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科学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今世界的知识正以几何裂变的速度急剧增加,面对“无限”的知识,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做出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体制中,“选择”的任务往往交由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学过程中,课程专家在“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的研究”[3]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进行价值判断与类型划定,从而编订出相应的课程标准,成为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可见“课程知识是专门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而组织的知识,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根据知识的性质、作用和教学目的组织的知识”[4]。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的价值,可以通过使人追求真、善、美来实现,也就是说“课程知识具有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5]。”还有学者认为知识的多维价值包括“知识的育智价值、知识的育德价值、知识的育美价值、知识的育体价值”,“由于知识属于‘精神形态’,因此其教育价值集中体现在它对个体智慧、情感、审美发展的独特功能上”,而且“知识的育智、育德、育美价值相互渗透,三者有机地统一在具体的知识形态之中,共同滋养着学习者的思想、情感和人格,使其日趋成熟与完美,促进着个体精神的丰满与人格的健全”。[6]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高中化学课程而言,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鉴于化学课程实施对学科知识的依赖,化学课程知识的价值应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表现为全面提升学生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品质等在内的学科素养,这也正是化学课程知识的教学意义之所在。
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知识的教育价值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价值,要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把这种潜在的、可能的教育价值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个性素质还需要通过教与学活动。”[7]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要实现相应知识的价值主要有设置探究活动、渗透科学史实、引导反思感悟等教学策略。
1.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再生产过程
科学探究原本是指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究,不仅锻造了自身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品格,而且还丰富了人类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理论是生物学上的“重演律”与科学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重演是“根据教育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它对实际的科学活动过程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之成为典型化、简约化了的活动过程”。虽然如此,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仍具有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类似的功能,能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实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有机统一”。[8]
《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是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的主要内容。教科书在“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需要知道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才能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然后在“你知道吗”栏目让学生思考“有机物燃烧的产物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有机物组成方面的信息”,并在“信息提示”栏目介绍了燃烧法、钠熔法和铜丝燃烧法等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元素分析仪在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方面的应用。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再在“化学史话”栏目介绍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之后,介绍了研究有机物所具有的基团对结构研究的意义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然后在“观察与思考”栏目让学生观察乙醇和甲醚的核磁共振谱图,认识核磁共振谱征峰与氢原子化学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乙醇的红外光谱说明其对测定有机物中基团的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还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3位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了使学生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探究一个具体对象的组成和结构。选择在食品、医疗等行业有广泛应用的乳酸(α-羟基丙酸)为探究对象时,可以按图1所示的程序组织教学。
选择乳酸为探究对象,不仅是因为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更是因为对它的结构探究需要综合运用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多种方法,学生需要克服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整个知识再生产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研究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知识与方法,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渗透科学史实,让学生感悟学科发展历程
就化学学科而言,许多化学家为了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在每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成果之前,都有一条曲折而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求索之路;在它的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真实、发人深思的人生经历。所以,相对于科学知识,科学史也是科学家留给人类的丰厚的宝贵财产,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科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全面了解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9],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教科书编写理念的影响或篇幅的限制,科学教科书往往以逻辑结构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这种“仅向学生呈现知识,而不涉及科学家所处的历史境况、思想和生活”的做法,“将使学生难以理解科学的真髓与实质”。[10]为此,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设置了“你知道吗”“信息提示”“拓展视野”“调查研究”“资料卡”“化学史话”等栏目,以改变过去教科书的传统结构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实现了化学史与化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为了能让学生站在化学知识形成的背景中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可以对教科书所提供的科学史实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关于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法,可以在教科书介绍李比希方法的基础上,拓展介绍盖・吕萨克和泰纳以及贝采里乌斯前期所做的工作,让学生通过对相应方案的比较,认识到李比希对前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并体会到李比希方法的简单和精确。关于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可以介绍他从苯甲醛(C7H6O)、苯甲酸(C7H6O2)、苯酰氯(C7H5ClO)的结构中发现均含有的苯甲酰基C7H5O,以及通过与H2、H2O、HCl中H的类比发现“基团”的思维过程;在介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的贡献时,可以补充介绍化学诺贝尔奖中在葡萄糖、叶绿素、胰岛素、蛋白质等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结构分析方面的成果。由于科学史实是科学家们秉着科学精神和坚强的信念以伟大的人格魅力谱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科学史实的适当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感悟学科的发展历程,同时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品质,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3.引导反思感悟,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显化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又称言明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或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主要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的“一种未成型的观念、经验、智慧”。[11]在化学课程知识体系中,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属于相对隐性的知识。
对于相对隐性知识的教学也有“隐性”和“显性”的两种方式。以科学方法为例,隐性方式是“用反映科学认识基本过程的科学方法的一般程式去组织对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但教学过程中并不明确地去揭示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一般程式的原理、各阶段具体方法的名称和有关知识”。显性方式是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明确指出这种科学方法的名称,传授有关该方法的知识,揭示方法的形式、操作过程、说明原理”。其实,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方法与一般的科学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只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组织教材,而将科学方法隐在其中,学生也可能学到一些科学方法,但往往印象不深,难以真正掌握。所以,科学教育应该“把方法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视为知识的脉络,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12]。为此,化学教学必须对典型的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在恰当的时机加以显化。
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蕴藏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中的有关学科方法、学科思想,或形成相应的学科观念,教学中除了模拟科学探究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以外,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感悟,学会用语言等形式对隐性知识进行概况和表达,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化。如对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方法要认识到两点:(1)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进行成分测定是以转化为前提的,转化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2)实验法是包括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在内的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如关于李比希对“基团”的贡献也应该获得两点重要启示:(1)类比思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思想,有机化合物虽然种类繁多,然而通过将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中的相同基团C7H5O与无机小分子中氢原子的类比,有利于人们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2)基团理论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思想,不同的基团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转化法、实验法和类比法对化学学科的意义以及相关方法的某些操作要领,而且还能使学生巩固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观念。
三、结语
知识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具有多重的意义、作用和功能。在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一方面“是学科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阿基米德点,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课程知识,对课程知识具有绝对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课程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育人价值,是课程知识的主体性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基于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既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正确审视课程知识的功能,充分发挥课程知识的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最大化;还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知识类型选择教学策略,如事实性知识多用探究法,科学方法和学科观念等隐性知识要注意恰当显化,并发挥科学史实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亓英丽. 化学课程编制中的知识价值观[J]. 化学教育,2002,23(7-8):20-22.
[2] 亓英丽,毕华林. 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2,41(2):61-66.
[3] 施良方. 课程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
[4] 郝文武. 教育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7.
[5]宋艳梅. 论课程知识的价值[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7):9-12.
[6] 潘洪建,吴中才. 知识价值:教育学的视野[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9-12.
[7] 王道俊. 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14-32.
[8]陆 军. 实施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条件――基于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12(12):60-63.
[9] 蔡铁权.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J]. 全球教育展望,2009(1):55-59.
【关键词】 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行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应该是与“教学生学”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观。施良方教授曾把课堂教学行为划分为主教行为、助教行为、课堂管理行为3种,其中主教行为又分为展示行为、对话行为和指导行为[1]。以上诸多种行为的实施都离不开组织行为,只有组织得法,实施得当,诸多教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笔者所言的组织行为:即把事物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效结合的各种活动与做法,表示的是一种教学行为。我们将这种教学组织行为放大就是要突出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职能,相对的弱化了其讲授知识的职能。
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大学课堂,提倡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介入学习,全程设计、掌握、了解所学大纲内容、目的,以求达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任务与环境的复杂性及达到目的的重要性,使全部问题或学习任务成为学习者自己的问题或任务;同时培养创设问题能力,营造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的学习与开放环境[2],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和情景的创设较强地表现出组织的活动行为特点,其中包含了对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教学过程的缜密安排等。研究结果显示[3],这些教学组织行为的不同决定了引起学生学习意向的程度差异,最终将对学生的择业、就业产生影响。
2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与学是一项双向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心理、情感上的影响。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行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积极有效地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这种意识可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兴趣及奋进和积极性,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
教与学双向互动模式既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一言堂,只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具体采取了教学大纲公开,学习目的明确,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方法多样,教学思维开扩;出现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调动和提高,学习空气空前浓厚[4]。
3 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绝非一种单纯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以及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是一种追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利用所学科学知识来追求人类的自身完善,获得整体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性、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设计了如下方案,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作了数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与学双方都明确教与学的目的,经过共同的努力,效果非常显著[2]。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 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55.
