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审计的本质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7: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审计的本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审计的本质

篇(1)

关键词 审计 本质 免疫系统

一、引言

近年来审计界不断有人有关审计本质的观点,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审计的本质是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对此,笔者持有异议,现就此作一点研究。何谓本质?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所谓本质,是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事物的本质往往是隐蔽的,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这种特殊属性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审计本质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所处的特殊基础地位决定了对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研究清楚审计本质之后才能够对审计职能、审计目标等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基本概念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与理解,才能更加有效地从审计理论的角度上指导具体的审计实践活动。

二、审计本质各种观点解析

(一)历史审计本质理论流派

“查账论”和“方法论”对当时审计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它侧重于审计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把审计本质的概念流于表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抛弃。

1.查账论。“查帐论”认为,审计就是查帐。古今中外这种观点根深蒂固。《周礼》中记载:“凡上之用,财必考于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月成,以岁要考岁成。”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在其著作《蒙氏审计学》第一版中提到“早期的审计是簿记员审计,整个审计过程3/4的时间花在合计和过账上”。查账论在欧美的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80年代。查账论是审计本质的鼻祖,但是其本身的缺陷也是巨大的,它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并且审查会计也并非审计独有,不能与财政、税务相区别。审计随着时间的发展,涉及到了鉴证、评价、管理等方面。因此“查账论”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2.方法论。美国会计师协会(AAA)1972年在《审计基本概念公告中》认为“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及事项有关的断言的证据,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并将结果传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它把审计的本质看作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方法论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的情况下产生的,但是由于其本身的肤浅性,用方法代替实质,并没有从根本上谈及审计的特殊属性在哪,并没有揭示审计的真正本质。

(二)现有审计本质理论流派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本质理论渐渐跨越了历史的局限时,审计本质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现有审计本质理论流派从各个角度阐释了审计本质的某些特征,但是笔者认为都不够全面,值得推敲。

1.经济监督论。这是目前我国最主流的观点,我国学者在1989年中国审计学会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该观点认为“审计是有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从定义上不难看出带有较浓计划经济色彩。经济监督和鉴证公证、业绩评价同样是审计职能之一,也不能与其他经济活动向区别。经济监督论限制了审计的外延不利于审计的长远发展。

2.经济控制论该观点认为审计本质是为了保证受托关系的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蔡春教授于1992年《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提出 “审计在本质上是受托责任履行的经济控制,审计过程就是一种控制过程,审计行为也是一种控制行为”。经济控制论属于职能范畴论,不能完全反映审计的本质属性。

3.经济评价论。该观点是在经济监督论与经济控制论基础上由美国会计学会颁布的《基本概念说明》中提出的,该观点认为“审计是为了查明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表现与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将与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经济评价论同样属于职能范畴论。

4.信息论。该理论在资本强权观以及建立在资本强权观基础上的以强调股东的风险承担与控制的公司治理理论,并进一步根据契约观的要求,审计的本质是提供增值性信息产品的专业服务。会计、统计同样可以认为是信息提供者,显然信息不是审计的特殊属性。

三、审计本质的再认识

(一)审计的本质属性

在对审计本质理论的一些主要流派的观点进行介绍和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各种观点虽然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审计的一些属性,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审计的本质。那到底什么是审计呢?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免疫系统是指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能辨识非自体物质(通常是外来的病菌)并将其消灭或排除,从而保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整体工程之统称。它具有清除、修补和预防三方面的功能。将免疫系统应用到审计本质理论中,是十分恰当的,是对审计本质和功能再认识上的升华。因为审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当经济活动中出现不合规行为时,审计主体迅速做出反应,发现经济活动中出现不合规行为,抑制、清除不合规行为,修复不合规行为带来的危害,对各种“病毒”进行预防以保护整个经济活动有序运行。同样审计本质免疫系统论也适用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者一起构成国家“免疫系统”的有机组成,通过审计活动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从而获取抗体对经济不合规行为的预防从而保护国家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

(二)审计本质是委托或授权

在审计关系中,审计人只有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或委托,才能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监督。在委托或授权情况下,国家审计人员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监督,注册会计师以独立第三方视角进行鉴证业务,内部审计则提供保证和咨询活动对企业运行中的不合规行为进行预防从而对经济活动起到免疫作用。笔者认为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的本质论并不能从根本上区分审计与财政,税务,检察,因为在经济案件的检察活动中的独立性甚至比审计的独立性更强。由于审计本质在不同的类型的审计活动中的充分体现,因此我认为审计是一个以授权或者委托为基础的在坚持独立性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鉴证的经济运行安全的“免疫系统”。

参考文献:

[1]耿建新,宋常.审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审计研究.2008(3).

[4]阎金锷.试论审计本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5(2).

[5]王文斌.关于审计的若干问题.上海会计.1981(6).

[6]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国际比较审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篇(2)

一、引言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审计事务所和审计师的诉讼案件数量显著增加,即所谓的“诉讼爆炸”。如1991年美国审计职业界面临着高达300亿美元的损失赔偿要求(Arens等,1997)。正因为审计诉讼风险的增大,美国自80年代以来,审计理论界开始流行审计保险假说(KeHogg,1984;Wallace,1987;O’Reilly等,2000),其基本观点是,审计师在审计失败后能给投资者的损失提供某种程度的补偿,那么这种补偿相当于给投资者提供了某种形式的保险。这改变了对审计价值的基本看法。即审计价值不仅仅只有鉴证价值,而且还有保险价值。由此,一个重要的问题就产生了:审计本质到底是什么?推动企业契约安排的机制,难道只有鉴证机制?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二、企业契约的两类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两类问题的引出 某人A拥有一家个人独资企业SE。随着业务发展需要,A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于是,A就想与别人合伙。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B。B虽然有投资意愿,但他并不了解SE的财务状况,也就不了解SE的企业价值。这样便产生了第一类问题:怎么才能使B相信SE的价值呢?若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就不能达成合伙契约。假设第一类问题解决了,成立了合伙企业PE。若B并不参与经营,由A来经营,那么必然要求A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样,又出现了第二类问题:B怎么才能相信由A提供的财务报表?同样地,A的事业不断扩大,可能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然后再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当企业发展到股份有限公司,A自己也已经不参与经营了,他委托管理者M管理企业。企业的股东也不是仅有A和B,股份公司当前的股东称为CS。进一步地,股份有限公司UC要发展,当前股东CS和管理者M自然考虑将公司UC在资本市场上市。这样又产生了前面企业筹资时的问题:如何让潜在股东Ps相信uc是好公司?同样,若这个问题不解决,潜在股东PS很难或者不能和当前股东CS达成产权交易,订立契约。假设潜在股东Ps和当前股东CS达成了交易,他们都成了上市公司LC的当前股东LCS。接下来可以又遇到了前面企业的年度报告问题:上市公司的当前股东LCS怎么相信管理者M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因此,不管哪种企业,不管企业以哪种方式筹资,只要企业筹资,就会出现第一类问题,即筹资问题或企业缔约问题;只要企业的管理者要对企业的经济情况向出资者负责,就会产生第二类问题,即年度报告问题或企业履约问题。

