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管理相关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3.网络教室的设备要按要求建帐,做到帐物相符。每学期结束,由分管领导组织帐物核对。
4.管理人员在使用设备前检查电压,每天早晨开窗换气,做好保洁工作,下班时要切断电源。
5.管理人员要建立“机房管理手册”,正常记载每天的温度、湿度、日常工作和偶发事件。
6.霉雨季节及多雨天气每天至少开机2小时,暑假期间切忌长期关闭,常规管理不能中断。
7.教室内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盗措施,并责任到人。
8.师生进入网络教室要换鞋或加鞋套,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外来参观人员尽量不进教室。做好网络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网络教室整洁。
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网络的出现,需要对原有的管理进行重新定位,由于信息的大范围覆盖,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运用新的理念进行新的管理定位是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双重影响
以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够完善。网络的出现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一些改变,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下面几点。首先,利用网络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只有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管理的效率,节约时间,及时的传递更多的准确信息。其次,认识到网络优势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也要认识到网络的缺陷,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上,存在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真假难辨。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面对的是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网络这个自由随意的平台上,对一些不良的信息没有较强的抵制能力,各种信仰和价值观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定位
(一)重塑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核心,不关注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教育。以往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作为一个实现目的的工具,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只有重视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才是真正坚持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理念,将人从工具的定位中解放出来。思想政治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疾风暴雨式的教育,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注重从精神上对人进行教育和说服,因此,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注重从精神层面和思想上对别人进行说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二)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目标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没有明确清晰的定位,提出的要求大多比较笼统和空泛,没有根据具体的形势制定清晰的操作准则。管理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较强的活动,开展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教育的目的进行,这个目的也是管理的方向所在,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取得相应效果的标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思想政治管理的主要职责。科学有效的定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前提。在当今社会,社会的思潮更加多元化,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标定位需要认真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性的管理目标是非常有益的。
(三)营造和谐的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囤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个动态性的管理过程,外在的环境对其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不适应动态的环境,就会阻碍管理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外在环境,可以促进思想教育管理的目标实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管理的效率。不良的外在环境,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起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甚至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注重营造一个和谐的管理环境。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可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得以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回避,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应对,在问题面前掌握自身的主动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搞一刀切,在复杂的环境中要保持独立性,不人云亦云。
(四)构建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反馈机制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管理对象更具时代性,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行动更加自主,个性更加多样化,网络中各种信息不断在影响着他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也在面对大量瞬息万变信息,要具有较强的信息分辨能力,迅速的收集各种有效的信息,及时给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进行反馈,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各项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准确的定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的必然要求。
三、结语
当前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在包围着每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在其中运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进行精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充分的把握好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及时构建有效的管理信息反馈机制,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8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验社会变革和变化,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年来,虽然国内各大高校在“05方案”的指导下,普遍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然而,在实践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师资力量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停留在走形式的层面。加之利用网络技术较少,难以精细化管理,导致实践教学实效性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以网络化为背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把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以界定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明确其定位为前提。
(一)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没有准确的定义,在认识上也存在着误区,主要体现在,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和课堂教学对立起来的,区别于理论教学的,特指学生参与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实践教学”可以包含诸如课堂讨论、自学作业、自学自讲、回答问题、课堂辩论、观看音像资料等形式的课堂实践,以及撰写课堂演讲稿、命题论文、讨论提纲等形式的科研实践。[1]
笔者认为,如果“实践教学”的外延太窄,仅仅从实践教学的形式出发界定为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教学,那就极大地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范围和渠道,由于受时间、空间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走出校门参与校外实践是很难常态化的。所以,有学者据此把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实践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途径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它应是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活动。[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是立足于思想政治课理论体系的。具体开展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和学生可以广泛参与为目的的一切教学方式,包括课堂内外的和理论教学不同的一切实践活动。
