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032-05
程林(1963-),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河南信阳 464000)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是带着对人生的思考开始他的求学生涯,又是带着对人生的思考开始他的哲学研究的。终其一生,人生哲学始终是他思考的一个重点,或者说终极关怀,他的哲学体系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深刻的部分就是人生哲学。建立一套完整严密并给予人生以指导的人生哲学,是他一生学术努力的方向。20世纪20年代,他的博士论文《天人损益论》及后来出版的《人生哲学》即是他的人生哲学的最初发轫;而40年代出版的《新原人》则是他人生哲学研究的一个高峰;到了晚年,他的人生哲学的最终归宿是“仁”的境界。这期间,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也经历了一个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他对人生的思考也在不断地深化,而他的人生哲学的精髓即是“人生境界说”。
一、哲学与人生
人生哲学是冯友兰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哲学思想中最具独创性和魅力的学说。冯友兰认为,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反思,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他在《人生哲学》中提出,人生理想即是哲学,此哲学并为人类生活提供一种理想的样式。他说:“理想人生是最好至善的人生,故人之行为,皆所以实现其所认为之理想人生。”因此,哲学的功用及目的“既在于确定理想人生,以为吾人在宇宙间应取之模型及标准,则对于宇宙间一切事物以及人生一切问题,当然皆须作甚深的研究”。他在《新知言》中说:“假如我们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什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他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绪论》中亦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从冯友兰多次为哲学所作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是把哲学当着研究人生问题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本学问。
一般认为,哲学包括三部分: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这三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又以人生论为其重点。冯友兰认为:“哲学以其知识论之墙垣,宇宙论之树木,生其人生论之果实,讲人生哲学者即直取其果实。哲学以其论理学之筋骨,自然科学之血肉,养其人生论之灵魂,讲人生哲学者即直取其灵魂。”冯友兰把人生哲学比喻为“树木之果实”、“人生之灵魂”,这正说明了人生哲学在他的哲学中之地位。
对于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冯友兰在前期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在他看来,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可以改良人生,并为人类生活提供一种理想的样式。他在《一种人生观》中说:“哲学之功用及目的,即在确立一理想人生,以为批评实际人生,及吾人行为之标准。哲学即所谓人生理想(life ideal)。”他认为哲学的功用及目的即在于实际的人生之外,求理想人生,并且作为批评人生及行为之标准。因此,人生理想即是哲学,这种理想人生是至善的人生,人之行为皆所以实现其所认为之理想人生。这样,冯友兰就说明了哲学的主要对象是人生,人生可以通过哲学的指导加以改善。
后来,冯友兰又提出了哲学的功用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认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他说:“人能依知识而知超乎具体世界的共相世界,依道德而人超乎具体世界的共相世界。”也就是说知识可以使人认识共相世界,而道德则可以使人进入共相世界,这就是为学与为道的区别。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这样,他对人生哲学的看法又与前期有了很大的区别。
总之,冯友兰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人生与文化之根本问题。人生问题乃个人“安身立命”之究竟,文化问题乃国家民族前途之如何。前者就个人言,后者就群体言,实则人生问题与文化问题密切相关的,按照儒家的说法即“内圣外王”。因此,冯友兰的哲学就是要为此两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这也就是他常常把哲学称为“内圣外王之道”的原因,也是他一生致力于人生哲学研究的动力。
二、觉解与境界
认识哲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摸索、体会和心理概括等环节。怎样才能让哲学感性起来呢?我认为应当在课堂上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在情感、经验与观念的交流中激活、碰撞,从而获得灵感。我选择了两句与哲学有关的话,以此来牵住学生的手,一起走进哲学殿堂。
第一句是“诗歌是哲学的近邻”。这堂哲学课,是从余光中先生的《天问》开始的。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何以
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何以
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何以
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当这首《天问》伴着略带凝重的音乐,在课堂上缓缓流淌的时候,它那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以一种最感性的方式,进入到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瞬间沉静了下来。诗歌是用感性抒发理性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哲学的理性能通过诗歌的这种感性力量,传递给学生。
第二句是“哲学的祖国是天空”。曾经有人说过,当人们从繁琐世俗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仰望星空时,哲学就产生了。我在阅读中经常遇到那些影响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独自面对孤独和壮丽的人生,其中尤以哲学家见多。我向学生们介绍了黑格尔,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又向他们介绍了苏格拉底,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的人。
通过这两句话,我告诉学生:思考,是哲学的源头,也是接触哲学、认识哲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的哲学就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斓,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无论是“临近”诗歌还是仰望星空,都是我们对生活、生命和万物的思考。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学生会对哲学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一是哲学离我们很近,甚至和诗歌肩并肩,关注的是宇宙、自然和生命;二是哲学是思考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抬起头来,透过纷繁的现象,关注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二、感性地了解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什么?授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任务――“捕捉我们心灵上的飞鸟”。内容是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高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最多思的阶段,对这个话题自然有话可说。看他们交上来的文字我感受颇多。平时,他们可能让我们觉得逆反、幼稚、不谙世事。但在这些表象下面,他们的内心真诚、热情,有对自然和社会现状沉重的忧虑和反思,有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抨击,有对人生的茫然和追求,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构造和审视,这些恰是他们真实的世界观。我从中选取了一些精彩、典型的表述,仿照泰戈尔的《飞鸟集》编写了一个集子,做成PPT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甚至因为这些最心底的东西而一起流泪。我对学生说,你们的这些思考就是世界观的雏形。
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整体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思考和认识。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只是有的是分散的、零乱的、不自觉的,而有的是理论化的、系统化的。
三、感性地厘清关系
如何说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呢?我设置了“仰望星空”这一环节,介绍了几位哲学家在哲学上的一些典型观点。然后,请大家比较“飞鸟集”的观点和哲学家观点的区别。很显然,一个是自发的、零散的、感性的;一个是抽象的、系统的、理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讨论和比较中,轻松地发现了两种形态世界观的区别,这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区分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松散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那么,又如何理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呢?在“飞鸟集”中,很多学生阐述了自己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反思。我让大家欣赏了迈克尔・杰克逊的MV《地球之歌》,歌声如泣如诉,画面惊心动魄地表现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行为。然后问:为什么自然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不断地恶化,在这种状况下,是继续依靠科学进一步发展,还是要寻找其他的途径呢?学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认为应当通过道德、法律、哲学等手段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约束。最后,我在归纳中提升: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哲学精神的引导,换言之,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在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看电影《阿凡达》的片断,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神奇的物种、土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唯利是图、一心要开掘超导矿石的经济掠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片中人物充满了世界观的对立与碰撞。我让学生分析电影中呈现的世界观,以及这些世界观导致了怎样的行为方式。最后学生们发现,通过对影片角色部分行为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人物的的世界观,而人物的世界观,又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自然得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结论。
