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社会治理的核心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1 16:31: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治理的核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治理的核心

篇(1)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1)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中,逐渐地理解和接受,并由思想上的相信转化为确信,从而就可以升华为社会的信仰。

(2)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不至于形同虚设,才能为高校学子提供一种精神家园,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并以动机的形式来指导高校大学生的行为,从而引领社会转型期间复杂多样并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

(3)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在国内外各种思潮影响下,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状况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应对非思潮威胁,巩固指导地位的有效途径。

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原因分析

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研究高校各层面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融入途径。

(1)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素质参不齐,部分教师综合知识缺乏,专业知识落后;部分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敏感性不强;部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热情不高;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表率作用,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三观”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体力和精力处于最佳,独立性逐步增强;认识能力全面增强。但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标准混乱、功利主义盛行、困惑与压力加大、道德水平下降等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与方法有待改进。现行的考核方式均以知识测验为重点,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多是一带而过,而对于学生是否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形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的考核,却是流于形式、办法不多。

(4)重视理论层面的考核,对于实践层面的考核却比较欠缺。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侧重于知识的讲授,对于实践能力的评判则几乎没有一个成型的测评体系,与此相对应的,在考核环节只注重理论知识层面,忽视学生实践、行为层面的考核,这就势必出现学用分离、知行不一的情况。

(5)仅注重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性和过程性评价。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只重视学生的期末成绩,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进步考核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与学、评价与被评价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促进。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够动态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只重视最终的考试结果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只看重分数高低而不重视素质提升,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教学的路径

(一)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政治信仰坚定,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治鉴别能力;必须理论修养较高,具备扎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广阔的知识面;必须具备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对自己宣传的意识形态坚信不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教育者,才能真正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二)不断发挥教育教学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准确掌握他们的实际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科学地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内容、有的放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力性。

(三)不断增强教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的需要,把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内容传输给学生,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心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真正起到统一思想、激励斗志,约束行为的作用。

(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实践;价值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ideology;practice;value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315-03

0 引言

当前,中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无疑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开拓了有一种方向。但是,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不得不为这种行为的未来效果产生出深深地忧虑,因为,要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不少,需要排除的干扰更是繁多。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

之所以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肯定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辩证地否定永恒理论的可能产生。也就是说,是要避免万能理论的诞生。

自从人类步入了知识占领一切的文明时代,这个世界上就不再存在其他任何事物可以超越知识成为人类一种亚本能性地逐代薪火相传之物。可以说,知识已经成为人类之精神的代名词,成为人类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最独特的自在性。所以,任何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无论它先进与否,在最终,都必须在知识的界域里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就只能成为传说,直至被湮没于时间之河或消失在历史之后。

而当知识形成以后,后人予以处理的方式,如今已形成一种分门别类的传统,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前沿学者重新觉察到知识映照的对象其实是只有相同的一个,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片面看世界的客观性和人们分专业研究世界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都必须成为某种专业门类的学术。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就成为一种关涉二者能否很好地在人类文明中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问题。

目前,在中国国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较系统地包容和深入研究的“显学”,主要是政治学,还有哲学和法学的研究分支。除此以外,还应有法学全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民族学和战争学等,但问题是这几个学术门类是否乐意承担这种极可能是出力不讨好的学术任务,前苏联的伦理学兴衰史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警示性参考实例。另外,还有几种让人怀疑其是否有在中国国内开设的学术门类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钩,即,人类学、伦理学、意识形态学、精神现象学、神话学、形而上学。还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教学也是可以以某种或某些特殊方式进行系统地介入的,但需要审慎有原则。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一个轻易地学术类属划分:出现这种文明成果涉及较多学术门类的现象,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该文明成果来自于我们人类唯一的世界,带有这个世界对人类知识而言是唯一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即二者只是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看世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中国国内目前现有的学术门类无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较全面且系统地深入研究,为此,有必要创立一个新的学术门类以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效用重大与学术类属尴尬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学术门类,不妨称为“实践学”,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学术类属,可下分到社会主义实践学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学的分支,并仅仅于少数有实力的高校在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且在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量才而用的方针,在笔试中,不妨使用“封闭学习一周”+“依据学习内容书写论文”的考试办法。开设这样一个学术门类的好处是,既能开创辩证唯物主义学术研究的新篇章,又能在确保学术研究的方向的基础上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研究蓬勃发展,并且不会对当今世界上广泛存在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们形成强烈刺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为一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却不能因为主观情感而避谈二者的具体区别,认清了二者的具体区别,我们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关系,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铺设好作业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同属一体,但这种同源性是基于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非某种形而上的逻辑或结构,这是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关系的首要原则。如果脱离了这一原则,一切都会变得无法正确结论。第二,就目前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框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只是拥有了一定的利于建构的方法、方向和范围。第三,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较为具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获得建构也必然是内容抽象,这是由二者的学术效力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强的形成经典的现实要求和学术诉求,那么其普适力和形式必然要基于某种不朽之物,譬如实践标准,也只有基于实践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有朽的需要中寻找出不朽的方向,即成为经典。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第一手材料。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甘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第一手材料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芬芳常在,同时,这也预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要成为经典,其时空穿透力和内涵的纵深及广延都将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两种预期,是每一个中国人和热爱中国的人都会有的对未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期许。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边界

给思想安上翅膀,它固然会有自由翱翔,但若一味追求天空背弃大地,它最终唯一可以拥抱的却只有死亡。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能在最终回归现实实践并为之服务的学术和理论,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尴尬,因为这种存在的唯一本事就是否定存在本身。当然,比较委婉的说法是,这些学术和理论是不够负责任的。顺着这种语气,应当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有责任保证其对时代和历史负责,即保证其可以良好地回归现实实践并为现实实践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一需要遵守的原则,其余的,都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衍生出的方法和工具。

