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82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07-021 再生医疗技术
所谓再生医疗技术就是利用干细胞原位培养技术、通过人体皮肤原位细胞和皮肤组织干细胞的组织培养程序,实现组织再生。上世纪70年代,徐荣祥教授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科学地建立了全新的烧伤生理学理论和具有显著疗效的烧伤治疗方法——以湿润烧伤膏为主的烧伤湿润再生医疗技术,并且逐步向其它学科渗透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再生医学。卫生部于1991年将徐荣祥教授发明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湿润烧伤膏(MEBT/MEBO)”列人十年百项科技成果的首批十项重大医学技术之一向全国推广。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并申请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专利。如今,再生医疗技术不仅用于烧烫伤,还广泛用于创伤、溃疡、褥疮、胃肠疾病、瘢痕等疾病,在此,主要介绍再生医疗技术应用于瘢痕的防治。
2 瘢痕的概念
瘢痕(scar)又叫疤痕,它是人体皮肤受到烧、创伤后留下的痕迹。
3 瘢痕的发病因素
3.1 全身性因素
①种族与肤色:有色人种发生率高,黑人为白人的6-18倍。
②遗传因素:与基因及遗传因素有关。
③年龄:婴糼儿低,青年人较老年人高。
④营养状况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⑤代谢因素:青少年、孕妇代谢旺盛,发生机率高。
⑥个体体质:如平常我们所说的瘢痕体质者。
3.2 局部因素
①部位:下颌、胸前、三角肌、上背部、肘部、膝部、踝部、足背发生率高,眼睑、前额、背部下方、外生殖器发生率低。
②切口:沿皮纹(郞格线)和垂直皮肤表面切开,瘢痕细、反之粗。
③感染:炎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增生。
④创面异物:刺激组织增生。
⑤损伤深度:损伤伤及真皮浅层,愈合后不留瘢痕;若伤及真皮深层(网状层),愈合后常留有瘢痕。
⑥创面修复时间和方法:创面修复时间越快,瘢痕发生率越低;自行愈合的创面瘢痕发生率高。
4 瘢痕的发病机制
瘢痕(scar)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皮肤组织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网增殖,形成新的肉芽组织,使纤维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出现胶原纤维合成和降解失衡,神经末梢长入,创伤边缘的上皮组织向中心生长,覆盖肉芽组织而形成瘢痕。
5 瘢痕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5.1 根据组织学和形态学分四大类
①表浅性瘢痕:损伤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所至,主要表现为表面粗糙,可有色素改变,局部平坦、柔软,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无功能障碍。
②增生性瘢痕:损伤累及真皮深层,如深二度烧烫伤、切割伤、感染、切取中厚皮片片供皮区,临床表现为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早期因毛细血管充血,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色,可因痒和痛搔抓后破溃,晚期可发生明显萎缩。
③萎缩性瘢痕:损伤累及皮肤全层及皮脂肪组织,如大面积烧伤、慢性溃疡愈合后,以及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头皮、胫前区,临床表现为瘢痕坚硬、平坦。
④瘢痕疙瘩:具有个体差异,大多于局部损伤后1年发生,许多患者甚至将发病史(如手术、纹身、灼伤、接种、粉刺、异物反应)忘记,临床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皮肤、超出损伤部位并持续生长的肿块,扪之较硬、弹性差、局部痒痛,早期呈粉红色或紫红色,晚期呈苍白色。
5.2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6 国内外治疗瘢痕的现状
瘢痕是世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难点,目前并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局部药物封闭、手术切除植皮、气囊扩张术以及最流行的晶体磨疤术等方法治疗,治愈率极低、易复发,给瘢痕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等,给社会、家庭造成不安全因素。
7 再生医疗技术用于瘢痕的防治
7.1 药品和器材:美宝疤痕平软膏、微波治疗仪、弹力绷带、弹力衣、弹力袜等
7.2 美宝疤痕平软膏的成份及作用机制: 美宝疤痕平软膏含有油酸、亚油酸、芝麻素、仙人掌提取物、蜂蜡等成份。它利用皮肤原位干细胞培植技术的原理和研究成果,促使原位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纤维细胞增生的生命物质,通过这种作用,生理性调控疤痕皮肤组织中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的比例,重新调整正形成的疤痕和已经形成的疤痕,使其恢复皮肤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疤痕皮肤的再生、瘙痒、干裂及功能受限四大医学难而题[1]。
7.3 防治方法(在此主要介绍深度烧烫伤的防疤以及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去疤治疗)
⑴深II度以上烧伤经再生医疗技术规范治疗后的愈合创面,常规应用疤痕平3—6个月。众所周知,深II度及深II度以上创面运用传统烧伤方法治疗,均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而运用再生医疗技术,深II度创面可不留瘢痕,III度创面只部分留疤,但瘢痕常较软。现将深II度以上创面常规防疤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①外敷湿润烧伤膏 1—2周进行生理性调控,促进皮肤功能恢复;因为新生皮肤易干燥,缺少弹性、易发生皲裂,故用湿润烧伤膏外敷,厚度约1mm,每日2—3次。
②1—2周后,用美宝疤痕平软膏外檫,辅以按摩/微波导入,注意新生皮肤较嫩,无角化层,易破裂,在烧伤创面愈合后20天内不应按摩,用美宝疤痕平软膏外檫厚度约1mm。
③加压治疗3—6月,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加压材料,加压治疗中,压力不能过大,以无明显不适为度,加压治疗应坚持一早、二紧、三持久[2]。
⑵增生性瘢痕
①美宝疤痕平软膏外檫+微波导入,1—2次/日,15—20分钟/次 ,连用3—6月。用之前温热水清洗瘢痕部位,美宝疤痕平软膏均匀涂于患处,厚度约1mm,治疗仪轻压患处皮肤,做均匀直线往还运动或旋转移动。
②压力疗法:持续6月—2年,可指导患者或家属自行操作,瘢痕局部均匀涂抹美宝疤痕平软膏约1mm厚,用食指端指腹或小鱼际部压迫瘢痕,均匀移动至瘢痕的每个部位,压力以观察到瘢痕肤色变白为度,每点每次按压10次,每日按压5次;若躯干或四肢瘢痕面积较大者,夜间用弹力套或弹力绷带持续加压治疗。
⑶瘢痕疙瘩
①手术切除:在局麻或全麻下用滚轴取皮刀切除瘢痕至真皮深层,注意切除时深度以触之柔软为度,不能深到脂肪层。
②湿润烧伤膏外敷并加压包扎止血,24小时后第一次换药,3—4次/日,如同深II度烧伤创面换药;1周后可改用医用复合敷料(美宝创疡贴)每日1—2次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③继续用湿润烧伤膏1—2周,改用美宝疤痕平软膏治疗如同增生性瘢痕,弹力绷带加压6月—2年。
⑷各种创伤创面后期防疤同上述。
8 疗效判断标准
⑴痊愈:创面由正常再生皮肤覆盖。
⑵显效:疤痕体积明显缩小、质地明显变软,弹性明显恢复。
⑶有效:疤痕部分平软恢复、症状明显改善。
⑷无效:治疗1个疗程疤痕无明显变化。
由山东滨州华海白癜风医院院长成爱华研究员历经十多年潜心研究,集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代表当今白癜风科研领域前沿水平的《白癜风新论》一书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以来,不仅得到了学术界医学药学专家的充分肯定,还引起了广大白癜风患者的强烈反响,好评如潮。
本书重点介绍了笔者数十年对白癜风的研究成果和诊疗经验。特别是作者提出“黑白同病、黑白同治”新认识和治疗上的突破。以最新研究进展为主线,从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实践方面都代表了国内外近几年的新认识、新概念、新成就。代表了本领域研究的前沿动向,对白癜风研究的进展做出了权威阐述。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医诊治白癜风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出版上市后,不仅得到了国内权威皮肤病医学药学专家的高度评价,还被众多临床医师当成参考书,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学爱好者欢迎。
白癜风是一种世界性疑难病症,它不痛不痒,但严重影响到患者工作、婚姻及日常社交,给他们身心造成了巨大精神压力。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白癜风患者高达数千万人,每年仅中东就有1000名妇女因此病自杀,我国也呈增长趋势。为此,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成爱华以攻克顽症、造福人类为己任,带领她的科研小组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从人体病理、免疫及遗传基因分析入手,进行了艰苦卓绝研究。经数十年潜心攻关,将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创造性提出了“黑白同病、黑白同治”全新理论,研制成功了“黑素再生”治疗白癜风技术,临床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治愈的患者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及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适应不同的患者治疗需求,滨州华海白癜风医院科研小组努力开辟多种治癜方法和研究思路,10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下达的科技攻关课题。30多项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多篇医学在国内外权威皮肤病杂志上,其中有八项科研成果荣获了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星火奖。还承担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白癜风科研项目、获得了省自然科学基金扶持,黑素再生中药治疗白癜风技术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优秀科技咨询成果奖、首届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等奖励。她所在的单位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科研所发展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权威科研医疗机构。
十年磨一剑、科研铸辉煌。“黑素再生”治癜技术的问世和成爱华研究员的精湛医术曾经震动了医学界,填补过我国中医治疗白癜风的空白。这次《白癜风新论》的成功问世,是对整个医学界的又一贡献。她将给广大患者带来更科学的治疗方法,早日恢复美丽的容颜。
色彩资源是创造医疗环境及提升医疗功效的光彩能量
虽然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使用三棱镜对太阳光速进行了捕光实验后发现,白光中内含着用视觉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而使色彩与光速感成为了发展阳光科学的基础,但中国人早,2000多年前就知道利用色彩来进行“色相医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定位。从《黄帝内经》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中国人已经灵活的运用色彩来对万物生存的环境空间,及观察病患因为生理疾病影响情绪而反射在脸色上的现象,提出了“五行五色”的色彩再生理念。所谓的五行讲的是金、木、水、火、土,而五色是人体的五种器官。用白、青、黑、赤(红)、黄等五种色彩来表现金、木、水、火、土,虽然不一定合乎现代色彩学观念,但也展现了中国人的色彩思维与用色智慧。如果以现代人直观的视觉可能会用黄色来表现金,用绿色来代表木,用蓝色或白色像征水。
金木水火土
《黄帝内经》中说明:木为青色,为木叶萌芽之色;火为赤色,为篝火燃烧之色;土为黄色,为地气勃发之色;金为白色,为金属光泽之色;水为黑色,为深渊无垠之色。而《灵柩・五色篇》上说:五色皆现于面,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并通过对脸色的变化所反射的五官色泽来诊断病患的病源。以上这些“色感观点”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当时中国人的色彩思维与丰富的想象力了。
观察古人运用色彩的智慧与行为,我们可以发现,色彩中的光彩磁波与光速能量已经自然的形成了与人类脑波交流互动的彩波磁场。这种让色彩进入生态环境与人类思维中而形成的生存空间,基本上称之为生存色彩磁场,也是光速中的色彩磁波影响人类色彩思维创造生存空间的自然能量。古代的人类经常在阳光下锻炼身体或创造好心情,这种行为基本上是利用光速中的辐射元素对身心做光彩治疗,而现代人则称之为阳光浴。
脸色神态开拓了中华基础医学的发展之路
从察言观色中去了解病人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利用视觉直观来诊断病患的病情,是古代中医们最常用的方法。
人生病或受到外力的刺激、打击或压迫时,很容易从脸色中反映山来。一般人酒喝多了或害羞时脸就会变红,脸色发青可能是心血管出了问题,脸色苍白不是贫血就是受惊吓或肠胃病痛,医疗人员利用脸色所反射的生理疾病来观察患者的病情,然后把脉、测心跳、开药方,这种方法在几千年前医学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宝贵的生命。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色彩在医学界所扮演的角色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更为重要了。现在已有不少的医学专家利用色彩中的光彩磁波能量对患者进行情绪减压,以降低病患因为情绪低落所带来的痛苦,并帮助癌症患者建立自信以战胜病魔。人类由于生理病痛或心理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反射在身体及脸上的肤色变化,除了启发人类对色彩领域的深度研究外,也奠定了现代心理医学的基础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了医学科技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包括了医院里各种设备的外观颜色,医务人员的制服颜色,还有各种不同颜色的药水、药品等等,包装多样化的色彩再生观,已成为现代医院服务病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更证实了色彩资源可以改善病人的体质,而达到增加抵抗力的功能,使病人提早恢复健康。
