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案例是指通过实地调查并进行加工、具有典型性、能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紧密结合的事例。案例教学就是对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地说,生物案例教学是指通过一个具体的生物情境(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研究讨论,以形成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特点
1.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案例教学则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现在的教育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若学生一味地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将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
3.案例教学重视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其答案随时要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三、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认为,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应有的放矢,能与所授知识点紧密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事例的简单堆砌上,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选案例要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二是注意精确性。选用的案例应尽量真实具体,不宜胡编乱造。三是注重本地性。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当然,生物教学中的案例还要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
四、生物教学中选择案例的标准和依据
1.贴近生活。生物教学中选择案例的标准和依据首要的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生活的案例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正因为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非常愿意探讨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最主要生活是学习,各门正在学习的学科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如能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引用其他学科的实例,无疑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降低知识的难度系数都大有帮助。
2.精选科技前沿和热点问题。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各种生物科学成果层出不穷,而高中生物是基础生物,和这些高端知识必然有着联系。如果能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所学去“解决”那些他们一度认为深不可测的当代生物科技中的问题,拉近了他们与前沿知识的距离感,就必然会大大提升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内在渴望知识的潜能。
3.力求教育目标多元化。教科文组织提出的STS教育理念,以及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中所提出的“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无一例外都将单纯的知识教育加以发展,提出“首先学会做人”的思想。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避免单一的知识论证,使案例也能达到多元化的教育效果。
4.案例中的活动开展应具有实践性。案例中的活动开展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来挖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案例中的活动要通过学生的探究、社会参与、体验和操作性的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全面、综合和健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案例中的活动开展应具有生成性。典型案例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逐步发展,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学会反思。
一、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热爱物理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供材料,促进学习。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想获得物理概念,掌握物理原理,首先应该掌握一定的感性认识,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许多感性认识,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物理原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假使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没有进行演示和实验,那么学生会很难掌握所学内容及概念,教师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清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例如,学到大气压强时,可以通过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知识。通过物理实验,学生可以具备丰富的感性认识,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概念,找出实验中的结论,真正掌握所学物理内容。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需要讲解的内容,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产生兴趣才可以使学生更加认真地研究,物理实验是比较生动的,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可以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对于物理更加重视。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的过程之前,许多学生,甚至教师都以为铁球和羽毛同时从空中落下时,肯定是铁球先落地。但是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二者是同时落地的,这样的实验结果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培养素质,发展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处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和思维。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实验方法,掌握自己动手的能力。只有搞好实验教学才可以使学生学会创造,才有利于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素质和态度。
二、物理教师要切实重视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在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开展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
三、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万用表欧姆挡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达到熟练、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加以指导。
(二)培养学生进行实验必须掌握的技能。
1.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其次,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正确的实验,首先是安装、调整好仪器或正确连接电路。如力学实验中的支架滑轮的安装、牵引线的走向、斜面的架设等,有时要对一些仪器做机械调整或电气调整,电气调整如:使用气垫导轨前必须先调水平位置;在电学实验中,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连线时,应将电路分为主回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主回路按顺序进行,其次为支路;主回路中必须有开关(先断开);导线最好选用几种颜色,主、支回路分别用一种颜色。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将导线缠上。电路连接后,必须复查,确认正确后方能通电。这种技能的培养,从开始学习物理就应先有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然后逐步提高到由老师讲述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由学生独立安装、调整。
2.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有的实验则要求测量或操作时动作迅速,要把握时机,如:温度测量、电学测量。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各量测出,并记录下来。读取数据和记录必须注意:①读数要及时,并立即记录;②要记录完整数据,按有效数字的方式记录;③数据的单位要正确。一般要求学生实验前列出表格,表格设计要求: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能记录各次测出的量,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等内容。
3.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实验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引起的,如:螺旋测微器零点不准;风的吹动使天平产生误差;电表指针不对准零刻度,等等。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校准仪器,或是改进实验方法。改进实验的方法,可改变仪器的位置或仪器的布置,撤换某件仪器,改变所选取的某个参数,改变实验方法,更换实验操作人员,等等。例如将物体放在天平左、右盘上,分别称衡,可以发现天平不等臂引入的误差。又如精密测量同一单摆在不同摆角的周期值,可以发现周期与摆角有关。偶然误差是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测量次数取多少,要根据偶然误差对被测量影响的大小确定。如:测量值的有效数值较小时或测量值变动较大时等,应当多测量几次。
4.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要严格要求,书写时,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文字精练、正确,图文并茂。要总结出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写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让别人看懂。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注意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对某个问题的独特看法,对某项操作的有益建议,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等,给予鼓励,并及时与之讨论,让师生都有所收获。这样做,既延伸实验课的教学,使之与理论课的教学有更深层次的交汇与渗透,又是提高学生动手技能的有效渠道。
5.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如:做电学实验结束时,应将仪器调到安全状态再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线,整理好仪器和导线。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或引发生实验事故等。
总之,要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洪海.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中学物理:高中版,2012,30(3).
