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产管理的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98-01
高效的企业运作流程就好像一条先进的生产线,执行技能强的员工就是生产线上熟练的技工,意愿就是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仅有先进的生产线没有熟练的技工没法发挥生产线的最大效能,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熟练程度的技工,如果一边是热情高涨,一边消极怠工,当然是士气高者胜。所以说流程、技能和意愿就构成了影响生产产能的关键因素,就是企业的执行力,各边越长,三角形面积越大,企业的执行力就越强;相反,如果我们把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一边朝内移动,边长变短,其面积也就变小,其他两边即使很长也产生不了效用,整体执行力也就下降。要产生三角形面积最大化的高效的执行力,就必须保证流程、技能和意愿这“三边”同时得到最长化。
1 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几点认识
(1)以体面线点为结构,从细微入手。缺少了点,线条就连不起来,工作面就展不开,这个机体是不完整的。我们要依照传统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吸收现代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布好点,连好线,做到事事有人管,管理的责权利到位、管理的目标一致,实现有效的管理。
(2)制度标准出台不仅要严谨,业务流程简捷,更要可操作性强,责权分配明确和到位,否则出现工作空白地带,一旦出现了问题,就相互推委或推卸责任。或业务流程繁锁,频繁的变更制度等相关规定,造成重复工作和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基层员工不必要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
(3)制度、标准培训要到位,管理层要对制度、标准理解透,在是是而非,模棱两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时候是最容易出错的。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使下属干好工作,就必须培养下属如何干好工作,就是提高个人执行力在整体表现上的“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于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
(4)对制度、标准的执行缺乏监管力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是打折扣的,就会出现拖延滞后的现象,就会渐渐降低标准,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建立的制度、标准也就形同虚设,严重影响工作的执行和有效性。所以管理者在布置任务、安排工作后,一定要进行过程的跟踪和督促,提高执行力力度;在监管考核方面,切忌虎头蛇尾,要建立一种科学的、有尺度的监督体系和鉴定标准,对制度、标准执行力的监管做到持续跟进,真正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工作做得才会有成效。
(5)要在责任制落实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说起安全生产管理,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非常重视,第一责任人明确了、领导小组成立了、责任状签定了,各项工作目标分解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可是组织健全不等于发挥了职能作用,责任落实了不等于发挥了有效作用,关键要在坚持经常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
2 关于人员的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行为素质的几点认识
(1)如何来看待自已的企业,如何来认识自已。当一个人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自我感觉良好时,是最危险的时候。有两种情况容易自我满足:一是知识面狭窄,二是站位低。作为一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要认清,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的时代,不是个体的学习,而是团队的进步;要求的不是个人的素质,而是全员的素质;不是培养出多少个优秀的职员,而是如何锻造出一个顶尖的团队。企业要得到可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关注员工的成长发展,为员工创造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以“人本文化”管理人,锻造优秀团队。
(2)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我们认为都是一个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我们有义务把他们培训成工作中的能手和多面手。培训方式上,我们要注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在注重专业技能突出的同时兼顾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点面结合、专博相顾。借助培训沙龙、技术比武、科技表彰等手段将培训内容赋于丰富多彩的氛围,充分让学员感受学习的作用和乐趣,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
(3)高新技术不等于高保险。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这并不等于为安全生产装上了保险,只能说是“单保险”。人与设备之间永远存在一定的“间隔”,只有人的素质上去了,才能实现“双保险”。
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我体会到:执行力其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威信。所以建设有执行力文化的企业应该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3 关于“人本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自己培育起来的,是全体企业人无形的心理认同和有形的行为准则,它的魅力就在于引领企业不断向和谐和快乐的方向发展。
(1)人本文化――达到思想和谐。文化的主体是“人”,人本文化的核心是集体里每一个人都受到重视,价值得到承认,都有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机会;具有人本文化的集体,每个成员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意识行为更多表现为相对统一和自觉的行为。
(2)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健康员工的身心,是创建“人本文化”的基础。只有感情注入的企业才会蕴涵灵感和灵性,彼此间真诚的付出是公司健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将员工的心灵充分融入公司温暖的氛围,员工才会为企业提高不竭的动力。
中图分类号:X934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均建立了一套完整适用于本行业、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企业的执行力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将规章制度很好地执行,才会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落实好安全生产的执行力的要求犹为重要。
一、执行力在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和集知识、技术的密集型行业,任何脱离于安全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生命安全,频繁的安全事故能使任何一家企业走向衰败与死亡。“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安全生产是我们永恒的主题。电力企业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行业安全规章制度,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必须具备更加优良的执行力。因此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充分的落实,即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执行的过程就是抓安全措施落实的过程,全公司安全工作的最终成绩,取决于锲而不舍的执行力,舍此别无他途。
二、执行力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体现
首先是员工具有服从精神。服从就是没有任何借口地按指令去执行。服从是执行的第一步,是落实的前提。
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仅仅服从是不够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有时服从是被动的行为,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实现执行力的真正升华,使安全成为自觉的行动,变为员工在工作中必要的程序。在确保安全生产执行的过程中政令畅通。
第三,提高执行力要落实到人。安全生产各项决策和规章制度要有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其执行力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其他职工的积极性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另外,其他所有职工都应把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看似简单、平凡的事做好,就很不简单,它显示了一个人具有的一种素质,一种态度,一种精神。
三、如何在电力安全生产具体落实执行力
(一)体系健全是前提
落实好安全生产执行力,首先要建立健全以行政负责人为核心的组织保证体系、以党委书记为核心的政治保证体系、以业务分管领导为首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以工会主席为首的劳动保护监督体系、以安全委员会为首的安全监督体系,以团委为核心的青年安全保证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其次是建立一套紧密联系本企业工作实际、业务贯通、便于操作的管控制度。第三是建立一套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四不放过”要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传递责任,做到任务、检查、考评、奖罚一体化常态开展,促进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二)领导带头是关键
领导在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和上级指令上所表现的态度是带动一个企业在执行力表现的关键,只有领导先以身作则,对政策的执行始终如一地坚持,有布置有检查的去执行,才能上行下效,正确的引导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层层传递执行力。
(三)加强培训是手段
落实好安全生产执行力,需要一只熟悉业务、有责任心、服从指挥的优良队伍,加强思想教育和人员培训是必要手段。
一方面是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增强员工责任心。事实证明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所致,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对工作任务的轻视、畏难、恐惧、侥幸、麻痹、逆反等心理,而这些安全意识的危险点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强化安全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安全警示教育,把安全生产执行力思想深深烙进员工的意识中去。
另一方面是通过业务培训让员工具备过硬的安全生产技术,如岗前安全知识培训、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安全纪律培训等,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技术水平,生产的组织指挥者才能避免指挥失误而造成不应该的损失;生产的直接作业者才能在设备巡视检查和监视调整过程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能正确、果断地进行处理,避免设备损坏和事故扩大,制度和任务才能在各层级中层层贯彻执行下去。
(四)奖惩激励是保障
落实好安全生产执行力,要严格按照电力行业《电力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建立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控制重伤和事故、车间控制障碍和轻伤、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三级控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制度本身要合理,坚持重奖重罚、以责论处,还要建立、完善帮助员工体现个人价值绩效评价体系,员工评价拿业绩说话,营造员工对工作工积极进取,埋头苦干的氛围。
(五)建立文化是方向
落实好安全生产执行力,要把创建安全生产执行力文化做为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有凝聚力的文化形成是领导和员工共同建立、长期积累的,在企业执行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的能力,使执行理念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促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强化执行意识,匡正思想,有了端正、永恒的态度,在广大员工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就象人们常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安全意识也必须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去,朝朝夕夕与我们相伴,才能真正实现由过去“要我安全”到现在“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安全生产的执行力才会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生产进度管理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首要内容,其目的是在既定工期内完成客户所需的产品。大型制造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以及经营管理复杂等特点,因而其生产进度管理也比一般企业困难。