4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的选择

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经典,从根本上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具备经典的解释力和对现实世界具备经典的普适力这两个问题,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好办法的成功过程。在这里我们采用实践三要素的分析法来探寻这种办法。从实践的主体要素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有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定义,一是较狭义地仅仅指无产阶级,二是相对广义地指一切在具体行为上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三是从极长远的角度上指向全人类,具体采用哪种主体,要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力和普适力需要,而且三者也相应地有着不同的实践客体和实践方法、工具。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无产阶级,那么一整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势必将牵动中国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为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将对中国当前的所有制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否定,所以,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方式是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的,也就是说该定义方式是不恰当的。而且,由于历史的趋势是向良好方向发展的,这种已不适应当前需要的定义方式也不会在未来变得恰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从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上规定的无产状态转变为规定的公共占有生产资料的状态,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该说已变成是“公产阶级”。而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独自占有和独自使用一定的有朽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情况下才能满足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本能要求。也就是说,公有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独自占有”和“独自使用”上才能得以解决,这就从理论上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适当地私有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论证。在这两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实践主体就不再可能是从狭义上严格定义的无产阶级,而只能是相对广义地指一切在具体行为上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同时也是中国当前对“人民”的确切定义。但是,话又说回来,基于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全部并无二致,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只能是全人类而不是其他。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应的实践客体的确定。

首先,对应全人类的实践客体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非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迟早会变成“公产阶级”,所有的非无产阶级在最终要么被改造为“公产阶级”,要么就是被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明显地在理论上有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也就同样变得容易随时间演进变朽,即变得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定义为所有的非无产阶级,那么,在客观实际上,中国学术界就是从较敏感的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直接对他国形成强烈干预和影响,进而会造成一种中国在理论上构建成熟的霸权思想的嫌疑。而事实上,中国一向奉行防御国防战略以及和平共赢外交策略,从未有着以某种霸主姿态强行推进他国进行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造的想法和行为,所以,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所有的非无产阶级。如果既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实践客体具备经典性,又要保证该实践构建最终具备较强的现实可行性,那么唯一合理的建构立足点就是与全人类这个范畴构成在逻辑上和现实上的一起共存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现实实践的根源即包含着科学性和彻底革命性的批判精神的事物。于是,我们发觉,追求经典效应的最终结果使我们极为接近以创造新的宗教或神话为本质的行为,这种发现将促使我们保持警醒和慎重。同时,我们的选择也不再可能变得轻而易举,而是立足现实和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和长远地考虑。

6 一个不得不说的前价值观问题

就目前而言,当前现实世界风靡全球的主流价值观主要有科学、自由、民主这三种,所有接触现代人类文明的人们都会深受这三种价值观的影响,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这三种价值观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后的各种便利,并且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主动传播这三种价值观的习惯,同时也都会主动地利用这三种价值观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问题在于,一般人是不会在花大力气准确理解科学、自由、民主这三种价值观之后才去使用的,这就使得这三种价值观本身为全人类服务的严肃属性与其使用的任意私有之不严肃事实之间产生了很难调和的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任何为人服务的事物在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个人享有才能达到理论之目的,私有就成为人类社会诸多包围人之范畴的实体中最远离社会和全人类的无法抛弃的精神躯壳。这种反映客观的逻辑推演,最终在当今世界形成了两套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相统一的现代文明体系,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提倡私有,在整个社会的结构上都体现了这种理念,而社会主义立足全社会,则在全社会大力贯彻公有的原则。从某方面说,这两种现代文明体系曾经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是走向了极端,并且都在历史上多次地为自身的极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前,虽然说两种现代文明体系都已经从极端中稍有脱离,但这种脱离并未在理论上和社会结构上实现,所以必将由两种现代文明体系承担的因极端而生的代价还将在未来陆续出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不得不面对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我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

要解决公私固有矛盾,采用一方消灭另一方的策略已经被证明是有问题的,那么是否将矛盾转化就可以解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矛盾转化的实质定义是暂时搁置对立和斗争,将矛盾双方的具体状况进行改变,从而使得矛盾双方的主要诉求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却并非是解决了原有矛盾。而且,矛盾转化策略的最大弊端是,一旦矛盾双方的暂有诉求得以满足,原有矛盾就会再次展现出来,而且会因矛盾双方的改变而变得更为复杂。

这样一来,良好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只有调和一种途径,即在肯定矛盾双方的基础上构建另一套辩证的体系对双方的关系进行某种特别定义和管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则是要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私有理念的压制和对公有理念的弘扬,而事实上,这一正是所有管理理念和理论所要面对的根本性问题,而政治理论,正是社会管理的逻辑。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077-04

社会质量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9年在荷兰签署的《阿姆斯特丹社会质量宣言》为标志,“社会质量”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兴和前沿学科。EFSQ将“社会质量”定义为“公民在那些能够提升他们的福利状况和个人潜能的环境中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程度”[1]119。它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社会质量理论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发展水平。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靠自身行为信用获取和提升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政府对社会民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从而推动政府职责履行绩效提高的能力[2]。在理论和价值层面,二者都有内在的契合性,社会质量理论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

1. 从思想认识层面来看。

在社会质量的四维度中,社会凝聚和社会包容这两个维度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增进社会团结度和社会融合度,这对于缓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由于不信任问题造成的矛盾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深入发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起来,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意识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任危机成为当前中国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这种信任危机渗透到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给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裂痕。2010年8月,《小康》杂志的《2009-2010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指出,对于政府公信力而言,调查发现,“、”、“形式主义、”,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漠,失职渎职,导致一些地方食品、药品和环保等安全事故发生”,这些被认为是销蚀政府公信力的三大主因。2009-2010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3.0分,虽比上年度上升0.8分[3],但仍处于一个低位水平。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取社会民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能力,它实质上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社会质量所强调的社会凝聚和社会包容,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规范基础和意识形态基础,并影响和指导人的行为活动,从而改善社会信任危机的状况,这对于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