四、感性地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哲学,激发起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和欲望。在总结、回顾这节课时,我把哲学简称为“一棵树的学说”,示图如下:
他(弗兰克)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只有一个人生》等多种。他是将哲学思想融洽地植入文学而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周国平的散文内涵极为丰富,常常使人读出许多题外的东西。能启发人的思维,能扩展人的智慧,是一种启迪性的哲学读物。哲学,说到底一种对人生理解和认识的学问。《苦难的精神价值》写的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维客多·弗兰克(奥地利心理学家)二战时曾被关入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对苦难和绝境的思考和理解,是从自身经历的生命意义有感而发的。对于苦难,每个人都经受过,只是经受的程度不同而已。最大的苦难,莫过于生命已到尽头,而且自己已经确知。比如晚期癌症患者,比如矿难事故中被困井下。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弗兰克所经历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厄运——他们面临的是煤气室和焚尸炉。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的精神都会崩溃,他们一般会“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但也有例外。看《红岩》小说,一直对囚禁在渣滓洞的革命人有特别的敬意,因为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的太自信太勇敢了。他们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他们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承受苦难”的方式——以尊严的方式承受痛苦。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剥夺的。因此,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
平心而论,人们一生经受的所谓苦难,比起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渣滓洞来,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有可能面临的最严重的苦难,就是将来不可预知的突然变故,如天灾、车祸,或是不可逾越的疾病等等。任何一个人,都应对发生这类变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然,我们盼望一生平安,但苦难和灾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常常不请自到。承受苦难与享受幸福一样,也是人生的宝贵经历,能面对苦难和灾祸,在心理上战而胜之,则是人生中的一次成功的经历。苦难的精神价值,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财富,足可以使人应付再一次到来的苦难。有的人知道自己身患绝症,还顽强、乐观地生活着,就是表现出人的尊严,从而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
人生的珍贵在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理应活得潇洒轻松,然而,多数人却不能如愿以偿。饥饿、疾病、失恋、流浪等烦恼,常常缠绕着人生。因此才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告诉人们,自然界的季节可以重复,拉断的琴弦可以更换,演糟了的戏可以重排,唯独人生没有第二次。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这是一个活着的人必须回答的课题。哲学大师尼采有句名言:“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回首古今风流人物,哪一个不历经千辛万苦而将自己的价值展现给世人看,又有几人能看到辉煌背后隐藏的辛酸与泪水。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远嫁,幼时读书甚至连一碗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生寒门;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生活上常常需要邻居热心的救济。而在这些伟人所创造的辉煌背后,却是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身体作战。也正是因为他们承受住上天所赐予他苦难的一切,最终才让苦难变成一笔精神财富。
生命科学家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才是恒定的主人,人只是匆匆的过客。只有我们自己成为人生的真正主人,才能从容面对苦难,才能创造出无悔的人生,才能去追求高质量的人生。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它们能够满足我们物质的欲望,但精神上却开始变得日益空虚起来,当我们慢慢离苦难渐行渐远的时候,也许我们失去的会更多吧,苦难的生活对精神来说是一种历炼。人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虽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延伸,他的小说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他的小说别具一格,可以说对人生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构成了他写作的精神脉络。
一、关于命运的哲学思考
史铁生是一个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虽然在小说中他塑造的人物大多是一些身体有残缺的群体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物的命运和生活状态给他的作品或多或少地涂抹了一些宿命色彩,而史铁生正是透过对这些人物经历的生活苦难的真实再现,来凸显他对于命运的哲学思考的。
(一)命运的偶然性、不可抗拒性、不可知性
1972年年方21岁的史铁生因为患脉管炎医治不及时双腿残废导致瘫痪,年轻的生命终生被囚禁在轮椅上,小病酿成瘫痪十分偶然,正是这偶然改变了史铁生一生的命运,也由于此他的很多小说都在探索命运的偶然性,如:《往事》、《原罪》等小说给读者一个共同的感受:即便你是一个心怀大志积极上进的的青年任凭你任何努力挣扎也挣脱不了命运的掌控。在《宿命》中,“我因为晚了一秒钟或没能再晚一秒钟,也可以说是早了一秒钟却偏又没能再早一秒钟,以至终身截瘫。”这表面看起来好像很偶然的事件,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那一秒钟?若追问下去,仿佛一切又事出有因,早已经安排好了,这就是命中注定。在命运的魔掌面前,每个人都是那么的脆弱和渺小,前途和命运自己无法掌握,只能听天由命。
(二)命运的荒诞性
命运是神圣而又庄严的,但是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细节,都极有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或是颠覆你的整个生活。史铁生在《宿命》中就表露了他对命运的荒诞性的深深思考和认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个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朝气、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但就是因为有一次骑自行车时不小心轧到一只茄子摔倒后又被汽车撞倒,腰椎骨严重受损成了残疾。从此,他的要找到一位理想中的美丽姑娘终生为伴、出国深造、拿到博士学位等等的梦想,转眼间都化为了美丽的肥皂泡。这种结果,谁之错呢?警察向他解释,“那个年轻的司机没有什么错儿”,他自己“也没有什么错儿”,万一要说是谁的错,警察说是“茄子”的错,恰好在那一秒轧上茄子,早一秒或者晚一秒都不要紧!籍着这个茄子,小伙子开始寻找事故的根源:为什么会在那一时间轧上茄子,是因为之前刚巧遇上了一个熟人耽误了几秒钟;之所以会刚巧遇见熟人是因为自己在小餐馆里吃了几个包子耽误了几分钟;吃包子是因为自己之前看了一场二十二点整结束的歌剧肚子饿了;之所以要去看这场二十二点才结束歌剧又是因为这之前有一个学生耽误了他二十多分钟;这个学生为什么耽误了他二十几分钟又是因为在这之前这个学生上课时突然大笑,这个学生之所以突然大笑是因为他看到窗外的一只狗在放屁!追根溯源,彻底改变“我”一生的所谓命运竟是一个“狗屁”!对于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论“我”只有悲愤的大声质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一声闷响?”“不为什么,上帝说世上要有这一声闷响,就有了这一声闷响,上帝看这是好的,事情就成了这样。”命运之手在安排你上演一出荒诞剧的主角时,你别无选择,你只有被迫接受,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何道理可言,更没有任何逻辑和规律。正是在这种没有来由的境遇,让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呈现荒诞性。
(三)命运的不公平性
在现实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有着绝对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这些差别在我们呱呱坠地时就已经被决定了,我们无从改变,只能被迫接受,你别无选择,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平。所以史铁生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在经历了常人未经历过的痛苦之后,终于大彻大悟。史铁生正是通过自己对命运的理解和认识,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认识生命的真谛,用自己生命意识的觉醒去超越苦难的生活。至此,史铁生已经完全从“命运的偶然性”与“苦难的无常性”的孤独自悯中走出来,去开始追寻人生的困境并企图寻找摆脱困境的良方。
二、关于人本困境与爱的哲学思考
