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模式概念。模式(Pattern)一词指涉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是指由多个相关因素或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复合系统及其运行方式,是被加工后的一种范式,一种可模仿、推广或借鉴的一种相对固定的运行方式。它不同于在约束和假定条件下通过数理方法形成的数理模型。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对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模式分析方法是一种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通过把事物及其运动方式进行理论概括而进行思维的一种方法,它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概括的说,模型忽略掉它所描述或解释的原型(特定事物或现象)中的次要特征,而突出原型的本质特征,以使人们把握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特定事物或现象,并运用概括出的模式范畴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来看,模式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固有思想。模式的中文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的思维方式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包括哲学、法律,医学,兵法,体育,文学,直到我们行为处事的方式。例如孙子兵法中,充斥着各种模式。孙子说,至于死地而后生,就是一种战争模式;三十六计,条条都是战争模式,而走为上计,则是讲:在诸种模式中“走”这种模式是最好的策略选择;甚至空城计,都可以讲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的战争模式。
模式分析方法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中。在政治学中,人们把西方民主政体的政治体制模式概括为:总统制模式和内阁制模式等。前者如美国,总统有很大的权力;后者如英德,内阁总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权力,总统或国王更多的是荣誉职位,无实权。在公共管理科学中,人们把政府的公共管理类型在历史上的变迁,高度概括为三种模式转换,也就是从古代传统的统治型模式到近现代的管理型模式再到现代和未来的服务型模式。在经济学中,较早使用模式分析的是二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家,例如19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工业制造消费品出口模式和国内市场扩张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尤其有名的是世界银行提出的东亚模式。目前模式分析方法已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商业赢利模式等。
模式分析方法之所以被人们广泛运用,概括起来讲是因为它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通过对各种事物运动规律的提炼而将它们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下参照相应模式来解决或处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就是三十六种模式。二是通过提炼事物的基本特征而将它们简单地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复杂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例如,公共管理理论将政府管理形态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高度抽象地概括为:统治型模式、管理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三是面对事物新的发展和变化,而在已有理论不足以解释和解决其发展变化时,通过对其进行模式概括,有助于突破已有理论的束缚,使人们能从思想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例如,发展经济家把东亚数国经济发展奇迹概括东亚模式,以及近年来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模式,就是因为占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这些国家的发展之迷。
2、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我国特定省级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它反映的是省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活动特征。由于经济发展是多元因素复杂作用的、动态的有机体,且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又是很多周期叠加的结果,所以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又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进程,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升华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领域既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渐进性和渐变性的一面。省域经济以特定的省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省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陈仲伯,2006)从经济运动过程来看,它是由再生产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的;从经济结构来看,它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比例关系;从发展来看,它一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动性和不平衡性;从地位上看,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国民经济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全国经济发展状况,从区域空间角度看,即是全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综合。
我国省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仅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有的反映在一个省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路径的宏观层面上,有的反映在特定产业、特定领域、发展方式方法的中观层面上,还有的反映在一个行业、一个增长极点(产品、产地)发展的政策路线、技术路线、市场路线途径选择的微观层面上。因此,研究探索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化对省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深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省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目前,对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的研究还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根据经济活动中的要素作用、组织方式、市场依赖等关键性节点,我们对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以下分类。
1、从资本所有权的角度看,有公有资本推动模式、民有资本推动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模式等。古典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就是: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据此而“唯资本论”是不正确的,但是没有一定资本的积累,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的。这一道理在省域经济发展中同样成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来源通常具有多元化特征;而资本来源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就一个省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经济,单靠某一种资本是很难实现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实际的情形是只有公有、民营、外来资本共同作用,效力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所不同的只是三种资本的各自作用力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从推动省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本性质,可以将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模式、民有资本推动型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型模式。
2、从聚集经济角度看,有中心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状交织模式、圈层开发模式等。中心开发模式即“中心—理论”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典型运用。这一模式的实质是区域经济核心区通过发挥其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生产效应等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核心区创新带动扩散区的创新,以核心区的增长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即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轴线地带,并使产业向增长极和轴线地带集中布局,从而以点由轴及面,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网状交织模式是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是通过加强不同增长极或增长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延长和拓宽发展轴,通过加强不同发展轴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发展轴由直线延伸状态转变为网状交织发展结构,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立体型发展轴网络,从而把全区域各个增长极或增长点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系统中。
圈层开发模式的特征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并根据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城市由内到外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如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等。这种模式通过极化效应造成经济吸引,并通过扩散效应造成经济辐射,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渠道,带动周边次级城市发展及农村城镇化建设。
3、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有珠三角模式、长三角模式等。所谓地缘经济,就是依靠地理区位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蒋年云,2007)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行政经济区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联动发展已成为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不同的省际之间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共同打造超行政区划的共同经济区,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长三角就包括了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的有关地区,目前珠三角也由期初的“小珠三角”扩大到现在的“泛珠三角”区域。这些经济共同区是相关省市通过共同发挥地缘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各自发展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泛省际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组建和产业集群打造诸方面极力追求联动协作共同发展,对省域经济及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4、从对区域内外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依赖程度的角度看,有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不同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环境,对本地区内外的生产要素及市场依赖程度有所差异。采取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地区往往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不可移动要素的天赋优势,对外资具有很强的聚集力,外资进入后往往有利可图,这些地区往往利用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业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来推动本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如广东在这方面非常典型。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身不断增强的经济聚集力完成累积循环,实现后天的分工和专业化及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经济具有很强的根植性。温州就是典型的依靠内源型经济发展起来的地区。
