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学基本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9 16:35: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学基本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学基本问题

篇(1)

3、通货膨胀理论,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短期有相互替代关系,可以以增加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

4、经济周期理论,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篇(2)

与民法、刑法等部门法不同,经济法与经济学、行政管理、法学理论以及行政法学联系紧密,要想较快地理解经济法理论,必须要以上述学科知识为基础。而法学专业本科生在大二下学期学习经济法时,行政法课程尚未开设①,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储备仅限于高中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因此,对他们来说,经济法抽象性较强,不好理解。这是在经济法教学中,导致学生入门时就感觉艰涩难懂、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脱离学生生活

案例教学是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案例教学离不开案例。司法案例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合课堂教学,也不是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都能生动、具体、有代表性地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知识。对于经济法学来说,更重要的在于,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运行之法,国家干预、协调过程中运用的调控、监管模式多带有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性质,因此,与民商法不同,经济法的实践案例大多离学生生活较远,不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共鸣。(三)经济法教学内容多而散经济法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企业组织管理法律制度及宏观调控法、市场监管法中的二十多项法律制度。在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由于要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以及教学组织的规范性,教学内容要与教学大纲一致,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习惯按章节结构,大概念、子概念地来讲授。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结构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已成型与成熟理论体系的整体掌握,便于教师规范地组织教学。但由于经济法的特殊性与教材自身结构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觉教材内容过多、过散,系统性、连贯性不强,无法对经济法知识有一个整体性把握。

(四)经济法规范更新速度快

经济法律规范有两个特点:1.经济法律法规的立、改、废较为频繁;2.很多法律制度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完善发展的,有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出台,有的法律制度仍处于暂行或试行阶段。由于教材是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编写的,教材的修订和出版也有周期限制,这就导致在我国经济法教学中,教材内容与法律实践脱节现象极为严重,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时普遍存在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的情况,同时,由于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学生理解经济法基础理论和领悟经济法学习方法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黑龙江大学法学院任课教师确定了以下教学改革应对原则:从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入手,提高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再以此为基础,采取具体措施,推进经济法教学改革。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应对原则

(一)了解学生的类型和知识基础

经济法专业课程一般在本科二年级开设,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学知识基础。但是,由于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包含经济史、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市场监管法各项法律制度中均涉及到行政处罚的知识,宏观调控法则需要学生对调控手段和调控工具有一般性了解,所以,学生对以往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是能否尽快入门接受经济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法学院任课教师在2009级学生经济法学开课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②。问卷问题以法学理论和民法知识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附设两道对经济法如何认识的问题,意在引发学生对经济法这门课程的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乐观,如在问题“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划分的?A.法域属性B.立法目标C.调整对象D.法的位阶”③中,选择正确的问卷仅为180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62.7%;在问题“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A.违约责任B.罚款C.赔礼道歉D.修理更换”中④,选择正确的学生人数为124人,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3.2%;在问题“对于下列事件,你认为应归经济法调整的是?A.公民甲买了个电暖风,结果不发热,甲找商场退货,商场不予理睬,甲准备求助于消费者协会B.公民乙与公民丙相约去旅游,途中,乙因琐事将丙打伤,医药费3000元,乙拒不支付C.公民丁想开一家公司,去工商局咨询,接待人员根据法律告诉他注册公司的具体程序D.小李与小张是大学好友,小张为小李作了房屋贷款的信用担保,为此,小李将摩托车低价转让给小张”中⑤,选择正确的问卷仅为56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19.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这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一门新课如果能与学生以往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那么学生接受得相对较快,也容易建立起对新课的亲切感。对此,授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采取扩展、对比等方法,指导学生在复习民法、法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课的讲授。如在讲解经济法调整对象时,先引导学生回忆独立法律部门的区分标准,在讲解经济法主体时,先通过对民事法律主体的回顾,比较民法与经济法主体的异同,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经济法主体的特殊性及其公法属性。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3)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核心理论课程,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已经成为经济学课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其教学和实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甚至严重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则会使得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本文旨在分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计量经济学的学课特点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课,旨在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挪威经济学家Frish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三者的结合。整体而言,计量经济学具有学科多样性、理论与应用结合性以及数据依赖性的学课特点[1]。首先,计量经济学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作为工具,用来分析经济现象。这种学科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甚至还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及其操作。其次,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其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和数理理论,模型的回归和假设检验等需要统计学理论,而最终目的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即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实践。最后,计量经济学具有数据依赖性强的特点,对于数据质量的要求性非常高。计量经济模型能否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和随机性的数据要求,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数据。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这些学课特点使得这门课的讲授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大多数本科院校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

1.先修课程设置不合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科多样性使得这门课对于先修课程的设置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大一、大二期间必须完整修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算机理论基础。然而,部分高校在大二期间就开设计量经济学,或者与其它先修课程同时开设。此时,学生对于部分数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还未涉及,或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此时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很大。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较多涉及到Stata、Eviews、Matlab等计算机软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这些软件往往涉及较少,这也导致学习难度加大。

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具体,也不够准确,大都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授课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往往学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也不合理。有些老师授课过程中只给学生讲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对于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从未涉及。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讲授教学内容,讲到哪算到哪,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甚至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花很多的课时在给学生讲理论推导,而忽视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课时量与实验课时量不匹配。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经济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模型建立、数据收集和整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将较多课时用于计量经济学理论讲解上,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的内容非常欠缺。而且在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当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课时比重较低。以金融工程专业为例,其计量经济学总课时是48个,而实验课时是8个,这难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对于计量经济学软件及其操作不熟悉,或者仅熟悉一些过时的软件,而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更先进的软件及其操作,这些也不利于学生应用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4.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纸上谈兵”,难以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写作的积极性。

三、改进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上述本科计量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1.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本科高等院校在经济管理类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并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明确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定位,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设置为必修课程,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必须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后,让学生在学习经济经济学课程时更游刃有余。

