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浅谈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各级专业运动队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在计划经济时期,体校毕业的学生除了一部分进入专业队外,大部分由国家分配,主要是分配到小学任体育教师,还有一小部分分配到其他单位。由于国家包分配,毕业生的出路得到保障,因此体校的招生的生源没有问题,甚至成为热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于各级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再包分配,由毕业生自主就业,这就给体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困难。一是小学教师的学历已经提高到大专水平,体校毕业生的学历不够:二是体校学生的文化水平较低,与同龄其他学生相比较,就业的竞争力差,由于毕业后的出路不畅,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进入体校学习,体校的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如何解决体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促进体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
二、体校学生进入大专院校是毕业后的主要出路
中专和高中以下学历的年轻人就业困难,在目前我国的情况下,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最好的出路是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获得更高一级的学历,以便能够顺利就业。
1.高等院校招收体育专业学生对文化分数的几种要求
目前高等院校招收体育专业学生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特招。特招是经省级教育部门批准后。一些院校可以自主招收体育特长学生的规定。特招要求这些学生的体育运动等级为运动健将或一级运动员,文化考试成绩成绩为本科录取分数线的60%,或者更低,由学校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决定。
二是运动系单招生。这是专业的体育学院、师范院校设立的运动系进行单独招生,要求学生达到二级以上的运动技术等级,文化课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出题。各个学校自主考试,自主招生。文化课分数线是按照由高到低进行排列,文化分数线高则录取的可能性就大。
三是体育系(学院)招生。我国专业体育学院,师范院校都没有体育系,很多综合性院校和理工院校近年来也增设了体育系,因此体育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主要招生单位。参加体育系招生考试的学生要参加全国文化课的统一考试。文化课分数线也是按照本省体育专业考生的考试分数从高到低排队,将排到前面的相当于录取人数的120%的划入分数线进行送档。
因此可见,对于报考运动系和体育系的考生,其文化课的考试分数必须进入到全部体育考生的排队分数线之内,否则就没有机会。因此,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必须达到普通高中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的文化课水平,这是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
三、提高体校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建议
体育运动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现实中能够进入省级以上高水平运动队的只是其中一少部分,而其余学生则要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因此,必须在体育学校的学习期间学好文化知识。以便能够在走入社会与同龄人处于相同的水平,不至于落后造成就业困难,目前很多体育学校的基础建设在文化学习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在学习环境,师资力量,学习时间有了保证,但是很多领导和老师,教练员,学生在思想深处仍然存在重训练,轻学习的观念,具体表现在:课时内容没有完全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高,考核不严格,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与普通学校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体校“出”的渠道不畅,“进”的渠道就会受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出”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使运动员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毕业没有出路,势必影响家长的积极性,其后果就是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来训练,后继无人,竞技体育的根基动摇了,这样就会影响体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文化知识的欠缺将对正常就业带来极大障碍,这已经是不变的事实,因此,学校各级领导,教练员,教师和学生一定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以使很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行为。美术的实质和它特有的性质让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想要发现美,就要具有审美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是要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培养的,美术教育正是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手段。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与其他的意识活动相辅相成的,人类对美的判断以及培养是受到自身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影响的,审美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差异性、不可控性等特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还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们,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美的概念还不是特别的明确,合理的爱美很重要,拥有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才能让学生很好的利用辨别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从而加强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成长中的他们对是非美丑的认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需要教育来引导他们、告诉他们什们是美什么是丑。这个美与丑的层面不仅仅是穿着打扮的美丑、容貌的美丑,更重要的是行为的美丑。教学生学会分辨美与丑,并教会他们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引导学生向美的事物学习、向美的方向发展。
二、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
有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术生走到哪都不会饿死的。是的,学会一门技术也就掌握了一项谋生的本领,并且美术所带给我们的,不止这点。以我自身经历来说,我从初中开始接触美术学习,刚开始学习时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物体,到了高中时已经可以画稍微复杂的一些物体组合,但是也没有尝试着去创作,上大学之后就经常进行一些创作,虽然不是特别的好,但对于我自身来说,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突破。一直以来,对于美术的学习,让我不断改变,获益匪浅。美术不但教会了我生活上的基本艺术活动的技能,更多的还是心灵上的寄托、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去云南采风时,街头随处可见一些有偿帮游客画像的画师,他们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张画像,一天下来收入也很可观,是美术教育让他们拥有了艺术活动的技能。还有捏糖人、画糖人、做风筝等他们利用美术造型知识和色彩搭配能力,创造出有趣的艺术品,愉悦他人,充实自己。生活中拥有艺术活动技能的职业有很多,插画师、沙画师、设计师、雕刻师等等,美术教育确实能够培养学生拥有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拥有艺术活动的技能。
三、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人格
