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 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 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教师观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 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 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 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 、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3.教材观的转变
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4.器材观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 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选用技评与运动成绩结 合的标准,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降低器材标准,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利大于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课堂教学观的转变
现代基础教育的重心不应该再是应试教育,而是要遵照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加强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和知识传播媒介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知识体系与最新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有利条件。
首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从某个角度讲,初中学生是最难管理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组织纪律意识,既不像小学生害怕老师的威严,又不像高中生有了高考的压力,他们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学习没有目标,个人自制力差,难以自我约束。教师要想管理好这些孩子,就要结合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因势利导,正确引导他们。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即用心备好每一堂课,读懂每个孩子,关心爱护每个孩子,教会每个孩子。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方式对教学的介入,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认识,即教书育人不再只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一门教育技术。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与时俱进,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五彩缤纷的色彩、立体直观的构图、形象生动的画面、声情并茂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符号和图形、声音和图像、文字和影像等直观的方式把抽象的文字教材变成一部生动的电子教科书。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电脑部分取代人脑成为可能,原来教师很难讲明白的艰深难懂的教学难点和知识重点都将迎刃而解,化繁为简。通过电脑动画模拟,一方面可以生动地再现课本上某些知识结构和情景画面,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并补充更多的知识信息,这就解决了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时间或空间跨度上的问题。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个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得学生的大脑神经中枢异常活跃,对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反应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而且,比起单一的教学用具和设施,多媒体因为把各种电教设备的全部功能都集于一身,课堂上便于操作,无需切换,所以既省时又省力,还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其他教学设备所不具备的特性。
再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初中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推进素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提出,中国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在青少年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丰富的想象力远比其他一切更重要,因为人类现在的一切辉煌成就和卓越发展都自人类的想象开始,只有有了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相应的发明和创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能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可是想象力能够囊括整个世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把丰富多彩的各学科知识信息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有音频的,也有视频的;有静止画面的,也有动感图像的。总之,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图文并茂、声画合一地把枯燥抽象的课堂说教变成生动活泼的舞台艺术,通过学生感官的反应和信息的反馈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使得学生不再单一地被动听讲而限制自己的思维,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联想,并结合自己身边实际进行创造性地发挥,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使得自己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比如,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我们还可以向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尊老爱幼和互敬互爱的礼节礼仪、乐于助人和宽容待人的道德品行等,使得学生能够具有一颗爱国心和虚心、诚恳、善良、诚实的胸怀,先学会如何做人,再学习如何做事,在具有一颗健全的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下,再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加以巩固提高,最终应用于社会,为人类造福。
总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目标不单是要培育出更多的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是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把传统教育变成一种艺术教育,既开发学生智能,又开拓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添力,实现自己个人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2―0033―0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和今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使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作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相比的。然而,运用得当可以使课程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也会事与愿违。目前,教学质量研究己成为主导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还缺乏可以统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教学质量观。目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和效率的研究和反思非常多,在相关文献中多数侧重从教师有效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关注对整合教学模式的探讨等,而在专门针对教学质量层面来分析整合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还欠缺成熟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着重探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来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永恒追求
何谓教学质量?这先从教学和质量两个概念论起。有研究者把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分为“教学目的、学生、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广义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教师”。 [1]因此,教学质量的“教学”应包括这七大要素。也就是说,我们应从这七个要素方面来理解教学质量的“教学”。那么,什么叫质量?质量是“指事物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特征的总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我们借鉴有研究者关于教学质量的定义,如“教学质量,顾名思义,是指学校教学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要求,即学校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特征的总和,或者说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3]由此认为,教学质量就是指教学目的、学生、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广义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教师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而以往的教学质量研究,往往侧重教学的某一个要素而忽略其它要素。如在理论上,对什么是教学质量有四种不同理解。第一种观点是将教学质量理解为学生质量。认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每个学生应掌握一个合格公民所需的最基本的东西。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应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的组合,既要评教的质量,又要评学的质量。第四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提出的一定的质量要求,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上的变化作出估计,又要对教师的教授能力和教授效果作出估计。[4]因此,教学必须在七个要素上体现出来才是完整的、全面的。而七个方面都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质量。通过以上概念辨析,本文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永恒追求就是教学质量。
首先,从课程概念的变化上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和教学质量的内涵是一致的。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无论把课程理解为学科、还是理解为目标和计划,甚至理解为经验或体验,都是侧重课程的某一个要素,这忽视了人的整体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健全的发展,忽视了教学的诸要素,这跟教学质量的内涵是不一致的,未能全面反映教学质量的整体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
重要的变化,主要包括“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强调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显形课程到强调把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价值、态度)的隐性课程与显形课程并重,并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5]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的变化而产生的。它关注了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了学生的健全发展,关注了教学质量的整体协调。真正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目标、内容、环境、主体、评价等诸方面的全面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要素之中,这样才能体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性。
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本质就是为了追求教学质量。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的内涵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6]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就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7]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把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这与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第三,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上看,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质量首先应着眼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教学是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提高等。教学质量的价值也最终体现在这一点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有研究者曾指出,“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8]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目的就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与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功能上看,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将其与课程整合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有研究者指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具有多种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9]我们知道,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学的各个要素密切相关,但更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紧密相连。现代信息技术将给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变化,对此有研究者指出,“表现在学习环境上如鼓励好奇、创新与团队合作;教师作用被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中介和指导;支持教育的学徒式模式;减少了对学生的胁迫和挫伤;减少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提高了注意力,改进了自我形象;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信息环境贯穿于‘超载’的媒体;拆除了教室的围墙,与家庭、城镇和世界融通;打破了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的时间界限;增进了学生对学科的意识;支持真实情境的学习并为心智建模提供支撑;建立了与外界人与物更多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新的教学形态出现,即个别制以及智能公布的学习共同体;自主学习成为可能。”[10]这与教学质量的整体协调发展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一样,教学质量及其保障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永恒追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最终价值诉求就是更好地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
