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农业的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一、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意义
农业生物技术是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整个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技术中应用最广、最直接,最具现实意义的领域。生物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回报率高等特点;它可以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发展对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对于改变农业生产现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良性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良种选育与品质改良
在品质改良上采取的主要方法仍然是杂交育种,但杂交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经多次回交转育很难在短时期内选出优质又高产的新品种。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研究的迅速发展,为品质改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Calgene公司的科学家分离到一种控制植物纤维素形成的酶的基因,将其转入特定的树种,可培育出纤维素含量高的对造纸业更有利的植物。
2提高植物的抗性
(1)抗虫
全世界粮食产量因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占14%左右。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采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害虫,全世界每年用于化学杀虫剂的总金额在200亿美元以上。但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造成农药的残留、害虫的耐受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问题,而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培育抗虫植物新品种,除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外,还具有成本低、特异性强等优点,目前人们已获得多种抗虫基因,其中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它们已被导入烟草、棉花、油菜、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在抗虫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的已进入了商品化生产。
(2)抗除草剂
目前全世界约有除草剂2000 多个品种,在农药市场上占有最大的份额。然而除草剂的使用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如很多除草剂无法区别庄稼和杂草,有些除草剂必须在野草长起来以前就施用,而且由于抗性草类群落的出现,导致药剂使用量增大,对环境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培育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是克服这些缺点的理想途径。
(3)抗重金属
由于人类活动、矿山的开采,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空气、土壤、水体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重金污染,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Cd、Cr、Cu、Hg、Ni、Pb、Zn、As等。20世纪80年代,提出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增加或减少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量,被认为是进行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以及减少食物链重金属污染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3生物防治的应用
微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安全、不破坏生态平衡、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药效速度慢、专一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的缺点。而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菌种,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菌种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生物技术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化学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3大类。
4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000万人和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a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1)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就是酶工程技术,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
(2)重金属的生物防治
重金属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3)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所谓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治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它们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其中微生物杀虫剂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放线菌杀虫剂等,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现在人们正在利用重组DNA技术克服其缺点来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杀虫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四 结束语
当今,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高新技术,它对于提高国力,帮助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短缺、健康、环境及经济问题至关重要,所以许多国家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增强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关键性技术之一。近20 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农业生产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曹军平.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03)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61-03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资金困境
近年来在农业市场自身发育、国家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展迅猛。这对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整体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制约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农业企业和家庭经济缺乏资金自我积累能力,农业现代化资金缺口大。西方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是靠农业企业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逐步完成的,我国东南部发达地区的很多农业企业主要是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不同于前两者,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自我资金积累却严重不足。河北省沽源县有一定代表性。2006年以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金融信贷需求持续增长,一般种养户资金需求量年均递增10%,规模种养户年均递增30%。农户生产信贷资金需求年均增量6 0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每年增加信贷需求8 000万元,县城道路改造、城镇居民小区建设等每年的贷款需求量达1.5亿元,2008年县区金融机构年均可调度资金9 000多万元,不足资金需求量的30%。2000—2008年信贷资金需求量增加了3.5倍,金融机构年均满足率仅为55.6%。①
2. 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财力严重不足。国家取消农业税后,进一步缩小了县乡财政税源;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成为县财政税收的减收因素。2009年沽源县增值税收入减收390万元②。 微薄的中央财政转移支持难以满足县乡政府庞大的支出网络,中西部省市县乡财政困难,赤字加剧,有的地区负债甚至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数倍,且近年来有增无减,居高不下。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新问题靠农民和企业的确难以解决,不足的财力影响基层政府引导和服务农业现代化职能的发挥。