(二)企业契约参与人的设定 DeAngeb(198h)把产生第一类问题的契约称为隐性内部所有者(intm-ovraer)契约;把产生第二类问题的契约称之为所有者―管理者契约。同时把当前股东与当前债权人的契约看作显性内部所有者契约;把当前股东与潜在投资者的契约看作隐性内部所有者契约。本文认为,虽然存在股东与潜在投资者的隐性契约,但由于潜在投资者与当前股东在达成契约之前毕竟不是企业的股东,所以不能作为内部所有者契约。这样分类含意模糊,容易使人误解。为了使本文讨论清晰,可以把当前股东与潜在投资者的契约定义为投资(股权或债权)合作契约;把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定义为管理雇佣契约。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公司仅仅是―个作为契约关系连结点的法律虚构形式。所以这两类契约都是企业契约。主流的契约理论学派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nexus of contracts)。一直以来,企业的契约理论试图解释在下列两个假设下不同参与者之间是如何缔约的(DeAngelo,1981):合作可以产生潜在收益,如团队生产、专业化以及规模化等;个体事前预测未来事件的能力有限。这两个条件的存在说明企业契约参与人有缔约的需求,但是存在缔约和履约的风险。企业契约(股权或债权契约)缔结与履行分别产生上述的两类问题,同时也形成了两类风险。不管第一类问题抑或第二类问题,其根源是由于契约参与人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导致契约参与人一方存在巨大及至不能容忍的缔约和履约风险。所以说,要想得到合作的收益,首要的问题是,怎么消除或减少两类风险或者哪些机制能消除两类风险?

(三)企业缔约问题及风险解决方案 首先,分析第一类问题,也就是投资合作契约的委托人和人问题。当前股东在产权(股权)合作中拥有私人信息,是人;潜在投资者在合作中不拥有私人信息,是委托人。在产权(股权)合作前,潜在投资者不知道企业的情况,而当前股东至少比潜在股东知道的信息多一些。潜在投资者和当前股东是事前隐藏信息的博弈关系。所以说,第一类问题其实也是逆向选择问题:即潜在投资者将不管企业的质量好坏而给与其同样的价值评价。为简单起见,假设只有两类企业:一类有较高生产率,而另一类较差。可以把前一类标示为高质量企业,后一类标示为低质量企业。对潜在投资者而言,判断企业质量的成本高昂。在没有任何事前信息的情况下,所有企业将具有同样的市场价值。因此,区别企业质量的高低会获得潜在利益的补偿。一方面潜在收益的存在使潜在投资者有动机对所有潜在购买对象的信息收集支付搜寻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证券的每一个潜在投资者都有动机付出信息搜寻成本以获得潜在利益,从而会导致投资者的过度搜寻,或者,搜寻成本过大而使投资交易无法达成。如果高质量企业能以低于潜在投资者的搜寻成本的信息成本提供他们自身的信息,那潜在投资者会愿意通过支付较高的证券价格来补偿这类企业。这样,高质量企业的当前股东和管理者就有动机披露企业的信息。然而,由于当前股东、管理者和潜在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低质量企业的当前股东、管理者因利益驱动存有虚报企业质量的动机,以误导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的估价。当前股东和管理者这种误导潜在投资者的可能性便形成了企业的缔约风险一即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这是没有财务信息管制时的情况。进一步地,如果要求披露财务信息而没有其他保证机制,那么潜在投资者和当前股东之间还是存在缔约风险,因为他们之间还是存在不信任。对于潜在投资者来说,只要存在一个能降低缔约风险的机制,他就有可能缔约。而不管用什么方式和机制降低。理论上存在截然不同的两个降低缔约风险的机制: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

(1)两种机制: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鉴证机制是一种通过降低潜在投资者和当前股东信息不对称,间接降低风险的机制。对于第一类问题(即筹资问题或企业缔约问题)而言,鉴证机制所降低的就是缔约风险。在鉴证机制下,当前股东和管理层要引入独立第三方对自己提供给潜在投资者的财务报表进行权威鉴证(authentication)。当前股东和管理者就会利用独立第三方的鉴证意见作为一种信号

传递(signalling)给潜在投资者。在信息披露管制缺位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当前股东和管理者相信信息的披露会提高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评价,企业就会自愿提供信息。在自愿披露的财务信息中,还可以分为已鉴证的信息和未鉴证的信息。自愿提供已鉴证的信息的企业最有可能是高质量企业。未披露已鉴证信息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将因“定价过高以致无人问津(priced out)”(DeAngelo,1981)。根据斯宾塞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模型(spence,1974)可以解释在当前股东与潜在投资者缔约过程中第三方权威鉴证的信号显示作用。也就是说,在无信息管制的环境下,不考虑鉴证意见,潜在投资者只需要知道财务信息是否已鉴证,他就能分清哪家企业是高质量的。在强制披露已鉴证财务信息的制度环境下,所有的企业全部提供了已鉴证财务信息。若只知道财务信息是否已鉴证,那么投资者不能分清企业质量。此时,投资者要进一步知道鉴证意见的内容。这样,投资者就可以根据独立第三方的鉴证意见来判断企业的质量。这是建立在独立第三方可信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若投资者对独立第三方的鉴证质量有不同的判断,那么鉴证价值就会不同。保险机制是一种通过保险人承担潜在投资者全部或部分事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直接转嫁风险的机制。同样地,对于第一类问题而言,保险机制降低的是缔约风险。在保险机制下,潜在投资者本该自己承担的风险被保险人分担。关于保险机制的具体分析见案例。本文暂不考虑分别实施鉴证业务和保险业务成本的大小,所以假设鉴证成本和保险成本分别充分低于两者各自产生的价值。

(2)股票交易市场案例。在无信息管制的市场中,假设某企业发行股票,在无进一步的鉴证信息与保险信息之前,潜在投资者对该企业是好企业的概率评价为60%,该企业是差企业的概率评价为40%。当投资回收额超过初始投资额时,表示该企业是好企业;当投资回收额低于初始投资额时,表示该企业是差企业。若潜在投资者确定该企业是好企业,即与当前股东和管理者拥有同样的信息,那么该潜在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为10万元;若潜在投资者确定该企业是差企业,那么该潜在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为5万元。在不存在任何机制的情况下,潜在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就是8万元(10×60%+5×40%=8);假设当前股东并不愿意以此价格与潜在股东合作,为使交易达成,当前股东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情况:鉴证机制,即当前股东聘请独立第三方对财务信息进行鉴证。如果独立第三方认为企业是好企业,那么潜在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会提高到当前股东认为合适的价格,比如说,8.75万元。其中,企业价值增加额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第三方鉴证质量的评价,即主观鉴证质量。这样,潜在投资者与当前股东的股权合作契约或者潜在投资者与企业的投资契约就缔结了。鉴证质量是指若企业实际状态差,而独立第三方也是报告企业状态差的概率。第二种情况:保险机制,即当前股东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向保险人投保。保险人向保险受益人――潜在投资者承诺,如果企业状态差,那么投资者的损失50%由保险人赔偿。这样,潜在投资者对股票的价值评价也会提高到当前股东认为合适的价格8.75元(在当前股东投保后,令企业价值为p万元,p=10×60%+(p-5)×50%]×40%=8.75)。同样,潜在投资者与当前股东的股权合作契约或者潜在投资者与企业的投资契约也达成了。在信息管制市场中的讨论可以同理分析。通过以上的讨论,有这样的结论:第一,无论是鉴证机制,还是保险机制,只要鉴证质量或保险赔偿的责任份额达到缔约的标准,那么股权合作契约或者投资契约就可以缔结;第二,鉴证产品的价值或保险产品的价值完全可以由潜在投资者企业价值评价体现出来;第三,鉴证产品的价值或保险产品的价值就是产品提供前后的潜在投资者对企业价值评价的增加额。

