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历史新课程理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97-01
引言: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束缚,灵活的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不仅要注重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还需要保证教学活动开展满足学生素质教育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就是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1.灵活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从传统的语言、教参的设计中彻底释放出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内容,再以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启发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比较能力及组织解答能力等。初中历史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只是停留在其表面,引导学生做一些没有价值的探讨。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也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多元化需求。以《》为例,教师在以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需要围绕的重要性以及的历史意义。而不是在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对土地条款进行分析。教学情境确定后,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进行考虑,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这样的进行提问:关于同学们指导多少?为什么会进行?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与自己的亲人和长辈进行交谈,去熟悉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教学内容随着学生调查会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就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多媒体走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为初中老师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增加新的生命力。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海量的资源库,找寻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并且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进行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教师在讲述《》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展示,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的视频影像。教师在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讲述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爱国思想融入其中,带有情感的进行教学内容讲述。这样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学习的激情也被激发出来,对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1]。
2.对史实进行诠释
历史是人类发展历程的总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史实。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夯实史实已经成为历史教师需要重点思考内容。因为,这一内容不仅体现了新课标教学降低历史教学难度性的要求,同时,也考虑到了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需求。虽然,初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还存在一定差距。史实作为历史的基础,是标示历史进行的动态化系统。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对基础史实进行陈述,让学生懂得历史发展过程,明白历史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科学的吸取历史知识。学生对史实有所了解后就会根据史实独立的进行思考和判断,从历史发展规律等角度对看到历史问题。初中和历史教师需要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且理清课本教材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从中挑选出较为典型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直观化、形象化的阐述。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强化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3.合作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给予充分尊重,让学生可以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且在学习中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可以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沟通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学习兴趣等等,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教师在讲述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辩论,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暴力事件发生原因,使得学生从"第三方"转变成为"当事人",在讲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况。这样的初中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学生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结语:受到新课程理念影响,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使得历史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的呈现出来,并且立足于史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师要不断探索初中历史教学规律,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初中历史教育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42-01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当今素质教育区别于过时的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探索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这个要求对于点多面广,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却又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广大农村初中而言,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立足校本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要尝试。
一、在活动中教学,融趣味性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列出了13种活动形式作为参考,对此,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口头表达式。开展历史课堂小故事活动。在每学期之初的第一节历史课上,笔者将事先整理好的本学期小故事题目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并提出如下要求:每节课讲述一个与当日授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待笔者即将讲述相关内容时,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共同分享所搜集的资料,推举一人或两人登台讲一个故事,每学期全班学生各轮流一遍;小故事资料必须整理成文,字数可限制在800字以内,学期结束时,将全年级优秀文章编订成册,供全体同学传阅。
2、阅读与书面表达类。开办历史图书角活动。配合教材内容,让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可读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带到学校,书皮上注明班级、姓名、学号。然后将各班书籍收齐后,打乱班级顺序,发给每人两本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内至少读完一本,且每本书均要制作一张读书长卡,注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两周后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报告会,每组推选一两名读书最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读书心得。编辑历史小报。小报以历史知识为内容,尽量图文并茂。
3、学生观察类。组织识读甲骨文活动,以字证史。例如,笔者在讲述商朝历史时,将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甲骨文,"田、囿、禾、籍、猪、羊、牧、鼓、磬"等字分别用幻灯片打出,让学生猜认。结果多数学生能够依照甲骨文的形状猜出文字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与今天相应的文字。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以上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排疑解难的方法,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掌握正确的思路,游刃之时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