关键词:科学教育;教师教育;化学教育;比较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3?000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性
伯伊德等(Boyd et al.,2006)提出[1],师资培养、教师资格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待遇等影响学校生产力,进而影响学生发展。他们的教师教育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该模型,教师职前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的一个报告(NRC,2000)[2]提出,一个合格的“初任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1)具备与要教的学生年龄和学科相匹配的大学科学教育;
(2)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
(3)理解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途径;
(4)能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科学教师职前教育是形成以上“初任教师”特质的关键。
2 美国的职前师资培养及教师现状
2.1 美国职前师资培养规模
2005年,在美国629所公立和1845所私立的四年制大学或学院中,超过1300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传统型教师资格认证,超过130所教育机构提供其他途径教师资格认证(Wilson,2011)[3]。
每年有超过20万学生通过这些教育机构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其中,70%~80%的学生是通过传统型教师资格认证,20%~30%的学生则通过其他途径教师资格认证(NRC,2000)[4]。传统教师资格认证和其他途径教师资格认证有很大的不同(Cohen-Vogel & Smith,2007)[5]。
目前,17个州采用自己的认证,30个州使用NCATE认证,12个州使用TEAC认证,22个州使用区域认证,8个州没有认证(NRC,2000)[6]。表1统计了纽约州师资培养项目的分布情况。
2.2 美国教师侯选人选择
在美国,大约1/4的新老师是来自于高度选择性的学校,1/4新老师来自于几乎没有选择性的学校。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大学升学率是80%以上。由此可见,美国学校之间教师侯选人选择标准差别非常大。
美国,已经在职的中小学教师为360万,而每年从1300所院校中毕业20万。对比而言,在职的医生总数为88.8万,而每年只从128所医学院中毕业16468人,可见教师培养的非常多。在纽约州,教师供需比达到5.2:1。
早在1965年,林登?约翰逊总统就预见,未来的教师群体不仅仅是拥有庞大的数量,而且要具有良好的质量。但目前质量仍然是个问题。
舒尔曼(Shulman,2005)认为[7]:相对而言,教师教育在教学标准、教师资格认证、教什么、学什么、评估标准等方面都是比较混乱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相比其他职业,如法律、工程、医学、护理或神职人员,在课程、标准和评估上都更为规范。因此,评论者批评这种现象甚至得出结论:教师是怎么培养的并不重要。
2.3 教师地位
如今的美国,教师所作出的贡献和收入是失衡的,见表2。
尽管社会对教师如此敬重,但教师的工资在所有职业中几乎是最低的。
2.4 总结
塔克(Tucker,M. S. 2011)在其著作《超越上海,建立在世界领先的教育系统之上的美国的议程》中指出[8],要建设世界级教师队伍,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教师候选人的录取标准;
(2)把教师教育从二流、三流的学校集中到一流的学校;
(3)让教师的起点工资与其他相当职业的起点工资对等。
3 中美职前教师教育比较
3.1 教师学历
在中国,大约180所师范院校培养了大部分的中国年轻教师。最近,超过100所非师范院校开始培养新教师[9]。上述所有的院校都是一本或二本,因此要成为教师是很有竞争性的。此外,师范院校可以优先录取学生,并且有资格招收一些免费师范生。
教师培养选拔方面中美之间可以互相学到什么?对于美国,急需减少不同学校在选拔教师候选人的标准和教师培育课程上的差异;提高进入教师教育和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对于中国,更多的一本院校,尤其是211和985工程院校需要参与到教师培养中来。
3.2 科学教师教育内容
很显然,科学教师需要学习科学、教育心理学、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方法论、教育实习。但是,对于课程方法论的学习,中美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美国,对于职前科学教师来说只需要学习1~2门这方面的课程,参见表3。在中国,需要学习一系列的课程,参见表4、表5 [10]。
美国和中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内容可以互相学习什么?美国可以从中国学到专门科学学科课程和教学法的思想和实践:让培训课程和内容更深入到每个科学学科;中国可以从美国学到一般的科学课程、教学和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让培训课程更广泛一些。
3.3 教育实习
在美国,教育实习是在一名校方指派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实习生到校方认可的一所公立中小学开展教学。大学则派督学进行不少于6次的定期视察,评估教学进展情况。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学年,时间长短各州不等。教育实习生还要教授几个年级的不同课程,比如生物、化学课。最后,学生独立教学。
在中国,大学三年级将有近6~12周的时间实施微格教学;教育见习、实习一般只有6~10周时间。教育实习是在1~2名校方指导教师的指导下,10~30个实习生为一组到校方认可的一所公立中小学开展教育实习。教育实习过程中,每位实习生总共要上10节课,这些课都是要经过一个程序:试讲、讨论、评价、正式授课、讨论点评,每个实习小组必须组织一次公开课。
美国和中国在教育实习方面可以互相学习什么?美国可以从中国学习让学生在实习中少上课,多花时间准备、研究和观察。中国可以从美国学习让学生在实习中多经历不同学科和内容的教学。
3.4 综合科学课程
在美国,综合科学课程历史悠久,学生从小学到初中(5~8年级)一直学习综合科学课,高中(9~12年级)学习分科科学课程。具有广博知识的科学教师将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在中国,2001年开始推广初中(7~9年级)综合科学课程,高中开设物理、化学、生物课程。现在,只有浙江、上海等地的初中阶段还在开设科学课程,其他地区均已停办。近年来,从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对专业教学质量并不满意,并且觉得就业前景黯淡。科学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18]。教材中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不强、整合度不够;教师中的问题主要是观念滞后、知识不全、培训不力;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是资源不足、评价不适[19]。
美国和中国在综合科学课程上可以互相学习什么?美国可以从中国学习如何让职前教师形成系统和扎实的教授学科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中国可以从美国学习如何让职前教师形成广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此外,中国还可以从美国学到很多关于综合科学教师教育模式、专业标准的制定,以及教科书和课程教材研制等[20]。
3.5 总结:理解美国和中国职前教师教育之间差异的本质
舒尔曼(1986,1987)[21,22]曾提出教学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别:教学知识是一般课程和教学的知识和方法,而学科教学知识是具体的学科内容的转化。美国的职前教师教育着重教学知识,而中国的职前教师教育着重学科教学知识。
詹金斯(2001,2004)[23,24]曾提出实证传统与教学法传统的差别:实证传统主要关注的是发展和普及科学的一般教育理论,而教学法传统主要关注的是改进具体科学学科课程与教学。美国的职前教师教育以实证传统为基础,而中国的职前教师教育以教学法传统为基础。
4 教育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美教育都是世界教育的一部分。中美之间在很多方面相互补充。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是由于文化、历史、政治体制、社会价值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不断交流和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致谢:有关当前中国职前科学教师教育的资料由杭州师范大学的韦斯林老师和湖北大学的吴维宁老师提供,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简介:柳秀峰,1962年8月生,湖北孝感人。1981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现湖北工程学院)。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材教法专业(硕士学位)。1986到1989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1993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加拿大圣浮朗西斯泽非尔大学和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现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科学教育教授,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
参考文献:
[1] Boyd, D., Grossman, P., Lankford, H., Loeb, S., Michelli, N.,& Wyckoff, J. (2006). Complex by design: Investigating “Pathways into Teaching in New York City School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7, 155~166.
[2][4][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Preparing teachers: Building evidence for sound policy. Committee on the Study of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Center for Education. Division of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3] Wilson, S. M. (2011). Effective STEM teacher preparation, indu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missioned paper for the NRC committee on Success STEM education approaches.
[5] Cohen-Vogel, L., & Smith, T.M. (2007). Qualifications and assignments of alternatively certified teachers: Testing core assump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44(3), 732~753.
[7] Shulman, L. S. (2005, Fall). Teacher education does not exist. Stanford Educator, 7.
[8] Tucker, M. S. (2011) (ed.). Surpassing Shanghai: An agenda for American built on the world’s leading systems.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9]阎元红,王玉英.中国科学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历史演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43~45.
[10]王磊,胡久华主编.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文庆成.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13]王祖浩,王程杰.中学化学创新实验[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14]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文庆成,许延红.化学教学技能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唐力.化学教育研究方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7]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解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 Zhang, H., & He, H. (2012).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Integrated“Science Education”major in some Chinese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4(13), 1991~2003.
[19] 林赛霞,林海斌. 初中科学课程的尴尬与出路,2008-09-05,人教网.
[20] 白秀英,王较过.美国科学教师教育及其对我国科学教师培养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9,(2):139~140.
