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环境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类型。现代社会,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加大,人们越来越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自然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这种旅游模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有两个问题特别凸显,一个是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另一个就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下形成的旅游业发展模式,虽然促进了旅游产值的快速增长,但是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迫使人们寻找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农村生态旅游业应运而生。然而,当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导致大量旅游者进入到目的地,大量游客对土壤的踩压,使生态旅游区的土壤面积增加,土壤板结程度也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土壤厚度变薄,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同时,生态旅游开发区及周边的经济活动,致使一些自然景观及植被受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生物群落的层次和数量大盆减少。
其次,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植物资源影响大。农村生态旅游区游客量多,其中有不少游客随手采摘鲜花、枝叶、木苗等,破坏了植物生长,对植被造成广泛而不雅观的损害,甚至导致某些植物死亡;受到游客和交通工具的不断踩压,很多植物的物种结构发生变化,植被种类趋于减少;更有甚者,有些游客由于用火不慎还会引起山林、植被火灾。
第三,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动物资源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兴起的农村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但生态旅游本身对动物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了一些动物的生活和生存,对动物资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当游客蜂拥到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观看月夜沙滩上乌龟下蛋时,生态旅游开发商为了让游客看清楚乌龟下蛋的过程便会打出耀眼的灯光,然而,这种做法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致使乌龟无法辩出到海岸的方向, 也就下不了蛋。另外,由于农村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活动频繁,致使一些捕食害虫的动物数量减少,虫害加重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第四,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自然景观及环境的影响。农村生态旅游者的目的就是要让城市的人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农村的山、水、野生动植物以及风情民俗。然而,现在很多农村生态旅游区,为了赚游客更多的钱,在原本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加入了太多人为的建筑及娱乐设备,造成了许多自然景观和环境的破坏,这是有违农村生态旅游的初衷的。
第五,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对人文社会资源也有很大影响。大量游客带进的尘土、呼出的气体、排出的汗液以及照相机的闪光灯的闪烁等对古迹文物都会造成危害。很多古建筑里的壁画的颜色是与湿度和二氧化碳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如果游客人数太多,空气的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将明显上升,再加上照相机闪光灯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壁画造成损害。
第六,农业生态旅游对其他环境的影响。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有大量游客涌入,游客多了便极易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目前游客中,有一部分人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生态旅游意识,忽略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农业生态旅游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还有旅游垃圾的问题,大气污染的问题、水体污染的问题等。另外,由于部分游客素质低,游客对景物任意刻画、涂抹,在景物上写“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农业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对策
如前所述,农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走出一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新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的保护,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政策,另外,我国还颁布了许多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环保法制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某些法律条文不具体、不明确,一些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按法律办事而凭个人意志办事,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另外,我国还缺少一部真正针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法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环境保护法律建设力度,切实的使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2.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全社会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激发人们关心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自觉性,以经济利益为诱因,激发生态旅游社区居民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以宣传教育为手段,增强生态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科学、合理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建立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既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又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所以,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前,应认真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切实做好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也得到合理、协调和均衡地发展。
4.控制农业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的数量
游客容量标志着一个旅游景点对游客数量的承受能力,确定正确的游客容量是农业生态旅游区进行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若果一个旅游景点接待游客的数量超过了该地的最大承受量,那么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活动的质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可采用市场调控、限童售票或预约等手段在时间上对游客和旅游活动进行分散,从而合理的控制游客数量。
三、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对资金投入要求较少,但是,它的效益也是有限的,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甚微。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好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的转型工作。
首先,农业生态旅游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选定农业生态旅游基地时,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应将作为第一要素综合考虑,需要在加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财力投入,逐步实现其规模化效益。充分开发利用本地的特色景观和特色产品,通过必要的投资,建立集风景游览、采摘、野餐、娱乐、体验农家生活等为一体的综合型观光场所开展以品尝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活动。
其次,农业生态旅游内容要推陈出新。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向,不仅拓宽了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满足了人们追求淳朴、享受自然的需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游客数量也逐渐增多,游客年龄范围特别广,这样游客对农业旅游内容的需求也就更加多样化。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区可根据当地栽种作物的特点,开辟新奇独特的景观。
再次,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是,产业化的实现并不是简单容易的,它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支持。所以,地区政府一定要重视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为其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另外,政府部门还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旅游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如果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需要,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建设。如果农业生态旅游误入歧途,那不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灾难,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游客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各地政府以及旅游开发商也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规划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204-01
