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1 21:10: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篇(1)

Abstract: water is an indispensable natural resource for human development, for all mankind and is the material basis, water use is for each of us to live the essential. However, in the face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not very rich,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 water resource, has become a problem in front of people.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监察保护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supervision 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是每个生物都离不开的,离开了水,人类将无法生存。水对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然而,在水为我们提供了生命保障的同时,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它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水”的意识慢慢加强。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水拥有量较大的国家,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 ,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资源污染严重。由于近年来,各地工业不断地快速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这种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要解决这种水资源不足,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就必须有相关部门的监察与管理,实施有效地措施防止这种情况继续蔓延。

2. 水资源的作用

2.1调节气候。水资源是大气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大气中的水含量仅为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但是,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生物赖以生存的气候。大气中的水资源能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使人们生存在一个良好的气候环境之中。

2.2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与生物的生命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水是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并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因此,一切生命都源于水,更离不开水。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还可以决定动物群落的类型、动物行为等。

2.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论是生活、生产、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水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现在经济社会推动下,水的这一经济作用更是对人类产生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也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活动的产生,对水的影响也带来了前无所有的影响。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大量加大了水的消耗,给水资源本就缺乏的现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多,工农业生产也大大加重了对水资源的污染,严重污染了水体,更加巨了水资源的紧缺。我们在生产时,由于对森林、绿化植被的破坏,也加重了水资源的破坏与污染。这些人类活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破坏,促使水资源使用情况更加紧缺。

2.4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分两大类:一类是从水资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在另外地点回归水源。另一类是取用水能(水力发电)、发展水运、水产和水上游乐,维持生态平衡等,这种利用不需要从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质。

3. 水资源监察

水资源监察,主要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节水和管理工作,以及监督检查取用水行为和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等。水资源的监察,会从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的浪费及对水资源的污染。在进行对水资源监察时,要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有更详细的指导性文件进行对水资源的进一步监察与保护。

3.1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的效能监察。从严格取水总量控制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地下水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加快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等五个方面强化行政效能监察。

3.2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效能监察。从推进水价改革和节水示范建设 、加强节水监督管理 、推进节水改造和节水型器具推广使用 、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与节水等四个方面强化行政效能监察。

3.3 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效能监察。从加快推进水功能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加快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三个方面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完善水功能区划,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决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定等规章。

3.4 强化水库水源地日常管理和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源实行重点检测和定期检测;做好重点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卫生水、放心水。

3.5重视源头治理,不断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中、建后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良性运行。

4. 缓解水资源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器具。

二是治污为本。这要求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尽快实行调整,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三是多渠道开源。这主要指开发非传统水资源。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

5. 水资源利用措施

5.1 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5.2 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渠系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农业节水、护水的重要途径。

5.3 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

5.4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5.4.1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5.4.2 合理利用地下水。地下水是极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储量仅次于极地冰川,比河水、湖水和大气水分的总和还多。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5.5 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为水政水资源工作提供有利保障;创新工作方式,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改善工作条件,更好履行职责。 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认识严格的水资源制度的重大意义。

总结: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对水的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因此,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对水资源的监察与保护,落实安全用水,责任到人,使我们生存的条件可以持续地发展,确保经济的发展,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何晓君.试析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2007,18

篇(2)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赵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7°37′―37°53′,东经114°36′―115°40′。地处太行山东麓中段,山前冲积平原。气候类型属东部大陆性季风型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3.3毫米,多年蒸发量平均为1013.9毫米。

全县分成滹沱河冲积扇地貌、河冲积扇和沙河冲积扇地貌三个地貌单元,总面积675k,共11个乡镇,252个自然村,281个行政村,人口55.3万,全县实有耕地77.4万亩,梨果种植面积18.36万亩。截止2012年末实际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2.25万亩。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赵县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县境内有河、槐河(沙河)两条主要河流。河承担防洪和石家庄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槐河常年无水,基本为常年性干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总量为6263万m³,按现有人口与耕地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3m³,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81m³。

目前,全县地表水灌溉工程主要有回灌区、石津灌区,但由于污染问题逐年严重及水量的不足,近几年河回灌系统使用效率不高,石津灌区也已停灌,槐河(沙河)多年断流,已无地表水。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3,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2万立方米,全县大部分工业与农业用水依靠开采地下水,自1980年地下水位13.97米下降到2012年的47.53米,平均下降1米多。形成了高邑-赵县一带农业开采型漏斗,且有日益下降趋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赵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2.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情况说明,赵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河渠水污染问题。全县有河、槐河(沙河)两条主要河流,槐河常年无水,已干枯;河主要承担石家庄市防洪排水和污水宣泄,污染严重,已不能灌溉农田;二是河流的 营养化严重。由于全县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农业发展,特别是农用化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排入河流的磷、氮、钾等营养物质增加;三是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四是地下水超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五是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用水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衔接不够,不能优化高校配置水资源。

3.思路与对策

十报告指出:“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围绕这一要求,针对全县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并在这一客观现实,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对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一是加大水环境的保护力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制定全县水功能区纳污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不断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实施纳污总量控制,使河流环境得到切实保护。

二是加大污水回收处理利用力度。中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扩大污水收集和处理范围,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废水资源化与回收处理利用工程的建设力度,拓宽污水处理回用途径,节约宝贵的新鲜水。

篇(3)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194-02

1 水资源利用现状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目前,全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m3,仅占全球水资源的6%,且人均占有量只有2 200 m3,就世界人均占有量而言,属于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1]。就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看,主要表现为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西部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被大量占用,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中国采取了大量的保护措施,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仍无法逆转。总体而言,目前中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2 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资源匮乏