(二)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定位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地位和作用正在凸显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的实施情况,笔者对某市的15所本专科院校做了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几乎流于形式,很多学校没有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在调查的15所学校中,有13所学校没有设定单独的实践教学环节),有的学校没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有的学校无实际的教学内容,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是纳入课堂教学完成。教师热情不高、学生参与不足、形式陈旧单一、教学体系混乱等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的原因,主要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定位不准确。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区别于学校其他部门开展的德育教育实践。前者应该是以教材为基础,有效的延伸着理论课教学的空间,充实着理论课程教学的资源,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小实践”;后者则是依靠党、政、团等学校德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如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社会大实践”。前者可以融入后者完成,但是又不能和后者的工作完全重合。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纳入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设立单独的学时和学分,编写完整的实践阶段和内容,拟定相关规章制度,从而使实践教学科学有序地进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
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不断深化,现代教学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有力促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必须与信息技术发展相接轨。
(一)教学管理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教学系统,需要从管理层面上建立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此模式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但这样的管理模式构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面对众多的实践教学对象,单纯依靠数量有限的思政课教师去指导学生实践是难以组织实施的。因此,依托网络建立运转灵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把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轨道,在管理机制上实现整体配合,全员育人,进而解决由于现实原因造成的困境。
(二)教学内容的要求
笔者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计单一是很普遍的问题,因为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几乎都停留在以参观走访的实践形式和提交心得体会或实践报告的实践成果的层面。那么,如何在常规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置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全方面锻炼自己。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拟态的实践环境,以到达实践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的要求
要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精心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活动要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组织、监管、评估体系。然而,有的高校在实践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标准,只是在上级检查时才做些表面工夫,而在不检查或者实践教学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任意缩减实践教学学时。[3]利用网络化信息系统,能够使学校主管部门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定期探讨和筹划,对实践教学实施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评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此套管理模式在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化管理平台。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化管理机构
严格的管理和健全的制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保证。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就不能形成规范的实践教学。因此,该机构构建的基础是形成一套至上而下的规范化网络管理体系。具体包括: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该机构由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机构(该机构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负责人负责);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机构(该机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各学院(系部)党支部书记、团支部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在领导、组织、实施的三维管理机构中,由相关的人员负责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制度化、常规化,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成果的检验。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一个指定的账号登陆完成各自负责的环节。利用网络技术将党、政、团、教等各方面力量组合起来的纵向管理体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也加强了学校层面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领导、管理和监督,确保了其实效性的发挥。
(二)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化实施项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计是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平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与德育性为基础,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成为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项目教学法。此方法以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完成为导向,把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分解为具体的事件(每个事件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设计不同的项目完成方案。学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可以是自主的,也可以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而是把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研究学习。因此,此方法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它依靠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模拟的交互平台,以此达到受时间、空间、人力等因素限制学生不能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提供的项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通过不断实践来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2011-2012学年在计算机科学系开展了该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化试点工作,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题网站,达到较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性,来源于其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因此,为增强其实效性和长效性,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应该有组织管理机构定期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因此,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的优势,可以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在线留言、数据统计、师生讨论等板块。学生实践教学的成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可以参与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通过在线留言、数据统计、师生讨论等板块,达到实践教学环节运行监控、教学质量分析和问题反馈的效果,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4]
