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统计学的任务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7: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统计学的任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统计学的任务

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97-02

社会学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始于上一世纪30、40年代。几十年来,统计学的思想、技术和方法对提高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社会统计学》已经成为社会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在实际教授这门课程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片面认识,还有些甚至抱持着错误的认识。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将探讨在《社会统计学》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认识误区,以及纠正错误认识的办法,以便更好地进行这门课程的教与学。

一、《社会统计学》课程的三种认识误区

1.将社会统计学数学化。在社会统计学的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原因在于,许多学生认为社会统计学就是数学中的一种,主要讲授的是数学计算方面的知识,而他们往往数学基础比较差,认为自己数学学不会,社会统计学也肯定学不好,因此对这门课程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并难以克服。许多学生在面对这门课程时,往往心情复杂:一方面认为这门课程高深诱人,另一方面又觉得这门课程与数字打交道而令人生畏。正是由于思想上产生这种认识,所以许多学生对这门课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将社会统计学工具化。这种认识误区就是把社会统计学视为由一堆统计公式和方法组成的工具箱,这门课程的教学就是把这一件件的统计工具教给学生,学生运用这些统计工具就可以正确地进行研究、解决问题。根据这种认识,社会统计学的内容就是一个个零散的公式和方法。其实,这种认识没有看到社会统计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没有看到隐藏着这些知识背后的严密一体的一整套统计思想和观念。的确,社会统计学实质是通过各种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认识事物和问题,它的研究分析对象是数据,但是这些公式和方法的背后有一个系统的逻辑思想为基础,只有掌握了统计背后的思想,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因此,如果学生对社会统计学进行工具化理解,也会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只注重统计学知识、统计公式和方法的学习,忽视对统计思想和观念、统计知识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难免出现认识模糊,看不到这些统计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最终也不能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合理运用。

3.将社会统计学本质化。这种认识将统计视为科学分析的代名词,认为只要运用社会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就能够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一些人认为,当数据充足的时候,统计就可以代表一切,通过统计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除此之外,不需要了解其他的东西。的确,统计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测试,可以为人们用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使人们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认识事物。然而必须明确的是,尽管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和研究,但统计不能代表一切。在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中,人的思考是核心,脱离了思考的统计分析,这种分析不会是可靠和有效的,将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结果。简言之,统计分析不能代替人的思考过程。社会学家邓肯(Duncan)将这种认识讥为统计至上主义。他(1984)曾指出,仅有量化并不等于科学推理,事实上,量化反而可能会引人误入歧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我称之为统计至上主义的病态:把统计计算混同于做研究,天真地认为统计学是科学方法的完备基础,迷信存在能够评价不同实质性理论之优劣或是能够评价任何‘因变量’之各种原因重要程度的统计公式;幻想一旦分解了那些随意拼凑起来的变量间的共变关系,就可以以某种方式不仅证明了一个‘因果模型’,而且能证明一个‘测量模型’。”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的办法

上述三种认识误区对社会统计学的教与学都起到很大的消极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纠正这些错误认识。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教师首先要告知学生,社会统计学并不是单纯的数学方面的知识,这门课程的重点不是数学推导,所以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具有初等代数运算水平就完全可以满足本门课程的学习。和数学相比较,统计学不仅仅是进行计算得到答案,也并非推导定理、证明公式。社会统计学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描述,即用某种方法对资料进行总结概括;第二是归纳,即根据从总体当中抽取的样本的分析来对总体进行概括。统计学的核心是统计思想与观念,而不是列示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求解平均数、建立模型等知识与技能。因此,在统计学习过程中即使碰到复杂烦琐的定理证明、公式推导,也只是手段、方法。这门课程关注的重点是以这些定理和公式为基础的统计分析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定理和公式涉及较少,并且也不很复杂。因此,并不是数学基础不好,就注定学不好统计学。通过这样的讲解,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误解,打消学生的疑虑,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走进这门课程。

2.注重社会统计思维方式的培养。统计思想是统计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是否很好地建立统计思想,是统计学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讲解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强调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思想、概念、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统计思想和观念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换言之,社会统计学教学的过程,就是统计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统计方法和统计公式的讲解、学习和套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非常重视学生的统计学思想和观念的塑造,对学生进行统计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不是重点关注知识的讲授、公式的讲解和推导。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基本的统计思想和观念,掌握了如何进行统计思考,如何搜集、利用和分析数据来达到认识和了解事物的目的,懂得了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来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重要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统计思想和统计能力都更为扎实和牢固,真正达到这门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

3.合理看待社会统计学的作用。首先要明确的是,统计并不必然意味着科学,统计方法不能将任何研究“点化”成“科学的”。统计学不能用来检验任何想要检验的观点,也不能防止那些滥用、误用或弄虚作假的人借此乱作结论。实际上,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有严格的规则和范围,对由统计获得的结果的解释不能超越数据的限定范围。其次,统计学可以帮助人们正确深入地思考问题,但不能代替思考本身。对事物的认识和解释的决定权不应该留给统计工具和数据分析,而应该留给人的思考和思维。学习和运用统计学时,常会发生的一种倾向就是过于依赖程式化的统计检验,而不是实质性的知识。事实上,普遍的经验是,只有对社会过程有实质性的理解,统计方法才能够产生富有成效的研究。过于专注统计方法本身,而缺乏对实质性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过程的理解,往往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统计模型和方法都要严格服从以科学为中心的任务。统计方法在指导研究时不应该与所关注的实质性问题分开。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75-02

随着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管理活动产生的数据类型远远超出了结构型数据,基于结构型数据的统计教学不能适应科学的管理决策的需要,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剔除无效数据,运用科学统计方法,依托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是管理类专业学生必备的素养,故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都会开设统计课程,为各专业后期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基本的方法与工具,属于工具类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与研究型大学不同,更加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统计课程教学弱化统计方法数学推导,而应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藏的统计思想,培养认识数据思维,收集数据思维和分析数据思维以及统计方法在实际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以结构型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基础,适当扩充非结构型数据、半结构型数据或异构数据的应用;由传统侧重统计指标手工计算,转变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能力培养从基础计算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转变,统计计算能力转变为统计软件应用能力。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中贯穿“兴趣导向―任务驱动―能力提升”模式。

一、统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描述性指标计算,抽样推断侧重于数理推导,缺乏对统计综合设计、统计调查、基础统计软件应用内容的重点教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课外学习途径少,缺少统计思维的培养;课程教学以教材为主体,与社会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仿真性的任务锻炼学习能力、检验学习效果,仅通过考试成绩体现,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另一方面尽管统计课程在课程体系里是管理类专业基础课,但是学生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学习重视程度不,把统计简单理解为数据的计算,数理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体会学科知识的思想方法,缺乏经济学与统计学相辅相成的实践体验,很难将统计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学以致用的能力弱,特别是缺乏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能力,阻碍了统计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理念

1.能力需求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手工计算不再是统计教学重点,强调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管理类专业学生统计学习目标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后,能进行统计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设计科学的统计调查问卷,选择统计指标,建立适用的统计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分析或相关分析。能力培养上从原来的手工计算能力提升为综合性较强的统计设计能力、统计调查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尤其强调统计软件运用能力和统计思维的培养。

2.教学改革思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强化工具类课程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兴趣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加强统计方法和分析能力的训练,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加强数据展示的能力,促进统计能力提升,实现课程教学目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①兴趣导向:通过趣味案例和任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趣味案例和任务的选择要与即将讲授的知识点紧密相关,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听课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参与度。②任务驱动:设计综合性的任务,以任务完成来督促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思考实际问题怎么进行统计设计,选取何种统计方法、工具来完成,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及报告。使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能力提升:通过兴趣导向和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与主动性,从而达到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能力提升表现为统计能力从计算能力向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能力提升;手工计算能力向统计软件操作能力提升。

