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7: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篇(1)

几年来,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区教研部门的引领下,我们探索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抓好常规教学,促进教学优质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心理健康学科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规范化这一目标,分别对备课和上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用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一)突破备课关,提升教师设计能力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由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课程标准、无材、无教学参考书,这就给教师备课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各基层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多是由科任教师或校医任此学科的教学,难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严谨、不规范和随意性的问题,致使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处于勉强应付的状态,因此,我们采取两种方法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1.专家导学,明确备课方向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如何备课、如何上课是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使教师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明确备课的方向。区教研员通过收集资料、请教专家,精心梳理,形成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有效材料达7500字。并于2007年5月14日,在我区的新华一校的多功能厅,对全区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题辅导,教研员从教师课前对教学对象的考察与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五个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了阐述,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令教师耳目一新,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的课程特点,明确如何设计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此项活动的开展,教师反响很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之后我们又聘请了市教研员对我区本学科教师进行了此类专题辅导,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系列辅导活动,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稳步提升。

2.集体备课,解决教学困惑

由于师资的编制问题,各基层学校只有一名任课教师担任本学科的教学,导致校内教研只能是孤军奋战。针对现状,2008年的3月份,教研员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我们按片划分成4个教研组,每学期由教研员牵头,以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大家的思维得到碰撞,每名教师都明晰了所要探讨主题的重点、难点,优化了课堂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夯实了课堂辅导基础。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更好地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

(二)突破课堂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采取了骨干引领、师徒结对和教学评优等途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1.骨干引领,以点带面

几年来,我们把有热情、基本功好、业务素质高的教师作为培养的对象,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骨干。然后我们充分依托骨干教师的优势,发挥他们的辐射引领作用。且由骨干教师带徒弟(师徒结对)的形式,带动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自2007年以来,我区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教学引路或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课后的教学评价,主要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形式,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合理、教育手段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等。通过每次的观摩与研讨,使与会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模式,掌握了心理健康课程的结构与特点,进一步优化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提高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效性。从而加速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教学评优,以评促建

为了全面提高学科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我区于2007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教学评优。我们制订了适合本学科的教学评优方案。参与评优的教师,在精心准备和上课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更加成熟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过程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精彩纷呈。教师亲切的态度、风趣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而愉悦的课堂氛围;感人的故事,有趣的游戏,鲜活的事例,深刻的体验,彰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重参与、重活动、重体验、重自我升华的特点。借助评优平台,不仅打造了一堂堂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课,同时进一步引领学科教学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起到以评促优、以评促建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区90%以上的教师能上好常态课,其中40%教师的心理健康课成为优质课。

二、拓宽教研网络,促进教研高效化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我们注意拓宽心理健康教研网络,为提升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搭建更多、更高的平台,实现教研高效化。

1.依托网络载体,实现资源共享

自2009年顺城区教育网站开通以来,我们利用网络优势,区域内引领学科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我们能结合教师所关注并亟待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在“心灵港湾”栏目设置主题帖,引发大家的思考与交流。大家打破时空的界限,充分发表自己比较成熟的见解,实现资源共享,使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网上教研真正成为一线教师沟通交流、经验共享的工作平台。

2.依托团体辅导,优化学科教师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与生活态度,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于2008年开始,开展了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如教师在“刮大风”“花开花落”“蹲坐前行”“信任背摔”等生动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通过活动体验、同伴交流、他助自助的方式,帮助学科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进而不断地完善自我,达到优化自身心理品质,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在提高学科教师心理素质的同时,也使他们掌握了团体辅导训练的技能与技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3.依托高层培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走出去即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家、省、市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学习。培训结束后,为了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我们及时召开了“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汇报交流会”使学科教师及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每年我区省、市外出培训的教师达120人次左右。请进来即多次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到我区指导工作,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的业务素质在不断提升。

4.依托教师工作坊,促进学科教师沟通交流

受班主任工作坊的启发,我们于2010年5月份,将四个集体备课组改为两个教师工作坊,教师工作坊立足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实际,以研究和解决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某些具体问题为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同伴互动的形式,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师群体性自主研究活动。工作坊在坊长的组织下,每学期定期开展两次以上的活动,教师们面对面地互动交流,共享智慧,实现个体发展和群体共进,加快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种教研形式深受教师的欢迎,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强化自主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精细化

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落实市、区“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2006年以来,我区各校相继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建立并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咨询,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在实际咨询过程中,心理教师深深地感悟到,只有进行专业深造,才能为师生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为此,在德育研究室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部分任课教师自出资金,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学习。至目前为止我区已有28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夯实了专业理论基础,提升了专业咨询技能。这些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有心理困扰的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受到师生好评。

几年来,经过教学观摩、网上教研、团体辅导、校园心理剧评比、撰写优秀教育案例、外出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65-01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中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那么,怎样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初中时光,为数不多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是我们一直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着手教学设计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