社会质量理论对于政府如何提高公信力,如何着手建设一个民众认可、支持的政府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社会质量理论从四个维度来对社会质量的发展状况进行测量,这对政府到底该建设一个怎么样的社会,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建设这个社会,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要“加强政府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010年6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2011年2月27日,总理指出“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4]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且又迫切推进的工作。政府公信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将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摆在一个首要的位置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与社会质量的维度之一——社会赋权是相契合的,只有政府进行足够的社会赋权,民众才有充足的自由来对于政府的言行提出质疑,提出建议,进而达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一种和谐,实现社会凝聚。

二、价值取向层面的契合:公民本位、工具理性和政府与民众互动之间的契合

价值取向是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面对或者处理问题、矛盾、冲突等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理念一旦植入主体的观念当中,对于主体处理问题时所做出来的抉择或行为都有着方向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从价值取向层面来分析社会质量与政府公信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在深层根源上找到二者的契合之处。

1. 坚持公民本位。

“公民本位”是指民众利益优先,并且这种所谓的民众利益优先中的民众意志是其自身萌发的,而不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并提供的。民众在这个过程中是起着主导作用并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的。

社会质量理论旨在建立一个公民有着充分经济社会保障,享受公民权、民主、平等和自由,社会高度团结和凝聚为核心的社会,把个人的自我价值与其在社会中的集体价值融合为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5]。它所致力建设的社会目标很明显是强调公民本位的,它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入手来分析社会质量,将社会中的人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将作为社会成员的民众的状况摆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团结或是社会赋权,都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民众的首要地位。如社会质量强调的社会赋权与公民社会所提出的公民参与,在强调民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这一点上是契合的。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质量强调的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参与,是民众在有充分的经济物质保障基础上,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的参与。

政府公信力建设则是要致力于提高政府的绩效,提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政府的凝聚力,展现政府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其最终的目的还是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政府公信力建设包含着两个层面:其一,政府身份合法性的确认。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一种委托关系,政府的合法权力源于民众的赋予,符合民意的政府才可能是身份合法的政府。如果民众对于政府合法性提出质疑,政府本身的存在不合法的话,那么政府公信力也就无从谈起。其二,民众对于政府行为的信任与满意度,这也是民众自我实现和认可的一种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民众民情民意表达,尊重民众政治愿望,保障民利实现的社会,让民众在政府公信力的测评和改善工作当中充分发挥民众自身的评估主体地位,尊重民众的话语权,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确保政府将民众意志摆在首位,使政府真正做到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服务,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坚持“民众本位”这一思想。

2. 推崇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指行动者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借助理性采取行动以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

如上所述,社会质量理论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这四个维度入手来分析社会质量。社会质量作为一种分析评价工具,可用来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亦可用作社会进步与否的评价工具。社会质量理论认为,社会经济保障的关键在于民众拥有资源的状况,社会包容的实质则是社会参与程度的体现,社会团结的实质是社会的凝聚力,社会赋权的核心是人的发展[1]123。从性质上说,社会质量涉及三类因素,即条件性因素(社会行动主体维度),包括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方面的内容;建构性因素(人力资源维度),包括个人保障、社会认知、社会反映和人的能力;和规范性因素(道德/意识形态维度),包括社会公正、团结、平等价值和人的尊严四个方面[6]。作为分析社会质量高低的测量工具,我们可以从三类因素分别做出具体的评价。以上三类因素的测量都带有很大的弹性,这些指标也有着诸多不确定性,较之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更为软性化。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的功能体现在评价水平、监测状态、改进管理、预测发展四个方面,有利于形成评价社会质量的整体尺度,有利于实施社会质量水平的监测,有利于预测社会质量建设趋势。社会质量指标体系可以分解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社会动员、社会融合、社会活力、社会文化六个一级指标[7],从多个角度来综合反映出社会发展的状况,并将测评的客观性结果与民众的主观内在的感受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确保评估结果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确性。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反映着民众对于政府行为的信任程度,反映政府的形象。政府公信力也可以作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高低的指标。当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并被纳入到政府改革的重要议程上来,成为一种改善民众对于政府信任状况的工具。政府工作中的政府公信力基础指标、政府公信力业绩与成本指标、政府公信力互动指标等方面反映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状况,通过这些方面的测评可以较为科学、完整地反映出政府公信力现状,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出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这些都可以看出政府公信力建设对于工具理性的推崇。

3. 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以社会契约论和论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理论,认为人民拥有,国家的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人民对于国家有着天然的监督权。民众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与的关系,民众将国家治理的权利委托给政府,政府通过民众授权,按照民众的意志来行使权力、治理国家,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EFSQ将社会质量定义为公民在那些能够提升他们的福利状况和个人潜能的环境中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程度。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质量将民众的意志与民众的发展摆在首要位置,隐藏在其后的是政府的作用,只有通过政府制定出各项合理的政策并付诸实际,社会质量的提升才会成为可能。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将民众的意志摆在首位,采取真正符合民众意志的行动,通过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形成强大合力,社会质量提升才会成为可能,正是在民众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双方才能实现共赢。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在政府公信力测评中,民众的评估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其对于政府公信力测评的结果也应当是最为真实的,民众将测评结果反馈给政府,政府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或者是改善措施,以实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民众的意志可以得到更好地体现,政府也能够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理论逻辑层面的契合:和谐社会理论维度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维度