在实际的生产进度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甘特图、S型曲线比较法和香蕉型曲线比较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够反映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生产进度的比较信息,而不能回答诸如如何才能缩短生产周期、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返工情况的出现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生产进度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恰当的知识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因此,有必要探索研究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将这两者的管理过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一种高效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1知识管理的基本概要
1.1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形态,且比其它生产要素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管理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正在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
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研讨日益频繁,但管理学家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最常见的观点是:在适当的时候把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传达给适当的人员,使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与知识,采取行动,产生效益。概括起来,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以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对知识的生产、组织、转换、获取、传播、共享等活动的各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学习与激励机制等密切相关,其特点是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信息工具为辅,通过知识的开发、组织发展、分发、使用等步骤,改进传统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绩效逐步改善。
1.2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促进企业审计、获取、生产、吸收、应用、保护知识以获得竞争优势与实现竞争目标的组织能力。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关键工作。
(1)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融合
知识管理不能独立于企业的业务之外单独存在,必须与企业的业务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功效。知识管理是企业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脱离企业业务的知识管理是无效的,也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
(2)知识的转换
这里主要是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显性知识是以文字、数字、声音等形式表示的知识,可以很方便地用形式和系统的方式传递给他人。隐性知识是一种难于编码和度量、存在于个人头脑与各种组织中的属于经验、诀窍、判断、直觉、灵感以及组织惯例的那部分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化,深深根植于个人的行动和切身经验以及价值观或情感中。
在知识管理领域,关于知识转换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是日本学者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1995)提出的SECI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中知识的转换由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完成。社会化是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完成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外化是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完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综合是将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为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完成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内化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将综合产生的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成员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变速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达到良性循环。
2大型制造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2.1基于知识管理的生产进度管理模式
生产进度管理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一般过程是:信息资料的收集、产品结构分解、生产加工时间估算、生产进度计划编制、生产进度跟踪、偏差分析、进度调整,同时通过规范标准的方法对进度状况等信息进行沟通和文档化记录。目前大型制造企业对生产进度管理方法大都是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方法,它们主要侧重于对生产进度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步骤进行标准规范且细致的控制,来实现生产进度管理的目标。
同上述基于过程控制的生产进度管理方法不同,基于知识的生产进度管理更侧重于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进度管理过程,通过对影响生产进度的知识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生产进度知识的运行过程,同时与生产进度相关知识库进行集成(如图2所示)。
生产进度知识运作过程包括: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和生产进度知识创新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其中,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生产进度管理的目的,即产生新的生产进度控制的思想、方法、技术,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实施生产进度管理。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内部化,而生产进度知识共享促进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显性化,生产进度知识沉淀、应用促进显性知识内部化。因此,生产进度
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是实现生产进度知识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生产进度知识运作,产生新的生产进度控制的思想、方法、技术和体系,不断补充完善生产进度知识库。基于生产进度知识库,企业中各部门、人员就可以共享一致的生产进度管理术语、指导原则、技术知识以及进度的控制过程等,实现企业生产进度管理过程的重组与优化。
2.1.1生产进度知识沉淀
生产进度知识沉淀是指新的生产进度知识和新文化在大型制造企业扎根,内部化为企业知识和员工个人知识,并形成企业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导致企业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的扩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型制造企业不断地吸收外界新知识、新文化,同时在生产知识创新阶段,企业内部也会产生大量新的生产进度知识,这些新知识、新文化是大型制造企业改进生产进度管理的关键要素。如果新知识得不到有效利用,那么这些知识只是短暂地留在企业。学习是实现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的重要手段,企业员工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知识的主要载体。为了使新的生产进度知识和新文化能够较好地在企业沉淀,大型制造企业必须建立相关制度,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建立良好的企业学习氛围。
2.1.2生产进度知识共享
生产进度知识共享是指通过企业员工之间共享交流个人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并以文字等,方式记录在企业的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生产进度知识共享实现了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向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转换。在大型制造企业内通过交流,实现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生产进度知识不会因为共享而减少,却能使整个企业的集体智慧增加。若只是强调个人知识的增长,无法最大化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也无法将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换为企业的知识资产,并长久保留下来;相反,强调成员的协作,实现成员的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企业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增强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能力。
在实际生产进度管理过程中,由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知识,存在于个人脑海中;而且隐性生产进度知识能够衡量自身的价值,如果把知识传授给他人,就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利益。因此,建立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例如,麦肯锡公司为了促进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的充分共享,打破了以往建立在客户规模和重要基础上内部科层组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这样组织内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成员都受到知识贡献的压力,企业可以使用物资和其他激励措施,来奖励那些将自己的知识共享给企业知识库的员工。
2.1.3生产进度知识应用
生产进度知识应用是指大型制造企业利用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去解决生产进度管理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内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导致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储备的扩展。随着员工把企业生产进度知识库中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运用到进度管理工作实践中,并得出相应的体会和经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便被内化为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知识管理促使大型制造企业重新思考,如何整理起零散的知识更有效地实施生产进度管理的问题。知识管理把生产业务流程与知识应用结合在一起,更加强化个人经验的迅速产生和快速积累,这实际上是对生产进度知识编码化、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和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升华,从而提高了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能力。
2.1.4生产进度知识创新
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指大型制造企业基于已有的生产进度知识,包括企业的显性生产进度知识和储存在员工大脑中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提出生产进度管理的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实现企业生产进度知识储备扩大的目的,它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产进度知识创新是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进度管理的水平。它具有多个侧面,有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组织知识等方面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新工艺的创造应用,而且包括管理模式的变革、组织机制的重构等诸方面。
2.2支持环境
生产进度知识沉淀、生产进度知识共享、生产进度知识应用和生产进度知识创新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大型制造企业的环境支持。大型制造企业的支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相关领域和内容。
2.2.1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如果缺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生产进度知识管理注定要失败。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使得成立一个跨越各个部门的核心团队成为可能,同时使生产进度知识管理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大型制造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中起着引导和推动生产进度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2.2.2信息技术平台
大型制造企业基于知识管理实施生产进度管理离不开一种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信息系统提供的文档管理、知识地图、专家地图、协作空间、全文检索等功能实现了生产进度知识由数据、信息到经验、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完成基于二维综合知识地图的生产进度知识管理,同样也能够对大量的一般生产进度知识,包括隐性生产进度知识进行集中管理和多维度分类,并利用协作空间、知识社区等功能完成对从隐性生产进度知识到显性生产进度知识的转化过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速交流,提高生产进度知识收集和利用的效率。
