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信息化评估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信息化范围广,含盖社会、经济信息化和国防信息化,社会经济信息化又可分为地区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及业务领域信息化;国防信息化可分为军队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参见下面信息化分类图及社会经济信息化分类图:信息化的评价就是采用评价指标对各类信息化现状进行测评,以便了解其发展水平,更好采取措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我国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现状
我国九十年代国家统计局、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国家信息中心及高校就开展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信息化水平指数及构成、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对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1995-1998年的信息化指数作了统计和分析,2000年以来信息产业部制定信息化评价指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科技部制定了制造信息化评价指标,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指标,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开展了信息化应用水平专项调查,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居民家庭信息化进行专项调查,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还进行电子商务专项调查,形成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统计报告。
目前已开展关于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省市地区信息化、智慧城市、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工程、网站、平台、服务及信息安全等的评价:
1、信息社会评价
国家信息中心研制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由信息经济指数、网络社会指数、在线政府指数及数字生活指数四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组成,形成信息社会指数ISI,编写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按信息社会指数划分信息社会发展阶段:ISI0.9为高级阶段。
2、国家及省市信息化发展评价
国家统计局先后推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及信息化水平平价指数,2005年开展全国信息化水平专项条件调查,分析研究全国和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发改委用于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指数IDI(2)由基础设施、使用、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和发展效果5个指数组成,2000年起每年31个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2011年与工信部联合中国信息化指数统计监测年度报告。
3、智慧城市评价
近年来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各自安排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目前3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住建部、工信部下属单位、宁波、上海、南京等市以及有关研究单位各自提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约14套方案,有的单位如国脉互联还对全国百十个城市进行测评,编写中国智慧城市评估报告。北京智慧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国家标准委成立有关部委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组织电子、通信及智能建筑标委研究制定智慧城市系列评价标准,目前已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及有关标准并在试点城市进行试验和试评估,今年网信办及发改委组织制定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并将在试点城市实施。
4、信息经济评价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研究信息经济评价,形成“信息经济崛起,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报告,把信息经济分为基础型、融合型、效率型、新生型、福利型层次和类型,提出了基础型与融合型信息经济测算方法。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信息化与信息经济测评理论和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基于均衡的效率与效能计量》,上篇:信息化与网络经济体系创新,基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框架,下篇:信息化与网络经济计量应用,宏观、中观、微观测度与评价,提出窄义和广义信息经济及计量方法。
5、企业信息化评价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2001年提出企业信息化评价基本指标,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组织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活动,选出企业信息化500强。
科技部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制造信息化,研究制定制造信息化评价指标,提出制造信息化指数,以制造业信息化企业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为基础,合成地区、行业等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指数。
国资委2007《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8号文件),制定《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113号文件),根据各企业信息化测评结果,将其划分五个级别。划分标准为:90―100分为A级、80―89分为B级、60―79分为C级、40―59分为D级、39分以下为E级。国资委对145家中央企业开展了2007年度信息化评价工作,定期央企信息化测评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了《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23020-2013》,2013年10月成立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2014年《信息化合工业化融合管理要求(试行)》,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全国1000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贯标工作,200家企业通过了第三方认定。
工信部已立项组织电子技g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智能制造专项综合标准化及试验验证,包含评价指标研究,六所提出智能制造企业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
6、领域信息化的评价
电子政务评价:电子政务网站评价,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国脉互联对政府网站进行测评,提出年度政府网站评估报告。
电子商务评价:六所完成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工程评价,提出电子商务工程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近年提出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电子商务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电子商务网站评价已编入电子商务师培训教材,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及物流平台评价已有标准,行业网站评价有媒体(互联网刊物)评选商务网站100强,中国互联网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等单位评选涉农网站100强。
信息安全评价:公安部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及一批有资质单位,对重点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安全评估。
二、信息化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多年来信息化评价工作,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
信息化测评工作,由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分头进行,政出多门,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力量薄弱、分散、缺少整合,未形成国家队,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测评、评价指标的研究,缺少信息化评价的理论及顶层设计
信息化有共同的基本要素,不同部门按同一要素设计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有的五花八门,有的信息化、智能化评价指标与评价内容不匹配。有的名为智能、智慧的评价,但评价内容名不符实,还未能体现智能和智慧。有部分社会领域、行业与地区信息化的评价尚处空白、尚未开展评价工作。
(三)信息化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的研制严重迟后,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测评需要的原始数据采集缺少标准规范,缺少行业、地区信息化的评价标准。有的标准规范没有与时俱进,统计局企业数据采集表,不能反映近年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状况。
(四)有关信息化调查统计与测评数据,调查手段、收集方法有待改进,有关数据库建设迟后,尚无信息化的公共数据库,部门数据也不能共享。
三、“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目标
1. 信息化评价理论有突破,初步建立信息化评估理论框架及各类信息化的评价模型
2. 建立与完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基本指标体系、行业、地区、领域指标体系)
3. 研究制定主要领域信息化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4. 积极开展社会经济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能制造评价评估
(二)“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重点
1. 加强信息化评价理论研究,建立信息化评价模型,完成重要领域信息化评价的顶层设计
2. 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重要领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评价指标库和评价标准库
3. 加快研制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评价标准、规范