就中国的淡水资源总储量而言,共有28 000亿m3,而人均占有量只有2 200m3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可见,中国还是一个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国家。目前,中国存在300多个缺水城市,其日缺水量就可达1 600万m3,每年都有7 000万人和6 00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的问题[2]。由此可见,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就是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按国际上水资源计算方法(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20%为潜在水资源危机)看,目前中国已成为潜在的水资源危及国家。

2.2 水资源污染严重

目前,中国的工业废水中约有1/3以上是未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库的,而生活污水更是有高达9/10是没有经过处理的。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七大江河和内陆河的110个重点河段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标准的仅32%,Ⅲ类的29%,Ⅳ、Ⅴ类的则为39%。其中北方被污染的有淮河、辽河、汾河、海河、白洋淀以及部分水库等。南方被污染的则有黄浦江、滇池等[3]。而在部分城市中,其附近河流或河段甚至成为了排污沟。可见,水质污染问题和水环境质量问题以成为了非常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2.3 水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农业迅速发展,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加大。由于部分地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毁林垦荒,过度放牧,导致破坏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水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统计,全中国每年的土壤侵蚀量可达50亿t,这意味着,河床冲淤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大大降低了地面对水分的涵蓄能力,破坏了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正常循环,使水资源生态结构严重失衡。

2.4 管理体制不顺

江河湖库不仅仅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江河湖库不仅可以具有灌溉、航运、渔业、旅游、发电、供水,还可以防洪排涝、纳污。在水环境管理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多个流域,而且涉及到水利、环保、农田、交通等多个部门,目前,水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不顺,“多龙”管水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主体地位被削弱,管理政出多门,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推诿责任,贻误水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执行有效的监督,加剧了水资源污染。

2.5 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针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问题,中国在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定的法规,但是各项法规之间却缺乏有机的联系[4]。因此,目前所体现出来的现状就是现有的法律条文主要从环境角度进行管理,而没有从水资源的角度管理,因此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可操作性低、不具体、不明确,无法体现出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战略思想。而另一方面,其他相关部门对于水资源保护方面缺乏统一的条和规章,使得各部门间针对水资源保护的工作随意性非常大,没有约束力。

2.6 缺乏经济调控手段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和影响,人们在资源利用方面较偏向于经济利益,忽视了资源保护方面的问题[5]。而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水资源污染影响的研究是非常少的,以至于水资源保护问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也没有真正的按经济规律办事。因此,水资源损失的问题并无法得到补偿。如果环境保护无法与经济机制相结合,那么中国水污染污染的趋势将得不到有效控制。此外,若没有完善的水资源保护经济机制,那么水资源保护的经费就会以依靠国家投入为主,资金方面将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这样,水资源保护是难以持续的健康发展。

3 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根据前文对目前中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要完善水资源保护,就必须从4个角度进行:法律、行政、经济和宣传等。

3.1 树立全局意识,改变传统的水资源利用理念

传统的以资源换利益的思想观念是不适合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坚持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保证生态环境,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节水”观念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都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或市场行为,而是一项社会化事业,因此,需要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加强宣传、教育与引导,加强全面的水资源危机感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3.2 完善管理体制

水资源的危机其实并不仅仅是资源危机,还是治理危机,如果治水体系能够有效执行,就能有效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而一旦治水体制长期失效就会导致水资源破坏加剧[6]。因此,建立健全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各自为政,推诿责任的现象成为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此外,还可尽快建立起水资源保护市场经济机制,将水资源保护与经济体制相结合,利用市场经济杠杆加强水资源的调控。

3.3 加强污染源管理监督

水资源破坏问题中存在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因此,加强水资源污染管理监督,深入开展水域纳污能力研究成为了目前针对水资源污染的重要解决措施。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水文水质的调查监测。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流域各类排污口的规范管理。对于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需不断提高其达标水平,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对于污染排放严重的各重点工业企业需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装置,实施实时监控,杜绝污染。对于违法违规排污的,除了征收相应的排污费外,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已形成有效的遏制机制。

4 结语

水资源保护是一项复杂有系统的工作,一方面,水资源属于战略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水资源保护范围广,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因此,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力度,提高警惕,提高全民参与度。

参考文献

[1]段青维.户县秦岭北麓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7):32-33.

[2]王茜茹.临夏回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

[3]朱武,俞婷.云南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14(3):57-59.

篇(4)

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个国家、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特别是在跨国的水资源保护问题上,每个国家都应对自己承担的义务有清醒的认识。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建议,从而为提高我国的跨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效带来指导意义。

一、跨国水资源保护概述

(一)跨国水资源的定义

目前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关于跨国水资源的定义为:国际河流、湖泊及其大小支流,国家与国家之间管辖地区内的地下水资源,跨国水资源其实也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所共享的水资源。从广义上讲,跨国水资源可以分为两部分:国际地表水资源和国际地下水资源。国际地表水资源具体包括分布在145个国家的263条较为有影响力的国际河流和湖泊。国际地下水资源在划分时并没有政治界限,因为地下含水层是运动的,在进行跨界划分时不能进行有效划分,因此在很多国家都是共用地下水资源的。

(二)跨国水资源的保护

众所周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行为规范,尽量避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造成破坏、污染及水资源的枯竭。跨国水资源的保护就要求世界各国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跨国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对水质进行保护,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无害原则”也是国际水资源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各国在跨国水资源进行人类活动时,都应当严格的遵守。