2.2.3激励机制
为了保障生产进度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大型制造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生产进度意味着效益;而生产进度对于员工收益没有太大影响。因此,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进度相关联的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中。另外,在知识共享阶段,员工一般不愿将其个人所掌握的隐性生产进度知识与他人共享,企业可以采取压力和奖励并举的措施,促进员工隐性生产进度知识的共享。
2.2.4企业组织结构
生产进度知识管理要求企业结构的扁平化和开放化,改变传统的层级结构,有利于实现相关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现代工程项目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的复杂程度较之以往大幅增加,生产进度需要通过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这些客观现实要求大型制造企业必须向知识型组织转变,积极构建生产进度知识管理体系。
2.2.5生产进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F014.1;F09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47-08
一、引言
相比之下,应该说我们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改革开放前,受斯大林观点的影响,传统观点一直把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且过于强调生产关系,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确定为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对于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有了创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可以从全国各高校所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与理解看出),可谓掀起了小小的。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有学者以1997年吴易风教授的《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此,我们认为这种划分除反映两次研究的小外并无任何意义,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及其结论再也不可能回归到以前大一统观点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是我们所希望的局面。因此,我们更需要深入研究见解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将基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对此进行探讨。
二、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回顾与总结
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对生产纵向与横向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2年版)86。马克思说得很清楚,首先是物质生产,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医疗卫生等非物质的服务性生产。很遗憾在现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超脱物质生产的束缚。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对服务业的研究重视不够等与此有关,就本文来说,对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解也与此有关。
1.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回顾
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变迁的考察需要一个坐标。由于人类生产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劳动过程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主要是生产工具与生产要素的质量等)与社会条件(主要是劳动过程的组合与组织形式等)下进行的,因此,可将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作为坐标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
人类社会早期的生产(原始生产)有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技术上分别与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相对应,在部落、氏族乃至村社的社会形式下手工生产产品。随着铜、铁工具的使用、普及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这时期生产的社会形式逐渐变成了村社(印度)、庄园(欧洲)或家庭,家庭实际也是村社与庄园的基础。同时,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业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逐渐发展繁荣起来,与此相对应出现了独立的或者依附于农业家庭的手工业,也出现了一些主要由政府经营的大型手工工场,在古罗马甚至还出现了股份制,但家庭手工业一直是主体。
人类社会生产上的重大变化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以后。地理大发现之前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诸城市蓬勃发展,此时先进的合伙制、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发达的商业、金融业已经孕育了时代变迁的种子。地理大发现以后,由于市场的急剧扩大引发了商业革命,合伙制、股份制、公司制等社会组织形式在商业、金融业等领域迅速普及,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金融业经营形式让位于现代企业形式。商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物质产品(商品)生产效率、水平提高的支撑,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分料到户制”即“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应运而生。包买商和中间商主导的“分料到户制”生产,一方面帮助家庭手工业者克服了困难,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以家庭手工业生产失去独立性为代价。
与此同时,利用合伙制、股份制等制度条件,一些行业,比如矿产、冶金等一开始就走上了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不久 “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也转变为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认为是由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团队生产效益的需要)。在16—18世纪大约200多年时间中,工场手工业盛极一时。不过,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生产活动在集中的工场和分散的家庭之间还有很强的替代性,如果市场变得狭小,就可能退回家庭,甚至回归自然经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终止了这种具有摇摆性的生产状况。由于机器本身所具有的专用性和不可分性,由于生产过程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大大提高,更由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最终摆脱家庭而由工厂或企业承担,交换成为常态,商品经济最终确立。同时,机器大工业和稳定的工厂制度直接造就了第一代资本家和工人。
但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并没有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止步,无论是生产的社会条件还是技术条件至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开始引导经济发展的潮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识经济”作为机器化大生产“技术经济”的替代物已经毋庸置疑。从生产的社会条件来看,就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与预测的那样,很多生产与服务都已经在家庭中来完成,比如学者的研究工作、软件工程师的开发编程工作、一些教师的远程教育工作等。在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前,即使我们能以足够多的理由去否认它会成为未来生产的主要方式,也不能否认其作为混合生产方式的构成部分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苗圃生产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苗圃生产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核心是建立有效的苗圃生产质量体系,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1 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
1.1影响苗木生产质量的因素
影响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苗木的生产方法和环境因素。
1.1.1人的因素 主要对苗圃苗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技术水平,责任心等方面加以控制。把苗木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个人后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1.1.2材料因素 苗圃所需要的材料包括苗木种或品种资源、农业生产资料(如农药、肥料、农膜、农业机械设备等),其是苗木生产的物质条件,是提高苗木质量的重要保证。
1.1.3苗圃机械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型要根据苗圃苗木生产的特点选择机械设备,若主要以生产种苗为主,应选择与种苗生产繁殖有关的机械设备,以大田苗木生产为主的苗圃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整地机械、苗木栽植机、起苗机械等机械设备。
1.1.4技术与方法的控制 技术与方法控制包括苗木生产周期内所采取的育苗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所培育苗木的规格一致、生长健壮,提高苗木的质量,这也是苗圃苗木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关键。
1.1.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分、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病虫草等生物因素。在苗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苗木种类和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适时调整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及时防病虫、除草,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合理选择苗木的栽培方式等,为苗木生长创造最佳的环境及栽培管理条件。
1.2苗木生长的质量管理 在苗木生长的各个阶段,从播种、扦插等苗木繁殖到苗木出圃都要认真管理,以保证苗木各生长阶段的质量。苗圃生产部门主管策划并确定生产资源,组织、协调、指导生产部门人员照章生产;协调部门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确保苗木生产计划能保质保量完成。技术部门要制定苗木生产标准及相应的生产技术,协助苗木的生产流程安排,编制生产质量标准和技术指导文件,进行必要的现场操作指导和过程质量控制。
2 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
2.1苗木生产质量的改进
2.1.1对苗木生产过程本身的改进 苗木生产过程的改进主要包括苗木种植(种)品种的确定,每种苗木的繁殖数量及生产各种苗木的规格;苗木繁殖栽培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苗木生产机械设备及新技术的改良与引进等。这种改进是一种苗木生产技术改进,可以提高苗圃企业的苗木质量、降低苗木生产成本,甚至可促进苗木新品种的引种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培育。
2.1.2对管理过程的改进 它包括苗圃企业经营目标和生产目标的调整、发展战略的更改、苗圃内部机构的变动、资源的重新分配、奖励制度的改变、苗木生产过程的调整等。这种改进对苗圃企业来说是永无止境的,随时都应进行,从最高管理者到基层管理者都应针对自己的管理对象来进行。这种改进可以降低苗圃企业的苗木生产成本,改善人际关系,使苗圃企业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2.2苗木生产质量改进的原则
2.2.1苗木生产质量改进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苗圃的最高管理者和各级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坚持质量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苗木市场对高质量苗木的需求。
2.2.2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是一种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创新措施,是针对苗木的生产过程进行的,可以更好地提高苗木生产过程的效果或效率。
2.2.3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是苗圃苗木持续、不间断、充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苗木生产质量的过陧。
2.3苗圃生产质量的改进方法
质量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一样,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才能使整个管理工作循序渐进,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2.3.1对苗圃的生产进行现状分析,根据苗圃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不同苗木生长发育特性、质量规格,约定相应的生产管理目标,找出影响苗木质量的因素,安排苗圃的生产计划。