二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盲点
通过以上分析,教学质量及其保障是任何一项教育及其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和价值目标。也同样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和价值诉求。但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中缺乏整体的教学质量意识,甚至存在背离教学质量目标的现象,往往过于突出或淡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某一个要素。
1 过于突出教学目的或学生要素
从历史的视野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给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IT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历程上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其基本特征是‘为学习计算机而教’,初步形成了基于电化视听媒体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基本特征为‘为教学而用计算机’。发展并完善了以‘教’为在中心的教学设计范型,这种设计着重考虑围绕如何帮助‘教’而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特征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崛起’引起教学中心转移。对教学的影响在于,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广泛盛行的情况下,悄然出现了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实现了对长期统治课堂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超越。”[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从“教”到“学”的转变,的确是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但是,教学活动的质量是诸要素的整体协调,单一的学生要素不可能完全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中,过于强调单一的学生要素,如有研究者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生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可见,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围绕着“学生”这单一的要素而展开的,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过于淡化教师的要素
无论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师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离开了教师不可能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然而,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中过于关注的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师这一重要的要素。有研究者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策略的阐发中提出,“寻找各学科有利于信息技术切入的知识点的策略,运用情境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践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感知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策略。”[13]从这一论述中看出,很少谈到教师。有的虽然关注到教师并对其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但“信息素养的培养往往侧重于信息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但这只是孤立地信息工具和技能的掌握,只有将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运用于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技能本身与系统的信息过程相联系,孤立的信息技能才能被整合到信息素养的问题解决过程中。”[14]可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方面,有意或无意、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地淡化了教师这一要素。“但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看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严重不足。”[15]如果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3 过于突出教学环境要素
有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课程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课程化;第二层面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它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然而,许多教师认为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当中,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16]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片面强调教学环境的创设而是同样不可取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说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缺乏一个教学质量的整体意识作有密切关系。
4 教学内容越来越模糊
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中教学内容这一要素越来越模糊,就如有研究者“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即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17]这里的“知识”、“资源”都侧重于教学内容或课程,尽管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有其片面性,但从“知识”为中心向“资源”转变,尤其是向“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的转变,愈来愈淡化“知识”这一教学内容了。同时,教学内容从“知识”为中心向“资源”转变,再向“全方位整合”转变,其内容越来越不明确,缺乏明确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其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其中的某一要素,而忽略其它的要素,这与教学质量的诸要素整体协调观是不符合的。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仅仅停留在某一个要素的层面上,而对整合的整体教学质量研究不够,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凸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空白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最终诉求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在现实的整合实践中,我们过于注重或淡化整合的某一个要素,缺乏整体的教学质量观。尽管如此,我们至今很少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研究,有研究者通过对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指出,“理论研究文章多,但很泛,不够深入。”“在2004年之前,整合理论研究的文章主要涉及‘什么叫整合’、‘如何开展整合’、‘实施整合的主要条件’以及‘难点和策略’等几个基本而又关键的问题,针对性非常强,就是为整合而研究。经过2005年的休整之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开始包罗万象,众多研究人员把教学结构改革、课程信息化等内容全部都纳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系中。整合理论研究的不断拔高和泛化使广大一线实践者失去实践方向,也使理论研究陷入浮躁与肤浅,不能够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动则模式研究、概念名称混乱,整合实践无所适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存在严重跟风现象。”[18]这一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与课程为整合而整合的研究比较普遍,而缺乏为什么要整合、谁来整合、依据什么来整合、整合什么以及如何评价整合效果的系统研究,更缺乏以质量提高和保障为主线的整合思路和研究成果。
四 以教学质量保障为核心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
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价值,应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核心来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对此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
这是要回答整合的主体问题,即谁来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与其缺乏一个有质量意识的整合者,即教师有关。有研究者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而整合的成效如何则取决于是否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资队伍。目前,虽然政府给学校投入大量资助,增加了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但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水平和素养还亟待提高。”[19]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只有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20]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不可或缺的。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学质量“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为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21]
2 要有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
这是要回答依据什么来整合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之所以存在质量问题,是与缺乏质量标准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既须注意质量的全面性,也要有比较具体的质量标准,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整合。质量标准愈具体,要求越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效能也就越高。对此也有研究者论及标准问题,如“课程标准、技术标准、学习理论,三者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加有效。”[22]这个标准的提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三个标准还处于分离状态,究竟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还需要继续探索。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缺乏质量意识,这与它的整合的理论基础相关,因为质量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应该体现在理论依据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原理及教学设计等。很长一段时间整合的理论基础研究就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23]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研究有待加强。除以上理论基础外,应拓宽理论基础,增加教学质量方面的理论作为整合的基础。
3 确立以质量为目标的目的观。
这是要回答为什么整合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实践中,由于缺乏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任务和要求也就不同。以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缺乏一个明确的教学质量意识目的或对教学质量的认识是很片面的,即单从教师教的方面衡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而很少从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多寡和智力发展程度看待其教学质量,或者与此相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学质量应贯穿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全过程。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这是要回答整合得怎么样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存在质量问题,与缺乏一个质量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辩证关系;信息技术应用中,一定程度的形成了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重形式轻内容;课件和教学软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理念的滞后;脱离实际应用,盲目追求精品,技术喧宾夺主,学科成为配角;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教学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技巧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24]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由于缺乏质量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因此应从课程教学的诸要素入手应建立一个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21] 李秉德. 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2-17, 375.