【参考文献】
[1]焦凤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探析[J].新闻大学,
2010(7):96-9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79-0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全面覆盖,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位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重新明确的管理定位。
一、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双重影响
网络使用的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气息,但也挑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环境因素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各要素功能的发挥。当前,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位也产生了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网络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也破鞋的需要尽快掌握以及使用新型的网络技术,这样不仅节省了有用的时间,而且也能够高效率、更精确的传递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第二,网络也为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海量的信息有时候让人难以分辨真假。而思想教育主要面对的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刚走进大学的新生,对于网络的信息传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时候往往分不清楚消息的利弊,网络是个随意又方便的平台,在这样的环境里难保不会受到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冲击,这样就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产生了一一定的麻烦。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优势与缺陷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优势
1.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统一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使得各个阶层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以及定位是值得称赞以及发扬的。
2.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具有明确的权威性。一个有威信的管理者在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样就不会造成群龙无首的状态,被管理者也会服从管理他的人员,所以,一定的权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有着必然性。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缺陷
社会在发展,而发展始终是个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当传统的模式不能够适应新事务的发展时,则必须有相应的来代替。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出现了很多的不足,比瑞管理目标定位过于笼统[1]。在管理中,必须要制定出一个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标。目标过高不容易实现,目标过低有体现不出实际的操作意义、而最重要的是目标笼统则会让人觉得比较空泛,起不到统一的指导引领作用。在学校中,我国的学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范围几乎很小,目标都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从长远的方向来看低对的,但是精确到各年级,定位就显得笼统而模糊了,不同年的学生认知能力是有差距的,年级相差越大,认知的程度则距离越大,所以用同一个目标来塑造反而显得极不科学,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就形同虚设,毫无意义可言。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定位
(一)重塑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正确思想的引导,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位要充分的遵循这一原则,人性化的管理更加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相处,也方便进行更科学的管理。
(二)营造和谐的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囤。环境的影响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中要不断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有利的环境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对功能的极大发挥,而不利的环境则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挥与运行,若是没有按照一定的机制运行,甚至因为消极的情绪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完全终止,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在新形势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这样也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合理而有效的运行。
(三)构建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反馈机制。传统的信息反馈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详细备案,但在新形势下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的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网络是相对于信息管理机制中相对活跃的一部分,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象则更应该加强,信息的产生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就应当将信息的内容、形式准确而又迅速的手机起来反馈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促使管理者可以把控局面,进而是定实际而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管理者的只能能够充分的发挥[2]。
四、结语
网络时代经常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恰恰有运行在其中,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中进行精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充分的把握好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及时构建有效的管理信息反馈机制,这样确保网络内容导向正确、品味高雅,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管理。
在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网络既有利也有弊。利表现在网络可以迅速传递信息和实现资源共享。弊表现在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大部分学生喜欢在网上发表言论,和老师的面对面谈话几乎很少,因此学校要平衡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吸引力之间的关系。
一、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
1.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影响,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和操作能力非常重视,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较为忽视。另外,由于职业学校的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上缺乏经验,面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时,很难及时、有效地对症下药。
2.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缺乏监督
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提高工作激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导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由于解决措施陈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使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有效开展管理工作。
二、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手段,很多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使老师快速适应网络教育和网络管理的工作模式。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虽然校园网络在职业学校中普遍建立,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较少。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版块。首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宣传党和政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其次,建立电子布告系统、聊天室、新闻服务器等,通过热点问题展开热点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及时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希望进行思想交流的内容设置网上论坛等,并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参加讨论和给予意见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树立明辨是非的价值观。