[21] Sc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质量。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从“量的普及”到“质的提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数量与规模提升”到“质量与结构并重”的跨越阶段。妥善处理这些关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核心就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提高教育质量,既是时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更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知识周期越来越短。要促进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志存高远、理念坚定、追求卓越的文化传承者,迫切需要眼界开阔、专业精湛、勇于创造的社会开拓者,迫切需要道德高尚、明礼诚信、身心健康的民主参与者。因此,打造高质量的优质教育,才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才能催生国家的繁荣兴盛。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国家改善办学条件的终极目标。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从校舍改造到教育技术装备,从硬件建设到文化建设,满足了大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需求,让广大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享受优质教育。因此,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质量与办学条件相适应,是国家改善办学条件的终极目标。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教育质量既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人才之源,是一个地区教育的品牌之本,又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基。教育质量是学校存身立命之本。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品牌塑造,源于办学特色的打造,源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推动一个地区不断壮大、繁荣和发展。
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通过抓硬件、抓师资、抓教学实现。同志在全教会上指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多样性、创造性,倡导研究性学习,加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贯通和产学研合作,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新活动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的形成,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三、提高教育质量,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一)扬“师德”。坚持表彰奖励和违纪惩处“两手抓”,大力弘扬以身立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大力整顿师德师风,从严处理以教谋私、违规补课、乱订资料、猥亵学生等行为,保持违纪违规行为查处的高压态势。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解“师难”。教师职业虽然使命崇高,但很清贫。应该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千方百计帮助教师排忧解难,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积极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从政治上关心教师,业务上指导教师,生活上关怀教师,使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长期从教,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锐意创新、深受人民群众和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三)提“师能”。大力加强教师专业学识和教学技能培训,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建立名师帮带责任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从教经验,提高业务能力。
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育改革创新步伐,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个性,发挥特长爱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创新思维、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也引起了人们的很多议论。诸如对高校合并的利弊、对大学圈地的是非、对招生制度的改革、对贫困学生的窘境,等等,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而在各种见仁见智的说法中,在高等院校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可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既符合当代社会教育发展规律,又是教育界人心之所向。因此,必须对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认真探索办好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
一、科学技术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素质教育包括多个方面,比如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在于提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深刻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要实现这一点,开设相应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些课程中,科学技术史不可或缺。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而科学技术史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佳桥梁。科学技术史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是现行文理分科教育体制下联结文理学科的一座桥梁。是文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精神的理想途径,是理工科学生培育历史意识、学习人文精神的优选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来讲,科学技术史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但是,就中国高校而言,科学技术史的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教学过程来说,如何把握科学史的内容,使之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学者们因为多关注于自己的专业研究,很少有人对之作深入探究,因而显得缺乏相应的思路和理念。
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所谓古老,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其萌芽。古代社会的学者也探讨自然现象,他们在探讨自然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前人已有的工作进行梳理,这就是科学技术史的萌芽。而到了十八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各门学科为对象的专门史著作,这更标志着科学技术史的发展。但科学技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树立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研究目的,实现了建制化的要求,并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事情,是经由比利时学者乔治・萨顿坚韧不拔的努力而得以实现的。从这一时间节点来看,科学技术史仍然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成为独立学科后。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发展,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事业,在民国时期已有李俨、钱宝琮、钱临照等前辈从事过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该研究室后来升格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大本营。除此之外,在高校中也存在着少数科技史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的设立,标志着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制化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199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隆重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史系,它的建立是科学史学科在中国建制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嗣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以及别的高校中的科技史系也相继成立。这些,标志着中国高校中的科学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高校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当然选择。因为科学技术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其教育功能。科学技术史以历史上的科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曾经动情地说:“科学史是纵览古今,兼治文理,横参中外,汇通天人的大学科。”此殆非虚言。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它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身和认识应该如何正确应用科学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对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营造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是现代社会教育的制高点,具有如此重要教育功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当然应该在高校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科学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把握的方方面面
科学技术史联结中外,纵贯古今,横跨文理,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这既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师在七尺讲台上的思想驰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为教师高屋建瓴纵览全局深入浅出的讲解制造了障碍。内容的博大精深与课时的有限及学生学业的繁重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如果解决不好,不但不能实现在素质教育中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初衷,反而会把学生吓跑。因此,教师在讲授科学技术史课程的过程中,就必须下决心将一些东西不列入教学内容之中。惟有如此,才能突出主线,简明扼要。
科学技术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在授课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揭示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一种高级思想体验,只有具备历史意识的人,其知识结构才是健全的,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会对人更加宽容、对事更易理解,才会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持更符合社会实际的态度寻找相应的答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方面,科学技术史大有用武之地。科学不是用一个个概念串起来的,也不是用一堆堆成果堆积起来的,而是从活生生实践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科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讲述出来。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可是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史著作,特别是中国科学史著作,大多注重对细枝末节的考证,忽视了对宏观发展过程的把握;注重对具体科学史事件的研究,忽视了对隐藏在各种具体科学史事实后面的原因的探讨。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探讨的著作,极容易误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那些缺乏历史感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在其他课程中接触到的那些科学概念是先天就有的。或者是科学家造出来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形成先验论的思想方法。既然已有的供学生参考的科学技术史著作已经包含了这样的不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该注意这一点,设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弥补这一缺陷。任何科学知识体系都有其历史的发展形成过程,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述这个过程。
在当今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文社科类学子都不能以“科盲”自居。而要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进行现代科技教育,弥补其因过早实行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缺陷,科学技术史就应该是一门优先考虑的学习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来 说,他们所拥有的科技知识,大都局限于其专业领域之内,因此对他们也同样存在着进行科普教育的问题。面对这种现实,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时,必须重视对重大科学技术史事件中所蕴含的具体科学知识的讲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开普勒的历史作用”时,不可能不涉及对太阳系天体运动状况的介绍,以及对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阐释,这种介绍和阐释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样,在讲授“量子力学”时,如果对量子力学所涉原理讲述不够,未能使学生充分把握,那么,要让学生懂得量子力学史,就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技术史教育的同时,学到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科学本身的理解,这是科学技术史教育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为教育界所公认。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史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让它为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
