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82-1
201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高考历史试卷就是要体现历史学科的内容特色、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以及学生的史学素养。
一、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
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繁杂的史料素材,具有注重“史料证据”的特点,史学研究要遵循“论从史出”原则,研究者要在特定情景材料下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解决史学问题。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近几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均比较重视史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进一步以材料化情景化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史学研究原则和新课改关于历史教学的要求。与前几年高考试卷相比,2012年江苏历史卷对史料的选择则更趋丰富和多样化,20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均以材料呈现。所选材料类型多样,包含多种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漫画;考查的指向和设问方式也别具匠心,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并且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第6题以后嫌犯在法庭上对法官的称谓,考查革命之后新旧思想并存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第22题以“萧公权对康有为的评价的变化”为媒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综合考查释读材料信息并从中确立准确、深刻的观点和有效迁移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逻辑论证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在2011年高考试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所选材料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资料,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考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支持自己的论点或者说明某一观点。成题形式也须多样化。
二、重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追求试题的新颖和所谓的生活气息,个别试题出现了去学科化或者将学科知识边缘化的现象。试题注重形式而淡化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远离主干,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注重学科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如选官制度的变化、福利制度的调整、维新变法思想等等。
新课程教材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学生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必须在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能力源于知识,必要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不能力忽视基础知识,又不能太细太偏,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在这方面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重视考查学科综合能力
历史高考,换个角度讲,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试卷上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一种反映。历史学科能力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同一知识点,考查角度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能力考查意图。2012年试卷较好地实现了“能力立意”的目标,以独到的视野和角度,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史实,是否具备应该达到的能力。如选择题中《点石斋画报》与洋务工业题、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题。第22题中论证题以一种新的答题形式,第24题中人物选修“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题以材料观点限定答题思路,均综合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提炼概括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尤其是主观题的设计,大多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且能力考查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记忆是基础,运用是目标,理解是关键。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试题仍然是立足课程主干知识,紧紧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设置题目。
高考命题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鲜明特点,避开教材谈课程,利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史料设题是最好的体现。各地高考试题无一例外的都是增加了史料的运用,利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考查的就是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正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
史料呈现的方式、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
文字、表格、图片、图表、漫画等等。通过史料的设置,不仅仅使题目新颖,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史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二、把史料、史论、史观引入课堂,加强对学生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指导
史料的运用不仅在于创设新情境,还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分析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史论是指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是研究史料得出的结论;史观则是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反映。
这类题目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要求考生对史
料、史论、史观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提取有效信息。第二种是让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料、史论、史观的真伪或者评价。第三种是对史料、史论、史观相互间的关系进行阐释、论证,得出历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这类题目构建了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也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历史观以及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人文素养。
鉴于这种考查角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史料、史论、史观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明白三者的基本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既使用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要关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把生态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及时引入,加强利用。
三、关注时代与社会,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高考试题还体现了紧扣热点、关注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是通过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主题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历史教育实际上是培养“人”的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教育的人本追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从个人、国家和民族、世界和人类三个维度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要求:包括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与完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做到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
