读篇目,大力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4]。其他学科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外还可以多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学科人文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越认真,则越容易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越会按照传统文化倡导的原则来接人待物。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尽可能地多与青少年一起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并就其内容进行讨论,让青少年深入其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逐渐提高道德水准,学会做人的道理。
3.3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学校应营造“德高为范”的良好氛围。教师必须明确身上肩负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义务,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底蕴,悉心帮助青少年调适心理。其次要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应体现传统文化因素,引导青少年从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弃恶扬善,求真务实。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应无处不在。要让青少年在零碎的时间无意识地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在广告牌上放上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故事,让青少年在放松的环境下被短小的故事吸引,不自觉地以故事中人物为榜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播放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帮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宝石,青少年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让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引导青少年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与经典同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性,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作者:王婉珍 李学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领域的空前革新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道德观念也都在原有的本质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心性尚处发育阶段的当代青少年更是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中受到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客观上促进并及时更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发展。而光怪陆离的社会状态与新旧体制过渡之际所产生的矛盾摩擦等问题在主观上又无不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诱惑(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这都极大阻碍了道德观的形成。
一、青少年道德精神的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素质普遍较差
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养尊处优地集万千宠爱与一身,所以在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阻力(学习压力、成长烦恼等)时,有一丝半毫的打击,便会产生极强的挫败感,仿佛整个人生就此崩塌,丧失对任何事物的积极性,甚至质疑人生,质疑世界。一旦不能得以及时正确地引导,便很容易陷入错误评价的模式中而无法自拔,长此以往,将会大大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缺乏宽容心
现在的青少年因为过于依赖父母或整个家庭,养尊处优的生活模式助长了他们好逸恶劳的心性,不仅缺乏高尚的生活情趣,甚至就连最基本的礼仪意识都丧失得一干二净。生活一味追求奢靡,消费一味追求排场,着装一味追求新奇时尚,污言秽语不绝于口、拉帮结派形同地痞、人际交往唯我独尊,全然不知宽容、尊重究竟为何物。
(三)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抱负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厌恶学习、回避学习的现象。课堂上学习,不是无精打采便是睡觉走神;课下复习,不是借鉴抄袭就是捉刀;甚至就连周期考试,徇私作弊现象都屡见不鲜。他们不仅不为此而羞愧难当,反而还以侥幸逃脱监考而自视荣耀。这些学生,不仅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就连最基本的荣辱观都混沌不清。他们视学习为负累,浑浑噩噩地走过场,长此以往,将直接酿成整个社会道德观“走下坡路”的恶果。
(四)不懂感恩,诚信意识浅薄
无论是面对父母苦口婆心的批评还是教师好言良语的教导,许多学生不仅不感恩图报,反而厌憎烦躁。抱怨多过体谅,叛逆胜过顺从,缺乏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的意识。他们行为做事不守诚信,态度轻浮,好像浮萍一般不能脚踏实地。
二、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一)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的过程
1.对于道德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实践工作的改进,其首要任务就是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大德育”观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尚群爱国的功德意识、以礼待人的仁爱传统等),来继承和弘扬道德教育,进而缓解青少年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和脱离生活化的现状。
2.发扬孔子在德育中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德育首位思想,并非强调德育要比智育、体育、美育等位高一等,而是其他教育都应共同承担起德育的功能,都应该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放在首位。
3.优化德育过程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首先,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要提高,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在把握社会道德规范涵义与社会意义时从理性角度出发看问题,以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要求自身道德认知的准则和奋斗目标,从而更好地为道德观念与道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完备道德体系,有机利用家庭和社会所具备的德育功能
1.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三大主要因素。而就当下道德教育的形式来看,其核心地位主要停留在学校教育中,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功能却被完全排除在外。鉴于学校的教育管理趋于封闭式,所以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并不能得到实际性的验证。
2.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启迪的地方。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形成与确立。相比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则更具感染性和长期性,家庭教育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启蒙作用。
3.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多样化的,尤其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集聚地的社区,不仅发挥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载体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是提供道德品质形成的实践平台。良好的社区人文气息与生活环境,将一定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身心与道德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了社区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相比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是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起社区大众媒体的力量来促进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良好形成。因此,新时期开发与孔子德育资源的利用,只有在学校的主导教育、家庭的正面教育、社会的辅助教育三项的有机结合中,才能创立一个整体育人体系。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
孔子道德观念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最重视环境的熏陶。校园作为青少年生活与成长的主要环境,承担着德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所以对这一实践环节必须做到高度重视。明确地说,学校文化建设当隶属于德育实体的构建范畴。
道德教育绝非触摸不及的口头形式,而是一个坚实架构且内容丰富的实体。所谓实体,即是实际行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来发挥校园德育的建设,去展示德育的重要地位。新时期继承和弘扬孔子德育的精华,需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重视校风建设,以有效地发展教风和培养学风,规避一切有损于个人以及他人道德品质的行为,形成对师资力量具有凝聚力、对学生具有规范和引导、对社会具有模范表率等作用的良好校风。
2.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兴趣活动有机融汇于一体,开展具有鲜明特色且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巩固道德文化的深入性与持久性,以校报、校刊以及校内广播、电视为媒介,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根除一切有害文化和腐朽思想倾向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延.论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位浅谈[J].科学与财富,2012(02).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一、传统文化青少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论语》、《孟子》等都是其中出类拔萃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是文明的精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化身,不管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的磨砺,它们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永不收敛它们夺目的锋芒。正因为如此,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它们的意义仍是极其深远的。