在讲授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技术史课程时,还要重视对科学精神的宣扬。科学界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例如从自然本身出发来解释自然的信念,不迷信、不盲从的理性批判意识,注重实验、讲求实证的实践精神,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上伪科学的当,究其原因,不在于他们缺乏科学知识。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才一直在提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历史地位,正是它一次又一次超越伪科学、超越迷信的结果。讲授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科学技术活动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工作者首先就要处理好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就包含人文因素在内。所谓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这些因素既是科学能否发展的前提。更是人类社会肌体是否健康的关键。科学正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史所记录的,就是这一过程。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的历史。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的科学技术史教育,对此应该有充分的反映,以期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社会和国家有责任感等方面有所提高。
四、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同志曾于2007年对北京、河北、浙江、广东、山东、重庆、河南、吉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市所属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2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987名教师、40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关高职院校的校(院)长进行访谈。调查表明,由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厚,加之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具体表现在:(1)人文教育未列入学校整体规划;(2)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3)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4)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职业特点;(5)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不高。为解决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者作了诸多探索,其中一条是: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虽然作者只谈原则,未能给出具体的操作手段,但却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共鸣。
大力加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操作手段,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除注意以上所述基本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对课堂讲授内容要有合理的偏重和进行合理的取舍。
科学技术史可讲授的内容非常多,而本课的课时数又肯定非常少。所以我们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精选精讲,凡涉及的内容一定要讲深讲透,确实做到让学生领会要点,并能举一反三。
避免只讲授抽象的理论,通过讲授具体案例生动地展现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具体的人和事中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注重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或本人的学科与专业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一般的科学史知识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方向,或更进一步体会学术研究的要领和规范。
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及《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7~9年级的科学课程定位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科学课程建立在对一定“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1]。高中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也都把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当前师范生的科学本质观现状很有意义,对于将要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更是必要,同时在此基础上谈谈笔者对师范生教育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由于本研究是对大学生科学本质观的调查,因此,笔者将研究对象设定在大学二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人数各为36人,总共72人,他们都是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其中男女生的比例大约是1∶2,女生居多。
(2)调查工具。该问卷采用Student Understa
nding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 Inquiry(SUSSI):Revision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f an Assessment Instrument[2]中的量表SUSSI进行调查的。该问卷包括6个主题:观察和推断;科学理论的变化;科学法则和科学理论;社会和文化对科学的影响;科学研究中的想象和创新;科学探究方法。每个主题包括4个陈述句供调查者回答,以考察他们的科学本质观,之后,有6个开放性的主观题,与各个主题相关,以考察他们对于陈述句的理解程度。
(3)调查的实施。作答是在笔者的监控之下进行的,以保证作答的真实性。作答的时间没有严格的限制,以保证有较为足够的时间让调查者写出对于这些项目的理解。
2 调查结果
2.1 对“观察和推断”的理解
本问卷中“观察和推断”的内涵是:科学以观察和推理为基础,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或科学仪器(人的感官的延伸)而获得的关于客观世界的信息;推断则是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解释。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4题的作答情况最好,赞同、完全赞同的比例分别为43.3%、56.7%,答案全部集中在赞同和完全赞同2项中,说明化学师范生对于科学家基于同一观察会做出不同的解释有较好的认识。作答情况较差的是1.2题、1.3题,1.2题完全不赞同、不赞同的分别占23.3%、50.0%,其中不确定的还占13.3%。其中,回答最差的是1.5题简述题,能够得2分的学生很少,只占23.3%,还有36.7%的学生得0分,这无疑体现了他们对于科学家的观察和解释方面的不理解。
2.2 对“科学理论的变化”的理解
本问卷中“科学理论的变化”的内涵是:科学理论会随着时间改变,是有暂时性的,在一段时间内是适用的,可以相信的,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是暂时的,他会随着新获得的知识和旧知识的不断认识而被修改或放弃。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化学师范生认为科学理论是在不断被测试和修正的,其中赞同、完全赞同的比例分别为33.3%、63.3%;但是只有73.3%的学生认为基于新证据,一个科学理论可以完全被一个新理论所替代,还有10%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确定和3.3%的学生表示不赞同;2.4题的答题情况较好,100%的同学(完全不赞同和不赞同比例的总和)认为科学理论是基于精确的实验而得出的,因此将不会被改变,其中完全不赞同的占36.7%,不赞同的占63.3%;2.5题,56.7%的同学解释完全在理,36.7%的解释有瑕疵,6.7%的学生回答不理想。
2.3 对“科学法则和理论”的理解
本问卷中“科学法则和理论”的内涵是:科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法则和科学理论。以事实为基础,结合推理与想象,科学家创造发明了科学概念、科学法则和理论。科学法则是描述在特定条件下被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普适的和一般的关系。科学理论是对自然世界某一方面结构化的说明,回答“为什么”之类的问题。理论和法则不会相互转化,2者是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对于科学法则和科学理论之间的差异存在较为复杂的认识,不能较好地分辨什么是科学法则,什么是科学理论。53.3%的学生赞同、23.3%完全赞同科学理论存在自然界中,通过科学探究而被揭示。在科学理论会发生改变,而科学法则则不会改变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10%的学生完全不赞同,23.3%的学生不赞同,13.3%的学生不确定,40%的学生赞同,13.3%的学生完全赞同。3.3题、3.4题的作答情况同样不理想,科学法则就是已被证明了的理论的认识上,有63.3%的学生表示完全不赞同和不赞同;科学理论说明了科学法则的认识上,有60%的学生表示赞同和完全赞同。3.5题,只有6.7%的学生能得2分,60%的学生都得了0分。可以看出,这是被调查者的“薄弱”环节,对于科学法则和科学理论的区别认识不清。
2.4 对“社会和文化对科学的影响”的理解
本问卷中“社会和文化对科学的影响”的内涵是:科学的产生与社会实际的需要紧密相连。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不可避免地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经费的分配,科学研究的方向及方法的选择,乃至决定对科学解释或结论的取舍。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引导相同的科学研究,不同的文化会影响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取舍和方法的选择。调查结果见表4。
从表4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科学研究不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因为受过训练的科学家的研究室纯粹和无偏见的”这一观点,完全不赞同的占66.7%,不赞同的占26.7%,但也有6.7%的学生赞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一些学生受到传统的科学知识客观性的影响,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的,科学家做研究就是要发现不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的客观知识。4.5题的得分很低,被调查者很难举出例子来说明他的看法,体现被调查者对于科学的背景知识的缺乏。
2.5 对“科学研究中的想象和创新”的理解
本问卷中“科学研究中的想象和创新”的内涵是:科学知识是在对自然界的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人类的想象和逻辑的。科学家在他们的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家在分析和解释数据时会运用想象力和创新力,有时候单纯看数据并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结论,需要适当地结合人类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的。调查结果见表5。
从表5中数据可知,5.2、5.4题的答题情况较好,5.2题完全赞同、赞同的比例分别为36.7%、50%,5.4题完全不赞同、不赞同的比例分别为23.3%、60%,说明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知识需要人类的逻辑推理,那么会运用到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5题的得分还是很低,仍然有30%的学生得0分。
2.6 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
本问卷中“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是: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遵循固定的所谓标准程序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家发现总结了不同的方法(包括观察、分析、推理、文献调研、实验等)来研究不同的或者相同的问题。调查结果见表6。
从表6中的数据可见,6.1题答题情况最好,73.3%的学生完全赞同、23.3%的学生赞同,看来学生对“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这个观点还是很认可的。6.2题的答题情况较好,有90%的学生完全不赞同和赞同,但是仍然有10%的学生持不确定的态度,可见,学生对于科学家正确地使用科学方法时,他们的探究结果就是真实的和精确的存在疑虑。但是6.5题的答题情况不理想,学生对“举例说明是否科学家遵循单一的、普适的方法,或者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不知道如何作答。
3 思考与建议
为了提高理科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师范教育应当重视、培养师范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发展理科师范生的科学本质观。针对以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发展理科师范生的科学本质观。
3.1 开设HPS课程
所谓HPS课程,就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简称,其核心内涵是关于科学本质观的认识。开设这样的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对于科学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是什么、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各种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笔者亲身经历的师范教育,学校并没有开设这类的课程,以致大部分学生不知道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素养指什么,甚至有的同学在应聘教师岗位面试时,校长问“你学了4年的科学,那你知道什么是科学吗?”,连只言片语都答不上。这无疑体现了我们的师范教育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存在一定的问题,4年师范教育或许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做题,而不是学习科学。
正如梁永平教授所说“对于职前理科教师主要通过科学类课程、科学史课程、科学教学论课程以及科学本质观微型课程等四类相关课程的学习来进行科学本质观的教育”[3]。
3.2 实施STSE教育
STSE教育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为基础,教学内容包括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运用的知识、社会生活中的知识以及包揽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知识,它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在课堂中,不仅介绍一些新的技术,而是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与人文、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回想笔者曾经学习过的课程,有很多都已经记忆不深,甚至有时会沮丧地觉得都白学了,都还给老师了,深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知识都脱离了我们的生活,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孤立地存在着,没有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联系,以致我们很难再把它们记起或者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渗透STSE教育以提高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可以通过开设STSE选修课等途径,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B013
本文主要着重讲到的是一种构建注意的编导科学素质培养理念,这种理念的主要特点在于,以遵循传播规律和科学规律的基础上,科教电视节目的编导一定要有构建主义学习意识,并且科教见识节目编导也要在节目中适度应用这种意识。在科教电视节目的典型事例建构和寻找过程中,要运用利用随机访谈式学习下的思维情景化、抛锚式学习下思维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支架式学习下的思维个性化来营造真实的场景分为和展现整个事件的具体进程,还要能通过设置巧妙的悬念、凸显事件的冲突来打造故事的文体风格和影响,从而达到带领观众探索科学知识和故事的。
