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1 16:31: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

篇(1)

二、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使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社会认可度低

甘肃民族地区教育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家长普遍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职高去学一技之长,即是进入了职业学校,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而读职业学校只能成为“伺候人”的、“低层次”的普通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甘肃民族地区以回族和藏族为主,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讲求清真,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并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他们在宗教、语言、文化、心理、风俗、服饰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汉族有较大的差异。他们有自己的宗教教义、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和家庭观念,因而不方便或者不愿离家到外地生活与谋生,尤其不愿到东部发达地区寻求就业机会。他们习惯于当地慢节奏的农牧生活,没有接受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强烈愿望。正因为这些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致使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多数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此外,甘肃民族地区位于甘肃西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属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平均海拔3000米,平均气温1.7℃,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利于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够

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服务意识不强,办学目标不明、思路不畅、方法不活、形式单一,职业学校市场观念淡薄,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同时,职业学校与社会对接不畅,关门办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职业教育与民族经济结合度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大。调查发现,甘南州职业学校没有针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而且专业设置的随意性比较大,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准备,致使一些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从一开始就在低标准上运行,课程改革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毕业生就业不畅,对生源缺乏吸引力,招生困难。而临夏州职业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又通过“校校联合”的模式办学,完全为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也脱离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谓“校校联合”是指通过借助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与就业渠道,来培养学生并实现人才输出的一种办学模式。[2]“校校联合”办学模式导致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民族特色丧失,只能做发达地区的附庸品,也导致了人才单边流动,使民族地区人才越来越匮乏。

(三)职业学校基础办学能力难以达标

第一是办学条件有限。由于甘肃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大多数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少,基础设施不完备,办学力量分散,办学条件差,教学及实训设备落后甚至严重短缺,许多地方职教中心名存实亡,不具备办学条件。在学校建设方面,除极少量的上级专项建设资金外,地方财政投入很少;第二是职教师资力量薄弱。姚爱国: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大多数职业学校以普通文化课师资为主,专业课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几乎没有,师资队伍呈现出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学历达标率低、职称结构低、实践技能水平低的“一多一少三低”现象;第三是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由于缺乏资金、设备、场地等必要条件,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电脑、在黑板上修汽车”,学校教学以课堂为主要场所,具有趋同性的理论课开设过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能课开设较少,直接导致学生素质差、能力低、就业难,降低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不仅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还受到民族习惯、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影响。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围绕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做文章,才能扎根民族地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深度结合,实现双赢发展

文化与教育紧密联系,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是文化的传播途径。任何脱离教育的文化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任何脱离文化的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教育必须与文化深度结合、共生共荣,才能获得发展。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与当地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二者共生共荣的关系,进而开创职业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双赢局面:一方面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以甘肃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基本土壤,从中获取滋养,获得发展的目标、内容、方向和特色;另一方面甘肃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本传承方式,并从中获得发展、融合、扬弃和创新的动力。甘肃民族地区主要包含两大文化体系:一是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二是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中国“花儿之乡”、“彩陶之乡”的美誉。临夏也是回族的重要发祥地,由于回民聚居,伊斯兰教盛行,被称为中国的“小麦加”,具有特殊的宗教影响,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四大教派、四大门宦及其22个分支大多源自临夏。甘南是全国十大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道,是青藏高原社会大系的窗口,是“藏族现代化的跳板”,被誉为“中国的小,甘肃的后花园”。藏传佛教在甘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影响,境内群众普遍信教,寺庙和僧侣数量众多。不管是回族还是藏族都在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如唐卡、藏戏、藏医、回族花儿、临夏砖雕、临夏彩陶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传统文化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大力兴办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特色专业,既是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安身立命之本,同时还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得到创新、走向市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创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施区域发展新战略

从总体上看,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都不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职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形成整体优势。为了使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实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新战略。首先,要建立“市州组团、县区成网,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由地级市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依托当地高等院校,重点建设几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吸收所在地区各县的职业高中,形成网络辐射优势,组建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集团,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路子。以县为主发展职业高中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市州为主发展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市县统分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整体优势和地域优势。教育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在各县职业高中打基础;第二阶段利用市州骨干职业学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采取“以城带乡”联合办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技能;第三阶段利用职教集团与企业的合作优势,学生顶岗实习,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充分就业。其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旧格局,发展大职教,盘活现有职教资源,加快职业学校之间的合并或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职业学校的合并或联合,必须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结合,而不能流于形式;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宜求全,应相互配合和协作,在总体上形成相互补充的专业结构,克服以往在专业设置上既互相重复又各自欠缺的现象,共同实现本地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平衡。同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的办学模式,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需要,不拘一格建立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既要设立正规的各级职业学校,也要进行为期几个月甚至几天的短期单项培训。第三,甘肃民族地区财政比较困难,发展职业教育还必须动员社会力量,筹集社会资金。要制定并施行有关政策,运用经济杠杆调控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职业教育,要变一家办为大家办。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新的办学体制,大力鼓励有关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宗教人士、慈善人士等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元主体办学格局。临夏外国语学校就是由马志信阿訇与其他几位宗教人士共同创办的专门培养阿拉伯语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该校不仅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出民族特色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普遍模仿或照搬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和管理机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脱离一般化向民族特色、民族品牌发展,如何服务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今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当牢固树立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真正办出民族特色。首先,专业设置要体现民族特色。回族和藏族都有着绚丽多姿的传统技艺,但这些传统技艺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授的,效率低下、规模有限,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无法真正实现传统技艺的审美、文化及经济价值,还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积极开设民族传统技艺相关专业,做到取一地之材,设一地之专业,因地制宜,避免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办出一批高水平的富有地域优势的民族特色专业。在甘南藏区应该大力兴办以下专业:

(1)藏医药专业。藏医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体系完整,医学典籍众多,疗效显著。