【参考文献】
靖港,位于望城县西北的湘江西岸,古沩水与湘江的汇合处,南距长沙市城区25km。在“南船北马”的中国古代交通时代,靖港即为古湘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长沙城最大的外港。而这些都为古镇当时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必要的优越交通条件。再加上其以湘江为轴带的经济腹地十分广阔富饶因此当时也得到“小汉口”的美誉,近些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古镇旅游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强,靖港古镇及其特色古镇群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前景广阔。2008年9月更是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在低碳经济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坐拥如此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靖港古镇也正在经历着一个朝着低碳旅游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低碳经济概念及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或指一个经济系统的碳足印接近于或等于零,首次提出于2003年英国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经过数十年来的不断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渗透到了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低碳旅游得益于其独有的行业优势一直走在低碳发展转型的前沿,是一种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二、国内外古镇低碳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及其成功经验
古镇的低碳化旅游发展虽然目前还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但从国内外古镇的一些积极的转型尝试中依然能总结出一些不错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主要的发展模式:
1.政府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政府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即政府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主导作用,政府致力于发展低碳旅游,并动员多方部门,利用多方资源,来实现低碳旅游更快、更好发展。如今,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低碳环保问题,如美国政府相继颁布《清洁空气法》、《低碳经济法案》等来为低碳旅游提供立法保障,英国政府公布《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白皮书,将二氧化碳的减排指标落实到各个领域等,而我国许多旅游景区在进行低碳旅游发展时,政府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具体的成功案例有:
周庄
在“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总体规划下,当地政府一直坚持古镇保护与开发并举。在古镇保护委员会的主导下,周庄实现了“三线入地”,即将电线、电话线和电视天线埋到地下,并使污水处理工程基本运行;政府相关部门还控制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进入景区,大量使用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人力车、手摇船等交通工具,并设计规划了徒步游、自行车游等低碳出行路线,开发了水上特色体验游等一批低碳旅游产品;相关部门还回绝了从上海转移出来的一批高耗能、高效益项目的落户要求,从而维护了周庄低碳旅游的发展。
2. 旅游者和居民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在此发展模式中,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是发展低碳旅游的核心,旅游者和居民有着强烈的低碳环保理念,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会选择能产生更少二氧化碳的旅行方式,当地居民自觉减少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并积极参与到低碳旅游的发展建设中来,从而直接地推动了旅游地的低碳旅游的发展,如在意大利,“低碳生活”已深入人心,当地居民非常注重节电、节气等,具体案例有:
意大利丽晖谷
丽晖谷不大,当地居民也只有4900人,但是它自有一番韵味。作为宏伟的阿尔卑斯山下的一个小镇,它不仅是滑雪、滑冰等冬季运动的最佳场所,还有着极富盛名的自然人文风光。当地在低碳旅游业的发展十分注重低碳旅游者本身,通过积极宣传低碳理念和鼓励游客和居民自觉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量的方式,并采取在居民社区中推行碳汇机制,有效减轻景区运营过程中碳排放的压力。
3.企业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此发展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在低碳旅游发展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发展模式中,企业会具有更环保的经营理念,在对景区的开发利用中,会更注重对景区的保护,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引进先进的低碳设施,提供低碳性、环保型旅游产品,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等。将企业的利益与古镇的低碳发展紧密相连。
凤凰古城
凤凰县在刚开始发展旅游业是政府主导的,然而,凤凰县当时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困难,并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文物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并且,在官办经营中,也没有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于是,凤凰县政府将8个景点经营权转让给黄龙洞公司50年,黄龙洞公司入驻凤凰县之后本着“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投资大量资金,采取了修复城墙、消防、防雷防护等多种保护措施,并且,黄龙洞公司对古城的卫生工作实现了公司化管理,设置和古城风格相称的垃圾桶,在山地上种植树木,增加绿化带,这种种做法,既提升了古城的环境,还在无形中提升了居民的素质,极大地促进了古城低碳旅游业的发展。
4.技术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科学技术,要实现古镇旅游业的循环发展,很大程度上都要依托于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比如说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降低碳排放量的交通工具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等。使低碳旅游的发展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具体来讲:
滕头村
滕头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村庄建设结合起来,改善人居环境。其依托科学技术,积极构建低碳系统。道路上采用的是‘风光能’环保路灯,地上地下没有架铺一根电线,均靠风力发电和太阳能蓄电池来提供能源;污水处理采用的是先进的人工生态绿地污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模块中基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态三者协同作用,达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并且实现了节能、节水、节地的目的。
三、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1.自然环境方面
(1)低碳旅游有利于古镇景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我国旅游展业规模的扩大,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逐渐显现。发展低碳旅游,可以有效地形成古镇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防止出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现象。低碳旅游还可以从衣、食、住、行、娱、游、购等行业提供的旅游产品入手,倡导清洁生产、节约消费,使古镇旅游活动中的参与者在消费行为上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使古镇景区在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靖港古镇的整体风貌虽然并未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但是粗放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确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当前来古镇旅游的游客人数较多时,同时却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小的压力,严重威胁着原本脆弱的靖港古镇景区生态。因此发展低碳旅游,从而减少传统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生态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2)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治理的微观表现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全球变暖更是引起了诸多关注。而根据研究发现,目前旅游业要对世界范围内二氧化碳排放承担 4%-6%的,其中 32%来自公路交通;40%来自航空交通;21%来自旅店。而我国传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大。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减少二氧化碳在旅游行业的产生与排放,实现低碳化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迫在眉睫。现在也有不少古镇型的旅游业配合国家的战略,在旅游规划、旅游产品、旅游营销等各个领域积极实施低碳旅游发展战略,使之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低碳化”。靖港古镇旅游业发展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趋势,作为古镇型旅游景点之一,与其他古镇型旅游景点一同承担全球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一部分“低碳责任”,这对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人文经济方面
(1)能够充分发挥古镇的人文资源优势
靖港古镇低碳旅游景区的建立,不仅可以更好的展现古镇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民俗文化而且可以让景区居民,旅游者亲身体会到低碳生活,从而使低碳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为建造低碳社区、低碳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低碳城市的创建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这却又是个庞大的工程,且放眼全世界尚无成功的案例。不过创建古镇低碳旅游景区可操作性强,且更具有现实意义,在世界各地已有成功的先例。由此打造古镇低碳旅游景区来为创建低碳城市奠定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2) 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古镇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低碳旅游是古镇旅游转型最佳的切入点和契机。将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低消耗、低排放”融入到古镇发展中,使古镇旅游产业功能由单一的经济功能向复合的社会功能而转变,促进旅游经济从简单的经济效应向多元化的综合效益转型升级,也促使其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靖港古镇的旅游文化产业暂处于较为低端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商铺以家庭作坊型经营为主。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可以使这种生产模式得到转变,开创出更多的商机,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古镇的可持续性发展