1. 和谐社会理论维度的契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中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提出的,同时也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出了其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在注重人的发展这一基点上是相契合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内在地要求政府加快推进自身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为了增进社会团结,缓和由于包括贫富差距的拉大,城乡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团结和凝聚。社会质量理论也同样关注社会团结、社会信任以及社会凝聚。虽然社会质量理论是基于欧洲社会发展的模式提出来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来的社会发展模式,但是这不能说两者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社会质量理论所提倡的民主、团结、赋权等方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中的“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建设中也能够体现出来,两者追求满足民众需求的愿景是一致的。

2. 服务型政府理论维度。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在于适应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它要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摆在首位,做到政务公开透明,负责任地处理各项事务,为民众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从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层面看来。社会质量理论的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反映出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这就意味着民众的物质生活状况不仅映射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上,还体现在政府为民众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上。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政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为民众提供充足、及时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从坚持公正这个层面看来。公平公正作为一种衡量指标的时候,它所关心的是民众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尤其是弱势群体是否能够得到基本的或者是更多的公共服务,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就提出正义的行为即是使处于条件恶化的社会成员的收益增加。按照社会质量理论,个人的发展要以整个社会制度世界的保障为前提,当然这个制度世界是将社会公正原则现实化的制度世界,是罗尔斯所言将正义作为首要价值的制度世界,最终体现在人们生活世界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集体认同的统一,其内在的逻辑在于社会质量理论以人的发展为目标[8]。社会质量理论强调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将社会公正现实化,并将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而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政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那么社会劣势群体或是社会边缘群体的基本保障是首先要给予保证的,这与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所宣扬的公正是相一致的。

认真审视和检讨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让政府自身成为遵循诚实守信及信赖保护准则的示范者,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科学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性选择。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涉及政府公信力的案例更突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2008年9月的三鹿奶粉、2010年12月的“小学生检测出鲜蘑菇超九成被荧光增白剂污染”、2011年7月的温州动车事故等。更值得指出的是,当下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各种自身失信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解决问题,而是首先考虑如何隐瞒事实、推卸责任,让民众的感情受到了伤害。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着民众对于政府合法性的认可程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只有政府在尊重民众意志,保持与民众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取得民众信任,提供满足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多元化需求,民众对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予以肯定或是表示满意,政府公信力才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怀娟.“社会质量”的多维度解读及政策启示[J].江淮论坛,2011(1):119.

[2]杨 畅,王 前.政府绩效评估与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价值与逻辑契合[J].伦理学研究,2011(2):80-84.

[3]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诚信恐慌——2009-2010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J].小康,2010(8):24.

[4].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力影响整个社会进步[EB/OL].[2011-02-27].

[7]周小毛,何绍辉,杨畅.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6):86.

[8]张海东,丛玉飞.社会质量与社会公正——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6.

Analysis of Social Quality Theory and Public Credibility of Government

1. Yang Chang 2. Zhou Ting

(1. Hu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410003,

篇(4)

自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予以高度的重视。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来看,无论是精神价值层面还是政治理想层面,都充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并成为时代思想的主流先驱,这就对新时期的高校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法治视域下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一、法治视域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阵地,应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进行考量,高等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养成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在当前法治社会背景下,法治、自由、平等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的关键性要素,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息息相关。从经济发展及社会长远进步角度来看,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充分展现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功能所在。

(二)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祖国未来发展的一种殷切希望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几个层面中,法治和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之间关系密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的基础保障,如果缺少这一坚实的精神保障,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要素自然无从谈起。

(三)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载体

从我国提出依法治国方针,到十的“三个倡导,”法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将依法治国理念充分地践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根本上的法律法规保障,如果缺少了法规的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无法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开花结果。

二、法治视域下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育人思想,“天行网,匹夫有责”,“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理念中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即便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同样不容忽视。

(一)内化为精神追求和动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中,党和政府强调通过法律为其提供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发展。从中不难看出,在社会生活中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均需要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来提供有利条件,促使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同步,获得长远的发展。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根本目的是在社会改革进程中为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提供更为坚实的价值依据。

(二)外化为自觉行为和活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中,应该树立正确的认知和态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从社会各个角度上深入落实和完善。在整个过程中,法治的推进和保障十分关键,通过法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立法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形成更具建设性的制度设计,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法律内涵和特性,切实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和落实。

三、法治视域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对策

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已经成为普遍共识,通过对不同阶层上的引导和规范,提升凝聚力,共同朝着目标前进。总的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明确物流市场发展中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法治视域下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思想上的认同,提升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认知,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同时配合政策上的保障、制度建设和法律约束,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方方面面,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思想保障。

(二)提高法律知识储备

在法治视域下,由于法治本身就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能够充分结合专业发展现状,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三)强化现代法治意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中,法治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应该追求更高层面上的实践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更为浓厚的法治氛围,提升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能够自觉去践行法律要求,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扶正祛邪,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为后续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在法治视域下,物流管理专业应该明确当前专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目标,有针对地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法治作用,促使广大学生欣然接受,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推动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晨,李卫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2):121-122.

[2]王忠宝,杨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引领[J].现代教育管理,2015,14(11):124-128.