一个人的人格涵盖了这个人的个性和所拥有的特点,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潜力。人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好的人格可以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垫脚石,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不好的人格则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羁绊着学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美术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大多数学科,例如数学、化学、物理等都有其标准的公式和标准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是固有的、单一的。而美术没有这些限制,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美术学科的答案是多样化的、开放式的。给学生一张白纸,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需要的东西、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得到他人的赞许与欣赏,学生在尽情地释放自己时他们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心态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更上一层楼。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一个人按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主要是指个人在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从而作出缜密的决策行动,而不是指那种对社会道德准则单纯的顺从行动。所以,个人的道德品质,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评价的、受自己观念指使的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是在社会道德气氛熏陶下和学校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应。但是由于各种特定的原因、多种因素,例如:学生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所以在任何学校和班级都会有品德不良学生,包括一些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都很差的特殊学生。这些学生人数虽少,但活动能量却很大,不但自身的成长极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还会严重影响班级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教育中极大内耗。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而且也是为社会消除犯罪的隐患。从上述目的来说,教育和转化品德不良学生是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教育的研究是每个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新时期,经济改革的飞速发展,带来德育教育上的新问题。学生常常会以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各种色彩出现在班级体中,品德不良学生尤为明显。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思品教育的重要课题。因为它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有效、更合理。我通过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案例中的品德不良学生形成性因素的分析,并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把理论知识原理与平时的工作实践巧妙结合在一起研究、运用,经过一段时间地探索,我认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更为科学、势在必行的。
实践证明,儿童是正在处于发展中的完整的人,这种发展是其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而实现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
其最有效的载体是生活。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际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主导,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的一种新观念的教育方法。
以往的教育重说教,轻体验,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使教育只停留在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而没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把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能力,使得知行不统一,从而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和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从观念上更新换代,而且最为至关重要的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把社会“搬入”课堂,再让课堂“融入”社会,拓展教学空间,让课堂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联线,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引导自我,发现自我,改造自我和完善自我,在体验中涿步培养完美的人格。那如何通过体验教学将社会“搬入”课堂,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呢?
1说服教育中坚持灌输与渗透的统一,实行开放式教学
教师经常通过言语说服学生改变态度。着眼于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在说服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对其原有态度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论据,使学生获得与教师要求的态度有关的事实和信息,慢慢地渗透,以改变他们原有的态度。有效的说服技巧主要有:
(1)提供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
(2)以理服人与以情服人。
(3)逐步提高要求。
根据我案例中小何的个性情况(从外乡转入、留级、学习基础差、个性内向、属孤立型、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差,还有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在家是棍棒教育等)的分析,我想他的童心未,对他只能用谈心的方式,循循善诱地正面教育为主,用满腔热情去融化他这块薄冰。我多次找他个别谈话,利用班会、晨会,有意识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让他认识到小偷小摸是走上犯罪道路的前奏,如果小时候不下决心改正,那就会葬送自己的前途。“大堤决口,毁于蚁穴”。因此,小错误、小缺点决不放过,我把走进铁窗的人的事例讲给他听,说明他们不是从小就是坏人,而是在不知不觉的错误中走上了歧途,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让他从这些人身上吸取教训。从思想上根本重视起来,在生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价值辩析从心理定势上为学生创设自我体验情境
定势,就是对当前感知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准备状态。利用“心理定势”的作用,做品德不良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感悟,自觉接受教育。
品德不良学生犯了错误一般不肯马上承认,非经过一番周折不可,这是不难理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易表露,心理变化较学龄逐步变得复杂,针对学生心理,利用“定势”的作用,能有效地做好品德不良学生转化工作。
上述小何,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在学校随便拿同学的文具用品,在校外偷骑别人的自行车,甚至撬锁偷自行车。我找他谈话,他一口否定,生怕讲出来挨父亲一顿打。我说:“只要你承认,可以做你父亲的工作,不打你。”他似乎有些触动,但仍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没偷,只是想骑一骑。”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有改正的愿望,但害怕心理表现得很顽固,怎么能使他承认呢?我抓住了他愿改的心理准备,肯定地说:“何**,我相信你一定会改的!是吗?”我故意在“改”字上加重了语气,这下他立即点头表示愿改。“点头”这是他内心世界的表露,要是没做,怎么谈得上改呢?这是不承认的承认。这就是“心理定势”起了作用。
紧接着我与他父亲联系,谈清事情的来由,并要求他改变粗暴的打骂教育方法,他父亲检查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有责任,因为他曾答应过给孩子买自行车,而没有实行诺言造成孩子“偷”的后果。从此家长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配合学校共同教育,使该生迅速改掉小偷小摸的行为。
3角色转换中进行自我教育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
小学生普遍存在爱管别人却管不了自己的弱点,品德不良学生更是如此。许多道理,强行灌输十遍八遍未必有效,让学生“体验”一下,他们不但明白了道理,还能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如何对小学生实行角色转换自我教育,主要途径是“活动”。因为活动是多功能的,人们说:“活动之外不存在发展”、“没有活动便没有教育”。这都是对活动的重要价值的确切判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会角色引入校园,让学生进入不同角色,身临其境,去感受、体验、鉴别和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美丑,以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为其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行为打下基础。角色转换是对学生未来所承担社会角色的提前预演,是对他人社会角色的尝试,是一种虚拟情境下的体验教育。品德不良学生一般在班内属孤立型,处于从属地位,对集体不关心。如何改变角色地位,让他们在班级中有良好表露自己的机会。如,可以让他们在班内承担某些工作,最好根据他们自身特点(即闪光点)开展工作。这样,他们获得良好表露的情绪可以更高涨,工作可能做得更好些,从而他们可能获得全体同学好评的可能性也大。