二、农业现代化下的土地制度要求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即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学化和社会化,从个体农业转变为社会化大农业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表现为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对于土地制度的要求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土地制度要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一致起来,在市场经济下土地实质是与其他生产手段相比并无本质差异的生产资源;第二,土地制度要有利于实行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经营包括土地经营者具有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土地经营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两个方面;第三,土地制度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流动,有效流动就要求土地本身应该有较大的弹性可以以较低的交易费用转移,并且土地对高技术、资金等有较大吸纳能力。赵德起(2010)基于国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产权、契约和国家为核心要素给出了制度运行原理的一个假定,提出了制度运行的“短板”理论,并据此建立了对制度效率进行检验的CPC模型,进而使用CPC模型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近50年的发展历程做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国家高效率、产权和契约“双短板”的现状。对于“双短板”的治理方案上,赵德起认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是当前优化农地产权短板的核心;而修正国家与农民农地契约履约错误及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是改善契约关系治理契约短板的重要部分。
三、土地制度变革的争论
对于土地制度问题研究的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而对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综合看来以下三种观点占据绝大多数:
第一,主张土地国有化。例如,白俊超(2007)认为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土地产权归属安排不当、权责混乱;与农村户籍挂钩“按人均包”的土地权益分配和调整方式带来土地所有权主体不合理的易位;农民无偿或低偿使用农村土地,土地的所有权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对此白俊超提出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赋予农民长期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废除农村土地“按人均包”的改革方案,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土地垂直管理+农村农民社区组织公共管理+家庭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
第二,主张土地私有化。这种观点的主要着力点在于私有制能够保证农民对土地拥有排他性的产权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权利,能够造就农民对土地拥有长期投资的内在动力机制。葛斐,黄静(2009)在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迁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土地的私有化。建议政府逐步弱化集体的权利,将土地权逐步交还到农民自己的手中,最终使农民获得彻底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土地权,以实现完全的土地私有化。
第三,主张完善现有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主张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部分人是基于对土地私有化政治敏感性的“敬畏”以及对现有土地制度下利益集团的捍卫,然而同样存在不少深入农村工作的学者是切实从中国式改革的国情出发,结合客观现实,慎重推敲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的选择问题。例如,蒋剑勇,钱文荣(2010)在综合考虑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的资源配置效应、土地保障功能和公平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地私有化始终保持怀疑审视的态度,并结合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指出目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是: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部分处分权,其他由农民去创造性地发挥,然后在此基础上来总结经验,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推广。
四、土地制度变革的方向选择
针对上述关于土地制度变革的几种观点,笔者认为:
其一,对于土地国有化,“国有永佃”形式的安排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土地的统筹规划管理的需要,农民耕地的长期性要求以及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农民的收入问题并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且,国家从集体手上购买回土地所要求的财政支出成本难以估量。
其二,土地私有制在市场效率方面确实存在较大的优越性,而且理论上是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但是纯粹以经济学角度考虑问题,不深入体察中国农村的实际似乎有失偏颇:首先,我国的宪法第一章第十条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私有化至少在法律的认可上就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路;其次,土地私有制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制度,其改革必然存在“试错—改良”的反复过程,而我们是不能将这样一个本身存在巨大风险的试错行为轻易地用于已经十分脆弱的农业的。最后,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国民基因有着两千多年的民族积淀和文化熏陶,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能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进行,否则代价将无法估量。
其三,笔者赞同在现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重视土地资源配置功能,兼顾土地效率与公平问题,逐步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或者在完善的过程中做出创新形式的尝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并不是预示着土地私有制就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是土地私有化制度下明晰的产权以及高效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能够较为直接地促成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们需要的只是土地私有化下的高效土地资源配置的手段,而对土地私有化制度本身的选择我们不得不审慎而行。基于农业现代化对土地制度的要求,针对在现有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认为:
第一,农业现代化对土地制度提出的首要要求即土地实质是与其他生产手段相比并无本质差异的生产资源,这就要求土地制度能够保障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自由流转、交易。在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下我国的土地流转问题主要表现为:多为私下流转,流转行为不规范,缺少流转服务平台;流转周期较短,农民积极性不足;流转后土地的利用效率不高等。而解决土地流转问题需要村集体整合集体土地采用对内流转仍为农地协商和对外流转为非农地议价交易相结合的原则,这就需要制度上给予农民集体法律意义上的“组织”定位,使其具有民主独立的自治权和相对较大的市场议价权,充分发挥农民集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第二,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土地的高效率运作,即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采用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这是相悖于规模经营的要求的。而对于这方面探索,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初见端倪,例如山东淄博周村区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广东佛山南海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以股份合作形式经营土地可能成为我国农村农地经营方式的一大趋势,这就要求土地制度改革要引导农民集体整合集体土地资源,将土地以资本形式折价入股,采用股份合作形式,适应规模经营要求的同时保障农民的长久利益。
第三,农业现代化需要优质的农业劳动力、农业企业家和农业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以及资金、技术的投入,这是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引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任何问题不是单纯的一个特指领域的问题,而是必须纳入系统中考虑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资金及技术同样需要考虑整个现代化的发展,例如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再创业问题恰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这些从农村走出去再回来的“农民”眼界变宽了,知识丰富了,符合优质农业劳动力的要求,而且他们经过多年的城市打拼积累了相当部分的资金。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偏向于对返乡农民工优惠(例如低于市场议价的土地承包流转等),为其提供扶植性制度保障, 是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改革方面。