(2)藏戏专业。藏戏是我国4个世界级非遗剧种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是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

(3)唐卡专业。唐卡是挂在墙上的“宗教”,挂在墙上的“历史”,挂在墙上的“政治”,挂在墙上的“艺术”、挂在墙上的“股票”。绘画唐卡是唐卡艺术的一种最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复杂的制作工序。

(4)民族传统工艺专业。藏族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道的工艺特色,久负盛名,如藏被、藏毯、藏刀、藏族金银器、藏族服饰等。特别是藏毯,是当今国际市场的热销产品,但中国藏毯所占市场份额不到十分之一,国际市场主要被尼泊尔和印度所占据,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因此必须大力兴办民族工艺专业,培养民族工艺人才,振兴民族经济,抢占国际市场。

(5)民族食品加工与制作专业,如牦牛肉深加工,酥油、酥油茶、青稞酒制作和市场化开发等。此外,还可以兴办畜牧兽医专业为藏区农牧业发展服务。在临夏回族地区应该大力兴办以下专业:

(1)民族艺术专业。临夏是“中国花儿之乡”。花儿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高腔山歌,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被称为西北之魂,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民族餐饮专业。回族名食甚多,如手抓羊肉、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全羊宴、盖碗茶等,这些回族名吃都有待进行专业开发,促进清真食品的标准化和市场化。

篇(2)

高校教师中不乏成功的艺术家,他们的知名度、影响力、设计创意、艺术创作对提升坭兴陶的艺术品位和推广坭兴陶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而他们的实践作用无疑也是学生及后辈学习的典范,起到表率作用。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钦州学院等院校的一些著名国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等对于坭兴陶的发展高度关注,并身体力行,设计、雕刻,将新的产品设计理念、现代陶艺理念以及书法、篆刻雕刻技法运用其中,提升了坭兴陶的艺术品位,带来新思路、新观念,并开始将坭兴陶定位在艺术陶、文化陶、礼品陶的观念中,摆脱了坭兴陶陈旧的造型观念和雕刻技法,大力宣传,走文化产业之路,逐渐打开销路。其中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国画家帅立功设计的《象山水月》坭兴陶茶具,将桂林象鼻山风景作为茶壶外观造型,大气、别致,富含地域文化,是礼品陶的代表;他设计的《贵妃乳韵》茶具更有大胆创意,将女性为茶壶外观造型,蕴含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历史典故,很好地结合了广西乡土文化,也赢得了市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雕塑家何振海立足于将民族传统和现代观念的巧妙结合,将坭兴陶材质和其他材料综合运用,创造出崭新的雕塑视觉空间,赋予坭兴陶的材质魅力和丰富的表现空间。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朱光忠创作设计的坭兴陶作品,将民族传统与现代陶艺精神结合,创作的作品《赶圩》以广西壮族人民“赶圩”为主题,体现广西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中欣欣向荣的生活。广西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画家帅民风以坭兴陶为表现载体,创作作品《印象》、《网络》系列,以内在心象和隐喻手法,表现了初涉的强烈心理感受和现代社会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他还运用书法篆刻技法运用于山水绘画图案的陶刻,极富个性。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百杰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孙祝设计的《壮乡绣球》茶具,以广西绣球为造型元素,以壮锦纹样为装饰图案,壶嘴以凤凰为造型,成为代表地方陶艺特色的东盟博览会特色礼品之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于长敏利用坭兴陶创作的《远古文字》系列,以文化观念注入陶艺,采用施釉、二次塑形、雕刻等手段,不拘泥传统,以坭兴陶为媒介,进行了现代陶艺创作的尝试。诸如此类新颖的创作观念使坭兴陶艺届更新了观念,纷纷效仿,走出低谷。这给坭兴陶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阔的展示空间,也为大学生专业设计树立了榜样。

2、聘请技术人员

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讲课,这是二十世纪初期德国包豪斯学校创始人格罗佩斯提倡的做法,我国第二代陶艺教育者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施于人先生也非常重视向民间艺人学习。他曾多次将民间艺人请到学校授课,在教学中很好地“贯彻了传统技艺和现代装饰相结合,美术基础和陶艺专业相结合,艺术创作和产品设计相结合,理论修养和陶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1],这是我国陶艺教育的成功经验。作为坭兴陶这个地方陶艺来讲,由于工艺技术特殊,工艺流程独特,与其它陶瓷艺术有很多不同,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为了很好地学习这一“特殊的”陶艺品种,聘请行内坭兴陶设计师和行业技术人员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广西高校中,钦州学院长期聘请民间艺人走进学校,教授技术课程,是践行包豪斯式作坊教学理念的做法。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的产品设计专业、装饰设计专业引进陶艺教学,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实习基地建立教学工作站的做法,与企业结合,聘请专业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为特聘教师,在产地建立的教学工作站培训学生和教师,传授制陶技艺。这些做法有利于更好地传授直接技艺和获取最直接的实践经验。正如包豪斯陶艺作坊教学模式中重视“作坊训练”,保证培养出具有过硬的工艺技能的人才,以来民间艺人和技术工人实现师资保障。

