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7: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区域发展规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区域发展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8-01

一、农业区域发展的意义

农业区域发展原则是以现状分析为规划基础,市场需求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农业资源潜力分析为依据,定位发展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包含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目标,对一个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并在发展推广中滚动补充和完善规划,具体作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一个区域或一个集体、一个农户的农业金融资源有限,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产出比例提高,是农业发展和农业项目推广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农业区域发展建设,可以择优选出一些项目、一些领域,然后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立项,按相关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完成,可以显著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作用。

2、更好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区域发展实质上是对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更深层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再开发。我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或资源没有合理进行开发,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就是要寻找新的农业资源点进行科学开发,制定开发项目,并筹备资金,组织实施,使农业资源重新科学分配,促进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

二、 如何提高农业区域发展的作用

1、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

区域规划要以增加农民收人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应用对比优势理论,以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这两条发展方向进行农业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上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研究农产品布局之间的关系,研讨农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意义,解析农业区域核心的构成要素,研究构建农业区域核心综合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为农业区域核心的培育、强化和识别提高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

2、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取消区域间非公平发展政策。其重点是建立区域间公平竞争机制,取消经济特区的不平等政策,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和贸易体系,给予中西部地区“公平待遇”,建立平等互利规则,形成区域技术、商品、劳动力和资源等区域之间的平等交换。例如:取消农产品消费城市补助等。建立在国家控制下的统一市场体系与合理的资源转化、流动、交易等区域格局。

3、实行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建设战略

合理处理中西部生态建设发展和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将植被建设与农村镇、村、田、路、水、电等统一安排,重点发展推广基本交通、水利、农田、信息、科技能力、市场体系和农村教育等。

三、 如何推广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推广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农家或家庭农场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推广内容,最终目标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教育是将实用的农业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技术的一种学习过程。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如何抓住机遇,使农业推广作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农业推广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面前的新难题。下面根据笔者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机构设置、明确公益职能、加强基层力量为工作重点。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专业、务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二,搞好宣传,培养农民的推广意识。农业区域推广部门是推广主体,而另一主体就是农民,时常被忽略了,确切的说他们是推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和参与者。其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建设。在项目推广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推广信息的意义、作用、方法等,实际推广时能讲解、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当今农业区域发展与推广工作等问题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业各区域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农业建设资金获取难问题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笔者认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贷市场体系,使农业政策性信贷为辅助。统一合理的农业信贷发放体系,将是促进今后区域农业,特别是特殊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骆文杰.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N].浙江农业出版社.2006(4)

[2]邵秋丽.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C].中国农业技术.2005(12)

篇(2)

中图分类号:F03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区域中心城镇发展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7日

城市化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进程,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大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和巩固,但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小城镇零星散落在幅员辽阔的平原上,难以接受大中城市“极化”作用的辐射。因此,应当通过城市化,建立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自己的区域中心城镇尤为必要。

区域中心城镇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相对于小城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备、文化凝聚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有一定特色产业,对周边农业区有较大“极化”作用的中心城镇。它是在小城镇建设起步后,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下,实现农村城市化,带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区域中心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1、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地方人口密度小,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差,不具备发展城镇的条件,而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都处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本身具有发展优势。应当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优先在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方发展区域中心城镇。

2、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中外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较少,小城镇过于分散的特点,使得小城镇难以接受大城市的辐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现存的分散的小城镇经济实力一般较差,不易解决自身的财政问题,难以发展。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

3、区域中心城镇比分散的小城镇经济效益更高,更易谋生,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有更好的科学教育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流动过程中,比小城镇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的人口容纳能力。

4、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镇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区域中心城镇能呈现给城乡居民真正的城市形象,通过产业聚集、商机凝聚、科技发展、功能完善,成为区域内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势必对城乡居民在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创业产生巨大吸引力,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5、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县域内区域中心城镇便于区域中心城镇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突出产业特色,凝聚商机人气,在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规划建设,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人才、资金、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同县城相当的城市规模和水平,从当前小城镇所欠缺的居民稳定性、文化品位、人才聚集、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和管理等各方面,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使区域中心城镇同县城一起成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可行性分析

1、传统地缘关系和频繁的民间交往,构成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的可靠基础。地缘临近不但促进了频繁的民间交往,而且深化了感情,增强了相互包容性,同时使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和富有成效。如武城县的老城镇、杨庄乡和甲马营乡,都地处本县的西南一隅。老城镇是传统老镇,自古以来就凝聚了大量的人气和商机,再加上这几个乡镇都以棉产品加工和棉纺织业为主要支柱产业,老城镇成为了这几个乡镇重要的人才和商品物流中心。同时,民间自发的农户间土地承包和民间借贷等经济活动,早已打破了乡镇界限的束缚,在大范围内频繁进行,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已具备了很成熟的潜在群众基础。

2、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平原农业区虽然没有取得沿海发达地区那样辉煌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大幅度改观,特别是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一些地区村村通目标的实现,以及信息网络的逐步普及,再加上随着收入增加,交通工具的改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原有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已大大缩短,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扩大其辐射和带动范围,提供了前提条件。

3、经济发展正在促成相邻乡镇事实上的地域和市场连接。如武城县的滕庄镇和鲁权屯镇,两镇临近只有4公里,传统上以集市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来往本来就很多,再加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玻璃钢这一颇具生机的产业同时兴起于两镇,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积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如今坐落在两镇之间的玻璃钢工业园已初具规模,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一个以玻璃钢工业园为中心,以两个镇为两翼的区域中心城镇雏形已赫然在目。

4、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势必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将一些产业趋同、联系密切、经济来往频繁、群众基础具备的乡镇合并,不但会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与繁荣,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而且能整合人力资源,优化政府部门人员结构,这非常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政府应大力支持和推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

5、各地乡镇合并的实践证明,乡村城市化进程由小城镇为基础的遍地开花,向区域中心城镇发展为主的重点突破,对区域内产业布局、产业调整,对凝聚商机、凝聚人气,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都有重大意义,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民意,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拥护。事实已经证明,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实现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条件

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条件。地域宽广辽阔,现代交通通讯便利,文化背景相同,经济往来频繁,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显著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决定了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某一产业的发展,往往不是一乡一镇所独有,而是呈现出区域内共同发展的特点,这就为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以山东省武城县为例,该县现有九个乡镇,,城市化发展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但由于具备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发展县域内区域中心城镇成为该县城市化走出困境的重要选择。

1、老城中心镇。以棉花交易、棉花加工、棉纺织、地毯编织、手工艺品制作为产业依托,包括现在的老城镇、甲马营乡、李家户乡、杨庄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西南部,是著名的棉产区,地域相连,产业趋同,互相渗透,已形成了实际上的一体化产业区。

2、鲁权屯中心镇。以玻璃钢产业和旅游业为依托,包括现在的甲马营镇和鲁权屯镇。两镇位于武城县西北部,是该县产业特色最明显,经济实力最强的镇,两镇临近只有4公里,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集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3、城关中心镇。以建材、酒类、食品、粮食加工、小商品流通为产业依托,包括城关镇和原来的大屯乡、马庄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中北部,临近县城,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各项产业,服务县城的商品流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提供了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基础。

4、四女寺中心镇。包括郝王庄镇、四女寺镇和原来的董王庄乡、蔡村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东部,由于土地贫瘠,粮食及各类经济作物产量低,群众有经商的传统,所以利用种植效益很低的土地,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生产服务产业和养殖业,已经成为发展共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区域化的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特色更加明显。郝王庄镇以造纸、印刷、室内装修、木器加工、动物养殖为主要产业依托;四女寺镇距德州市区10公里,有大运河、孝女祠等著名景区,与其他镇形成商务旅游一体的中心镇,前景广阔。

四、政策建议

1、做好区域中心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区域中心城市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要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使发展规划既科学又超前。

2、适当合并乡镇,增强城市对资源的集聚能力。乡镇的合并要尽可能按照经济区域来进行,不能平均化。合并时就要尽可能把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乡镇归到同一行政区域,而不要人为割裂,否则,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结构优化。要通过乡镇合并使经济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而不是简单地把几个乡镇合并在一起。

3、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强化主导产业地位。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应以主导产业为经济依托。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形成的,它的确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以资源条件为基础,要打破原有的区域界限,加强原有主导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与渗透融合,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

4、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原来分散的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对于新建企业,一方面从严审批在村里企业的用地,或者新建企业原则上不予审批,迫使其在工业园区内落户;另一方面对于在工业园区内落户的企业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在工业园区内集中的企业既能够享受到集中服务的好处,又有成本优势,并且不影响原来的产权关系。对于老企业,应该本着自愿集中的原则,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利益来调动入区的积极性。