21岁正是青春飞扬长期蓬勃的时候,上帝却让史铁生在一夜之间残了双腿,从此命运将他束缚在轮椅上,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过。遭受这样不可逆的人生悲剧的痛苦,他不知道该怨谁,也不知道是谁的错。他在炼狱的痛苦中艰难的思索着,苦难命运特殊的际遇使史铁生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超越了常人的深度和高度,残疾、疾病、人本困境、爱、命运、人生、困惑等等的主题和意象在他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并且打上了史铁生本人真实生活体验的深深印记。1985年之后,他由写“残疾的人”转入“人的残疾”,“人本困境”也成为他小说的主要哲学内涵。史铁生认为:“所谓人本困境,就是困扰人类生存的终极性问题,它与生俱来,一视同仁地摆在男人女人穷人富人古人今人智者愚人面前,也不依时代、民族、阶级和社会制度的异同而有无。”史铁生认为人生有三种无法摆脱的困境:人际困境、欲望困境和死亡困境。
(一)人际困境
细读史铁生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际关系极其敏感,他一直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真正做到心灵相通,坦诚相对。但不幸的是,多年的苦苦追寻后他发现人与人之间永远其实都隔着一堵墙,并且这堵墙根本无法拆除,这是一个十分残酷而又很真实的现实存在。《礼拜日》描写了相爱的一对夫妻,结婚多年一直都想读懂对方,但是费尽心力多年后还是没法读懂,最后还是只有黯然离异分手。这篇小说就是借助一对相爱的男女的平凡感情生活,表现了史铁生的一种人生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戴着假面具过着双面人的双重生活,拼命装,“装得浑身酸痛,装得就像根本没装,装得像是根本不会装,装得像最讨厌装的人,疲惫不堪地维护着什么尊严。”虽然他们渴望赤诚相见,心灵相通,渴望对方真正的理解,渴望释放真正的自我并获得彻底的自由,但现实的枷锁却使人们步步设防欲罢不能。随着对人生和命运的认识和思考的深入,史铁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那道墙,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必然现象。他说:“你是孤独的,你是独特但孤独的心魂。生来如此。生,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这种哲学思考在小说《别人》中有形象化的表现:假如你走路上,你“注视着迎面而来以及背身而往的一张张脸和一个个头,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势,那里面有不同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只能是相对的,偶然的,而孤独却是绝对的,永恒的。
(二)死亡困境
生生死死是人生的必然。每个人都有对生的热爱和渴望,但是人都不可避免的必然在最后走向死亡,死亡让人心生恐惧。人生本来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和恐惧。既然我们都难免一死,人为什么还要活着还要苦苦挣扎并为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努力呢?我们的努力有价值吗?而史铁生用他的小说完成了对死亡的思考。生者不能感受死亡的滋味,死者又不能表达死亡的感受,因此死亡就成了人类永远的无法解决的困惑。生死相随,既然死亡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的事实,就更应该在有生之年积极追求和实现生的意义。史铁生之所以能够从对死亡的直面转向对生之意义的追寻,其中的契机来自母爱唤醒的生命意识。是史铁生的母亲用的爱声声呼唤激活了他原本已深深陷入绝望的心,让他从垂死的边缘回到人间,并且掀开了新生命的一页。在这一过程中史铁生也因此领悟出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人生是光怪陆离难解的谜,很多时候死亡的阴霾会遮住生的意义,而此时我们只有相信爱,相信希望,坚持前行,哪怕前路崎岖,因为沿途总会有鲜花,总会有希望,只有坚持和努力的生命的过程才会迎来灿烂光明。总之,在人本困境中,孤独常常与欲望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死亡随时降临产生的恐惧交织,无法消除。史铁生发现了拯救的可能性,寻找到了“爱”的良方。在他看来,爱是对人本困境的拯救,是人类精神安居的家园,维系了每个人的期冀,引导着人类远离迷途,这也是史铁生对爱的深层次领悟和哲学思考。
三、关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
宇宙的永恒和人生无常,时常使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与渺小。在人的一生中,对生命的珍爱和对死亡的恐惧如影随形。在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是一个十分关注人类生与死的作家。“为什么不去死?为什么活着?”这个主题一直贯穿于他的小说之中。其思考的核心是死是命定的,但在死之前必有一个生之过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只在过程中,生之意义在于走出一条富有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过程人生哲学”之路。
(一)死之坦然———死是一个必将要到来的节日
死亡是一个哲学话题,正如加缪所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史铁生在他生命最旺盛的时期,瘫痪了,从此“我要不要去死?”这个问题就时常萦绕在他心间。他曾经多次试图自杀,再加上疾病又不时地使他感到生的痛苦,正因为史铁生21岁以后就随时贴近死亡,所以他才会对死亡的感悟比一般人来得更为深刻和透彻对死亡的坦然并不等于要否定生命,虽然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中经常强调“死”其实是一件极为轻松的事情,但透过表象可以清晰地看到史铁生真正要宣扬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试图通过对死亡的坦然让人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生死死顺其自然的心态,这样才能更积极地投入生活,让有限的人生更有意义。《毒药》正是对史铁生这种哲学思考的最好的阐释:一个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希望早点死去的人,得到了两颗毒药,准备随时用这两颗毒药来摆脱生的无趣,但又想既然可以随时死去,为什么不换种方式活一回呢?他漂洋过海到了新的环境,收获了爱情,有了自己的小家,事业也小有所成,活到了古稀之年的看淡生死的时候,才发现这两颗毒药是假的。
(二)生之意义———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
在明白了死亡是生之必然之后,史铁生开始寻找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史铁生对这个人类精神领域最困惑问题,给出了一个有自己独特认识的答案: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在生的每一个阶段积极努力创作一段华美乐章,让生的每一刻都充满欣喜,璀璨地迎接死亡的到来。人活着总得有个信念,即使这信念是虚设的对于人生虚设的目的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史铁生是通过《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和小瞎子的人生来阐释的。老瞎子一声都把把双眼复明的希望寄托在那只琴盒子里,他的师傅临死留下遗言:只要能够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以砸碎琴盒取出药方治愈眼睛看到光明。老瞎子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四处奔走到处说唱终于弹断了一千根弦,满怀希冀打开琴盒取出的药方却是一张白纸。支撑老瞎子活了一辈子的希望竟是虚妄。史铁生就是想通过老瞎子的一生告诫人们每个人的命都犹如这根琴弦,只有拉紧了才能弹出美妙的乐章。在史铁生看来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本身的精彩。“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夺剥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综上所述,一方面,我们从史铁生笔下人物的命运中感受到的是人是脆弱的和渺小的,每个人都无法改变命运,这就是残酷而又真实的人生。另一方面,在面对人本困境时,我们又在作品人物与命运、困境的抗争中感受到人的伟大与崇高。史铁生以他对生死和过程的独特理解实现了他的精神重构,使他淡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超越了生的绝境和死的胁迫,创造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过程,也使他的文学创作在精神层面上升华到了一般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这也正是史铁生小说最发人深思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周政保.<务虚笔记>读记[J].当代作家评论,2009,03.
[3]史铁生.答自己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史铁生.礼拜日[M].华夏出版社,1988.
叔本华是意志论哲学的开创者,一生致力于人生问题的哲学思考,其人生美学以悲观主义人生观为外壳,以意志和表象理论为哲学基础,其人生痛苦观标志着叔本华的思想倾向同德国古典哲学主流的分野。
一、痛苦观的内容
叔本华认为意志的欲求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人要满足自身的欲求以便自身得以生存,在满足欲求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复杂的意志活动。意志形而上学是他痛苦论的理论基础。
(一)人是痛苦的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理智使人们认识到,人是注定要死亡的。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具有盲目性和不可遏制的冲动性,这就使意志和理智产生了矛盾。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人最终要死亡。尽管人们努力为了生存而斗争,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认识到这一点是人生真正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
(二)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我们观察世界,见事事处处,都充满痛苦,都源于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离。”造成这种人生痛苦的原因就是欲望的生成。人类产生欲求,欲求期望着满足,而其满足都具有相对性,这就导致了人生的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人就要痛苦,并且满足又不是恒久的,当一个欲求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新的欲求出现,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入“欲求―满足―新的欲求”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痛苦中。但如若没有欲求或者易于满足,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这将更加痛苦。人生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这就是叔本华著名的的“钟摆理论”。
(三)人生是彻头彻尾的悲观绝望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在叔本华看来,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只能改变痛苦的形态,并不会真正得到快乐。人们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出痛苦,而痛苦也会随着种族延续下来,代代相传。