一、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关于科教电视节目编导,指的是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为宗旨,按照时代的要求、基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行科教电视的选题设计和撰写严谨科学的解说文字,利用多样化的电视表现手段,客观科学的电视拍摄手法,更形象地向大众展示科学知识和科学内容,增进观众对科学教育的理解的核心创作人员。同时,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也是科教电视节目创作的灵魂核心人物之一。
二、科教电视节目创作的编导指导理论的相关研究
最早尝试科教电视节目形式的是美国,美国除了拥有一个公益电视网以外还有很多盈利性的电视网,而且这些电视网都支持科教电视节目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播出科教电视节目。根据美国相关调查,缉拿本年数的美国成年人是公国电视科教节目来获取科学知识的,可见,以电视作为媒介来传播科学知识的影响范围很广而且效果也很好。在中国,这种情形也和美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中国近九成的成年人通过电视科普栏目获得科技知识,可见,在中国,科教电视节目也开始成为人们获得科技前沿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
关于科技电视节目的质量,我国和西方国家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的。比如在美国,其某些科教电视节目的科技含量已经被公认是很高的了,其中美国的新星栏目(NOVA)是其中的典范,它的收视率很高,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被推为科教电视节目的典范。
要寻求一些有益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思路,我们可以从一些纪录片中得到一些启发。例如,早期有一些经典的纪录片《北方的那努克》,这部纪录片的编导方式就很有代表性,它在节目编导上为观众完整地展现了人类学的知识,并且在影片剪辑上也有出彩之处,这部北方的那努克的剪辑很有特点,表现出一些幽默的元素,有很好的可看性,与此同时,这部纪录片也通过解说和字幕来帮助观众理解影片所传达的科教信息。再如英国BBC的纪录片《文明》,这部科教纪录片在编导策略上同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纪录片文明的编导迈克尔克拉克说道,科教电视节目要注重把节目的内容讲述清楚,也要强调电视节目的口语化的特点,让受众易于接受,而且在科教节目的叙述中还需要注意形象生动,不枯燥,对一些繁琐的内容,节目编导也要注意做到精简的概括。
科教电视节目编导还可以借鉴伯恩斯执导的《美国内战史》,这部美国内战史的脚本有过多次的修改,节目编导伯恩斯还经常向相关的专家请教相关的历史知识,从细节上抓节目,避免出现差错,同时这部纪录片在审稿时也仔细搜集了相关历史时代背景资料,认真专业脚本。最终,这部影片的专业性也得到了美国历史学家安布罗斯的认可和肯定。这部《美国内战史》也被誉为是让之前的历史教科书都黯然失色的优秀电视作品。
三、构建主义在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中的应用意义
利用构建主义的思维,编导能够提高科技节目的科学知识水平和节目讲述水平,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变化:科教电视节目开始懂得从观众的视角来编排节目的内容和节奏,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理解观众在内容简述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疑问,根据这些观众可能产生的疑问,在科教电视节目中插入和设置一些让科教节目发展更自然的悬念,然后帮助观众寻找其中的答案;然后再利用电视镜头解疑的过程中,利用三维动画、道具等方式,运用专家的权威解释,从而达到和观众一起建立科学概念,理解科学知识的目的。
点科教电视节目的内容设置中,怎样妥当设置好情节,让观众一眼看去就被节目吸引是很关键的,一般应该在科教电视节目开始的五分钟之内设置一个精彩的情节,制造出一个小,在节目的叙述段落中利用支架式理念,设计出各种电视表现手段或者是电视道具帮助观众对节目科学知识的理解,在节目内容推进的过程中,让观众的思维有一个形象化的印象。这种观众的形象化印象也是为节目而准备的,在节目进行的中段,介入随机访谈的理念,循序渐进地开始构建节目的部分,让观众的情绪和知识的抛出,节目的科学解疑达到明朗化,从而达到完成有序连贯的设计的目的。
在科教电视节目的编导中,还可以让观众参与相关的实验和调查,这样可以使观众更深刻地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节目内容,达到增强观众互动性的效果。科教电视节目的这些实验安排,有利于营造一种强烈的观众参与气氛,让观众主动地参与到这种科学揭秘的活动当中,调动观众的兴趣,从而在调查和实验中学习到科学知识。
要利用好科教电视节目的支架功能,就必须更好地借助各种不同的电视手段。例如画外解说、动画建模、片花、节目案例还包括主持人讲解都是相关的支架学习理论下的科教电视节目所能够应用的电视技术元素。通过良好的画面来描述抽象的科学概念和知识,能降低观众对抽象科学概念的理解难度,也能起到烘托节目分为、调节节目节奏的作用。
关于科教电视节目中风俗传统的再现,科教电视节目编导应针对其反应的相关知识虚心请教专家,把科学知识的细节和相关风俗理解清晰以后再进行细致严谨的情景再现,以做到科学真实的效果。
走科教电视节目的科学专业发展之路是我国科教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理念,借助各种专业电视变现手段,相信我国科教电视节目定会发挥更强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许炎(1978- ),女,安徽六安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89-02
一、引言
第二次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外交往的严峻形势以及订立条约以英文为正解的硬性规定,迫使清政府将创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提到议事日程。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李鸿章、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准于福州成立船政局。两所由洋务派代表人物所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对待科学教育的态度泾渭分明,这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同。本文拟从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探讨两所学堂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其经验和教训,以期对当代大学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启发。
二、科学教育
1.与科学教育。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其创办的第一所洋务学堂――创立之初,课程就以西语为主,教学方法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教学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主要特点是为以语法为纲,翻译为教学的基本手段。课程设置贯穿始终的是西语和翻译,学生的时间都用在西语的学习和翻译的实践中。在语言基本功夯实的基础上,学生为总理衙门翻译公文和西书,担任对外交涉的现场口译和随团赴外时充当口译员的角色。随着的深入发展,单一的翻译型人才已无法满足统治集团在政治上的诉求,这时既懂西语又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受到热捧,特别是懂得西方“坚船利炮”的科学技术人才。以奕为代表的洋务派于1866年奏请朝廷批准在的课程中除了设置西语外,还应设置一些西学,如推算、格致(物理)、制器、尚象等科学教育课程。
于1872年公布新的八年制西学课程。“八年制的西学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外语贯穿始终,翻译是核心。”同文馆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急需的翻译外交人才,其创办目的是满足清政府在对外交涉中能够交流顺畅、不至于在订立条约时因语言文字而吃亏的需求。虽然后期增设了天文算学馆,教习一些科学教育学科课程,但正如洋教习丁韪良所言“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在于文字代表一切,而科学没有丝毫地位”。
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得到很好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的传统是重道轻艺,轻视科学技术,洋务进步势力所倡导的向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已经超越了守旧势力所能容忍的极限,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面对来自顽固派的阻挠,洋务派所推行的西学科学教育课程也是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第二,同文馆地处北京,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西学的兴趣并不浓厚,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才是正途。第三,同文馆创立初期,清政府忙于清剿,无力拿出更多的银两创立学校,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海关。教师的选聘和管理工作都是由海关总税务司幕后操作。同文馆的师资主要是西方的传教士,如林乐知、丁韪良等,他们只是把中国同文馆当作是在中国谋生的跳板。心思不在教学上,由于其具有传教士身份,在教学中,伺机进行宗教布道。
2.福州船政学堂与科学教育。虽然颁布了学习西学的八年制教程,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守旧派的反对,洋教习的不专业等多种原因,科学教育课程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实施,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福州船政学堂所培养出的学员,人才辈出,群贤聚集,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中学西传第一人陈季同,《茶花女》的翻译者之一王寿昌,“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等。福州船政学堂高素质人才辈出,其成功的原因源于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的紧密结合。
首先,学堂在办学规划中,将外语教学看成是其他专业的学习基础。选用教材是原版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对师资团队严格管理,学堂的管理层始终坚持权操在我,对每位洋教习都制定了严格的合约,使得他们不能像同文馆的洋教习那样,来中国混混而已,而是孜孜不倦地投身于教学中。学员经过几年的外语学习,能够听懂洋教习的讲课。教材是外语,课堂的教学语言是外语,进厂实习或航海实践工作语言都是外语,由此看来,学习和实习的整个过程具有外语交流的真实性,有利于促进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学员外语能力的发展,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重视外语实践,坚持在外语实践中巩固已有的西学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发展外语能力,最终获得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双赢。
其次,福州船政学堂创立之初秉承培养熟练掌握外语的造船、驾驶人才的理念。“福州船政学堂课程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这是它区别于传统封建官学以及书院,也不同于先它而设的的地方”,“福州船政学堂比更多地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学校教育模式,从一开始就以科学课程为主,实施了科学教育”。学堂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主要培养轮船的设计和制造人员,教学语言是法文,课程包括法文、算术、代数、画法几何等。后学堂主要是培养轮船的驾驶人员,教学语言为英文,课程内容包括英文、航海术等19门课程。科学教育课程得到贯彻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课程学习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左右;进厂实习以及航海实践大约也有一半的时间;严格的考试制度,从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上考核学生的学习质量。“据统计,1866~1911年的45年办学中只毕业五百多人,每届毕业生人数是招生人数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只有学业成绩达到中上的学童才得以毕业。”船政学堂区别于的地方体现在语言学习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学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凸显语言学习是其他专业的基础,语言学习为科学教育课程服务,为实践服务的理念。
三、启示
1.外语语言学习是起点,科学教育是终点。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科学教育课程,更加合理地布局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外语语言学习和科学教育课程两者偏颇不得。福州船政学堂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辈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重视外语语言学习的结果。“福州船政学堂的辉煌直接源于其外语教育的成功;没有外语教育的非常成效,就不可能有福州船政学堂的灿烂辉煌。”学堂从创办之初就没有忽略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这成就了学堂成为晚清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科学教育课程自晚清开始实施到如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培养既懂外语又有技术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在不同高校会有所偏重,但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时,语言障碍是很多高校学生头疼的问题。虽然高校大都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但教学效果的监测手段是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在我国高校举办了多年,这对提高全国范围内英语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积极意义,但很多院校把四、六级考试成绩与教师评优、评职称以及学生拿学位证挂钩,导致众多教师把四、六级考试当作指挥棒,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结果是“费时低效”,出现了极端注重书面英语、严重忽略口头表达的哑巴英语现象。
2.外语教育要以科学实践为主,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外语为主。改变当下大学生为了过四、六级考试而学习的局面,教育者要想办法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之初的目的是培养造船和驾驶的人才,而法国在造船领域、英国在驾驶领域都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学员得学会法语和英语,才能听懂洋教习的授课以及看懂原版教材,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自己所渴求的造船或驾驶技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这时真正有益的学习发生了,学员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
外语学习必须以实践为主,必须是跟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实践。船政学堂的学员除了在课堂上使用外语与洋教习进行交流和阅读原版教材外,还要用英航海日记,做海图作业,根据法语的船图和机器图进行实地施工;进工厂时要用外语与外国技术工人进行日常技术探讨。语言能力经过科学实践检验,突飞猛进。
当下许多高校科学教育课程设置中引进了双语教学的理念。笔者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旁听过许多双语课堂的教学,所谓的双语也就是PPT等讲义用英文制作,教师用英文读讲义,课程内容还是用汉语进行教学,外语学习和科学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分开的,所谓的双语教学流于形式。从中可看到大量的英语实践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从福州船政学堂可看到,外语学习是为了保证科学教育课程能够顺利实施,创造自然的学习环境,用外语教习科学教育课程。
3.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紧密结合,满足专业需求,建立严格的淘汰考试制度。高校管理者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意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紧密结合,紧跟时代,面向国际化,引进外籍专家,或培训专业教师能够用外语进行教学科学教育课程,为学生创造自然的语言环境。