(3)房产销售市场案例。在无任何管制的情况下,假设某购房者正想向某售房者购买房产,那么他必须有把握取得房产的所有权才会与售房者达成交易。如果售房者没有所有权契约,那么购房者就有理由怀疑售房者并非真正的所有者。当然,售房者可能纯粹是个骗子,但更有可能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如售房者可能债台高筑,把房屋作为取得贷款的“抵押品”;或者,某一法规同时对房屋的产权使用提出了限制。假设购房者准备购买住房,若售房者完全拥有房产的所有权,则购房者愿意支付107/美元;若售房者并不完全拥有房产的所有权,则该房产只值5万美元。购房者仔细9-67后认为售房者不完全拥有房产的所有权可能性为40%。如果没有相关的保证机制。对于风险中性的购房者而言,最多愿付出8万美元(0.6×10+0.4×5)。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售房者而言很希望有一种机制能够消除购房者对所有权风险的担心。与前面讨论的股票交易市场一样,有两种机制可以消除购房者对所有权风险的担心,即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第一种情况:鉴证机制,即售房者聘请独立第三方对房产所有权进行鉴证。如果独立第三方认为售房者的房产是没有问题,那么购房者对房产的价值评价会提高到售房者认为合适的价格・,比如说,8 75万美元。其中,房产增值额的大小取决于购房者对第三方鉴证质量的评价。这样,购房者与售房者的房产交易契约就达成了。第二种情况:保险机制,即售房者对房产所有权的真实性向房产保险人投保。房产保险人向保险受益人―购房者承诺,如果售房者没有完全拥有房屋所有权,那么购房者损失的50%由保险人赔偿。这样,购房者对股票的价值评价也会提高到售房者认为合适的价格8.75万美元。同样,购房者与售房者的房产交易契约也达成了。售房者购买这种“所有权保险”,保险人承保。这个保险契约之所以能签订是因为,房产保险人可以研究房屋产权的历史,检查与之相关的负债,以及所有权方面的问题,然后保险人再承担可能存在的其他风险。因为房产保险人是房产保险方面的专家,很容易收集到一些相关信息,因而保险费往往低于损失的期望值。通常保险金在0.1万美元左右,而损失的期望值要大得多,达到0.75万美元[(8.75-5)×50%×40%]。很明显,提供这样的保险服务迎合了售房者的利益。因为在具有保险的情况下,除了风险爱好者之外的几乎所有购买者都愿意比没有保险时支付更高的价格。

(四)企业履约问题及其风险解决方案 对于第二类问题,也就是管理雇用契约的委托人和人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道德风险问题。管理者在管理雇用契约中拥有私人信息,是人;投资者在管理雇用契约中不拥有私人信息,是委托人。在管理雇用契约签订后,投资者不知道企业的情况。投资者和管理者是事后隐藏行动和信息的博弈关系。这种情况导致履约的道德风险问题。所以说,第二类问题其实也就是道德风险问题:即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和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管理者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表示,契约参与人签约后,管理者选择行动(如工作努力还是不努力);“自然”(nature)选择“状态”(the state of theworld);管理者的工作努力程度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企业经营成果;投资者只能观测到最终的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管理者工作是否努力和自然状态;此时,投资者

唯一能观测的信息――企业的经营成果是由管理者提供的,投资者怎样才能相信经营成果报告(即损益表)呢?另外,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是指,管理者和投资者签约后,“自然”选择“状态”(比如说,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管理者可以观测到自然的选择即财务和经营风险;投资者只能观测到管理者的行动(如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而不知道这种行动是否对投资者有利;这样,投资者就要求管理者提供财务状况报告(即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现在的问题又是投资者凭什么相信管理者呢?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契约关系存在两种:一种是与股权投资者的委托关系;另一种是与债权所有者的委托关系。管理者与股权投资者的委托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管理者与债权所有者的契约关系可以在同一分析框架下讨论,所以为简化讨论,下文就只讨论管理者与股权投资者的契约关系。事实上,在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下,股东监督管理者的逻辑是,财务信息(包含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信息)影响股价,股价决定管理者的命运。也就是说,在资本市场中,在财务信息公布时,就股东整体而言,部分股东首先在股票交易市场中用脚投票――考虑是否卖掉股票收回投资;然后余下的股东和新近的股东在经理市场用手投票――考虑是否解除或加强管理雇佣契约。所以,股票交易契约决定管理雇用契约;管理雇用契约问题转化为股票交易契约问题。当前股东为了在股票交易市场中能以尽量接近股票真实值的价格交易,就需要一个机制对管理者提供的财务信息提供保证,以降低投资者的履约风险。如上节讨论,存在两种机制: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因此,解决企业缔约问题的机制与解决年度报告问题的机制是一样的,可以同理分析。

三、第三方契约问题(或风险)