历史是一门可以“鉴往知来”的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导、决策参考和社会改造的功能。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弄明白什么是民主、共和、、理性、人文精神、和平与发展,还有思想解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民族主义等,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使学生初步具有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念。
四、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
新高考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各省高考题都增加了开放性题目,把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点,更加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独立思考,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维的空间,评分标准的设计也是多元化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强调思维水平的区分。虽然开放,但也并非无章可循,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答案知识基础还是主要的得分点,答题技巧要符合题目中给出的具体要求。主要是多角度分析,全面的认识问题,语言组织和表达上尽可能地采用书面语言、学科语言组织答案,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随着史料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文言文史料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地区的高考历史试题中,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解读文言史料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解读文言史料能力的必要性
1.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文言文是记录、传承中国文明的主要文字。中国的历史长河没有断流,文言文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1]要了解、研究中国历史,传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充分重视文言文。高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关键阶段,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塑造健全人格,需要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培养解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一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三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这是很有必要的。
2.应对高考的现实需求
文言文作为记载古代、近代史料的主要文字,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其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中,文言文史料频频出现。从2011年到2013年,几乎所有地区的高考历史都考查了文言文解读能力,从高考试题看,文言文试题既包括史料型选择题,又包括材料解析题。通过阅读并理解一段文言文,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是高考历史对学生学习能力考查的重要举措。培养高中生解读文言史料的能力,是应对高考的现实需求。
3.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十分薄弱。学生对用文言文记载的典籍文献很难提起阅读兴趣,在面对文言文材料时常常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就形成恐惧和逃避心理。甚至有学生遇到文言文试题时,不是认真解读材料而是胡乱作答。可见解读文言文已经成为学生应对历史高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文言文基础薄弱是学生高考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培养学生解读文言史料能力的方法
1.重视日常文言文解读训练
文言文解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从日常学习着手。教师可“选取不同时期的文言文史料,对其不同文言文句式特点、语法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加学生接触古代历史文献的机会,精选、精读、精炼文言文史料,增强学生的语感和文献解读能力”。[3]其实,历史教材上就有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史料,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不但在教材正文中及小字材料中大量引入文言文,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中也有很多文言史料。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地取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会大大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史料的能力。
2.教会学生解读文言史料的方法
解读文言史料需要语文学科的文言文功底,但它又与语文学科的文言文有所不同。解读文言史料的重点在于理解一段材料的整体内容,或通过一段材料了解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并进行归纳、总结。当我们解读一段文言史料时,应该关注材料的出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提炼材料的核心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其实,在高考中,文言史料题大多是通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解答某些问题的。史料可能是陌生的,但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往往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形成契合点,找到这个契合点,准确地进行知识迁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前提是学生必须读懂史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教会学生阅读文言史料的方法和思路。
3.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不爱学习文言文,重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晦涩难懂,因此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其实文言文中不乏一些既富有史料价值又文采斐然的文章,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篇目,以学生小组竞赛形式进行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传统授课模式下,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定期选择一小段经典的文言文史料,提前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预习。课堂上由每组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并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既激发学习兴趣,又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认识历史的能力。
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是导致学生解读文言文史料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历史教师对于文言文并不擅长,遇到文言文题目时无从下手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老师遇到让人头痛的文言文史料时,不是含糊其辞地解释几句,就是把问题完全推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课后查阅资料,然后便弃置不问。久而久之,学生不求甚解,教师自身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教师应该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活到老,学到老,要想让学生进步,教师自身必不能停滞不前。
总之,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史料特别是文言史料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学生解读文言史料的能力,既是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历史知识的需要,又是应对高考的现实需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解读文言史料的能力。