篇(5)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Path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Leading Independ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AN Cao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With the spread of the debt crisis, the world situation unrest, social mutual agitation of variou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ideals and beliefs on people and everyday life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role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new force, played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at people train, how to train peopl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education system must be solved good fundamental problems facing independent colleges also must addres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priorit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o build spiritual power and ideological basis for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Following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to search path of building the core value system.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0 引言

“核心价值体系”一词为我国的首创,首次提出始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为战略任务。紧接着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重要理论指导。我党在“十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的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应将切实贯彻。独立学院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结合践行“文化强国”战略这一“宏伟蓝图”的大背景下我国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培育合格人才的重大使命。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1 从理论层面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化最新成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从实践层面看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反映一个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并且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是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保证正确的方向。

独立学院作为高校的一个支系,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与义务在引领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更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重大理论问题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也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了核心价值、贯彻树立和实践、取得丰硕的建设业绩,才能影响社会、引领社会,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学生大多来源于城市,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多数备受宠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三观”需要正确引导。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如何确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教育、树立、践行工作。

2 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代,在这一新的条件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等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特别是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一项极为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

3 独立学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深刻理解并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首先坚持教育为主导思想。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力,引领独立学院的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发挥其政策性强、现实性强的优势,通过分析,引导使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实践锻炼,思想与行为相结合,引领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社会现实生活的锻造中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弘扬主流文化,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坚持把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以人为本,独立院校作为新兴群体,当前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着文化积淀不深,学院领导重视不足,面临着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挑战等问题,应该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地位进行历史积累,首先引导学生应该懂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弘扬什么,摒弃什么,吸收什么、抵制什么等等,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观点,主动建设出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优势,把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成精品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再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新兴媒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力,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

(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从观念上、方法上、手段上进行创新。通过丰富的社会活动去感受,引导大学生培养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分清教育主体与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第二课堂、实践学习、科技竞赛、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锻造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素质、增长他们的才干、发挥他们的才能,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引导学生将理论付诸现实,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成一种意识,一种自觉遵守。

(4)打造一支道德高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组建一支既能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能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辅导员队伍。联系平时思想教育工作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各方面的表现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职业核心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组织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进行教学,让政治理论课、实践课、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就业指导的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培养辅导员专业化。为此,辅导员要努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出一流班风,用自己的科研精神带出一流学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出一流学子。

高校作为争取社会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是重中之重。独立学院多年来已经获得了中国社会的认可,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持续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很好地补充了中国青年培养覆盖面问题。从另一层面看,独立学院的学生综合知识水平要略低于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学生,他们的奋斗起点较低,困难更大,思想变化也更加复杂,及时引导、正确的教育既可以有效地帮扶他们成功、成才,更培养了他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党的十报告解读之十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兵团建设,2012(22).

[2] 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篇(6)

1.建立、推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

建立、推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是党和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重要措施,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确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对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和服务,保证内部单位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中顺利进行。

2.实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

实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是确保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每个单位都要建立维护稳定的责任制,把维护稳定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把确保一方平安作为任期目标之一,把“一票否决权制”落实到实处。广泛深入地动员各单位的力量齐抓共管,把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内部单位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助于“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搞好普法教育,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使内部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全面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助于内部单位保卫组织建设,提高单位自防自治能力。目前,许多单位保卫干部力量不强,保卫干部地位低,待遇低,往往没人愿意干,也有极少数单位对综合治理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认为保卫干部可有可无,甚至没有配备保卫干部,没有把单位保卫工作的治安防范工作放在眼里,给社会治安增加了难度。通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内部单位保卫组织建设,做到日常治安保卫工作有专人负责,充分发挥内部单位保卫组织在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作用,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

4.新形势下内部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所面临的新趋势和问题

4.1我国现行的经济法规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差距大,法律滞后和不完善的情况比较突出。内部单位在进入市场发展过程中,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跟不上,违法犯罪的条件空隙可能增多。

4.2转换机制,进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整改社会的利益进一步调整。在利益再分配中,一些人的收入可能相对下降,加上物价因素,少数人会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容易被坏人利用,如聚众上访、上街游行、罢工等,形成群众闹事,危及社会安定。

4.3机构改革的进一步铺开,行政权力对经济生活的干扰减弱,法律机制跟不上,内部单位保卫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4.4亏损私营企业和不景气单位,职工待遇低,职工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不满情绪可能滋长,封建宗族、迷信活动又有抬头,加上其他诱因,在内部单位容易发生事端。

4.5随着市场进一步运行,人、财、物流量明显增大,内部单位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将形成新的高峰期,给违法犯罪分子以更多的可乘之机。

4.6由于企业破产,职工待业,使本已紧张的就业矛盾加剧,青少年犯罪仍处上升趋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增大。

4.7一些内部单位的保卫干部大多数是在将要退休的干部、职工中选聘的,老龄化较突出,文化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不强,思维不敏捷,记忆力衰退,遇到紧急情况不知所措,并对本辖区的发案情况,需要监控的违法犯罪重要点人员和“两劳”人员底数不清,由于年龄大,精力不足,治安、安全保卫防范措施无法落实,漏洞较多,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5.新形势下内部单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对策

5.1新的形势给内部治安、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内部单位迎接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当务之急是必须落实“两个原则”,实现“四个增强”。

5.2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一票否决权”的原则增强内部单位的综合治理合力。“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一票否决权”的原则,有利于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感,是综合治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原则在相当一部分单位不落实,综合治理的合力不够,可资违法犯罪漏洞不少。究其原因,除了认识偏颇外,主要是这一项原则缺乏法律上的效力。作为内部单位究竟在什么范围内负责,不负责要承担什么责任,由哪个机关来监督实施,尚缺乏质的规定性和法律的强制性。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这一问题将更为突出。因此,必须通过立法赋予该原则以法律效力。

5.3致力改革,增强内部单位保卫干部队伍活动和治安实力,根据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增强内部单位保卫干部队伍的实力和活力。内部单位要普遍成立“一办一科一室”,既综合治理办公室、保卫科、治安执勤室,以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核心,建立治安服务体系,增强保卫工作重点,突出综合治理,加强防范控制工作,杜绝漏洞,减少各类案件发生,壮大保卫干部队伍,内部单位应选用身体好、年龄适合、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青年同志从事保卫工作。抓好保卫干部的培训,提高素质,改善保卫干部工作条件,调动积极性。配置必须的防身自卫武器,逐步实现装备现代化,增强保卫干部队伍战斗力,更好地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6.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社会各方面消极现象反映的社会治安问题,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内部单位如何进一步把握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将是每一个内部单位政工干部必须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史愿春.浅析现代企业如何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3):