(一)第三方契约的产生逻辑 前文虽然提出了解决企业缔约和履约问题的两类机制: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但仍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潜在投资者为什么自己不搜寻信息确定企业是否好企业?为什么当前股东自己不向潜在投资者承诺赔偿,而要找保险人代位承诺赔偿?第三方契约的产生逻辑是什么?潜在投资者凭什么相信第三方(鉴证人或保险人)的意见或承诺?这样,企业的缔约和履约问题(或风险)转化为第三方契约问题(或风险),即在鉴证机制下鉴证契约问题(或风险)和保险机制下的保险契约问题(或风险)。在前面的论述中,隐含了解决缔约和履约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第三方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方的交易费用。充分条件的意思是,引入第三方可以解决缔约和履约问题;必要条件的意思是解决缔约和履约问题一定要引入第三方。要解释第三方机制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的原因。然后,再探讨第三方契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第三方契约的产生需求动因是:当前股东和潜在股东存在缔约和履约两类风险;前文已经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第三方契约。第三方契约产生的供给动因是:第三方契约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达成当前股东与潜在股东之间的契约。假设当前股东和潜在股东交易时,刚开始时并不准备引入第三方。对于潜在股东来说,在没有进一步有效信息之前,他唯一的知识是全社会好企业概率和坏企业的概率。潜在股东为达成交易,自己去搜寻信息。这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潜在股东没有专业化知识,信息搜寻能力有限,从而并不能有效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的程度,以达到可容忍的缔约标准。二是在资本市场中,潜在股东一般很分散,即使假设每个股东都具备专业知识,如果每个股东都要自己搜寻信息,那么要造成很大的成本支出,以致即使最后可以有效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的程度并且达到可容忍的缔约标准,也会因为成本过高而无利可图;潜在股东预期到这种情况而不能缔约;如果潜在股东改变策略,与其他每个潜在股东达成协议,推举某个潜在股东代表去搜寻信息,之后信息共享;这个方法在较小的范围内有可行性,但是,对于资本市场中的潜在股东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缔约的成本会极端地高;因此,对于潜在股东来说,如果自己搜寻信息,即使存在很大的潜在缔约收益,也会被潜在专业知识不够、信息重复搜寻的成本或大量缔约的成本所抵消。因此,潜在股东并不具备信息搜寻的优势。若引入具备专业知识的第三方,便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与潜在股东相比,第三方具有的优势有:第一,具备专业知识,可以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虽然潜在股东也可以自己学习专业知识,但是不可行,原因是时间上来不及,而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即使时间来得及,学习的知识也没有规模效益,原因是专业人员的知识可以重复利用。第二,搜寻成本低,第三方只要搜寻一次信息,而潜在股东要重复搜寻。第三,缔约成本低,第三方只要缔约一次,而潜在股东之间要大量缔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于当前股东来说,他们也不一定具有信息优势。与潜在股东的原因一样,当前股东自己搜寻信息的费用超过第三方的信息搜寻费用。这样,第三方比当前股东更具信息搜寻优势。即使当前某些股东具有信息优势(例如,某些大股东),但是还是存在当前其他不具有信息优势的股东(例如,小股东)。此时,当前具有信息优势的股东可视为管理者,成为当前不具备信息优势的股东人。因此,本文所指的管理者其实包括,经理层和当前具有信息优势的股东;而当前股东仅指当前不具有信息优势的股东。从信息搜寻能力的角度讨论,第三方具有相对优势;但是,如果潜在投资者不相信第三方的意见或承诺,那么交易仍然很难达成。这样就产生了第三方契约问题。因此,要有一系列的制度来降低第三方契约风险。

(二)第三方契约问题(或风险)的解决方案 第三方契约问题就是指鉴证机制下的鉴证契约问题和保险机制下的保险契约问题。在鉴证机制下,鉴证人发表的鉴证意见纯粹是一种信誉担保;在保险机制下,保险人的保险承诺是一种经济担保。(1)鉴证机制下的信誉担保。信誉担保要靠鉴证人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如果某人要成为鉴证人,那么他需要在能力c和道德e两个方面同时达到标准c和e。标准以可以达成交易为限,例如,若鉴证质量达到q就能达成交易,那么就以q的鉴证质量为标准。若鉴证人专业能力未到标准,那么无论他的品德多高,他都没有能力做出鉴证意见。即使做出鉴证意见,潜在投资者也不相信。为使潜在投资者提高对鉴证意见的评价,这种专业能力未达标者要排除在鉴证市场之外。因此,进入鉴证市场需要准入资格,例如,通过若干资格考试等等。若鉴证人品德未达标准,即使专业能力达到标准,那么潜在投资者也不相信鉴证人的鉴证意见。此时,需要职业道德规范作为鉴证人品德的评价标准。(2)鉴证机制下的事后惩罚机制。只有鉴证人专业能力和品德同时达到标准的条件下,潜在投资者才能相信鉴证人的鉴证意见。然而,投资者凭什么相信鉴证人品德达到标准?毕竟鉴证人不是圣人,纯粹的道德并不可靠。所以,需要法律制度,即一种事后惩罚机制。这种事后惩罚机制,即法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经济性惩罚机制,一是非经济性惩罚机制。经济性惩罚还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民事赔偿制度;另一是非民事罚款制度。民事赔偿制度是指若投资者发生投资损失,鉴证人将赔偿潜在投资者的损失,即民事责任;非民事罚款制度是指若投资者发生投资损失,鉴证人向政府缴纳罚金,即行政责任;非经济惩罚是指,取消鉴证人资格(即行政责任)或剥夺鉴证人的人身权利或

篇(3)

关键词 审计 本质 新观点

前言:对某一事物甚至学科的本质进行单独研究,可以说是中国研究者的习惯或传统,对审计来说也不例外。在中国审计学会的组织下,审计学界展开了一场有关审计本质的大讨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理论界主要从三大方面对审计本质进行研究:一是侧重于从审计方法、审计职能的角度看待审计本质;二是侧重于从审计作用的角度看待审计本质;三是结合审计的方法、职能和作用来看待审计本质。

一、查账论

查账论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是对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检查。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早期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简陋,审计目的仅仅局限于查错揭弊上,审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集中于会计凭证和账簿的检查上,这使得人们容易用最原始的眼光看待审计本质。这种说法虽然通俗,但很不科学,理由是:(1)查账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不能表明审计的本质特征;(2)财政、税务、银行、会计等部门也都要进行查账,不能用查账来区别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工作;(3)即使能用查账来说明传统审计,但查账也不能说明现代审计,因为现代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二、过程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美国会计协会的被誉为审计理论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对审计的定义是“ 审计是客观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的断言的证据,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这一观点产生源于人们对摆脱沉重的查账枷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内在需要与追求,以及审计手段和方法等审计实务的不断发展,如制度基础审计在审计中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对“查账论”而言,过程论提出了一些积极思想,如审计是对各类审计活动共同特征的抽象与概括,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和事项”或“可量化的经济信息”等等。但过程论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没有揭示审计的实质。

三、经济监督论

这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本质的独特见解,西方文献很少涉及。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作为对“查账论”的否定和对“过程论”的扬弃,“经济监督论”在认识上又向前迈了一步。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跟审计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交易”无时无刻的存在现实生活当中,形形的审计本质应运而出。

四、最近几年对审计本质的新观点

1.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审计本质问题的再认识

在现实世界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契约设计的基本原因。所谓“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花费很大成本,在经济上不合算。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权益持有者们为了充分维护自身利益,有必要对管理当局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他们往往并不具备财务会计领域的相关知识背景,即使具备这些能力,亲自监督的交易费用也过于昂贵,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于是,他们就开始委派专门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代其行使监督的职权,以此来规范管理当局的信息披露,最大限度地减少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维护企业契约的正常运作。这样,在管理当局、企业的其他权益持有者和审计机构或人员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审计也便应运而生了。

由此可见,审计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行为,审计因契约而产生,因契约而发展。审计的本质实际上是旨在减少企业各个缔约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维护企业契约网络正常运行的一种特殊的契约。

2.经济控制论方面的审计本质

经济控制论认为,审计是独立检查经济责任的控制系统。经济控制论的重要特点是运用包括控制论在内的科学理论指导审计研究。现代控制论认为,控制就是以完善受控对象的功能或者以促进其发展为目的,以获得并使用有关受控对象信息为基础。但是众所周知,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核和检查时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这也是审计与会计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一般认为会计具有控制的职能,因为会计人员不是独立的第三方,其能够参与经营决策、调节经营活动、监督经济过程、参与处理分配关系等。而审计人员不能参与以上活动,否则将严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五、结语

本文对审计本质的浅谈,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的本质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对其未来财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希望本文可以对资源的利用给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刘远,杨剑洪,蒋凌云.控制论在独立审计中的运用.商业会计.