医院的仪器设备除了具备医疗或诊断的功能外,同时也要考虑到以不增加病患视觉压力的色彩为主,尤其是医生与医务人员的服装色彩也经过专业的设计,以免影响病患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医院内提倡博爱色彩观,然后以微笑的色彩心情去服务病患是符合现代医院的管理与经营方式的。当病患能够在医护人员的关怀色彩中接受照顾与治疗,病情不但会减轻,而身体自然也会快速的康复,这就是色彩资源影响现代医学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医院的环境色彩和医护人员的阳光色彩情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疗设备与医学水平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医学技术与尖端的医疗设备对病患的治疗效果虽然可以缩短疗程,而使病患减轻病痛,但在病人康复的过程中,我们却不能忽略医院的环境色彩和医护人员的情绪色彩对病人的影响。在一般大医院中,医生们经常会建议处于康复阶段中的病人走向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绿色环境与呼吸清新的空气,因为蓝天、绿树等大自然中的活性色彩在阳光下会释放出有益身心健康的光彩磁波量,从而改善病人因疾病所带来的情绪压力与生理病痛。除外,我们也经常看到家属们因为关心病人的营养与健康,而带着鲜花或水果去探望,无形中也让病人感受到自然色彩中的光彩磁波能量,而使病患能够早日康复。现在医院大部分都会以白色及咖啡色作为主色调。如白色的墙壁、天花板、病床、被子,甚至医护人员的工作服都是白色的。虽然白色能够给人一种整洁、干净和安详的效果,但如果整体的大环境都是以白色为主,则会给人一种单调、缺乏生机的感觉,对病患也会造成一种视觉疲劳及缺乏活力的情绪压力;而以咖啡色调作为区隔空间及各种诊断室或药柜桌椅的颜色,虽然耐脏好清理,但咖啡色除容易增加电能源的浪费,也是缺乏生命力的碳化颜色,对病患或大家都会造成无形的视觉压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色彩再生论”的观念来为医院创造一个安宁和谐的医疗环境,相信对医护人员及病患都可以带来合乎心态健康与共享医疗色彩资源的功效。
充满博爱的医疗色彩资源是建立色彩管理与运用的基础上
医疗色彩资源是现代医学体系中最受重视的一种医疗建设新概念,其中包括了:医院的建筑环境与景观规划,例如不同科室及病房的色彩设计。
医院中各项硬件设备的形象色彩,例如医疗器材及救护车的外观与内部色彩设计。
医院中各种药品的包装色彩。
医护人员的思维色彩及关怀病人的博爱色彩。
【报告原文】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解读】共享单车、共享停车位、共享厨房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分享经济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有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万亿元。今年分享经济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体育产业
【报告原文】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解读】中国筹办冬奥会工作已纳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推动“3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必将有助于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1.7万亿元,在多项利好刺激下,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新兴产业
【报告原文】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解读】“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这些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非凡。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1亿元。而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除了使通信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外,还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智能制造
【报告原文】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解读】智能制造不仅能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还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征,市场前景广阔。据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智能制造有望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数字家庭
【报告原文】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
【解读】“数字家庭”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之一。数字家庭,能够在家庭范围内实现各种电子设备的互联和管理,推进健康医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向居民家庭延伸,形成家庭信息服务新业态。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上肯定了行业发展的意义,对该领域是大大的利好。
医养结合
【报告原文】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
【解读】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方便老年人获得连续、及时和专业的服务,这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这种新兴消费正进入历史机遇期,值得关注。
清洁能源汽车
【报告原文】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解读】为了保卫蓝天,过去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在机动车治理上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而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清洁能源汽车势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全域旅游
【报告原文】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解读】以前,提及旅游业很多地方都是建景点、建景区、建宾馆。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个人游等为主的新阶段。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做到既开发又保护,既宜居又宜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无疑是一个趋势。
电商快递
【报告原文】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解读】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一些企业已开始布局。进一步解决好物流成本高、人才培训等问题仍需漫长过程,机遇也蕴含其中。
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1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建筑功能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友好共生关系,以周边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负荷范围内,树立绿色健康建筑系统的目标。绿色建筑设计是在不损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建筑设计、使用、管理与再生等全过程的发展特点,从而科学建设满足人类健康发展需求的生存建筑空间环境,其突破了传统建筑超越生物圈的时空限制,并紧密联系建筑与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再因只孤立考虑自身系统发展而忽视自然生态稳定,是一种综合性、开放性的营建系统。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类型
绿色建筑设计分为基础级、一星级、二星级以及三星级四个类型标准,其均需要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所有控制项要求。新时期绿色建筑设计的控制项与全文强制性规范有效衔接,已成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要依据。
1.3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发展及主要影响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符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尽量做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回归自然,同时降低污染标准要求,以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要重点突出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环境对居住者健康、舒适以及综合利用的功能要求,力求内外环境的相互平衡。第三,绿色建设设计能够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破坏力度,尤其是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能够有效改善居住区的水质。第四,绿色建筑使用的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同时尽量应用可再生材料,以避免有机合成材料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释放有害物质,从而威胁居住者身体健康。第五,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广泛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既能保证地面供暖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照明系统性能正常发挥的同时,又能减轻对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污染以及有效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绿色建筑设计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自2006年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外加国家财政对绿色建筑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绿色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也稳步提升。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绿色建筑设计势必朝着更加积极、良性的方向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提升资源利用率,还能通过利用清洁能源、绿色施工材料和技术而最大限度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系统,降低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绿色建筑设计的高效应用,可以积极构建良好、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其更加符合新时期居住者对建筑功能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1.4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
从整体布局、框架结构以及空间塑造三方面来研究绿色建筑设计。首先,从整体布局而言,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衡量建筑物自身的功能和后期使用特点,以科学规划交通线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筑密度等内容,从而保证平面交通流线和空间交通流线组织科学合理。其次,从框架结构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离不开绿色施工材料的支撑。以医院建筑为例,其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吊顶可选用环保矿棉板、石膏板,墙面可采用耐擦洗的环保型涂料,门窗可采用隔音、隔热、易消毒清理的铝合金和环保型木质材料,从而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最后,绿色建筑设计也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可塑性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空间的科学布置,既要确保水、电、暖等各项隐蔽工程的布局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又要使整个室内空间具有灵活性,形成规整有序、条理清晰地布局,在增强居住者舒适度的基础上,满足未来增设设备的需求。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实践
2.1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并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绿色建筑等的理念和指导,通过对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阶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用水、用电、建筑材料等的使用过程中都能做到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减轻建筑设计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并为新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绿色建筑设计的低碳
低碳是指在整个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效利用率。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时要重视采用绿色清洁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同时可加大对工业余热等废气能源的回收再利用力度。在考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原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减少空调、采暖设备耗费的能源,都能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
2.3绿色建筑设计的改造
绿色建筑设计的改造主要是将部分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建筑进行升级改造,以落实绿色建筑、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建筑功能分区、分项计量的方式,科学计量建筑各功能分区的能源资源耗损,以帮助人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如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合理选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施工技术或者在建筑设计时尽量将配电室、空调机房等耗能较多的设施设备靠近负荷中心,从而节省管道线路的输配系统能耗等,都能实现节能减排环保的目标。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