[2]钱华.对教材例题的高效教学设计与思考.中学物理:高中版,2012,30(3).
2.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特点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知识的过程。这种思维程序由如下各个要素组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实验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容,还知道形成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理解,使学生从单一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学生的这种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索当然不同,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探索的内容是已被人们所证实的,探索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探索的途径是条捷径。
3.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选择
一般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比较适合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
(1)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内容。如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控制材料、长度相同的条件,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最后总结归纳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通过观察、分析较容易直接找出规律的内容。如“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液体的压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等。
(3)使学生正确建立概念。如,密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使学生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然后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分别计算每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比较各自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使学生“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
4.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进行
(1)提出问题。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常常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前,教师联系前面引出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结合撬石头的实例,提出“用撬棒把大石头撬起,怎样撬才能更省力?”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指导得到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有某种关系。然后请学生们自己做实验探究规律。这样做可使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探究实验有良好的开端。
(2)猜想与假设。通过集体思考、相互讨论等方式去猜测问题可能的原因和答案。该环节是使学生思维发散最为活跃的阶段。而初中学生进行探索大多是在课内完成,这就决定了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目标应相对集中。教师要适时恰当地控制学生发散的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突出探究的主题和目的。要防止无目标地进行探究,以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请你们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桌面上和桌面背面(较粗糙)滑动,体会两次感觉不什么不同。”学生就会猜想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时,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他们的猜想,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也要挖掘其合理的因素予以鼓励。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本环节目的是为了检验猜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制定方案,所制定的方案应包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及所用的实验器材。如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应控制电压、电阻两个量中的一个,研究电流跟另一个量的关系,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我们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需要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应怎样连入电路?请同学们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大多数是通过实验去收集证据,为最终得出探究的结论找到事实、实例与证据。实验操作时,一般要求测出三组或三个以上数据或情况,以便从中看出隐含的关系或规律。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于各组之间,如发现个别学生有困难,在操作上或对仪器的使用上有错误,应及时作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正确进行测量,以减小误差,防止不应有的事故。
调入新的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已经2年了,期间确实有诸多不适应,例如:试题灵活、难度大,课时安排不同,学生没有晚自习缺乏与老师交流的时间,特别是学校生源多为农民工子弟,知识基础薄弱,没有学习习惯,也没有家长辅助指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面前,让人焦头烂额。进入初三,所带的一个教学班级,学生的物理成绩一度没有一个突破80分的,方式方法尝试了很多,可是起色都不大,多以失败告终,所幸一直坚持着。2011年上学期,前几次月考,依旧没有得到改善,直至初三下学期2012年4月的期中考试,晚上把卷子改完,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80分以上的孩子有7、8个,与其他班级的孩子是不值一提,于我则几近欣喜若狂,以至于怀疑学生是在外校索取了答案,调查结果表明自己多虑了。后面依次又有三次月考,这种情况始终持续着。回头细想,可以肯定地说那次期中考试就是学生的一个突变点。经历整个过程,思考后笔录下,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供大家参考。
一、认识初中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生活中的理想思维模式与学习中的理性思维模式多有不同,前者不严谨,持续时间有限。后者严谨,要求一定的持续时间,刚开始的物理学习这方面的要求还不多,进入光学章节就有较高要求了,学生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没有这个物理理性思维能力,面对问题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大家习惯的表达是“没有上路”,其实就是没有形成物理的理性思维模式。而且,男女有别,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两半球功能有差异,大脑左半球主管高级、抽象的言语思维,而右半球则主要处理空间和图像感知能力等非言语思维,男女两性的智力活动在大脑两半球的反应部位及发展与成熟的快慢是不同的。男性的大脑右半球6岁时就已经变得比女性更专业化,更具优势,而女性则要到青春期才出现专业化。因此,初中阶段男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女性强,他们的理性思维模式比女生更容易形成。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女生对待一个物理问题的理解比男生有明显的难度。只有充分认识这些情况,才能做好后续工作。
明确了问题,如何引导他们“上路”呢?或者说如何培养他们的物理理性思维能力,见过很多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各有所长,但急于求成是其中大忌,这可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刚开始接触各种现象分析和题型,大多数学生无法把它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首先,让他们对相关的物理概念有一定的记忆和理解,再和具体问题相联系,尽可能多创造一些讨论的时间和机会。就学生的解答,无论对错,多采用反诘式的提问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本质,常用的句子例如:“你为什么有这个结论?”“你是怎么想的?”“凭什么你能这样说?”……等。引导他们不断地去发现,尤其是女生,在这种不断的反诘式讨论训练中,帮助她们形成理性思维习惯。同时,组织学习小组创造这种讨论的氛围。这个过程以年为单位,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方见成型,最终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由弱到强的突变会在某个时候自然出现。孩子们的情况不同,时间长短也不尽然,可是针对所带这个班级确实就是这个情况。培养的过程较长,要坚持,要有耐心,要有信心,受之渔术一劳永逸。
二、夯实基础,精准概念
在层出不穷的题海面前,大多学生都是一通猛做,测试中以求遇到同样的题目,一遇到变化就束手无策。如此,实在是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当是以不变应万变,基本概念力求精准,重点字眼认识透彻。新课学习多做基础题,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叫压力,这个定义看起来简单,可是相关题型学生就非常容易出错。
