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平面设计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0 16:32: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平面设计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平面设计教学反思

篇(1)

面面垂直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苏教版)第一章第§1.2.4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本段内容拟用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二面角的概念与度量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立体几何的空间位置关系中,垂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另一个是平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主要方法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实际教学时拟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面面垂直”.

二、学情分析

垂直关系,学生之前已经研究过“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已能初步运用垂直证明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在知识上已有所储备.作为美术专业学生,他们在空间上的感知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是数学领悟力不是很到位,因此教学设计时尝试以实例引入,强化基本概念的辨识与训练,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定理、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每节课授课的起点,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学的终点,研究起点和终点的落差及达成措施便成为教学思考的重点.

三、设计理念

与以往的立体几何教学要求相比,本模块在几何推理证明方面的教学要求大大降低了,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减少了定理的数量,删去了大量的几何证明题,淡化了几何证明的技巧.因此教学中注重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1)数形结合思想;(2)符号化与形式化的思想;(3)化归思想等.涉及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分析、综合、抽象等.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活动的过程,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认识数学实现意义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2.理解和掌握直二面角的概念;

3.会求二面角的大小;

4.理解和掌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及求法.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理解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借助对图片(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黄道平面的交角)、实例(汽车上坡时坡度不同的影响)的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出二面角的定义.提出问题“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不是简单抛出概念,而是通过提供资源给学生观察,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师生互动,建构数学

篇(2)

笔者调查了所在学校及兄弟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教师队伍现状,发现其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占37.8%,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占52.3%,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仅占5.6%,另外,其他专业毕业的教师占4.3%。这组数据说明,目前职业院校中平面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相当匮乏,教师的专业素养很难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急需培养一批思维新、技能高、素质优,具有美术功底和软件设计技术要求、具备开放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平面设计教师队伍。

我们通过“工作室”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由平面设计专业骨干教师带头,平面设计专业课教师以及优秀学生组成的“工作室”团队,通过学习、实践、交流等团队设计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平面设计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以订单为目标,促教师调研市场,充实新知识

“工作室”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每个订单由一名教师主负责,不同的订单交付给不同的教师和任务组,任务组由若干名教师和学生组成。在“工作室”团队全程协助下,任务组教师结合自身特长,承接并完成设计制作任务。这就促使每位教师都需要贴近市场、走进企业、走向社会,熟悉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现状,逐步完善自己对该专业的认知结构,补充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主动开展对实体创业的思考、学习与探索。

目前,笔者所在工作室的订单业务主要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由于业务量比较多,为了高效顺利地完成订单业务,教师作为工作室的主体,必须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感受新知识、新信息。

二、以设计为主题,促教师合作、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工作室拥有专业、齐全的研修设备,依托工作室,各成员在开放的环境中交流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综合专业素质,使专业教学扎根于实践。

当教师承接到一项设计制作任务时,围绕着设计主题,通常负责人会主动请教相关学科的教师,遇到设计制作难题时,还需要通过工作室团队集体探讨,对设计理念、方案、技术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从而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项目驾驭能力。

三、以客户反馈为依据,促教师反思、交流,夯实设计功底

通过融入“市场调研-创意文案-电脑设计-专业排版-印刷出图-覆膜装裱-交付客户”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极大地挖掘了教师自立、自主的探索潜能。

在设计加工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把握订单的特点,科学地进行分析、分工与合作。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及时把握客户的反馈信息,精益求精,才能圆满交付。这就要求设计者把握细微,精心设计,不断反思,夯实设计功底。

四、以工作室引领校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促师生共成长

笔者所在的“工作室”与多家知名广告设计公司、设计机构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从而保证了丰富的订单资源并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成为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平台。

一方面,依托“工作室”,逐渐形成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的长效机制,“走出去”到公司一线轮训、拜师学艺,或安排师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短期实训,感受企业文化,促进师生共成长。另一方面,实施“请进来”战略,不定期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师傅来校进行讲座和教学交流,紧贴行业发展。

五、以工作室为平台,促产、教、研、训上新台阶,提升教师内涵

师生的作品经过市场化的检验,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和激励,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同时,工作室作为学生专业能手的培养基地,备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笔者所在的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各级各类设计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比如在全国文明风采、省市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中均斩获颇丰,展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工作室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撰写论文。通过整合设计系列,汇集优秀作品案例,反馈和优化实践课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东西方文化也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特别是中西方艺术和现代平面设计的实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都给现代的中国平面设计带来许多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的适应这种新形势,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方面,对我们当前的平面设计与传统艺术-书法做出浅陋的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平面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平面设计在现代的发展趋势

现代平面设计建立在对传统的承袭与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趋向开放化与多样化,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时代特征就是文化符号的表征作用。德国艺术教育家马蒂亚斯在其“国际化的平面设计”的讲座时曾鲜明地指出:“民族的设计就是国际的设计。”现代平面设计,不仅仅指单纯意义上的设计,在实际上己经是一个文化的再创造。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与其民族的文化历史,民族特色,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密不可分。我们决不能无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去完全接受和模仿西方国家的设计,而要积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设计。中国人只有做中国的设计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这是一个讲究文化,体现民族个性的时代。

在平面设计中,我们要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更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 * 随着东方语言文化在世界影响力的提高,汉字的地位与日俱增,即使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也毫不逊色。。因为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释并存,并相互融合,对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正是这种巨大的影响和渗透成就了书法艺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作为传统形式之一,应当成为平面设计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元素。把汉字书法融入平面设计当中,不但彰显中华民族独到的艺术特性,而且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二、书法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书法元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法艺术的形式众多,篆书方稳圆润、隶书宽博厚重、草书飘逸颠放、楷书端正沉着、行书温存婉媚。不同形式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蕴涵不同的情感。在设计除了将汉字作图形化处理外,还常常借鉴中国书法艺术,将汉字书法真、草、隶、篆的各种字体灵活运用,展示其所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各具个性的视觉美感,并形成了完美的审美体系。因而艺术设计者可以用书法独特的风格来真切地表现其别具风采的意图和风韵,用个性设计展示独特的表现力,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下文作者从楷、草、篆三种不同的书体类型分别展开案例剖析。