我班实行“人人有岗位制”每人包管一样公物,个人自认,结果剩下一只痰盂无人包管。我说:痰盂最脏,要最不怕脏的同学来包管!品德不良学生小何自告奋勇愿意包管。我及时表扬他,在家能学做家务,在校能挑脏活干。事后他工作十分负责,凡事冲厕所,倒垃圾等重活都抢着干,还主动把家里新扎的拖把送到班级里。他关心集体,并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角色地位提高了,同学也愿意和他交朋友,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集体的温暖。
可见“角色转换自我教育”以它特有的德育教育功能显示出永恒的生命力。
4反复训练巩固成效
品德不良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要转变不良行为习惯不是容易的。因为小学生常犯言行不一致的毛病,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激发了积极兴趣,改掉了自身的不良行为,才能有成效。
5奖励与惩罚促发积极情感
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它包括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再此行为发生后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实施过程中以正面教育为主,奖励教育为主,教师用一切肯定的方式对待他们的言行,用表扬、赞许、微笑、鼓励、授奖等,加强正确行为导向,促成良好行为定型,促使愉快的积极情感形成。
1 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1.混日子,缺乏成就动机。大部分同学,只想在中职学校混几年,拿一张毕业文凭。也有的同学在初中就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不思进取2.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由于思考能力不强,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不顾及集体利益。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会故意和师长对着干。3.自卑心理较重,缺少自信心。有的同学带着怀疑和失落走进了中职学校,有的是对自己的选择缺乏信心,有的是无奈地踏入了中职学校的大门等。这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学习、人际关系、成长以及未来的职业缺乏信心。其中一部分同学未能及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投入新的生活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大大地限制了自我的发展。4.情绪冲动,行事偏激,自我控制力差。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情绪波动和变化较大是正常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些同学极易冲动,一点很小的事情就可能大发雷霆,动不动还大打出手,表现出某些冲动和越轨行为,有的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时有发生。5.心灵空虚,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因为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又没有生活负担,吃穿不愁,中职学生普遍感觉生活无聊,于是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填充空虚的心灵,个别的因此而酿成大错。6.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合作精神不够。中职学生总体上缺乏合作精神,有时表面平安相处,但是没有坚固的基础,一天之内就可以从好友变为“敌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走不出个人狭小的圈子。
2 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心理健康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现今的生活状态及未来发展的教育。
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最容易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因此,老师只要注意通过对学生学习、交往、劳动等活动的观察,一定能比家长更容易发现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之家长而言,学生也非常信任关心他的老师,愿意把心里话向他们倾诉,也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帮助和指导,这也为老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时空保证
3 老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经常与学生朝夕相处,最容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课堂中最容易表现出真正的“自我”,老师最容易发现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老师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老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
老师应加强自身修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作用及老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说,学生心理问题最好的医生是信任的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修养外,老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2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情况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老师对学生要有深入的了解,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管教方式,家长的爱好及个性特点,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等。班主任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常学生碰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老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老师,平时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摆架子,日常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把学生当做朋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打开心灵的窗户,愿意向老师倾诉真情。这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3.4 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问题。如果我们都以思想品德有问题来评定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抗,有时会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创伤。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给问题定性质,要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
3.5关爱、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老师应经常到教室、寝室与学生交流,了解、关爱学生。每个人都有被爱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但对于大多数是被应试教育淘汰下来的中职学生来说,这种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指责多,表扬鼓励少;失败多,成功少。大多有失落感和自卑感,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关怀、同情和理解,更希望获得成功。如果老师能给学生以极大的关心和爱,时常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在不同场合及时地表扬和赞美,让学生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或其他活动方面取得的成就,就会使他们看到希望,产生愉快、自信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调动他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而班级中有问题或难于管理的学生,常常不被人尊重,事实上他们更在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老师保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尊重他们的关键是“不当众揭他们的短”,给他们“露脸”的机会。当学生有过失时,耐心地说服,切勿当众指责和训斥,更不能讽刺挖苦。当学生有问题时,给予宽容和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疏导。
3.6要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习惯又是什么呢?