5、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区域中心城镇集中,强化区域中心城镇的集聚功能。要克服单纯把区域中心城镇视为培育市场、聚集人口的场所,而应从实现现代化、社会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高度,着眼于从提高区域中心城镇的整体功能上去完善其发展,突破传统的小城镇单一低功能模式的束缚和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为目标,按照“园区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着力抓好农业转型发展和农业产品升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初具规模,循环生态畜禽养殖走在全省前列,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创汇农业一直走在市各县市区前列,2011年全市农产品出口5820万美元,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大扶持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小组和考核验收组,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考核验收;实行部门包靠制度,帮助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重点园区建设的督查调度,确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度。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仅去年兑现各项农业补贴1.38亿元;制定扶持政策,发展冬暖式大棚每个给予5000元补贴,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补助;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每个现代示范园区财政补贴最高50万元。三是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动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规模用地。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6.5万亩,其中规模流转7.5万亩。

(二)搭建发展载体,引领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一是建设示范园区。依托城区西部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规划了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城西都市农业园区。规范提升了柏城土豆、密水酿酒葡萄、夏庄瓜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李村生态高效农业、柳林现代循环农业、惠和现代食用菌生产等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全市已规划各类农业示范园区5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8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1万亩、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基地3万亩。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业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2011年全市标准化养殖场区发展到1920处。其中,大型标准化养殖场区120处,大型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园区12处。二是培养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到2011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8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41家,涉及蔬菜、果品、肉蛋奶、粮食、油料、木材等产业。三是注重品牌建设。坚持走品牌兴农之路,全市认证登记胶河土豆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惠德金针菇、泰和食品蔬菜产品等有机产品6个,群福花生油、南山早酥梨等绿色食品50个,康宁种猪场、万俊生猪养殖场等无公害畜产品基地14处,望乡、凯加等12种农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

(三)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一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市镇两级农经部门,积极引导支持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基层农技人员、农业企业等主体创办合作社,制定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合作社总数达到1370家,数量居市首位,注册资金19.4亿元。二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围绕提高农民素质,采取集中办班、田头指导、现场观摩、专家讲座等形式,抓好科技知识培训。围绕结构调整,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畜牧业生产率先在全省推行自然生态发酵床和低碳循环养殖模式,林业通过建立杨树新品种试验场汇集优良品种90多个。三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实现了对化肥、农药、种子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全覆盖。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机制,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建立了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镇街区检测室为骨干,基地、市场和企业速测点为基础的监测体系,基本构筑起了覆盖全市的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明确了思路,确立了重点,制定了措施,注重了落实,全市现代农业取得了明显的初步成效。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仍有困扰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现代农业比重偏低。现代农业具有优质、科技、设施、生态、安全、规模等主要特点。与之衡量,目前我市现代农业仅处于开了头、起了步的初级阶段,仍然以传统农业、大田农业和普通作物为主,现代农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甚至近几年不少龙头企业建设的自属农场也多属传统农业范畴。

(二)地方特色尚不明显。体现地方特色,现代农业才有活力。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定位,缺少引领全市农业发展的“旗帜”。面上看,涉农品牌数量不少,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风格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形成对外有重大影响力、对内有强大带动作用的品牌,地方特色不明显,品牌市场竞争力小。

(三)发展措施需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农技服务网络不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年龄老化、知识退化、作用弱化,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壮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够强,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农产品监管机构不完善,设备利用率不高,引发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担忧。

三、工作建议

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发展任务非常艰巨。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对下步推动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确立发展主题。发展现代农业,扬优势、抓特色、树品牌至关重要。像寿光蔬菜、昌邑苗木、青州花卉,已经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名片。借鉴外地经验,分析本地实际,发展以都市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既能反映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又能体现我市农业特点和优势。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前段时间,市委作出的规划建设城西都市农业园的决定,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我们要珍惜、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坚持以都市农业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规划建设西部都市农业园为契机,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人才支撑,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与市场创汇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篇(4)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Whole Industry Chain

Shan Fubin, Li Xi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rade,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is decided by th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and it is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In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model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spatial location and economic level, supporting resources and related industries, tourist market and demand structure, policy system and related system, etc. Considering the compositions of different regi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and was divided into five plates. The scope of space, customer market,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main format of the five plates were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Creative agriculture;Whole industry chain; Constituent elements;Spatial distribution

创意农业是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实现。通过创新性思维,将科技、人文、生态等要素有效地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农业生产过程、方法、工具和产品形式发生改变,让传统农业发展成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实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对接,不仅拓展了农业的传统功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创造了新的产业效益来源、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1-3]。

空间布局是区域创意农业规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热荨?蒲А⒑侠淼目占洳季帜芄淮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区域内各类创意农业形式的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模式主要以农业区位理论、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游憩带理论等为支撑[4,5]。这些理论对创意农业空间布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创意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而形成的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其空间布局除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政策制度等因素影响外,还要考虑农业发展基础、客源市场、集聚效应等。基于全产业链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模式正是对各种要素的统筹考虑。

1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化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其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延伸产业等相互关联的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化发展用创新性的思想和理念,将农耕活动、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文化活动、乡村生活、田园景观进行对接和融合,使产业的绩效不仅有特色、优质的农副产品和美食,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产品,让消费者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获得一定深度的文化与精神享受。全产业链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结构限制,带来产业融合而成的乘数效益。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化发展的主要构成要素如下。

1.1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

区域内农业生产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基础。农业生产作为创意农业全产业链条的第一环节,对产业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6]。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科技、设施、政策制度、配套服务、发展规划等因素则影响着区域农业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区域创意农业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地农业的产业结构、主导农业的发展水平、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业结构优化方向等,以保证创意农业符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空间区位与经济水平

空间区位与经济水平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外部条件。空间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状况、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等[7],即是一个地区创意农业开发和生产的支撑条件,也对区域创意农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外部约束条件,直接影响着创意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效应。因此,在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时,必须深刻认识各地区空间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来确定如何布置创意农业产业链的各环节。

1.3配套资源与关联产业

配套资源与关联产业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外部支撑。创意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利用创新性的思维和发展理念,植入科技、文化、生态、娱乐、历史、村落等要素[8,9],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进行创新,从而拓展农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化发展需要设计、文化、演艺、包装、金融、旅游、饭店、宾馆、交通等第二、三产业提供配套。因此,区域内各种配套资源要素和关联产业状况,也就成为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所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

1.4客源市场与需求结构

客源市场与需求结构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导向。创意农业是第一、二、三相互融合的产业,具有农业生产、创意创新、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消费者对创意农业的需求不仅包括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品,还有观光体验等各类休闲旅游产品,这就要求在空间布局上要统筹考虑客源市场范围和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客源市场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城镇人口数、城镇化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以及客源市场的需求层级、需求结构等[10,11],都直接影响着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规模、结构和业态选择。

1.5政策体系与相关制度

政策体系与相关制度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保障。创意农业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这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尤为重要。地区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它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是对创意农业发展的计划性干预,可以起到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作用[12]。因此,在创意农业空间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相关政策和制度,使布局更好地符合当地创意农业的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方向。

2基于全产业链的辽宁省创意农业整体空间布局创意农业的空间布局既要考虑当地农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又要注重当地条件和各类资源的利用;既要考虑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要注重客源市场内各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既要考虑创意农业核心产业的发展,又要注重配套和关联产业的发展[13,14]。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对区域创意农业进行空间布局,可有效兼顾各类主体的需求,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结合辽宁省农业区域布局情况[14-16],将辽宁省创意农业区域布局划分为辽河平原农业区、滨海农业带、东部山地农业区、西部丘陵农业区和辽西北农牧结合区等几个板块。结合各板块的农业现状、相关资源、地理特征、交通区位和客源市场等全产业化发展构成要素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板块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发展方向和业态形式[17-19]。

辽河平原农业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以区域内城镇居民为主,发展方向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特色农业观光、娱乐运动和健康养生,业态形式为体验园区、休闲农庄、特色村镇、特色农业观光区等。滨海农业带区分为辽南和辽西两部分,客源市场以省内城镇居民和省外旅游者为主,发展方向为高端精品农业生产、特色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度假、渔业文化体验,业态形式为精品果蔬采摘园、农业科普园、花卉观赏园、海洋渔家乐、海岛生态休闲农庄等。东部山地农业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以省内高端消费者为主,发展方向为优质林产品生产、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体验,业态形式为休闲农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高端农产品创意加工厂、休闲庄园、民族村落等。西部丘陵农业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为省内外对乡村文化和农业文化感兴趣的消费人群,?l展方向为民族文化体验、乡村民俗体验、农业文化体验、高新农业技术教育等,业态形式为农业遗产体验园、民族村镇、农业技术科普园、农业观光园区等。辽西北农牧结合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为省内及周边省市对沙漠农业感兴趣的消费者,发展方向为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生产体验、特色农业运动、科普等,业态形式为沙漠农业观光和体验园区、沙漠运动基地、农业科普园、生态林休闲基地等。