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作具体的设计: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是个人意识开始出现、群体意识日益增强、青春欲望渐渐萌发、童心玩念依旧旺盛、自我管理逐渐变难。面对这样的特点,在初一年级主要教学设计围绕新集体的适应、人生理想规划来设计。学生在适应了新集体建立了基本的安全感的基础上,开始对未来有一个初步的人生规划“长大了我要干什么?”让学生点燃理想,初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至少是初中阶段的目标。

初二这个年龄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又一个高峰期,他们的心理特别敏感、容易冲动,“直面青春期”的教学设计,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比较顺利的面对青春期。对青春期逐渐了解适应后,面对即将来临的初三,很多孩子是既期待又有恐惧的,设计“直面初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他们为即将来临的初三做好准备,有助于缓解焦虑,快速的进入并适应初三的紧张学习状态。

初三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讲,又是人生的一个关键点,在这里学生面临人生中很重要的选择,所以,在“直面初三”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在比较清晰的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完善职业规划,这个规划不同于初一时的规划,应该让学生通过量表测试,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一个选择:上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确定了自己的中考目标后,学生自然会按着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完成初中学习的最后一段历程。学生的任务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了冲刺阶段,这时学生面临着一天天临近的中考,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缓解考试焦虑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学生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带着轻松,走进中考考场。

二、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初中生的四大心理需求:合理的物质需求、朋友的交往需求、对异性关注的需求、获得帮助的需求。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

比如青春期,他们的异性关注需求常常让他们很困惑,而且也因此会有一些事端出来,这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异往的指导,这个指导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的同时也能比较清晰的认识异性。

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我们容易忽视的需求---获得帮助的需求。有一些孩子在此时人际交往不成熟,尤其是发生冲突,遇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因为得不到家长老师的理解,困惑无处诉说,矛盾无法解决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应该在恰当的时机,设计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学会在遇到困惑时求助于可以求助的人,避免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

篇(3)

[中图分类号] G26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096-04

1 干部培训需求的新变化对传统课堂教学 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干部所处的行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突发的局面是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严峻挑战。同时,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干部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更新提升。这都促使干部培训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相对于“是什么”和“为什么”,参训干部对“怎么做”的需求更为迫切,能力提升和技能习得成为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重点和关键,实效性和操作性成为评价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主要标准和重要尺度。

能力的发挥和技能的施展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这就决定了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对特定现实情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由于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情境等的限制,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承载的是信息传递的功能,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员是信息接收者,课堂环境脱离问题解决的现实情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员不能真实体验和切实感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和技能,学员的学习成果始终停留在书本上和记忆里,从而失去了在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应用于能力提升类课程时存在的致命缺陷,传统课堂教学开始逐渐滞后于干部培训需求的新变化。

2 改良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教学设备的整合成为可能,真实情境的模拟变成现实,在此基础上,以学员体验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以仿真实训室为依托,注重学员能力塑造和技能习得的实训课程逐渐成为现代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各地干部教育培训实际的不同,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持续存在,对于一些基层党校来说,仿真实训室等现代化的实训教学设施并没有得到较大范围和规模的普及,课堂教学依然是各级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流教学组织形式。

实训课程的核心是在仿真情境下通过对知识、能力和技能的体验帮助学员实现心理和行为上的持久改变。从这点来看,现代教学器具只是辅助模拟现实情境进而实现实训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区分实训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根本。同时,器具和设备在营造仿真情境的功能价值上并不具有唯一性,恰当的教学设计同样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在能力实训方面的不足。因此,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良使其具有实训功能,就成为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注学员的现场体验和真实感受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造的主要方向,这种体验和感受的集中反映就是学员的参学动机。因此,围绕学员参学动机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设计是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实现现代实训功能的主要路径。

3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学员动态参学动机的 分析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的设置目标是提高学员在压力情境下的承受能力、应对能力和调适能力,这也是干部参加心理调适课程的核心需求和主要动机。长期以来,由于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偏实践应用而不重理论宣讲,偏症状表现而不重机理病因,使得广大领导干部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的获取和掌握方面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准确、不深入的问题,进而导致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的开展面临学员“心理知识储备不足、心理健康意识不强”等现实障碍。课程设置的终极目标与参训学员的初始状态之间的差距,决定了学员的参学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问题参与动机-问题感知动机-问题明了动机-问题解决动机”的动态变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学员培训需求与知识掌握现状的差距和矛盾是阶段性参学动机存在的主要形式,而学员阶段性需求的实现是参学动机不断递进上升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如图1所示)。

3.1 问题参与动机

问题参与动机处于学员动态参学动机结构的底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进而实现教学效用的动力基础。对课程的兴趣和对教师的信任是决定学员该阶段参学动机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课程内容对自身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授课教师对自身问题是否具备解决力”是学员参与课程之初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学内容对学员个性问题的关切程度越密切,授课教师给学员营造的第一印象越权威,学员的问题参与动机就越强烈。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员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建立与学员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3.2 问题感知动机