1、对学生进行问题启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大胆地变教师设计课堂程序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实践中采用学生阅读―自主提问―精选重组―构建知识板块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从旁点拨,适时总结,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观点的碰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大胆质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是"权威",教师是"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当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的道理。
其实,过去中学教材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缺陷和错误,其中大多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况且,随着历史学科新成就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念和结论,已经明显过时,甚至证明是错误的,而教师由于个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尤其是近年来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其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
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不迷信、不盲从的思想。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尴尬,笔者不回避,而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来获得"真理",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构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殊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各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掌握。鼓励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数学的"集合"概念,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在教学中的浅薄探索,旨在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本身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对传统历史课堂进行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存在着许多弊端,随着弊端越来越明显,历史课堂逐渐失去了原本鲜活的生命力,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枯燥乏味,因为老师过多的讲解,最后历史课堂教学只剩下了死记硬背老师讲的知识点了。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变得不爱思考,学习也不再主动和积极。在教学观念上,教师仍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在传授知识,而这种以老师“讲”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于开放学生的思维与潜能是非常不利的。
1.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教师可以让其归纳,让学生带着主动求知的心理投入到学习中,之后再与课本中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历史知识,使课堂充满活力,并且这种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参与的学习方式也确保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效率的提高。
2.让学生走入宽松、平等、自由的历史课堂
想要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当创造一个融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融洽平等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发言。并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给学生可以展示自身才华与优点的平台,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应该鼓励,并给出正确的引导方向,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二、现代教育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与学习积极性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是新课程中所要求的。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育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较为直观并且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材料。多媒体历史课堂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也为历史课堂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一节课下来,并不会感觉太累,甚至感觉学习历史非常轻松。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在历史课堂上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知识
探究性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接收到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掉,并从中获得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有探究性的学习,教学形式可以是生生研讨、师生研讨。但无论是什么探讨方式,学生与学生间,与老师间的交流都是极为重要的。新课程的理念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潜在的学习资源,因为互相交流、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引发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与深入研讨的动力。在交流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我们应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创建新型的历史课堂,使学生的个性与思维不再受到限制,创造性与学生张扬的个性得到解放。在继承了传统的历史教学的同时,让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这些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段深化,历史课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开放性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是相对封闭式的教学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主宰课堂,而是让学生充当主角。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不对学生预先设置任何框框。既有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又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一、开放性教学能真正体现建构观的教学思想。建构观认为学习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去发现一个独立于他们之外的知识世界,而是重新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去建构一个新的认知结构,学生需要投入全部思维和经验,组织起相应的原材料,去接受问题的挑战,自己提出问题,选择方法和探索经验,并进行表达、交流、修正,从而有效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
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首先,确定了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就“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
三、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要制定好完善的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体系,它涉及到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多层次的评价。重点是确定好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课程标准中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列举了很多方法,但有些可操作性不强:
第一,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而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材、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方面,而传统的作业观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为了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业的变化与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历史开放性强,涉及范围广,对作业的设计更应该加紧改革的步伐。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历史常常被视为一门“副”课,所布置的作业更是得不到学生积极的响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适应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以下是我的一点见解。
一、作业设计有助于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作业设计强调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我们基本的落脚点在于能够反映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而进行创造活动的知识上。从知识掌握程度来讲,这是为今后学习提供一个基本的起点。依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陈叙性知识,前者指做什么,后者是怎么做。在“词汇项目题”中,通过简述两个历史名词,巩固陈述性知识;接着,要求以固定格式再回答两个历史名词。这里反映了陈述性知识开始向陈叙性知识转化。例如,有一道关于中国人类起源的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对原始人群生活的时间、地点、名称等的思考,从而引出劳动创造人之说。