例1.物体重5N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为10N,则物体作用在墙面的压力为_5_N.很多学生会答15N,这就是没有抓住“垂直”这两个关键字眼。
例2. 根据欧姆定律 I=U/R,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电流就越大
没有把握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就会错选A、B、C项,统观学生出现的这类错误,总冠之以粗心、马虎当挡箭牌,殊不知就是概念不精准,没把握住关键字眼的问题。消化这些概念需要时间,见到的综合题型自然有限,在开始优势必定是不明显,当完成新课,进入复习阶段,这种学习的优势就出来了,学生由弱到强的突变点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
三、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各种问题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情况,如何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唯有多和学生交流才有可能,其中道理显而易见就不多说,每天创造与个别小组长或成员单独交流的机会,就像批阅作业一样重要,例如:在讲浮力这个知识点时候,有这样一个题目,密度计漂浮在液体里,讨论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把公式写在黑板上,F浮=ρ液gV排,物体漂浮,浮力不变,液体密度大,排开液体体积就会变小,只是口头上说说,本以为学生很好理解,不想问过几个学生后发现,不理解的大有人在,于是,找来器材演示给学生看,再做分析。如果没有交流,显然就不会调整教学思路,因此,与学生交流是创造学生由弱到强的突变点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17-01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尤其在农村英语教育中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在教师教学甚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学英语就是为了升学考试"这一指导思想,重视单词、语法的识记,解题技能的传授,忽视英语知识建构的过程与特点,忽视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认知等因素。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可以说是在原"英语教学大纲"基础上所进行的一场全新的革命,它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也势必要求广大英语教师重建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策略的支持
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受结构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认知――结构"理论,被称之为"认知结构的发展心理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由于受中国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度影响,教师在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忽视了学生认知的自主性。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对教学活动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就学生学习活动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学习动作获得外部知识――对获得的知识加以审视、判断、筛选、积淀――在理解或运用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经验;另一方面就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言,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时,要求教师运用一定的认知策略,指导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的认知过程的内部技能,让学生获得认知策略的观念,让学生主动建构并检索、修正并改善他们自己的知识。近些年出现并逐渐被广泛采纳运用的英语教学法理论,都很好地尊重了这一认知原理,使学生具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自修的方法,或者强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英语情境中通过英语交际过程获得自我习得。
二、从元认知观点看学生的认知过程
从元认知角度来考虑,学习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识过程,它同时是对认知过程积极地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强调从过程的角度深入分析学习过程,特别是学习过程主体积极监控、调节自身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学习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两个方面。
因此,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评价机制的制定,不仅关注学生学生认知过程中认知策略的应用,更要关注学生认知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三、元认知理论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1.教学计划、任务、目标等认知目标的确定
在实际课程教学中,一个富有责任和经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之前,通常依据认知活动的特征,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但这仅仅是教师对于自身教学任务的元认知知识或元认知体验,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置,学生习得的往往是知识或者基本的技能或者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习得,并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通常把自己对于教学任务的这种元认知体验过程作为一种"认知目标的模式"教给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使学生对于这一"模式"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形成习惯,形成学生对于自身学习任务的元认知体验,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定会加强。
2.监控与补救手段的实施
元认知策略要求学生在老师传授知识、习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再通过反省的途径,去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如何获得知识),同时在反省过程中修正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策略等,从而对自己习得的知识、方法策略形成深刻的印象,遇到相似的情境进行自觉运用。这个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对学生加以训练,学生就会实现学习认知的自我监控。
总之,在教与学的传递过程中,教师采取的策略选择、效果评价、及时反馈并修正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过程运行水平的程度,最终决定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效性。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传授给学生元认知思维的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训练,使之形成学习、思考的心理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视元认知在学生个体成长与学习中的作用,无疑对于新课标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引言
历史是厚重而丰富的,很多的人物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能够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历史学习中,历史人物就是主要的研究线索,往往人物能够代表一定时期的状况和背景。因此,认识历史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加强教学的实践力度,对于学生来说应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历史人物进行相关评价,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知。
二、引导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首先,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一定要注意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去考察和认知,若不能了解当时的条件,研究的历史人物肯定也是不全面的,所以,一般人们都常说历史不能够假设,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也就是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意义,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公平公正的历史评价,就必须结合背景。
对于历史人物评价,一定要尽可能放在特定的条件之下进行,历史的评价是需要客观的,结合背景才能够将视角更加全面,但现在的历史评价往往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用现代化标准片面地看待古人。
2.不了解历史的背景和人物的局限性,过于追捧古人,没有自己的思想。
3.把古人与今人简单类比,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所以,历史的学习应该树立学生对历史背景的认知观念,进一步运用历史背景和任务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找到相关的突破口,进行客观的评价。历史的阶级性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能够进一步加强阶级性的研究,将进一步增强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认识阶级的特征,也就是能够分析阶级利益的代表,针对相关的属性进一步加强认知,能够实现有深度的探析。