二、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实践及缺陷

目前在国际上规范跨国水资源保护行为的国际法律文件主要有国际法学术团体的决议和规则、全球性水条约、政府间组织的决议和宣言等,但是其中对跨国水资源保护问题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全球性水条约,我国境内的国际河流大多数都是上游国,因此在对跨国水资源进行保护时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我国也针对较为有影响力的《国际水道公约》制定了我国的法律,例如我国正在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

(一)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实践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就边界水资源的利用问题签订双边条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签订双边水条约时已不再单纯的局限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充分的考虑了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例如1994年,我国与蒙古签订了《中国与蒙古界水利用与保护协议》,2008年我国与俄罗斯签订了《跨界水体利用和保护合作协议》等。

(二)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缺陷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的问题上一直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质污染严重,水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甚至对其它国家共享的水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事故也会发生。在对这些水污染事故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对跨国水资源进行开发时更加注重的是利用,而忽略了跨国水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必要的环境监测,至于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则更是忽略。例如,2005年发生在中俄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就充分暴露出了中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些缺陷表现在:一、我国在跨国水流域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二、我国的环保总局没有对水资源污染制定预防及应急机制,同时也缺少必须的监测数据;三、相关部门推卸责任;四、媒体提供虚假信息。

三、完善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建议

为了更好的开展跨国水资源保护工作,我国应当在明确存在的缺陷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在跨国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跨国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应当适应国际跨国水资源保护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的法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完善,例如,制定《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等。

(二)对国家制定的跨国水资源保护法严格执行

严格的执行国家制定的《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对跨国流域内的建设项目要有客观、公正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将此作为决定是否进行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与邻国的交流与合作

在对跨国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上,要加强与沿岸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签订双边水流域的保护协议。一旦发生了水污染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国家告知,并与其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进行控制,而不是隐藏、虚报、瞒报。同时要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培养高素质的转业人才,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

(四)完善预防跨界损害的有效措施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对一些重大的活动可以预见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要求公众参与评价,从而使国家能够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关活动的应急措施。

(2)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有效的监测体系是防止和减轻污染损害的关键,我们可以采取与邻国开展联合监测活动、相互交流监测数据、与国际组织合作、使用统一监测方法和标准等。

(五)完善减少跨国水资源损害的具体措施

(1)行为国应及时发出通知。作为实施跨国水资源保护的行为国,应当及时通知可能会受到损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事故的详细信息提供给他们,让他们能够有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害。

(2)寻求援助和合作。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向沿岸各国提出援助和合作的申请,相关国家通过援助和合作可以减少损害。

参考文献:

[1]郝少英.跨国水资源和谐开发关键问题的法律初探[J].人民黄河,2010,(09).

篇(5)

1.引言

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离不开水资源作为重要的基础保障,同时作为自然资源中最为关键的一种资源,保护水资源一直是我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尤其是水资源在我国较为短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新疆地区本身极度缺乏水资源,自然降水较为稀少,且日照时间长蒸发现象比较严重,为解决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修建了若干水库,而本文将主要针对水库施工和运行期间水资源保护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2.新疆部分地区水库水质现状

笔者选取了新疆地区某河段工程中的某水库作为样本对象,对其水样水质进行了抽样检测,其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该表我们可以看出,新疆地区该河段水库的水质从总体来看一般,但是其弱腐蚀性意味着在该段河流当中受到了一定污染,不适宜用于人畜饮用或农业灌溉,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3.水库施工期间水资源保护措施

3.1保护河道水环境

在水库施工期间影响水资源最主要的原因即为施工产生的污水,因此新疆地区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污水排放的标准,要求水库在施工时必须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对于产生的施工污水必须进行净化处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排放。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净水设备,切实保障水资源,使其免受污染。

3.2保持水土

在水库的施工过程当中,无可避免的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而根据国家的标准规定,水库在施工过程中允许出现总面积不超过41hm2的水土流失,而一旦超过规定面积将立即开展治理工作。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施工单位需要对水库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地势、自然属性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同时划分好防治水土流失的区域,如生产生活区、道路工程区等等,将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分配至每一位区长身上。另外还需要对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应对。

3.3坡面治理工程

严格贯彻落实“上截下排”的治理原则,即在水库上游的坡面处修建截水沟,用于拦截坡面径流,同时种植适量的植被,利用植物强大的根系加固坡面,避免其受到径流强大的冲刷力而造成腐蚀甚至溃堤。在水库下游的坡面处需要修建排水沟,用于对坡面径流进行合理控制,以防止水体流失的情况发生,为了进一步提升坡面的稳定性,可以在其下方位置处修建挡墙。

3.4生物保护措施

植物本身既具有绝佳的美观性,同时其强大的根系能够有效起到加固作用,而植被的枝叶则能够有效阻挡大部分雨水,大大减少其对地面的侵蚀作用,另外还能够实现涵养水源的目的。因此在新疆地区水库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吸收以往的绿化经验,考虑到新疆地区降水量比较稀少同时多沙尘气候,因此需要挑选具有较好吸尘性的树种,通过铺草皮或是植草、人工播撒草籽以及搭配种植乔木、灌木等生命力顽强且耗水量较少的草本植物,一方面用于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对水库及周边环境进行美化,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3.5临时防护措施

在水库开挖时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临时防护措施用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比如说对施工附近的河段等进行临时覆盖,或是对水资源进行临时拦挡,只预留出施工需要使用的水量即可;或是事先在需要施工的地方临时种植草本植物等。