[2][3][4][10][11]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5,326,327,326,266.
[5][6][9]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3,113-114,118.
[7][15][16] 郭文.教学与课程三维分析――基于经济学、信息技术和教育学视角[M].成都:四川教育,2005:233-234, 237,235.
[8][12][13][14] 陆宏,赵建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5,10-11,161.
[17] 转引自陆宏,赵建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8.
[18][23] 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8):86-94.
[19] 王佑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19-22.
[20][22] 张豪锋,张水潮等.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4,127.
[24] 阳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J].中教研究,2006,(9-10):47-49.
Assurance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ing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EN Ting 1,2
(1.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2. Lanzhou City College,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国内外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相关的教育教学部门开始对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相应的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经常能够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以及不断的改善。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之后,相关教学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听课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学校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本费用却没有提升,所以该项技术受到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1 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分析以及研究,同时对国内计算机教育教学情况进行阐述
我国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但是为了能够让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再上一层楼,相关的教育教学部门开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或者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仅仅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空洞的理论或者思想。
部分学校的老师认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即可,但是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往往不是这样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或者相对来说比较熟练的基本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比较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相对比较良好的素质教育。要想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或者要求,学校的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就需要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各个学科以及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的培养或者提升的素质教育水平。
2 计算机基础的实验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着一定程度的素质教育工作
对新时代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时刻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同时拥有比较良好的素质教育以及相对来说较为优秀的计算机水平的专业人才,从而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更加迅猛的进步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
2.1 计算机教学老师可以把挫折教育渗透到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实验过程中
无论是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是其他类别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心理上都存在着相同的缺点,即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应对所遇到的各种挫折或者困难,从而丧失应有的学习动力以及勇气。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程序的设计单元问题,与此同时编程内容又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这些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难度指数比较高,这就可能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所遇到的挫折或者困难吓倒。因此,计算机方面的教育教学老师在进行基础实验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指导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编程知识的学习或者练习,与此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训练工作,尤其是遇到编程失败的情况下,更加需要老师对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以及鼓励,之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程序进行相应的调试或者修改,这样经过不断的调试、运行,最终才能够获得成功。
总之,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其素质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有所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相关的编程知识以及技术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以及比较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接受住更加严厉的考验或者应付更加严峻的挑战。
2.2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现在我国的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老师,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注重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也不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来说,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相对来说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计算机老师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进行设计性比较强,同时综合性也比较强的实验,这样才能够在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授如果能够结合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性能力以及实践性能力的教育,那么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80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提升素质
国家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应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愿意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信息化教学才会真正顺利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变得无足轻重,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应当扮演好很多角色:学生的良友、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帮促者、课堂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励者。同时,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二、充分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可以满足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需要,可以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促进有效学习的需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服务,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亲身直观地感受到“班班通”系统设备的引进,为教师快速上传、下载教案和课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
在经历了洋思的数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的讲学稿、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教学课堂模式等,面对我们的学情不能完全照搬;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点滴的、零散的,而课前复习是将知识再现、强化、深化、内化、外函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有效尝试。“三段式”教学就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部分。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对学生而言,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
1. 课前
(1)教师的教学设计。“三段式”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教师可利用数字教学平台将预习要求、教学视频、重点难点、教学课件、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平台,以方便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
(2)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认真预习非常重要。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学习指导,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2. 课上
(1)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把课堂交给学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2)学生的课堂学习。“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将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他们在教师面前胆小、害怕张嘴回答问题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同学的合作沟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