3.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回归自然等。如在节约能源方面,所有的材料和资源都要遵循清洁、健康和可再生的原则,通过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传统采暖设施和建设材料的使用力度,并遵循能源战略化管理手段,在提高医院建设能源使用效果的同时,降低建筑投入使用后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污染,能实现医院建设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回归自然理念是指在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时要遵循身心愉悦的原则,基于舒适性角度,从人体工学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通过为居住者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室内外环境,保障安全的水源和饮食供应,提供健康环保的生态建筑和景观设计,让居住者感到身心愉悦。
3.2医院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功能
医院建筑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其日均人流量较大、能源资源消耗较多。因此,在医院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要结合医院的实际功能需求,合理选择满足城市规划、医疗卫生网点布局需求以及服务人数和服务半径科学的建筑地址,并根据医院各科室的职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如根据医院各功能相互关联的特性,将其分为医疗区、感染区、服务区、污染区以及行政区等五部分,便于合理划分医院外部的入口和内部交通流线,从而保证患者就医诊治的快速高效。重视应用绿色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等有助于改变传统医院能源消耗较多的发展现状,既能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医院正常运营的经济投入成本,又能有效保护周边生态系统,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相关战略。通常情况下医院的氛围相对紧张、压抑,而新时期现代医疗理念等的发展,使得康养于一体的观念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接受,这就对医院的居住环境、整体氛围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在医院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既能扩增适宜的人性化配套建设,又能充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将建筑内部人员集聚部位与外部庭院以及其他景观相互渗透和融合,有助于增加室内空间的延伸性,从而给患者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3.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点
首先,在医院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注意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充分考虑医院建筑涵盖的安全、简洁、高效的交通设计,集约化的功能空间布局以及人性化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采用高效集中的空间布局形式有效提高医院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其次,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生态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适应医院建筑周边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绿色设计,以在保证建筑物自然采光能力的同时,将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融入其中,有效节省保温采光等方面的能源资源。如为满足室内采光和供热需求,可通过科学设计室内外空间渗透,通过直接通风和自然采光以及内外部景观相互渗透的方式,既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细菌滋生,防止与其他空间交叉感染,又能提高医院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建筑常规能源的消耗。再次,合理选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施工材料,包括常见的水循环系统、智能集成控制系统、隔热技术以及自然通风技术、照明技术等绿色建筑技术,从而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真正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服务机构,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外服务职能。通过扩大建筑周边绿化面积、丰富基础配套建设、增设室内绿化景观等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拉近医患关系,缓和医院紧张、压抑的环境,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效果。
3.4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具体流程
第一,前期策划阶段。在医院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首先需要选择优秀、专业的设计团队,包含绿色建筑工程师以及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专项技术专家等在内的优秀成员,保证其能够明确医院建筑绿色设计的必要性,并加强各项目负责人的沟通联系力度,使其积极参与医院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讨论,确保其在医院绿色建筑总体规划和全局因素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医院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一致性,从而科学确定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准确围绕“两方便”原则,既要满足后期医护人员参与救治、患者及家属诊疗康复的使用需求,又要营造良好的就医和工作空间,从而带给患者及其医护人员相对舒适的真实体验,这既能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到温馨舒适,又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现代医院发展迅速,尤其是各项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设计人员在建设医院绿色建筑设计时,还需要具有前瞻性意识和眼光,充分考虑医院后期发展规划,从而为医院后期改造留下空间。第二,中期设计和建造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需要先后经过方案研讨、下发各专业领域、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指标、反复优化设计指标以及完善设计方案等。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分析和统筹规划的过程,其需要对多项方案进行全面、综合的对比和评估,而基于生命周期的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方法是较为可靠、客观、科学的。在中期设计和建造阶段,要充分考虑医院职能,从而强调医院公共开放设计的安全性,以通过合理分布组织流线等方式,保证其设计方法在实际运营中具有可控性,避免因交叉感染而造成污染情况。医院涉及职能部门众多,不同专业科室对环境的建设需求具有不同要求,因此,在每个设计可变环节变量时都要详细参数描述,并采用重复优化的方式和流程,确保参数的具体数值能够从粗放模糊到精细清晰,直到得出最优解,从而保证医院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更加高效、科学,设计内容更加完善、丰富。第三,投入使用和拆除后。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部分建筑材料和化学物质在后期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完全被消耗,只是存在部分损耗,这时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式进行回收处理,能够将其变成新资源用于下一级次。因此在医院建筑投入使用后,要重视废物回收利用,尤其是医院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废旧可回收建筑材料,这有助于将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降到最低,能够满足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医院设计方法,也是绿色建筑体系的内在机制要求。因此,在进行医院建筑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要重视对医院建筑投入使用和拆除后等整个过程的跟踪评估管理,从而保证每个建筑环节都符合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状态。如医院建筑材料中常见的废旧玻璃材料、塑料、砖块、石膏墙板等都能实现废物回收再利用,并可建成新组件。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城,便将石膏墙板碾碎用于粘良剂,用回收的沥青、砖块以及混凝土等作为填充物或粒料,因此其是十大绿色建筑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潇.绿色建筑理念在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2):63-64.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41-03
近年来,学者与公众对于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及讨论都不断升温,生态化与信息化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门思想。正是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自2007年,《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 ” 这一创新构想以及之后的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之时开始,学者们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大多数仅仅着眼于城市的信息化。而在城市不断注重生态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以信息化促进生态化的发展才是必然选择,智慧城市的发展只有注入了生态化的因子才能够真正体现其意义。
目前,智慧城市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城市未来将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生态、节能、低碳、安全等特性。因此,有必要从生态的视角去重新认知智慧城市,将智慧城市的概念优化,构建一种融合进生态理念的全新智慧城市模式。借助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手段,将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以及商业基础设施全面连接起来,真正做到服务全民。
由于以往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信息化,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智慧城市,并进一步探索生态型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
1 相关概念解析
当今,全球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手段来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而,从生态发展的视角下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就与之相关的“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概念进行解析。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最初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中,旨在建立一种尽可能减小对于水、食物、能源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以及降低废热、废气和废水排放量的城市。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开始便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主要具备以下若干
特点。
1)高效性。着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多层次地使用各类材料与能源。在物流方面做到有序顺畅,方便迅捷,废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方面,各行业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2)持续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合理配置资源,使环境资源能够公平地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几代人的发展需要,以确保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城市经济。
3)区域性。生态城市基于区域平衡的理念,致力于对城乡的整合,互异共存的城市之间唯有通过协调与平衡,才能够实现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的建立。
4)结构合理。生态城市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结构之上,交通设施、土地使用、绿地系统、公共设施等因素都应包含在内。
5)关系协调。生态城市最初的愿景就是希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城乡统筹,资源利用和更新,环境胁迫与其承载能力相协调等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关注于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致力于营造城市的良好生态。
1.2 智慧城市的概念解析
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的科学发展观,通过使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综合全面地感知泛在信息并无缝连接城市中的人、物以及各项功能系统,在自感知的同时实现自适应与自优化,从而最终形成绿色、安全、高效、方便、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城市活动、公共安全、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智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若干特点。
1)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社会进步全面发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人是智慧城市致力于实现的愿望。因此,各层次的人皆可通过数字包容来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捷所在。