1.农业生产过程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农药产生的环境污染
农药在使病害、杂草等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对农村的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都产生了一定的污染。目前我国农村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应用大棚进行生产的农户,农药的使用量更高。据调查,喷施的农药是粉剂时,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在植物体上,液体时也仅有20%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地面,5%~30%的药剂飘落于空中。空气中的农药又可通过水返回陆地,降落到陆地土壤中的农药,随着降水和灌溉水在地表流失或随地下渗水进入含水层,污染地下水。而且应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后,不仅使植物本身吸附大量农药,而且通过渗透进入植物内部,对农产品产生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整个生物环境和人类自身健康都有影响。一旦产生危害返复,后果将不堪设想。
1.2 化肥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化肥在农作高产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各地的绝大部分乡镇农业目前已发展到集约化、高能耗的初级阶段,化肥的投入量普遍较高。尤其是使用温室大棚进行生产的农户,化肥的使用量较高。其中的温室大棚(主要种植花卉)化肥使用强度为12118.73/h・a。在化肥使用中,氮磷钾的比例为0.31:0.30。大多数农民偏施氮肥严重,这也是许多地下水、地表水和河流中的氮严重超标的主要原因。
2.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几项措施
2.1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和生化药三种类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生物农药的主要忒点为
(1)高效、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
(2) 具有一性;
(3)对植物,保证产品量;
(4)不易产生抗性。
由于生物农药的作用方式特殊,是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微生物或其产物,因而生物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比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小得多。特别是微生物农药由于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杀伤天敌昆虫,选择性较强,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小,不易使害虫产生抗性,因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虫害防治。
2.2 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推广合理的耕种制度和方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不仅能有效地防治农业污染,还能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进一步调整施肥结构。坚持因土施肥,要着重研究施肥与其他农业措施的配合,确定化肥(特别是氮肥)的适宜施用量,中等水平的土壤施肥坚持稳氮、磷,施钾。提倡多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使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利用资源,也是我国土壤肥力能够长期维持并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有机肥料具有养分权、肥稳定性好、后效长等优点,但养分浓度低、肥效慢,与化肥配合使用,既可满足农作物迅速生长要求,又能满足农作物续需肥和当季作物高产的需求。
2.3 规模化养殖污染的防治对策
(1)统筹策划,合理布局。养殖场的合理规划和地址是解决畜禽污染的根本所在。养殖场要逐步从近郊向远郊、山区转移;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新建养殖场应选建在周围有够农田、鱼塘、果园、地区,以便农牧结合,实现便就地处理和利用。
(2)以地定畜,控制规模。为了控畜禽养粪便过量施用导致氮、磷等污染物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控制规模。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对畜禽养殖负荷的控制有两种方法:一是限制养殖规模(头或只);二是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施肥量。
1 发展农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影响农业生产的天然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各种自然灾害,如旱、涝、盐、碱、雹、酸等。农业生产是第一性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受到人为干预的程度越来越强烈。但是相对于其它的人类生产活动而言,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具有基础的支配作用,原生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往往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
1.2 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在农牧、渔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高回报,大幅度的增加生产性投入,由于农业生产措施不当以及农业生产者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量投放农药、化肥入田造成农产品污染、农田土壤质量衰退;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散饲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畜牧业大规模发展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大规模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果园,致使地下漏斗区的形成,沿海区域则产生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灾害;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导致的次生盐碱化等。此类生态环境问题因区域人口的增长,盲目无序的开发,不合理干预程度的加剧而加重。
1.3 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各类工矿企业,城市生产、生活“三废”的排放引起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此类现象大多分布在新兴工业乡镇及城郊工业企业周边。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污染类型、污染源排放强度、污染持续时间诸多方面。一旦污染程度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某一限值,则环境明显恶化,难以治理。
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重点阐述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三大分类,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从空间角度来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三种生态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本身产生的起因就是综合作用的产物,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即取决于原生生态环境的脆弱,又起因于人为的不合理干预。区域性的农业问题可能是以一类问题为主,也可能是二类或是三类的问题并发。
从时间角度来看,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原生生态环境问题始终存在,一般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突出,在大范围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性投入的增加与积累,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故而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逐渐降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时期后,大规模不合理的干预,使得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使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次生生态环境问题起因于农业生产者自身。一般而言,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发展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随着生物技术和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和推广,此项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由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取决于对外源性污染的控制和污染的治理水平。
3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差别在于起因不同,其防治对策也各不相同,三类环境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制订防治对策时,既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又要突出关注其主要环境问题。
3.1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势利导,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宏观上加以调适和预防;二是进行大量投入,建设持久的基础性设施,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2次生环境问题的防治
农业自身问题引起的次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措施为:一是改进商品性生产投入质量,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二是充分提高生产性投入的生产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后果,如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农药和采用生物防治等措施;三是充分利用物种间互利共生、边缘效应、循环再生等功能,挖掘系统内部潜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农业生产建立在较少地依靠外部投入的基础上。