3辽宁省各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3.1辽河平原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该地区主要包括沈阳市的新民县东部、康平县南部、法库县大部、辽中县和市郊区平原,铁岭市的西部平原,鞍山市、营口市、辽阳市西部平原,以及盘锦市所辖各县区和锦州东南部平原。该地区耕地多、土质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素有“粮仓”之称;城镇密集、人口众多,交通、通讯、科技条件突出,是辽宁省经济发展重要地区之一。

基于该地区自然条件、农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类资源要素状况,适宜围绕以养生、娱乐、科普为主导功能的科技型、娱乐型创意农业全产链发展。该地区创意农业的空间布局如下:沈阳市以城区为中心,构建“三带四线”的格局,即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和沈阳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内的东部生态观光、南部休闲采摘、西部科普展示、北部创意体验为主导的格局;在盘锦、鞍山、 营口、辽阳的平原地区,以当地特色农业、生态资源和地域文化为依托,设置以休闲、体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创意农业园区、庄园、村落,并形成差异化的创意农业体验带;鞍山市、营口市适宜依托林果种植业,设置林果产品生产、副产品创意加工和农业景观观光园区;铁岭平原地区适宜以沈阳、铁岭市民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定位,依托当地油菜花田、葵花田、荷花池等各类花卉种植基地,布局以农业景观为主导的观光休闲型创意农业基地。

3.2滨海农业带地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滨海农业带在空间划分为辽南滨海农业带和辽西滨海农业带两部分,辽南包括丹东东港市、大连市、营口鲅鱼圈和盖州市,辽西包括锦州凌海市、葫芦岛兴城市和绥中县。滨海农业带的陆域农业、海域农业均较发达,是辽宁省水产、水果、花卉、特色蔬菜的主要产区。

辽南滨海农业带的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和创汇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成效显著,主要以水产养殖、优质水果、特色蔬菜、花卉等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旅游业发达,客源市场除省内居民外,还有来自其它地区和国外的游客,适宜建设高端创意农业庄园、特色海洋文化体验基地等。该地区创意农业空间布局如下:在大连市现代农业发展聚集区内建设高端科技型创意农业示范基地,推进创意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以庄河、旅顺、金州等地区为主,依托区域内高端水果和花卉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当地文史资源、民俗艺术,构建以特色文化创意为核心的高端创意农业休闲园区;在大连长海县、丹东东港市、营口鲅鱼圈等沿海地区,推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基地、渔村人文资源以及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等渔业要素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休闲活动的有机结合,构建辽宁省南部海洋渔业休闲带。

辽西滨海农业带地处辽西地区,是东北和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的联结点,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辽南滨海农业带。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土壤肥力低;陆地农业以玉米种植为主,海域农业以海洋捕捞为主。该地区创意农业的布局,适宜以京津冀和内蒙古地区的客源市场为主,依托当地海岸旅游业,发展以娱乐和休闲为主的北方特色渔家乐集聚区。

3.3东部山地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该地区主要包括抚顺市和本溪市所属县区,丹东市的凤城、岫岩、宽甸三县,以及铁岭市的西丰县。这一地区北靠吉林省、西临辽宁省中部平原、西南接辽东半岛丘陵地区。该地区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是辽宁省主要林区。东部山地农业区主要以中草药、食用菌、山野菜、鹿茸等山区特色农业为主。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该地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则为该地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关联产业支撑。

基于东部山地农业区的生态环境、林业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状况,适宜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创意农业度假区。该地区创意农业空间布局如下:以本溪的本溪县、桓仁县和铁岭西丰县为核心,利用地区内山川秀美、景色宜人的优势,将特色林产业与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景观进行融合,高标准打造融林业生产体验与生态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型农业休闲养生基地;在丹东市的宽甸、凤城等沿鸭绿江地区,依托江水景观、农作物生产、朝鲜族文化、民居村落等特色资源,重点建设民族文化体验和特色田园为主的主题型休闲村镇聚集区。

3.4西部丘陵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该地区主要包括朝阳市所辖各县区、阜新市的阜新县和清河门区、葫芦岛的建昌县、锦州市的义县和北镇与凌海的西北部。该地区北与内蒙古接壤、西与河北相邻,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属半干旱气候;农业主要以旱作物种植、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林果种植为主。该地区距离大中城市较远、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本地居民消费能力有限。此外,该地区拥有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乡村文化等各类特色资源。

西部丘陵农业区适宜以省内和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大中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建设特色农业文化和乡村文化体验为主的创意村落聚集区、高新技术型创意农业生产和加工聚集区。该地区空间布局如下:在朝阳县、喀左县、绥中县等传统村落,以创意乡村生活为核心,发展以传统乡村文化、蒙古族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文化体验村镇;在朝阳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的设施农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高端农业观光、农业技术科普、农业生产体验为核心功能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篇(5)

一、农业产业化用地的范围标准

依法成片经营农用土地50亩以上,农业产业化用地是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且集中用于发展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包括生产农用地、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

一)提供初级农副产品的用地。生产农用地。指不需要修建建(构)筑物只在农用地上进行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

二)或使用建筑材料但不破坏地表土层并易于垦复的温室大棚、附属绿化隔离带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池塘、沟渠)畜禽用水设施、畜禽圈舍等用地。设施农用地。指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服务配套的设施用地。具体包括:凡不需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

三)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生态农业区内,附属建设用地。指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建筑物用地。具体包括: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内。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设施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3%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20亩;规模化生态农业区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5%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100亩。

二、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管理要求

一)实行分类管理。生产农用地和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

附属建设用地按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所需用地指标由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调剂解决)理。

二)应选择在城镇规划区规划范围以外,严格规划控制。集中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区。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要求,应尽量占用荒坡贫瘠土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原则上两江新区规划范围内不再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规范化生态农业区。

三)严禁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名圈占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上修建的所有建(构)筑物一律不得转让。加强用途管理。严格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用途管理。

四)必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流转土地。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转包等土地流转合法方式取得农业产业化用地。流转年限不得超过本轮土地承包剩余年限。

三、农业产业化用地的审批程序

一)生产农用地按照“三不变”原则经营农用土地。通过出租、转包等形式取得生产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的由区农业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土地流转登记手续。

二)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按以下程序进行报批

1.项目申请。项目业主向所在镇政府提出农业产业化项目申请和选址意向。

2.项目选址。镇政府根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市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控制实施方案》以及城镇规划等提出选址意见。凡申请使用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的还应单独向区规划部门申报出具农村建设用地选址意见。

出具审核意见。申办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企业或个人,3.项目审核。区农业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布局审查和核准。报区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前,应先向区环保主管部门申报项目环评审查,由区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环评审查意见。

申请用地审批。4.用地审批。项目业主向区土地主管部门提交用地申报审批表、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协议、设施农用地复耕协议、项目区1500地形图(标注流转土地红线和平面布置)勘测定界报告等资料。

按耕地开垦费标准缴纳复耕保证金。复耕保证金由项目所在镇代管,1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区政府审批。设施农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项目业主须与被占地村社签订复耕协议。实行专账专户管理。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由项目业主按要求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并经镇政府验收合格后,由镇退还所收复耕保证金;若项目业主拒不履行复耕义务,或未按要求完成复耕的由镇使用代管的复耕保证金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后交还原集体经济组织耕种。

2附属建设用地。附属建设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

报区政府审批。具体操作程序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管理使用有关规定办理。

四、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监管工作

一)各镇街负责指导、监督农业产业化项目选址、农业产业化设施农用地复垦等工作。

二)区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区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准入审查。

三)区环保主管部门负责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环评审查工作。

篇(6)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逐年增长,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电力系统电网规划工作的重点是35kV及以上高压配电网及输电网的规划建设,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10kV配网规划工作的研究,再加上10kV配网规划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和历史数据的缺乏也为该项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造成10kV配网存在以下问题:(1)可靠性问题,即重复停电、负载率高、N-1转供能力差等问题;(2)经济性问题,即近电远供、仓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由于内部及外部原因,10kV配网面对可靠性及经济性问题,必须从根本层面解决。

1 10kV配电网建设规划的原则

1.1 “以电源点为中心,分布配置K型站”的原则

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配电网络,由于现有电源点布点缺乏,10kV出线仓位过少,小容量中压用户占用变电站10kV仓位过多,导致变电站10kV仓位利用率低下。考虑到10kVK型站接线方式清晰、灵活,其出线带继电保护,且10kV母线带自切,故障点判断容易,可较快实现负荷转移,具备较强的负荷释放能力,故在优化10kV配电网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电源点为中心,分布配置K型站”的原则。

1.2 配电网“分层分区、适度交错”的原则

长期以来,10kV配电网网架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参差不齐的混沌状态,这给配电网的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其主要原因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配电网网架结构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原则。在配网规划中,应该按照“分层分区、适度交错”的原则,理顺配电网层次结构,明确区块性质,做到结构合理,避免不同性质的配网结构无序交错。