高校应聘请外国专家,教习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为了听懂课堂内容,学生上课时用英文提问,课下用英文完成作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争取到国外的工厂实践和学习。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专业教师不懂英语,英语教师不懂专业知识。学生在与专家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专业的知识、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践,同时在专业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英语能力也能得到同步协调发展。此外,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高校管理者应建立管理条例,监督专家的教学过程。
大学英语走到了十字路口,再也不能以四、六级考试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高校管理者要想出对策,把大学英语与各个专业结合起来。英语教师要与各个专业课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帮助专业教师用英文教习科学教育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大学外语课堂呈现科学教育的元素。
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度,如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必须达到某一个最低限度的学分量,这个学分量代表着学生所修习的课程量。如果课程不及格,学生有补考、跟班重修的机会,最终达到所修习的课程量即可。很少有学校能拿出福州船政学堂的魄力,淘汰不合格的大学生。为了督促学生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淘汰考试制度必不可少。高校管理者实施严格的淘汰制度,使得学生进校后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会在大学四年里只是混混而已,而是在毕业时有一技之长傍身,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4.拓宽英语专业的课程范畴,增加科学教育课程。从创办的两所新式学堂的教学效果来看,优秀人才的外语水平自然不在话下,其日后在各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追根溯源得益于在学堂接受教育时所获得的科学教育。从福州船政学堂走出来的翻译家林纾、语言学家马建忠等著名学者都很好地印证了人们常说的文理不分家。英语毕竟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是科学,英语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很难,这是不争的事实。教育者在制定英语专业课程时,除了已有的语言和文学课程外,还要考虑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适当增加一些科学教育课程,使得学生在毕业时,不会由于缺乏相关经济、物理等学科的科学知识而无法胜任一些翻译工作。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不应硬性规定学生学习哪些课程,课程可以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学生根据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教育课程。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一定的科学教育素养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择业时,选择余地大,可胜任某一领域的翻译工作。
四、结语
晚清中国,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其英语教学无疑是我国近代外语教学的开端。”由于科学教育威胁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颁布的八年制西学科学教育课程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外语教学没有造就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而福州船政学堂在强调外语教育的同时,开设大量的科学教育课程,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呈现出精英教育的特点,约510名毕业生在许多领域都是行业里程碑式的大家。外语与科学相结合,重视实践以及拓宽英语专业课程范畴,这对当代大学课程设置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顾卫星.英语教学历史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2]牛道生.英语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冬凌.科学教育在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的最早发端辨析[J].教育科学,2003(5).
高师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专业是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由于缺乏经验积累和可供借鉴的范式,其专业建设难度不言而喻。相对于一些成熟专业的建设而言,它明显滞后,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培养模式、生源选择、师资配备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准切入口,首先解决影响该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而为其他问题的解决提供前提条件。
一、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质量定位
影响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质量标准问题,因为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是从质量标准出发的,最终也是为保证质量来服务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来进行的,而培养规格往往是原则化与描述性的,缺少可衡量的操作指标,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应该将培养规格具体化为一定的质量标准。就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而言,培养目标是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相应地它的规格及其质量标准也就基本确定了。培养对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因此他们必须具有教师专业的基本素养;培养对象是小学教师,由于小学教育工作的对象与大中学校的学生差异较大,他们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而对教师的要求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要求;培养本科小学教师,这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标准,不能混同于中师和大专。以上是一个规格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共同组成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三维质量体系,我们必须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
目前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上存在一些偏颇,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片面性,即片面地理解本科学历的质量标准,忽视了该专业培养规格的特殊性。用传统分科培养中学教师的做法来对待小学教师培养,一味强调既然是本科学历,其开设的所有科目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均必须达到不同专业同一学科的程度。这一认识与做法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如前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可塑性极强的儿童,这些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在他们头脑中装满了“为什么”,且不少小朋友都有发展的特长。小学教师最需要的不是有关学科的高深知识,而是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和综合文化素质。因此,较其他专业而言,该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相对较多,既有语、数、外等文化学科,又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班级管理等教育学科,还有音乐、美术等体艺学科。如果要求每门学科都要达到不同专业同一学科的要求,则四年学制恐怕无法完成任务。
有鉴于此,培养本科规格的小学教师,衡量他们是否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主要不是看他们所学的某门课程是否达到了本科要求的深度、广度,而是看他们的主干学科是否达到大学本科的要求。换言之,就是学生的知能总量(即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应少于其他专业的本科生。从理论上看,学生接触的门类愈多愈易受到各门学科的启发,不同学科知识会在头脑中碰撞形成思维的火花,取得“知识杂交”的优势。从实践效果看,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当教师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更受学生欢迎。社会需求是多样的,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多样化的专业培养目标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高等教育的专业质量又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质量定位也应保持多样化,要避免用同一尺度来衡量不同专业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小学教师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个人素养和本科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非具有某种高深学问的学究。
二是思维定式,认为过去小学教师职业不够专业化,所以就不应认可本专业的本科学历层次。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意义上,教师的责任在于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小学教师就是教学生“读、写、算”。按这一标准考察小学教师职业,必然得出“小儿科”、非专业化的结论。同样,用这种视角考察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也必然会将标准定位在传统学科上,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本科水平看的还是所谓中文或数学那几门学科。按现代综合素质教育的眼光,如果将视角转到毕业生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那就会认可他们的本科水平。实际上恰恰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才决定了小学教师岗位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的小学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教育诊断即潜质与性向的检测,然后再制订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时,又有几个不经过专门训练的普通高校非师范类本科生可以胜任教师职业,至于高中生就更不必说了。所以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所体现的是某种专业目的的适切性,而不是固定、笼统的标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专业。要看到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本身就是社会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我国初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的客观要求。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质量标准应该有别于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这样做既坚持了本科水平,又实事求是。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可作如下具体表达:一要具有良好的小学教师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道正派,积极进取,举止文明,有浓厚的职业兴趣,喜爱儿童,有责任感。二要具有良好的性格气质,活泼开朗富有亲和力,待人热情,善于交往,细心、耐心,乐于助人。三要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素养,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掌握小学各科对应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艺术和技能,具有创造性地从事小学两门以上学科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管理的能力,指导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能力,以及反思工作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四要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音乐、美术或体育方面的特长,具有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够指导小学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五要身心健康,具有细心、耐心和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掌握一定的小学生身心保健的知识,初步具备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能力。
转贴于
二、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质量定位后,就应着手构建能够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教育模式。就目前国内的教学状况而言,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外乎以下几种:(1)一分到底式。参照中学教师培养的模式,培养对象一入校便进入各自选择的方向,直至毕业。(2)一综到底式。其做法类似于过去中师的培养模式,学生入校后不再设立专修方向,而是按照一定体系的课程方案修完全部规定课程,方能毕业。(3)兼顾式。既有综合培养措施,又有分科训练的倾向,该模式又可分为两种亚模式:前综后分式,即学生入校的前2~3年进行综合培养,后1~2年进行专修方向的培养;边综边分式,即学生入校后基本接受综合培养,但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未来的教学科目确定一个专长学科方向,以便为将来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述三种培养模式各有千秋,目前尚难作出谁优谁劣的定性评价。但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教育的小班化和素质化将逐步普及,届时对小学教师综合能力和素养要求会更加突出,从而使一综到底的培养模式备受青睐。从稳定性角度看,兼顾型的模式可能更具优越性,它以不变应多变,具有持久的张力,目前我国多数开设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都倾向于选择兼顾式。
然而,这些培养模式又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第一,都忽视了对学生职业人格的训练。实践已反复证明,一个好的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格。因为教育本身就是用生命培养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用发展促进发展。第二,虽与传统培养中学师资模式有所不同,不再采取分科培养,但严格地说,这些模式尚未走出用“学科专业”代替“教师专业”,多数仍然是效法其他专业的学科分类方法,偏重于向教育对象传授学科知识。第三,仍然由高师单方面“以大学课堂为基地”培养小学新师资,而没有注意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即小学)三方结合,充分利用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使教师职前培训由大学校内分科教学考试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突出教育教学的实践、辅之以师范院校理论学习的模式。第四,缺乏特色,各校的培养模式大同小异,有的甚至连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及其周课时数都完全相同,不能自成体系,难以发挥本校该专业教育的特有优势。