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从旅游资源的开采方面,否定了竭泽而渔的做法,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使其发展做到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合理的地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既满足了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完美地体系了古镇低碳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给靖港古镇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到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是非常紧急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1.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符合当今发展的诸多趋势
(1)我国各类产业都在积极地进行转型升级,旅游业也是其中之一。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各种产业都在进行的尝试。而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积极地顺应了这样的趋势。
(2)当今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了全人类的生存,发展达到与环境的和谐,进而做到可持续性,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政府也是非常注重产业的可持续性,也曾多次颁布相关的政策文件。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积极地响应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
2.靖港古镇在低碳旅游的开发上具有诸多优势
(1)靖港古镇历史悠久,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而且还有诸多保存较好的人文资源景观,至今仍保存着“八街四巷七码头”的街镇格局,它们与古民居、古作坊、古商铺、古码头、古驿站、古桥、古井等共同构成了靖港古韵悠悠的古镇风貌.若将其人文景观作为低碳旅游转型的重点方向,则不仅会降低其相对开发成本,对低碳旅游产品吸引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我国正积极地研究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靖港古镇临近湖南省省会长沙市,隶属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区。若靖港古镇大力发展“低碳旅游”,这样即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相干政府部分在政策上的倾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3)国内外已经有诸多古镇型景区成功地将“低碳旅游”付诸实践,靖港古镇可以借鉴并吸取其“低碳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自身的区位条件,更快更好地发展“低碳旅游”。
五、基于低碳经济角度对靖港古镇发展和转型提出建议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问题
(1)树立低碳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古镇的低碳发展离不开多方利益主体的共同促进,在积极营造低碳发展的氛围时候需要有针对性的扩展到政府部门,景区管理者,游客,当地居民这四大低碳旅游核心利益主体当中。古镇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低碳理念下各方低碳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推进古镇旅游低碳化的根本动力,靖港古镇的低碳旅游业发展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倡导低碳行为,鼓励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因此古镇旅游在低碳化的进程中要始终把握其核心任务,并紧紧抓住旅游生产低碳和旅游消费低碳两个发展基本点,最大程度的推进“食,住,行,娱,游,购”等旅游核心环节的低碳化改革,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尽可能的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量,加速人们的行为转变。同时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利用资本的力量大力发展低碳环保技术,淘汰古镇的落后产能,促进古镇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重点
(1)强化规划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合理做好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布局,有效避免无序化的旅游发展对靖港未来经济产业所造成的冲击,最终实现古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的局面。
(2)制定政策措施吸纳其他古镇低碳发展的先进经验。制定出台适当的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理论;形成一套以景区内部旅游主体为核心的利益最大化驱动机制和以政府主导的外部动力机制循环促进的,多元的,完整的古镇低碳化旅游发展动力系统。
(3)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具有一定投资实力,并且对于靖港的低碳旅游发展契合度较高的旅游企业落户。针对某些低碳旅游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地方政府应利用其独特的社会资源优势,联合有关金融机构积极进行低碳融资方面的探索,如在相关企业低碳旅游项目贷款方面给与适当倾斜,鼓励旅游开发企业发行以未来景区低碳旅游收入为担保的“绿色债券”等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4)把握特色产业,发展和鼓励例如油纸伞,布鞋生产加工等具有靖港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地方特色是吸引游客及地方形象定位的关键因素。从实地调研及走访的方式我们发现,镇上一些建筑、小吃和民间手工艺品与其他古镇大同小异,而本身的特色资源挖掘不够,在同类竞争色表现不明显.事实上相对于那些旅游特色不鲜明,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一些具有靖港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显然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5)完善接待设施,提高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由于地方特色不明显,且当地接待设施不完善,游客在靖港古镇停留的时间较短,大多数的游客行程为一日游。在靖港,街道狭长,但路边没有供游客休息的长椅等设备,也没有休闲性的交通设备如脚踏车或电瓶车等;其次,靖港旅游产品仍是观光类的初级旅游产品,缺乏体验式和互动型的活动类产品。而游客在这里不应该只能看到“静态的”靖港,对古镇古人的风俗只停留在“看”的层面上,没有“参与”其中乐趣,因此开发多层次的低碳旅游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6)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提升景区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碳旅游作为一个近些年才被广泛提起的领域,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必定会出现相当数量的人才需求,靖港景区的低碳化转型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六、小结
尽管靖港古镇在进行低碳化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在环境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汲取国内外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真正适合靖港的发展转型之路,才是实现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罗维.湖南望城靖港古镇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9-13
[2] 覃业银.都市特色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以长沙靖港古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1,(2):33-36
[3] 马勇,刘军. 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 106-110
[4] 黄文胜. 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 生态经济,2009 (11): 100-102
[5] 张钟元,郑向敏,兰晓原.国外低碳旅游发展动向及其启示[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 17-21
[6] 杨军辉,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述评[J]. 经济问题探索,2011 (6): 112-115
[7] 石培华,吴普.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 地理学报,2011(2).
(一)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1、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为抓好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按照县委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制定了经济计划局《xxxx年“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建立了全覆盖工作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全局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推进机制,加速全局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法行政秩序。
2、实行管理权力运用的公开透明。完善了职责公示、公开,对各位领导、办公室的权力进行了明确分工、公示,划定了权力边界、责任及运用权力的监督方式;与规模以上企业和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形成端正行风政风社会监督网络。全局建立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制度规范,形成了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3、加强了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按照责任制,今年以来,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局性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大检查,按照基层企业和部门的信息反馈,对个别办公室的工作组织进行了2次个别抽查、检查,召开了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1次,以上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全局性行风政风的好转。
(二)搞好公共服务,努力为企业经济运行排忧解难
本文从区域农业及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下手,以江苏省的农业发展为例,结合BPEIR概念模型,运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体系,对江苏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估,通过分析阻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比如降低物质的投入,促进本区域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化更加稳定等等。
一、浅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
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及其生命周期中降低资源的浪费、物质的投入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对废弃资源进行再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的效率及产出量,提升农业经济并实现生态环境效益,这就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的目的。在这里可以创建BPEIR概念模型来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进行研究。BPEIR概念模型就是行为―压力―效益―冲击―反应模型,由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总循环,并且循环量的大小是受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的消费量影响的。所以一旦物质的投入加大,就会增大总循环量,导致系统压力过大,不利于系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就要使人们减少物质的投入,使循环总量降低,以此减少系统的压力,比如可以采取农业资源再利用等措施,都可以使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物质的投入。所以就要以农业生产效率为基础,结合系统的终端及过程来研究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采用BPEIR概念模型,如图1。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综合体系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保障生态经济及技术为目的,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估。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综合体系主要有四项内容:其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其主要介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对社会发展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其二,减少资源投入。其主要介绍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方面的状况;其三,资源的再利用评价体系。其主要介绍农业在生产中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状况;其四,资源生态环境的安全评价。其主要介绍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影响,如图2。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指标的权重指的是以目标相同为基础,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对各指标进行权重。