[2]王文彬.关于审计的若干问题.上海会计.1981(6).

篇(4)

一、审计成本的制约因素

影响审计成本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册会计师各方面因素,首先是技能,技能是指人们掌握和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要从事审计工作就必须掌握审计的专门技术。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些专门技术做出高质量的审计判断就要看注册会计师的个人技能了。许多审计人员通过自学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但在实践中却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这就说明他们不具备运用专门技术的技能。不过,技能是可以在后天习得和提高的,因此,经过实践的锻炼,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水平会逐渐提高。其次是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而经验则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技能。可见,知识、经验和技能是相互融会贯通的,但知识所涵盖的面要广于经验和技能。注册会计师要想做出高质量的审计判断,必须掌握广泛的知识。比如,被审计单位是一家生产芯片的高科技企业,注册会计师就应当具备一定的与该行业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正确预计该企业潜在的风险,更好的理解该企业的生产、业务流程。可见,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当只掌握审计领域的知识,还应当掌握各行业的相关知识和其他一切有利于他做出高质量审计判断的知识。第二,审计环节所使用的判断方法,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判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判断方法,如直觉判断法、比较判断法、归纳法、演绎法、询问法、专家判断法及审计判断辅助工具。审计判断方法运用地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的质量。譬如,直觉判断法只适合于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运用;而对于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则可以采用询问法、专家判断法,或借助一些判断辅助工具来提高自己做出的审计判断的质量。所谓审计判断辅助工具就是一切有助于审计人员做出高质量审计判断的工具。第三,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与压力,人的一生会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注册会计师也不例外,他可能会面对来自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生活压力源包括配偶死亡、离婚、夫妻分居、拘禁、家庭成员死亡、外伤、结婚、复婚等:工作压力源包括工作量过大、时间紧迫、工作条件、角色冲突、人际关系、组织变革、攻击行为、工作与家庭冲突等。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压力,就可能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无法集中精力、无法使工作条理清楚,甚至造成判断错误等。可见,压力也是影响审计判断质量的因素之一。

二、现阶段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体系效用不高。客观上,制度不完善,监督无保障,形成外部环境不畅。现阶段大多数公司在股权分配的机制下,公司制定的规定与实施工作主要由大股东来操作和控制,并且大股东还掌握着董事会的话语权,由于大股东在股东会议上具有发表意见与建议的基本权限,所以还能够监控企业的事会人选情况,如此发展下去,企业的管控协会很难构成完善的监管和衡量准则,也很难使审计工作的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监馆协会的主要成员基本是由企业的党政干部、员工大会的主席以及主要的员工代表构成,在行政层次,该监管协会的主要成员与董事会以及企业管理层成员始终处于上下级的关系。这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第二,大多数企业的人事管理框架不科学,并且审计工作无法实现独立运行。现阶段我国众多企业的董事会以及企业管理层成员对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较差的认识,造成了企业审计组织以及机构实际上是由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监管管理的,许多的企业董事会以及企业管理层成员并没有起到控制作用,与此同时,大量企业审计员工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还会受到不少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实际利益的诱惑,从而导致很难一直处于健康的精神状况,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做出科学、有效的评判。第三,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审计组织和机构以及相对应的工作成员对审计法律制度的改变不够重视。在目前的审计工作当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根据政府所指定的审计标准和社会上公认的审计理念进行工作。企业外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如今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处于间断性的提升和加强,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如今复杂而且激烈的市场环境必须使自身规模得到扩大,从而导致企业进行的交易环节更为复杂,而且交易的种类数量也都在不断提高,这样便会使企业对审计工作的需求量逐年加大,对审计的工作成本以及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第二,在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当中,企业所进行的任何工作以及所开展的活动必须受到国家规定的法律条例以及我国职业道德标准的的约束和管控,在企业审计工作方面也是一样。根据科学统计所得数据发现,与企业审计工作有联系的条例及标准主要包括含国家审计局所制定的关于企业审计工作的规定、企业审计协会所制定的企业审计基本法则以及企业审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标准等等。然而,从企业审计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研究,发现以上所指定的法律条例以及标准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企业实际需求,所以企业还必须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联系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社会环境改变状况,在此基础上,参考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宝贵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一套属于我国自己的企业审计体制。

三、针对目前审计成本工作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提高对审计员工的培训力度,从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基本素养,审计会计师的素养基本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突发事情的应对情况。在进行培训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会计师审计质量评判准则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审查,从而了解企业会计师在审计环节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之后,便于企业员工更好的掌握审计成本工作的基本要求。针对一些很难通过后天学习就能有所提升的基本要素,企业可以开展宣传活动,让企业审计员知道该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后的工作中便会加强注意。第二,企业不应该要求审计工作者将所有的设计判断方法都应用在日常的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的环节中,倘若企业这么做,会导致结果事倍功半。在使用审计判断方法的过程中,审计工作者应必须全面考虑问题,选择最适宜的审计判断方法,举例而言,一位经验不够丰富的审计员工要对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工作在进行判断之前,应该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翻阅审计书籍以及询问他们等方式来加深对该工作的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企业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能够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第三,企业可以适当的对设计成本工作的员工采取激励的措施,为了提高审计成本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明确自身工作动机,通过激励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其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前文所提到的适当激励,激励程度较高会增加企业财务分配的一些负担,在进行激励环节时,企业应该明确审计员工对成本进行判断质量必须与激励效果成正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通过定期进行适当的激励措施来实现提升审计成本工作质量的目的。第四,科学、有效的规划审计成本工作,可以对审计成本员工采取的轮换岗位的基本体系,举例而言,在分配审计成本小组的过程中,将经验较为丰富的审计工作者与经验较少的审计工作者安排在同一工作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经验较少的审计工作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经验,还能够有效确保审计成本工作的基本质量。

四、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发展与变化是导致企业审计成本影响因素剧增的基本原因,从而导致了企业审计成本监管体制的复杂性质。目前我国还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审计成本监管体制,在进行完善审计成本的监管措施过程中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本篇论文主要从审计成本的制约因素、针对目前审计成本工作问题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笔者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审计成本工作所受到的制约因素会逐渐减少,企业所提出的对策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志杰.质量管理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2]李学柔.秦荣生国际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6.