对人类而言,药品是其与各类疾病抗争的关键性工具,是保证人体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物品。因此,无论是就患者层面而言,还是我国社会医疗水平层面,药品生产质量均意义远大。现阶段,虽然社会大众广泛关注药品安全问题,但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有效解决。因此,药品生产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实现长久发展,必须对自身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强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医疗水平,进而带动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实现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药品扮演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属于人类生活必备品。它不仅可以帮助人类抵抗病毒的入侵,保证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一些保健药品,还能通过有效调理作用提高人体各项机能,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近些年,随着一些药品生产质量问题的高频率曝光,例如,欣弗、鱼腥草等,给药品行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该行业的公信力,导致人们逐渐丧失了对药品的信任。这些药品生产质量之所以会出现安全隐患,主要原因便是药品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而且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做到真正的贯彻性落实,最终,药物生产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由此可见,在药物生产过程中,药物生产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仅要贯彻落实生产质量管理工作,还要对管理工作质量不断进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所生产的药物质量完全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有利于强化人体机能,保证人类生命健康。
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状
(一)生产环境管理不善。药品生产环节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性环节,而很多药品生产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药品质量问题,主要原因全部集中于药品生产环节,例如,物料储存环境、方法以及记录与相关要求不符;物料来源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物料管理不善以及使用缺乏规范性等,除此之外,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自身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并没有对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明确的认知,导致生产现场管理严重缺乏有效性以及规范性,例如,生产环境卫生较差,相关设备保养不及时等,甚至一些企业并没有严格检验生产工艺用水,这些均为药品生产质量预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生产监督管理有效性较差。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监督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药品实际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监管各个生产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质量。不过,很多药品生产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在生产环节中得到贯彻性落实,由于约束力度较小,很多监管人员并没有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例如,监管人员并没有严格检查物料平衡情况以及原材料投放前的情况;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并没有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导致进入生产现场的原材料相关证明文件不全;还有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根本没有综合评估原材料供应商的整体质量体系,甚至没有及时有效对生产成品,或是中间产品质量进行稳定性评价等。
(三)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较差。当前,我国很多药品生产工作人员并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导致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质量管理的责任感非常薄弱。很多工作人员均存在“质量管理与己无关”的观念,认为这只是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范畴,因此,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非常低。除此之外,一些药品生产工作人员普遍认为,获得认证,便具有行业竞争资本,管理工作并没有重要意义,加之一些生产企业人力资源投入成本较少,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差,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较低,也在很大程度上给药品生产质量造成了安全隐患。
(四)国家规范与质量管理要求脱节。近些年,我国并没有针对药品生产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修订,或是出台相关法律性文件,导致很多药品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基于原有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对药品生产质量进行管理。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国现有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条例的适应性以及实用性早已退化,相对比国际相关法律条例而言,无论是生产标准,还是管理要求,均较为陈旧落后,导致我国药品生产质量与国际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
三、强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我国医药行业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人们用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针对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阶段所披露的不足之处,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对医药行业生产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结合当今实况,制定相适宜的生产质量管理措施,以此对药品生产行业的实际生产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例如,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参考《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内容,监督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的具体生产流程、经营质量以及生产质量等,并定期检查、监督药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生产管理情况等,以此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约束,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控的严格性,保证药品生产质量达标。
(二)强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药品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将会直接影响药品生产质量。因此,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强化。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宣教等方式,例如,通过多媒体,向工作人员展示药品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图文声色并茂的形式,有利于促使工作人员产生共鸣,帮助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保证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对自身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约束,不仅如此,药品生产企业还要通过专家座谈、内部沟通、组织学习等形式,系统化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确保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化视角,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管控。药品生产企业还可以定期为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促使其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三)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监管制度。药品生产质量监管工作会直接影响药品生产质量,是药品生产质量达标的根本保证。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监管制度,并在各个生产环节贯彻落实,并严格遵照我国相关标准规定,管控药品生产质量。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管人员应该以药品原料为质量控制重点,从根源上,把好药品生产质量的关,主要涉及监管内容有生产环境卫生、设备操作、杀菌消毒过程、工作人员行为以及药品成分添加等,这样可以保证监管工作具有良好的全面性以及系统性。除此之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方面的干预力度,促使药品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消除,提高药品生产质量,保证人们用药安全。
(四)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药品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工序非常繁杂,而且应用设备多种多样,各个环节对工作人员操作技术的规范性以及专业性要求都非常高,工作人员如果出现了疏漏,诱发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将会升高。药品生产企业要想有效控制药品生产质量,必须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以此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并对权责进行明细化分配,辅以问责制度,这样便可以促使药品生产质量实现进一步提升。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对生产操作细节、生产设备以及各个环节进行强制性要求,并对药品良好操作进行明确规范,这样可以在提高管理约束力的基础上,强化管理规范力。
(五)构建完善的药品质量风险机制。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化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药品质量安全问题。药品是人们抵抗机体病症的重要工具,是人们生命健康与安全的根本保证。药品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想保证药品具有良好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在强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生产管理监督力度的同时,还要构建完善的药品质量风险机制,有效评估药品质量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药品质量风险的影响程度,促使其所造成的损失实现最小化。药品生产企业在建立药品质量风险机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与药品生产质量密切相关的各类因素,并以药品采购环节为基本着力点,对药品生产质量进行谨慎且严格的控制,促使药品质量风险覆盖范围实现最小化。
结语: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有效控制与管理药品生产质量,是其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性任务。药品生产质量不仅影响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安全稳定建设水平。新时期,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自身的安全意识进行全面强化,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管理监督制度体系等方式,对药品生产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药品生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保证人们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利朝.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散文百家(下),2014,06(07):100-100.
[2] 纪晓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应用6σ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24):166-166.
[3] 陈小平.试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24):272-272.
[4] 苗晓革.论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资讯,2013,06(28):227.
[5] 荆容.论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02(06):417-417.
[6] 李艳坤.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5,04(02):82-82,81.
[7] 高令喜.药品生产质量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5,07(14):63.
[8] 白向荣.浅谈GMP认证后的药品生产现场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24):157-157.
[9] 张亚洲,宋筱菡,王超等.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思考[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03(08):284-285.