2.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本科高校来说,应该设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解决现实问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避免过多讲授数理推导,着重讲解问题产生的来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计量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适当讲授一些比较前沿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3.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一方面,依据学生培养要求和学生水平优化配置教学和实验课时,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2:1,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熟悉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1:1,注重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与实验的交叉与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授应用以加强学生对于应用的理解,而在实验课时中也可以适当讲授一些计量理论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

4.完善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对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平时成绩以及实操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保障学习效果的课堂考勤和课下作业,实操既能考察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软件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5:3:2,重点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4:4:2,着重考查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參考文献: 

篇(4)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如同西方经济学一样,国际经济学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也即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金融。根据我们自己学习和本科教学的经历,西方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由于比较抽象,学生通常掌握不好,很难建立起直观的理解和印象。不少疑难知识点的讲授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在不过多地借助数学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这些疑难问题,需要老师仔细琢磨。

下面,本文将根据作者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验,对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简要评述,希望能够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难点。

凹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原因

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的解释,向来是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一般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中,最常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通常是凹向原点的,边际转换率递增。在国际经济学教材中,在国际贸易的标准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也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按照国内最受欢迎的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解释,生产的边际转换率递减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假设生产的两种产品分别是X和Y,通过减少Y产品的生产来增加X产品的生产,由于边际报酬递减,一开始减少生产一单位Y产品的生产会释放出较多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只能释放出较少的生产要素,对于X产品的生产来说,一开始增加一单位X产品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需要较多的生产要素。

其实,这种解释根本上来说是规模收益递减,而非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由于短期内至少有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在到达生产要素的最佳比例之后,随着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比例会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从而该种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尽管规模报酬递减确实存在,但它并非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何况新古典经济学一般总是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因而主要用规模报酬递减来解释边际转换率递增显然会遭受严厉批评。

实际上,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仍然可以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李嘉图模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之所以是直线,除了规模报酬不变之外,还要求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并且是均质的。在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并非均质,或者两种产品中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即便两种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凹状的。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才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机会成本递增或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

有关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导致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举例而言。假设某国部分土地是平原,适宜种植小麦;部分土地是山区,更适宜放牧与生产乳制品。该国最初只生产小麦,但现在要集中力量生产乳制品。通过把山区的麦田转化为牧场,该国小麦产量并未下降很多,但获得了大量乳制品。这样,用小麦减产来表示的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刚开始是很小的。但是,如果这种转化继续下去,直到最后很适宜种植小麦的平原都被用来放牧,生产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就会不断上升。

当然,即便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并且规模报酬不变,只要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的比例不同,同样会导致机会成本递增。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更感兴趣的一种解释。尼科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一书用不太复杂的纯粹数学举例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为直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设一国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纺织品与钢铁。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假设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为4:1,钢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等于1:1。现在假设该国要缩减纺织品生产,增加钢铁生产。一开始的时候,缩减纺织品生产所释放出来的劳动与资本增加到钢铁部门中,并没有导致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偏离很多,因而钢铁部门的边际产量较高。随着纺织品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与资本数量的增加,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比例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因而缩减一单位纺织品的生产释放出来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钢铁产品边际增量就会不断下降。这也就意味着,钢铁产品生产增加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

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前提

雷布津斯基定理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构成新古典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四大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最一般的表述就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导致该要素密集程度高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并减少其他产品的产出。这种表述并不错,但并不准确,而且很难作出严格的解释。国内学者编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通常都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克鲁格曼与奥伯斯法尔德所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举例进行了说明,但也没有形成集中性的严格论述。

对于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更为完整的叙述应该是,在相对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要素的供给增加,将导致该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同时绝对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举例而言,在一个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和两种产品(X和Y,其中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情形下,并且资本与劳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劳动增加一倍,在X和Y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X产品的生产将增加一倍以上,而Y 产品的生产将会绝对地减少。

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在一些教材上,干脆就把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作为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两个前提条件。不过,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个前提条件就可以了,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是派生出来的。在一个新古典模型的世界里,技术是保持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商品价格不变,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利率)也必须保持不变。而保持要素价格保持不变,必然要求要素比例保持不变。

在上述例子中,假设劳动要素禀赋增加一倍,要保持两个部门中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并且使新增的劳动充分就业,只能是减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释放出一部分的资本与劳动,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当中。因而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劳动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增加,并且增加的数量超过总劳动力的增加数目。由于劳动密集型部门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资本的数额也增加一倍以上。在新古典的技术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情况下,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长超过一倍以上。

总而言之,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比例保持不变。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篇(5)

著名数学家Hilbert说过,“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偏重于应试教育,缺乏有创造力和应用意识的综合性人才。出现有的学生能解决课本、作业、考试遇到的问题,却解决不了生活中的日常问题;有些学生能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却找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培养创造性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善于发现问题

所谓“发现问题”,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上看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或空间方面的某些联系,或者找到数量或空间方面的某些矛盾,并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生不能算是好学生。”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他们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效率也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而不是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否则这样就会减少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权,缺乏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心。

二、敢于提出问题

所谓“提出问题”,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联系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集中地以“问题”的形态表述出来。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one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的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著名数学家康托尔(Cantor)认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解答课本问题或者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比较容易,但是要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能把问题提出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点困难。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提问,积极提问,并对学生提出的创造性的、有见地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在班级中形成提问思考的风气;对于学生提的没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不是教师想要的问题,应先表示倾听和肯定,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寻找有思考意义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问题的热情。

三、科学分析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里提的问题,不是指那类专门为复习考试的习题上的问题,而是展开数学课程学习的“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鼓励学生有条理表述问题,能运用数学的语言(数学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自然语言)有凭有据地分析问题,同时,在分析问题上,“”,保证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案例中,我放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思维方式,让学生从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模型思想;使学生多经历“猜想——操作证明”的问题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科学地分析问题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合理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思维的训练中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需要从小培养学生合理解决问题的习惯。长久以来,有些教育者为了教学的方便采用了“一刀切”或者是“一锅熟”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数学问题进行统一模式的框式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合理地解决数学问题,也会扼杀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应用意识。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总目标。为了有效落实这一目标,需要培养学生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是经过学生科学的分析和思考,在合理的基础上,应鼓励和维护学生的合理解答问题的有效方法。

如案例: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周的销售量与本周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多学生是根据前三周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解答为:

(8+7+9)

=24

篇(6)

原因:全球储量有限,地域分布不均,过量开采和消耗,不能更新。

2、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

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单位是:干重g/m2或J/m2。而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量,表示的是速率,单位是:干重g/m2·a或J/m2·a。

3、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4、请简述生态因子的几个特点?