篇(5)

仪表着装:头发梳理整齐,前不遮眉、后不过肩、侧不掩耳,发饰素雅庄重,不浓妆艳抹,不戴戒指、耳环等饰品,不留长指甲,不染甲,护士帽戴着规范。

篇(6)

2、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互为质数,且比的前项、后项都为整数。

3、比值通常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4、比的后项不能为0 。

篇(7)

随着高校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成本意识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控制审计成本势在必得。在现有的审计环境下,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力争以最小成本将审计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以实现最有效的审计目标,获得最佳的审计效果。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审计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从审计主体中控制审计成本

审计机构是实施审计成本的控制主体,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有效控制审计成本的决定因素。审计主体不仅是编制、实施工作方案,更是把控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机组合,这是决定审计工作时间长短和审计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从而对审计成本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是根本。审计主体还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因素,特别是与被审计单位和谐沟通,进驻现场工作开展顺利与否均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有效配合,是降低审计成本的有效途径。

二、从审计程序中控制审计成本

科学、严谨、全面的审计程序是有效控制审计成本的先决条件,是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目标必须实施的工作步骤。既是完成审计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影响审计成本高低的直接因素。若要降低审计成本,应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尽可能减少审计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尽量缩短整个审计项目的工作时间。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控制审计成本具体措施如下:

(一)努力做好审前调查和项目成本预算

首先对被审计单位做全面审前调查,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确定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减少现场审计时间。其次编制科学、翔实的实施方案,合理预判审计工作关注点、审计风险节点及成本预算。在预算审计成本时,还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规模及其复杂程度,被审事项时间、范围,还要考虑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工作步骤、风险防范等因素,合理控制审计项目成本。

(二)科学编制审计方案至关重要

审计方案不仅要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还要责任到人,分工详细。审计组长要将项目成本按工作量逐步分解至每个审计人员。在时间上,根据项目计划完成期限,制定详细进度,对风险控制、业务会议等全面考虑。在人员上,合理搭配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审计人员发挥所长,各尽所能、各尽其责,使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在经费上,合理安排外勤预算,能就地取证的不要异地取证。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确保预算成本控制和落实。

(三)审计成本控制的工作管理

方案实施控制核心包括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过程以及团队管理。抓重点就是重点关注“三重一大”等重要事件。抓过程就是合理确定岗位职责、明确权限分工,有效资源合理配置及设定和执行审计事项操作标准。抓团队管理就是要建立审计组成员之间快速和谐沟通机制,保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和遗漏审计事项,从而降低成本,节省时间。

(四)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在方式上,尽量采取送达审计,便于合理有效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信息共享,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尽量采取就地取证,减少异地取证。在方法上,应由财务收支审计、制度审计向风险审计、管理审计过渡,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评估,风险评估等方法,将重要性水平及分析性复核运用贯穿于整个实施过程,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客观公正的实现审计目标。

三、控制审计风险,合理降低审计成本

(一)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审计过程是在尽可能的控制审计风险,同时也决定着审计成本高低,两者是相互对应的反向关系。成本降低会使风险过高,也降低了审计机构的信誉和威慑力。审计风险合理预判对审计成本有重要影响。

(二)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几点建议

1、实施成本管理。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使其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达到预算成本水平、控制风险点。2、健全内部控制。围绕审计成本,健全审计执行部门内部管理制度,作为降耗增效和强化审计人员行为规范的依据。包括岗位责任制、业务考核制及奖惩制度等。3、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一是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二是坚持独立性原则,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预;三是实行多方承诺,既被审计单位对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审计人员对工作底稿负责,审计组对审计报告负责。4、强化审计人员综合业务教育。一是要尽量采取全方位对审计人员综合业务技能培训,以适应新形势、新业务的工作需要。二是加强对审计人员思想教育,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综上所述,从审计主体、审计程序及控制审计风险三个方面,就如何控制审计成本,正确评估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成本,提出了个人粗浅的观点和建议,抛砖引玉,和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段淑芳.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对策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2]谢艳华.浅谈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

[3]朋薇,陈韵竹.审计成本控制管理研究.审计文摘,2007.

篇(8)

一、审计成本与审计成本控制

一般来说,审计成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计成本是与审计机关行使审计职责有关的一切价值牺牲。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职工薪酬、公务开支、资产购置与维护费用、后续教育支出及其他支出。狭义的审计成本是指审计机关完成具体审计项目支出的费用总和。按审计成本与审计项目的相关性可以将其分为审计固定成本和审计变动成本。审计固定成本是指维持审计机关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最低费用支出,如编制内审计人员的基本工资、基本办公设备的购置费用等;审计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审计人员数量和审计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审计项目专项设备或软件的购置费、审计外勤开支费用等。

审计成本控制是指审计机关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事先确定审计成本开支范围和审计成本开支限额,事后将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进行比较,衡量审计业务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达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和办公设施不会经常发生变化,审计成本主要开支数额的变化是与审计项目有关,因此,审计成本的控制重点应结合审计项目涉及内容、采取的作业方式等具体内容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成本控制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成本构成的变化如何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二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成本控制的方法。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二、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成本的主要特点

信息化环境下和传统意义上的审计成本在其基本内容的构成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由于审计作业方式的改变使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成本在总量和结构上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性态。我们认为其不同性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模式的变迁使总体审计成本呈现增长趋势

信息化与审计的融合将使审计的模式发生新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典型特征就是审计模式将从传统手工审计方式向手工审计与数据模式融合方向转变。而在基于数据审计的模式下,传统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也会有所改变,如审计人员为了采集到充分有效的会计数据通常要扩大审前调查的范围增加审计成本的开支,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要加大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经费投入和审计人员培训力度。因此,审计模式的变迁即实现审计信息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会加大审计经费的投入,使审计成本有所增长。

2.审计成本内容的变化使成本控制重心发生转移

传统的审计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人员经费、日常办公经费、资产购置费、职工培训费和其它支出,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审计人员外勤补助和办公费用;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并不完全改变传统审计成本支出项目,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分有所变化,如在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发及硬件设备的购置和维护等资本性购置支出、计算机耗材等办公支出以及审计人员培训学习等支出方面将会大大增加。因此,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成本控制的重心,应当根据其内容的变化发生转移,要特别关注资产购置超标准和审计人员培训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3.审计资源整合的效果影响审计成本数额的高低

审计成本发生在审计作业和审计管理的各个环节,审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审计成本的发生。审计资源整合是审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审计资源,为具体审计项目的完成提供所需的人力、财力和信息支持。传统审计模式下,各个审计小组相对独立,信息的记载、存储和传递主要是手工完成,审计人员的交流主要依靠会议形式,其结果是耗时费力、效率不高;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线索、审计取证的方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都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审计组织内部各部门协作更频繁、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方便、审计人员交流意见的效率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审计成本节约创造了条件。但是,审计成本节约的幅度与资源整合的程度和效果有直接关系。资源整合效果越佳,审计成本节约的幅度就会越大;反之,如果没有利用信息化环境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但不能节约审计成本,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4.审计人员素质的差异影响审计成本控制的效果