(3) 提高网站的吸引力。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点,不断充实网站的信息内容,并且使信息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信息内容更具可信性、可读性、服务性。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要顺应时展,本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播健康信息和正确言论,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精通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思想政治的工作业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对学校提倡的道德规范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还要不断激发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和效能,使自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中。
3.建立科学的网络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还能促使老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效果。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需要学校先建立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并使全校师生树立健康网络和安全网络的意识。因此老师要加强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并重视网络不良道德观念对学生的影响,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2)加强网络的规范管理。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的组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准则,通过对校园网和局域网的严格管理,有效监管学生的网络行为,如果发现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时,要及时清理;如果发现学生有思想问题时,要及时展开针对性教育。
(3)培养网络道德的意识。通过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自律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规范合理的网络行为,并积极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良观念。
(4)加强网络安全的立法。职业学校要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网络制度,通过网络安全的立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4.探索符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规律
(1)趋利避害。对网络问题进行处理的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首先,要看到网络的利,深刻认识网络的发展力量,并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其次,要看到网络的弊,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网络问题。在网络的利弊关系中,要保持清醒认识,通过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和有效降低网络的危害性。
(2)引导和监督并重。引导和监督是进行网络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和监督的并重,主流信息和扶持正面信息,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做到对网络信息堵疏结合。另外,学校要培养思考能力较强的骨干力量和政治立场坚定的党员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网上教育和现实教育同步。网络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在展开网上教育的同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形式,并以现实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教育的基础。首先,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主要受现实的教育和经验影响;其次,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要通过现实思想教育解决;然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难点和热点在网上难以透彻讲解,需要对学生展开行针对性的现实教育,而网上体现的学生问题,也需要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措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孙圣雅.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陈江茹.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网友世界,2014(14):163.
[3]陈国成.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房晓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一、畅通网络舆情的互通交流平台。建立预警通报机制。在分析事物中发现问题
一是主动开展网络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及时查找有无涉及举报反映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政风行风、机关效能作风、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教育乱收费、征地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信息,随时了解最新涉及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敏感时期做到不间断的搜集和重点监测,全面及时关注舆论走向。监测的网站除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设立的网上举报信箱、本地主要网站外,还包括本省和全国的一些著名网站、论坛、博客等。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汇总和归纳,认真筛选,分类处理,并在第一时间直报主要领导批阅。
二是在受理举报投诉、办理案件中,发现可能诱发网络突发舆情的,及时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评判、预警、核实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和蔓延。为了加强对廉政网络舆情的引导,必须经常性地组织反腐倡廉评论人员,撰写发表评论文章,及时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对一些不明晰的网上举报线索,及时组织人员上网跟踪,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防止恶意炒作。
三是积极拓展渠道,搞好内外联络,做到上下及时沟通、协调运作。积极加强与宣传、公安、检察等机关网络管理部门沟通联络,促进网络监督信息共享,增强工作合力。加强与公安网监部门、网络媒体沟通,集合各自网络技术优势,达到涉检舆情信息及时共享。公安机关具有网络监控及舆情技术对抗系统,能够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抑制有害舆情信息的传播,而网络媒体普遍具有自己的网站,且内容丰富,论坛、博客、微博等比较普遍,维护管理人员也多,还有审帖、删帖等管理员特权。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配合我们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置工作。
二、关注网络舆情的背后腐败问题。建立联合查处机制。在接触事物中解决问题
一是要做好甄别筛选。要根据舆情信息反映的内容和性质,进行研究判断,同时要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以及、检察等部门机关的相关信息,评价该舆情信息的可信度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可查性、成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涉及党员干部违纪事实明显、可查且线索清晰的舆情信息,迅速向反腐败联络小组汇报,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处置。
二是要查处快速到位。在经过甄别筛选以后,对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做到快查快结,一般性问题不超过一周,重大问题一般不超过一个月,确保情况基本查清,责任基本分清,处置基本到位。
三是要反馈客观及时。针对舆情信息所反映的不同情况,在保持客观公正基础上,采取不同的策略经行反馈。对一般性问题可以在调查处理终结以后依据调查结论进行反馈;对于短时间内传播面广、影响较大的、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根据调查开展情况分为“着手调查、初步结果、最终结果”三阶段进行总结反馈,通过网络及时相关阶段工作信息;对不符合实情的信息,在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澄清的同时,迅速组织网络评论员跟帖,予以纠正和反驳,对带有益惑性、恶意性、攻击性的信息,组织公安部门进行追查,通过法律手段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向社会通报查处结果,消除负面影响。
1.引言
一门优秀的网络课程,既要有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设计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又要有先进的教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转化成网络上的优秀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要实现这一点,对于教师、学生及网络教育学院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仅仅提高教学质量不够,还要加强对网络课程制作过程的管理。