三、教学改革内容与实践

1.兴趣导向案例教学法。课程教学除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采用微课、慕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前沿性和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促进教学相长。按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教学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体现“兴趣导向”教学改革思路,细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业已了解或生活中接触的感兴趣的案例导入新课。趣味案例的选择把握与即将讲授的知识点紧密相关的原则和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听课和学习兴趣的原则。案例的使用既可以是学前启发问题,启发学生对相关统计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又可以是学后检验案例,检验学生正确使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强调“抽象”理论的背景及应用,强调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最后落地为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统计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统计教学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统计实践由课内单一技能训练到课外综合技能训练,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设计综合性强的任务,让学生了解任务所需理论知识,强调统计方法的应用背景、条件、统计思想和科学解释。采用翻转课堂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调整课内外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协作等方式完成任务。例如统计调查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组队,选择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实施问卷调查,处理调查数据,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汇报调查结果。学生在课内学习了基础的问卷调查知识后,课外进行这一系列的统计调查任务,课程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对问卷设计进行指导,与学生一起探讨可行的调查方法,对学生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进行监控与指导,对学生调查报告进行验收。从实施到结束师生共同探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数据的获取能力、整理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调查报告写作能力,为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统计软件的教学通过课内上机实验、课外分散实践等形式进行,为了便于学生课内实验和课外练习,根据授课的内容,编写相应的教学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指导、实验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统计软件功能,体会软件应用,分析软件运行结果,摆脱以往软件学习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将统计方法的教学与计算机上机融为一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结合专业后续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制作了相关课程的EXCEL模型工具,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会计专业上,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涉及大量的模型计算,运用EXCEL就可以很好的将学生从枯燥的数字运算中解脱出来,更好的分析管理活动,因而统计教学中重视学生建模逻辑思维的培养,在学生进行相关课程学习时,就容易在较高的视角上分析问题。

3.探究式学习教学法。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培养不仅仅局限于统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采用慕课、微课等方式,优化教学活动。例如统计调查的教学可以利用2015年5月4日北京大学华文慕课平台上推出的《统计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让学生课前向全国优秀教师学习,课上和老师、同学的交流讨论,开展自主探索,课后布置调查任务,锻炼学生的统计思维。采用分散实践、社会实践等途径,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更加科学的完成实践任务,强化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和实践,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将统计课程与学院特色结合起来,进行一些交叉性研究,引导部分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

根据社会需求的统计能力培养需求采用翻转课堂、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引入、案例分析、统计调查等任务布置注重兴趣导向;增加上机实验、课内与课外专题及综合实践,同时配以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基础统计软件应用能力,以及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通过教学改革的探索,在管理专业的统计课程教学中形成“兴趣导向―任务驱动―能力提升”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统计教学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将教学资料丰富、细化、有针对性,保障兴趣导向、任务驱动的实施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统计课程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大数据与统计新思维[J].统计研究,2014,1(1):10-17.

篇(3)

自19世纪70年代第一块单片机问世至今,单片机以其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芯片制作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单片机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也为单片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着单片机广泛运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生活用品、办公室自动化、通信系统等领域,学生是否具有单片应用甚至开发能力已成为相关产业的一个招聘衡量标准。教育当然也要与实际需求接轨,才有可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目前就业市场的要求。

一、利用汇编语言结合电路理解单片机原理

在笔者学校历年来的教学检查中,大多数教师反映本课程难教,除了教学设备没跟上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高职中技目前的生源质量不高。很多学生特别是中技的学生对于英语的认识基于字母,所以一看到编程所用的操作码就头大,从而一开始就放弃了学习。111条汇编指令就令他们产生畏惧,更不要提什么C语言编程了。对于掌握C以及C++的人来讲,采用它们来编程序易修改,使用灵活方便、可移植性强,而且不需要考虑到寄存器存储空间,当然比汇编来得容易。而汇编语言也有它自己的优点:汇编语言比较贴近于硬件,而且时间比较精准,且学习汇编有利于更为细致地了解对程序。鉴于在校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汇编语言更适合于初学者,即便111条汇编没有C语言方便灵活,但对于学生学习单片机入门也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单片机的原理理解,利用汇编语言结合电路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在指令的讲解中多结合实例,通过实验板演示,以提高学生对指令的理解和兴趣。如果没有实用器材,那么采用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调试并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对于学生理解程序也会有帮助。人喜欢感观认识,以眼见为实,见到了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就有很好的帮助。最简单的单片机软件是Keil uVision系列。但对于教师教学而言,应该就是Proteus,它与Keil uVision结合给学生进行展示程序执行结果,可谓是“两个搭配,干活不累!”但是同时也要提醒学生,软件的应用和仿真不能代替实际电路。当然如果有条件,用硬件来调试软件是最好的,但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它们的组合将是不错的选择。

二、采用任务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任务教学法。在讲解完各个指令后,会要求学生根据具体要求写出指令通过调试,并在单片机开发实验仪上进行简单的实验。按指令功能分类进行教学和实验:例如数据传送指令,可利用它来实现控制灯亮和灯灭。如下列程序:

LINE SOURCE

1 ORG 0000H;程序开始,ORG是一条伪指

令,表示程序从地址0000H开始

2 LJMP MAIN;跳转到主程序

3 ORG 030H;主程序从地址0030H开始

4 MAIN:MOV P0,#00H;对I/0清零,即无信

号输出,灯灭

5 MOV P1,#00H

6 MOV P2,#00H

7 MOV P3,#00H

8 ACALL DEL;调用延时子程序DEL

9 MOV P0,#0FFH;对I/0置1,即无信号输

出,灯亮

10 MOV P1,#0FFH

11 MOV P2,#0FFH

12 MOV P3,#0FFH

13 ACALL DEL

14 AJMP MAIN;跳转到主程序

15 ORG 0200H

16 DEL: MOV R5,#04H;以下为延时子程序

17 F3: MOV R6,#0FFH

18 F2: MOV R7,#0FFH

19 F1: DJNZ R7,F1

20 DJNZ R6,F2

21 DJNZ R5,F3

22 RET

23 END

该程序只是让灯全亮全灭,把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实验板上,先分析程序,再演示实验结果。让学生从知识的理论层面到感观层面进行认识。再给几段差不多但灯亮灯灭不一样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实验演示。当学生了解了指令的格式和作用后就可以让全班同学按8人一组进行分组,并提出想要实现的不同结果功能,让学生们通过自主讨论和分析写成程序,并通过现场调试再演示出结果。让组员上来讲解程序以及各条指令运行的结果。学生们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可加深其对指令语句的理解。在此,不仅让学生巩固指令,同时还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电脑上安装Keil uVision3,可以在平时进行软件仿真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虽然上面所演示的程序很简单,而且只能算是简单实操辅助理论课程,但它可以使刚入门的学生在成功的结果后面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作为一个单片机的入门程序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应该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和引发学习兴趣。人往往在知道了一点后才会有想深入学习的欲望,这种欲望是学生学习好该课程的动力。因而,无论教或学都应该由微入细,由易到难,逐步实现教学目的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单片机的学习中,难的并不是硬件也不是接线,而在于指令学习与运用。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软件相当于人的思想,只有强壮的身体而没有思想是傻子。想要更好地发挥硬件的作用,就必须更好地掌握软件。加强对指令的熟悉程度是必要的,对于44个操作码,笔者首先用最笨的方法――背和抄,先记住它们,再与7种寻址方式相结合进行记忆;其次是多看程序,现在单片机的发展使它有着各色各样的程序,从程序中了解指令的功能和应用。对于小程序要懂得分析每一步运行结果,及其对其他寄存器内容和各种标志位的影响。对于较复杂的程序要学会分析出最终的结果和执行目标。在不断地看程序中掌握指令。最后就是利用指令对一题用不同指令进行编程,也可以加强对指令的灵活运用。

总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状进行教学,通过多展示、多总结、多分析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要注重引导,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让学生自主编程、调试和演示,并学会与同学进行知识的交流,把自己的程序讲解给同学们。而且师生之间要多交流和沟通,对学习过程中的难疑点要进行一一突破。

参考文献:

[1]陈亮,康娟,刘涛.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1).