改革无疑是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其中对于改革过程中的收益群体的把握是改革的立脚点和核心。因此,土地制度改革的收益群体必须是广大的农民,这是解决例如收入公平、“三农”等问题的核心,也是保持国家和政党稳定的根本所在。
一、金融创新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农村土地流转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像城市转换必不可少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中各种民生、文化建设,是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单靠政府财政投资难以满足,并且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与长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小,更多的需要金融部门的支持。这些都体现了金融创新在其中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会向城市流动,并且完成向城镇居民的转换。
在多样化的现代金融服务条件下,如若甘肃省可以使农村居民逐步接触、接受、学习和运用各种现代金融服务培养他们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能力,使其逐步增强在城市生存生活的能力,使得甘肃省农村居民在生活意识上转换,增加甘肃省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过渡。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外,还离不开金融系统社会资源再分配功能的持续推动。由于甘肃省经济底子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在创新的过程中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控,保障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平稳推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金融创新发展概述
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业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创新浪潮,金融创新这个词语应运而生。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金融业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也开始了真正的发展,上世纪末,金融创新方法也流入国内,相关学者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金融创新不仅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还是一种可以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的方法。金融创新方法可以通过对金融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金融工具的变革,完善当地的金融体系,陈东平1等(2006年)提出,西部地区应当利用金融创新方法变革现有的金融工具和投融资方式,打通城市化建设资金供给和长期资金需求之间的通道。金融创新在西部地区现代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甘肃省运用金融创新的观念,于2012年7月10日,建立了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两支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以武威市和定西市为主要投资地域,运用股权投资形式,重点培育一些具有上市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此项举措将金融创新和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发展紧密的联系了起来,为“多规合一”这项政策在甘肃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金融创新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金融创新人才缺失,缺乏创新资源
在金融行业各机构之间竞争力不断加强的现在,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素质型的人才,提高从业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21世纪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甘肃省的金融行业整体还未快速发展起来,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据统计,2006年甘肃省金融从业人员占全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的1.58%,2013年甘肃省金融从业人员与全国金融从业人员的比值为1.69%,甘肃省2006年-2013年,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甘肃省金融业的发展速度仍然较低。金融人才的缺失,致使甘肃省金融行业的发展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省份,金融创新也只能模仿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能力弱。
(二)金融体系缺乏灵活性,市场主体之间竞争力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肃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脆弱性日渐突出,在以银行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下,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力日渐下降,市场主体创新意识缺失导致金融体系的灵活性不足。
目前甘肃省的金融体系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且重点为国有商业银行,这种市场无形中成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使整个市场缺乏竞争性,例如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的总贷款余额高达1100亿元,兰州银行的贷款余额却只有186.52亿元,只占有的17%,却已是甘肃省私人商业银行的佼佼者。甘肃省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在不断的增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与全国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金融体系灵活度缺乏,市场主体缺乏创新意识。
(三)金融融资管制严格,创新渠道难以实施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金融管制均是出于为了躲避金融管制而产生的,例如:大额可转让存单,它便是产生与美国政府的利率管制。但是对于甘肃省来讲,金融融资管制的过于严格,并没有促进金融创新,在主要原因是因为甘肃省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在融资渠道的拓宽与发展上设立了太多壁垒。
(四)金融创新产品复制性强,无针对性
目前甘肃省的金融创新产品大多仍处在复制发达地区的层次上,与本地区农村实际需求的独创性金融产品较少,无针对性,未形成有甘肃省地方特色的金融创新产品。金融产品的营销周期本身较短,易复制,例如手机银行,2000年2月14日,中国银行与中国移动正式协议开发手机银行服务,成为手机银行在中国应用的开端,此后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效仿推出。各金融机构虽都具有该项便捷业务,但未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缺乏特色。在每个不同的地域,金融创新产品缺乏地域性,不具有当地特色,缺乏针对性。
四、金融创新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
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推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促进甘肃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金融人才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较大,高校毕业的部分金融人才“用非所学”比较突出,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经受不住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涉农金融机构应建立金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长效机制。虽要分层培养,仍需尊重个人的选择与才能,配合学员学习适合自己的技能。
(二)灵活变通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机构,让市场发挥导向性作用
甘肃省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导向的,因此使整个金融市场缺乏活跃性,龙头老大一定,小的私人机构只能争取不到20%的市场份额,因此缺乏竞争性,使得金融创新的浪潮不那么激烈。如若甘肃省政府可以扶持私人的金融机构,增加甘肃省小微型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便可以使整个金融市场活跃起来,金融创新也能够随之发展,针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金融创新产品也会日渐繁多起来。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的金融一是要明确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大胆探索并逐步形成分工合理、服务全面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三)借助“大数据”完备征信系统,拓宽融资渠道