二、作业设计有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发生了变化,从重学习结果转向重学习过程。在“解决问题的作业”中,作者可以提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感受历史的继承性和趋向性,使学生在学习训练中领悟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性和史学本身的感染力。如在讲隋朝大运河时,可以联系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通过对隋大运河“3+4+5+6=1”趣味数学的提问,学生很快掌握了隋大运河的有关知识。这里的探究体现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注重了学生对问题自主分析能力和对知识再生、再创性能力的培养;渗透了对学生历史情感、历史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作业设计有助于渗透情感体验
新课程目标提到并且强调了责任感和使命感问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以及随之而起的崇高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应该是“润物无声”,如盐入汤中,有味而无形。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这是非常好的教材。爱国主义的教育,如中国古代抗击外国侵略的戚继光、郑成功,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英雄的事迹都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加深学生情感的教育。
四、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历史思维
1.历史学科的思维
即表现为阐述历史的一般性思维方法,进一步则为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和评价的逻辑思维;更进一层表现为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即“鉴往知来”的功能。创新思维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表现为学生能采用历史上人们从来没有采用的方法解决教学或生活中的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灵魂。”有效的作业设计的最佳表现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和操守,对当今的你有何启示?假如你是抗战时期的青年学生,你会怎样支持抗日等,都是有创新思维的因素在内。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化,还能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2.设计口述型作业,让学生多“说”
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或不同表达,教师都要加以重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说的内容中挖掘其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
例如,学完辽、宋、夏、金、元这段历史后,可设计出:中华文明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民族。”请你举例说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这样的口述型作业,也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作业题,答案与内容相当丰富,体现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的精神,学生可以任意说出一个历代少数民族杰出人物的功绩,并结合史实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设计手工型作业,让学生多“动手”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对于历史这门新的学科,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有些兴趣的,因此,在七年级时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如彩陶制作,让学生利用假期,用陶泥、面粉、橡皮泥等原料,模仿远古的人类制作他们的生活用具,加深学生对于远古人类生活的了解。又如,讲到隋朝大运河时,鼓励学生动手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加深对该课知识点的掌握。
4.设计收集历史的能力,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
在历史课本中,有一个收集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课,因此充分结合该课,让学生网上搜索有关浦城的历史及听取年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对浦城典故的讲述,让学生自行整理,包括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特产、小吃等方面的阐述,加深学生对家乡的印象,从而达到既有兴趣又教育学生爱国的目的。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大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描述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趣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
如在教学《战国七雄》时,“商鞅变法”是重点。为了突出秦国商鞅变法是七国中最彻底、效果最好的一次变法,我在课堂上曾穿插讲了“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将唆使太子犯法的两个师傅治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表现了商鞅取信于民、坚决实行新法的决心,也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敢同旧势力作斗争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结果、意义就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组织课堂讨论或辩论会
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教师设疑讨论,或学生设疑讨论,或小组或大组讨论,也可以自由讨论。组织辩论会就是讨论或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如在教学“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把学生分成“功大于过”和“过大于功”的正反两方,让学生参加辩论,学生们为了准备辩论,广泛收集资料。在辩论中,双方围绕本方的观点列举了许多事例,学生不由自主的学习和掌握了历史知识,通过双方的辩论学会了怎样分析历史人物。
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在辩论过程中,常常有学生思想火花迸发出来。学生学习起来不再感到费劲,交流中既有材料的选取,又有生活经验的补充,还有互动中思维的碰撞。充沛的史料储备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同时,通过辩论会,发展了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实效。
三、表演课本剧
为再现历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节,可以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进行,当然这要花费一定时间,要提前准备一些日子。教师事先拟好主题,让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要体现书本中的基本知识(当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适当加以拓展)。在教学《张骞出使西域》时,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汉武帝的皇冠,张骞手中的汉节,西域各少数民族的服装等。学生自己准备西域的物产,葡萄、核桃、苜蓿等。表演时,他们的演出是那么的投入,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张骞的刚毅与勇敢,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匈奴的强悍与凶猛等都通过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
四、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历史课外活动课不同于正规课堂的教学方式,它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课外活动课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有调查、访问等方法。调查、访问主要是学生自己通过调查、访问,收集有关资料,以了解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的方法。例如: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给现代中国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学生没有亲身经历,无感性认识,书上也只是浮光掠影地介绍了一下,学生学习后,印象不深刻。为此,笔者让学生在一个周内,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访问他们的长辈,并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再到学校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认识到了上述运动的严重危害,达到了教育学生“以史为鉴”的目的,取得了在教室内不能得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
随着社会的进步,辅助教学设备的发展,我们历史教学也应跟上时代的潮流。那么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要彻底改变以前“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模式,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的重点。
比如在讲八年级《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事先准备的视频材料,真实直观的再现了整个交接仪式的全过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那个令亿万中国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上空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的起立,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当前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走出历史教学死记硬背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已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新任务。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在教师教学的转变中,观念是最关键的,它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