3.3 外源性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一方面在法规和经济上加以严格的限制,如设立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区,但是更为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型工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建军,张士功等.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J].四川农场,2007,(3).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实现小康和逐步走向富裕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也较少,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的农业种植不合理。因为土地少,很多农村地区过度追求农业的产量以及耕地的数量,造成现有土地被施入大量的肥料,造成土地化学污染及板结,有的地区大肆进行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无法实现可持续种植的良好效果,造成农业面源性污染。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受到面源污染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且使用的这些产品多是在国际上不允许使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田平均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化学肥料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蔬菜里,九成以上都有农药残留,四成以上农药残留超标,在我国农村有一多半的自然水源被污染。
二、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
农业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是与农作物有关的,但是农业不仅仅单纯为人们提供食品,还要保证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农业与环境相互协调,在维护国家的资源环境方面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自然物质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不但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而且种出的作物也达到了高效率、高产量、高营养的要求。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建设,特别是省柴灶、沼气、太阳能等技术的大量推广利用,不但有利于净化环境,而且可以使农村能源短缺矛盾得到缓解,为绿化植物增加有机肥料。
(2)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扭转耕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需要强化了土地资源管理,建立了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损失补偿制度,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3)加强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做好城乡工业布局规划,改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防止新污染的发生,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应积极探寻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垃圾处理做法。
(4)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水环境污染,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植树种草,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农业环境
要加快农业法制建设,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护农,依法兴农,提高依法管理农业环境的水平。
(1)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目前从事农业环保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来自非农业环保专业,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岗人员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
(2)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网络,迅速改变目前农业环境监测人员少、手段弱、设备不足、无经费难以开展工作的状况,依法认真抓好农业环境管理工作。
(3)抓紧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能运用法律保护农业环境,能自觉同破坏农业环境现象做斗争。
(4)要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全力支持农业环保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查处破坏农业环境行为。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逐步转变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从而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不当利用造成的,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广泛深入宣传《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等法律,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增强广大群众环境法制观念。使公众能把环保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特别是政府官员、环保干部,不仅要做学习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知识的带头人,而且要真抓实干,倾听群众呼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农业生态环境)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中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现如今,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有效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应该从本文提到的上述方面着重考虑,加大多方面的保护力度,充分重视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环境法;政策
【英文关键词】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law; policy
【正文】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表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应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群众等广大公众环保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农业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的后劲。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质量退化,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给食品安全构成隐患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工厂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导致我国1.5亿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现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复杂情况,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1995~1999年黑龙江、江苏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生药害2000多起,药害面积达200多万亩,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工业和生活污染导致的环境酸化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环境。酸雨(pH<5.6)从1985年的约175万km2扩大到1993年的280万km2,受重酸雨(pH<4.5)影响的区域由1986年重庆和贵阳等局部地区至1993年扩大到南方广大地区。环境酸化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森林、草地的衰亡,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减产等。
农膜污染的面积也逐年扩大,1995年已达到64913万公顷,农膜年均残留率约20%,平均每公顷达60公斤。
2、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导致的水源污染日趋严重,难以有效控制,造成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水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
农村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全国1995年是1978年的4倍。2003年的每亩化肥投入量从1980年的每亩12.3斤(折吨量)提高到43.1斤,比1980年高出348%.而且,目前盲目偏施化学氮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现象比较严重,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的富营养化,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农村养殖业排污量剧增,目前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 湖北省每年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约2亿吨,其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工业和生活污水的5倍以上。