南大网络教育学院勇于探索,通过多年尝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充分发挥教学策划的作用,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和技术,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什么是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近代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经常用于管理一些资源紧张,进度和质量要求很严格的工作任务。项目管理理论认为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1]。一个项目通常是由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五个过程组成的,如图1所示。有效的项目管理要求项目团队在保证项目的范围下,寻找成本、质量、进度的平衡,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项目,这种思想与网络课程的制作要求正好一致。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基于WEB的课程,它包括了网络资源和教学资源[2]。制作一门网络课程既需要保证教学进度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教学效果的落实,同时由于网络课程的制作成本较高,应注意成本的控制。
图1 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一直将网络课程开发工作立项管理,在“计划―执行―控制―反馈”的经典流程上,细化出了具有我院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整体规划
在整体规划中,一般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①项目包含的网络课程明细和时间期限;②每门网络课程制作模式(自建、招标或指定合作方);③制作完成后使用方式(面向学院学生、通过何种第三方平台实现共享、免费共享或收费共享等)。
(2)用户研究
结合专业设置,通过平台,调研各门课程面向用户的年龄段、互联网行为模式、学习习惯。
(3)学习服务功能设计
项目组进一步与教师沟通,设计一个图文文档,粗略描述课程成品模式,预计要提供的学习服务功能,填写“课程策划书”,暂定课程视频拍摄方式、配套习题、资料名称等。
(4)网络课程需求确定
进一步对概念设计中设计到的功能模块进行梳理,确定哪些功能是第一阶段必须要加的,哪些功能是可以逐步完善的,最后整理并敲定最终需求。
(5)项目预算
最终需求确定以后,项目团队人员构成、资金预算、项目时间等,以及各个时间段的分任务都大致可以估算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行性论证、自建或招标。
(6)执行阶段
按照需求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注重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监控。
(7)网络课程验收上线
对照网络课程建设规划及需求确认,检查项目成果有否实现预期目标。如有未实现的目标,提交文档说明原因。
3.网络课程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1)界定项目团队
一般意义上来说,项目团队成员来源较为集中,目标高度一致,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激励手段高效组织团队行动,而在网络课程制作团队中,因各种原因,项目团队成员比较复杂,项目经理权限有限。目前通常有以下三种模式:
①主讲教师承担;在课程的制作中由主讲教师负责策划,进行教学设计,提供素材,组织和召集人员进行制作,监督网络课程质量。这种管理模式优点是充分体现了主讲教师的教学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的网络化。但同时这种管理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有网络教育的经验,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法和理念,还要有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的投入。目前高校师资力量紧张,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高校教师非常少,只有少数精品课程项目才可能采用这种模式。由于网络教育开放的专业和课程更加广泛,需要更为庞大的教师队伍,目前将这种模式在网络课程制作中普遍推广,还较为困难。
②制作人员为主;网络课程通常都是由专业课件制作公司或网络教育学院的技术部作为主体,进行课程模板的设计,收集教学素材,负责视频和动画等媒体的制作。他们通过专业的制作工具和成熟的制作流程,高效率、多角度地实现课程的网络化和多媒体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效率高,占用教师时间少,制作方便,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做出来的网络课程,采用通用模板,格式统一,教学方式单调,很难真正地体现不同课程的特色,也很难反映和发]教师的教学思想。由于制作人员通常没有接受过教学理论的培训,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更缺少必要的理解,制作出来的网络课程往往过多偏重于技术的先进性,甚至有时候会对项目进行“镀金”,提高技术所占的比重,从而忽略了对教学效果的关注。要想提高课程的制作质量,制作人员就必须能够协调教师资源,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管理模式很难有这样的条件。
③教学资源中心承担管理和协调职责;由教学资源中心协调和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公司进行网络课程的制作,对制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教学部门负责学生的学习支持,对网络课程有最直接的理解,同时在组织教学计划时,需要与教师进行充分的协作和沟通。教学部相当于网络教育学院的生产部门,网络课程是其生产的产品,所以由其承担管理职责是自然的。这既加强了制作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保证了网络教学的特点。网络课程的制作涉及多领域结合:教育及教育技术、软件开发、视频及网页制作等,因此管理者就要具有“多种语言的能力”,可以与各参与者进行交流。教学部门作为管理者,有能力在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之间,寻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在实际中,网络教育学院并不完全遵从以上三种模式,更多的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节。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南大网络教育学院是学院制办学,企业化运作,最终确定的网络课程制作项目团队是由教学资源中心整体负责,技术部协助的管理模式。在开展远程教育以来,已建设了大批优质课程,满足了教学需求,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好评。同时在课程制作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教学设计与策划人员,为网络教育学院课程制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确定项目需求范围
项目管理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范围定义,即网络课程制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网络教育出现的时间晚,很多课程主讲教师都是第一次“触网”。在教师对网络课程是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是无法把握好范围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为了在制作过程中,项目团队之间应相互沟通,南大网络教育学院在项目正式启动前召开项目交流会,对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网络教育面向对象、主要的网络教学方式、课件制作流程介绍、网络课程演示等。通过培训,使教师对网络课程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根据教学设计,项目经理与技术助理共同制定出课程的标书,通过招标确定网络课程的制作方。确定了制作方后,项目经理组织召开全体项目组会议,项目经理、制作方、教师共同明确项目的范围,包括课程的内容,制作的进度要求和质量要求,从而制订出详细的项目计划。在确定项目范围的过程中,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工具。WBS是对项目内容进行分解细化,直到可以确定实施人员,分配具体的资源。WBS中的内容是项目必须完成的工作,而WBS外的工作内容则不属于项目的范畴。根据WBS进行项目进度的安排,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进展的情况,也能够帮助项目组成员明确自己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作用,从而树立全局观、系统观。图2所示为一典型网络课程的WBS,共分为四层,第一层为项目名称,其他层为交付产品。
图2 网络课程的WBS
(3)把握项目质量标准
落实了项目范围,还需要进一步地明确网络课程的质量标准。由于不同网络课程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要求的是教学和练习并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时,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很多考核指标很难量化。但是没有质量标准的项目是不可想象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课程正式启动前制作出课程样例,以确定质量标准。
课程样例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避免制作过程中需求的频繁变更。课程各有特色,在制作中不可能采用通用的模板来套用所有的课程。尽管教师在前期的沟通中对网络课程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但对制作出的课程到底是什么样,没有真实的感受。最后的网络课程到底应该做成什么样,虽然教师不清楚,但他知道不应该做成什么样。通过在课程样例制作过程中的反复修改和协商,就避免了项目中经常发生的需求变化。
(4)掌控项目进度
图3 项目进度表
网络课程通常都有一个最终的期限,也就是教学计划上的开课时间。在网络课程制作中,如何保证进度呢?教学计划需求的网络课程量一般很大且时间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证进度,必须强力掌控时间进度。对于像网络课程制作这样的一个成员分散,项目经理又没有高度权限的项目组,利用视频会议、群、邮件等工具,让所有成员随时了解项目进度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发现借助于项目管理软件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如图3为某课程的项目任务表(甘特图)。在整个网络课程制作过程中,项目管理软件可以:
①通过对项目总体进度的了解,有助于树立整个项目团队对项目目标的清晰认识。
②有助于解决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应用,例如解决多门课程同时制作所带来的资源冲突。
③有助于项目团队的沟通。网络课程的增加,教师和制作人员随之增多,沟通难度也在增加。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信息的分发,方便项目团队的沟通。
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项目管理过程,摸索出相应的制作流程,利用管理软件进行强化,可以实现管理观念的改变。
⑤通过关键路径法(CPM Critical Path Method),有助于项目经理将主要精力放在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任务上。
(5)项目验收
网络课程的验收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过树立课程样例,在课程项目进行中可以提供很好地指导。然而在验收环节,除去硬性技术指标要求外,目标课程究竟是否达到样例课程的高度,或者学术性、通识性能否_到要求,是比较难以具体评估的。因此我们学院在课程内部审核后,上线前还需要经过以下环节:一是学院组织课程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内容审核;二是组织少量学生参与学习,收集反馈意见;三是最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课程验收完毕后,整个项目结束。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对项目的文档进行整理,总结经验。
以项目管理的思维来管理网络课程制作,帮助我院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网络课程,自2007年以来,已获评了8门国家级精品网络课程。但是在当前以互联网为介质,信息化学范围开放共享的背景下,仅仅满足于自制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借用商业平台或其他高校的课程平台,或者将自制网络课程在第三方大平台上进行开放共享,在提升课程知名度的同时服务于社会,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请假制度
一、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有事临时外出,必须请假。
二、本人及直系亲属婚、丧、嫁、娶等情况需请假的,须按规定经本人申请,按规定天数写出请假条,按事假程序审批,书面请假并经办公室负责任和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办公室存档备查,其他情况原则上不准请假。
三、病假须以县级以上(包含县级)医院证明为依据,按允许天数休息。如需住院治疗的人员,须出具医院出具的证明。
四、请、销假制度及审批权限
1.工作人员请假,由本人事先填写《请假条》,办公室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签署意见,报领导审批。
2.请假半天由办公室责任人签字批准,请假一天由大队长签字批准,请假一天以上由分管局领导签字批准,并逐级上报依次签字。
3.因故不能在假毕后上班者,须提前办理续假手续,征得分管局领导同意后,方可继续休假。因特殊情况不能提前完善请假手续的,可先电话请假,在假毕后及时完善请假手续。
4.请假人员在完善请假手续后,一律将请假条交办公室负责考勤人员,未完善请假手续及未将请假条交办公室考勤人员处,一律按旷工处理。
五、办公室考勤人员应如实做好考勤记录,一月一汇总,并将汇总情况及时报出入境大队,考勤纳入出入境大队二级考核。
六、公休假按桐梓县公安局民(辅)警公休制度执行。
考勤制度
一、干部职工必须按颁布的休息时间上下班,不得迟到、不得早退,否则为不按时上下班。
二、干部职工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职工上下班主动签到,如果不签到又不说明理由的,按旷工处理。职工出差、下乡、外出办事的,必须向办公室说明出差、下乡、外出办事的地点和事由。
三、干部职工均实行考勤制。考勤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将考核情况通知其所在单位。
四、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迟到早退。职工迟到、早退、病假、事假、旷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作为年终评选先进个人和核定年终达标奖的主要依据。
五、办公室负责做好职工节假日加班、夜间值班的登记工作,报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备案。
工作纪律
一、坚决服从领导,听从领导安排。
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服从单位的正常调动和工作安排。
三、遵守保密规定,妥善保管文件资料。履行职责,加强防盗、防火等安全工作。
四、召开的各种会议,不准迟到、早退、缺席,有事需向分管领导请假;手机一律关机或调为震动,无特殊情况不得打、接手机。
五、工作时间不得处理私事、接待亲友,未经批准不得将亲友带入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严禁玩游戏、下载电影、进行网上购物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六、衣着得体,干净整洁。进入工作岗位,不许穿拖鞋、异装;保持工作场所和办公设施用品的整洁。
1课程改革的指导理论与理论借鉴
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能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学生,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我们主张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建构主义”理论实施课堂教学;以“多元智能”理论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并综合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统筹教育。
1. 1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能力本位”指的是把能力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指导思想。能力本位,大致有三种能力观:①任务本位能力即操作技能;②一般素质,能适应生活及处理事情的能力;③整合的能力观即为综合素质,包括以上两点。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据此所建立的课程,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即原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者之间,实际上在突出操作技能能力基础上也要注视培养一般素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比如,文化课开设书法、公共礼仪、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多元化的课程模式,虽然表面上分为三大类课程,但实际教学中都是相互融合的,比如文化课中有专业知识,专业课中也讲究理论相辅。
1.2以“建构主义”理论实施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它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形成新型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这些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导向组织作用,并作为一个发现者和中介者参与,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从而也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非常有益。
1.3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领域中传统的书面考试,只是考察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与“言语语言智能”,而无视于其它几种独立于这两种智能之外的智能。对于职业教育,以上“能力本位”论述,即使学生在操作技能不是很好,但如果一般素质的培养良好,同样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职教学生时,要加以多方面综合考量与评测。因此,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我们的学生,从而形成新的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也更加能够激励学生,单元的突出可以进行激励从而获得多元的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其它优点进行肯定,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在学科成绩认定上以多方式来综合,如考核、竞赛、作品、实习、态度等。
2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任务能力定位及其相应的课程结构
2. 1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安装、小型局域网络组建、维护与管理并能胜任网络初级应用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 2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岗位任务与能力分析在就业导向的思路引导下,为了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改前,必须对本专业的就业岗位以及相应的岗位任务能力进行明确定位,以更好地组织新课程结构和拟定新的技能训练方案。为此,邀请了行业专家和第一线技术员进行了分析论证,拟出符合本地区实际就业岗位的基本情况。
2. 2. 1电脑维护员
2. 2. 1. 1工作任务①硬件整机配置与安装;②软件系统安装;③系统优化维护;④系统故障处理;⑤外围设备安装维护
2.2.1.2职业能力①能识别各类板卡及配件;②能识别主流硬件产品和厂家品牌;③能检测配件产品的质量好坏;④能独立完成单机组装任务;⑤会安装各种板卡驱动;⑥能安装配置windows等操作系统;⑦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软件;⑧能判断常见故障和处理故障;⑨掌握系统优化方法;⑩能完成基本软件的安装;⑧能安装维护打印机等常用外围设备;⑩会使用常用的检测仪器。
2. 2. 2网络管理员
2. 2. 2. 1工作任务①网络布线;②网络安装;③服务器安装调试;④互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⑤局域网安装;⑥局域网故障判断;⑦数据备份与恢复;⑧网络安全;⑨日志分析。