三、评价历史人物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虽然不排除有着很多的主观因素,但是还是以客观为主的,进一步能够用事实来评价历史的历史人物,不能够主观臆断,一定要将史实作为研究一切的依据。对于历史人物评价要公平合理就要结合史实进行研究,否则得出的结论就有悖于历史的实情。比如,对汉武帝进行评价,很多人说到他的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虽然这种结论有着一定的理论性,但是必须有着相关的史实进行分析才能够证明确实有着这方面的意义。所以,对于颁行‘推恩令’,及削弱相关的诸侯势力,在军事上进一步加强用兵抗击匈奴,在经济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禁止私人铸钱,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这些都是重要的史实依据,一定要能表达出来,还要表达出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具体的内容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升华了儒学在社会上的地位问题,由此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样的评价就显得有条不紊,是非常有力的证据,能够让所评价的历史人物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四、坚持以“一分为二”的原则评价历史人物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中有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评价问题,笔者认为这样的题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可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内容:
(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这是顺应着历史的潮流发展的,因此,很多的混战局面都能够进一步被控制,主要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让秦始皇的霸权进一步维持,他修筑灵渠开发岭南地区,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大业,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这些行为都对后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秦朝也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集权制度体现最明显的封建国家。
(过)修筑陵墓宫殿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对财产的消耗也非常大,人民被剥削,不能够安逸生活,这样就会使得人民始终处在苦难之中,焚书坑儒,将思想禁锢,因此也就限制了文化。
很明显,这样的评价就显现出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再比如评价隋炀帝,不能够只看到他横征暴敛的残暴一面,不能够因此否定他的整个历史生涯,在京杭大运河的开拓上,以及社会的发展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开创科举选上拓宽了人才选拔的途径。由此看来隋炀帝的这些举措都是不容抹杀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比较,学生容易产生很多惯性思维,就只重视残暴的一面,使得历史评价过于片面,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
历史人物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还关系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很好地把握历史人物评价教学,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将史学研究在这方面的成果运用于具体的历史人物评价中去。
五、结语
历史的千秋功罪,只有后人评说,所以,要实现历史的价值,就要进一步对历史形成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够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真正认识历史的价值,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038-01
物理学是一门引起社会大变革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其必然使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呼吁关注生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同。物理课程中蕴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内涵,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生命与安全、生命与生存技能的教育,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1物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
"知识就是力量",现代社会变成一个技术主宰的社会。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
我们不能只看做是心理问题,而应从生命意识缺失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核心理念。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辩证统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开展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2挖掘物理学的生命内涵,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也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我们教育的整体目标不该只是帮助学生将来找到一份工作或职业,更该教导他们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并勾勒自己的生命愿景。物理学科虽然只是生命教育的隐性学科,但物理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课堂重现生命的气息。
2.1融入物理学史,进行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让学生走进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在电磁感应现象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法拉第十年里对"磁能生电"的坚持,最终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打开了大门;在放射性学习包的学习中,让学生接近被爱因斯坦评价为:"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的居里夫人;在原子物理部分,让学生走近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做出贡献、而不求名利金钱的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在与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中,走进物理学家的精神世界,体会兴趣、意志品质对人的重要性、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生活的榜样。
2.2课程资源,建构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忧患意识、和谐意识及建构生命的终极关怀。上海市物理二期课改教材中增加了宇宙一章内容,虽然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不高,但却完善了物理学的内容,并且向学生打开了宏观的世界。通过了解宇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之浩瀚,反见生命之短暂与渺小,通过了解地球是无穷星系中鲜有有生命体存在的星球,来感受能在地球上生存的幸福、以及资源的宝贵,让学生领悟:必须尊重、珍惜不同生命体的存在;不可无故或剥夺不同生命个体的生存权。
通过对能量的学习,了解能源的种类和分布,以及核电站的核垃圾处理及危害问题,电池对生态的破坏问题,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侵害所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甚至可进一步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人类为争夺能源而造成的世界局部地区的政局动荡、生灵涂炭,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平意识。明白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要能保持必要的克制,尊重和关怀其他生命,维持自身和大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
2.3活用物理教材,开展生命与安全、生命与生存技能的教育。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活用物理知识对学生开展生命与安全的教育。如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学习中,利用教材的STS中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不同车辆制动的距离,体会为什么车辆要保持车距,为什么要遵守法规;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学习中,也可通过对转弯速度与向心力关系的计算,体会为什么要求"低速转弯",为什么公交车上总提醒"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在电路一章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用电常识……。
3贯彻课改理念,落实生命教育