这些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它们本身就有很深很浓的古典韵味,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休养我们的品性,对我们自身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这样说,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们应选择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在身边,种在心里。
而另一方面,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必定要经过它们的双手代代相传。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融入今后每个国人的灵魂,也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
一日,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句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同学们在台下茫然的看着老师。老师问道:“你们知道这个‘子’是谁吗?”大家面面相觑,一阵交头接耳的唏嘘声后,仍是无人应答,只有一位同学似乎略有所思地喃喃道:“是孟子还是庄子?”老师见此情此景,几乎无言以对,只好大吼:“是孔子!”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似的“哦”了起来。老师呆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所中学的初一课堂上。
或许你会认为是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太差,但是,《新闻周刊》曾于2004年5月4日在《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一文中公布了一组数据:“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而对于四大文学名着,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在对于传统艺术的喜爱程度这方面上,“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
尽管这已经是2004年的事了,可直至今日,这种问题并未随着时间的年轮而销声匿迹,反而又“重出江湖”了。近日,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了《红楼梦》的“非主流”版。图片中的林妹妹剪着碎发,颓废地坐倚在阑干上,死气焉焉的样子;薛宝钗也染了发,一脸的盛气凌人。这还是昔日的古典名着《红楼梦》吗?这简直是在亵渎,在糟蹋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是曹雪芹先生还在世,看到这些,必定要失声痛哭了。
全世界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书,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就是中国的《老子》。国外的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人们捧着《圣经》的影子,而在中国,又有几个人曾翻开过《老子》的扉页呢?
这些所有,都向我们极其严肃的揭示了一个问题,并督促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有问题就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在这里,我仅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1、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让青少年认真学好一样东西的前提就是兴趣。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在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关于诸子百家及中国古代各派名人的故事,可配有观动画、看电影等多媒体娱乐活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津津有味地听课。
2、将传统文化作为学生学业考核项目。这是通过考试来引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又必须区别于其他考试,否则岂不是又要让学生们叫苦连天了?因此,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考试时,只需回答最基本、最简单的填空选择题,而想获得高分,就得靠平时的努力。老师将根据你平时在课堂上的认真积极程度进行主要评分,此外将测试你的古典作品阅读量来作为另一个评分要点。而这门课的总分值又占得不是很大,以20~40分为最佳。这样就能达到既不给学生施加太大压力,又能更好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完美目的。
3、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举办夏令营活动。在夏令营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孔庙、名人故居或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地方,还可以举行演讲传统故事、诵读经书、诗歌、唱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细致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践中思考,在娱乐中学习,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让传统文化渗入他们心中。
孝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它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孝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家庭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当前,我国积极的弘扬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少年作为学生群体,对传统孝文化的吸收具有现实意义,在学校的思想教育中植入我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开始重视孝文化,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能践行孝文化的精髓,共同推进我国孝文化的构建,保证孝文化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相辅相成。
1、学校应该把孝文化纳入德育教育体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的品格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被阻断了半世纪之久,所以当前学校很难寻找到相应的母体来吸收成功的教育经验。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增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国长远的发展,保证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于此,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德育的普及。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特性转变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讲解一些孝义人士的具体事例、开设主题班会、播放影片、以歌唱比赛的形式演唱孝义歌曲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德育方式都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传统的孝文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孝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其二,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构建来加强学生的孝道。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并潜移默化的净化学生的心灵,其中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就能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孝道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根本要求,所以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应加强“感恩”的宣传。总之,通过学校的途径来增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提升青少年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品格。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精神来引导青少年意志的形成,反映了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让青少年懂得热爱生活和敬畏生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树立奋斗目标。
2、家庭中应该把孝文化融入到日常言行中,有利于培养子女的敬养意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应仅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应关注女子的品德教育,因为只有平品德高尚的个体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能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身上具有敬养父母的责任,增强青少年为家庭,为社会的责任意识,所以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父母应该主动的和子女解决代沟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家庭中,“代沟”成为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最令人手足无措的问题,父母为了子女奉献出自己的所有,但得到的却是不尽人意。探究其根源,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子女对孝道的认知,只有让青少年知道自己应该对父母尽孝道,尊敬父母才能让他们主动的去亲近父母。但当前很多青少年学生都严重缺失孝文化的教育,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伦理观念薄弱,缺乏责任感,这样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行为意识上较为自私自利;其二,父母可以定期带子女去参观我国的名胜古迹,通过旅游的方式让子女吸收孝文化的精髓。因为我国有很多古老的名胜古迹上都有宣传“孝义”的内容,还有一些地方还保留了孝子的庙观、碑林等,这些深厚的文化古迹都能作为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实现德育的目的。另外,父母还可以借助红色旅游资源去参观博物馆等,表达自己对先人的缅怀和憧憬之情,以此来增强青少年的敬养意识。
二、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