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农户和农村企业收入不稳定,缺乏信用衡量标准,难以提供可作为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建立一个特殊的征信系统,针对农村用户,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市场融资难问题。在这个“大数据”横行的时代,如若银行对于农民的信用评级可以通过指标来确认,则比担保更加便易。如:蚂蚁金融贷款的依据便是支付宝用户的“芝麻信用”积分,当芝麻信用积分超过750时,该用户便可在十分钟之内,收到自己蚂蚁金融提供的小额贷款。芝麻信用的评级,主要通过五个方面,即合同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信用历史,人脉关系和行为偏好组成一个五维雷达图,综合测评用户的信用等级。那如若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这种通过对需贷款农民的信用通过“大数据”调查,即相似的信用行为的调查,来确认他的信用等级,就可以免去农民必须通过担保的模式进行贷款的尴尬局面。且更具有安全性,可以更加直接的解决掉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四)促进金融市场的竞争,增强创新能动性
增强甘肃省金融行业的竞争性,在各金融机构之间建立相对严格的奖惩机制,完善本身的管理制度,监管机构监管到位,促使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执行政策,发展与当地经济相符的金融产业和创新性产品,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补偿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引导和监管机制。成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因此可以由政府组织兴办涉农贷款担保机构,由政府财政、现代农业企业、私营业主等各方共同出资,建立农村互助担保基金,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缓解农民担保难的矛盾,帮助甘肃省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贷款难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甘肃省金融行业的繁荣,进而推进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的发展。
注释
{1}陈东平,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农业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江苏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参考文献
[1]P.AGHION,R.BLUNDELL and 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 Relationship[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2]陈瑾瑞.金融地理学视角下西北五省区金融创新能力研究――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4.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科研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具体明确的农业科研和学科方向,有现代化高端农业科技装备、实验、试验以及示范设施,拥有一批高、中、低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和较强创新力的专家团队,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保障体系,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创新引领和农业技术支撑作用的组织。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些省份将部分研究所设为公益二类,均为国家科研机构组成的一部分[1]。当前,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是推动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关键。自科技部启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以来,要求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在运行机制等方面必须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中国农业科学院率先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宏伟规划,全国各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各农业科研院所一起响应,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改革。
1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
建设现代科研院所首先必须要有优质的管理,缺乏管理将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要遵循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科研院所整体运行效率。本文就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作逐一介绍。
1.1学科管理制度
学科管理是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设立三级学科,一级为优先发展的学科,二级为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三级为国家加大扶持的新兴学科。以重大项目立项、实施和学科队伍建设为中心,开展全面、系统的学科建设和管理[2]。
1.2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是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一是严把项目立项关。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院最高学术委员会针对重大科研项目要充分论证后再予以批准。二是实行项目分类管理。针对科研院所野重项目申报,轻管理实施冶现象进行改革,分类管理不同性质和来源项目。三是加强项目经费管理。项目经费要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严禁经费挪作他用,重大科研项目经费要实行严格监督和审计。四是做好项目结题和验收。严格按照结题验收流程有序开展项目结题验收准备、报告、档案材料和答辩等。组织专家组客观评价和验收项目的完成、创新、先进性以及应用前景等情况,并要求及时完成科技成果申报。
1.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的基础,通过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效益。一是做好科研平台的整体规划。包括实验室、科研试验基地以及信息平台等建设的内容。二是注重科研平台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加大平台维护的资金投入,科研经费用作添置科研仪器设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规范管理。要规范仪器操作和相关维护制度,保障仪器、设备科学使用、管理和维护。四是建立平台设备资源的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购置大型仪器设备。
1.4人才队伍以及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目前,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最核心的任务是打造一支勇于创新、工作敬业的人才队伍。一是重视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尖子人才。重视引进学术水平先进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重点扶持具有敬业创新精神、高道德水平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尤其是要为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平台和施展空间。二是完善岗位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双向选择,岗位设置向科研一线倾斜,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同时,设立固定岗位、流动岗位等多种岗位形式,促进科研、管理、开发等人员良性流动与交流沟通。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收入分配按照技术、知识、管理和技能等贡献大小,实现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在住房、医疗、荣誉等方面为优秀人才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一个科技创新和攻关的创业平台,以达到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引领突出、解决发展急需的目的,提高科研院所的竞争优势[3-4]。
因此,具有地缘优势与经济互补性的中朝两国现代农业合作在生态农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方面合作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在经营资金上容易出现信贷配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的瓶颈问题。可见,探析中朝农业合作的融资困境,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已成当务之急。
一、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的融资晴雨表
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的融资需求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合作领域的多样性导致资金需求量较大;发展的阶段性导致资金依赖性较强;当前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一是随着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经营领域逐渐由农业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深度延伸转变;此外,部分农业经营部门也已开始兴办加工企业与转变营销方式,提升了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因此,在现代农业从简单服务到更为综合的演化,即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类型的现代农业合作时,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的资金需求数量较大。