在学员的课程参与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初步建立之后,学员不断增强的心理健康意识开始寻求在理论知识上的落脚,学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与自身知识积累匮乏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构成了这一阶段的核心参学动机,即问题感知动机。理论知识的获取和认知成为学员在这一阶段的主要诉求,课程内容对学员真实生活状态的关切程度决定了所授理论知识的解释力,而理论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价值是影响学员参学动机强度和知识接受程度的基本要素。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授课表现理论知识的问题解释力,建立学员与理论知识之间的信任关系。

3.3 问题明了动机

在问题感知动机的引导和驱动下,通过充分、到位的课堂讲授,学员对心理健康相关理论和心理问题临床表现有了必要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准备充裕与心理问题分析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并逐渐上升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构成学员参加心理实训课程过程中的第三层次的动机,即问题明了动机。学员对心理问题生成机理和自我诊断分析技术的需求是问题明了动机的主要内容,简单化、规则化、程序化、操作化是学员对该阶段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员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生成机理和个性心理问题的自我诊断技能。

3.4 问题解决动机

问题参与动机驱动下增强的心理健康意识,问题感知动机驱动下获取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问题明了动机驱动下掌握的自我诊断技巧,在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学员对自我心理调适技能的需求愈加强烈,构成了整个课程中最高层次的动机,即问题解决动机。这种动机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矛盾,一是心理调适方法在理论上的效力与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的效力之间的矛盾,二是心理调适方法在课堂上的短期效用与在实际生活中的持久效用之间的矛盾。“坐在教室感觉有用,走下课堂感觉没用”是学员参加传统心理调适课程后的普遍感受。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学员更加希望能够现场体验到方法技巧介入后心理问题临床症状的缓解过程,更加希望能够通过方法技巧的习得实现个人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员充分感受心理调适方法的效用,帮助学员将心理调适方法技巧内化升华为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

4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程式教学设计

学员参学动机的阶段性动态变化决定了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逐级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这也符合斯金纳程序教学中关于“小步教学、即时反馈”的理念。

所谓程式教学设计就是按照学员的参学动机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按照参学动机的层次结构安排课程模块的呈现顺序,以参学动机的动态变化为依据,以学员体验感受为中心,以阶段性需求的实现为基础,以能力提升和技能习得为目标的一种小步式的课程设计模式,程式教学设计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激发-实现-重新激发”学员参学动机的过程(如图2所示)。

4.1 基于学员问题参与动机的课程引入模块设计

这一阶段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普通人群-干部群体-学员个体”的顺序,以事实讲述为主,依次呈现一般人群心理问题具体案例、干部人群心理问题详实数据、学员个体心理问题自测结果,不断增强学员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逐步营造心理健康导向的教学氛围,增强学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员的课程参与兴趣,进而激发学员的理论知识获取动机。

例如,在课程引入模块,通过产后抑郁症案例的讲述,说明心理因素在心身疾病诱发和恶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干部自杀等典型案例和详实调查统计数据的讲述,强调干部群体心理压力过大的事实,通过心理压力现场自测和对测验结果的详细解释,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自身心理压力状况及潜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基础上,激发学员获取心理压力理论知识的求学动机。

4.2 基于学员问题感知动机的感知压力模块设计

“单一、抽象、枯燥”是传统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所授理论与学员的真实生活状态关联度较低,缺乏针对性;二是学员在课堂上无法现场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缺乏实效性。这就导致学员无法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已有的认识图式,面对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只是被动接收,而不能主动接受。

在讲授理论时,用案例来说明理论,用理论来解释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全融合,提升理论的可信性,增强学员对理论的接受程度。例如,用某干部自杀案例诠释心理压力的本质,通过假设情境和心理游戏帮助学员体验心理压力的产生过程,透过一则多疑躁狂症案例详解压力的心理模型,借助考试压力的举例透析压力强度由低到高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依托一例梦境的精神分析展开心理压力的预警信号。

在讲解知识时,借助知晓度高、生活味浓、参与性强的课堂活动,接近学员的真实生活状态,贴近学员的真实心理感受,引导学员参与知识发现和理论建构的过程,提高学员的知识理解水平和理论接受程度。例如,在干部心理压力源部分,引导学员编写、吟唱《蓝精灵体(领导干部版)》,不仅能帮助学员整体把握心理压力源,同时也是心理压力宣泄的一种有效渠道。

4.3 基于学员问题明了动机的透视人格模块设计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学员一般偏好多维角度呈现的课程内容,丰富化和多样性是这一阶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而在讲授技能技巧时,学员更加偏好单维角度呈现的课程内容,简单化和单一性是这一阶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强调个体性格特征和人格特质在心理压力产生和应对中的作用,认为其是决定个体压力承受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的关键要素,并将其作为诊断分析个体心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线索。相对于环境刺激事件,学员对自身性格特征的可控性更强、兴趣更高,且更容易掌握,学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心理分析,会对各种心理问题的机理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