篇(7)

        社会心理从内容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健康积极的,另一类是消极颓废的。健康的社会心理,主要是指人们的仁爱、和谐、进取等心理倾向,它是社会的主流,为广大社会成员认同;消极颓废的社会心理,主要是指社会心理的负面,代表着低俗颓废的人生观和病态腐朽的处世哲学,为一些人群迎合、追求和奉行。在当今多元价值的背景下,教师的心理也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例如,功利、浮躁、惰性、倦怠等心理,愈来愈为许多教师所默认和推崇,而过往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则越来越被淡化,甚至被教师拒认、抵触。

        应当说,社会消极心理并不代表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心理,也不能说明教师队伍的主体。但它借用教师某些心理失衡的暗道,在教师之间传播、扩散,引起或明或暗的“交叉感染”,使一些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分辨力、抵制力和警惕性,以致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不思进取,不把自己视作教育教学的首席,仍旧挥舞着师道尊严的大棒,视学生为课堂的奴仆和看客;在行为上,计划抄袭,教案抄袭,论文抄袭,课件抄袭,大凡能抄袭的,一概抄之,不能抄袭的,就向学生生吞活剥地灌输;在角色上,不讲究民主和平等,强调个人价值,以自我设计为中心,不安心甚至厌倦课堂教学,但却非常热衷于有偿“家教”“家养”,信奉利益至上。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疏导,势必会导致教师心理的进一步生锈和扭曲,不仅会使那种不当的教育行为继续存在、泛滥,影响教师本人的归属感、成就感,而且会波及到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蒙上成长的阴影,给教育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受他人、群体和公众的促进及制约,是处于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间地带,就像“城乡交接部”那样跨越两大领域,因人们疏于管理,产生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但它却真实地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具有中介作用,可以为社会的组织系统优化与控制,使人们的心理活动适从社会规范。可以看到:它既能顺从和有利于社会控制,也可能抵触和不利于社会控制。 

篇(8)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使用SPSS17.0求取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2)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之间均达到极其显著性负相关。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相关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为进一步检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效应,我们对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做出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水平对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4.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为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对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做出检验。结果(见表4)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健康均具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二、结论与讨论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个别维度得分偏高分析调查研究可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平均分为27.785,属于中等偏低的得分,而各分量表平均得分也都在8分以下,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不同的是,本次调查留守儿童学习焦虑的检出率高达57.7%,远远高于国内其他研究所显示的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仅选择了小学留守儿童,而其他研究则同时选择了初中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小学生与初中生相比,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还很不够,其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父母的督促和辅导,而留守儿童多由其他人监护(尤其是爷爷奶奶),在学习上难以得到较好的辅导,进而导致学习上力不从心乃至焦虑的心理。如此看来,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的监督力度,更要适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以减轻他们的学习焦虑。此外,本次调查中,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还有恐怖倾向和过敏倾向,也应该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

2.社会支持状况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呈非常显著的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预测效应。这一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诸多研究的支持。国外研究者也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儿童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可见,社会支持状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于是,怎样建立一个健全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以更好地维护其心理健康,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了,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协调一致地解决。作为学校,不仅要随时注意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长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工作;还应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其健康成长护航。作为家长,则不能一味用物质来补偿其精神上的需要,应该多与留守子女沟通,以更好地满足其情感需要。作为社会,则应该从宏观上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研究者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优势,帮助留守家庭教育、管理留守孩子。当然,我们更需要发挥留守儿童个人的作用,不断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提升其建构支持的内在能力。只有这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影响模式

一、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歧义。国内学者从三个角度归纳了对社会支持的定义:①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典型的定义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②是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③是从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定义社会支持,如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

2、 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①物质的帮助。②行为的援助,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③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④指导,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⑤反馈,如提供有关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⑥积极的社会交往,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

国内学者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的利用度。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的构成分为两大类:纵向来源(如父母、教师等)和横向来源(如同学、朋友等)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客观、现实的可见的支持,实际社会支持(received social support),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的理解上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们的学科差异和出发点不同。

3、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型

关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效果,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良心状况(主效果模型)。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社会支持只是在人们面临较高的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使人们免受或较少地受压力事件的影响,保持和增进健康(缓冲器模型)。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却莫衷一是。主效果模型(themain-effect model):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景,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无论个体的个性因素如何,无论个体已有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能够增加社会支持,就必然能够导致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其整体健康的提高。这一论点在社会孤独者与高社会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

4、 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大多实证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尤其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主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不同研究群体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城市居民,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兼顾各类社会群体来加以验证。其次,由于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社会支持的来源是错综复杂的,而且,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群体其社会支持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因此,相比社会支持的来源而言,个体所获得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更应该为探讨和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着眼点。最后,社会支持通过内部机制即自尊、抑郁、自我控制、孤独感等内部因素影响心里健康的,同时也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健康之间扮演中介作用,但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人口统计学变量、外在环境(如社会支持)、内部因素(如自尊、人格特质等)和心理健康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应成为以后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同时,应建构内外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整合模型,并使其逐渐趋向中国本土化。

二、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心理控制感的定义

所谓心理控制,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假想的内心状态。在该理论中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动与事件结局关系泛化性期待。对有些人来说,事情的结果被认为是与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的,因此每当他们从事重要工作时,他们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心理控制感的分类