2 10kV配电网接线模式的综合评价

2.1 10kV配电网常用接线模式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可分为高压配电网及10kV配电网。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及35kV,中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0kV。10kV配电网又可分为电缆网络和架空网络两种类型。

2.2 10kV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

2.2.1 10kV配电网接线模式评价指标

10kV配电网评价指标主要有:(1)可靠性指标,包括系统平均供电可靠率指标(ASAI)、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2)经济性指标,包括单位负荷年费用;(3)电能质量指标,包括节点最大电压偏移率、支路最大电压降落;(4)相关运行指标,包括线路有功损耗、10kV配电网最大短路电流、最大短路容量等。

2.2.2 模糊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在配电网综合评估中,为了能够较好地综合反映整个配网的供电能力,考虑到各项指标在量纲上的不一致性和矛盾性,文章采用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的综合评价方法。配电网规划进行综合评价时,通过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值及建立隶属度函数后得到的模糊满意度值,再引入权重因子进行综合评估,最后以综合评价指标最高的供电模式作为最优的供电模式。

3 典型区域10kV配电网供电规划模式研究

3.1 工业区

3.1.1 区域特征

此类工业区起点及建设要求高,有详细的控制性规划,体制十分健全;招商引资力度大,入驻用户规模大,负荷密度高,发展十分迅速。

3.1.2 规划建设思路

在规划建设中,宜采用开关站多布点的建设模式。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对工业区进行开关站布点,每个开关站针对所在地块进行供电。

3.1.3 配网主接线模式及其特点

工业区用电,不难想像需要供电量极大,在工业区区域内大多采用负荷中心开关站的供电方式。在容量较小的区域可以采用环网形式进行电量的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架空线。容量在3200kVA以上6300kVA以下的大容量用户建议由变电站出专线电缆供电。国家级工业区的规格高、用户规模容量和用电量较大,随着工业区地块的逐渐开发将开关站建设在各个地块的负荷中心。需提前准确、全面了解将入驻工业区用户的用电性质、申请容量等用户信息。

3.2 农业区

3.2.1 区域特征

此类区域一般远离市区或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发展农业种植以及农业加工产业,用户对用电质量要求相对较低。一般电源点较少、用户比较分散,10kV网架主要采用架空线路,线路供电距离较长。

3.2.2 规划建设思路

区域用户比较分散,用电规模相对较小,区域负荷密度较低,建议在农业区主要围绕架空线路为主的供电模式。为避免变电站建设资源的浪费,在中期和成熟期通过开关站的建设提高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3.2.3 配网主接线模式及其特点

农业区域由于其自身的地域特点,主要采用架空线路的方式进行配电网的铺设,将各个主要连接点通过杆刀进行连接。在相对落后的区域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增设监督站,针对变电量的使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这样不仅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减少架空电线的负荷情况,减少资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架空铺设线路可以针对用户进行简单直接的供电,大大较少了资金的使用,这样还能够提高企业利用资金的使用效率。虽然它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是架空铺设,这就导致线路长度较长,接线处较多,且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日久便会因老化而导致线路损害等现象的发生,且用电量较大的用户使用的总装接容量就大,进而影响供电的使用。

3.3 住宅及商业区

3.3.1 中心城镇区

(1)区域特征。中心城区以居民和围绕居民生活的380V低压城市小商业、商务办公楼以及低用电负荷的都市小工业为主要用电负荷。有较详细的区域控制性规划,已接电负荷的增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规划建设思路。在建设过程中,考虑经济性因素,建议采用电缆和架空混合的供电模式;同时此区域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应提高区域的供电能力。

(3)配网主接线模式及其特点。中心城市的电网铺设,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城市住宅以及商业区等地,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使用效率地逐年加大,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建设而言,铺设电网线路也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城市发展特点主要采用预留变电的方式进行供电,这种供电方式相对而言更加稳定可靠,而且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商业密集的地方,大多可以增加开关站,但往往难度较大所以可以考虑环网供电的形式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威武.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142-143.

篇(7)

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城乡关系历来是影响我国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城乡互助”的思想作为基本经济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中就已经被提及(武力,2007)。但在实践中,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追求,在20世纪中叶后的漫长岁月中,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形成并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普遍性倾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直到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真正进入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

2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一体化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认识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

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质上是在综合考虑城乡关系基础上的空间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突破了以前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思维局限,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综合思想,是规划观念与手段的重大革新。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理念

3.2.1 由分离规划向统筹规划转变

打破城乡分离,城乡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城市和农村统筹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共同提升;

打破体制分割,实现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的三位一体;

打破行政区划,将产业发展、功能区划、镇区发展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性,力求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使地区之间相衔接,部门之间相协调。

3.2.2 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夯实近期、衔接中期、前瞻远期。

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对规划进行局部和实时修改。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3.1 核心任务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3.3.2 主要任务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3.3 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评价,指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制定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对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⑤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邮电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城乡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⑥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⑦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4 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4.1 滨城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滨城区地处山东省北部,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一镇2乡,户籍总人口46.72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

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27.46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城镇化水平63.8%。人均GDP45267元,折合6900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2009年滨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28元,城乡收入比2.71,山东省(2.89)和全国(3.33)的平均水平。

虽然从发展指标上来看,滨城区已经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收入差逐年扩大。(2)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差距较大。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4)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悬殊。从农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2009年滨城区规模以上固定投资96.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只有0.4亿元。

4.2 总体发展战略

4.2.1 基本思路

目前滨城区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空间的整合、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保障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①强调集聚――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乡镇驻地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和组织全市发展。②强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功能合理分工,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全市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③强调统一――实行水、土资源的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城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使用,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4.2.2 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

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与效益化农业发展之路,打造服务于中心城的绿色都市农业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进行土地认养,农业园区旅游。

工业走园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以滨州工业园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乡镇驻地设置与农副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相关、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小型生态产业园。加强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服务业。将滨城区打造成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大目标,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产业布局,在城区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依托德大、黄大、滨港铁路发展现代陆港物流,在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沿黄风光和人文古迹,发展都市旅游、沿黄生态观光旅游;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

4.2.3 城乡空间一体化战略

科学预测滨城区人口,并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社区“三级结构的居民点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4.2.4 生态环境和空间管制一体化战略

保护滨城区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公路主干线两侧、河流两侧、水库径流区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以农田为基质,沿主要河流和区域重要交通线构成生态廊道网络,连通区域内各生态斑块,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4.2.5 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一体化

科学配置农村水、电、路、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统筹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河流良性发展。统筹区域内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设置消防责任分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防安全。

4.2.6 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上的差别,在政策上,对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在农村推行和城市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同等。建立起城乡居民同等的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的保障。

推动农民充分就业,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机会,进行城乡居民劳动力机能培训,促进非农就业。

4.3 推动机制

结合城乡统筹的本质与滨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为:三化联动,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

4.3.1 新型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是重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通过推进滨城区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第三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先决条件。

4.3.2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持

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强中心城市和各个镇区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中。对农村进行整合合并,扩大农村规模,并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射设施,使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

4.3.3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滨城区本身是平原,有条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的建设,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4.4 实施路径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实施路径:

4.4.1 从大区域角度

考虑滨城区是滨州市主要的市辖区,滨州市的行政办公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滨城区,因此首先要考虑滨州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和的联系,提升整个滨州市以及滨城区的整体实力。

4.4.1.1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

通过滨海新区的建设,打开滨州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北大门。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石油及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和物流业、海洋产业,实施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4.4.1.2强化与济南都市圈的联系。

重点发展纺织、油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产品资源与省会经济圈市场的对接。通过220国道、即将建设的济滨城际铁路、济南-滨州高速公路融入济南都市圈,以建设省会都市圈内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目标,吸引圈内城市和大型企业物流向滨州流动。

4.4.1.3加强与德东滨发展带的协作。

利用规划的德大铁路、黄河大桥和城际轨道,加强滨州、东营、德州之间的联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州主城区与东营主城区加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4.4.2 从滨城区内部

4.4.2.1 促进公共设施在全区(城乡)均衡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系统,改造城乡电网,城乡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等。

在文化、娱乐、通讯、广电、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上采取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办法,促进市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相互借势,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4.4.2.2 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在全区自由流动

土地上:将全区城乡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资金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工业集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上:消除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4.5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4.5.1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滨城区作为市辖区的特点,从滨州市域统一考虑,根据有机疏散理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

滨城区城乡空间格局,以“活力、绿色、魅力”为目标,突出区域水系景观和防护林带的大环境绿化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改造提升。同时,遵循城市有机生长的理论,以跨越式、组团化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拓展空间,向北大力发展滨州工业园区,向东连接梁才组团,向西纳入三河湖生态风景区,构建“三心、一轴、四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全域,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