林格认为:“从个体层面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他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我们实施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提高成绩的同时,还要健全学生的人格,以便学会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而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应当仅仅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施教时期,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通过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传统美德,教会他们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我们很多教育者是很重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但是常常付出了努力可是收效甚微。这可能是对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缺乏认识的结果。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讲科学。
关鸿羽教授提出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首先实施养成教育,教育者应该有一个全盘的认识,培养什么习惯不能由教育者主观而定,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兴趣一来就要求孩子做这做那,没有什么计划。其次,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常常会给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做当然是出于良好的目的,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出现负面效果。教育者常常忘记孩子的身份,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成人,因此提出的要求难免成人化,提出的要求过高,过于抽象,孩子很难达到。我们对孩子提要求应当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最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序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易到难,由低入高,按照科学的序列计划处具体的时间和内容,要做到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
三、幼儿、中小学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推行养成教育,是中小学生德育教学最有力的抓手,也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不仅对他们当前的和谐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发展和终生幸福,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教育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
林格认为,六岁以前的孩子(幼儿园阶段)应当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爱劳动的习惯、爱惜物品的习惯。
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应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生活勤俭朴素的习惯、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自信的习惯、独立性与坚持性的习惯、勇敢的习惯、自制的习惯、适应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四、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养成教育对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人格反映的是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既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又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但大部分是后者影响的结果。
当代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家里特别霸道说一不二,不听父母的话;不干活,很懒惰;最特别馋西好吃零食;特别任性,执拗,一意孤行‘喜欢和父母犟嘴;做事磨磨蹭蹭,不懂得珍惜时间马马虎虎,不认真;花钱大手大脚,爱攀比,虚荣心强等等。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习惯的问题。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习惯,而性格是有天赋的倾向性及从生活中获得的信念与习惯形成。”孩子们之所以在人格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的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而父母养育孩子,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成才,更是为了孩子成人。完善养成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能有效促进儿童人格结构的优化,改变某些不良的人格倾向,是孩子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养成教育对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素质是什么?素质就是人的基本品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素质等等。素质不是天生的,它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习惯就是素质,素质形成的过程往往是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而素质总会顽强地通过习惯表现出来。我们在家庭、学校中要注重培养孩子四大方面的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生活素质、学习素质。
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长中的社会小公民。少年儿童素质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水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最后,以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惟诚的一句话作结: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
参考文献:
[1]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21-01
1 当今英语的全球性发展及英语环境的重要性
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不仅依赖于得当的学习方法,更依赖于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我国学生而言,学习方法的构建、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机会的创造以及学习条件的形成都依赖于合理的英语学习环境的构建。众所周知,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分为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和英语课堂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英语学习环境中,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给学生教授英语知识,让学习者有意识地接受新的语言知识并达到学习英语的效果与目的。而在非课堂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语言知识并不是主动使学习者获得接收,而是要使得学习者主动的去自然接受英语知识。这两种不同的英语学习环境对学习者而言,就是语言学习和语言的区别。
随着当今全球性各方面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全球背景下必备的一门工具。学习语言一定离不开相关的语言环境,而对我们而言,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必然是我们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而在英语学习中,单单只依靠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环境是远不够的,在英语学习中必须多渠道构建全面而又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形成一套完整的英语学习的环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全方面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学习英语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想要使得学生同时在课堂环境和非课堂环境里都能主观高效地学习和接受英语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英语学习环境。
2 当今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的做法是把需要教授的知识从到到尾的灌输一遍,通过传统的讲解课文、细解知识点、记单词和做练习的方法,再结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同时,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较大,参差不齐,大部分大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日后求职和相关专业的关联性不大,因此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低,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来到大学以后,由于习惯了中学时期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缺乏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语言的能力,对教师有相当强的依赖性。因此,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得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无法得到提升。