(1)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它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

(2)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个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引起许多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其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4)限定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5、请简述层片的特征是什么?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但同一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

(2)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3)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4)在群落中,每一个层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优势层片、伴生层片、偶见层片等。

6、二十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英美学派:英国坦斯列,美国克莱门茨

研究重点:植物群落的演替。

法瑞学派: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

研究重点:特征种和区别种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且建立了一套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北欧学派:德日兹

研究重点:对群落进行分析,研究了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的关系。

前苏联学派:苏卡切夫

研究重点:以欧亚大陆寒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着重于草原利用、沼泽开发,北极的资源评价。

7、生物体对低温和高温的适应有哪些?

1、低温

植物:(1)形态上:落叶,芽具有鳞片,油脂,植物体表面有绒毛和蜡粉,植株矮化;(2)生理上: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液浓度上升,导致糖类、脂肪积累,束缚水保存好,自由水失去,降低冰点,使植物在冰点以下不结冰。

动物:(1)降低热传导(最直接方式);(2)增加产热;(3)局部异温性;(4)降低体内温度;(5)行为调节;(6)耐受冻结;(7)超冷。

篇(7)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了社会就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部分,而如果不能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大学生身上所蕴含的隐形教育投资(包括家庭与国家两方面)就不能合理地转化成社会产出。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状态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情况,大学生就业问题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就业问题的多方博弈等多重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提出宏观性政策建议。

一、我国最新宏观经济环境与劳动力市场概况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着相对稳健的步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价上涨幅度趋缓。经济运行姿态总体良好,但在这些良好的发展背后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国际方面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欧债危机等经济事件以及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呈现下滑趋势,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经济的发展,进而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负面影响;国内方面,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陆续出台后,高耗能产业发展速度势必会放缓。此外小企业、微型企业经营环境趋紧,以及物价上涨幅度回落的基础并不牢固,存在反弹可能,国内经济仍处于通胀水平,这些都对国内就业形势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在本科生劳动力市场上,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等院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后,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而随着1999年扩招后入学的大学生毕业后,从2003年开始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同比2009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然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高达630余万,比2009年增加20余万人;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7.8%,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而大学生毕业规模也高达660余万,同比增加30余万人;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6.33%,同比增长8.53个百分点,而毕业生规模突破680余万,同比增加20余万人。尽管数据显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从08年经济危机过后有所增长,但仍存在着问题,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不少“被就业”的现象;此外还有不同种类的劳动力子市场之间也供求情况不平衡等。这些都使我们对本科生就业现象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前景

在前文中提到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然而是不是可以说大学生过剩呢?从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劳动力5%的比例和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是供给总量过剩,而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过剩,而造成这种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通过对我国具体的经济形势讨论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1)从本质上来说就业难的现象通常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而需求方的变动则是由于经济变化导致的。现代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需求方对劳动力的素质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对人工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使得企业对于劳动力需求有所变化。(2)从本科生就业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留在这些地区,因此许多岗位供不应求;而不发达省份教育资源少,毕业的人才也少,许多岗位存在空缺状态。(3)由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互为替代的逆向变化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也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失业率较高时,工资上升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低,反之则相反。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也带来了结构性通货膨胀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限制通胀的政策以遏制恶性通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降低通胀率势必会使得失业率有一定上升。

三、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前景

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博弈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克服在传统经济学中各经济主体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反应,着重强调个体策略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作用。任何一个博弈都有三个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和支付。首先,我们从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以及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下本科生劳动力市场。根据柠檬理论,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求职者对于自身能力的了解必然要比用人单位多。而另一面是,随着各大高校扩大招生以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于教育资源无法匹配的影响出现下滑趋势。因此,多数用人单位在面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群体时,没办法有效识别其真实能力,只能凭主观印象,以大学生期望平均工资雇佣大学生。这样,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不能找到薪金与自身匹配的职位。此外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企业(A)是否聘用大学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B)是否愿意选择该企业工作是双方进行收益成本权衡的动态博弈过程,因此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问题。这也是“贝叶斯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中的应用。博弈开始时参与者均不了解对方的真实类型,也不清楚所属类型的分布概率。参与者只是对这一概率进行主观判断。博弈开始后,参与者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其他参与人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判断,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判断,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在大学生与企业的博弈中我们引入上述原理,企业事先不清楚大学生的素质类型(高质量或者低质量),然而企业凭借主观判断,认为若是高素质应聘者,当企业采取行为集C(c)时,大学生应聘者的行为集为D(d)的概率是20%,若是低素质应聘者,企业采取行为集C(c)时,大学生应聘者的行为集D(d)的概率是100%,在此之前企业认为应聘者中70%是高素质者,那么当企业采取行为集C时,大学生应聘者的作出行为集D的概率是:0.7x0.2+0.3x1=0.44,此时0.44企业根据先验概率下,得出大学生可能采取行为D的概率;而当大学生应聘者确实做出行为D时,根据贝叶斯法则,企业会通过观察认为原本假设是70%的高素质应聘者的概率变为:0.7x0.2/0.44=32%,根据这一新的概率企业又得出当采取行为C时应聘者采取行为D的概率是:0.32x0.2+0.68x1=0.744,当应聘者确实采取行为D后,企业又得出高素质大学生的比率为:0.32x0.2/0.744=9%;据此,经过不断反复后企业越来越倾向把大学生应聘者归为低素质者一类。从而导致企业愿意提供的报酬不符合大学生应聘者的预期,出现“失业”现象。其次,我们再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博弈分析下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不难理解,在大学毕业生膨胀增长的今天,获得一份较好的职位,必然需要通过层层竞争,而竞争的主体也就是大学毕业生微观个体,下面我们从纳什均衡理论和“囚犯困境”的角度来浅谈下这种现象。很多人或许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本科毕业生如果成立诸如就业薪酬等类似性质的正式同盟团体会不会使得大学生就业不再那么困难,然而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若是形成一个类似的同盟,则团体内的每个毕业生都需遵守统一薪金标准的原则,而如果有个别毕业生背叛这个原则,接受了低于薪金标准的报酬则团体其他人面对的将会是损失,例如两人团体薪金标准是3000元,而企业只愿意提供1500元,若有一个人背叛了团体,他个人会获得1500元,而团体的收益则为0元。则所有情况如下:(1)双方都合作则两人均是3000元;(2)若其中一个人背叛获得1500元,另一个是0元;(3)如双方都背叛则都获得1500元。从个人理性出发选择的是占优策略的结局(3),这就步入了所谓的囚犯困境,此时形成的总体收益远低于合作策略的结果,但由于对他人的不信任因此个人理性选择只能形成(3)的情况(否则会面临更大损失)。现实中团体成员的博弈是有限次的,因此就算是有非常强硬的不合作惩罚措施,由于不知道哪一轮是最后一轮,因此从一开始,团体中的成员都会选择个人的占优策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谓的团体同盟为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是很有效。