主中心:西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副中心:东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河湖绿心。

(2)一轴:指沿205国道形成的产业聚集发展轴。

(3)四带:即四条主要生态廊道,分别是北部沿220国道生态隔离带、南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带、东部沿朝阳河生态隔离带、中部沿小开河生态景观带。

(4)四区:即产业与城镇集聚发展区、沿黄生态休闲观光区、西北部都市农业旅游区、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①城镇与产业集聚发展区

即由中心城区、滨州工业园组成的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②沿黄生态农业观光区

沿黄河形成宽度1000-1500米的生态保护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培育、水源涵养为主。并以服务市民和城市生活为发展导向,以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林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形成滨城区南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③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区

以三河湖镇、杨柳雪镇为主,结合三河湖生态湿地开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有机农业,形成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都市旅游农业区。

④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以秦皇台乡、滨北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棉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区。

4.5.2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针对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主要针对各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①用地规模的确定,发展方向的选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外缘界限);②与大交通等区域性设施的处理;③其他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4.5.3 乡村居民点空间规划

根据滨城区村庄分布现状及区位特征,将辖区内的村庄规划形成两种类型: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4.5.3.1 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安置房和保障性用房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平方米。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

4.5.3.2 社区建设模式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其居住建筑以适合与城市开发的多层楼房为主,处于城市高容积率地区的村庄在改造时亦可由开发商建设高层住宅。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农村社区建设以带有院落的二、三层联排住宅为主。

4.5.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镇社区: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设置,与城市居住区统一规划。

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小型商业网点、小型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储蓄所、邮政所、中小型集贸市场等。

4.6 支撑体系区域共享规划

支撑系统规划涉及交通、水资源、电力电讯、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关键是体现区域整体协调和区域共享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

4.7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改变财政和信贷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通过计划、规划、政理等行政机制,以及追求效率、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人为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是按地域尺度划分的层次状结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纵向思维特征,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这些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仍然,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和审批程序,从而有效指导新形势下的城乡健康发展。

A DISCUSS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PLANNING PRATICE-A CASE STUDY OF BIN CHENG OF BINZHOU CITY

Xu wenjieXia mingxiao

篇(8)

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我国的规划种类和内容纷繁,有国家层级和地方一级的规划,有出自不同职能部门的规划,还有不同行业的规划,等等。但是规划过多造成规划之间内容重叠交叉,甚至矛盾,不仅浪费了规划资源,更使实施部门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失去了规划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整合规划资源、加强规划之间的协调成为必然.

一、“三规”分立弊端

1.“三规”诠释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为对象,体现了国家或地方在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的主要活动、科技进步主要方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提出政府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2)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主要功能是定向布局,规划的对象主要包括: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环保设施等.

(3)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的总体规划和生产单位内部的土地利用规划两种.

土地总体规划功能是对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范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纲要、目标和总体部署。主要内容是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划定各类生产建设用地的规模、比例和界限,设计和制订最优土地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达到地尽其利的目的。在区域性总体规划中,农业用地规划最为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用地的划分,各项生产基地的布局,农业生产组织的区划与各级经营中心的布局,各业用地的内部规划及各项基本建设规划等.

2.三大规划的不足与矛盾

虽然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大规划职能明确,但由于三大规划独立编制,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长期以来三大战略规划存在内容不一致、相互衔接差等缺陷,不能有效起到空间统筹、优化开发和耕地保护的作用.

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最具有技术和管理实力,但建设部属于专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在综合作用的发挥上受到较大制约。国家发改委具有综合协调发展职能,但其空间规划技术力量与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行使区域规划职能力不从心,无法解决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的全部问题,不能替代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国土资源部也是一个专业管理部门,空间规划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主要约束条件的单一目标规划体系,难以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各项用地供需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

(1)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操作性差.

由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导向性、客观性强,实施的约束性弱,不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不理想,往往编制规划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批准通过后无声无息、冷冷清清。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只是规划期的概念,规划被束之高阁,比较极端的现象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2)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标准不一.

虽然两个规划的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两个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另外,由于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社会因素考虑不足.

相对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约束力相对较强,但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均存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考虑不够的硬伤.

二、“三规合一”的学术主张理论依据

鉴于三大规划分立各自均存在缺陷与矛盾,为此笔者主张实行“三规合一”方略。然而实现“三规合一”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能够同时指导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规划编制工作。笔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杜能的区位理论针对城市设计、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论述,表达了产业、城市、土地利用应协调发展的朴素思想,能够成为“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撑.

1.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理想中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霍华德设计的田园城市理论在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产业选择等规划领域都做了精巧的设计,成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先驱.

2.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优化组合的理论,该理论内容丰富、包罗众多。在此主要介绍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

(1)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放牧区;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虽然杜能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但是他的理论体现了产业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问题,用规划的思想把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以及产业布局紧密相连.

(2)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韦伯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集聚因素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可以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成为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因素。分散因素与集聚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核心体现了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思想萌芽.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

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

三、实践效果分析

编制规划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三规合一”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对开展的每项规划,均加强了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沟通,尤其在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三个规划在内容上达到统一协调(仍未达到合一的理想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

1.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相协调

我们以往作规划,只强调经济社会各阶段发展指标,而对完成各阶段指标所需要的土地能否与城市土地规划相一致考虑不够。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我们将2010年、2015年、2020年经济社会指标与生态城各阶段用地配置计划进行了对接,以产业占地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准测算各项指标;反过来,城市土地规划又按产业发展规律对土地的要求,调整优化了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两个规划互补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环.

2.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撑,要以资源67第30卷第1期王天伟:“田园城市”“产业层级”说对实现“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2010年1月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对生态城产业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内容充分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对接。考虑生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选择了绿色建筑产业、环保科技研发服务业等产业作为生态城未来产业,交通为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又将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事业发展特点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的规模与发展方向与我们确定的产业及规模相衔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区域时,与土地空间分布和城市空间规划必须相配套。以往针对这些内容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考虑较多,对土地的性质、功用考虑较少。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即从本规划的角度出发,又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在产业用地、社会事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和布局考虑,使产业布局即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又与城市发展空间、土地分布相匹配,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4.产业、人口、城市相协调

国内外有许多产业与人口脱离的区域,出现了睡城,这种不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产业与城市规划脱节造成的后果。在编制生态城规划过种中,始终贯穿以产业集聚人口、形成城市的理念,从产业成长的规模、产业性质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与城市发展定位、规模相适应,形成产业与人口良性互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模式.

5.“三规合一”实现的途径

首先,成立跨部门的规划组织。三个规划出自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和权利范围是“三规合一”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体制是“三规合一”最大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在三个规划管理部门之上成立更高一级的联合组织。由联合组织开展“三规合一”的规划工作,做出能够统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综合性规划.

其次,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在2007年的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并颁布,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强调了规划的稳定性和法定性。《城乡规划法》严格了规划修改制度和程序,经依法批准的规划,禁止擅自修改,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才可以修改,等等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法律约束,“三规合一”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可以适用,所以要想做这项工作法律应先行.

复次,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三规合一”不是将三个规划的内容简单的加在一起,而是科学合理地、有机地融合成一个综合性规划。“三规合一”需要既懂经济社会发展,又懂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等复合人才,目前这种人才非常缺乏,所以需要加强延揽和培养.

最后选择一些地方进行先行先试。“三规合一”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全面推开。可以选择领导有积极性的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在试点工作中,倡导规划编制工作要转变观念,从大局出发,不同规划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公开编制的工作程序,吸引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天伟.中长期规划编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翟立.“三规合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03-19.

[3]杨卫泽.对美国和中国城市规划的认识[N].新华日报,2007-10-29.

[4]王利,韩增林,王泽宇,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三规”协调设想[J].经济地理,2008,(9).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63-04

Abstract Urban agriculture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e which is based on the city,serves for the city,meets the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and brings in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ning.As a new agriculture form,urban agriculture belongs to multi-function agriculture which is highly merged with primary industry,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The quantitative model of ″2-1″ element balance of urban agriculture was giv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Anning City.Final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 agriculture belonged to the ecology-dominated,life-production com-pound urban agricultur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Anning City.