3. 课后
(1)教师的课后反思。教师在竭尽全力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腾出一只耳朵来倾听自己来自课堂的声音,反思自己的得失,进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优化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效能。以记教师的教学反思(成功之举、“败笔”之处)、学生的学习体会、学习见解,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是否到位,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实时交流沟通,使课后的教学反思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教学应从“技能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基石。教师应主动养成“核心素养思维”,从核心素养出发确立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分析学生、分析教材,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基于核心素养评价学生和教学效果。
一、学习领域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以帮助学习者提高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基本需求。
如多媒体素材加工这一学习领域着重于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多媒体展示信息、交流思想和抒感,并拓展对数字化信息的理解和处理。多媒体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这部分内容围绕多媒体素材的获取、编辑、合成和信息这条主线展开,根据多媒体信息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素材并形成方案。学生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软件采集必要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综合运用多媒体软件对原有素材进行编辑加工。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教师首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选用Adobe公司的Audition与Premiere软件为学习对象,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色,以双语宣传片《向世界述说非遗》的制作为项目统领。
二、学习现状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应用办公软件,对多媒体软件有较强的求知欲。音视频编辑软件教学摘要:职业教育将传授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专业储备人才作为教育的第一任务。针对我国当前高职PLC教学课程的开展情况,创新地采用理实一体化全新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教学案例,将真实项目和真实模型引入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本文就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PLC教学理实一体化应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背景
作为专门培养能够胜任工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技术人才的教育层级,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应当不仅能够兼顾生产、管理、建设等多方面工作,还要有随机应变和临场反应的能力。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上,高职教育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以在实际操作中能灵活应用为第一标准。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高职教育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突发状况临场应变能力等。
当前PLC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有如下几点。首先,教学环节中理论讲授和实践应用是分开实现的,因此二者会存在脱节现象,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不好。其次,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教学情况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再次,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导致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最后,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结果和成品,而忽略了操作的过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去除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训练条件,积极完善相关设备,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理实一体化数学模式带来的益处。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统筹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便是理实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将书本理论与现实实践有机统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实践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理实一体化模式时,必须从改变自身的观念做起,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再一味枯燥地传授知识,更加关注学生对教学的感悟及反馈状况,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探索适应现实状况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文化知识,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以此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从职业教育发展角度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节省了教学中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帮助学生提高了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融合实践经验,科学编写教材
结合长期的调查研究数据可知,绝大部分高职学校开办的PLC教学课程仍在使用老教材,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面对大量的知识时,无法将程序原理、操作技能、指令、梯形圖等内容融会贯通。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以某一中心任务作为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然后将中心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项目,再将小项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在编写教材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高职学校的教师应该深入企业,掌握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然后教师应该将这些实训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思维,开创多元教学模式
教师在展开PLC教学活动时,应当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作用。如多种液体混合自动化控制系统部分的内容属于PLC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幻灯片,先通过演示的方法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展示出来,再借助导向法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先标示出来,同时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提出问题,再交由小组讨论进行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拨。这种将不同教学方式混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也要发挥多媒体直观、全面的优势,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示液体自动混合模型,让同学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液体自动混合的情况与流程,帮助学生了解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程序编写的方法。
(三)整合实训教学资源,合理划分实训小组
PLC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实训资源对教学效果影响十分显著。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对公平的教学资源,教师务必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实训设备。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让一组学生共用一台实训设备进行锻炼。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当中,最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就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职PLC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小组模式进行授课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序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可以保证小组之间的教学进度基本相同,小组之间也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在完成组员分配后,教师应该在每个小组内任命一名组长,该组长负责监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记录每一阶段的学习进度,并负责传达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积极引导组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实训活动结束后,以小组形式集中汇报学习成果,凭借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对每个小组的实训结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除此之外,在小组合作开展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收集各组之间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实训效果。
(四)重视校企实践力量,加强与校企的合作交流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9–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帮助学生适当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1]。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承载科学本质教育的任务,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本质的基本观念[2]。为了更好地完成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教育任务,研究者在坚定“构建一套统一的科学本质内涵体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一信念的基础上,以“科学活动”为主线,以真实性、可接受性、完整性和认识论为原则,围绕科学活动的发生、过程、方法、结果、评价和主体六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一套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本质内涵体系[3]。以上述观点与研究结论为依据,研究者在分别构建了基于化学史内容和化学概念原理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即HOC-NOS模式和CCP-NOS模式)之后,进一步分析构建了以元素化合物内容为载体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Element Compound-Nature of Science(简称EC-NOS)教学模式[4][5],并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一线教师更好地实施科学本质教学。