在透视人格模块,为学员列举各种不良心理压力易感人格特征,通过案例的现场分析,详细讲解各种性格特征的原因、表现和作用,生动演示“环境刺激事件-个体性格特征-心理压力反应”的心理压力产生机制,深入解析心理障碍的生成机理和诱发病因。例如,通过某恶性杀人案件犯罪心理动机的分析,说明A型人格在自卑心理倾向和偏执障碍产生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某公务员被检方询问后精神失常案例的分析,说明担忧心态的特征及其在心理障碍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在图画心灵模块,引入H.T.P.(房树人)测验,通过参与趣味性和科学性均较强的图画测验,能够显著提升学员自我剖析的动机水平。在对绘画测验的结果进行讲解时,首先按照所反映问题的性质将收集到的画作案例进行归类,然后以“解释规则-案例说明”的内容组织形式向学员呈现图画心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最后引导学员对自己的画作进行透析解读,在帮助学员全面认识自己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学员的成就动机,这也构成了学员继续参与课程的源动力。

4.4 基于学员问题解决动机的疏导压力模块设计

“操作性强,现场体验,适度拔高”是该模块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操作性强”是指提供给学员的心理压力疏导方法要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等,如呼吸技术主要应用于突发性应激障碍问题,冥想技术主要应用于思维阻碍问题,有氧锻炼主要应用在频率、强度和时间等方面的标准等。“现场体验”是指提供给学员的心理压力疏导方法要能够在课堂现场实施,让学员切实体验疏导方法应用前后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通过引导学员进行自我暗示训练,使其快速进入浅睡眠状态。通过引导学员进行想象训练,使其感受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增强。通过引导学员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使其感受身心放松状态。“适度拔高”是指在向学员讲解具体疏导方法的同时,还要提供形而上的人生哲学和生活哲理,通过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等说理方式,帮助学员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产生持久效应。

干部心理调适课程程式教学设计的实施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个人经历、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授课技能以及对学员的观察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都是影响程式教学设计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设计,辅以较高的教师素养,即使在器具、设备和仿真室等实训条件缺乏的情况下,传统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发挥出现代实训功能。

参考文献

[1]Herbert L P,等著.动机心理学[M].郭本禹,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曹宝志.以问题为中心的程序教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103-105.

[3]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51-52.

[4]杨芳凝.体验式培训与高职管理实训课程的有机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9):92-93.

篇(4)

一、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标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多样的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演讲、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课外注重学生的实际训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既达到身体健康发展,又要实现“三基”教学目标,因此要做到:首先,教师要能合理有效地分析每个学期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一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保证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并经常进行实际锻炼,再对这些运动项目进行分析,观察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标。通过反馈,就可以知道在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其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要多涉及有关学生的情感心态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长,减少学生的训练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最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慢慢淡化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训和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防止教学目标的“变样”

有的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这样只会与新的教学目标越走越远。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进行教学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而要达到这个效果,体育教师就要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设计各种体育活动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比如,在“篮球”这节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两个技能等级不同的学生进行“二打一”竞技训练,能让掌握篮球技能少的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学生在双方团队协作中,给自己准确定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篮球技能好的学生则可能变得更加自信和谦让。教师通过一个运动竞技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在竞技型比赛中,靠的是团队之间合作,而不是“各打各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合理地运用渗透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分析,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具有趣味性、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要想在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教学,要能对所要教授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深入的了解,达到专业程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更加完美地向学生演示该项运动技能。所以,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体育知识的理论层面来看,教师需要对职业高中体育的各种教学项目,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可以从这些运动项目中,找到可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找出有关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环节,并能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另外,教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到“精益求精”,当学生所需要的体育知识是“一瓶水”时,教师至少要达到“一缸水”的程度,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有效地备课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师在备课方式上也进行了改变,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融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根据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有效地备课。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所有教育者追求的目标,要想真正实现这个新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很多一线的体育教师去践行,将这个新的体育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篇(5)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开展途径和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师生在课堂中积极情绪体验的状况,学生学习兴趣,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与纠正,学生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参与积极性等要素都要进入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其次,把好教学的三个关。一是备课关。要围绕学生来备,如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和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才能掌握,同时兼顾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努力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二是上课关。教师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等重要的教育原则。三是课外活动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需要在课外的实践应用中得到真正的巩固和实现。最后,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向上、相互支持的同伴环境。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亲师感”,教师的教育才能达到有效的灌输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

三、感受成功,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很多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接受力较差或基础没打好等原因,长期学习成绩都不太好,已经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教学设计题目时,注意梯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和提高,特别是挑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对答对的同学大加赞赏,使他们能够体会成功的滋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事无成的,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现在有很多学生都经不起挫折,受一点打击就一蹶不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应当为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有了挑战困难的信心和面对挫折的勇气。