二是在中朝双方跨境经济合作初创期,由于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因此较多的资金需求就倾向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期与成熟期,现代农业合作由原来的初加工到精加工综合服务等,因此需要更多资金进行扶持。由此可见,现代农业合作发展的阶段性导致资金依赖性较强。
三是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在新义州-丹东市地区合作来看,这一地区经济不发达,导致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亟待解决,如果做初步估计来看,整个地区发展需要大量资金。
上述种种特征显示中朝农业合作的资金需求量较大,但无论从合作双方权益融资不足角度、从政府金融支持不足角度,还是从政府制度保证角度来看,融资困境处处可见:
从合作双方权益融资不足角度分析融资困境。所谓权益融资不足,主要是指成员投资动力不足。究其原因,造成成员投资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的政策制度不规范、前景预期不乐观以及投资组合问题。首先,政策制度不规范主要是可供查询与遵守且可以被明确执行的政策缺失与不规范。其次,前景预期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认为未来收益不稳定与不确定。最后,投资组合问题是导致融资不足的另一个原因。
从政府金融支持不足角度分析融资困境。中朝两国政府对现代农业合作的融资支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给予直接的融资支持,如直接的财政扶持,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实现间接融资支持,如通过法律法规,对支持合作社的金融机构的政策倾斜等。但是,就目前情况分析,通过前者进行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的支持方式是非常有限的,重点则在于通过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合作。从理论上来看,法律和制度的弱化将阻止跨国整合,防止投资与贸易并抑制贸易融资。在以往较长的中朝跨境经济合作中,由于缺少财产保护与缔结契约的政府保护,许多中朝跨国投资企业试图建立组织机构以支持跨国投资与跨国贸易。传统意义上看,当两国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企业的经营业务额度与领域均受行政指令指导,但当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必须要解决法律和制度弱化问题,否则就会像当初苏联解体时那样使朝鲜陷入粮食危机的情况出现。
从政府制度保证角度分析融资困境。首先,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相关法律滞后对其融资有制约作用。一方面,造成金融支持无法可依或者有法但难落实局面;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农业法等相关法律具有鼓励农业现代化的信贷支持,但这些规定较多停留在形式层面,可操作性差。其次,政府尚未形成对现代农业合作融资的有效政策体系。一方面,国际跨国经济合作可能涉及到关于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保险类制度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即使在政策制定并加以落实时覆盖面较窄,有些合作项目不能实际享受到该政策。最后,地方政府的非理性干预也成为导致难以摆脱行政的、非经济因素的束缚,从而渐失独立性与自甚至偏离了合作方向。上述表明,政府制度缺失难以保证现代农业合作资金短缺问题得以实质性解决。
二、多重举措合力拓展融资方式
在上述情况下,通过优化融资结构,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解决当前中朝农业合作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第一,争取政府投入以拓宽现代农业合作的资金渠道。
根据参与中朝现代农业合作成员国与投资主体的具体经济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拓宽现代农业合作的资金渠道。中朝现代农业合作区实行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以招商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与社会各类资金为依托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其中,招商引资包括国内外投资,主要以农村集体经济投资与民营经济投资为主。
资料来源:历年《丹东统计年鉴》整由表2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按总人口计算,丹东市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从2006年的1126元提高到2010年的3322元,年均递增31.1%,超过省平均递增速度7个百分点。因此,丹东市的财政收入与人均GDP具备为中朝现代农业合作提供财政资金帮助的可能性。
第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外商投资。在现代农业合作中,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外商投资可以相互促进。
首先,改善投资的硬环境。在铁路口岸建设、公路口岸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改善力度,允许持有效护照及签证的第三国公民、货物和运输工具通过。此外,连接中朝两国的鸭绿江公路新大桥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目前也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建设阶段。
其次,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伴随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运输的不断完善,政府部门也应该进行软环境建设。为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新义州-丹东交界处进行现代农业合作,应该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投资环境。
第三,完善金融政策与税收政策。中朝现代农业合作需要大量资金,在金融政策与税收政策方面应逐渐完善。
首先,完善金融政策。在积极支持中朝现代农业合作区的产业化、科技化与现代化直接与间接金融政策时,不断完善金融配套服务,增加金融服务品种,加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合作、中朝民营经济力度,促进中朝现代农业合作区建设上新水平。
其次,完善财税政策。在积极争取中央与省级政策对现代农业合作的政策优惠与倾斜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扩大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缩小出口退税征退税率的差别,并完善增值税优惠政策,提高中朝现代农业合作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同时,中朝两国政府应构建合理的税收体制,各国可借鉴先进经验,使中朝现代农业合作切实享受到税收政策的优惠。
最后,政府对为现代农业合作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扶持。政府可以给予以利润为导向的、为现代农业合作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具体可以通过财政贴息、差别税率、再贷款方面予以支持。
第四,建立现代农业担保信用体系。
首先,成立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在确保正规金融对中朝现代农业合作融资外,力争成立“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稳健经营、增创效益”为经营理念的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投资农业产业为主体,业务范围包括融资性担保业务,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以及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通过财政以奖代补与风险补助方式,实行政府注资、金融资本注入、整合国有资产、民间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现代农业有立体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不同于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它不再停留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种什么不种什么、养什么不养什么、种多少和养多少的“加减式”农业内循环的平面式调整,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第一二三产业转化、互融、开放的立体式的产业化调整。