4.水库运行期间水资源保护措施

4.1处理污水

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普通规模的水库在运行期间将会产生大约1到 1.5m3/d的生活污水,而在水库施工时建设的隔油池以及化粪池正好可以在此时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利用先进的净水装置以及过滤器并严格按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相关标准进行净化处理,合格污水将直接排放至附近农田作为灌溉用水,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4.2划分区域

为更好地完成在水库运行期间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需要有关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划分饮用水保护区的相关标准要求,对水库及其周边进行水资源保护区进行划分,并且在每一区域当中设置一名区长用于全权管理该区域内的水资源保护工作,而一旦出现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为明确各水资源保护区域,可以在边界附近设立警示牌或界碑等标志。对于一级饮用水保护区,在其范围内禁止任何与保护水资源无关的工厂、建筑以及排污口的建立,对于已经建成的建筑需要责令相关人员尽快拆除。对于二级饮用水保护区,需要按照新疆当地以及国家有关标准限制旅游开发,并且禁止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在保护区内建设开发,对于现有的污染较大的建设单位需要责令关停或进行技术处理。当地政府还需要在水库周边建造生态林,利用植物的天然阻挡作用有效防止水污染,切实保障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4.3设宣传牌

加大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力度,帮助当地居民正确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使其能够自觉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工作当中。在水库周围可以设置宣传牌,用颜色鲜明以及醒目的字体标注出水库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绘制出各水资源保护区边界的示意图,使用文字与漫画相结合的方式告知人们保护水库水质的意义,同时命令禁止在水库周围放牧、嬉戏、游泳或将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至水库当中,违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4.4定期检测

工作人员需要对水库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以便能够准确掌握水库水质的污染情况,包括污染物的种类、分布以及在不同时段水库的环境容量等等。进而结合水库本身固有的自净功能,配合相关的净化措施如人工打捞漂浮物或投放鱼苗等用以有效净化水资源。另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设置监测装置,用以水库水质进行实时掌握,在第一时间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从而迅速做出应对反应。

5.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自然资源当中极其重要的一项资源,水资源一直是我国人民群众以及各行各业生产生活的必备资源。在新疆地区,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水资源,因此在建设水库以及运行水库的期间内,相关人员同样需要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通过划分区域、对污水进行及时净化处理以及种植植被、设置告示牌等多种手段将保护水资源的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黄可,张先智,张恒明,等.试论水库在施工及运行期间的水资源保护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07:64-70.

篇(6)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为了在查清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状况,采取对策措施 ,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水 利水电工程对 环境的有利影响,使水利水 电工程与环境相融合、相协调,实现水利水电利用与区域 经济持续 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本文中,笔者就浅析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一、农业水资源利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会将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地面水的污染,严重的会使饮用水受到污染,甚至影响下游水道的水质。主要包括:生产废水排放在施工初期,大坝、电闸等的开掘与混凝土保养等容易造成沙流入河,以及增加江河浑浊度以及漂浮物。化学药剂的排放。主要以水泥灌浆为主,特殊情况需采用甲凝 、丙凝和环氧树脂,并附有部分稀释剂和固化剂。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污水以及粪便等。油污的排放。汽车、挖掘机 等大型流动机械,多以油料为动力,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油料泄露等情况的发生。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各种汽车、推土机等大型机器会排泄出大量尾气,由于道路凹凸不平等原因也会产生各种粉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其中很多漂浮物含有有害物质,会对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该地区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

1.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在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为原则,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从过去单纯的施工管理、单纯的考虑工程效益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寻求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组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继续维持协调运作。在实施农业种植时应建立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关系,从而能够做到实现合作共存、互利互惠,相得益彰。

2.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完善用水户参与管理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水资源,对生态实施保护,积极促进用水户参与管理这一模式的只用,必须要不断进行实践,并且不断对问题进行总结,首先要明确参与式管理所具有的意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灌区的管理单位必须要对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具体的意义以及内容,进而采取一个积极地措施来促进开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工作。积极支持以及培育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这样能够划清责权利界定,使运行效率更高。其次,要完善灌区产权的界定,水资源量缺乏性使得用水户和灌区之间、用水户之间竞争程度不断增强,十分容易产生利益的冲突,所以,必须要完善灌区的产权界定工作。最后,要实施全方位宣传,将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大力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这已经密切关系到了农民自身的利益,每一个级别的水利部门都必须要加加强其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形式、电视形式以及报纸形式来实施深入的宣传,进而形成一个关注农村用水户协会发展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氛围,要重点加强对于广大农民用水户宣传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明白改革的意义、好处以及目的,对当地农民用水户自身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便能够吸收更多的用水户来参与到改革之中来。

3.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是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形成一种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这样的制度,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涉及到生产生活关系、产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充分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及思维来实施管理,进而从本质上加强流域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统一配置以及统一规划,加强黑龙江省城乡水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要将城乡分而治之的局面彻底改变,努力从本质上实现从农村供水管理转向为需水管理,从无序开发、过度开发转向有序开发以及合理开发,加强实施水资源的管理,将市场机制积极引入,因此,必须要积极探索我国水权流转,不断建立和健全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充分运用价格的杠杆,将水资源价格机制进行完善。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又从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完善用水户参与管理以及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加强水资源管理这三个方面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崔冬;;论环境行政指导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篇(7)

前言

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是指可被人们利用,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恢复和更新的天然淡水资源。随着我国工农业用水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我国水资源开展与利用的状况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有1/3以上的河流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短缺。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己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鉴于次,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好的促进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的开展,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