农作物秸秆污染。我国每年秸秆产生量约6.5亿吨。由于缺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秸秆的经济实用技术,且产业化水平不高、出路不畅,造成秸秆的大量焚烧和废弃。不仅浪费了生物资源和能源,而且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体,给居民生活和交通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湖北省每年产生约3000万吨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不到40%,很多都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使4 540万hm2耕地受损,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4.3%.水土流失从黄土高原向其他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扩展,使我国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从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在南方省区的丘陵与山地(母岩以花岗岩、砂岩、砂页岩、红色粘土及碳酸盐岩类为主),以水蚀形成的劣地及石质坡地为标志的土质与石质荒漠化土地,呈小面积斑点状分布的型式,当地群众常以“红色沙漠”、“白沙岗”、“石漠”等名词以形容其土地退化。其侵蚀方式以面蚀及沟蚀为主,在花岗岩地区还有水蚀与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崩岗侵蚀,在碳酸盐岩类地区溶蚀是主要的侵蚀方式。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威胁农民健康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有3.6亿多人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工业的转移,导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镇及工业建设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实施,使得农民生活条件雪上加霜;小作坊式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
据2005年做的典型调查,9省三县74个村105项做了调查,其中40%村庄没有集中供水,6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晴天是车拉人,雨天是人拉车,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90%的垃圾是随处丢放(访谈者认为:“显然这样一种人居环境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5、农村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增多,环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工厂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农民往往难以寻求法律途径,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而且,有关环境纠纷往往涉及者众多,处理困难,例如屏南榕屏化工厂造成屏南县溪坪村环境污染,1700多村民身心健康、财产损害严重,事件、纠纷与诉讼历时十多年难以解决,等等。
(二)造成农业环境问题的原因
农村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仅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及其他有关社会经济因素,才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述
随着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和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更新换代的旅游产品,也很快发展了起来。长期以来 ,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也 日益突出。面对 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 ,人们对生态经济的呼吁度也就越来越高。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它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及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 、度假等各种旅游需求的目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
纵观我国各个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基本上都是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进行发展,虽然这是一个发展的基本路径,然而通过“圈地”等方式强占农田进行不合理开发,加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就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大,二是项目自身的竞争力有限,生存期限有限。 按照国际惯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于 9.5 公里的区域(面积)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而我国多个生态农业旅游是小于这个规模的,项目鳞次栉比、林林总总,不仅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效益低下,更是导致单位面积内环境的过载。
除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本身对于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之外,一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之后,纷至沓来的游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目前项目所难以承担的。国人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加上旅游期间疲劳等问题,导致每逢节假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都会留下诸多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本身就加大了地域的环境压力。
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 多数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成,在兴办起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时,他们自身对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根本不甚了解,造成在建设时期就缺失环保措施。而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起来之后,又往往更加重视盈利而忽略环境保护,不注重保护环境,甚至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盲目引进外地物种, 这种思想与行为造成了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外部物种入侵等环境问题。
三、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1、加强研究力度,做好环境监测
为了能够真正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区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科学合理规划以及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等。当旅游的人数超载时,就很容易对旅游方面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所以就必须要对所要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的环境加以定位,以此来做好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和评测[3]。这就需要做好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科学性研究来确定其所具有的真实承受能力。
2、加强政府的调控功能
我国政府需要切实的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负起责任来。 在前期规划上,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前期规划, 保证其在建设初期能够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 要将生态农业旅游划在环境保护区的红线之外,形成对于环境的有力保护。 另一方面,要剪辑健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准入机制, 出台对于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保护标准,隔绝一批不达到标准的企业,拒绝其进入本行业,同时要在准入机制的基础上加强追则, 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关项目不符合准入机制标准的,要一家家查并关停。 如此,从事前和事后进行规范,则能够使得政府的调控功能发挥完全,形成有效的环保屏障。
3、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
为了给予从业人员提升环境保护硬件设施的空间, 政府还应当在别的层面给予具有环保思想的项目以一定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撑。 如日本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政府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大大解决了休闲农业建园的资金成本;意大利对给予开展农业旅游的单位开辟通路, 使其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 我国政府可以政策和支撑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环保建设,帮助从业人员解决切实的困难。
4、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政府需要负起责任,对于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在意识上对于其进行指导。而最为关键的是,从业人员需要从自身的角度来扭转思想, 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要意识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是靠消耗环境来进行的,而是要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才能够实现的。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占全台面积 50%以上的森林资源,融合当地自然、文史资源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等,在亲和自然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盈利。 这一案例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启事是,相关从业人员还需要开拓眼界,要将具体的发展策略作更为细致、科学的判断,要主动降低自身项目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要逐步实现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靠独特的旅游文化分为和旅游体验项目来实现效益, 要真正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向服务业转化,拜托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收”的思想理念。实现以上两点,最为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思考, 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提升环保意识和发展意识,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很有效的提升。
5、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 ;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着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6、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并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4-0240-01