五、引导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学生在被提问或是要求到黑板做题的时候,会脸发红,心发慌,明明会作的题也做不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常会说:“别紧张,慢慢来,能做到哪里就算哪里,相信你自己。”这句话往往给学生以很大的信心,让学生逐步克服胆怯心理。

六、运用激励、赏识对学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篇(6)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准确地把握教材与新课标,其教学过程也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把握学生心态来精心设计,使心理健康教育无形地渗透到教学中,这样才算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模式要选择适当的

我们首选的课堂管理模式是民主型管理方式。即在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民主型管理模式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为自然、和谐,并营造出让学生感觉到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一种气氛,其氛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主性,这样学生能从中汲取更多积极的心理养分,相对减少了师源性的心理伤害,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2.课堂管理要行之有效

通过历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使用的处理策略是否恰当,以及能否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手段,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课堂管理方法要有效实施并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就要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引下,充分利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和知识,并在心理学配合下教学。

3.课堂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还要坚持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即应在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为前提下,着力于通过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建立在快乐之上,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情绪愉悦,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1.要讲究有机渗透

教师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可以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不能只为了渗透而渗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思想品德课程虽然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也要因材施教,不能强行渗透,有些教师好像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不论什么内容,也不论时间是否合适就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为了方便制作课件,寻找“渗透点”,这样都会走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教学中的内部渗透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它贵在自然、贴切。

2.渗透要讲究适度

就像在目标设定中指出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才是“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辅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应“适时有度”,即在一节课中,时间是45分钟,其中如果有20分钟以上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就有点过长,也达不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这节课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不是学科渗透了,因此要“适时”。与此同时,“有度”主要指以下三点:(1)渗透目标不适合太高也不适合过低,即要注意渗透高度;(2)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并根据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循序渐进地渗透,即要注意渗透梯度;(3)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渗透的策略,即要注意渗透效度。

3.渗透要讲究灵活性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其教学设计取向看,既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以活动为中心,为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心理训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角色扮演法、移情体验法、游戏法和认知矫正法等;从渗透形式上看,有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和分散式与集中式等。

篇(7)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班级活动课辅导。在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结合也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科教师教学课堂的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很好地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这说明了很多学科教师都无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了学科教学中。

笔者认为,使学科教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中,不仅能够改善实际教学效果,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查阅文献发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者均提出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然而,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路,学科教师很难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一、教学设计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前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已运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推动下,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提倡全人教育和差异教育,即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和独立的个体,将学生的成长视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非常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潮,尤其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对学生特点的分析上。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不仅仅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突出了对学生情感品质和人格的培养。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提倡有意义教学,强调对学生情感经验的培养。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符合了罗杰斯的心理教育观。比如,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课文《雪》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2)品味语言,体会本诗语言中的寓意及作者的情感。(3)初步培养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通过该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该教师希望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作时对江南雪、朔北雪的特殊情感,体会出作者以朔北的雪自拟,突出作者追求理想、敢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了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创设法等,这些方法除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情绪表达、人际沟通和人格发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分享、探究合作;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互相体谅、换位思考;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尝试,这些方法都很好地反映了助人自助的理念。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将学生的成长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悟,促进良好品质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将教学影响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财富。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让每个小组用纸质的三角形来验证内角和为180度。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过后,学生开始动手体验。有些小组把三角形三个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180度,有些小组用折的办法来验证。在这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一贯地说教,而是耐心观察和积极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示。而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探索知识。这种情境创设,把课堂自交给学生,给学生体验的课堂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又能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挫折。

因此,我们说在教学方法上,学科教师很好地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助人自助”的理念。

三、课堂师生交互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使用倾听、共情等心理咨询技能,这些咨询技术的运用使师生更有效地进行认知及情感上的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接纳,从而激发学习潜能和人际交往的愿望。

倾听,运用到学科教学中,表现在教师接受学生在学习中的观点、意见和情绪、情感表达,并及时与他们达成信息交流的心理咨询技术。例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是简单地听,急于让学生回答出认知性知识,而是投入、专注地听,听出学生所持有的态度、所体验的情感。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还不时地运用“嗯”“还有吗”“为什么”等语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的倾听是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被信任,体验到成功。

共情,又叫共感、同理心等。运用到学科教学中,表现在教师体察学生学习时的内心世界,并能根据他们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以关注其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四、课堂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重视课堂活动组织,运用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课堂中学生的行为问题。

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方面,学科教师普遍运用尊重、鼓励等心理辅导技能。例如,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到人格上的平等。在提问时运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我们一起来尝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话语;在提问、引导学生时常用“相信你一定能行”“你想的会更好”等积极鼓励学生的语言;当学生回答错误时,给予积极关注并运用“你再想想”“谁来帮帮忙”等温馨话语。这些透露出教师对学生尊重和鼓励的语言拉近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自信。另外,交流过程中教师所展现的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五、课后辅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教师访谈,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后通过批改作业、谈心等途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情绪情感及人际交往。