按目前公认的观点,要使小学教育工作专业化,作为高师专业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要构建能够反映教师专业特有知识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知识与技能系统;要让该专业的学生形成社会共同认可的专业知识基础,且能在小学担任多种角色的职责,如会诊断学生不同的潜能,并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等,让小学生真正得到既愉悦又充分地发展。这种极富特色的专业教育会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不可替代性,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新疆南疆地区义务教育学段和高中学段数学课程分别于2001年和2009年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课改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和深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一方面,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目标、实施的评价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南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文化形式、内容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和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着来自多元文化和新课程理念的双重挑战.面对挑战,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充电”的重要形式.本研究探讨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探析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容,提出课程实施策略,为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课程设置的原则
基于对影响课程设置的社会因素、数学与数学教育发展因素和教师因素分析[1],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1.1发展多元文化素养原则
1.1.1多元文化素养内涵
新疆南疆地区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地域,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而形成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局面,使得在这一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必然.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理念、是一种教育改革行为、是一个过程,主要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态度、技能以满足在多元文化社会进行交往的需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因素.[2]因此,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在任教的学科领域形成多元文化基础,成为面向所有学习者的高效率的教师.[3]
1.1.2多元文化素养表现
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多元文化素养是教师具备按照多样性设计、实施、评价课程及实践去帮助所有学生学习的素质.多元文化素养主要表现在:(1)理解文化、多样性、不均衡在教学中的作用,明确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2)设计体现多样化的学校和体现多样化的教学,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3)形成关于不同团体学习风格的知识,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征;(4)利用文化特点进行数学教学,认识数学在民族文化中的不同的体现,并适时实施跨文化数学教育;(5)重视所有学生的平等及公平,把少数民族学生看作是有价值的宝贵资源,形成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积极、肯定态度,对各族群学生持相等期望水平,对学生没有性别、角色刻板化印象;(6)关注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包括少数民族用双语教学、教学方式选择、双语教学目的和意义等问题的调查研究.
1.2养成和提高数学素养原则
1.2.1数学素养内涵
中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逻辑地分析、推理和交流数学思想的能力.数学素养是一种以数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核心数学能力.近年来,国际大型评价项目如PISA(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项目表现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关注.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和较高的数学素养,教师本身的数学素养要达到一定水平.教师具备数学素养是核心的个人专业素质能力:它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是能够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学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所必须具备数学能力的需要.
1.2.2数学素养表现
作为数学教师核心的个人专业素质能力,教师数学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能够在文化意义上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活动特征、内在动因和价值表现等多个视角对数学的本质加以系统理解,体会数学具有的审美力量、理性力量和实用力量,有数学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将“数学学科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并在教学中处理实际课堂中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设计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数学表征,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能力;[4](2)结合高等数学的思维训练,意识到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只是一个变化的客体对象,两者没有严格的概念区别,深刻领悟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5]积极主动地从数学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上寻求二者的结合点;[6](3)了解数学知识的科学体系和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初等数学体现的变化意义下数学的本质,明确数学的教育价值;(4)课程设计能够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明确需要发展的活动经验目标,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1.3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原则
1.3.1教育教学素养的内涵
教育教学素养包括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在掌握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数学教学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其中,教育理论知识是指教师掌握的教育基本原理、一般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课程知识具体分为一般课程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
1.3.2教育教学素养的表现
(1)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自觉、恰当地运用教育理论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想;(2)具有全面、正确理解与处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开发课程资源,改进、补充教学内容,编写乡土教材;(3)能够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积极处理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目标开展的需求;(4)具有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能力、引导与创新能力;(5)富有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灵活地解决和改善各种教育问题.
1.4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素养原则
1.4.1终身学习素养内涵
终身学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7]培养“终身学习者”的教师首先必须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8]终身学习素养是指教师经过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创造性和愉快地,并且保持一生进行学习的能力.其构成要素核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有助于专业活动成为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更是教师对于个人完美、和谐发展的不断追求.
1.4.2终身学习素养的表现
具备终身学习素养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素质.终身学习素质主要表现在:(1)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意识和能力;(2)具备终身学习必须的优化知识(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扎根本土实践,善于不断地从自身鲜活的经验中通过细致反思学习;(4)自主学习先进的中学教育理论,积极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5)具有勇于挑战自我、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性格特征和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6)较强的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能力;(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8)有亲和力,乐于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课程设置的结构
2.1层次结构
南疆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中,新任职教师、岗位教师和骨干教师各占一定的比例,教师继续教育设置的课程构建应具备多层次结构,如岗位培训、专题进修、专题研讨、专业进修.针对新任职教师的“初级维度”教育作为第一层次课程结构,教育的核心是知识和技能,实现职前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针对岗位教师的“中级维度”教育作为第二层次课程结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使受教育者积极思考已知经验,为教学实践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手段做准备;针对骨干教师的的“高级维度”教育作为第三层次课程结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继续教育三个层次结构课程的有机整体构建,将教师已有的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改进教学、教法,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2.2主体结构
教师应具备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9]基于课程设置原则,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主体结构中的课程类型应包括:(1)多元文化课程;(2)数学专业知识及教育类课程;(3)教育与教研课程;(4)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5)通识类课程.其中,多元文化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属于基础文化知识,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科知识与学生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达成学科间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构成了课程设置的基底;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与教育、教研课程属于条件性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辅助教学的能力,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参与者;数学专业知识与教育类课程构成学科性和实践性知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教育素养,体现在教师所持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上面.
2.3形式结构
参加继续教育的数学教师都是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入职前教师的需求截然不同,按照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中心课程、综合课程与专题课程.
2.3.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必修课程是指国家教育部在数学专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规定的修业课程,是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学习的课程,体现了对所有中小学数学教师发展的共同基本要求.选修课程是指由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按课程总体计划选择学习的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两种.限定选修课程是在规定的体现一定发展方向的范围内提供参训教师选学的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是学有余力的参训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任意选学的课程.
2.3.2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中心课程相结合
学科课程以相应数学学科的逻辑体系安排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参训教师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技巧.活动—经验中心课程也称教学实践课程,课程编排同参训教师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基于在职教师已有的数学经验、数学教育经验和教学技能经验水平,围绕三种经验的条理化和系统化,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课程依据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设置培训内容、组织教学材料、开展教学培训活动,比如,课堂教学观摩和典型教学案例比对分析活动等.活动—经验中心课程主要通过教师的自学,帮助教师从实践中获得主观经验,训练动手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2.3.3综合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
综合课程是把若干有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编排的课程,可以增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把部分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学科领域,有利于拓宽教师知识面,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变中学数学教师知识面过窄的现状.专题课程以数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问题为中心,选择对于教师富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教学目的明确、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综合课程所占比例不宜过大,注意综合课程与专题课程的有机整合.