1、楷书。

楷书结构平正,严整规矩,沉着稳重,端庄秀丽,一丝不苟。鉴于这种书体极具规范性与严谨性,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在书籍装帧中多用于字典、辞书、政策法规汇编等具有学术权威性、严肃性的图书封面。

2、草书

与楷书相比,草书奔放遒劲,连绵回环,节奏跌宕,强调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之美。各书家之间风格各异,或洒脱自如、风度闲雅,或笔力劲健、爽朗高远等,它们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喜之郎’标志,以草书字体造型,其结构组合、大小安排、笔画处理均显出草书艺术自由洒脱、潇洒飘逸的气质和风姿,表达了欢快、喜悦、活泼的感受,深受儿童的喜爱和认同。。

3、篆书

篆书用笔“骨气丰匀,方圆妙绝”,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极具古雅的装饰之美。然而篆书由于不方便普通读者的辨识,所以运用起来有较大的局限性,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如果运用得当,篆书也能有效地制造某种特殊的文化气氛。如名为“篆书之美”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由于对“拓片”这个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本身具有的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的巧妙运用,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

三、书法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反思与建议

“古为今用不复古”,当今的时代是文化互动、交流、融合的时代。。在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对书画艺术元素的“再生”,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设计作品。在设计中,系统和有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一点,很多高校的设计专业已经认识到。中国画、民间艺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已逐渐进入系统的教学环节,但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至今仍未被许多平面设计专业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同样,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有地位没有受到重视。

反思我国未来的平面设计,我们必须要采取切实措施来提高书法在平面设计的地位。首先,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对书法重要性的认识。书法与平面设计同属于艺术,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则更易于通过接受和掌握书法艺术来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中去,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作品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我们借鉴书法艺术更重要的目的。要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平面设计,就必须在继承传统、借鉴国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其次,要切实加强对书法在设计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艺术的应用范围应不断被拓展,人们不断对其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将传统的书法艺术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在丰富设计元素的同时,也为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开创了崭新的天地。

最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培养一支优良的书法设计队伍。利用传统的书法文字资料进行现代平面设计,首先要求设计师对各种字体和书体进行系统的了解,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由于传统的书法艺术是以毛笔为线条的造型艺术,变化多端,奥妙无穷,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采用时,掌握每个字的基本笔画及其丰富的形态变化,考虑笔画间的均衡以使设计的包装、广告、标志等等,既得体又美观大方,使古老的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发出永恒的光芒。唯有如此,我们未来的平面设计者才能充分挖掘汉字的文化底蕴,挖掘文化符号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附加值,从而能够充分运用汉字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不断设计出更多符合时代精神和审美要求的优秀作品来。

张春宜:.书法艺术与平面构成之关系初探. ,书画艺术,.2005(2).

李 凌 :字体与平面设计刍议.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2).

篇(4)

二、平面设计课程的特性

《平面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中用于培养学生平面视觉元素设计的技能。?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该课程通过讲述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创新思维理念,让学生掌握利用平面设计软件处理和设计图像、图形、标志的技能,具备制作海报、产品包装和企业广告等的能力。

三、学生的特点

我们的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和城市,存在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差等问题,但对平面设计课程具有一定的兴趣,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够使用常用软件和网络交流工具,学生对项目教学法比较熟悉,适应快。如何让学生的翻转课堂更可行呢?根据学生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采取鼓励措施,培养自信心,引导学生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次,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发展的前沿和人才需求,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三,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四、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

平面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知其然,却难知其所以然。即课堂讲授新知识,内容丰富,操作步骤复杂,讲解时间长。传统教学法的优点是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缺点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训练和交流少,很难在课堂中实现知识内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目的是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教师课前制作好课件,学生课前学习课件,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利用网络平台与同学、老师交流问题;课堂中学生分组交流学习;课后对本节知识进行反思、总结。翻转课堂注重学习的主体,培养个性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创新、交流和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促进教育的公平。

五、翻转课堂在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前

1.教师课前准备

翻转课堂的课前需要准备一份学习视频、课件、任务或者相应的电子资料。制作课件前,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要求收集教学资源,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视频,结合课件制作软件对每个知识点制成一个微课,将微课、电子书、课程任务等教学资源制成课件放到教学平台。如课程中《图层蒙版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项目课前准备,首先录制Pho-toshop蒙版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蒙版应用实例的操作步骤和技巧等视频,然后用iebook超级精灵或者其它工具制成电子教程或微课,同时安排“双色葵花”和贺卡的课前任务,并放到教学平台。同时通过交流平台收集学生问题,了解学习情况和动态,并对学生问题进行归纳分析。

2.学生课前学习

随着网络的发展,3G、4G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的普及,学习环境向实时性、交互性、超媒体性、跨时空性方向发展,移动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微型化推进,为翻转课堂的实行提供条件。翻转课堂即先学后教,即课前学生从教学平台或者教师手中获取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碎片化学习,除了学习教学课件,还必须完成课前任务,但其对电脑要求比较高,目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无法完成该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在家或者学校机房完成。对学习遇到的问题通可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

(二)课堂教学

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协作、交流和任务对知识进行内化。教师对课前大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交流,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表扬、激励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带头分组讨论遇到的问题,并完成相应任务,防止学生代替学习的情况,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扩展性任务。如项目《图层蒙版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课堂,大部分同学存在着画面布局不合理、画笔设置不熟练、蒙版的工作原理不理解等问题,课堂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邀请同学相互点评作品,同时分组讨论如何改进画布布局、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和颜色等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三)课后总结

教师在课后总结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视频、课件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学生在课后总结本节学到的知识,反思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交至教学平台。

篇(5)

1传统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不足

平面设计课程实践性强,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不足。一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不够,多围绕教师来编写课程大纲,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目标及学生职业能力上缺乏明确和细化,学生不了解教学任务,难以主动构建知识;二是教学纲要成为教学内容编写的主要框架,忽视了平面设计课程本身的性质,使得教学缺乏专业指导,学生实践性差,教学资源相对狭窄;三是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交互,特别是以单元授课模式,未能将平面设计与现展实际相结合,与实际运用脱节严重。