一、目前我国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均占用量严重偏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一直存在无序开发、过度开发等问题,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有的地方或单位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有效的规划,这就使得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我国的淡水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污染,近期水污染的趋势虽然有所缓解,但是整体污染严重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据相关统计表明,全国七大流域城镇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我国主要江、河、湖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治理污染、保护水源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3) 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低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干旱区域比较多,工农业用水的需求比较大,在地表水缺乏的情况下,只能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很多地方对地下水的开发忽视了地下水补给的客观规律,不注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规划。例如,在我国的济南、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地下水位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并引起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可以说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4)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贯彻力度不够。例如,围湖造田、大水漫灌、河道淤塞、用水浪费、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现象比较严重,诸如滴灌、中水利用等节水措施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现代节水技术有待进一步开发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供需矛盾。

二、新时期我国加强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型社会

面对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和号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说来,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以及可持续使用的周期。对此,社会各级组织和单位必须积极参与到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活动中来,并制定明确的节水目标和任务,积极探索节水新技术、新途径和新模式,确保节水政策和措施在社会各级单位和组织中的具体落实。

(二)加强法制法规建设,强化监督职能

为确保我国水资源保护有效贯彻与执行,必须加强法制法规建设的力度,从而使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对此,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水法》等法律法规体系,并强化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监督管理。例如,对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进行考核与监督,限制企业的污水排放数量,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机制,充分发挥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的职能与作用。

(三)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力度

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为我国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在我国有的地区,由于没有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发生水管破裂或者污染物泄露时,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或者地表径流水资源的污染,其中损失也是巨大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汲取以往突发事件的教训,制定有效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而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进行将损失降到最小,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安全。

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对策

(一)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调配用

科学的规划是正确决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当前,就是要在对已有流域规划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重新编制各地水资源综合规划。这主要包括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重要的编制工作,为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做到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要,又能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制定和完善水资源利用定额管理制度

制定新的用水定额可以在强化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监督和检查职能的基础上,以定额管水,从而控制每个用水单元的消耗水量,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并在宏观上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定额所包括的项目应涵盖行政区域内的已建、在建和拟建设的所有项目。同时,每个项目根据用水定额所确定的总用水量应在所取得的取水许可证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三)强化取水许可制度,加强水价管理

取水许可制度是国家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使其通过可持续开发和管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必须制定与国家所提倡的节水治污统一调配水资源等战略相适应的水价政策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水利部共同制定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紧密联系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水价改革,加大水利规费征收力度,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水资源浪费、污染和无序开发的现象仍旧比较严重,不利于我国水资源的有序开发与利用。对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根本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做好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工作,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玲,陈向喜,张斌.淄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J].山东水利,2010,(03)

[2] 郭兵托,张金萍.宁夏川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人民黄河,2010,(11)

[3] 刘兴亮,苏春江,徐云,张金盈.岷江上游水资源问题及可持续利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6,(03)

篇(8)

    1庆阳市水资源严重污染的现状 

    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属全省较为干旱缺水地区,全市河川多年径流量只有14.50亿m3,其中入境水6.70亿m3,几乎占径流量的一半,而自产水仅为7.80亿m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60m3,是全省人均水量的25.70%,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3%。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2 000m3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 000m3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从数字可以看出,庆阳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国际上满足人类生存的最低要求。就是和周边地市相比,也处于劣势。庆阳市每亩耕地占有水量110m3,是全省每亩耕地600m3的18.30%,是全国每亩耕地1 823m3的6.02%。偏枯年水资源更为贫乏,径流总量10亿m3,这种情形便重现一次。在有限的水资源中,由于马莲河上游约2 500万m3的苦水汇入河道,造成整个干流4.75亿m3的水不能利用。全市地下水动储量已基本开采,静储量限于目前开采技术、成本等问题,难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是庆阳水的唯一补给源。虽然年均降水500mm左右,在北方地区属中等水平,但受季风影响,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秋季,7~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8.50%,且多以暴雨或雷阵雨出现,难以充分利用,导致春旱、伏旱频繁发生。特别是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长时间大面积毁林开荒,引起区域气候急剧变化,降水明显减少,干旱周期持续缩短。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逐年呈减少趋势。同时,由于石油开采、地方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尤为严重。赖以解决塬区人饮和灌溉的机电井也因无节制开采而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据省水文地质检测站统计分析,西峰城区8km2范围内年允许开采地下水为12.40万m3,目前已开采225万m3,相当于允许开采量的20倍,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据观测,20年内下降46.60m,平均每年下降2.33m,潜水位接近隔水地板层,部分机井因水位下降而干涸。缺水不仅长期困扰着农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西峰、宁县、合水、华池、环县县城每年夏季都闹水荒,都要实行分片限时供水。水利部门分析,到2015年,全市的供水缺口将达到2.80亿m3,缺水将成为困扰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最为严重的问题。 