[2]林格,程鸿勋,唐曾磊.自主学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3]袁道香.《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1(10)

篇(4)

任?涨?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在课外实现在线教学,而将“作业”带入课堂,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首先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学习,根据自己的节奏观看视频讲解,而不必担心跟不上教学节奏。其次是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性,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

本文将阐述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在应用型本科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还不够凸显

传统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某主流的ERP软件操作流程,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来验证操作一遍,只是学会这个软件的菜单及操作,对流程、原理等知识缺乏了解,很可能出现换一个软件就不会使用的情况。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只是照搬照抄,而且学生遇到问题往往首先是想着寻求教师的帮助而不是独立寻找办法解决,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谈创新能力。此外,在传统教学中,课上时间除了教师的演示,就是学生埋头完成自己的作业内容,学生合作的机会较少。而当前很多单体企业都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使用ERP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集团企业更是采用财务共享处理模式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学生在传统课堂中缺乏这种团队合作的机会,导致其进入工作岗位,不能马上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脱离用人企业实际需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会计信息系统只开一学期,课时在48―64学时之间,由于课时的不足,传统教学大多只讲财务模块的知识及应用,而对供应链模块不做介绍。但是从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很多企业在实施ERP软件时都要使用供应链模块,这部分知识是不可或缺。另外从ERP的发展现状来看,它不仅涵盖了总账、报表、应收应付、固定资产、工资等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软件部分,而且涵盖了采购、销售、库存、生产制造、质量监控等业务,几乎包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而只涉及财务的教学内容显然与企业的人才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三)教学方法陈旧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演示案例,学生验证练习,一次课下来,教师演示占去了一半时间,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多,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内容也较少,而且只是被动学习,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此外,传统的教学中还会出现教师很流畅地演示完,学生当时能看明白,但事后练习时不知道如何在电脑上进行操作。为此,需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让教师从重复繁琐的知识讲解中解脱出来,将学生放置于实验学习系统的中心位置,让实验课的时间得到解放,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在不断的练习与思考中完成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和效果。

三、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主要内容是ERP软件的操作,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将教学软件操作过程通过录屏的方式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但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外自觉地盯着电脑屏幕学习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此还需要改良。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学生在强烈的任务驱动下,会积极地学习在线视频等学习资源,从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取知识并掌握相应的能力,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的质量。下面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来进行具体说明。

(一)课前设计:自主性学习

1.课前教学资源的设计。课前教学资源设计包括微视频、PPT等资源设计,这些都要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碎片化其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与之对应的知识树结构。教师对碎片化后的知识点进行录制相关的操作视频、PPT课件等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一定要有微的特点,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展开自主学习。另外,针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微视频不能像传统视频教师出现在屏幕中讲解某个流程,而是要以操作视频的形式展现,授课教师不在画面中出现,屏幕变为软件操作界面,这样操作过程更明晰。

2.任务单的设计。任务单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构建“技能树”结构将之前知识体系碎片进行系统化。只有知识系统化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既要考虑尽可能多覆盖知识点,贴近企业实务,还要难易适中,有一定的拓展性。这样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地学习教学资源并搜索相关知识点,把散乱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在任务单的设计中还要注重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课前学习流程设计。课前学生要求独立观看课件或微视频,根据任务单要求,分组讨论制作流程图及职责分工描述表。在此过程有疑问的地方学生记好笔记,提交给教师,教师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课中设计:强化式学

学生课程中的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对课前学习内容的验证实训,另一个是对验证实训内容的演示说明。具体根据课程内容进度安排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完成验证实训,然后安排某次课程进行演示说明。

在验证实训中,小组成员要按事先设定的岗位分工和流程图,互相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如遇到问题可互相讨论得到解决办法。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于教师,但教师注意指导过程中不要直接告诉结果,而注意要以引导为主。

在小组演示中,各小组首先汇报业务处理流程设计,然后演示软件操作流程,其他小组成员指出其问题并进行打分。教师点评各小组实验情况,回答学生问题,并为其打分,最后各小组成绩由学生平均打分和教师打分综合得出。

(三)课后设计:反思性学习

每次演示任务完成后,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实验报告,并完成思考题。实验报告格式如表1所示。

(四)考核评价

翻转课堂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按需学习,实现了个性化的分层次教学,因此需要构建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1.考核方式多元化。期末可以采取无纸化教考系统进行考试,同时更要注重过程性考核。可以采取在线学习平台来统计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定期在平台上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过程性评价。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104-01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课改的步伐一步步向前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已运用于各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操作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用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任务目标过于片面、任务评价过于单一、设计任务繁简不适于大多数学生等诸多问题。我院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就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新生计算机水平调查分析

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Office软件操作、网络基础、多媒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在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学过。通过问卷调查,40%的学生学过Windows和Office办公软件,8%的学生学过程序设计语言,32%的学生利用计算机娱乐,而只有少数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还未接触过计算机,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面对的授课主体层次不齐。那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方式,是很难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难以开展个性化教学。那么教师如何兼顾“零基础”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就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三、任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生,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而分层次的任务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里得到最佳发展。

1. 设计任务

教师怎样设计任务、设计什么样的任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着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设计出来的任务一定要有质量,要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运用知识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到大四时,我们即将毕业,走向社会,要给自己设计一份个人简历,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这些任务是学生想知道答案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但是任务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知识储备,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任务设计偏难,学生会感到畏惧而远之;任务过于简单,则不能最大化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水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任务是不一样的:零基础学生达到鼠标、键盘灵活使用;以前开设过课程的学生达到office软件简单应用;利用计算机娱乐的学生则可以协助老师完成一些日常办公作业。

2. 分配任务

在分配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的基本情况和教学需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定小组长,协助教师指导、组织和反馈学习信息。这样合作学习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同时,教师可以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及完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这就为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了余地,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3. 完成任务

教师布置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自己去解决问题,如通过系统帮助查找答案等,让学生自觉、独立地学习,最好能当堂完成任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除课堂多一点耐心,讲的细一些以外,还需要对他们有额外的要求,比如将未完成的任务留到课后去完成,并且通过网络平台随时进行检查和交流。

4. 总结评价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摸索上。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同学,在同一节课内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也不同,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另外,在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提交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出确切、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到差距,对自己的学生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四、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无人机;教学;课程

1无人机研究背景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在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在航拍、农林、救灾、巡检等领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成为各行各业追捧的新的技术增长点,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无人机应用范围。部分高等院校抓住机遇,开展无人机相关教育培训,甚至尝试开设无人机应用课程。而如果以无人机为主体,配有相关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系统,组成由无人机、任务设备、无线电测控与信息传输(数据链)分系统、地面指挥控制站、发射与回收分系统、保障与维修分系统等一整套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为此,笔者结合高校教学的特点,针对无人机课程设计、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探索,探讨无人机应用课程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的可行性。

2教学无人机的性能标准配置

当前我国无人机厂家众多,产品性能和质量差异较大,除无人机产品外,厂家还配置和搭售相关系统应用。针对教学用无人机,可以参照下列指标进行配置。(1)具有安全飞行控制性能:主要指无人机在飞行中的安全可控程度,此项性能高的无人机安装有双冗余飞控模块,有一键返航功能、低电自动返回功能等,由于无人机一般均载物飞行,加上飞机自身重量,因此飞机一旦失控坠落后果将可能十分严重,因此对于在人员密集或车辆、建筑密集的区域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2)具备基本的定点巡航能力,能够预先设定飞行线路,设置悬停位置、时间、高度等,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3)具有3kg以上的承载重量:主要是搭载教学设备,如摄像机等。(4)具有一定的防损能力:包括飞机机身防火、防水和抗摔等方面,以及能够抵抗4~5级以上大风的能力,便于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5)具备30分钟以上续航能力,结合电池消耗带来的实际续航时间,考虑理论课程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相结合。

3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配置

3.1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配置

随着无人机在国内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特别是多旋翼配备了地面监控系统。目前主流市场上,载有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已经推出并广泛应用,份额逐渐扩大,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因此,选择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或者无线终端设备,成为无人机教学培训的重要手段。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平台开发定制的无人机手持地面站,内部集成高精度GPS,不经电脑连接即可调节无人机飞行参数,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监测飞行及教学状态。