二、痛苦观的积极意义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唯意志主义哲学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弗洛伊德的“泛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叔本华的痛苦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渴望改变现实却又无能为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悲观的思想情绪,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打破了西方哲学只对抽象概念进行研究,对人的问题不屑一顾的局面,以全新的方式对人的问题加以研究。这种倡导贴近生活的哲学研究,给当时沉闷的哲学界带来徐徐清风。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哲学开始由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个体本身。叔本华的痛苦论有助于哲学研究不断向人的内心要求演进,不断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的东西,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开启了哲学家的思路,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
三、痛苦观的消极影响
首先,痛苦观中贬低科学和理性,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叔本华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认为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抹杀了科学和理性的积极作用。
其次,痛苦观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极力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哲学家罗素就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这对人的自我发展与超越造成了很大阻碍。
再者,叔本华的痛苦观把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欲望和人自私的本性,并且由此走向了极端的虚无主义。他否定一切现实的社会生活,否定一切乐观主义,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于人的欲望的泯灭。
叔本华的痛苦观实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消极悲观的利已主义人生观,他认为人的欲望并不能在社会中实现。否认了当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就是人生的快乐幸福。在社会实践中即使遭受了挫折,但努力拼搏也会有奋斗的快乐。这种痛苦论很可能造成个人的利己主义欲望与群体社会的尖锐冲突,导致人们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从而可能摧毁人的生活意志,扼杀人的开拓精神,把人推入逃避现实趋于颓废毁灭的泥潭。
四、痛苦论的人生启示
叔本华认为人生整体是痛苦的,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幸福。那么要拥有幸福,就必须保持平和的心境。我们只有排除一切虚荣炫耀,置身于简朴无华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心境平静,也就是到达人生幸福的坚实基础之上。因此,保持心境的平静,人生便不是痛苦的,而是由许多细节编织成的幸福。
此外,我们对痛苦的认识,应该基于对人生负责的态度上。首先不能否认痛苦的存在,这样才不致于陷入过分乐观的虚妄中。同时在面对挫折时,不要将痛苦过分夸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人生的痛苦,这才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叔本华的痛苦论,了解到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有追求。而这种痛苦正是人们获取幸福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苦与乐是辩证的统一,人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成功的果实总是包含着失败的眼泪和辛苦的汗水,因而才令人们倍加珍惜。我们应当秉持科学的苦乐观,将痛苦看作个人意志的磨炼。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了巨大的痛苦产生的,追求幸福始终是人类永恒的意志,也永远是人类充满勃勃生机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叔本华.生存空虚说.作家出版社,第235页
[2]叔本华,王成译悲观论集,第78页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钱穆先生说:“人文所与自然不同者,最主要的便是他有一个主动,由自然展演而为人文,即是由随动中展演出主动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讲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活动要求使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在主动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人格。由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人文教育的哲学含义,重新思考人文精神的哲学含义。这样有利于在教育活动中完精神的培养,形成完善的人格。
周国平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这样的理解方式正是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大革命――课堂教学的生命性、课堂教学的生活性、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相一致。追求生命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追求生活性是需要对生活的意义做出哲学的思考。而追求发展性就是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对待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人性的呼唤: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的教育要求“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坐在某人的身边来指导他”等。一句话,要重视人性。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教育旨在对人性的肯定。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预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故有了“快乐教育说”。
但是,和人的生物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一方面,每个人要把自己当做精神性存在、当作独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把他人当做精神性存在、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侮辱他人人格,贬损他人作为人的尊严。
尊重人的价值不能流于空泛,必须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人。人文精神强调:每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予以尊重。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看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理性的表现:头脑的认真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既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及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在西方哲学中,这种担忧一直存在,促使人们由追问知识的根据进而追问人类知识形成方式的根据,对知识形成的各个环节作仔细审查。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做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
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事实上,大科学家都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他们都是怀着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愿度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统称为广义的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对非功利性的纯粹智力生活的热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超越性的诉求:灵魂的认真
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外的意义之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可以把超越性归纳为三个要素: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然而,具备这种责任心极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受习俗和时尚支配。尼采指出:人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怯懦,怕邻人指责,更是因为懒惰,怕真诚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事实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确是沉重的责任,最需要毅力和勇气,而跟随习俗和时尚则最轻松,但前者的收获是拥有自己的灵魂,后者的代价是失去灵魂,究竟哪一种生活更值得一过,应该是清楚的。
第二,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从总体上看,我们中国人也比较缺乏灵魂的认真,缺乏超越性的追求,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少形而上学哲学和本土宗教便是明证。
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
总之,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利{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而人文教育就是要完精神的培养,以实现人格的健康、和谐完善。
参考文献
[1]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
[2]钱 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湖上闲思录[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10:171