在梳理现有标准规范基础上,加以修订完善和版本升级,有的需要重新研制,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研究制定新一代的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4. 政产学研用结合,大力开展信息经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信息化评价评估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关部委及省市政府组织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进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评价评估,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5. 加强信息安全、企业与个人信用、农村信息化的评价指标研究及积极开展有关评价评估工作
四、信息化评估政策措施建议
(一)中央部委加强对信息化评估工作的领导
国家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标准委等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信息化评估部际协调小组,加强对信息化评估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各部门要把信息化测评与评估纳入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十三五规划。
(二)成立信息化研究国家队,加强信息化评价理论研究和评价指标的顶层设计
组织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力量,成立各类信息化研究的国家队(信息化研究院或信息化研究联盟),分工合作,跨界协同创新,加快重点领域信息化评价研究和完成顶层设计,指导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
(三)国家统计局牵头与有关部委合作,更新与完善信息化统计制度
尽快修订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数据报表,更广泛地建立网上直报系统,利用网络采集数据,建立信息化调查统计数据库,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提供稻莨蚕矸务
企业全面信息管理战略(CMS)由三个管理范围所定义的职能来界定的。它们是:信息技术(IT)战略;信息管理(M)战略和信息系统(IS)战略。在IT,IM和IS战略之间的关系中,全面信息管理战略(CMS)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双向的,在不同的组织管理及其运行过程中,不同的流动将成为主流。
信息系统(IS)战略描述了企业经营面的相关性,如企业的文化、目标和相对于信息系统(IS)发展的市场经济与竞争的商业环境,是与企业的战略规划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同时,信息系统战略受到企业竞争对手的效率、产品范围、产品发展、文化、规模、以及管理者战略发展观点在处理和协调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问题上的影响。它是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的,是短期和长期并存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系统(1S)战略是促进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活动互相连接的催化剂,是企业,M战略中的“枪械弹药库”,是企业的IM战略行之有效的系统资源。
信息管理(IN)战略用来描述企业的管理运行控制活动、组织结构的本质和企业经营的运行等方面,与企业管理的最高层面息息相关。可以认为,它与IT的关系是起制约作用的。因为肝运行控制的路线和范围起着影响或将要影响公司经营运作的方式。IM战略职能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经营运作,其中包括在IT一个部门(或多个DT部门)发挥作用。尤其在信息时代,可以看出企业的IM战略的影响力已经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的市场战略、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及其它企业的管理控制过程之中。企业信息管理战略作用可以得出如下评价:IM可以重新评价现存的部门及其运作责任、组织的结构和程序、部门之间的界限、沟通渠道、工作描述和员工职责等。IM是跨部门的流程性战略实施过程的产物,可以对企业现存的组织结构、经
营与控制方法、管理的责任及部门的保护主义提出挑战,而不受IT部门的限制。
信息技术(1T)战略描述了企业 IT下部门运作命令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形成了可以交付使用的企业IT战略机制。它包括计算机的环境设施、“数据处理”部门、通讯及IT部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每一次肝战略的规划与执行必须是跨部门的,在企业各个部门的限制之外完整地进行,同时还要兼顾到企业供应商的安全、企业生产与技术的发展前景、企业市场发展战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于IT战略考虑的不够认真,认为信息技术战略只是投资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事情,是IT的应用与实施问题。认为只是将企业的数据以最快的速度流向需要的部门就可以了,忽视了IT的战略作用,即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肝的战略作用体现在企业的运营决策方面,如1S战略决策、IM战略决策、办公自动化实施决策、财务电算化实施决策、产品职能化设计系统实施决策、生产自动化实施决策、市场运作决策、产品推广与投资决策以及与客户关系处理上的相关决策等等。
二、企业全面信息管理战略投资价值与风险
1.CIMS投资曲线模型
在研究企业CIMS投资及其价值问题时,企业的CIMS职能部门在分析CIMS投资的量化指标过程中,要考虑企业的经济规模、企业的商业地位、商业运行能力、CIMS价值与风险及投资回报率等因素。企业CIMS投资评价,可以应用传统的方法来评价各项系统的提案, ROI、NPV、回报期限和其他项目投资分析方法都可以使用。然而,企业对于CIMS战略的评价要求更多,需要在整体上作出判断和评价。(如图1所示)
2,CIMS价值与风险
用企业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CIMS价值的产生是归于某些应用系统安装集成的结果,同时还包括现金流量、收益与企业的财务分析等。“价值”,广义地说,是CIMS实施后企业所产生的所有积极作用的总和。从表面看,实际的资金流出是负的,由此引进新的信息系统、学习新的技能、工作实践所花费的时间、采用的新技术和工艺流程不适应于旧的技术结构而造成企业现有工作模式的破坏等。企业学习价值的一个突出的模式是:企业经营更有效的方式,加上一种改进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等。企业信息经济学限定并标注了这些价值和风险,意味着它提供了较为规范的企业CIMS需要澄清的价值与风险概念。
根据CIMS的实施效益分析,项目的首要的问题是投资回报问题,其中包括系统实际实施明显现金收益之外的收益――“社会效益”。因为它是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价值纽带”。通过CIMS实施,企业所有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或经营领域所获得的资金收益的结果可称之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价值重组”、“价值流重组”或“价值链重组”。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机构可以通过新系统建立重新定位其更有价值的工作。而“价值加速度”的观点,表达了企业通过数据和量化手段,利用CIMS载体快速完咸企业经营的一次性的现金收益。
从图2中,我们可以得出企业 CIMS投资所表现出的价值和风险因素的基本框架。这些因素将引导另一方进行投资或进行价值流重组。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企业在设计和实施CIMS项目之前要充分考虑有关的价值和风险因素,如:1)投资回报(R01):这可以根据企业经营方面的任意方式进行评价;2)战略匹配:部门的建议项目对于CIMS目标的支持程度;3)竞争优势:在核心活动过程中的集成与管理信息流程;4)竞争性风险:评价系统应用失败的程度,它将引起对企业竞争性的衰落;5)风险因素:也就是说,拟建的系统可能并不象它目标值那样发挥效用,使投资风险快速增大; 6)组织的风险:企业经营方面的风险;企业是否已考虑到CIMS可能带来的新的或在原来程度上提高的风险,是否考虑到新系统的实施将会带来企业的组织结构重组等。它被认为是全部风险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企业全面信息管理战略投资评价
在CIMS评估过程中,将技术匹配到目标和项目类型上是行之有效。它允许企业以其经营发展战略和即期商业目标来限定C,MS投资的范围,并通过CIMS投资项目可以使企业实现如下目的:1)作为一个商业活动在企业经营中发挥作用;2)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销售业绩;3)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能够带动其他CIMS投资项目获得收益;5)尽快驶入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运行轨道。
1.企业信息化项目匹配目标
企业信息化项目匹配的CIMS投资可以分为:1)强制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2)提高销售业绩的投资。分销管理信息系统 (D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电子销售POS系统及为促销人员配备便携式电脑等;3)竞争边缘投资。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办公自动
化系统等;4)基础设施投资。企业 INTRANET与EXTRANET网络建设、网络管理中心建设、管理用微机与专用计算机设备的投入等;5)咨询投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请有关信息化专业咨询机构对企业的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与咨询,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投资。
企业在CIMS建设一开始就步入了评价阶段,并与要求的企业的经营目标连接,这将帮助企业明确评估重点。例如,一个“有效的”的 CIMS投资项目能够通过采用传统的金融投资评估方法进行充分的评估,但在评价一个“竞争边缘”项目时,将会对评价的重点有不同的要求。因为,对企业来说,有些CIMS投资是短期效益可见的,有些则是有企业信息化的长期运行的成果而确定的,并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2.CIMS投资评估技术方法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我们应当尤其重视企业CIMS投资评估的技术性和其它相关因素。下面的有关影响企业CIMS投资决策5种因素值得企业的CIO重视,它们是:
1)评估的时效性。企业CIMS投资评估可能在项目的初期进行;也可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实际进度,在信息化建设实施的阶段区间进行;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周期的间歇或规定的阶段进行。必须注意,企业 CIMS投资评估的时效性应当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吻合。
2)决策环境。企业CIMS投资评估依赖于企业制定决策的经济背景和社会环境。而CIMS投资评估所依赖的决策环境应当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对于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决策过程是持续标准的还是临时的?(2)企业CIMS投资期望的收益是“硬”的可以计量的?还是“软”的定性的? (3)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投入与成本和收益相关的数字被认为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4)企业是否接受价格低的还是昂贵的评估方法?