1 EC-NOS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同HOC-NOS和CCP-NOS两种科学本质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一样,研究者先是利用史料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而又真实地揭示出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确定中学阶段中利用元素化合物内容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紧接着再利用文献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具体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内容(element compound,简称EC)的六个主要特点(即直观性、经验性、客观性、重现性、规律性和双贴性);最后,再将元素化合物内容自身特点与研究者前期构建的科学本质具体内涵,统一于研究者第一步分析确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范畴之内,以最终实现集元素化合物内容特点和科学本质观念于一身的科学本质教学新模式——EC-NOS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
1.1 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
经史料分析(主要指化学史料的分析)和逻辑分析,我们认为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十点[6][7][8]:①在科学活动的方法中,观察和推论之间存在着区别,从观察到推论的认识过程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认识序列;②科学知识必须依赖实验和观察的证实或证伪;③科学是极为严谨的,它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④科学具有解释和预测的功能;⑤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可重复的;⑥科学知识的获得基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但人的推理、想象和创造性起着重要作用;⑦科学充满挑战,从事科学活动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又充满奥秘,从事科学活动也决不是一件痛苦的事;⑧充足、确定、可信的证据(事实证据和逻辑证据)与不断地质疑和批判在科学社群评价科学活动结果时有着绝对重要的地位;⑨科学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保持记录的准确性、公开性、可重复验证性是多数科学家恪守的职业道德;⑩科学知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科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1.2 元素化合物内容六个主要特点的具体内涵
经文献和文本分析(主要指教材文本),我们认为元素化合物内容六个特点的具体内涵如下:①直观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最易为人们感觉器官感知和把握的特性;②经验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人们建构、验证或化学科学各类抽象概念与理论最基本素材的特性;③客观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化学基本事实的真实存在性;④重现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直观而又客观的经验事实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出现的特性;⑤规律性,也就是看似杂乱的元素化合物内容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⑥双贴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性。
2 EC-NOS教学模式的构成与流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构建了EC-NOS教学模式,它的构成与流程如图1所示:
2.1 分析主题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本环节属于活动定向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确定元素化合物某一特定主题教学所能实现的科学本质目标,为该主题所有教与学的活动指明方向。而确定某一特定主题所能实现的科学本质目标的核心依据,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和“该主题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内容与具体特点”两个方面。关于第一方面,前文已做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关于“该主题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内容与具体特点”,一线教师则需要在宏观把握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从宏观上把握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内容,我们对现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和各版本中学化学教材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文本分析,结果发现:①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组成(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者物质变化、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物质制备与相互转化等的分析与探索以及物质用途或危害的常识性介绍等五个方面。②每一个元素化合物的主题,都包含以上五方面内容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
事实上,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五个基本内容,并不是同样份额,同等重要。对大多数元素化合物的主题来说,最能体现科学本质观念的理想内容都是有关“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物质变化分析与探索”的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论哪个版本化学教材在呈现元素化合物时都必然包含“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物质变化分析与探索”这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部分内容自身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是最多的。与之相对应,分析探索“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教学活动也就是EC-NOS教学模式的最核心部分。
2.2 联系生产生活,引出性质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启动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对主题引入素材和引入方式的精心选择与巧妙设计,促使教师和学生都把自身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ECNOS教学模式的最核心环节——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上来,或者说,促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均得到适时、适度而有效的启动。考虑到元素化合物内容具有“双贴性”的特点,因此,“联系生产生活”是教师精心选择该类主题引入素材的最直接思路。至于如何巧妙设计引入方式,要视特定主题内容与引入素材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众多有关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文献,也会为一线教师巧妙设计提供思路与案例。
2.3 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运行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帮助学生在经历、体验、感受“性质知识”获得过程中艰辛与乐趣的基础上,自觉地去感知和领悟蕴藏于这段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本质观念。其中,“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有序、有效开展”是本环节有效实现内隐于该主题中的科学本质目标的关键。为此,一线教师在设计、组织这一片段教学时,理应充分利用元素化合物“直观性”、“经验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尽可能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或回顾已有体验等直观方法的帮助下,经历对观察现象与各类体验(主要包括“贮存于记忆中已有的”和“当场获得的”两大类)的客观描述、记录、分析、推理、讨论,直至得出结论的全部过程,进而形成对物质性质或变化的基本认识。
2.3.1 物理性质教学
(1)实物(或图片)观察和(或)介绍相关经验
进入物质物理性质教学以后,教师应根据主题所涉物质具体情况,能够提供实物的,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实物不易提供或实物有毒、危险性较强的,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如果受条件限制前两者均不能提供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技巧生动描述或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经验。总之,无论怎样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在感知觉的帮助下获得物质物理性质的知识,是本片段教学的基本原则。
(2)描述记录,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术语,客观描述并认真记录所看、所感、所想、所听,是本片段教学的首要任务。随后,组织学生依据记录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物理性质的初步认识。
2.3.2 化学性质教学
(1)回顾组成元素相关知识
进入物质化学性质教学以后,教师应根据主题所涉物质具体情况,是单质但还没有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这里主要指的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的部分元素化合物内容,如氧气),省去这一环节直接进入“设计实验或提供经验事实验证”环节;是单质且已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组织学生回顾该单质组成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等知识;是化合物且已知晓其组成的,组织学生回顾常见化合物的主要类型以及该化合物组成各元素的相关知识。
(2)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
在上一片段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在单质化学性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该单质组成元素的原子结构将该单质归类,如金属或非金属,进而预测该单质可能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具体反应;在化合物化学性质教学时,我们同样可以按照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将其归类,如无机物(酸、碱、盐、氧化物等)、有机物(烷烃、烯烃、醇、酚等),进而预测该物质可能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具体反应。
总之,让学生尽可能在回顾、加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物质化学性质,是上述两个片段教学的基本原则。
(3)实验验证