2基于网络中职教育平面设计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网络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动手实践和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

2.1课程设计与分析

从网络教学实践来看,在构建平面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明确教学任务、做好课程资源的准备工作。基于网络的平面设计其内容是广泛的,要结合学生知识技能实际来设定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材料。如结合抽象理念转换为易学易记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从动手操作中来理解和认识软件设计功能,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平面设计教学策略的确立,要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要能够从问题情境创设上,激发学习兴趣,增进探究思考积极性,并通过分组协同、竞争来促进合作教学。

2.2课程教学模块划分

通常情况下,各模块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协同。对于课程介绍与内容,主要构成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可以将之划分为课程知识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标准等内容;如PhotoshopCS5中的各类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组织方式及网状结构呈现等。对于师生互动模块,主要针对课程探讨、QQ群、电子邮箱等,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同步、异步交流,在课程资源模块,主要结合课程教学任务来整合各类学习资料,包括电子教案、网站素材、精品欣赏等,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素材和学习课件,来提升自我实践能力;测评模块主要是由作业、测试评价等构成,便于学生上传、下载,对相关作业,以及学生作品进行在线点评,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来查漏补缺,开展针对性教学指导。

2.3以“图层蒙版”为例来编写Web课程设计

(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知识点学习,了解图层、通道、蒙版等重点内容,并结合前期基础知识来制作简单的平面设计作品,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会制作宣传海报。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观察、积极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分组任务要强调与人合作;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坚持科学态度,遵守设计行为规范,提升创新意识和审美理念。(2)课程导入:针对本节内容,通过观看足球比赛视频,营造教学情境,导入教学知识点,制作某足球俱乐部夺冠宣传海报。学生在观看比赛中,激活了课堂氛围,结合本节图层蒙版来明确学习任务;接着,结合相关海报和素材内容,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对比差异。哪一张海报的视觉效果更突出?由此来引入本节的教学主题:为海报增加图层蒙版。(3)认识基本知识点、分解教学任务:在第二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打开本节的软件,来认识各基础知识点。如认识图层、蒙版,让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教学,如图层蒙版是否可以控制当前层中不同区域的隐藏和显示方式?另外,在Flash互动拼图练习中,结合图层蒙版的改变,对于图层本身是否可以应用各种特殊效果?在完成基本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动手创建图层蒙版。在本节中,教师要结合自我演示,让学生能够从动手体验中练习并巩固理解。划分任务环节,任务1:如何添加图层蒙版。通过教师演示来展示两种方法,并鼓励学生从操作训练中来比较差异。在探讨图层与图层蒙版的差异性上,设置操作陷阱,结合交互工具来探讨,加深学生对两者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中,对于背景图层能否添加图层蒙版进行探讨,教师要结合本节内容做好知识点讲解、具体操作的演示,突出教师在启发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任务2:如何创建渐隐效果的图层蒙版。对于渐隐效果,可以利用“画笔工具”进行处理,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并归纳出“黑透、白不透,灰色为半透”的结论,引导学生能够从已有知识中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练习操作上,结合图例来进行制作渐变效果的图层蒙版,并完成小组竞争制作,借此来开展师生交流。任务3:制作叠加效果图层蒙版。叠加效果在教师演示过程中,要对难点进行讲解,鼓励学生自主创建中来把握变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进行小组对照及辅导上,要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共有难题进行集体解决,单个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并进行阶段性总结。(4)学生基本训练及操作:在第三环节,根据教师之前的演示、指导和说明,引导学生从教学视频中来探讨本节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及操作方法,并为拓展训练做准备。如针对图层蒙版教学,要让学生能够根据海报制作需要来选择形状、样式,并渗透滤镜功能,结合学生网络自选素材来制作不同的宣传海报效果。在本节训练中,结合分组探讨和教师观摩,对学生训练中的问题展开归纳,突出训练难点问题,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5)教学回归与反思:第四环节为课堂教学总结,通过对本节图层蒙版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回顾中来梳理操作步骤,完成课程教学思维训练,特别是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来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的知识反馈进行反思。最后是结合本节综合练习和网络资源,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结合本节图层蒙版实例,来反思练习,并重新构思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对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突显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别是在章节知识点梳理上,通过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引导学生从自我动手操作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技能和技巧。由于学生层次差异性较大,在构设网络教学课程时,要突显任务的层次想ing,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强化师生、生生交互教学,引入分组竞争与协作,来强化学习探究能力,增进学生快速掌握并灵活运用设计技能。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二十世纪末;平面设计;92平面设计展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55-02

二十世纪末的这几年是平面设计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其伴生物所存在的设计行业也进入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时期,学院设计系的建立,为设计行业提供了大量人才,在三大构成的影响下,其设计作品也逐渐具有现代视觉表达元素,一些入行较早的设计师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加上1995年深圳设计师协会的建立,1997年等等,使得设计师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具有现代视觉语言的设计已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思想。直到1997年左右,设计师们开始反思中国设计,开始探索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一、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设计环境

二十世纪末的平面设计界是一个真正的“战国”时代,学院的设计思想,各个设计公司的设计方案,以及港台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国”,而这些“国家”之间的“战争”就是设计竞赛。而这种风气,使得设计界精彩不断,好作品不断的诞生,真正地将中国设计发展得如火如荼。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际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容易,大量的国外设计师到中国进行讲座和交流,使得国内的设计水平发展十分迅速,深圳位处改革开放的第一线,与台湾、香港的交流非常方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95年8月26日,SGDA(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成立。龙兆曙任会长,王粤飞、陈绍华任副会长。这是中国首个非营利性平面设计专业组织,旨在展现优秀的设计作品,鼓励和促进专业创作和探索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对平面设计的关注,加强设计师于国际领域的交流。深圳设计师协会的建立,将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传递给大众。

自此之后,1998年,先后成立了上海平面设计师协会、宁波平面设计师协会,这些协会将当地的设计公司与设计师联系起来,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设计作品,到2000年,中国平面设计界形成了以美术学院的设计和各个设计师协会作为带头作用的情况,学院和协会在各个设计竞赛中不断地推出好的设计作品,这个时期的中国平面设计也由于这种情况显得丰富多彩。