3)系统。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系统”指的是具有企业全面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同时,也是企业信息流动的载体――企业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的集成。而企业CIMS投资评估所要明确的是:“系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是起到支持作用,还是起到核心作用。
4)组织。在评估过程中,必须注意企业的经营状况是稳定的还是易变波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持负责人在企业中是否是真正的该项目决策人还是跟随者等问题。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所关注的是“系统”对企业的经营是否会有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是否得到间接收益或是直接的收益等问题。
一、信息化项目投资效益评估的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评估,对于解决“IT项目泥潭”问题很有必要。从企业信息化的项目建设层面分析,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信息化的成败。目前,众多企业热衷于开发适用于自己的MIS系统,争相上ERP等项目,却陷入屡遭失败而难以自拔的境地,被称为“IT项目泥潭”。信息化项目评价缺乏可具体参照的标准是导致项目陷入“泥潭”的根源之一。尽管评价通常经过前期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预算审查、招投标、专家评议,到项目中期的规划会议、选型会议、技术方案研讨会,再到项目结束时的测试、验收、总结、评奖等阶段,然而在回答信息系统项目有多大价值,或者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多大贡献的时候,通常只能用工作效率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改善,使用更加方便,资料更易于更新等模糊指标来回答。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值不值”问题还需要建立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标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实施持续的过程管理和评价。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特点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要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全面收集、整理企业内外部的数据和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分析,以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实物投资相比,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不确定性大。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来源于高科技技术成功的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本身的发展存在不可预见性,其成功与否需要在项目建成后生产过程中的不断完善,投资的不确定性较大。
2、收益的无形性和延迟性。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收益并不总是能够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而且收益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规模和程度。
3、投入高,换代快。特别是前期的建设投入数额巨大,但是项目的寿命周期相对而言却比较短,更新换代频繁。
4、效益评估的复杂性。与传统的其他实物投资的效益评估相比,信息化的效益评估和优化确实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传统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指标比较容易量化,进行最终的评价就比较容易,而且其效益主要还是体现在显性收益上,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价值评价中隐性成分相对较多,且IT的应用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IT与其他因素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对信息化进行效益评估时,需要进行综合全面衡量。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效益评估
1、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效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总劳动量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同样也是反映了劳动成果和劳动占用、消耗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1)直接效益。直接效益又叫有形效益,是指可以定量计算出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例如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缩短了供货周期,压缩了库存,裁减了人员,于是就可以依据缩短时间的天数和库存物资的减少,以及裁减人员的工资等,定量地算出由此产生的增收节支额,计算出的结果就属于企业信息化的直接经济效益。直接效益可以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加以体现。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带来的直接效益有的是很容易看出的,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直接经济效益:使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生产计划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了多大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多少产品和产量;信息化建设项目可以减少工时的损失和设备的停车事故,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的百分比;信息化建设项目降低了多少成本,避免了多少消耗,减少多少管理费用的支出等等。
(2)间接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不能加以定量计算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故又称无形效益。它主要是指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引起企业管理上的一系列变革等。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间接经济效益: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更科学化;使企业上下级的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提高企业信誉与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售后部门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等。以上这些方面的效益一般不能通过定量计算得到,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质和延迟性,但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所以在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时,这部分效益应予以高度重视。
2、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价
(1)净现值法。目前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是净现值法,该方法是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或资本成本率来计算净现值。当净现值大于零,说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反之则不可行。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企业建设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但是传统的净现值法无法对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而产生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进行评价,容易低估项目本身的价值。近年来期权定价理论的出现及其在投资决策领域方面的应用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的不足。显然一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除了该项目本身形成的现金流外,还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发展机会,例如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拥有了管理资源、技术知识、信誉、市场地位和规模方面的优势,从而相对于不具有该类资源的企业来说,企业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具有很多发展机会。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机会构成了以未来的投资项目为标的的期权。企业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下一步投资,尽可能获得最大效益,这相当于执行期权。当环境不利时,企业可选择进一步放弃投资,其损失仅为期权的成本。因此,为全面评价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必须计算项目所带来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结合期权定价模型,可对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作大胆的修正,修正后的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含发展机会价值的净现值NPV=传统净现值NPV+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式中的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可参考费雪·布莱克(FischerBlack)和梅隆·舒尔斯(MyronScholes)创立的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测算。
(2)其它的评估方法。修正后的净现值法可以体现投资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在实用性上提高了一步。但它还只停留在对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上,回避了大部分难以定量计算但对企业的发展又非常重要的间接经济效益,无法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所以近年来,国外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HirrarchyProcess)、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灰色评价法(GE)以及精经网络(NN)等评价方法,都是在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综合效益的评价问题。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军事等领域,解决了诸如系统评价、资源分配等许多重要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减少主观影响,使判断趋于科学化,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确定各项指标在企业现实条件下应达到的理想数值(即标准分),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求评价指标重要性系数,最后根据设计权重和计算的各项指标的分值进行汇总。
总而言之,由于效益所构成的系统既包含有已知信息,又有部分未知信息或模糊信息,所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估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用一般的系统分析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合理的、定量的分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其它有关理论的最新成果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祖培:关于加强信息化项目能力建设探讨,广西农学院,2006,(6)。
参照BSC(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应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等四个维度设置绩效管理指标。但是在BSC中,信息系统能力仅作为对企业有长期贡献的因素而放在学习与成长层面中,这既与IT评估的目的不吻合,也不能很好地体现信息系统的价值。
因此,BAOS根据体系设计的目的,将信息化流程分为主营管理业务应用、支持管理业务应用、办公通信业务应用、电子商务业务应用、终端业务应用、基础架构业务应用等六大业务应用,并直接在四个维度上展开分析和评估。这实际是把BSC的垂直逻辑转化为水平逻辑,以流程为纽带,从四个维度上评估信息服务的价值,肯定了信息化工作对企业业务既具有长期战略价值,又能带来短期收益。
主营管理是由企业直接服务其用户的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营销、研发、生产和供应链;支持管理是对企业业务的支撑,它是对企业的资产所进行的管理,包括财会、人力资源、IT管理等业务环节;办公及协同应用是由完成支持组织运营的事务管理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办公协同、统一通信;电子商务是由电子化的交易及其管理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电子商务等;终端业务是由实现终端用户信息化任务的设备建设及管理业务单元组成,包括对个人电脑、手持终端、POS终端等的建设和管理;基础架构是由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业务单元组成,包括对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的建设和管理。
绩效评估方法
赛迪顾问2009年绩效评估将借助中国IT服务年会的平台,重点引入行业维度对中国IT服务进行评价。整个评估调研工作将包括前期指标研究、中期调查开展和后期分析报告三个部分,并将邀请IT服务专委会,在后期分析和报告中对调研结果进行全局性、针对性的修正。BAOS(Business Application-Oriented Service,面向业务应用的服务)的评估是将用户对某项业务应用输入要求及业务应用自身的输出作为进行绩效评估的方法。赛迪顾问在2008年绩效评估基础上,对评估指标和路径做出了进一步细化,以符合行业化绩效评估要求。
绩效评估指标