在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以后,紧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实验验证了。通常,中学阶段的实验验证主要存在两种具体做法,即实验操作直接验证和提供事实间接验证。在具体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这两种实验验证往往结合使用。如果反映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简单安全、现象明显,则尽可能利用“实验操作直接验证”的方法;相反,如果反映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复杂或存有安全隐患或无明显现象,则最好采用“提供事实间接验证”的方法。
(4)描述记录,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如果上一环节采用的是“实验操作直接验证”法,那么这一环节教师就应该:首先,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术语,客观描述并认真记录所看、所感、所想、所听;其次,组织学生依据记录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如果上一环节采用的是“提供事实间接验证”法,那么这一环节教师就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并认真总结有关本主题元素化合物的各种事实;其次,组织学生依据事实总结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2.3.3 概括总结,物质性质最终确定
这一环节是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本环节教学,一方面希望教师能以科学简练的语言再次明确主题所涉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能用巧妙的设计促使元素化合物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另一方面,希望教师能简明扼要地概括和总结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在“性质知识”获得过程中经历、体验、感受艰辛与乐趣,让学生自觉地去感知和领悟蕴藏于这段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本质观念。
2.4 物质存在形式、制备、鉴定方法、用途或危害等其他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拓展阶段,其核心任务是为教师灵活处理不同类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预留出可以自由拓展的时间和空间。换句话说,并不是每一主题的元素化合物教学都必须涉及这一环节,都必须涉及这一环节中的每一个内容,用不用这一环节、用这一环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主要视具体主题内容而定,视具体课时容量而定,视具体教材版本而定,视具体教师安排而定。
2.5 联系整合,形成具体物质概念
本环节属于总结提升阶段,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对“活动运行”和“活动拓展”两阶段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在清晰再现本课题“物质知识”(包括性质知识和制备等其他拓展知识)及其获得过程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这些“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将这些“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从而形成更加清晰、客观而又稳定的具体物质概念。
3 EC-NOS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与研究展望
本文构建的EC-NOS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已知元素组成的某一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由于在中学阶段还存在“分析探讨物质元素组成”或“分析探讨某一类物质性质或变化”以及EC-NOS教学模式拓展环节中提到的“物质存在形式、制备、鉴定方法、用途或危害”等其他各类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因此,分析构建适合这些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将是研究者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AAA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魏壮伟.“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8,(3):37~38.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美术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呈现出下降趋势。因为现在的学生入学前大多只经过美术补习班、考前强化班等短、平、快的专业培训。不过,我们现在不必用传统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从整体情况看,学生的素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发挥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让学生各方面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美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任务
1.培养造型能力,打好专业基础
培养造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打好专业基础是美术院校的基本功能,也是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
近几年美术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原因源于多方面。其中一个是入学动机因素。现在为数不少的学生报考美术院校并不是发自内心真正喜欢美术,而是由于文化课欠佳或是迫于家长的选择,这也影响到他们入学后的学习心态。另一个因素是学生在入学前的基础训练是一种应试的训练,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因此在教学上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当前美术院校的教师对基础教学的认识有两种大的倾向:一种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无论什么专业,只有素描、色彩等基础训练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搞好创作;另一种是新的教学主张,认为基础教学应与国际接轨,应强调个性化教学,有些专业甚至可以取消素描课。
笔者认为,前一种看法是对基本功的片面理解,认为学生在低年级的主要任务只是素描、色彩等基础的训练,只有到高年级才有必要去进行创作、研究,去寻找自己的个性。于是在基础教学中按相同的模式和套路进行单一的基础训练,忽视专业的特点与区别,造成基础教学与各专业的创作相互脱节,违背了基础为专业服务的目的;后一种看法则不结合中国教育的现状,盲目模仿国外的教学模式,过早地强调结合专业,过分地强调艺术个性在基础阶段的张扬,忽视了基础教学的功能,从而削弱了必需的基本功的训练。
在当今高等美术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美术院校本科阶段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模式。要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必须从本科基础教学质量抓起。现在的基础教学既不应该是只强调素描、色彩等单一、狭隘的基础训练,而忽视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也不应该因过分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而削弱必需的基本功的训练。不同学科、专业对基础有不同的要求,但造型艺术有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这就要求基础教学应从整体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各学科基础课程之间的互相协调和渗透,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增加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即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拓展,找出基础教学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使学生拥有的专业基础知识适应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在掌握造型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具备了宽泛的专业基础。
2.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基础教学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注重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艺术审美能力是指对艺术美的感受、想象和鉴赏能力。这里的“美”是指广义的“美”。诸如静物的有机组合、人物动态的生动自然、色彩关系的合理表达、造型语言的个性化表现等等都是“美”的内容。艺术造型是一个感受生命、感受形式、感受画面和感受意境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既要注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又要注重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艺术表现规律的理解。
“人们不可能仅凭掌握一点技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除了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艺术发展历史,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1]低年级学生除了学习造型技法,还应该全面了解艺术史。基础训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有技能、艺术思维方面的,还有人文素质方面的。如果在基础教学中将艺术史与专业基础课紧密结合,让艺术史生动起来,让艺术史成为活的参照,就会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科学地思考。
3.培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美术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适应社会需求,为整个社会的建设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基础教学中就要把握好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严格、科学的基础训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良性开发。所以基础教学既要突出其实用性与针对性,又要倡导基础与创作的衔接,促进基础与创作的互动。这样,基础教学就不再停留在过去简单、狭隘的层面上,不再死板、不再教条。经过严格和科学的基础训练,学生在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后,逐步提高其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灵活运用和发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
二、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常所说的人的素质包括几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因为德、智、体、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素质教育就是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能协调一致发展。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与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需求的增加、美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美术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换。高等美术院校本科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的专门美术人才。美术院校的专业应该面向整个社会,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