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不仅和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交流,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现在,很多教师重视评语在批改作业中的作用,让作业本成为自己与学生情感、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例如,一些英语教师在批改作业后写上“Come on!I am sure you will catch up soon”“You can do better now than you did before.”等评语。这些评语表达出老师的鼓励及积极关注,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又如,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在作业本相应的地方写上“和细心交朋友”“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等评语。这些评语不仅促进了师生情感交流,也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篇(8)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模式的操作流程

1.拟定主题,个体备课

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一教学内容,基于此,我们才能对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殊性,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管理部门暂未拟定统一的教材。所以,第一环节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学情自行拟定主题;个体备课部分则不仅是授课教师需要备课,听课教师也必须提前对该主题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写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框架。

2.教学实践一

通过观摩教学实践一,我们需要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执教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了解自己教学方案的亮点及不足,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第二,听课教师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课程结构的设置方面可与执教教师进行比较;第三,听课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执教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并评价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方案。

3.教师反思,集中研讨

教学实践一结束后,我们进入教师反思及集中研讨阶段。首先,我们要求执教教师谈论自己最初的教学构思及预期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随后,听课教师逐个分享自己对该教学主题的构思。最后,针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方案及教学风格进行评议,集思广益,制定出下一节课的方案。

4.教学实践二

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评课建议,对教案进行调整,再次进入课堂实践。设置教学实践二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了解执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及对评课教师意见的消化情况;(2)此次教学仍是一次新的尝试,用以了解教学方案的调整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完善教学。

5.对比研究

对比两次教学,针对执教教师教学方案的制定、课堂实践的表现、教师的教学体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我们将把教学中出彩的一面巩固下来,进行推广;仍有争议部分的保留意见,继续研讨形成方案,以完善教学。

6.完善教学

显然,通过对比研究,我们会发现执教教师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不过,我们仍继续通过集中研讨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完善。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是一种尝试,我们通过不断实践,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实例

2013年10月16日及17日,我们到我市某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心育课教研活动。下面以其中一位教师的一人同课异构教研实践来具体介绍我们的做法。

授课教师郭老师去年则入职,担任一、二年级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师,2013年首次承担三、四年级心理课的教学任务。她结合日常授课实践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为教学主题。由于暂无统一的教材,郭老师对 “换位思考”这一主题的整体把握只能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挖掘自身的知识储备并结合学生学情设置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并制定教学方案。经过一周的独立备课,郭老师为本主题课拟定课名“假如我是他”,教学方案见表1。

在教学反思中,郭老师说出自己的教学构思及目标,并分享感受。郭老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之间经常发生口角和摩擦,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礼让。为了缓解学生的人际矛盾,她采用换位思考的主题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换位思考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学会在生活中应用。她对教学目标的设置主要定位于让学生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体会换位后所获得的同学间的良性人际关系。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她设置了导入、三个活动(视频学习、情景剧、填写换位思考卡)和总结三个环节。教师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很快体会换位思考带来的作用,并能够在填写换位思考卡时将感悟呈现出来。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郭老师的教学任务并未完成,且教学效果不甚满意。她自身的体会是:累和赶,“累”体现在不断地说,引导学生思考;“赶”则是课堂时间不够。

听完郭老师的分享,听课教师轮流说出对此课的感受,并简要介绍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大家整体认为,郭老师的选题贴近现实,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把握比较清晰,教学准备工作充足,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目标大部分都能够实现。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目标循序渐进以符合学生实际;(2)拓宽情境创设,换位思考的方法不局限于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3)减少活动数目,突出主题活动;(4)设计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自发引出主题,进行小结。

第二天,我们再次进入课堂,观摩郭老师的教学实践二(见表1)。通过她对“换位思考”同课异构的展示,我们发现了其在两次教学中的变化。

第一,从教学目标看,教学二中的目标层次逐渐分明,较好地体现了认知、情感和方法三个层面的学习。郭老师将目标设置从一味地强调方法习得,转变为三方面的学习,即认识什么是换位思考、体会换位思考带来的积极情绪、发现并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

第二,从教学设计看,郭老师由强调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转变为强调活动的有效性。例如,教学一的导入使用了“两可图”,体现的是注意方面的内容,与本主题并无紧密联系,导致冲淡了主题的意义。视频《大雄与多目》虽然有趣,但是播放时间过长致使学生陷入剧情而回不到课堂中,效果适得其反。教学二中活动量适当减少,导入从非常贴近现实的师生矛盾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小老师”的角色,从第三方角度了解事情原委并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些过程,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是换位思考及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从而凸显活动的效果。

第三,从主题引入的设计看,郭老师的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一中,导入之后由教师来引入主题,直接出示课名“假如我是他”;而在教学二中,她铺垫了两个情景剧,把学生引入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有所领悟后,主动地归纳课堂主题,如“宽容”“学会体谅”“学会容忍对方”“站在别人立场上想”“假如我是他”等,通过她的点拨,引导学生找出最佳题目。