信息化环境下,由于审计线索的变化、审计对象和内容的扩大及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改变,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外,还应掌握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不仅要会操作审计软件,而且要能根据需要编写出各种测试技术的审计程序模块。审计人员个人的业务能力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自然会对审计程序的执行成本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审计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审计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审计成本的性态和特征发生了变化,对审计成本实施控制的措施也应相应改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本的增长趋势并不敏感,成本控制的意识十分淡薄;根据信息化环境对审计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的效果不明显;计算机硬件的投资与审计业务的发展不相适应;审计软件的开发滞后于相关的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达不到信息化的要求等等造成了审计成本的明显增加、效率不高的状况。因此,结合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模式、审计成本构成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审计成本的控制:

1.提高信息化环境下成本控制的意识

提高审计成本控制意识是实施审计成本控制的前提。首先要意识到成本增长趋势,认识到审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强化审计机关及各级审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实现自上而下全员成本控制热潮。其次要把成本控制的指标分解到审计项目的每个成员,形成责任成本,实现人人有成本控制指标、人人有成本控制任务。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还要开展信息化环境审计成本控制方式及方法的教育活动,指导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控制审计成本。最后还要设置专门的审计成本控制机构,或实行成本控制专人负责制度,把审计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定期督察审计成本控制情况。

2.严控计算机审计软硬件的开发与购置

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审计软硬件的购置和开发,从审计成本管理的角度,要做好软件开发和硬件购置的可行性论证,避免盲目开发和资源投入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除了国家专款建设的金审工程以外,不允许地方另行投入较大的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和投入,这样既可以节约审计成本,同时也便于控制审计质量,规范审计工作。同时,注意提高现有计算机软硬件在审计业务中的使用效率,避免随意性消费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适应信息化要求,重组审计业务流程

在信息化环境下,优化审计程序,重组业务流程,直接关系着审计成本的控制。为满足信息化审计的要求,审计经验模型开发、现场局域网的搭建、审计数据存储、文档管理、审计结果的、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的建立等工作,将是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业务流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提高效率,控制审计成本,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业务流程的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的工作要进行重新组合,工作重点要进行调整。具体来说,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业务流程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1)审计准备阶段。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业务流程中的准备阶段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施阶段的速度非常快,如何使实施阶段的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一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组织准备所需要的审计软件,和被审计单位会计系统一起建立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资源库,搭建与被审计单位数据资源库配套的现场局域网。另一方面,编制好整个审计程序,然后参照依据以前审计的数据资源库,对整个审计程序的耗费进行一次审前评估,这样既能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又能加强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管理。

(2)审计实施阶段。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实施阶段,将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阶段。首先,根据现场取证的需要,联系好各个地方的审计人力资源,形成一个“虚拟团队”,这些审计人员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但由于审计网络的存在,他们却等同于在一个办公室,这样就方便了现场调查取证等问题,他们在现场完成作业后,可以及时的和其他人员处理实务。其次,及时存储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动态结果,这样,其他审计人员在需要各种资料时,可以通过审计内部网络及时的了解到其需要的资料,也能让其了解到整个审计工作的进程,使其更好的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最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需要随时和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让被审计单位随时根据需要改正某些问题,方便下一步的审计工作,使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3)审计结束阶段。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结束阶段同时又是以后相关审计工作的准备阶段,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做好结束阶段的相关工作。首先要做好电子文档的管理,存储好各种电子文档,方便下次相关审计时,参照存储好的电子文档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次要根据每次审计工作来搞好各种审计经验模型的开发,因为审计信息化发展还刚起步,每完成一次审计项目,都必须做好经验积累。

4.依托信息技术,整合审计资源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审计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达到合理转嫁成本的目的。要实现审计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审计机关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其次是审计机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最后是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信息交互。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一个覆盖审计系统各部门的应用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以此来提高审计人员的办公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对于有效的控制审计成本有着积极的作用。

(1)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在信息技术正在发展但又未全面普及的今天,审计人力资源也需要重新整合来适应信息化这一环境。信息化审计是集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能力于一体的,在现在的审计行业,审计业务能力很强的老一辈缺少的是精湛的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相对较精湛的新一辈却又缺乏相关的业务能力,因此,在审计机关内部的人力资源方面重新整合,使审计组之间达到优劣互补,以此来提高审计效率来达到控制审计成本的目的。另外,各个地方审计机关之间的人力资源也需要重新整合。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是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审计,各个审计机关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数据库,掌握好各个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等等信息,并且实现该数据库的信息在各个审计机关之间共享。这样,当某个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时,就可以在数据库中查询出相应的审计人员来参与审计,实现超空间审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部分的差旅费和函证费,而且也能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达到控制审计成本的目的。

(2)审计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成本控制关键的一环。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各个数据库的建立。审计机关建立自己的审计资料数据库,财经法规数据库等等。这类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在将来的审计实施过程中,快捷方便的找到所需要的材料,节约不少的时间成本。审计人员在完成每一个审计项目后,都应该重新整理各个数据库,该增加的资料要及时增加,该修改的资料要适时修改,以此来为下一次审计做准备。二是促进审计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流共享。各审计部门之间,应加强审计信息资源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各审计部门有关数据库中的资料。审计部门在审计中,遇到需要其它审计部门审计资料的,应主动与其它审计部门联系;对审计中取得的与其它审计部门有关的信息,应主动提供给该审计部门,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审计。三是加快联网审计建设,形成网络化、规范化的电子信息。联网审计是运用当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通过远程调用、分析和处理被审计单位相关电子数据来实施审计的一种方法。联网审计不仅能够实现审计机关内部的“信息共享”,而且通过联网审计能够从被审计单位获取审计相关数据,实现双方的“数据共享” ,以实现审计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5.加强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存在着跨部门和跨地域的超空间一体化管理,为了适应这一管理,熟练的计算机技术以及一体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审计技能、计算机及网络通讯知识是完全必要的,另外审计人员能够利用规范和先进的审计技术,以及掌握一定的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开发、运营、维护、管理和安全知识也是适应这一管理的前提。因此,针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让终身学习成为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的工作需要,使审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是有效控制审计成本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林 斌 辛清泉 刘光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变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杨冰峰:论审计信息化建设难点及对策.现代商业. 2011,15.

[3]刘锦萍:中小企业审计信息化研究.财会通讯.2009,6.

[4]何晓楠: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信息化的影响.现代商业. 2010,5.

[5]李 楠:审计实务中计算机辅助软件运用比较分析.现代商业.2009,29.

[6]阳 杰 黄昌勇: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2.

[7]朱雅芬:审计信息化十年建设成功启示录.信息化建设. 2010,4.

篇(9)

Abstract focus on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is the uni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controls to ensure independent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to ensure compliance with generally accepted principles, rules and procedures, standards-compliant,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use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pursuit of units economic interest objectives. New ideas meet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 internal audit is nearly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practice summary of the internal audit represent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harmony" of ideas and cultures throughout the internal audit work among the emphasis on internal audit work to take into account, balanced, interactive, people-oriente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internal audit should be two words, namely "management + benefits." In essence,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nal audit is an intern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it is the unit of proce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s the eternal theme.