    2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石油开采、地方工业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是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陇东油田是长庆油田的主产油田,已有30多年的开发历史,已开发的12个油田、54个区块分布于除正宁外的7个县区,目前长庆油田在庆阳境内共钻探开发油水井3 614眼(其中油井2 882眼,注水井658眼,水源井74眼),已形成了以石油开采为龙头,开采、加工、运输、销售为链条的产业链,可以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30年来,长庆油田采用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没有过多的考虑庆阳的环境承载能力,致使局部水环境严重污染。环保部门调查发现,华池、环县、庆城几个老油区地表水、地下水均已严重污染。华池乔河、元城、城壕、五蛟等区域水环境已发生“水质蠕变”,县城、悦乐等地井水干枯,水位下降,部分地方水质变苦,人畜无法饮用;环县七里沟、城东沟、城本川等7处水源是当地仅有的几处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水源,近几 年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群众反映强烈。据调查统计,仅2001-2003年,上述水源地共发生原油泄漏直接污染事故达116起。2004年上半年,又发生了污染事故16起。污染使灌溉后的禾苗枯萎、死亡,土地盐碱化。环县曲子、环城两个监测点的地下水质明显下降。2004年1-4月,环县金村寺水体12次被原油及污水污染,由于水中的原油无法彻底清理,农民灌溉后,玉米苗枯死,发生了群众集体挡车事件。七里沟水源由于长期遭受原油污染,水质已严重恶化,随处都可以看到原油斑点。监督资料显示,环江水域的水质已从Ⅲ类下降到劣Ⅴ类标准;庆城县目前发现183眼水井出现问题,4万多农村群众、8万多城镇居民饮水困难;西峰油田开发刚刚起步,彭原乡就出现了水井污染事故。所有这些,不得不引起油田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3切实加强污染防治,依法保护水资源 

    为了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止水资源再污染,重点要加强污染源控制、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法律法规控制四大措施,有效地保护现有的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庆阳经济社会。

    3.1水资源污染源控制,首先要增加企业自律意识,加强油区水环境保护 

    长庆油田的污染,突出的表现是工业废水排放和原油外泄造成的直接污染没有得到根治,钻探中因土地污染而导致的间接水资源污染仍在继续,局部严重污染在事后缺乏积极的补救整治措施。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首先,应树立主人翁思想,要把油区当故乡,爱护油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水资源保护问题上舍得投资。其次,在强化老污染源治理的同时,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从源头上预防新的水污染问题发生。再次,要增加法制意识,自觉加强与地方环保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建设项目的实施要依法履行报批程序,杜绝未批先建现象发生,使各项保护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3.2水资源工程控制措施包括水利工程、农林工程、市政工程和生物工程 

    水利工程通过引水、调水、蓄水、排水等工程措施,可以改善或破坏水资源环境。因此,只要采用正确的水利工程措施,完全能够改善水质状况,保护水环境。调蓄水工程,可以改变天然水系的丰、枯水期水量不平衡状况,控制江河径流量,使河流在枯水期具有一定的水量来稀释净化污染物质,改善水资源质量,水库建设尤为明显;进水工程可从汇水区来的水一般要经过若干沟、渠、支河而流入湖泊、水库,在其进入湖库之前可设置一些工程措施控制水量水质;污水走廊工程利用河流的净化能力和送污集中处理的方法,改善水质状况。农林工程措施可通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减少农田退水,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江河;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污染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减少氮干湿沉降,建立美好生态环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相结合的生态工程,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水环境。市政工程措施可通过大力改造城市污水、雨水管道工程,优化排水系统,利用雨水资源,控制污水排量,保护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采用先进的高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满足当前和今后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水环境的要求;加强城市污水的天然净化系统建设,天然净化系统是利用生态工程学的原理及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对废水、污水实现净化处理。生物工程措施是利用水生生物及水生态环境食物链系统,达到去除水体中氮、磷和其他污染物质目的。其最大特点是投资少、效益高,且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系统。 

    3.3水资源管理控制是水资源保护的关键环节 

    根据庆阳市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强化管理。一是明确河流的水体功能与水质目标,建议利用两年时间划定水体功能。二是科学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水质标准。三是加强水域水质的监测、监督、预测及评价工作。四是积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目前,面对庆阳市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现状,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彻底转变工作方法,坚持依法办事,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坚决防止以罚代法、以罚代治的做法,确保水资源利用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加强同油田企业的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实现油田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又要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主导作用。在环境资源问题上政府既要全力解决油田困难,又要放手支持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职权,尽一切力量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面对油区水污染和全市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油田和各级政府都要树立责任意识,既要继续为油田发展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又要落实各项管护措施,杜绝人为因素造成水污染。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督促油田企业重视水环境保护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履行好职责,及时妥善处理各种水污染事故和企业用水矛盾,解决影响石油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及群众生活的各种用水困难,促使油田和地方携手共进。 

篇(9)

1 淠河总干渠概况

淠河总干渠是淠史杭灌区淠河灌区的主动脉,以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和白莲崖水库为主要水源,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从六安市裕安区横排头枢纽至合肥市肥西县新民坝,全长104.5公里,承担着66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基地,同时也是合肥经济圈省会城市合肥市级六安市、淮南城市供水和沿途乡镇居民生活用水的输水渠道,已列入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

2 水资源概况

2.1 存在问题

随着区域用水要求的提升,用水主体还是由单一的灌溉用水转为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生态补水等多元化用水,而原来灌溉渠单一的供水功能已经无法应对更加高质量、高要求的供水标准。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用水结构和用水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生活用水逐年增多,同时淠河总干渠穿过六安市区,沿途经众多乡镇,周边的居民区和工业企业等点污染逐渐增多,入渠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等带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渠道水质受沿渠排污、汇流影响,部分河段水质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使灌区水资源更加紧张。

2.2 保护目标

2011起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洁净的饮用水,以淠河总干渠水资源水质维持Ⅱ类为保护目标,确保六安、合肥的城市供水、沿渠乡镇居民的生活需水安全,满足淠河总干渠沿渠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高居民保护水资源意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淠河总干渠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我国水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分布不均,且人均占有量较低。现代灌溉区除了要满足灌溉用水外,还兼供多元化的用水渠道,因而压力倍增。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而溉区不但要将工作重点放到开发水资源上,还应当从改善水环境入手,提高溉区水资源质量。溉区不但要提高区域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还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测评,通过切之有效的措施改善水环境。