2)综合整合。“利用已经联网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率,促进社会、文化与城市发展”。利用智能化的传感设备将人与物及其相关信息串联成一个综合网络,并且通过实时感测城市各项核心系统的运行状况形成信息源。智慧城市借助包括传感、无线、通信、智能网络等各类技术,综合整合互联网与物联网系统。
3)智能协同。智慧城市的另一基本特征便是其具有集中智能处理与深度计算能力,通过这些能力来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联动,最终打造高效的智慧城市。
4)内生发展。智慧城市本身便具有内在驱动能力来实现发展与不断创新,借助这种能力,城市才得以实现自我适应、优化和改进。而智慧城市的驱动能力能够保证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生物、生态系统以及遗传多样性,确保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能够时刻受到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约束。
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着力于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对城市的各种需求做出响应。
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生态城市将和谐性作为其核心内容,而智慧城市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起点。最初的智慧城市概念虽然多少提到了一些有关生态化的字眼,如“绿色”、“环保”、“优质生态”,然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焦点依然集中于城市的信息化以及城市智能技术的使用与发展方面,却始终未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的思想。脍炙人口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不只是一种愿景,它更是一种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是智慧城市应该致力于达到的目标。虽然智慧城市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生活品质,但倘若智慧技术无法结合更加接地气的城市发展理念,它便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综合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特征及内涵,尝试讨论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
2.1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内涵
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智慧城市应该是在把城市信息化作为首要驱动力的基础上,加入各项生态技术因子的应用,从而帮助实现城市的生态转型以及高效运转。再借助开发建设模式的创新,全面引入系统工程、信息科技、生态经济学等知识来改善城市的管理与决策、生产和消费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城市生态资源方面的潜力,并最终将城市打造为生态化、信息化并重,且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要致力于吸取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优势,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化发展理念融入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发展中,使城市整体综合功能不断优化、资源与能源更加清洁高效、城市环境更加健康宜人、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舒适。
2.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要素
对于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来说,与一般的智慧城市一样,其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发展基础及自身优势。影响智慧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要素可以主要总结为技术、资源、政策以及管理要素四点。
1)技术要素。智慧城市本身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是我们讨论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或是其它任何形态的智慧城市,都是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通过依托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来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化。因此,就要求城市发展要在技术上实现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深入智能。
2)资源要素。如果城市已经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那么城市在规划和基础建设中引进生态智慧的理念,采用先进的节能低碳、物联网、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全面规划建设交通、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系统设置警务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支付、应急救援等公共管理设施以及合理规划招商引资建设各种休闲旅游服务产业布局,那么对于城市未来的运转与管理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政策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势必会面临城市建设方式的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政策调整与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4)管理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城市发展形态,配合全新的智慧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管理思路、规划理念、产业特点、经济体量等方面的考虑。只有能够敢于打破原本体制和模式桎梏,具有创新精神,才易于引进生态型智慧城市。
对于符合以上要求的城市,如果能在规划中引入绿色、生态、智能、人文理念来统筹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整体规划布局、自然环境资源、农业人口转移、新农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周边区域错位竞争、市民素质形成、品牌文化特征、产业经济发展等关系,必能在与周边区域新城的竞争脱颖而出,成为集聚优势产业、具有国际影响力、承载区域创新发展的未来之城,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生态健康宜居之城,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智慧之城。
3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方向
最初的智慧城市理念的关注点主要为医疗、食品、交通、水、电力、应急系统等方面,以及如何应用智慧技术来完善各方面的运转。而融入了生态思想的智慧城市将从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城市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产业的生态化三方面来应用智慧思想,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环境更加友好。
3.1 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
相较于传统的智慧城市概念,本文所探讨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与其最大差异在于——城市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着高质量的城市化的产生的作用远大于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与日俱增。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经营必将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恰恰率先关注到了这些方面。
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碳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被过量地排放,这也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产生的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从碳的排放的角度来看,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势必要发展低碳经济,致力于从城市生活与生产经营两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生态化,将低碳的理念落实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3.2 城市服务智能化
先前的智慧城市理念中提出了推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应用范围,而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进一步考虑智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使得两者结合,使人们更好地分享信息化与生态化的成果,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医疗服务方面,较大范围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日渐成熟的医疗服务系统网络来实现,主要包括建立远程医疗数据库、专家信息库、电子病历系统等,以远程的方式通过对有关临床治疗方面信息的智能搜索来协助医师准确地诊断并治疗患者的病情,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及时、完善的医疗服务,使市民更加健康地生活。
交通管理方面,实时交通状况可以通过利用监控摄像头、传感器、通信及导航系统等的传输与互联进行监控,同时科学地自动建模并进行预测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与系统,使其各司其职地对交通状况进行协调,进而有效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或突发状况,进而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疏导,从而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降低交通方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安全监管方面,公安机关等部门在犯罪实时监控、预警和分析侦破系统所提供的智能分析等的协助下能够迅速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打击及预防犯罪的效率,进而为人们创造安定而和谐的生活。
3.3 产业生态化
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来说,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考虑更多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产业生态化指的是优化城市环境,将与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进行调整,这一调整对于传统产业、新兴技术产业以及环保型产业都有全新的要求。
从传统产业的角度来说,这种生态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和消费中融入环保的理念,注重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降低噪声、废物垃圾、污浊空气、工业废水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使用生态化的设计材料,发展并壮大资源型产业和污染较大的产业的替代产业,加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以及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从新兴技术产业角度来说,致力于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成为了关键。它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更加友好,另一方面还能够扩大相关技术型人员的就业市场。此外,通过智慧城市所建立的各类数据库及信息源,帮助城市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从而使经济活动更为高效灵活,也使人们获取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关于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首先是发展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其次是合理整合资源,利用闲置的土地和地表水或污水来发展城市农业,这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能够将食品运输与保鲜等环节削减,因此能够降低食物生产的价格及成本,从而便利快捷地为市民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
另外,未来城市能源的重要部分便是太阳能这类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欧美等许多国家与地区利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以此来降低碳排放的尝试已卓有成效,我国也应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价值
与早前的生态城市或智慧城市的理念不同,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着眼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代替了经济优先的传统,通过智慧技术的手段与环境友好的理念科学地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理念吸取了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之所长,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生态化,会对城市诸多方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1 树立公众生态价值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带来的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致力于探讨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于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帮助树立公众对于生态更深入的了解与感知,将自己的行为与城市的发展产生关联,例如,绿色消费、生态旅游,通过对智慧技术的应用与对相应制度的调整来进一步树立公众的生态价值观。