2.2.2.2职业能力①有综合布线常识;②会整体网络布线与网络设备连接;③会布置现场工人布线;④掌握交换机的安装与调试与配置;⑤掌握路由表的设置;⑥会使用常用的网络测试仪器;⑦能识别网络软硬件品牌;⑧掌握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⑨会安装常用的网络软件;⑩能熟练进行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⑧有网络安全管理意识;⑩能进行常见的网络故障判断与处理;⑩会使用windows自带的事件查看器了解服务器状况;⑩会使用网络分析命令。
2. 2. 3网页设计员
2. 2. 3. 1工作任务①使用三剑客;②应用JavaScript与CSS;③美工;④使用网页编辑工具。
2.2.3.2职业能力①有良好的美工素养;②会进行版面的合理布局设计;③掌握图形图像处理技术;④掌握网页编辑软件;⑤会使用网页特效功能;⑥具有信息采集和分类能力;⑦熟悉动漫制作方法;⑧熟悉和更新网页的方法;⑨掌握网页设计的其它相关常识。
2.2.4网络施工技术员
2. 2. 4. 1工作任务①综合布线;②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③局域网组建;④弱电施工。
2.2. 4. 2职业能力①能读懂现场施工图纸;②会进行传输介质端接制作;③会安装机柜线架等;④能进行网络介质连通性的测试;⑤具备一定网络互连知识;⑥掌握网络互连中的一些主要设备的使用;⑦会正确使用综合布线中常用的测试仪,能完成弱电系统常见子系统的安装配置。
3教材的选用开发与教学模式
3. 1教材的选用与开发
3.1.1教材的选用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技能学习以通过国家劳动高新技术职业鉴定中级为准,因此很多重点技能课的教材选择可采用ATA统一的培训教材。如:办公软件、硬件组装、图形图像处理、局域网管理、网页设计等等。其它可选用各出版社根据当前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所出版的适用教材。尽管如此,现各教材的编写均以系统性为原则,而这并不一定适用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改造现有教材,将现有教材中原来按学科系统组织的内容,重新按岗位工作过程组织到课程模块中,即按技能训练的要求重新取舍或补充。所以,教材的开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3. 1. 2校本教材的开发基于以上原因,每学科都应具备有自已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并不一定要马上重新编写教材,而是先按课程要求,取舍现有教材,修改课程内容教学顺序、补充新的资料、除了一些文本资料外,还可以用实物、课件、影像等资料,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与行业专家,按照新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3. 2教学模式的选择
3. 2. 1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必然要配套以新型的的教学方式与学习过程原有以知识点讲授形式的教学模式也要加以改革,以“建构主义”理论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对总体课程的教学方法把握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人。”
3.2.1.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3. 2. 1. 3随机进人教学在教学中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人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3.2.2某一技能的训练的教学法计算机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系,因此具体到某一技能的训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
3. 2. 2. 1任务驱动教学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技能知识点掌握的方法,主要是综合模块技能和掌握知识点创设一个学习任务,从任务的解决中掌握相关技能知识。
3.2.2.2案例教学与任务教学法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别于任务驱动法,主要是采取真实实践技能中的案例来布置学习内容,在仿照完成案例中掌握相关综合的技能知识,一般适合较大知识面时采用。
1.计算机网络管理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
首先要做好选取教材的工作,教材的选取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而选取。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教材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参考了五本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的教材[2-6],教材[2]以SNMP协议为基础详细讨论了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管理功能域、协议规范、管理信息库组成、远程网络监视功能和安全机制;教材[3]从狭义网络管理的角度组织内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网络管理协议CMIP和SNMP,对网络管理软件的开发也有一定程度地介绍;教材[4]是一本详细介绍了最为流行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教材;教材[5]选择了许多网络管理工具,并对这些网络管理工具进行分门别类。教材[6]介绍了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可以看出,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直接满足课程目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综合采用了以上五本教材:(1)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常识性介绍方面,选择了教材[2];(2)在网络管理工具的讲授上,选择了教材[5];(3)在网络管理协议和网络管理软件开发方面,采用了教材[3]和教材[4],并自己补充了一些内容,如SNMP4J的分析等;(4)对网络安全技术的介绍选择教材[6]。
通过对五本教材的内容进行筛选,并补充一些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为以下几个部分:(1)网络管理概述: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网络管理的发展以及网络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技术;(2)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及网络管理协议等;(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该部分是网络管理课程的重点讲解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SNMP基础知识、SNMPv1、SNMPv2以及SNMPv3;在SNMP基础知识中,主要讲解SNMP概述、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搭建SNMP的学习环境、抽象标记语言ASN.1、基本编码规则BER以及SNMP4J中ASN.1和BER的实现;在SNMPv1中,主要讲解管理信息结构SMI、管理信息库MIB、SNMP的基本操作以及SNMP4J对SNMPv1的支持分析;在SNMPv2中,主要讲解SNMPv2概述、SNMPv2SMI、SNMPv2MIB、SNMPv2协议以及SNMP4J对SNMPv2的支持分析;在SNMPv3中,主要讲解SNMPv3概述、SNMPv3体系框架、用户安全管理以及SNMP4J对SNMPv3的支持分析。(4)网络管理工具SNMPc: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网络管理工具SNMPc对网络进行管理。(5)网络安全技术:主要介绍网络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在Win-dowsServer2000和RedHatLinux9.0操作系统下的网络管理操作。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1多媒体技术教学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提高,大部分高校都能实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事实上,并没有科学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变成了机械的翻幻灯片,变成一串串的公式和图片。实际使用多媒体技术,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何辅助合理的讲解,并且使整个课堂不缺乏系统性。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应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精心设计,尽可能使内容的讲解充满动感和新意,避免冗长枯燥的文字性叙述和大段公式的罗列,根据计算机网强管理课程专业性强,图表结构多的特点,在讲解时,用形象直观的图示和动画来表达网络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原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以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集多种教学媒体为一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模拟软件和网络教学资源等,将其穿插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熟悉协议和掌握各种技能。
2.2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起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敢于质疑,这样在质疑与讨论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2.3研究式教学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提出相关领域的知识,促使学生去查阅相关领域的资料,通过分析不同的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提供的问题应更多的取材于学科的实际,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计算机网络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研究的中心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例如,“如何管理我院的校园网”,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拟定了“我院校园网安全环境的特点”、“校园网内各结点流量控制”“、校同网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网络安全的检测与防治”等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我院校园网络的实际,展开分析和研究,写出主题报告。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事先设定的教学目的,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引导学生对实践的重视。既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实验教学