其次,在大学校园中,大多数学生忙于准备所谓的“过级考试”,对英语学习缺乏真正源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学习过程非常被动和痛苦。许多学生一半以上的学习时间花在外语学习上,但收效甚微。学习者基本上是在汉语环境下缓慢的学习英语。在课堂上,教学模式一般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仅仅局限于英语教材的狭隘范围,仅仅忙碌于应付各类考试的书面练习。这种情况在实际上大大地背离了英语学习的目的,违反了良好语言学习的规律。
再次,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本科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安排仍然为大班教学,教师花在每个学生上的时间要比中学阶段的时间要减少许多。同时,不仅教师平分在关注每个学生上的时间要少,学生自己自主练习的机会和时间也相应的减少,无法长时间接触英语预料,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3 创造合理英语学习环境的良好策略
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机会和场所,对大学生而言,课堂也是唯一有组织有老师引导的英语学习环境,因此学生要想学好英语,教师就必须要在课堂上创造出一个合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1)教师应该尽量用英语组织整堂课程的教学,坚持用英语讲解授课。对于大学生而言,初高中所接受的应试教育中的英语严格地要求其掌握好语法知识,因此在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允许用中英文结合授课的方式来将明细的语法用法讲解清楚。而在大学环境下,教师教学应该尽量全部使用英语,使得学生在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慢慢能够感觉到置身于英语环境之中,并慢慢能融入英语环境;
(2)教师应该尽力去营造一个能够在课堂上实际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实物、教学挂图、幻灯片投影、课件、英文电影等辅助课堂英语教学。同时,还可以创造师生能够共同用英语参与的真实对话场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学习到英语国家中重要的文化和节日,创设一种能让学生接触并了解英语国家环境的文化,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室作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环境之一,也是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要想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对单调的只有课桌椅的教室进行创新布置和设计,构成一个能让学生感觉到焕然一新的有想运用英语的冲动的英语学习氛围。比如在墙上张贴英语名人名言,在墙角设计不断更新内容的小小英语角等。通过这样的布置,学生从一成不变的课堂学习氛围里很快跳出来,进入到英语的语言环境中,慢慢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意愿和能力。
诚然,英语课堂上的时间是短暂且有限的。在英语课堂之外,要想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到,就必须在课外英语学习环境上下功夫去营造更佳的氛围。
(1)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比如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语角等活动。在这样的课外口语环境下,学生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无拘无束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学习到课堂上学习不到的英语知识;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课外媒体丰富并畅游英语世界。在网络上,学生不仅可以搜索到和英语以及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求知的欲望,使得学习英语成为学生课后的一种需要和乐趣。
综上所述,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前提。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内外都尽力帮助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最终构建出最适合学生进步和提高的英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人际关系是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中带来的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接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自我的各方面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启迪大学生的智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协调大学生人际关系。可见,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意义。
1 人际关系与人文素养概述
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度、融洽性、协调性的程度。人际关系是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如平等、信用、理解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主要对象是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社会,大学生的交际圈相对简单,但是却影响着大学生的各方面生活以及健康心理的养成。
人文素养是指在吸收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学识和修养,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质、人格、观念等各方面的性格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总的来说,人文素养分为三个部分:即知识、精神、行为。而人文知识的涉及面也较宽泛,内容包括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大学阶段是汲取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怎么样接人待物和接触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自身人文素质的养成的不可或缺的阶段,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人际关系对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豪斯顿曾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大学生会因人际交往的原则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处事风格,从而规范和支配自我行为,完成正确的自我定位,获取社会角色,从而在人文素养上得到提升。
(一)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管交往的对象是老师、同学还是家人,都会涉及到自身的处事原则,如与老师交往要尊敬诚恳;与同学交往要友爱真诚;与家人交往要自然亲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着人际交往的原则,如诚信、友爱等,大学生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也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集体意识,摒弃个人主义,将自我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
(二)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汲取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是汲取人文知识的有效途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在集体生活的交流沟通中,必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彼此学习,互相进步。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与网友建立虚拟关系,这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更是吸收和交流人文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会与人交往,是生活的必须,也是做人的基础。融洽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形成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人际交往的障碍,往往造成大学生偏激、孤僻、封闭的性格,人生态度灰暗消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的心身健康,阻碍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提升。
3 从人际关系入手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人际关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密切相关,所以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基础和保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加大校园文化宣传力度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交际平台