[3]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周国平人文演讲录2003年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4]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周国平人文演讲录2003年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会带着一个这样的疑问: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含义?可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答的问题,我们只能向“真理”无限靠近。自从新文明诞生,无数的思想家都在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思考哲学,不妨从人类文明开始。人类比起动物,最有控制力的一点就是人类有着发达的大脑,可以对世界进行自我思考。古代的人们会思考自己的起源,《圣经》就是代表作之一;当今的人们会思考如何改造世界,会思考宇宙的起源,然后进行不断地探索,也就有了现在各个“谜题”的学派。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一个共同点,用一个词概括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思考”。或许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我们当今称之为哲学的事物,但从古到今,人们的不断思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傅教授看来,哲学常讨论最根本的问题,虽然诸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是否有罪。”这些问题看来没有定论,但不能因为没有定论就不思考,就被忽略,因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的“人生应该如何”的问题就无法说得清,而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则哪怕是有再好的享受也会觉得无聊。
此书是一本散文集,积累了作者周国平数十载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并尽量减少自我重复。对于生活,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磨难虽让作者难免下笔犹豫,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使他拿起笔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谎言来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现出了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
整本书大多写的都是哲学问题,对于存在之迷,将苏格拉底与孔子相对比,让我知道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东西,并让我了解到对于人生需要审察,这样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内涵修养。
对于人们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国平运用设问的方法将幸福的内涵串联成一串珠子告诉我们幸福并非只是实现愿望那么简单。幸福虽然是个不确定的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当最热列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
对于死亡,一直是人类不敢正视却又躲避不了的结局,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文章中作者将死亡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大多数人对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态度,却没有多少人敢于将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从中发掘出正面的价值。对于死的思考虽然徒劳,但并非没有意义。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只会埋头于种种事物,没有兴致览阅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负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来并时不时怀念一下那份童贞,可贵,也不枉活了一场。
此书是一本散文集,积累了作者周国平数十载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并尽量减少自我重复。对于生活,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磨难虽让作者难免下笔犹豫,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使他拿起笔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谎言来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现出了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
整本书大多写的都是哲学问题,对于存在之迷,将苏格拉底与孔子相对比,让我知道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东西,并让我了解到对于人生需要审察,这样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内涵修养。
对于人们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国平运用设问的方法将幸福的内涵串联成一串珠子告诉我们幸福并非只是实现愿望那么简单。幸福虽然是个不确定的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当最热列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
对于死亡,一直是人类不敢正视却又躲避不了的结局,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文章中作者将死亡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大多数人对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态度,却没有多少人敢于将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从中发掘出正面的价值。对于死的思考虽然徒劳,但并非没有意义。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只会埋头于种种事物,没有兴致览阅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负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来并时不时怀念一下那份童贞,可贵,也不枉活了一场。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15―03
前言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拳种之一,其自身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思维,以其博大的文化承载能力和修身养性之功能以逐渐被更多人所关注和接受,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武术的了解多侧重于对其技击层面的探求之上,这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武术的一种限制。随着现代人思想和文化意识的觉醒,加之人们对武术的了解,几乎没有人否认武术所具有的健身、养生、技击的特性。太极拳,作为现代中华武术向外传播的一张名片其所具有的艺术属性是不可否认的,人们对于太极拳文化的认同性已经远远大于太极其形本身。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社会需求,作为主体的人在其物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其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宁静。太极拳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所涵养的道德期许正是现代人欠缺和追求的。从中国哲学层面谈太极拳的养生思想,体验人生智慧追求人之本我或许也正是太极拳其价值所在。在其形的习练中,浙悟人生,使心灵由净化而渐进深化。在嘈杂烦乱的现实世界中找寻心理的归宿,真正使身体和心理有所寄托,这才能达到真正的养身,以及促进健康的目的。
1 太极拳中所包含的中国哲学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衍生出的中国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哲理命名的拳种不在少数,但能以哲理详细论述且在拳法习练中贯穿其哲学蕴含的却少之又少,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和向外传播的名片,皆以《周易》理论贯穿于拳势之中,以其易理阐释拳理,要求练拳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太极作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范畴,其包含着古代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的一个模糊认识。《易・系辞上》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论之“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太极本指原始的混沌之气。而其混沌之气处在不断的运行变化之中,运动本是太极的本质屙性,从某个角度而言太极就潜藏着运动的潜能,动静互存,不离不弃,而正是太极的不断运行才有动静、阴阳。又因太极是无形无外之体,因此其运动也并不是人们平时所见物移。
“太极”一词和武术直接发生关联始自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动缓则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一贯”。这是关于太极拳理论最早的著作。太极是心,是心本论者对于太极观念的充分发挥。从另一方面而言,太极拳更多是心性的锻炼过程,不仅要求形态得到充分锻炼更要求排除杂念。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身体各部位阴阳互变的运动,可以说太极拳运动即是一套阴阳变化之象,将太极阴阳变化之理贯穿于拳势之中使身体部位,似有形之线牵拉,一动皆动,不撇不停,步随身换、手与身应,内外相合整体运动。太极拳强调拳架动作需遵循阴阳变化之规律,才可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练太极拳做到这种平衡,在内可表现为气血顺畅,在外可表现为动作协调,舒展。
2 太极拳对养生思想的启示