随着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云阳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它将制约着云阳县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该文就云阳县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如下探讨。
1 云阳县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云阳县是三峡库区的贫困落后山区县,人口增长快,1949年全县总人口66.8万人,到2012年增至134万人,人口密度341人/km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耕地面积由1958年的0.11 hm2/人降至目前的0.056 hm2/人。人增地减矛盾突出,粮食生产失去土地支撑,使粮食缺口扩大;科学用地水平低,导致耕地变薄土壤板结,水肥气热不协调,耕地生产力下降,粮食难持续增长。
1.2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经过近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云阳县森林覆盖率上升至27.1%,但是大量的荒山荒坡仍未绿化,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4.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7.6%,土壤侵蚀模数4 000 t/hm2・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减少,土层变薄,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1.3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1.3.1 化肥污染。据统计资料,云阳县化肥总用量从1975年的1.3万t增加到2013年的约2.5万t,单位面积化肥用量254 kg/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实际肥料利用率并不高。调查表明,氮肥利用率为20%~35%,剩余的养分通过淋溶、固定、挥发等途径流失到江河、土壤中,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养分供应不协调,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导致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
1.3.2 农药污染。由于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病虫、田鼠危害猖獗,云阳县每年使用农药493 t,农田用药量达5.1 kg/hm2,蔬菜、果树用药量高达15.5 kg/hm2。农药中高毒农药占70%,由于用量过多和使用不合理,70%的农药作用于非靶标生物直接进入环境,造成水果、蔬菜等农药残留超标率达16%~20%,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1.3.3 农膜污染。云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使用塑料薄膜1 175 t,残膜率在40%左右。农膜用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残存在耕地中,影响土壤通透性,阻碍水肥运转,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缓慢,作物减产。
1.3.4 畜禽养殖污染。畜牧业是云阳县发展的支柱产业,规模化生产框架已基本形成。据统计,每年产生猪粪尿144万t,牛粪尿90.46万t,羊粪尿50.04万t,鸡鸭鹅、长毛兔粪尿146万t。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量粪便无法全部运到田地中使用,造成农村环境污染。
1.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
目前政府有重工轻农的倾向,全县建立了6个工业园区,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未进行统筹安排,投资数量严重不足,对设备未能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致使设备陈旧老化。全县水利工程9 145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54座,山平塘7 498口,总蓄水能力10 868万m3,当前农村缺乏壮劳力,挑塘修堰重体力劳动无人干,水利年久失修,全县有23.4%的病塘病库没有得到整理,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到1.23万hm2,粮食安全难以保证。
2 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
2.1 建设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
“民以食为天”,保证全县134万人有粮吃,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海拔600 m左右的好田好地应建成基本农田,专门种粮食,用行政、法律手段,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土地;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以提高耕地质量。
2.2 采取措施,控制工业“三废”污染
目前,云阳县工业园区和乡镇企业,星罗棋布,聚集中心城镇,因此,要保护农业环境首先要加强工业“三废”的治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坚持“谁破坏,谁恢复,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从源头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此外,要建立环境监测制度,以废水、废气为防治重点,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特别要加强化工、水泥、造纸等严重污染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作。
2.3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计划
对化肥、农药要实施减量计划。据报道,长期大量、单独使用化肥,能使土壤环境氮增加,但不利于农作物的吸收利用,当使用量大于400 kg/hm2时,肥效显著下降。增产效果不明显,且呈递减趋势。农药效果与化肥效果同样如此,若不减量,会增强病虫的抗药性,杀虫效果下降,为了减轻化肥、农药对水土的面源污染,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氮肥深施,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推行无公害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提倡生物防治,从而控制化肥、农药用量逐年上升的不良倾向[1-2]。
2.4 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农村沼气净化池
为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源的控制,要加强农村清洁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尿,大力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控制污染。
2.5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林是农的保障,林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应根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位原理,建立带、片、网、点相结合的林业体系,对现有荒山、荒坡分期分批,本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绿化,以增强林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防止水土流失[3-4]。
3 参考文献
[1] 贺正勇,塘治成.三峡库区农业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10):37-40.
一、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
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我们以他者即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的时候,我们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然而,依凭这种“落后―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我们不得不应对另外一个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问题:环境问题,甚至有时是风险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发展时段上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中国自身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是没有他者经验可以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依次进入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然而,中国必须同时面临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之难题。正如邓正来所指出的,“中国自1978年以来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在制度和结构及其后果方面为当下的“世界结构”对中国发生影响提供了可能的“通道”:一是中国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一直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期进入“工业社会”;二是中国在西方价值的“裹挟”下正在进行着一场社会转型和制度变革的运动,尽管它的展开极其艰难;三是中国发展所形成的贫富差距结构导致了环境危险与科技――工业危险并存,而这一情形与近年来所建设的众多核电站叠加在一起,则标示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第二现代世界的风险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在向前发展之际,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工业社会的逻辑与风险社会的逻辑是不同的,正如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古典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的“逻辑”,而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关系就颠倒了过来。 他又指出,“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我饿!另一方面,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性代替了需求的共性。”
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中国对这两难问题的处理。由于作为后发的国家,同时又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在其发展道路上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试错”的方式前进的。同时又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诸多问题又增添了这一两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亦或风险防控――问题的复杂性。