3、科研项目驱动教学

艺术家在参与创作的同时,以科研项目驱动教学,并带动企业发展。艺术家、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学者、教授等往往构成团队,担任科研任务,形成当代坭兴陶产业发展中的新力量,获得双赢之效。近年来,艺术院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合作,共同研发技术,探索科学的坭兴陶制作工艺和烧制技艺,掀起了热潮。校企合作、院校开发项目层出不穷。自2001年帅立功教授开始以坭兴陶为对象研发旅游产品以来,还有许多院校独立承担或者校企联合承担了以坭兴陶为研发对象的课题。其中主要有2005年广西艺术学院和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合作《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07年钦州学院的《钦州坭兴陶造型与装饰设计研究》、《北部湾风情特色旅游坭兴陶工艺品研究开发》,同年还有桂林工学院的《降低钦州坭兴陶烧成温度的工艺条件研究》,同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千秋坭兴陶业有限公司联合合作的校企一对一项目“坭兴陶窑变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及2009年与钦州千秋陶业有限公司和钦州一极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广西少数民族茶具设计研究与开发”等等。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为高校陶艺课程与坭兴陶的结合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新方向。广西院校的陶艺课程大多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校企共建,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产品设计、制作业务,培养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这种以项目为载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驱动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完成陶艺课程任务:(1)邀请企业资深坭兴陶设计师和骨干技术人员,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结合陶艺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承接工程项目服务。(3)聘请企业资深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为外聘客座教师。(4)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到企业实习,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实习到企业进行。(5)在实习基地建立教学工作站,运用企业技术人员授课,搞好专业技术培训。随着学校内部设施的完善和技术能力的增强,单靠引进企业项目促进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有更为长效且长远的教学模式保证时间和技术师资,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成为教学发展需要。

篇(3)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数量持续扩大,办学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近1200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在校生规模达到3200万人,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投入大幅度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全面增强。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培养出一支现代化建设亟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大军。

人才培养

2006~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2881万人,高等职业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1341万人。

社会培训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社会培训7.5亿人次。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

促进社会公平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各地方财政共安排600多亿元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户籍、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从2009年秋季起,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施免学费政策,2010年免学费范围扩大至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免学费资金79亿元,覆盖了395万名中职学生。

东西部职教均衡发展

2003年,国家启动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2011年,全国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了职业教育对口合作关系,近3000所职业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东西部、城乡联合招生30多万人。

民族地区职校生培养

2010年、2011年,国家相继启动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举办内地班、新疆班工作,天津等19个东中部地区省(市)面向两地共招生6300多人,支持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震区职校生安置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18个重灾县(市)辖属的27所中职学校共有4.67万名学生陆续被妥善转移到18个对口支援的省市复学复课和实习就业。

2010年,玉树地震后,青海省安排5074名中职学生转移到四川、辽宁、河北、山西、天津、山东、宁夏等地完成学业。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2005年,全国高技能人才数量为1984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1.8%。2010年底,全国高技能人才增至2856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5.5%。5年时间里,增加872万人,增长约44%。

篇(4)

民间传统手工艺分类大致从艺术性、民俗性、生活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根据张道一等有关民艺专家的分类观点,民间传统手工艺分为八类,装饰美化类是其中类别之一,是指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主要包括节令活动、人生礼仪等民俗生活中的年画、窗花、布画、杂画和室内装饰品;民众对自身的装饰,包括服饰剪纸花样、鞋样等。装饰美化类民艺品起源大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其原初的功能有所减弱,审美功能不断加强。装饰类民艺一般只限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之内,有平面造型艺术的特征,无论是创作观念、表现方法还是存在形式,与一般所指的美术范畴更为接近,从而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

二、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

1、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土壤民间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原始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本元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但是随着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步伐的加快,受社会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人文观念和审美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夕之间,许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被无情拆除,代之以冰冷无温度的现代立方体,隔离了传统邻里间情感交流与人情往来,移风易俗间,耕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许多传统手工艺因无存在的理由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2、价值观的改变导致民间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后继乏人目前,我国很多年轻人择业价值取向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的承担。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忽视那些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冷门职业、基层职业。择业标准趋于实用化、功利化,将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和发展作为择业价值标准,轻视精神、责任和义务。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少,以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作为谋生手段的作坊,社会生存越来越艰难。要练就达到大师级别境界的技艺,要耗费人生很长的经历,且经济报酬微薄,属于冷门寂寞的“无前途”行业。在当下全社会追求高报酬,青年择业价值观本位化现状的大环境下,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后继乏人。3、传统的手工艺传承形式束缚了民间装饰艺术的创新查阅我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资料,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母女间的口传心授以及物传,将工艺技术的艺诀、经验、装饰艺术样谱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方式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后人在前人一脉相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工艺、图式逐渐完善,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固定内容和形式,束缚了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使得装饰样谱跳不出原来的样式,有的几乎几代一成不变(如图不同时期的杨柳青年画)。如表现连年有余必用莲花和鱼元素,表达长寿要用寿星翁或松鹤等元素,这种程式化使得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受到束缚。