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政府的政策影响同时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的选择。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1)政府应该在经济政策方针出台的同时,应对就业的影响作出尽量准确的估算,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通过优质资源的转移,财政支持以及提高酬劳等福利措施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就业形势;(3)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根据自身能力及特点对就业前景有着理性预期,不要盲目跟风,社会也需建立健全信息机制和完善的职业顾问机构,使得大学毕业生可以尽量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92-02

一、什么是神经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主要从大脑的功能方方面面来研究语言和交际的关系,换言之,它探索大脑是如何理解和产生语言和交际的。因此,它试图将神经学、神经病理学理论(大脑的结构如何以及它是如何发生作用的)结合起来。除了神经学和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资料来源科目是心理学。神经语言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对脑损伤后语言与交际的研究。然而,试验,建模,计算机模拟和神经元成像研究等也是当今常用的方法。

为了廓清神经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模式与框架,应当首先来圈定本研究领域的范围。神经语言学主要感兴趣的话题在很早以前就曾首先提出。19世纪晚期尤为得到重视;从那以后,它们便成为许多学科研究者们的核心问题。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学派大力宣扬语言学,在此影响下,以及随着心理语言学作为有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神经语言学”成为有关正式术语。神经语言学的学科问题曾在20世纪70年代Whitaker和Whitaker编辑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杂志的多卷中得到描述:坦白的讲,尽管神经语言学这个领域属于跨学科研究,但它有一个共同点主题:语言与大脑的关系(Whitaker & Whitaker,1976,xi,Ahlsén,2006:4)。

尽管对功能方面有所侧重,我们仍能在《大脑与语言》(本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的介绍板块中发现如下相似的描述:

人类语言或交际(言语、听力、阅读、写作,或曰非口头形式)同大脑或脑功能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大脑与语言》:“描述”板块)

将语言或交际的各方面和大脑功能联系起来这个动态表达,是神经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由Luria(卢利亚)在《神经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中提出:言语交际形成与理解的真正过程如何,这一过程由哪些组成部分,以及该过程进行所需条件有哪些(Luria,1976:3,转引自同上)。

二、 该领域的跨学科性

和神经语言学有关的多个学科给该领域提供了启发与活力。它们向该领域研究带来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数据、理论和模式。

20世纪70年代,《神经语言学的研究》的编者在该刊多期杂志中将神经语言学描述为“无论是理论视角还是主题覆盖范围都是由不同种类组成的”,他们还称在那时候该学科“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也没有几个可以确定的研究领域”( Whitaker & Whitaker)。他们还提到该领域的研究者当中存有的众多不同意见。当然,他们的确曾提及这一混杂特性的积极一面:观点丰富多样,还有这样一个事实:“正是由于这种混杂性,它试图将各种观点综合起来以便能够解释不同类型的数据”( 同上)。

神经语言学应当考虑哪些学科呢?《大脑与语言》中指出,神经语言学的跨学科焦点应当包括语言学,神经解剖学,神经学,神经生理学,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言语病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这些学科在神经语言学中有较多的涉及,但其它几个学科也都与神经语言学紧密相关,对神经语言学的有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发现做出了贡献。这些学科包括神经语生物学,人类学,化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因此,人文科学和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等都有所体现。

三、 神经语言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常用研究方法

目前存在多个有关大脑与语言关系的不同观点,下文提出的其中几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观点。

“定位观”试图去发现不同语言功能在大脑中的作用位置或中心。著名的定位主义者包括加尔(Gall)和布洛卡(Broca)。“联结观”(或称连接主义)认为语言的功能在于大脑不同区域间的联结上,例如,这种观点认为不同的感觉官能的感知能力可以与语词和/或“概念”联结在一起。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韦尼克(Wernicke)和利希海姆(Lichtheim)。“功能动态定位观”宣称局部次功能的机能系统实施各项语言功能。这种系统是动态的,因此在语言发展阶段或脑损伤之后可以加以识别。卢利亚持这种观点。“整合观”理论认为多项语言功能是由大脑多块区域共同完成的。这种观点也称为“认知主义”,代表人物有黑德(Head),戈尔茨坦(Goldstein)。“进化观”理论强调大脑与语言的关系是如何在不同的物种之间随着时间发展而进化的,它们在儿童身上是如何发育的,以及成年人是如何实施语言功能的。这一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有杰克逊(Jackson),近期有布朗(Brown)。

神经语言学的几个核心议题包括:

(一)不同类型的脑损伤会对语言和交际造成什么影响?