回顾党的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结构调整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整个调整的进程是从农业内部平面式的调整,转向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转化的立体式调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唤起了广大农民空前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适应计划经济调控下的市场供求,在追求各种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前提下,主要是对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增减调整。这种调整是农业各产业间封闭式的平面调整,其主导方针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随即,一大批农业生产专业户应运而生,粮食连年丰收,经济作物获得较大发展。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农业内部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调整。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主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的调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有非常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调整,产前、产中和产后连接,第一二三产业互融,形成种、养、加一体的立体式结构;二是农业工业化进程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就是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小循环,建立农业工业化的产业流程,初步形成了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农工并举的现代农业经济的立体循环流程。显然,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不仅仅基于农业自身的平面式结构调整,而是多产业延伸、多要素组合,并着眼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消费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立体性的结构调整。这是现代农业结构一个重要的调整特征。应该说,从上世纪末开始,这种以现代农业结构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已有明显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各类型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增多,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已经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现代农业有多功能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是多功能性的。正是农业的这种多功性确保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动摇。人类社会发展表明,农业的多功能性一直在演变和发展。不断新兴的农业功能和跨产业功能,显示出农业一直有着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在能力。这既有农业发展在任何阶段都改变不了的基本功能,如食品保障功能、原料供应功能、就业增收功能、市场供求功能和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功能;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多功能性被人们不断注入新的认识和新功能的开拓,如生态保护功能、生物能源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但是,农业这种多功能性不完全基于农业的原生态资源结构,更多的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产品质量供应要求的转变,更是农业功能结构的拓展而带来对农业内涵的丰富。
很显然,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是根据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扩大农业结构空间的调整。它不是基于传统的农业功能,而是由农业新功能而新兴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农业多功能结构调整,主要取决于对农业资源的深广度开发,取决于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的开拓,取决于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基于此,农业功能结构调整前景广阔。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农业功能结构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和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说到底就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促进而不断推进的形态。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是最基本的,以此带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政治生活的需求。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既是农业功能结构开拓的基本动力,又为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提供了无限而广阔的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社会活动空间会不断扩大。娱乐、休闲、观光、美食,不论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都是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内容。
现代农业有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就是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农业新资源被引入,并与原始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再是仅仅依存农业原始生产资源的结构调整。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科技农业和知识农业,现代农业整体效益的目标追求,不仅取决于自然生产要素的作用,更取决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即资金、技术、信息、管理、人力资本和知识劳力等。这就决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其结构调整必须输入现代生产要素,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整。
农业原始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这些对农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趋向都是有限的。另外,政策性效应也是效益边际递减,乃至达到极限。激发农业的活力乃至可持续性作用的,唯有现代生产要素的注入。特别是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经营方式的变革、工业管理制度在农业上的推广、组织制度的创新、知识农民的培养等,这些现代生产要素资源作用于原始农业资源,构建了现代农业生产力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有生态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是生态形态的农业。这种生态形态的农业包括农业文明的两大内容:它要以消费者的营养、健康和安全的食品需求为目标,生产优质、标准和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它要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需求,提供以农业多样化资源为内涵的,包括环境景观、古村名园、古树奇珍、田园风光、特色园区、农耕文化、传统美食等乡村旅游产品。这两大内容为现代农业的生态性结构调整开辟了广阔空间。在建设现代农业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正待人们进行整体性、保护性和合理性地科学挖掘与开发,以构筑生态形态的多产业的现代农业结构,如农村文化产业、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农村休闲产业、农业环保产业和农村美食产业等。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231-02
自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发展,刺激形成全球性产业的新格局,计算机技术俨然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据国家信息产业网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信息产业销售额占据整体GDP的1/3,远超建筑、汽车等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事实证明,谁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谁掌握了发展的机遇,未来的农业生产必将引用计算机技术并广泛应用。
1 农业领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发展轨迹及其优势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伴随新数字媒体时期的到来,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信息农业格局有效形成。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政府已经组建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首次以研究计算机农业发展及农业发展的前景列入一项专题,开启了以遥感技术、科学计算法、数学统计法为一体系的农业科研的新篇章。1987年,国家通过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逐渐重视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1],将遥感卫星技术和物理信息技术等运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并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模拟试验[2]。1997年在深圳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工作会议肯定了应将计算机信息资源的建设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实际工作方向,用以辅助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推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将计算机信息化发展列入到了服务三农体系之内,成为新世纪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3]。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农业应用机制及优势分析“农业信息化”也称“信息农业”[4-8],通过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入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使二者合二为一延伸成为新型现代化农业模式。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信息经济和农业生态系统,结合智能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为各区域农业生产者提供帮助和技术服务,达到以精细组织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生产格局的转变。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模型,更科学的制定决策为农业生产服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其生产资源的使用、利用效率。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精耕细作对生态的破坏,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