参照BSC(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应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等四个维度设置绩效管理指标。但是在BSC中,信息系统能力仅作为对企业有长期贡献的因素而放在学习与成长层面中,这既与IT评估的目的不吻合,也不能很好地体现信息系统的价值。
因此,BAOS根据体系设计的目的,将信息化流程分为主营管理业务应用、支持管理业务应用、办公通信业务应用、电子商务业务应用、终端业务应用、基础架构业务应用等六大业务应用,并直接在四个维度上展开分析和评估。这实际是把BSC的垂直逻辑转化为水平逻辑,以流程为纽带,从四个维度上评估信息服务的价值,肯定了信息化工作对企业业务既具有长期战略价值,又能带来短期收益。
主营管理是由企业直接服务其用户的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营销、研发、生产和供应链;支持管理是对企业业务的支撑,它是对企业的资产所进行的管理,包括财会、人力资源、IT管理等业务环节;办公及协同应用是由完成支持组织运营的事务管理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办公协同、统一通信;电子商务是由电子化的交易及其管理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电子商务等;终端业务是由实现终端用户信息化任务的设备建设及管理业务单元组成,包括对个人电脑、手持终端、POS终端等的建设和管理;基础架构是由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业务单元组成,包括对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的建设和管理。
绩效评估方法
1.合理分配分包商的选择权
对于信息化项目的分承包商的选择权,应该在信息化项目甲方企业与乙方总承包商之间合理分配。对于相对独立于总承包商的信息系统之外的信息系统,要由甲方需求企业自身来选择合适的承包方;一般而言,如果涉及到项目监理,项目的监理方是由甲方企业自己选择的;项目的咨询方有可能是是甲方企业自己来进行选择的,而乙方企业有建议权利甚至选择权力;至于项目系统集成、二次开发等可以由项目总承包商在参考甲方企业的建议的情况下,自主择定。
2.确定分承包的项目内容
总承包商应该考虑,将自身优势资源在项目中保留下来由自己去完成,而将自身不擅长的部分分包下去。比如,对于一家国外的强势系统厂商而言,如果不具有本土资源优势,可以考虑在咨询顾问、二次开发、系统实施、系统集成等方面与需求企业一起确定具有本土产品与服务优势的企业作为备选分承包商。这一点目前已经成为IBM、HP、Oracle 、SAP等跨国厂商成功的经验。
3.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
针对上述提到的一些可以外包的项目内容,合格的分承包商需要具备总承包商自身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较强的产品与系统集成优势、比较强的二次开发能力、成功的咨询项目案例、系统实施经验以及本土化资源成本优势等。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由多个指标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符合初步条件的潜在分承包商进行打分,圈定需要各分包的领域里的最佳的分承包商。
4.分析合作经验
要尽量优先选择那些过去与总承包商有过良好合作经验的厂商。由于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变化因素,如果分承包商过去没有过与总承包商的良好的合作经验,可能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与总承包商产生分歧,从而,有可能会打乱总承包商对信息化项目的整体部署,最终导致项目陷于僵局。
5.分承包商数量的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43-03
[作者简介] 何文成,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省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干部,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
(广东 珠海 519000)
一、引言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十六大提出的发展战略。2006年3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2005年11月3日,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要求,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5月中央正式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已经不是简单的实现西方60/70年代的工业化,而是信息化,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后工业化国家。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实现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前提必须是推进企业全面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改造传统产业,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无论在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四大功能:操作功能、交易功能、决策功能、监督功能,它们是保障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作为单个企业来说,无力在短时间内改变产业的格局,但是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简单易行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来避免信息化建设中的失误。而从运作成本和效益来说,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建立一套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从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效益和效率的角度去选择产品、评估价值、评价应用成果,并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持续改进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营中地位和功效。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不同之处表现在:(1)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2)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3)信息系统的价值具有长期效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4)信息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而言,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却比较短暂。大多数的企业已经不再为上不上信息系统而犹豫,但却苦于无法准确地对自身做一个了解:我的信息系统目前状况如何?目前已有的评估体系,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理论性等原因,使得企业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在对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方法剖析对比的基础上,在传统的DEA模型中引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约束,构建了一个具有主观评价意愿的DEA新模型,有助于企业决策者了解信息系统对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更好地利用和改良企业信息系统。
二、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的不足
系统评价可概括为两种涵义:一是系统开发或运行的可行备选方案的比较、分析、评价,即对系统总体的综合评价;二是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较分析,即对系统要素的相对关系或重要性的评比或估计。目前,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两大类。
主观评价法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部分定量计算,以评价者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指标权重专家评分法,通常以满意度、分数、序数和评语等作为评价的标准。诸如专家讨论、层次分析、模糊聚类、模糊评判、灰色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指标和数学公式就可以对信息系统项目得出评价结果,专家的丰富经验,对信息技术和行业背景的精通,很多无法定量分析的指标、无法分解的指标,可以直观评价代替。对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等中国企业比较重视的指标评价可以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印象。当专家对该项目非常熟悉时,评价结果比较准确。该方法的缺点是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评价主观因素多,评价专家易被政策或其他因素左右意见,导致评价反映不了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状况。指标的权重分配和评价综合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推理过程。专家水平差异、个体差异和评价标准理解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尤其当项目过于复杂、专家们的打分差异较大时,评价结果可能会受到质疑。
客观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规则,以定量计算分析为主,用一系列量化的指标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状态,通过数学模型的运算,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法通常不反映评价者或决策者的主观意愿,诸如费用效益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该方法的优点是评价标准一致,评价结果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并且当某些指标难以量化时,该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如不能解决无形效益量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协同效益而导致成本的遗漏或重复计算;强调短期效益等,这些缺点往往导致低估IS应用的效益,阻碍企业IS应用水平的提高。
这些方法在评价工作中展示了各自优点的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的弱点和缺陷。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更加完善的评价方法。张剑平(1997)提出了考虑指标均衡度影响和专家人数不一致因素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李恩科等(2000)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郑晓薇等(2000)采用逼近理想解TOPSIS法对按对象分层的决策矩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李恩科等(2001)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分析模型;徐维祥等(2001)提出了DHGF算法,即采用改进的Delphi构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取得加权矩阵,使用灰色关联统计专家评分,最后通过模糊评判得出评价结论;张新红等(2002)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张润东等(2005)在传统的C2R模型的基础上,将约束条件中的被评价单元去除,得到改进后的MC2R模型。
信息技术自半个世纪前产生至今,不断成熟并且迅猛发展,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成功率要远低于其他建设项目。上述分析发现,现有的这两大类评价方法其优缺点也有互补性。而此前学者们做的改进都是局限在各自的评价方法里,它们的固有缺陷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果能够跳出传统思维,将这两大类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将会更好地解决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的问题。因此,科学地根据客观实际以及评价者的主观意愿需求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在传统的DEA模型中引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约束,构成具有主观评价意愿的DEA新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引入权重约束的DEA新模型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也称数据包络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客观评价法。它是评价决策单元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是运筹学、管理科学与数量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于1978年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随着有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领域日益广泛。DEA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每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简称DMU)的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据此可将各DMU定级排序,确定有效的(即相对效率最高的)DMU,并指出其他DMU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给决策者提供管理信息。评价指标中可以包含人文、社会、心理等领域中的非结构化因素,各指标的量纲一般不相同,也可以使用无量纲指标。
这样在本来完全是定量分析的DEA模型中,加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因素,使我们在对某些评价指标很熟悉的时候,可以对该指标的权重进行约束。如果不熟悉则可以不用考虑约束,避免主观评价所固有的缺陷,这样新模型就兼有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两者的优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评价人员自主选择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润东,吴育华.企业信息系统项目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新红,郑丕谔.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5).
[3]郑晓薇,汤胜利,龚兆仁.按对象分层决策矩阵的逼近理想解TOPSIS法的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10).