心理控制感分为内控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相信凡事操之于己,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因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因此内控倾型往往与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相联系,体现在社会活动、信息搜索、警觉及幸福感等方面。而有人却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俘虏,认为外界力量操控自己的命运,他们花很多的时间祈祷、赌博或等救济,而不是积极地争取所期望的目标。这类人称为“外控型”,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人,成功是幸运,失败归因于社会、运气或他人等外部因素。这类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3、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西方文献中关于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集中在内在(自我)控制感,另一条线索着重于外在控制感。集中于内在(自我)控制感的许多研究认为,内在(自我)控制感是成功调节压力的决定性因素,“相信自己能控制”能够减低主观压力感,但也有不同发现。例如:有研究报告,高自我控制感并不总能减低压力,有时情况刚好相反。如果自我控制感高,但实际的控制能力低会导致更大的问题。那些平时认为世界是可以控制的人,当他们一旦遭遇不可控制事件时表现得更加脆弱;着重于外在控制感的研究认为,如果相信一切都有其命定的程序,一旦发生不可控失败,感觉也不会太好,因为一切都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外在控制感比内在控制感更有益于心理健康。还有研究认为,即使不面临不可控失败,相信个人控制的有限性有益于心理健康。对外在控制感的不同发现是:如果过于相信外在控制,可能会使一个人丧失努力的动力而坐失本来可能的控制机会,从而导致负面的心理感受。

篇(10)

一、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必要选择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在感受物质生活的巨大进步的同时,许多人也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社会已不那么安全了。一再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忧心忡忡;各地屡发的医患纠纷事件让医患关系失去了应有的信任,人们的就医环境失去了安宁;各地频现的暴力强拆事件又让公民的生命权和财产权保护面临着灭顶之灾;不时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在提醒人们,我们随时可能被这些身边的公共安全事故剥夺生命和健康;而高昂的教育、就业、医疗成本又让贫困家庭失去了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希望;执法机关执法标准不一,社会各阶层分配不公,腐败的丛生等等问题似乎让人们对我们社会的公平正义失去了信心,等等。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越发展矛盾和问题越多?说到底,这其实是我们的整个社会管理出了问题,我们的社会已到了不得不进行社会管理纠偏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涉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我国的社会管理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这种以行政管制为主的管理模式上,已经明显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社会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一是封闭性;二是粗放性、低效性;三是随意性;四缺乏科学性,等等。以这样的缺乏公开、公正、透明性、科学性的社会管理模式,去应对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或曰社会矛盾凸现期所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是无端浪费社会资源,增加管理成本,却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管理中的根本问题,反而会使矛盾越聚越多,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

中央适时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部署,为我们解决各类社会矛盾问题指明了方向。可以说,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和今后解决中国社会各类矛盾问题的不二选择。

二、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是法治主导下的创新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必然是社会管理发达的国家,而社会管理发达的国家又必然是法治国家。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的背景,我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只能实行法治的主导,就是要在社会管理中突出法律法规的指引、规制、保障和制裁作用,讲究以公开、公正和公平的机制治理社会,杜绝信息封锁、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等等。对于传统的封闭性社会管理模式来说,法治主导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就是创新。法律作为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最高规范,理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持续的法律治理,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建设就会逐渐行走在理性、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在法治的语境下探讨社会管理创新,才能使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努力探索不再是一场纯粹的、不确定的、粗放式的政治运动,亦即法律规范的指引必须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常态,一切的探索才有意义。

法治主导下社会管理的特点:一是公开、公平、公正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法治倡导管理规则(即法律法规等)的透明,而透明规则的治理能更好地获得公民社会的认同,能更好地平衡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从而使社会管理中的对抗和抵触最大程度地减少,从而真正地实现社会公平。二是有效性。在明确的法律规则指引下,各利益主体均能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故该种模式的社会管理能代表最大程度的民意,会得到较好的执行。三是科学性、先进性。法治主导下的社会管理会最大程度地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国民发展、创新的热情,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水准,以致提振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大多数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主要追求,因此“绝大多数社会矛盾是利益性矛盾”[1],解决这些矛盾用行政强制的手段已经是行不通了,必须引入法律治理的方式去进行精细化的调处。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应然设想

在当前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将会大量出现,许多社会矛盾将通过利益诉求或激进或平和的方式进入到司法领域,因而司法机关将面临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只能更加繁重。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国家对社会实施管理的重要司法力量,检察机关只有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动力,推动各项检察职能充分地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历史性贡献。

“在庞大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司法处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特殊的环节,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体系中同样处于特殊的地位。检察机关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立足职能、积极作为。”[2]明乎此,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就应主动创新理念,及时摒弃就案办案、关门执法的陈旧思维,依托法律监督职能,敢于监督、勇于监督,充分发挥打击、预防、保护和保障的职能作用,为整个社会各层面的管理创新提供法治的保障。

一是要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执法实践中,要真正坚守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认真办理好每一件案件,最大程度地通过办案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通过办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除相应社会管理环节所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在继续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对一些轻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邻居之间因民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以及未成年犯要适当从轻处理,该不捕的不捕,该不诉的不诉,对初犯和偶犯也要较累犯予以从轻。

二是要加大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检察机关必须加强能力建设,认真研究一些行业和领域职务犯罪多发、频发的规律,不断强化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能力,提高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和效率,不断净化社会管理所必需的政务环境。

三是要加强诉讼监督力度。对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执法情况,检察机关要及时有力的予以监督,发现问题,应迅速处理,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坚决查处;对民生领域的案件要高度关注,对重大环境浸染事件要积极发声,要强力介入,要支持民间维权,必要时可代表公共利益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维护广大民生利益,制裁侵权的经济组织。针对被监督方不愿接受监督意见的情况,要改进检察建议的方式,以向人大或被监督者的上级机关报送等更加有力的方式督促被监督方采纳监督意见。

四是要打造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要加强对检察队伍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注重专家型、学者型检察官的培养,探索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造就一大批忠于职守、法律素养高、办案能力强的检察官队伍。