参考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史料的运用在历史课堂中存在如下问题:传统课堂教学受到;中击,教学手段多样化,但许多课堂漠视史料的价值:无法利用史料佐证教材的结论,课堂缺乏直观化:信息时代,史料汗牛充栋、信息来源渠道多如教材、教师口述、互联网、高考真题、时政热点等,因此学生辨别史料的真伪能力欠缺:历史课堂由于无法有效运用史料,如高考真题、时政热点等画龙点睛的史料的缺乏而难以成为高效课堂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的拓展或提升,也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史料的有效运用是一标一纲一堂的需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的设置上,体现多样性、多视觉、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考试大纲》指出三个方面的应用:一是“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二是“分析、说明成因”,三是“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准确阅读材料、理解图文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有效地归纳材料并做出正确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方向直指思维能力,如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高考题中新情景材料异彩纷呈,就是用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改呼唤的高效历史课堂标准是:教学方式具有学科特色,充分运用史料,倡导查阅地方、地区历史材料、运用历史图片的背景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效运用史料的两大主要方法
1.网络环境下,运用多媒体展示史料辅助历史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质,创设新情境,使枯燥白勺历史教材变成为直观化、具体化,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激情,便于其充分思考、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如我在“蒸汽的力量”一节,在课堂中播放科教片《大国崛起》中的《工业先声》片段,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音频效果,有效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并从中认识到: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开始在全球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导学案适当引入四类史料
导学案,是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实际,遵循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原则,在教学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导学案中恰当引入四类史料,无疑使课堂锦上添花。譬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追踪时政问题和高考命题发生点等有效热点,让学生学会将书本贴近现实、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探究与学习,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积极的入世态度,形成社会责任心、使命感和奋发有为的健康人格。
也可将高考真题引入导学案,我在《必修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节的教学中引入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5题: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3-01
高考,历来受到全民关注。如何让考生在考场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取得突出成效,这值得所有的历史老师全力以赴去探讨。我校的历史复习一般安排两轮进行复习。第一轮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第二轮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拔高,体系也有一轮的横向、模块式改为纵向的通史进行。要搞好高考复习任重而道远,因此,如何提高复习课堂的有效性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本人就本职工作谈几点体会就此请教各位同仁。
一、课前工作准备充分
无论是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都要求教师课前工作要特别精心准备,方能使教学方案、目标得以实施,使每一堂复习课都能达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的目的。为复习打下坚实基础。成功总是偏爱有精心准备的人。历史高考复习课的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读考试依据。历史高考依据包括:高中历史新课标、考试大纲、福建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等高考方向性文件,这是所有的教学工作的指南,须认真研读、体会、分析并在备课的环节就加以贯彻。认真做好集体备课环节、认真备好学情、认真编写详细教案,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时政,设计导入,以调动学习动机为目的,设计课前复习提问的问题。
(2)梳理知识体系、主干系统整合,合理的板书设计。
(3)选择恰当的材料和图片,突破重难点。
(4)教法、学法的运用和指导与教学设计。
(5)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的要求。
二、全力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是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材料来做“药引”的。这样做的好处有:利用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建立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要明确把握高考方向贯彻落实课标、考纲、考试说明的目标
“方向是行动的指南”,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内容精准、针对性强、这一切都源于:“明确方向”是指老师要清楚高考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凡是“考试说明”没有规定的内容就可以大胆删去,而对于那些要求较高的内容就要细心研读,多角度分析,力求揭示其内涵和外延。因此,解读和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掌握考点的显性知识,挖掘其隐性知识并据此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就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了。
赵亚夫教授认为:“教学目标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如同打靶时枪上的准星,要把得住,瞄得准、三点成一线,不能马虎。从教学过程看,它是一课之魂,目标模糊如同混沌无窍,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从教学效果看,它是一课之准绳,目标繁复如同尺,虽有形制然实不能有价值的规矩。”依据课标、考纲(指最新的福建省文综考试说明。下同)和学情,用知识整合或知识建构方式,精心设计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高效的历史复习课设计应在课前加以预设。“精心”主要体现在教学预设上。每节课都要把所解读的课标、考纲、课前提问的问题等写入教案。一轮复习的教学目标是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依据课标和最新考试说明梳理和整合历史知识。所谓的认清每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特征;认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2)根据学情和内容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在实践中,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把握其灵活性、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学情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因为,没有哪一种教学策略是最好的,也没有哪一种教学策略可以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
(3)精选教学史料以实现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