[4]李恩科,马玉祥,徐国华.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分析法[J].情报学报,2001,(4).
1985年,当21岁的中国青年宋文洲初到日本留学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期到十几年后他居然会拥有一家在日本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但他不仅已经做到了这一点,2004年他还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日本的信息化测评体系:宋文洲的软脑公司享有该指南在中国的独家使用和推广权。
制定该指南的财团法人―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是一家非赢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日本产业界的生产率。据悉,该指南基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参考了瑞士国际竞争力研究体系、日本经营质量奖以及美国“MB奖”的判断基准,通过对五年来美国及亚洲各国的关联调查,在花王、富士通、东芝等大公司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可靠的信息化评价体系,目前已成为日本企业信息化的主流评价指南。该指南不仅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对本企业信息化的效益进行自我诊断,还能量化在过去被认为是难以量化的信息化效益,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自我评价指南”。同时,该指南汇集了可以迅速对急速变化的市场及顾客需求作出反应的信息系统的构筑技术,可提供自我检验IT利用度的工具,同时可对不出成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尽管国内外目前已经涌现出了一些信息化效益评测体系,但大多仍处于完善过程之中,无法有效满足企业的需求。“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显示,“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从简单应用阶段发展到复杂应用阶段、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 在这种情况下,测评指南就像指南针、方向盘一样重要。日系指南的到来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
日本还是老师吗?
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宏观经济层面所谓的“失去的十年”,还是日本远不及美国IT产业的全球影响力,都使得这一指南难以天然地享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日本产品在中国的美誉度。但客观地来看,该指南的成长环境及支撑基础仍使其具备了较大的推广潜力。
就日本信息产业来看:消费类电子执世界市场之牛耳;集成电路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是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信息化方面,并不为人熟知的是,信息化的概念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最先提出来的,它很快就成为了日本此后二十多年重要的政策内容。如今,日本90%以上的企业建了局域网,40%的企业建了内部网,40%以上的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所有这些,都使该指南可参考的案例基础相当充实。
此外,由于日本企业的独有特色以及东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上的相同点,该指南应该可以为我们提供另一种看待信息化效益的视角。比如,在企业哲学上,美国企业大多注重“硬性三S”,即策略、结构、制度,日本企业不但重视“硬性三S”,而且重视“软性四S”,即人员、作风、技巧、共同的价值观等。这样,中国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测评时就可以同时借鉴日美两国的成功经验,为自己提供更宽泛的视角。
一、一般而言,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以前,数据资料往往分散在各个分离的业务部门,以纸张的形式记录保存
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系统把企业的数据资料集中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管理和维护,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和很多的人员甚至企业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访问、使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因此,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以后,其数据资料如果得不到妥善的管理,更容易被破坏和滥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犯罪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也及其他组织的信息资源的安全,有些已经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可以说,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计算机犯罪是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它和其他的犯罪相比,具有独有的特征:
(一)犯罪手段比较新
企业信息化的成果是企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由地理上比较分散的计算机以及通信设施等构成,这样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多个途径和目标。而计算机既是犯罪的手段和工具,又是犯罪攻击的目标对象。对着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许多犯罪分子往往采用先进的电子跟踪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等进行犯罪活动。计算机犯罪的手段具有多种形式,但大多采用技术手段而非暴力手段,非法访问和使用是目前计算机犯罪分子常常采用的形式。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而且某些关键的商业机密对于企业而言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如果系统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当,企业的信息很可能就会被非法访问和使用。
(二)受空间限制下
由于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而且许多企业的网络和企业外部的网络以及互联网连接,所以计算机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根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犯罪分子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一个和企业网络相同的计算机终端上从事计算机犯罪活动,从远程对目标进行攻击或者非法窃取数据。
(三)多利用管理制度和技术漏洞
计算机犯罪的客体往往是计算机系统中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和信息,而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的存取控制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是防止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被窃取和破坏的重要屏障。不管是分取技术还是管理制度,只要两者之一存在漏洞,就会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会给企业的安全带来威胁。
(四)系统内部人员犯罪较多
和传统的犯罪形式不大一样,计算机犯罪人员往往是系统内部人员,这些人员还往往是精通计算机技术、熟知系统的功能并且具有合法身份或者便利条件的高智商员工。当然,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外部人员通过远程方式从事计算机犯罪活动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据有关数据表明,在过去,接近80%的违反信息安全的记录都有来自于企业或者组织内部。但是,现在看来,来自外部黑客攻击的数量基本赶上了内部违规的数量。
二、 计算机的防控
与传统犯罪一样,法律手段是非常重要的算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但除了依靠法律的威慑力之外,企业更要从管理和技术上入手,在各个环节加强企业资源的安全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的破坏,企业必须把专门的政策和步骤融合到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做好管理好控制工作。控制是保证企业信息管理安全最根本的手段。所谓控制是根据信息管理标准,为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而进行的人工与自动化相结合的方法。
企业信息资源是犯罪分子的目标,所以管理和控制企业系统的信息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系统信息资源的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同一性检查
所谓同一性监察是指用户在使用系统的资源时,要事先检查该用户是否具备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它要求不仅仅要检查用户的代码,还要监察用户的口令,这两者都和系统中设置的代码完全匹配时,才能够使用系统的资源。这样,可以阻止未被授权的人员访问系统资源。而且,用户的代码和口令不应该长期不变,应该经常变更,防止用户代码和口令被破译。
(二)用户使用权限分配和检测
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很多的用户,实际上这些用户对于企业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权限是不同的。所以说,企业系统资源的管理人员必须授予相应的用户一个适当的权限。有些用户可能只具有阅读企业系统的某个子系统中的某些数据资源的资格,而有些高级别的用户可能具有改写系统数据的权限。所以说,在设置权限控制清单时,不能够有半点的模糊,而且要给用户规定实际需要的最小权限。
(三)必须建立系统运行日志。
建立系统运行日志的目的是确认、跟踪与系统数据资源的处理和使用等相关的事物,它可以提供检察系统的具体使用情况等信息,可以帮助发现权限问题、系统的故障等。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E.Whitman,(美)HerbertJ.Mattord著,齐立博译.信息安全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内部控制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在如今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运营中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信息化改造,内部控制这种人机结合的控制模式自然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改造。内部控制中许多控制程序、控制方法等都被设置在计算机程序中,自动控制代替了繁杂的人工控制,这种变化减少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使企业组织结构得到精简,运营效率更高。
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有助于经营决策过程中有关信息的实时、同步反馈,使企业内部信息交互更加对称。随着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内部信息的处理也会变得复杂,这就要求内部控制对企业运营的过程实施有侧重点、有计划的监控。因此,内部控制就需要同时注重企业现实资产和信息资产两方面的安全。
二、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将面临许多新的风险,诸如内部控制软件中可能存在漏洞、控制系统规划建设时的治理风险、系统日常运行时可能出现不确定性风险、系统操作人员的人为失误等。总的来说,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风险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控制观念缺失
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较复杂,许多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交插性及互补性,这削弱了企业一些规章制度的作用。企业内部一些上级部门对下属管理放权程度过大,常出现同一级工作人员职权混淆的现象,这使得企业内部的职权分配存在漏洞。
(二)风险评估难度增加
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加入,使得许多未知的风险也加入进来。企业内部大量资料数据的数据化使内部信息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企业中旧的风险评估方式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被逐渐淘汰,新的评估方法一时又难以建立,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对风险的评估难度。
(三)企业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企业内部控制要实现信息化发展必然要将企业以往的海量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这些数据需要的不仅是数据化输入,还包括信息真伪识别、重要性的认定等,这显然会大量增加企业的工作量。另外,信息化发展还使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企业内部沟通以及与外界的信息获取都需要作出较大调整。
(四)内部审计作用得不到发挥