五是要加强检察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改革当前不合理的检察人事、经费等管理制度,消除检察执法时常遭遇地方阻碍所存在的制度上的制约因素;要改进目前不合理的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优化检察权配置,从而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应逐步提升检察官工资待遇,让他们不再为面包和牛奶而发愁。

六是要加强检务公开力度。要积极打造各种传播平台,努力宣传检察机关的法律职能,宣传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实践;要探索“检察开放日”、“检察执法听证”等与群众对等交流的沟通机制;主动建立检务网站,受理群众有关职务犯罪的举报,倾听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积极回应网上的涉检民意,正确引导网上舆情等等。

七是要延伸检察监督工作触角。要继续深化检察工作机制改革,通过设立乡镇检察室等形式将检察监督工作的触角向乡镇、社区等基层地区延伸,强化对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底导执法单位的法律监督,及时纠正违法现象,促进执法人员公正廉洁;对弱势群众,要以法律援助、教育援助、司法救助等形式关注其民生问题,持久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注释:

篇(11)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3-00162-03

复原力(resilience)是指个体、学校、家庭和社区能够成功地应付生活中出现的挑战(如生活变迁、不断增加的压力、危险因素等)的一种能力[1]。复原力研究从生物系统的多水平探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与途径,为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开创了全新的角度[2]。儿童的心理复原力与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和家庭外的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3]。本研究了解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合肥市共有4个行政区,在每个区各任选学校规模处于中等水平的小学1所,从每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抓阄),各抽取三个班共2078人。全部在父母知情同意后接受了问卷调查,收到答卷2 078份,其中11份答卷为填写不全或未填,共获得有效问卷2 067份,有效应答率为99.5%,其中男生1 096人,占53%,女生971人,占47%,年龄7-14岁。三年级680人,占32.9%;四年级699人,占33.8%;五年级688人,占33.3%。出生地为合肥市区的学生为1 580人,占77.2%。

1.2工具 1.2.1采用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the California Healthy Kids Survey,CHKS)修订版中的学生复原力问卷(the Student Resilience Survey)[4]该量表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提供,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问卷的中文版在合肥市1所小学选取2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中的部分句子进行了修改和调整。量表共有13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总分65分,通过13个项目之和来计算心理复原力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复原力越好,本文中学生复原力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

1.2.2社会支持问卷 包含25个项目,分别从同伴(13个项目,满分65分)、家庭(4个项目,满分20分)、学校(4个项目,满分20分)和亲戚(4个项目,满分20分)四个维度评价小学生社会支持状况,采用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得分越高,说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文中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

1.2.3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年级、出生地等。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参加现场调查的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中由学生独立答卷,当场收回答卷。

1.4统计方法 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小学生心理复原力评分差异比较

小学生心理复原力平均得分为49.0±8.8,女生复原力平均得分高于男生(50.1±8.6/47.9±8.8,t=5.71,P=0.000)。

2.2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复原力评分差异比较

小学生心理复原力在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F=21.39,P=0.000),Tukey's HSD法进行两两比较,五年级学生的复原力平均得分(49.0±8.8)高于三年级、四年级(48.3±8.9、47.9±8.7)(均P

2.3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小学生社会支持各个因子平均得分分别为:父母支持16.2±2.9,学校支持16.0±3.6,亲戚支持16.1±3.6,同伴支持47.1±11.7。对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各因子作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在各年级间,亦存在正相关,其中以同伴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相关系数最大(表1)。

表1 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r)

复原力父母支持学校支持亲戚支持同伴支持社会支持总分

2.4各年级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及一般情况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小学生心理复原力平均得分为均分,得分在均分加一个标准差以上的学生为复原力高分组(赋值为1),得分在均分加一个标准差及以下的学生为低分组(赋值为0),以各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为因变量,以学生的性别(男=0,女=1)、出生地(合肥市区=0,外地=1)、父母支持(1~5分=0, 6~10分=1,11~15分=2,16~20分=3)、学校支持(1~5分=0, 6~10分=1,11~15分=2,16~20分=3)、亲戚支持(1~5分=0, 6~10分=1,11~15分=2,16~20分=3)、同伴支持(1~20分=0,21~40分=1, ≥41分=2)为自变量,用Enter法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三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同伴支持、学校支持、亲戚支持;与四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同伴支持、父母支持、亲戚支持、学校支持;与五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依次为父母支持、同伴支持、学校支持、亲戚支持和女生(表2)。

表2 各年级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及一般情况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年级变量βWald值P值OR值 95%CI

3讨论

本研究得出合肥市小学生的心理复原力平均得分为49.0±8.8,低于澳大利亚小学生复原力水平[5]。女生评分高于男生,与Lynn Rew [6]等对流浪儿童复原力的研究结果相反。五年级学生高于三、四年级,可能随着年级升高,小学生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有关。本研究未发现小学生出生地不同对心理复原力有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正相关,其中同伴支持与心理复原力关系最密切,说明与同伴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对儿童复原力具有促进作用。亲戚支持对儿童心理复原力也产生一定的作用。提示儿童的复原力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复原力水平低的儿童易缺乏自尊,不善于与外界交流等社会适应不良现象,与Stewart D[5]等研究结果一致。儿童在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中,通过同他人建立安全与友爱的关系,从外界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经验,对他们的心理复原力产生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缓冲外界有害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支持Iris[7]等在解释自杀行为的发生与个体社会交往网络的瓦解和社会联系性的削弱密切相关的观点。

回归分析显示,三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同伴支持和学校支持关系最密切,四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同伴支持和父母支持关系最密切,五年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父母支持和同伴支持关系最密切,说明在不同的年级,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社会支持各个因子对小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产生不同的作用,提示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