要使素质教育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就要将素质教育真正深入到具体的课程中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基础教学是美术院校本科阶段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基础教学的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打好专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基础教学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把素质教育深入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探索美术教育的规律,重视基础课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反映在教学上要有特色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情感化的教学过程。因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而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种理念,应当体现在各项教育制度的设计理念中,反映在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3]
把素质教育深入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方面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在一起、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美术人才,也就真正体现了基础教学在高等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每一门课程都应不断进行自我审视,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和社会岗位需求,重新为课程定位,重新选择课程内容,重新编订教材。《速记基础》课程是广西贵港职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限选课。当前高职院校的速记基础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教材实用性不强、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法简单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着高职速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基于职业能力的《速记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广西贵港职业学院通过开设《速记基础》课程,旨在为我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学生掌握速记技能和获得速记职业资格鉴定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使学生实现“双证书”教育,使学生掌握速记技能,提高办公效率。在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的速记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开展快速记录技能操作训练,掌握速记技能,提高记录速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用快速记录来记录讲话、摘抄资料、收集信息、起草文稿、记事备忘等。
二、《速记基础》教学内容对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影响
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使它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变化及时作出快速反应,从而培养适时所需的合格职业者。《速记基础》教学严格遵循高职教育特点,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文秘和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技能需求开展教学。
(一)教学内容建设影响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反过来也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件)中,提到“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围绕这一个培养目标服务,如果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不能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等关系,将导致教学活动偏离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我院这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行政、秘书、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具备从事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高职《速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科学选择和序化。
(二)教学内容取决于岗位工作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导向,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我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为办公室行政管理、行政助理、秘书、办公室文员、人事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客户服务、前台接待、销售顾问等工作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要求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技能的习得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三、基于职业能力对《速记基础》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受职业分析的影响,课程内容的确定以职业综合能力的细化分析为基础,按照宽涵整合、借鉴经验、动态优化的原则来选择课程内容。
我院在开设《速记基础》课程时选择了《计算机速记与手写速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寇森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本课程的教材,教材内容包含了计算机速记和手写速记两方面的技能教学。然而,从职业岗位需求和速记教学目的、要求来看,所选用的教材授课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参考教材使用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实际技能应用要求,参考了国内高职、中职的速记教材、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适时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内容优化整合充实,构建了以汉字手写速记技能为入门、基础,辅以拼音手写速记技能为补充,突破难点重点讲授训练双文计算机速记技能的三个模块相结合的速记基础课程内容体系。
(一)选择汉字手写速记知识为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在中国境内工作的文字记录工作者,汉字手写快速记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能。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快速书写法的基本特点、正确执笔、灵活运笔(轻重、快慢、刚柔),娴熟运用汉字词语和词句的略写法(双音节、三音节、词组的略写法、简称、专门术语),象形会意替代法、数字、借用科学符号(英文、数学、物理、标点符号、专业技术)等方法进行快速记录。这部分内容最容易上手,实用性最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讲要领,分析范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反复记忆基础知识,不断强化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章等练习。带领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会议,训练学生的速记技能。
(二)选择拼音手写速记知识为教学内容
拼音手写速记技能属于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快速记录的辅助技能,根据日常工作的书写习惯,拼音速符的使用率不会太高,但如果能巧妙利用汉字具有表音这一特性,适当辅以拼音手写速记也会有助于提高记录速度。教学中学生要求掌握三组辅音符号读音和写法,辅音、元音符号连写与应用,辅音元音相拼形等符号的读音和写法;要求将学到的符号写准、写快、逐步应用到实践中,灵活运用上下线略符;要求掌握数量词、日期、标点符号的写法;要求熟悉单词略写的种类、短语、成语、术语和常用句式的缩写规则及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书写时能够准确区分大、中、小三级比例,要求做到学一个符号用一个符号,力求写准、用熟。准确掌握元音符号与辅音符号的拼写规则,用好特定符号。
(三)选择双文计算机速记知识为教学内容
双文计算机速记的技能需要大量的前置技能知识,根据汉语双文(汉字中文和拉丁中文)原理,在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采用适合速记要求的拼音方法和缩写原则的一种先进的速记技能。教学中学生要求掌握汉语拼音中的音素、语素、声调、词类等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双文速记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指导并训练学生进行指法练习,盲打击键频率达到300键/分钟,制定各个阶段的训练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录入速度。双文计算机速记理论知识并不深奥难懂,学生可以在短期内认知、熟记并运用。此项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录入速度,需要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练习,学生在学习中要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技能训练。
四、基于职业能力的《速记基础》教学的“四重”方式
(一)熟能生巧“重练习”
速记基础教学是一门技能学习课程,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标准键盘指法,熟练盲打,正确认读拼音,娴熟敲打辅音和元音键位,谙熟拼打双文拼音,熟练认知语素对照,熟悉记诵缩略法等等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读打、读写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指法和书写,循序渐进地提高练习速度,增加练习强度和难度。
(二)突破瓶颈“重指导”
双文速记教学的难点在于双文拼音符号和汉语拼音符号间的差别,最大的区别在拼音元音上。初次接触双文拼音时,学生固有的汉语拼音符号的定式认知思维起了阻隔抵制作用。因此,在教授双文拼音符号时,尤其在教授拼音元音时,要运用个例比较、找规律、强记忆、多听写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慢慢地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形成新的认知习惯。
(三)因势利导“重疏导”
计算机双文速记技术是一门手不断敲打的技术,是一门要求不断强化记忆、不断反复练习、加强听打训练的单调、枯燥、压力大的训练技术。在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厌学心理。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根据学生个人智力、能力的差异,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四)人员培训“重素养”
一名出色的记录人员不但要求具备娴熟精湛的技术,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同时还要注重个人修养,工作中要具备服从安排、团结互助、求真严谨、大胆质疑、认真细致、善于专研、勇于挑战等职业品质。在教学中,这些习得品质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通过将不同个性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学习任务小组,分配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完成记录等改变和提升学生的品质。
基于职业能力,整合优化高职《速记基础》教学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距离,实现学生毕业就业零时间。高职一线教师只有不断深入调研课程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
职教论坛,2004,(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7.
[3]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7,(34).