4.2 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理念将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并且通过利用各类城市智慧技术进行更好地落实。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建设更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将生态化的理念融入,科学而高效地估算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数量与布局,合理估算城市人口数量以及密度,同时运用其他相关知识与多样化的手段来最终实现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实力与影响力。
4.3 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
传统城市发展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还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样貌。对于生态型的智慧城市来说,就要率先认识到这一问题,大力引导相关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以及绿色食品等生态低碳的产业,从而抑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产业发展过程中减少环境危害,实现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
4.4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过去由于城市往往追求经济优先发展,因此人们容易产生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体的误解,相应地,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并不强。而在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更多地关注人本思想的体现,因此能够更有效更切实地引导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同时通过鼓励人们更多地开发与使用可再生资源,使能源结构向更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另外,通过智慧化的服务手段,推动信息共享,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5 结束语
今天,在世界各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不断增长的碳排放,废气的污染,生活垃圾的堆积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城市,将生态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来推动节能,通过安装高效设备,引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由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到真正的“智慧”。
另外,对于生态发展型的智慧城市还有几点思考。首先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注重对新兴产业的筛选,防止陷入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其次是在智慧城市的产业体系的建设上要惠及于民。为了防止由于在信息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距而让社会鸿沟加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且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并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更多、更优的智慧化服务。
智慧城市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将它落到实处,就要一点点做起。并且智慧城市必然是节能的城市、环保的城市、低耗能的城市,因此,智慧城市与生态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的特点(EB/OL).2008.10,http://.
[2]张云霞,来勐,成建波.智慧城市概念辨析[J].电信科学,2011,27(12).
[3]R.G.Hollands.“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 Intelligent,Progressive,or Entrepreneurial?”. City 12:3(2008).
中图分类号:D035;C916;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065-05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的广泛存在,提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要求。努力探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实践工作和理论探索的共同任务。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主要都是围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来做文章,公共服务均等化所内含的政治和社会逻辑却没有得到充分阐释。这不仅制约了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作用和社会意义的充分理解,也抑制了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途径和方法的想象力。为此,本文从空间(化)的视角探讨公共服务均等化主张的空间维度,并基于空间再生产的逻辑阐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基本政治议题。
一、公共服务的空间化存在
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与公共物品(Publicgoods)是两个相互通用的概念,泛指由政府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一般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也就是由政府提供或生产的,用于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那些东西,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根据卡斯特的观点,公共服务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集体消费,“是指由国家集体性提供的服务形式,如大众住房、交通、医疗设施等。因为集体消费是适应于居住在某一空间区域中的人的,因此它就有了一个空间的所指对象。”由此可见,公共服务也是一种空间化的存在,具有特定的空间维度。
公共服务的空间化存在是由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性质决定的。因为,“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具有同样的规模。规模既意味着外部性的地理上的范围,也意味着其强度和影响”,所以,“对每一种公共物品来说相应的有一些‘公众’。根据其“外部性”覆盖范围的大小,公共物品可以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和全国性公共物品。事实上,除去国防、宪法和基本法律等全国性公共物品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性之外,大多数的公共物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提供给不同的社会公众,并为不同的“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收益。实际上,所有公共物品都有空间上的边界,而且即便是“纯公共物品”实际上也是以国家疆域为界限的。将公共物品概念转换成公共服务概念,上述分析仍然是有效的和成立的。因此,公共服务是空间化的存在,其定义性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空间。只有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公共物品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就此而言,公共服务不可避免存在于特定的空间范围之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空间系统,具有清晰的边界和范围。对于俱乐部产品或公共池塘资源而言,公共物品的空间化意蕴尤其明显。因为,根据这些物品本身的性质,只有一部分而非所有的消费者可以根据某些资格条件来获得这种服务。这些资格条件首先是由空间条件来定义的,比如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体制内与体制外以及特定的行政辖区等。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划界和分类的方法,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建立起相对封闭的行政辖区。“辖区的边界可以作为区别居民与非居民的一种方式,使某些公益物品和服务主要使本地居民共同受益。”对于在特定空间区域之内的和之外的社会人群,就有了一个区别对待的标准和界限。实际上,具体的公共服务就不仅是排他的,也具有竞争性。比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等,大部分是由国有部门的职工所享有,非国有部门的职工则被排除在外;又如,通过建立城乡分割的治理体系,就把庞大的农村人口排除在养老和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之外。
公共服务的空间化也对应着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的空间化。空间化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凭借将庞大的领土细分为行政的单位,便定义了政治统治的空间秩序。每一个政府都对应着一个地理上边界清晰的区位空间,在这个范围中行使权力,运用资源,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其中,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空间范围对应着国家的疆域,不同的地方政府在不同的辖区内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反过来说,不同的公共服务满足不同空间系统的社会需要,也是由不同空间系统的政府来提供的。国防由中央政府来提供,社会治安由地方政府来供给,医疗保障大多由中央和地方联合生产。因此,虽然公共的概念非常难以定性和描述,但就一项具体的公共服务而言,公共的操作化内涵就直接对应着政府辖区范围的大小,以及它所服务的那些公民人数的多少,后者还构成了社会人口中的一个特定的概念空间,比如中产阶级、贫困人口、弱势群体、在校大学生、下岗工人、个体工商户等。
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资格通常也是由空间系统来定义的。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然的情况,即人作为一个空间化的存在,只能根据所处的空间位置来享受为其所在区域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此,公民个人在什么地方工作、学习和生活,就自然可以享受到政府为该地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如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等。但公共服务的地域差异性也带来公民消费的差异性。第二种是通过复杂的身份技术把数量庞大的人定义为不同的类别,并在这个基础上决定公共服务的分配,其中相同的人可以获得相同的公共服务,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公共服务。具体例子如,公民身份决定公民是否具备享有某一个国家的公共服务的资格,户籍制度根据公民的户籍来分配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等。此外,不同的职业、身份和地位,也相应享有政府所提供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品质的公共服务,如养老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等。
总之,公共服务就是一套复杂的空间系统,具有多个方面的空间维度。由此,公共服务也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巨大的空间差异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空间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差异性。其自然性在于,客观的自然条件、地理分布和区位状况等,构成了地区间差异的基础。其社会性质在于,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地方政府会提供不同数量和不同质量的公共服务,甚至是具有相似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政府也会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菜单”。公共服务的空 间维度还表明,一切治理都是地方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地方政府辖区的空间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品质。
二、从“公共服务”到“基本公共服务”
现代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无差异地享受政府所提供的一切公共服务。与此相应,政府也应当无条件地向所有公民提供无差异的公共服务,并体现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但是,逻辑不等于事实,逻辑上正确的东西却可能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可能性。正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一样,它无法取消或抹平人们先天的和后天所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且,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反过来又会以不同的方式来侵蚀甚至颠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平等。