二、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统计分析
江苏省是我国农业发达的省份之一,其有着适合农业循环经济的物质条件。其一,江苏省的农业生产水平统一较高,适应与林业、养殖业、渔业等,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也较为发达;其二,江苏省的经济实力及强大的科技也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三,江苏省人民正在不断改变自身的消费观,具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位农业循环发展也提供了保障。所以就要对其与农业循环的发展及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科学有效的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是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标准化处理评价数据
根据图2中的指标可以看出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的性质是不同的,各个数据之间并没有可比性。所以要使各数据有一定的可比性,就要标准化处理评价数据。下文就以1998~2005年的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指标为例进行处理。
根据标准化法可以了解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主要应用在正作用指标和副作用指标两方面。正作用指标越大,说明循环状况较好;副作用指标越小,说明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力的。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正作用:X1ij=Xij:Xi,副作用X1ij=Xi:Xij,X1ij表示指标值;Xi表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i指标的原始值;Xij表示指标原始值。
(二)循环经济发展计算
使用加权函数法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进行计算,得出公式为: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以上结果,图3和图4。
根据图3和图4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评价:
从江苏省1998~2005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上升趋势的,从整体上分析有向下减弱的趋势。1998~2005年之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波动很大,但是波动的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总体都是在0.92~1.02间波动。详细分析为江苏省在1998~2000年是逐渐上升但是有下滑形式,在1999年是最高的,但是2000年是最低的,这就说明在1999~2000年趋势呈下降;在2000~2003年,这三年之间起先处于上升,但是又呈现下降;2003~2005年,是直线上升的。
(三)影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通过以上判断我们可以了解到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了能够使江苏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创新和规划,以降低投入量,提高产量,从而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实现统一。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主要影响因素在资源环境方面,其次就是资源投入量方面,所以要想使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合理使用农业资源,这样才能使农业资源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创建生态农业
资源环境安全是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所以就要创建生态农业。区域领导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来创建生态基地,减少农药、化肥等资源的使用量,以及浪费水资源导致的水污染,使农产品基地无毒害。还可以采用退耕还林、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一系列的生态项目。创建以发展生态资源为主的农业,实现当地经济、生态资源、社会相统一。
(二)实现产业化农业发展
对于阻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可以利用产业化农业的发展来延长农业生产链,合理、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减少物质量投入。运用产业化农业来建设农业生产,以此来提高效率。生产效率提高之后对于农村劳动力是有重大意义的,可以降低物质在农业面积上面的使用,还可以使农业生产的技术和规模达到一定的高度。
(三)创建科学的奖励机制
针对江苏省的种种状况,可以创建科学的奖励机制,以此来提高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比如可以通过奖励农业企业使用高技术来使资源循环利用次数增多,对于使用合理使用农业循环品的企业可以给予一些现金奖励或者优惠政策等等,这样可以使农民或者农业企业在生产农业的时候对农业废弃品进行循环使用。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形式,可以对废弃物进行循环使用。所以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要合理使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以此来促进农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使得江苏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等.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06).
早在1769年,苏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把神经症作为一类疾病术语提了出来。他认为神经症是“没有发热和没有局部病变的感觉和运动病”,是“神经系统的一般性疾病”。他在理论上把神经症明确地区别于神经系统以外器官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约在19世纪神经症被逐渐公认为没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一类神经功能障碍。在1859年,Paul Bri-quet描述了Briquet综合征,提出了疾病的心因观。后来,法国人JeanMartin Charcot及其3个学生(JosephBabinski,Pierre Janet,SigmondFreud)通过对癔症、疑病症的系统研究,确立了心理社会因素在神经症发病因素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心理学派的蓬勃发展,精神动力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对神经症发病的理解和治疗上都产生绝对性的影响,这一时期也可称为神经症的心理学化时期。近半个世纪来,随着现代精神药理学、神经生化和神经精神内分泌学的发展,尽管在神经症的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方面的发现不能确定是神经症发病的原因或是结果所致,常规的影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药物以及苯二氮革类药物对神经症的治疗具有不可否认的效果,生物学观点在神经症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因此,现代精神病学更趋向于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的观点来全面理解神经症。
神经症概念范畴的发展现状
神经症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单元的提出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范畴在不断的变化。既往神经症所包括的精神障碍中,有的障碍并不完全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点。如癔症,它不仅可以没有自知力,对自己的症状并不感到痛苦,同时还可以表现出人格解体。所以,在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的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废除了神经症的分类概念,取而代之为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障碍。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将神经症性与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归为一大类,并未对神经症下描述性定义,也未明确指出神经症应包括哪些障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仍将神经症作为独立疾病单元,保留神经症的分类,但将不符合神经症共同特点的癔症从神经症中剔除,也成为独立的疾病单元,体现了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同时,在CCMD-3中将神经衰弱仍保留在神经症分类中,体现了我国的国情。三种疾病分类对神经症相应疾病的分类位置见表1。
神经症概念发展的争论
神经症概念从提出到现在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争论的过程。
一 景观的原意--"风景"及其研究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1].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从东晋开始,山水画(风景画)就已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胎而出,独立成门,风景(山水)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山水美学理论堪称举世无伦,因此也才有中国山水园林的臻美.景观的这种含义(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延用至今.
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landscape evaluation")研究,也是主要就景观的视学美学意义而言的.从客观的意义上讲,景观评价(风景评价)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的评价.而景观的"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意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风景美" "scenic beauty "[2];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风景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3].从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4]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于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风景评价(景观评价),实际上是风景美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指导风景资源管理、合理地进行风景区规划的基本依据.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风景评价的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派,它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各具特色.
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5-7]: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或称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 paradigm),和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或称现象学派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专家学派强调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4个基本元素在决定风景质量时的重要性,以"丰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指标,也有的以生态学原则为评价依据.参与风景评价的是少数专家,他们在艺术、生态学及资源科学方面都有很高的素养.目前美国及加拿大等国的土地管理部门、林务部门及交通部门多采用专家评价方法进行风景评价[8-12].
心理物理学派则把"风景-审美"的关系看作是"刺激-反应"的关系,主张以群体的普遍审美趣味作为衡量风景质量的标准,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制定一个反应"风景-美景度"关系的量表,然后将这一量表同风景要素之间建立定量化的关系模型--风景质量估测模型.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小范围森林风景(如一个林分)的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广[13-16].