1.要确立新的教学观
新的教学观要求广大历史教师理解、明确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和所获得的结果,而且还要重视为达到教学目的必须经历的过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要倡导“学生是主体”的学生观
要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还要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他们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且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同时,还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和知识强加于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和意愿,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
历史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导语,采取歌曲导入、故事导入、以旧引新等。
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更要着力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学识,提高了学生能力。
2.提倡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过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等手段开展。
在学习中应该遵循学习的准则,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是一名即将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经历了教材的三次变化,也赶上了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的时候,历史课堂早已不再是我们读书时代的死记硬背,不是老师的一讲到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老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同时进行了一些思考。比如到底怎样做才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否真正体会。感受到自己的主人身份?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尝试,我谈谈自己对历史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一切为了学生”不能仅仅理解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那么简单。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而且要体现在课外;它不仅是要求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更应该从学生的内在感受和需求,从学生的长远和终身发展考虑。历史学科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对于涉世不深的初中生而言,要让学生从这一学科中体会到这一教学理念,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这一思想理念,以做到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一、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再到喜欢历史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轻松的。如果没有以此为基础,“为了学生”就是一句空话。你讲得再好,学生不喜欢,没兴趣,教育便将失去意义。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倾向和情绪状态。从日常的教学中,大家都深深地体会到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和满怀热情的学生,该门课程的成绩较好,学得也比较轻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多花心思,挖掘教材中的人物、故事,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使其身临其境。其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我们在讲到中国历史的四大发明时,通过《上下五千年》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既掌握知识,又进行情感教学。这是老师的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课堂辩论、联系现实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以外,老师还要过好语言关,文史不分家,历史老师的语言感染和号召力在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牢牢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树立新的教材观
传统意义上对教材的理解,就是教科书,但是在广义的界定上,教材包括教师的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材是教科书,但不限于教科书,教科书集中反映出国家的教育理念,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特点和历史特点。无论从教材排列的系统性和经过专家或者行政权力严格审定的“权威性”上,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
在当今为学生减负的背景下历史教科书跟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失去了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就不能只利用教材教学。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发生在过去,而且一定要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所以新的历史教科书给了老师更多自主发挥创造的空间和余地。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根据情况进行删减、添加,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和创造。这就需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补充你认为重要的有必要的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过程,这样做会让你的教学内容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富而生动。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自主探究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比如我校编定历史导学案其实就是对教材的一次再开发和创造,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发展情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历史学科连接过去、现实与未来,它是一门具有价值理性的综合性知识学科。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历史学科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史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真正学好历史,对学生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人文学科,从历史思考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思考人的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怎样的人生才是无憾的人生。我们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铁人王进喜的不打出油田不罢休的精神中感受他们的品质和精神;我们从杜甫、司马迁的一生理解他们身处顺境,不骄不躁,身处逆境不放弃的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从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中学会灾难带给我们的成长和进步。从历史课堂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人类,感悟到作为国民应有的准则和精神。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利用它形成对于当今国内、国际事件的看法,历史教学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体会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只有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注意历史学法的教育教学
教是为了学会学,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就好比你给他一堆金子,不如给他一个能点石成金的指头。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学会思、会做、会说、会看,积极参与教学等。要达到这一效果,仅有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是不够的,最终我们应该动员所有同学一起来学习,那么怎么学就非常重要了。学法教学应该从初一年级就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法就是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学法内容首先是学习历史事物的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具体分为,了解重要事件的方法是,知道六要素、前因后果;了解历史人物的方法是,知道该人物的重大事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从而提高能力。比如,教会学生做笔记、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如比较明治维新,维新变法的异同等,又如学生在学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时,通过运用阅读、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了解侵略者的暴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这些能力都为他们终身学习、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学习方法的教学不仅是完成历史教育任务的桥梁,而且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具体体现,更是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