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学生需求,积极建立校园网,打造网络交际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发挥网络的优势,使校园网成为一个传播知识、交流学习、互相倾诉的场所。特别是开始心理辅导栏目,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等帮助,进一步健全大学生的人品人格。
(三)开设人际交往课程,营造人文文化氛围
高校要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从专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如礼仪课等,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应当怎样与人交往,怎样体现个人的素养,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用实用性的课程,给予大学生最直接的引导,营造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
总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这需要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人际关系入手开辟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42-0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整体素质就难以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常常会发生诸多的心理困扰和消极情绪,甚至精神障碍。能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心都能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20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沟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2 中职生心理问题成因剖析
如今的中职生生理上成熟,心理上很稚嫩,看上去像是成人,实际上还是孩子。在生活过程中,还不懂得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进行人际沟通,如何对待挫折,如何调整自我情绪,如何改变自身不良的性格习惯。因此,生理发育提前和心理发育滞后的矛盾,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由于学校教育失当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学生的基础差、学习动力缺乏、自控力和辨别力也差、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时刻刻刺激着学生,学生整日处在高度紧张、焦躁、恐惧、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失望中,从而导致心理疲劳,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特别是强迫症、自卑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空虚症以及神经衰弱等组成的精神障碍在中职生中发病率较高。家庭教育失误使当代学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大多数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极高期望值,当孩子的学习与家长的期望有所偏差时,家长不是训斥就是喋喋不休地唠叨。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使一些孩子产生孤独、逆反、封闭的心理障碍。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由于中职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 从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首先,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及片面追求升学率怪圈的干扰,社会各界人士普遍把学校的好坏标准、档次高低、质量优劣定位在升学率的高低上,这就使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特点带来的“先天不足”而失去竞争的优势,甚至有人把职业学校视为异类。其次,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孩子引向只注重学习成绩或混个毕业证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歧途。还有少数家长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以及不认真的态度草率处理婚姻、工作、人际等关系。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人员缺乏,组织机构不健全,加之目前教育管理部门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及研究的具体量化指标,致使基层中职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化,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研究呈现出无序和放任自流状态。
4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方参与社会生活,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认知、意志、情感等心理品质,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注意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学会角色转换,增强社会适应性,拓宽社会知识面;还可以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磨练意志力,正确认识自己。
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沟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时,绝不能忽视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出现问题尽量让其父母协助,借助社会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延伸,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
必须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根本性和切实性的依托,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调节心理健康方法,及时恰当地宣泄心理障碍的郁结。每个中职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个体,必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缺陷。这些心理缺陷常常导致心理失控,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妨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学会调节自己,要了解自己的弱点,在心理缺陷面前,不应一味自我贬抑,而要把它当成奋斗的动力。
5 引导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在理论课的教学中,不仅应注重知识灌输,更应注重针对性和指导性;注重个性教育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生心理出现“症结”,要专门进行教育疏导,应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之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其次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再次开展的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或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展示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一、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拥有众多的学科作为基础,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学科群,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对一些体育现象的解释,如: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不但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更重要的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其专业技能、及其他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2.增强体质,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及身体素质的训练,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中职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时,企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很多企业要求学生3000m体能测试良好,否则一票否决。