3.2建设无线通信基站

如有条件,可以建设地面接收基站,便于无线图像实时传输。基站可以设置视野开阔地方,实现教学场地全境完全覆盖。固定地面接收基站设备由一台无线图传接收机和天馈系统组成。机动接收基站可以选择手提箱接收机,接收机应配置USB接口,方便使用移动储存介质进行本地录像,还须配置以太网口,通过以太网口可接入网络传输视频信号,为了适合各种场合,机动接收机的工作频率通常由教师根据教学场合需要来确定。

4无人机课程任务重点

4.1教学任务目标

任务命令,要求无人机到某指定地点执行任务。无人机驾驶员根据任务命令,将地面控制站和无人机展、安装开做好准备工作,并进行起飞、巡航、降落路线的选择与规划,在地面控制站设计飞行航路节点和飞行高度剖面,设计任务执行过程中各种工作模式和程序。然后将任务规划中确定的参数载入到飞控计算机中,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无人机按照规划路线飞往任务执行区,并在任务区上空执行既定任务。任务载荷分系统开展搜索、拍摄等任务,并将获得的图像视频,通过无线数据传输链路进行发送给驾驶员。无人机执行完任务后按照任务规划航线返航,在起飞地点降落。

4.2教学任务完成方法

4.2.1人工操作方法

由学生人工操作发送指令经上行信道传递至机载计算机,通过机载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执行对无人机姿态和飞行轨迹的控制。主要用于起飞和降落阶段。

4.2.2自动控制方法

在自动控制飞行模式下,学生能够操作无人机按预先编制好的程序自动飞行,机载飞控系统根据程序规定的预定航线和定位系统给出的飞机实际位置,自主完成对飞行轨迹的控制。无人机在执行远距飞行任务时,自动控制是主要的飞行控制方式。

4.2.3应急返航方法

无人机起飞后,例如无线电数据链上、下行信道连续丢失超过预定时间等问题,立即自动执行“应急返航”程序,返回到起飞地点,降落并关闭发动机。如遇突发事件,则通过学生发送“应急返航”指令。在“应急返航”模式下返回至起飞地点上空后,如果数据链恢复,则可以转入“人工操作”模式,在“人工操作”模式下完成降落操作。如图1所示。

5无人机教学原则

5.1移动优势原则

当前智能终端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期,移动操作系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人机应用要充分结合移动智能设备有的特性,如位置信息、重力感应、多点触控、语音、照相、视频、磁场感应等设计功能与操作,突破传统PC模式下基于鼠标+键盘的设计。

5.2学生体验优先原则

无人机应用操作要简单,学生体验要亲切。充分借鉴移动互联网体验模式以及学生养成的使用习惯,学生体验要融入于无人机操作的全过程。

5.3平台统一原则

选择被学生广泛运用并熟悉掌握的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或者无线终端设备,以及基于该平台开发定制的无人机手持地面站,目的都是坚持统一技术规范和指导,有效降低建设及运维成本。

5.4安全原则

无人机课程所处的环境(包括但不仅限于地点、设备、人员、天气等)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更加开放,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安全操作标准。

5.5移动终端设备支持原则

智能终端设备更新换代周期不超过1年。在这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时期,紧紧跟随技术和时代脉搏是主旋律。移动应用实施技术也需要抓住业界技术变化的主旋律,聚集主技术主设备。

5.6符合法律规定原则

无人机使用频率应当通过无线电通信管理局核准,建议以学校层面与相关部门申请由工信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核准证,确保无人机无线设备不对其他合法无线电业务造成干扰。

6结语

无人机结构简单、体型小巧,飞行与维护成本低,使用灵活,携带方便,是一个集中多种高科技的空中遥感平台,在很多应用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无人机市场的快速蓬勃发展,无人机应用教学课程进入高等院校课堂甚至发展成一门专业指日可待。而如何基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系统,整合无人机平台、遥感技术、实时图像传输、数据分析等技术,为教学服务,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必将填补我国无人机应用课程教学的空白。

[参考文献]

[1]符小卫,李建,高晓光.带通信约束的多无人机协同搜索中的目标分配[J].航空学报,2014(5):1347-1356.

篇(7)

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看图填空

(1)每份有3颗

,4份一共有_______颗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12颗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_______颗

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颗

按每份3颗,可以分成_______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口算90×6时,先把90前面的_______和6相乘得54,再看_______后面有_______个0,有_______个0就在54的末尾添_______个0,得540。

3.

(5分)先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_______十五

_______    _______

二、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4.

(2分)一包饼干4元钱,东东有12元,他能买几包这样的饼干?列式为(

)。

A

.

12÷3=4

B

.

3×4=12

C

.

12÷4=3

D

.

12-4=8

5.

(2分)水资源很宝贵,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星星家实行节水计划,1个月节约用水400千克,(

)个月可节约用水4吨.

A

.

1

B

.

10

C

.

100

6.

(2分)比一比.

(1)哪张纸上的字最多?(

A

.

B

.

C

.

(2)哪张纸上的字最少?(

A

.

B

.

C

.

三、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

7.

(5分)直接写出得数。

36÷9=

72÷8=

42÷7=

25÷5=

63÷7=

81÷9=

20÷7=

21÷5=

8.

(5分)看乘法算式,你能很快地写出商是几吗?

25×4=100

(1)

(2)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9.

(5分)填空

(从上往下填)

五、应用题

(共1题;共5分)

10.

(5分)应用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3题;共8分)

1-1、

1-2、

1-3、

2-1、

3-1、

二、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4-1、

5-1、

6-1、

6-2、

三、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

7-1、

8-1、

8-2、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9-1、

篇(8)

2.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并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4.使学生知道污染没有国界。

[学情分析]

根据平时的观察及对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本班学生在保护环境问题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多数学生居住在高楼大厦中,家家大门紧闭,很多学生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好坏视而不见,个别学生甚至不在乎周围居住环境的好坏。

2.不少学生不愿意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认为小学生没有能力参加环保。有些学生想参加环保,但不知该怎么办。因此,应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3.大多数学生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境保护的概念比较模糊,不懂得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应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道污染没有国界,并指导学生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教学难点]

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学生也应如此。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辩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媒体演示引出课题

课件呈现:指导学生观看周笔畅MTV《汗》中有关环境破坏(水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森林资源破坏、大气资源破坏、生物资源破坏)和环境保护实例片段。(通过短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迅速地带到了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破坏环境的可怕后果。)

教师:观看短片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片中那些场景出现?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何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主题之一。可见,好的生存环境对我们多么重要,因此,制止污染、停止破坏、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共同的责任---保护环境”。

教师板书课题:保护环境

环节二:探究问题体验感悟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第八课《保护环境》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你们小组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根据书中内容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你们小组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棒,下面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

1、什么是环境?

2、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保护环境?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环节三:联系实际懂得道理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把课前收集到的环保资料拿出加工整理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四人一组解决这四个问题。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所谓环境就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从事生产的外界环境,它是由空气、水、土地和生物等组成的自然环境。

教师: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短片中可以看到被污染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人类,而环境也同时被我们人类无情的破坏。因此我们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

学生回答:……

教师:既然环境保护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为的破坏环境,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人类也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无情的报复和惩罚;只有自觉地保护环境,才能让自然环境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环节四:行为辨析提升认识

教师:环境需要我们来保护,作为小学生应不应该参与环境保护呢?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小学生有能力参与环境保护吗?那位同学能热心帮助别人是对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他迟到却是不对的,不过他的迟到与一般不遵守纪律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批评者和受批评者都要正确对待。

课件呈现:

甲:小学生有能力参加环境保护,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乙:小学生没有能力参加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大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教师:赞成甲方观点的同学请举手,赞成乙方观点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陈述你方的观点。

学生回答:……(辩论开始。辩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通过讨论、辨析,使学生在争议辩析中学生懂得判断、评议一个人、一件事,要注意全面地分析,而后才作出结论。那位同学随手拣起一片碎纸是对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他随地吐痰却是不对的。小学生应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

教师:真的,就象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那些问题,我们小学生无法阻止大人破坏环境的事情太多,但我们能做到保护环境的事也不少:象“白色垃圾”,我们可以跟妈妈宣传避免或者不用白色塑料袋,提起菜篮子上市场买菜;废电池的回收等等。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环节五:关注社会延伸课堂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每人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写在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纸上。