2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对计算机地理网格的设计实现计算机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检测与控制。
取决于地理区域的研究与应用尺度地理网格的单元大小取决于地理区域的研究与应用尺度。不同的地理区域,因土壤特性、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其所适合的尺度是不同的。寻找合适的网格尺寸是地理研究的关键,研究和应用需要多年的积累,传统的地理网格技术与经纬度网格法是简单的,但面积、形状变形较大。
现代精准农业的研究基准尺度一般为19m×19m。划分后的网格形状和实际地块要相似接近一致,更能确保形状和面积的变形可控,有利于变量投入和采样的实际操作。高斯-克吕格大比例尺下的投影更为契合现代农业地理网格数据根蒂要求。能够保证网格的全球编码唯一考有助于网格数据的共享与标准化。鉴于差别研究与应用方向,有必要在同一地理区域创建不同的研究标准,网格设计时充分斟酌建立完整的分层网格系统。依据此方法,可以从最基础的基准网格大小的网格数据库,逐一通过抽样建立更符合要求的研究基础标准,得到更全面的结论充分的把握微观、中观与宏观等多个尺度。四叉树分层网格系统能够充分满足相同网格基准上不同的研究的标准需求。通常在做精准农业研究与应用时,更高的尺度大小没有固定和严格的要求,用以解决遇到的更大难度上的了解整个地域整体特征。为此,采用四叉树方式的分层体系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可采用的体系是EOSG:3785坐标系下的四叉树分层网格体系,四叉树的顶层(1级)网格范围是(-20037508.34m,-20037508.34m)-(20037508.34m,20037508.34m)。精准农业应用所需要的基准单位大小处于22级,网格单位为19m×19m左右,分层网格编码对网格单元进行编码,为了满足分层网格中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级别而进行的位置。
以满足统一标识分层网格中的每一级每一个网格单元的位置。为了方便数据库的查找与运算,采用字符串方式来进行编码。具体设计如下:唯一的编码字符串t顶格的定义,网格为1,以整个世界为尺度,边长为40,075,016.68m,顶层网格(1级)Fig.1 The grid level 1单一网格四分为4个网格后,网格二级字符串编码依次为Q(左上网格),R(右上网格),T(左下网格),S(右下网格)。其唯一编码字符串为TQ、TR、TT、TS,以此类推。网格字符串的数量则是网格的层级,如字符串“TSTQ”表示是该网格属于第4级网格。
四分网格编码Fig.1 The grid code假若想从基准网格单位(第22级网格单元),建立更高尺度(层级)的研究网格单元,只需要创建网格四叉网格融合的规则,将更高层级的编码相同的单元挑选后采用栅格抽样算法进行合并计算即可,如:临近抽样、三次样条抽样、立方抽样等等在确定精准农业的地理网格系统后,需要考虑建立地理网格的数据库。将现代农业所需的数据指标信息存储记录到数据库中。
在综合考虑各种现代农业对数据精度的要求,以及大量的已有研究的情况下对农业网络数据库进行设计,将现代农业中地理网格的基础单元,合理设定在19m×19m,网格的属性数据即为全部数据。
与传统农业数据库最大的区别是基于网格数据库对每个网格的位置,在网格内发现不同的信息,从而实现了农田精细化和差异化管理[10]。可以通过建立差异化的网格实现网格间的区别,实现每个网格内能够体现的差异农田信息,使得每个网格单元内即使存在差异,也可在数据库中找到相应的存储记录信息。充分满足现代精准农业对数据的要求,与现代精准农业的特点相吻合。充分考虑数据的精度,计算的速度,产量图的制作,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肥力、氮磷钾含量,制定相应的变量施肥方案)提高产量[11]。
3 计算机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农业产量的提高
传统的农业生产以精工细作为主,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引用计算机技术后可从各方面对农业的生产进行监测,实时掌控农作物生长动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气象的信息化预测,即通过对大气环境及其数值变化进行实时动态预测,对田间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记录模拟计算机数据模型,做好农业生产防范工作,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有利的指导,展现出因地制宜地真正的诠释,有利于提升了产量与效益。
3.2 有利于节省人工
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计算机兼备人脑具备与不具备的所有辨识本领,对计算机数据筛选选择制定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优化方案。运用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后可大大缩少人员使用,便面人为因素对现代农业产量的直接影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知识推理、使用表示、采集等技术手段,汇集整合农业领域极为庞大的技术、知识、资料数据体系,构造成为智能问答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科学选种、土壤准备、种植、管理和收获;科学提出防治方法;制定销售方案,避免收获后的积压,造成不必要的人工劳动。
3.3 有利于确保粮食的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资料同样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生产建设与战略安全。粮食安全与国土安全同样重要,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关乎经济持续发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准确的判断大环境气候,根据当地气候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的生产计划,做到最大限度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保障同样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现阶段的重要目标,在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有助于加强对粮食安全进行保障。
3.4 有利于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当中的地位和应用,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耕地,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缔造了一个无限的前景,提供一个难得的机遇。通过推进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加速计算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有助于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4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充分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的需求,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活动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势必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可以预见,尤其在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建设的积极影响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建设提供稳定持续的发展动力,助推我国农业生产更快、更好地走向现代农业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洪伟.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
[2] 李芬, 陈颖曼.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42(3).
[3] 黄玉宝, 乔玉良, 张红艳. 基于GIS和遥感的土地利用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以汾河上游西北地区为例[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39(9).
[4] 朱勇. 浅谈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J]. 农业现代化, 2004(5).
[5] 冀宪武, 赵永胜. 农业信息化在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9).
[6] 张立伟.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12).
[7] 郑业鲁.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 1999(6).
[8] 刘婷, 王来刚, 左守亭,等. 河南省农业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与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7).
[9] Franzen DW. Summary of Grid Sampling Projectin Two Illinois Fields[J]. NDSU Technical Bulletin, NDSU Extenson Service, Fargo, ND, 2008.