二、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设计风格

1992年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是中国平面设计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个由王序、王粤飞等人策划的展览共计收到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五千余件(套),共计6个项目的金奖,其项目分别是海报和招贴、报纸广告、包装、商业摄影、书籍和其他。它是中国第一个平面设计专业大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也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标志。严格的国际化评审,产生了令人惊异的高质量的作品。一扫之前的竞赛带给人的混乱不堪的印象,大大地激励和鼓舞了中国平面设计师的信心,开始梦想和期待着中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设计活动和设计师,当然,三大构成所为基底的西化设计成为当时的主流设计风格。深圳设计师也借着这次活动,开始自觉探索属于中国自身的设计风格。

当时陈绍华为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所做的宣传招贴,这张招贴体现出当时的设计水平,一条穿着西装的腿与一条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缠在一起,形成“人”字,同时两条腿从足部动作可以看出是在向前行走,下方将主要信息列成小方块压低,而上方则是将小字打散顶边,背景则是纯正的黄色。没有任何装饰,显得极为简洁。

这张海报相较于之前的海报区别很大,完全可以用平面构成的语言去解读,这代表着三大构成理论已经深刻影响着当时的平面设计师,图中采用异体构型和借喻的表现手段,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腿象征着中国传统风格的设计元素,而穿着西装的腿则代表着西方设计理念,也就是三大构成为基础的西方视觉语汇,两条缠在一起,形成“人”字,而两只脚的动态则是向画面右方迈进,非常贴切地代表了当时的设计状态,“人”字代表着设计师,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西方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缠下向前方迈进,背景的黄色极为纯粹,一方面凸显出作为主体的图形,另一方面又暗示着我们的肤色,黄种人,而字的排版法则依旧是西方的版式原理。

这张海报很形象地表现出当时设计界的状态,西方设计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学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无法分离,也没有融合,虽然难受,但依旧向前大步迈进。从这张海报可以看出当时的前沿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中国设计存在的问题。而三大构成则像这两条腿一样,缠绕在中国设计之中。

三、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设计教育

此时平面设计教学体系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各个美术学院都基本完成了由工艺美术到平面设计的转型,成立了完善的以三大构成为基础的设计教育的建立。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设计系,戴士和、丁品、谭平为创建者,并请到德国设计大师乌韦・勒斯到中国进行讲座,使德国设计风格,极简设计主义传入中国。这种邀请大师来校做讲座的方法让学生在早期便可接受到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这对于中国设计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但也让学生的整体设计风格缺少中国本土化设计,这个问题到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重视,并开始改变。

这个时期的教学并不单单体现在学校方面,平面设计师协会的纷纷建立和大量竞赛的开办,使得学生不只在学习学院派的设计知识,还能通过竞赛获得大量的实践经验。这种从学校――设计公司――设计师协会,通过竞赛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来源,同时在毕业后,又有设计师协会的存在,使得设计师有着除商业设计之外的较为宽松的创作和理论探索的交流机会,避免了平面设计过于商业化的问题。这对于摸索中国风格的设计之路是十分有利的。以1995年作为这个时期的分割线,1995年之前几乎是国外设计理念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时期,以三大构成为基础的国外设计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设计呈现一面倒的趋势,大量设计作品都与国外的设计风格接近,只有少量的设计作品有着中国元素的存在,但是其画面的组合依旧是以构成法则而组成的。1995年,随着深圳设计师协会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立,一些已成名的设计师和教师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之路,也开始反思三大构成教学体系下出现中国设计作品过分西化的问题,并开始创作有中国风格的特色化设计。虽然在此时中国仍然需要国外的设计思想来引导,但是正是有着设计师的反思和探索,中国设计才能开始逐渐脱离西方设计思想的引导,走出中国自己的路。

四、二十世纪末的数码设计艺术

电视行业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它作为四大传统传播媒介的位置,电视网络的全面铺设,将电视这一媒介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收视群的增长,电视广告也逐渐进入受众的视野,一些设计公司也开始承接制作电视广告与栏目宣传的广告项目,平面构成所造就的现代平面设计思想,也顺着设计公司,流入到电视媒体的血液之中。

互联网在这一时期是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个庞然大物在这个时期默默地进入了中国,在发展了八年后,它爆发出惊人的影响力,谁在当时都不曾想到,正是互联网,才使得世界变得如此的“小”。

基于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在1985年,世界上已出现了第一批图形处理程序。1990年2月,Photoshop1.0版本发行。它优秀的编码和简单便捷的使用给了它的竞争者 ColorStudio狠狠的打击。2002年3月的7.0版成为Photoshopc成熟化的标志,直至今日,一些设计师的电脑上依然有着photshop7.0。数字技术的民用化,标志着平面设计师开始驾驭起新的工具,原来的靠手工、喷笔、油漆的时代已经过去,设计师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制作的程序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作构想之中。同时,新的工具带给了设计师新的表现手段,以前一些无法通过手工制作的效果,通过电脑,便可以轻易地实现,同时,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更多更华丽的视觉效果都可以实现。从画笔、喷枪、扫描到数码相机、个人图形工作站。工具的变化代表了生产力的提高,如果说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话,那么,随着工具的更新换代,设计水平的提高是肯定的,虽然电脑技术有着雷同,死板的缺点,但是,正是科技的提高,才让设计师脱离了手工的束缚,将思想完美地诠释。

五、结 语

科技总是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二十世纪末期,大量数字技术渗透到设计、电影、动画的制作之中,将种种奇思妙想得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献给受众。大量的展览,比赛以及设计专业的开设,使设计行业出现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过于西化的视觉形式使中国设计缺少核心竞争力,许多设计师与学者都在研究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互联网这一数字媒介也于这个时期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它将消解媒体之间区别,改变传播关系,成为新时期数字媒介的主要承载形式。总的来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设计,是在反思设计方向的同时高速发展。数字媒体与数字技术开始改变设计和信息传达的渠道,数字时代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873-03

The Valid Teaching of the Coreldraw Flat Surface Design Course Investigates and Carries Out

LI Jing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Panyu 511400,China)

Abstract: The valid teaching puts forward sparking the reform in education to point the street lamp for us, for lift the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school《the Coreldraw flat surface design》the usefulness of the course teaching, will beg us in the teaching target, teaching method, the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etc. the link attain effectively, this text elaborates to is in《the Coreldraw flat surface design》the course teaching to the quest and the implement process of the valid teaching.