实验在计算机网络管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网络管理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环节进行验证,不进行实验就等于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但目前关于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项目编排不合理,缺乏规划性。实验内容单一,要么实验内容偏应用,比较简单,要么偏理论,都是对理论的验证实验,没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教学规划,使学生很难获得对网络管理整体思维的训练。网络实验管理欠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松散,考核不严格,使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度不高。下面以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经验为例,提出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建议:#p#分页标题#e#
3.1重视实验项目的编排
教师在课程开设之前,应着眼于课程整体,编写与教学大纲相适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项目的编排上,应合理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使学生在学习网络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均有适当的实验机会。我校将实验教学的内容分为应用型实验、验证型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具本在网络管理这门课上,应该合理的设计各种类型实验的数目。此外,实验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验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更新。
3.2加强实验课的规范化管理
由于长期以来考核重理论,轻实践,有一部分同学对实验课不够重视,上实验课要么直接不来,要么来了也不认真做实验,而做一些与实验课无关的事情。基于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促使学生认真的完成相关实验。实验之前,教师应准备实验教案,向学生布置实验内容,提出实验要求、实验目的和思考问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实验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在短暂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指导并检查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随时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考评,作为实验课考核的部分依据;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治学习惯。
4.改革考核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笔试的方法,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认为只要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原理与理论、也不管是否真正理解其技术的内涵就可以了。结果学生只知道一些简单的网络管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很薄弱。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除了通过笔试考核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外。还应加强实践的考核。除了在平时检查每一次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以外,结合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在期末考核中可以选取做过的实验,再稍加一些改变,进一步综合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期末的成绩可以将平时表现、理论考试、实验考试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总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本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
5.课程延伸
在学校的网络、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正在飞速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影响学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也大大增加,如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以及通信线路设计等网络硬件设备的故障问题;网络管理员的常规任务就是网络的运营、维护与管理。网络服务软件和管理软件的设置、优化问题;网络病毒的破坏和网络安全问题等。具备一定的网络硬件、软件维护能力和简单网络故障分析判断能力;如何进入网络管理时代,解决上面的问题,确保信息网络可靠、网络持续稳定运行,已成为网络使用的核心技术问题,因此,应运而生了学校网络管理工作。
一、网络管理员及其主要工作
网络中心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核心系统(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网络管理有3个方面:网络建设、网络日常维护、网络服务。作为一名网络管理员,要充当管理人员、维护员和服务员的角色。
网络建设:规划网络发展和组建局域网(包括规划拓扑结构、物理硬件实现和网络协议设置),新增或升级网络设备。
网络日常维护:包括网络故障检测和维修(硬件和软件)以及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服务:根据不同的网络、不同目的而有所区别。网络环境下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的保障,最常见的服务有远程登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资源共享服务等。
作为网管人员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线路的性能
网络规划的初期就做好网络布线的总体设计,并在施工和检查验收阶段仔细地检查网络布线的各项工作,那以后管理这些线路会轻松得多。
2.管理和配置服务器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它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设备,它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因此需要对服务器进行一系列的设置。下面介绍几种特别重要的网络服务:WEB服务器、E-Mail服务器、FTP服务器、DNS服务器、PROXY(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这就需要网络管理员对所有的服务都应该有所了解,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熟悉这些服务器的安装和使用知识。
3.管理资源
网络中的资源很多,如IP地址资源、域名资源、硬盘资源等,对病毒库更新升级,只有管理好这些资源才能够让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就是用户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以及限制设置。
5.数据的备份
如果网络发生故障会造成网络崩溃,网管管理人员要负责对此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的资源进行备份,一旦发生意外,备份技术只保证数据可以恢复,把损失降到最低,并且稳定和谐的配合工作,共同保证着系统的正常运转。笔者向同行们推荐Noton Ghost软件,版本为5.0、6.0各地均有下载。它能高速地备份并准确恢复操作系统,实为备份最佳软件。
二、网管应当掌握的基础技术知识
需要熟练掌握网络管理相关的硬件及软件知识,是作为一个合格网络管理员的基础。
1.网络硬件方面的知识
要掌握好硬件方面知识,管理网络免不了要和硬件打交道,除了要熟悉网络设备,计算机的各种配置和故障排除方法外,还要了解网络硬件设备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够排除网络设备的各种故障和问题。要熟悉服务器、网卡(网络适配器)、网线(传输介质)、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网关(Gateway)、宽带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等网络硬件设备的技术参数使用方法。
2.网络软件方面的知识
软件方面需要掌握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安装及配置方法,掌握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技术,掌握软件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安装及配置方法,熟悉各种操作命令。
三、网络维护管理方面
此项工作主要包括网络硬软件的维护、采购、管理,并保证网络及相关网络产品的正常工作,服务器网络上软件的安装及维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防止机器及整个网络被病毒攻击,网络管理员还应该为关键的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建立热备份系统,做好防灾准备。
1.熟悉自己的网络设备
作为网络管理员,要了解网络系统都使用了哪些网络硬件,熟悉系统的物理线路所连接的交换机、路由器,应该了解自己网络设备的安装位置,网络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型号和制造厂商、使用方法,网络设备有无服务合同及故障预报机制,了解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能够找到故障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2.能使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工具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