认知学派把风景作为人的认识空间和生活空间来理解,主张以进化论的思想为依据,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来评价风景(景观/生活环境).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地理学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了望-庇护"(Prospect-refuge)[17]理论,美国环境心理学者Kaplan夫妇提出"风景审美模型"("landscape reference model")[18,19]和美国地理学者Ulrich 的"情感/唤起"("affective/arousal")反应理论[20,21]。Appleton理论强调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以"猎人""猎物"双重身份出现的。作为"猎人"他需要寻找他的"猎物",所以他需要景观能给他提供"庇护"的场所。在Kaplan的模型中,不但反映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反映了人是作为一种高智能的动物出现于自然环境中的。他不会只满足于眼前的生活空间(景观)的安全和舒适,他还要利用种种景观信息去预测、探索未来的生活空间。所以Kaplan认为,风景的质量决定于风景的两个特性:"可解性" ("making sense")和"可索性" ("involvement"),前者反映了人对于景观的安全的需求,后者反映了人对于未来的求知欲。 Ulrich 的理论则融进化论美学思想和情感学说于一体,试图通过生理测试技术(如脑电图、心电图)来测定人对于特定风景区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克服了语言表达对风景评价结果可能带来的误差。
经验学派把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历史的观点,以人及其活动为主体来分析景观的价值及其产生的背景,而对客观景观本身并不注重,如美国地理学者Lowental的一些研究〔22,23〕。
作为总结,我们不妨用系统的观点,对上述风景评价研究的各个学派作一比较和分析(表1)。通过分析认为,风景评价各学派在思想、方法诸方面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各学派比较点 专家学派 心理物理学派 认知学派 经验学派 对风景价值的认识 〔客观)风景价值在于其形式美或态学意义 风景价值是主 客观双方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 风景价值在于其对人的生存、进化的意义 〔主观)风景价值在于它对人(个体,群体)的历史、背景的反映 对风景价值的认识 客观)风景价值在于其形式美或态学意义 把人的普遍审美观作为风景价值衡量标准 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解释风景 主动强调人(个体或群体)对风景 的作用 对客观风景的把握 分解从"基本元素"(线、形、色、质)分析风景 从"风景成份"(植被、山体等)分析风景 用"维量"(复杂性、神秘性等)把握风景 (整体〕把风景作为人或团体的一部分,整体把握
二、景观作为一个地学概念
无论在中国或是在欧洲,最初的大规模旅行和探险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加深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当然,景观一词在汉语中直到近代才出现,山水、风景一直被沿用)。人们已不满足于对自然地形、地物的观赏和对其美的再现(文学、艺术活动),开始更多地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演化。特别是14-16世纪大规模的全球性旅行和探险(包括1492年美洲的发现和1498年去东印度航线的发现),使欧洲人对"景观"这一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德语的"景观"(landschaft)已用来描述环境中视觉空间的所有实体,而且不局限于美学意义。19世纪中叶,伟大的动植物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洪堡得(Humboldt),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的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来,并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1〕。随着西文经典地理学、地质学及其它地球科学的产生,"景观"一度被看作是地形(landform)的同意语,主要用来描述地壳的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以后,俄国地理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赋之以更为广泛的内容,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现象都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并把研究生物和非生物这一景观整体的科学称为"景观地理学"("landscape geography" )。这种整体景观思想为以后系统景观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
景观生态思想的产生使景观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早在1939年,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Troll就提出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概念。当然,关于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产生得更早些。Troll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把陆圈(ge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和理性圈(noosphere)都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景观生态学就是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时的"横向"方法,同生态学家研究生态区域内功能关系时?quot;纵向"方法相结合,研究景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1〕。另一名德国著名学者Buchwald(2〕进一步发展了系统景观思想,他认为:所谓景观可以理解为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包括景观的结构特征和表现为景观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的景观收支,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他认为,景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他指出,景观生态的任务就是为了协调大工业社会的需求与自然所具有的潜在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1〕。
至于景观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Zonneveld作了深入的分析(图1中只列出了Zonneveld关于景观组成及关系的主要部分)。另外,Zonneveld还就景观系统的层次结构作如下划分:
1、生态区(ecotope或site):是最低一级的景观单位,每个生态区内至少有一种地理成份(如植被、土壤、水)在空间上的分布是较为均一的,其它成份也不会有很大的分异。
2、地相(land facet或microchore):由多个生态区所组成,每一地相内的各个生态区至少在某一乩硪蛩兀ㄖ饕堑匦危┑挠跋煜拢诳占渖铣鱿忠欢ǖ墓叵岛头植几窬帧?br>
3、地系(land system 或mesochore):由一系列地相所组成,本单位最适用于绘制景观调查图。
4、总体景观(main landscape或 macrochore ):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所有地系的总和。
图1 Zonneveld关于景观组成及其关系的分析(有删减详见Naveh and Lieberman, 1984)
在北美,长期以来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系统景观的思想和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却很早就有所发展。早在本世纪40年代,北美最早的植物生态学家之一Egler〔25〕就认为,植物与人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某一更高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作用于景观。以后,他又提出了"整体人类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的概念。同时代另一位北美生态学家Dansereau〔26〕也曾提出,在环境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高级、整体和动态水平上进行景观的研究,并主张用"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来研究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他把人对景观的认识和冲击理解为一种循环的和控制的过程,并用"意识景观/景观"(" inscape/landscape")的概念来论述从自然到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和从景观知觉到景观设计的过程。这是农学家、林学家、城市规划人员、景观生态学家及工程人员都要经历的。最终,人的主观意志将成为改造或创造景观的模板。这种人类意识作用下的景观,Venadsky曾用"理性圈"("Noosphere")的概念来描述,并推测,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圈将取代自然发生的生物圈,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完全人工的世界里。该理论曾被Odumn〔27〕认为是"危险的哲学"。
Dansereau的硇匀Φ睦砺酆罄从值玫搅巳死嘌Ъ液妥匀徽苎Ъ襎eilherd de Chardin的进一步发展.转贴于 〔1〕,他认为,凭着人类的主观能动,通过不断地自我反馈和调节,人对景观的设计和改造是值得信赖的。他把这种在人类主观能动作用下的景观设计和改造过程称为"理性起源"("noogenesis")。 Naveh和Lieberman 〔1〕则把景观生态学作为实现这种"理性起源"的重要工具,指出:人既是生物圈的组成成分,同时又是它的改造者和监护者。 Vink〔28〕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用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观点,明确地指出: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些控制系统,通过土地利用及管理活动,这些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将完全或部分地受到人类智力的控制;景观生态学是"把大地的属性作为目标和变量进行研究的科学,其中包括通过对主要变量的研究以实现人类对它的控制"。通过以景观生态学为桥梁,把关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各门具体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景观利用的最优化 。
3、掌握数的组成阶段,掌握数的组成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各地经济的发展正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进行。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主导产业的选择会在很长期限内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好坏。浙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在浙江城市群中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而且主导产业竞争优势以商贸业为主。在要素制约趋紧,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策略从过去的强调外资引进逐步转向注重民营企业发展,从过去的强调外贸出口逐步转向更多鼓励国内消费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浙中城市群经济的奋力崛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1、制造业演变历程
1978―2006年浙中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从51.0∶28.3∶20.7逐渐优化为5.5∶54.0∶40.5,2007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7%,房地产和金融保险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和营业额比重分别达到91%和92%。目前全市共有在册外商投资企业1141户,外国直接投资年流入量约占总投资的8%。