Key words urban agriculture;quantitative model;development path selection;Anning Yunaan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发展,都市农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业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城市建设和农业用地之间,及城市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之间出现巨大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城郊型农业向设施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围绕城市发展的新型农业业态――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宁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化在云南省名列前茅,但工业区建设对周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安宁市“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镇化推动”等战略的实施,以及滇中大经济圈的逐步形成,安宁市发展正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态势,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比重日益下降。对于如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发展,在以昆明为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打造出不同于全国各地新兴的市民农园、休闲农场、教育农园、高科技农业园区、森林公园、民俗观光园、民宿农庄等都市农庄的模式,并能提高安宁市八街、青龙、温泉等地的农业优势,成功转型升级安宁市都市农业名片,研究新型都市农业的功能性要素选择“2-1”概念和适合于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评价模型,探索安宁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最终提出解决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的方法及对策值得探讨。

1 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

安宁市距昆明主城32 km,国土面积1 321 km2,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作为云南省最大的钢铁、磷盐化工基地,安宁市的工业化程度高于云南省全省平均水平,列西部百县(市)第5名,连续3年位列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2008年,昆明市提出了到2020年要初步实现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格局的构想,安宁市的区位优势,以及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是安宁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安宁市作为昆明主城副中心和安宁市工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安宁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仍然处于农业区位理论下的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过程当中,早年主要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其他)为区域支柱产业,按照安宁市的土地使用划分,传统城郊型农业突出的生产功能依然非常突出,比如其种植业中,粮食、油料、烤烟等低产值作物播种面积依然不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粮食生产逐渐被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取代,“滇之红”红梨、安宁浅水藕、安宁弯葱、八街食用玫瑰、县街甘兰等特色果蔬生产逐渐成为安宁农业的名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经营方式。

1.2 存在的问题

当前,安宁市都市农业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整体农业产业依然没有完成从传统的城郊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都市农业的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引领,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尚不足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区不尽合理,安宁都市农业发展未充分考虑服务自身和昆明主城区的双重功能,都市农业的分区存在一定误区;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有差距,缺乏现代都市农业所需的体制和组织形态,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性体系缺失显著,尤其是以鲜活农产品食品安全体系和快速物流缺失问题最为突出。

2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模型

都市农业基本含义为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新型产业。在三大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融合与加减,而是三大功能的平衡与制衡。现代农业生产中,生产功能始终与生态功能是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一对因素,农业产业化必然挤占现有生态资源。同时,农业生产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一个农业区,如果强调其生态效应,则农业生产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比如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直接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种植品种、养殖规模等也将因为生态要求受到限制[1]。而强调生产功能,都将对区域生态圈带来损伤,譬如设施农业对生态的影响,现代耕作技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都将对当地土壤和自然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等[2-3]。而都市农业突出的生活功能,也与生态功能有一定的相互制衡因素,生活功能需要良好的生态功能作支撑,生态功能则反过来对生活功能提出了较高要求[4]。

2.1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概念

都市农业与都市息息相关,是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型农业,农业区位理论强调的是其生产功能,即依托都市资源,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都市第三空间理论则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市民生活的重要性,突出了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5]而生产功能次之。从三大功能产生的经济价值来说,是存在制衡关系的,其中生产、生活功能更多的是对地方经济发展、个体收益带来直接增长效应,而生态功能则是弱化了经济因素,突出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补偿。许多例子表明,生态功能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简单来说,可看作经济的负增长。因此,在都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中,可以认定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说,三者之间是“2-1”的关系,即生产、生活两大功能带来的效益将被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抵消(图1)。

以昆明地区为例,在昆明主城区周边农业发展过程中,早期强调农业对都市的生产功能,其特点就是滇池水体围湖造田的工程,周边大量的农田出现,生产功能突出到最大,但带来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后期,农业产出已经不能满足都市的需要,生产对当地政府和生产个体带来的收益也被成本上升所抵消,生活功能开始得到重视,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大量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的产出价值,而这些都是以牺牲生态功能为代价的,随着理念的变化,滇池周边的生态功能被高度重视,种植、养殖大量退出滇池流域,而地方政府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来改善生态环境,单从经济价值角度看,都市农业生产、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存在负关联关系[6]。

2.2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要素平衡量化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都市农业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三大功能量化指标体系(表1)。通过三者之间的指标量化来分析其中的关系,并以此为安宁都市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和定位。

在上述量化指标体系中,各因素权重和指标赋值均为主观赋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上述指标分析,来探索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上述功能和要素,需要进行几点说明。

2.2.1 理想状态。当三大功能得分相同时,可视为理想化的三位一体都市农业,即生产、生活、生态的完美结合,一般情况下,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出现,多数应表现为偏重哪一种功能的三元复合体。

2.2.2 极端情况。任何一个功能得分为0,可视为极端情况,当生态功能为0时,可视为高度发达农业区,即所有可用土地都为农业用地,极端例子可以以色列沙漠中的农田为例。当生产功能为0时,可视为该区域为都市核心区,已无农业生产,仅有个体化的都市种植设施,相当于都市农业类型中的中心区农业类型。当生活功能为0时,可视为传统大农业区,相当于北方粮食主产区。如果其中2项为0分,也是极端情况,比如生产、生活功能为0分,其极端例子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无人区或仅有少量人居住的原始森林生态保护区。

2.2.3 较高分值的决策影响。如果生态功能得分较高,而生产生活功能得分较低,表明该都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理念是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农业生产完全服从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要[2],典型例子就是昆明主城区滇池流域的退耕还湖政策。如果生产功能得分较高,生态和生活功能得分较低,除了表面该都市的l展历程是从传统农业区发展起来外,更大的可能是管理者目光聚集在工业立市的理念上,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农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博弈将处于下风,大量农田用地有朝更高效益的工业和居住用地转变的可能。

2.2.4 量化指标分析模型。对于上述指标及赋值方式,提出如下计算公式。

其中:QPE、QLE代表功能系数;P代表生产功能;L代表生活功能;E代表生态功能;W代表权重;V代表分值。Pi(Wi,Vi)=Wi×Vi,即生产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Li(Wi,Vi)=Wi×Vi,即生活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Ei(Wi,Vi)=Wi×Vi,即生态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

计算出的功能系数,以QPE数值构成横坐标,QLE数值构成纵坐标,组成横纵坐标轴图(图2),由此来确定该都市农业的功能倾向。

在上述坐标图中,原点数值为0,表明生产、生活、生态3个功能得分一致,数值1代表生产或者生活功能得分值为生态功能的1倍,表面生态功能比较弱,如果按照最高得分10分计算,则此时生态得分为5分,处于中间值。

以数值1作同心圆,如果象限点落在园内,表面生态功能至少为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值1/2以上,越靠近圆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得分越趋于一致,更为接近三者完美结合的理想状态。

在同心圆外,表明生态功能急剧恶化,已经完全脱离了都市农业创造第三空间的理念,此时的都市农业需要采取现代保护性都市农业理论的观点,进行“有计划地保护的农业”的政策倾向。

QPE、QLE 2项数值为正时,代表生态功能得分低于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为负时,代表生态功能得分高于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

QPE,QLE 2项数值落在各象限的含义:第一象限为以生产、生活功能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态条件较差,生产、生活功能较全,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产生的价值接近;第二象限为以生活、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产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的协调性较好;第三象限为以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产、生产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生产、生活功能在这一地区接近;第四象限为以生产、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活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的协调性较好。

2.3 针对量化模型的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根据上述量化模型和计算结果,不同象限内的都市农业发展策略不尽相同,宏观层面的发展战略见表2。

3 安宁都市农业“2-1”要素平衡量化分析

根据上述要素平衡量化指标的设定,以及安宁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对各个指标要素给出了初步评分(表3)。

根据上述得分,各功能得分:P=5.356,L=6.45,E=5.16

对数据进行分析,见图3。可以看出,安宁市都市农业现状处于生态型都市农业,并略微偏重生活型,可以简单概述为以生态为主的生活-生产复合型都市农业。

4 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根据安宁市都市农业模式和现状分析,结合“2-1”要素平衡模型分析的结果,安宁都市农业已经具备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特征,而且具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单位产出高;休闲观光基础、交通基础、旅游基础好;特色产品较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较大的水源保护区面积限制工业进入;空气污染指数低等。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基础较好,农村劳动力富余,具有部分农业产业组织,农业产业物流基本条件具备,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大,这些都是打造安宁独具特色都市农业的现实基础。

但安宁市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一方面农业本身受土地和水资源的限制,农业基数较小;另一方面安宁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制约,大昆明目标市场还受到来自周边县区的博弈性制约。安宁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将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从优势中找到目标,从局限性中找到突破口(表4)。

可见,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路径应与城市、工业以及与人和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和谐结合起来。能够利用和依托都市圈,合理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以生态为主的都市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特色化和差异化经营,取得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均衡,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都市消费[8]。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以下内容。

4.1 猿稚态型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安宁市土地有限,水资源缺乏,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区。当前,要规划好农业高新技术区和有机生态农业区,在生态条件好的区域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并限制影响有机农业的产业进入。同时,在土地资源较为紧缺,不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的区域建设一批高科技农业园区,依托高科技农业设施生产高科技农业产品,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重点发展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绿色工程,提高农业科技覆盖率[9];依托昆明市农业科研院所,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