(二)交际能力和使用语言能力是如何随着人类进化而发展的?如何将这种发展和大脑的进化联系起来?

(三)儿童是如何学会交际和使用语言的?如何将他们的语言习得和他们大脑的发育联系起来?

(四)如何检测大脑中语言和交际所涉及的过程并将之视觉化?

(五)如何制作较好的语言和交际过程的模型以便帮助解释我们所研究的语言学观点?

(六)如何制作出语言处理,语言发展和语言丧失的计算机模拟?

(下转第294页)

(上接第292页)

(七)如何设计能够检测这些有关语言处理模式和假设的试验?

上述第一个问题在神经语言学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失语症”被定义为“由脑损伤组成的语言丧失。”例如,促因可能是一种梗塞(大脑中血管的阻塞),或是某种出血(血管崩裂),抑或是脑创伤。损伤的后果是改变了语言的理解和/或生成。通过研究这些变化,能够发现和语言有关的机能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其所涉及的大脑的结构有哪些。为了对大脑功能进行定位,人们研究各种能力的丧失。但是当遇到比如语言等更高级些的认知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通过对失语症研究得出的数据同经由其它神经语言学方法所获数据具有大体相当的可信度。失语症学(或称语言学失语症学)是神经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失语症属于后天性语言障碍,它通常被定义为病灶损伤(即一个或多个特定区域的损伤)。后天通常由渐进性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例如,痴呆。语言和记忆紧密相联而且相互依赖,这在复杂的较为高级的认知功能中更为突出。

神经语言学的兴趣不仅在于后天性语言障碍,先天性语言障碍(即在没有如何特别损伤病例的儿童身上发现的障碍)也是其兴趣所在。先天性言语障碍,例如特殊言语障碍,和先天性读写问题(包括诵读困难)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通常将它们同类似的先天做比较,当然要谨记语言习得的特殊条件和新生大脑的可塑性(可以塑造的能力)。神经语言学家还研究那些患有影响语言的普通先天的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

语言和言语的发育情况和人类进化中语言和言语的先决条件也是神经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通常同不同的物种的生产方式相比较。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研究研究动物(特别是灵长目动物)的交际系统,而且做实验观察教授灵长目动物学习人类的交际系统。

对于神经语言学家而言,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便是检测正常的和损伤的大脑中语言任务的活动情况。目前,医院里的标准信息主要是一些大脑的静态图片,例如CT扫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通过对许多大脑平面的X光照射形成三维图片,或如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语言活动时大脑中活动状态的方法主要有EEG(脑电图),PET(正电子放射层扫描),fMRI(功能核磁共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是MEG(脑磁图)。

心理语言学,通常还有大脑中不同区域脑活动的有关信息,为语言理解,语言记忆,语言生成,语言习得和语言丧失过程的神经语言学模型制作奠定基础。这些模型又可以作为计算机模拟的基础。包括所谓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或联结主义网络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中也有使用。

四、 总结

从全文可以看出,神经语言学主要研究大脑与语言关系,从而圈定该学科的范围。文中提到本领域主要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以及他们提出的核心问题,比如,焦点问题语言处理,它包括预测性和解释性模型,试验性研究,计算机模拟,以及语言任务中大脑活动的检测。脑损伤后的语言病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失语症及相关的语言障碍—和人类及个体的语言发展问题也得到强调。主要贡献学科—语言学,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语言病理学—也得到确认。最后列出了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当然,正是由于其跨学科性,神经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需要更多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本文首先将对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改革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建议。

1 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用适宜教材,教材体系逐级递进,相互衔接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也是其他学科教学成功的基础。西方经济学教学还需要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数学训练等课程的支持,这些课程时间上的衔接顺序合理,课程与西方经济学教学衔接紧密才能有效推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有效开展。然而,我国众多大专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着西方经济学教材选用缺乏层次性、衔接不紧密,支持课程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数学开设时间顺序不合理、与西方经济学课程联系不紧密等等问。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1.1 西方经济学教材选用问题

我国多数大专院校的培养体系中,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基本是直接选用介于初级和中级之间的教材,或直接选用中级版本的教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必然要求。让学生直接学习高鸿业先生的教材或者直接使用中级西方经济学教材对于很多学生未免要求过高,直接接触抽象理论也使我国学生把西方经济学作为抽象理论理解,很难与现实联系深入浅出的理解经济学,这就造成了我国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兴趣不足,望而生。为了解决学生理解的问题,我国经济学教育者对西方经济学中级教材进行了极大程度的简单化,但是,这又造成了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衔接不力的问题。初级教程的缺失,不仅是吓退我国学生学习现代经济学的高进入门槛的原因,也是中级经济学与高级部分衔接不够的潜在原因。

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着过时的问题。由于很多教材写作于多年前,其内容不可能反映经济学迅速发展的需要。内容的陈旧也降低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

1.2 支持课程的设置问题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的支持课程,支持课程设置合理性是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要让学生系统的理解西方经济学体系,经济学不能遗忘经济史,必须讲授经济史课程。只有系统学习经济史课程,才能让学生学会与现实相结合。而且经济史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学习现代经济学的意义,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而我国经济学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经济史课程,经济史课程的缺失使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经济学必要的抽象,不能很好的把西方经济学与现实联系起来。

传授单一的新古典理论,对西方经济学其他理论教学投入不够是我国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的另一个问题。西方经济学不存在所谓主流、非主流之分,英美很多政治家是奥地利学派的拥护者,必须完整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