第四,从课堂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控制看,郭老师在教学二中的时间分配和控制更能体现出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设计中如何把握好各个活动的时间分配是值得推敲的问题。只有时间分配估算好了,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教学一中,教师因课堂时间分配不均,致使活动三没有时间进行,本课总结也没有很好落实。例如,导入环节中由于未能及时引导学生的答题方向,致使时间消耗过多且冲淡主题。教师问“小白兔用胡萝卜能钓到鱼吗?鱼爱吃什么?”学生在“鱼爱吃什么”的问题上讨论得异常热烈。而教学二中除导入部分时间稍长外,其余活动时间均控制得较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五,从师生地位来看,郭老师从对整堂课的有力掌控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和导语的设置,让学生成为主体,自觉地进行探究学习。教学一中她非常努力地引导学生进入其预设中,当学生未能表现出其所期待的反应时,她显得很焦急并更加迫切地让学生去换位思考,学生显得非常被动。教学二中,学生参与到情景剧中,有所体验后自发地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发现本堂课的意义,最终能够归纳出本课主题。从学生在教学二的课堂表现可看出,他们沉浸在情景剧和故事中,能够在故事中认识换位思考,体验其带来的积极情绪,在“当小老师”活动中掌握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就郭老师个人而言,她感到教学二的授课过程流畅,相对轻松,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她感到惊喜。

从学生及郭老师在教学二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此次教学较为成功。当然,通过评课教师的集中研讨,我们仍然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如:(1)教学活动设计中,可以将情景范围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扩大至亲子关系,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会。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设计为两个课时,让学生充分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掌握这一方法;(2)如果需要保留《大雄与多目》,可在前半段视频播放完后,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设计后续情节,并请一两组学生进行现场表演,从而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教研反思

1.对本次教研活动的反思

参加完此次教研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思考:首先,教师在撰写教学方案时,教学框架都比较清晰,能够扣紧主题,但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存在一些困难。换句话说,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厘清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即使课堂再热烈,我们也不能评估其是否有效。其次,教学方案是以一个主题来撰写还是以一节课的内容来撰写呢?我个人认为,在备课时从主题来把握,这样每堂课才能层次分明,富有连续性。但是,落实到一堂课中,就应另拟一份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目标细化,从而一一落实到课堂中。再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由于太想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却陷入“问题强行与主题扯在一起”的怪圈,学生在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时会觉得困惑。事实上,如果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是很容易有感而发的,不需要把学生硬“拉”到主题中。最后,课堂中的活动小结和课堂总结,通常都由教师来做。教师是否可以把这部分环节适当交给学生来做?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已经逐步发展,能够承担此任务。

2.对心育课中运用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反思

篇(9)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9-0056-02

一、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然而,相关研究表明,目前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阶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理所应当肩负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责任。

那么,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如何?经过文献调查与笔者的实践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具体分析原因,从教师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没有全面普及,许多家长,包括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线教师,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认为针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因此,授课常常不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媒体选择,只是采用讲授法甚至直接朗读课文的方式进行。从学生角度看,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很难激发自身学习的兴趣与产生学习的动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在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还远未受到大众的重视,而一些教师、家长、学生对心理疾病带来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这种情势下,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与范围让学生想学,乐于学,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进而加强学习的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1)以教育网站为平台,以多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2)运用文字、图片处理软件制作心理健康宣传海报,在学校范围内张贴,提高学生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3)组织观看心理健康讲座,听取专家的建议。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的第一阵地是课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率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它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加关注知识内容。在每周一节的辅导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改教师教授为学生讨论,改课堂座位为圆桌形式,教师时说时问,可以直接和学生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们提问,共同讨论,共同理解,互相倾诉,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心理辅导。

利用信息技术,形成愉悦式的互动课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在心里健康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活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像案例活动、谈话活动,而且由于班额大,学生多,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往往把握不准,或高估了,或忽略了,或片面强调了。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快乐、轻松的课堂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是支持者的角色。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先行进行预设,认真思考哪些活动环节较难吸引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力,然后精心设计情景穿插其中,要巧妙地借助多媒体,不断给学生以外部刺激,使这些能刺激学生感官、视觉的小环节制作发挥作用,使之成为学生持续保持学习兴趣的“玄关”。

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此,学校与家长应该建立密切的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教师的事情了。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后,不能在第一时间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仍然坚信“棍棒底下出成绩”的传统观念。大部分家长非打即骂,而没有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里,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往往结果是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期待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QQ,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家长在遇到教育问题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指导。

篇(1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63 ― 02

高职院校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解决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课程,其目标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开课质量好坏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教学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科学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剖析该课程的内容、属性、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规律