2.1 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念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会产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当一定的思维方式经过原始选择(这里有复杂的原因并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正式形成并且普遍接受之后,它就具有相对稳定性,成为一种不变的思维结构模式、程式和思维定势,或形成所谓思维惯性。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念中,对于养生的观念是极为重视的,从道教的炼丹术追求长生,到中国中医中所倡导的延年益寿之法都在说明中国早期人们模糊的养生观念,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医疗、卫生、物质生活的充裕,养生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各种养生馆、足疗、食疗等等传统的养生方式大量的出现,各种健身馆、瑜伽等身体锻炼场所也应运而生,足见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现代社会各种压力,人们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健身等手段大量的出汗,一方面减缓压力,一方面可以起到健身的功效,当然,这种健身的方式是社会中大多说人所采用的,也是短期内见效比较明显的一种方式,通过身体锻炼来起到提高身体健康的目的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但是,要真正起到养生的功效,健身是一个方面而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心,使自己的心胸开阔,什么事情放的下想的开,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费心劳形,雁过无痕”之意,其意思大致相同,就是使自己的心得到最大化的放松,真正的养生就是使健身和健心完美的结合,并不仅仅就是传统观念中对于身体的锻炼。
2.2 太极拳中的养生观念
使中国哲学现实化、清晰化、直观化的太极拳使人们在现实生活找寻到了一种回归田园的诗意,我相信人们对于太极拳的习练开始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即养生,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条件逐渐丰裕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而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太极拳动作连绵不断,柔和缓慢对于场地的低要求也或许是现代人所钟爱的一个原因。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有一种说法即,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而这种说法或许更适合于陕节奏生活的现代人,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有时也应该让自己心情得到最大化的放松,所谓养生,身动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一点或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和去掉世间名利的心境。太极拳习练者从最初简单目的的形的训练,到最后慢慢开始对于太极拳其思想的体验是一个过程,即从经验的世界开始慢慢深化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上。但,所有关于形的训练都是为了最后的超越,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即是对人的潜力的挖掘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会发现,养生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这种观念是一种看透一切、回归本我、返璞归真的状态。中国的哲学大师或是对于人生有深刻体悟的人,其心境是安逸的、淡泊的、宁静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看透一切回归本我的状态。这里所言的回归本我,即回到人生本来之状态,无欲无求的思想境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一直活在一种焦虑之中,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各种各样的烦恼困扰着人的思想。人们需要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一种片刻的宁静与休憩,用一种更具哲学化的方式去生活。
太极拳作为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或许更加适合现代人们去习练,太极拳强调习练者,身动而心静,这种状态正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慢慢的静下心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最充分的放松,抛开一切世俗杂念和烦恼。在意念的驱动下徐徐而动,甚至可以微闭双眼,让自己在充分的无我之境中自然而然的开始习练,感觉自己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回归大自然的一个生命体,与自然轻轻的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烦恼似乎已经淡去,耳中所听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声,是风声是和大自然交流的声音。真正达到了一种“恬淡虚无”、“宁静自如”的境界,无拘无束,无牵扯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无为的状态体悟到人生的本来面貌。让太极成为一种生活,融于生活。这就是一种最高级也最有效的养生和生活方式。所有技术性的练习都只是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太极拳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是养生最佳之方式,或许正是一种心态。对人生有一种寄托,用太极的智慧解释人生哲学的困惑,这应该是现代人所更加需要的一种性情。
3 从哲学层面谈太极拳的养生思想
由混沌走向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易学之太极本就是指宇宙的混沌状态之描述,太极拳之道就是顺应宇宙自然的规律。使身体运动与宇宙大道的运动相联系。在当今而言,太极拳似乎成为了武术的代名词,某种角度而言太极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武术界。甚至,人们对于太极哲理的研究思考就是从太极拳而产生的。在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体系中,“太极”一词似乎具有更为深层的哲学意味。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与无极,并非是毫不相干的两物。无极是对于太极状态的描述,无极,就是太极得以充分彰显的境界状态。换言之,可以说无极就是太极之初始状态。太极拳的站桩被称为无极桩,其本意就是使身体恢复无极状态,无极桩的上桩口诀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桩的状态为,无我无他,无天无地。”由此我们所谓的无极即是恢复自然状态,松下来,摒除杂念。太极拳的运动技法要求中就明确地指出,凝神静心、排除杂念、回归自然,练拳心贵静、意守中,是意念的自然状态。若意不能守中,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在用则有呆滞不活之病。太极拳这种技法要求即是无极状态的最好体现,由静而动,由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即是此种道理。天地之道与拳术之道是相通的,也是一致的。从终极意义而言,天地之道就是太极拳之道。太极拳的理想运动就是以宇宙万物的运行为其终极依据或原始动力的。通过对于太极拳哲学价值的分析和了解,对于动作的不断练习,使人们不仅在身体层面,在心理层面也步步由净化向深化发展,这也是一种养生的合理体现。
4 结语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向外传播的一张名片,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价值,人们对于太极拳的习练不仅仅是因其动作的缓慢柔和,适合大多数人的身体特点,更在于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上,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对于人生智慧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太极之美贵在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太极拳的习练并不是简单形的练习而是超越自然的心理训练过程。练拳贵在练心,超越自我使心灵由净化而渐趋深化是太极拳所要向人们昭示的一个道理。太极拳不仅具有用意、运气、活动肢体等传统导引术的优点,还有其“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通过此种方式和太极拳中所包含的哲学价值使人们不仅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有所了解,更能从中生发自我对于人生的思考,达到养心、养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侨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侨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张元迟功.《陈式太极拳图说》卷首的哲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宋筱.《周易》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圆的审美观念[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李宇飞.论太极拳的“无极之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我国哲学教育规模之大、在国内文化教育的地位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哲学,领悟了哲学精神,具备了良好的哲学素养,在现实中能挥洒自如地应对各方面的生存挑战呢?大量的事实表明,情况正好相反。广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接受了哲学教育而产生对哲学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却把哲学当作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的学科,既不可信,也不可爱的学科;学生很难进入哲学的崇高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少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而且还缺乏独立面对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哲学教育的结果如此地不尽人意?有人说,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哲学等人文学科就相对边缘化了,因此,不再有人会费尽心机关注那些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东西,尤其像哲学这样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问。也有人说,是因为哲学学科本身发展停滞不前,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而使其遭致受冷落的厄运。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可能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忽视――哲学教育工作者对哲学教育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许这才是造成目前哲学教育尴尬局面的关键因素。