学生设计环保公益广告词。(师放音乐《地球的孩子》,学生在音乐声中设计,写好的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广告词贴在黑板右侧)

教师:同学们设计的环保公益广告词非常精彩,请同学们看黑板读出自己设计的环保公益广告词。指名读自己的广告词。

学生读广告词。

篇(9)

关键词:物流人才 系统动力学 人才供需 预测

物流人才供需相关 研究 综述

国外相关 文献 对相关领域人才供需的研究大多结合该领域产业的经济发展来进行,在进行产业发展研究时主要结合了产业生命周期 理论 。国外关于人才预测和人力资源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需求预测领域,所 应用 的 方法 大多是专门针对于该领域的人才预测,应用比较多的预测模型是直接依赖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模型在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时,在该部门范围内考虑了工作研究、统计模型、生命周期、经济模型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由stephen hoffman对军队文职人员需求预测的研究和paul choudhury对印度钢铁 工业 机械工程人员需求的预测研究。

在国内物流人才研究领域,主要是一些定性的研究方法,其中以对全国或某个区域的物流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和对策研究较多,而对物流人才供需定量化的研究方法较少。对其它领域的人才定量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人才需求预测步骤主要分为:现状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学规划。此外,国内部分研究成果也采用了计量经济学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经济预测模型或投入产出模型对人才需求与供给进行预测。国内最大规模的人才预测是1983年由 教育 部组织的全国专门人才需求预测,该预测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方法上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

目前 ,国内外对于物流产业和物流人才研究存在的主要 问题 是以面向人才需求为主,结合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的研究较少,这种研究方法不能全面、深入揭示供需之间的内在关系, 影响 了结果的可信度。解决产业发展与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产业发展机理的研究,二是对人才供需的研究,而研究人才供需模型的关键就是要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进行综合分析与组合建模。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是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分析 计算 ,主要计算结果都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也就是说,模型能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的复杂时变系统的有关问题。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我国物流产业人才供需模型,并应用系统动力学专用仿真软件ensim dss进行仿真求解,该模型由物流产业、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四个子系统组成一个组合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的特征。

物流人才供需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一)物流人才供需发展模型总体流程图

系统动力学用于处理时变问题即动力学问题,它的分析过程一般是:建模-仿真-结果分析。根据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本文建立物流产业与物流人才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物流人才供需发展系统基本因果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物流人才供需系统以及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涉及到的诸要素基础上,本文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物流人才供需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三)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发展流程图

本文在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流程图,见图3。

(四)模型的描述

本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分为四个子系统:物流产业经济增长子系统、物流人才需求子系统、物流人才供给子系统和物流人才流动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组合成一个综合系统。

1.物流产业经济增长子系统。本模型中假设物流产业经济的增长主要受物流产业经济 自然 增长率与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影响。物流产业经济自然增长率。它是由区域中物流产业结构、物流产业中人力资源素质、区域 交通 条件、区域物流资源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物流经济自我发展的潜力与趋势,通过对 历史 数据的分析和远近期物流经济发展规划的综合,对物流经济自然增长率加以定量描述。本模型以物流产业增加值代表物流产业经济自然增长率;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是指物流发展中对物流产业经济的阻碍率,它与物流差异和理想物流费用相关联,通过物流产业经济短缺影响因子体现出来。物流差异指的是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之间的差值,物流差异大,说明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大。物流差异对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不是马上表现出来的,而是有时间上的延迟,通过中间变量—差异延迟来描述这种情况。理想物流成本与物流需求量及理想需求系数相关,不同阶段理想物流成本不相同,因此要通过理想系数体现出来。短缺影响因子与理想系数的值主要是通过在系统动力学模型运行中,反复运行而确定。

2.物流人才需求子系统。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主要与区域物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费用差异程度有关,若区域物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本模型以物流产业增加值表示),则对物流人才需求相应较大,可通过物流人才需求影响系数来表现,物流差异程度越大即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相差越大,工商 企业 迫于竞争的压力,外包的程度也会加深,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通过物流差异影响因子表现;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物流人才需求的阻碍程度从一定程度上说应该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以及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任度有关。为了简化模型,本文主要将这些因素体现在物流人才培养成本上,从物流人才培养成本影响因子上体现。

3.物流人才供给子系统。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物流人才供给作为人才供给的一部分,其效率主要表现为 社会 效益,因此,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和教育机构必须从宏观上保证对物流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投入,增加物流人才的供给,企业自身也应当从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盈利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对人才培训的投资基金,作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投入,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物流人才的培养周期和培养费用对物流人才供给具有阻碍作用,而物流人才转行、物流人才离退休和物流人才自然减员等因素导致物流人才流失,上述诸多因素使得物流人才供给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考虑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对物流人才供给能力的阻碍作用。本文以物流人才消耗系数反映物流人才阻碍率。

4.物流人才流动子系统。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物流人才流动受物流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增长率受物流产业增加值和流动增长影响因子的影响;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主要受人才流动成本的影响,而物流人才流动成本与离职成本、替换/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岗位空缺成本、损失的生产率成本以及节省的成本等因素有关。

(五)系统方程构造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 方法 对以上 内容 进行定量 分析 。物流产业与物流人才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3所示。在系统动力学软件中,dynamo系统中的变量是用时间下标以区别在时间上的先后,用 英文 字母k表示现在,j表示刚刚过去的那一时刻,l表示紧随当前的未来那一时刻。dt表示j或k之间的时间长度。根据模型的系统流程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如下:

物流产业总值k=物流产业总值j+dt(物流产业 自然 增长率jk-物流产业 经济 阻碍率jk);物流人才需求k=物流人才需求j+dt(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jk-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jk);物流人才供给k=物流人才供给j+dt(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jk-物流人才供给消耗率jk);物流人才流动k=物流人才流动j+dt(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jk-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jk);差异延迟(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对物流经济 发展 而造成的延迟)=delay3(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 延迟时间);物流产业自然增长率kl=物流产业总值kl×总产值增长 影响 因子;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kl=f (物流产业总值kl)×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影响因子(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kl=人投资额kl×人才投资效果转换率;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kl=物流产业增加值kl×流动增长影响因子;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kl=短缺量kl×物流产业经济短缺影响因子;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kl=物流人才培养成本kl×物流人才培养成本影响因子;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kl=物流人才供给kl×消耗系数;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kl=物流人才流动成本kl×消耗系数;人才投资效果延迟=delay3 (投资效果,投资延迟时间);人才供需比=物流人才供给/物流人才需求;理想物流人才培养费用=总物流人才需求量×物流人才培养理想系数;需求系数(物流产业总值相对于总物流人才需求量的比例关系)=c(常数,下同);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物流人才培养成本×总物流人才供给量;物流人才投资比率=c;投资额kl= 社会 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投资kl×投资效果系数;社会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投资kl=物流产业增加值kl×物流人才投资比率;物流人才投资效果=投资额×投资效果系数;投资效果系数=c;投资效果转换率=c;投资延迟时间=c;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理想物流人才培养费用;消耗系数=c;延迟时间=c。

模型模拟与结果分析

(一) 历史 数据检验

以实际的物流产业增加值对模型进行历史数据的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由系统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其相对误差均小于5%,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模型与实际系统的一致性高,据此,本文推断该模型是有效的。

(二)参数灵敏度检验

选用物流差异影响因子作为灵敏度检验的参数,以改变物流差异影响因子来测试本文系统模型的灵敏度。设物流差异影响因子为0.39(current2),原来为0.59(current1),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在减小物流差异影响因子后,物流差异的行为曲线比原曲线的振幅稍小,但其行为变化趋势与原曲线相比没有大的变动,据此可推断模型参数是不灵敏的。因而模型对参数的要求不会很苛刻,有利于模型在实际预测中的 应用 。

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供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还是一个崭新的尝试。系统动力学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全面分析,这个特点符合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供需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因此二者之间的结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篇(10)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任务”的形式进行教学,将多种知识和技能融入任务中,贯穿于任务的整个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将会经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任务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这样一系列步骤,体验完整的任务。其中的每一步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只是提供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将会对整个过程及其中的每一步骤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具有许多共性。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它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探究、方式多元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性受到激励,创造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活跃性大为提高,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将会极大提升。