(一)SWO了分析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分析。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企业外部可能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主要有: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多变性、动态联盟的灵活运作、企业间激烈竞争转变为有效协作、高速网络通信技术的充分发展、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充足供给等。其次是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优势或劣势主要包括: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市场信息的灵敏程度、扁平结构的管理方式、网络化下信息传递成本、柔性化、无库存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人员的创造力、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营销网络的布局等各个方面。
(二)“五种力量”分析 第一,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已经转化为“竞争、合作、协同”机制。战略合作关系对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起着重要作用。借助于动态联盟实现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联盟中每个成员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和核心优势的集成能力。因此在敏捷制造下,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只是单个企业实力的竞争,而转变为动态联盟中主导企业(盟主)组织动态联盟能力的竞争,以及动态联盟与动态联盟之间的竞争。第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1)行业总体角度。敏捷制造下,企业的战略重点已由内部能力的充分发挥转化为外部优势的充分利用。因此对于整个行业,潜在进入者并未给现有企业带来直接威胁,而是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外部资源。(2)动态联盟角度。与企业处于横向竞争关系的潜在进入者,在进入动态联盟时,对企业的威胁依然存在,两者基于同一核心优势而进入动态联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第三,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的利润则取决于其确定顾客的个体需求或机会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服务组合的速度。营销概念也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在拥有一定顾客需求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产品服务组合体――方案产品,在虚拟制造技术(VM)的支持下,迅速地加以调整,以迎合顾客的需求,降低来自于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第四,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在纵向合作的动态联盟中,企业与供应商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运用“并行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人市场,而且在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的战略使得企业可以动态选择,择优录用供应商,所以敏捷制造下,供应商议价能力对于企业的威胁较小。第五,顾客议价能力的分析。在敏捷竞争中方案产品的价值是通过提高顾客自身利益的程度来确定的,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产品价值和该产品的成本无直接关系,顾客从经济的角度看待产品价值,只要方案产品提供的价值大于自己所支付的价格成本,就不会去计较卖主的运营成本。因此敏捷制造下,顾客议价能力的威胁也相对较小。
(三)价值链分析 第一,进货后勤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与供货商在动态联盟虚拟组织内成为利益共同体,并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共享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保证及时、准确地交货。成功地实现了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订单驱动生产组织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库存量,从而降低自身的商品物资储存成本。第二,生产运作分析。柔性制造使企业能够实现快速生产新产品及各种各样的变型产品,达到产品成本和生产批量无关。产品的设计过程、生产准备过程甚至加工过程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同步进行,由传统的串行反馈循环工作方式转变为并行制,不仅可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还可以及早发现并修改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第三,出货后勤分析。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可以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若干配送、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企业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盟主企业对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为顾客提供配送服务。由于各成员企业都具有较强的服务水平,以及组成虚拟企业后业务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客户成本,提高客户总价值。第四,营销业务分析。敏捷制造下,方案营销的营销模式取代了传统生产方式下的产品营销。方案产品一般在两个方面带给顾客更高的价值:一是降低顾客的使用成本、库存成本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成本;二是增强顾客的市场渗透、扩大市场份额以及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第五,客户服务分析。敏捷制造下,客户在价值链中的角色已经从被动和间接参与者变成了主动与直接参与者。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组织相关的成员重新组合价值链,其中客户是价值链组成的原动力。第六,采购业务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运用“并行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人市场,以期共同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相对传统生产方式,敏捷制造企业的采购效率更高,且采购成本更低。第七,技术开发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快速成形和快速制模,在信息互联网支持下形成的快速虚拟制造系统,是敏捷制造的主体核心技术。而柔性制造技术、并行工程的运用使敏捷制造在生产成本控制上与其他生产方式有了质的区别。第八,人力资源分析。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建立一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员工创造性的环境,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对话沟通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人力不只是生产成本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力已变成企业的二个重要资源。第九,基础结构分析。企业基础结构是指总体管理、计划、质量管理等活动。敏捷制造下,采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自我管理型组织单元,使组织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迅捷,加快了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速度,提高管理效率。
(四)战略定位分析 敏捷制造下,企业在战略定位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一般竞争战略、业务战略等三个方面:(1)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分析。敏捷企业在总体竞争战略上一般选择发展型竞争战略,而在集中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型竞争战略中,敏捷制造企业又以集中化发展战略为主。(2)企业一般竞争战略分析。敏捷企业在一般竞争战略上,不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以价值创新为基石,以成本领先或标新立异为市场竞争战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3)企业业务战略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业务战略一般选择兼顾“金牛”业务与“明星”业务,辅以“问号”业务的战略。其中,“金牛”业务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提供者,同时对“明星”产品给予较高的投入,以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另外,敏捷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内、外部有利条件,较快地实现“问号”业务向“明星”业务的转化。
二、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战术环境分析
(一)产品决策分析 敏捷制造下,产品决策分析主要体现