1.3 课程设置开放性不够

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的开放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双语教学水平不高,实施比例不高;二是课程设置中没有给教师必要的自由度。经济学是我国社会科学中开放性最高的学科,但是,双语教学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这一方面可以归结为我国英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但是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学教育内容设置的问题。如果能够开设一定的导引课程,大多数院校的学生是可以接受双语教学的。从第二个方面来看,课程设置必须给予教师一定自由度。只有让老师发挥教学积极性,结合学生学习和社会需要开设一些补充课程,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和教师研究更加接轨,学生有更强学习激励,西方经济学教学才能更进一步。

2 改进教学内容设置的一些意见

基于对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对我国西方经济学教育内容设置给出以下建议:

2.1 建立完善的西方经济学层级体系

必须补充初级经济学的教学作为中级经济学教学的先选课程,国外具有众多初级经济学优秀教材,这为我们进行初步经济学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在初级经济学之后,选择相应的中级水平的西方经济学教程。在完成中级经济学教程的教学之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始高级西方经济学教学。在选择各层次教材时,一定要协调教材使用,使各层级教材有效衔接。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注意各层级教材与配套课程的衔接。初级经济学可以在没有讲授数学相关课程前讲授,在完成经济数学教学之后再引人中级经济学课程。而高级课程的讲授必须在完成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之后讲授。

必须引入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介绍。在完成中级西方经济学较高过程中,必须引入对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前沿理论的介绍,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2.2 统筹支持课程的设置

首先必须统筹支持课程的时间设置。经济史课程开设时间具有一定自由度。其他支持课程的设置则必须满足一定的顺序要求,在开设中级经济学教程之前必须让学生完成高等数学的学习。在学生完成统计学理论相关课程后,立即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以适应以后开设高级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需要。经济学流派的学习必须在中级经济学开设之后开展。必须适当增加非主流学派的介绍。除了讲解主流经济学观点外,还应该尽量融合其他流派的观点,如供给学派、后凯恩斯主义、新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等。通过这种不同流派的介绍,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经济现实的能力。

其次,必须搞好经济学支持课程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衔接。特别是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数学的经济学应用需要,让学生理解原理,应用软件解决经济学相关问题,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信心,让学生更好的把数学知识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学习衔接。类似maple等的数学软件使得数学应用显得简单,只儒要让学生理解数学原理即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大大减轻教学负担,也可以便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更加简单,增强学习效果。

2.3 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增加选修课程

经济学与国际的高度接轨和我国社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提高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英语教学与经济学衔接不够紧密,在引入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简单经济学文献人手,逐步增加难度。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引导,由浅人深逐步让学生可以读懂经济学当代文献,培养未来继续研究和从事相应工作的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科学是一门跨专业、跨领域、跨学科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了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资源技术科学以及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人口统计学、资源管理保护科学等等。本文就环境科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和讨论,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环境科学,促进和推动环境科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环境科学的概述

1、 环境科学的定义

所谓环境科学,主要指的是包含了生物、化学、物理三个部分的以研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类学科。它能够用定量、综合以及跨学科等多种方法来进行环境系统的研究。对环境科学的研究大部分都涉及到人类的活动,法律、经济、人伦等社会学知识也常常应用在其中,因此,环境科学也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以及它同环境演化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寻求人类与环境持续发展、协同演化的方法和途径的学科。

2、 环境科学的学科构成

环境科学主要是由以下几类学科构成的,即

1)大气科学。主要以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及它同其他系统之间关系为主。

2)生态科学。主要是通过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研究生态系统。

3)环境化学。主要是研究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涉及到化学领域的环境问题。

4)地球科学。主要研究土壤环境学、环境地质学、地壳进化以及火山现象等等。

3、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科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评价、环境背景值、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源监测、清洁生产与污染预防、环境规划以及环境政策、标准等的制定。

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

1、 人与环境共生理论

所谓“共生”,主要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生物在其生理上的相互依存度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的真菌学家Antonde Bary最早提出来的,并被人们引申到各个学科当中。环境科学中的“共生”,主要指的是人类发展同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发展之间能够相互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人与环境共生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

1)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其目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和谐发展。人类在研究自然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掌握到一条基本规律,即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共生,且最终以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共同生存、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

2)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其前提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人类在进行发展规划时,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利益,同时,还要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的考虑。必须要对人类发展规划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否造成改变,是否会对环境容量造成突破,是否会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等情况进行慎重的审视。当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产生危害时,就必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反作用结果。

2、 环境系统性理论

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包括着诸多的子系统,它们虽然级别不同,但都具有着相同的原理和性质,这一理论就是环境系统性理论。

环境系统性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

1)环境系统的多样性。这一特性主要表现为物质组成上的多样性、环境结构上的多样性以及环境功能上的多样性。

物质组成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主要是由非生物和生物构成的。非生物主要包括水体、大气、岩石、土壤等各种各样的天然物质以及人工合成的物质等等;生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等。

环境结构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中的河谷、高山、平原、盆地等各种地貌结构;草原、森林、荒漠等各种生物结构以及乡村、城市、郊区等各种人居结构等。

环境功能上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随结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

2)环境系统的整体性。这一特性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能够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以及信息流等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当其中一种要素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引起其他的要素甚至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环境系统主要分为四个圈层,即大气圈层、土壤圈层、水体圈层和生物圈层。这四个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圈层出现变化,都会对其他圈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改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

3)环境系统的动态性。这一特性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性质改变。例如,在城市工业化当中,某一地区的最初工业化水平会较低,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数量也较少,并且通常是以生活污水为主。但随着该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排放量会不断增加,生活的污水排放量也会不断加大,其该地区的水体环境质量就会出现恶化,当污染物的排放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就会出现质变。

4)环境系统的开放性。这一特性主要指的是人类能够在自然环境中不停的获取有用能量和物质,同时,又不停地将其生产生活中的多余能量和废弃物质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

3、 环境容量理论

环境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人类社会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状态突破了自然环境的容量所导致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决定了环境容量的大小,结构组成越复杂,其容量就越大。