五、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重过程轻结果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强调教学预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多面性,结合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征进行教育活动。初中历史课程趣味性很强,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动态生成性。
一、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背景
(一)动态生成的原理
传统的教学大多被看做是程序性、延续性的过程,认为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学质量差。事实上教学的本质理念是对人的理解及对知识的传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可塑性强的认识活动。教师应该把教学看成是服务于学生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感知力和心理变化,改进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动态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及认知水平,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初中生正处于发育期,渴望自由、独立,好胜心强,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肯定。他们感情丰富、想象力极强、偶尔会迷茫,而且兴趣广泛,接受力强,这些特点就为动态生成性教学提供了契机。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历史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其客观性很强,表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容易出现片面性理解的问题。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要注意引导,时刻掌握学生的动向及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另外,历史本身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历史课堂应具有动态性和丰富性。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进行改编,不能以偏概全、拘于形式、本本主义,甚至只为考试而教学。
二、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落后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很多教师都能接受“学生中心论”这一理念,可是一到课程实施中,就会事与愿违,应对性不强,这可能与他们多年的教学理念有关,也许他们从心理上并不接受这一理念。比如在讲到古希腊的殖民扩张时,一个学生提问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貌似与本课程关系不大,有的老师面对这类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一般是不予理睬的,或者是含糊其辞,一句话代过,学生听得也是一头雾水,并不能完全理解。既然教学已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也积极提出了问题,老师就应该正面回答或者承诺课下好好与同学讨论,但事实令人费解。这种教学观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机智,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课程资源认识有限
由于历史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了解教学资源,有时候教师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需要其他设备做辅助的,只注重设备的辅助而忽略多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是重要的辅助教具。但是这个教具不是为老师省力而设立,而是为了丰富教学方式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而设立的。一些老师为了省劲,讲课时在多媒体上呈现很多相关的历史人物图像及历史建筑建筑,而关于历史教学的重点却很少讲解,多媒体成了图片展示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型的教学工具还会不断出现,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教具,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需要大量图片和文字辅助教学,更需要教师的讲解及评论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三、动态生成理论下课堂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不能被扭曲,教师在讲课时要抓住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这样的资源才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对课堂有积极的影响。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很丰富,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中,在互动中师生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是否有明显的错误,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式,给予回馈和纠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性语言和动态表现力,这些都是教学资源,传统的只看重文字的资料的教学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新课标下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进行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师生关系平等,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学生要树立“我和我的老师在关系上是平等的”这一理念,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教师要给予学生民主与自尊,这是动态生成课堂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要好好体会,把握好掌控力,提高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效率。
(三)建立多元思维教育模式
历史不仅研究古今重大人物和事件,而且研究并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多线性思维能力。初中历史课堂已经初步与其他科目建立了联系,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历史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鼓励学生多元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总之,现代教师应该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下充分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探索,注重开放性的生成性资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历史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郑亚春.关注初中历史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56.
从去年以来,我校大力进行课堂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推行问题导学模式,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使课堂效率更高?一年以来,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导学模式中,问题的推出比较容易,让学生阅读一段文字,然后推出问题。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中,通过学生看书,然后推出问题:(1)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的爆发及经过?(3)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种单纯靠课本书面材料为背景推出问题的方法,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尽管我加大了小组考评的力度,但还是难以挡住学生热情的消退,怎么办呢?如何才能赋予课堂活力?在本文中,我就此问题谈谈我的看法,给课堂披上神奇的色彩。
一、问题导学概括
“问题导学”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构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构建一种更加开放的、更有学习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根据自己面临的问题和教师设置的情境,有目的地去探索知识。它的特点是:(1)把课堂教学重点转移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2)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3)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瞬间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且问题导学模式改变旧的讲的特点,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逐渐深入的学习、自由学习、协作学习,获取新的知识,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从根本上改变了被动听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由被动的知识获取者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对历史问题背景导学的设计
以人教版《世界历史》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一课为例,我说一下自己的做法。
在人教版《世界历史》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一课的处理中,我考虑到要把古代世界史与学生拉近,不能仅仅扣着课本提出几个问题,那就失去了世界历史的趣味性了,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我决定把这节课定位为一节旅游观光课,带学生畅游世界闻名古国遗址,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明。
本节课共分为三个活动;
1.通过视频引出问题
活动一飞越尼罗河(学生观看视频尼罗河的介绍,体验航拍尼罗河的美景,同时了解到尼罗河自古以来泛滥的经过和给尼罗河两岸带来的肥沃的淤泥。)
(1)尼罗河几月泛滥?每年尼罗河都会变宽吗?