在:(1)产品品种决策分析,敏捷企业充分关注顾客的需求,以高度细分化、个性化的市场为目标市场,这种方式下,企业不再专注于单一品种的生产,而是要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2)产品产量决策分析,敏捷企业的生产直接由顾客需求驱动,所以,产品产量决策主要是尽量地满足客户需求;(3)产品质量决策分析,在敏捷制造下,通过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技术(VM)的应用,追求零缺陷和产品的一次成功率。
(二)产品设计分析 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的制造成本、生产周期、工艺准备、物资供应、生产组织等,在技术上决定着产品的前途和命运”。在产品设计全过程中,特别是产品设计早期,有效利用合作企业的设计、制造资源是虚拟企业产品设计技术的关键。灵活的动态联盟依托于以CAD/CAE/CAM/PDM集成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信息网络,采用仿真、建模、虚拟现实等集成的虚拟制造设计方法,使产品从概念形成、设计到制造全过程,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动态模拟,最终使新产品的开发一次获得成功。
(三)生产方式构成要素分析 敏捷制造下,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信息呈现出以下特征:(1)敏捷型劳动者应具有高度灵活、训练有素、多面手技术操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2)劳动工具的组成包括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网络通讯设施;(3)劳动对象要求多型号、多品种,并且开始强调其服务;(4)信息方面包括企业内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企业外信息集成系统两部分。
(四)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基于动态制造资源的产品工艺流程规划系统主要由产品零件信息处理、工艺知识管理、基于知识的逻辑加工路线设计、工艺分工和系统集成接口五个功能模块组成。
(五)管理因素分析 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对话沟通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其基础组织是“多学科群体”,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一种动态、松散的组合,提倡“基于统观全局的管理”,充分做到权力下放,以此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信息环境分析
敏捷制造下,企业成本管理处于一个可重构、可扩充、开放性、交互性的信息系统之中,其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成本信息管理主体 敏捷制造信息系统中日益智能化的成本信息管理软件使单一企业以及整个动态联盟的成本分析、成本核算、采购支付等成本信息传递工作的主体逐渐由 “人”向“人机共管”转变。
蔬菜的安全质量是蔬菜总体质量的基础。生产质量安全的蔬菜以及对其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就成为现代蔬菜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首要任务。
1.栽培管理技术对于蔬菜质量的影响
我国的蔬菜种类、品种多,而且蔬菜生产周期短,茬口复杂,为提高产量和防治病虫害,需要不断的施用肥料和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施用是否科学和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是否安全是影响蔬菜质量的关键因素。
1.1在施肥技术上存在明显误区
大部分农民由于土壤肥料方面的知识贫乏,对土肥新技术的接触机会少,特别是在施肥上,很盲目,很不科学。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菜农不能科学的运用肥料品种,凭习惯施用,重化肥轻有机肥;二是对肥料施用不是适量而常常是过量施肥;三是施用方法选择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不合理,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氮磷的流失会造成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地表水水质变劣;氮肥形成的硝态氮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另一方面,造成蔬菜品质下降。由于大量施用肥料,肥料中的有害成分会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的污染,受污染的土壤产出物又把有害物质转换到蔬菜中,影响了蔬菜产品质量。
1.2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用药不安全
通过近年来对我国主要蔬菜品种上的常用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在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民滥用农药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菜农缺乏合理用药技术,在农药使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蔬菜质量:一是不良用药习惯,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防治过程中,高毒、高残留农药仍在使用。第二,用药量概念模糊,有病无病都打“保险药”,用量偏高,造成环境污染;第三,用药时机不准确,存在着盲目用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长期不合理、超剂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害虫、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随着抗药性增强,迫使蔬菜生产者不断加大农药的用量,增加使用农药次数,且农药的使用浓度越来越大,同时高残留农药和剧毒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导致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越来越高。
1.3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尚未全面推广开
蔬菜的分散种植决定了对蔬菜病虫害防治基本上是一家一户分散进行,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蔬菜生产上难以全面推广。为有效地控制农业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提高蔬菜质量,虽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也在推广应用诱虫板、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的生物农药等绿色控害技术,但是,由于受生物农药价格高、见效慢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蔬菜生产中推广不快。
1.4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是影响蔬菜质量的隐形因素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和检测标准,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在蔬菜种植中应用植物激素比较普遍。在进行黄瓜、番茄、西葫芦、茄子、青椒等果类蔬菜生产中,为了促进坐果,常使用各种保花保果的生长调节剂;为了促进果实成熟和提早上市,经常用激素催熟;有的在蔬菜贮存期间常使用保鲜剂,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滥用激素和保鲜剂,都会使蔬菜产品受到污染,降低其风味和品质。
2.加强我国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明确管理分工,形成管理合力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诸多环节,情况复杂,体系庞大,客观上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注重农业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实施的全过程管理,都有较为明确的管理主体及其分工,组织机构非常健全,并且职责分明、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因此,为便于进行安全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我国应在明确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合作,形成管理合力,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得到落实。
2.2加强安全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加强对已被认证的安全蔬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在一些本底生态环境条件好,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群众发展安全农产品积极性高的地区,要积极引导开展安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对已经通过取得安全蔬菜产品认证的生产基地,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缓冲带或防护带,严防对产地的污染,确保蔬菜产地的环境质量。同时对适宜开展安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区域,积极创造条件,使其逐步转换成为安全蔬菜生产基地。以从产地环境切断有害物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途径,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
2.3科学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