三、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活化途径探索

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产业化规模很小,随着民众观念和审美的改变,已经不作为普遍的日常装饰使用,大部分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被用作收藏或者发挥工艺礼品的功能。虽然新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但是其物化过程反应了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将会对新生手工艺的产生起到启智和推动作用,这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动态传承。虽然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日益维艰,但是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政策,以创新为钥匙,通过全社会多方努力与配合,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要,在流淌着传统血脉的土地上,传承之路必将充满希望。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颁布一些有助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政策、制度,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保驾护航。一方面,加强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民生的前提下,尊重农村民俗习惯,保护传统村落文明,避免村落“空心化”,重新构建传统手工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土壤。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力度,鼓励地方院校开办非遗专业,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保障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再次,引导和推动传统民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很多传统手工艺因为民俗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涉及到服饰、室内装饰、活动物品等。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多渠道入手,尊重传统民俗,构建传统文化环境,让年画、剪纸、刺绣等传统装饰手工艺回到百姓生活中,把民间传统最富有创造性的源文化留住。同时,用现代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深入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2.发挥传统手工艺文化技艺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最大程度上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造物智慧,包括造型语言、工艺技法、民俗内涵等等。可以说是典籍之外的-支活态文脉。但是市场需求决定发展规模,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的转变,导致传统装饰类手工艺产品需求量剧减,使得原先轰轰烈烈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日益萧条,如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年画等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鞋子、衣服、帽子等服饰用品琳琅满目,再也不用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而自己动手。因此,因服饰制作而存在的民间服饰的花样剪纸也很少见了;有些传统技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被现代化新生产工艺所取代,如传统手工雕刻到现代的数码雕刻,原先的雕版、丝网印刷到现代的数码印刷,传统刺绣到电脑刺绣等,不仅节约人力,效率也飞速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因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需要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文化性、情感性特征,这给传统装饰类手工艺活态化留出了继续存在的空间。传统手工艺独特的人文魅力是对机器标准化产品的情感补充,为消费的多元化提供了富有人文气息的选择。传统手工艺的社会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传承的核心是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要以创新为动力,发挥工匠精神,运用传统技艺,制作限量版的艺术品或纪念品,把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人文气息发挥到极致,满足小众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需求,不失为保护和传承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方式。3.发挥DIY的亲和力,让传统装饰类手工技艺走近市民生活。根据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流程,开发成DIY体验项目,既能让民众丰富生活,排解日常工作压力,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手工技艺操作流程,体验中国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文化与智慧。如剪、刻纸类工序较少的可以开发成单独的项目;如果工序多的,如年画类,可以按照工序分解成画稿、刻板、印刷等几个项目,组成系列项目,体验者在精心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悠远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制作的过程,也是放下繁杂,自我精神享受的过程。4.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查阅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没有哪一门传统手工艺是亘古不变的,都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审美心理的变化而产生流变,有流变就有创新。传承与创新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沿着螺旋线向前发展的关系。没有创新的传承是难以为继的,同样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没有依托和支撑的。装饰类传统手工艺融入创意产业行业的途径有多种,用现代解构的理念和方法,根据创意产业具体产品设计的需要,局部融入,可以是艺术形式、工艺的运用、传统图样的提取应用。在艺术形式应用上可以运用现代软件编程技术,既能体现传统装饰类图样的艺术风韵,又提高了效率,通过变量的改变,还能改变图样的视觉效果。比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就能把剪纸的镂空特点用于建筑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形象代言人的服饰设计中,形成一种通透、斑驳的艺术效果。在装饰纹样的运用上,要用现代创意思维方法对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样进行提取,并运用现代造型方法进行新的构想与再创,“借其形,承其意,传其神”,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形象。传统装饰美化类民间手工艺的“活化”,要营造适合传统装饰类手工艺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原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装饰图样,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更要以创新为灵魂,用现代设计给过去一个未来,使民众在享受现代设计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记忆,产生中华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唐家路民艺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1p32

〔2〕王楠论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P170

〔3〕潘鲁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J]上海工艺美术2016.3.15P8

篇(5)

2014年,苏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市政府专门出台《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助推民间工艺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苏州市从事民间工艺生产的从业人员已超过20万人,年产值近300亿人民币。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受全国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苏州民间工艺产业的产能过剩,市场下滑问题已日益显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16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核雕:凋零的市场》节目,报道了苏州市舟山村(中国核雕村)核雕市场不景气的现状。苏州日报等媒体也对苏州玉雕市场低迷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分析。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撰文,对如何化解苏州民间工艺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苏州民间工艺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过快,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作品风格单一,缺少创新,导致市场下滑。因此,解决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匮乏问题,是苏州民间工艺产业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一、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传统工艺的传承主要是子承父业或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着知识传播视野狭窄、技能传授形式单

一、工艺传承范围局限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已明确提出,要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相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院校应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民间工艺传承培养方式,兼顾家族与师徒传承的优势,整合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构建有利于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创新模式,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致力于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二)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培养过程与教育结果。为解决民间工艺行业人才培养的瓶颈,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专门成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引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积极推进“产、学、研”全面合作,制定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标准、多方评价考核体系及行业标准等。根据工艺美术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开发项目课程,设置公共基础、工艺基础、工艺技能、工艺创意和工艺拓展5个课程模块,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与项目考核方案,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材。同时,由行业、企业、高校等专家执笔,制定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组建“大师指导、专家授课”师资队伍

根据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创新“请进来”的人才引进模式,不断将沈德龙、俞挺、周建明、杨林川等工艺大师请进学院。此外,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校企互聘共用教师机制,积极推进双导师制,完善校企双重教学管理体系,组建“大师指导、专家授课”师资团队,共同开发传统工艺美术类课程与系列教材。大部分实训类课程及重要的专业课都由具有10年以上丰富工作经验的工艺大师或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同时,学院注重加强师资培训,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名师出高徒,学生在学院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的共同培养下,职业岗位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获得了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学生、学院和企业获得了共赢发展。

(四)依托产教联盟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为了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新平台,加强校企协同发展,搭建现代学徒制框架下学徒校外实习平台。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依托苏南工艺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师生按照教学安排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参与企业各类培训和技能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学。目前,学院已经与周边50多家民间工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苏州刺绣博物馆、舟山核雕村、相王玉器城等单位共建“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核雕人才培训基地”等校外基地。这些基地与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在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民间工艺专业的学生“走出去”提供了生产性实习实训场地及就业岗位。

二、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一)提升学生质量,培养“非遗”创新人才

实施现代学徒制后,90%以上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能力。通过三年的实践,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培养了320名“非遗”人才。学生先后被宋水官核雕艺术馆、姚建平刺绣艺术馆、苏州相王玉器城等企业录用。学生专业水平获得民间工艺大师高度肯定,学生通过在校实训和企业实习毕业,三年后均可达到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水平。学院同时承担行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为舟山核雕村、镇湖刺绣文化街和相王玉雕城等培养了328名行业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服务再就业平台。

(二)提高双师团队专业水平,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了艺术设计和雕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政府引导、学校搭台、大师唱戏、校企合作、共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推动了教师教科研创新,提高了教师创新意识。