The Though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Stenography Base of the TAFE Basing 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是英语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该阶段学习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阶段的教学受到格外的重视。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学生基础阶段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有赖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强调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第二,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第三,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第四,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在人文素质四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
从目前来看,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人文素质培养还不尽如人意,出现了重功利、轻人文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表现在教师对人文素质的敏感度不够,不能就教材内容深入探讨人文思想,学生只学到了表面的词汇知识和语言知识,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2008年于上海召开的一次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修班的研讨会上,知名学者何兆熊教授多次强调“语言能力和语言修养并重”是提高语言技能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能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用社会现实来解决书本中的疑惑,用书本知识解释现实社会的难题,将学生培养成思考型的学习者,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们在改造社会和科学实验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是人们在实践中体现其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是完全自由的,确实是学习的主人。
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有的学生受知识、年龄等的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而不愿意质疑。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在课堂上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活跃的状态。教师的循循善诱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既得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解,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课堂上或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果我们将这五项技能细分的话,说、写、译是语言的输出行为,而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行为。听、读能力的训练固然在语言学习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非终极目标,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获得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实质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诱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进行分组讨论,然后从各个小组中推荐出一名学生阐述观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督促了学生必须积极思考。
三、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程晓堂教授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协调自主学习与总体教育目标的关系。
一般说来,影响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如下几个因素:第一,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没有了往日的紧张,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能轻松地度过大学生活,因而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第二,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英语课堂上一味地说教,不能就事论事地创造机会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依赖性,会扼杀了他们的思维空间,不利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三,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满足于表面知识的获得,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也影响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使学生通过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才能得以实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积极实践,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支撑,需要教师学生的理念的转变,还需要完善该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只有参与教育的各方积极互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campbell,c.&kryszewska,h.1992.learner-based teachingm].oxford:oup.
[2]hadfield,j.1992.classroom dynamics[m].oxford:oup.
[3]heloc,h.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1 几何学科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及其表现形式
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是由诸多心理上因素障碍集结的一种综合反映。
1.1学习动机形成“障碍”
后进学生的学习动机长期停留在短浅被动的水平上而呈现“残缺”状态。具体表现在,后进学生中的一些人学习几何仅迫于压力,这些片面而非正常的学习动机,构成阻力,从内部扭曲了后进生的动机意识,阻碍了他们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完善,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处于被动或放任自流。其结果,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效果低差。
1.2心理“逆反”,情感抑制
学习成绩的低差和学习兴趣的消失,后进生对学校、老师、及学习的情感逐渐淡漠,继而发展到对抗。此种“逆反心理”的形成,不仅影响教师教学的进程,影响有兴趣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使其自己情感受到更严重的抑制和伤害。
1.3分心走神,注意力分散
对几何学科不感兴趣而发展到自暴自弃之后,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属于分散型的,其结果是学不用功,学无所获。
1.4心灰意懒,意志衰退
在学习活动中,后进生由于学习动机“残缺”,其意志力锐减,变得心灰意冷。其主要表现在:无自控力、无自觉性和无恒心。他们学习几何既不努力更欠刻苦,难以自觉预习和主动复习功课。
2 教学对策的实施
从上述的探究与分析,可见,几何学科非智力因素缺陷的形成与存在,在几何教学中,其消积作用之大、危害性之深、影响之巨,都是不容忽视的。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有效地矫正呢?
2.1促使后进生形成完整的学习动机
教育者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根除对几何后进生“不可救药”的认识,坚定卢布姆理论指出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的信念。在教学实践中,变歧视为关心、变冷漠为热情帮助。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补救性训练。并有意识地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平等和睦的学习氛围,如此内外因相结合,使他们意识到学好几何是自己学习数学的一种客观需要而重新激起兴趣,重新树立自信心,并由此转化为推动学好几何学科的内驱动力。
2.2激发兴趣,促使后进生喜欢学几何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喜欢几何学科学习几何的关键。只有想方设法使后进生对几何产生兴趣,才能使其产生学习几何的驱动力和自觉性。他们一旦有了这种驱动力和自觉性,就会让他们扬起学习几何的风帆。
2.2.1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不少学生基础知识差,有的同学甚至连一句简单的话都不能读正确,更别要求他们正确理解句子意思了。而要学好几何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图形能将文字语言转换成几何语言,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语言文字的功底。因此要解决几何难学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降低教学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和重点辅导。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图形理解几何书中的定义、定理、性质,将其翻译成几何语言,即所谓的已知、求证。并把学习到掌握知识分为若干层次,各层次交叉进行,以旧带新,不断复习与巩固,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自觉学习几何的习惯。
2.2.2给予正确的学法指导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几何,就是画画图、背背性质、定理,殊不知,辛辛苦苦背完了整本书中的黑体字,做了许多的练习题,几何仍不见长进。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几何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要想真正学习好几何不仅需要科学的引导,也需要教学生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几何:(1)预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利用课堂40分种,认真听,努力记,勤思考,敢发问;(2)不死记硬背,对性质、定理、公理结合图形,边理解边记,即数、形结合,不仅记住文字叙述,还要记住几何语言叙述与图形,这是学好几何学科知识的一个关键;(3)在几何入门阶段,注意学懂推理进程的写法,这要求多看、多临摸、多想、多问、多写、多练;(4)做到每一步都有根有据;(5)养成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并加以延伸的学习习惯;(6)养成清楚、明了、严谨、规范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