一、通用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个关键点

1.是否选取了合适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1)任务要紧扣课标

选取任务时会考虑到任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相关的知识领域和概念又是什么。其实这些都是有依据的,任务不能是天马行空的,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该是教学工作的准绳,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以及检查教学质量高低均以课程标准为最核心的依据。

(2)任务要有实际意义

任务的设计不仅要紧贴课程标准,还要考虑到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如果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则更具有重要意义。有些任务不具有实际意义,或者是已经过时的,一开始就可以剔除,这需要教师的判断和引导。

(3)任务要能学以致用

通过任务的操作让学生能够将新知识应用在解决真实且复杂的问题中,或是能够使用多种高效工作能力如收集、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用技术的能力,也可以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4)任务要难易适中,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

任务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了解,但是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完成,并且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在努力之后完成任务任务。任务要能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探索,除了把握好难度之外,还要让学生对任务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共同来把任务做好。要使任务具有吸引力,可以让任务贴近学生的年龄层次,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2.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具备多方面能力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初他是设计者,任务开始后他是管理者,学生讨论时他是参与者,在评价时他是评委等等,这些角色需要教师具有不同的能力,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的管理能力

教师要能够自始至终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目标上,不仅在任务开始时,随着任务的进行,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目标导向强化,并且要保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时间跨度大的任务,要定时提醒学生是否在按计划完成任务,是否完成了阶段目标。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示。学生在任务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疑问,例如:在上三视图这节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复杂零件的三视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复杂零件的三视图绘制会不知如何下笔。此时教师要再强调一遍作图的步骤,给予“先画主视图,再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画出左视图、俯视图”等类似的提示。对于大部分学生在作图时会遇到的疑问,要及时统一讲解,以免学生因疑问得不到解答而失去制图兴趣。另外,绘制三视图这节课耗时较长,一节课制图,一节课标注尺寸,最后一节课讲解。因此教师每次上课时都要提示学生这节课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监控和管理学生的行为。任务操作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室里走动,有时会在校园的某个场所进行,甚至走出校园。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遵守规程,高效地工作,如制订工作计划、时间流程表,使学生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

教师推进活动进程,并且管理工作流程。教师对任务排定时间进度后,每次活动都要指导学生按时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任务,达到分期目标,对学生每一次活动成果都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检查情况,判断每次活动的难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学生完成程度如何,接下来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是否需要补充知识和技能,从而推动任务的进展。

(2)教师的技术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等。相类似的看法是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改进产品或生产技术的能力、信息储备和组织的能力。具体到通用技术课程任务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理解多种工业技术的原理,能够运用工业技术对产品进行一些设计、制作、改进的实践操作,掌握设计过程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和流程。

(3)教师的评价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中的评价很重要,教师要学会评价。这要求教师对任务中的关键要素有敏锐的眼光,判断要从哪些角度进行评价,制定各个评价任务的标准。这需要教师对任务有更深入地了解,要预设到学生会有哪些情况出现,在评价标准中充分体现出来。除了成果的评价,还要能对过程进行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在任务中表现出的优点或不足,对优点能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好的方法进行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提醒和指导,并告诫其他同学。要对任务的最终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作为后续任务的借鉴,以期之后的任务效果更好。

二、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案例

1.任务背景

本任务是根据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第二个过程“制定设计方案”这一小节而设计的,共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这一节的内容是承接发现确定问题和进行模型制作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制作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

在布置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明确设计任务,收集信息等内容,同时具备人机工程的相关知识,能够较好地开展设计任务。

2.任务主题

设计一款适合高中生的学习台灯。

3.任务过程

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完成以下表格:

4.任务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40%)与教师评价(60%)相结合的方式。

通用技术设计任务作品评分表

三、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思考

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大为增加。不管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谈话中,还是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虽然这门课程不是高考科目,但是学生对它的热清不减,不会出现在课堂上看其他科目书的情况,课后能积极完成任务。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用技术解决问题的乐趣,而最终成果的展示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所有这些都说明他们喜欢这门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的“通用”使得教学载体丰富多彩,设计任务时可以跨越多个学科领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这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契机。教师要设计任务并且规划任务、管理过程、管理任务团队,也使得教师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任务的设计、管理和评价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加完善,技能更趋成熟,自身价值得到更高的体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更好地上好通用技术课,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

通用技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得教师关注的重心转向课前。由于要设计任务,教师要在课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构思、规划。这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就轻松了,教师虽然在课堂上的讲课少了,不需要时刻考虑有没有知识点没讲,但是教师更强调对课堂的管理、对课堂活动的管理,使之有序;教师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快速响应学生的求助,在巡视学生活动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出并给出建议;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调整任务,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在学生方面,学生参与任务更有趣味性,将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融入任务中,比传统讲授更易接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自然更易达到教学目标。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项目教学法使得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通用技术课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1.如何更好地对过程进行评价

对任务进行评价,既要对结果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过程进行评价。但是实际操作时,对结果进行评价相应容易,有清晰的评价标准,都以量化指标形式存在,而结果本身很多时候是物化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评价。对过程评价虽说也有标准,但很多都是比较抽象的标准,操作的时候比较困难,除了对过程进行监测,还应该有其他可行的评价方式,这应当是以后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如何解决任务教学中个别进度差异的问题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人基础知识、已有经验、掌握技能、思维能力和感兴趣程度等方面的差别,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存在差异性。一般对活动的进度都是按照大多数学生的一般水平设定的,但是由于任务一般跨度比较大,通常需要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时每次的进度差异会累加,最后会有部分学生进度领先于其他学生或是落后于其他学生一两周,领先的会无事可做,落后的会为了加快进度,粗制滥造。

3.如何寻找更为合适的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最难的是寻找任务,虽然在实践中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但这还远远不够,有些章节的任务还不够合理。

篇(11)

分类号 B844.1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12.001

1 引言

妒忌(envy)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社会比较中,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想要但缺少的东西(如能力、成就、物品等)时,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体验,具体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混合情绪(Parrott & Smith, 1993)。妒忌和嫉妒(jealousy)的含义略有不同。嫉妒发生在人际关系情境中,并涉及到第三者,特征是担心丧失、不信任、焦虑以及愤怒;而妒忌是发生在一个人缺乏另一个人所拥有的更高的能力、成就、物品等时的情绪体验,妒忌者羡慕别人的同时也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缺乏那些东西。有研究表明,妒忌在婴幼儿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并在儿童时期得到发展。比如,Frankel和Sherick (1977)通过对1~5岁幼儿的观察,发现幼儿在2~3岁时就开始出现妒忌。Ridgeway,Waters和Kuczaj(1985)统计了18个月到6岁儿童对情绪词汇的理解和使用的百分比,发现6岁儿童能够理解“妒忌”,并且使用的百分比达到60%。Hger,Oud和Schunk(2012)运用改进的分糖法(避免“公平”在分配中的影响)对7~10岁的马来西亚本南族儿童和德国儿童进行研究,发现马来西亚本南族儿童选择“妒忌分配”的比例在7~9岁有上升趋势,10岁基本保持平稳,并且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8岁德国儿童的妒忌达到顶峰,之后显著减弱,并且男孩选择“妒忌分配”的比例显著比女孩高。王小婷,李舟和刘旭阳(2013)用问卷法比较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以及研究生的妒忌强度,发现不同阶段妒忌强度不同,并且初中、高中男生妒忌显著高于女生。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儿童的妒忌发展特点存在差异,Hger,Oud和Schunk(2012)认为这是儿童生长的文化或者环境差异所导致的。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较大,那么我国小学儿童妒忌情绪的发展特点是怎样的呢?妒忌的社会比较理论(Festinger, 1954)认为,个体通过向上和向下比较了解自我,而妒忌产生于向上的社会比较,即个体将自己的特征与相似他人比较,他人的相似特征威胁到个体的自尊从而产生妒忌。妒忌者所看重的情境容易引发妒忌(Salovey & Rothman, 1991)。小学儿童的生活圈很窄,妒忌情境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家庭,而且他们对成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尤其在意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很简单,只有师长、亲人和朋友。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于小学儿童这一群体的研究。