随着经济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汇率及地价、工资等要素价格会提高。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原主导产业会变得没有竞争力而萎缩,转移至更便宜的地区;效益更高的产业会出现,成为新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将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劳动生产率、效益更高的主导产业是关键。若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没有适时升级,产业空心化现象会出现,经济发展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主导产业的更替有内在规律。从产业层次看,依次是一、二、三产业;从内容看,依次是原材料工业,组装、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从性质上看,呈重工业化趋势;从加工程度来看,呈高加工度化趋势。
浙中城市群区域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遵从以上的经济规律是必然的。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更替顺利进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2、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富有特色的区域产业组织形态,浙中城市群产业集群有着独特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发达的专业市场。专业市场与特色制造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构成块状经济的鲜明特点。2006年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82个,总成交额97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42个,占全省的7.81%,年成交额877.1亿元,占全省的11.9%,居全省第四位。
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具有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和经济活力。集聚于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单位,形成了以特色优势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化分工为纽带的地方生产体系,构筑起专业化产业区,呈现“无形大工厂”式的区域规模优势。典型的块状经济显示“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产业大规模”的特征。
悠久的文化传统。块状经济扎根于深厚的婺州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传统文化和经商素质引导到创业实践中去,将人文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块状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以血缘姻亲、地缘乡谊作为维系纽带和协作基础,以此降低经营风险、交易成本和应对外来竞争。
二、与湖州、台州产业比较分析
从以上分析来看,增速偏慢是当前浙中城市群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从各要素对经济增长驱动的相对贡献分析,浙中城市群在浙江中心城市的比较中并不处于明显的劣势。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浙中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课题尝试对三市的一、二、三产产业结构演变、制造业的行业聚集度以及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进行比较分析。
1、产业结构的演变比较
台州虽然1999年一产比重较大,达16.1%,但经过近年的发展,产业结构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2006年一产比重下降到6.6%,二、三产比重分别上升到53.9%和39.5%。
湖州1999年的产业结构比为14.6∶54.4∶31.0,到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比提升到8.2∶57.0∶34.8,湖州2007年一产比重8.2%,二、三产比重分别为57%和34.8%,结构层次略低于其他城市。
金华1999年的产业结构比为9.8∶57.7∶32.5,到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上升为5.5∶54.0∶40.5。
台州在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大,但近年已经和其他城市接近,产业结构转换系数最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最大;湖州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处于一般水平,结构调整成效中等。
2、产业专业化水平
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地区如果在某个行业发展的规模优势越明显,那么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的能力也越强,能产生极化效应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以下通过对制造业区位熵的计算,比较三市制造业专业化水平。
按当年价格统计,2006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为38160亿,湖州、台州、浙中城市群分别为2385亿、4438和4253亿。根据各市制造业分行业规模以上总产值可测算出各行业的区位熵。根据统计结果,三市具有比较规模优势即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湖州、台州、浙中城市群分别有10个、14个、17个,区位熵大于2的行业湖州、台州、浙中城市群分别有5个、9个和5个。浙中城市群在饮料制造,纺织,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医药制造业,五金制造和家具制造业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和其他两个市比较,浙中城市群产业有一定的特色,但是不明显。除了医药制造业、汽摩配件外,浙中城市群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都集中在层次较低的传统产业。
3、龙头企业规模优势比较
在该报告所统计的500强中国企业中,总部设在浙江的企业共有43家,其中最高的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724.23亿,最低的为浙江康桥汽车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6.51亿元。浙中城市群有3家,为广厦控股、横店集团、中天集团,台州有1家,湖州没有企业入选。
此外,在该报告所统计的500强中国制造企业中,总部设在浙江的企业共66家,其州、湖州都有2家入选,而浙中城市群只有横店集团一家入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浙中城市群在规模企业比较上,比台州、湖州都更有优势,但是从制造业来看,相比较而言就处于劣势。
三、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及建议
从三市的经济比较分析,浙中城市群市经济发展既面临发展速度不快,同时也存在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包括浙中城市群在内的整个浙中地区也面临节能减排约束加强、劳动用工成本上升、建设用地紧张等压力。特别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也出现很大变化,导致传统产业过剩,新兴产业相对短缺,如果不及时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浙中城市群不仅难以实现经济的超越发展,甚至可能面临产业断层的危机。推进浙中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提升
当前,浙中城市群部分传统产业如永康五金、浦江水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而且在全国都具备一定的相对规模优势。但是也存在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品牌匮乏,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此外,产业招商的成效不够推出,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度不高。因此,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应该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浙中城市群而言,一是要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改造,培育大的龙头企业,实现配套分工协作和以大带小。二是要依靠大企业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产业集群化。三是要通过引进国内外的大企业大集团,并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增长点。
2、严把招商引资关口,优化外资引入结构和质量
从浙江的内生发展模式来看,依靠招商引资来促进产业的聚集和民营企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仍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浙中城市群招商引资结构单一,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少,引入的产业层次高、投资强度高的外资不多。作为浙江中西部的洼地,浙中城市群要吸取发达地区引进外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走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引资、选资、用资和聚资之路。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由“圈地招商”向“节地招商”转变。通过高质量的外资引入促进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3、培育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内动力
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创新的主体在于企业,特别是目前浙中城市群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民营企业。经济学家西蒙等人认为企业家是“经济时机的发现者”,“企业家对利润机会的敏感反应使得他在市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家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决策并承担后果”。企业家应以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断地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调整和改革,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变革,实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能够把经济资源由较低的生产水平发展到较高的生产水平。海尔的成功,张瑞敏发挥了核心作用。他领导海尔从一个街道小厂成为世界著名企业,坚持用创新精神创业,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国内品牌到全球化品牌的过程,实现了技术、管理、销售全面创新。目前浙中城市群的传统产业聚集了大量民营企业家,如何培育企业家精神,促进这些企业向产业的高附加值链迈进,甚至进入更高层次的产业也是当前产业转型升级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4、积极拓展城市之间的错位互补发展的路径
油气资源是人类生产发展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能源资源,然而其开采和发掘却具有一定的高危险性和高投入性。尤其是对深海内部的油气资源进行钻井开采,其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会更大,风险性会更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科学工作者研究和开发了一种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
1 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1.1 无意外风险技术的概念
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英文缩写为NDS。它是在21世纪初,国外的BP公司利用其丰富的钻井作业技术,同时结合斯伦贝公司先进的工具,共同开发的一种新型钻井技术。后来,经过多次试验和现场检查,证明其应用性、目的性较强,故而得以在钻井技术中被广泛使用。