二、企业效益与农村环境保护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中国农村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正如前述,中国需要在世界格局之下,处理好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不同的挑战。而在应对这一挑战之中,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行为及其结果将会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利益相关,也与企业的效益相关。一般来讲,处于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比较而言,在这一挑战之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国家由于地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农村居民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无疑的是,某些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防治污染的技术手段、法规及相关制度,使得该地区的环境处于受破坏状态或是危险状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乃至生产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糟。农村居民这种弱势地位可能来自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用于农村环保建设的基金投入不够,工业生产的特点使得污染性企业集中于市郊或偏远乡村,民间缺乏非政府环保组织,等等;二是,源于农民自身的原因,环保维权意识不充实、农业生产劳动量大用于维权的时间和经历少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妨碍农村居民对于自身正当的环境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
农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顾问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由此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个方面,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属于会计范畴;农业环境成本不仅包括预防性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分析农业生产行为实际对环境造成损害,是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环境代价,属于公共环境经济问题。农业环境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农业生产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上游与下游产业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化肥、农药的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因使用原料的特殊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皮革加工、秸秆造纸等。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农业环境成本还可以分为种植业环境成本、畜牧业环境成本、水产业环境成本等。本文所分析的农业环境成本是指种植业部门的直接环境成本,包括动植物资源成本、土壤资源成本、水资源成本、大气污染成本、生命健康成本等。
2 农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核算环境成本的方法很多,如预防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生产率变动法、机会成本法、间接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不同的环境成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2. 1 动植物资源成本核算
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是无价的,同样,各种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也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核算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和维护成本法。
恢复成本取决于恢复的面积和单位面积恢复的费用,恢复费用的具体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劳动力费用、动植物资源引进培育费用和相关的技术费用等。其中动植物资源的引进培育费用是关键,对植物的稀有程度越高,费用就越大,一般常见的资源引进,费用很低,甚至不需要具体的费用。恢复成本既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但保护成本是长期的,同样道理,动植物资源的稀有程度越高,保护的费用就越高,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只需保证其生产空间,一般不需要额外的保护费用。相反,如果需要对野生动植物生长进行控制,费用另当别论。
2. 2 土壤资源成本核算
土壤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恢复费用法,即将土壤的自然生产能力恢复到一定水平的费用;二是生产率变动法,选择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核算由于土壤自然肥力不同或变动而引起生产率变动所产生的净收益差异(E)。
式中,P为产品价格;Q为产量;C为单位成本;i为产品种类。
使用恢复费用法计算土壤资源成本,关键在于选择恢复土壤自然生产能力的方法和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如果采用休耕的方法,其成本就是正常耕种的净收益,如果采用种植绿肥等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其成本还应该包括种植绿肥或其他方法所产生的净费用。
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干扰,采用生产率变动法很难直接测定由土壤肥力下降所引起的单位面积净收益的变化。土壤肥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单独测量化肥的超正常施用量,判定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首先是确定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净产值最大时化肥的最小施用量,然后计算化肥实际施用量与最小施用量之间的差额和相应的价值,最后将差价扣除因减少化肥施用而采取的其他环保手段的费用,就是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壤资源成本。
如果替代费用超过减少化肥施用节省的成本,就会出现替代不经济,所以替代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等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核算农药投入对土壤所造成的环境成本。事实上,无论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如何减少,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害,关键是把这种损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是可以由土壤自身进行修复,二是可以通过其他比较经济的技术手段实现修复。
2. 3 水资源成本核算
水资源环境成本有三项内容,核算也分三个方面。
核算水资源的浪费成本,关键在于确定水资源的价格、节水灌溉的用水标准以及相应所增加的灌溉设备费用,如果价格较低,水资源的浪费就是经济的。提高水价,水资源的环境成本就会由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节水灌溉的经济性就会增强。
2. 3. 2 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
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9个省区共形成了59个漏斗区。并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陷、裂缝等,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一是通过调查统计计算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2. 3. 3 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因此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类似。二者的差别在于水的流动性较强,水资源的污染会进一步对动植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和损害的核算,可以分别参考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和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2. 4 大气污染环境成本核算
2. 4. 1 温室效应的成本核算
农业生产的温室效应损失=温室效应造成的净损失×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农业生产N[,2]O排放量占N[,2]O总排放量的比例×N[,2]O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2. 4. 2 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核算
首先确定秸秆燃烧所造成的损失项目,如交通事故、高速公路关闭、飞机停飞、火灾等,其次统计和计算相关项目的实际经济损失,最后将这些损失合计就是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其中涉及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损失,核算方法参见关于生命与健康成本的核算。
2. 5 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在生产中与农药的接触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以致病、致残甚至致亡,相应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以及由于劳动能力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属于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农业生产不相关的行为,如服药自杀所造成的损失不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精神损失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且难以衡量,也不在核算的范围。通常使用人力资本法核算生命与健康成本。
人力资本法也叫工资损失法,它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益。
进一步计算疾病成本和劳动能力丧失成本:
式中,R[,j]为农药对伤残的负责系数;Y[,0]为期望寿命(参考“WHO推荐的标准期望寿命表”);Y[,j]为第j人的实际年龄;E[,j]为劳动能力损失系数(死亡者系数为1,伤残者根据伤残轻重确定,具体可参照GBD伤残等级分类);W[,y]为年人均收入;D[,j]为年陪护费用。
3 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3. 1 维护土地的多样性