妒忌常被人们看作是一种消极情绪,其消极作用受到很多关注(Moran & Schweitzer, 2008),而其积极作用却常常被忽视。尤其在中国文化中,妒忌几乎是“美德”的反义词,妒忌者羞于向外人表达自己的心情。van de Ven,Zeelenberg和Pieters(2009)提出有两种妒忌:一是良性妒忌(benign envy),旨在提升自己的状态;二是恶性妒忌(malicious envy),旨在破坏被妒忌者的状况。van de Ven, Zeelenberg和Pieters(2012)进一步研究发现,付出与回报不相符的情况多产生恶性妒忌,而良性妒忌多产生于人们有潜力控制与他人差距的情况。Hill,DelPriore和Vaughan(2011)研究表明,良性妒忌和恶性妒忌呈显著负相关。良性妒忌能使人注意力更集中,记忆效果更好,并且在完成相同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努力,复习的次数显著高于控制组。van de Ven,Zeelenberg和Pieters(2011)也发现良性妒忌能够增强被试努力学习的信念,提高他们在远距离联想测验中的成绩。那么妒忌是否可以使个体的坚持性提高呢?坚持性是自我控制的重要指标,是指个体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后,指向任务行为的持续性(MacTurk, Morgan, & Jennings, 1995),多以和任务有关的行为持续时间和行为数量为指标(Gaiter, Morgan, Jennings, Harmon, & Yarrow, 1982)。Grund和Sliwka(2005)研究发现,产生妒忌的小组比只为了报酬而比赛的小组更加努力,参与训练的时间更长,由此可以看出妒忌可能使其坚持性提高了。那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小学儿童的妒忌情绪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积极作用呢?

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小学3、4、5年级儿童妒忌情绪的发展特点及其对任务坚持性的影响,以进一步从妒忌情绪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以及中国本土化的视角来发展和完善妒忌情绪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揭示不同年级和性别儿童在不同情境下所产生的妒忌情绪是否存在差异,来为教师和家长对小学儿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引导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1 小学儿童妒忌情绪的发展特点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抽取山东省泰安市某小学3~5年级儿童343人,其中3年级被试136人,男生66人,女生70人;4年级被试109人,男生48人,女生61人;5年级被试98人,男生50人,女生48人。

2.1.2 研究设计

采用3(年级:3,4,5)×2(性别:男,女)×3(故事情境:家庭,学校,其他)的混合实验设计,年级和性别是组间自变量,故事情境是组内自变量,因变量是妒忌情绪。

2.1.3 研究工具和研究程序

采用自编的小学儿童妒忌情绪情境故事问卷进行测量。该问卷通过收集情境故事、选择情境故事、专家评定、编制妒忌情绪情境故事预测问卷、验证情境故事等5个步骤的实施最终成形。妒忌情绪情境故事问卷包括8个故事,其中学校情境故事包括学业妒忌和认可妒忌3个故事;家庭情境故事包括关系妒忌和富裕妒忌2个故事;其他情境故事包括外貌妒忌、品行妒忌和游戏妒忌3个故事。比如,学校情境下的认可妒忌故事是有关同学们投票选举学习委员,“我”获得14票,而小可获得30多票,最终她当选。这时“我”体验到的妒忌情绪强度是多少?需要从“0=一点都不妒忌”到“10=非常妒忌”进行11级自我评定。

该问卷的学校情境、家庭情境和其他情境的内容效度是通过计算三种情境下的情绪得分与总得分之间的相关得出的,分别为0.90、0.84、0.84,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7,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各情境故事随机排序,采用课堂团体施测方式,所有问卷当场收回。

2.1.4 记分标准

在妒忌情绪情境故事问卷中,每个故事后都要求被试对故事主人公所体验到的妒忌情绪强度进行11级评定,从“0=一点都不妒忌”到“10=非常妒忌”。被试学校情境、家庭情境和其他情境下妒忌情绪得分为每种情境下几个故事的妒忌情绪得分的平均分,得分范围为0~10分。

2.2 结果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年级、妒忌情境对小学儿童妒忌情绪的影响,以妒忌情绪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为组间自变量,妒忌情境为组内自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 337)=9.01, p

对妒忌情境与年级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年级小学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妒忌情绪均存在显著差异(F(2, 270)=3.36, p

对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学校情境下,男生和女生的妒忌情绪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2, 161)=3.27, p

在家庭情境下,男生的妒忌情绪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3年级女生的妒忌情绪比4年级女生高(t(243)=2.09, p0.05)。

在其他情境下,男生的妒忌情绪比女生高(t(341)=2.58, p

2.3 讨论

2.3.1 家庭是小学儿童产生妒忌情绪最高的情境

本研究发现,家庭是小学儿童产生妒忌情绪最高的情境。根据领域相关理论(Salovey & Rodin, 1986),个体会根据和自我有重要关系的领域来评价自我,因此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和自我息息相关。比如,个体与比自己成就高的人比较,而这种比较又是自己看重的领域,个体体验妒忌情绪的概率就会更高。如果情境本身和自己没有关联就不会在意结果如何,社会比较也不会引起任何情绪。子女生活的每一部分都属于家长的权责范围(侯莉敏, 2006),家长的评价和关心对学生来讲都很重要,而教师与儿童的关系不论是在范围、功能或内涵上都是特定而有限度的,只限于一些特殊界定、非私人性质的领域。另外,相似性是产生妒忌的基本条件(Parrott, 1991; Schaubroeck & Lam, 2004),即人们妒忌的他人往往与自己具有相似性,比如学生更容易妒忌自己的同学。因此,小学儿童在听到家长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而数落自己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妒忌情绪。

2.3.2 不同妒忌情境下小学儿童妒忌情绪的发展特点

结合妒忌情境对小学儿童妒忌情绪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学儿童妒忌情绪的发展特点。本研究发现,在学校情境中,4年级和5年级男生的妒忌情绪高于女生,这与Hger,Oud和Schunk(2012)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在小学4、5年级学生群体中,男生的学习成绩不如女生好,并且男生班干部显著少于女生(孙云晓, 李文道, 赵霞, 2010),因此在学校情境中诱发男生产生妒忌情绪的因素比较多。3年级男女生的妒忌情绪差异不显著,这也许是由于小学3年级儿童的性别认同还没有发展完善所导致。小学4年级是性别认同发展的关键期(缪周芬, 2007),3年级儿童的性别优势认识和性别特征认识显著低于4年级儿童。5年级男生的妒忌情绪高于4年级,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是在5年制小学中进行的,5年级学生面临小升初问题,压力比较大。有研究(王小婷, 李舟, 刘旭阳, 2013)表明生活压力与妒忌情绪强度呈正相关。而小学阶段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好,面对升学并没有体验到太大的压力,因此4年级女生的妒忌情绪和5年级女生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3年级女生的妒忌情绪最高,这可能和女生从3年级到5年级与异性同伴的关系逐渐上升而与同性同伴的关系逐渐下降(董莉, 沃建中, 2005)有关。学业成绩好、认可度高的人大都是女生,而3年级女生最容易产生向上的比较,而导致妒忌情绪。

在家庭情境中,女生的妒忌情绪在4年级最低,3年级和5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可以看出4年级是女生妒忌情绪的一个转折点。这可能是因为小学儿童在1~3年级是辩证思维的萌发期,而4年级是转折期(杨建军, 1991)。也就是说,在家庭情境中,女生会因为向上比较而不开心,但是理性思维的发展又会减弱这种情绪。另外,4年级男生的妒忌情绪比女生高,可能源自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期望存在差异(董莉, 沃建中, 2005),即父母鼓励男孩竞争、进取和独立,而要求女孩依赖、顺从和合作,因此父母对男孩的期待和干预更多,矛盾也就更多,并且相对于女孩来说,男孩与父母的沟通比较少,产生妒忌情绪后也不能及时疏解。在其他情境中,男生的妒忌情绪比女生高,这可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女生比男生的行为更得体、人际关系更好、学业成绩更出色、自我感觉更幸福与满足(吴怀能, 柯雪琴, 季玉珍, 2010)。4年级儿童的妒忌情绪较3年级儿童有显著减弱,可能也与4年级是小学儿童辩证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有关。