自然环境容量的主要特点三个方面,即可调控性、变化性和有限性。

1)环境容量的可调控性。这一特点主要是指人类能够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外部条件、内部结构、内部功能、变化规律等基础上,通过对某一个或某一些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对整个自然环境容量进行调控,从而让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转变能够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2)环境容量的变化性。这一特点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容量是定值,随着空间和时间的改变,会对环境容量造成影响,进而使其发生变化。

3)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这一特点主要是指任何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容量都有一定的限度,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干扰在这个范围之中时,其自然环境能够同人类和谐发展,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干扰超出了这个范围时,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质量就会发生改变。这也是我们进行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立法等的基础理论。

结语:

总之,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自身生存发展的危害情况,根据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以及环境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可以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概括为四大方面,即人与环境共生理论、环境系统性理论、环境容量理论以及熵理论。环境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守基本理论,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环境科学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永銮,曹军建.中国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及发展[J].环境科学,2011(04)

[2] 赵锡斌.企业环境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篇(11)

关键词: 论文标题;经济学;体裁分析;对比研究;二语写作

Key words: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economics; genre analysis; contrastive analysis;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304-03

0引言

近十余年来,随着对学术语篇研究的兴起,语言学家越来越重视体裁分析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并形成了以John Swales (1990) 为代表的语步分析法,其对学术语篇前言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CARS Model。随后引发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学术语篇的不同部分,例如,Lores (2004)和Martin(2003)研究了学术语篇的摘要部分,Homes(1997)研究了学术论文讨论部分,Yang和Allison (2003)研究了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等等。本文将针对学术论文的标题部分进行对比研究,其方法也是体裁分的实证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发现国内外经济学期刊英语标题的结构特点,并能够对中国学者撰写英语标题提供参考。

1学术论文标题研究综述

80年代末以来,以“体裁分析之父”(Pérez-Llantada, 2004:140)John Swales (1990) 为代表的体裁分析法(genre analysis)的研究范式逐渐确立其在学术语篇的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在1990年,John Swales 指出标题是学术体裁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之一。随着学者们对标题研究的关注与日俱增,研究成果不断涌现。Yitzhaki (1997)比较了18种不同人文学科期刊的论文标题中的实词数量目的在于检验学术论文标题的信息密集性。Busch-Lauer (2000) 分别对比了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内的英语和德语标题,发现医学领域内的标题长度比语言学内的论文标题的字数明显要多一些,并且确证了以德语为母语的学者习惯于用德语的思维方式撰写标题,同时发现了所有的标题在两个领域内的作用都是交际功能的作用。Laurence Anthony(2001)通过对计算机领域期刊中600个论文标题的长度,标点使用,介词使用和词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学科的论文标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他发现介词和冠词在此类标题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中介词for在所选的6种期刊中的4种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内的标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同时也提出,论文标题的特点因学科不同而有差异,这样的普遍性结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随后在2002年Yitzhaki又研究了24个重要期刊的论文标题与论文长度的关系,同时做了历时比较的研究,发现文章长度和论文标题长度的关系是因科学类别的不同而不同,在所谓“硬”科学内标题长度与文章长度的相关性较“软”科学更强。Haggan (2004)则是同时分别比较研究了文学,语言学和理科科学的论文标题的结构特点。她将标题按形式分为句子型,名词型和短语型三类。研究结果显示出三个不同领域内的标题都互不相同,各有特点,同时指出标题的功能在于引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Hartley (2005c,2007a,2007b)从不同方面探讨了论文标题的特点或功能:一、指出论文标题应当同时具有传递信息和吸引读者的作用;二、将论文标题按功能重新分类,共有12类并且分析了各类的特点和功能;三、研究了冒号在学术论文中的使用偏好。最近的研究是Soler (2007)对研究型学术论文和综述型学术论文的标题结构的实证研究。在570个标题中,480个为研究型论文标题,90个是综述型论文标题,时间跨度从1996年至2002年,涉及的学科领域是生物学和社会学,她将标题按结构分为句子型,问句型,名词词组型和复合型,同时还对标题的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述型标题的长度在两个领域都非常的短,复合型标题是社会科学体裁研究型论文标题的特点。句子型标题是研究型论文标题的文章类型的特点,尤其是生物学领域内的研究型论文标题的特点。

国内的标题研究主要分为两类:汉英单语种独立研究和汉语标题的英译。例如王英格(1993)研究了英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法和修辞特点。化柏林(2007)对图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论文标题进行了计量研究,共对42989篇文献的标题进行统计分析,涉及到标题长度,句型以及标题中相关词汇的研究,如题首词,题尾词,关键词等。而论文标题的汉英翻译的研究有,段萍和顾维萍(2002)的关于医学论文的标题和摘要的汉译英的常见错误的分析的研究,周永模(2002)的关于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标题的汉译英的标准的探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成宇(2003)对英汉双语的疑问型学术论文标题进行的对比研究。

综上所述,学术论文的标题研究成果逐渐丰硕,本文将就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深化和推进学术论文标题的研究,基本的研究思路是以体裁为切入点,即语言学类研究型学术论文;英英对比,其特点在于中国学者的英文标题和国际学者的英文标题的对比;以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选取了中美经济学两本在各自学术共同体中的权威期刊:中国的《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CEQ))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QJE)。建立了一个含有548个英语科研原创论文标题的语料库,其中CEQ 中随机选取311 个标题,QJE 中随机选取237个标题。按照语料库的建库原则以及对比语言学的可比性原则,标题的选取时间跨度为2004至2009年(由于研究时间限制,2009年只收集部分标题),且不包括书评类以及其他体裁类型的文章标题。其次本文将所选标题分为五大类:名词词组型(Noun Phrase [NP]), 复合型(Compound [CP])即一个标题由两部分组成,中间被冒号或其他符号隔开, 句子型(Full-sentence [FS]), 动词词组型(Verbal Phrase [VP]), 以及介词词组型(Prepositional Phrase [PP])。另外,本文还进一步细分了名词词组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同时还统计了本语料库中的NP和CP标题在近五年内(2004-2008)的变化趋势。