3.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找个轻松舒适能挣钱的好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如队列队形练习、“投准游戏”、越野跑等,一方面,学生要承受机体的疲劳与肌肉的酸痛,可以培养坚强的毅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注意力,使学生们知道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艰辛和苦涩,在苦难面前勇往直前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感受成功的来之不易。
4.培养体育习惯
大学生将来要担当起国家建设的重担,通过锻炼强健体魄,获得健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成为自觉的行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促进群众体育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是增加社会体育人口,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关键。
二、提高体育教学的对策
职业中学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趋向成熟,但是职业中学学生还具有好动、好胜、自控能力不强等特点。我们应根据以上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下面我就职业高中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提出几点策略:
1.精心备课,树立形象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要简洁,语言精炼,吐字清楚,声音宏亮;还可以根据教材情况编一些通俗、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口诀等;教师的指导语,一要准确,说中要害;二要用积极性语言,挖掘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同时职业高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可能发生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老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做严师又要充当益友,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易近人,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老师有学问,懂技术、会指导。学生对体育的接受往往从对教师的接受开始还要具有广阔的心胸,善待每一位学生,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
2.创设宽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软式排球移动时,不要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之前,用绳子兜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把移动步法融于游戏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了。
3.采用科学多变的教学手段
是否能有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体育教师来说是教学技巧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新颖的手段是最能诱发好奇心的内驱力,能有效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应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要尊重传统,也不被传统束缚,充分利用,选择适合职校生的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每节课做到新颖有效。
4.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是双边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左右着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示范优美正确,口令宏亮清晰,教法灵活独特,多采用游戏法、比赛法,教学情境富有创意,即能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即跃跃欲试,很乐意去练习。当然,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方面教师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难点、重点,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学习,多听课、多开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
21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单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能力了,而是要更加注重和要求的是人才的综合文化素养。在大学培养人才的阶段中,不仅要深化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其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校园文化,即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反映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广大学生、教职员工为主要群体,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1]。
一、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2]。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以一种的独特文化环境来达到课堂以外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不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既能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开展各类文化展、科技竞赛之类等等。
二、校园文化为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从目前社会上有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理论上来看,现如今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几点素质要求有: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修养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等。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一定的方向性。
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参照,使学生能够耳濡目染的认识到正确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人行为目的指引到集体目标上来,能够深刻地侵染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引导的成功与否,是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了主动的正面效应还是被动的负面效应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范了一种目标模式。
2、校园文化的社会化作用
这主要是说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得学生们会有意或者无意地思考自己的观念、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自己的价值取向等方面是否与社会合拍,从而达到与社会整合的目的。
3、校园文化的鼓舞作用
校园中凸显出来的榜样真实贴近学生们自己的生活,他们集中地映射出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方式,其鼓舞的力量是无限的,它既是校园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现,又是推动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源泉。充分发挥着榜样的鼓舞作用,对于弘扬正气之风、优化校风风貌、培养校园精神、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都具有实际而深远的意义。
4、校园文化的教育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其知识范围,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并促进了其思想和个性的健康成长。
5、校园文化的调节作用
大学生紧张的校园学习生活需要缓解和调节。校园文化则是通过创建一律的精神需求和和谐的文化气氛,从根本上去除了学生心里和情绪上的自扰和外界的干扰,其展示的这一片天地可以很好地让他们得到心态的调整保持良好的心境。
6、校园文化的认识整合作用
学生的认识就是在不断地效仿、比较、分析与判别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一定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正是他们效仿的“原本”。与此同时,校园文化自身也侵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广泛的知识,学生们不仅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可以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整合出自己的思想与价值体从而逐步地认识社会与人生。