我们过去的哲学教育,特别重视哲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对哲学原理知识层面的掌握,与此相关,还存在着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从而使哲学教育变成永恒真理的灌输和时政论证,使哲学教学活动演变为政治、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全忽视了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传承哲学智慧,提高人们的哲学素养,让人们更智慧地生存。这样的哲学教育,瓦解了哲学,消解了思想,使哲学教育原本具有的重要意义被蒙蔽、被篡改。如今我们在思考有关哲学教育的问题时,应当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教育理念,明确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提高人们的反思、批判能力,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哲学观念的塑造
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它是为培养人们正确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服务的。哲学观念即人们对哲学学科总体性的理解及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是我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再反观哲学本身,所得出关于哲学本性的认识。哲学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哲学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有何价值;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敏锐的哲学意识,能否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生存问题。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的思辨玄学,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它离得太远,大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有关逻辑推理的学问,那么哲学对科学家来说是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技巧,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依旧用处不大,可有可无;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人生哲学,关于生存智慧之学,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哲学是无用之学,而把它当作我们通达智慧生存的钥匙,提携我们精神的伟大力量。
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掌握哲学理论内容和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领悟哲学家的哲学观念(哲学观),从而才能形成我们自己对哲学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因此,对哲学观的把握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重心所在。简略地说,哲学观或称“哲学理念”,就是哲学的自我观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从哲学理论知识中提升出来的精华。展开来说,指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功能、任务,哲学的孕育、形成、演变和未来命运,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哲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其中,哲学的性质问题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哲学观的核心。
然而,由于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提升智慧的动态过程,所以,“哲学是什么”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规定。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 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一部哲学史,同时也是哲学观的演变史。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哲学观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哲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目出现的,其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探究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构成、人类社会的演化等等。当时人类精神关注的重点是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探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这个阶段的哲学观主要表现为追求高度的抽象概括,以便对当时的具体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获得更加广泛、更加一般的超越于具体科学知识之上的普遍规律的知识。当时的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向,由本体论的哲学转向了认识论的哲学。这时的哲学不再刻意追问世界的本原、本质、虚实、有无,而是转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康德就把“我能认识什么”、“人类的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课题。他要为人类的理性划定一条界限,以保证人类认识的真理性。这时,人类精神关注的是自身认识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把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变为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探求。这时的哲学总体表现为以逻辑性和反思性的理性主义。
步入现代,哲学正在发生新的转向,但由于这场“革命”方兴未艾,对现代哲学的性质尚无定论,然而,可以粗略进归纳为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哲学由对认识真理性的关注转向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哲学不再仅是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也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命意义的学问。各派哲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向人的现实生活回归的趋势;其次,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普遍不满,都试图寻找一种主客相融、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要求超越理性的界限,转向包含非理性在内的新视域。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我们没有权力用今天的标准去宣判历史上的哲学的是非好坏,但却有权而且必须依据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提出并阐明符合自己时代标准的哲学观。因此,学习和反思反映人类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的思想材料,对于学习对象不仅较为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者的哲学意识也易于培养或激发出来。我们有必要重点学习集中体现哲学专业特色、充分代表时代水平又蕴含未来走向的现当代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哲学,理解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
学习哲学,绝不止于背诵几个哲学概念和原理,而要学会用哲学的方式反思和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怀疑,反复地思考,批判的反思是哲学的真精神。“哲学不是简单地、刻板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评价。”①哲学向一切现存的权威挑战,向各种识见挑战,向原有的理论及其前提挑战。它从不轻信任何事物,总是怀着挑剔、质疑的态度来审视周围。哲学就是永不妥协地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惊异中就包含了怀疑和批判。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先批判性的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培根正是以这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了妨碍人的正确认识的四种假相,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笛卡尔正是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了其哲学体系。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它们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哲学的怀疑还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哲学更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精神,她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②
当然,我们所谓的批判决不能是无根据,无理由地胡乱猜疑和任意批判。笛卡尔曾严肃地说:“我的怀疑并不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③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时,往往需要援引他们未加怀疑的预设、公理作为展开思考的前提,这些前提有的是科学的基本定理,有的则是人类的“健全常识”,还有的是逻辑思维的规则。因此我们说,反思和批判必须以深入、仔细地研究为前提,依据合理的理由,符合逻辑地进行。皮浪式的极端怀疑主义对我们是有害无益的。罗素说得好,“如果我们接受彻底怀疑主义者的态度,采纳一种对一切认识都加以排斥的立场,并且要求某种不可能的东西,而且我们的怀疑论也始终不会被驳倒。因为任何反驳,都必须从论辩双方共同具有的某点知识出发,裸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哲学的认识批判若想取得某种成果,就不能用这种方式糟蹋自己。”④哲学的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重构和创新。通过反思、批判,我们认识到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局限,并在矛盾冲突中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从而构建起理想境界。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破”有“立”是哲学的根本精神。哲学的智慧正是体现在不断地克服矛盾,克服创造新生事物,永葆勃勃生机。