在当今时代,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从公民权利平等的起点出发,既可以引申出一人一票的选举政治的逻辑,也可以推导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诉求。权利的平等也要求政府平等地对待公民,即对相同的人要给予相同的对待,公民应当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向所有公民都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当然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目标,但均等化的理想却无法避开现实力量的禁锢,不可能得以顺利实现。不可避免的空间差异性实际上无法满足所有人都共享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个体的人是一种空间化的存在,人类寄身其间的地理空间绝非均质化的,而是存在着气候、资源和生存适宜性等方面的自然差异,进而形成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二,地理空间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晶,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运作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区间的差异,进而在社会中形成了诸如中心与边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空间层次。第三,即便地区之间是完全同质的,但美好的东西总是有限的和不充分的。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政府只有提供公共服务的有限能力,而有限的公共服务又要通过政治途径来做出不平等的分配。第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和范围,也是观念和文化的产物。空间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观念系统,影响着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知。不同社会的人对于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大小的认识不同,而且对于均等化程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的空间供应或提供有不同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差异性是无法抹杀的,实现完全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不可能的。故此,在我国的实践当中,当一些学者最初提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张之后,很快就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前面加上了“基本”这个限定词。因为,理想的权利平等不可能全然超越不平等的现实。而且,公共服务均等化主张中的公共服务,绝不是泛指政府提供的所有公共服务,而仅仅是指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应该尽可能地使得全国人民享有同样的权利。换言之,政府应该尽可能满足全国人民对于公共资源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权利要求,但实际上却不可能让所有人共享同等水准的全部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一个最高的美好理想,而是一个最低的基本要求,但也仅仅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在任何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并存在着较大程度贫富差距的社会中,让所有地方政府都提供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让所有空间都享有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某种意义上,公共服务就像是一份菜谱。如同不同的饭馆酒店各有自己的菜谱一样,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的也是包含着不同“菜名”的不同服务“菜谱”。因为,被不同政治体系认可和承诺的政府应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清单是不同的,而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解更是充满了差异性。在基础设施、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名目繁多的公共服务中,哪些项目应当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并没有定于一尊的标准,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政治倾向和思想流派都会坚持不同的底线标准。并非不重要的是,由于每一项公共服务都意味着相应的公共财政支出,那么,在既有的资源和财力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水平对于选择哪些公共服务项目就施加了现实而严苛的外在约束。各个国家和地区只能根据自己的财力来确定自己将要为公众提供的“菜名”。而现实的公共服务“菜谱”总是由不同名目的“菜名”搭配和组合起来的。
在外延无限丰富的公共服务前面加上“基本”这个限定词,就是在可能提供的服务清单中,选择了“基本”这个特定的服务范畴,后者占有相应于它们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基本性质位置的那些公共服务。这样,被选择的公共服务项目构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空间。可以看到,限制这一空间范畴大小的,既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形成的现实限制,也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政府义务或责任的认知差异,还包括了社会空间再生产进程中不同利益主体话语权的大小及其竞争的结果。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主要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因此,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及其他权利要求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体现。那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区间差异格局的调整、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弱势群体权利处境的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就此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空间,而是一个或然的、可选的动态空间。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张,作为政府对公民福利的基本承诺,就像宪法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或自由一样,具有底线保障的意义。这样,提出并实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张即意味着政府对某些基本的公民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必须通过提供某些公共服务来满足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因为公共服务正是建立在公民权的概念基础之上的,也是利用公民权的逻辑来为自己辩护的。在某种意义上,权利是由相应的义务来实现的,因此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义务是一一对应的。因而,在政治的逻辑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际上也是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正严重缺失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寻求政府责任的底线,让政府在这个底线的边界上重新担负起其应有的责任。放弃或忽略这些责任,偏离这些基本责任的底线,都是不对的。那么,在新的社会需要面前,这些基本的底线共同勾勒了政府的活动空间和责任空间。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生产机制
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者们已经指出,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空间生产的历史。“空间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利用空间以确保对地方的控制、严格的层级、总体的一致性,以及各部分的区隔。”通过对空间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来建构社会秩序,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而且,“不存在没有空间化的社会现实,也不存在非空间化的社会过程”。通过调整空间生产的行动、机制、节奏和布局来促进社会结构的平衡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
空间再生产的终极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调整,但其直接诱因则是空间之间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矛盾冲突和潜在的社会危机。空间不平衡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其他经济和社会失衡现象等。相应的后果则包括空间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空间割裂(地区之间差异的不可弥合性)、空间摩擦(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和空间失衡(社会不平等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危机),具体的现象包括如社会歧视、社会排斥、社会断裂、仇富现象和行为等等。
因此,由空间再生产的逻辑观之,近年来党和政府所推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不论是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构和谐社会等发展规划,以及更加具体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实质上都是空间再生产的政治战略,其共同主旨都是要在不平衡的社会空间关系上重建新的空间形态,塑造新的社会空间关系,最终促进社会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正是当前我国社会空间再生产机制的重要一环。
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日益拉大的差距。作为应对空间不平衡现实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了鲜明的空间维度。如果公共服务领域的空间不平衡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那么,重新建构空间的正义,就不仅是解决空间不平衡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空间的正义意味着,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缩小空间差异的程度,解决不同社会空间的不平衡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冲突,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而根据布迪厄的观点,“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具体说来,这些“小世界”空间,既包括了相对于国家的地区空间、地区中更低层次的地区,以此类推,也包括了社会中交错并置的各个社会阶层和不同的社会群体,还包含了由上述空间化事实所引发的社会行为,以及对上述空间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就此而言,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三个层面的空间涵义。
从这一立场出发,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对的空间不平衡可以说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是直观的地理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由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具体就是东中西部差异、城乡差异、地区差异,这些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错乱重叠的空间差异格局。其次是社会空间的差异,就是基于不同社会经济关系所形成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基于个人身份、职业、性别、种族和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等所产生的享受公共服务的差异,比如基于户籍身份的市民待遇方面的差异、由于职业地位不同所导致的福利和保障方面的差异等。第三是基于上述差异所形成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其表征就是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社会歧视、制度性羞辱、行为等,社会公众之间的不信任心理、不合作倾向甚至相互仇视心态,以及对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信心丧失等。
“空间永远是政治性的和策略性的”,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是政治性的。作为空间再生产的政治战略,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政治性的,体现了政治权力的意志和倾向性,反映着社会权力斗争的结果。必须承认,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来构造新的社会空间关系,以此来消除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差距,是一个向社会不平等开战的重大举措。考虑到社会的强势群体总有更多的办法来照顾自己的福利,因此,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说是“弱势空间”的意志和诉求在国家政策层面的确立。但是,公共服务的水平具有消费上的刚性,已经享受到相当水平公共服务的人不可能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被剥夺掉他们既得的公共服务。这样,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不是在剥夺一部分人的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来改进另一部分人公共服务的匮乏状况,而更多是在保证城市空间、权力空间和财富空间不受损失的条件下,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生存空间。问题是,强势者的利益是难以撼动的,现实的差距也不会轻易消除,特别是当公共服务被限定在“基本”这一范畴之内时,即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巨大的成绩,但非基本层面的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持续存在,并将成为未来新一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对象。就此而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诉求将始终存在,没有终点。