3.1 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措施

3.1.1 清淤疏浚措施。水污染治理中水质的改善是重点,其中内源污染是水污染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而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泥沙、废渣也是导致内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地表径流携带的农业污染物对内源水质的影响最大。上述污染物一部分会随随流稀释自净,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沉积在水底淤泥中,若水流激起水底淤泥,其中的污染物便会释放,随水体进入内源,影响水质,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清淤疏浚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对水底淤泥的清理,对河道的疏通,减少水底污染物的沉积,并加强水体的自净功能。

3.1.2 城市排污工程的建设。保护渠道水体是保护溉区水质的有效措施,而渠道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建设污水和夹带污染物的雨水,因此通过建设截留工程阻断建设污水以及雨水,从而控制水质。城市雨水污水一般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至自然水体中,但是若遇到连续阴雨天,目前城市截留管网对于雨水污水的输送能力有限,只能将一部分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而其余的混合污水则会通过城市下水道直接排入水体,这是导致城市周边溉区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的建设,严格控制城市下水道溢流问题,加强排水系统的输水效率以及输水功能,将原有的合流排水系统改为分流系统,另外加设雨水污水的贮存区域,从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3.1.3 沿渠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及垃圾处理措施。淠河总干渠沿渠有10个乡镇、3个街道共45个行政村(居委会)、82个自然村,除城区3个街道、9个社区已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外,其他行政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没有或者不完善。严禁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乡镇的生活污水直接向渠道中排放,改造现有乡镇排污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在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各种污水的集中处理,与城市排污系统联通。建设垃圾中转压缩站、垃圾池、配备垃圾桶、垃圾车及专职人员负责垃圾收集、装运。

3.1.4 生态工程技术。渠道综合整治消除渠道工程安全隐患和险工险段,如滑坡、管涌、渗漏、散浸等,水土保持实施坡面整治及绿化、护堤林带、滩地乔木带、植物隔离等植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3.2 水资源保护的非工程措施

3.2.1 水功能区管理。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地表水水功能区;修订完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指标,提出分年度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管理。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

3.2.2 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源的保护是同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因而必须加强保护管理力度,在饮用水源区域设立保护区,并针对性的设立安全保障机制,严禁在保护区排污,一旦发现排污口立即予以取缔。通过应当依法监管、审批入渠排污口的设置,并对相关档案进行审查、完善,做好档案管理,以备后期查询。针对淠河流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入渠排污口规划,并依照规划进行布设。并对淠河流域违法入渠排污口加以整治,通过严格的监测、通报手段进行流域入渠排污口的监管。

3.2.3 水资源保护区日常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专职队伍,加强对淠河总干渠沿岸的巡查与管理,常态化开展水面保洁与水草清理工作。

3.2.4 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建立水生态系统保护制度;研究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淠河流域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逐步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

3.2.5 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原有的环境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及水源地周边地区,以常规手段为主,自动化程度很低,难以动态、全面地反映环境变化和问题。难以支持政府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可提高水质监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 结束语

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三线三边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沿渠对水环境的威胁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水质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利用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对水功能区进行治理,改善水质状况,并通过污染物限制排放以及综合治理的方式加以保护。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保障体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从而有效管理保护区水资源状况。另外为保证人们饮用水安全,水源地相关部门还应当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意识。通过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提高溉区水资源质量。虽然目前我国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水环境保护以及水生态保护更加凸显了其地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更加重视水环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158-02

1 水资源的分类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不可替代的资源。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与水的供应协调一致,不可能毫无节制的采水,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是当务之急。更不能去超越地球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缓解水资源的紧张,还需要抓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更要处理好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合理利用各项水资源,对水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不断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水的可持续发展。

1.1 生活用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用水才得以保障。在日常的生活中,提倡人们节约用水,尽量做好家庭用水的重复使用效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成果。节水是全社会的大事,需要不断深入开展节水教育工作,增强人们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

1.2 农业用水

粮食相对充裕时和粮食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对农业用水的分配是不一样的,但是都需要站在粮食总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去节约用水。这就需要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的结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断的加强农业用水管理的水平。改善农业用水需求过大的冲突,在农业用水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3 工业用水

我国的工业单位用水的消耗量远高于国际水平,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在工业用水占的比例较大。必须对于新建的工程或者民用建筑的用水系统有所要求,需要有节水的措施和节水的系统,否则不予审批,不准开工。

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模式,造成了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污染严重。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任务

水资源的配置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工程和非工程实施措施并举的方式,对不同形式的水资源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最终实现水资源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去提高水资源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行业之间的用水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行业之间高效用水,保证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是要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问题,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协调好水资源的配置。

2.1 行政手段

通过国家的行政措施进行水资源的配置问题,充分利用法律机制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实现水资源的统一优化管理、调度。

2.2 经济手段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使用、分配制度,转让经济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合理的阶梯式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利用好经济制度进行调节,把水的利用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2.3 科技手段

建立健全水资源的实时监控系统,准确掌握水资源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加强水资源的随时管理和监控,提高水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前提,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就是把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一个过程。

3 水资源合理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

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实施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新型模式,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坚持公平性的原则

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保证城乡居民都享有饮水、用水以及良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活场所。合理的处理好水资源权益的关系问题,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2 坚持全局性的原则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对于缺水的地区应该做好水资源的调度工作,保护好区域经济水资源发展需求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对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就要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成果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在水资源相对充裕的南方地区,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少的。通过对于南方地区水资源的论证,适当的新增水资源的工程,规划开发南方新的水源工程。