“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石和特色,是落实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重要教学载体”,但是,浩如烟海难辨真伪的史料中,哪一些可以为教学所用呢?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所谓的“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可以得出,史料的选择首先要从学生现有实际水平出发,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就浅不就深地选择,实现课前预设目标。从高考角度来看,史料分析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且分值占5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史料分析题也比较恐惧,尤其是古文类型的,已成为B层次学生恐惧、讨厌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能在堂课上,选择一个典型的又有针对性强的材料,通过由浅入深地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建构知识,实现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是可以实现的。
(4)重视概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史学理论知识
高考一般是不会直接考概念,但要考好历史却一定要注重历史概念的教学。对概念的教学,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对概念的准确理解。
总之,历史一轮复习的策略有许多,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此外,适量训练,练习针对性强;利用讲评课渗透答题技巧与规范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和力量等都应是积极采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纵观近三年的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多以创设“新材料”、“新情景”的形式出现,将考查目标定位在能否以读通史料、运用史料为落脚点,这就要求在历史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即能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说明历史观点”[1]。江苏省有人教版和人民版两套教材,两者差异很大,而高考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的表述,如何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现作如下探讨。
一、帮助学生整理教材,构建从整本书到阶段特征再到每课的框架,站在宏观看微观,自上而下、高屋建瓴地掌握史实。
(一)掌握人类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这是掌握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
如必修(1):“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2]必修1政治史的核心在于权力的分配,高三复习时可以先从宏观上构建必修1第一到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的整体框架,如下:
以宏观带动微观,不仅易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史实,而且能揭示知识点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得出启示,形成史观。这也就掌握了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以2009年江苏高考第7题为例: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此题选B。该题考查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所以复习时应先掌握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是人类世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这是基于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但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还面临另一任务:民族独立。
(二)提炼单元阶段特征,这是提升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必修3本教材以专题形式呈现,最大的弊端是割断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不能有机揭示经济、政治、思想之间的联系。而每年考试说明则以时间段为单位,呈现经济、政治、思想的具体考点。所以在复习中要准确揭示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即掌握知识的横向结构,这样学生才会融会贯通。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1题第(3)问为例: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答案】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该题以茶叶为抓手,揭示宋代的社会特征,从狭窄的角度,考出了历史的广阔。所以在复习中要使学生形成多维的知识结构。如:对中国的发展史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三)帮助学生构建每课的知识结构,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
高考试题虽以能力测试为主,但史实是关键。在教学中,可编写教材阅读提纲,将孤立、分散的史实以一定的线索整合在一起。由于“一纲多本”的现实,教师首先要阅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提炼出覆盖教材核心的主题,用高度概括的文字,把主干史实纳入框架中,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如果每课都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简明扼要的结构,坚持下去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3题为例: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前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但在高三复习中,完全可以将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容纳到具体结构中去,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如:
二、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最基本原则,即“史论结合”。
所谓“史论结合”,也就是要让论点“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从史料中来”即要能“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中认识事物的特征;独立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3]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史观的过程,更是阅读能力升华的过程。“到史料中去”即运用理论指导研究。在教学中涉及某一史论的时候,可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例证明,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汲取历史的智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价值所在。
以2010年第24题第(3)为例: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原则是什么?【答案】论从史出。
本题考查了历史研究的最重要原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大学《史学概论》中一些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如“孤证不立”和“无证不信”;反对按照某种先入的理念剪裁史料;坚持史料互的证,要能从同一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中发现问题。
新课改的高考方向注重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培养。一位教育学家曾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提高能力,而且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2011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
[2]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
我们先来做两道题。
第一题: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 )。
A.大禹 B.郑国 C.李冰 D.王景
我想会有90%甚至100%的同学都会给出正确的选项C,因为这是出自某地初中考试试卷。
第二题: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C,这个题可能只有50%或者更少的同学能做出正确的选项。这个题选自2013年辽宁高考历史试题。
通过这两道题的比较,我们就会清楚了解,历史高考,考查的已不是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简单记忆,考查的是学生的史学素养,即以一定的史观为指导,分析、阐述、评价人类文明长河中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并根据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出自己正确认识。
简言之,就是阅读史料,再现史实,进行史论。
那么,现在,文科同学们,你是否还认为:历史就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历史很简单?少用点儿时间?考前背背就可以了?