3研究结果与讨论

标题应当体现信息性和经济性原则。信息性是指标题应当全面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经济性是指标题应当用最少的词表达最丰富的意义。表1显示了两本期刊英语标题的平均长度。明显的差异在于国内的CEQ论文标题要比国外的QJE论文标题用词偏长。就其原因在于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并且中国学者在撰写英语论文标题时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Connor, 1996)。另外,无论CEQ论文标题是出于投稿人的翻译或重新用英语撰写,都会受到原来汉语标题的影响,我们的统计发现,汉语标题会经常出现“论”、“研究”以及“探讨”之类的标题标记(尹世超,2001)。同时,国内学者撰写的英语论文标题会将这类标记词翻译出来形成“The study of …” 或“The analysis of …”之类表达形式。这无形中会增加英语标题的长度而不会因此增加标题的信息含量。

标题的功能有四种(尹世超,2001):称名功能,概括功能,吸引功能和引导功能。如果综合考虑标题的两个原则和四个功能,那么复合型标题是最理想的标题形式。表2的复合型标题频度百分比正好体现了这一选择在英语环境下的要求。按照Swales和Feak(1994)的观点此类标题(英语)的构成为:问题-解决(problem-solution),一般-详细(general-specific),话题-方法(topic-method)和主要-次要(major-minor)。这一构成就能够是撰写者不通过语言手段而在两部分之间建立联系,达到信息性、经济性和吸引功能的统一。由于标题的基本功能是称名功能所以名词词组型标题在两本期刊中都占有较多的频度。有趣的发现是,美国的QJE期刊论文标题出现了较多的句子型标题,共15个占该期刊语料的6.33%,以及较多的动词词组型标题,共8个占该期刊语料的3.38%。

两本期刊使用最多的名词词组型标题都是NP+PP结构,即一个核心名词后接一个介词短语的结构。但是,相比较而言,CEQ期刊论文NP标题的结构相对较复杂。这一点似乎验证了Connor(1996)的观点,写作是一种深嵌于文化的行为。即国内学者撰写英语论文标题时,会采用复杂的介词短语限定讨论话题的形式,而国外学者会直接采用其他策略比如说采用CP型标题结构。这同时似乎也表明非母语写作者会在使用第二外语时无意识的会凸显过滤某些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会表现在语言层面,比如说,复杂的介词短语结构标题。

在标题具有称名这一点上,中美期刊论文撰写者又一次达成一致,即标题的前后两部分都是名词词组结构[NP:NP]。但是QJE期刊CP论文标题并不仅仅是依赖这一结构,作为美国学术共同体的研究者,他们会更多关注英语标题的其他功能如吸引功能,所以该类标题在QJE中呈现出较多的其他次级结构,如Q:NP[问句:名词词组]型。本语料库中,最强烈的对比在于,QJE中会出现PP:NP类型标题和Q:Q类型标题,而CEQ中却无此类型标题出现;另外,在CEQ中会出现PP:NP和Q:VP类型标题,但是在QJE中,撰写者不会才取此类型去撰写标题。此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的大规模的语料收集和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NP和CP标题在五类标题中在近五年内呈增加趋势。有趣的发现是,CP标题在两本期刊中在2007年增至最多,相反的NP标题在两本期刊中减至最少。相对于2007年来说,两本期刊中的CP标题在2008年有所减少,而NP标题有所增加。最终的结果表明,经济学类期刊英语论文标题NP和CP类型出现的频度趋近于相同,但总体呈增加态势。

4结论

本研究表明经济学类中美两本期刊的英语论文标题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文化社会因素造成。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经济学类同行撰写英语论文标题提供帮助。进一步的研究可细致深入地探讨经济学类英语论文标题的用词特点。

参考文献:

[1]Anthony L. 2001.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in Computer Scienc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44(3): 187-194.

[2]Busch-Lauer, Ines-A. 2000. “Titles of English and German Research Papers in Medicine and Linguistics Theses and Research Articles” [M]. Analysing Professional Genres, (Edited by Anna Trosborg),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3]Connor, U.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Dillon, J. T. 1980. In pursuit of the colon: a century of scholarly progress: 1880-1980 [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3 (1): 93-99.

[5]Haggan, M. 2004. Research paper titles in literature, linguistics and science: dimensions of attraction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 293-317.

[6]Halliday, M. A. K. 1994.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7]Hartley, J. 2005. To Attract or To Inform: What Are Titles For? [J].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32(2): 203-213.

[8]Hartley, J.. 2007a. Planning that title: practices and preferences for titles with colons in academic articles [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9: 553-568.

[9]Hartley, J.. 2007b. There’s more to the title than meets the eye: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J].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 Communication, 37(2): 95-101.

[10]Pinkham, J.. 2000.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1]Lewison G, Hartley J.. 2005. What's in a title? Number of words and the presence of colons [J]. Scientometrics, 63: 341-56.

[12]Pérez-Llantada, C.. 2004. An interview with John Swales [J]. IB?RICA, 8: 139-148.

[13]Soler, V.. 2007. Writing titles in sc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6(1): 90-102.

[14]Swales, 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New York, Cambridge: CUP.

[15]Swales, J. M. 2004.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 New York: Cambridge: CUP.

[16]Swales, J.M. & Feak, C.B. 1994.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Commentary [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7]Thompson, G. 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8]Yitzhaki, M. 2002. Relation of Title Length of a Journal Article to the Length of the Article [J]. Scientometrics, 54 (3): 435-447.

[19]段萍,顾维萍.医学论文标题与摘要汉译英常见错误分析[J]. 中国翻译,2002.

[20]化柏林.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标题计量分析研究[J].情报学报,2007,26(3).

[21]王成宇.英汉疑问型学术论文标题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