现如今的高校学生们在校期间其人格心理、价值观还没有定性,再加上逆反的心理与网络文化的抨击,使得课堂的思想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随是教学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但校园文化的作用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举办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得学生们既能亲身参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够潜移默化的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立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合作并进的事实,充分说明了注重和发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重大。(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一、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有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小学德育教学而言,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该种特点,使其能够更好的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并且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从而实现德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从德育教育的本质来讲,其目的在于塑造和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而对于小学的德育教学而言,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以保证德育教学的效果。
小学德育教学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将一些抽象的德育知识转化为较为具体语言或者生活案例,使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德育教学的内容,从而促进其品德的发展。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通常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以及相关的纪律等内容,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树立起爱国主义的思想,并且形成一定的规范意识,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人格的锻炼,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德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它对于学校课程的完善以及学校的管理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小学德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来加强对德育教学的管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对德育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活动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德育教学而言,课堂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言行来引导对德育相关内容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讲,应该加强对德育课堂教学内容、课时以及课程的安排等的管理,使其成为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保证其教学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以避免一些教师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随意缩减德育教学时间等现象。对于课堂教学的管理,还应为教师提供有利的教学环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上使德育教学开展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使得教师能够有效的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教学方法来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活动。
第二,德育教学管理工作应该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考核管理。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德育教学管理中,要针对该门课程以及小学生的特点,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考核。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关注知识的讲授,还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方法来推进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第三,要将德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道德品质以及思想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德育教育的管理中,将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校的考核等来对教师的思想品质以及专业知识等进行评定,并且通过学校内部的培训等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胜任德育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本身的管理,能够使教师更好的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更为自觉的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更好的保证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要不断的完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德育教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管理中,对于该门课的评估不应像其他学科一样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针对德育课的特点,对其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使其更好的反应学生整体的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调动其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第五,注重德育教学的渗透性。德育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它能够较好的与其他学科实现融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相关的德育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在德育教学管理中,要充分的认识到其渗透性特点,将其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得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为游刃有余,实现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实现个人品质的培养。
第六,在德育教学管理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更多的强调,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更为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觉的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德育教学管理中,要将学生主体地位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使得德育教学课程的设计上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作用,教师更多的发挥一种引导和督促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相关德育基础理论知识,而以社会实践以及日常生活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深刻的理解德育的现实含义及其重要性。这便要求学校在课程设计上要融入更多实践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来学习相关德育指导,不断提高其思想修养,保证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小学德育教学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个人品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我们便要从德育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来提高其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实践中,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在此基础上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德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此外,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保证德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评价体系的改善,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乐肖.浅谈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