【Keywords】 new concept of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现代内部审计鼻祖劳伦斯.索耶这样定义内部审计:是对单位中各类经济活动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的保证,以确保遵循公认的方针、规定和程序,符合标准,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实现单位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强调经济业务导向和管理职能导向的综合审计。我国的内部审计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要求,以人为本,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配备完善的机制,能确保履行职责的、具备相应会计知识和审计统计素养的内部审计人员,这是独立审计的基础。

善于从宏观角度去分析思考和把握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提高单位发展对国家政策的适应能力,在更高层次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强化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现代管理科学与组织内部审计职业实践融为一体就是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着眼于改进单位内部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严谨地规划为指导,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内部审计新理念主要是对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赋予新的内涵,即:重监督也重业务和管理,重合规更重效益,重审查也重建议等。现代内部审计评价组织的全部控制与组织运作为特定对象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视线长时间停留在业务素养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上,虽然这需要新理念的分析和方法的运用。

实践证明,新理念符合内部审计发展规律,是近三十年内部审计发展实践的总结,代表了今后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把“和谐”的思想和文化贯穿到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强调内部审计工作要兼顾、均衡、互动,以人为本。新理念反映了我国内部审计指导思想和管理方法的重大转变,是内部审计思想和实践的一词解放,应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并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新理念下,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证了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还在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促进单位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如果说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那么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

我国内部审计近几年来强调转型与发展要注重“六个转变”,突出“三个特点”:“六个转变”,即:一是在审计的理念上,由对内部审计往往重检查轻结果,目标在治标向控制机制过度,讲求过程控制,即标本兼治;二是在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上,由只监督轻服务向到监督与服务并存过度;三是在内部审计的目的上,从防弊纠错向制度控制评价和风险控制测评转变;四是在内部审计结构上,由财务会计为主导审计向经济业务为主导控制转变;五是在内部审计的方式上,讲求关口提前,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审计控制转变;六是在内部审计的措施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信息化、网络技术层面为主的转变。新理念的“三个特点”,如:内部审计从账簿审计向合同、资产管理的全方位审计转变;从审计对象上,不仅仅审计财务会计部门,而且注重经济业务发生地,甚至主管职能部门,或者由主管职能部门延伸至基层业务部门进行审计和监督;由靠职责权限实施监督为主转向靠法规为主转变,由被动消极审计为主向积极主动控制为主转变。

准确定位,突出重点,提高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水平。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四个字,即“管理+效益”。从本质上来讲,内部审计是组织的一种内部管理活动,它是单位流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和效益是内部审计永恒的主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产权制度发生了变化,国家不再扮演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完全成为投资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企业则完全成为经营者。在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也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保护资产,而是针对经营管理领域中存在的控制缺陷,提出富有建设性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要求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以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履行职责。因此,内部审计监督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的经营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另外,在审计方法上的过度,变事后被动审计为事前、事中积极审计。充分突出内部审计“内”的特点上,将关口前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改进和推动企业管理,提升价值增值。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现代审计解决的问题。现代内部审计将工作重心放在监督管理上,管理审计是从经营者和所有者及政府监管的角度来审视组织的控制与运作,尽可能从专业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中观察隐匿在财务管理中的违背管理规则的试图,确保管理层更有效率地进行控制和运作。

总之,内部审计要通过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监督和评价,实施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等事项的监督和评价,实施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改善组织的运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服务,为管理层当好参谋和顾问。

篇(10)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要想判断两个比式子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例是不是相等。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3、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通过防控机制的系统化落实,高效控制审计风险。然而现行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不够健全,基本构成有待完善。针对现状,我们积极探索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要点问题,进一步构建完备的防控体系,从而提高控制审计风险的水平。

1.研究现行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的基本构成

1.1 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的主要概况

审计风险防控机制是在审计过程中所遵循的预防控制风险的制度体系,对审计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促进审计风险防控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行。审计风险防控机制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审计过程的风险点,利用系统化的统筹规划,对审计工作加以有效地制约,控制审计运行中的各项风险因素,从而不断强化审计水平。审计风险防控机制融入盘库、调阅、监管、报告、评估和归档等多项重要环节,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加强审计环节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失误性操作,尽可能减小审计风险。同时,健全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对提高审计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采用科学化的制度管理,规范审计秩序,把握基础性问题,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不断提升审计质量水平。

1.2 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的基本构成

审计风险防控机制是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所建立的预警防控机制,旨在减少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因素,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展。审计风险防控机制是一个系统化的体制组合,主要包括素质能力教育机制、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审计信息公开机制、法制建设创新机制等,涉及关键性的审计质量风险点。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着重从审计执法风险、效能风险和廉政风险方面入手,制定相关的风险预警防控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审计风险控制系统。

1.3 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的构成缺陷

现行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不够完善,在机制构成上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与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机制有所欠缺,使得审计风险防控工作环节的协调度较低,审计运行秩序相对混乱,导致审计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无形中增加审计风险因素。

2.积极完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的基本构成

2.1 健全权力风险监管机制

权力风险是审计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健全权力风险监管机制对解决审计风险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行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将权力风险监管机制纳入相应轨道,亟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健全权力风险监管机制,应当以制约审计权力为出发点,建立风险制衡监管机制,加快审计风险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步伐,实现审计权力风险监管的长效机制。同时明确审计各部门各人员的分工,将权力制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审计权力的滥用,加大监管力度,合理控制审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减小审计风险滋生的概率。

2.2 突出项目协调增效机制

由于审计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审计项目相对复杂,各项目之间的协调运作十分重要。因此,重点突出项目协调增效机制是完善审计权力风险监管机制的关键举措。审计项目协调增效机制的要点在于对各个项目加以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根据审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分析现行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影响因素,制定出全面的计划,增强项目运行的协调性,以加大审计计划的可行性。同时,加强审计项目进度控制的力度,优化审计项目流程,增强各项目运行环节之间的合作程度,以大幅提升审计效率,控制风险因素,尤其在审计项目的审核、报告、归档阶段建立起紧密的链接,简化不必要的程序,进一步促进审计风险的控制。

2.3 引进外部力量利用机制

针对现代化背景下的审计环节,引进外部力量利用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引进外部力量利用机制应当从完善其法律法规制度入手,制定出相应的聘用方案与审核标准,规范外部力量的引进秩序,并为审计系统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审计工作的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对引进的外部力量加以制度化的约束,采用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以减少审计风险因素。

2.4 创新风险责任评估机制

创新风险责任评估机制在现行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运作中不可或缺,为保证审计质量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新风险责任评估机制应当在原有考评机制的基础上融入审计执法风险评估、审计效能风险评估和审计廉政风险评估三方面的内容,统筹各项考核因素,一同纳入风险责任评估机制,明确审计责任并将其落实到各个人员身上。着重完善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制定责任标准,对审计人员加以统一的考核,将问责制度落于实处,从而将审计风险控制到最小化,实现审计风险防控的长远发展。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