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部分,健康的内部控制系统离不开独立且完善的审计系统的支撑。但是在当下,许多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往往是一体的,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管理层,大大制约了其审计职权的行使;还有一些企业考虑到经营成本的问题,常常将审计机构作为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傀儡部门,这样的审计机构基本形同虚设;再次,由于一些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风险估计不足,不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内部审计机构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知,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需要适应许多新的要求,既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虚拟化和网络化,又要重视内部人员综合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障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等。
(一)重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要在准确分析自身经营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成功企业的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结合自身经营内容和发展现状来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全面考虑到信息化的各个方面,明确不同岗位员工的职权,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引入信息化控制手段
1.风险评估及控制的信息化。企业需要建立以客观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系统,同时,运用环境分析法、发展趋势图、风险情景分析工具等多种风险管理方式,对内部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加以监控和分析。例如,在运用环境分析法评估企业风险时,应先对自身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进行信息分析,分析环境中各个信息的变化趋势及不确定性,其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数据库,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参考历史数据来评估风险的发生概率,利用数据分析从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寻找风险的线索。
2.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信息化。当前,企业普遍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例如ERP等管理系统的运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使企业信息面临暴露的风险。企业在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后,要对系统安全进行必要的保护,其中,信息安全是系统安全的核心内容,必须保证信息输入、储存和输出三大方面的安全。如在信息输入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系统相关设置进行审核,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信息的查阅和使用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权限授予和审批,避免企业内部重要信息的泄露,避免企业利益遭受不必要的损害。
3.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让审计部门参与进来,让审计人员了解信息化过程,及早关注并掌握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同时,给予审计部门应有的重视,保障其审计职能不受侵犯。企业信息化建设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信息的传递和审批都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审计人员也就需要对企业进行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审核,以此尽量降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温室效应和资源危机等难题,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雾霾天气日益加重,沙尘暴频发,水资源日益减少,这充分说明了世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根据最近几年《纺织工业企业年度综合数据表》[1],不难得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式仍相对粗放、能耗和排放缺乏约束。当前,纺织行业也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如人民币不断升值、世界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此,为了克服困难不断促进纺织行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纺织工作的开展,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走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倡导和实施低碳制造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才能促进纺织产业的科学发展从而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提高竞争力。近年来,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为推动和发展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本文从信息化技术的角度出发,将“低碳制造”的相关理念引入纺织行业企业信息化服务之中,对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以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为例,设计和开发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1低碳纺织概述
1.1低碳纺织和纺织低碳
2003年,“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人在其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2]。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瑞典、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走在世界的前列。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如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一些高碳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消耗,以不断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取得一种双赢的局面,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不断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发现其基本观念主要有两个:(1)进行低碳化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分配、消费及交换的各个环节做好温室气体尤其是CO2的减排工作,尽量降低其排放浓度,争取达到零排放。(2)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生态化,以确保绿色、可持续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纺织业的很多大品牌企业都开始进行低碳发展模式改革,开始采用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加大低碳产品的研发力度,引领了低碳经济的发展[3]。低碳纺织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热点关注话题,通过Google搜索“纺织低碳”,出现了100多万条信息。但是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碳排放评价指标,一吨棉花、一吨纱线,甚至是一件衣服在生产过程中到底产生了多少碳排放,不得而知。不仅在我国就是在国际上也没有形成权威的评价标准。因此低碳指标、低碳纺织和低碳服装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由于我国纺织业服装的产业链较长,其中涉及的相关环节也较多,因此,在对具体的产品进行评价和量化时,工作较难开展。为提高评价与量化准确度,深化低碳意义,必须深入厂家,进行详细的调查,科学选择评估方法,准确计算碳排放数据。实际上,纺织低碳是对环境问题的包装,以往,纺织业将关注重点放于污染与排放上,而目前,则扩大到气候层面对企业环境进行测评。企业对能源的使用与工艺的更新以及排放等是低碳的最终分析指标,强调的根源即节能减排。这与国家长期倡导的环保及产业优化问题相协调。在国际市场贸易保护战中,针对纺织服装业制定的法律与法规非常多。低碳刚好能够为发达国家构筑壁垒,以碳标签等形式高额征收进口产品关税。现实表明,随着低碳的发展,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已产生相应的变化。
1.2低碳纺织体系结构
纺织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均涉及低碳纺织技术,包括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环节,资源消耗与碳排放为其主要内容,同时对技术、经济等予以兼顾,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与优化[4]。低碳纺织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低碳纺织包括一个实现目标、一个过程控制和3项内容[5],而为此实施提供支撑技术的则是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低碳纺织的目标是在纺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利用低碳技术和低碳管理进行碳排放控制,以及对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控制,要求在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温室气体(以CO2为主)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优化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而3项内容指的是利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各个环节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低碳资源、低碳产品、低碳生产、水资源以及废弃物。其中,低碳资源又包括了低碳原料和低碳能源。典型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及其各类投入产出如图2所示。低碳纺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信息量极为庞大,涉及数据大量而丰富,类型庞杂,数据获取难,分析更难。因此,企业要有效实施低碳纺织模式,就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而信息技术系统的架构及其运作方式最为关键。本文将以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作为支撑技术,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出发,综合集成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从事各项活动的人员、技术、管理、物料流、能源流和信息流,从而有效地实施低碳纺织模式。
2低碳纺织产品开发
2.1低碳纺织的发展措施
2.1.1产品层面的措施在产品层面上,低碳纺织的发展措施为:(1)主要采用天然纤维材料,并适度地混用化学纤维材料。(2)服装生产的优化,服装企业应紧跟新技术变革趋势,不断创新生产工艺,研发新型面料、染色剂、加工工序等,以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低碳管控。(3)推行简易产品的绿色包装。2.1.2渠道策略产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转化需要通过销售渠道完成,产品周转次数越多,由此所带来的碳排量随之增大,因此,要实现流动环节上的低碳管控就需要完善销售渠道,减少产品周转频率。2.1.3价格策略纺织品企业应优化产品定价,销售环节中应该强化产品自身价值及呈现给消费者的效用价值,弱化对价格的敏感性,而且,鉴于低碳消费中消费者存在趋大众、随趋势的心理因素影响,这势必驱动其内在消费动机,企业可加以引导,刺激先期消费者,以此实现低碳纺织品消费市场的拓展和延伸。2.1.4促销策略低碳纺织产品的促销策略主要有:(1)普及低碳消费理念。(2)强调利益点。(3)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通过组织以多元化的产品促销活动,逐渐向消费者渗透低碳产品的优势,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2.2产品碳足迹计算