Key words: the coreldraw flat surface design course; valid teaching target item; teaching mode; valid teaching process; valid teaching evaluation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为提高《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中职教育中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与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学习的统一。

经过长时间的有益尝试和教学教改实践,本人对有效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1确定课程有效教学目标,面向实践,面向学生,探索项目教学模式

1.1确定课程有效培养目标

要使教学有效果,明确教学目标是关键。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多是到报社、出版社、广告公司等各类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处理及广告制作与处理等工作。因此学生必须掌握Coreldraw、Photoshop等平面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技能及创作意识。《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实施项目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CORELDRAW平面设计矢量图的绘制方法及具有一定的创意设计能力,且能灵活的应用于标志设计、工业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企业VI设计等方面,并了解基本的设计原则与理念。具备绘制平面效果图的职业技能。

1.2项目教学模式在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有了课程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为完成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理实合一”的学习任务和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本人根据Coreldraw软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具体的应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及优秀实训教材制定出该课程的项目指导书,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来实施该课程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从中掌握Coreldraw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使用技巧。在此,下图是我根据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标准来展示项目教学法《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项目结构图。从课程模块结构图可以看出,我把课程内容按应用领域分为七个项目,而每个项目中又按应用分类成多个子项目和任务,例如:“平面广告应用”项目中可分为海报设计应用类、报纸广告设计应用、杂志广告设计应用、户外广告设计应用等子项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任务驱动为教学主线,要求学生按照制定的计划完成该项目中若干子任务,最后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

2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过程

Coreldraw项目确定之后如何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实施过程设计非常关键。下面我以“平面广告设计”项目中“杂志广告设计” 子项目为例来阐述有效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意情感

在完成教学任务中为使为学生有职业意识,假定学生是某平面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为一客户创意设计一份美容类化妆品杂志广告,其中客户提供了化妆品素材图片,要求设计有创意、版面新颖能够吸引客户、最有诚意。同时为激发学生创意灵感,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化妆品广告图片供学生欣赏。

2.2采用自主创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本次课学生利用所给的素材及有关知识点视频,把全班64名学生分为16组,每组4人,个人自主创作,小组合作互相学习方式,每组最后推荐一幅最佳作品。每个成员必须耐心设计与制作完成课堂任务,每组都要认真参照评价标准进行评选。这样每个同学人人有任务,每组有合作,同学们认真动手,积极参与。

2.3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我从学生版面布局、色调的搭配、文字和图片的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引,当学生碰到学习难点的时候,我及时、耐心引导,多鼓励、肯定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能乐学,促进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2.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的效率。很多中职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自己对某个知识点讲解得非常全部、透彻,但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对知识点消化不了,教学效果比较差。针对这个问题,在《Coreldraw平面设计》这门课程中,教师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做成一个个视频教学文件作为辅助素材共享给学生,让学生遇到问题自己主动去看视频文件去解决问题。经过实践这样的做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有效教学评价和检查方式

教学评价和检查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有效教学评价,就是判断我们的课堂是否优化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通过教学评价和检查:1)学生在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可以指出问题的所 在及解决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实施方案,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点评中得到提高。2)采用以组长、组员为主的同学内部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和以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认知评价体系。学生有了自己的作品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学习和创作意识和兴趣得到大大提高。学生在分享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学会鉴赏作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上面的“美容类杂志广告”子项目,我的教学评价设计为:以小组为单位,评出组最佳作品展示并简单介绍设计思路想法,并且说出作品亮点之处。评价标准为:

由各小组提交作品后,最由师生共同交流评价指出各组优秀作品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在分享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学会鉴赏作品,学会反思,同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作品成果展示

经过有效教学课堂任务的完成,经过同学们的分组合作最后评价,下面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成果。

第二组:冯秀芬同学作品

第二组:叶佩兰同学作品

第三组:林家乐同学作品

第四组:梁志勇同学作品

5有效教学反思

1)在新的教学改革要求下,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有效,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要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内涵,提高专业素质。

2)要追求有效的教学,要从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组织等几个环节入手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探索创新的引路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09-1

对于我国的教育专业而言,艺术类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并且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上升,这也直接对艺术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设计专业,但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教学方式和理念都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需要对理论和方法进行完善和健全。在教学的时候还存在过于单调的情况,由此,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而基础课程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而言是非常基础的学习部分,会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

一、对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对教学进行创新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而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思维创造力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创造力达不到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会比较俗套乏味,所以必须对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平面设计基础课堂展开创新的主要思路

(一)确保基础课程设置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课程设置对于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设置的合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现在而言,对其体系进行创新是符合教育和平面设计发展需要的。

在进行基础课程设置的时候,必须确保基础课程能够给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富含创新理念,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创新,设计出创新意识更强、更加新颖的作品。

(二)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现在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以往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时候,很难满足这个需求。怎样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实践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课程结构应该有开放性的特点

以往的教学存在过度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进行实践,只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动手就行了,将二者分离开来,这种情况是不符合实际需要,且违背平面设计本质的。虽然,平面设计的实践性要高于理论,但是,若是离开了理论,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会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开放性教学,真正地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确保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的完整性,确保能够更好地将实践、理论二者结合在一起。

2、对创造性学习渠道进行拓展

现在在设计的时候,人们更加重视其中的创意,所以必须努力拓宽渠道,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合理调整课程的内容,在保留以往教学中创作训练部分的基础上,注意让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更好地利用其中的色彩和图形,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并且老师还要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提高创意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重视创意,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找出更多的表现形式。

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行激发,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学习渠道,比如说网络,除拓宽学生获取知识渠道,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

3、提高课程本身的整合性

在以往教学的时候,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往往很难真正形成一个体系,自身的整合性很差,现在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加深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对其课程考核进行合理完善

考试对于教学而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选择考试形式的时候,目的都是更好的了解学生地真实设计水平和能力。所以必须从平面设计的 专业特点出发,建立一系列科学的考核体系,成绩评价的时候才能更加地合理全面。老师在进行考核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标准,还应该制定多维评价体系,更加动态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科技和时代不断的进步,创意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增加,在平面设计中更是如此,只有进行课程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设计人才。进行课程创新的时候,必须保证氛围是和谐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会更好地发挥出来,老师也应该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并将自己掌握的新成果和新理念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对其思维和创新进行更好的激发。

参考文献:

[1]王艳歌.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2,(10).