即便是高三的文科生,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这样认为的。有的甚至在高考后仍然不能明白,仍然认为老师教的,就应该是考的,考的就应是老师教的。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课,不是也不可能是在教你考试的内容,而是在训练你的历史思维,积淀你的史学素养。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文科生在探讨历史的学习方法之前,请先转变你的“史观”。
如果你转变了,我们再来一起探讨高中历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课标与考点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课标与考点,这是老师的事,实则不然。高三的每一名同学都应该熟悉课标与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具体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来自老师在课件中的展示,一个是来自教辅材料。
二、习惯的坚持
最常规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在历史学习中,预习――笔记――思考――温习这些最基本的学习环节,其实是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环节不应在一节课、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坚持,而要真正成为你的学习习惯。具体操作中要做到:
(1)预习要明确重点、难点、疑点(可以自己分析,也可以借助于教辅)。
(2)笔记要记要点、补充、提纲(课堂学会速记,简记)。
(3)思考是理解和提高,还要积极组织语言表达(课堂发言要积极)。
(4)温习是夯实、巩固和提升(课后整理笔记,完成作业部分)。
三、构建体系――注重主干
历史不是碎的,历史是完整的。很多学生,下了很多功夫,背了很多,结果一团乱。如果你能稍一加工,历史知识就会如下图1一样。
如果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专题,你都能够通过整合,在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网络,那么,在面对考题,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时候,你就会轻松很多。
四、学会阅读
现在历史的每一道高考题都是一个材料解析题,对史料的阅读与解析就是解题的关键。虽然我们每天都在阅读,可大多数阅读都属于快速浏览,疲于应对。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往往是读了一遍,直接作答,而没有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切入点,中心思想,考查目的和有效信息。而这些又是史料解析必不可少的步骤。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的史料阅读中,按照步骤解析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史料解析能力一定会有大的提升。
五、同伴互述――历史知识记忆与表达训练的好方法
文科生的魅力就在于博闻强记,侃侃而谈。然而,这往往也是令文科生最头疼的。这里我给同学们推荐一种方法,就是同伴互述。
纵观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1、题目的整体难度比96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6、7、8、9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2、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3、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44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150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1998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1、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1993年的44题、1994年的38题、1995年的38题、1996年的47题、1997年的46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2、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插图、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3、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1995年、1996年、1997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48%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1989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史料分析题至今有9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 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71―01
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关注人文素养、体现课改精神已成为当前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从提升学科素养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立意及效率。
一、通过历史事件及史料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思考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理念贯穿于历史教学中,使学习成为学生体验和上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如,在学习“欧洲的联合”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入了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照片及其生平介绍。为了再次调动学生的思维,笔者还引用了相关史料,从法德和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感悟“宽容、合作、双赢”的历史智慧及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在前人的思想和命运中反思、追问,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更教给了学生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求发展、保安全,走和平崛起之路”是当今中国的正确选择。
二、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及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诚信、公平是当代公民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思维和素养的现代公民。在课堂教学中,这些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才能真正体现出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如,在“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徽商》,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为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徽商从兴起到衰落的原因以及徽商精神的现实意义,并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等途径深入了解徽商。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说出了如下的心得体会:
1.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真不二价”是其信守的经营理念,“讲道义、重诚信”是现代中国人应该坚守的道德基准。
2.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勇气和经历,为徽州人树起了不朽的“徽骆驼”纪念碑。
3.徽商执着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卓有成效。
4.徽商虽然致富,依然自奉俭约,克勤克俭。面对国难民困或旱荒水灾时,却又会慷慨解囊,将财富奉献给社会。
徽商身上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汇聚起来就是一种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这些正是时代赋予我们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大使命。
三、让史料说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感悟历史的能力