3.3 坚持整体性的原则

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建立税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从分头管理到统一管理,就要在体制上得以保证,付诸行动。政府充分重视,社会积极参与。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不断的提高科技手段,实现水资源的整体管理,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去合理规划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4 坚持综合性的原则

加强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要从多个方面去研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去协调。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就需要借助经济这个杠杆。实现水的配置问题,还需要贯彻好高效节能的思想,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实现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所以必须从整体、全局、综合、公平的思想出发,协调好各种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动态管理,保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4 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发展思路

4.1 转变成以供定需的发展思路

原先以需定供的发展思路就是向大自然无限制的去索取资源,把经济效益定为唯一的发展目标,常常忽略了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而以供定需的发展思路以水资源的供给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的前提下,这里就蕴含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体现了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在以供定需的发展思路之中,需要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资源的动态特征。

4.2 工程和非工程并举的发展思路

在水资源配置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基本的单元,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资源的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水资源系统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三方面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需要在水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下,运用系统化的思维、综合性的方法,还需要运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样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保护。所以单纯的水利工程建设是无法满足上述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发展思路,体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中全面性和手段灵活性的特点。水利工程措施为非水利工程的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非工程的措施又为水利工程措施提供了实施依据和方向。

4.3 三大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为了实现水资源和用户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各部门进行水资源的分配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进行取舍,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就是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方式,常常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了水资源的无序开发、粗放利用、低效保护的现象严重,形成了水资源的利用一直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注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并重的方式,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去寻求水资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系统的合理平衡点。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保护、高效利用,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逐步深化的一个过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优化”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发展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必然性选择,不断的做好水资源的规划,量水而用、科学取用。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条件来确定未来农业、工业、合理结构、布局,兼顾好城市发展的规模。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良,原彪,原莉颖.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建议[J].海河水利,2009(6):20-22.

[2]李淑玲.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水利,2010(2):43.

[3]张利敏.张家口市农业节约用水措施浅析[J].河北水利,2008(8):8.

篇(11)

中图分类号:TV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125-01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对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式以及日益不稳定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来改善这种现状。针对水资源问题,进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要。水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密集性很高,这就需要利用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且推动对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信息管理和共享。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水文水资源的相关管理信息涉及到水文信息、水资源情况、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旱灾害等相关方面,这些信息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前提。

1 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现状

水文水资源的相关信息可以用于制定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行为、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落实防汛措施等,以此看来,水资源的信息对国家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保护相当重要。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共享,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通讯等相关技术,采取经济学的分类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相关管理手段,进行对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和共享的一种办法。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还不是很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条例也有待制定和提升,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技术研究,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2 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法律不完善

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健全,制约了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并且水文行业的相关法律也是蓄势待发,还没有定型。信息共享的相关规范,只有一些条例进行说明,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保障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共享。

2.2 共享平台技术标准不健全

由于各个系统、各个地区,水文水利的情况不同,所采取的平台也不同。没有对共享平台的技术做出规范,标准没有进行制定,这就导致了相关数据库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信息共享不能完全实现。

2.3 信息共享措施和平台建设不完善

信息共享的范围不广泛,并且没有建立行业间的共享技术平台,对于数据库系统,其硬件、软件支持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管理措施,加大对网络平台一体化的建立措施,并且需要构建统一、协调和整体化的信息共享系统。还没有真正的实现信息共享,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受到阻碍。

3 促进可持续发展下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解决对策

3.1 落实法律规范

建立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相关法律是一个间距的任务,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段,但是,出台相关管理条例或者管理措施办法,以比较权威的形式颁布出来,并按规范执行,是可行的。国家也应该加快和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并认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和利用的法律保护,使得法律规范进一步落实。在目前,对于相关实施情况,是按照水文水资源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的,来确保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进一步实施。

3.2 统一信息共享技术标准

水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关系到很多方面的平台系统建设,其中包括保持水土流失、水利规划、防汛控制、水资源有效利用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迅速普及,以及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落实,相关信息化管理措施也逐渐浮出并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着水资源信息共享技术中,关于行业内共享平台和体系技术的不完善以及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统一的信息共享技术标准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

利用网络的传输性,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相关信息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和共享。并加强各地各行业之间水资源利用的信息共享,促进沟通和交流,并且达到相关信息共享的最终目标,确保在进行相关操作和实践过程中,出现违规或者不是规范性操作的情况,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实现水资源信息共享下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3 完善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完善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的全面共享和安全运行,是基于技术层面上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对相关技术信息,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其次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才是信息共享和使用。信息的检测和收集,要根据水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并且进行安全的传输,使得水资源信息能实现共享。这些数据的基础,是及时有效的对水资源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采取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更加清晰的表现出数据的发展趋势和参数变化。分布式的水文分析模式,采取的是数学物理的分析手段,更加具有专业性特征,这样就为水资源相关数据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础,促进了水资源信息共享的有效发展,并且促进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吃饭发展。

4 总结与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资源利用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关爱地球,关爱环境,制定出一系列的针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用措施。本文针对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相关法律、技术、规范以及信息共享数据和平台不健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落实法律规范、统一信息共享技术标准、完善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这一系列的措施和要求。在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技术和平台上,我们要结合现阶段的技术能力,不断进行技术提升和改善,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关注水资源的信息共享建设,为大力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海东.如何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北水调,2013(1).

[2]姜哲石.如何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J].才智,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