不论那一类心理学理论只要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特点都可以列为采选对象。被选采的心理学理论应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大学良好的校园环境下德、智、体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具有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在探索研究实践过程中应多方面考虑大学生自身生理反应的成长机制、有效途径、感受能力、将来应对工作的能力、走向社会及人际交往技巧和应变能力。在校期间就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今后走向社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社区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奠定基础。高职院校思政部门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指导。根据人识论的规律可知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也有一个顺应发生、发展和成熟历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正处多变、发展和逐步定型成熟的特殊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心,将重心移至有利于大学生学业成长、进步与成才目标,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大学生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对内心世界的认识水平, 关注大学生正常的心理感受,消除大学生对心理教育模式及心理咨询模式的误解。通过科学的心理教育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大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相关手段,解决大学期间所遇到心理困扰问题,同时也能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大学生与现实社会的交流心理障碍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实际调节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养成,最终达到促进大学生从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表现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水平受限、没有充分的热情、课堂课堂教学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力量偏弱等问题,这些都在是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内在因素,阻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积极的教育活动是灵魂,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基础,教育环境是条件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促进、制约关系,承担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任务。为了获得更好的成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大胆创新、改革和探索,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更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心理训练、指导、自助、矫正、心理陶冶等方面得到体现;创新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充分注意考虑理论与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因此只有让大学生参加更多的活动亲力亲为,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对自己身边的一切进行客观地审视,建立正确真实的自我概念,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内心深处形成客观地自我意识,自我完善人格和心理成熟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一切从大学生心理健全、心智发展视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只有采用符合大学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内涵特征,有效地进行心理调节,消除存在的不良情绪,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构建体验式多元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实用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已经超越了普通教学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让大学生亲身经历客观知识世界,获得相应知识体验与情感体验结果。在开展课堂教学规划体验教学模式时,需要积极创设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情景,让大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由依赖性学习到主动性学习、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创造性教育情景体验,积极规避不良情绪,战胜消极情感思想,树立正值向上的健康的情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体验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活力,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除知识传授外,更要注重具体实践、养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习惯。因此,将实践与体验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尽可能做到每一堂课都能保证有独立的案例教学、问题讨论等互动环节,有机会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做到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自我提升。只有真真切切地亲身的体验,才能既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又也获得了情感意志的锻炼,心灵的感悟,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认知法、角色扮演法、榜样引导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价值观辨析法、行为强化法等多元化、互动性、高效性及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地多梯次的教学模式。

三、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一般作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开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采取科学地教学模式,不能因为是选修课程而照本宣科,一昧地实行简单的知识的传授,不考虑最终的教学成效。课任教师必须审视现代科学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的变革,事实是不仅教学硬件发生了根本性转换,而且软件也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象现代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播讲授教学模式,根据学校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任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仍然采取课任教师讲授为主,但课任教师必须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制作的精品教学课件结合本校的实际制作自己的精品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科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尽管如此,传统的课堂练习、及情景教学、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学仍然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总之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模式,需要更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方位研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将实际应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互相融合,大胆创新,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应用课堂教学中,才能地让学生和老师互相融入对方的语境和情感中,从心灵深处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将老师课堂传授的知识自然融汇于大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大学生心健康教育作为公共选修课,如果课堂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法,特别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学最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渗入大学生的心肺,产生震憾效果。课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列举大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进行层层解剖,同时辅助常规教学常用的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课任教师只有根据课程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出科学适用的教学框架。如通过对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设计来帮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获得灵感,加深印象。这种教学框架设计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知识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以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加深课堂所授知识的理解。课任教师在备课要精心组织安排学习内容,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要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案例,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或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有亲临实践,感受知识的亲身体验,最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可。课任教师还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浓厚大学生课堂教学氛围。做到知识的传授与情感培养相结合,书本知识讲授与实际案例讲解相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反思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总之,只有采取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成功。

四、构建应用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已经成功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普遍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是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制作精品教学课件体现它自身辅助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可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大大优化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资源的利用率。多媒体手段可以实现教学形象直观化、教学内容海量化、教学资源共享化。要尽快建立课程教学网站,这样可有效地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范围,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现大范围共享提供平台。为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提供便利,既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有效地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为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库提供了更多的实现渠道。通过开通学习网站,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时查找相应的学习内容,重现课任教师上课的画面,便于复习已经讲授的内容,遇到困难可通网站寻找网络教师提供学习指导。建立了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各校精选的优秀教师课堂全程教学录像就可进入共享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寻找所需的各种知识内容,检索到最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可见网络资源建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建设好课程网络资源库,要将尽可能多的优秀教学课件上传到课程网站中,其中包括学术讲座、录像、网络课程、课外阅读等便于大学生随时点击观看只要登录课程网站可实现全方位课程自学。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研究力度,在建设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创造出大学生更加科学的自成体系的学习平台。通过网站学习平台大学生不必面对老师可以完全地自主学习。目前,这种学习平台很受大学生的欢迎。网站学习平台流行的网络答疑与咨询,既延伸课堂教学,又为同学碰到的困惑排忧解难,体现了网络教学的普遍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总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体验式的实践教学和多维度教育技术手段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最终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