4.2 走生产生活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安宁市城市化步伐快,工业发达,第三产业初具规模,农业发展要充分依托城市化和第二、三产业。在纵向一体化方面,农业要与生产资料生产联合;在横向一体化方面,专业方向相同的农业企业可以以合作兴办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经济联合[10]。同时,依托的龙头企业,加速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型、农产品购销企业带动型、农业协会(包括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农户的联合和农民跨区域的行业协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构建。

5 建议

通过对安宁市都市农业的量化分析,在坚持生态型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走生产生活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2种可选择的路径下,安宁市应在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高效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领都市农业经营、发展面向“昆明都市圈”的特色都市农业、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都市农业的引导作用5个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新型都市农业体系。

5.1 科学统筹规划,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新经济业态

在安宁都市农业发展定位中,应将安宁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八街、温泉和青龙三地的生活和生态功能优先提出,将农业产业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结合,将安宁市其他经济业态与农业产业发展相互协调配合,理顺都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应尽快协调解决工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形成互补和良性发展。同时应积极完善形成都市大农业概念。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农业的范畴已经极大地拓展,林业、园艺产业、绿化、农产品交易与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已经属于都市农业统一规划的范畴,其管理已经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商业和工业领域扩展,应协调各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完善的安宁都市农业整体规划。

5.2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引领都市农业发展

发展规模化、集约化都市农业,提升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引进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庄园经济)”的经营模式;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3 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发展面向“昆明都市圈”的特色都市农业

重点发展服务现代新昆明的特色农业,依托北部特色观光农业区打造南部生态农业休闲区,形成南、北2条特色旅游线。围绕昆明都市圈发展特色农业,发掘利用现有各种资源,进一步推动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的融合,结合温泉、青龙旅游观光区、八街生态优良区,促进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和升级。

5.4 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

积极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保护县街、八街生态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都市农业的引导作用,建立农业投资公司;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6 参考文献

[1] 樊长科,吴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3(27):113-114.

[2] 苏艳新.浅论都市农业的起源与特征[J].农业科学,2013,8(5):1-3.

[3] 宋家荣.谈都市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14,3(1):13-14.

[4] 岳晓利.都市农业研究综述[J].社会发展,2010,6(4):61-62.

[5] 张敏,卢凤君,苗润莲,等.我国大城市都市农业发展阶段性的系统类变量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60-363.

[6] 许慧萍,常荣.对安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西南农业学报,2006,6(19):432-435.

[7] 万潇颖.都市农业发展与都市农业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1-52.

篇(10)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我县曾于1982年陆续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业资源调查工作,并于1983年相继编制完成了县级的《综合农业区划》和县直各专业部门区划。20年来对指导全县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开发性生产的不断深入,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主体的变化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尽快编制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既是《农业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新形势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必然要求。新颁布实施的《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农业是由生态、技术、经济组成的社会系统,而农业资源区划正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原则,旨在研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间最大差异和区内最大相似性,目的是指导和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

*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总目的,全幅员地更新调查和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现状、优势和潜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区,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的布局和规模;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为核心内容,因地制宜的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追求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区划要以监测调查、分析评价资源为手段,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要高站位、宽视野地评价研究资源开发战略和资源保护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

三、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

这次在我县开展的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就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土地、农业、林业、水资源、气候、畜牧、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农村资金、交通及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经济等15个专业的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

主要是调查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质量、利用现状、空间变异、生产潜力等情况。

(1)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2)园地(果园、桑园、其它园地);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库、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上建筑物);

(8)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裸岩、石砾地、田坎)。

2.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这次农业资源以土壤、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作为重点内容。

(1)土壤类型(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数量、分布、适宜性等。

(2)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3)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

(4)粮食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区域分布、产值、商品率等);

(5)蔬菜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各类保护地的面积、区域分布、品牌注册、无公害认证、产值、商品率及产业化水平等)。

(6)农用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形式、规模、效益等);

3.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由县气象局承担)

(1)热量资源:主要调查和分析评价气温、农业界限温度及积温、地温及初终霜日期、无霜期等;

(2)光能资源:主要调查分析日照、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光热生产潜力等;

(3)降水资源:主要调查降水量、土壤水分状况、蒸发及干燥度等;

(4)主要气候灾害调查及评价。

4.水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水务局承担)

(1)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

(2)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埋深现状及变化分析;

(3)水质及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4)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状况及预测分析;

(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5.林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林业局承担)

(1)林业用地中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2)用材林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3)四旁树、农田林网的规模及蓄积量;

(4)林业用地的土壤和植被状况及其它立地条件;

(5)退耕还林规模及分布;

(6)果树(按品种)面积、产量及分布;

(7)近几年新引进果树品种的栽培规模及效益;

(8)果品生产品牌及商标注册情况;

(9)设施果树的生产规模及分布;

(10)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状况;

(11)果品出口、产业化加工状况及效益;

(12)森林覆盖率现状和变化分析;

(13)林业病虫害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6.畜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畜牧局承担)

(1)各种作物秸秆、藤蔓、枝叶产量、饲用量及利用率;

(2)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及产量;

(3)饲料生产(含青贮饲料、块根饲料、饼类饲料、糠麸粕渣饲料)规模及产量;

(4)各类畜禽品种、饲养量、出(存)栏量和畜禽产品产量;

(5)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及专业化水平;

(6)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及新技术推广普及状况。

7.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水产局承担)

(1)内陆水域面积、可养殖水域面积、已养殖面积;

(2)0—2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已利用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

(3)海、淡水产品总产量、养殖产量及捕捞产量(能分出品种或大类);

(4)海、淡水水质污染状况及分析;

(5)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现状及消长变化;

(6)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7)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品种、规模及效益;

(8)渔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9)水产品出口、产业化规模、水平及效益分析。

8.农村能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生物质能的生产规模、数量、折标煤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2)地方性常规能源蕴藏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3)太阳能及其利用;

(4)其他形式能源(风能、地热、沼气等)的数量、开发利用的形式及规模;

(5)商品能源用量消长分析;

(6)生产、生活用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7)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9.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调查及评价(由县统计局承担)

(1)人口数量(总户数、总人口、乡村户数、乡村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组成:对人口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数量分析;

(3)人口分布:研究人口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

(4)劳动力数量: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劳动力系数(劳动力占人口数比例)等;

(5)劳动力质量: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村各类人才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及其发挥情况;

(6)劳动力利用结构:劳动力在农村各产业的构成和比例,应特别注意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利用结构问题;

(7)农村劳动力利用率;

(8)劳动力生产率调查分析。

10.农村资金(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资金来源及数量;

(2)农业投资和效果调查分析;

(3)农村消费能力的调查评价。

11.农业技术装备的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农业技术装备的数量、种类、增长变化、拥有量与需要量;

(2)主要农业装备的组合分布、利用率、水平、技术与经济效果(包括实际机耕、机播、机收面积);

(3)农村用电量、化肥、农药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以地膜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

(4)农机总动力、实有机电井数量、有效灌溉及旱涝保收面积;

(5)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调查分析(由县发展计划局承担)

(1)农业生产区域的演变与形成;

(2)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与经营规模、方式等特征;

(3)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13.农业经济效益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单位农产品成本、资金利用率、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劳动利润率等;

(2)农机作业、水利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调查分析。

14.交通运输条件的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交通局承担)

(1)交通运输的部门结构、运输方式和特征,对农产品运输的适宜性;

(2)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的流向、流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状况;

(3)农副产品的运输费用、损耗、运输管理等问题。

15.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主要调查分析市场与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基础设施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四、农业资源调查及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是继1992年我县农业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完成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资源更新调查工作,各级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都要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予以高度重视。本着“严肃科学、讲求实效、勤俭节约、提高质量、依托资源、服务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

1.自然资源类数据更新调查

这次农业资源区划中的土地、土壤、气候、水资源、林业、畜牧、水产、农村能源等自然资源类的数据,均须按本专业最新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以调查时或2003年底的数据为基期,再次更新调查自然资源数据,以确保农业区划的数据新、时效强。

2.社会经济类资源数据统计调查

农业资源区划编制中涉及的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条件、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数据,按省要求,均采用2003年年底县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部门没有的,引用专业部门掌握的数据,专业部门没有的,则须制定系统的调查方案,组织开展相关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以确保主要资源数据无遗漏、全幅员。

3.分析评价的原则和重点

在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适宜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应遵循系统论评价原则;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的结构和分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资源潜力和优势度,各种资源空间组合效应与农业利用模式选择等。各专业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效果的统一性,明确各专业资源分析评价的重点。

4.专业组的职责和任务

这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恢复组建土地、气候、水资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综合区划等8个专业组。专业组是在*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并完成本专业的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制定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指导各部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组织验收各部门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完成县级资源调查数据汇总;撰写完成本专业县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报告(含图表及多媒体形式成果);按要求向综合区划专业组提供上报本专业的资源数据。

经研究,各专业组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交本专业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报告,可不进行划区;综合区划专业组须在分析评价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的编制。