“碳足迹”,或译“碳足印”,盖指每个人、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以CO2的影响为单位),用以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6-7]。它是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数量的一种方法。碳足迹理论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因此,它也成为供各组织和个体评价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种方式。在面向低碳的纺织产品设计时,应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对产品碳足迹进行估算和预测,综合考虑经济目标和减排目标,选择平衡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设计方案。为了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3年了ISO14067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简称ISO碳足迹标准)。中国纺织工业开展纺织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和评价,可以参照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理论,重点进行工业阶段的碳足迹即工业碳足迹的研究[8]。该标准旨在为产品碳足迹的量化、通报和核查制定更确切的要求,提供清晰和具有一致性的叙述方式,是一项有关碳足迹的评估、监测、报告和核查的国际通行标准。参考该标准,本文将纺织产品碳足迹计算分为4个步骤。2.2.1绘制纺织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图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图为产品碳足迹的数据收集和计算提供了基础,它列出了纺织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料、活动、过程和产出。首先我们需要把产品的功能单位分解个各个组成部分,然后确定这些组成部分所涉及的活动,如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等,并通过过程图表达功能单位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纺织产品过程图的绘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数据,是一个反复更新、不断完善的过程,直到所有的输入都被追踪到可归因于该产品的碳足迹国际标准排放为止。纺织产品过程图的绘制过程,需要与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所涉及的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和管理者进行沟通,协调完成。2.2.2碳足迹核算边界定义核算边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碳足迹计算的范围。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包括时间、空间边界两种。时间边界指的是被核算产品生命周期起始点间的时间跨度,空间边界指的是被核算产品时间边界内所包含的全部物质投入和产出。一旦发生边界变化,就会造成核算结果波动现象,核算边界一致性是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条件。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时间边界起始点分别为人造纤维生产、动植物培育与废旧产品回收处理。空间边界是要求计算与碳足迹核算相关的物料投入清单,包括生产设备、建筑、人工费用等。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以及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交通碳排放可排除在边界之外。通过估算值和即时获取的数据,决定一个碳排放源是否可能是实质性排放,并为进一步的数据收集确定优先序。2.2.3收集纺织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在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所涉及的材料用量、活动和排放因子等,都属于纺织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收集的范畴。为了减少碳足迹计算和评估的偏差和不确定性,所收集的全部数据都要遵守数据质量的规定,并且还要选择高质量的、能够获得的数据。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数据是计算纺织产品碳足迹的关键数据。活动水平数据是指在纺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全部的废弃物、使用的能源和材料。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单位质量物质产生的温室气体量,主要用于体现某种物质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通过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或次级数据可得到这两类数据。所谓“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指的是那些能够从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直接得到的数据。而从产品生命周期所包括的过程中直接测量以外的来源获得的数据,通常就归为“次级数据”。次级数据的来源相对较多,包括对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或通用测量数据,以及部分核查属实且与规范相一致的数据,也可以是经同行评审的出版物的次级数据,以及其他合格出处数据,还可以是相关经验研究、数据库、参考文献、专家意见等。2.2.4计算纺织产品碳足迹纺织产品碳足迹可以看作是纺织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之总和。而各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该阶段所有活动的材料、能源和废物涉及的活动水平数据乘以其排放因子。因此,从全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基于纺织产品典型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可以构建如式(1)所示的纺织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模型。
2.3低碳纺织产品方案决策模型
纤维生产工艺、纺织工艺、织造工艺、织造工艺、印染工艺等不同决定了纺织品组成材料的不同,与产品结构、成品生产工艺、包装方式、销售策略、回收工艺等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产品方案。通常,不同的低碳纺织产品方案有着不同优缺点。在对低碳纺织产品进行开发时,产品方案的选择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过程,除了需要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还应该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等各种因素。基于绿色设计评价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可以建立低碳纺织产品开发方案决策的0-1目标规划模型,使之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各种预期目标。
3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基于该框架模式,不难看出,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主要包括4层:应用层、生命周期过程控制层、信息系统运作层以及数据层。最底层为数据层,主要由低碳标准库、低碳材料库、低碳知识库、低碳纺织产品方案库、纺织产品生产过程数据库等组成。数据层所包含数据库中的知识和数据需要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需要他们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和更新,以保证这些知识和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低碳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控制层,主要实施的是整个纺织产品生命周期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包装运输、纺纱织造、印染、销售使用、纤维生产、回收处理等碳排放数据管理。低碳纺织企业信息系统运作层是以纺织品生命周期过程控制层为基础的,是纺织企业实施和实现低碳生产的核心层。低碳纺织企业信息系统运作层主要包括4大模块,它们分别为低碳纺织知识服务系统、纺织产品碳足迹计算和评价系统、纺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以及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单元系统。前三者共同为企业的低碳纺织战略的运作提供保障,而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单元系统则可以支持将企业的低碳纺织战略有机而系统地集成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更为有效地执行和实现低碳纺织。
3.1低碳纺织知识服务系统
低碳纺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企业要实施必然需要与之相关知识。现实表明,实施低碳纺织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为之提供支持。因此,在当今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高度发达和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并构建了基于Web2.0技术的知识协同管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知识共建、知识有序化和认知导航3种功能。
3.2低碳纺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实现对低碳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管理。从广泛意义上讲,低碳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包含作物种植(动物养殖)、天然(人工)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因此参与该生命周期过程的所有企业都应是该系统的用户,这些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管理有必要让他们来共同完成。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输入数据包括原料、辅料、电、水、燃料、设备、人员、厂房等,输出数据包括产品、半成品、废水、废物、废气等日常产出情况。3.3低碳纺织产品碳足迹评价系统生命周期法是产品碳足迹计算评价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纺织产品,具体地讲,就是以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作为参照评估计算纺织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产品碳足迹计算评估结果是低碳生产的重要参照,它是实现纺织企业低碳生产的核心,评估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工具和方法。(1)纺织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目前,国际上评价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和方案有很多,其中较为权威的就有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3年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ISO14067,以及CarbonTrust的产品碳足迹评价系列规范(PAS2050系列规范)。(2)建立低碳纺织的标准、原材料、输入、输出、能源使用和化学品信息等数据库。这些数据既可以是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直接测量获得的初级活动水平数据,也可以是经同行评审的出版物中的次级数据,以及从其他可靠来源获得的数据。(3)选择合适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确定合适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完成从输入、输出数据到潜在影响全球变暖的碳排放数据的转化。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投入产出法、混合分析法等。(4)专业的碳足迹计算软件。基于低碳纺织产品碳足迹理论,结合企业自身的产品特征,开发相关软件进行纺织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和评价,如绘制纺织产品生命周期的碳热图。这可以使过程变得便捷,从而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4结语
本文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日益严苛的“低碳”壁垒问题,结合低碳制造技术、信息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对“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和开发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我国纺织与低碳制造研究还远未成熟,与国外的研究体系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为我国“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研究朝智慧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来利,杜冲,吴雄英.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13(6):114-118.
[2]杨光勇,计国君.构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低碳足迹供应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5-74.
[3]高秀丽,卢洁琼,朱进忠,等.棉织物综合能耗与碳足迹计算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16(10):63-54.