由于地方情况千差万别,中央政府通常只能为公共服务勾勒一个粗线条的框架或最低的标准,具体的内容和更多的细节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根据其实际情况特别是财政状况来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就势必产生一个尖锐的矛盾,即空间正义主要是中央政府的伟大规划,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控制权却在于各级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政治蓝图因此与地方政府的地方品格之间就孕育出了新的空间冲突,其中主要是双方之间权力与责任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如何用法律的或制度的形式来确定公共服务的义务,确定中央政府(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下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合作和责任,将决定着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效率。特别是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更是直接决定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此外,考虑到政府越来越多通过市场化手段来生产公共服务,市场主体在公共服务链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公权空间(政府)与私权空间(市场主体)之间的责任分配和相互控制,对于公共服务的品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也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空间化的基本议题及思考
空间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维度,体现在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空间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也是政治性的。从空间的路径切入社会问题的分析,是探究特定社会条件下社会运动及其内在脉络的基本方法。我国当前推行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空间再生产进程的环节之一。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与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命题,解剖和分析其空间维度,不仅为理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逻辑基础,也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988年在第1届IUMRS国际会议(东京)上,人们第一次提出了“绿色材料”的概念,其确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地球环境负荷最小或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几年之后,日本的山本良一等人又提出“环境材料”的概念,用以指那些具有最小环境负担和最大可再生利用能力的材料,即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容易回收利用、丢弃后易于自然降解而回归自然的材料。也有学者提出“环境调和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概念,主要指能与生态环境和谐或共存的材料。
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材料定义,有学者将绿色材料定义为:是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经济的、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用于制造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器件、构件及其他产品的物质。根据这一定义,绿色材料不仅仅是指在使用中对环境没有危害、对人类健康没有影响的材料,而且还指材料在原料采集、制备生产、使用消费、循环利用、资源再生等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均是有利的。更具体地说,绿色材料是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以及具有环境净化和治理污染功能的材料,它是在传统材料的功能性、舒适性的基础上,强调材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环境协调性的新一代材料。
LEED对绿色材料的要求
《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TM)是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而制定的一套评定标准(LEED)。它利用各种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结合各个学科专业知识,使评价过程科学化、系统化、模型化。LEED从场地选址与规划、材料及资源利用与回收、能源优化和节约、室内外环境质量控制等方面,制定标准和相应的评分体系来对建筑的绿色性进行评价。其中绿色材料在评分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说绿色材料是绿色建筑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建筑绿色性评价。
*节能材料的使用
LEED在得分点“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中要求“30%的非屋面不透水表面使用浅色、高反射率地面材料”和“最少75%的屋面采用高反射率和低放射率屋面材料”。屋面用的材料品种很多,主要有黏土瓦、天然石板、混凝土瓦、纤维水泥板、聚合物改性水泥板、沥青油毡瓦及各种金属板等。
研究表明,屋顶颜色越浅,节能效果越好。节能效果受屋面材料的阳光反射率的影响最大,深灰色屋面仅反射8%,而白色油毡瓦和陶瓷屋面瓦则分别反射26%和34%,白色金属和水泥瓦屋面节能效果最显著,反射太阳能分别为66%和77%。国外以轻质多功能复合保温材料为开发方向,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不论是商用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轻质高效的玻璃棉、岩棉、泡沫玻璃等保温材料;在空心砌块或砌筑好的墙体空腔中,用高压缩空气把絮状的玻璃棉吹到空腔中,填充密实,保温效果非常好。一些先进的新型保温材料和技术已在国外建筑中普遍采用,如在建筑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反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在美国已开始大规模生产。
LEED医疗建筑核心委员会主席盖尔·维多利向记者介绍说,在照明工程中,最理想的节电措施是充分利用太阳光。在白昼时,可进行天然采光;另一种方法是研制新颖的照明器,在白昼吸收太阳光并贮存起来,到晚上直接把光射到需要的地方,这是一种很理想的新型节能光源。这种新颖光源不需要光电或光热等中间转换过程,能量损耗低,是一种高效新光源。
*3R材料的使用
3R是指Reduce、Re-use、 Re-cycle,即减少规模和材料,重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它强调的是尽可能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3R材料是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的概括,图4为建筑材料回收理论示意图。
哈佛国际医学联盟的Natalie Engler教授绍说,在欧洲,对于可再生材料,木材是首选,因为通过可持续管理手段收获的树木材料很多。而在我国则不是这样。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往往被认为是破坏生态环境。但实际上,木材是可以再生的,关键在于对森林的管理要得当。木材是一种很好的低耗能建筑材料,其获取耗能最少,对环境负荷最小,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有着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
*污染材料的控制
提到污染材料的控制,盖尔·维多利说,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们就已着手研究建筑材料释放的气体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大量研究表明,除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外,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优劣主要有两大因素:通风和建筑材料(包括装饰材料和家具等)。其中建筑材料可能是一种很严重的污染源,例如,从人造板中会散发出甲醛;从PVC中会散发出增塑剂等。挥发性有机物(VOC)更是普遍存在于室内建筑材料中。同时,由于现代化空气调节设备的使用,导致室内外的空气交换量大大减少,建筑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大量浓缩,造成更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更大。从污染源上减少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危害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证人体健康等问题的最根本措施。使用高绿色度的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从源头上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抗菌材料的使用
除此之外,一些抗菌材料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国内开发了很多有利于室内环境的材料,包括无污染、无害的建筑材料;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材料如净化空气材料、保健抗菌材料、微循环材料等。已开发出的无毒耐候性好的内外墙涂料;利用光催化半导体技术产生负氧离子,开发出具有防霉、杀菌、除臭的空气净化功能材料,具有红外辐射保健功能的内墙涂料和瓷砖,可调湿的建筑材料、抗菌自洁玻璃等。近期在研究观念上又前进一步,将消极的灭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理念上升为积极的提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元素,利用稀土离子和分子的激活催化手段,开发出具有森林功能效应、能释放一定数量负离子的内墙涂料及其它建筑材料。这些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为建造良好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基本的材料保证。
绿色材料的特征
绿色材料要求其同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环境协调性。材料的环境协调性强调材料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都要考虑到与环境的友好性。绿色材料的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负荷,即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再次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再生利用。这种特征既包括按照绿色材料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原则开发的新一代材料,也包括对传统材料的生态环境化改造。
概括起来讲,绿色材料欲达到的目标是利用材料的先进性,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利用材料的环境适应性,达到人类活动范围和外部环境的一致和协调;利用材料的舒适性,给活动范围内的人类生活带来愉快;利用材料的可靠性,保持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优美、整洁。
绿色材料的应用趋势
绿色材料的发展趋势,首先体现在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绿色材料的应用上。能源节约型绿色材料不仅是节约能源,更是节约了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因此,无污染、无毒害、低放射性的绿色建筑材料将会成为首选。其次,就是空间绿色材料的发展,随着全球气温的逐年升高,对建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同时空间光学建材也将会逐步运用于建筑外观玻璃幕墙等方面,如吸光材料、可反射光材料等。再者,装修全面型绿色建材也是发展的重点,建筑装修对绿色建材的使用将会不留死角,对传统的难点区域,如门缝、窗户框、阳台等进行无缝覆盖,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最佳效果。具体的应用趋势表现在以下两点中——
*就地取材,缩短碳足迹
“就地取材”是指提倡优先使用当地生产的材料,减轻运输压力,减少运输能耗,支持当地经济。研究显示,对环境影响进行的生命周期评估,其关键是建筑和设计中所使用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之间的关系。在一个普通建筑的使用期限内,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和施工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这两者之间的比例是15:1。如果对结构和设备加以优化,这一比例还可以降低到10:1,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因此,从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而言,建筑在使用过程的效果,要比建筑元素在生产时的环境成本显著得多。但是为了降低建筑的能源成本(即在材料中消耗的能量),也应当对材料的质量和运输的距离加以考虑,也就是说,材料越重,运输的距离就应当越短。
目前,很多学者都在研究缩短碳足迹从而使材料更节能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王徽介绍说,很多人对碳足迹的概念还很模糊,各国学者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见表1。
各类碳足迹的定义中,以Wiedmann和Minx所提出的碳足迹定义较为全面准确,但是该定义中的碳足迹仅指CO2的排放量,而没有衡量其他温室气体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大量研究表明,CH4、NOx等温室气体尽管排放量相对较小,但其对于气候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碳足迹衡量的范畴进一步扩展到其他温室气体,即碳足迹是某一产品或服务系统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或活动主体(包括个人、组织、部门等)在某一活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碳排放总量,以CO2等价物来表示。所以,很多学者和建筑师在设计中,已经开始关注缩短碳足迹,已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寻求替代材料
就硬件来说,自主导航涉及高运算能力,测距法,传感技术(譬如: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超声波,红外传感技术)和3D地图。从软件的角度看,自主导航涉及图像识别、色彩、特征、形状、障碍物信息收集以及为判断制定提供持续的统计分析。而这种技术未来在医疗、制造、能源、农业、环境或空间探索等领域都将起到主要作用。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会成为医疗诊断和外科手术的关键工具。计算算法能帮助识别受损的组织器官,并预测在一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机器在处理大量的信息时表现会更好,在健康医疗领域提供多一种诊断方法可能会成为“实际上的标准”。随着机器人的敏捷度和准确性的提高,及其在高难度手术中可以辅助外科医生,未来手术治疗的效果将变得更好。
在制造业,图像处理技术将会重新构造现有的生产方案。随着计算机视觉的敏捷度变得更高,有望诞生新的生产模式和组装线/拆卸线。这些新的模式很可能补足工厂的劳动力,对于工厂的工作内容,机器人更适合从事生产类的工作,而人类更适合做质量检验、管理、产品设计和创新。