3.1以人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即生命",即:"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在教学中重学而不是教,不能把学生放置在被动的"容器"位置,应尊重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开展多样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生命多一些自主的色彩。
一、依据物理学科教学目标和师范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师范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储备,其学习目标主要是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就知识点而言,要求面广量大层次不深,主要是为将来做好教师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服务。这就要求师范生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认识物质世界,以实验探究为先导研习物理问题,以物理问题为载体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曲线运动》的学习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举例说明曲线运动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2)曲线运动最本质的特点是运动方向时刻变化,从而说明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3)通过实验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共线(做好教材上的实验很关键)。在完成上面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再让大家举常见的例子说明,如链球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等情形,共同讨论,它们的运动路线、受力、条件等。还可以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做形象比喻,讲述人只有受到斜向外力的影响才会有曲线人生,启发学生感悟人生中蕴藏的科学道理。
二、以恰当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突出其中科学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
师范生的物理教学,可以将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教育显性化,以适宜的问题为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并结合科学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先辈们为科学付出的艰辛,另一方面可以用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养成优良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问题不盲从、不骄傲,而是充分遵循人的认识规律探究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离不开介绍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经验主义的否定;离不开伽利略理想化小球斜面运动实验的介绍。讲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介绍。在实际教学中,讲好这部分内容就是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一定要讲清伽利略首创的“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结论”理想化科学实验方法的精髓及其在科学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2)科学巨匠们的伟大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第谷不间断观测行星20年才终得行星运行的资料;开普勒为求证真理10年磨一剑方得行星运行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验证应用前后经历100多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开特为了验证卢瑟福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预言的新粒子的存在,他在充满氮的云室里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终于从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8条产生了分叉,从而证明了质子的存在。通过以上实例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科学本身就是不断艰辛探索勇于发现的过程,榜样的力量昭示,唯有毅力加奋斗才有终成大器的可能。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追求新知的欲望,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加快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要明确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引导师范生进行探究性物理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现在提倡科学创新意识已经蔚然成风,而科学探究则是实现科学创新最基础的方式,如何培养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显得重要。这需要一个老师的设计、组织、引导、参与的过程,特别是做好探究性物理实验尤为重要。物理学的建立基于严密的实验观测和验证。“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结论”是物理学习的永恒科学途径。这里既含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又包含理论探究提升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是探究性物理学习的首要目标。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所得只是现象,需要从物理学习中找到原理,教学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反馈交流所得,定能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和能力的保持与提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所谓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物理教材中安排的牛顿管实验和验证小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时间关系的小实验,看似不起眼,但效果很颠覆,是平常观察与经验不能达到目的的典型示例,就像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一样,实践出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的积累,经常自己设计一些操作简便的小实验了解物质世界,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认知上的盲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不可或缺的探究资源。“正确,有可能是一种模仿;错误,却大凡是一种经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小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千万不能斥责、挖苦学生。我在教学中就用开“绿灯”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盏、‘绿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我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弹簧秤上“1千克”的位置,但他指错了,我又另外叫了一个学生上来指但是并没有让他回座位,而是在第二位学生指对后,再让第一位学生指出“2千克”在哪,等他回答正确后才让他回到座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
二、捕捉“错误”。优化课堂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我们要善于捕捉错误中的“闪光点”,优化课堂结构,及时调整教学流程,利用“错误”资源,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学习历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繁杂、枯燥,往往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分享,同时也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我们现在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通过专题史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的。我认为这种方式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历史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也仅限于知道几个历史典故和考试之前突击记下的一点知识,而我们高中的历史课本是定位在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的,这种教学定位,往往因为起点过高,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学科畏惧,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厌学情绪。这种做法极大地妨碍了历史新课改的开展。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将来大部分学生将学习理科和体艺,要做的是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什么用、怎样学历史等实际问题,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需要对课本知识结构合理调整