(三)创建大师工作室,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是职业教育重要体现。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苏南工艺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等合作成立“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将民间工艺大师请到学院参与核雕、玉雕、刺绣等专业课程教学,成立工艺大师工作室,实现“五合一”模式。结合“非遗”传统工艺,利用3D打印技术,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共同跨界研发多种核雕、玉雕、刺绣等工艺产品。例如,周建明核雕工作室自2014年10月开始,联合苏州市文化旅游局开发寒山寺“和合二仙”工艺品、盘门景区旅游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又如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姚建平刺绣艺术馆进行技术创新和茶席产品创意研发,创作出系列题材的工艺产品。学院不断鼓励学生创新就业,毕业生中部分学生选择大师工作室直接就业,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进行创业。

(四)获得社会认可,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探索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3年到2016年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核雕人才培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苏州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单位”等在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正式挂牌。姑苏晚报和高新区宣传部分别以《“现代学徒”传承创新民间工艺》和《培养“接地气”民间工艺人才(苏南民间工艺学院“三创”结合)》为主题进行宣传报道。创意工作室推出的《心有千千结》盘扣设计制作活动走进社区,被苏州电视台采访报道。2016年11月,《校企合作,探索苏南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案例,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定为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推荐案例。

结语

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应秉承“保护中求发展、传承中求创新”理念,努力培养高技能工匠人才,推动民间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助力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民间工艺的发展不仅需要技艺传承,同时也需要理论总结,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仅是在培养人才,也必须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将开展民间工艺文化的研究,形成工艺文化理论体系。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民间工艺的蜕变新生,让民间工艺产物不仅能作为民族发展的历史记载存留于博物馆,还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点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2014-8-25.

[2]张明.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3]徐子淇.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实践探析[J].艺术教育,2014(3).

篇(6)

艺术作品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现代设计不可能抛弃历史没有基础的存在着,现代设计只能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再加以创新才能显现出独有的风格魅力和精神意蕴,从而在现代设计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美的产品。艺术是世界性的,也是民族性的。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天已是好几千年的事情了,彩陶图案有很多鱼纹、蛙纹、鸟纹和多种形象的动物形态,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用抽象的几何形态来装饰生活用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古埃及文化距离今天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埃及文化中的器物,文字,图案等无不令现代的人们叹为观止。通过这些例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现代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能使现代化设计在国际多元文化交融的主流中获得世界的认可。只有将现代设计的国际性和自己本民资的民族特色结合起来才能使设计经得起历史的沉淀,经得起世界的考量。传统艺术主要讲究意境,现代设计讲究造型的夸张,颜色的新颖,两者巧妙结合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也使现代设计更加具有文化品格。

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我们必须加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只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有了很好的把握,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运用,只有本民族的东西已经融入我们的身体,我们才会在不自觉的去运用。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一个设计的考虑,我们既要考虑他的功能,审美,以及将来面向国际市场的一些要求,还要考虑它的文化内涵。比如陶瓷茶具的设计,茶文化一直以来是中国的古老文化,瓷器更是中国的象征,我们就可以考虑在瓷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增加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对于茶的赞赏的诗句,或者利用古代饮茶文化、吉祥纹样来进行现代简化的归纳处理来做茶具的造型,给茶具赋予形态语义和故事。这样做出来的茶具和国际大市场上简约、中庸的茶具风格完全不一样,茶具透漏着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同时宣扬了中国的茶文化,和中国的瓷器。这也给使用者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使品茶的过程更加的诗情画意。同时对民族文化的运用不能简单的,形式的运用,要运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如果我们只是把传统的造型和图案应用到现代产品上而不去考虑这个造型是否符合这个产品的功能需要,或者图案是否符合这个产品的造型和产品的宣传理念,那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一想到中国元素就想到龙、麒麟、鲤鱼跳龙门、大红灯笼、京剧、旗袍、功夫等。而事实上中国元素远不止这些,其内涵非常深厚和宽泛,表现形式也并不局限在具体的符号上。例如可口可乐十分注意打历史文化的品牌,他们在广告中运用了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连年有余(鱼)”,与可口可乐商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中西文化艺术十分自然地融会贯通。

中国的设计如何找准自己的方向,如何将本民族的东西融入现代设计,为世人所喜爱和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年轻的设计师不要好高骛远,把自己的目光放在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上来,这里有学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丰厚而又充满神秘的民族文化,会产生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因而设计出来的产品也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还可以将我们国家的文化向世界传播。另一方面,设计师还应该多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材料为我们所用,设计出更多的民族特色产品,让我们先辈们创造的民族文化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创造出雅俗共赏且具有深厚文化气息的现代设计文化,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设计和生产强国。

篇(7)

一、非遗发展困境与非遗进博物馆

在我国,非遗传承一直以来面临着缺少总体性、前瞻性、长远定位与规划等问题,传承人人才断档、经费短缺、创新不足等也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硬伤。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公约》,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通,6月10日举办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之后,我国首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国太极拳博物馆(2009年)、北京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009年)等建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非遗数字博物馆和兴建非遗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保存记忆的重要载体,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具备强大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展示优势、坚实的观众基础等,非遗项目进博物馆,引发了博物馆对自身功能的重新定位,对社会责任的重新思考,对自有资源的重新整合。

二、非遗博物馆的分类

我国目前尚无国家级的综合性非遗博物馆,随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各省市已掀起非遗类博物馆兴建热,有的在原有博物馆基础上加以改造,有的新建专题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名称也很不统一,有专题博物馆、展(览)示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包括地区性的综合非遗专题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展厅。

1、地区性的综合非遗专题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命名和人员编制都比较规范,以展示地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大多为国有。如重庆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博物馆

这类以某个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展示对象。性质较为复杂。有事业单位,企业自建,个人自建等。如昆曲博物馆。

3、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展厅

指依托保护中心、文化馆、原有的综合博物馆设立的非遗展厅。如北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中心……