合理选用化学农药。当病虫害发生严重,使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不能控制时,化控仍是必要的措施,它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省时省工等优点,尤其是在发生突发性病虫害时,使用效果更为明显,深受广大菜农欢迎。因此,在当前或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化学农药防控蔬菜病虫还不可能取消。关键在于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发育阶段和品种,如何科学选择适宜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种类。在限量使用范围内施用,使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达到产品无公害。农药交替使用。农药交替使用的理论在国外早已提出,并有研究报道。。交替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不仅能减轻单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而且还可以避免在蔬菜产品中的残留。在现实生产中,菜农往往在使用某一种效果好的农药后,就不愿使用其它农药,在一年重复多次使用,甚至连续几年使用,这种现象在有机磷杀虫剂使用中更为明显。由于连续使用同一种(类)农药,造成病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甚至无效。因此,采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一种农药在一个生产季节只使用1-2次,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推广高效、低毒的替代农药品种和生物农药。菜农之所以愿意使用高毒农药,主要原因是这些农药相对价格低,对某些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要全面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就要选用无论在防治效果上,还是在价格上都完全可以取代禁用的高毒农药品种。农药使用方法包括喷雾法、喷粉法、熏蒸法、灌根法等。一般在大田条件下,喷雾法靶标部位受药均匀且剂量大,防治效果好。但在蔬菜大棚内,一般情况下在秋冬季节,大棚相对密闭的情况下,应采用熏蒸法和喷粉法。在4月份后,随温度的升高,大棚通风量加大,施药应以喷雾法为主。对于防治地下害虫及土壤传播的病害应在蔬菜播种前,提早混使于土壤,或使用种子包衣方法。对于病虫害局部发生时,可用涂茎、灌根等局部用药,尽量减少大面积使用农药。肥料施用要按照蔬菜不同生育期平衡少量多次施肥。
2.4加强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菜农的素质和科技使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如果不尽快提高广大菜农的素质和科学生产的水平,再好的标准、规范和技术都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保障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会落空。鼓励和支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安全的蔬菜生产技术和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加强生产档案管理,在生产环节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3.结语
生产实践表明:蔬菜产品质量是可控的,蔬菜质量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提高蔬菜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宋健浩,王富华.我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7).
中图分类号:TD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206-01
1、磁铁矿粉的管理
1.1、磁铁矿粉的选择
选择磁铁矿粉的标准应包括磁铁矿粉的比磁化系数、粒度、磁性物含量(纯度)三个方面,具体指标由于各厂入洗原煤和工艺状况而不同。
(1)磁铁矿粉的比磁化系数影响介质消耗的大小,还关系到分选效果。比磁化系数过弱会增大磁选的难度,介质回收效果差;比磁化系数过强,磁颗粒易集结,造成弧形筛脱介困难。对选煤厂来说,主要防止比磁化系数过弱,造成磁选机回收介质困难的问题。在磁铁矿粉采购中杜绝使用由酸渣加工回收的磁铁矿粉。某选煤厂在日常介质技术管理中,总结了经验。该厂介质消耗一直比较高,最高时达到6~7kg/t原煤,为此,该厂对磁铁矿粉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磁铁矿粉中含有部分弱磁性的赤铁矿粉(Fe2O3)及SiO2、硫、磷等其他杂质,而这些杂质在正常磁场强度的条件下,难以在磁选机中回收,同时在系统循环中也可能退磁。该厂总结出了通过调节磁选管电流大小的方法,来判断磁铁矿粉的质量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磁铁矿粉的粒度组成对重介质旋流器(含煤混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和介质消耗都有影响,要按重介质选煤工艺的特点,在确保生产系统稳定性和效率最大化的原则下,选择适宜粒度组成的磁铁矿粉。
(3)磁铁矿粉的磁性物含量应大于95%,真密度应大于4.5kg/cm3。
1.2、加强磁铁矿粉的添加方式管理
不管是使用介质泵自动添加,还是使用磁铁器输送,都必须防止将磁铁矿粉直接添加到悬浮液桶或混料桶。由于直接添加磁铁矿粉到悬浮液桶(混料桶)时,易导致磁铁矿粉利用率低。
2、脱介筛工作效果的管理
产品脱介是重介质工艺介质回收的关键环节,产品带介量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精煤灰分,增加介质消耗成本,影响工作悬浮液的稳定性,使其下降过快带来跑煤损失。要从改善脱介筛入手,在保证磁选机工作效果的条件下,减少脱介筛的产品带介量。
2.1、脱介筛的带介指标
为控制好脱介筛的产品带介量,有的选煤厂特制定了产品带介控制指标。
2.2、弧形筛、分配箱的管理
(1)弧形筛的安装角度。入料量和脱介效果是确定弧形筛安装角度的影响因素,决定精煤、中煤和矸石弧形筛的安装角度。角度太小,会造成物料在弧形筛堆积,减少有效工作面积,增大后续振动筛的脱介负荷;角度过大,会造成切割力不够,脱介困难。在生产过程中,安装角度应按现场效果进行调整。
(2)弧形筛的筛条角度和间隙。弧形筛筛条断面一般为梯形,其对物抖切割端的角度和间隙对脱介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角度越大,脱介效果越好,但是弧形筛调头次数将受到限制,筛条角度过大,会导致不能调头,影响弧形筛的使用寿命,一定要结合选煤厂实际确定合理的筛条角度。
(3)弧形筛上分料箱的分配状况。在生产过程中,分料箱的均匀度对弧形筛的脱介效果影响明显。某选煤厂对精煤分料箱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精煤、中煤、矸石弧形筛入料箱有差异,由于矸石较重,不适合使用溢流式的分料箱。
(4)弧形筛的调头情况。弧形筛安装角度等硬件设施确定后,在日常生产技术管理中,应重点关注弧形筛的脱介效果,根据脱介情况及时对弧形筛进行调头,但调头次数不能过于频繁,应确保筛条切割角度足够才换,不然,调头后脱介效果还是不好,只能更换新弧形筛。目前多数选煤厂每7~15天翻转一次。
2.3、振动筛的管理
(1)严格直线振动筛筛缝管理。一般脱介直线振动脱介筛为0.5mm(不脱泥工艺),磨损范围控制在0.5mm~0.7mm比较合适工艺要求,既可满足脱介的要求,又能防止对煤泥回收产生的压力。检查方法为,每月用塞尺对筛板进行多点测量,当筛面有50%超过0.7mm时就一定要更换筛板。
(2)筛板上应设置好挡料板。筛板上一定要沿筛面全宽加50mm高的挡料板,以使物料充分的翻滚,使喷水脱介更充分。在生产中,如果发现挡料板缺失,要进行更换。
(3)合理控制处理量。防止筛上物料量超过设计要求,使振动筛脱介效果恶化。从选煤厂脱介筛脱介管理经验看,处理能力超标是影响脱介筛脱介效果的关键因素。对选煤厂而言,由于产品粒度的差异,造成脱介筛处理能力大相径庭。如某选煤厂采用不脱泥重介工艺,原生和次主煤泥含量约25%,生产中发现脱介筛单位面积小时处理能力控制在2 8t/( m2・h)左右时,脱介效果较好。
2.4、喷水管理
喷水是决定脱介筛脱介效果的直接因素,在设计上应关注喷水管的高度、喷水压力和喷头分布情况,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系统循环水质量和防堵管理。
(1)严格喷水管道安装。喷嘴高度调整为离筛面200mm,喷嘴距离应合理,不能存在死区,喷水压力控制在0.2MPa,使喷水形成水帘。
(2)对于超过处理能力的脱介筛,可以增加一道喷水,把传统的三遭喷水调整为四道,克服精煤筛脱介能力的不足。
(3)在喷水管中设置过滤装置,减少喷嘴因木渣等杂物造成的堵塞问题,确保喷水的稳定性、均匀性。过滤装置应周期性清理。
(4)喷水水质情况,对脱介效果影响明显,这是生产技术管理的关键。要必须努力改善循环水质,循环水浓度必须控制在lg/L以内,努力实现清水洗煤,为产品脱介创造良好的条件。
3、磁选机的工艺效果管理
3.1、确定合理的磁选机工艺和参数
(1)使用两段磁选机串联的介质回收工艺。为降低磁选机管理难度,确保磁铁矿粉的及时稳定回收,建议最好采用两段磁选机串联工艺。
(2)磁选机的磁偏角以及滚筒和箱底的间隙对磁选效率影响明显。
(3)磁选机的磁场强度会直接影响分质的回收效果和纯度。磁场强度过强,会使精矿中弱磁性物增加,煤泥夹带增加,造成精矿品位下降,降低工作悬浮液密度。在原煤煤质好、煤泥含量高,要求分选密度也较高的条件下,使分选密度难以达到要求。磁场强度太小,会使磁选机回收效果下降,严重时,导致介质大量流失,直接影响洗煤的正常生产。从生产总结经验看,磁选机的磁场强度低于1600Gs(0.16T)时,回收效率明显下降,必须有计划的定期充磁或者更换磁极,以保证足够的磁场强度。
(4)保证合适的给矿浓度,入料粒度。浓度过高,精矿会夹杂一些煤泥,降低精矿的密度,大量煤泥重返合格悬浮液中,也不利于旋流器的分选。磁选机入料浓度应小于20%,最佳浓度为15%左右,应考虑向磁选机前布料箱内补加清水进行调节。
3.2、建立磁选机清理制度
(1)确定清理方式,制定定期排料制度。供选煤厂使用的磁选机有全逆流式和半逆流式两种,国内主要使用全逆流式磁选机。为克服全逆流式磁选机易堵的问题,出厂时设置了清料口,通过闸门控制排料的量。
(2)不定期清理制度。在脱介筛发现跑粗时,要及时修补,清理对应的磁选机,防止由于磁选机内由于粗粒物料的沉积而间隙变小,导致磁选机分选效果变差,影响介质回收。
3.3、减少介耗管理损失
(1)加强“跑、冒、滴、漏”的管理。(2)建立介质系统外循环流程,回收重介系统多余介质。(3)加强现场巡查,确保稀介泵稳定运行。(4)开停车的操作规范化。(5)合理设置小循环管道。通过把主介泵的小循环管道改至外侧,实现开车前介质的均匀掺混,防止主介桶内介质和物料的堆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H18 文献标识码:A
首件鉴定是武器装备承制单位实施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首件鉴定,确定规定的过程、设备及人员等要求能否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或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为零组(部)件的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承制单位在实施首件鉴定时差异较大,在首件鉴定的组织管理、零件选择和实施的各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加以明确。