哲学的反思、批判对人的价值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来自传统和常识的基本信念,没有怀疑和批判地"跟着感觉走",而这样做有时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否认,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文化精华,人在既定的环境下生存,不可能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听任未经检验的传统支配我们的生活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例如,当初如果没有哥白尼对传统地心说的挑战,可能我们永远与科学无缘。另外,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共识,意见有时也夹杂着愚昧和偏见。人们出于情感因素或习惯力量,一般不愿意对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提出质疑。而且,人活于世,难免遭遇不愉快的境遇,或者自己无法把握的状况,是信念支撑着我们走出迷雾,所以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对信念满腹疑虑,丧失对它的确信,会使我们失去行动的勇气和能力。但是,“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持之永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⑤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地审视传统和陈见,批判日常生活的信念前提,提出新方向,确立新价值,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为深刻、合理、完备的基础。
哲学的批判蕴含着创新,在揭示现存事物的局限性的同时,揭晓未来事物的走向,构建理想境界。“批判活动的实质是以否定形式实现人与世界的肯定性的统一。”⑥在对原有的概念框架、思维定势、信念前提反思之后,批判蕴藏在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提出更加完善的理想体系。哲学的这种独特的批判功能不是简单、刻板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激励人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人与世界的理想状态,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家园。
哲学的批判活动增进了人的自由意识。从总体上看,哲学的批判活动有着双向的理论效应,它既指向所批判、所反思的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又指向从事批判活动、反思活动的主体自身。就前者来说,通过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实现了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就后者来说,伴随着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的展开,主体的自由意识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加强。哲学的批判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超越既有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形式,主体的自由意识之所以能够这种反思和批判活动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否认有所谓超越批判的终极前提。由于一切理论对象都要经受批判的检验,一切思想前提都不能免于追溯更为基本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在这种批判和质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理性是自觉的,意识是自由的。由此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哲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
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植
哲学教育有助于接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更智慧地生存。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塑造世界观的功能的提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认为这意味着把哲学界定为关于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无疑的知识和具体条文,认为这会导致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政治庸俗化,最终会宣判“爱智慧”的终结。其实不然,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来所展示的是哲学家对人及其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根本的看法,而他们又总是在为确立和论证对待人生、社会、世界和宇宙应该具有的基本信念和一般原则而不懈地在努力着,他们一直试图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理想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得出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最充分、最全面、最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他们的哲学理论可能超越他们以往时代的理论但决不可能超越他们尚未经历的时代。因此,一部哲学史所展现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总体性问题的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同时展现了不断更新和提升的人类智慧。哲学教育传授哲学基础知识,理所当然也传播哲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应该主要介绍代表时展水平的哲学,因为它是我们时代“在哲理层面上的极限性认识”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哲学原理当作生活的常识、刻板的教条来灌输和教化,这无异于宗教的布道,是对自由批判的哲学真精神的蒙蔽和破坏。被动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再正确,也不可能真正植根于心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真正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育在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哲学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但是该能力所需的哲学特有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良好的哲学训练,能使我们思维更加严密,思考更加深入,尽可能避免片面性、表面性。另外,哲学史的学习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凡是不知道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陈修斋先生曾说过:“要树立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此指导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即立身处世之道,也只有通过学习哲学,通晓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已有和可能有的学说和观点,然后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和比较以及实践的检验,来判定其是非优劣,择善而从之,再加上自己的分析、综合和创造才行。”⑧独立地思考,反复地比较,批判地学习以往哲学家的思想,有利于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解放我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哲学的精髓,从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引我从头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哲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放弃哲学只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念(当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政治),确立它是人自身发展之精神需求的观念;放弃以知识传授及真理教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转向注重哲学素养的培植,转向对人们的寻根精神、创新意识、高尚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江畅.走向优雅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舒远招主编.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郭湛主编.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欧阳康.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7]段德智编.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8]肖前主编.《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注释:
①《哲学原理》上册,主编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页9.
②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③ 转录《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86.
④ 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⑤ 转录《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舒远招,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页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