[4]方精云,朱江玲,王少鹏,等.全球变暖、碳排放及不确定性[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10):1385-1395.
[5]刘飞,曹华军,张华.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王珏.服装绿色设计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建筑行业发展电子商务不仅仅是时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更是由该行业的地位、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所决定。首先,我国工程建筑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必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其次,建筑行业本身具有分散的性质,可能需要横跨多个市场,在短时间内切换于不同的工程领域,往往是在远离指挥中心的异地进行生产活动,具有复杂的物流,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将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也更受益于电子商务;再次,国内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而电子商务就是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从传统模式转向电子商务模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竞争优势,这其中包含着很高的实施风险。由于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企业领导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企业信息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间较难匹配、信息化投资不足和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建筑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实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为我国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化研究提出了十分紧迫的问题,即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模式之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保证成功。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建筑企业特点的电子商务就绪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一、 “企业电子商务就绪”研究概述
电子商务就绪(e-readiness)研究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地区电子商务就绪和企业电子商务就绪。企业电子商务就绪是指企业或组织为成功实施e化战略和计划而对相关各方面进行优化的水平。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思科公司提出的网络就绪评估模型(Net-Ready Evaluation)和普华永道咨询公司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同研究提出的电子商务成熟度模型(emm@E-Business Maturity Model)。
思科公司的网络就绪评估模型是基于一套指标体系的定量评估方法,该指标体系包含领导者、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技术四大类指标。每一类又由具体指标组成,共有57个具体指标。根据企业对每个指标的符合选择以下5种之一:“完全同意”、“有点同意”、“中立”、“有点反对”、“强烈反对”,对应的分值分别是5、4、3、2、1。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总分,并对企业e化水平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5档:网盲型、网络意识型、网络深入型、网络领导型、网络远见型。通过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e化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确定其优势和劣势,并确定行动的优先次序。
普华永道的电子商务成熟度模型能够对任何企业电子商务实践进行定量评价,并与全世界同行业标准的电子商务进行定量比较,以及与同地区标准的电子商务进行定量比较,为企业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它包括九大类指标,分别是:战略类、价值网商务过程类、执行管理类、组织和能力类、安全和隐私类、系统和技术类、纳税类、法规类、产品交付与企业运作类。其下有90个具体指标,每个具体指标有3种选择答案:“完成”、“进行中”、“还没开始”,它们分别被赋予100分、50分、0分。评估的企业对每个指标选择符合自身状况的答案,进行自我评估。评估的结果产生3个定制报告:按9类指标的每类均值计算的企业柱型图报告、同行业企业对比报告、同地区对比报告。
我国清华大学黄京华教授也提出了一套企业电子商务就绪评估指标体系,分为5层。第1层是总指标;第2层是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与企业文化;第3层是三类因素的细化分解,包括9个子类;第4层是对有必要细化的子类的进一步细分;第5层是各个具体的指标,共67个。每一层中的各项指标通过专家打分和AHP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权重。在评估时,企业对第5层的具体指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中立”、“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之一进行回答,相应的得分为1~5分。经过加权可以得到各层次的得分。
以上研究成果各有特点,都有值得借鉴之处。思科公司和普华永道的评估工具不仅能给出对企业电子商务就绪水平定量评测的结果,还能与同行业、同地区的企业电子商务就绪水平进行比较,工具的操作性强,指标易于理解和选择。黄京华教授在其基础上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重新设计了指标体系,并且考虑了指标的权重问题,评价方法更为科学。本文认为每种评价工具都是针对特定的背景设计出来的,因此都有其最为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例如思科公司的网络就绪评估模型更加适用于软件公司、ASP等技术类公司。同时考虑到指标体系应该反映行业特点、文化背景、企业规模、电子商务模式等因素的差异,所以在具体指标和权重的设计上应有所不同。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希望专门针对建筑企业设计一套系统的、操作简单方便的测量指标,以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变革前,判断其在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准备程度,从而明确企业需要改进的方向。
二、 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1. 设计原则
根据以上目标,笔者制定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因此在设计指标时要考虑建筑业电子商务的特点;(2)由于外部环境层面的指标难以衡量,所以本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技术的角度进行评价;(3)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建筑企业本身,也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甚至是部门中的一个工作组,以帮助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进行自我评价;(4)指标体系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电子商务实践之前应必备的条件,通过评价使企业明确自己进行电子商务变革的准备程度和主要的差距;(5)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具有易操作性并适合自我评估,指标必须易于理解且答案易于选择,不能过于烦琐;(6)为使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 设计思路
一个建设项目一般要经过项目建议书拟定、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以及使用和维护等阶段,建筑业电子商务是对项目建设周期实行全过程、动态化、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并将项目所有参与方连结在一起的复杂的电子交易系统。在这一电子交易系统中,各参与方的主要活动包括:业主进行网上工程招标、评标、项目控制及结算;设计方在网上出图、展示设计方案;承包商实现对盟友的选择、网上估价、投标、在线项目管理、项目结算;工程师对项目远程监理与咨询,以及供应商和租赁商进行的网上商品展示等。
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电子商务的特点为:(1)管理上的复杂性。项目涉及的参与方和参与人员众多,信息交流复杂,要成功实施和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并获取竞争优势,对企业自身的战略决策、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流程整合至关重要。要想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所有参与方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则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是电子商务化成功的重要前提。(3)由于建筑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复杂性、灵活性、涉及面广和跨地域管理的特点,要求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应用的人员要具备较高素质。(4)由于建筑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复杂性,对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IT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根据以上分析,建筑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变革前必须在以下4个方面做好准备:
(1)管理。通过战略、措施、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准备,保证通过技术应用来获取竞争优势。(2)流程。通过提高对现有流程的认识,进行流程的分析和优化,来支持技术的成功采用。(3) 人。人员在思想认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是技术顺利实施和应用的保障。(4)技术。IT能力是企业电子商务变革的物质基础。
这4个方面对即将电子化的组织很重要,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如图1所示。
三、 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就绪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笔者从上述4个方面对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就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该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以下4类指标,如表1所示:
共有53个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四、 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就绪度的评价
步骤一:给每个具体指标进行打分。
每个具体指标的得分有5种,分别是: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中立”;4分代表“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
步骤二:分别计算每类指标的平均分,平均分越高意味着企业在这项指标的就绪度越高。
步骤三:设定参考值,并进行评价。例如设定2.5和3.5,则当平均值小于2.5时,表示这类指标中有不少具体指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在这个方面能力比较薄弱,企业要在这方面花大功夫进行改进。当平均值大于2.5并小于3.5时,表示该类指标中有少数具体指标不合格,要引起企业注意。当平均值大于3.5时,表明企业在此方面有足够的能力。如果4类指标的得分都较高,则企业电子商务就绪,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变革。
步骤四:根据评价结果,给企业以具体改进的建议。
五、 结 论
本文在对前人电子商务就绪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建筑行业企业电子商务的特色,按照建筑企业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就绪评估体系。其特色是针对性强、指标易于理解、操作简单方便,有助于帮助建筑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变革前,判断其在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准备程度,从而明确企业需要改进的方向。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没有考虑指标的权重问题等,指标体系分类过于笼统,没有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将进一步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