(二)民俗博物馆

此类博物馆采用民俗博物馆名称。如北京民俗博物馆、广州民俗博物馆等。 在展陈上与(一)类有交叉。

(三)传习所

此类博物馆包括国有的传习所 、私人设立的传习所和教育机构中的传习基地。

三、目前博物馆非遗项目宣教模式

博物馆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宣教模式是展览+教育模式。举办各具特色的展览,是一座博物馆赖以存活的“生命线”。每个博物馆在政府重视程度、资金扶持力度、自身努力程度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博物馆的策展能力、专业化水平及展览条件等也千差万别,因此,生命力强的博物馆,必然是在做好常设展、引进优秀展、与人合办展、举办流动展、开辟出国展方面走在前列的博物馆。除此之外,开发宣传资料、衍生品,设计送展和互动项目,开展各种利民惠民的活动(包括亲子活动、报告会、专题会、知识竞赛等)是博物馆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互联网+博物馆”更是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推向未来。

(一)展览+教育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一个群体、民族、国家的文化基因,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必不可少的文化信息资源。举办非遗展览对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发展、利用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非遗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的搭建,一定要根据自身藏品的特点,做好前期市场调研,整合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资源,推出具有厚重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价值感、自觉的服务感的展览内容。要充分利用文字说明、实物、图片、图表、照片、拓片、模型及其他辅助展品,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子技术以及音象系统, 采用系统分类陈列法、复原陈列法(场景复原陈列)、景观陈列法、对比陈列法、集中陈列法、中心陈列法、连续式陈列法等陈列形式, 举办教育性、欣赏性、旅游性、科学性、娱乐性有机结合的精品非遗展, 是非遗博物馆宣传教育的中心环节。2006 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07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2009 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0年的“巧夺天工――中国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等,因其展览内容的丰富性,展览形式的多样性,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类交流展览是博物馆跨地域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让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群实现时空跨越和时空对话,共享文化盛宴,既体现了文化无边界,又彰显了博物馆的活力。因此,无论是引进优秀展、与人合办展、举办流动展还是开辟出国展,博物馆非遗类展览品牌的定位与策划成功与否,关乎宣传效果的强与弱。目前在我国已建立了中国博物馆展览交流平台,全国各博物馆机构可在平台免费自有交流展览信息,平台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多种形式面向全球博物馆机构和推广。

(二)注重与观众互动体验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与非遗相关的博物馆大多依靠人(讲解员、拥有某种技艺的人、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来弘扬传统文化,条件成熟的博物馆还借助各种媒介(虚拟投影、场景复原、非遗展演、手动传感器等)来促成教育活动的推广。具体来讲,有如下互动形式:

1、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非遗研究专家开展讲座

博物馆作为展示、传承、弘扬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机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是其职责所在。公益性的讲座为传承人、专家与公众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观众可以通过现场聆听、提问互动、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演示等形式加深对非遗的了解。

2、非遗原生态展演

博物馆可开辟一个互动体验区,让某种表演艺术、礼仪、节庆、传统技艺等原汁原味、动态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并有机会上台亲自体验。如广州民俗博物馆每周二、四举办的“粤韵飘香”粤剧互动演唱,只要有粤剧表演能力的游客都可上台合作表演。

3、与学校、社团合作项目

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社团的有益补充,可通过“走出去”开办讲座报告、曲艺专场演出、民间艺人现场示范表演、开展冬夏令营、举办手工体验活动、智力游戏等形式,发挥非遗类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三)通过虚拟投影、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手动传感器、视听欣赏、3D与4D影院、“数字博物馆”等方式

2015年,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与2008年颁布的征求意见稿不同,旧版中,博物馆的三大目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新《条例》则变为:教育、研究和欣赏。“教育”目的被提到首位,意味着博物馆在公共教育上将肩负更重要的使命,数字化时代下的博物馆教育亟需转变观念,从多层面营造“学习型博物馆”。 虚拟投影、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手动传感器、视听欣赏、3D与4D影院等方式顺应了观众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强了观众对非遗知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知感。

“数字博物馆”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综合运用三维图形图像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特种视效技术等,将非遗类博物馆以三维立体方式呈现,随时随地为全球观众提供参观博物馆的便利。

(四)宣传品与衍生品的开发

非遗类博物馆通过编写出版展览简介、画册、书刊等,利用电视台拍摄宣传片、教育片、纪录片、专题片等,联合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非遗法规、非遗重大活动、非遗拾趣、非遗保护等,达到非遗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是一个争议较大的命题,主要表现在它是为古老技艺注入活力,还是只是把非遗项目推向功利化、庸俗化、商业化而失去了非遗技艺原有的色彩,许多非遗类博物馆运行良好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非遗衍生品创意开发中“度”的把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 37 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创意为非遗产品打开了另一扇窗,传统技艺与挂饰、文具、餐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相结合,转化为新型工艺品,既满足了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在游客的评议中启发传承人丰富非遗主题及表现形式,扩大适用范围,挖掘非遗的多面价值,生产出历久弥新的作品。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一环,博物馆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非遗类博物馆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本文所列。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实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依托资源、不同人才储备的非遗类博物馆,必将呈现不同的宣传教育态势,分化后的整合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黄琛.国家博物馆教育模式的新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1 年合刊:P68-74;

[2] 徐若华.博物馆宣教模式探讨[C] . 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 2003:P207-212;

[3]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博物馆建设[C] . 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部分),2012:P182-186;

[4]孙霞飞.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宣传[D]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P44-53;

[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P198-204;

[6]刘启芳.关于博物馆互动体验活动的再思考[J] . 中国纪念馆研究,2014(1):P192-197;

篇(8)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湘绣;专业建设

以往,湘绣的传承主要是以师徒传承、家族宗族传承、或是以工作室或企业进行的职前培训等为主的社会传承。2006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办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以正规教育的方式肩负起传承与保护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成为了非遗传承的典范。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可见,新形势下对非遗传承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非遗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非遗传承创新与湘绣专业建设的关系