[2]关晓琳.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再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3,(06).

[3]李爱红.探索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变革[J].浙江工艺美术,2008,(01).

[4]周远屹,齐春媚.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篇(9)

二、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协作,有益于增加学生的创意主动性

从“教学”这一词语中不难发现,“教”与“学”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教”是教学活动中的矛盾主要方面,教学设计控制着课程节奏快慢、教学方向,决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学”是教学中的矛盾次要方面,特别在固有的教学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一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如果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调和“教”与“学”的矛盾,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学生的协作是调和矛盾的有效手段。思维教学专家德波诺指出,“学校课本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性的,都有正确答案,且给出必须信息,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准确答案,还缺少有关信息”。①于是加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协作、互动、碰撞,则可以激趣引题,激发学生的创意主动性。

三、通过交流,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检测自己的技能

这里的“交流”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二是指在教师的帮助与安排下,学生与设计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真实设计情境下的软件操作观念。平面软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一般的软件教学仅仅是简单传授软件的使用方法,而不注重软件使用的思维过程。有经验的艺术设计从业人员都可以体会到,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解决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是指,使用软件达到某一种效果,在各种方法中选择最为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如Photoshop软件中必备的抠图技能,熟练掌握抠图技能的人员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抠图方法。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一种基于熟练掌握软件功能基础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在上文提及的两种层面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在情境中初步建立具有创意意识的软件观,并明白创意思维不仅作用于设计同时还作用于软件操作的过程。

四、帮助学生进行软件课程的意义建构有助于创意思维的培养

课程意义的建构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学习者对于课程学习的自我反思;第二,授课者对于教学成果的客观评价。首先,“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虽然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且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但这种建构不是随意的任意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②所以,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在学习成果的比较中,得到学习经验的积累以及学习过程、方法的重新建构,对自己的行为、创新意识、执行途径等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否定或者自我肯定。其次,授课者需要在课程中进行作业的阶段性以及最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从立意到制作方式、从思维方法到执行手段、从学习方法到自我反思均须给出指导性的客观意见及建议。这要求授课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探知、关注、了解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的重新建构。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教师的客观评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篇(10)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其高速、海量的特点使之成为当今各行各业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新媒体”一词用来描述近几年才出现的各种数字媒体,包含社交网络、游戏、移动设备等各种数字形式的媒体传播渠道。“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是时代的要求,而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平面设计教育目前依然以平面、设计、广告、电视为主轴,基本上还是遵循传统思路教学。面对这些新技术的冲击,如何改革现代平面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促进自身的进步呢?

一、当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如今,我们处于数码网络时代,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MP3,我们每天都被淹没在由众多“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网络技术对新世纪的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1 具有视觉、听觉、互动交互信息的第四媒体

数字媒体技术是继纸媒介(报纸、书刊、杂志)、广播、电视后出现的第四媒体,是平面设计的新舞台。数字媒体的出现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虚拟世界。图片、音乐、动画等多种形式辅助展现信息内容,使得画面美观、表达直观,兼顾图文、声情并茂,更富趣味性和人性化;同时,新的资讯和前沿信息更新速度快,不论是娱乐休闲还是获取信息,都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数字化媒体日益普及,对传统印刷媒体有巨大的冲击与影响,这成为当代多个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平面设计教学、信息科学等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2 数字媒体技术交织着科技的助力而发展壮大,传统科目也要借“科技之壳”复兴

数字媒体技术带来的视听技术、数码技术、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感官的需求。但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数字媒体技术也不例外。数字媒体技术得益于计算机、网络、软件等多种学科交叉作用,而各种视听效果又与传统艺术如平面、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结合,是经典艺术与当代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例如新数字媒体技术――数字电影发展迅速,在电影中,若没有CG特效的运用,大场景的视觉效果和气势就会大大消弱。著名导演卡梅隆说:“通过3D技术来制作电影,我们将进入电影界新的时代,观众会看到数码时代前任何技术都达不到的特效画面。”

在时代要求下,传统科目也必须要借“科技之壳”复兴。当电脑和各种科技成为你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数码科技取代纸和笔,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形式成为平面设计者下一个开拓的目标。

3 数字媒体的新时展和对平面设计提出的新时代要求

因为媒介发生了变化,不断有很多新的媒体形式出现。近年在日本首见“数字纸”,能够将每个广告牌、广告柱,或是悬挂式活动广告变成数字屏幕,并提供多元化的素材和近乎网站的营销功能。文字及影音简讯能够跨越地域接触消费者,甚至包括从前那些传统平面设计无法到达的地方。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平面设计空间正在发生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

展望未来,新数字媒体的数量将会持续攀升,并且更具渗透性及侵略性。因此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于以往的教授知识与技巧,应该与网络时代更多融合,引导学生立足设计基础,确立新媒体的观察方法和思维习惯。

二、当代平面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平面设计、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等等。平面设计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形式的创造,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经历了手绘――铅印――石版印――摄影――计算机――数字化等阶段。当前大多数平面设计作品都是运用数字化设计完成的。

在激烈市场竞争的今天,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把提高平面设计水平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从报纸到杂志、从电视到网络、从品牌到包装、从广告到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的功能不断放大,其影响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行业,也加速了平面设计行业的竞争。

当代高校平面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有:

1 平面设计学科和专业定位不够明确。近几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到目前为止已超过1000所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平面设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带来学科定位不清晰、教学不规范、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育思想和方法比较陈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2 平面设计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平面设计教育一直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长期以来“重艺轻技”,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已经造成中国设计教育体系的落后。对于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模式依然是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典型案例。现代设计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开始起步,一直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技术教育在我国平面设计教育体系中的长期缺失,应该值得认真反思。很多学校教学模式上未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同时,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相对甚少,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对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影响当代生活了解不够,学习态度过于被动,学生只是顺理成章地完成教学需要的基本课程,没能在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大步提高。

3 平面设计教育面对时代趋势改革的局限。随着新数字媒体设计范围日趋增大,时代对平面设计教育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各类设计学科的交叉化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趋势。当代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大众化、全球化以及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这些对平面设计及其教育体系带来革命性冲击。教育需要面对商业化,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产业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却极其迅猛。但是,我国数字媒体相关的技术研发、数字内容的生产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数字动画、游戏设计、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出版、网络广告、影视特效等数字媒体技术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的短缺已成为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而我国平面设计教育体系面对时代趋势转变机 制不够迅速,如何应对数字媒体产业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快速调整平面设计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件非常紧迫的任务。

4 设计教育目的是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数字媒体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是最自由、最具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因此数字媒体技术和平面设计都将以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教学目的,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新的艺术创意。

5 平面设计教育缺乏实际设计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对设计的理解非常概念化,其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明显不足。这是实践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规范化的课程、固定性的教学方法,抹杀了教与学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缺少持续创新能力。这给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我国平面设计教育变革应从普及化到专业化,分层次地发展。教育内容和结构都应改变固步自封的模式,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做较大的改革。使新科技、新思想、新设计意识和形态的变化,新型的平面设计素质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

三、信息网络技术下平面设计教育改革的探索

法国国立布尔日艺术学院保罗・德沃图指出:“所有艺术领域都受到网络的影响,可以说电脑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艺术。我们更习惯用新的工具去做以前的艺术,只要一点点变化,新的事物就会产生。”

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天,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各行业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国际化进程加快,不少高校平面教育体系却显得滞后于时代的需求。传统平面教育体系如何打破传统粗放式、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实现快速与时代接轨?

为了适应数字媒体产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平面教育体系应有机融合各自的学科资源,通过优势与特色的互补,积极探索交叉学科结合教学,推动数字媒体跨学科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是数字媒体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1 归纳教育科目创建新体系。教育理念上,要将数字媒体领域和计算机技术与平面设计完美结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多层次培养大量具有竞争力的实用型、国际化数字媒体设计技术人才;以面向需求、开放式办学为指导思想,在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要研究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激发创新活力;提倡重视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努力把中国文化和世界现代设计相结合。“东方+西方=我”,在传统和创新中注入崭新的设计文化理念,使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呈现生机勃勃的信息时代特色。

2 转变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平面设计最核心的教育问题是对学生树立现代平面设计观念,设计的实践过程里二维或三维的空间中,要设计者展开无限的遐想,达到确切传达沟通信息的目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艺术造型能力强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因此高校平面教育体系应该以实施创新教育为前提,转变学生的设计观念和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3 为传统产业加入灵魂元素。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体裁要紧跟信息网络技术步伐,反映信息网络技术特色,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准设计切入点。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能为传统产业加入灵魂元素。打破呆板的思维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培养学生对新现象新事物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

4 平面设计教学要面对全球化,寻求差异化。当代中国的平面设计教学面临的挑战即数码媒体所带来的网络化环境。要面对全球化,寻求差异化。我们需要提升创意这一灵魂元素,用文化创意实现价值再造。如果创意产业能够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一定能产生1+1>2的效果。

篇(11)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25-03

近一百年来平面设计在美国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二战以后大量欧洲著名设计师和思潮涌入美国,使得当时欧洲的现代设计理念与美国繁荣的市场经济得以完美结合,从而催生了“创意产业”。随后的经济、科技和消费文化的空前繁荣,更是逐步奠定了美国在世界平面美术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世界近代平面设计史上,美国涌现出了很多占有重要地位的设计师和设计组织,例如保罗・兰德(Paul Rand)、弥尔顿・格拉泽(Milton Glaser)、émigré杂志、朗涛设计(Landor)等。并且很多起源于欧洲的设计组织却在美国创造了最大的成功和影响力,如五角设计联盟(Pentagram)、玛西莫・维格尼利(Massimo Vignelli)、史蒂芬・塞格麦斯特(Stefan Sagmeister)等。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美国平面设计师们正在为各种产品和商业服务奉献着创意和想象力”[1]。他们的商业性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符合消费大众的心理需求,集美感和趣味于一体,同时平面设计作为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介对美国乃至全球的消费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一、美国平面设计语言传达社会文化内涵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美国设计师开始认识到他们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认为设计师很容易被客户所引导并追求片面的利益。而且因为消费市场的竞争,“大量商业平面广告宣传在某种形式上已形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视觉污染,平面设计师经常被谴责为垃圾广告的制造者和环境的破坏者”[2]。这种现象在美国平面设计界已成为最大的挑战并已引起最大的重视。最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头等要务设计宣言(First Things First 2000 manifesto),这个由33名国际著名的设计师签署的设计宣言,是1964年英国设计师Ken Garland发起的头等要务设计宣言的更新版。这个设计宣言主张平面设计师在商业设计中不能迷失自我,应为社会和文化做出自己的专业贡献,并倡导平面设计师关心前所未遇的全球化商品经济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社会问题和文化危机等。另外,美国平面设计协会(AIGA)在2009年提出的“设计的鲜活准则”(The Living Principle)为广大设计师,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性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详细地将文化、经济、环境和大众四大影响健康社会和生态的因素加以分析和研究,并挖掘探索出了众多以设计为力量来促进这四大因素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建议。

近十年来我们在美国的平面设计工作与教学中深刻地感受设计界的这种文化倾向,这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设计些公益广告,而是在每个创意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到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这包括对消费文化和消费者行为的积极性影响,对产品和包装材料的回收或再利用性的考虑,对长远经济效益的考虑,或对平等多元的人文环境的促进等等。尽管美国大多数的平面设计作品都是商业性的,但新时代设计理念已开始普遍地被现代设计师、他们的客户以及整个社会所接受和倡导。以平面设计教学为例,1964和2000年版的头等要务设计宣言已成为各大设计院校的必修课,许多传统实用型课件逐步被更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课件所取代,以及对已实行健康设计理念的真实设计案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设计师意识到这种新的设计理念已成为他们创意灵感的源泉。