3 研究2 小学儿童的妒忌情绪对其任务坚持性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采用滚雪球式方便取样方法,在山东省泰安市三所普通小学选取5年级学生83人参与正式实验,其中妒忌情绪组52人,男生23人,女生29人;非妒忌情绪组(控制组)31人,男生17人,女生14人。

3.1.2 研究设计

采用2(情绪状态:妒忌,非妒忌)×2(性别:男,女)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是任务坚持性,以抄写卡片上句子的数量来衡量。

3.1.3 研究工具

(1)自编的情绪体验量表。共3个题目,分别询问被试当前的高兴、伤心及妒忌情绪,其中高兴、伤心情绪为控制题,只对妒忌情绪得分进行统计,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从“1=一点都不妒忌”到“5=非常妒忌”,得分范围为1~5分。

(2)写有句子的卡片。“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他的昨天。”卡片用于被试抄写句子,抄写一遍得1分,抄写不完整不得分。抄写句子得分代表被试的任务坚持性水平。

3.1.4 研究程序

(1)预实验。目的是检验回忆妒忌经历的方法能否引发小学儿童的妒忌情绪。主试先用情绪体验量表测查10名预实验被试实验前情绪状态;然后让被试回忆自己有关妒忌的经历,并尽量详细地把妒忌过程写下来,同时回忆当时自己是什么感受;最后再用情绪体验量表测查被试当前的情绪状态。

(2)正式实验。首先将所有被试分为妒忌情绪组和非妒忌情绪组。先用情绪体验量表测查所有被试实验前情绪状态;之后对于妒忌情绪组被试使用回忆妒忌经历的方法进行妒忌情绪的引发;而对非妒忌情绪组被试,则是让他们描写一下今天的日程;然后再次用情绪体验量表测查所有被试当前的情绪状态;最后给所有被试每人发放一张写有句子的卡片并进行抄写。妒忌情绪组被试收到的信息是,假如他或她所妒忌的那个人刚抄写了卡片上的句子3遍,他或她会抄写几遍?并在空白纸上完成抄写。非妒忌情绪组被试收到的信息是,假如刚刚有人抄写了卡片上的句子3遍,他或她会抄写几遍?并在空白纸上完成抄写。

3.2 结果

3.2.1 通过回忆妒忌经历引发妒忌情绪的有效性检验

对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回忆妒忌经历前后的妒忌情绪得分有显著差异(t(9)=4.49, p

3.2.2 不同性别小学儿童的妒忌情绪对其任务坚持性的影响

以任务坚持性为因变量,以被试的情绪状态和性别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情绪状态的主效应显著(F(1, 79)=10.70, p0.05);情绪状态和性别在任务坚持性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 79)=1.20, p>0.05)。这说明妒忌情绪对小学儿童的任务坚持性有积极影响。

3.3 讨论

3.3.1 小学儿童在任务坚持性上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生与女生的任务坚持性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男生和女生表现出同等水平的坚持性。坚持性是一种自控力的表现。在以往对儿童自控力的研究中,大多会使用教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因此教师在评定过程中因受个人主观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李鹤, 张艳, 张金荣, 2012),而往往认为女生的自控力高于男生。但在本研究中男女生在抄写数量即坚持性上并无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测量坚持性的指标是抄写句子的数量,任务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意志力,所以可能还不足以体现出此年龄阶段男生和女生在坚持性上的差异,这有待以后的进一步研究。

3.3.2 小学儿童妒忌情绪对其任务坚持性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妒忌情绪对其任务坚持性有积极影响,即妒忌情绪使儿童的坚持性提高了,这与Hill,DelPriore和Vaughan(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被试产生妒忌情绪后,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念(van de Ven, Zeelenberg, & Pieters, 2011)。根据自我评价维持模型(Tesser & Campbell, 1982),人们总希望自己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并努力维持这种状态。当个体面对向上的社会比较时,自我评价降低,自尊受到伤害,就会产生维持自我或提高自尊的动力。这表现为个体在同一种任务上的坚持性更强,付出的努力更多。

因为妒忌情绪是自卑、敌意和怨恨的混合体验(Parrott & Smith, 1993),给人的感受比较痛苦,同时人们心中关于妒忌情绪消极作用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由妒忌引发的案件增强了人们对妒忌情绪的恐惧,因此妒忌情绪的积极作用受到忽视。本研究发现妒忌情绪会使儿童产生超越他人的动力,从而提高了任务的坚持性,这表明妒忌情绪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 结论

(1)小学儿童的妒忌情绪在家庭情境中最高。(2)学校情境中,小学4、5年级男生的妒忌情绪比女生高,同时5年级男生的妒忌情绪比4年级高,而3年级女生的妒忌情绪最高;家庭情境中,男生的妒忌情绪随年级升高没有显著变化,而4年级女生的妒忌情绪最低,同时4年级男生的妒忌情绪比女生高;其他情境中,男生的妒忌情绪比女生高,而4年级小学儿童较3年级妒忌低。(3)小学儿童的妒忌情绪对其任务坚持性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董莉, 沃建中 (2005). 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3(1), 45-47.

侯莉敏 (2006). 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李鹤, 张艳, 张金荣 (2012). 小学生坚持性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5), 18-20.

缪周芬 (2007). 小学儿童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5(2), 36-42.

孙云晓, 李文道, 赵霞 (2010). 拯救男孩.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10.

王小婷, 李舟, 刘旭阳 (2013). 不同学业阶段学生妒忌情绪研究. 校园心理, 11(6), 370-371.

吴怀能, 柯雪琴, 季玉珍 (2010). 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现状调查. 浙江预防医学, 22(4), 13-15.

杨建军 (1991). 1-6年级小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24-31.

Festinger, L.(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2), 117-140.

Frankel, S., & Sherick, I.(1977). Observ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envy.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32, 257-281.

Gaiter, J. L., Morgan, G. A., Jennings, K. D., Harmon, R. J., & Yarrow, L. J.(1982). Variety of cognitivelyoriented caregiver activities: Relationships to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functioning at one and 3 1/2 years of ag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1(1), 49-56.

Grund, C., & Sliwka, D.(2005). Envy and compassion in tournament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14(1), 187-207.

Hger, K., Oud, B., & Schunk, D.(2012). Egalitarian envy: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y in children. Jena Economic Research Papers, 6(1), 1-56.

Hill, S. E., DelPriore, D. J., & Vaughan, P. W.(2011). The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envy: Attention, memory, and self-regulatory deple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4), 653-666.

MacTurk, R. H., Morgan, G. A., & Jennings, K. D.(1995). The assessment of mastery motivat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R. H. MacTurk, & G. A. Morgan (Eds.), Mastery motivation: Origins, conceptualizations, and applications (pp. 19-56).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Moran, S., & Schweitzer, M. E. (2008). When better is worse: Envy and the use of deception. 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Research, 1(1), 3-29.

Parrott, W. G. (1991).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In P. Salovey (Ed.), The psychology of jealousy and envy (pp. 3-30). NewYork: Guilford Press.

Parrott, W. G., & Smith, R. H.(1993). Distinguishing the 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6), 906-920.

Ridgeway, D., Waters, E., & Kuczaj, S. A. (1985). Acquisition of emotion-descriptive language: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norms for ages 18 months to 6 yea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5), 901-908.

Salovey, P., & Rodin, J.(1986).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comparison jealousy and romantic jealous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6), 1100-1112.

Salovey, P., & Rothman, A.(1991). Envy and jealousy: Self and society. In P. Salovey (Ed.), The psychology of jealousy and envy (pp. 271-28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chaubroeck, J., & Lam, S. S. K.(2004). Comparing lots before and after: Promotion rejectees invidious reactions to promote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94(1), 33-47.

Tesser, A., & Campbell, J.(1982). A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approach to school behavior.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7(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