非遗保护需要创新传承模式,非遗牵手高效,开设非遗专业,已经成为我国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途径,并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湘绣专业的开设创新了湘绣传承模式,但应处理好非遗传承创新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努力适应湘绣传承创新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

(一)湘绣专业的建设影响湘绣传承创新

传承人是非遗的灵魂,非遗工作的最大难点是解决项目传承人问题[1]。湘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了几千年来湘绣艺人绣艺的精髓,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可湘绣曾几度面临人才缺乏,陷入传承困境。湘绣专业的建设着力于湘绣人才的培养,因此,其建设的程度与好坏直接影响着湘绣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关系到能否很好地解决湘绣传承创新的窘境。

(二)湘绣传承创新要以湘绣人才培养为持续的推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化崛起的重要话题,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中之重在于其文化内容的延续,延续的载体则是人,必须依托人才的培养。因此,湘绣人才培养对湘绣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延续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湘绣非遗传承创新要以人才培养作为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湘绣专业的建设要适应并促进湘绣非遗传承创新

艺术设计教育既要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对工业化生产起促进作用,又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2]。因此,湘绣专业的建设必须围绕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湘绣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湘绣人才,适应并促进湘绣的传承创新。

二、非遗传承创新视野下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培育专业建设新的特色和亮点,确保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开办以来,湘绣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十一五”省级精品专业、“十二五”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全国100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之一。刘爱云湘绣大师工作室、湘绣设计研发中心被省厅挂牌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湘绣设计与工艺实习实训基地已建成为湖南省职业院校“优秀”重点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等等。目前,湘绣专业的建设无论是在企业行业还是社会上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有了极大的知名度。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非遗传承保护的推进以及湘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湘绣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如何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抓内涵、练内功、求实效,深化改革,努力培养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增长点,培育专业建设新的特色和亮点,确保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湘绣专业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的需要

在“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湘绣专业已经培育出数届毕业生,学生进入湘绣企业后,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加速了企业新老员工的交替。目前,有些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但也出现了少数毕生难于适应湘绣企业工作岗位的现象。同时,从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中分析得出企业需要刺绣人才,但同时更需要湘绣设计人才及既懂刺绣工艺又懂营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的建设。因此,必须深化湘绣专业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保证专业的优质“产出”,促进非遗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湘绣传承创新的需要

众所周知,对技法、技艺的继承是相对容易的,能否让艺术作品真正表达其文化价值才是继承关键[3]。湘绣进一步的传承创新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为湘绣艺术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并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相联系,使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非遗传承创新视野下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探索

在传统刺绣手工艺的保护问题上,既不能使原生态手工艺失去特色,又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因此,基于湘绣传承创新,进一步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途径有:

(一)开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创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得知,目前整个湘绣产业设计创新人才和营销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企业的员工目前主要为刺绣人员,专业营销人员稀少,而懂刺绣、懂设计的营销人员更是罕见,专门人才的缺乏使企业正遭遇着发展瓶颈。因此,针对企业人才的需求,湘绣专业正在试点现代学徒制,“量身打造”湘绣产业所需的专门人才。通过现代学徒制班的开办,能为湘绣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能有效解除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困境,提高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竞争力,促进湘绣非遗的活态传承。同时,通过在学校、企业交替完成学业,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优良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开展中高职衔接,优化人才培养途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明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对职教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迫切的就是要解决中高职教育脱节、职校学生升学和成才渠道不畅、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切入点就是“衔接”。因此,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任务。湘绣专业可以以此作为深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契机,深入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选择一到两所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的整体思路,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有机衔接,优化湘绣传承人才的培B途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团队的非遗传承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任务的教师,制定一整套培养方案,并出台相关制度保证其落实运行,利用学校自身条件,如实践场所、校企合作企业等,增强教师的理论应用能力,并鼓励其接受更高级别培训,获取更高学位或承担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校级、省级课题等。同时,重点加强对刺绣、设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的方式,提高青年骨干教师教师在专业教学、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好地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以及湘绣创新工作,以提升教师团队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综合能力,扩大专业建设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钱益汇,黄Q.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05):132-137.

篇(9)

国画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68-02

近年来,钦州市积极推进坭兴陶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坭兴陶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2011年,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北职校”)开设了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陶艺方向)专业,该专业被列为钦州市特色职业重点扶持专业,担负着培养和输送适应坭兴陶产业发展需求的初、中级技术工人以及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责任。

北职校民族工艺品制作(民族陶艺方向)专业在陶艺教育的教学中,设置了国画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分时段、分层次地学习中国画的各种传统技法以及现代技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画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学习中继承中国画的造型特征、表现方法、笔墨技巧以及工笔画中细致精确的绘画态度,以此培养学生耐心、严谨的品格,引导学生探寻中国画与陶艺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一、中职学校陶艺教育中开展国画教学的意义

随着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快速发展,坭兴陶制品的销售前景日渐广阔,中国画题材的坭兴陶艺制品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钦州各大坭兴陶艺公司和手工作坊,中国画题材的坭兴陶雕刻,仍然是以复制传统纹样,临摹人物、花鸟、山水画的名家作品为主。虽然近年来,出现了闭宗庭、唐旭、赖石、洪建海等一批中青年画家投身于陶艺事业中,使中国画题材的雕刻装饰走上了在继承传统中逐步创新的道路。但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新型创作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中国画题材坭兴陶艺制品的需求。

在中等职业学校陶艺教育中开展国画教学,能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画技法和陶艺制作技法的过程中,借助中国画艺术作品中蕴涵的优秀民族思想,对学生渗透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画和钦州灿烂的乡土陶艺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瑰宝以及家乡优秀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促使他们树立传承与发展中国画技法以及坭兴陶传统工艺的志向。