在能源领域,计算机技术也能发挥很多作用。随着可再生能源成为现实,我们同样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为发电/能源转换和配电网建设基础设施。这里应用的概念是分散化(从更多不同的来源收集更多不同种类的能源)。我们将应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决策算法控制能量流,并解决发电商和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这种高效的能源管理方式(智能电网)有可能扩大能源的来源,最终降低发电/能源转换/用电的成本。
农业是另一个受人工智能影响很大的领域。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们需要寻找新的食物生产方式。举个例子,自动驾驶车辆的技术可以转化为能应用在农业领域的自动行走车。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帮助实现拖拉机的自动控制,令其不间歇地在农场根据农作物生产情况执行灌溉、施肥、投放农药等任务。播种和灌溉将会成为自动农用机器的日常工作,同理,无人飞行器(UAVs)将在未来应用于农业检查、处理和制图。这些技术进步将促使农业的成本下降,从而降低粮食价格。
在航天机器人方面,太空探索的自动化程度将提高,这将使轨道机器人得以协助宇航员完成更多任务,譬如发射卫星,开启/关闭舱门或设备清洗等。
同样,机器人也可能成为废料收集和回收利用的重要工具。应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使公园、甚至是海洋或其他区域的清洁成为现实,这样的功能会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当我们进行自主导航的研究时,受益的不仅是自动驾驶汽车,实际上,也在推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延伸到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一、相关概念
1.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营利性的医疗保障方式。消费者按一定数额交纳保险费,遇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赔偿。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单位和个人可自愿参加。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及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2.社会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时,可获得相应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劳动者患病时,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对其所支付的医疗费用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报销,使劳动者恢复劳动能力和健康,尽快投入到社会再生产。社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各级政府承办,政府借助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制实行并进行组织管理。
二、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区别
1.两者属性不同。商业医疗保险是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赔偿手段经营的险种之一,属于社会经济活动范畴,由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按自愿原则签订合同来实现,商业保险公司可从中营利。而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为保护以及增进劳动者身体健康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或者地方通过立法强制执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同时具有社会性和非营利性质。
2.保险对象和作用不同。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险对象是自然人,其作用在于当投保人因意外伤害或疾病而支出医疗费用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以减轻损失。社会医疗保险主要以社会劳动者为保险对象,劳动者因患病就医而支出的医疗费用,由社会医疗保险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给予基本的保障,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有利于社会安定,其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方面。
3.两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同。商业医疗保险建立在合同关系上,每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公民或法人,按保险合同规定缴纳保险费后,即获得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且保险金额的多少与所缴保险费数额成正比。而社会医疗保险是建立在劳动关系上的,只要劳动者履行了其为社会劳动的义务,就能够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但他们所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与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三、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做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
新出台的《医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等指导性的意见。明确了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是社会医疗保险未保障部分的补充保险,即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需要个人自费部分和超过封顶线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充性的保障。按照国务院对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水平的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统筹部分的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一般在15万元左右,且根据参保人员医疗费用金额的不同,还需自付20%-30%不等的费用,这并没有解决少部分需住院治疗的大病患者及慢性非感染性重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问题。此外,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保险项目范围之外的检查、治疗、用药都有限制,如某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及药品、某些特需治疗疾病所发生的费用均需要参保人员自付。这就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满足这部分城镇职工对医疗保障高层次的、特殊的需要。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它们应在医疗保险市场中化解不同的风险,服务于不同的需求对象,向他们提供对不同医疗保障水平的需求,进而改善全社会的医疗风险分配状态,最终达到医疗资源配置的最优。
由于医疗保险本身具有极强的公益性,政府的积极作为应给予充分肯定。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政府对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是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全民医保绝不是全民免费医疗。政府实行的这种“公共理财”方式一是可以化解当前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二是想真正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虽然这种想法和初衷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13亿人口,决定了推行“完全依赖政府主导的、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长期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医疗保险应根据目前的医疗保险状况,搞好我国医疗市场的调研,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及不同人群对医疗保险产品的需求情况,在探索补充社会医疗保险空白的同时,选择容易控制经营风险的模式,加强对商业医疗保险险种的设计、开发以及业务管理工作,将现有的综合医疗保险业务逐步细化,不断丰富医疗保险的险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保险的需求。
毫无疑问,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潜在市场很大,应适时加强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这将对我国整个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与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政伦,李军.医疗保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3]卢祖洵.社会医疗保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ESV,为绿色医院建筑而生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医疗及生活环境是医疗建筑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也是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一个价值底线。2003年,SARS爆发流行时期,部分医院因通风系统原因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事件,引发了人们的诸多反思,对通风给建筑及其生活带来的威胁和影响也渐渐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始重新审视和关注医院的通风问题。正是那时,在对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通风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后,海润对中国建筑通风市场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医院现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环境解决方案。该方案于2004年在对《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草稿》的讨论中被提出,并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逐步被完善,最终形成了海润自主创新研发的全新一代智能化节能通风成套系统技术和产品,即ESV智能节能通风系统。
“恒温恒湿恒氧”,抢占绿色室内环境的高地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医院作为患者医疗康复的场所,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相应的,“绿色医院建筑”的环境应具备更高的标准,应营造一个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生态环境,为其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
显然,仅仅满足医院室内空气安全、空气品质好等要求的建筑,不能称之为“绿色医院建筑”。为此,海润人一直在努力。历时9年的ESV升级换代以及与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使海润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绿色医院建筑”室内环境问题的道路:即 “恒温恒湿恒氧”绿色室内环境系统解决方案。
这是一种集技术咨询、专项设计、融资合作、安装施工、运行管理于一体的健康、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解决方案,采用包括独立温湿度调节系统、双面冷暖辐射系统、动力分布式智能通风系统、分体式热回收系统、热回收热水系统、数字化节能风机、专业外墙节能围护系统等国际领先的7大核心科技系统,可使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26度,室内湿度常年保持在30%~70%,从而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气候”。
“创造一种适宜的气候”,这对于绿色医院建筑来说,是一种新颖独到的提法。而创新正是海润这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标签。在绿色建筑常用的6大指标体系中,海润“恒温恒湿恒氧”绿色室内环境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4大指标,可完成2/3的指标任务。
立足高端,勇做行业标准的推进者
要使绿色医院建设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就必须对绿色医院的概念、评价标准体系等进行论证和确立,对此海润人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促进和完善我国绿色医院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引导行业科学、稳步的发展,立志做绿色医院“节能使者”的海润人,以立足高端、勇做行业标准推进者的远见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相关专业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作为标准主要参编单位,先后参与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
虽然有了可依据参照的标准,人们对绿色医院的概念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但由于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很多医院对绿色医院建设及申报依然却步。为使广大医院有效开展绿色医院申报工作,海润还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专门开辟专属通道,为医院客户提供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申报咨询服务。
参与、实践、共建,助力绿色医院建设
“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是海润的经营理念。多年来,海润一直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动绿色医院的建设。
海润为打造绿色医院建筑所做的努力可用6个字来概括:参与、实践、共建。
参与,是一种责任。自2004年受邀参与国家《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草稿》讨论以来,海润参与医院建设类会议近20场,如一年一届的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积极就未来绿色医院建设模式、规划设计、环保节能、技术应用、流程改造、运营管理等问题与业界人士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并致力于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