在开发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的过程中,两家公司主要坚持这样一个核心思想,即集合各领域的专家,先进的预测和钻井数据库软件,先进的硬件,为它们提供整套工作框架及工艺方法,通过这些要素的协作和交流,让其以结构化的方法对深海井下的风险进行鉴别、分析,之后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控制这些风险。最终根据不同的条件设计不同的钻井方案,解决井筒压力、井壁稳定等问题,消除钻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达到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1.2 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的系统组成
通常情况下,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系统的主要工作环节为:
由图可知,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综合了最先进的硬件、软件、网络等技术,通过参数测量、井下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井下控制技术,将地层信息和深海井下的风险控制相结合,又采用钻井专家系统、井下风险评价系统、三维可视化技术构造的地质模型,对钻井区域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之后向硬件设备发出反馈工作指令,调整钻井方案,控制钻井风险。
1.3 无意外风险技术的特点
根据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的系统图,可知这项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多种学科解决高难度问题。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中包含了石油钻井、深海测绘、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先进技术,通过这些技术主要解决深水复杂地形探测和钻井等高风险和高投资的问题。
(2)强大的信号采集和传输功能。要完成整个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就要获取与之相关的地层流体、放射性、动态钻井液、钻井工具、井眼轨迹、地层物理等各项参数。在采集参数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信号做支撑,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有快速高效的传输讯号做支撑。
2 无意外风险钻井关键技术
无意外风险钻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钻前风险预测技术;随钻风险发现技术;随钻风险决策技术;钻后风险评价技术等。
通常在进行钻井前,工作人员会对钻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测,之后采用一定的办法避免这些风险,这个就是钻前风险预测技术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要使用WellTRAK知识系统、地质力学模型、RiskTRAK数据系统或者邻井资料进行对比,完成钻前风险预测。
而在随钻风险发现技术中,NDS技术最核心的钻井工程信息和地质信会被获取和分析。其获取信息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随钻测量工具以及实时动态监控软件共同完成。通过这些数据,工作人员能够制定相应的方案,优化钻井作业,评价地层状况。
通过随钻风险发现技术,能够鉴别和发现钻井过程中的某些风险。在此基础上,就要使用随钻风险决策技术,解决这些风险。而要完成这一技术的实施工程,通常要借助于三维以及斯伦贝协作和决策中心等方面的技术。
钻后风险评价技术是整个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的最后一环。一般在完成钻井工作之后,工作人员会利用数学模型对钻井过程中发现的风险进行统一评价和总结,将其收集到数据库中,完善和更新钻井风险的数据。
3 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当前,无意外风险技术已经在国外和国内部分油田中,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故而未来的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整个技术的发展。
国外无意外风险技术中的随钻测量、旋转导向等工具,以及阻碍信息共享网络技术发展较为先进,同时其无意外风险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钻井能力。然而受技术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随钻测量工具的精度较差、像素分辨率也较低,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受网络技术的限制,其数据处理和风险评价软件主要以静态为主,而动态的实时的软件系统仍不够完善。所以在未来的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中,解决随钻测量工具的精度,建立和开发实时动态的数据处理和风险评估软件,将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与国外的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相比,中国的NDS钻井技术起步较晚,虽然在随钻测量和导向工具的研发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也提高了NDS钻井技术的系统和应用能力,但与国外的技术仍旧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为了提高NDS钻井技术的数据监控能力,中国搭建了中石油钻井实时数据监测分析汇中心,并且建立了完善的钻井专家系统和钻井信息库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是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石油钻井数据完成采集、传输和交流,为国内的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提供相应是软件和硬件保证。
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能够对深海或者复杂地形中的油气资源开采提供相应的预测、鉴别方案,减少钻井过程中的意外风险,同时控制钻井的投资,减少其成本。在未来的钻井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该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连志龙,周英操,申瑞臣.无意外风险钻井(NDS)技术探讨[J].石油钻采工艺.2009,31(1):90-94
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第一次转折期是从1980年到1995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扭转了工业经济长达30年的徘徊不前,为鄂尔多斯工业经济“九五”和“十五”期间的蓬勃发展孕育了火种,为鄂尔多斯现象的应运而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一)从1980年到1995年,鄂尔多斯工业经济从无到有,摆脱出过去举步维艰的发展泥潭,逐渐积蓄起发展的动力,完成了第一次历史性转折。
194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153万元,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2.9%,在自治区各个盟市中位次靠后。一直到1978年的30多年时间里,鄂尔多斯工业经济一直徘徊不前,甚至有所反复。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3618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9%,仍然停留在1952年的水平,占自治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位居自治区12个盟市中的第9位。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引进了诸如准格尔煤田、神华东胜煤田、达旗电厂等为后来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项目。到199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6.1亿元,是1980年工业增加值的24倍,位居自治区第一位,占自治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3%。
(二)“九五”期间,鄂尔多斯工业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一举成为领跑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一时期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一个“快”的特征。
“九五”计划实施以后,鄂尔多斯明确了“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随之羊绒集团、化工集团、煤炭集团相继组建并发展壮大,1996年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农业,比重达到了41%。“九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创造工业增加值共计239.5亿元,是1980年到1995年总和的5倍。“九五”期间我市每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亿元,是1980年到1995年的3倍。这5年,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一个“快”的发展特征,到200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占自治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的16.9%,比1995年所占比重提高了10.3个百分点,真正成为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内蒙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原名内蒙古沙圪堵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相继开始建设,结束了鄂尔多斯没有自治区级开发区的历史。
(三)“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总量节节攀高,发展速度全面升级,工业企业数量猛增,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跃居自治区第一位。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西移以及煤电油运紧张的历史机遇,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发展资源转化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十年九旱”、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实际,提出了“集中发展、沿河开发、循环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基地集中,构筑了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等循环产业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按照“集中发展、沿河布局”的总体要求,全市“十一五”规划确定有8个重点工业园区,分别为大路、树林召、蒙西、棋盘井、上海庙、乌审召、纳林河及乌兰木伦工业园区,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
(四)第二次转折,新的高度孕育产业结构升级。
如果说第一次转折为鄂尔多斯工业带来了数量和规模上的急剧扩张。是一种孕育量变的转折,那么萌芽于“十一五”初期的第二次转折是鄂尔多斯工业经济朝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标志的质的转变。“十一五”规划的头两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之迅速,实力之雄厚是前所未有的,这为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创造了历史条件。
2006年以来,工业经济体系中逐渐注入了新的发展要素,主要表现在发展的注意力逐渐向代表工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机械制造业和精细化工行业转移,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备受关注,工业经济的第二次转变悄然孕育而生。就全市工业内部结构来看,以轻纺工业、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体的基础产业,经过“九五”至“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长为较成熟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鄂尔多斯已经处于钱纳里工业化标准模型的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机械制造业和精细化工行业,推进产业结构由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的阶段,向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业为主的阶段转变势在必行,也是鄂尔多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当前任务