五、步骤及时间安排

按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底完成全省市、县两级农业资源区划,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均须严密组织,精心谋划,其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是:

1.宣传发动,任务部署阶段(2004年8月中旬前)。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文件起草、方案制定、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2.准备阶段(2004年8月底前)。县直各专业组制定并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必要的专家论证,完成相关技术培训。

3.县级各专业资源外业调查阶段(2004年9—12月)。

4.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补充调查阶段(2005年1—5月)。县直各专业组完成外业调查数据并进行汇总,期间须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典型调查,撰写成果报告,绘制成果图表。

5.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成果汇总阶段(2005年6—8月)。

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成果报告编撰,图表绘制,并请专家论证,复制印刷各类资源区划成果。

六、上报成果要求

1.县须向市上报下列成果

(1)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报告10份;

(2)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图5张;

(3)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分区基本情况统计5套;

(4)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报告、典型报告(不少于8个)10套;

(5)各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报告,每专业10份。

2.要求县直各专业组须向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下列成果:

(1)8月30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及分析评价实施细则5份;

(2)2005年6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及分析报告10份;

其中:农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土壤、农村能源、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5个成果报告;林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林业和果树生产2个成果报告。

篇(11)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07-02

一、发达国家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一)英国的农村区域规划经验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其农村区域规划实行的也比^早。英国的《城乡规划法》最早始于1947年,以这一法律为基础,他们给每个城镇与村庄划线,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合当时情况的统一规划体制,以便有效解决当时土地占用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并为更加合理的规划提供可能,也为地方政府执行规划以及通过购置土地落实规划提供财政支持。

英国一直以来都注重“集镇”的发展,并推出了相应的扶植政策,通过鼓励各地发展集镇,来为那些离开农业的居民找到新的就业机会提供帮助。英国的集镇也是从村庄发展而来的。当一个村庄要发展为集镇时,首先,要考虑它是否具备支持乡村腹地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它与乡村人口的关系能否成为地方服务中心,是否有利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其次,还要考虑村庄是否有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和便捷的公路、充足的水源,以及居民能否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例如医疗、教育、污水处理服务等等。这样分析之后,人们发现,在英国能够适合发展成为集镇的地方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全英国仅有1000个左右。能够发展为集镇的村庄,一定是具有某方面的发展潜力,而且其未来发展还不能对周遭的环境造成影响。

在英国,居民参与乡村规划设计,已成为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模式。因为只有当地居民,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知道他们应该如何在当地生活。所以,居民的愿望与规划师思想的有效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应该怎样安排下水道,应该如何布置公共交通等事项,都需要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乡村布局时,考虑的因素较多,没有哪一种规划思想能够适用于所有乡村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十分重要。所以,英国在进行农村区域规划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当地居民进行讨论,其目的就是让当地居民充分地表达其意愿和观点。

(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美国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在美国农村,农户大多是在乡村各自的农地上分散居住的。因此,美国的农村区域规划具有独特之处。美国进行农村区域规划时,主要考虑这样四个原则。第一,满足当地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第二,最大限度地绿化美化乡村环境;第三,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民众的生活传统;第四,恰当地突出乡村固有的鲜明特色。

美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基础很好,其开发建设投资是由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负担。其农村区域规划的实施是由开发商来承担的。具体来看,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建设连接乡村间的公路;地方政府筹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开发商负责乡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信等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

美国政府也在引导乡村进行“生态村”建设,强调保持乡村土壤肥力,保护水源和空气清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都为美国乡村地区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三)韩国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还比较悬殊,其农民生活水平也很低下。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了促进乡村发展,掀起了以农村开发为核心的全国发展战略,有些类似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韩国通过其“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乡村发展和城乡收入差别减小。

在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阶段,政府设计规划了多种工程,用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比如建设乡村公路、桥梁、新农村会馆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韩国政府为项目实施免费提供钢筋和水泥。先建设哪些项目,也是由当地农民根据当地生产生活情况自己决定,以使建设项目更好地满足当地人的实际需要。

在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二阶段,政府是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韩国政府首先对乡村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庄,重点培养人们的“自立”精神,并继续支持村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对于农业发展潜力大的村庄,倡导“自助”意识,重点是疏通河道、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基本装备水平,同时合理布局村庄,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村庄,重点是协助其产业发展,比如,促进其乡村工业发展、农副业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等,政府鼓励并支持农民采用机械化等先进生产技术手段,耕作,以及修建更加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

在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三阶段,从时间上看已经进入21世纪。其“新农村建设”由初期的政府主导的、具有“官办”性质的乡村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完全由民众参与的民间社会运动。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致力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道德建设、集体意识教育等方面。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改善了乡村环境,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其乡村的文明发展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促进了国家在城乡之间得以和谐发展。

(四)日本农村区域规划的经验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其农业和乡村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乡村人口老龄化、农地资源越来越有限等。但其雄厚的工业基础还是对农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日本的科技发展也助推了日本农业和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在日本,农产品大多实现了精细化生产,并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产业。这适应了日本社会对于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和加工程度提高的新要求。现今日本居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普遍较高,由此又带动了日本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兴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因此,单一的乡村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日本乡村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结果使得日本的农村区域规划转而开始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在日本的乡村建设中,最具特色并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一村一品”。日本乡村的“一村一品”规划,目的是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来提升农村的经营效益。突出农产品自身特色可以增加其附加价值,突出农产品的地域特色也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突出农产品的加工传统与特色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多层系地挖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就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拓展了农产品的消费客户群体,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农业的经营效益。

日本的“一村一品”规划,与农产品的市场开发策略紧密结合,使大分的农业县面貌焕然一新,使日本乡村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安定、环境优美的典范。“一村一品”规划所引起的巨大成功,已经使这一举措在日本逐步推广开来,并且引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相效仿。比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就发起过“一州一品”运动,泰国也在全国开展过“一村一品”的农村开l运动等。

日本农村以其自然条件和物产为依托,以其特色核心农产品为中心,进行乡村规划设计,促进了地域经济发展。其乡村发展规划综合了地域特色产品、生产经营技术水平、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使其综合性规划设计同时满足了当地生产的要求和市场的要求,因而取得了成功。

总之,在规划之初,务必要对农产品生产区域特点、市场需求走势等因素,进行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综合分析。要以差异化和个性化为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区域发展规划。而且要避免集中化、综合化的规划可能引起的同质倾向。区域规划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农产品,还要进一步扩展到景观环境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公共福利等多个方面,并且还要由农村发展联系到城市消费,最终才能使农村区域规划促进城乡之间经济协调发展。

二、发达国家农村区域规划给我们的启示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农村区域规划模式。但是,发达国家在农村区域规划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教训也值得我们记取。

(一)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

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其本身就需要技术、资金以及政策等方面的辅助与支持,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农村区域规划就无法制定和实施。农村区域规划不仅能为农村区域发展提供宏观发展方向,也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

通过农村区域发展规划,能够促进实现国家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出扶植和支持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农村区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规划背景下,农村区域也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比如,美国每五年修改一次农业法,并且由政府主导制定长远而系统的发展规划,以此来对农村区域规划进行规范。

(二)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

农村区域规划的对象是乡村,这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农民的权益。比如,日本制定了《农业振兴法》《村落地区政治建设法》《土地规划利用法》等,就是为了应对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及乡村和农民利益的问题。

另外,在规划过程中,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普遍会主动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其中,从制定规划开始就悉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在每个具体阶段,都要吸引农民直接参与其中。通过农民的直接参与,不仅使其意愿直接体现在农村区域规划中,而且也调动了农民参与规划落实的积极性,这极大地减少了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阻力,保障了农村区域规划的顺利开展和预期的效果。

(三)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突出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发达国家在农村区域规划上,更加追求“生态文明因素”的凸显和那些“可以留给后人的东西”,即对于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存的保护。这些观念都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我国在许多传统村落和乡村环境,都得到了较好保护。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区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近郊区的大量农地转变成了建设用地,这就使乡村的环境和文化遗迹受到了侵害,可以留给后人的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存越来越少。从农村区域规划的角度来看,这被认为是“城市病”正在郊区和乡村蔓延,工业文明正在蚕食乡村传统文明。

未来我们在制定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时,必须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基本理念,倡导发展太阳能、秸秆汽化燃烧技术等,以实现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还要充分考虑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环境承载力等问题,以促进农村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邓蓉,郑文堂,华玉武.梯田的悠久历史与梯田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现实价值[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5(12)

[2] 桂俊荣.国外农村建设与中国新农村建设对比研究[J].世界农业,2013(11)

[3] 郭永奇.国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及借鉴:以德国、韩国、日本为例[J].世界农业,2013(3)

[4] 李锦宏.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基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 孙碧荣.日本农业区域规划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6)

[6] 杨山.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 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 赵颖秀,邓蓉.京郊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4)

[9] 郑文堂,邓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