目前,农村土地耕地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边边角角都被利用,就是原来的河道、林地、草滩甚至坟地也被开垦变成了耕地。土地的过度利用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是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农作物一统天下,不利于生物间的竞争与进化;二是土地耕地化使水土流失问题更趋严重,农作物的耕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春播与秋播期间,地面没有任何植被覆盖;三是提高了旱灾与涝灾的成灾率,因为大量的水塘、沟渠甚至河道都被平整开垦为耕地,排涝蓄水以及灌溉的能力大大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农村土地的多样性,林地、草地甚至荒地也要得到一定的保护,对池塘、河道、沟渠进行全面规划,禁止耕地对其侵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投入,而不是耕地面积的无限制扩张。
3. 2 科学施肥,减少无机肥施用量
1、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的各类污染
我市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据2007年统计,全市化肥施用量为519946吨,农药有效含量使用量1532.23吨,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为2977.07万亩次,远远超过安全上限。此外,化肥、农药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由于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推进村种植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此类污染十分严重。
设施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农膜年使用量4733吨,其中地膜3096吨,使用面积47329公顷。农膜回收率仅为35%。此类污染在发达地区尤其严重。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人居环境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正在与日俱增。
3、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直接污染的危害。
与乡镇企业存在类似污染问题的是,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另外,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载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我市污灌面积已达20余万亩,约占总灌溉面积的10%。
二、我市农业环境污染的本质和成因
1、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我市环境管理体系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农业环保政策、机构、人员以及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
三、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因此,应从环境立法的角度入手,制订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方面的环境标准,规定各级政府和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环境法律责任;其次,要对农村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提供政策扶持,在征地、用地、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投入与收费机制;第三,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环境法律制度应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以加强预防性环境管理,强化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
2、突出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先导作用
将农村环境保护体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中。在地方规划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应编制县域环境容量规划。通过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逐步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按照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注重区域环境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
3、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首先,要大力倡导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合理、高效、协同、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业增长方式,避免农药、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其次,要加强绿色农业栽培等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农村推广体系的重建,在农药、化肥禁止使用方面加强国家的强制性。
4、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的集中化和市场化导向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95-02
1 农业循环经济的含义
在国外没有专门的循环农业研究,也没有循环农业、农业循环经济等术语。循环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是中国人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对现代农业反思后的创造性发展。中国专家学者汲取传统农业的优点,在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来解决农业、农村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农业循环经济做出过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从本质上来说,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有人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 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 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还有人认为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但不管什么样的解释,都强调要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周期中,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并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及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2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2.1 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河南农业人口多而农业资源相对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底,全省耕地保有量连续九年稳定在1.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03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22亩,当年增加21万亩,减少21.9万亩,增减相抵净减少不到1万亩,连续多年实现占补平衡。但通过对不同地区影响土地经营规模的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分成不同的类型,河南仍属于Ⅱ类耕地紧张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6.24%。
耕地资源是河南实现可持续资源利用的最为重大的部分,但据调查,近年来被征占的耕地绝大部分是肥沃的优质耕地,而补充上来的多是荒地或需要进行多年改造后才能见效的复耕地,耕地的整体质量在下降。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未征先占、乱占滥用、耕地浪费等现象。
耕地资源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和“资源安全”的潜在隐患,如不加以保护,很可能成为河南可持续资源系统的“木桶效应”的“短边”,危及河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目标的实现。
2.2 有效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浪费并存
河南水资源较为短缺,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21.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1.2%,是全国15个主要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342.8立方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8%,居全国第24位,所以河南的有效水资源相对短缺。
从全省多数地区农业利用水资源来看,通常是由于季节性降水丰枯不均,夏秋季节暴雨成灾,其它时间大部分缺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大。而且南北地区差异大,南部三个市地人均水资源量为800立方米,而豫北五个市人均只有280立方米,相差近3倍,缺水问题非常突出。
此外,全省的农田水质污染也较为严重。近年来,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致使大部分境内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污水年排放量达到20亿吨以上,80%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和库湖,造成大多数平原河流水体污染严重,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污染,50%以上的重点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指标,有些河水超过Ⅴ类标准,甚至不能用作灌溉水。大多数河流鱼虾绝迹,水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源也受到汞、酚、砷等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有些已不符合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标准。
全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也偏低。发达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0.9,我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0.6。而河南大部分地区仍沿用落后的灌溉技术,灌溉不是浇庄稼,而是大水漫灌浇地,亩均用水量达1500立方米以上,水的利用系数不到0.4。目前,河南节水灌溉农田面积已达2000万亩,占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总量的27%,但只占全国节水灌溉农田面积的0.6%。而且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以及省道、县乡公路的扩宽改造,占用了大量节水灌溉农田。城市化进程加快,也使节水灌溉面积进一步萎缩。