(2)这片沙漠中,最早什么时间人们就能生存?他们是怎么做的?
(3)古代人如何看待尼罗河?为什么这样看待尼罗河?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出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教师再次推出问题“世界文明古国还有哪些母亲河?”瞬间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出四大文明古国的母亲河分别是“埃及的尼罗河、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和长江。”师生因此得出结论:大河流域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了条件。
2.通过图片引出问题
活动二参观古代文化遗迹
出示图片: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并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建金字塔?”“古代埃及人有哪些文化成就?”
出示图片:汉谟拉比法典石像,推出问题:
(1)石柱上哪位是国王?他们正在说什么?
(2)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谁的利益?它有什么历史价值?
让学生组内讨论石柱上的两个人的身份,并设计出几句话。
学生根据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分布表,每个小组设计出一组对话:
c不满社会现状,对A抱怨道:……
A反唇相讥,对C训斥道:……
最后推出问题,我们参观的古代各国的文明特征有哪些?(大河文明的共同特点)学生会回答出:地理位置:大河流域;经济:农业文明;政治:奴隶制中央集权制、都具有神的色彩。
3.通过对比引出问题
活动三分享对世界文明的思考
出示图片纳斯卡文明,出示图片古楼兰想象复原图和今日楼兰图片进行对比,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任意砍伐树木,河流枯竭,在创造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制造着沙漠,这是“世界古文明的共同悲剧”。很多古文明的发祥地,如今都是盐碱泛滥、流沙纵横的不毛之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实施
一、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确保师生之间相互沟通、有效的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为中心。教师即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的主宰者。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教为基础,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缺乏主动和创造精神。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双方相互沟通、启发、补充。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彼此的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享、共进,促进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分享理解,促进学习。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上课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生命活动,学生也不再是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相互交往也是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数学课堂教学数学交流中完成,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关系,教师应该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一味的指责,教师应该使用激励的语言然后加以指正和补充,教学氛围轻松了,学生对信息的反应的敏捷性就会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
二、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充分利用新教材,教材中真实的数据、图片以及一些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师所做的备课、教学、设计等各个工作环节,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教师适当地组织引导,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消除学生们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们自然和谐的从小学过渡到中学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此加以强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实践,从已有知识入手,教师应该巧妙提出问题,并进行针对性、适度性的点拨和指导;引入正题,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学。及时捕捉学生探究的各种信息,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最终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三、扩大学生数学知识面,采取有效办法,提高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发散性思维,是数学创造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数学定理知识。发散的结果并不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依赖于数学定理知识体系,根据正确的思路去粗取精,得出正确的结论。应变就是思维的灵活性,进行举一反三,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促进达到思维独特性的境界。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有关数学概念、分析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练习来实现学生数学应变能力的提高,师应当认真设计练习题,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教材中创新性思维素材要深入挖掘,抓住教材中的延伸,抓住教材的“异点”,多做创新思维训练和发散思维训练。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内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能力、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采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与新教材整合,掌握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的实施中,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积极参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普通的语言说明一些专业性强的概念、算理、公式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比如远与近、动与静、局部与整体、快与慢间的关系,特别直观、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化这些现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想像。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通过这样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可以编制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确保达到新教材的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进行多媒体的展示要适度,并能够及时,因此教师一定要熟练操作流程,确保其起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