让史料说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感悟历史的能力,实现“由教师教一样的历史”向“学生发现不同的历史”的转变,是新课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在进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的教学中,我精选了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民法大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中、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注重用历史材料来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能力。并且学习历史不仅是记诵事实,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评价证据,分辨“事实”与“说法”的差异,即通过理性的思维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想象来理解以往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但是在我们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和逻辑性,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丰富的史料再现历史。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传道者头头是道,受业者只满足于去记忆这些结论,历史这门课程也变得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要在教学中重视史料应用我们必须要首先认识史与论的关系: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同时要认识到教学中充分应用史料在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史料以具体形象的资料
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多媒体影音资料和历史图片都是真实而具体形象的史料,学生对这些会比面对枯燥的文字有兴趣多了。例如,观看唐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能够加深理解唐初的和亲政策和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浮雕,则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文字史料一般都是出现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子”后,往往同时还伴随着一些思考题。这样设疑置惑,就形成学习诱因。通过具体形象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回归到消失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如:通过以下材料就很容易归纳出抗战胜利的国际意义。材料一: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在中有2100万同胞牺牲,占二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42%财产损失和物资消耗达1000亿美元以上。材料二:中国的配合了欧洲战场,既牵制了日本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去对付太平洋,印度洋战场的美军,也牵制了日本北进苏联;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事实上阻止了德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的战略配合,成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先欧后亚”策略胜利的根本保障。
其次、教学中合理使用史料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注重应用史料来进行学习,包括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运用,把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藉此来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寻找历史的规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更牢固地树立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意识,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格。比如:在讲清朝军机处这个机构时,要突出它作为加强皇权的一个兼职机构时,只需要列举和绅的本职是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只是他的兼职容易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拓展。
二、史料的应用过程是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历史方法的习得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认识历史、揭示历史本质必须借助于历史事实,历史学家总是根据史料来认识和重构历史事实的。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史料(包括自己的搜集),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像一位历史研究者一样来认识历史、考察历史。教师通过精心运用史料,可以纠正学生的死记硬背,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产生科学的见解。它可以提高学生历史的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师可从分析史料入手,由个别历史事件或现象归纳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规律。如古代中国各个王朝中央行政机构的改革和设置,引导学生归纳出历史上皇帝在削弱相权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这种不断改革也正是他们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之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处于不断修订的过程之中,以人教版为例,教材突显专题化、模块化编写特点,教材的变化也影响着知识考核模式的转变,促使高考命题也发生着改变。目前,历史知识的考核内容也多以文字史料的方式呈现,很多时候,文字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已经成为学生解开历史知识谜团的金钥匙。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托,其中有很多文字史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强化学生文字史料解读的训练,对文字史料的解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历史现象,对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充分重视教材文字史料,立足于教材,并向课外拓展,实现教材文字史料的课外延伸,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现象、解答历史知识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教师若能够活用教材文字史料内容,并使之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那么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便会更加牢固。
二、解读文字史料,深挖史料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史料是基础,核心是以文字史料为依据,而关键环节是解读。文字史料的解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一般来说,文字史料的解读,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信息提取是文字解读的基础,主要针对文字史料中涉及(明示或暗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方面信息点警醒提取。现象描述是文字史料解读的过程,是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立足史料信息对历史情境进行还原,梳理出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等内容,从而全面把握文字史料内容。成因分析是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围绕问题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地点,发生了材料中所发生的事件,使得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本质揭示主要促使学生从材料内容出发,深入到文字史料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内容,从而综合解读出文字材料所要考查的重难点知识。
三、要辩证地分析史料,看待问题
以王光祈的论述“世界潮流排山倒海直向东方而来,中国青年受此深刻刺激,顿成一种不安之象,对于旧社会、旧家庭、旧信仰、旧组织以及一切旧制度,处处皆在怀疑,时时皆思改造,万口同声要求一个‘新生活’”来评价。
问题(1):何为“世界潮流”? 问题(2):何为“不安之象”? 问题(3):“处处皆在怀疑”可取吗? 问题(4):当时是“万口同声”要求“新生活”?
由此学生思考是一场向西方学与科学的解放运动,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但盲目要求西化,否定传统,可见作者是认为这很偏激值得反思。但是作者的材料真实吗?不可能万口同声,应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应辩证地认识。这样学生对的影响有了全面的认识,能够辩证地看待史料,这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