二、美国平面设计多元性社会价值新理念

当前很多平面设计组织和艺术家更是掀起了倡导在非商业的社会事务中重新界定设计的潮流趋势。如美国平面设计协会(AIGA)发起了“为良善做设计”(Design for Good)的运动,号召设计师用设计的力量改变并引导人们的消费习惯、流行文化、生活观念和道德观,以对自己的社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健康持续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由麻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Elizabeth Resnick策划的《平面势在必行》(The graphic imperative)是近几年在美国反响很大的非商业主题的平面招贴巡回展。它荟集了四十年来国际著名设计师用视觉隐喻、讽刺和黑色幽默的独特设计方式激发公众对各种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及生态问题的反思。另外,加拿大设计师Bruce Mau的《Massive Change》是以11组多媒体装置设计来回应城市、信息、市场、环境等问题的一个艺术展,它融入了设计师对未来平面设计的观点并激发对未来社会生活的思考,进而促使人们领悟到人类的共性,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和消除文化隔阂。

身处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并在非商业设计思潮的感染下,另一位设计教育者孙琳在2011年9月在亚特兰大举办了《在边缘》(At the Boundary)设计艺术展。《在边缘》得到了西密西根大学和亚特兰大大学中心的积极支持,它主要以反映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为主题,力求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并以平面设计的方式和创意来探索社会文化的问题和对策。整个展览分为空间、时间、无声三部分。“空间”部分主要探求外来文化怎样被美国本土文化所同化吸收,并在不同的空间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时间”部分是由五组投影视频组成,通过对现代移民的经历和困境的细微观察,它们以动态画面的方式表述了新移民对主导文化的困惑。“无声”部分突出以字体设计来表现新移民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在新环境下受到冲击以及感受到的文化认同。所有参展作品均以现代移民自身的经历和观察为主线,通过设计的语言、材料、和创意带给观众审美的愉悦,并使大众感悟到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给中国的平面设计以很好的借鉴。

三、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启示

我们相信好的设计是功能(fuction)和形式(form)的完美结合,也就是说设计作品在表达内容信息的同时还要通过形式带给信息接受者审美的享受。正如美国建筑大师佛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认为:“形式与功能是一件事(form and fuction are one)。”[3]招贴作品《传统交迭》(Overlapping Tradition)是通过借助于摄影和图形处理的手法,以中国传统剪纸的影像作为一种隐喻,揭示了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发生的变化,并促使人们思索在这种变化下更深层有关文化、信仰和依赖等问题。《跨文化对话》(Cross-cultural Discourse)是利用平面设计两大要素:纸和印刷创作的装置作品。每个浮游于空中的抽象形体就像灯笼一样代表了东方文化的不同特色和文化思维,而与它们相应的星形形体体现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整个作品借助于立体形体和空间的展示和组合,诠释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关系,并透露了探索东西方达成实质性沟通的障碍与可能性。另外,通过折纸艺术带来的视觉冲击感和新鲜感,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感知和体验作品主题的关联性。立体招贴作品《循环至衡》(The Cycles of Balance)是以设计艺术的形式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发出声音表示关切。此作品以探索中国五行学说的哲理和折纸技巧传递出对当今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反思。现代社会工业文明与经济全球化是常以摧毁传统文化道德信仰与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提供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观念与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之路。作品以一种平和优雅的表现方式暗示我们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危机,通过对平面设计的广义理解力求在非商业的社会事务中重新体现设计的价值,以人类本体为出发点,维护生态环境,这种价值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此外,艺术书籍作品《传统与变迁》(Tradition and Changes)是由“中国制造”、“长城”、“红色中国”、“饮食”、“传统”与“文化交融”六个分主题构成的。每个分主题利用艺术书籍的独特媒介并运用视觉隐喻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到的冲击、变化以及曲解等问题结合起来在作品中进行了诠释。例如,“中国制造”以中国传统布制包装盒为外壳,内置一本以典型商业标签为外形的小册子,每个页面都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的中国制造标识图像为背景,但是文字却记述了上世纪90年代各国制造业开始在中国设厂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冲击以造成的工人下岗问题等。此作品的内涵是在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夸大和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冲击而引发的争论的背景下探求更深层的问题。又如,风琴式折页书“长城”揭示了隐遁于高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下传统的流失。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工程,而现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城市化运动和大规模的城建开发是比长城更浩大的工程。作品通过折页艺术书的方式促使人们思索中国现代化城市变革对人们生活质量、传统文化和文化认同的冲击。《传统与变迁》运用了数码印刷、纸艺工程和书籍装帧技巧等创作手法,反映了21世纪移民美国的中国人自身经历和感受为内容,并通过对平面设计的广义理解力求在非商业的社会事务中重新体现设计的价值。

尽管从有些《在边缘》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它们时常会被认为更接近纯艺术领域(如《跨文化对话》),这就更加印证了平面设计在商业领域与其刺激消费的美学观念在人们心目种根深蒂固的印象。然而“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尤其是在科技进步、全球信息化和多媒体的影响下,其自身正在经历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包括从印刷的传播方式转化为虚拟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二维平面向三维乃至四维(time)空间的延展,以及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的跨越”[4]。更重要的是随着设计中的科技化与时空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一些固有设计法则正逐渐被打破,一些传统的创作理念被重新阐释,新的平面设计需求和概念要求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体现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的理念,它也符合当代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

四、结语

总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平面设计体现了全球的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平面设计作品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和视觉元素来表达设计师对有关社会议题的见解和洞察力。正如维克多・马格林所说:“设计师目标的必要转变,这是一个比帕帕奈克或毫不含糊地信仰高科技的富勒所能预见到的更为复杂的进程。它必然使人从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应对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在消费上的巨大不平等。它将充分面对当今生态危机的压力,以帮助我们回归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之上。”[5]毋庸置疑,它以其强大的视觉传播影响力和新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更积极的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52.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