2.3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河南省农村的卫生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一些农村仍没有建设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填埋场,垃圾一般都弃置于河塘或凹地,而且垃圾长期露天堆放致使堆积地异味弥漫、蝇虫噬掠,垃圾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电池和难降解的塑料制品等废弃物,不但给当代,也给子孙后代带来了危害。此外,由于农村改厕基本上未采用“生态厕所”,以往可以作为肥源的人畜粪尿直接排放于河中,既影响环境卫生,又污染水源。近些年,秸秆燃烧也成为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之一,全省大部分秸秆被弃置不用,或一烧了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也污染了大气,甚至容易引发火灾,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不仅如此,一些地方还把严重污染的企业搬迁到农村地区,造成了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3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循环不经济问题
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等为基本原则。在农业生产中,遵循3R原则就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恢复和确保耕地、森林、草地和水体等资源的可再生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而目前农业生产模式看似是一种循环经济的形式,即“自然界――产品――废弃物――自然界”,但这是一种很不经济的循环模式,存在着过度消耗农业资源,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3.1 滥用农药、化肥、农膜,农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目前河南全省每年施用300多万吨化肥,有效利用率仅占1/3,大量的化肥沉留在土壤中,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渗透到地下,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池塘,形成巨大的污染暗流。而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塑料薄膜,不但很难降解,而且在其降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成分,它们进入水源,也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其次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给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据统计,农药残留造成了过去30年,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以及运动神经疾病等大脑功能紊乱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大幅上升;近年来,因食用喷洒农药的蔬菜中毒的事件亦时有发生。
3.2 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和自然环境负担沉重
长期以来,由于滥用农药、化肥,农膜,造成农用土壤垃圾化,耕地质量下降;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生物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窘境。生态恶化使河南省的各种自然灾害次数增多,周期缩短,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而且造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这一切最终的损失都要由自然和人民群众来共同承担。以粮食生产为例,2003年以来全省每年因旱、涝灾害减产的粮食产量平均达到800万吨左右。而且据统计,2006年河南省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9.7万元,由于森林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03万元,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825万元。由于生态恶化造成的各种损失,已成为自然和社会沉重的包袱,不仅如此,往往最终环境的治理成本远远大于各项经济活动为社会创造的财富。
3.3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烟杆废料、废木屑、玉米芯、麦秸、蚕豆杆、椰子壳等,这些废弃物若弃置不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的能源,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比如在农业废弃物中最常见的秸秆利用情况,全国每年生产的大量秸秆中,约l/3未得到综合利用,一些农民采取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焚烧和随地堆弃。河南省基本情况相似,大部分秸秆被农户直接燃烧,但作物秸秆直接燃烧的热效率十分低,仅10%左右。如果利用先进的技术,可使秸秆变废为宝,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4 原因分析
农业生产中之所以存在循环不经济问题,是有很多原因的。这其中有经济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相关部门发展滞后的原因,更有人观念落后方面的原因。
4.1 农业资源产权不清
主要表现在农业土地产权,水资源产权等不清,比如土地产权,由于农户承包的农地处于经常调整之中,使农户失去对承包土地的稳定预期。尽管我国土地承包期一再延长,从改革初期的15年延长到1993年的30年,都试图稳定农民的预期,但效果并不理想。而有些地方政府想收归国有就收归国有,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农民失地不得利。对于农村的集体土地,农民不仅无权决定其是否交易,而且无权从土地买卖中尽可能地获得收益。事实上,只要对土地权属没有明确界定,农民都有投资回收期的考虑,尽力索取投资,追求收益最大化,这就使得农民经营行为短期化,对耕地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4.2 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体系
农业、农村环境恶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根源在农业资源的滥用,而引发资源滥用的经济机制在于缺乏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来消除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在现实经济中,资源的价格未能正确地反映其供求关系,低价甚至免费的资源使用使人们产生了资源丰富的错觉,导致人们对有关资源过分使用,引发大量的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价格,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镇供水的商品价格通常低于成本价,农业灌溉用水更是无价之水,免费供给,供水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急剧增加,污染水域的现象也愈加严重,而现行的水价虽说有所提高,但水价非但不囊括污水的治理成本和正常利润,甚至不足其饮用水生产成本价的一半,水价很不合理。水资源价格偏低,不能充分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了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和企业是不会过多关心如何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以及怎样减少和处理排放,农业清洁生产也就无从谈起,农业和农村环境恶化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4.3 农产品质检体系仍不健全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从2003年起,河南省财政先后投入5000万元,带动1.1亿元的市、县地方财政投入扶持建设农产品质检中心。目前,河南省有8个省部级检测中心,18个省辖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5个县(市、区)建成了农产品检测中心,180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立了检测室,初步形成了省、省辖市、县(市)和批发市场(生产基地)三级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产品标准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限量等质量安全指标少,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差较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消费安全的需要。国际采标率低,与国际标准对接不够。质检机构数量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从事高精尖检测机构和综合类检测机构较少,检测速度慢,检测的试验环境条件差,检测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无法完全有效地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问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4.4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河南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较快,加工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但精加工、高附加值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河南仅有40~5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4.5 发展循环经济的愿望不强
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而河南省农村人口平均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保护当地农业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强烈要求。加之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也没有环境意识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执法不严,为追求政绩,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使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片面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致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此外,没有系统地、具体地制定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缺乏有效的财政、税收、价格等优惠政策也是农业生产中出现循环不经济问题的原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