二、当前北职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国画教学现状

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美术知识技能的专业化学习和职业化学习。学生完成学业后,要从事与美术相关的陶艺专业工作。通过集中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从知道国画知识与技法到掌握国画知识与技法的飞跃。绘画技能教学有别于其他文化专业课的学习,教师在学生传授画学、画法的时候,除讲述知识点,还要作具体的画法示范,并在讲授后,立刻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及时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及时检查学生领会和掌握的程度,指出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再作耐心的个别讲解和示范,尽量保证每位学生对绘画工具性能、绘画材料都有正确的认识,对每一种具体画法都能基本掌握。这样的教学活动需要更多集中教学的时间。

目前,北职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国画教学的课时是每周两节。这样的分散式课时安排不利于教师在集中的时间段对学生开展连贯的中国画知识技能传授,也不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持续指导下强化练习,逐渐形成熟能生巧的绘画技能。北职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实行50人左右一个班的大班制教学,学生在入学前对国画的历史、绘画工具、画理画法有初步认识和接触过国画技法训练的寥寥无几,国画基础比较薄弱。分散式课时安排使教师不能全面开展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如果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国画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每周连续四节,并把一学期所有的国画课程全部集中安排在一个时段内完成,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步骤清晰,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更快更好地学到国画技法。

三、有效开展中职陶艺教育国画教学的途径

(一)采取阶段式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国画技法

北职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的学制是三年,前两年在学校集中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国画作为陶艺创作开始之前必须进行的绘画基本功训练内容,应该在两个学年内都结合陶艺制作工艺安排国画课程。根据国画的表现题材和技法的难易程度,针对中职学生的绘画基础和性格特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地安排国画课程的教学进度,以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写意山水画、人物画四块内容来划分学习时段,在四个学习阶段中开展递进式分类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国画技法。

第一个学习阶段(第一学年秋季学期),以学习工笔花鸟画为起点。在概括介绍中国画发展简史以及中国画与陶瓷艺术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赏析、临摹历代名家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及范本,引导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工笔花鸟画的绘画工具、用线、用墨以及设色方法,并在此阶段引导学生懂得临摹是学习中国画乃至其他画种的重要方式,强调通过反复临摹去师法古人,达到笔墨、设色技巧的提高,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期间,结合初级雕刻刀法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工笔国画线描与陶艺线雕的综合练习。

第二个学习阶段(第一学年春季学期),着重学习写意花鸟画技法。在这个阶段通过花草、禽鸟、昆虫等主题内容,教会学生掌握写意花鸟画勾勒、勾填、没骨、泼墨等表现方法。培养学生体会写意画以其独特的笔墨技巧状物、传情的表现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善于观察和勤于写生是进行绘画创作与陶艺创作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结合写生画稿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并将选择有寓意的创作画稿用于陶艺雕刻作品制作。

第三个学习阶段(第二学年秋季学期),重点学习写意山水画技法。给学生讲授水墨、青绿、没骨、浅绛、淡彩等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教会学生不同种类的山石、树木、河流、瀑布、云雾的详细画法。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构图的位置经营、透视特点,并再次强调学习中国画要深入生活,提高自身对客观景物进行高度概括、提炼与改造的能力。结合山水画表现技法和陶艺雕刻技法,引导学生进行山水画题材的线雕、浅浮雕制作。

第四个学习阶段(第二学年春季学期),主要学习人物画技法。通过临摹古代道释画、仕女画、风俗画、人物漫画等,体会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绘画主张。对学生讲授白描、勾填、勾染、泼墨等人物画技法,并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是准确塑造和表现人物形与神的关键。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风格的人物雕刻。

(二)采取组合式教学,营造和谐的师生教学氛围

中国画是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一个人难以集结国画体系中所有的美学思想和技法的形成。要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全面了解和基本掌握不同题材的国画技法,除了教师要不断研习中国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增强进行不同题材绘画技法的讲授与示范能力外,在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根据国画教师的特长分配教学任务,还可以外聘其他院校的国画教师任教,拓宽学生的感知领域,让学生可以吸取众家之长,感受不同的绘画风格,学到不同的表现技法。

对于开展大班制的绘画技能教学活动,应采用两位教师组合教学的方式。这样对维护课堂纪律,组织教学、分组示范、个别辅导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教学课时短少、分散的情况下,两位教师分工合作,在配合讲解和示范后,分别对各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能有效解决一位教师辅导量太少或者辅导不到位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与区内外各大高等师范院校达成校际合作,建立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实习基地,让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主修国画的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国画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既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锻炼机会,又引进了教师组合教学的力量,以此开展主教与助教配合教学的方式。

(三)采取交替式教学,以同步提升绘画技法与雕刻技能

中国画题材坭兴陶雕刻装饰,最常见的是线雕和浅浮雕,这两种雕刻技法恰恰是国画与陶艺雕刻结合最完美的产物。坭兴陶绘画技法与雕刻技法的娴熟掌握都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以距离较长的先后顺序安排两者的教学会延迟其中一种基本技能掌握和形成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毕业后马上能投入雕刻装饰工艺制作的能力。因此,与国画技法、陶艺雕刻技法相关的课程应同时开设,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交替引导学生学习国画技法和陶艺雕刻技法,并运用二者进行平面绘画和立体刻画的结合练习,鼓励学生探索国画笔法和陶艺雕刻刀法的契合点,促进学生画功和刻功的互助互长。

在国画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尊重和满足不同起点、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知识需求,才能使学生学得自信,学得快乐;在国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创造成功的体检,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国画教学中,贯穿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塑造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绘画功底,精湛雕刻技艺,又有良好从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中国画体系富含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如何结合坭兴陶制作工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国画教学,给予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和民族工艺产业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黄万稳.钦州坭兴陶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7

[3]鹿咏.关于中国画教学的历史回顾和现状思考[D].合肥:安徽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