1 首件鉴定的范围
在对首件鉴定的表述上看,不同国军标之间有较大差异。例如,在GJB1405A-2006中,首件鉴定为“对试生产的第一件(批)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GJB908A-2008的适用范围为试制或批量生产过程的首件鉴定,要求对试制或批量生产中首次制造的零(组)件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试验,已证实规定的过程、设备及人员等要求是否能持续地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GJB9001B-2009要求“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以保证适用时在试制过程中进行首件鉴定”。国军标各标准间表述的差异性使各承制单位在理解和实施首件鉴定时,在鉴定的时机和鉴定的范围上涵盖不全面。
工程研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经批准的《研制任务书》进行武器装备的设计、试制和试验,“试制”属于工程研制阶段的任务。试制应始于工程研制阶段,终于设计定型阶段;试生产始于设计定型后、终于生产定型前;批产应为生产(工艺)定型的批量生产。因此,首件鉴定分为设计定型前的试件首件鉴定、生产(工艺)定型前的试生产首件鉴定和生产(工艺)定型后的批产首件鉴定。
2 首件鉴定的内涵
设计定型前的试制首件鉴定,是新产品在完成设计与工艺准备之后、正式投产之前通过实施首件鉴定,以验证新产品设计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生产(工艺)定型前的试生产首件鉴定,是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定型后批生产的首件鉴定,是对批生产中产品或生产过程发生重大变更后,生产条件过程能力保持的验证,其目的是过程能力的持续保持。
3 首件鉴定的实施
首件鉴定应针对试制生产零件的首件进行实施,在设计文件重大更改后制造的首件和工艺规程重大更改后制造的首件要重新进行首件鉴定。在初期执行首件鉴定由于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得出鉴定通过的结论。
试生产阶段,由于设计定型工作已完成,设计变更相对较少,应根据生产定型要求,编制全部工艺规程,设计制造全部工艺装备。针对试生产中首次生产的新零(组)件实施首件鉴定,首件鉴定不合格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首件鉴定或针对不符项目重新首件鉴定,对其使用的作业文件进行确认,该阶段首件鉴定应获得首件鉴定合格结论,为生产(工艺)定型做好准备,针对首件鉴定问题采取的措施多为工艺调整,该阶段首件鉴定工作应有工艺管理部门牵头组织。
在批量生产阶段,首件鉴定主要是生产能力的保持和重新确认,应针对产品或生产过程发生重大变更之后首次加工零(组)件实施首件鉴定,该阶段的首件鉴定应保证最终获得首件鉴定通过的结论,且该阶段首件鉴定的实施受到生产进度安排和产品质量状况的影响较大,生产部门作为连接工艺部门和质量部门的纽带,该阶段首件鉴定由生产部门管理较妥。
按照GJB9001B-2009过程方法,首件鉴定是产品实现的重要过程之一,包括项目的选择、编制目录、标识、生产过程的检验、产品的检验和首件鉴定结果的审查。因此,首件鉴定要依据实施的具体阶段,有牵头部门,正确选择要鉴定的零(组)件;技术部门要编制目录,经质量部门会签,当首件鉴定项目用于生产定型或合同要求时,应经顾客或其代表会签;对生产过程使用的作业文件、生产检验记录及首件进行标识;对首件鉴定的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做好记录;最后,组织召开首件鉴定会议,对过程能力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结论,对发现的问题制定适当的措施。
4 首件鉴定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承制单位在实施首件鉴定时,过分追求“首件鉴定通过”的合格结论,而忽视了首件鉴定查找问题,确认过程能力的本质。在实施时挑选零件进行首件鉴定,使首件鉴定流于形式,隐藏了大量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最佳的改进时机,造成后续量产过程中质量水平不高,问题频发。
2)涵盖产品不全面
部分单位延续了GJB908-1990 的要求,在选择首件时没有对每个零(组)件进行鉴定,导致部分组件首件鉴定时其构成的零件(分组件)未做首件鉴定。这就不符GJB908A-2008中4.3条,造成首件鉴定实施不彻底。
3)管理模式陈旧
部分单位首件鉴定不分阶段,单一由工艺部门进行管理,特别是在试制过程的首件鉴定,其目的是验证新产品设计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工艺部门执行该过程首件鉴定不能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设计部门,使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此情况在设计、制造分离的单位突出。
4)策划不到位
部分单位在产品实现策划过程中对首件鉴定策划不足,牵头单位将鉴定的职责分派到基层单位,造成基层单位得不到有效指导,错过首件鉴定开展时机,事后补的首件鉴定,起不到应有作用,使基层单位应付审核检查而作首件鉴定的错误认识。
结语
1 生产的质量管理
1.1 苗木生产的质量策划
1.1.1确定生产质量目标。根据苗木在生产过程中的特点,包括不同种类的苗木的生长发育习性以及对生长环境的基本要求,配合苗圃的现有条件,如:生产苗木的机械设备、生产苗木的技术管理人员和适合苗木生产的气候及土壤条件等,策划苗木生产应到达何种水平的质量目标。
1.1.2确定达到生产质量目标的程序。选择有效科学的生产程序来实现苗木生产的质量目标。可以以目标分解、量化指标、生产管理工序(如播种、施肥、病虫的防治等)、质量管理来作为控制点。
1.1.3配置有效资源,实现质量管理。实现生产质量管理需要配置各种有效资源,如:人、生产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管理技术、生产管理信息以及机械设备。如何利用有效的配置来实现质量管理目标,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必须在质量策划过程中加以重视。
1.1.4编制生产质量管理计划。通过策划活动项目来编制质量管理计划,做到逐层依序,从而来完成苗圃的生产质量策划。
1.2 苗木生产的质量控制
1.2.1系统控制。园林苗木的生产是由若干生产部门分配形成的整体系统控制。每个生产部门是由若干工序组合而成,如育苗、施肥、浇水、防虫、锄草以及苗木越冬所采取的防寒措施。苗圃的生产管理最基本的系统步骤就是生产工序,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是形成整个苗圃成品质量的基础。此外,利用苗圃生产过程来衡量质量及监督苗圃的生产过程,对生产程序的改进和创新有着明显的检验效果。
1.2.2影响苗木生产质量因素控制。园林苗圃生产在质量上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即人、机械设备以及生产技术方法。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控制。主要是对苗木生产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工人的管理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责任心等方面加以控制。将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个人并与其经济利益相联系。
苗圃生产机械设备的控制。根据苗圃生产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的型号,包括与苗木种类生产繁殖相关的机械设备和整地机械、起苗机械等;除此之外,要有操作生产机械设备的专门人员。
1.2.3环境的控制。环境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分及病虫草。在苗木栽培时,要注重苗木种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适当调整苗木的生长环境,加强防病虫、锄草,合理选择栽培方式。
1.3 苗木生长的过程控制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到认真管理,以保证苗木在生长阶段的质量。苗圃生产部门主管策划,协调各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连接,确定生产质量标准,采取相应的生产技术,协助生产流程安排,指导进行,必要时还需前往现场监督过程质量控制,保证苗木的生产正常顺利的进行。
1.4 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
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分为对内与对外的质量保证。对内的质量保证是生产部门向苗圃经营者的保证,保证苗木的质量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相吻合。对外的质量保证是指对客户和认证机构的保证。对客户的保证是指满足顾客的需求,提供客户要求的苗圃。对认证机构的保证是指对国家质量安全技术监督下属的认证机构的保证,符合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
2 苗圃生产质量的改进
2.1 生产质量改进分类
对苗木整个生产过程的改进。主要包括苗木种类确定,繁殖数量及生产规格,改进苗木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对苗木生产管理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苗圃生产企业的管理目标、经营目标和生产目标的调整及更改。实行生产部门机构变动,制定奖励制度、资源重新分配等方式来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这种管理过程应针对所管理的对象来进行,改善内部人员关系,激励发挥生产水平,从而发挥更大的生产效益。
2.2 苗木生产改进措施
苗木生产质量管理与其它产业质量管理一样,需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在总结中有效改进,保证以后的生产过程能有更高的提升。
制定生产管理目标,规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根据苗木生长发育的特点,找出影响苗木的质量因素,做到计划生产。
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做到动态质量管理。若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或有其它情况发生,如:苗木种质量规格问题、生产人员变动、生产技术改进,应及时修订计划,采取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