全市共有各类工业开发区(项目区)14个。其中,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开发区6个,分别是东胜、上海庙、苏里格、达拉特、准格尔、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包括棋盘井和蒙西2个园区)。市级工业园区(项目区)8个,分别是大路煤化工基地、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巴拉贡创业区、纳林河化工项目区、乌审召化工项目区、杭锦旗化工项目区、乌兰木伦工业项目区、汇能工业项目区。
随着博源甲醇、神华煤液化、伊泰煤制油、亿利PVC、鄂绒大化肥、新奥二甲醚等一大批项目入驻园区,园区集聚和带动作用已日益显现,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项目区)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76.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37.6%,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尽管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仍有不足之处,当前的任
务主要有:
(一)对各旗区部分工业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重新研究,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授权、政策活力等方面赋予新的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开发区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和作用。
(二)加强开发区的土地管理工作。
(三)工业开发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建设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首要的是确保不能遍地开发,必须做到科学论证,合理布局,集中发展,新建开发区的规划标准一定要高,既要有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规划,更要有非常明晰的产业发展规划。过去老开发区也要从当今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出发,也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开发区规划,做好扩容提质工作。要对现有部分小开发区进行整合,集中力量建设一些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完善、承载力较强的现代化工业开发区。
(四)明晰产业定位,培育产业集群。各个开发区要按照资源、产业、区位及其它支撑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确立各自的主体产业。根据目前各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建议蒙西以新材料为主,棋盘并以电力冶金为主,乌审旗以天然气化工为主,达拉特以氯碱化工及其延伸加工为主,纳林河以新型能源化工为主,大路及上海庙以煤转化为主,东胜以重载汽车和零部件配套项目为主,伊旗以其它装备制造业类项目为主分别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旗区都应组建工业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主要负责工业开发区土地收储、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按照市旗(区)两级合理负担、共同匹配的原则,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节能示范项目、环保项目和其它非经营性的必须的配套项目应重点扶持。
(六)经济增长更加注重支柱产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先进的非资源型产业,以康巴什、东胜和神华装备制造业园区为重点,确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台清洁型欧式柴油发动机项目明年投产下线、确保汽车自动变速箱等项目落地,尽快融入国际高端制造产业链;力促特拉卡、圣达菲及新型轿车发展,力促大型重载汽车组装和煤机、化工机械维修生产,积极发展“一业带百户”的配套中小企业,努力培育集产品研发、配件生产、整车组装为一体的制造产业集群,尽快建成清洁型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大型生产基地,打造国内装备制造业新高地。
三、未来发展
(一)注重产业升级和重大工业基地建设,尽快做优做强“一圈一带”特色优势工业体系。
鄂尔多斯市能源化工基地的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今后要严格控制低端产能扩张,突出抓好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大型工业基地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有效推进以城市核心区为总部经济,以树林召、乌审召、乌兰木伦等大型工业基地为节点的“百公里经济圈”,有效推进以大路、龙口、纳林河、上海庙、蒙西、棋盘井等为节点的“沿边工业带”,有效推进一批大型化、坑口化、集群化、投资巨大的重大项目,形成大基地支撑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基地,基地和项目互动,产业先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工业化格局。我们要特别培育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延伸发展下游系列产品,尽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天然气制甲醇和PVC深加工基地。坚持不懈地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升煤炭、电力、冶金、绒纺、建材、农畜产品加工、林沙等优势特色产业层次,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煤炭基地;推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在构建化石能源体系的同时,积极开拓清洁、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领域;巩固和提升羊绒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地位;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沙棘、肉羊等绿色农畜产品和林沙产业生产基地,使地区工业经济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产业链条更长、品牌更响、国内外市场份额更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
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考量,枣经人开始认真阅读戴士弘的著作。不但读了而且考了。去年暑假的一天,全体教师走进考场,认真地作了一张试卷----学习理解戴士弘课程教学改革的测试卷。
宁波经验在枣庄土壤上开始茁芽生长,这是枣经人向榜样学习努力走出职业教育怪圈的一个新的尝试。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问世以来,枣经人也许是最早接触到它的群体之一,而改革的脚步自2007年学校决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开始时,就一直没有停下。先是将改革的目标指向教材统整,首先解决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与应用和数控技术与应用三专业为龙头,对其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实施统整,并成立相关课题组,着眼于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成立了数学、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统整小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双管齐下。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姜大源教授曾明确赞同用课程教课,赞同用课程教课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授课、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三点一面的长远设想,枣经人开始按照这样的思路,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从学校实际出发,钻研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以《学会学习》为代表的学校系列校本教材共计18册,已经编排完毕并投入使用。
教材问题解决之后教师成为突出的瓶颈。这方面,学校领导认准一个道理:专业教师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要解决职业教育教师问题,首先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而培训最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读书。为此,学校两度安排全员读书活动,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将读书学习的重点放在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上;专任教师学习的重点放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方面;职员以师德专著和工作方法理论为主;采用“定时、定地、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检查、定评比”的六定学习方法,学习结束后安排一次理论考试,以测检学习效果。于是,就有了前面全体教师走进考场一幕的出现。
到2009年下半年,枣庄经济学校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课堂设计及课堂教学全员达标。这是该校以宁波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改革的攻坚工程,也是按照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改革课堂教学的试点,因此,可以说,宁波经验已经开始在枣庄大地上生根发芽。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一支不但学历层次高而且要更具备动手能力有眼界大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
这次课堂教学设计改革的宗旨是:内涵发展,专业带动,校本为主,枣庄特色。教改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前面两阶段是统整教材、校本研发和内涵突破、专业发展,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在教材和教师上。设计理念是:如果进行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应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这也符合戴氏职教理论的要求,所以,在过去的两年里,该校共完成涉及各专业近二十种教材的校本改造,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以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也已顺利完成。
学校请来高校和职教界的专家,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评比,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根据学校再次修订的《枣庄经济学校课程设计达标课评分标准》和每人的单元教学设计上一堂达标课。课程设计三上三下,删繁就简,力臻至美。专家学者从旁协助,点睛挈领,务求教改达到设计目的。学校要求:分期分批,务必人人达标,初次不达标者需要重新设计、重新上课,直到达标为止。至此,教学改革第三阶段的序幕正式拉开。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充满活力的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达到最高境界的入门级工作。
进入第三阶段,学校业务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认真分析教学工作的现状,将课堂教学达标工作分作四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各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第二批次:青年教师。第三批次:中年教师。第四批次:所有的未参加前三个批次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