创意农业:让园区农业“点土成金”
到麇鹿故乡江苏大丰市,又有了不少新去处。城郊的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内,那尽展创意农业魅力的展示馆,便足以让人领略现代农业的绝妙新奇。
掀开装满包衣种子的门帘,走过脚下巨大透明的鱼缸,头顶上绿萝、吊竹梅、金冬草藤蔓条条,充满生机。左边是采用世界领先的橱壁式方式种植的罗莎、红掌,右边是蔬菜台灯、粮食画、易拉罐苗等几十种创意奇特的农产品……
在数字农业、物理农业、感知农业、生活农业等一个个展厅里,让参观者深切感受到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注入更多的人类智慧、情感及文化内涵后,那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带给人们的别致风味,别样享受。
“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创意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运用创意经济的思维逻辑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推进传统农业发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丰市委书记倪峰说。
占地50万亩、总投资已达13.6亿元的“丰收大地”,两万亩核心区以现代农业展示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现代农业物流园区“三大载体”建设为重点,如何打造沿海现代农业开发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实验区?大丰,让创意农业点金。
全国首家农业创意产业园“大地丰收”,以农业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先后已有十多家国内外知名的农业创意团队入驻,每年还将有不少于20家农业创意团队入园办公,将农业的融智融资融为一体,加快形成智慧农业高效产业链。
在创意园大楼内,著名教授干经天领衔的丰智现代农业咨询有限公司,著名水产专家唐天德教授主持的唐天德教授工作室,记者见识了创意元素如何让现代农业实现产出和效益的倍增效应与农业创意的迷人风采。
占地20亩的三维园艺花卉超市,总投资2000万元,集花卉育繁、规模化生产、电子展示、电子商务于一体,拥有500多个品种的全省一流高、中档花卉超市,亩产出效益超过10万元。
[2] 梁熙,曾志明,徐富华.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N].闽西日报,2017-02-02(3).
[3] 农业部: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EB/OL].(2014-10-31)[2017-02-22].http:///news/nongyeyaowen/2014/10/577677.shtml.
[4] 徐志强.辽宁省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4):11-12.
[5] 石勇,张晓艳,石聿明.白城市耕地质量现状与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53-254.
二、物联网在广西现代农业物流中的应用现状
与国际形势相适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农业生产多个方面如农产品溯源以及精准农业等诸如这些现代农业物流中也开始引入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如依托物联网技术,省会城市南宁市已经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的试点。如广西牛博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广西成立最早的农业物联网企业,在山西太谷2万亩的红枣基地、百色澄碧湖上千亩的芒果基地,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均获得成功,两个基地的农产品均成为国内同类最优;其它城市,如梧州、凌云也已开展了一些信息管理试点项目,如无公害蔬菜、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在这个追溯体系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电话或手机短信,方便、快捷地扫描获取柑橘运输车辆以及柑橘的信息,并实现快速放行。当前,为了增加农产品的安全性,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多项农产品在其生产和流通环节都已经开始使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借此技术建立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档案。RFID技术推广应用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该技术毕竟属于新兴技术,其价格尚且偏高。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扩大以及需求的增加,RFID技术也正在逐步走向寻常百姓,实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今后,在广西物联网农产品溯源技术中,RFID技术将会是主流应用形式。再如有些市实施了卫星定位配方测土施肥。在计划施肥中,就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投入即增加收益。如金光农场就实施自动化控制,还应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可以采集和控制远程数据,所有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的包括温度、风速、风向以及蒸发量、日照辐射量等在内的数据都会被精准采集到,从而有助于土壤中水含量的测定,在对作物进行浇水、施肥时,都可以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借助于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有效节约水、肥以及农药。
三、智慧物流: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物流的结合
1.物流网在广西畜牧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广西农业生产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水产畜牧业也稳步发展,但与其生产相比,其质量安全水平仍然比较低。而且,和畜牧产品质量的国际通用标准要求相比,广西的畜牧水产的质量安全仍有较大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迫切需要在畜牧养殖过程及其物流中引入现代技术。而物联网可以使这一想法变为现实。如可以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植入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为每头牲畜建立档案,并且设置相应传感器,并适时监测建立档案的牲畜体征,准确感知其生长发育状况。此外,还可以依托网络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牲畜的投料喂食的智能化。也可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不同需求,在线采集、处理和传输水质环境的参数。信息处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对增氧设备和饲料投放设施的智能控制,对它们的增氧或喂食也可以实现远程遥控,通过这些现代物联网技术,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就可实现及时预警。
2.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前景
广西是水果之乡,这里的特色水果很多,如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等,大多保鲜期短,鲜嫩易烂。在运输过程中,借助物联网技术,不妨利用CPRS、WCDMA等2G或3G等技术,可在农产品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定位及温度、湿度等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实时地向调度中心传递运输车辆的相关信息,有效降低农产品运输的损失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运输车辆及货物的快速识别,有效防止伪造和涂改通行证,同时也可实现远程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