3课程实施的策略
近年来,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认为,教师应具备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的能力.高效教学理论则进一步清晰和深化效率的内涵,不但关注一定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量”的积累,而且关心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质”的提升,即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灵活应用和自我意义的创生.因此,高效教学理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明确了路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除了需要具备PC(pedagogicalcontent)和MC(mathematicscontent)知识,并达成两类知识间的融汇贯通外,还需要多元文化知识;除了具备数学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外,还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在遵循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和细化课程层次结构划分的基础上,继续教育课程应帮助教师增进对数学的深度理解,正确认识数学的本质,有效分析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铺设联结已有认知经验水平与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目标的桥梁,帮助学生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效学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1促进数学深度理解的策略
3.1.1案例分析促进数学概念的深度理解
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原理和程序的基础.如果只是把数学当成是一套需要掌握的原理和程序教给学生,学生将只会学到原理和程序,而把数学看作是集原理、程序、概念以及问题解决与一体的教学,学生将会学到这三类知识,并且与只学技能和程序知识的学生表现的一样好.[10]115增进教师对于概念的深度理解,继续教育培训中可以提供概念教学相关案例,在案例的讨论与辨析中,帮助教师认识到: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操作活动,从特例中寻找一般规律,在概念教学中理解数学是“模式的科学”,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比如,奇数与偶数概念教学.教学案例一: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数字除以二,发现是否能够整除的规律,再进行分类,由所举实例中抽象得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案例二:让学生进行奇数、偶数性质的探究.学生做出各种各样的观察,得到多样的结论———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字;奇数和偶数交替出现;每两个相邻的奇数之间有一个偶数,每两个相邻偶数之间有一个奇数.甚至有些学生尝试操作两个一堆摆木棒活动中,描述奇数和偶数的特征,定义偶数是“如果将一定数量的物体逐一成对排列(或挑出),当操作完成时,没有物体剩下,则此数为偶数.”以上两种教学案例中,案例二不是为了引出概念而强拉硬扯地进行“做作”的设计,而是顺应了更为“自然”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顺流而下”自然的衔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虽然经过操作活动,学生对于概念所下定义的描述不够准确,但在概念描述不断准确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实现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数学交流活动经验的教育目标.
3.1.2数学专业素养中关注建构知识点间的联系
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与编排整体上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随着内容体系的逐渐深化,学生知识面的开阔以及思维水平的发展,整个内容体系才渐渐清晰起来.但就某个学段,某个单元而言,教材呈现的内容却往往是孤立的.同时,为了顾及到不同年龄段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同一个内容体系下对于不同的学段设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如果只是得到单个的知识点与片段,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与网络,既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又不利于知识的提取和灵活应用.教师已经“知道了现在所知道的东西……就像看得见的人可以告诉盲人如何去创造和发现”[11],学生建构知识网络需要教师的引导,只有教师具备较为宏观的整体结构观念和建构关联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建构知识点间的联系应该是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指标.比如,中小学数学中函数的思想,就学科纵向而言,教师应该明确函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顺序是:从小数与数四则运算中得到对应的结果,到折线统计图中的数量间对应关系的体现以及初中段函数的“变量说”,再到高中段函数的“对应说”,每个阶段为适应相应学段的要求,表现出函数思想不同的层次水平.只有表现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函数思想的层层递进,做到“瞻前顾后”才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学科横向而言,教师应该明确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和数列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具备以函数为核心的数学知识结构,才能帮助学生构建以函数为中心的知识结构网络,深入理解函数的思想和方法.
3.1.3数学问题解决中教师自我意义的建构
积极参与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是学生高效和深度理解学习的保障.无论是“浸入式”还是数学活动中学习,目的都是为了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中的意义,建立学生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为此,教师应该明确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获得问题解决的积极体验,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学习数学.这不再是什么能力问题,这只是一个你如何传播和让人去思考数学的问题”.[10]102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数学观,认识到数学易缪性而非仅仅确定性的哲学属性,才能为建构正确的数学意义奠定基础;只有切身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才能达成自我意义的积极建构.首先,教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自我意义的建构.教师应留心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收集能够建立数学模型去解决的问题和能做出独立判断的实例.比如,用一张矩形铁皮制作无盖铁皮盒,怎样裁剪和使用能获得最大体积的最优化问题.其次,教师需要对数学现象进行意义建构.对数学现象进行意义生成是数学家要做的,教师学会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意义建构达到数学本质深入的理解.比如,类比多边形,欧拉研究了凸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的关系,得到欧拉多面体公式.那么,类比点分直线、直线分平面所成最多部分,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如何得到平面分空间所成最多部分的猜想,怎样验证这个猜想.通过类比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在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学会运用数学方法.
3.2教师“工作坊”对话交流策略
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学生学习数学语言要在表达和交流活动中实现.数学教育中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更将表达和交流提上了重要的位置,学生只有在对话交流中,在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活动中,才能体验数学,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在多元评价方式中不断反思,达成自我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对话交流意识和能力,参与不同主题的教师“工作坊”活动,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事间互评,形成教师基于已有教学经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能力,进行经验的提炼、加工和条理化,深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比如,基于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主题的“工作坊”活动,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学生学习经验背后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又是如何关照不同层次经验水平的,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引导不同经验层次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教师“工作坊”的活动可以让教师承担起验证他们想法和程序的责任,帮助教师学会如何在教学中展开数学对话,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吕连根,高沛田.对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之管见[J].中学教师培训,1991,(4).
[2]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苹绮,译.中国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29-32.
[4]杨豫晖,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8.
[5]孔凡哲,赵秀元.略论初数与高数的关系及其对数学教改的反思[J].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9,(2).
[6]李保臻.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关系之探讨———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J].数学教学研究,2005,(12).
[7]顾明远.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钟启泉.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
[9]魏淼.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设置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
一、知识概念的解释
对于“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日常生活意义上来理解,知识分散在各个领域、不同层次,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知识的解释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可见,知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影响的产物。在心理学上,虽然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表述不同,但是本质意义是相同的,即“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形成的。”①一般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知识的概念可以看到,知识的形成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在主观的意识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过程中形成的,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知识的学习方式。
对知识理解的细化,使得人们对知识的观念和看法出现分歧,知识观是对各种想法的归纳和总结。目前,主要的知识观有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论。基础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但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前提条件的,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是不发生矛盾的,二者可以同时存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两种知识观的结合是必要的,二者可以互相弥补,更好地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知识学习在课程三维目标中的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课程的三维目标设置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三维目标的设立是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的,更是在吸收有益的知识观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传统知识观的修补和完善。“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个体与知识不是分离的,而是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的不仅是认知层面的提升,同时也要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
从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来看,无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怎样进行,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同时又是终点。心理学上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而技能应该是对程序性知识的的学习,技能也可以看作是对知识的学习,这样,从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维度看,要将知识的学习理解为对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传统的教育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应试的准备条件,使得知识的学习变得僵化。新课程改革中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准备阶段,强调的是知识对学生自身生活和经验的影响和应用,这是新课改中要突出强调的地方。
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来看,教学中常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信条来提示教师教学工作的意义,从对知识的分类可以将方法划分为程序性知识,将方法作为知识意味着它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结果,并且方法作为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是意义重大的。传统的知识观将知识看成是客观事物的表征,是客观存在的、静态的。在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逐渐地生成的过程,知识是个体主观意识与外部条件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要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来看,学习过程的掌握是知识学习的一条必经之路,只有走过之后才能看到这条路的各种组成部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过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使知识更好地进行迁移,这是因为对知识的每一个要点的掌握能够使学生轻易地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的培养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的。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来看,这一目标的提出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传统的教学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仅仅是希望通过学习来实现自己的职业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情感价值取向,最为直接的体现是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对他人的攻击现象,人之为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自我的实现,这个实现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情感养成。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人如果没有道德的基本认知,又怎么谈到情感的形成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不能仅依靠思想政治或是品德课实现的,书本知识的教学仅是作为外部条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影响,任何知识和技能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于这些外部条件,学生需要做的是通过接受、反应、评价和组织的过程将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价值理解。
三、知识学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
个体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个体学到最有价值的知识是课程改革应该解决的问题,对课程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来看是对内容选择的研究,从课程的目标到课程的评价,一直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斯兵塞曾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质疑,答案是科学知识,从今天的社会发展可以看到答案是正确的,社会当中各个领域的发展无不彰显着科学知识带来的力量,人们意识到知识带给生活上的改变,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看到了知识的价值,相应而来的是知识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那么这样是否意味着“无价值”知识就没有学习的必要性了。有的知识的学习可能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却能为人们提供智慧和方法。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这样两类知识是应该都包含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要教授的是基础性知识,对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是最为基本的,之后要进行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的学习,任何课程知识观的要求都是在这些基本的知识得到掌握后实施的,不管对课程进行怎样的改革,基本知识的学习都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于翠翠,朱成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知识观检视[J].教育探究,2009(9).
[4] 任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知识准入[J].教育实验与研究,2005(3).
[5] 迟艳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知识论基础之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1(5).
[6] 黄梅.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知识观解析[J].教学与管理,2009(1).
[7] 蔡铁权.从知识观解读课程三维目标[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8] 翟楠.知识与知识观及其演变的教育意涵[J].教育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