我在进行必修三第一课教学时就这么做过。第一课第一目的内容是讲“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这只要讲清问题就行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正常程序是我们讲完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后就让学生记它的意义。但我觉得这样的讲法很空洞,学生还不知道诸子百家有什么思想主张,怎么能理解他的意义。所以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做了如下改动:在讲诸子百家流派及代表时,把后两个内容提前,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也讲了,然后讲百家争鸣的意义,这样不仅让人感觉诸子百家思想的丰满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家争鸣的意义。
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进行学习
我在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时,考虑到这段历史久远,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于是我用了如下导言:古希腊神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很多神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等等。大家知道这些神话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三百年后的公元5世纪有人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肯定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请大家思考是什么力量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神的身上转到了人的身上?这样很多学生有了好奇心:为什么神的地位会被人取代?本课教学由此展开。
四、评价历史现象和人物时可加上道德维度
评价历史现象和人物时我们既要承认它在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德上的善恶是非。比如:我们在进行这一历史事件讲述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想把西方侵略者赶出中国,维护国家的爱国精神,又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保守的特性。他们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从而让学生明白“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真正科学的态度应该两者同时并举,而不要仓促草率地予以“定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至于塑造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
五、教师教学要联系现实
我们知道学生一般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经常感到困惑。如果我们能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效果肯定不错。如在学到英国侵占香港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成功案例;学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时,让学生把同志到西柏坡考察的讲话内容找出来并结合课文讲述以突出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由于材料是学生自己找的而且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许,他们会有一种“成功”感,且其他学生也萌发出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的参与意识即被调动起来了。
在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千变万化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摸索。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10
近年来,新的课程改革在我国广泛地开展,新课改要求不断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并要求学生摒弃传统的、低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对广大师生提出的要求既是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探究性教学法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对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进探究性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一、开展探究性教学法的意义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在传统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应对应试教育,历史学科的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学生的学习也主要以对历史教材的死记硬背为主。随着素质教育与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应试教育格局被打破了,新时期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尤其是历史试卷,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要求教育也要随之发生转变,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新的教学形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探究性教学的根本依据。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初中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是初中生思维的主要形式。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历史问题已经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并且还具有极强的创造性,但是由于初中生的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因此在判断问题时会出现一定的偏激现象。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对于古今中外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认识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本质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因此,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以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历史认识水平为出发点,在选择探究内容时既要注重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又要引导学生站在更高层次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2.尊重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索,因此,探究性学习具有极强的主体性。探究性学习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默契的合作,只有教师有效地进行引导,学生才能使真正进入探究的状态,也只有学生配合教师的指导,历史教学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讲“开元盛世”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的富足,更要引导学生对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让学生既了解当时的繁荣,又能够找出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原因。
三、有效开展探究性教学的途径
1.多媒体对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产生重要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直观形象,能够将枯燥的事物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通过多媒体,学生能够接收更多的信息,为学生的探究奠定了基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广大历史老师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使其辅助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多媒体,历史教师能够直观形象地将教材上枯燥的历史事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活跃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历史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不仅对单个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还要将历史事件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使得学生的综合历史素质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单纯的历史研究是枯燥乏味的,想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探究,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方面,广大初中历史教师肩负重要的责任,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因此,广大初中历史教师要耐心地培养。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进行培养: